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30 10:25:12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1

随着我区建成区面积逐步扩大,近年来。乡村功能日趋完善,旧的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实施赶超战略,推进跨越式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我区进一步深化乡村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七大演讲为指导。依照“整合资源、重心下移、明确责权、严格督查、堵疏结合、便民设点、全域覆盖、突出重点”原则,打破现有的乡村建设和管理体制,解决目前乡村管理重心偏高、权责不清、基层执法力量单薄等弊端,建立科学高效、保证有力的乡村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

二、重心下移、整合资源。

也是解决“重审批、重处罚、轻管理”重安排、重部署、轻落实”关键所在各职能委局要切实增强大局观念和创新意识,重心下移、整合资源”当前乡村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重心下移、资源整合,不时增强基层乡村管理执法力量。

(一)重心下移”概念和范围、人数

依照“关口前移、属地管理”工作原则,概念:各乡村管理和执法部门。将局部执法管理人员分别下派到各镇办,借助各镇办乡村管理平台,依法实施全部或部分权限,实现对城市的集中、高效、科学管理。对下派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双重考核,其人事和工资关系继续保存在原单位,其执法主体仍为原单位。下派人员及其具体行政行为由所在镇办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共同负责。

派出人员应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范围和人数:涉及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区行政执法局、建设局、商务局、卫生局、市政管理局、爱卫办等委局是此次重心下移的主要单位。各单位原则上依照总人数的30%左出人员。且必需保证本单位下移工作职责在每个镇办依法正常行使。区工商、公安、规划等垂直单位参照执行。

(二)坚持属地管理。

要强化属地管理,各镇办作为基层一级政府和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切实承担起辖区内乡村管理和服务的全部职能。各街道办事处要在现有创建办(市政所)基础之上,整合区下派人员、治安巡防队员等人力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依照辖区人口2‰-3‰的比例招聘乡村协管员,共同组建各街道办事处乡村管理服务中心。此外,发挥垂直单位基层站(所)作用,形成合力,实现综合执法。各镇要在不新增机构基础上,整合以上资源并入原创建办(市政所)

并对区级乡村管理服务中心负责。镇办相关机构或乡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由相关镇办1名主要班子成员兼任,镇办相关机构或乡村管理服务中心履行镇办乡村管理工作的全部职责。副主任由区行政执法局下派中队中队长担任。下派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期限为1年)原则上不参与和下派职能无关的工作内容。

(三)明确责任主体在乡村管理方面的职责与管理权限

及时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区乡村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负责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统一协调、指导、监督、考评、奖惩等方面工作。并逐步完善提高;区各职能委局负责做好对下派人员的管理,并协同区法制局共同做好对基层乡村管理服务中心、镇创建办(市政所)依法行政的监督、指导;区财政局、区审计局负责做好对基层行政收费、罚没收入的监督与管理。

要从实际出发,各镇办是本辖区范围内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研究和制定相应的乡村建设和管理办法,顺应改革发展需要,并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

以及道路两侧垃圾箱、果皮箱一是道路的清扫保洁、养护。

区管(区市政局、交通局管理)道路除外。装置与维护。

区管(区市政局、林业局管理)区域除外。二是道路两侧绿化带、林带的养护、管理。

乡村牛皮癣(小广告、胡喷、涂鸦等)清除,三是占道经营、突出店外经营的取缔。灯箱广告、门头匾额、软体广告的治理,限制养犬管理、油烟污染防治和环境噪声查处。

四是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停放。

五是集贸市场、五小店、建筑工地、社区、城中村、公共单位的规范管理。

以及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与养护。六是垃圾的收集、清运。

七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八是私搭乱建、违章建筑的监管与拆除。

九是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工作。

确保区级重大活动的实施。十是服从区乡村管理服务中心统一调度。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依照“设施配套、以人为本、方便群众、服务大众”原则。做到有规划、有步骤、有效果”

(一)对乡村道路管理范围的界定

每年年底前由区乡村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下年度管理变化范围。区机关周边及辖区主要过境道路(开元路、江山路全段、天河路)纳入区市政管理局统一管理。乡村三环和四环之间的长兴路、金杯路、英才街、文化路、迎宾路等20条道路由各镇办负责管理。根据乡村发展。

(二)以建设垃圾中转站为重点。

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置是临时困扰乡村环境卫生状况的一大难题。区建设、爱卫、规划部门要重点抓好规划、设计工作,各镇办负责选址、建设好设施配套。

力争在11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一是垃圾中转站建设。各镇办年内要完成1座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

要依照市政要求配齐垃圾箱、果皮箱。区管市政道路由区市政管理局负责配备,二是垃圾收集容器配备。各镇办辖区内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集贸市场、五小店等部位。区乡道路由区交通局负责配备,均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实施,10月底前完成配备。

要依照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的规范,三是各镇办辖区内的所有村庄。建设配套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强化长效保洁机制,做到有制度、有人员、有投入、有垃圾处置场地”

必需通过其组织外运。严厉打击私设垃圾场和城市、市场垃圾入村行为。四是各镇办辖区内产生的所有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待垃圾中转站建成后。

(三)兴建一批公共厕所。

结合商业繁荣水平和人口密集水平,各镇办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大众”原则,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我区生态品位和当地实际的公共厕所。区建设、爱卫、规划部门做好指导、规划和设计工作,各镇办负责选址、建设,年底前建设不少于2座公共厕所。

走公厕建设与商业销售点联姻的模式,鼓励各镇办结合实际。吸纳民间资本,降低政府投资本钱。

(四)堵疏结合。

做好服务进社区工作,各镇办要以社区为单位科学规划便民服务网点。将路边摆卖的游商”引入经营,合法合理地安排小商小贩出路,方便群众,杜绝流动摊贩乱摆乱放问题。区商务、建设、规划部门协助做好规划布局和业务指导。刘寨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年底前要完成便民服务网点的选址和建设,其他镇办在有条件的社区选址、建设,力争年底前有所突破。

四、明晰乡村建设和管理投入。

(一)区级财政承当的支出

以后逐年增加区级管理的道路。一是主干道()清扫保洁与养护费用。

由区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质量和效果,二是各镇办负责管理道路涉及到清扫保洁、养护、绿化带的管理等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奖补。

其中: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费用实行奖补政策,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对于本文印发之日起3个月内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奖补总费用的85%;对于4个月内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奖补70%;超越4个月完成或未完成的区级财政不再给予奖补,并对单位主要领导通报批评。

由区、镇办、村三级承担。区级财政依照镇办总人数3‰的比例,四是村级清扫保洁队员工资支出。承担补贴150元/人?月。

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比例奖补。五是对镇办招聘的乡村协管员。

(二)镇办承担的财政支出

区级财政奖补之外的费用。一是各镇办负责管理道路的清扫保洁、养护、绿化带管理等。

二是承担区级财政奖补之外的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由镇办财政部分或全部承担,三是村级垃圾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集贸市场、五小店等场所的垃圾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镇办自行解决。

