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贷款政策范文

时间:2024-02-06 11:30:01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1

【关键词】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性贷款;风险管理

2004年以来,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迅速增长,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逐步上升。但是,由于受长期开展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影响,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拓展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因此,如何更好地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促进农发行政策性贷款业务和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分析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特点、现状及问题入手,研究总结了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经验,针对我国农发行功能定位,提出拓展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对策思路,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政策性金融理论,增强农村金融支农职能,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

农发行的商业性贷款业务是指在国务院和银监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发放的贷款。目前农发行共开办粮油商业性贷款业务7种,开办棉花商业性贷款业务4种,以及其他5类商业性贷款业务(图1)。

1.农发行商业性信贷业务的特点。作为我国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之一,农发行的主要职责就是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和农业产业政策,通过信贷杠杆履行支农职能。这就决定了农发行开展的商业性贷款业务是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根本不同的,其业务范围仍在国家赋予政策性银行的业务之内,是其政策性信贷业务的必要延伸,主要是为了弥补商业银行难以满足的项目或领域的资金需求,最终目的仍是服务于国家的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区别于商业银行贷款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以盈利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其贷款对象和贷款投向都有严格的限定,贷款的品种也比较单一。

2.农发行拓展商业性贷款的必要性。从自身发展角度来讲,农业发展银行单纯依靠政府的优惠待遇和特殊政策支持,难以实现自身的盈利,而扩展业务种类和数量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平均业务运行成本。从金融支农的角度来看,由于农业企业的低效率和弱质性,难以获得以追求高利润率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支持。因此,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不仅要对粮棉油的流通环节提供信贷支持,更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金融的深层次需求。农发行就需要不断拓展其服务对象和范围,通过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金融支持。从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看,农发行的商业性贷款通过信贷杠杆作用来对农产品市场上的市场主体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以达到“扶优限劣”的目的。重点是加大对经营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育。同时,按商业性操作和管理贷款,注重对市场价格风险的控制,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更加尊重与关注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作用。

二、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1.发展现状。近年来农发行商业性业务规模不断发展,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改善了单一的业务结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农发行自成立以来,其资金来源渠道一直比较单一,中央银行提供的再贷款一直占据较大的比重,其次就是发行的金融债券,由央行指令性派购给商业金融机构定向购买。近年来通过自身发展,农发行的资金自筹率不断提高,至2011年,达到85.62%。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比例由2004年的83.56%下降至2011年的14.38%;年末贷款余额从2004年的6894.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8755.5亿元(图2)。

2.存在问题。(1)营销观念守旧。长期以来,由于农发行的贷款对象是由政策严格界定,通常都是企业客户主动上门来找贷款,因此,大部分的职工已经习惯了等客户上门,缺乏客户营销和主动服务的理念。再加上长期责任不清、利益不均缺乏激励等,使得营销人员抱有“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思想,缺乏做业务的积极性。(2)人员数量和素质不适应业务发展要求。部分基层农发行员工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老员工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新业务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现代银行知识较为匮乏。尽管随着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发展,农发行对商业性信贷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因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层农发行无法吸引其他金融机构中的专业人才加盟,兼具金融、企业管理、投资及保险等知识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匮乏。(3)商业性信贷管理体制落后。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体制,为了控制风险,农发行建立了贷款层层审批制度,所有的商业性贷款均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批制度,每级审批行都需要开展贷前调查,这一方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审批环节过多,反倒使责任更加分散,给各级贷款营销人员留下了推脱责任的空间,容易形成个别信贷人员贷前审查不严格。(4)风险管理薄弱。首先是风险管理意识欠缺,部分员工对商业性信贷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项目审批和贷款发放上放宽政策,忽视了对贷款客户潜在风险的控制。其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量化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次,信贷决策过度依赖中介机构评估或审计信息,且农发行的贷款客户、项目信息搜集工作一般由个别信贷人员负责,缺乏系统完善的信息资讯。最后,贷后管理手段不到位,基层行客户经理通常身兼两职,既是调查评估人员,又是贷后管理人员,难以有效兼顾。

三、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

1.资金筹集渠道广泛。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践表明,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支持规模和本国的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更多地依赖政府资金投入。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借入政府资金,发行债券,借入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吸收存款和国外借款等。例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资金来源主要靠吸收存款,政府只是在政策倾斜的领域给予财政补贴;法国农业信贷联盟是上市公司,其资金来源于股市融资;日本的邮政储蓄是其政策性金融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此外还有低红利率股票、永久性下属贷款和定期下属贷款等融资方式。

2.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贯彻国家农业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其运行与管理模式注定与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有所差别,也不同于政府机关的运行管理。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寻找合适的经营方式上也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当前,采用公司制,进行企业化运作已经成为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最主要形式。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设有董事会、管理层、执行者、监督者,还有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风险管理机构。

3.经营体制灵活自主。发达国家的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干预较少,除了给予一定的业务指导、政策引导或规范监督外,并不干预其具体业务经营活动,使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因此,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根据农业生产经营的变动情况,及时在资金的投量、结构上做出调整,其经营目标和业务范围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商业性贷款业务的人才开发与管理。新形势下,农发行要推进商业信贷业务的拓展,必须坚持人才开发为第一要义,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竞争考验的信贷营销管理队伍。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使信贷人员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掌握现代企业的营销知识和营销手段,以适应现代银行业管理要求。同时,将农发行商业性信贷业务拓展与员工利益挂钩,建立科学的考评和激励机制,针对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贷款业务,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以此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农发行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2.拓展商业信贷业务结构。农发行商业信贷业务应突破支持粮棉购销为主的单一业务结构,由单一向客户发放贷款向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转变,将信贷支持领域由单纯的农产品流通扩展到生产、深加工、进出口贸易等更多领域;争取国家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权限,积极扶持优质成长型中小客户,开展农业政策性国际金融业务等。

3.创新商业信贷产品和模式。紧盯我国“三农”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需求,创新农发行商业信贷产品和模式,拓展业务范围,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例如可推出微型企业简式贷款、农业中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改进农户生产经营小额贷款的种类和担保方式,根据不同类别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求和风险程度,实行差异化的贷款利率,开展农家助学贷款等。

4.强化商业性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商业性贷款业务中风险管理面临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其次,要实施全程风险管理。对所有的客户都要进行贷前辅导和考察,及时监测并管理风险。最后,贷款发放后,应并采取相应风险缓释技术和分担机制实行信贷风险动态管理。

参 考 文 献

[1]栗惠民.海南省农发行拓展新业务的回顾与思考[J].海南金融.2008(4)

[2]孙旭.对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拓展的几点思考[J].新疆金融.2007(3)

[3]晏岚.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张进先,缴志勇.制约农发行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因素及对策[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9)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2

政策性金融是以国家制度、信用为基础,以央行再贷款及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以弱势产业、地区和群体为支持对象,以金融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依照专门法律,运用各种优惠利率或信贷、保险(担保)和奖励的手段,以经济性和有偿性为条件,重新配置金融资源,借助利益补偿机制改变市场信号,贯彻和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或政策而实施的一种特殊投融资行为和制度安排。其体现的宏观与微观、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政策与商业、无偿与有偿、财政与金融等两两之间是彼此平行、相互补充、平等协调合作、巧妙统一和竞争的伙伴关系,是常见的投融资行为,“融”就是以国家财政信用和货币信用为基础,发挥政府投资的种子和杠杆作用,以四两拨千斤,引导商业金融和其他资金投入公共产品领域,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从根本上优化一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以及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它更多的是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三农”天然处于劣势,在获得补偿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正常报酬。要对农业投资实施利息补贴、税收减免、再贷款优惠等政策,降低其投资风险,提高预期收益率,增强其投资信心。

政策性金融普遍承担涉农贷款要基于如下四项原则:一是全面性,金融渠道选择要尽量覆盖功能传导的“三农”发展的全过程,要扶持粮食收购,也要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二是多样性,“三农”多元化的资金需求,需要有不同的资金供给主体,需要将农村资金的需求特点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进行相应的匹配,最终形成多元并举、共存共荣、各有侧重、平等竞争的格局。三是市场性,这主要是利用市场化手段,按照商业金融的规律运作,为实现国家的“三农”政策和战略导向服务,避免“政府失灵”。四是竞争性,这是需要强调的。目前,一些涉农金融机构已获得诸多优惠政策,如农业银行享有扶贫贴息,农信社的存准率比大银行低6个百分点,而村镇银行并没有这些政策优惠。这是不利于涉农贷款增加的。要禁止身份歧视,涉农贷款的税收减免、央行再贷款利率优惠等由农发行、农行独享转向所有涉农贷款的供应者共享,一些政策性业务的承担由指令性转向招投标,各个银行获得优惠或补贴的多少应以涉农贷款的业务量和风险规模(而非机构本身)为依据。

