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4-02-07 11:32:46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

[论文摘要]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目前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倡导者反对价值澄清学派和柯尔伯格的道德相对主义,认为尽管有文化差异,但人类确实存在着一些普遍且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围绕核心价值观进行品格教育,可以为开展荣辱观教育提供资源借鉴。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目前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新品格教育运动反对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认为有客观的道德规范即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在教育目标上,强调道德自律和道德人格的养成;在教育形式上,注重知情行的全方位养成。这些都反映了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可以为我们开展荣辱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格提供资源借鉴。

一、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及其界定

    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社会严重的青少年道德问题以及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率,品格教育兴起并受到了重视。到90年代中期,品格教育已在美国道德教育中获得了主流地位,并得到了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1996年时提出:“我要求我们所有的学校都要进行品格教育,讲授良好的价值观和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2001年,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公布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提出“支持品格教育,增加对各州和学区用于品格教育的拨款,以培训教师学会将各种品格养成课程和活动引人课堂”。美国教学视导和课程研究协会建立了一个品格教育的特别工作小组,一些州通过立法要求在公立学校中开设品格教育课。2002年6月19日,布什在白宫专门召开了题为“品格与社会”的研讨会。2004年2月17日,美国教育部学校安全和无毒品办公室推出“品格教育”新网站,为实施品格教育项目的州教育管理人员、地方教育工作者和公众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援助,同时也为全国进行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其它学校提供支持和信息服务。在美国,已有超过30个州获得了品格教育的国家认可,16个州通过了有关品格教育的立法。据了解,美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品格教育的投资力度,仅在2004年政府就拨款4200万美元用于品格教育项目。

    从品格教育运动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美国对品格教育极其重视。那么,到底什么是品格教育呢?在美国,品格教育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品格教育联合会把品格教育界定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审慎地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道德教育观。《为品格而教》的作者托马斯·利克纳认为,品格教育是有目的地帮助学生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在学校发展品格:道德教育的现实选择》的作者凯文·赖安和凯伦·博兰认为,品格教育是教学生知道什么是善以及喜欢善并行善。著名的品格教育伙伴组织以及美国教育资源信息库的定义是:品格教育是以学校为基础,强调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实践系统的价值观念(涉及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品格发展等多个方面)。尽管目前品格教育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大多数观点都认为品格教育要围绕一系列的价值观展开。品格教育的兴起表明面对日益棘手的道德问题,人们普遍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学校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品格教育作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模式,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它的哲学基础是古希腊的智慧一一美德伦理学。品格教育主张回归传统,强调建立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品格教育是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复兴,所以又称新品格教育。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开始进行品格教育之前,首先要确定特定学校或学区想要传递的道德价值和美德,即确定教什么内容。品格教育的著名倡导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托马斯·利克纳教授提出了进行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同时原则的第三条指出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第八条要求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这两条原则又分别提到了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品格教育倡导者反对价值澄清学派和柯尔伯格的道德相对主义,认为尽管有文化差异,但人类确实存在着一些普遍且非常重要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如正直、善良、诚实守信、尊重、责任感、正义感等。学校教育应该加强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美德的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

    在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中,从国家、州、学区到各种组织和专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品格教育内容。加利福尼亚宣布在k-12年级的学校实施有效的伦理和公民价值教育计划,其基本的和共享的伦理和公民价值包括:人的个体胜尊严和价值、公平和平等、诚实、勇敢、自由和自律、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社群和共同的利益、正义、机会平等。其它州如新泽西认为,品格教育意味着其计划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儿童对生活的共同核心价值的承诺,虽然每个社区在教育计划中确定了自己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应该包括同情、谦恭、诚实、正直、负责、自律、自尊和宽容等。德克萨斯州普拉诺学区确定的内容是:礼貌、勇敢、自律、诚实、自尊、正义、爱国、个人的义务、尊重自己和他人、尊重权威、负责和坚毅,等等。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道德传统的国度,荣辱观是传统社会人伦道德观和思想价值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手段。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从历史上来看,传统荣辱观作为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尽管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在进行社会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调节和改善人际关系、维护人伦道德秩序、调整社会组织结构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概括,是在汲取传统荣辱观精华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从总体上看,“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精神文明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体地看,这g个方面的概括各有侧重,从不同内容和不同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的新要求,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价值标准,也代表着人类普遍的价值诉求,代表着正直人们良好的愿望。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塑造大学生优良品格的核心价值观。

    三、借鉴和吸收品格教育思想,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在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中,托马斯·利克纳在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第二条指出:“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他认为良好的品格包括知善、欲善和行善。这与我们要求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紧紧抓住“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相契合的。道德教育本质上在于涵养、化育个体的德性,道德教育只有成为个人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所以,荣辱观教育要致力于引导每个学生自我修养,在“知”的环节上教育大学生明荣知耻,在“情”的环节上激发大学生褒荣贬耻,在“意”的环节上培养大学生趋荣避耻,在“行”的环节上引导大学生行荣拒耻。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在不断自我体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品格、经受锻炼。如何做好这几个环节,新品格教育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将荣辱观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科研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专业教学科研活动不仅是具有重要的智育功能,更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就专业知识而言,既有工具价值的一面,又蕴含着真善美的人文价值。特别是专业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就像专业知识教育需要教育者的指导一样,受教育者对美的追求更需要受教育者的引导。因此,高等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要强化育人意识,在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人挖掘其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传播美、弘扬美,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铸就美的心灵,使专业教育教学过程成为求美务真、求荣去辱的过程。同时,更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荣辱观教育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引人课堂。同时,要把荣辱观教育同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设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从文化与道德传承的客观规律上,从社会要求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上,把荣辱观讲深讲透,使学生人脑人心,既有认知的醒悟,又有情移的升华,积极自觉地用“八荣八耻”的要求规范自己,实现由知、情到行的转化。

    (二)将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这是有效的品格教育的原则之一,即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核心价值观。通过处理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关心、公正、合作、尊重等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中,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并使其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目前服务学习已经逐渐成为美国青少年品格教育的一个有效形式,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能够贴近现实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情景,通过角色进人,引导他们去体会、去选择。其次,表现为对社会活动的推崇。社区活动是一种最普遍和最广泛的社会活动,它以个人的自觉主动性为基础,吸引大部分学生参加,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植树绿化、慈善捐助、防灾减灾宣传等志愿活动。每个学生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组织,在实践活动中逐渐体会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品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加强荣辱观教育,就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鲜活的社会生活现实,让学生体味、感悟、树立、践行荣辱观。当代大学生的感性知识多、理性知识少;书本知识多、实践知识少。大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看问题时有较大的片面性和较浓厚的感情色彩,在价值观念中有一些错误认知。而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全面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校道德文化氛围

    人的道德是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人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发生在每个具有偶发性的真实生活情境中,道德教育不可能成为远离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学校文化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中,有三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到了这一问题。如第四条: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第八条: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第九条: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在美国,创造一个积极的学校道德文化氛围的手段有多种,它包括创建彼此互相尊重、关心和肯定的教师共同体,营造鼓励学生参与决策的课堂民主环境。特别是注重校长和教师的引导、榜样和示范作用,把最好的自我表现出来,同时作为爱和关怀的给予者,尊重和关爱学生。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员工的示范作用,美国学校给教师制定了许多规则,对教师的政治道德品性提出了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强调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来对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施加确定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潜课程”,以其独有的渗透性与感染性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浸润在文化之中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就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和自我全面发展。

    (四)开放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整合与优化道德教育的资源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2

关键词:英国;品格教育;教育政策

一、引 言

品格教育说到底涉及到“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将变成谁,变好还是变坏”的问题。它由一系列连贯的、可变的、用以指导人行为的个人价值观构成。如此,我们能否在品格教育的内容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品格教育等问题上达成一致?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卡斯·森斯坦(Sustain)在关于人类价值观的演讲中提及这一问题:在一个基本价值观存在严重分歧的多元社会中,如何才能使法律的规定成为可能?(Sunstein,1994)他认为,持不同观念的人,有可能对特定情况下采取特定行为达成共识,森斯坦将之称为“不完全理论化协定”(incompletely theorized agreement)。森斯坦指出:那些在最抽象的层面上难以处理的争论,在问题被限定时,也许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认真地分析特定问题,就可能达成政策上的共识。因此,英国政府一度把品格教育提上教育政策的议事日程,力图通过政府制订的法律法规,实现多元社会中对品格教育的广泛认同。