四是街道乡村管理服务中心、镇创建办(市政所)工作人员的办公经费、福利待遇以及工作车辆配置费用等。

承当150元/人?月村级清扫保洁队员的工资支出,五是依照镇办总人数3‰的比例。缺乏局部由镇办和村协商解决。

六是承担除区级财政奖补资金以外的招聘乡村协管员费用。

(三)垃圾收集、清运、处置费用支出

依照“村收集、镇办集中、区外运”原则处置生活垃圾。垃圾外运至垃圾处置场所需费用由区财政承担,各镇办垃圾中转站建成后。镇办收集垃圾和运送到垃圾中转站的费用,由镇办财政承担,村收集垃圾由村级保洁队伍组织实施。

五、以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平台。

对于提高乡村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乡村品位、改善乡村环境、创新乡村管理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数字化乡村管理是乡村现代化、信息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更高目标。

(一)成立区乡村管理服务中心

将区爱卫办、行政执法局涉及乡村管理的相关职能统一整合,结合数字化乡村管理系统建设。成立区乡村管理服务中心。公安分局、工商分局等部门派驻人员入驻办公,负责联系、协调、解决本部门应负责的有关问题。

(二)加强统一管理。

对城市管理的部件和事件进行调查、命名、梳理、定责,积极推进网格化乡村管理系统。构筑“责权明确、分工合理、体系完备、制度严密、运转高效”乡村管理长效新机制,努力实现“以区为中心的统一管理、以镇办为重点的属地管理、以社区(村)为基础的自治管理”乡村管理新格局。区乡村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对全区乡村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挥、协调和督查;负责对重大事项或紧急问题进行快速处置;负责对各街道乡村管理中心、镇创建办(市政所)进行统一调度、业务培训;负责乡村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等。

落实区乡村管理服务中心的管理指令,各街道乡村管理中心、镇创建办(市政所)负责辖区内的乡村管理工作及对社区(村)乡村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区乡村管理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监督下,实行网格化乡村管理模式。

六、建立健全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一)建立健全多层次参与的监督网络

进行日常监督;二是区乡村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监督;三是区委办、政府办、组织部、纪委等部门的效能监督;四是区四大班子领导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一是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群众中选聘局部义务监督员。

(二)加强督促。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2

***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担任***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以来,他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坚持以解决广大贫困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交通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实施交通扶贫开发工程,通乡路、通村路、农村乡镇客运站、停靠站、江南乡等一批交通扶贫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为全市扶贫开发整体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农村交通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交通扶贫开发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县市、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农村广阔的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县乡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全市农村公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我局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市农村公路10年远景规划”和“***市农村公路发展五年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规模、重点、技术标准及实施程序。全面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我局总体帮扶工作思路、推进策略、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贯彻“统筹协调、发挥优势、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并较好地坚持了定期走访调研、定期分析情况、定期讲评工作、定期通报情况的“四定”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分工,发挥了部门和行业优势,形成了工作合力,落实了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一级抓一级,措施有力,狠抓落实,使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有力。做到了思路一起谋、工作一起做、成果一起出。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我局有多人次深入各乡镇、村屯调查研究、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送温暖活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他的表率作用,我局对交通扶贫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了以提升市、县、乡、村公路通行条件,促进与外界沟通为重点,积极申报项目,经过他和工作人员多次跑省进京,争取建设计划,落实工程建设资金,争取资金,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三、谋划发展思路,构筑交通先行发展战略

承接“九五”公路建设的强劲发展之势,他以大气魄、大手笔,结合我市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抓紧组织实施交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公路运输主通道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明确了加大投资的办法。在交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切实加快***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实现乡乡通油路;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改善路面质量为重点,以提高乡村公路通达深度、扩展完善区域公路网络为中心,改建主干线公路、骨干通道为二级公路,扩大油路覆盖面;升级改造乡村道路,提高技术等级;修通环县公路通道。形成以***为中心,以二、三级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乡乡公路为分支,以乡村公路为延伸,以环县公路为框架的四通八达、互联辐射的全市公路交通网络。

四、全面开工启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在他的带领带,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计划完成16个乡(镇)与所在县(市)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相连接,使我市等级路面硬化的乡(镇)从现在的40个增加到56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建设公路里程800公里以上的规划目标。2003年已完成208.7公里,到2004年底共完成552.6公里,占总里程的69%。已用次高等级以上等级公路连接的乡(镇)达到50个,占规划目标的89%。受益人口增加近38.73万人,为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2004年,全市通乡公路建总投资8.32亿元,设计划总规模396.2公里,计划竣工343.9公里(***至省界52.3公里为3年工程)。续建***至省界、***至***、***至***、***至***、***至***、***至***等6条通乡公路,总计253.3公里。新开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7条总计142.9公里,***区至***公路、***区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至***公路。2005年我市计划建设通乡公路134.3公里,分别是***至***42公里、***至***10公里、***区至***5公里、***至***46公里、***至***19.3公里、***至***12公里,计划总投资32268.4万元。在改善农村候车环境方面,他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了改善农民提高出行条件,2005年将建设8个乡镇客运站、20个农村客运停靠站。现已完成立项准备。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将极大的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五、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在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中,有的乡镇配合难度大,人员资金不到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2004年,他又在公路建设项目多,资金缺口大,筹资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优先安排计划,优先落实资金,累计投入扶贫建设资金40余万元,先后帮扶了***、***等单位。还开展了以“扶两村、建三项”为内容的扶贫工作,投入扶贫建设资金26.7万元,扶持***建设卢家桥(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12米,宽6米,净高2米,总造价4.6万元)、西德村德家桥(投资13.4万元,桥体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全长6米,宽6米,净高1.65米)和德家过水园管涵(全长5米,宽8米,采用直径1米园管四排,工程总造价8.7万元)三个项目。随着这些扶贫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农村乡镇、村屯通行条件,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3

一、总体要求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取缔马路市场、培育集贸市场、扩大专业市场、搞活城乡流通;做到六个结合,即:统一领导与部门协作相结合,宣传先行与稳步推进相结合,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改(扩)建与新建相结合。通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全县城乡市场建设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整治范围

这次整治范围包括全县沿国道212线和通乡公路上以路代市、占道经营的哈达铺、临江铺、官亭、两河口、沙湾、阿坞、南河和理川、南阳、好梯、兴化等十一个乡镇集贸市场。

三、整治目标

总体目标是:全面取缔马路市场,规范管理农贸市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维护良好交易秩序。对于已建有市场的乡镇,要加强管理,做到划行归市、坐商归店、行商归市;没有经营场地的,要在划定区域、规范管理的同时,加快建设步伐,尽快解决交易场所。通过加快市场建设,强化市场管理,活跃城乡流通,树立宕昌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具体目标是:

1、九个乡镇,要解决货物交易有场不进,车辆在公路上无序停放,垃圾乱堆乱放,场内排水不畅、卫生状况差等问题。对在公路两侧占道经营、有市不入的全部予以取缔,及时组织进入市场,对现有市场的场地、基础设施积极进行维修,培育规范的集贸市场。

