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01 10:23:44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1

为深入贯彻党的和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妥善解决城乡贫困居民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

临时救助是一项传统的民政业务,主要是指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制度。长期以来,临时救助制度在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缓解他们的特殊困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对临时救助制度建设非常重视。回良玉副总理在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上强调,要“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各地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临时救助制度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总理的要求,用心了解社情民意,认真研究城乡低保边缘家庭的贫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临时救助制度建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二、合理确定临时救助的范围和数额

临时救助制度主要是为困难家庭提供临时性生活救助,其对象主要包括:1.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重点是低保边缘家庭;2.虽然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但由于特殊原因仍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3.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各地要根据临时救助的非定期、非定量特征,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情况和维持当前基本生活的需要,结合本地实际,依照规范的程序合理确定救助方式、救助数额,并注意协调安排有关社会专项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政策衔接配套,切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

三、规范完善临时救助的受理和发放程序

建章立制,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基础。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或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规范管理,是当前临时救助工作的重点。各地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临时救助的受理、审核、审批及发放程序。临时救助工作程序既要严格规范,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又要尽可能避免繁琐复杂,符合“救急救难”的工作特点。临时救助的申请,原则上应以家庭为单位提出。临时救助的受理、审核及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应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要明确规定一定时期内享受临时救助的次数或享受临时救助的时期,避免临时救助长期化。要强化居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确保临时救助工作标准公开、程序规范、结果透明。

四、不断加大临时救助资金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开展临时救助工作是地方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地民政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有关工作,协调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合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各地要建立健全广泛的群众参与机制,通过慈善劝募等方式募集临时救助资金。将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助资金及时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在救助形式上,各地要积极探索现金、实物与提供服务相结合的临时救助方式,不断总结和推广“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社区在组织邻里互帮上的作用,形成临时救助与慈善事业及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各有侧重、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各地民政部门要加强对临时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防止临时救助工作中的随意性和其他不规范做法,确保临时救助制度的健康顺利实施。

五、加强协调配合,确保临时救助制度落到实处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喀什地区民政局;城乡低保;困难群众

当前,切实做好低保工作,是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在城镇涉及下岗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在农村涉及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安排好了,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做好低保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解决得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喀什地区城乡低保及发展概况:

喀什地区辖11县1市,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人口403.69万,其中农业人口311.6万,截至目前全地区共有7.6万户21.1万城市困难人群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占全区城市总人口的22%。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困难群众有16.2万户,50.45万人,占全地区农业人口的16%。

喀什地区低保于1998年在喀什市和泽普县开展试点,1999年在全区全面铺开,城市低保人数范围由1999年的7721人扩大到如今的21.1万人,年需保障金由最初的460.6万元增加到目前的5.95亿元,人均每月补助从最初的49.7元提高到目前的225元。农村低保2007年7月1日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要求,年需保证金由最初的1.35亿元增加到目前的6.83亿元,人均每月补助标准由最初的22.3元,上涨到目前的107.3元。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就:

(一)不断加强城乡低保基础建设。

(1)完善了低保组织体系。地区、县、街办(乡镇)三级普遍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城乡低保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全地区低保工作。地区民政局设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各县(市)民政局普遍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配备工作人员3-5名,通过与地区劳动局沟通,为各乡、街办解决了172名低保公益性岗位,初步形成了有专人负责低保工作的城乡低保工作体系,确保了城乡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培训基层低保队伍建设。喀什地区坚持推行低保属地化管理,把社区、村(居委会)作为城乡低保工作的落脚点,通过社区、村(居委会)作为城乡低保对象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依托社区、村(居委会)开展困难居民家庭状况普查,进行低保初审、动态管理等工作。

(二)不断提升低保规范管理水平

(1)加强了低保法规建设。喀什地区结合低保工作实践,不断完善各项低保政策制度,出台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喀什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喀什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喀什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喀什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管理暂行办法》、《喀什地区低保量化考核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低保政策、制度体系,推进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2)规范了低保工作程序。喀什制订了地区、县(市)、街办(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四级低保工作流程,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使低保工作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喀什地区围绕《低保量化考核标准》按照制定科学化、申报审核程序化、审批过程公开化、资金发放社会化、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档案管理规范化的要求,狠抓了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严格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调查,规范申请、审核、审批和资金发放程序,保证困难群众随时申请,随时审核,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动态管理。喀什地区在低保工作上注重把握动态管理的两个环节:一是全面落实低保对象定期核查制度,对低保对象定期复查。二是在采取不定期的抽查和每季度一次的全面集中核查中2012年,各县(市)通过认真开展全面集中核查,共核查清理城乡低保对象70069人,占城乡低保人数的9%,其中城市低保对象8501人,农村低保对象61568人,对在核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严惩,初步形成了低保对象能进能出,低保标准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了“分类施保”和“应保尽保”,有效维护了喀什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贫困群众切身利益。

(三)积极开展实施了社会救助资金现金发放。

城乡低保资金都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高压线,为确保城乡低保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到城乡弱势群体手中,切实加强城乡低保资金的监督管理,喀什地区在民政、财政设立了专门的账户,实施封闭运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摊派、拖欠、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充分保障了低保对象的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喀什地区城乡低保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在城乡低保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保障员编制、工作经费、交通工具。地、县(市)民政部门管理着全区71.5万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城乡低保对象,民政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的成倍增长与各县(市)、乡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少(乡镇民政干事专职不能专用)、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基层民政工作严重“缺位”,尤其是2012年1月1日起,所有的民政社会救助资金全部以现金形式发放。

建议:为确保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能在基层真正贯彻落实,改善工作条件,解决人员编制和交通工具,保障工作经费。

(二)解决低保工作人员特殊津贴或津贴。低保工作人员既要面对面接触大量有传染病的特殊困难群体(如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并且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45号)文件要求,还肩负着处理接待职责。喀什地区民政局低保中心仅2012年截至目前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00余人(次)。与此对应的是只有处理接待责任、义务,没有相应的权益和岗位津贴,导致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对有传染性的特殊困难群众存在推诿,对事件不积极,不重视。

建议:文件规定解决低保工作人员特殊津贴或岗位津贴。

参考文献:

[1]李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2]曹海兵、刘建中、陆骏骅.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江海纵横.2006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宪法修正案 特殊群体 人权

2004年3月,随着新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新的宪法修正案经全体人大代表表决以高票通过了。在这次的修正案中,最令人鼓舞的一条便是将《宪法》第33条第三款改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而将原来的第三款作为第四款置于其后。正如大多数媒体所言,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又一里程碑。这也是在我国政府签署《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我国人权的又一成功。然而,《由于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大法,其性质直接决定了这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不可能非常具体、详细,所以,当我看到整个修正案中只有这一条是直接关于人权保障时,又不无感慨。因为这次修宪虽然规定了保障人权的条款,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具有司法上的可操作性。另外,由于保障人权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保障特殊群体的人权,而这次修宪中并未曾涉及。

也许有人会疑问,原来《宪法》的第45条、第48条不是已经对特殊群体的权利作出保障性规定了么?即便这次修宪中未再次涉及,也无妨呀。

但是本人却认为:

首先,并非一切特殊群体都已经被《宪法》所保护,《宪法》只保护了其中的一部分,如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特殊群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特指某些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生存状况。那些由于自身或社会原因常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被称为特殊。特殊主要表现为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的低下,正是由于这种力量的低下使得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体现为一种特殊。其特征表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因此,不论在哪个国家,特殊群体的外延都是很广泛的。例如某些患有心理疾病(具体如同性恋者)或生理疾病的人(具体如肝炎携带者),其平等工作权就容易受侵犯;再比如一些因为先天的身份性因素而直接在寻找工作过程中遭受歧视的人群(具体如农民工、在北京、上海的外地大学生)。这些特殊群体在人口数量上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实际的生活待遇上却是被人忘记的。谈论至此,本人想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有一段涉及实质正义的论述,转述于此:“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不平等,……作为社会制度或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必须从最少受惠者的角度来考虑补偿问题。”“补偿原则是指为真正对待所有人,社会必须更多的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要求按平等的方向补偿有偶法因素造成的倾斜,通过法律手段使之重新平等。”事实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最少受惠者”的数量及类别却在不断增加;更令人悲哀的是原先仅因“偶法”因素造成的不平等却有可能因为法律的规定变成合法的不平等。例如《公务员条例》就规定肝炎携带者不能当公务员;《律师法》也规定受过刑事处罚(过失除外)的人不能拥有律师执业证书。以上这些违反《宪法》中关于一切公民享有工作权的法律法规直接侵犯特殊群体的权利。