二、英国品格教育政策沿革与品格教育的复兴

品格教育被重新提上了英国教育政策的议事日程。尽管如此,人们还不确定学校应如何来实施品格教育,也还不明确“品格教育”的含义。这是因为,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在英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有关品格教育的构思就一直不完善,甚至是低效或失败的。从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教育政策文件一直忽视“品格教育”和“品格构建”,这与社会的变化有关。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认知心理学开始不断强调劳伦斯·柯尔伯格、皮亚杰和艾里克森的理论。这些理论之所以会流行,是由于它们强调了人类可以通过预定的步骤实现发展这一主题。这些主题满足了当时英国文化的需要,也影响到了政府的教育政策。英国的文化和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许多学校也对学生不断增长的多样性更加敏感。这些通向品格教育的认知方式也和倡导批判性思考的自由传统更一致。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以及“发展阶段”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对学生品格教育所负有的沉重责任。

20世纪60、70年代,整个英国社会更为关注的是“价值澄清”。同时,“道德相对主义”的假设也广泛流行。最后,“价值观教育”这个范围更广的术语逐步取代“道德教育”。英国哲学家里查德·彼特在哈佛大学所作的关于品格发展的演讲中说到:“道德教育”使人们逐步融入传统之中,这些传统被逐渐作为思维习惯而吸收,并在实际中运用。彼特后来提出“临时道德”,他的意思是:尽管教师必须指导儿童的行为,启发儿童慢慢地进入这样的信念或宽泛的原则,但启发不是一成不变的。儿童长大后,应意识到自己有自由和责任对自己儿童期学到的信念和行为实践进行再评价。

到了20世纪80、90年代,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开始对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产生浓厚兴趣。比如:约翰·怀特(White)呼吁品格教育重回学校。政府最近的教育绿皮书和白皮书(2001)中也存在与1949年政府关于品格教育政策明显相似的地方。

(一)保守党执政时期的品格教育政策

保守党执政时期提倡的品格教育理论,其背后的主要原则是个人主义和不断增加自由选择。在1979—1997年间,连续执政的保守党政府觉察到社会道德标准出现下降趋势,为了扭转这种状况,于是提倡传统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1988年,保守党政府开始实施全国统一课程,并规定国家有权力控制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怎样学习以及如何进行学习评价等。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第一项就规定了所有学校有责任提升学生乃至社会的“精神、道德、文化、智力和体格发展”,其目的是让学生做好迎接成年生活的“机遇、责任和体验”的准备。这些愿望很显然与发展学生的品格存在关联。

1996年,保守党政府允许学校课程与评价机构(SCAA)参与关于道德的公开辩论,并举行了意在寻求社会对于价值观问题达成一致的全国研讨会,探讨教育和社会价值观问题。由150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员参与的研讨会一致认为,宣称多元化社会里没有共享的价值观是错误的。研讨会提出了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并且认为这些价值观的适用性与班级、性别、种族还有宗教无关。这些价值包括:友谊、公平、真理、自我尊重、自由及对环境的尊重。由全国研讨会委托进行的对1500名成年人的民意调查发现,95%的人同意这些核心价值观,因此这些价值被称为“共同理想”。

其他的社会团体也通过同样的程序去辨别公众普遍采取的立场。麦克里兰(McClelland)描述了英国教育联盟的教育政策委员会和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如何在1951年识别了“普遍被接受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真理、对人的尊重、兄弟情谊的义务和承担个人道德责任等,后来也被英国教育研讨会所确认。教育政策委员会称,这些“核心”价值观应该在全国学校里推广,因为学校有权利也有责任传授这些道德观。与全国教育研讨会一样,教育政策委员会宣称,这些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没有普遍通用或者先验的来源。价值观的合理性基础只是被咨询调查的人对它们的一致认同。威廉·格拉斯曾认为,学校可以传授那些已经在社会中得到一致认同的某些道德价值观和原则。

(二)工党执政时期的品格教育政策

2000年,工党政府在筹划新一轮全国课程时,也寻求“识别作为学校课程及学校工作基础的一系列普遍价值观和目的”。为此,政府应对中小学应遵循的各种目标规定得更直接、更具体。政府的具体做法是从原先的指导和对学校课程目标的讨论进一步发展到在全国课程中规定官方的正式准则。英格兰实施的全国课程的目标和价值观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有效人际关系的发展、社会认知和对社会的理解、参与社会事务、尊重他人以及儿童对公众利益建设的贡献。更具体地说,支撑学校课程的价值观是教育应该重申公众对于真理、公正、诚实、信任和责任感这些美德的义务,学校课程的目标应是“发展辨别是非的准则”。尽管文件也鼓励发展“自尊”和“情感健康”,但其主要精神还是对于“责任和权利”的促进。这些陈述为什么会出现在政党的政策文件中,其渊源可以不去追究,因为这些条款大部分都经过了教师委员会和公众的认可。

1998年关于公民教育的“克里克报告(the Crick Report)”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公民教育的建议并被政府采纳。法律规定英格兰所有中学都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包含道德维度的公民教育。该报告概括了英国每个儿童“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必须达到的核心素质”,其中包含了这样一些关于品格和美德的内容:“学生应该发展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格,他们应该有能力预见他们的行为将产生的结果且必须对无法预料的或不幸的结果负责”。尽管该报告没有具体提出什么是行为的“准则”,但它仍然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容忍”的内涵,更要实践它,必须“依照道德准则做出适当的行动”。学生必须有极大的勇气,积极参与义务服务,表现出“公正的决心”,并有“与他人并为他人工作的性情”。报告列出了学生应该发展的技能、理解能力、态度和价值观。1999年的公民通则(Citizenship Order)也提出了类似的美德。1997年工党政府有关教育的第一份“白皮书”——“卓越学校(Excellence in School))”也提出学校和家庭应该负起责任,共同努力使儿童“赏识并理解一个文明社会得以发展的道德准则”。该白皮书还宣称,儿童“需要发展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品格和态度”。但白皮书没有说明这个所谓的“道德准则”可能或应该是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点:首先,品格教育的内容是从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得来的,而不是由某一教育或社会哲学推理来的;其次,这就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被一致认同的价值观是否也有着公认的组成内容,或者仅是些良好的愿望而没有真实的内涵和意义?

当前,品格教育正在迅速发展,但参与的人员对之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正因为这些分歧的存在,美国那些为促进品格教育发展而存在的组织、课程、研究理论和课程材料开始走向分裂和瓦解。具有浓重道德民族精神的英国工党也和美国一样强调品格教育。英国在规定学校必须把公民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后又出台了两个文件,即绿皮书——“学校:创建在成功的基础上(Schools:Building on success)” (2002年2月),和白皮书——“学校:获取成功” (Schools:Achieving success)(2001年9月)。后者大量地提及“注重品格的教育(education with character)”,目的似乎是发展特定的美德,并使之成为指导学生在民主社会中行为和决策的内在原则。这是近50年来政府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及品格教育,并清楚地说明品格与公民教育紧密相连。

1999年9月5日英国首相在接受“观察家(The

Observer)”栏目采访时,明确地阐释了“新的工党政府的民族道德议事日程”,并说到英国社会必须为新一代人找到新的全国道德目标。许多报纸将此言论解释为工党发起的旨在反对恶习或针对前任保守党政府在扭转“道德倒退”局面时失败的一项道德改革运动。政府发现没有比政府自身调控更高的道德权威,因此不断地对学校道德教育施加影响。有人说这只不过是新的工党政府试图将自己的政党形象灌输到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中,但从根本上看,政府也将道德问题提上了教育的议事日程。工党政府需要的是具有特定能力、习惯和美德的公民,并希望这些能力和美德能使人们为社会、经济和制度化生活做出贡献。工党已经明确规定学校应该是促使这些品格美德形成的主要机构。而且,越来越多的假设倾向于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学校而不是家庭的责任。

