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精神 凝聚文化 锤炼品格

时间:2022-09-10 11:10:05

培育精神 凝聚文化 锤炼品格

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是一所公办普通完全中学,多年来坚持“精神是立校之魂,质量是立校之本,特色是强校之路”的办学思路,努力践行“人人可以成才,多样化成才”的办学理念。在航天科技教育、昆曲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体育特色、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校在不断做强体育项目特色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体育的文化兴校功能,以“体教结合”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和现代育人理念的发展之路。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确保体教结合可持续发展

体教结合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全体师生自然而然的习惯和贯穿全部学校教育的文化自觉。因此,体教结合要落到实处,首先必须通过制度的规范和引领,约束教学行为,落实目标要求。为此,我们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闵行三中体教结合规划》、《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等顶层设计和落实规程。我校还根据自身特点,确定“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制定了《班主任、体育教师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质量规定》、《闵行三中体育工作职责及奖惩实施方案》、《闵行=三中运动员管理条例》、《女子足球队、女子曲棍子球队奖励办法》、《足球、曲棍球五年规划》、《竞技体育输送奖、成果奖实施办法》、《体育特长招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我们还努力把体教结合的要求细化,落实到具体的体育项目中。如女子足球和女子曲棍球,要做到“三结合”: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夺标与培养人才相结合,足球、曲棍球队伍建设和发挥足球、曲棍球效应相结合,努力实现体育育人效益的最大化。

我们非常重视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体育教学和体教结合的三化、四抓、五有、六定制度:

三化:课余训练经常化,打球普及化,体育竞赛传统化。

四抓:德、智、体、美一起抓,班级、年级、校级一起抓,全面普及与提高一起抓。

五有:有体育工作计划,有传统项目工作档案,有训练教案和手册,有各类竞赛记册,有运动员学习和训练跟踪表。

六定:为完备足球、曲棍球训练、教学档案,课余训练,做到定教练、定时间、定目标、定场地、定运动员、定奖励制度。

为保证这些规章制度和各项规定切实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闵行三中推进体教结合监控”小组和由师生代表组成的“闵行三中落实体教结合评价”小组,把两个小组的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体系和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机制中。

二、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彰显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

我校一直把体育活动的开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多年努力的基础上,女子足球、女子曲棍球渐成规模,展示了巨大魅力,形成了我校的优势品牌。

首先,我们花大力气抓好宣传工作,鼓励更多同学了解足球、曲棍球,热爱足球、曲棍球,积极投入到绿茵场中,营造人人会踢球、人人爱看球、人人会评球的良好氛围。其次,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建立了“横向抓普及,纵向抓提高”的策略,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代表队的多层次的运动队,最大限度地抓好普及。同时也培养了具有较高竞赛实力、可以代表学校形象的代表队。

近年来,我校先后被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女子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009年11月被上海市教委、体育局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上海市布点学校,同年12月被上海市体育局命名为上海市女子曲棍球二线优秀运动队。学校女子曲棍球队一直包揽上海市运动会、上海市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联赛、二线运动队测试赛初、高中组冠军,2009年、2010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u-15组亚军,女子足球队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夺得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第三名,2011年全国“木兰杯”青少年足球比赛第四名。我校还先后向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国家少年女子曲棍球队、上海市女子曲棍球队、江苏省女子足球队、上海市女子足球二队、浙江西湖青年女子足球队、闵行区少体校、高等院校输送了36名运动员。

三、以体育科研为动力,促进体教结合科学化

体教结合是促进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尊重科学,努力找出其中的规律。因此我们坚持以科研促训练、促比赛、促成果,促进体教结合科学化。

在深刻挖掘体育项目中的文化内涵方面,我校早在20世纪末就进行了扎扎实实的探索。市级课题“开展女子足球运动对女中学生整体素质影响的探索”,紧密追踪我校女子足球发展足迹,并积极汲取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女子足球对女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影响。探讨了足球运动对她们品质、意志、作风的综合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女子足球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策略和文化渗透的方略。该课题已被收入上海市教委“绿叶计划”丛书,受到广大体育教师和教育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历届初、高中毕业生中,体育生升学比率较高,显示了我校在培养运动员上的一贯优势,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出许多高文化、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四、以举办赛事为载体,凝聚体教结合的精神力量

本世纪以来,我校已举办全国、市级以上体育赛事二十多项,其中全国级的3次,华东地区5次。市级的每年至少3次,校际比赛更是不计其数。这些赛事的举办已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因为每项赛事的举办都要进行全校总动员,从赛事的策划、组织到服务,这不仅是对学校凝聚力、组织能力、服务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全校师生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检验。

2010年暑假,我校承办了由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锦标赛。时值盛夏,骄阳似火。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六支球队来沪参赛。由于当时上海正举办世博会,宾馆床位非常紧张。小队员们只能住学生宿舍,而我校学生宿舍只有100多张床位,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学校一面组织师生做好接待的准备T作,一面联系兄弟学校的学生宿舍。比赛开始了,场内小队员们斗志昂扬,投入了激烈的厮杀。场外志愿者队伍不仅要及时准备降温用品如毛巾、饮料等,还要及时引导队员们进入场地、及时就餐、及时休息。整个赛事持续10天,从赛事的组织、食宿的安排到安全的保障、医卫的服务,还有不同赛队之间的交流。我校都安排得周到缜密。服务非常热情。赛事结束后,小队员们都恋恋不舍,不少人流下了泪水。通过赛事的锻炼,我校师生在尽情欣赏了体育运动之美的同时。也显著增强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和凝聚力。

五、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开拓体教结合的广阔空间

我校先后与闵行房地产发展总公司、东苑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女子足球和女子曲棍球俱乐部。不久前,又与闵行房产置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闵行房产置业有限公司女子曲棍球俱乐部。这些合作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使校园体育走进社会,与此同时,相关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也被引入体育教育教学。丰富了我校的体育文化,拓展了体教结合的广大空间。

经过十几年的体教结合实践,我校的体育工作和育人工作都呈现出新局面。我校今后体教结合工作的发展目标为“八字方针”:健体、育心、敦品、养气。具体讲就是:提高体能,增强体质;树立信心,培养耐心:锤炼品格,优化品德,提升品位;涵养气质、气概。引导学生尽快成长为真正适应时代和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篇:《数值分析》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立足课堂教学,培养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