其次,《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在立法技术上是封闭性的,而非开放性的。这直接导致公民(是否是特殊倒在其次)权利的不完全规定。而如果《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不能将全部公民权利加以保护,那么不知道哪部法律敢越俎代庖。如此以来,即便目前《宪法》有第33条第3款,而由于规定的不明确也将形同虚设。另外,作为特殊群体而言,只在《宪法》中规定几种权利,是远远不足以保障的。因为针对特殊群体人权的保护,要求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解决特殊群体问题的过程中,国家不仅需要物质的扶贫,更重要的是人本的关怀和感情的投资。任何政府都必须以人民的社会权利和基本福祉为最高原则,最大限度地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使公民的权利得以加速实现。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民众不仅不必惧怕政府,而且应该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们的“公仆”履行其本身的义务。“权利使得最边缘化、最没有势力的人或群体也能借助国家的或国际的法律框架向政府提出权利要求”。缺乏关怀和关爱的扶贫投入,其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只能是事倍功半,因为心怀牢骚的贫民哪怕得到再多的救济和福利,仍然会对政府和社会感到不满,这并无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相反,如果政府的物质投入有限,但扶贫的过程处处充满人性和人道的关怀,其效果却反而是事半功倍。因此,突出特殊群体中的“人本原则”,给予特殊群体社会的认同与人格的尊重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2)平等原则。平等是指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处的同等地位和所享有的同样权利。平等观念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法同时产生的,是法的固有属性之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最早以法的形式作了确认:“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我国宪法也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后来,随着人权运动的深入发展,人们又提出了权利平等原则,这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着重于强调反特权、反歧视,要求人人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而权利平等要求全体公民都应享有某些基本的、受到宪法保护的权利,即权利平等不仅仅包括政治权利的平等,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平等,因此对特殊群体的权利进行保护首先要确立平等的原则。(3)特殊保护原则。人权保护理论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双重属性,由于人权主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和自身条件的不同,对一些特殊地位的主体有必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给予特殊保护。特殊群体作为权利易受侵犯,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是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其保护应采取特殊保护的原则。包括:①禁止歧视原则。此原则主要是在消极意义上对特殊群体权利所采取的保护,其内涵为禁止对特殊群体干涉并采取宽容政策,如女性与男性有平等的工作权,残疾人与健康人有平等的名誉权,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②特殊保护原则。该原则要求国家于情况需要时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特殊群体能够获得充分发展与保护,加速实现社会的整体平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民权运动的肯定性行动就反映了该原则。西方学者罗尔斯提出的两个正义原则更是反映了对特殊群体的特别关注。第一个是平等的自由原则,即每个人都应在社会中享有的自由权利;第二个原则是差别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均等原则。差别原则要求在进行社会化财富分配时,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最少受惠者,就是说,利益分配应该向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公平的机会均等原则,要求在公平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职位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罗尔斯的理论反映了一种对最少受惠者的偏爱,一种尽力想通过某种补偿或再分配使一个社会所有成员都处于一种平等地位的愿望。其目的在于想尽量将自然及社会环境对人所造成的不平等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大家在竞争的出发点上真正平等。另一位西方学者德沃金区分了两类平等概念,第一类是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要求平等地分配某些机会或义务。第二类是作为平等的个体而受到对待的权利,这一权利要求每个人都能受到同样的尊重和关心,强调人本身的平等,而不仅仅是某些机会或义务的平等分配。按照德沃金的观点,自由和平等这一对在自由主义理论看来是对立冲突的范畴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残疾人、智力迟钝者、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而言,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补偿他们可能遭受自由损失,也就是说,分配给他们足够的资源,使他们享受和平常人一样可能的自由。德沃金这一抽象的资源平等理论为特殊群体的权利提供了充分的保护。社会特殊群体或由于自然的原因无法拥有平等的资源,或由于社会的原因受到歧视而被剥夺了本应拥有的资源,根据“把人们当作‘平等个体’来对待”的原则,特殊群体的潜在损失必须受到关心,政府应当补偿给他们没有拥有而本应拥有的那部分资源。上述罗尔斯、德沃金的机会均等论、资源平等论等无疑是现代占主流地位的平等理论,构成了特殊保护原则的主要内容,其对特殊群体的保护无疑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4)区别对待原则。此原则要求对特殊群体进行特殊保护应针对各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属性而有所区别对待,也就是说每个特殊群体都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殊属性,也正是因为该属性,该群体才会受到歧视,处于特殊,因此特殊保护的措施只能针对该特殊群体作出。比如,对下岗失业人员我们强调对其就业援助,对儿童我们强调其健康成长的权利,对残疾人强调其受教育权,就业权等等。(5)合理性原则。虽然体现特殊保护原则的“肯定性行动”给特殊群体带来了福音,但是“肯定性行动”很快受到来自另一个方面——“反向歧视”的挑战,肯定性行动政策与“反向歧视”观点的争论焦点在于国家对特殊群体所采取的补偿性措施是否合理,这种区别待遇是否合理。我们认为,尽管反映了特殊保护原则的肯定性行动政策有其合理的内核,但是无所限制地采用积极措施确实会形成对强势群体的“反向歧视”,同时形成一些其他的诸如道德公害和欺诈等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系列不良后果的发生,对特殊群体特殊保护应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与其自身境况相当,也就是说,差别待遇应该有理、有利、有节。因此,特殊保护应坚持合理性原则,要遵循一定规则,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这样,其运用不仅不会形成对强势群体的反向歧视,反而由于缓解了社会冲突与矛盾,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更公正的意义上实现社会的整体平等。

再次,不论法律规定的人权的内容的多寡,如果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对侵害特殊人群的行为进行规制,即便《宪法》中规定的人权再详细或在有开放性也是徒劳的。因为罗马法的谚语“无权利,无救济”早就从现实的方面证实:没有救济机制的权利就是不能实现的权利,因而就不是权利。所以本人认为,《宪法》不应只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权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侵犯哪些权利,还应规定公民的权利受侵害后如何救济的问题。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因为他们的承受能力有限、侵害别人的能力更加有限,故更易受到别人的侵害,更应加大对其的救济力度。

而针对上述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稳定、明确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平等的公民权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特殊群体对自身权益的保障不应仅仅局限于普通法律,更应通过宪法,使宪法所确认的各项基本权利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实现与保障,使宪法真正成为“权利的宪法”。因此,充分发挥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功能和义务,应当是基本权利的固有内涵,是宪法规范的基本功能与宪法规范作用发挥的基本目标。 当然,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只是一种框架性的内容,具体内容需要相关的部门法来规定,并不是说宪法可以代替部门法的功能;但同样也不能有了部门法就不需要宪法自身的保障了。虽然我国宪法确认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和内容,但由于我国部门法规范尚不健全,特别是不少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得不到部门法的确认与保障,不少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并没有相应的部门法的保护。这就产生了基本权利虚置的问题。据学者统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十八项之多,但时至今日,只有其中九项基本权利制定了具体的法律加以保障,另外九项则长期停留在宪法字面上,缺少成为实践中的权利的必要渠道。

其次,要建立和健全一个保护和保障既有权利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机制。在宪法与法律保障人们享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权利,以及得到获取权利的机会之后,并不能保证人们已经摆脱了权利的失衡状态,因为社会还需要建立和健全一个保护和保障既有权利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机制。不然的话,现有的权利和机会仍然有可能随时得而复失,得到权利的过程和机会需要公平,失去权利的过程和机会也需要公平和公正。尤其是维护权利的法律,更需要保障人人平等。

第三,增强特殊群体在法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其实强调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的一大要义是需要特殊群体“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并促使现有的规则趋于更合理,更公平。由于长期无法参与有关游戏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多的特殊群体出现了对主流社会的认同危机,长此以往,这批权利贫困集团被日益边缘化,对主流社会和主流价值出现逆反心理。并且,他们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方式常常是非制度化的、突发性的,这种方式很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另一方面,如果有关特殊群体保护的决策实际上是由强势群体进行的,这种决策在有效满足特殊群体需求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只能依赖决策者的善良愿望。因此,特殊群体问题是政府、特殊群体以及非特殊群体之间的复杂的互动行为,特殊群体本身也应该是行动的主体之一。