2、按照划定的交易区域,实现各类商品划行归市、入场交易,从根本上解决无固定交易场地、占道严重、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同时结合乡镇建设规划,合理选择市场建设用地,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抓紧解决市场建设问题,确保年内建成规范的农贸市场。

四、整治时间

从年6月开始,到年底结束,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1、集中整治阶段(6月15日到8月15日),召开有县、乡镇、相关部门和重点村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由县政府公告,制定并印发《宕昌县马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整治乡镇张贴通告,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大力宣传县政府通告以及整治内容和要求。县政府要从相关部门和乡镇干部中抽调人员,分乡镇成立由乡(镇)长担任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组成人员不少与20人(哈达铺、沙湾不少于50人)的工作组,在县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由乡镇具体负责开展集中整治,对各乡镇集贸市场开展巡查,推进工作扎实开展。

2、规范管理阶段(8月16日到10月15日)。各乡镇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建立完善本乡镇集贸市场管理、取缔马路市场的规章制度,理顺市场建设管理机构,制定市场建设管理办法,落实监管责任,逐步建立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的长效机制。

3、巩固提高阶段(10月16日到12月30日)。继续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在农产品交易的旺季不出现反弹,各项整治措施充分落实到位。基本建成确定的集贸市场、专业市场,达到彻底根治马路市场的目的。整治工作结束后,由各乡(镇)对整治情况进行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之后,向县马路市场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整治工作总结,县上组织全面考核,进行总结和表彰奖励。

五、整治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马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马路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县商务局、工商、交警大队、公路、交通、运管、公安、建设、广电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马路市场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有关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具体责任,组织专人做好工作,常年负责市场管理。整治工作要在县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县负责、乡镇主抓、部门配合”的原则,各乡镇要从维护宕昌对外形象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马路市场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真正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确保马路市场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强化舆论宣传。要利用各种形式宣传马路市场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由县市场整治办负责每周向市整治办报送全县市场整治情况信息,广电局负责在集中整治期间开设专栏,及时报道整治动态,宣传整治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曝光反面典型。县电视台要全文播发县政府通告,县工商局要将县政府通告下发到所有经营户,张贴到有关集镇乡村,让政府开展马路市场专项整治的决策部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乡镇都要利用标语板报开展宣传,教育群众自觉遵守市场管理的各项决定。

3、加强督促检查。集中整治期间整治领导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市场进行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促进整治工作全面开展。

4、搞好协作配合。马路市场专项整治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实效。为了全面集中整治阶段的工作任务,全县上成立乡镇巡回工作组,由工商局局长范朱生任组长,工作人员从工商局抽调5人、商务局2人、城市执法队2人、公安局1人、运管局2人、交警队2人、广电局1人,共16人组成,全面配合乡镇开展整治工作。按照乡镇主抓、部门配合的原则,镇组建20人的整治工作组,九乡镇组建15人的工作组,在每个逢集日由乡镇巡回工作组配合乡镇开展市场整治工作。在整治工作中,要坚决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队伍、统一标识、统一执法口径。各部门在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在巡回整治过程中,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工商、商务、市场服务中心负责摊位的整治、安排,运管局、交警队负责车辆的停放、疏通,公路段负责侵占公路搭建物的拆除,广电局负责宣传报道和整治场景的拍摄,公安局负责保障市场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执法。整治期间,各乡(镇)政府要将当天的整治情况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上报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5、优化经营环境。工商、税务、市场管理部门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减免税费等措施,降低摊位租金费用,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入市门槛,扩大招商引资,吸引业户进入市场经营。市场建设管理单位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市场设施完善,秩序良好,为广大经营户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进得去、留得住。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4

一、我市农村公路现状

我市辖19个镇(乡),共有534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辖区面积1208平方公里。农村公路1340.133公里。县级公路134.701公里;乡级公路59条665.072公里;村级公路296条545.3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5.573,二级公路181.396公里,三级公里148.090公里,四级公路935.074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3093.3延米/286座,其中需要维修49座占桥梁总数17.1%。农村公路列养里程乡道776.7公里占总里程58%,村道351公里占总里程26.2%。随着农村公路建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建管体制,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府支持,交通统筹,镇(乡)牵头,群众重视的农村公路建管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近几年取得的成绩

1、农村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路网日趋完善。

在20__年我市共新建二级以上农村公路60.5公里,完成总投资61500万元。投资29000万元建成__*暨__特大桥一级路工程;投资22600万元新建西部____连接线__*至__段35公里,完成5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全部路基工程;投资2800万元新建__公路__至__段路基工程;投资4500万元建成____*至__*新建工程。我市公路网主骨架日趋完善。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职能不断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不断完善。19个镇乡中9个已组建农村公路管理所。这两年里农村公路管理所在农村公路养护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是建立农村公路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我局按照“镇(乡)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建立并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上级补贴、企业赞助和其他资金多渠道共同组成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筹措机制。目前我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镇(乡)自行负责,对于农村公路的大、中、小修工程任务按照*政办〔20__〕82号文精神以奖代补形式下发。我局暂定农村公路养护(大、中、小修工程)补助资金标准为乡道每年每公里20__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

3、树立典型,促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我市镇(乡)众多,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镇(乡)的养护情况也千差万别。在工作中根据各镇(乡)自身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树立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护管理模式。每个镇(乡)都要选出2-3个典型村,3-5条示范路,以点带面,涌现出大五里乡、杨各庄镇典型乡镇,并逐步在辖区范围内推广。

4、加强督导考核,提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为把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更便于操作实施,我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搞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完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目标,健全考核内容。为此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__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从组织机构、养护标准与要求、路政管理、公路绿化、沿线设施、内业管理等六方面逐项考核,建立了周督导、月调度、季初评、年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住实效。

三、存在三点不足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

按__市人民政府20__年82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乡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各镇(乡)政府负责,按近两年情况看,我市9个设有公路养护管理所的镇(乡)中每年度列入乡村公路管养费用超过10万元的仅有一两个,超过5万元的有四五个,就目前各镇(乡)的乡村公路里程来讲,这些养护资金是不能满足日常保洁和畅通需要的,所以有的镇(乡)就仅对重要的一条或两条路段进行养护,其余公路则处于“失养”状态。

2、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市至今已有9个镇(乡)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2个镇(乡)挂靠在土地所,5个镇(乡)在城建办,2个镇(乡)成立了交通办公室或综合治理办公室。除了我局派驻一名技术人员外,各镇(乡)安排的专职养护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兼职的管理人员也多少不一,最多的达7人,最少的有1人。按养护规范要求,每个镇(乡)的农村公路折合二级路达50km以上时,就应设管理人员6人,按我市《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管理所人员不少于3人。同时,我局对镇(乡)公路日常养护检查力度和频率相对不足。

3、农村公路养护规范性尚有不足。

我市农村公路管理仍在粗放型管理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1)公路档案不齐全。包括简单的公路修建年限、公路标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接管手续等资料缺失。