对专注于经营涉农业务的金融机构,可实行货币政策倾斜和差异化监管,“三农”贷款业务达到一定水平的,减免税收;视涉农贷款供应者的业务量多少,实行10%以内的有差别的存准率。存款利率也可以上浮,以吸收更多存款,相应增加涉农贷款。总之,涉农贷款供应越多,得到的优惠就越多,以促使涉农贷款量增加。这些政策鼓励、扶持所有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组织等增加涉农贷款,多种途径解决“三农”资金短缺问题;也为各种所有制性质的商业银行提供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机会。目前,我国资本过剩,现有外汇储备3.31万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7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19万亿元,存贷款差额或过剩资本高达24.51万亿元。建立一套提供涉农贷款而得到优惠的涉农金融制度,能促使过剩资本转化为涉农贷款。

二、涉农贷款共担的模式

坚持“全面参与、全面支持、全面竞争”方针,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涉农贷款普遍承担的机制,目标和模式是“三化”。(l)政策化。根据不同农业部门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和稀缺程度,设定合理的投资引导率。发挥财政和央行投资的导向功能,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三农领域,提高我国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2)市场化。根据不同农业产业设定不同的市场化率,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为不同的农业产业提供有效、优质的金融服务。(3)精准化。确定政策支持率、市场化率及资金配置率、投资引导率、资金使用率的合理有效的区间范围。

建立涉农政策性金融内部的六大协调机制,即资金资源配置的宏观主体(财政部、央行和农业部)与微观主体(涉农贷款的供应银行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公共性与市场性之间的协调机制;政策目标合理性与经济目标有效性之间的协调机制;投资支持功能与投资引导功能之间的协调机制;因职能履行而产生的利益损失与央行和财政补偿机制之间的协调机制;央行和财政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与适度、合理的监管之间的协调机制。对于涉农贷款普遍承担的问题,要运用多任务委托-模型来解决。该模型可以借鉴的理论有:(1)激励机制能够给予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引导人对不同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如税收优惠多少与涉农贷款的业务量成正相关。(2)某一任务激励强度的提高,会造成其它任务的激励效应下降。(3)在某一任务很难完成的情况下,要降低其它任务的激励强度。针对银行嫌贫爱富、农户贷款难、大企业贷款节节攀高的现象,可把对大企业贷款的优惠降为零而税率提高。涉农政策金融的本质是,政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下同)融合、以“政”带“商”、以“商”促“政”,是涉农金融机制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政策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行平衡设计,有效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投资引导功能,以尽可能少的财政资金带动更多的涉农贷款,破解“三农”问题。国家开发银行良好的经营业绩表明,政策性业务与商业化运作能够有效融合、相互兼容、协同作用,这也必将是政策性银行商业化后的必经之路。政商融合的主要内容有:农业金融资源配置主体之间、功能之间、配置目标之间、配置层之间的协调融合和农业金融资源配置监督之间的协调融合,其中包括业务融合机制和环境融合机制。前者是“政”“商”的业务关系之间、业务品种之间、业务规模之间、业务结构之间的支持和协调融合;后者是由以下部分融合组成:各种利益分配环境之间、各种优惠政策环境之间、各种风险分散环境之间、静态与动态环境之间、各种法律法规环境之间的协调融合。

涉农贷款普遍承担的制度会促使农发行不断拓展商业业务,向商业银行发展;其股权结构由单一政府股东向多元化乃至上市完全商业化转变;资金来源由国家全包向吸收社会存款和发行金融债券、境外筹资等市场筹资模式转变,保证其有稳定的支农资金来源,不断优化其负债结构。作为过渡,农发行仍然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相应得到央行和财政的支持,促进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增加涉农贷款和优化资源配置。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要分开核算,对前者设立指导性账户,由农发行自担风险和独享利益,按照商业银行标准,执行资本金规模和风险拨备,通过市场渠道筹集资金,以便充分利用业务资源,获得新的盈利增长点,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对后者设立指令性账户,专项管理,其风险补偿和激励由央行及财政提供,并接受国家农业部监督。

农发行的商业化运作可借鉴国家开发银行、农行等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成熟经验,主要是通过汇金公司注资的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积极拓展商业性业务,降低融资成本,如以中长期水利基础设施贷款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面向市场,制定并实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营销战略,逐步扩大市场化筹资;在维系传统优质客户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前景看好的新客户,拓展政府客户和机构客户,建立客户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三、涉农贷款共担的实施对策

1.商业银行对策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后果就是推动了金融机构经营由分业转向混业。国际一流金融财团大多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的混业经营模式,即业务多元化,这有利于分散风险,扩大市场,增强竞争力。大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其资本金充足、社会信誉高和服务网络城乡联动的优势,遵循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和内在机理,结合涉农贷款的特点,科学地细分和选择市场,以满足城乡金融需求为主线,以农民、国家和自身共赢为目标,完善涉农信贷政策和制度,在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融资领域,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在扶持农民、个体工商业者和涉农中小企业等基础金融领域,发挥稳定作用,不断提高涉农业务的质量与效益。其基本战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以差异化战略为主,不仅建立和维护与少数利润丰厚、前景看好、信用优秀的铂金客户的良好关系,在中高端市场上确立领先的竞争地位;而且针对涉农贷款“短、小、频、急”的特点,创新有别于城市的便捷廉价的“公司/大农户+小农户”担保、农户互保联保、小企业互助、农民合作社和小企业联保、“六方合作+保险”的贷款模式,创新涉农龙头企业的周期性贷款、惠农卡、金农保一单通、支付通等先进水平的产品。

二是将业务重点集中于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和部分融资较为集中的地区,积极开展农业生产贷款及其他增值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规模优势与网络优势。

三是新建农村网点,农业保险,开展中介业务,拓展涉农市场。四是积极开办消费信贷、房地产信贷、中小企业信贷和信用卡透支业务及个人理财业务等,打造竞争新优势。将小、短、急的涉农贷款的审批权限下放给县级支行,简化流程,确保便捷,提高质量。提高涉农贷款供给者的经营效率,这方面可以采纳Trzeciak-Duval提出的两点建议:一是建立两层级金融网络,中心层级对整个网络、尤其是对周边层级提供信息和监督检查、审计、结算、产品研发等支持,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二是实行贷款申请者出资入股,以保证其履行还款义务。

2.涉农贷款激励政策

由于涉农贷款的交易成本高,农业自然灾害风险高,这些系统性风险难以通过对冲或购买保险来规避,再加上商业银行与农民需求信息不对称,难以提供符合需求、可盈利的金融产品,所以各国政府对农业进行的投入一般不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农村,而是以农村金融为渠道,把财政补偿投入到农村经济。通常采取的方法有税收优惠、利差补贴、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资金、提供担保等。为了增加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投入,各国政府还对那些向农民提供优惠贷款的银行直接给予财政资助和补贴,并且随着贷款的增加,补贴的金额也增加。由于涉农金融收益低,要整合运用财税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建立精准的利益补偿和激励制度,确保商业银行提供涉农信贷服务的收益至少不低于非农贷款的收益。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延伸和发展涉农金融服务,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涉农贷款,建立农民受益面广、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控制和分散风险、政府资金投入能够放大的多方共赢模式,促进涉农金融可持续发展。涉农贷款补偿的主要做法有:贷款贴息、央行发放低利息再贷款,差别管理存款准备金率;担保供给充分、税收优惠最大、财政奖励最佳等。具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货币政策。一是降低涉农贷款供应者的存准率,增加其可运用资金,增强涉农贷款的投放实力;二是降低支农再贷款利率、增加再贴现资金,间接增加涉农贷款供应者的的利益。三是鼓励涉农贷款的供应者择机发行短期融资券。第二,财税政策。要补偿涉农信贷业务中高于正常的风险和低于正常的收益,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提高其对涉农贷款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加大涉农政策性保险投入,明确其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或业主自愿参保,对大宗粮食作物提供作物保险,特别是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保险,分散、规避和降低农业风险,对政策业务或较高风险的农贷进行必要而合理的补偿,化解农业风险,为涉农贷款供应者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要健全农民人身和财产等保险制度。二是对于涉农的信贷、保险业务部分减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鼓励银行增加涉农贷款。三是采取政府自建、政府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建、通过经济杠杆的间接支持而鼓励社会构建等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地方政府涉农信贷担保基金,由农业或财政部门牵头、出资或参股,联合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共同投资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鼓励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协会创办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以涉农金融机构为主要出资方,成立农业担保公司,这是因为其有资金实力,也较为熟悉当地农村的情况。在发达地区,主要发展商业性担保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如成立由涉农企业、农户参股的担保机构。政府可入股支持,完善市场秩序,优化担保公司的治理结构,通过商业化运营,实现涉农贷款担保的良性发展。发展借款人联保和互助储金会等组织,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提高贷款回收率。通过上述担保组织的创新,为对于“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又缺乏健全的承贷主体和有效的承贷机制的农户提供担保。可由政府支持组建再担保机构,规避担保公司的风险。金融租赁可使一些信用状况一时难以鉴别的涉农企业或农户得到融资。

