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2-06 11:30:18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土地督察机构;问卷调查;独立性;改革设想

中图分类号F30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3-0077-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3012

改革开放前,中央政府的高度集权压缩了地方政府自主自利行为的空间[1],土地违法主体主要是个人,80年代土地违法行为主要是农民滥占耕地兴建住房。集权与分权模式下土地违法特征是不同的。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下放权力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央的权力不断下放到地方,地方政府行为的自主性、自利性不断增强,带来严重的地方政府为主体的违法用地行为。为遏制地方政府土地违法愈演愈烈的势头,探索土地调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我国于2006年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2]。经过七年的实践,土地督察制度在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监管、土地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实施绩效与中央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期待尚有很大差距。土地督察机构不够独立是导致当前土地督察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在机构职能划分上,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行使土地督察权,土地督察机构名义上隶属于国务院,实质上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各地督察机构受制于国土资源部各司局的职能要求,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国土资源部的驻京外机构,导致土地督察机构难以独立行使职权。在领导体制上,国家土地总督察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兼任,并且还有一名副部长兼任副总督察,这样的“领导双重身份”[3],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土地督察机构的独立性。此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垂直管理垂而不直,经费、人事的任免等权力基本上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不听命于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垂而不直的土地管理体制下,土地督察机构名义上监督地方政府,实际操作中变成监督地方国土管理部门,伴随土地督察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造成不少环节的“弱监”和“虚监”。即使发现土地违法问题,他们大部分人认为承担责任的主要是国土系统内部人员,是“自己人”,移交监察部就会伤到“自己人”因而抹不开面子惩处。独立性是监督机构持续存在和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柱,独立性不足将不利于监管效力的发挥而制约监管制度的发展。独立性也是监督权最重要的属性,监督体制安排必须符合监督权的本质要求[4]。

原本就隶属于国土资源部的地方国土管理部门没能有效监管土地资源利用,故而才设立土地督察机构加强政府用地的监管,然而同样隶属于国土资源部的地方土地督察机构同样不可避免难以有效监管土地资源利用。土地督察机构不独立制约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绩效的发挥,可见提高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土地督察机构能够脱离国土资源部独立出来,土地督察员就不会有上述顾虑,从而也能提高督察成效。因此,我国应该对现行土地督察机构进行改革,建立职能独立的土地督察机构。由于土地督察制度建立时间较短,目前对土地督察制度研究相对较少,仅有的相关文献大都集中研究土地督察法律建设和土地督察绩效评估,对土地督察机构改革的研究相对欠缺,因此开展土地督察机构脱离国土资源部的改革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行政监督理论出发,界定出我国土地督察权的理论内涵,接着对建立相对独立土地督察机构的理论依据(行政三分制)和实践参考(审计监督)加以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土地督察机构脱离国土资源部四种可能的改革方案,为分析四种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的可行性,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调查。

叶丽芳等:基于问卷调查的土地督察机构改革设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1.1理论基础

1.1.1土地督察权的理论内涵――行政内监督

我国国家土地督察是指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土地督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土地督察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因而可以从行政监督理论的角度出发界定土地督察权的内涵。行政监督是政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进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监督,防止他们[5]。行政监督包括行政外监督和行政内监督[6]。行政外部监督是指由来自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为保证行政工作的合法性、正确性以及社会效益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实施的监督。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体系,主要由政党监督、人大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公民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等六个方面构成。行政内监督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主要包括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其中层级监督主要包括日常监督、主管监督(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关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督)和职能监督(如财政部、人事部);专门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督察机构和地方政府两者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7],从前文的行政监督理论内涵界定出发可以看出我国国家土地督察权属于行政内监督。

1.1.2理论依据――行政三分制

土地督察权实质上属于行政监督权,现行的土地督察机构名义上隶属于国务院,实质上受国土资源部管辖,土地督察机构不够独立影响了土地督察绩效的扩大。我国的行政三分制是西方三权分立的演化,可以为建立相对独立土地督察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行政三分制主要是指在一级政府内部,将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分离,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交给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并在运行过程中使之相辅相成、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是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三权分立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助于实现权力制衡,保证社会管理有效进行,防止权力滥用[8]。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9],权力制衡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党的十也提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进一步强调了行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离。土地督察权属于行政监督权,为实现权力监督与制衡,土地督察机构应该和行使执行权的土地管理机构相分离,增强土地督察机构相对独立性是土地督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1.2实践支撑:审计监督

1.2.1审计监督改革历程

审计监督和国家土地督察都属于行政内监督制度,两者具有行政内监督共性,故审计监督机构改革能为我国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提供实践参考。审计监督隶属于国家机关监督,除发挥自身监督职能外,同时对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监督起重要作用,审计监督对完善税收权力制约机制起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1983年以前我国一直未设立独立的政府审计监督机构,对国家财政收支的监督工作主要由财政部门内部的监察机构来完成,用会计检查模式代替了审计监督。1982年,全国人大修改了《宪法》,规定我国建立审计监督机构,实行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9月,由财政部牵头成立了审计署,此期间审计署名义上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实质上还是受财政部管辖,与财政部千丝万缕的关系造成独立性不够,使得审计署未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公布,审计署彻底脱离财政部门,审计监管的职能被写入宪法中,审计署由国务院总理直接负责,明确了审计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在政府规制中起到了更加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作用。

1.2.2审计监督为土地督察机构提供改革思路

审计署1983-1994年期间隶属财政部时的监督力度并不高,而脱离财政部独立出来后审计监督力度大大提高,审计监督成效明显扩大,由此显示出监督机构保持独立性的重要作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目前名义上隶属于国务院,实质上受国土资源部管辖,形式上与1983-1994年期间的审计署类似,并且两者都属于行政内监督机构,若土地督察机构更具有独立性,其督察的理论效力将更高。故我国土地督察机构改革可以借鉴审计监督机构改革的做法脱离国土资源部独立出来。

