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01 18:03:29

自然保护体系

自然保护体系篇1

这部中国自然保护领域最新的法律草案建议稿,由“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历时一年完成。这个立法研究组,由解焱担任总协调人,成员则超过100位,涵盖了国内包括生态、法律、政策研究、公民社会建设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

“中国一直缺乏一部具备系统性、完整性的自然保护法律,来有效地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谈到为何推出这部法律草案建议稿,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近20年的解焱解释说。

《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建议稿)》背后潜隐的事实是,此前的十余年,中国的自然保护立法进程一直在推进,然而几经反复,多轮博弈,自然保护的覆盖范围和管理体制两大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这其中,更充满了多个利益部门之间的复杂博弈。

十年纠葛

解焱跑过不少保护区。她感叹,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年,划出国土15%的面积来做保护,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是重视的,但是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编制不足、专项经费紧张、没有执法权和管理权,长期困扰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当地百姓因为保护受到限制,不能从资源开发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变得更加贫穷,甚至遭遇环境污染等威胁。

这些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十余年来,关于自然保护的立法,也一直没有停摆。但是,在推进中,自然保护法律应当如何制定,始终饱受争议与纠葛。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持的《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原定于2012年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但至今搁置。搁置的原因是反对声音此起彼伏。这些声音除了来自学界,也来自一些政府部门。

《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的遭遇,凸显出自然保护立法之难。主要难点在于:自然保护,其范畴究竟应当怎样界定;现行法律和管理体制下,各类保护地分属各部门管理,保护区域与部门职责等交叉重叠、互相矛盾且保护目标各异,利益又当如何协调。

历次修法,上述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中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专门法律来系统、有效地保障自然保护事业的开展,更何况与其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这种情况对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十分不利,不能达到保护成效最大化。”解焱说。

在中国,关于自然保护区最早的立法,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的林业部报请国务院批准了《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但这一《办法》法律位阶较低,属于部门行政规章。

此后的1994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委报请国务院批准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办法》和《条例》构成了中国自然保护的法律基石。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有效地保护好自然保护地,是捍卫中国生态底线最基本的手段。而《办法》和《条例》,已经越来越难以在地方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中,维持一种平衡。

问题细碎而现实:什么样的区域应该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怎样管理?需要怎样的规划?保护区在体制上如何建设?应有多少编制、资金?由谁来解决,怎么解决?“这都要通过立法来确定。”一位国家林业局官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立法是共识,修法工作随之启动,却争议不断。

在九届全国人大上,一些人大代表提出,中国应当提高自然保护现行法律的位阶,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通过这部法律,将天然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各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精华,切实保护。

九届全国人大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将《自然保护区法》纳入国家立法计划。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促进成立起草小组。《自然保护区法》最初由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和林业部分别起草。

《自然保护区法(草案)》初具规模,在调研过程中,一部分学者认为,仅仅用“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不能够完全涵盖自然保护范畴。这部分学者起草《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出台后,引发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自然保护的范畴。

在中国的法律语境中,“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依法成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则是一个宏观概念,参考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标准,包括绝对保护区、可以开展旅游活动的保护区、科研性质保护区等。这一概念将森林公园、旅游区等,都纳入自然保护分级管理体系。

但是,ICUN的这一概念,是从世界各国保护地类型中归纳出来的,事实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存在这样的体系。《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引发了资源管理部门的强烈意见。他们认为,中国没有形成这样的体系,甚至一些资源保护类型,尚未有实践探索,所以“很难做出一个体系来,整体上保护是不现实的”。

于是,回到自然保护区,就自然保护区来进行保护,成为立法原则。“因为自然保护区所占国土资源面积已经15%了,数量上也已达到2000多个。”前述国家林业局官员回忆。

其后,十届全国人大在报请十一届全国人大时,将自然保护立法的名目改为《自然保护区域法》。但是,在中国没有“自然保护区域”这种概念,时任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的汪光焘,根据调研和专家建议,又把《自然保护区域法》改为《自然遗产保护法》。《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原定于2012年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

“口水”最多的草案

《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成为历史上遭遇质疑最多的自然保护立法草案。

“我之所以会公开坚决反对这个草案,是因为它无法保护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多样性;不能保护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功能,甚至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保护倒退。”解焱说。