最后,完善特殊群体的权利救济机制。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违宪审查制度,因而,公民很难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获得权利救济。宪法规定的内容涉及的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如果宪法不能进入司法程序,直接成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那么一旦公民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没有相关的部门法来保障时,就必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宪法规定的内容不能在司法领域得到贯彻实施,就不可能树立宪法的权威,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行的司法制度,探寻建立普通法院司法审查机制的合法性与可能性,赋予普通法院以司法审查权,使得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只有通过国家权力特别是司法权力的保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障。

以上,便是本人对今年修宪的一些看法,也许过于苛求法律完善的一步到位的程度,而忽视了法律发展所需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请老师谅解。

参考书目:

①《正义论》,罗尔斯 著 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 译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4

一、今年工作情况

(一)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是低保提标扩面效果显著。城乡低保经过两次提标后,我市城市和农村的低保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600元、每人每年5150元提升至目前的每人每月720元、每人每年6480元,较年初提升幅度分别达到20%、25.8%;截止11月底,全市农村低保在保对象54093人,较年初增加27.1%。全市共为农村低保对象54093人发放农村低保金18306.8万元,月人均补助达到347.04元,较年初提升16.3%,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稳定有效保障,农村低保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二是特困供养水平同步提高。我市城市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年初的每人每月900元提升至1080元,提升幅度达到20%;农村特困供养的基本生活标准由年初的每人每年6695元提升至8424元,提升幅度达到25.8%。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共为372名城市特困对象发放救助金376.8万元,为7676名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发放救助金4336.7万元,农村特困供养对象较年初增加646人,增幅达9.2%。

三是临时救助救急救难作用不断增强。我市所有镇(街道)都设置了5万元以上的临时救助备用金,全部实现小额临时救助由镇(街道)直接审批,切实强化了临时救助时效,充分发挥了临时救助在“救急难”过程中的“雪中送炭”功能。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共为城乡困难群众157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00.4万元。

四是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孤困儿童生活费标准大幅提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一、二级补贴标准由年初的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提升至147元,增幅达47%;三、四级补贴标准由年初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提升至119元,增幅达32.2%;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补贴标准由年初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提升至132元,增幅达32%;二级补贴标准由年初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提升至115元,增幅达43.75%。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2995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7971人,全年预计共发放两项补贴约1.07亿元。与此同时,孤儿生活补贴由年初的每人每月920元提升至1500元,增幅达63%;困境儿童生活补贴由年初的每人每月500元提升至1100元,增幅高达120%。全年预计共为5955人次发放孤儿生活补贴742万元,为1158人次发放困境儿童生活补贴92万元。

五是及时启动物价联动机制发放临时补贴。自2020年1月起,连续9个月启动价格联动机制,共为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4.26万人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约2390万元,确保了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受到波动和影响。

(二)创新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新举措,兜底保障富有成效

5月25日,联合扶贫、财政、残联等部门创新出台《关于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进一步做好农村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淄民﹝2020﹞44号),坚持把农村低保线作为守护困难群众的生命线、安全线和尊严线,做到应保尽保、到户到人,在保住点、兜住底、稳定面上,系统谋划、持续加力、久久为功。据统计,在扶贫部门提供的1.2万人中,有4415人纳入低保,有4983人低保边缘贫困人口参照低保单独建立台账管理,市、区(县)两级共投入专项资金505万元。两次低保提标后,又组织全面调查摸底和提标扩面,截至11月底,全市61769名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中,90%以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市10475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50%以上是低保或特困供养对象,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兜牢兜实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底线。

(三)健全完善特殊困难家庭人员长效救助机制,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生活质量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建立持续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长效机制”批示要求,3月4日,由市民政局牵头草拟,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的意见》(淄政办字﹝2020﹞21号);3月23日,联合8部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淄民﹝2020﹞26号),开始在全市探索建立特殊困难家庭人员长效救助机制。该救助机制重点对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即时帮扶人口、持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五类家庭中的重度、中度、轻度失能人员,分别按照每人每月60小时、45小时、30小时,城市每人每小时15元、农村每人每小时10元的标准发放照护补贴,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山东锦阳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和博山12349居家服务信息中心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分类、分标准、分时段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此外,对其中的因病住院治疗人员合规医疗费用予以全免;对困难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金,对重度失能人员发放节日慰问金。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已评估认定符合照护条件的各类失能人员共计14764人,低保特困人数占全部失能人员的91.55%。近日,已会同财政部门,共下拨照护、学生救助、医疗救助市级资金1970.5万元,确保各类特殊困难家庭人员生活、学习、医疗有保障、有提高。沂源县此项工作,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社会救助创新实践典型案例;9月16日,民政部主办的《中国社会报》将我市照料各类困难家庭失能人员的经验做法,以《让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得有“面子”也有“里子”》为题,在头版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

(四)部署开展多项民政领域脱贫攻坚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

先后制定下发《淄博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全市民政领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淄民〔2020〕30号)、《2020年全市民政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淄民〔2020〕33号)、《2020年全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淄民〔2020〕39号)、《关于组织开展“该吃五保吃低保”问题专项排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淄博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民政领域兜底脱贫攻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淄民﹝2020﹞48号)、《关于开展全市民政领域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回头看”的通知》等通知文件,督促各区县对社会救助及兜底保障政策落实、资金监督管理、政策宣传、信访问题线索督办督查、规范低保行政文书情况、有无分配低保指标等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取得了明显整治效果。据统计,全市共妥善处理市扶贫各类检查督查发现问题30件,全市未发生一起人情保、关系保及贪污、挪用社会救助资金事件;共印发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宣传册1000余册;在“该吃五保吃低保”问题专项排查整改中,全市共排查低保对象19379人,符合特困供养条件1498人,其中纳入特困供养471人,签订自愿放弃特困供养的协议(承诺书)1027人,目前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8.4%。

(五)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合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制定下发《淄博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社会组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淄民〔2020〕78号),向全市广大社会组织发出了《关于在全市社会组织中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项行动的倡议书》,助力全市各类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类社会组织聚焦重庆石柱县对口援助、聚焦脱贫重点项目援建、聚焦特困群体帮扶救助等重点工作,积极动员、广泛参与、大力扶持,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果。据统计,社会扶贫网重庆馆会员注册1200余人,消费165295.5元。翗翗助学服务中心为石柱县石家乡小学的40名小学生开展了八次“逐梦计划”乡村娃互联网+支教助学活动;市川渝商会的两家会员单位与重庆石柱县临溪镇红阳村、西沱镇南坪村签订帮扶协议,并已完成2万余元善款捐赠;淄博市担保业协会、淄博市孙启玉慈善基金会计划援助7万元用于对重庆的扶贫协作和对新疆的对口援助;淄博市养生学会、刮痧协会、兰雁医院、大染坊医院、北旺医院、三金医院等协会、民办医院联合开展健康扶贫行动,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义诊、免费体检、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免费查体3000余人次。

(六)组织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助力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效果

一是持续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及时、快捷、有效的救助帮扶。主要开展的救助项目有:困难家庭应急性救助项目:共救助困难群众55人,发放救助金27.46万元;“血透100”救助项目:市慈善总会在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基础上,新增高青县中医医院、淄博威高东润血液透析有限公司等两家机构作为项目合作单位,共救助困难群众313人,拨付救助金93.23万元;“爱心复明”救助项目:全年共救助困难群众715例,拨付救助金104.88万元;“善衣暖心”捐助活动:全年共为33个贫困村发放衣物6816件;定向、冠名基金救助活动:全年共审核办理慈善基金及定向救助32笔,发放资金169.33万元;困境儿童救助项目:全年共发放救助金35万元,救助困境儿童700人;调配发放救助物资:全年向我市困难群众发放价值30万元的捐赠大米3000袋、调配发放物资3934件,向扶贫协作的重庆市石柱县捐赠价值22.09万元的物资2981件。

二是持续开展专项募捐活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困难家庭解决从屋门到院门出行不便问题,市慈善总会联合市妇女联合会、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共同开展贫困家庭“庭院爱心小路”专项募捐活动,共面向社会募集资金54万余元,用于为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修建一条长10米宽1米的院内小路,解决困难村民从屋门到院门的出行问题。同时,联合各区县慈善总会在全市开展“情暖万家·爱在厅堂”公益活动,通过搭建慈善项目平台,面向社会募集项目所需的物资,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日常生活所需的桌椅板凳、家用电器、电脑、图书、衣物等,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文化需求,为助力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二、存在问题