土地督察机构要脱离国土资源部独立出来,可以有以下四种改革方案:①成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机构;②成为隶属于国务院的综合督察机构;③成为国家监察部的一个职能部门;④成为隶属于全国综合督察委员会的机构。

1.3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为了论证分析四种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便于决策时优选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选取问卷调查法作为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四种土地督察改革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支撑研究,可以增加改革设想与方案及结论的可靠性,更容易让人信服,因为问卷调查的结果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各种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的认可程度,可为决策层优选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2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设计

土地督察机构的不独立制约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土地督察机构从国土资源部脱离出来是土地督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践参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4种土地督察机构脱离国土资源部的改革方案。

2.1方案一: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方案一是形成行政内专门监督体制,土地督察机构脱离国土资源部管辖,成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机构(见图1)。当前土地督察名义上是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对省级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质上土地督察机构隶属于国土资源部,难免因受到国土资源部的影响而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方案一实施难度较小,直接隶属于国务院不但脱离了国土资源部独立出来,而且还能提高土地督察机构的级别,根据纵向监督理论,将更有助于监督政府,扩大土地督察成效。

方案二是形成行政内综合监督体制,将土地督察机构与城乡规划督察、环保督察等合并,形成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综合督察机构(见图2)。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是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工作进行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环保督察监管对象主要是污染源和排污单位,下级的环保部门;实行跨区域、跨流域的联动联防机制;拥有委托督办权、调查权、调解权、建议权等监管权限。土地督察、城乡规划督察、环保督察职能比较接近,业务范围有重叠,将三者整合成立“三合一”综合督察机构,可以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成立综合督察机构不仅使土地督察机构脱离国土资源部独立出来,而且将三个督察机构合并也是顺应2013年两会提出的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趋势,精简为一个机构能最大限度使这几个业务相近的督察机构避免职能重叠,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此外“三合一”综合督察机构还实现了监督机构与执行机构相分离,符合行政三分制改革趋势。

监察部职权比较完善,不仅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和建议权,还拥有独立的行政处分权。目前土地督察机构缺乏处分权,对地方政府的震慑力不够,使其直接成为监察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但脱离国土资源部门独立出来,而且拥有处分权能提高土地督察的威慑力,便于控制政府为主体的土地违法行为。此外,土地督察机构成为监察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可以精简机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2.4方案四:成立全国综合督察委员会

方案四是构建行政外监督体制,将我国土地督察同其他监管机构归并,设立一个隶属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全国综合督察委员会,下设土地督察、环保督察、城乡规划督察等有关职能部门分别进行监管(见图4)。此方案能够理清行政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职责。行政外部监督是大势所趋,201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向人大负责的全国综合督察委员会属于行政外部监督,符合我国行政监管体制改革的趋势,行政外部监督在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3基于问卷调查的改革方案比较研究

为了分析四种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的可行性,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所采用的问卷是作者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好后,专门咨询了相关专家意见,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可靠性有一定保障。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五周年绩效评估报告,在接受调查的1 247个普通群众中,仅有约27%的人听说过“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约18%的人知道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目的;约14%的人了解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组织体系和职能。因此,在问卷样本选择方面,考虑到土地督察制度成立时间较短,土地督察监管的对象是政府,利益相关群体中普通群众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认知度不高,故而问卷调查并未对普通群众展开,而选择比较熟悉土地督察制度的土地督察机构、国土管理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其他事业单位等利益相关群体作为调查对象,共开展了350份问卷调查,形成有效问卷336份,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被调查人员68%左右都是科级以上干部,他们对土地督察制度是比较熟悉的,提出的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建设性。80%以上的被调查人员都工作5年以上,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拥有较高的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5%以上,较高的教育程度对于理解和回答调查问卷问题有利,增加了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被调查人员中32.14%人员属于土地督察机构,23.81%人员属于土地主管部门,其他政府人员占25%,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占1905%。可见各单位被调查人员分布比较均匀,结构较合理,土地督察机构人员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主要是基于他们对土地督察制度更熟悉,所提建议可能更具实际意义的考虑。大部分被调查人员为与土地督察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对土地督察制度有着较为直接和深刻的理解。因此,样本选取有较好的代表性。

3.2改革方案可行性比较分析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方案一是所有方案中认可度最高的,接受调查的336人中有246人(比例高达73.21%)认为是可行的,认为近期可行、中期可行和远期可行的人数相当。方案二成立“三合一”综合督察机构,实施难度也较小,被调查人员对这个方案的认可度也比较表1土地督察机构改革4种方案可行性分析表

高,认为方案可行的比例和方案一基本相当,其中认为方案中期可行的人数最多达128人。方案三的认可比例仅5238%,远没有前两种方案的认可比例高,尤其是土地督察机构和其他政府人员的认可度更低。这可能跟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的性质有关,归根结底是和部门利益挂钩。对于土地督察机构来讲,成为监察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可能会降低督察机构的行政级别;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土地督察机构成为监察部一个职能部门后监管力度将会加大,不利于他们通过违法用地来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方案四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问卷调查结果却有些出人意料,仅有不到50%的人认为成立综合督察委员会是可行的,超过一半的人并不认可这种方案。被调查人员可能是认为这种综合督察委员会和监察部的职能可能有重叠,也有可能他们认为综合督察委员会这块“大饼”摊得过大,涉及过多的部门,触动过多的利益群体,故较难支撑起来。