(2)执行养护标准不统一。

我市在20__年82号文件中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标准,但在近两年实施过程中各镇(乡)执行养护标准不统一,包括路肩养护,清扫范围,沿路标志标牌设置,安全设施设置等。对桥涵检视程度不足,特别是现阶段我市存在49座急需维修的桥梁,危桥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桥涵管理尤显重要。

(3)公路大中小修的管理不到位。

按省《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文件要求,农村公路大中小修

计划在年初报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按要求竣工后,由交通主管部门验收,按工程量核拨补助资金。现我市有的镇(乡)不能按时上报计划,延迟我局上报省市计划,使工程项目缺报或漏报。有的工程计划竣工后省补资金约占2/3部分已到位,但市县自筹的1/3部分没有着落。而且有些镇(乡)大中修工程未按程序进行严格控制,造成该修的未能及时修复,资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4)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尚待提高

我市农村公路乡道660.072km,村道545.36km,总计1340.133km。各镇(乡)对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维护不足,时常有损坏公路设施、绿化树木、堆积杂物等现象,造成农村公路通而不畅。我站有路政管理人员7名,车辆一台。县道134.701km的路政管理工作尚勉强完成,相对于农村公路如此庞大的公路里程来说人员车辆配备严重不足。

四、几点建议

1、多方争取资金,由我局重点核拨养护工程(大、中、小修)补助款,各镇(乡)负责日常养护经费。

按省交通厅、财政厅的经费补助标准,乡道养护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3500元、村道养护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1000元,这些资金中有省补占约60%,市县补占约40%。此项资金全部到位后,我局设立专门帐户,确保专款专用,节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严禁挤占和挪用。我局可按年初计划核拨养护工程款补助,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有利于农村公路管养。

另一方面各镇(乡)政府仍应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一方面来源于乡村自有资金,一方面还可来源于受益企业、个人资金捐助,还可试行多元化融资方式,实现公路养护资金的资本化运营。

2、进一步完善管养体制

在20__年,我市政府已发文明确了乡村公路建养主体是镇(乡)政府,在镇(乡)政府设立农村公路管理所。到目前看仍需进一步完善,首先管理所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计划的上报与信息传达。同时受交通主管部门的业务领导,按要求完成每年的计划验收、检查等工作。其次,各镇(乡)在我市政府迁政办{20__}82号文件的要求下,尽快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农村公路管养的职责与流程,明确每条路线养护责任者,可采取季节养护、村民养护、承包养护等多种方式。再有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养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并采取考核的办法定期检查,督促各镇(乡)做好管养工作。

3、实现规范化管养

对全市农村公路实行档案化管理,包括该路的初期设计、施工、监理资料以及管养的技术档案,隶属关系,管养人员情况等,还包括桥涵检查资料、维护资料等镇(乡)都要详细建档。

在每年底都要对路网数据更新,加强连续性,数据共享,及时准确,为我市多争取农村公路补助资金。

对我市的农村公路养护标准进行广泛宣传与传达,使各镇(乡)都认识统一,然后逐步落实,并且在制定的定期检查中进行验收考核。对安全文明设施建设、对大中修养护工程的管理,都作为检查的重点,作为核拨工程补助的主要依据。由我局管养的农村公路全年好路率应在80%以上;由镇(乡)管养的农村公路全年好路率应在60%以上。农村公路的管养情况的优劣由交通局考核上报市政府,该项应列为市政府对镇(乡)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

4、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5

XX年,我镇村镇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郊区工委、公署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建委及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镇党委、镇政府带领镇、村、组三级干部,依靠全镇人民,发扬“三苦四千”精神,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启动,分步实施,一步到位”的原则和配套建设的目标,始终以小康工程建设总揽全局工作,使村镇建设工作取得了强喜的成效,特别是住房等硬件建设上了台阶,上了规模,推动了我镇小康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将村镇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概况

我镇是嘉峪关市近郊镇,位于市区东南侧,离市区19公里,总土地面积111平方公里,总人口7400人,总户数2030户,辖6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路子,使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稳定持续发展。90年以前,我镇居民点大多为七十年代末形成的土坯房,处于成型点的户数约占全镇总户数的60%,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农户住宅布局参差不齐;加之约40%的零散居住户的存在,造成通路、通水、通电等基础配套设施不能顺利实施,农村管理难度也比较大,新建房户缺乏统一布局和规划,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不利于公益事业的开展和实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建房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居民点及村镇建设滞后的矛盾突出。鉴于以上情况,镇党委、镇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居民点建设工作,制定了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进行攻关突破,长抓不懈,一抓到底。

二、村镇建设基本情况

居民点及村镇建设的任务是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耕地,方便生产,有利于生活的原则下,坚持高标准起步和配套化建设目标,截至本年度,新建、改建95%的农民住宅,新建村委会、镇政府办公设施,硬化、绿化道路,彻底改变居民点及村镇面貌。

1、居民点建设方面:

①示范点建设

示范点建设是村镇及居民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突出示范点的典型、样板作用,先后建成了石桥二、六组,团结三、六、七、八组,河口一、五组的示范点建设。目前这些示范点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住房改建率达95%以上;二是居民点道路已全部硬化;三是居民区花池、散水全部完工;四是农户大门瓷砖画贴面全部完成;五是全部完成了居民点绿化美化工作。石桥二组、团结六组、七组还完成了路灯架设工作。石桥二组还架设了调频音响。

②住房改建:XX全镇累积建成住房1928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5%。人均拥有住房33平方米。累计建成砖混结构住房480户,砖木结构住房596户,砖土木结构住房720户,砖木以上结构住房占建成户的52.6%。团结村、河口村建成户比例达96.2%、96.8%。石桥村、塔湾村建成户比例达90.7%、87.5%,冯家沟村、文殊村建成户比例达80.3%、79.4%。全镇41个村民小组建成了52个居民小区。

③居民点配套工程建设

在居民点建设中,我们做到“四通三配套”,四通即:水通、路通、电通、信息通;三配套即:文体娱乐场所、卫生设施和居民点建设相配套。

水通:XX年进一步完善我镇人饮工程,彻底解决了农民用水难的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路通:XX年,建设完成镇区及六个村汽车站,完善以镇区为枢纽的镇域交通运输网络。现已建成县乡、村组道路(含居民点道路)共87条64公里,其中:县乡公路2条,为嘉文公路和酒文公路,在本镇石桥村交汇,道路总长度32.54公里,其中:嘉文公路1条28.64公里(长城第一墩至祁丰区山口),酒文过境公路3.9公里(文殊镇逸夫小学门口至冯家沟村5组)。村组道路28条11.788公里,居民点道路56条17公里,专用道路1条2461米(团结村1组县乡道至文殊水泥厂)。道路硬件设施较好、布局合理、流通性强。

电通:自九五年完成了镇变电站扩建工程,完成了高低压农电线路改造,居民点农电线路也相继改造完毕,保证了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农户通电率达100%。