她解释,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保护理念是,既严格保护核心栖息地,又保护可以由人类利用的重要栖息地,建立各种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形成保护网络。

但是,《自然遗产法》只覆盖了部级风景名胜区和部级自然保护区,共约600处,占中国保护地总数不到10%,其他90%的自然保护地将无法可依。“这将在全国形成600处左右的保护孤岛,孤岛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孤岛外的生物多样性却得不到保护”。孤岛间无法形成保护网络,致使动植物的栖息地严重破碎化,表面上提高了少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级别,但实际上在更大层面影响了就地保护的整体效果。

此外,《自然遗产法》强调生态系统的遗产保护和文化服务功能,忽视更加重要的供给、调节和支持等功能,不能有效延缓和阻止中国总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的趋势。解焱举例说,密云水库是北京首要的水源保护地,全国类似密云水库的水源保护区有数百个,但是在遗产法的体系下,这些水源保护区均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前述国家林业局官员则表示,《自然遗产法》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或将带来部门矛盾。《自然遗产法》规定建设部门负责自然遗产的主管,又明确环保部综合管理自然保护区,“问题和现行体制是矛盾的”。他解释,监督、管理、评估、资金来源等问题,极易造成部门矛盾。特别是如今一些风景名胜就在在自然保护区内,兴建设施,开展旅游,进行经营管理,成为各相关部门争夺的“摇钱树”。“每部分资源都有具体的部门分管,有农业部、林业局、环保部、地质矿产部门甚至文化部等等。都想多拿资源,多分羹。”

除了部门间的利益纠葛,管理体系的另一未解沉疴,还体现在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水平低下。

解焱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职责不清,管理机构的保护和经营职责混杂,导致管理机构工作重点在经营,保护工作被严重弱化。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人事管理权往往在地方,人事管理权以及人员工资等都由地方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地管理受制于当地政府的发展压力。保护管理经费严重缺乏,国家很多的资金投入被用于经营发展,而经营带来的盈利则很少用在保护上,“问题亟待解决”。

自然保护究竟涵盖哪些范畴,应该如何理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管理体制,成为历次修法的焦点,却至今未解。“这样的立法会整个破坏我们自然保护的势头。”解焱说。前述林业局官员也称,这个法律一旦审议通过,会对已有的几十年的保护成果造成极大伤害。

新的冲击波

2012年,解焱牵头成立“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历时1年,《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建议稿)》出炉。

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建议,应该将所有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都纳入到一个框架体系下,根据保护的严格程度和绝大部分区域的利用方式建立起管理类别及其管理标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监督机制,确保各个类型的保护地做到各自的管理要求。

针对当地多种土地利用需要,解决当地社区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冲突,《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建议稿)》建议,每一类自然保护地根据实际情况应进行分区,在确保“核心区”(即严格得到保护,不受人类干扰的区域)得到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允许缓冲区内开展生态旅游、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等活动。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分区上应给予当地更多灵活度,细化分区,明确各区中允许的活动,以便开展相应管理和监督。

对于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地法(草案建议稿)》建议,维持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现有主管部门体系不变,设立独立于保护地管理部门之外的保护地综合管理机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肩负着监督和制约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的重要责任。此外,行政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评审委员会、第三方评估和社会监督都是对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的制约单位,实施监督。

自然保护体系篇2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为该学科的首位博士生导师。

曾任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法人代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巡视员,曾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部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特点:基层技术业务部门的出身,结合行政管理高层的视野,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东中西部不均衡、物种不均衡、生态系统不均衡、有不少空缺等问题。从根子上来讲,自然保护区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是国家的、全民的,只有站在国家层面才能准确理解和执行。解决不均衡要靠国家统一意志,不能完全靠地方。

迄今为止,中国大地上已经建设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海洋公园等,包括即将建设的国家公园体系。由于它们建设的初衷和基础都是从保护自然出发的,可以用一个统一名称来称呼它们,叫作“自然保护地”。

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狭义的国家公园体系, 仅是指保护地体系下若干类型中的一种类型,由于在中国保护地建设中一直缺失,所以要补上这一课。广义的国家公园体系,就是所有保护地的总称,如美国内政部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范围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包括黄石、优胜美地等大型国家公园,也包括白宫前面的草坪公园、城市纪念碑等。