3.3改革方案时序安排

从增强土地督察机构独立性的改革“时间表”来看,对方案一中使土地督察机构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认可人数最多,其中近期认为可行的人数也较多,而且实施难度相对较低,可以近期采用此方案;方案二将土地督察机构与城乡规划督察、环保督察等合并形成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三合一”综合督察机构和方案三使土地督察机构直接成为监察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较好的方案,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近期实施难度较大,在调查问卷中认为中期可行的人数最多,故可在中期安排实施此方案;方案四将我国土地督察同其他监管机构归并设一个全国综合督察委员会,并接受全国人大监督,是认可人数最少的方案,考虑到此方案实施起来将会触动诸多部门利益,改革难度相比其他方案更大,故可等时机成熟时,远期实施此方案。不同的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适用范围不同,实施难度也不一样,具体决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方案。

4总结与讨论

现行土地督察制度下,土地督察机构名义上隶属于国务院,实质上隶属于国土资源部,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土地督察机构的独立性,导致当前土地督察制度绩效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对土地督察机构进行改革。本文先界定了土地督察权的理论内涵,接着分析了构建独立土地督察机构的理论依据(行政三分制)和实践参考(审计监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督察机构脱离国土资源部的改革设想,并设计了四种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最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四种土地督察机构改革方案各有其优缺点,实施难度也不一样,中央政府决策时需根据实际情况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改革方案。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2

9月2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做出修改,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并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

截至目前,税改具体方案虽未出台,但资源税改区域扩大、税率增加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石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办法最快可能于2011年第四季度推广至全国,税率可能为5%。

由于细节未明,资源税改革依然留下诸多疑问。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未提及煤炭等矿藏的资源税改革问题,这预示着本次税改很可能再次对煤炭行业网开一面。

改革时机

中国的资源税征收始于1984年。当时的征税税目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种。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七种。

在以往资源税征收中,主要采用了从量计征办法。随着资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从量计征弊端日益显露:较低的资源税率,难以合理调节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量,由此带来的乱采乱挖、浪费严重问题突出。

资源税牵涉到多方利益,税改动议多年,却始终无法推进。2009年7月,有关部门制定的资源税改方案再次呈递至国务院领导案头。

2010年初,能源局内部传出消息称,中央有关部门已就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向从价计征达成共识,改革将适时推出。

但从去年年初至今,由于国内通胀问题凸显。2011年8月,CPI同比涨幅稍有所放缓,国务院即加紧推进资源税改革,时机跟进之迅速,颇让业界人士感到意外。

“政府层面,尤其是地方政府对推进资源税改革的兴致很高。资源税主要是地方税种,可以直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在进入偿债高峰期,资源税将可为地方政府弥补财政缺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某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2010年6月1日,新疆率先试点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当年1~6月份,新疆油气资源税收入仅为3.71亿元;实施从价征收后,油气资源税收入则连翻7倍至20.1亿元。2011年全年,预计可进一步增收至32亿元。若资源税改推至全国,各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的增加将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过,资源税改革很可能带来通胀压力增加。由于资源类企业大多具有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加税很可能带来资源价格的上涨。东海证券研究报告称,成品油及燃气成本上涨,在5%的资源税率下会给CPI带来0.07个百分点的增长。

对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却认为不必过于担心:“税改时机没有数目合适不合适的问题。税收解决的是资源收益溢价问题,有些企业独享,需要用税收来做调节。这并不必然影响到价格,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过去人们一直担心资源税改革会导致价格上涨、加重通胀,导致税改徘徊不前。实际上,税收调节、成本增加、价格上涨的传导并非是刚性传导。资源企业的利润率比较高,消化成本的能力很强。”冯飞称。

细节疑问

受资源税改革影响最大的,将是各大资源开采企业,这将直接带来其资源利用成本的增加,影响企业盈利。

“具体征多少,公司还没有接到详细方案。在新疆试点时,石油、天然气税率确定为5%,不清楚推广至全国后是不是统一按照这个税率。全国各地的资源情况都不一样,区别对待会更加科学一些。”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克雨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2010年6月1日起新疆试点的资源税改革,在六个月之后即推广至内蒙古、甘肃、四川、青海、贵州、宁夏等西部12省区,税率统一确定为5%。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获悉,本次全国推广很可能将延续这一税率。

2010年,中国陆上自产原油2.03亿吨左右,2010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80美元/桶。若统一按照5%从价税率,几大原油企业需要支付的原油资源税大概为379亿人民币。中金公司报告称,资源税改革后对中石油2012年净利润的影响可能为4.3%,对中石化的影响可能为3.8%。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新疆试点中,考虑到企业具体情况,有多种形式的减免措施,如油田范围内运输稠油过程中用于加热的原油、天然气,免征资源税;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资源税减征40%;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新的税改方案,是否考虑到这些细节尚不明朗。

煤炭缺席?

从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看,仅提到“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并未具体提出在煤炭行业也实行从价计征资源税。

这不免让外界产生联想,是否本次改革中煤炭资源税将再度缺失。

“政府应尽快出台详细方案,希望在细节问题上作出详细规定。以前出台的政策,有些是粗线条的,对细节考虑不够。这就带来漏洞,在征税时有漏洞可钻。”中煤能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总部某高管表示。

“无论是从量计征还是从价计征,都有问题。从量,是从地下挖出来多少算多少?还是洗煤厂环节?从价,是按照哪个环节的价格?从坑口,到选煤厂,到中间商,到终端销售,各个环节的价格都不一样,各个地方、不同煤种的价格也不一样。”上述人士说。

实际上,在煤炭行业内,不少企业反对从价计征资源税。2009年7月,坊间开征资源税传言甚烈之时,百家矿企即国土资源部,以“现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资源税开征会增加企业成本,不利于经济复苏”为由,要求缓推资源税改革。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本次资源税改革再度遭到煤炭行业一些企业的反对。在征税方案中涉及煤炭资源税方面,仍确定暂时维持从量计征的方式,只是幅度从原先的每吨0.3~5元提升为每吨0.3~8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该方案最终成行,将是资源税改革的一大憾事。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为29.9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比重高达76.8%。很明显,资源税改革如果缺失了“主力军”煤炭,中国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推进结构转型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煤炭生产企业不如石油、天然气那么集中,分散面太大,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条件要复杂一些。中国的能源生产、能源消耗中煤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资源税改革不应该少了煤炭。煤炭开采几乎是暴利,应该用税收手段来调节。”冯飞认为。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政府有关部门之所以对煤炭行业网开一面,主要原因是担心煤炭企业转嫁成本,加剧电荒难题。今年7月以来,全国电网统调负荷迅速攀升,个别地区缺电20%以上;9月以来,全国已有11个省市出现电力紧缺。