总结分析全年全市民政兜底脱贫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亟待在今后工作中认真解决、改进完善。

一是救助《意见》还没配套、救助政策须要归纳集成。我市《关于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淄政字〔2020〕99号)刚刚出台,区县尚未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我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部门间职能交叉、多而无序及救助职能分散等突出问题,特别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后,医疗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又从民政部门划到医疗保障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同时,群众对各类救助资源和政策标准不了解,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衔接不畅。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困难群众精准求助,影响救助的效率及质量;另一方面不利于政策和资金整合,易出现重复救助或者遗漏救助等情况。

二是信息平台建设丞需加强。由于社会救助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系统,造成救助信息孤岛化、数据格式和标准不统一、共享不及时等现象,导致全市社会救助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亟需对系统和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数据库和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基层救助工作力量薄弱。通过摸底统计,目前各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平均只有2人,不仅需要承担民政、医保及退役军人事务等全部工作,还需要分担镇(街道)的中心工作,很多时候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对重病、重残等困难群众入保、救助对象入户核查、经济状况核对等基础性工作时间紧、标准严、工作量大的实际要求,影响到兜底脱贫质量和效率。

三、下一步打算

为有效防范困难群众返贫风险,更好地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进一步巩固提升民政脱贫攻坚成果,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紧围绕《关于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淄政字〔2020〕99号)全面具体落实,充分运用系统思维、有解思维和平台思维,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更全面地维护和实现困难群众利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困难群众救助政策集成。督促各区县尽快出台《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的配套措施。按照“全面整合、统筹实施”原则,在全面梳理、归纳集成现有的低保、特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司法、慈善、受灾、临时救助等涉及20个部门10大类困难群众的51项社会救助政策,编印《淄博市社会救助工作指南》基础上,按照便民利民原则,编印《淄博市社会救助服务手册》,为全市各类困难群体提供政策支持,指明求助路径,办理救助业务,确保社会救助服务措施到位、各类政策落实到位,达到“政策不遗漏、人群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二是全力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救助库和综合服务平台,合力打造“淄助你”服务品牌;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纳入银行存款、税收、证券、公积金等居民家庭主要经济财产信息。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全市所有救助政策、救助对象、救助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社会救助一证办理、一网通办,困难群众申请各类救助更加精准便捷,优质高效。

三是分层分类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结合《关于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贯彻落实,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实现农村低保和贫困线两线合一”批示,在多次和市扶贫办会商,充分征求、调度各区县意见建议基础上,进行了人员预估、资金测算,并初步拟定“两线合一”方案。下一步,将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农村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与此同时,在全市探索建立“1+n”救助模式,对各类困难群众实行分层分类救助和管理。对收入水平最低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落实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实行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帮扶政策同步覆盖。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与低保对象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低收入家庭成员中存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产业发展困难的,分类实施专项救助和发展帮扶。对支出型贫困家庭,实施支出型临时救助,并逐步将专项救助尤其是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此类群体。对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对象,实施急难型临时救助,突破户籍地和居住地限制,探索由急难发生地给予救助。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均等化服务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做出全面部署。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在保障社会特殊群体基本文化需求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笔者分析了推动公共图书馆实现均等化服务的新思路。

1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具有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功能。其服务内容是利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能够为所在社区公众提供平等的图书借阅、文献检索、专业咨询、知识共享、文化交流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并且每个公民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享有均等的机会和均等的权利,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特殊群体作为社会的一员,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接受服务上享有同等权利,这就是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内涵。

2特殊群体的概念

《意见》中,“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把这类人群称之为“特殊群体”,而不再称之为“弱势群体”,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以往提到的“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更多的是强调他们在经济意义上处于劣势地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弱势群体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缺失,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广泛关注,因此称之为“特殊群体”更为贴切。

3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提供均等化服务面临的问题

3.1服务缺乏针对性

特殊群体相对于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对象而言所占比例较小,但是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服务是以基本的借阅服务为主,而针对性的服务往往随图书馆工作重点的变化而变化。从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的特殊群体服务,比较缺乏深度调研,如果服务与需求脱节,那么服务也就很难持续下去。

3.2服务缺乏主动性

特殊群体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有限,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高,因而很少会主动走进图书馆,更无法体验到图书馆专为他们所提供的优质服务。而公共图书馆,多以馆内服务为主,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特殊群体不了解图书馆,不了解在图书馆里能获得什么;图书馆为特殊群体配备完善的设备设施、丰富的各类资源,但门可罗雀。

3.3服务缺乏专业性

特殊群体对公共图书馆的设备设施、文献资源、信息服务都有着特别的需求,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从设计布局到各项服务都应当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而公共图书馆受到编制、资金等原因的限制,为特殊群体服务的专门人才相对短缺,特别是心理学、计算机、少儿教育、艺术、外语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屈指可数。此外,现阶段对志愿者的招募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都不够完善,志愿者服务很难做到长期而有效。

3.4服务缺乏网络化

公共图书馆针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没有真正形成网络化,文献资源、读者资源、活动资源上亟待整合,而与之相配合的社会资源,如志愿者、相关机构和单位等,也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图书馆应更加主动集结社会力量,打造文化服务网络,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有效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

4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提供均等化服务的策略

在帮助特殊群体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过程中,必要的社会支持十分重要。对于大部分特殊群体来讲,他们已经失去了社会认可的知识和技能,而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教育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障特殊群体“零投入”即可获取文化知识、享受文化成果、掌握生存技能、提高自身价值,这才是社会对特殊群体最长远、最有效的关怀与帮助。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让我们的服务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在为特殊群体提供文化服务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4.1为特殊群体打通无障碍通道

应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免除各项基本服务收费,实现书刊阅览、网络服务、自习全免费。此外,按照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达标的要求,设立少儿阅览室和未成年人阅览坐席,对特殊群体服务工作明确量化指标,加强重点文化工程的落实到位等,这些工作都为特殊群体走进图书馆提供了有利条件。

4.2专业化、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

目前图书馆主要服务的特殊群体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外来务工青年和少年儿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专业化服务项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吸引特殊群体走进图书馆。

(1)无障碍设施建设到位

图书馆在建馆之初就需要将无障碍理念融入到了馆舍建设中,实现了全方位无障碍的设计。此外,为有特殊需求的读者准备的轮椅、盲杖和花镜,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针对视障读者,馆内外铺设的盲道及语音提示,可以帮助他们方便地到达视障人阅览室、卫生间和电梯间。

(2)丰富的服务项目吸引特殊群体走进图书馆

阅览室不仅拥有丰富的盲文图书和视听文献,而且供读者使用的2台电脑均装有明盲文转换软件、语音读屏软件和盲文书籍文本文件,轻型盲文刻印机、多功能视频助视器、一键式智能阅读机则可以辅助视障读者阅读书籍、文稿。视障人阅览室提供的文化服务包括盲文图书借阅、电脑培训、数字资源使用、读书心得交流、活动等,近两年,视障人阅览室与社会单位加强合作,陆续开展了视障人演讲比赛、消防安全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法律大讲堂、为视障人读书、外出参观体验、无障碍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更加贴近读者需求。

针对老年人,公共图书馆可以举办中老年人电脑培训,每年两期,让老年人不仅学会使用电脑,还学会网络聊天、网络购物、微信等,丰富了业余生活。此外,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音乐资料室每天都有不同的老年合唱团开展活动,不仅有中文合唱团,还有英文、俄文合唱团,大家一同学习乐理知识、练习声乐技巧等等。

针对外来务工青年,可以免M开展了电脑操作技能、互联网知识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知识普及,借助信息技术开启人生新篇章。下一步我们将加深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加大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为外来青年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根据少年儿童的成长特点,充分利用“六一”节、双休日、寒暑假举办了如儿童文学作家与读者见面会、亲子阅读、心理讲座、跳蚤市场、讲故事大赛、小小志愿者等多场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吸引少年儿童来到图书馆,促使他们学会利用公共图书馆,激发了他们对图书馆的热爱。图书馆不仅成为孩子们的校外课堂,也成为了不少家长学习少儿教育、感受陪伴乐趣的乐园。