信息通:随着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镇通讯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镇、村、组通信网络有了重大改进,现广播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光缆、程控电话线路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1104户,入户率54.19%,架设电话622部,入户率30.54%。同时,市移动通讯公司和市联通公司在本乡建立了无线移动电话接收、发射塔2座,为全镇通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文体娱乐场所和居民点的建设相配套:目前,各村民小组都建成了文化活动室,共计41个,并配备了一定的设施,保证了农民一会、学习和小型娱乐活动的开展。同时,我们在居民点规划区内预留了1--2亩地,待农民的住宅建设全部完成后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功能、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街心花园,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卫生设施和居民点建设相配套:重点进行了农户卫生厕所的配套化建设,由过去的步步高改建为现在的蹲坑、水冲等形的厕所。已累计改建卫生厕所1200户,占全镇总户数有64.4%,其中蹲坑式卫生厕所1140户,水冲式60户。同时,推广使用了沼气,既使粪便得到了天害化处理,也取得了方便、卫生的效果,累计推广沼气池163口,占总户数的8.7%,有条件的农户还使用了液化三油气灶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2、村委会建设、学校建设方面:

村委会建设是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先后翻建了六个村的办公室。XX年新建团结村村务活动中心,新建改建部分组文化活动室。

学校建设方面:先后完成了团结小学教学楼、文殊小学太阳能教室、冯家沟小学办公楼、中心小学太阳能教学楼的建设任务,并完成了图书室、办公室、宿舍等附属工程,建筑面积2683平方米,附属工程建筑面积1096平方米,围墙2019米,使我镇学校硬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镇区建设方面:

完成了镇区文化活动广场改造工程,硬化面积4000平方米,新建政法办公大楼一座。

4、居民点及村镇绿化工作方面:

居民点及村镇绿化美化工作也是基础设施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善镇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我们结合植树造林工作,累计绿化、美化41个村民小组的居民点,镇区、各村委会、各小学都本着多绿化、少硬化的原则,完成了花园式单位建设,居民点及村镇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观。

三、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一是还有部分村民没有完成住房改建任务;

二是部分配套设施还没有完成,

特别是文体娱乐场所、街心花园,还没有实施。

三是居民点管理工作滞后,脏、乱、差及三堆现象还比较突出。

四是村镇及居民点绿化美化工作还不够扎实,环境建设急需加强。

五是乡村道路的绿化任务还很大。

四、明年村镇建设主要项目

一是完成镇区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系统建设;

二是文殊镇农贸市场建设工程;

四是居民点道路改造工程;

五是中心小学至冯家沟村4.8公里道路改造工程;

六是“一池三改”农家厕所改造工程;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6

一、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

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困难很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化系统工程,为把这一造福人民的好事办好,我们改变了“交通部门唱独角戏”的作法,在工作中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与乡镇政府沟通,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农村客运网络化及乡镇汽车客运站建设工作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自XX年起,**县政府便将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纳入对各乡镇目标考核体系,要求各乡镇要把乡镇客运站建设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文件,要求各单位全力以赴支持这项惠及全县人民的大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对这项工作设置障碍,凡涉及农村客运站的相关手续一律从简办理,并明确了办理时限,凡涉及农村客运站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该免的免、该减的减、该缓的缓,县运管所自加压力,精心组织和安排,于XX年10月底在全县实现了所有乡镇都有客运站,95%的行政村都通公交车的目标。全县上下真正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拥护、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顺利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市交通局、市运管局领导也多次对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进行调研,提出了很好指导意见。

(二)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硬件建设,为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打好基础。

一是建好路网。近年来,随着我县干线公路网络化工程,县乡公路通达工程和村村通工程的全面推进,我县城乡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03.8公里,县道134公里,乡道171.4公里,农村公路880余公里,构筑起县域内干线公路“二纵一横”及干支线公路连通成网的构架,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实现了在县域内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小时内就能到县城的公路发展目标。二是建好站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多方融资,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进程。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客运站17个,招呼站98个,实现了客车通到哪里,乡镇客运站就建到哪里。三是布好车网。农村客运中大力发展中档舒适型客车,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鼓励车辆加快报废更新、提档升级的步伐,鼓励车头向下,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降低税费标准,让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主动将购车资金投向农村客运市场,以方便农民出行为目标,努力提高乡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农民朋友提供“经济、方便、安全”的客运服务,实现了路修到哪里,客运车辆就通到哪里。

(三)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质量。

1、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全县在农村客运市场的早期培育和发展上,由于提倡“有路大家行车,国有、集体、个体一齐上”,从而导致经营主体过多,弱小分散,服务质量低,抗风险能力差,很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客运线路公司化改制,引导经营者以线路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公司制客运企业,通过推行一线一公司,一公司多线的管理模式,从而逐步实现了农村客运市场主体公司化。经过调整,全县农村客运经营主体由218家调整为2家,实现了农村客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2、制定客运发展规划,合理调整运力结构。一是在对农村客运市场整顿中,通过采取报废更新、更换车型、延伸现有线路等办法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将原有的186辆农巴车平稳的清退出了客运市场,以乘坐舒适,运行安全的中巴客车代替了农巴车,促进了农村客运市场运力结构上档升级。二是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15个乡镇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拿出了各乡镇农村道路客运市场调查说明,形成了一乡一策一说明,并根据市运管局要求,制定了《**县农村道路客运市场发展规划》和农村客运线路登记制办理程序下发各乡镇交管站执行,为我县农村客运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方向。3、严把车辆技术等级和从业人员素质关。通过加强对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检测,禁止技术条件不合格或达到报废规定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通过强制维护,提高营运客车的技术性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同时,对从事农村客运的司乘人员必须在开业、上岗前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参运。

(四)加强农村客运市场规范化管理,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有序发展。

围绕农村客运市场网络化建设的主题,我们提出了行业管理规范化、车辆运行公交化、客运管理一体化的规范化管理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我县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步伐。

1、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充分发挥交管站的“前哨”作用,由交管站直接管理本辖区农村客运车辆,县所实施业务领导。在经营行为规范上,我们对农村客运车辆严格实行了“十统一”,即统一线路牌、统一道路运输证、统一班次时刻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票价、统一监督电话、统一服务证、统一编号、统一车型、统一门徽等。

2、积极推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XX年,首先开通了**至李店公交化客运线路,对经营**至李店的18辆客运班车,以大循环的方法运行,并严格规定开班、收班时间,统筹安排班次时刻,合理调度上下班高峰期运行车辆,使该线路的客运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沿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我们按照《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规划》的要求,落实总量控制,保持稳定的原则,实行公交化运作,公交式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客运服务质量。

3、改革行政许可政策,对农村客运线路实行登记制。我们在大力开展客运市场整顿的同时,制定了《**县农村客运线路登记制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经营者申请的乡镇之间、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客运线路,只要是符合我县长期客运发展规划的,其参运车辆达到二级以上、从业人员符合从业标准,自愿加入公司的均可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并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经营者投资农村客运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客运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经验