“政府确实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害怕传导出去进一步增加电力企业的亏损,加重发电企业的负担,造成电荒。但煤炭资源税确实要改,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实际税率由低到高,这是必然的方向。”冯飞说。

来自中电联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但实际用电总量为4.19万亿千瓦时,火电发电能力闲置严重。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适当增加煤炭资源税征收,以补贴发电企业亏损,有利于缓解煤电矛盾。

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在进入偿债高峰期,资源税将可为地方政府弥补财政缺口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3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法律人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由于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法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改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乃大势所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生态文明法律新型人才为目标,为我国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反思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1997年被列为法学二级学科以来,已有二十年,教育部于2007年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增列为法学核心课程。“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法治理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法无可比拟、也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方面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亦是近年来法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也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三江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学院为本科生独立开设2个学分32个课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选修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许多原则、制度和专业术语与宪法、法理、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多个法学学科紧密联系,其内容更体现出与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制式。与传统部门法相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并不是很强,但是该课程呈现出整体的理论体系比较分散的特点。笔者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多年,深知传统教学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法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它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讲授式教学法

如果仅仅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限于教材和教师的灌输,对知识点的掌握靠强行记忆,会导致缺乏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无法达到对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能力的培养。如何对现有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法学教育尤其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样一门具有强烈专业特色的学科教学中的瓶颈。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其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之利剑应运而生,是实践推动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建立和完善,其实践性、应用性更加明显,且环境要素本身体现出高度的社会性,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价值追求,此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意味着其必须反映自然科学规律,在理念上吸收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即较强的技术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状况的了解,是单一的教师中心型教学方法无法完成的。加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较为庞杂、课时较少,若教师细致讲解,会导致填鸭式教学,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若教师不讲,会导致学生只能了解教材上的知识,所学有限视野狭窄。

(二)案例教学法

在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等,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它的局限性:第一,如何保证高质量案例作为素材。第二,学生愿意深入思考案例而不是仅仅“听故事”。

(三)模拟法庭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内容包括了总论、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国际环境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法理、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基础学科的功底,且需了解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其他跨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跨度大,科技性强。这使得在32个课时的条件下,不宜选择模拟法庭等特别费时耗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否则可能会导致因教学基本信息量不足,致使学生无法较好应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较之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目前尚不处于“显学”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极少,这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降低;同时,现实的就业压力促使学生更加现实,多数学生在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准备研究生考试或准备司法考试,无心在课程学习中投入过多精力。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思路

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思维包括: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造性。

(一)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过去以讲述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师生共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设置若干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出参与教学过程的充分条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主导作用,在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使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促进教学目标整体性实现,实现教学效果多维度拓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式专题讨论”来实现。专题讨论由教师事先准备讨论内容,共设计14个选题,主要涉及实案讨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检察院诉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廉兴中污染环境案等,案例为2017年6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的10起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典型案例,(其他4起案例也较新颖并具有代表性)以此作为教学案例具有客观真实性、多样性,且与时俱进,及时跟踪最新立法和法律实施进展情况。这10起典型案例均为获评首届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优秀裁判文书的案件,案件涉及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大气、海洋、渔业资源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处罚等纠纷,涵盖大气、水、渔业、野生动物等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类型包括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类案件。所涉案件能够反映出最前沿的问题,如湖南省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何建强等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法院在认定七名被告人均具有在自然保护区内投毒杀害野生候鸟主观犯意前提下,正确区分各自的客观行为,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和共同犯罪理论区分主从犯予以裁判,既体现了从严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基本取向,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倪旭龙诉丹东海洋红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系因风力发电产生的噪声、光影及电磁造成养殖损害的新类型环境污染侵权纠纷,人民法院在确定三种可致环境污染因素的基础上,依法认定了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了环境污染损害因果关系认定的特殊性。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谭耀洪、方运双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系由社会组织作为原告、检察机关支持,弥补了个体受害者诉讼能力的不足,无论对个人权益还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都非常必要和及时。海南桑德水务有限公司诉海南省儋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局环境行政处罚纠纷案,涉及对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程序合法性的认定,明确了不能证明取样程序合法的监测报告,不能单独作为认定被处罚人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主要证据的裁判规则。通过专题讨论可以真正体现学生参与,弥补传统单一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单向信息传输和“听故事”等局限性,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如锻炼学生的资料整合才能、案例分析才能、研究才能、授课才能、语言表达才能、团队合作才能等。全班学生通过抽签组成学习小组,各组推选1名组长,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每一小组专题讨论的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个案例熟悉多部法律,如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环境资源案例,可能涉及到《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诉讼法等,以及了解司法是如何将若干法律运用于实践当中解决问题。小组各成员基于他们的各自分工不同,又可以得到不同的能力培养。如讨论需要完成六步分工合作,第一步,课后收集、整合资料,在中国知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获取讨论详细内容;第二步,案情简介;第三步,判决结果简介;第四步,本案适用法律梳理;第五步,该案启示等;第六步,需要学生制作课堂演讲PPT。以上六步分别由六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互相配合、相互监督,每个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小组团队总任务的完成。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通过专题讨论参与者制作的PPT和演讲,了解多个领域。在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各学生间存在差异,通过参与,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使得各参与主体思想相互碰撞、启发、互补,从而达到拓展学习的目的,开拓学生的视野。