3.配套措施

增强涉农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加快形成社会监督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扩大和提高涉农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范围和质量,通过宣传和奖励,调动公众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舆论监督的积极性,使其成为涉农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涉农金融协会的权威,吸收包括村镇银行等所有从事涉农金融业务的机构为中国涉农金融协会的成员,加快该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要优化涉农金融生态环境,整合法律、经济和舆论监督手段,完善诚信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如一次失信,终身禁入。制定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规则,督促各类企业严格执行财会制度,依法保障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快银行、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用信息联网步伐,促进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引导和鼓励会计、审计、律师等各类事务所和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优化发展,促进中介服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要规范发展企业资信评级市场,实施农户和企业的信用评级,加快信用户、信用社区、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乡镇建设,进一步树立重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发给其贷款或为其成员提供贷款担保,增加涉农贷款,规避贷款风险。要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追涨杀跌的局面,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贷款安全。

要制定和实施涉农贷款法,其中包括涉农贷款奖励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法规,建立对涉农贷款供应者的普惠制度。抓紧修订土地承包法等土地法规,赋予农户永久、完整的土地承包权,其中包含转让、继承、抵押、入股等处置权。农民拥有承包地使用权抵押权,就可从根本上扭转其抵押物缺失而难以贷款的格局。鼓励小农户向非农产业集中、耕地向业主集中,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与涉农政策性金融由商业银行共担配套,要完善有关金融监管规则、考核体系和奖惩条例。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分析;经验借鉴

一、美国农村金融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国家之一,这与其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密不可分。经过多年发展,美国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共同发展的局面。这些已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基本原则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资金保障。

(一)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性信贷机构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其主要目的是稳定国内商品流通领域的农产品价格,借以实现政府的农业政策目标,同时提高农民的收人,办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农业项目的投资。比如投资于土壤改良、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灾害补贴等。政策性金融所提供的贷款具有利率低,期限长的特点。他们利用政府提供的资本金、预算拨款、贷款周转资金和部分借款办理商业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的政策性贷款,如救济受灾农民、支持新创业的农民,支持农村社区发展的长期福利贷款以及对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的抵押贷款等,以弥补农业资金渠道的不足。

(二)美国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

美国政府的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包括联邦中间信贷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系统以及合作银行系统。其中,联邦中间信贷银行是美国最重要的农业信用合作系统,成立于1923年,主要解决农民中短期贷款难的问题。在美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最初阶段,农业信贷资金几乎都是由私营机构和个人提供的,这样的信贷资金数量有限,而且期限非常短,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因此,美国开始探索构建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美国政府于1916年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农贷立法,由美国政府主导设立农贷专业银行及其基层机构从而组成信贷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农业相关组织、农业发展项目放贷,扩大农业可用资金的来源,改善农民工作条件和福利,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最初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都是由政府领导并出资支持建立起来的,随着国家资金的逐步推出,现在的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由农场主所拥有的合作金融机构。

(三)美国农村的私营金融机构

美国的私营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和其他私人信贷机构。这些商业信贷方式主要有不动产贷款和生产性短期贷款。在美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普遍办理农贷业务。主要发放中短期农贷,遵循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对农民的贷款需求,通常提供小额度,期限短的贷款;对具有充分偿还能力的,提供信用贷款。且长期贷款都要以不动产为抵押,中短期贷款一般以作物、家畜、机械和产品作抵押,有的还要由第三者在借款合同上联署作保。

(四)美国的农业保险体系

美国农业保险最初是由私营保险公司提供的,但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巨大,其经营的农作物保险均以失败而告终。为了帮助农民规避农业生产风险,193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积极参与农作物保险计划。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作物保险业务,包括风险管理局(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全国农作物保险的经营和管理;私营保险公司,受到政府在保费补贴、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和税赋上的支持,实际上是通过开展农业保险经营活动,具体实施政府的农作物保险计划。其主要险种包括多种农作物保险、团体风险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农作物保险的人和查勘核损人。这些措施使保障水平和农民参与率不断提高,对于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国民福利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美国农业保险企业保费收入达到41.9亿美元,承保面积2.21亿英亩,赔偿责任金额446.2亿美元,其中,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达到24.8亿美元,占美国农业增加值的1%以上。事实上,美国农业保险体系已成为政府补贴农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样既规避了WTO的相关规则,又实现了对农业、农民的有效补贴,可谓一举两得。

二、法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法国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采取大量补贴政策,设置了一些专门机构服务于农业发展。

(一)以合作金融为主法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目前,法国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银行主要有4家,即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大众银行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它们都是政府所有或受政府控制的,在法国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是典型的合作金融型制度,核心机构是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四家农村信贷银行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全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最高管理机关,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在农村由分支机构网络吸收的存款和发行债券;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政府借款以及其它方式募集的资金。

在法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中政府始终没有完全退出。

(二)法国的农业保险体系

法国是农业保险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1900年7月,法国政府颁布农业互助保险法,明确了农业互助保险社的法律地位、权利和风险范围。法国农业互助保险机构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中央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制定经营方针,对地区或省级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二是地区或省级保险公司。主要针对对基层的农业保险社提供再保险;三是农业互助保险社。是法国农业保险最基层的经营单位,直接面向农民提供各类保险服务。

在法国,农业保险是受到立法保护的。政府为减轻农民的保费负担还向农民提供很大比例(50%-80%)的保费补贴、向保险公司提供费用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等等。此外,法国还建立了政府与社会共同联办的国家保险公司独立经营广义农业保险。到目前为止,法国农业互助保险集团公司净资产已达45亿欧元,保费收入120多亿欧元。[1]法国的农业保险体系为

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保证。

三、日本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日本经济虽很发达,但其国土面积较狭小,资源匮乏。日本的农业并不发达,为了保持本国农业的独立性和城乡协调发展,日本政府借助其强大的财政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日本的农村金融由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组成。为日本农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日本的农村政策性金融

政策金融主要是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它负责提供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意或不能提供的信贷,并成为日本农业金融中的“最后贷款人”。1953设立的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作为主导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手段和政策性金融的重要体现,实行较之其他金融机构更为优惠的资金运用政策。贷款的基本特征是长期、低息。贷款平均期限为19年,最长的强化林业经济基础贷款期限达55年。公库平均贷款利率为3.89%,有60.4%的贷款平均利率为3.5%(李光等,2005)。此外,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管理高效、严格,保证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为日本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

日本农协是“农业协同组合”的简称,是日本许多协同组合(合作组织)中的一种。农协是农户们本着相互扶助的关系为基础,以改善农协全体成员的农业经营状况,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的,协同开展有关事业和活动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是日本合作金融的典型代表。

四、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各国为了适应本国农村实际而建立起来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有很多方面也是值得探究和借鉴的。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包括:印度储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地区农村银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印度的商业银行(国有以及私人)、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覆盖面很广,每家分支银行机构只需为大约15 000农民提供金融信贷服务,平均每8个村就建立一支正式金融机构。这样的规模与程度恐怕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能与之相比。