这不可避免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教师的角色、教学的作用以及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上。虽然学校仍然是儿童接受正规道德教育的重要公共机构,但媒体、宗教团体、青年文化、同龄群体、志愿者组织,尤其是父母和兄弟,都会对儿童的品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尽管不能轻易地说学校能产生其他因素没办法产生的结果,但可以假定学校具有的某些优点使之能对儿童品格的发展做出特殊贡献。正是基于这一点,英国政府决定重新找回学校中的品格教育。工党政府似乎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了解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品格养成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才能有效地发展并执行针对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政策。政府认识到公众对学校“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的支持基础越来越广泛,于是确定了提高全社会对品格教育的意识并鼓励品格教育发展的目标。家长需要的“道德教育”不是有关思维是如何激发道德行为或作为其基础的理论,而是鼓励青年发展的积极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政府直接倡导的就是“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由此我们对政府为什么会选择“品格”这个词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政府规定,学校和教师应在帮助学生塑造和强化基本品格特征方面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政府的这种新教育政策把“品格教育”与改善学生行为及满足新经济(或者叫“信息时代”)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

不管教师如何认识自己的教学,他们都被学生认为是道德权威。哈尔西(Halsey)教授认为,必须重塑教师职业,使教师能更好地在学校中扮演“养育 (parenting)”的角色。在哈尔西看来,教学作为年长者与年轻一代之间的认知联系,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教师对儿童的品格发展负有责任。他相信,我们必须更认真地对待教师扮演的“养育”角色,并将教育看成是一个教人如何生活的过程。

三、英国品格教育立法的缘由与社会各界的舆论分歧

在英国,对于“品格”一直存在意见分歧:一部分人赞成政府提升公民的“品格”;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在多元化的民主社会中,这个词并不适用。即便如此,在现代的英国社会,一个人的品格发展并不被视作纯粹个人或家庭内部私人化的事情。品格本身就与社会的道义精神相连,并靠公众的力量塑成。我们不能否认公众价值观会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尽管这种联系是间接的。在现代社会,政府有权力监督学校,于是品格就通过学校这个中介与政治系统联系在了一起。品格教育也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一条重要途径。政府采取的决定会对包括儿童在内的个体和社区产生影响。在民主社会,政治生活的质量大部分由人民的素养和品格决定。所以任何道德舆论上的不和谐和问题都成为政治条款需产生的暗示。政府因此十分关注公民的品格质量是上升还是下降,这反过来又解释了政府为什么要在这个领域立法。政府对学生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期望拥有的美德并不感兴趣,因为这些美德对于政治和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未得到评估。

在英国,那些积极提倡品格教育的政治家们,经常把品格教育作为对社会上存在的由青少年不当行为引发的一系列弊病的回应。政府引用的数据表明:在英国,14-24岁的青年人是犯罪数量最多的群体;这一人群有着最高的堕胎率,同时也是非法药物使用最多的群体;这一群华人参与当地、全国范围以及欧洲范围的选举活动次数最少;这一群体的堕胎率、怀孕率和犯罪率甚至超过了欧洲和美国的未成年人。其实,许多这样的调查数据背后都有着很复杂的问题,而各种推崇品格教育的人对这些数据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深入的研究。提摩西·洛斯纳(Timothy Rusnak)相信,人们所害怕的是,美国很多品格教育项目已经有了实施的合理保障。这种“害怕”也可以用来解释英国为何提倡学校品格教育,这可以从1992年社会公共事务协会出版的《美德缺失:道德模糊与社会秩序混乱》一书中看出。对长期存在的问题的描述经常可引起社会道德恐慌。

在英国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人们所处的社会已是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孩子们总能接触到有关是非问题的各种观点。对是非的判断正在发生彻底的变化。我们的文化已经背离基督教的基础并走向这样一个方向——似乎无法在有关是非的道德判断标准上达成一致。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意味着有必要回归以内容为核心(content-based)的道德教育课程。但另一部分人由于对之怀有疑问,因而拒绝这类道德教育课程。许多品格教育家拒绝“道德相对论”——他们坚信,道德价值观可以而且必须以人的本性和经验为根基(Arthur,2003)。这部分人宣称,道德行为不仅有理性的一面,而且包含着人的情感内容。他们认为,很多品格教育的模式并不完善,不能涵盖品格的复杂性。他们提倡一种整体化的品格教育方法,并倡导宗教为道德发展提供支持性的结构。

丹尼斯·道尔(Dennis Doyle)(1997)并不接受这样的观点——对他来说,问题的症结在于:品格教育其实是教学问题。品格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内容,是形态而不是实质,是与对内容的批判性思考性质不同的“批判性思考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而不是学会某些实质性的东西。他反对以内容为核心的品格教育,更推崇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children-centered learning),即通过体验和合作学习。进步论教育家一直倡导个体发展不应被有争议的道德内容所阻碍。他们还怀疑那些提出具体内容的人的动机。为此,许多教师和理论家开始认为不应该事先设定一套固定的价值观,也不赞成以内容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他们对多元社会里倡导一套固定的价值观存有很深的疑问,他们也不相信任何特定的东西——也许他们相信的是一种未加定义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最关注的是人的感受。

詹姆士·亨特(2000)观察到:“问题在于,品格不能脱离那些被提倡的价值观而发展。这些价值观是委员会‘有意识地选择的’,是经过不同专业人员磋商过,或者是由立法者写进法律的。这些价值就属性来讲已经失去了神圣的品质,因此也就失去了启发人的力量。”他认为,英国教育技能局(DfES)没有能力为学校、学生和教师设定“命令式”的道德标准。亨特的意思不是说学生的品格没有办法得到发展,而是怀疑英联邦政府能否达成此目标。他提议,更好的做法是由较小的特定团体、宗教学校或其他学校实施品格教育。

但是,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才能在品格教育的构成内容上达成一致。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卡斯·森斯坦在其关于人类价值观的“泰纳讲演会”(Tanner lecture)上问及这一问题:在一个人类基本价值观存在严重分歧的多元社会中,法律的规定怎样才能成为可能?(Sunstein,1994)对于学校品格教育我们也可以问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森斯坦的分析。森斯坦认为,在人们不认同某些基本原则时,可以通过法律的介入来尝试使公众对某些不完全理论化(incompletely theorized)的问题达成一致看法。教师、家长和学生会对什么是好的或对的,以及什么才能被接纳为好的或对的持有不同意见。各种教育团体会对学校背景下的各种道德问题产生疑惑,而这其中很多是宗教上的问题。教育家对公平、自由、诚实的认识,以及政府提出的其他有关美德的定义最终都由世界观决定。但我们能在世界观如此多元化的社会中对全国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达成一致吗?以学校为本的教育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很难对某些事情持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因此政府所规定的国家课程中必须传授给学生的那些美德可以说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命令,其目的是使人们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对某些问题产生认同。

森斯坦认为,我们必须共同生活并尊重他人,这种尊重本身就代表了理性的人之间的“重叠赞同(overlapping consensus)”。不同信仰的人应该存在一致的见解,这种见解可以为互相尊重提供基础性的规则。森斯坦认为,我们可以对特定结果产生认同,也可以对这些结果抱有极少或低水平的期待。这样可以减少在基础性原则上达成一致的困难。这对教育来说很明显也是适用的。我们可以对某些结果形成一致的看法,如要求学生有某些行为或动作,但不出台证明这些行为合法性的规定。我们可以认同严禁性别歧视的规定,却不必对这个信念的基础持有相同看法。这其实是很多学校的做法。这样一个不规定行为基本原理的过程可以使各种团体能共同生活,成员互相尊重。它避免简单的共存,并鼓励多元论中的对话,尽管这种对话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限的。