(二)更新课程内容

不断更新、完善授课内容,结合最新教材及法律,讲授内容涵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理论和该领域前沿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件一套习题、形成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相关学习资料体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读写议材料”一套,教学视频素材文件50余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读写议材料”第一部分推荐网站,如中国法院网、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知网、环保部官网、及各高校、科研院所网站等;第二部分环保知识,如臭氧层被破坏造成的危害等;第三部分实例讨论,如最新案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检察院诉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廉兴中污染环境案”等;第四部分实例阅读,选取“最高人民法院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如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泰兴锦汇化工有限公司等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以及在环境执法方面选取“环境保护部公布12起新《环境保护法》执行典型案件”等;第五部分习题;第六部分法律法规汇编。

(三)完善考核方式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为考查课,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不拘泥于传统考试方式,期末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课程论文不少于3000字(由教师选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前沿问题作为选题),评分标准为:论文写作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30分;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论文观点正确性、内容翔实表达准确为30分;论文的创新性为30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为10分,共计100分。环境纠纷反映出新型化、复杂化等特点,我们必须夯实环境法治基础知识的传授,加强环境法治基础知识的“通识教育”以回应社会需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专注于我校“应用性复合型”全方位人才培养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参与式教学法”为突破口,改革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由传统教学方式向全方位综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提升,教学目标整体性实现,教学效果多维度拓展。随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继续深入,将使学生获得更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文轩,王灿发.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J].当代法学,2009,23(2).

[2]陈海嵩.《环境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革[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31(4).

[3]舒展,吴德东,李玉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4]林云飞.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视域中的法学专业课程改革———以分类教学为视角[J].高教学刊,2016(03):139-140.

[5]黄卫东.完善案例分类教学机制[J].高教学刊,2016(15):107+109.

[6]陈娟丽.成果为本教学模式在环境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5(21):26.

[7]祝成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J].中国考试,2005(z2):119-128.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4

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改革的原则

《总体方案》指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原则是,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健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创新产权制度,落实所有权,区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利和管理者权力,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和监管职责,保障全体人民分享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支持各地区根据本方案确定的基本方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大胆试验。

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

《总体方案》分为10个部分,共56条,其中47条是改革任务和举措,提出了建立健全八项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包括:一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二是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三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四是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五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六是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七是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八是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为此,方案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改革的“1+6”方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方案填补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制度的许多空白,如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体系、空间规划体系等。另一方面,我国此前生态文明、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制度、法律并不少,但现存的一些体制机制并不完善,如环境治理存在“九龙治水”问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方案在整合统一上发力,使原有制度增强了整体性、协调性,比如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统一,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职责的统一,环境保护职责的统一等。基础性制度,无论是填补空白,还是整合重塑,都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打下的一块块基石。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根据《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采集、审核相关基础数据,研究资料来源、核算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等关键性问题,探索编制高质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为完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提供信息基础,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信息支撑、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打牢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基础。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长期以来,对于企业违法排污导致生态环境损害的情形,仅能采取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手段,即便新环保法增加了按日计罚等措施,但不能使企业承担损害赔偿的应有责任。新增的环境公益诉讼等司法手段弥补了行政手段的不足,但在损害赔偿诉讼主体、赔偿范围、具体实施等方面仍然存在制度缺失,因此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试点。针对环境保护督察,在督察结束以后,重大问题要向中央报告,督察结果要向中央组织部移交移送,这些结果作为被督察对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

改革的目标

方案设定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5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体制;约束;机制;创新

近年来,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逐渐引起档案界的重视,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尝试和探讨都在积极展开。在实践层面,广东的顺德和深圳、上海浦东、安徽和县等地先后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方面迈出了先行的步伐,积累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也引出了一些发人深省、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理论层面,档案学界积极回应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践提出的问题,展开了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近年来,有关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成果常常见诸相关的档案学期刊。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档案工作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策略之一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需要深化。有鉴于此,本文拟立足于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体制约束和机制创新的视角,进一步深入探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问题、发展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政策建议。

1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文献回顾与现实状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开始比较多地关注和研究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问题,近年来则成为热点问题之一。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档案学界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前一方面的研究中,戴志强较早地探讨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他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的角度展开的。大致是在2004年前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档案工作中应用的深化,档案学界开始比较多地关注信息技术条件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例如,何振、蒋冠研究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形式,提出“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管理一体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的研究者则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的特点,认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已经成为档案信息服务朝深层次发展的必然,并提出了强化资源整合与集成意识、树立档案馆整体化理念、注重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标准化等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等。大概是从2005年起,档案学界开始更多地从理论上探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机制问题,这实际上是从理论上呼应了广东顺德和深圳、上海浦东、安徽和县等地先后实施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而且,随着上述四地的经验被越来越多地介绍和宣传,以综合档案馆为核心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研究逐渐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些改革已经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例如,2005年8月和12月,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王刚同志曾先后就深圳和安徽的经验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两地档案改革的经验,并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借鉴这些经验”,

“科学整合并合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这也从另一个{!j11j面折射出上述改革的深远影响。笔者认为,上述四地的改革已经触及了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具有制度创新的意义。可以预言,这些研究必将持续下去,因为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备积极的现实意义。