(一)印度的政策性金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投资需求激增,这样的政策安排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印度储备银行采取强制性政策,对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改造,要求每家私人商业银行至少要在其所设立地区的农村开设一家分支机构。1982年,为进一步解决农业资金的短缺问题,印度又设立了“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这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印度最高一级的农业金融机构,为印度储备银行和印度政府所有,主要业务是向土地开发银行、商业银行、邦合作银行和地区农村银行拆借贷款,并由这些机构转贷给农民借款人。贷款期限多为中长期,一般只为较大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贷款,如兴修水利、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土地开发等。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资本金由中央政府和储备银行各缴一半,还可发行由中央政府担保的债券,吸收存款、借取外资。其资金运用是提供短、中、长期中间信贷,不与农民借款人发生直接信贷关系。

(二)印度的合作性金融体系

印度合作金融体系由基层信用社、地区合作银行、邦合作银行和土地开发银行组成。其显著特点是由政府发起组建。与商业银行和区域农村银行相比,网点多、覆盖面广,在印度农村的金融分支机构是商业银行和区域农村银行的2倍,比商业银行和区域农村银行的客户之和还多。但是合作金融机构分布不均,东北部则很少。此外,印度还有很多政府支持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如农村综合发展计划等。

此外,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拥有各具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政府都十分重视扩大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墨西哥、巴西等国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例如,墨西哥的农村贷款就主要是由全国农村信贷银行、农业保证与发展基金组织以及各商业银行提供。其中全国农村信贷银行是最为主要的,其主要职能是调节农村资金流向和利率的浮动范围,并且对专门的农业贷款进行监管,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农贷进行协调管理。它实质上是农业部门信贷资金调配的中央银行;农牧业保证和促进基金组织则通过对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进行再贴现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在该组织的担保下,商业银行也开始愿意为农业和农场提供更多长短期贷款。

五、国外经验的启示

纵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虽然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制度,但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的。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状况虽然也不尽相同,但是,很多经验仍是我国在发展农村金融、构建农村金融生态体系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在针对一些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发放贷款给中小农户这一点上,各国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健全的政策机制和体系是基础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模式大体都由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构成。各国政府普遍根据本国的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制定适合本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如美国以农民家计局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的主要职能是实现政府的农业政策目标,增加农民的收人,进行兴修水利等公益投资;合作金融主要对农业相关组织、农业发展项目放贷,扩大农业可用资金的来源,改善农民工作条件和福利,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商业银行是主要发放中短期农贷;农业保险及帮助农民应付农业风险,同时又是政府提供农业补贴的一个合理的、有效的渠道。各金融机构各司其职,保证农村金融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日本的政策性金融——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是主导农村金融体系重要机构,合作金融则在政策性金融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起补充作用。印度等其他国家也建立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很多国家的政策都非常细致,贷款期限和利率都有明确规定。可见,健全的政策机制和体系是保证金融生态系统良好有效运转的基础。

我国虽然也建立了包含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在内的全方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但相关政策机制仍不够健全,政策体系设计也还存在很多缺陷。政策性金融由于缺乏农村经济体系内生金融制度的支持,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资金覆盖面狭窄;合作金融虽然覆盖面广,但受制于自身资本充足率较低等现实,难以支撑农村金融生态全局;商业性金融对农村普遍存在信贷歧视,已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唯一的农业银行虽正在回归支持“三农”的政策范围,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假以时日。其具体政策更是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目前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职能出现相互混淆和交叉,自身定位不明确,支农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设计更为完整的政策机制和体系已成为推动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此外,是否设计更完整的农业保险体系的相关政策也应纳入到具体考虑范围之内。

(二)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保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法律的保证和规范。农村金融的运作也不例外,在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各国都十分重视法律在推动和保障其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例如,美国,农村金融的运作就具备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例如《联邦农业贷款法案》、《农业信用法案》等,把农业金融的运作融合到相关法律体系中,从而使农村金融运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法国政府早在19世纪就颁布《土地银行法》,着手建立农业信贷机构,以融通农业资金支持农业的发展。1894年,法国通过法令建立了一批农业信贷互助地方银行,帮助支持农民自发成立的信用合作社开展活动。1920年,依据法令成立专门管理地方银行和地区银行的国家农业信贷管理局,1926年政府将这个行政机构改建为经济组织——国家农业信贷银行。

日本政府在1947年制定的《农业协同组合法》的基础之上成立了农协,支撑起日本农村的金融体系。印度则以立法手段提升金融机构覆盖面和信贷投放水平。为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印度政府在《印度储备银行法案》、《银行国有化法案》、《地区农村银行法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法案》等有关法律中,对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地区设立机构网点、农业贷款比例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银行国有化法案》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农村地区设立一定数量的分支机构,将其放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地区农村银行法案》规定地区农村银行营业机构要设立在农村信贷服务薄弱的地区。截至2006年3月末,印度最大的商业银行——印度国家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占其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已经达到40%,有5 800个分支机构,占其国内机构总数的62%。

我国在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建设过程中,法律缺失是最为重要的障碍之一。虽然,国家一再强调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要回归县域,支持三农,但是没有立法的保障,就会导致一方面国家政策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另一方面则是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趋利”原则的驱使下,大规模从乡镇撤出的现象发生。且网点撤并、萎缩的速度十分迅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借鉴上述国家的经验,加快农村金融相关法律的制定,由法律的形式强化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建设。

(三)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根本

管理出效益,除健全的政策机制和法律机制以外,科学管理在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构建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此点尤以日本为典型。例如,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总裁由农林水产大臣任命,副总裁也要经内阁批准,公库职员被界定为根据法令从事公务的职员。为了保证高效的经营运作,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只设有总店和支店两级机构,总的员工人数不超过1 000人。公库财务管理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费用)专项管理。每年公库通过农林水产省向财务省上报财务预算,财务省核批后,由农林水产省对公库核定,预算包括倒挂利差补助金和费用等,利差补助金由利率水平和贷款余额决定,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节余上缴,不足则必须追加。公库内部财务管理也实行总店集中的严格预算管理:员工工资由总店直接管理、发放,按月把每个员工的工资直接打人开户行账户;各支店相对固定的水、电、租赁、杂费等费用支出,由总店按预算对各支店核定费用计划,严格按费用计划组织实施;根据费用计划的实施情况,每年第四季度适当进行调整,以保证各项费用计划的顺利实现;业务委托手续费用、电脑业务开支费等由总店统一管理、统一支付;筹资利息支出、贷款利息收人等由总店统一核算、统一平衡。为保证财务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总店和支店均设有审查机构,实行严格计划、高度透明的制度管理。

公库对贷款实行严格的贷放审查和贷后管理援助。以强化农业经营基础资金为例,贷款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贷放审查。首先农户要制定改善事业的经营计划,报市、町、村长认定其核心农户的贷款资格。认定合格后,须准备详细的改进经营的资金使用计划,提交市、町、村的“特别融资制度推进会”讨论确定。该会议确认可行后,向公库支店或业务行申报贷款使用期限,并由其审查。公库最后综合上述各机构审查意见,做出贷款与否的决定并及时通知申请农户。二是贷后管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建设期管理,侧重于检查贷户是否正确使用资金,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实际贷款超过项目所需资金量,一般先贷承诺资金的80%。发现违规行为将立即追回贷款并取消今后在公库的贷款资格。第二阶段是项目建成运转后的管理,公库通过掌握贷户的经营状况及所需的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营支持,包括提供新的贷款和信息服务,确保贷款按期偿还。

日本对农村金融的管理十分细致,尤其是贷款后管理,更应该成为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

(四)农业保险制度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补充

发展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效用水平[2];有助于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有助于农民迅速恢复再生产。还具有资金融通、储蓄等派生的功能。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事业是发展农村金融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素。

农业生产由于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风险性很高。如何降低风险,提高农民收入,这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业的补贴方式也被要求在WTO规则下进行。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支农政策,被世界贸易组织界定为可在财政上进行补贴的工具。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农业保险是农业保护政策和农民社会福利政策的组成部分,而很多发展中国家,农业保险本身就是农村金融政策体系的一部分。保罗?马易特在《农业保险论》中提到:“在保护农户经济不受自然灾害冲击的同时,利用保险的机能取信于农户,在这方面把农业保险与农业金融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制定土地抵押金融制度与负债整理法,在保险和金融的一体化中,显示出实现农户经济的稳定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石二鸟的农业发展战略。” [3]

总之,如果每个农户从充足的金融渠道多获得17.82元,也就是说资金的流动性增加1%的话,农户的产出将会增加201.08元或者0.04%的产出。[4]可见发展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各国的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政府重视、政策得力加之完善的法律保证,农村金融就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 卡尔H博尔奇.保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1.