这些分析给品格教育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教师还未成为全国课程与公民教育中基本原则的规定者,但政府却要求他们在教室中传递这些道德目标。有趣的是,解说课程道德目标的任务大部分交给了教师。但是,在对课程目标进行反思时,教师经常避开用以解释这些目标合理性的其背后的理论或原则。在没有任何大范围理论(large-scale theory)时,教师通过寻求某些不那么综合化或抽象的看法以达成更具体的协议认同。为此,教师可能一致认为,学校不应在还没有关于公平的大范围理论时,就从种族出发歧视某一特定类别的学生。这实际是在没有理论可以证明某一规则合理性之时就这些规则达成一致看法的过程。它可以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不对普遍原则达成任何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实用性的结果。

四、结 论

回顾政府的课程政策文件,我们可以发现,对品格教育一直缺乏一致的定义。在2001年的政府白皮书中,政府将品格构建与经济需要联系了起来。而“公民通则”(Citizenship Order)则强调品格中精神方面的内容,它给我们的整体感觉可能比较完整,但在相当程度上忽略了对品格教育合理性的解释,也没有规定统一的品格教育内容。这些不一致的观点使得批评家质疑某些品格教育家的意图,甚至指责他们提倡的品格教育方法是反智力的(anti-intellectual)和独裁的。森斯坦的观点看起来提供了一个可能解决道德教育上这些分歧的实际方案,但这个方案缺少对分歧产生原因的深入反思,而且其作为教育的一个指导原则在道德维度上可能也是不正确的。因此,今后政府应致力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以提高英国品格教育的实效性。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3

【关键词】品格教育;内容;启示

一、我国品格教育的现状

现代社会的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倾向已经渗透到我国道德教育领域,并且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去道德化”,“核心价值缺位”和“品格空场”。原因主要是:

(1)我国传统的思想品格教学只注重应试教育和智力教育,从而忽视了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2)学校的思想品格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与生活实践相割裂;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相分离。

(3)家庭在品格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父母缺少具有科学性的品格教育方式;隔代教育的传统性更阻碍了品格教育的正确性。

(4)媒体和网络的暴力,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为品格教育的实施增加了阻碍。

(5)我国社会各界对品格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因此,学习和借鉴美国品格教育方式方法为解决我国品格教育中的弊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美国品格教育的实质

(1)美国品格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体现了“品格是源于生活世界并终究要用来指导人的现实生活的;品格不是脱离现实、只能让人孤芳自赏的奢侈品,品格必须走向生活,而且这种生活不是苦行僧式的、压抑或消解人性的痛苦的生活,相反,品格和品格教育必须促进和增益人们的幸福生活。”

(2)美国品格教育具有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品格教育在其伦理基础上,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相互结合。

(3)品格的定义:品格包含着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三方面。道德情感包括:谦逊;自制;同情;自尊;良心;善良。道德认知包括了六种:道德品质;道德意识;道德价值;道德视角;道德推理;道德思维决策;道德自我认识。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能力;道德意志力和道德习惯。“品格正是这些外在道德规则的内化。当外在的道德规则内化为个体的品德并在个体的行为中得到体现,就是个体所具有的品格。”而这个内化的过程就是品格教育。

三、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1.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美国品格教育所遵循的哲学原则是:“客观上存在人类共同拥有的至关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像关心,诚实,公正,责任以及自尊和尊重他人,这些价值观构成了良好品格的基础。”学校在进行品格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①要列举出公开支持的核心价值观。②用日常实际生活行为解释核心价值观。③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和讨论核心价值观。④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内人际交往基础。⑤树立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典范。⑥表彰遵守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⑦学校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核心价值观。

2.树立良好的道德学习榜样

学生通常将教师当做有威望的人,并在不知不觉的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要符合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话就会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学习榜样;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向学生讲解历史人物;文学人物;社区代表;模范人物的时候帮助其树立良好的道德学习榜样。

3.全面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

“品格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知善,乐善,行善。”学校不仅应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按照核心价值观去做事情。并及时对具有针对性的实际生活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核心价值观真正的成为学生实际生活行为的指南针。

4.关注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充满关爱,文明和道德的集体中会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具有负责感,公正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同时,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例如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等),学校纪律的约束,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等都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品格做出一定的贡献。

5.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合作

要使品格教育富有成效。首先,让政府领导,学校和家长重视,了解和支持学校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和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基本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学校要增加对彼此的信任度。其次,学校还要争取商界,政府,媒体,青年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帮助。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品格教育是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利益;有利于公众利益;有利于对人们的权力和义务做出正确的解释;有利于道德素质的建设等等。那么重视品格教育和进行正确科学的品格教育也就成为了我们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曦.美国新品格教育内容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6

[2]杨桂青.品格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交界处”绽放――和汤姆・里克纳博士对话[J].中国教育报,2004.06.25

[3]胡杨,徐建军,邸可达.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品德教育,2007.10:28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4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人文关怀

蔡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潘光旦说,“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就此意义而言,本然的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而前我国高等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其构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突出人文意识、提炼精神品味、增强主题人格、焕发德性情感、确立终极关怀。

(一)突出人文意识

通识教育强调知识视野的平衡性、通达性,做到心胸广阔、志存高远,这种特性所表现的就是人文意识。人文意识一方面强调人文器识;另一方面指人文素养,即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人生活在三个层面中,第一是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即人对物的关系;第二是人对社会的态度,即人际关系;第三是人对文化价值、对生命的态度,即人与自我的关系。通识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人的自觉以及对真、善、美、自由等人文价值的一种感悟。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所应该表现出来的“教养”,是人文素养要解决的问题。人文素养主要在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具有问题意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对文化的研究与鉴赏;对本国文化和传统的了解;对多元文化价值的尊重。同时,人文素养还反映出个人开阔的知识视野与生活知能,代表着“品质、品德、品味”兼备的生活方式,展现的是生活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 提炼精神品味

通识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以改造主观精神世界为目的的自我构建,是大学生不断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通识教育引导人的需要由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过渡,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价值追求,不只是停留在物质生活需求的层面,而是要对物欲性的日常生活进行精神的阐释和人性的提升,使日常生活不只是局限在“物欲”里,而成为一种高尚精神情操、一种审美意识的升华、一种理想人格成长的土壤。通识教育倡导的精神品格,有助于大学生在人生前进道路上不至于被物欲所迷惑,进而失去自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个体自身的素质和所受教育的差异,每个人的精神追求的丰富程度和深度随之不同,通识教育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建立高层次精神需要,提升学生所需的品味,丰富学生精神需要内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等高级精神内容,完善学生自身个性、陶冶情操、充实情感、提升精神品味、以扭转沉溺于物质文化中片面、狭隘的状况,消除病态、畸形的人格心理,促进人性的丰富和高扬,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拥有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态。

(三)增强主体人格

我们把人永不满足于既在的生存境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以获得一个更新的精神自我行为和意识特征,称为“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主体意识的统摄下,人才能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及自身的潜能有能动的认识,才能去自觉地追求人的本质,才能自觉地承担起做人的责任。所以,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提升思想品德境界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识教育的人文关怀取向,并非是向大学生灌输一些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或把一些社会道德规范强加给大学生,而是注重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激发个人的主体发展欲望和追求崇高的自觉性,使大学生自觉地将外在的社会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从而在内心上获得提升境界、完善人生的动力。

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追求充实丰满的人生实践,确立独立自主的生命意识等等,都是构筑独立人格的精神内涵。同时,通识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也在帮助大学生不断地过滤人格品质中那些保守性、被动性、狭隘性等消极因素,提升人格品质中优秀元素,使大学生焕发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一种积极参与与主动创造的精神。通识教育在塑造独立人格方面,也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肯定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人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的表现,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本质是相契合的。

(四)焕发德性情感

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起合理的德性情感,并能从中产生恒久 的精神动力,这种德性建设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德性建设,是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全球化体系的发展,当代中国已深深融入世界中,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识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限制、牺牲、奉献,更应该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从道德中得到愉悦、幸福与满足,进而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最终促使大学生在自身道德发展、道德人格完善中达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人生境界。

(五)确立终极关怀

引导大学生确立终极关怀,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方面。鲁洁认为,“终极性的关怀是人的生活和心灵必不可少的关怀,它使人的生活具有明确的方向、准则和动力,帮助人们去克服各种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它可以使飘泊的心灵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人们渴望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实际上反映了个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对终极关怀的需要。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大学生对于精神家园构建和完善的要求同样显得非常迫切。我们所强调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更要善待自然,善待我们生存的环境,并充分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通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自己的终极关怀,也就是要让他们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体验到无限的意义与价值。一个人要达到精神、心灵自由的境界,实现真正的意志自律、理性自决、道德完善、人格独立,就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终极指向,经过内心的自觉体悟来构建信仰,树立理想,使自己的生命成长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思想、精神和理念上的强大“支援”,更好地促进自我完善。很多大学制定了远大的培养目标,譬如领袖、精英、栋梁等,但必须清楚,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关怀,这种目标至多是一种期盼或者愿望。通识教育关心大学生的精神家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感悟到人身真谛,比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等关于人本质的要素,因为本质的才是现实生活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育研究,1997,19(4).