1、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必须立足现实,又要有所创新。

我们根据**客运企业现状,公路网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确定成立**县交通运政公司和**县运政公交有限公司,由他们对我县城乡公交实行区域化经营,避免多个经营主体的恶性竞争,避免因市场过度分割、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有利于统一站点布局,及时合理调剂运力,提高客运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政府调控和行业管理。

**县农巴经营者对经营期限观念不强,有的线路车辆私下转让价格被炒到20多万元。为使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对原经营者采取"过渡兼并法",即由交通运政公司或运政公交公司兼并原中巴经营者,并给其一定期限的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其营运和服务接受公司统一管理,最后对其进行了顺利改造。

在车型的确定上,我们要求既符合公交的要求,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过改造,所发展的车辆均为符合欧ii标准的环保型车辆,并实现了同线同型。由于做到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有所创新,改造工作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顺利实施。

2、工作既要符合情理,又不违背法律。

在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时,我们针对各项政策的合法性进行论证,使这项工作在推进中在法律上没有漏洞。坚持中巴经营者改造自愿的原则,对不接受更新的经营者,允许其在原经营线路上继续营运,直至核定的经营期满后退出市场。坚持了政策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政府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基本方法,公司具体操作,个体中巴经营者参与,运管部门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过渡兼并办法的规定,原营运车辆由原经营者自行处理。后来考虑到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对已按照运管部门要求更新的,明确也可以纳入公司管理。原先我们准备整条线路适用一种方法,以线路为单位整线同时实施改造,后来因为同线路经营者难以形成一致,就调整为成熟一辆改造一辆。总之,在这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依法办事,做到了合情合理又合法。

3、要由交通部门担当主力,也要将这项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没有上级领导的重视、乡镇的参与、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要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向上级多汇报,与横向单位多沟通。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交通、公安、宣传、、工商、财政、监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领导小组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使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顺利开展。社会各界群众十分支持,普遍认为这是件好事,全县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

4、既要对经营者进行宣传发动,也要营造舆论环境。

在经营者中我们召开了各个层面的会议,宣传工作政策,划分西片和东片两个工作组,着重对原经营车主开展小范围和一对一的思想工作,认真接待个体经营者来访,会同乡镇村组干部走访经营者家庭。召开各种宣传、动员会议百余次,接待个体经营者达到130余批次,走访了近160户经营者家庭,使经营者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开始接受支持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

5、既要交通运管内部齐心协力,也要充分团结和调动各种力量。

在整个工作推进过程中,交通局、运管所和两个公司始终团结一心,围绕目标,坚持原则,统一口径,共同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运管所同时加大客运市场监管力度,着重对客运车辆站外拉客、超载、报停偷驶、违章上下客进行纠正和查处,使得一些违章的经营者感到靠违法、违章取得利润已经难以为继。公安部门积极为我们保驾护航,宣传部门为我们鸣锣开道,部门和我们一起对经营者进行说明解释,其他各部门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为这项工作尽职尽责,共同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的开展。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临泉县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 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以临泉县陈集镇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5月9日

陈集镇位于临泉县城南40公里处,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杨庄户乡接壤,总面积为65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20个自然村。近年来,该镇从实际出发,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树立集镇大起来、市场活起来和人口多起来的理念。走科学规划、强力推进、精心实施、完善功能的路子。立足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实现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提升,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城镇化引领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为改变农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通盘考虑经济、土地、产业、地域及自然人文特色,依照村庄原有社会伦理格局,农民生产活动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各个方面,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尊重农民意愿,依托中心集镇建设新村

1、选址让老百姓拥护。为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2008年陈集镇党委、政府通盘考虑,决定在陈集镇朝阳行政村选址进行美好乡村建设,朝阳行政村紧邻陈集镇政府,其目的是发挥集镇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在具体的选址问题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后决定利用原来的荒废地和通过土地复垦,土地置换的方式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彻底解决人口过于分散的安居问题,逐步实现朝阳行政村的整体搬迁,为实现集约式发展奠定基础。

2、新房建设让老百姓满意。为了让老百姓高兴称心地搬迁,更好地发展小城镇,陈集镇党委政府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聘请阜阳市规划设计院为小城镇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从道路、桥梁、房屋、公园等基础设施全方位的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建设,使得整个布局结构合理,井井有条。同时,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当地村民,以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将近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售价为16万元,仅仅收取成本费,由于价格低廉,村民们争相购买,第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建造房屋16,000多平方米,80多户居民已经入住和进行商品贸易。由于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路灯、公园、敬老院、学校、道路、集贸市场、娱乐设施、工业园区等一应俱全,为下一步发展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村居住让老百姓满意。朝阳新村在建设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设施配套与资源共享原则,最大限度地完善服务功能。由于第一期工程的顺利推进,陈集镇开始进行第二期24,000平方米100多套的住房建设和第三期72,000多平方米360多套的工程建设,目前总投入已超过3,000多万元,修建商贸交易区、商业超市、多功能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等功能齐全的服务娱乐场所。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安心。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村正在形成。通过连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明生态镇正在迅速崛起,朝阳行政村开发模式已拉动周边数个村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的高潮。

(二)尊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涵盖城镇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心村处于“镇”与“村”之间,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陈集镇确定了“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城镇”的美好乡村建设思路。陈集镇根据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方案,对朝阳行政村进行整体整治改造,主要包括村庄整体风格定位;大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预计到2011年底投资将达4,000万元,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美好乡村集群带、小城镇板块。中心村连片改造和建设吸纳周边小村庄的居民前来定居,人口规模可达到15,000余人,从而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使人口和村庄的集聚功能充分发挥。

二、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拓展了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陈集镇通过中心村、镇村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人口集聚、住房集中、产业集群的特色小城镇,大大拓展了中心集镇的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拓宽了群众的就业面。陈集小城镇建设使中心镇和美好乡村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就业、创业空间显现。城镇区域空间的扩展和人口的积聚,大大提升了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能力,使陈集成为群众安居的乐土、能人创业的宝地、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与此同时,陈集镇利用人口集聚的优势,多渠道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渠道。

(二)增强了集聚功效,优化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陈集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聚集功能不断增强,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以种植、养殖为一体的新农业正在形成。中心村的建设为现代旅游、服务、娱乐、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朝阳新村商业一条街100多间商铺已各有其主,为当地的村民就业,增加收入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陈集镇通过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明显改善了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依托本地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该镇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张(张新)-新(新蔡县)公路、韦(韦寨)-艾(艾亭)公路穿镇而过、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该镇树立正确的小城镇定位。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以城镇建设带动市场建设,以市场建设带动商贸流通,以商贸流通促进美好乡村生产发展、群众增收。