[3] 蔡文远.农业灾害与农业保险的国际比较[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4

只有在科学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特点,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当前,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国际通用指标是: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数量、农村地区小额贷款情况、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等。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具体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覆盖面”显著高于国际水平

国际上,“覆盖面”是评价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主要指标。其主要含义有二:一是指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存款、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的农村地区企业和农户数占比;二是指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的布局广度。

――从贷款的可获得性看,中国农村的贷款覆盖面比率比较高。根据银监会的统计(见表一),2005年三季度末,全国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余额的农户数为713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2.31%,农户贷款余额为5676亿元,占农村信用社贷款总余额的37.23%。2005年3月末(农业播种季节),全国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余额的农户数为70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1.88%。

进一步分析,全国2.2亿农户中,真正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大约是1.2亿户,约有60%的农户贷款得到满足。这仅仅是在农村信用社仍有贷款余额的农户数,如果加上曾经与农村信用社有过贷款关系的农户、农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农户,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大,比率也会更高。根据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的统计,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账户占所有农户的31%(与前述的农村信用社贷款覆盖面基本一致),远高于印度的16%,更显著领先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东和北非等国家和地区4%的水平。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存款和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基本上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行政村。机构覆盖面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平均30%-40%的水平,比次高的印度(75%)高10多个百分点。

分机构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基本遍布县级以上城市,粮棉收购资金贷款业务覆盖乡村。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农村地区的最大商业银行,61.9%的机构网点、51.5%的在岗员工和35%的贷款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截至2005年9月底)。全国共有农村银行类机构48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9家,农村合作银行39家,另有12家银行类机构批准筹备。农村信用社(不含联社)28337家,各级农村信用社联社2499家。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超过3.5万个,其中79%的机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储蓄、汇兑等金融服务。另外,还有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约300家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以及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典当商行等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地区基本上能够享受到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储蓄、汇兑和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

农业贷款总量高而效率低

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的情况是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的又一重要指标。中国的农业贷款主要包括农业短期贷款、农业中长期贷款和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能够发放这些贷款的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提供的资料,到2004年底,中国农业贷款余额为21055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1.8%(见图一)。其中农业短期贷款余额9843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5.5%,占农业贷款余额的46.7%;农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689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2.1%,占农业贷款余额的17.5%;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余额7523亿元,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4.2%,占农业贷款余额的35.7%。

从纵向比较分析,1994年至2003年间10年间,农业贷款年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七年,只有1994年、1998年、2000年的年贷款增加额没有超过1000亿元。绝对量的增长比较大(见图二),由1994年的4970亿元达到2004年的21055亿元,增长4.4倍,其中199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1999年突破1.5万亿元,2003年达到1.9万亿元。但从相对量来看,农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94年该比重为20.13%,然后逐步下降,到2004年只占11.82%,这个下降趋势是与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一致的。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第三位,但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农业贷款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农业贷款占GDP的比重三项指标在样本国家中名列第一(见表二)。仅农业贷款一项,投入的数额已高于农业产值。这说明,中国的金融投入并不少,但效率却不高,农业领域对金融资源的消耗较大是一个现实问题。

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提供小额信贷业务的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据农业银行统计,截至2004年6月末,全行5万元以下农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余额381亿元,涉及1175万农户,贷款不良率为70%。据银监会统计,到2005年9月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5675亿元。农户贷款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787亿元,农户联保贷款996亿元,农户其他贷款567亿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地方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项目,其数额估计在10亿元左右。

中国的小额信贷发展只有10年多的历史,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同时,由于小额信贷本身的特征和优势,特别是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小额信贷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基础。

目前,中国推动和建议的小额贷款组织主要是商业性的小额贷款组织,它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设立的,以自负盈亏、财务上可持续为原则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其股东人数不超过五人,不得吸收任何形式的存款,不得搞变相集资。运作初期,其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捐赠资金;运作一段时间,管理经验逐步完善、成熟后,经批准可以从国内外一个金融机构采取批发资金的外源融资方式扩大业务。资金运用主要限定在对农民、个体经营者和微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立足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不做投资业务,不允许跨县(区)经营,一般贷款数额相当于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贷款利率在不违反国家有关限制高利贷规定的前提下,由借贷双方协商约定。小额贷款组织可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商业性组织在工商部门注册。

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挑战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效果则不尽理想,基本上还停留在国际先进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并主要体现为两个特征:一是低利率和利息补贴政策;二是以项目为主,而没有以机构为基础。

现实地看,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经营规模都非常小,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9公顷,不到印度的1/2、美国的1/6。其次,中国农户的数量却极其庞大(约为2.2亿农户),相应地对资金的总体需求非常庞大。第三,农户之间的结构性差别、地区差别非常大,相应地需求结构差异很大,发达地区或相对富裕的农户可能主要表现为生产性、经营性的金融需求,但落后地区或相对贫困的农户则需要更多的生活性债务(如教育、医疗等)。第四,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产权不完整,土地、房屋以及相关的财产都无法进入市场,不能抵押。第五,中国城乡差距非常突出,且有扩大趋势,呈现出很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六,中国农村的行政干预力量也可能是最强的,等等。

所有这些,都对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可持续性要求效率优先,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增加农业贷款、培育和发展农业小额信贷又需要实施公平原则,两者之间需要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未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农村政策性金融需要变革

现阶段,中国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不少,对农业的政策性贷款包括农业生产和粮食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和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既包括财政的支持,也包括中央银行的支持。但目前中国政策性金融定位不清,运行机制不健全,因此影响了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发挥。作为主要支持农业经济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支农作用仅局限于粮棉油收购;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国家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对于急需资金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缺乏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不但需要进一步增强和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作用,而且需要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多层次改革,从机构、业务对象、财政补贴范围和方式,到担保模式都需要进一步设计。

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

下一步中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在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要转变观念,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在机构上仍保持一定分工,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负责农业中大的社会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而农业发展银行则负责农村中、小型项目的资金投入。综合运用财政直接补贴和招投标两种贴息贷款运作方式,发展业务招投标形式,采取补偿率招投标的方法,形成农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的相对分工和适度竞争的局面,以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财政贴息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国家要通过其他方式,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如由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财政对农业保险实行补贴。特别是要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经营。

――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目前,在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业信贷业务的情况下,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主要定位于粮棉油收购,其作用有限,因此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任主要落在农村信用社身上。

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产权制度不合理,不良贷款比率很高,尽管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人民银行提供了多种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要根本上深化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改革,明确它们的功能和定位。首先,农村信用社要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工作,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第三,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例如,对于不同种类的贷款,形成两对竞争:对一般商业贷款,形成农村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和农业银行竞争的局面;对到户贷款和小额信贷,形成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竞争的局面。只有竞争,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资金价格和利率水平,引导社会资金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投入到农业经济。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引导民间借贷,发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

――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鼓励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一方面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需要,进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创新。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创新金融组织。农村金融组织与城市金融组织在运作机制、经营理念、组织形态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和差别,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其中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中国可先对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试点成功则发展,试点不成功则其风险也局限于较小的范围,不致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创建信用社区,为提高农业贷款的成功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金融知识的欠缺常常使一些低收入的人群为了尽快致富而卷入到一些非法或违规的金融活动之中,使本来不多的收入遭受损失。也由于金融知识的匮乏,使一些低收入的人群不知道怎样和金融机构打交道,不知道能享受到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在向金融机构寻求贷款时低收入人群往往因为缺少信用记录,没有合格的抵押品或担保而贷不到款。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 国外模式 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构建合作性金融为主、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辅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本文对部分国家的农村金融模式进行梳理,进而借鉴其经验提出政策建议。