[2]蔡达峰.我们的通识教育:关心人与社会的发展[J].读书,2006,28(4).

[3]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5

关键词:人格塑造;美术教育;艺术素质

良好的艺术素养对于健全人格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同时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学者孜孜以求的作品,实质上正是他自己人格的体现,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教育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制约了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所具有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其人格塑造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

一、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格教育,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高校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即通过美术教育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因此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1.美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且也是学生人品的教育。目前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使得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见利忘义、只注重经济利益多少的短期行为,在学习上忽视美术理论和素养,在实践中往往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甚至是损人利己。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责任感以及真善美的追求,这些人品特点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2.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审美认知能力是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是对事物深刻、正确的认识,这些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完成。一件好的美术作品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它以直观的形式和特有的复杂性激发人的审美认知能力,这种审美认知能力不受制于现实生活的影响,是美术教育中人类所形成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因此高校美术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蕴涵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同时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中,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一种超脱普通情感、摆脱功利性的审美情趣,这种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趣是对人们普通情感的综合、选择以及创新,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是通过审美活动为媒介,使得人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个体心理的成熟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3.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康人格的塑造包括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人和人格精神的培养。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它要求主体具有创造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得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中的属性,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刺激潜藏在学生心灵中天生的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4.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心理结构的完善。意志是人格构成重要的方面,是一种精神品质和心理支撑力量,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是人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从影响人的情感入手,通过熏陶、感受、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人的性格,对人的精神起到激励、升华的作用,并且能有助于学生摒弃消极不良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因此美术教育通过为学生展示人生的美好,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向完整性和平衡性发展,同时美术教育从精神上,在审美体验和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和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得人变得更加坚强。

5.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提倡真善美,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惰,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美术教育体现了真善美统一的崇高道德行为,通过寓教于意生动形象的展示,易于学生所欢迎和接受,这会激励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美术教学中对祖国山河自然美作品的欣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等等。因此高校美术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走出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

1.强化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美术教育要充分重视我国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切忌(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47页)盲目全盘西化的趋势,要采用中西结合,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成果,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塑造完善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大力提倡中国画和书法艺术,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可以升华、陶冶学生的人格塑造。

2.树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淡化美术的功利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不可避免的会对艺术产生不良的影响,各种急功近利的美术教学手段不仅歪曲了美术艺术的本质,而且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方向引向歧途,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术教育事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其次美术教育要明确美术艺术的游戏本质,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美术学习乐趣,才可以淡化艺术的功利性,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3.推进美术教育体制创新和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质修养。美术教育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评价学生时要美育与德育并重,着重考核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创新力以及艺术领悟能力,并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综合判断学生的人格修养;其次美术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大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成败,因此社会要加大对美术事业的投入,重视社会软环境的建设,大力提倡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形成良好的社会美育氛围,总之美术教育若能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对我国民族人文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达生.美术教育应造就中国式的理想人格[J].韶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8).

[2]周曙华.论美术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美术观察,2005,(12).

[3]夏志勇.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三明学院学报,2005,(1).

[4]王春阳,曾群浪.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品格[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TF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12-01

一、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品质教育纳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九年义务教育一年级开设以心理品质修养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既是对学校的德育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又能使学校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富有实效性。

首先,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客观需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把心理健康提高到人的必备素质的高度。

其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另有一则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不完全合格。所以,在基础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心理品质修养的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再次,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它纳入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是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的重要措施。

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应纳入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

心理品质修养,是指改善和发展人的内心世界所展开的一系列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运用心理的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答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从而掌握自己和他人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达到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

第一,心理品质修养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德育的内容,二者本来就是合一的。以意志品质的教育为例。它既是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基本教育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意志教育是具有鲜明的 社会倾向性的教育,在阶级社会中是一种有着阶级倾向性的教育。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是空前伟大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国各族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去团结奋斗,这本身就是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

第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殊的矛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相互结合来解决。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知”与“行”三对特殊的矛盾。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当然要懂得道理,“明理”才能“践行”,所以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可是,在解决这对矛盾的同时和解决了这对矛盾之后,还面临着另外两对需要特别地加以对待和解决的矛盾:一是需要解 决“信”与“不信”的矛盾。二是需要解决“知”与“行”的矛盾。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这对矛盾,关系到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品质修养作为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如,一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素养的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人;相反地,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人,缺乏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难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素养的人的。显然,在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心理品质修养的课程是必要的。

第四,心理品质修养为德育过程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学 生方面的心理障碍,最为常见的是这样或那样的逆反心理,从而造成了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顶牛”现象。这 种状况,既不是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的问题,也不是他们的道德品质问题,而往往是属于心理状态的问题。

三、心理品质修养教育的内容和框架

从德育的角度入手,以非智力因素的品质修养为主,集学习心理知识和培养能力于一体,全部内容包括绪言和三个部分(十二课)组成。

“前言”部分:着重于说明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要求和方法,使学生初步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学习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课和第二课。这是本门课程的导论部分。

第一课“正确看待自己”,以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切入,使学生懂得个人是在不断地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地成熟。正确对待社会影响,是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第二课“锻炼心理品质”,使学生初步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内涵,知道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锻炼良好心理品质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

第二部分:从第三课到第十一课。这是本门课程的实体部分,对学生具体地进行心理品质修养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第三课“善于调节情绪”,从学生最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针对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的情绪特点――冲动、易变、肤 浅、强烈、不协调、不成熟,指导学生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渲泄自己的情绪,以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

第四课“磨砺坚强意志”、第五课“能够承受挫折”、第六课“勇于开拓进取”,主要是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指导学生自觉磨练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勇敢面对挫折的考验,积极地对待挫折,提高对于挫折 的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具有积极进取、不畏惧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第七课“增强自尊自信”,引导和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训练学生逐步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尊重、相信自己和自强不息的观念和精神。

第八课“塑造良好性格”,使学生知道良好性格和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通过了解性格的可塑性,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发扬自己性格中积极的方面,克服和改造消极的方面。

第九课“寻求真挚友情”,力求在人际交往方面给予学生以正确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保持健康心理的意义,友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注意培养和发展同学间的真挚友谊。

第十课“陶冶高雅情趣”和第十一课“培养爱国情操”,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内容的展开。使学生懂得生活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别,要在生活中培养和发展有益的正当的兴趣爱好;知道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感,热爱祖国是高尚的情操,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做坚贞的爱国者。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7

论文摘要:品格教育作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重新成为美国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的主要理论。论文概述了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和方法;描述了品格教育运动在各类研究机构的推动下,其理论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借鉴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有益尝试,确认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种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应成为我国当前德育改革主要举措。

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如何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是各个国家教育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对美国社会道德断裂的回应,当代品格教育在备受争议中成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改革运动。