(3)专业化馆员队伍保证服务水平

公共图书馆在为特殊群体服务的过程中,要求馆员不仅掌握图书馆相关业务知识,而且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并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馆员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例如,负责老年合唱团的工作人员,要求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器乐演奏技能;负责摄影沙龙的工作人员要了解摄影器材、摄影技巧、后期图片处理等知识;负责外来务工青年电脑培训和老年人电脑培训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以及授课技巧;视障人阅览室的工作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盲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为残疾人服务的技能;而负责老年人英语培训的工作人员均毕业于英语专业。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保证了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提高了特殊群体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4.3整合资源共建共享

为特殊群体提供均等化服务,不仅需要公共图书馆自身加强资源整合,还需要图书馆界加强联合,同时引入社会力量支持,打造特殊群体服务网络,为特殊群体创造更多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条件。

公共图书馆需要不断加强数字资源服务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丰富数字资源的种类和内容,目前可为读者提供就业培训数据库、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心声・音频馆等十余个数据库资源,此外,网上展览、线上活动,以及微博微信的开通,方便特殊群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服务,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5公共图书馆实现对特殊群体均等化服务的展望

5.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要保障特殊群体平等地参与文化生活,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实现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公共图书馆,一方面我们呼吁国家立法尽快出台,另一方面,严格履行现有各项规定要求,在公共图书馆内部设立专门为特殊群体服务的部门,促进为特殊群体服务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为特殊群体走进图书馆打通无障碍通道。

5.2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深入街道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中小学及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所,大力宣传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和教育职能,以及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范围、项目及优惠政策。通过宣传,使管理部门进一步认识到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的重要意义,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方面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其次,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及馆员要明确自身在特殊群体服务方面应负有的责任,在服务上要更加主动和热情。最后,帮助特殊群体了解自身应享有的文化权利,从而学会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满足自身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5.3壮大志愿者队伍

公共图书馆在对馆员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应广泛招募志愿者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公共图书馆的一些服务的项目,如送书上门、接送服务、朗读服务、外出活动全程陪同等,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只要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士,在接受简单的培训后,均可以胜任公共图书馆的相关工作。

6总结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6

当前,我们正处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城镇,大量待业人员的社会问题,特困企业、破产企业职工和城镇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以及城镇弱势群体的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出现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认真进行分析。但有一点必须明确,这些问题不是改革本身造成的。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包括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鼓励兼并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等,都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全面理解和坚决贯彻执行。当前,部分企业和职工群

众遇到的困难,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困难,是体制转轨、市场竞争、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必然结果,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是长期以来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多年积累的集中反映,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来解决。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要充分肯定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绩,又要深刻认识到

存在问题的严峻性,坚信我们党和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提高做好工作的自觉性。要认识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党领导人民无论是搞革命,搞建设,还是搞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绝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台阶,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

境,已经具备了帮助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条件。

党和政府对目前城镇困难群体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关心和重视。今年2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工作,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2月5日,中办、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扶持困难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部落实到位。3月5日,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弱势群众给予特殊就业援助等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治区党委也于5月12日召开会议,对扶贫帮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中央、自治区的部署,我州于去年11月底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州城镇困难群体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春节、古尔邦

节前对全州13个困难企业的765户困难职工家庭实施了救助,一季度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困难企业职工的养老和失业保险覆盖面,3月下旬至4月中旬又组织工作组对全州低保、养老统筹、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州委还先后三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城镇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应该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

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来帮助城镇特殊困难群众尽快摆脱困境,实现温饱,步入小康。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城镇扶贫帮困工作的重大意义

在全州开展城镇扶贫帮困工作是州委、州人民政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省市负责人会议、自治区城镇扶贫帮困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最紧迫的任务,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做好城镇扶贫帮困工作,是实现“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总书记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为官要知民之痛。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安危,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共产党员、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使命。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出现是改革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开放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当前他们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早日摆脱困境,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我们讲关心群众,首先要关心那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众;我们讲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首先要为特殊困难群众谋利益。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部分群众的困难,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影响。最近一个时期,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关心群众生活,真心诚意为群众排

忧解难。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

(二)做好城镇扶贫帮困工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大力开展对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活动,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新的世纪,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果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困难,就谈不上全面实现小康;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

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个时期以来,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当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在城镇出现了一部分特殊困难群体。对于他们的困难,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使困难群众早日改善生活,同全社会

一道共同进入小康社会。

(三)做好城镇扶贫帮困工作,是维护自治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

实践证明,改革和发展的力量在群众,稳定的基础也在群众。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无不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虽然城镇特殊困难群众只是少数,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如果他们在基本生活、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动摇各族群众参与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也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得不到巩

固。对困难群众的问题,决不能漠然视之,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职工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即使适当放慢一点发展速度,少上一、二个项目,也要把城镇特殊困难群众的问题解决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现在各地加快发展的热情都很高,这种精神状态非常

可贵,但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妥善解决好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把加快发展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为长远的更快、更高发展奠定基础。

二、千方百计帮助城镇特殊困难群体解决就业、就医、女子就学等方面存在的特殊困难

破产、关闭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城镇待业人员和属于城镇低保对象的困难人群以及其他没有单位依托的困难群体,由于收入低,有的家庭有长期病号无力支付医药费,有的子女上学困难,有的人口多尚无一人就业,还有的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家庭日常生活无法维持,这些遇到特殊困难的家庭和人员,是我们当前要重点救助的对象。总体上,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凡是有单位依托的都应该由单位主要负责,

凡是没有单位依托的,由各级政府负责。从现在起,就要把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坚决克服工作一般化问题。只要我们拿出抓计划生育、抓农村扶贫开发和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那种气魄和力度,完全能够解决好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扶贫帮困第一位的措施,帮助困难群众尽快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转变择业观念。这是解决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许多事没人干,许多人没事干”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择业观念陈旧。有些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特别是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在思想上仍然存在端铁饭碗,等国家包分配,宁愿在家待着吃救济,也不愿去从事农牧业生产,不愿到社会需要的某些行业特别

是艰苦的行业去就业,眼高手低,认为从事这些行业丢人,认为自己上了几年学,就应该脱离体力劳动岗位,就应该进机关吃财政饭,把从事农业、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特别是从事三产、个体、私营等工作不认为是就业。这种陈旧的择业观念必须尽快转变,要认识到人的一生有多次就业的机会和选择。许多成功的典型,其创业过程无不是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在一些看似很不起眼的行业,往往却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在这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职工群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克服依赖思想,不断开阔视野,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自强创业。特别是待业青年,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勇气,克服依赖思想和畏难情绪,主动迎接挑战,充满信心地参与竞争,决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二是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素质不适应市场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和再就业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现在,有很多下岗职工,因为缺乏职业技能,选择就业的范围很小,在就业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切实抓好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技能培训。总体上来讲,凡是有单位依托的,培训工作首先应由单位负责。企业凡是有下岗分流职工的,由企业负责,包括对其待业子女的培训,培训量大的企业还要建立培训中心。没有单位依托的待业人员以及城镇其他特困人群,由各级政府通过社区进行培训。要充分发挥各类培训中心和社会力量办学的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面开展对分流人员、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失业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巴音职业技术学院要结合教学,开设针对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就业技能培训的班次,帮助城镇特殊困难

群体掌握实用就业技能,尽快实现就业。

三要广开就业门路。要有效地解决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发展。当前,各县市、各部门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围绕水利、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旅游等方面的开发建设,努力拓展就业领域。要利用我州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好农业开发这篇大文章,把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引导到这方面

来,让他们直接参与农业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结合我州实际,今后应当把城镇就业的增长点放在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和特色旅游业上。一方面,社区服务对劳动力需求多,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达到上岗要求;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

广阔的空间,这一领域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特别是库尔勒市要大力兴办以面向社区服务为主的各种经济形式的劳务公司,把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就业,形成社区服务网络,使社区服务业不断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全面落实和完善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劳动组织,将保洁、保绿、保安、保养公益性岗位,采取政府购买的办法,对城镇特殊困难人员进行托底性安置,

库尔勒市下半年要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

四是努力为困难群众实现就业提供方便。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方方面面都要为此大开绿灯、提供方便。当前,要尽快清理各种收费,对于不合理的收费要立即停止;按规定应该收取的费用,要尽量减免,最大限度地帮助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商、税务、金融、财政、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尽快制定为城镇困难群众就业提供方便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要切实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为