一、国外成熟的农村金融模式

(一)“乡村银行”的孟加拉模式。以“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模式提供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占孟加拉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在80%以上。在该模式下,鼓励同一村庄中有相同收入来源的穷人组成贷款小组共同借贷,贷款发放给小组成员,还款义务则由整个小组承担,并根据贷款小组的信贷记录决定以后的信贷额度。贷款放款和还贷在有5-7个小组参加的公开大会上进行,便于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保证业务在公正、公平、公开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同时对不能按时还款的借款人以巨大压力。此外,要求组员将相当于贷款金额5%的资金存入小组基金,每个借款人必须将相当于总利息25%的资金存入由贷款人管理的应急基金以备不测。该基金向成员提供各种保险服务、培训讲座以保证和提高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二)挂钩制度和政府参与的印度模式。1969年后,印度储备银行颁布一系列设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令:一是对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改造,要求每家商业银行至少在其所在地农村设一家分支机构;要求私人银行与外资银行必须增加农村网点等。二是专门设立了地区农村银行体系,立足于解决农村地区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少、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每个地区农村银行均由一家商业银行主办,资本金由中央政府、邦政府和主办商业银行分别认缴50%、15%和35%,还可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其营业机构主要设立在农村信贷服务薄弱的地区,按商业原则经营,贷款对象特定,利率优惠,并向贫苦农民提供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三是设立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由印度政府和印度储备银行共同出资组建,是印度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其职能广泛,除提供支农信贷资金外,还承担向农村金融机构再融资的职能。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印度金融机构普遍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了经营网络,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3万多家分支机构,地区农村银行的农村分支机构达到1.4万多家,有效满足了印度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三)政策激励和政策性金融的美国模式。在美国的农村金融中,商业银行约占40%。商业银行参与农业贷款的积极性源于财税激励:美联储规定,凡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25%以上的商业银行,可以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为防止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目的而将农贷资金转移到其他领域,联邦法律规定对部分商业银行的农贷利率提供利率补贴。二是政策性金融体系。美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根据《农业信贷法》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该体系由农民统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组成,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之相关的活动提供信贷服务,并通过信贷活动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贯彻实施农村金融政策等。三是合作性金融体系。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由联邦中期信用银行、合作银行、联邦土地银行及土地银行合作社三大银行机构组成,三大机构均在政府领导和出资扶持下,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在美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合作金融占31%。为提升合作金融的服务功能,美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四个优惠政策:免征各种税赋、建立信用社存款保险、信用社免交存款准备金、信用社可参照市场利率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四是农业保险体系。美国现行农业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提供支持。

(四)三级联动和三重保障的日本模式。农协系统是日本按照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登记成立由三层组织构成的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日本农村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具备三级联动和三重保障。农协系统的最基层是农业协同组合,为市町村一级,直接办理农户信贷,不以营利为目的,可以为农户办理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及其他附带业务;中间层是信用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信农联),为都道府县一级,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农业资金结算、调剂和运用;最高层是农林中央金库,为中央一级,是各级农协内部以及农协组织与其它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渠道,它在全国范围内对系统内资金进行融通、调剂、清算,同时为信农联提供咨询和业务指导。三级组织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上级组织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下级组织进行指导,整个体系内资金运行独立,机构按“立足基层、方便农户、便于管理”的原则设立。日本农协系统的发展还具有政府支持、制度、法律三重保障:一是政府支持,在创立初期,政府给予资金和管理支持,业务稳定发展后,继续给予财政和税收上的特殊优惠;二是设立农村信用保险制度、临时性资金调剂相互援助制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贷款担保制度等以保证农协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三是《 农业协同组合法》、《 农林中央金库法》等法律详细规定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监管事项和权限等,为农村合作金融的稳健运营提供了法律基础。

二、加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形成覆盖广、功能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络。二是增设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可考虑设立专门政策性银行,如结合农村可设立农村土地开发银行等;同时,在县域农村地区,增设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拓宽其支农服务功能。三是强化挂钩联动,在网点和业务准入与银行设立农村金融网点及农村金融服务情况挂钩,引导商业银行向农村拓展金融服务,引导商业银行增设机构时主要在农村增设。四是增强邮储银行支农服务功能,引导邮储银行充分利用其农村网点优势,加快产品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二)建立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一是积极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在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在农村保险机构的设置方面,可先设立政策性保险机构,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进入农村。二是建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开展农业信贷保险,在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时,由金融机构农户向保险公司投保。三是建立由政府出资为主、公益性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为农村信贷提供担保。四是探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是通过立法措施,明确减免农村金融机构所得税、营业税等税负,降低其经营成本;二是实行利息补贴、损失补贴,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进行财政补贴;三是对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一定比例以上的商业银行,给予税收优惠及其它相应的补贴措施和奖励;四是对农村金融机构上缴的存款准备金比例给予倾斜政策,以增强其支农实力。

(四)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尽快制定农村金融发展战略规划,运用法律手段规定金融支持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当前,可制定《农村金融促进法》、《政策性农业信贷法》等,从立法角度保障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五)制定政策鼓励完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指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互联互保、熟人信贷等农村金融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林权、土地使用权等符合农村特点的质押抵押贷款业务。二是制定明确政策,允许商业化网络销售政策性金融产品,鼓励政策性银行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加大信贷投入。

参考文献:

1. 安翔,路径依赖下民营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 J ],经济问题, 2O07年第8期。

2.黄建新.国外反贫困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及思考 [ 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1) .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73-02

金融资源的匮乏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提升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主要有四类六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基本情况是:从机构网点布局看,这几类机构共有124 255个网点,其中104 671分布在县市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从资产负债看,2007年末,农村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8.8%;负债总额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29.4%。从信贷支农情况看。对“三农”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7年末,这三类机构涉农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9%,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上述支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当前问题

1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机构不完备,建立初期承担的农业开发及扶贫贷款也于1998年3月划归农业银行管理,目前的职责仅限于对粮棉油收购提供政策性贷款,与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农村金融领域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维持,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它在2003年改革前由于存在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落后等重大问题,以及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有的年份全行业资不抵债,削弱了其支农能力。

2 农村资金的流出

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遇上阻碍。农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0倍,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从整体上看,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支持不够、民间投资不继”等三大金融资源流失问题。

3 农村保险问题

农村保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办法,也没有建立一个保险体系。现在的基本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基金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管理,主要通过储蓄、国债等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上不具备“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存在潜在兑付危机;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偏低。

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近几年中步伐还是有所加快。如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根据2002年末的监管数据,资本充足率为-8.45%,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5.89%。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5%,比2002年末的37%下降19.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10年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2005年上半年,实现轧差盈余93.36亿元,同比增盈80.7亿元。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支农服务功能增强。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各项存款达3069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0 769亿元,增幅为54%;各项贷款2196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 028亿元,增幅为57.6%。总之,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起来,并且在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

1 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农村改革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传统的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但商业化的过程中,迅速进入城市并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撤销了大量的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支农能力大大下降。今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重点应放在支持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上,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为适应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应加快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可由个人和企业等出资组建。但我国银行业不对个人开放,虽然农村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时允许个人入股,但不允许个人出资组建商业银行,这必将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事实上,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使产权关系达到最大明晰化,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已允许外资银行设立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应适当对个人开放,而农村则是较好的实验点。

2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是办理农副产品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应拓展资产运用领域,提高政策性贷款质量,完善整体服务功能。由于粮食企业不景气,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质量低下,若以亏损的方式长期经营必定难以为继。应对粮食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增加其自有资本,并提高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对于政策性亏损,要由财政部门予以补贴,补贴资金直接全额划转给农业发展银行。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在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基本健全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应将这一业务返还农业发展银行。这样做可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功能,同时又不浪费金融资源。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将一部分邮政储蓄、社会保障资金等转存入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应鼓励国家开发性金融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3 完善邮政储蓄,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降低了支付给邮政储蓄的利率,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对农村的“输血”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可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人民银行调度使用,通过再贷款形式由农村信用社放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户;或者允许邮政储蓄与农信社签订协议存款,将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投入农业和农村地区。也可通过购买投入农业农村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或其他农村金融债券,使资金回流农村。

4 稳妥推进商业性可持续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改革具有关键意义。除了继续办好农村信用社现有的小额贷款业务之外,应当鼓励和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应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按照市场化方式,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业务体系,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5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作为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在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下,将加大农村金融风险,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弱化农产品获得金融支持的能力,加剧其不平等收入。农业保险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引导农业金融资本流入,分散目前由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的农业系统风险和社会成本。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大力开发与天气指数、期货指数等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6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制度

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难以提供可用于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且收入不稳定,缺乏显示自己信用的衡量标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缺位阻碍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政府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应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7 保险制度在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作用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7