现在,顺德、深圳、浦东、和县的改革经验已经被档案界广为知晓,档案学界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比如,祁华丽等在对深圳、顺德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后,撰文探讨了两地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新体制,并结合本地档案工作的实际,提出了更新档案管理理念、整合档案资源、增强大档案整体意识、创新大档案管理模式等措施。裴友泉、马仁杰对安徽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机制改革的法律意义进行了讨论。陆冲、王先发则从和县档案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不太一致、推行难度比较大、不易协调与其他类型档案机构的关系等方面对和县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提出了质疑。总的看来,档案学界对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介绍得多、宣传得多,且多持肯定态度。但现在的问题是,虽然上述四地所进行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央领导同志也加以充分肯定,并要求各级档案部门从实际出发加以借鉴,但我们注意到,各地档案部门积极采纳、迅速跟进的并不多,让人感到这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有点“叫好不叫座”。这是什么原因使然?笔者认为,并不是这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改革本身有什么问题。以和县档案改革为例,在改革以前,由于受档案信息资源分散管理的影响,和县档案馆的馆藏档案82%以上是反映党务、政务的文书档案,馆藏单一,利用者寥寥,2003年全年仅有123人次利用档案,平均3天1人次。改革以后,房管局、建设局、交通局、国土局等单位的各类专业档案集中到了县档案馆。2005年年初至11月30日,县档案馆利用档案的人数一下子猛增~2760人次。由此看来,和县档案改革当然是成功的,其他三地的档案改革也显示出了类似的成功。但当冷静观察、认真思考后,我们发现,在肯定、赞许这些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同时,我们还缺乏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忽视了对这些模式在这些地方得以推行成功的“特殊”因素。这样,当我们希望其他地方的档案部门也能够借鉴这些改革经验的时候,却未见得能如愿。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弄清促成上述档案改革的“特殊”因素。这样,我们在推介这些改革经验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条块分割、体制约束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困境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广东的顺德和深圳、上海浦东、安徽和县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管理模式的改革之所以引人注目,就在于它们都有一个破旧立新的举动,即在某些方面突破了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体制。比如,顺德在2002年率先在全国实行了“三档合一”的新体制,实行城建档案、房地产档案和地方综合档案馆统一管理。深圳则是将城建档案馆并入深圳市档案局,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开辟了城建档案馆与综合档案馆统一管理的新路子。上海浦东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区档案局、档案馆和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心“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统一管理”的档案管理体制。至于安徽和 县,则是将县房管局、建设局、交通局、国土局等单位的各类专业档案集中到了县档案馆,变专业档案的多头管理、分散保管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县域范围内档案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毫无疑问,这些改革的亮点是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而要实现体制创新,并非易事。在某种意义上,

“体制”可以理解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一种组织制度,体制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单一性。以我国现行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确立以来,许多大、中城市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城建档案馆,其机构设置、隶属关系、管理权限等虽有变动,但基本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体制的稳定性可见一斑。应该承认,上述四地的档案改革具有制度创新的意义,尤其是在城建档案保管机构与综合档案馆的关系问题上,的确有所创新。众所周知,档案界在城建档案保管机构与综合档案馆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是存在不同看法的,一些意见主张将城建档案划归综合档案馆管理,使综合档案馆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馆;另外一些意见则主张维持现行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城建档案由城建档案保管机构单独管理。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地方还是维持着原有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上述四地的改革恰恰是在这方面有了创新,而这种创新之所以首先出现在这些地方,却有其“特殊”的原因。

广东省在2001年就被列为全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5个试点地区之一。顺德作为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现为佛山市顺德区),从1992年就开始进行政府机构的改革,并提出在改革过程中实行精干的大系统管理模式,合并同类机构、不搞归口管理等。与此相适应,顺德于2001年、2002年先后将城建档案室、房地产档案室并入综合档案馆,实现了“三档合一”的新体制、新模式。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改革。2004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以及中央编制办《关于深圳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建公共行政管理体制试点批复》,深圳再次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是规范政府部门的内没机构,归并市直机关中规模偏小的处室。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6月,深圳市城建档案馆并入深圳市档案局。自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来,浦东一直是

条块分割不仅体现在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的管理实践之中,而且已经明确写入一系列中央法规,进入了档案法规体系,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比如,2001年7月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第三条就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又如,同年8月颁布的《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其他一些档案行政规章,如,《公安档案管理规定》(2000年)、《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1994年),等等,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明确规定由各级专业主管机关负责管理本部门产生的科技档案或专门档案,并在业务上接受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总之,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在法规层面,条块分割已经成为科技档案管理和专门档案管理的基本形态,并且已经持续多年。它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也“造成了地方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档案资源整合上难以有所作为。由于档案资源的分散、馆藏档案信息的‘含金量’不高,(综合档案馆)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为领导(部门)决策资政服务、为群众维权服务的 需求”。这可能正是促成上述四地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原因,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档案信息资源确有整合的必要性。然而,面对条块分割造成的体制约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的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应该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创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机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3 机制创新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空间的拓展

“机制”本意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也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与组织制度的“体制”不同,

“机制’’重在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问的互动关系。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当面对体制的刚性时,我们就应该在机制创新上寻求突破。

3.1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的创新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二者相结合的网络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使得我国档案信息化建没进展迅速,各地档案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不小的成就。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发展的确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使得我们可以绕开档案实体整合过程中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利益而导致的许多阻力。我们可以做的工作很多,而且都极具建设性。比如,我们可以启动一定行政区域内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将市、区、县行政区域内不同类别、分散保存在不同部门的档案目录录入数据库,建立起翔实、齐全、完整的档案目录中心。进一步而言,在条件许可时,在目录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全文数据库,这就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这不仅有利于档案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

3.2 档案实体的整合也要凸显机制创新

由于现有的条块管理体制持续多年,是一种主流的管理模式,因此,如果采取过于简单的整合方式,或是急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实体整合,可能会出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专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在整合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这就会影响到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在这一点上,和县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县在整合档案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鉴于当地房产档案已经管理得比较规范,且房产档案与房产交易密不可分,在将县房管局的房地产档案室整体划归和县档案馆管理的同时,成立县档案馆房产档案管理中心,原地办公,并由县档案馆派人负责中心的业务工作。这样一来,既方便了房产部门的工作,又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个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专业主管部门都满意的局面,这其实就是一种机制创新。