州内劳动力就业提供机会,凡在我州开办公司和企业的,都要确定使用当地劳动力的用人比例,优先招用当地具备条件的人员上岗就业。

(二)认真解决好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在就医和子女就学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就医问题。可以采取类似医疗卫生“三下乡”的那种做法,组织各大医院深入基层,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用最便宜的药给职工群众治病,最大限度地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困难群体比较集中的县市,要建立帮困济贫医院,由政府财政拨款保证其正常运转,医务人员采取各医疗机构轮流选派的办法解决。今年下半年,库尔勒市要在困难群体比较集中的片区,建立两所以上帮困济贫医院,由州、市财政给予补贴,其它各县也要根据本县实际,逐步建立帮困济贫医院。各医疗机构,包括各企业和各单位的内部医疗机构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本地区、本企业、本单位的困难职工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要考虑由政府拿钱,参加商业保险的形式,解决城镇特殊困难群众家庭看不起病的问题。

二是城镇特殊困难群众的子女就学问题。凡是列入救助对象的困难家庭的子女,要就近安排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减免课本费、学杂费等优惠政策,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城镇特殊困难群众子女上不起学问题。特困群众子女上高中、大学,有单位依托的,由单位给予一定补贴;无单位依托的由政府从救助资金中给予一定助学金补助。

三是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冬季采暖费用问题。实行集中供暖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取暖费标准,其提高部分,用于支付减免特困户取暖费补贴。单位自己供热的,由单位负责解决。在这方面,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为职工的冷暖着想,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确保户户无饥寒。

四是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队进驻特困企业和破产企业帮助解决问题,做到凡是有企业的地方都要有人管事。现在一些困难企业和破产企业,职工群众缺乏组织和管理,处于一种无人做工作的涣散状态。很多集体上访和不稳定问题就出在这里。对这些地方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队进驻,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在手上。这次州委、州人民政府组织的三个帮扶工作组,要尽快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抓好

党组织建设,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制定改制方案,了解掌握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

三、把“三条保障线”作为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保命线”切实抓好

保证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是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稳定就无法保证,其它事情也无从谈起。当务之急是要按照中央、自治区的要求,认真做好“两个确保”和一个“低保”的工作,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镇特殊困难群体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各县市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两个确保”资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不能发生新的拖欠。要特别关心三年期满出中心而又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以及新下岗又没有进中心的“确保”情况,确保其基本生活有着落,社会保险关系不断档。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所有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居民在6月底以前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先保、应保尽保。在这方面,各县市一定要解放思想,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将本辖区包括乡镇在内的城镇居民及中央、自治区、州直企业,尤其是远离城镇的军工、矿山企业中符合条件的职工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不得以任何理由,将他们排斥在外,更不得留有

死角。只有保证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才能保持全州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一部分资金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州上除年初财政预算已安排的社保资金和调整预算追加的1100万元以外,下半年财政超收的部分,要主要用于保障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四、发挥扶贫帮困的优良传统,发动全社会帮扶,形成人人关心困难群体的氛围

对困难群体的关爱程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只有时刻惦记着困难群体,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千方百计让他们弱者变强,贫者变富,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体现党的宗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州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行各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帮扶城镇困难群众献计出力。企业领导要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多分流,少下岗;先分流,后下岗”,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与解决职工生活等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与职工群众共谋企业的发展。个体私营经营者和相对富裕起来的社会阶层、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群体,要致富思源,用爱心支配财富,通过扶贫济困的善举主动回报社会。要加大对口帮扶力度,这次列入对口帮扶的30户优势企业,要切实负起帮扶责任,动真情、真扶贫,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帮助企业困难职工尽快走出困境。社会各界、各行各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要改变过去那种“输血式”扶贫帮困的做法,积极探索“以工代赈”“造血式”扶贫帮困方式,将一部分向困难人口单纯发放的救济金改为按劳支付的形式发放,干一天活发一天补助,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强化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和困难职工的生产自救意识。艰辛知人生,奋斗事业成。所有的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困难群众都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树立起改变现状、创造新生活的信心,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勇于向困难挑战,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五、加强领导,改进作风,狠抓扶贫帮困的各项措施的落实

做好城镇扶贫帮困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用战略眼光,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形成对城镇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的有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分管什么工作,都负有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责任,都要主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社情,了解民意,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坚持党的宗旨化为关心群众的切实行动,在办实事、抓落实、见实效上狠下功夫,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大局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发扬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振奋精神,为国分忧,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警惕敌对势力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制造混乱,挑拨离间,进行捣乱和破坏活动。对于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意在制造社会混乱和破坏社会稳定的人,要依法严惩,绝不手软,确保全州社会政治稳定。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弱势群体 宪法权利的保护

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分层的日益明显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加剧,弱势群体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体制正在进行着一场影响深远的转型中,不同个人或团体所拥有的经济实力、竞争力以及知识资源成为竞争的筹码。对于不同的群体来说,由于占有的社会资源以及竞争力的不同,总会有一部分人在社会竞争中被无情地淘汰,被迅速地边缘化,无奈地处于弱势的一方。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每一个社会的共相,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使得社会各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能够和谐而平衡地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业已成为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

弱势群体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的经济利益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也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wWW.133229.cOM国际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研究界从是否丧失具有市场竞争的人力资本,是否难于融入所处地域社会的社会生活、难于与其他群体共享公平权利,是否远离社会权力中心和社会对于社会群体的既定评价等角度来定义,形成一个基本的界定,即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者。在有些国家弱势群体还包括单身母亲、吸毒者、酗酒者、少数民族等。国际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弱势群体并未形成真正的群体,其内部没有组织化,它是同类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集合。[1]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有“社会弱者”、“社会弱势群体”或“脆弱群体”等称法。对于究竟什么是弱势群体这一一问题,比较有代表的观点有地位论[2]、构成论[3]、能力论[4]、特征论[5]、成因论[6]五种观点,从一定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了描述。但要全面地概括弱势群体的内涵,应该注意:首先,弱势群体毕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具有可比性前提下,一部分人群比另一部分人群在某些方面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其次,仅仅从经济上界定是不完整的,弱势群体之所以弱,更多地表现在他们发展机会上的劣势。弱势群体的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和演变轨迹是社会在一定的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将从相对的、广义的和发展的视角来界定弱势群体。

法学上的弱势群体概念与其它学科上的界定相比,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法律规范性、强制性和可司法性。我国宪法未明确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宪法学界对弱群体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特定群体的权利”或者其它更为具体的某一部分人群来指称的。如有的使用弱者、特殊人群等。其中的“特定群体”就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弱势群体的范围。国内学者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认为,特定群体(或称特定主体或特定人或特殊群体)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及华侨、归侨、侨眷等。如周叶中教授认为:“我国宪法除对一切公民所应普遍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作出全面的明确规定外,还对具有特定情况的公民设置专条,给予特别保护。宪法中的这些特定人具体是指妇女、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华侨等。”[7]

弱势群体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第一,经济利益的贫困性。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低,生活处境困难。第二,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弱势群体精神生活相当贫乏,缺少高尚的精神娱乐。第三,社会承受力的脆弱性。“弱群体恰恰是社会的各个群体中经济承受力较弱的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薄弱带,一旦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积到相当程度,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社会风险将首先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8]沦为弱势群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自身生理上的缺陷或衰老等生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或自然灾害等自然原因造成的,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造成的,这些社会原因有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国家政策等,如下岗工人、城市农民工等。由于此类社会性原因而沦为弱势者的人尤为值得关注,他们承受了过多的社会转型的代价,国家与社会最有义务承担保护责任。

二、国际社会关于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保护

1.立宪立法倾斜:多数国家在宪法和宪法法律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规定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如印度宪法第15条国家禁止依据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和出身地而歧视任何公民;第17条禁止不可接触制度及其实践;第46条、第330条、第 332条、第 335条等都规定了了倾斜措施。这些具体条文为实现所有公民的真正平等而制定的政策原则和帮助“落后阶级”上进提供了宪法依据。也有国家在宪法性法律中作出了规定,如美国的《1964年民权法》及其修正案,澳大利亚1975年制定了《反种族歧视法》,日本制定了1985年《平等雇佣机会法》。

2.国际人权公约规定:《世界人权公约》第25条规定:(一)人人有权……在遭到失业、安疾病、残疾、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二)母亲和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顾和协助。《经济、社会和文化国际权利公约》第10条特别规定了对未独立的儿童应当给予尽可能广泛的保护和协助;对母亲在产前和产后的合理期间,应给予特别保护;应为一切儿童和少年采取特殊的保护和协助措施。联合国还制定了一些专门的单行性人权公约。1975年联大通过了《残疾者权利宣言》,1980年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的公约》,1989年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92年联大通过了《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群体的人的权利宣言》。