60 年建设的弯道超车

60 年来,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的建设,主要体现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上。中国自然保护区60 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2740 个,总面积1.47 亿公顷, 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3%,自然保护区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短短60 年,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这么大规模,在世界各国中是没有先例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载体,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最主要的形式。中国有3500 多万公顷天然林、约2000 万公顷天然湿地和相当数量的荒漠被划建为自然保护区,90% 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 的野生动物种类、65% 的高等植物群落以及300 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 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得到保护。中国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重要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等地区的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

我们可以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放在全球来比较。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保护地建设情况如下:

美国建有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共937 个,面积为9846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5%;日本的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2.3 %。此外,德国占24.6%,瑞士18.2%,英国18.9%, 澳大利亚10.6%,新西兰10.7 %,丹麦9.5%,法国9.6%。

从1872 年世界上成立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算起,相对西方发达国家14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可以说是后发优势,弯道超车、突飞猛进,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起三落的建设历程

当然,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60 年里经历了三起三落。

第一次起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科学家以特有的国家情怀、保护自然的敏感性,提出了建设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提议。1956 年6 月,由秉志、钱崇澍、杨惟义、秦仁昌、陈焕镛等5 位著名科学家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请政府在全国各省(区)划定天然林禁伐区保存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的需要”的提案获得通过。由国务院交原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会同中国科学院、森林工I部研究办理。于是,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掀起了第一轮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高潮,于1956 年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并在后来的9 年中相继建立了云南西双版纳、四川卧龙、吉林长白山和四川王朗等18 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65 万公顷。

之后,受政治运动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的进行, 自然保护区发展进入了停顿状态,已建设的保护区也大部分在低水平上维持或名存实亡,甚至遭到破坏。这一时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事业的“起步阶段”。

第二次起落:“”十年浩劫接近尾声,自然保护区事业开始缓慢恢复。截至1978 年,中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34 处,总面积为130 万公顷。从1979 年起,一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的改革开放,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开始走上正轨,各地新建自然保护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时期,由于《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大量地方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全国共建立了600 多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 4300 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5%。

但是,由于自然保护区建设所需资金和优惠政策长期得不到解决,保护区内土地等资源权属关系未能理顺。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对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也没能及时作出调整。传统的“死看死守” 和“一刀切”式的保护区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区维持发展的需要,很多地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已建自然保护区也出现“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 的现象,全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速度从1991 年之后开始渐趋平缓。这是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第二个高潮阶段,也可称“发展阶段”。

自然保护体系篇3

关键词: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61

1 现阶段我国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状况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05年的时候,我国林业系统就已经建立了多达1600多个类型、级别不一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 988.54万hm2,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2.5%。

2 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已经颁布了保护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管理措施。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以及分部门管理,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制,即总体规划、建设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林业、海洋、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管理、保护不同类型的保护区。

3 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具体来说包括5个:布局不均衡。我国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前10的省市包括青海、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辽宁、山东、和湖南,这10大省市所占的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我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3.86%。

4 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政策建议

加大保护区的建设速度、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建设规划出新的保护区,扩大原有保护区的覆盖面积,对未纳入保护的林业系统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合理化保护区的布局,提升湿地的保护效果;提高保护区的领导和管理。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提升到促进国家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使领导者们能够重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以及管理;加大宣传的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渠道。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宣传湿地自然保护区,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使所有人员能够经济的参与进与之相关的保护、筹资等工作之中;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深入地研究社区共管机制,合理解决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让保护区周边的社区群众也能参与进保护区管护工作,为落实保护区的全面管理夯实基础。

5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的提升,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不再选择那些枯竭式的发展方式,而是更倾向于绿色、经济、环保的发展方法。林业系统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中的重点部分,对于发展我国的经济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发展我国林业系统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靳丽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2]缪红菊.盐城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及管理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包洪福.扎龙湿地生态退化分析及修复措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自然保护体系篇4