3.3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要坚持区别对待原则

是否所有地方的档案部门都要效法上述四地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笔者认为,这需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正如王刚同志在针对安徽经验做出的批示中所说,“各级档案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借鉴这些经验”。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各级档案部门正确地把握本地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对一些市、区、县而言,如果的确存在档案资源保管的过度分散,从而影响到了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的情况,那么,上述四地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就值得借鉴了,但这也需要把握整合的时机和契机,要在适当的时机取得当地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整合才有望成功。相反,在一些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大中城市,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往往数量大、种类多,如果专业主管机关对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的管理规范、有序,就可以更多地通过建立同一行政区域内的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而没有必要强求档案实体的整合了。

4 结语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仅有助于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助于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但整合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会直接触及现有体制、部门利益等多种因素,这既需要我们从档案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把握当地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还要求我们善于把握改革的时机,唯有如此,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才有可能取得进展。顺德、深圳、浦东、和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正如笔者在文中所提及的那样,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充分,希望本文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档案界同行展开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最终有助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层面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振,蒋冠,试论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形式[j]档案学研究,2004(4)。

[2]张东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5(3)。

[3]裴友泉,马仁杰,徽式探索的法律意义——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管理机制改革问题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4)。

[4]祁华丽整合档案资源实行大档案管理[j]档案学研究,2005(5)。

[5]陆冲,王先发,和县档案模式的几点疑问[j]山西档案,2007(2)。

[6]裴友泉,马仁杰,裴斐,徽式探索的学术意义一一社会转型期档案资源整合问题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6(4)。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坚持以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实践探索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二、2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制定并落实“三定”规定,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各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和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央编办牵头)。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政府信息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国办牵头)。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订改革方案;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和事权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机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牵头)。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研究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制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方案;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财政部、税务总局牵头)。

(三)深化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研究制定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人民银行、财政部负责)。

健全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制;完善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人民银行牵头)。制定信贷征信管理条例,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人民银行、法制办负责)。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制度(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负责)。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尽快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及时修订调减投资核准目录;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工作,加快推行代建制;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规范备案管理(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步伐,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国资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研究落实航空工业体制改革方案,推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组建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加快推动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具备条件的实现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扩大中央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的户数和范围,建立健全董事会运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国资委牵头)。

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加快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改革委、铁道部负责)。研究提出盐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实施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负责)。稳步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完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开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电监会、能源局负责)。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深化农村水电体制改革,研究建立有利于农民受益的农村水电管理体制(水利部、能源局负责)。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制定完善并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相关配套政策,放宽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财政税收、信用担保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

(五)推进要素市场建设。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公司债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引导优质企业上市,进一步壮大主板市场,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证监会牵头)。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改革委、法制办负责)。

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中央地方的共同责任机制;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健全土地划拨制度,积极探索实行国家机关办公用地、基础设施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牵头)。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全面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和流转备案制度(农业部牵头)。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工作,制定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在城市落户(公安部牵头)。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出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指导性意见;开展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推进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试点(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牵头)。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机制(银监会、人民银行负责)。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保监会牵头)。

推动林业、农垦、水利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局牵头)。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农业部牵头)。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部牵头)。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水电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部牵头)。

(七)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

健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差别电价、小火电降价、脱硫加价政策;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机制;结合销售电价调整,基本实现商业与一般工业用电同价;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牵头)。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机制;改革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欠发达地区资源补偿机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负责)。推进建立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开展火力发电厂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健全节能减排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措施公示制度;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能耗总量控制试点;完善节能减排奖励制度;加快推行能效标识制度;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机制;落实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负责)。完善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

(八)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择机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指导意见(发展改革委牵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指导各地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颁布实施企业工资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继续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研究制订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民政部牵头)。落实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适时启动试点工作(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卫生部牵头)。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负责)。研究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牵头)。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财政部、教育部负责)。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办学、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研究制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促进民办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负责)。

(九)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利用外资管理体制。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贯彻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健全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负责)。扩大服务外包鼓励政策的试点范围,完善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部际工作机制(商务部牵头)。

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为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银监会等部门负责)。完善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商务部牵头)。

三、认真做好2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在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强劲的改革动力和浓厚的改革氛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力求今年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做好指导协调,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并通过推动建立部门间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各项改革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指导与协调;要积极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国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对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改革,一把手要亲自抓,既要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又要使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三)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督促落实。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7

受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一种以“管理”为中心的陈旧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人事档案管理是一个完全封闭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又是一个强调内外有别、档随人走、档案管理资格限定以及档案利用阻碍重重的制度。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在很多方面暴露出缺陷和不足,包括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足、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无序化以及档案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等。在这样一种现状面前,人事档案管理的需求和必要性都呼之欲出,探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成为学者和相关领域从业者讨论的热点。本文将着重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优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出发展开下面的论述。

二、改革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本文认为之所以强调改革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和以下几个方面密不可分的: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重视度不断提升的现象是与世界经济发展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阶段这一社会经济背景是分不开的。知识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经济形态。在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下,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于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便成为最受关注的一种资源类型。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人事档案这一承载基本人力资源数据和信息的材料便成为管理者们关注的重点所在。

(二)实现企业全面管理的重要方面

企业管理不仅仅是生产和经营这些看得见的价值创造部门。企业的员工也是企业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石。特别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的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知识财富也是企业管理者需要倍加关注的问题。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自由化,员工的流动性较之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一方面,这反映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员的优化配置,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利用;另一方面,企业在人员管理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人员流动的频繁也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弃档”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因而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企业全面管理也是有利的,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有针对性聘任、培养满足自己发展目标的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总体质量。

(三)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是财富创造的源泉。那么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便是人才的管理。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需要的人才,并深入了解员工的背景信息,为企业员工和人才的管理建立其一个制度化的体系都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方面。因而,做好企业人事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增强和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改革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个原则

在分析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优化改革的具体路径之前,应当首先明确整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本文认为,改革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服务为导向的原则