3.对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宪法司法手段来救济权利是现代宪政法治的一个鲜明特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纳入宪法司法保护轨道,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性保护。

美国:美国在运用宪法司法手段维护弱势者方面有许多判例,涉及妇女平等权、黑人的教育权、就业权等诸多方面,采取过多次影响很大的行动。如美国的平权措施是在某些领域,给予少数族裔以特殊优惠,弥补长期来白人与少数族裔的历史不平等,保障宪法赋予少数族裔的平等权。[9]2003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了两项最新判决,都有利于“种族多元化”和平权措施。在教育方面,1954年的著名的布朗案中,最高法院宣布了各州对中小学实行的“平等隔离”政策违宪,保护了黑人平等的受教育权。近年来,美国法院又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对就业歧视、保护平等工作权的宪法判例来保护弱者。

英国:英国有许多保护弱势者的宪法案例。在国家防止虐待儿童协会一案中,英国上议院院作出如下判决:国家行为的主体并不局限于皇室和中央政府部门,国家指的是一个政治组织的所有机构。国家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是由皇室宪章所设立的,亦属于国家的一部分而享有公共利益豁免原则的保护。该判例确立了一条宪法原则,即所有通过立法而设立的机构的行为属于国家行为。

日本:法院运用宪法保护妇女这一弱势群体。在昭和四五年名古屋地判等案件中,法院判决:女性从业人员结婚时应一律退职之惯例,乃就劳动条件依性别所加之不合理差别待遇,对女性从业人员结婚自由而加以制约,故违反宪法第14条、第13条、第24条之精神及民法第90条而无效。1993年日本东京高等法院裁定日本民法典第900条关于非婚生子女的继承份额为婚生子女的二分之一的规定违反宪法第14条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原则的规定。维护了非婚生子女这一弱势者的权利。

德国:法院在判决时尽可能给妇女特殊保护。《不来梅邦的平等法律》第4条中的“妇女保障名额规定”中规定“在任用及 拔擢官员、法官时,若有女性应征者与男性应征者具有同一资历,且该部门女性不及半数者,应优先任用及拔擢女性。”

此外,在区域性和国际层面上,弱势群体权益也得到宪法司法救济。欧洲人权法院在冯.德里尔诉荷兰泰一案中,作出了如下认定和判决:郡法院未经审问就拘禁冯.德里尔夫人,依据《精神病患者法案》,荷兰政府违反公约第5条第1款规定。该案涉及到对精神病人这一类弱势者是否和如何给予特殊保护的问题。在国际层面上,以妇女权益的维护为例,20世纪80年代国际人权司法开先例的断案,则确定国家不但有义务预防人权暴力,也有义务保护个人不受其他个人的伤害。国家不能强制执法以保障妇女权利,便是侵犯了妇女的人权。

三、我国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保护现状

(一)我国弱势群体宪法权利保护的有利条件

1.宪法依据: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原则和规范。主要包括:

第44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第45条:关于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它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第4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第49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2.宪法性法律依据: 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主要集中在立法上。人大一直将保护弱势群体的立法放在重要地位。我国的立法机关制定了不少宪法性法律来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主要包括《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

3.法规和政策依据

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7年)、《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失业保险条例》(1998年)、《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等。除了国务院制定的的行政法规外,地方各级人大及常委会也制定了不少地方性法规来保护弱势群体,如不少地方性法规规定设立无障碍通道等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有的还规定国家公职必须给残疾人留有必要的比例。妇女的情况也是如此。宪法法律法规政策的广泛规定为司法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提供了依据。特别是中央政府已经将弱势群体的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为我国尽快推行宪法司法适用制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10]

4.另外,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还有一些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我国不存在某些国家存在的难以解决的根深蒂固的民族仇恨和宗教制约,政治局面稳定;与一些发展国家家相比,我国的经济稳步发展;我国是后发展国家,可以吸收借鉴别的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少走或不走弯路;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召唤着我国按照法治的一般规律行事。

(二)我国对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保护的不足

我国对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的保护还存在着严重不足:

1.适用对象非常狭窄: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受以上立法保护的,都是城市的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失业人员、退休人员,而对我国最需要保障的农村劳动者则几乎没有任何保障。我国宪法对农民这一弱势者规定不足。

2.对权利的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法条用语多属于原则性的宣示,缺乏程序性保障。实体的权利没有实现的程序等于一纸空文。因此,对任何问题的解决,立法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法的实施。

3.重视政策保护缺乏司宪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保护弱势群体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政策。多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02年的全国人大会议的总理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并将保护其利益作为政府当年的重要工作。但是,问题在于我国缺乏宪法司法手段保护。现实中,弱势群体权利受到侵害而又得不到宪法救济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即使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公平竞争的法规和政策,也会有部分社会成员由于受其本身各类条件的限制,经常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比如有些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等,尽管有了专门保护这类人的权利的法规,但凭其本身的能力去实现其权利的手段却不具备。因此,除了有法可依以外,对社会上处于不利竞争地位者的权利保护还需要有一套实现其权利的有效机制。我国没有采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的原因复杂,既有文化观念和物质条件的制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宪法法律确立的体制存在缺陷,由此导致弱势群体的处于边缘化的状况。

四、在当前我国的特殊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宪法权利的保护

我国目前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原有机制的失效,新的机制尚未形成,造成新增弱势群体,如效益不好或破产的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另一方面,旧机制中的不合理的制度依然禁锢着原有的弱势群体,并加剧其弱势程度,如农村劳动者在公共设施、社会保障、迁徙自由、接受教育的机会等方面仍然与城市居民有较大的差距。规则上的不统一导致的不公平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也可以说,我们还远远没有完成进步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11]我国对弱势群体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保护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制定不同的倾斜保护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弱势群体对自身权利的保障不应仅仅局限于普通法律,更应通过宪法,使宪法所确认的各项基本权利得到全面、充分的实现和保障,使宪法真正成为“权利保障法”。因此,充分发挥国家权力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功能和义务,应当是基本权利的固有内涵,是宪法规范的基本功能与宪法规范作用发挥的基本目标。宪法应明确规定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根本性原则,具体内容还应由相关的部门法来具体化,

第二,增强弱势群体在法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

其实强调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的一大要义是需要弱势群体“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并促使现有的规则趋于更合理、更公平。由于长期无法参与有关游戏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出现了对主流社会的认同危机,长此以往,权利贫困集团被日益边缘化,对主流价值出现逆反心理。并且,他们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方式常常是非制度化的、突发性的,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如果有关弱势群体保护的决策实际上由强势群体进行的,这种决策在有效满足弱势群体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只能依赖决策者的善良愿望。因此,弱势群体问题是政府、弱势群体以及非弱势群体之间的复杂的互动行为,弱势群体本身也应该是行动的主体之一。

第三,完善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机制,将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宪法司法保护轨道。

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违宪审查制度,因而,公民很难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获得权利救济。宪法规定的内容涉及的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如果宪法不能进入司法程序,直接成为法院审理的依据,那么一旦公民基本权利受到侵害而没有相关的部门来保障时,就必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宪法规定的内容不能在司法领域得到贯彻实施,就不可能树立宪法的权威,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现行的司法制度,探寻建立普通法院司法审查机制的合法性与可能性,赋予普通法院以司法审查权,使得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只有通过国家权力特别是司法权力的保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障。

第四,寻求多层次的保护途径和方法。

当基本的平等保护实现后,对于弱势群体,在倾斜保护的原则下,还要进一步寻找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从保护主体而言,主要有宏观层次的国家保障、中观层次的团体保障以及微观层次的自我保护三种途径。[12]作为宏观保护的国家保障应当是一种底线控制,即防止严重的物质匮乏的保障,以确保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某种最低需要。

在国家保障的基础上,应当积极促成各社会团体的形成与发展,使其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即各国往往通过立法来保障弱势群体的“集体行动权”。我国的弱势群体组织不多,主要有消费者协会、妇女联合会、老年人协会、工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依法保护弱势群体。另外,农村劳动者也应该建立自己的确团体,以便在税费负担、土地承包权利、金融和技术服务、司法审判等活动中提供充分表达的渠道和机制。农村劳动者作为一个组织上高度离散、经济上处于弱势的群体,最容易受到谣言和邪教的蛊惑,也最容易成为极端人物的社会基础。建立农村劳动者组织,充分发挥其代表、维护、实现农民的利益的作用,这对保障农村劳动者利益、打击农村基层组织中的违法腐败行为,缓冲其与党和政府的矛盾都是十分有利的。