陆地面积的40分之一

雷光春告诉记者,早在197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给出了国家公园的定义。即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大范围生态过程而合法划出的一片自然或近自然的区域,在确保物种生存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环境与精神文化、科学研究、环境教育、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和谐统一(IUCN,197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基于管理目标的不同,划定了保护地的不同类别。如严格保护区和原野地、自然历史遗迹或地貌、物种/栖息地管理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区等。国家公园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陆地面积的2.56%。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早在1872年3月1日就已建立。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3万个保护地,占陆地面积的13%,签订了10多个多边公约,制定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雷光春指出,在自然保护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公园始终是推动自然保护的平台。据说,世界公园大会的主题40多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72年的“保护生态系统,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到1992年的“全球变化与保护地:保护地分类及管理有效性”,再到2014年的“国家公园、人民与地球:共享解决方案”(IUCN, 2014),主题不断深化,折射出了国际自然保护形势经历了从纯自然保护、抢救性保护、为了人类生存而保护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几个阶段,从关注物种种群栖息地、威胁及驱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到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

打了胜仗却丢掉了战争

“全球自然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雷光春说。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2年《地球生命力报告》的统计,过去的40年,地球生命力下降了28%,处于“很不健康”的状态,31%的物种受到威胁。雷光春说,我们打了很多胜仗,却在丢掉整个战争。如何面对这一形势?科学调整自然保护策略和构建自然保护体系是社会各界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据介绍,我国的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其中,自然保护区是主要的保护地类型,实行严格保护,相当于IUCN保护地分类系统的严格自然保护区(Ia类保护地),大多实行抢救性保护。

历史回到2008年7月。那时,国家林业局就批准将云南省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份,在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开始了国家公园体系的探索。同年,环保部和国家旅游局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区进行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并为汤旺河国家公园挂牌。

雷光春特别注意到,在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建设国家公园体制。这是对保护地管理思路的重大创新,标志着国家公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他强调说: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为何要建国家公园?

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公园?是概念、包装的变换,还是另有意义。对此,雷光春给了我们两个理由。

其一,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选择。雷光春说,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社会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文化观和文明观,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国家公园与该生态理念不谋而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在完善自然保护的前提下,高效永续利用保护地资源,从而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全面贡献。

其二,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为保护地分类管理带来机遇。在雷光春看来,这有利于落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和提高自然保护的有效性。引进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可以完善和丰富我国保护地管理体系。国外大量保护地管理的实践表明,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关系上, 国家公园是一种合理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从我国保护地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现实国情来看, 国家公园可能是最好的模式之一,能够协调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提高自然保护的有效性。

国家公园如何建?

雷光春认为,立法是基础。应尽快出台自然保护法(保护地法或国家公园法)。我国目前建设的保护地,由林业、住建、环保、国土、水利、农业和旅游等多部门交叉管理,空间上有重叠,职能上有交叉, 法规上有冲突。其中,国家公园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和收益权也界定不清。有学者将国家公园与部级风景名胜区相对应,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公园类似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已建立的国家公园现行的管理规定大多是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以及相关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环保部明确表示国家公园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名胜区,故而这些指导性法律文件已不能满足现在和今后公园管理的需求,亟需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地法》,明确法律地位和主管单位,建立评审标准和程序,并制定具体的国家公园管理条例。

雷光春强调,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必须服务于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在“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下将国家公园自然文化资源当作商品盲目地进行企业化运作,将带来难以修复甚至不可再生的破坏。他认为,国家公园管理要突出公益性,严格限定经营活动的空间和业务范围。以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发挥保护地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效益。

自然保护体系篇5

[关键词] 确定依据 自然保护区 保护范围 外来物种引进 措施 法律制度

1992年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型,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自此,各种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和活动应运而生,其中,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范围及其依据已经是当今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依据

1.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稳定性。而生物链的稳定性又是由环境决定的,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最终由其生存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决定。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使物种在自然系统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结构性和功能性得以保证,从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丰富多彩。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理论关系

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集中在濒危物种上,而事实证明,我们未来的工作必然转向生态系统功能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濒危物种上,更重要的体现在生态系统和与人类的关系上。人们关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生存的威胁,首先会注意到最易灭绝的物种上, 越是濒危越重要,这一点是非常合理的, 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便会认识到物种与森林保护、湿地保护和生物圈等有着更为重要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平衡才是最终目标。