三、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几点启示

(一)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朝阳新村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陈集镇党委、政府和朝阳行政村走群众路线的理念密不可分,在朝阳新村的初期建设中,由于存在个别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一些消极抵抗的情绪,陈集镇党委政府、朝阳行政村以开明的心态,接受群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得整个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众所周知,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是思想领导方法的精髓,是科学领导方法的思想基础。将群众路线作为基本领导方法,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因此坚持说服教育的领导方式,而不是以野蛮粗暴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老百姓才能拥护美好乡村建设,才能有效地顺利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二)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镇村有机结合的理念。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通过镇村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众所周知,集镇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中心,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中心集镇,乡镇所在地与行政村所在地有机地融为一体,且乡镇所在地行政村都是人口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这些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根本不可能与中心集镇建设相分离,中心集镇建设好了也更容易带动周边村庄的美好乡村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中心集镇也是建设美好乡村。中心集镇作为一个区域中心,是农村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的基础和服务的载体。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和中心集镇的集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重点地支持中心集镇的发展,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镇区、村庄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垃圾处理、卫生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中心集镇扩大就业、集聚人口的产业带动和生活服务能力,使中心集镇更有效地发挥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农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借鉴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模式,移民并村、建设新村无疑是今后推进临泉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条新路。

(三)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突出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把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一体、镇村联动发展。特别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提高规划水平,着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体制。改革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进城后享有同城待遇。陈集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同步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实现了城镇和农村的无缝对接和联动发展。

(四)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发展理念。陈集镇在制定美好乡村规划时,立足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适度超前,搞好镇村接合部的建设,分层次逐步推进,优先发展中心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坚持从农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美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今后临泉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规划管理要立足于科学性、超前性、权威性和动态性,既根据自身发展潜力,也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防止生活环境恶化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把城镇建设目标与特定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既要为当代人着想,又要为后代人造福,把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工业”,促进“循环经济”,倡导“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尽可能地列入规划。充分认识美好乡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阶段建设,使美好乡村建设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群众增收、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的加速器。

乡镇公路所工作总结篇8

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会议。目的是回顾总结20*年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全面安排部署20*年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再鼓干劲,再添措施,确保圆满完成今年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前面,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了在20*年度通村水泥路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县政府还和县交通局、各乡镇政府签定了20*年通村水泥路建设目标责任书。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客观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通村水泥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20*年,按照省、市通村水泥路建设安排部署,全县有23个乡镇37个行政村实施了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工程自5月份开工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交通局强化质量监督,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乡镇精心组织,项目村组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保证了通村水泥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通村水泥路路基改造完成242公里,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154.31公里,其中通过省、市核查验收的103.61公里,完成了市上下达的年度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任务。从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的情况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两级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充分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凝聚成了强大的合力,保证了通村水泥路建设顺利进行。在去年的通村水泥路建设中,我们确立了“政府领导、交通组织、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乡村实施”的机制。正是这种建设机制,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县去年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首先,坚持政府正确领导。去年的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无论从规划、设计、发动,还是落实资金,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通村公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先后4次召开了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会,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印发了《关于对县交通局实施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考核奖惩办法》、《关于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实施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考核奖惩办法》、《关于对各施工队实施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考核奖惩办法》。所有这些措施,都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其次,坚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交通局班子成员实行了分片包乡镇责任制,苦干实干,奋斗在建设第一线,全面负责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协调落实工作;国土、林业、公安等部门对通村水泥路的占地、挖砂、取石、林木砍伐等审批事项一路大开绿灯;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广播“五杆”拆除迁移不讲代价,主动让路。全县形成了一个相互理解、舍小家为大家、全力推进通村水泥路的良好局面。

第三,坚持乡村实施社会参与。在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动员大会之后,各乡镇、各村相继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乡镇领导包抓重点村,配备了专门的交通协管员,强化了各村支部、村委会的责任。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一批甘于吃苦、勇于奉献、迎难而上的好书记、好乡镇长、好支书、好村委主任,默默无闻地承担起为村民修建水泥路的重任。有的为了筹资,跑遍了亲朋好友,动用了各种关系,拉下脸皮,说尽好话。在他们的感召带动下,深受行路之苦的广大群众认识逐渐提高。正是这些负责的乡村两级干部和厚道、执着的群众,成为铺通水泥路的主力军,成为工程建设中攻坚克难的坚强后盾。

(二)我们始终坚持舆论发动,政策推动,营造了通村水泥路建设良好的环境。在通村水泥路建设中,县乡村各级始终做到舆论、政策、环境三到位,坚持以宽松的外部环境保证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县政府定期通报工程进度,宣传先进典型,为工程建设造势鼓劲、摇旗呐喊;各乡镇和各村在去年工程建设一开始,及时召开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大会进行动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座谈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收到了较好效果,产生了互动效应,达成了加快发展的共识,形成了通村水泥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补助政策。对通村水泥路建设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坚决不收,可高可低的税费标准一律降低,能简化的办事程序尽量简化,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在占地、征地、拆迁补偿等方面实行“土地自调、青苗自补、杆线自迁、房屋自拆、障碍自消”的“五自政策”,对料场设置和路基取土一律由各乡镇无偿划拔,满足使用。

三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推动措施。先后组织进行了全县工程进展、质量考核和工程建设交流观摩活动,在木王镇召开了现场会。实行公开通报制,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利用政府宣传橱窗公开对各乡镇的工程进展进行红黄榜通报,不断促进工程建设形成高潮。

(三)我们紧紧抓住资金筹措和质量监管这两个关键环节,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涉及到的问题千头万绪,需要协调解决的事情方方面面,但由于我们在工作中紧紧抓住了资金筹措和质量监管这两个关键环节,从而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是广开渠道,多方融资。由于省补资金是在通村水泥路通过验收后才兑付的,前期只拨付20%的启动资金。所以,资金成了困扰施工的最大难题。在工程建设中,全县上下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广开渠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决资金难题。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要求拨付交通局100万元县补资金;交通部门筹集一切可用资金,全部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并与扶贫等项目资金集中调配,捆绑使用,各记其功。乡村两级也采取集资、捐资、贷款、以劳代资、以资代劳等多种手段和措施筹措建设资金,同时动员受益村组的能仁志士、在外工作人员、在外创业人员、企业家以捐资、投料等方式,支援通村水泥路建设,余师乡枇杷村募捐27000元、柴坪镇梅子村募捐20000元、达仁镇象园村募捐20000元,他们的资金和精神,有力的支援了家乡的公路建设。各施工队也自筹资金垫支建设费用,解除了工程建设的燃眉之急。

二是狠抓质量,宁严勿宽。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在质量。在质量问题上“宁当恶人,不当罪人”,坚持抓进度必须保质量。工程建设开始后,及时组织培训了施工技术员,印发了工程建设的各种技术规范;在乡、村两级建立质量监理机构,确定了质量监督员;从备料开始的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验收标准,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