[1] 薛晓明:《弱势群体概念之辨析》,载《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6期。

[2] 如李志勇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载《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在权力和权利方面、发展的机遇方面、生活的物质条件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持地位论的观点的人较多。

[3] 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何平在2003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说,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种人:下岗职工;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

[4] 如邓志伟在《关注“弱势群体”》一文中指出,弱势群体指“创造财富、聚敛财富能力较弱、就业竞争力、基本生活能力较差的人群。”

[5] 如陈成文在《社会弱者论》一书中指出,“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能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6] 如李占华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宪政关怀》一文中认为“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殊群体。”

[7] 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275页。

[8] 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载《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9] 李昌道:《美国平权措施的宪法争议——析联邦最高法院的两项判决》,载《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4期。

[10] 朱应平:《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1] 覃有土、韩桂君:《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民政特殊群体保障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利益关系趋于多样化,弱势群体这一贫困阶层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少数人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分人在社会总人口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一、弱势群体的构成及其特点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历史状况、经济发展环境、自身生理状况、职业技能或者知识结构和行为能力等主客观因素,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和物质生活条件贫困的自然人群。我们可以把弱势群体分为几大类型:①自然因素型弱势群体,如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农民及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贫苦农民、居民等;②社会因素型弱势群体, 城乡贫困人员如下岗职工和进城的农民工包括在体制转轨时期的失业与下岗人员、孤老伤残人员、低收入家庭再就业困难的劳动者, 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劳动者,包括非公有制企业的雇工群体和涌入城市中的流动农民群体,主要是那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员等;③生理因素型弱势群体, 如残疾人和孤寡老人及患有严重疾病的人等,这类人员基数比较大④社会转型中的准社会人,主要是指处于毕业和工作状态中的大学生及各类即将毕业的异地求学者和求职者。这些数量庞大的困难群体大都处于社会结构的底层,无论是经济承受力还是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弱,所以社会风险也最容易从这一最脆弱的群体身上爆发。因而,加强对这些困难群体的社会政策的支持,促使这些困难群体由弱变强,成为关乎社会政治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关立法对弱势群体的保障的发展

新中国的立法成就及其对弱势群体之保障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宪法为标志,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从无到有,颁行了一批民事、刑事、经济、行政等法律、法规,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成就。第二阶段: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承前启后,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黄金期,已经构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1)宪法从根本大法的高度,确立了对弱势群体的平等保护,规定了特殊维权的范例,尤其是数次修宪。宪法规定了平等、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不受侵犯的原则等,仅有这些重要原则尚不足以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之正当权益。为此,宪法从多个层次做出了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规定。其一、资助贫困老人。其二、保障、抚恤与优待军人及家属。其三、帮助和救助残疾人。其四、倡导平等保护男性与女性之权益,特别强调对妇女权益的保护与尊重。其五、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特别重视家庭建设和道德建设,强化对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的特别保护。以上规定相互衔接和联系,是我国基本法的立法依据。

(2)民商的单行立法,体现了宪法的宗旨,确定了对弱势群体提供法制保障的基本制度和规则。与保护弱势群体正当权益直接相关的民事法律主要有:《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残疾人保障法》等;与保护弱势群体正当权益直接相关的商事法律主要有:《公司法》、《劳动法》、《保险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这些法律分别或共同对弱势群体所享有的平等权利和特殊的社会保障、法律的保护与救济,做出了较为可行的规定。在民事法律中,尤其值得倡导和肯定的是《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残疾人保障法》施行于1991年5月15日,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残疾人的保障法和基本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于1992年1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基本法。

(3)在建国后的许多大政方针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到了部分群体的利益。比如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妇女儿童保护、房屋住宅政策、平等的劳资关系、婚姻家庭保护、义务教育等社会政策的供给,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和与基本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事务都成为社会政策所涉及的范围,从而营造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条件。政府充当了诸多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提供了许多群体(包括困难群体)都能享受到的基本的社会服务设施, 尤其是对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教科文卫工作进行的政策倾斜, 支持落后地区发展, 鼓励其从事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维护治安,预防疾病、减少环境污染等活动,支持了地方公共卫生项目的发展,改变了以前那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进而有力的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尽管我国的法律体系日趋成熟,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立法的渐进性与民商法之缺失:

(1)单行法与需求之间的缺失。以宪法为依据而颁行的三大基本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客观形势的内在要求。就大学生劳动就业而言,现行法律许多内容缺乏有效的强制性规定,大学生就业艰难;大学的扩招再加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许多新情况,都已超出现行法律的内容和调整范围。免费论文参考网。因此,对于如何强化对大学生就业的保障,同样是修改与扩充现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重要理由和成因。以在校大学生保护为例,在几个条文中,侧重规定了学校和家长的多项义务,在本章和其他章节却未规定他们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同时,它们在内容与实施中的衔接,也存在某些缺失和问题。

(2)指导思想与调整手段的缺失。过分看重政策和国家主管部门颁行的行政规章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既不利于国家长远的法制建设,亦与中国加入WTO以后所承诺的法制义务格格不入。经过实践检验的深得人心并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公共政策,应当适时的提升和转变为国家法律。

(3)法律实施中监督机制的缺失,以及相对地重视立法而忽视执法,更轻视监管与落实。民商执法的“法律白条”现象随处可见。一是受物质利益驱动的影响;二是司法效率低下,诉讼成本偏高,司法腐败的事实确实存在,弱势群体无力、不敢、不善于进行诉讼消费。三是监控和监督难以到位,执法与执行难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法律并没有完成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化:

(1)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或其他收费,而这些渠道征得的钱款还要用于政府运行支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等,这使得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往往供给不足、需求有余。要改变这种局面,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改变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的运用,大量调动和筹集社会公众资金,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还之于民”,从而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化。免费论文参考网。

(2)法律并没有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相配套的有效保障措施,特别是针对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虽然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便开始了对社会保障法的探索,但由于社会保障部门在整个政府职能部门中并非大权在握,仅靠原有的社会保障法, 很难使社会保障部门取得其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所需的资金或权力。这便使得弱势群体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政策建议

总体的思路和原则应当是:立足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宏观决策,将客观存在的或者增加了的弱势群体,纳入法的内容并予以救济与保障,特别要注意法律的可操作性与付诸实施。

首先,以城市贫困者的保障为例,构建切实可行的法律救助制度。特别是以更积极的态度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群租”等问题。进入21世纪,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之一。迎来无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市场经济是残酷的,而弱势群体的生存也必将更为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入世后的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强化对们的法律保护。要从法律角度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策之一便是出台一部《弱势群体保护法》。这种专门针对特殊群体而制定的法规在保护他们特殊权益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在贯彻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弱势群体保护法》的出台将对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应制定《贫困农民保障法》,也可以考虑制定农业保障法。应当承认和形成这样的共识:在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上,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及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甚至应强于农业、农村利益的保障。因为农民是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主体,对于贫困农民的救助与扶持,不仅因为其数量之多,还由于其难以脱贫。

第二,深化经济体制和分配机制改革,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各级政府要以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规范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要防止一些特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租”和“寻租”的行为。此外,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特别是政府可以通过社会的投资机构进行对他们的风险教育,拓宽融资渠道,设立政府保障的基金会,鼓励他们通过风险投资活动来增加收入,但是要注意“买者自负”的巨大风险,也只有收入增加了,人们的积极性才可以调动起来。

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从制度上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为经济上较为贫困,社会政治权利得不到维护,容易导致他们心理上自卑、失落,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要着力于提高弱势群体的整体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及时疏导弱势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不满和怨气,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党的大政方针,逐渐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社会政策确保各个社会群体在生存和发展机会上具有平等的权利,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社会政策来创造一个能够增强困难群体参与能力的社会环境以社会保障政策的强大支持作用为困难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总之,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中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构件和谐社会的征途中,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缩小这个群体,把他们纳入到更加和谐、更加富裕中来。

参考文献:

[1]朱容基: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2.3.17

[2]杨柴.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9.

[3](英)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4] 张 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李阳春.浅析弱势群体保障法.[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1月.

 

上一篇:关于审计报告的研究范文 下一篇:地震的总结和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