(2)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有效性分析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世界各国划出一定的范围来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20世纪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很快,目前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截止2007年,中国也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900多处,大家普遍认为,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濒危,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贡献尤为重大.而我认为,看到自然保护区效果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这种保护技术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保护物种生存的目的,但它将动物与其自然栖息地隔离开来,不同程度的干扰了生态进程, 物种与环境,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演化过程就此消失,是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严峻挑战.以大熊猫保护为例,建立专门的保护区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自然生态环境,在人工帮助下繁衍生息,但本质仍是被保护而非自然生存状态,它作为生态系统元素的一部分,功能并没有得到发挥,其野性和生存能力不是加强了,而是大大减弱了,长远看来,反而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此外,自然保护区的经营和管理也已出现问题,主管部门较多 ,各自为政,影响了整体规划;许多保护区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经费,而不得不面对现实,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收入, 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与其他生物资源作为保护区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部分地区由于资源紧张,还出现了居民和保护区争夺资源使用权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目的的发挥,因此,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问题至得认真商榷。

3.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

(1)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理论

不同的物种适应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不意味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生物都一样多,结构都完全相同。不同地区都有适合其条件而生长的物种,该物种在此地数量多起积极作用,在另一地方则可能相反。例如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由于人们对物种特性的不了解,致使某个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物种的区域性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2)外来物种引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有效性分析

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段时间内我们便将引进外来物种作为快速增加物种数量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短期内看似有效,却带来了一个长远和影响深刻的大问题,即外来物种入侵: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和适应,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必须要有人的帮助才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以“紫色恶魔”的凤眼莲即俗称的“水葫芦”为例,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凤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由此可见,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不仅不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发展为一场生态灾难。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围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范围包括哪些,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采取措施保护濒危及珍稀物种,减小物种灭绝速度.另一种则认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那就是保护所有生物,任何物种都不应从生态系统中消失.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确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象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大家商榷:

1.是否每一个物种都应受到保护

从各类研究数字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过去60万年间10万种左右的物种才消失,而现在每一个小时就会消失一种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是相当惊人,自1600年以来, 人类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由此,许多人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地球上所有存在的物种,使物种的数量保持在最大数目.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从进化论而言,每一个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能保存下来,都有它的合理性.但同时,自然界也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随时淘汰那些不符合环境,地理状况及气候物种,达到自然状态的最优化.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都是彼此联系的,但它们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某一个物种灭绝、或者濒危,并不足以使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关键还要看灭绝或濒危的是什么样的物种,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保护所有物种,而是要尽可能的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使不该灭绝的物种降低灭绝的危险。

2.物种的保护应注重量和质的结合

目前,我国已经采取许多措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所建的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我国70%的陆地生物系统、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使绝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我们在保护物种上做出的成绩值得肯定,另一方面,还应该充分认识到物种质量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单单是盲目的维持和增加物种的绝对数量,还要考虑物种的未来发展,其年龄结构必须合理,性别结构必须稳定,优势基因必须发扬,从整体上提高物种的质量,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求。

三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确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象及其依据,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首当其冲,我认为,实践中应该对各个物种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 目前,全世界的生态专家已经得到一个共识,如果你要去保护野生动物,那么最好的理念就是在野生动物的家乡、原始栖息地去保护它。比如说保护大熊猫,不是将其放在动物园里,而是将它放到保护区内更为合理。当然,待情况转好后,大熊猫的最后归宿不是被人们养起来,而是被放归大自然自由生存.就地保护是现今我国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一项保护措施。

2.迁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到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然而,将物种放进动物园,植物园是不是就达到最终目的了,答案是否定的,迁地保护目的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个重要补充。

3.建立基因库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计划,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把各种珍稀动物的胚胎、基因冰冻起阿种措施听起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践中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因为它一定能够程度上挑战了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一旦滥用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4.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我们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一,补充自然保护区制度,明确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体制。第二,建立严格的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制度。从维护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如加强生物引种,交通运输,国际货物贸易等分方面的监督,建立生物引进风险评价等。第三,建立基金制度。要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儒泳:《生物多样性的启迪》[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嘉滨: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法律体系的重构[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3]陈晗霖: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安徽农业科学,2006(3)

[4]孙中艳: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中国发展,2006(4)

自然保护体系篇6

关键词: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

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财富之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大自然的过分摄取,严重威胁了野生动植物的栖身之所。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生存环境,同时也满足了我国对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野生动植物的发展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其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其中任何一种物种遭到了破坏,其带给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衡量和计算的。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其与人类一样共同构成了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我国野生动物的保管与管理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稳步发展阶段,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果具体如下:

1.1 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法律法规体系中,《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在其前后还分别颁布了《森林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在中央颁布的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各省、各市也相应出台了一些带有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初具规模。

1.2 自然保护区建设体系的完善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实施,在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生态脆弱区动植物的保护都纳入了该工程的保护范围内。

1.3 野生动物拯救工程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野生动物的拯救工程集中体现在我国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七大拯救工程”,分别是大熊猫拯救工程、扬子鳄拯救工程、海南坡鹿拯救工程、高鼻羚羊拯救工程、野马拯救工程以及麋鹿拯救工程。林业部于2008年制定并出台的《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将完善我国对现有的13个大熊猫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同时也将拟14个新的大熊猫保护区,总面积高达4242km2,大熊猫栖息地2479km2。同时建立17条大熊猫种群间走廊带,32处大熊猫栖息地管理站,强化对大熊猫的保护。而朱q保护工程中,林业部业也制定了相关的计划,计划中提到将要家里13个朱q保护地,总面积高达4130hm2,在保护朱q生活环境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控制朱q保护地区的人口增加,恢复湿地,改善朱q的觅食环境,同时,结合人工饲养繁殖种群,保护野生动物。

2 野生动物资源统计工作初见成效

1949年后,我国对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面加大了调查的力度,曾多次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区域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积累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资源,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而在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明确对我国野生动物资调查进行了规定,即“组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突出强调了野生动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的进展。

3 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也相应的加入了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如《并未野生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在6项双边保护协定的签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签订,同时在国家交流、合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开展了与世界银行的交流合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交流合作等。

4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全面启动,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条件,在提高全民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也是保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2002年,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预计在50年的时间内实现对野生动植物的全面保护以及建立基本的自然保护区。

5 结语

自然保护体系篇7

关键词:甘肃 生态文明 自然保护区

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惜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的濒危动物、植物、地质剖面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基本规律、物种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是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为人类活动后果评价提供基础准则,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为研究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全面的天然“本底”,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里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保存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过程和完整、稳定和连续性的生命支持系统,保留有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带,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对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的研究,生物环境间的制约规律,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生物内部各品种间的消长与调控,以及环境因子改变后预测可能带来的后果;人类活动干扰与自然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等研究,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的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研究和调节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保护区还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提供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停歇地,为研究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等提供天然场所;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2.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发展和边疆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甘肃地处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又是一个内陆河密集的省区,承担了我国主要江河源头水源保护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境内沙漠化的遏止、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等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生态安全大局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甘肃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地貌复杂,跨越亚热带、暖温带、温带3个热量带,正好处于全国几大自然地区的交汇处,是全国唯一同时占有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的省份。其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区域分异明显,自然生态条件纷繁复杂,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暖温带阔叶林、青藏高寒植物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大植被类型。森林、草甸、草原、丘陵、山地、高原、平川、沙漠、绿洲、戈壁和冰川冻土等地貌交错分布,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及走廊北山山地等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造就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与措施的复杂性。

3.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其重要性

甘肃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极具保护价值。全省境内分布有脊椎动物8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一级保护动物33种(哺乳类19种,鸟类13种,昆虫1种),二级保护动物81种(哺乳类22种,鸟类48种,两栖类2种,昆虫类8种,鱼类1种),其中大熊猫、普氏野马、野骆驼、金丝猴、扭角羚、绿尾虹雉、雪豹、白唇鹿、藏原羚、野牦牛等是我国特有或濒危的野生动物。甘肃自然分布植被类型种类繁多,野生植物4 0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梓叶槭、香樟、榉树、水杉、岷江柏木、白豆杉、连香树、香果树、水曲柳、厚朴、发菜、独叶草等29种,甘肃省林业厅已研究但尚未公布的省级重点保护珍惜植物有七叶树、油茶、三尖杉、紫荆、油樟、武当木兰杉木、红茴香、黑壳楠等20种。

截止2012年,甘肃省林业系统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49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6处(表1),省级32处,县级1处。保护区总面积873.7万公顷,占甘肃省国土总面积的20.7%,在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处在领先地位。这些保护区保护了甘肃省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以上的湿地,是甘肃省生态保护的主体。