档案资料是记载个人基本信息、整体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履历的重要资料。既是个人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重要手段,也是用人单位认识和了解求职者,更好地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从整个档案的归入、管理、移出以及保管都要体现为用人单位和个人服务的原则。保证为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档案信息,也为个人提供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素材,同时注意保护个人基本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和不当使用。

(二)保证档案内容完整、准确的原则

考虑到人事档案在企业全面管理的重要性,档案内容的完整准确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否则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便值得怀疑。完整性要求是指档案资料必须能够反映个人的全部基本信息,并且全面反映一个人履历变化的过程,不能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准确性要求是指档案资料内容准确无误、不存在模糊不清、无法确认的信息。只有满足这些基本要求之后,人事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才能得到保证。

(三)实行统一和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原则

因为人员流动的频繁,档案资料会在多个单位之间流转,为了更加便利有效的管理,便需要有一个统一和标准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的归入、整理、编排以及保存、借阅、流转和保密等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改革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路径

在改革总体原则的指导下,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出发,具体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优化目标,包括:

首先,须从总体观念和法律制度上明确用人单位是员工人事档案的建立者和管理者,摆脱已有的认为政府人事管理部门才是个人人事档案保存和管理的唯一主体的错误观念。毫无疑问,相比较各个用人单位主要是企业,政府人事部门对于企业人事档案的利用和利害关系程度存在不足。将档案的建立和保管的权限交给企业自身,既有利于企业自身对人员的管理,也有利于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方法和制度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其次,建立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按照更好地服务相关主体、确保档案内容完整、准确以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统一标准化的原则,在人事档案的归入、整理、编排以及保存、借阅、流转和保密等各个环节都明确具体的操作规范和目标要求,并且明确岗位职责,以此保证整个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有序化和科学性。再次,重视档案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整个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素质。不仅要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业文化知识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也要注重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其对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等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已经深入整个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实践也证明,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不能仅仅是进行简单的电脑录入和输出,应当结合企业的不同管理目标,对人事档案进行全面的处理和利用。

五、结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盛行的时代背景,人才的利用和保护日渐成为企业实现自身优化管理和争取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对于企业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优化自身人才利用模式有着基础的支撑作用。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改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在优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更好地服务相关主体、确保档案内容完整、准确以及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统一标准化的原则,从总体观念、具体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利用等各个方面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优化。

人力资源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创新

一、高效创新,优化档案管理

(一)档案管理需要独树一帜。随着经济和体制全球化融合下的社会多方面体制的发展和改革,政府、企业以及学校领导者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清晰的认识。所以渐渐的档案管理部分单独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拥有主动决策权的部分,而不受其他大部分的部门干涉,这对于档案的发展和变革是一个重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档案需要独树一帜的进行发展,根据当前社会和对应机构的发展趋势,把握住高效档案管理需要发展的重点,从档案资源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和发展,这样档案管理才能在高效管理中独树一帜,体现出来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

(二)管理需要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下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评价一个东西一定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高效档案管理的成功与否,对于他的硬件设施,人员配置的数量和质量虽然是一个档案馆好与坏最直接的表现,但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内涵工作时要体现在对档案资源的开发程度,再一个就是档案的效率,用户对档案馆的评价,是对一个档案馆最重要的。

(三)人力资源创新性开发。人资资源始终是任何事情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里,人才是主导地位。所以说高效的档案管理,好坏最直接的就是工作人员和领导人员的工作能力素质和水平,他们是档案管理的主导者和直接执行者。所以说根据档案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不仅要创新性的开发出来一只具有很强业务能力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给大家创造一个具有鼓励创新,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让他们能够自主高效、快捷的去完美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四)档案管理智能化创新。改革与创新对任何一个行业或者部门而言,都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需要相关领导大力的决心,一个部门的改革可能就意味着人员的大幅度变动以及整体环境和设备的整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支持。所以在档案管理不断改革的今天,档案管理还存在很多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彻底进行改革。科技化的今天,还有许多档案管理是纯手工方式,缺乏智能化、高效的管理手段。自动化办公是当年发展的一个热门趋势,所以这里也需要将档案管理融入智能自动化办公的行列。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和系统进行档案管理,不仅高效快捷,而且出错率低,并且可以定期进行档案的错误检测。

二、实践性改革档案管理工作

(一)加强知识管理。先进的科技和飞速发展的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是这个社会文明的缔造者,在任何的部门,人力资源永远是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加强知识管理,就是对最重要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这里就牵扯到一个人本管理的核心概念,要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的质量,就必须要从主体的人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使用,塑造具有一批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发挥领导者的作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整体前进。

(二)数字化系统建立。网络和数字化技术推动着社会以一种以往无法企及的速度飞快发展,人们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于档案管理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系统,不仅方便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的整合与重新开发、利用、交接等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人才资源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首先牵扯到利益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工资制度和赏罚制度,对于他们工作的优秀表现着,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会极大促进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在一个就是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工作人员在工作以及平时的培训,并可以邀请高素质或者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开设讲座,分享档案管理的经验。最后也是档案管理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管理和利用。二是需要考虑档案管理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三是档案管理的灵魂工作,档案的保密性。档案资料是我国每一个公民的信息,包括政府、企业、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学生等,他们的资料对于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要让不法分子侵入到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身上,盗取重要的资源,甚至来威胁国家的政治安全。所以档案管理需要创新性的改革,处理好以上几点,健康稳步发展。

结语:高效的档案管理是政府、企业学校等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后期社会和国家高级技术人员和领导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档案管理需要不断的在改革与创新中发展,不断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趋于快捷、高效、智能数字化发展,工作人员一定要以身作则,严格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灵活处理好自己的工作。高效的档案管理需要遵循严谨和创新的原则,不断在发展中完善自己,让档案管理在对应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发出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慧敏. 关于实验室档案管理建设的思考[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04)

上一篇:建筑公司员工规章制度范文 下一篇:农村合作社的缺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