早在20世纪初,品格教育作为世俗价值教育的模式在美国被广泛地推行。但是,从4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美国公立学校大量地削减道德教育在课程体系的比例。到60年代,受道德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学校加大实施“价值中立”性的课程。价值观教育尤其是价值澄清理论占据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同时,另一种道德价值教育的形式,即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到教育界的追捧。这两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导理论。然而,这两种道德教育形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美国社会日益俱增的道德滑坡问题。由于公立学校倡导的是价值自由取向的教育观,不进行道德基本价值的灌输。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缺位,导致了校园暴力、学生间的“霸凌(bully,即以强欺弱)”现象一直屡禁不绝。wWW.133229.coM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盖洛普在10年间的调研中揭示了相似的论点:自1995年至2005年期间,“缺乏纪律”始终排在公立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第一、二位。而不少教育者把教授道德品格视为家长和宗教团体的责任。他们认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是没有办法取得一致去判断“什么是好品格,什么是坏品格”。同时,由于教师担心评判某事“不道德”会被批评“带有歧视”,一种“道德正确主义”的心态在教育中增长。担心被批评为“道德灌输”或“洗脑”,往往成了阻碍教师思考“应该有意识教授什么样的价值”这样一些真正的难题的借口。这种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缺位的状况遭到了不少学者的严厉批评:“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糟糕的‘误导性改革’时期,这种改革是倡导诸如价值澄清和场景道德等,导致了许多公立学校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品德训练”’,指出“道德教育要寻找回归学校之路”。川在这种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与道德发展理论逐渐退出主导地位,当代品格教育重新成为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理论。

一、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什么是品格教育呢?不同的品格教育研究专家和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内涵。总体来讲,品格教育旨在教育青少年一代具有诸如尊重、责任、诚实、爱国和谦虚等道德价值,并以这些价值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品格教育协会联盟(cep,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界定“品格教育是指在我们学校或社区实施的,旨在使孩子理解、关心并实践核心道德或公民价值观的有目的的教育过程。;[4[3品格教育研究专家罗克伍德教授认为,“品格教育是指那些旨在通过明确教授那些非相对的、被确信可以直接导致好行为的价值观,直接和系统地形成青少年行为的各种教育项目”。品格发展中心(characterdevelopmentcenter)则提出,“品格教育是关于教授、实践、和模仿个体的和社会公共的美德与品质的教育,这些美德和品质能使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困。尽管不同的研究者、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定义,但都明确地表达了要教授学生核心道德价值的思想,学生道德品格的发展应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美国当代品格教育学家的眼里,品格教育具有显著的特征。罗克伍德教授提出,“任何一个被确切地称之为品格教育的项目都必须具有以下5个特征”:1)当代品格教育的中心目标是促进青少年中的积极行为,减少或消除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破坏的行为;2)好的行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的结果,坏的行为则是持有不正确的价值观抑或根本不持任何价值观的结果;3)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这些价值观的人具有好的品格;4)所谓的道德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念不被接受,道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5)有各种各样可形成好品格的教学实践。一般来说,这些实践涉及直接指导“哪些价值值得持有?”,并提供实践这些价值方式的例子。

从品格教育的界定和特性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品格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品格,并最终通过道德品格的养成,来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以构建民主社会的根基。从2008年第15届美国品格教育全国论坛提出的“品格决定命运(characterisdestiny)”到2009年第16届美国品格教育全国论坛“公民品格是民主社会的基础(citizensofcharacter—thefoundationofdemocracy)”作为大会的主题可以窥见一斑。

二、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原则与方法

要达到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遵循相应的一些原则。品格教育协会联盟在总结评估各种品格教育项目实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1)品格教育促进核心伦理道德价值成为良好品格的基础。2)应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全方面地定义“品格”。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一种有目的的、积极的和全面的方法以促进核心价值在学校生活各阶段(的教授)。4)学校必须成为一个充满关爱的社群组织。5)为促使学生的品格成长,需要给予学生道德行动的机会。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一门意义深刻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门课程尊重并帮助所有的学习者获得成功。7)品格教育应该能够强化学生内在的动机去承诺、认同、实践自己的核心价值。8)学校的全体职员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所有教师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去统领学生的教育。9)品格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道德领导。10)学校必须吸收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地参与到品格建立中。11)品格教育的评价应该包含对学校的品格、学校教师作为品格教育者的作用、以及学生呈现良好品格的程度的测评。

进而,当代品格教育专家、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教授伯格维茨(marvinberkowitz)博士提出有效品格教育的7种方法:1)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注重构建孩子与成人和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关系。2)成人要谨慎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即那些正在被孩子模仿和仿效的行为。3)要清楚地认识到利益关系人对学校有着高标准且可达到的期待,即学校的成员都应具有好品格。4)倡导那些需要被实践的品格,即“支持积极正面的品格”。5)为学生实践好的品格创造机会。这些好的品格包括:多视角的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参与服务活动的能力,同伴之间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6)营造一种学生可以“思考、争论和反思道德议题”的气氛。7)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

这些原则和方法的提出,受到了品格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追捧。一些学区、公立学校以这些原则作为施行有效品格教育的指导原则。比如2008年全国品格奖学校(the2008nationalschoolsofcharacter)获得者罗莎国际中学(rosainternationalmiddleschool)在实践第s条原则“提供道德行动的实践机会”,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专门设计了一套强调全球责任的课程体系,“教会学生学会关心”,使学生通过多样的服务学习项目“把关心融入到行动中”。学生的“关心”品格得以拓展。琳德堡学区(lindberghschooldistrict)也是有效品格教育实施的引领者。在1989年,该学区就率先把品格教育的理念融人到校区建筑的建设中,并为分管的学校提供哲学框架、财政支持和职业培训等以推动品格教育的实行。其辖区内的两所学校为2008年全国品格奖学校获得者。

三、品格教育运动的主要促进机构及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学校作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品格形成的重要机构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政府层面,00so%以上的州都制定或修改与品格教育相关的法案,为公立学校进行品格教育在法律上明确立法。社会上则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组织机构以组织、领导、支持这项运动。不同的社会研究机构不断地推行可供美国学校参考、采纳的各种品格教育项目。其中,在美国教育界比较盛行的主要有六个研究中心的项目值得关注。

第一个是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的道德和品格促进中心(centerfortheadvancementofethicsandcharacter)。该机构的任务是:为教育者提供各种促进学生健全品格和正确判断力发展的必需资源。该中心专门设立网站为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和研究学者提供品格教育的各种资源。

第二个是尊重责任中心(centerforthe4th&5thrs),这里的rs指的就是respect(尊重)和responsibility(责任)。该中心倡导把“尊重’,和“责任”提升作为核心价值,认为品格教育是构建道德社会和把学校建成文明和关心的共同体这两个任务的基本。

第三个是品格至要联盟(charactercounts)品格至要联盟是当前影响最大的品格教育项目,全美有超过2000所的学校和青年团体运用这一项目。品格至要联盟成立于1993年,成立之初共有27个组织加盟。至今为止,超过450个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组织加盟。数以百计的青年团体在学习“品格的六大支柱(sixpillarsofcharacter)",即“值得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怀、公民责任”等六项特质。每年10月份的第三周被国会确定为全国“品格至要”周,以推动全美民众重视教授、实施、倡导和模仿好品格的重要性。

第四个是品格教育协会联盟(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品格教育协会联盟是一个非政党性的组织和个人的联盟,这个联盟旨在促进道德品格和公民美德的发展。该联盟的宗旨是“建设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社会”。该联盟的成员信奉核心价值诸如尊重、责任和诚实应该在学校中推行。其对品格教育的定义是:品格教育是“帮助年轻一代发展好的品格的长期过程,这些好的品格包括了解、关心和实践诸如公平、诚实、同情、责任和尊重等核心道德价值”。

第五个是学习发展中心(developmentalstudiescenter)。这是一个创建于1980年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旨在“促进孩子的学术、道德和社会的发展”。该中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支持教育者在学校创建学习者关心共同体。这个中心把“学习者关心共同体”界定为“成人和孩子实践诸如仁慈、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核心价值的地方。在这里,孩子可以学习重要的学科问题和发展智能。”

第六个是品格教育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charactereducation)。品格教育国际中心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家长、教育者、宗教团体、青年团体和相关的个人聚在一起研究、讨论、学习、实践、反思和创造关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议题、项目、问题和前景。