按类型划分: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24处,总面积356.87万公顷,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8处,总面积331.75万公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9处,总面积120.85万公顷,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8处,总面积64.22万公顷;按区域划分:河西地区自然保护区有18处,总面积670.86万公顷,甘南地区自然保护区有10处,总面积120.17万公顷,陇南地区自然保护区有9处,总面积37.84万公顷,分布在陇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3处,总面积26.21万公顷。分布在中部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9处,总面积18.61万公顷。

甘肃森林植被稀疏,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和发展生态系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其自然保护区布局科学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备,不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还在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甘肃林业生态保护和管理的主体,对祁连山的保护,民勤的生态治理,敦煌西湖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甘南重要湿地的恢复和水源涵养,白龙江流域、黄河中上游、“两江一水”流域的生态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4.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甘肃大多数部级保护区虽然完成了一期和二期基础建设项目,但保护区建设的总体进度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基层保护站建设还存在着资源监测设施不足,巡护设备相对简单,生活生产条件简陋,科技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满足不了当前保护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省级保护区至今还没有建立管理机构,无人员无资金,各项工作几乎还处在停顿状态,有的保护区的社区共管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开发建设项目监管不力,对非法采矿、修路、修筑设施、采石挖沙、建设水电站等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的措施不力,监管力度不强,不能在源头上制止。

(2)保护区管理水平不高,科研监测工作滞后

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方式粗放,内部管理混乱不规范,不能打破地域观念,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对区内发生的违法、违规、违纪等问题不能依法及时查处,导致乱占林地和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管理松散,方法简单,工作制度不健全,宣教工作不扎实,管理工作仅在原地踏步,甚至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本底资源不清,监测手段落后,资源监测不系统,形成科研工作滞后。人才队伍建设落后,职工整体素质较低且参差不齐,科研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引进培养困难,有的保护区的资源监测不规范,甚至有的还没有开展资源监测,科研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3)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还没有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的地方把经济建设用地转向了自然保护区、湿地,危及生态安全,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带来压力。部级保护区虽然在项目建设和资金等方面得到了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但仅仅维持了保护区日常性和基础性工作,如果要提升保护区科研、监测和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大多数省级保护区还未建立起管理机构,已建立机构的保护区,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建设项目没有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之中,基础设施项目经费无来源,发展后劲不足。

致谢: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汪杰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魏怀东研究员给予文章很大帮助,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甘肃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林业志(1986-2005),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2] 胡娟.论生态文明建设[J].科技促进发展,2007,(5):29-31.

[3] 孙彦泉.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3):7-10.

[4] 赵建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理论视野,2007,(7):32-34.

[5] 任建军.甘肃建设生态文明省探析,甘肃理论学刊2010,6:128-131.

[6] 石玉亭.将甘肃设为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试验区,[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1):86-92.

[7] 张韬,邱守仁.论甘肃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科技,2006,22(11):1-3.

[8] 许振文.甘肃省生态安全分析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8(01) :32-34.

[9] 吴晓军.甘肃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报告选,2010,(11).

[10]张政民.建设甘肃生态文明省的思考,[J].发展论坛,2011(12),(1):86-92.

自然保护体系篇8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保技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69-03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诺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据世界旅游权威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存在的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实际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行为现象与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加以深入研究,运用一系列创新型实用型生态环保技术,构建一个适用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类型

(一)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来储存数量丰富的自然资源越来越被广泛地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而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通过反省,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世界各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并把它视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约8619处自然保护区,其中列为部级的有124个。在这些保护区中有不少都开展了生态旅游业,并已投入生态旅游运营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如在哥斯达黎加,生态旅游的收入已占整个旅游业的95%。中国目前也有约82%的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生态旅游业。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和世界的自然保护区都在逐步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区域。

(二)生态环境问题类型

从目前调查分析的资料显示,很大一部分自然保护区由于缺乏系统妥善的开发规划、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环保措施,致使不少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不强调生态系统保护的传统旅游方式,对生态旅游区的破坏更是严重。类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期环境影响