(一)农发行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行为边界

就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而言,农发行应将信贷支持重点放在具有明显公益性、非经营性且难以依靠自身经营实现收支平衡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放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上;以政府主导,实体承贷、预期收益权抵押为主要运作方式。也就是说,农发行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或政策尺度:一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职能是配合政府解决市场失灵或弥补市场缺陷,尤其对城乡统筹中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项目,首先要列入政府规划、政府立项,项目建设和运营也必须由政府控制或主导;二是必须具有典型的公益性、非经营性特征,一般商业性银行和社会资金不愿投入而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又必须投入的项目,亦即重点扶持社会效益好,但自身效益低、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风险较大的项目;三是必须围绕“农”字做文章,不打“球”,不与商业银行争“地盘”。应将大中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产业集聚区、城中村改造中的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民集中住房建设以及县域城镇建设等作为主战场。

(二)农发行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信贷支持着力点而言,应主要围绕以下领域来展开:

1. 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民住房建设。农村土地整治,主要支持农村土地整治复垦开发、农村村庄(含城中村)整治、土地收储整理开发等;农民集中住房建设,主要支持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等。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支持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和农村能源建设。农村路网,重点支持农村(包括县域城镇、城市郊区)公路、水路、公路场站、码头建设等;农村电网,重点支持农村户户通工程、农村气化工程、农村电网建设等;农村水网,重点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等;农村信息网,重点支持农村邮政、电信、广播、电视、信息等网络建设;农村能源,重点支持水能、风能、热能、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生物质能等。

3. 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改造、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等。

4. 园区现代农业项目。重点支持迁入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的粮棉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加工企业,非粮棉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农业物流体系、现代观光农业、农业小企业以及纳入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其他涉农企业建设。

5. 县域城镇建设。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和环境设施、便民商业设施、农民集中住房改造工程建设。

(三)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信贷支持方式

依据萨缪尔森公共品类型划分理论,结合天津、北京、安徽、河南等地的探索实践,农发行在支持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中应主要采取“收益权抵押型”信贷模式;待有关配套政策和补偿机制到位后,再实行“政策支持型”、“政府保障型”和“财政补偿型”等运作模式。

1. 对政府主导的非经营性项目,主要以国有独资或控股的规范的实体公司或事业法人作为承贷主体。具体贷款方式又分为三类:

实体公司承贷,实体公司建设。即贷款主体是政府认可的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承担项目建设的管理职责,并在借、贷、管、还各环节建立比较完备的管控机制,财务规范,内控到位。这类实体公司全面负责项目融资和建设等投融资工作,集融资和项目建设于一体。

项目公司承贷并负责建设。政府控股的实体公司只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一般不承接银行贷款;项目公司作为实体公司的全资或绝对控股的二级公司,全面负责项目融资和项目建设等投融资工作,贷款由二级项目公司具体承贷并负责监督使用和管理。

事业法人承贷并负责项目建设。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以土地储备中心或政府成立的土地整理中心作为承贷主体,用土地储备证作抵押或整理后土地的预期收益权作为质押;贷款主要用于土地整治以及农民住房集中建设等项目。如天津市分行2009年以来先后向7家土地整理中心审批发放贷款33.8亿元;河南省分行2010年以来也先后向3家土地储备中心审批发放贷款6.2亿元。

2. 对政府主导、收益能够覆盖贷款本息的经营性项目,农发行可以直接向市场化运作的公司提供贷款支持或采取银团贷款方式予以支持。

以项目预期收益为基础的抵质押贷款方式。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市场杠杆,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镇建设发展规划的条件下,招标引入投融资主体,采取回购或授予特权许经营权、市场化经营方式(如BT、BOT),吸引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标的投融资主体以盈利为目的,以项目的预期收益为基础,或将项目预期收益权设为质押品,或用企业的其他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取得贷款,筹集资金后开始项目建设和运营。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委托代建贷款模式即类似于上述运作模式。由国家开发银行依托政府与受托方签订委托代建协议,受托方负责项目建设和投融资。在筹集资金时,受托方以应收项目资产回购款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项目建成后,政府通过分期回购方式收回,银行从回购资金中收回贷款本息。农发行也可借鉴这种运作模式,大胆创新,对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经营性公司发放抵质押贷款,实现信贷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多元化。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承贷的运作方式。比如,河南省长垣县支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向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省宏力集团有限公司贷款1.1亿元,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政策性资金支持”的模式,由河南省宏力集团公司负责承贷,集团公司的房地产作为抵押,还款来源主要是整理后产业集聚区土地预期收入返还和财政每年拨付的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公司与当地政府签署土地预期收入返还和财政补助资金还款协议,按年度划拨到集团公司在农发行开设的账户上。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情况下大多数地方承贷主体选择困难的问题。

银团贷款方式。城乡统筹发展中资金需求庞大,受规模等条件限制,往往一家银行难以承受,选择银团贷款方式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最近,河南省分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发放农村道路建设中长期银团贷款50亿元,其中农发行贷款40亿元,以国家每年向河南拨付的补贴资金作为还款来源,既解决了承贷主体选择难的问题,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若干配套政策措施

(一)外部配套政策

1.建立财政扶持机制

支持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且中长期贷款居多、用于农业农村公益性项目居多、非经营性项目居多、产出效益慢且低的项目居多。如果没有财政支持,农发行一方面难以选择承贷载体,另一方面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为此,一是建议国家从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或国有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农业投资发展基金”,对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性贷款给予适当补贴,包括利差补贴、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形成的贷款损失补偿等;二是建立资本金补充和风险拨备机制。建议以2010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为基数,由中央财政按不低于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一次性注资补足。如果中央财政一次性注资有困难,可以通过免征农发行所得税、账面利润全额转增或发行次级债券等方式补充资本金;三是完善风险拨备机制。建议提高农发行贷款风险拨备税前提取比例,由现行的1%提高到3%,以增强化解涉农贷款风险的能力。

2.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扶持政策

目前,国家对农发行没有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人民银行对农发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贷款利率与商业银行执行同样标准,不利于农业政策性银行开展新农村建设信贷业务。建议对农发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开考核,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给予税收减免或税收返还政策。同时,实行有别于商业银行的差别准备金政策,降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并对农发行支持城乡统筹等新农村建设规模单独安排信贷计划。

3.建立适合农业政策性银行特点的监管体系

农业政策性银行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监管标准上也应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别。建议:一是实行差别监管。对农发行开展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开管理,分类监管。对政策性贷款业务,主要监管其是否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商业性贷款业务,可参考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办法,把信贷风险防控放在首要位置;二是科学界定农发行的贷款分类标准。目前存在的焦点问题是对政策性贷款的分类标准上,监管部门与农发行是两个口径。应结合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和即将实施的十二级分类标准,把政府部门认定、本息有保证的政策性贷款,不管是否逾期,一律纳入正常贷款范畴,变两个口径为统一的单一口径,便于农发行考核和管理。

4.理顺并归并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由农发行统一拨付

目前,我国中央级直接分配、管理农业财政资金的部门达9个之多。根据国务院赋予农发行“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职能,建议对中央和地方各类支农资金进行整合归并到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并由农业发展银行结算与拨付,以增强农发行的支农主导作用,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管。

5.抓紧出台农业政策性银行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政策性银行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建议抓紧出台《农业政策性银行法》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条例》,使农发行业务经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6.建立外部激励约束机制

随着农发行支农力度尤其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的加大,建议国家对农发行建立有效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围绕促进政府支农政策目标的实现、信贷资金安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银行经营业绩等方面,对农发行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同员工收入、费用安排等挂钩,并在财务费用的管理使用上借鉴商业银行收入费用率管理方式,逐步建立一个良性的费用约束机制,并赋予一定的自,以促进农发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配套措施

1. 建立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合作机制

一是要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和财政、土地、规划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宣传解释农发行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关政策要求,促请他们在项目规划、实施、承贷主体及信贷资金管理等方面与农发行密切配合,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二是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工作。对于清理整顿后保留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要促请政府增加公司资本金,形成现金流,产生净收益,使融资平台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公司;三是促请政府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偿还债务的基金,专户管理,以防止因项目收益无法如期实现或实现的收益不足等因素导致农发行信贷资金损失的情况发生;四是要不断改进客户营销和服务工作,主动介入项目规划编制、建设方案、融资方案制订等前期工作,积极培育优质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并结合农发行实际,选择适当的贷款品种和贷款期限,整合信贷资源,做好信贷支持工作。