品格教育的理论在诸多专家和研究机构实践的推动下,得以不断地更新、发展,并逐渐呈现出发展性的特征。在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发展的基础上,罗克伍德(lockwood)教授提出了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其品格教育的含义包含当代品格教育理论的一些要素,但要增加和改进这些要素以使这些要素包含发展的概念。其二,其目标强调对品格教育道德核心理解的重要性。它也强调自主能力在成熟的道德中的重要性。真正具有美德的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漫不经心地遵从某些自视为道德权威的指示。其三,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反映了对价值极为深入的理解。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发生在社会语境中的间题,这些问题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四,发展性品格教育并不回避学生参与对价值以及和价值相关行为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应参与到适于他们发展状况价值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解价值和行为的关系,既是心理上的也是哲学上的难题,而且,当一些合理的复杂性问题产生时,这种关系并不能给出简单的答案。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对道德价值的议题进行更为完整和系统地诊释,指出了道德价值具有时代发展性,即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诊释一些核心道德价值。真正的道德生活应该是让学生回归所处的社会语境中,用体验和参与的方式去获得道德品格,而不仅仅是学习道德知识,盲从道德权威。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认为,没有一本“适合所有场合的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的百科全书”!

四、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当代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以及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提出,充分地体现了美国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在多元主义文化样态的社会下,对如何教授下一代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让青少年一代形成良好的品格所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是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社会适应性较弱。从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的有益尝试,充分调动社会的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我国当前德育改革应该着力而为之的。

其一,确立核心道德价值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旨在克服美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中价值无涉的或价值中立的现状。许多学者深知在价值多元的美国社会,要达成道德共识是极其不容易的。但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发展变化来看,追求一套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或价值,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步骤。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向青少年群体传授该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并促使青少年群体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冲击,如何在多元价值冲突的局面中以社会主义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应作为核心道德价值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教授。当前德育改革的着力点,可以借鉴品格教育相关项目的运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小学层面具化为可供操作,并易为中小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元素。

其二,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的合作,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在当前复杂与多元价值观冲击的大社会背景下,纯粹依托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阵地显然是不够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家庭、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多种决定性因素。只有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即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及其它相关机构的合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是在以往道德教育忽略学校的作用下,致力于重新确立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其社区、家庭以及各种社团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叶澜教授指出,“道德教育不仅是一个德育领域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体现于学校的教学和课程、教育政策等一切领域,所以,不能孤立德育,要始终把它置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之中,从它与其它领域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它。就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而言,应在政府、学校(教育机构)之外,要积极调动第三方力量(包括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社区、甚至企业等机构)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统摄下,从社区到家庭都形成一种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品格形成创设一个真实性情境。这样既保证了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也提高了道德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其三,加强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建设,确立整体德育意识。根据复杂性理论的观点,德育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人们不仅不能把部分孤立于整体,而且也不能使各个部分互相孤立。德育的开展始终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为,它不仅离不开校内外道德当事人之间的合作,而且势必要与学校整体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品格教育学家提出,不仅要把品格教育融人课程教学的设计中,而且应该渗透进学校的方方面面。“核心价值直接可以通过各种课程教授。核心价值融合在正规课程,尤其是社会学习(socialstudies)、文学和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等学科课程中教授。大部分的品格教育项目都强调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大多数采纳品格教育项目的初中或高中学校,服务学习也往往作为一种给学生传递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来源。道德教育的目标对象是人的精神层面,也由于情感、态度、信念等目标因素是复杂的,因此道德教育既要诉诸认知的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体验去实现。学生的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的学习整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和道德生活要统整在一起。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篇8

当前学校美育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建构的紧迫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乃是基于对时代条件、文化背景和教育领域发展趋势的认识,有着非常现实的依据。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一特殊的历史分界线上,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正在坚定不移地将人类社会推向工业化的进程,这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同时也为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困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质与精神彼此失衡的情况愈演愈烈,高新技术带来的物质奇迹淹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隔膜压抑了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和相互对话的天然需要,日趋精细的劳动分工导致人的能力的片面化、单一化,人的精神生活已经失去了对于物质生活的对抗性、超越性和批判性,反而被物质生活所同化、所收买,文化艺术变成了为物质需要进行辩护和论证的单面领域。中国的现代化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正在奋起直追加入这一世界性的进程,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一幅热气腾腾、有声有色的壮观场面,同时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所遇到的困惑在我们这里也开始露出端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向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高新技术与深厚感情的平衡,谋求以情感的柔性来调剂技术的刚性,呼吁以个人价值体系的发展来弥补技术的非个人性质。西方不少有识之士对此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但是问题最后都归结到教育。约翰·奈比斯特提出学校教育应加重价值观教育的份量,以期“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1],阿尔温·托夫勒认为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作为选择目标和决定行动之标准的价值观,以利于在未来生活中技术与价值之间相互产生积极影响。[2]路易·多洛指出,当今学校教育“应该再一次回到人的身上来”,使学生有可能选择最适合于自己个性发展的价值观,技术进步只有纳入一定的价值体系,才能全面推动文化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决不是多余的。[3]由此可见,当代西方未来学家、文化学家大都趋于这样一种共识:在工业化社会中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促进人的情感、个性、价值观得到健全的发展,使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和谐地协调起来,构成一种合理、完满的文化品格。当然我们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体制不同、国情各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上述西方学者所揭示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方案,对于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显然不无意义。

目前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这是一个大众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市场经济、商品大潮为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拉开了大幕。大众文化是一种以经济实效原则为杠杆,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消费性文化,这一文化特质决定了大众文化的许多长处,同时也造成了它的某些缺陷,在大众文化背后起着操纵作用的工具理性、技术统治和市场权力正在严重地消解着文化的精神性而代之以物质性,降低了文化的人文含量而不适当地提高其技术含量,例如商品广告对于大众传播媒介日益专断蛮横的侵占和控制正是物质无情地挤压精神这一现状的生动写照。这种物质与精神相互失衡的情况有可能导致物本位倾向的抬头。另外,大众文化的商品性一旦失去约束而发展成为商品化的倾向,事情就有可能走向反面,出于赢利的目的,大众文化往往追求娱乐性、消遣性和刺激性,以提高上座率、收视率、发行量和畅销度,对于人们的官能、感望、原始冲动的过度纵容和曲意迎合有可能孵化出一种浅薄、粗陋、萎靡、弛懈的文化风尚,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将产生严重的消解作用。凡此种种,对于青少年危害尤烈,成为目前青少年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同时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再从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认识已日趋明确、日趋一致。党的“十四大”制定了“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宏伟战略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郑重告诫全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最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一次地重申了上述基本精神。由此可见,从中央开始,已经明确认识到,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应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中心。另外,在《纲要》关于美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以看作是上述认识在学校美育中的具体化。这些基本精神和思想对当前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出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这一目标,也是针对以往美育所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首先,建国以来,学校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几经起落,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况。在50年代初期(1952)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三个《暂行规程》中,都将美育列为与德、智、体育同等的地位,强调美育在整个教育机制中的重要意义。但在1957年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却取消了美育的位置,后来在越来越左的政治路线影响之下,导致了当时学校教育中忽视甚至取消美育的后果。在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1961)以后,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针对教育领域中左的倾向,人们又重提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不久后“”一起,美育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而遭到无情的荡涤,在十年浩劫中,美育在教育领域中几乎绝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使得教育领域万物复苏、百废待兴,而美育也再次被提上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容,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当时的教委负责人对该法所作的说明中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特别要提到的是,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专节论述了美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美育的内容尚未被列入教育方针,还没有取得立法的地位,目前教育方针仍然采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提法,与《纲要》的精神还存在着不相一致之处。