(1)基础设施建设需进行填挖方,将破坏原有植被,造成植物总量减少。旅游区建筑物布局不合理,服务基础设施位置的不合理,会破坏周围植被和其他生物的生长环境。

(2)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尘埃吸附在周边林木的叶面上,减弱林木光和作用的进行,进而影响林木的生长。

(3)给排水管网、供电通讯设施的布设,会造成空间景观视觉上的影响。

2、运营期环境影响

(1)大量游客进入旅游区,造成游览空间上的拥挤,易引起生态环境的超载。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丢弃的旅游垃圾和固体废物,由于降解程度不一或不当处理,易造成土壤污染和视觉污染。

(2)管理机构、接待设施、旅游厕所等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将导致水体污染。

(3)过往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餐饮业的油烟以及废气物的不当焚烧,易造成大气污染。

3、自然灾害影响

由于人的不断介入,对生态旅游区的干扰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应运用生态环保技术来提高我们的生态恢复能力和保护能力,这些消极影响大多能通过有力得当的保护措施得到控制。如果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减去恢复力小于零,则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因此,要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以尽可能消除消极影响。

二、生态环保技术体系理论支撑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积极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是我国的既定发展战略,在进行旅游开发和规划的过程中,秉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念是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理论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和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各部分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维持了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内任何一组分其状态只要发生变化,就会通过这种交换作用影响到其他组分,进而波及整个系统,这种变化如果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调节能力的范围,将造成生态系统平衡的失衡,甚至造成整个系统功能的丧失。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保技术的开发,有效利用已有的环保技术,否则,超过生态保护区的承受能力,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本质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而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然而,这些年来发生的不少事件,却说明了这种互利互惠只是一种理论,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物质载体,载体一旦遭到破坏,谈何生态旅游。

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时遵循生态理论和可持续理论的理念,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来协调环境与资源利用开发的关系,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也将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三、生态旅游区生态环保技术体系的应用

(一)生态环保技术概述

生态技术是符合生态性要求的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应用性技术,环保技术指专门的环保设备生产技术和其他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技术。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环保技术都可以不加考虑的应用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中

去。自然保护区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对环保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技术和环保技术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达到生态环保技术的要求。

(二)目前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特点

1、专用技术相对缺乏

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基本等同环保技术,生态旅游区环保专用技术不高。

2、技术分布的分散性

由于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各个地方,导致了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各自为阵,使得国家对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的发展投入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督协调,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大。

3、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性薄弱

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由来已久,这种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设备方面也是很突出的。在转化、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环保技术和设备方面,无法满足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也缺乏解决日益扩大的旅游环境问题的综合实力。而环保技术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更是显得不足,由于环保技术本身的不完善性导致即使有些技术被用于旅游环境的保护,其效果也甚微。

(三)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体系

纵观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国内外环保技术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旅游区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旅游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三是以生态为核心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生态保护技术为核心的可持续保护。

现代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出现已展现未来生态技术体系的雏形,一个完整、成熟、广义的生态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可持续资源的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的开发技术。

2、生产过程生态化的技术:防止和消除内污染的技术。

3、还原生产技术:将生产废物做无害化和再资源化处理的技术。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狭义的生态技术系统。

4、生态化的产品。如目前兴起的对生态和人体无害的所谓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

(四)“源头削减”式新型环保理念

长时间以来,环保技术的发展侧重于末端处理。即在污染物质形成之后才进行处理,其缺点是投资大,经济效益低,有相当的风险性等。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种以“源头削减”为主的“清洁生产”工业技术。其主要内容是清洁的能源如各种节能技术;清洁的生产过程如减少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噪声等危险因素;清洁的产品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危害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等。这些理念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技术开发中来,我们在注重末端处理的同时也要进行污染“源头削减”。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环保意识等思想道德素质等软件建设,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法律制度、硬件设施建设,用法律手段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以严惩,积极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四、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区不同于一般传统的旅游区,生态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区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区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区赖以存在的辅助条件,对生态旅游资源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因此,应增强生态旅游的氛围,强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是既对立又统一,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开展生态旅游,而对生态环境不加以保护和建设,生态旅游活动就难以维持,不加限制和管理的无序开发必将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成为掠夺性开发,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对生态旅游区的彻底毁灭。所以对这两种重要构成要素的保护是我们进行旅游区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应用生态环保技术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上一篇:海洋科学培养方案范文 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认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