2. 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优化办贷流程

围绕支持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及总行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这一系列政策规定前后变化较大,尤其对非经营性项目的承贷主体及贷款管理等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基层行在办理此类业务时,对政策和规定的把握困难,需要总行尽快对上述规定进行梳理整合,对办贷流程和信贷管理系统进行修改完善。尤其是要尽快在CM2006系统中增补新科目,增加新的管理模块,调整授权授信规定,减少办贷中间环节,加强上下级行和前、后台之间的衔接,以提高办贷效率,推动新农村贷款业务顺利开展。同时,要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管理创新,探索“四荒地”抵押、土地储备证抵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与农业土地经营权和承包权抵押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

3. 调整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贷款科目

为了加快推进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贷款业务有效开展,农发行要抓紧调整和完善相关会计科目。具体思路为:一级科目应在“政策性贷款”项下设立“新农村建设贷款”科目,与“粮油贷款”和“棉花贷款”等科目平行。“新农村建设贷款”项下再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开发贷款”“农村土地储备整理贷款”“农民集中住房建设贷款”“县城城镇建设贷款”“农业科技贷款”等二级科目。至于三级子科目的设置,可在现有基础上相对归并整理即可,个别可根据需要作一些补充完善。

4.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建设新农村银行”品种形象

加强“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的对外宣传工作,使之成为农发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主打产品,彰显农发行“建设新农村银行”的品牌形象。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由总、分行统一制作电视宣传片等形式,推介农发行的企业形象和信贷产品;制定统一的宣传标识及宣传标语,印制信贷产品宣传手册,在社会各界广为宣传。农发行网站要开辟“新农村建设贷款”专栏,进行深度宣传。定期举办支持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和涉农单位相关人员出席,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社会影响。

5.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树立“人才兴行”战略,实施人才工程。一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抓紧吸纳补充新农村建设信贷业务中所急需的项目管理、法律事务、工程建筑、风险评估等专业人才,力争“十二五”期间每个县支行新增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3~5人,筑牢业务发展基础;二是强化培训。强力推进“人才素质工程”实施,采取到商业银行跟班培训、到大专院校学习培训、到国外银行交流培训以及强化系统内专业培训和上下交流等形式,从现有人员中培养一批(每个县支行至少两人)既精通银行业务专业知识又具有项目评估和工程建设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对项目营销、信贷管理、业务发展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人员在薪酬分配、晋升提拔、外出培训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激励,合理拉开员工收入差距,进一步调动农发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8

一、影响货币政策在农村经济中有效实施的原因

造成货币政策在农村传导机制受阻而不能有效实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很低,自身就远比城市复杂,因此,货币政策在农村的实施会遇到比在城市更多和更复杂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

目前,在农村起主导作用的金融机构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和业务范围的限制,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如北京市农业发展银行的年贷款余额仅有六、七十亿元,。而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基层网点大量撤并,贷款权限上收,农业贷款的比重不断下降,也无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如1999年—2001年北京市农业银行涉农贷款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比重分别为46.63%、38.42%、29.03%。大部分农户和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也远远满足不了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据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农民每人每年从银行和信用社借入资金65元,而通过民间借贷借入达190元。因此,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主体弱化不仅满足不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也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畅。

2.传导工具的缺乏导致货币政策的传导力度减弱

在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中,基层央行仅有名义上的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等调控手段,但是再贷款的调控作用仅限于支农再贷款、紧急性再贷款和经营性再贷款,而且都需要经过上级银行的严格审批,再贴现指标被控制得较紧,也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窗口指导成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主体。过多依靠窗口指导和道义劝说的办法,缺少其它必要的辅助手段加以保证,对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都不强,货币政策操作手段的匮乏客观上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同时,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基层商业银行在执行政策时,会以其上级行的政策取向作为执行标准,央行的指导意见显得苍白无力。传导工具的缺乏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在农村经济中的有效性。

3.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实施“大城市、大企业”的战略目标,其在农村的经营状况开始收缩,大量的农村资金被吸收上存。例如农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权限上大多采取上收一级的管理办法,县级以下机构基本上仅有发放5万元以下本行存单质押贷款权。目前市级国有商业信贷审批自主权被削弱,组织资金30%左右上存,而县级支行的主要任务则是组织存款,除小额质押贷款外,基本上没有放款权。

同时欠发达地区受到经济结构调整迟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其社会有效信贷需求相对不足,信贷失去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基本上成为总行派出的专门负责吸收存款的大储蓄所。资金的过度集中背离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农村经济中自然也就失去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与资金基础。

4.农村社会信用环境的欠佳导致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传导实效

由于农民信用意识淡薄,再加上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信社贷款的收回。近几年,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信用环境治理力度,但金融维权难,农户、村组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等问题对金融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了支农贷款难以持续快速增长的后果,而且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投入的积极性。

而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使逐步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失去效应,过高的负债成本逼迫各基层行贷款利率的刚性上浮,使央行的最高浮动利率演变为实际执行利率;与此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中介机构,贷款抵押难、抵押物资处置难、担保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信贷资金正常运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需要一个良好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欠佳不仅导致货币政策难以有效传导,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因此必须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形成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以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首先,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模式。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可以考虑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 其次,农村信用社要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要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第三,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工作,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第四,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目前,国务院已批准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应尽快组建县级邮政储蓄银行,以改变县级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资金外流的现状,应充分发挥邮政储蓄机构农村网点多的优势,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最后,要引导和扶持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农村经济已经呈现出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民间金融恰恰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注定要成为农村金融主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从法律、制度、政策上规范民间金融的行为,既要肯定扶持,又要改造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及实行风险责任自负,引导和鼓励民营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持续地发展,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加以监管,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灵活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2.适当增加农村货币供应量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尚且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货币供应量增加幅度可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留在地方作为支农贷款资金;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款可以按照合理比例以央行再贷款的形式返还给农村金融机构使用。

还可以适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比例和备付金比例,增加可用资金规模。

3.人民银行应加强“窗口指导”,用活支农再贷款

应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三农”和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适时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以缓解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紧张的矛盾,同时,人民银行应修改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延长贷款上限,以尽量满足农户对资金不同档次的需要。

4.合理运用再贴现以及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

大力发展农村票据市场,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在再贴现利率政策上对农村信用社以一定程度的倾斜,调动农村信用社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的积极性,对涉农已贴现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通过票据市场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总量。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果将利率杠杆运用好,可以以单倍的投入创造出多倍的产出。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且普遍滞后,制定与利率相关的货币政策时必须有所差别,应当考虑到政策在各地的操作和效果。虽然央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定了一定的浮动区间,但农信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并没有区别对待,导致在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执行中“就高不就低”,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和企业无法承受贷款利息负担。因此央行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上限;农村金融机构也应按照不同贷款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政策。

5.创新适应农村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

目前在我国,农民享受到的金融服务非常缺乏,绝大多数农民与金融机构的接触仅仅限于存款、汇款而已,金融产品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经济的特点,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差别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与开拓,除了对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进行认真整合外,还应加大对高附加值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与营销,特别是加强银行承兑汇票敞口业务、信用证、贷款承诺业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保险、金融机构委托等业务的创新与营销,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在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的同时提高货币供给的效率。

6.注重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则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引导和配置经济资源的“原动力”。两大政策的均衡配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制约经济发展。因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套安排和联动。财政政策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发挥能动作用:(1)继续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财政支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为农业发展提供广泛的资金支持。(2)为偏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适当剥离一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负担。(3)制定税收、利息补贴等优惠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贷款。

7.推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离开信用,任何新的经济模式都无从谈起,所以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也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一是建立农村诚信获益失信受损机制和农民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加大对逃废债的制裁力度;二是加强对农村企业和农民的诚信教育,提升农民诚信意识,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信用状况;三是加强与农村政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农民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合,形成完善的诚信体系;四是各级人民银行应积极取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将各自的信贷政策、诉讼结案率和执行率与农村信用建设挂钩;五是对农村企业和借款人按信用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期限放宽等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于丽红. 解决“三农”问题的金融创新思路[J].北方经济,2006 ,1:59-60.

[2]王辉,孙文斌.基层人行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障碍与建议[EB/OL].中国农村金融网,2006-10-23.

上一篇: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合作社对农民的好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