其次,对于美育的本质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流行的观念还未得到有力的纠正。一种观点认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从属于德育,美育是实现德育的工具、途径和辅助手段,这种观点过于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但忽视了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区别,以至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否认美育在目的、内容、功能、方式上的特殊性,不利于美育的展开。另一种观点认为,美育即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这种观点的不足在于将美育的功能限度缩小和降低了,仅仅局限于培养具体的技能、技巧的范围,而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就美育与德、智、体育的分工而立论的,即认为德育是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知识、能力的教育,体育是身体素质的教育,相对于此,美育则是情感的教育。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又是不够的,因为美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情感教育,还在于人文品格的塑造,人文品格的丰富内涵并非情感生活一端可以囊括,故仅谈情感教育有以偏概全之弊,有可能取消美育的丰富性。

再次,目前学校美育的现状也不容乐观,而目前学校美育之困境的造成,既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又与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分不开,同时也是由对于美育本质的模糊认识所致。其一,目前学校美育受到当代社会文化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干扰,而学校美育的力度与这种干扰的强度不成比例,形成较大反差,学校美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落后,其作用和效果相对有限,中小学教师在一个学期中苦口婆心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可以在一个假期中丧失殆尽,大学教师辛辛苦苦教了四年所达到的效果抵不上毕业分配所带来的思想波动。其二,学校美育在学校中受到智育的排挤,而所谓“智育”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试和升学率,由于目前教育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升学率成了支配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普遍存在以升学率评校、评教、评学的情况,相形之下,美育变得可有可无,其重要性在思想上得不到确认,甚至在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上都得不到保证。其三,目前学校美育的目的和内容不明确,一般偏重于初步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人文导向的目标感不强烈,造就新型文化品格的目的尚未真正确立,同时美育的形式也偏于陈旧、落后和单调,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不够,严重影响到美育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最后,当前学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如前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人的文化品格的重建尤显急迫,但是目前学校美育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

总之,明确当前学校美育的重新定位和建构这一目标,并将其落实在培养和造就新型的文化品格之上,这不仅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而且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通过以上关于学校美育重新定位和建构的客观依据和必要性的考察,我们对于美育的本质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更加确切的认识。

首先,美育并不是具体的艺术教育,也不是单一的情感教育,美育有着更高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它是美学这门“人的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充分体现着美学的人文精神。美学以对于永恒的宇宙之谜和深邃的人生真谛的思索、追踪和破解为使命,它通过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于存在价值的不断追问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最高阐释而为人类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文导向,为历史发展增添巨大的精神动力,美学关心的是人的本质、价值、潜力、目标、成就等一系列终极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和优化人的情感生活、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旨趣等根本性的问题。美学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得美育的重新定位具有了内在的依据,当代学校美育应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以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为神圣使命。

其次,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也就把美育与德育区分了开来。德育偏重于思想观点、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美育则偏重于精神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与德育相比较,美育进入了更为宽广的文化的领域,更富于文化的意味,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美育与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性质上的重大差别:其一,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它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理智力和意志力,使之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而美育则是一种发展教育,它注重在审美过程中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建构力,并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去引导他们发展个性和人格。其二,德育是以理服人,重在说服、训示和灌输;而美育则是以情动人,重在引导、启发、劝诱,它要调动学生自身的感受、体验和领悟,依靠学生精神的自我建构,来达到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在美育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其主动性和自由度。其三,德育注重社会性人格的培养,强调个人对于社会的服从;美育则注重个体人格的培养,更多关心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更多强调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个人潜力、健全个性心理和提高个人素质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建立一种更加合乎人性的合理完满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准则。总之,拿德育与美育作比较,前者偏于社会尺度,后者偏于个性尺度;前者遵循现实性原则,后者遵循理想性原则;前者持社会本位,后者持人本位,因此尽管美育与德育可以相互渗透、补充和辅助,但是二者却不能相互包容、取代和排斥。

再次,美育的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形而上的、理性化的,带有很强的理想色彩,它常常表现为一种人文理想。这种人文理想只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不完全属于知识的领域,而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信念、信仰的领域,是一种价值的界定、意义的界定,它通过提供某种信念和信仰的概念、范本以凝聚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使得时代精神、社会心理和民族风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使得人们的社会行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行为保持一种健全、合理、向上的趋势,进而有效地达到一定的社会目标。一般说来,健全的社会价值体系必须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现实价值观,一是理想价值观,这二者相互抗衡、相互制约,使得整个社会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也必须有这两个部分,现实价值观讲究功利性、实效性、自主性和本位性,凭借这种现实价值观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是也可能导致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良风气的滋蔓,这就需要理想价值观来加以制约,加以引导,以信念、信仰的冲动力来制衡经济的、物质的冲动力,理想价值观并不强求人们必须如何行事,而是靠信念、信仰的精神力量感召人们应当如何行事,进而形成一种既讲究实效、又承担道义,既主张竞争,又鼓励互助,既承认利益原则,又强调义利并重,既保护个人利益,又明确社会义务,既重视行为的目的性,又提倡手段的合理性这样一种整体社会价值体系。学校美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人文理想便归属于理想价值观的范畴,它通过向青少年提供某种审美理想的概念和范本,对其人生态度、人格境界、心理结构、文化素养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进而培养和造就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

第四,当代学校美育不应全盘照搬西方模式,也不应简单地回归传统,而应立足于当代,立足于中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变革和进展,应善于发现和大力弘扬当代精神结构中那些具有生长性和生命力的因素,那些具有超前性和未来性的质点,例如当代人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风险意识,当代人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优化的知识结构,当代人的创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务实精神,当代人勇于选择、勇于实现自身价值、勇于承担责任的胸怀,当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等等。当前学校美育应以这种新型的时代精神为核心、为基点,去凝聚和整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新**主义革命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达到一种既体现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又融汇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现代建构,形成一套可供具体实施的新体制、新规范、新内容。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关系需要很好解决,其一,要解决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思想原型深深地凝结在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中,其中许多因素已经不适合于现时代,尤其是不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属于死去的东西,如保守主义、平均主义、中庸之道等,但也有不少方面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属于仍然活着的东西,例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重义轻利的人格境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等等,当代美育的一大任务便是以当代新型的精神结构为标准,激浊扬清、去芜存菁,在现代条件下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到发扬光大。其二,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新**主义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同样存在着一个现代转换的问题,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与现代生活和现行体制不相一致的方面,这就需要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式,使之与新的时代精神相互接轨。其三,对于西方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应持“拿来主义”的态度,而不应一概拒之门外,西方文化中存在着许多负面因素,但同时也有大量正面因素,后者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样是建构当代文化可贵的思想资源,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大可不必厚此薄彼,民族虚无主义固然不对,国粹主义也显然是错误的,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造和运用,这也是当代美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总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孕育的当代新型文化为本位,在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五四”新文化以及新**主义革命文化的多方对话中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在促进其他文化形式向当代新型文化的转换过程中实现美育的当代建构,这应该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根据以上对于当代学校美育的再认识,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具体实施意见:

首先,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关系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应是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来加以认识。当前学校美育的正常开展,需要一个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提倡一种全民重视教育、重视美育的风气,特别要加强政策宏观调控的力度,使得学校美育的正常实施得到有力的政策保证。目前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性质、功能和意义的认识尚不明确、尚不一致,我们的文化政策尚不健全,相应的文化法规尚不配套,造成了认识上和实践上的种种偏差和失误,应该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及时的纠正,从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以期造成一种有利于学校美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学校美育的正常开展还有待于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必须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基本精神,重新认识学校美育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新型的文化品格这一战略目标,在美育中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有力的人文导向,把美育的重点转到提高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文化素养和精神旨趣的总体水准上来。同时也必须将美育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目标明确列入我们的教育方针,使之取得立法的形式,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得到有力的贯彻和具体的实施。

再次,学校美育必须依靠教师去实施和完成,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也是保证学校美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采取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等积极措施,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本身也面临着提高自身素质的问题,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特别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在价值观念、人格境界、文化修养、精神旨趣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准,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第四,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保证并适当增加美育的比重,应在其他课程中渗透美育的内容,还应在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美育。同时要改革和更新美育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其现实感和实践性,使之与世界范围内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成就相一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展望未来、接触社会、体验人生,以利于塑造一种新型的文化品格。

上一篇:青少年品格教育范文 下一篇:短视频教学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