(四)我们始终注重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形成了通村水泥路建设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在去年的工程建设中,我县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用他们的言行激励和鼓舞了广大群众,有力地带动了通村水泥路建设。红旗乡镇树典型。在6月1日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动员大会之后,铁厂镇和木王镇及时行动起来,结合西沟口村、坪胜村新农村建设试点迅速展开通村水泥路建设,给全县带了好头;达仁镇、云盖寺镇、灵龙乡、柴坪镇、余师乡、大坪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通村水泥路建设,深入发动群众,深入一线督查,抓住路基改造这个重点,在短时间内将基层改造,完成压实,保证了面层在10月底前完成施工。这几个乡镇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性发展,充分说明,农村公路建设的制约因素最主要的不是经济条件差,自然地理条件差,而是思想不解放,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模范村组作表率。坪胜村是木王镇的一个大村,由原来的三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较大,群众分散居住在几条沟,在村支部书记郑自立的带领下,该村渴望修通水泥路的热情高涨,整修基层资金不足,全村人就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由群众想办法筹集资金,通过村组干部、党员的带动,该村集资110.514万元用于改造整修路基,人均集资528元,整修了两条8.12公里的路基,去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了混凝土面层施工,实现了水泥路通村的梦想;月坪村也在短时间内完成了3.25公里水泥路,打通了农副产品运输的通道,取得了好的效益;先进单位做楷模,像水保局、公安局、电力局、财政局等部门,在通村水泥路建设中,出钱出物出政策,有力地支持了通村水泥路建设;先进个人做样板,柴坪镇梅子村施工队等先进施工队的负责人高昌军、交通局副局长张本杰、西口镇纪委书记樊月海、县通村办技术员张磊、灵龙乡三义村支书张仁东等不同层次的先进个人,在通村水泥路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中,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这些先进典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教育、感染和激励了群众,进一步激发了全民筑路热情。从他们身上,体现了时代精神。一是勇于负责、敢于跨越的进取精神;二是造福桑梓、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三是全力以赴、尽心竭力的敬业精神;四是主动配合、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县去年水泥路建设取得成绩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更无疑是我们在今年的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乃至各项工作中继续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夺取胜利的制胜法宝。

虽然在去年的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摸索出了一些建设经验,但是在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个别乡镇和部门认识还不够到位。个别乡镇和部门没有真正把通村水泥路建设当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上还不够到位,思想上还不够重视,行动上也不够积极,有时紧时松,甚至还有等、靠的行动和思想。二是通村水泥路建设难度大。我县山大沟深,道路基础条件差,加之部分路段只有一个入口,没有迂回路,工程建设只能从一头开始,倒退施工,导致工程建设进度缓慢。三是施工队资质低、资金不足。因通村水泥路工程造价低,县内有相关资质的施工企业不愿参与工程建设,迫使通村水泥路建设降低施工队的招募门槛。参与施工建设的施工队设备简陋,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及进度。四是交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导致工程建设中技术指导还不够到位。五是水泥等材料供应不足。由于高速路建设水泥用量大,导致通村水泥路水泥供应不上,部分乡镇和部门协调不到位,砂石材料供应不正常,价格疯涨,造成施工队不能正常施工,停工待料屡有发生。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年的建设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战斗力和创造力,鼓足干劲,从“打底子”开始,迎头赶上。

二、突出重点,快速行动,迅速掀起通村水泥路建设新高潮

今年是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的第二年,也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一年,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抓建设,全力铺筑水泥路。

(一)、强化机遇意识,正确引导受益群众建设通村水泥路的工作热情。在去年12月11日全省通村公路“打底子”现场会上,省交通厅曹厅长讲,全省*期间通村水泥路建设有个拐点,就在3.5万公里,也就是说,全省修建通村水泥路3.5万公里后可能势头有所减缓,省上支持力度也可能有所改变,拿时间来算就是2009年后规模将有变化和调减,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今、明两年,大干快上。省上的政策现在很明确,据实补助,干多少补多少,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建设机遇,利用这两年时间,尽我们最大努力,多修一条是一条,多修一公里是一公里。我县通村公路总里程是900多公里,去年仅修建了150多公里,按市上三年完成建设任务的要求,今明两年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相关部门要强化机遇意识,增强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措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从现在做起,变冬闲为冬忙,迅速掀起通村水泥路“打底子”工作高潮。

(二)、强化目标意识,迅速启动项目路段路基改造、基层备料等项工作。去年11月通村水泥路混凝土面层全面停工以后,县交通局就抽调10余名领导和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对乡镇上报的通村水泥路建设计划逐路段进行了核查,结合上级下达的20*年建设计划,确定今年全县通村水泥路的建设目标是:25个乡镇建设通村水泥路49条,路基改造总里程300.12公里。铺筑混凝土面层150公里,力争达到200公里。现在正值农闲季节,正是组织群众进行路基改造,采备基层砂料的黄金时节。此次会议结束后,各乡镇要立即组织群众进行路基改造、桥涵修建和基层备料,2月8日前各乡镇、村必须完成所有通村水泥路的路基改造和桥涵修建任务,3月20日前必须完成基层备料任务及基层料摊铺任务。各乡镇要对照计划任务算清时间账、任务账,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发动群众,尽早着手,做好路基拓宽改造、换填、护坡砌石、开挖排水沟、埋设管涵、备砂备料、摊铺压实等各项“打底子”工作,为开春铺筑混凝土面层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管理意识,把好计划、设计、施工三关。一是把好计划关。今年全县通村水泥路计划任务是确保完成150公里,力争达到200公里,计划已由省交通厅下达。我县列入计划的各乡镇、村要按照目标要求,尽快开展“打底子”各项工作,今年所有计划项目的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备运砂石料必须于3月20日前全面完成,县交通局要组织人员对各乡镇、村路基工程进行验收、考核。凡路基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村,将取消今年通村水泥路建设计划。凡是达到验收标准,通过核准验收的村,交通局要优先安排“铺面子”,对积极性不高、路基改造达不到质量、技术要求的村往后放。二是把好设计关。交通局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计划,逐项目进行施工图设计。通村公路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够用、实用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形式,确保平纵横指标符合要求;对同一乡镇或同一地区,只要原材料不变、产地不变,原则上可采取同一种路面结构形式,并对原材料、设计强度、配合比、混合料级配、施工注意事项提出同一要求。三是把好建设过程管理关。各级水泥路建设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场,加强施工过程控制。要保证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并按规定每300米设置错车道,对不宜作路床的土,应清除换填,分层碾压,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面层混凝土施工必须保证强度够标准,厚度够要求,路面平整,线形顺畅,实用美观。

(四)强化养护意识,充分发挥通村水泥路的交通保障作用。三分建,七分养,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希望各乡镇一定要重视和加强通村水泥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建好通村水泥路不容易,养管好通村水泥路同样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的初期,就把养管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坚持建养并重的方针。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落实养管工作责任。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积极探索委托、聘用、承包等多种养护机制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养护、突击性抢修与农闲整修相结合的养护模式和养护管理机制,探索实行五定(定养护里程、定人员、定任务、定目标、定经费)和五保(保完成任务、保质量、保成本、保安全、保指标)考核,实现建养并重,保证修好一条路,养好一条路,绿化、美化、净化好一条路。要及时完成路肩培土,利用早春时机做好公路两边栽树绿化工作,完善排水防护和必要的交通标志及安全设施,防范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要加强日常保洁工作,及时清扫路面,整理边坡,清理边沟;要教育群众爱路护路,坚决制止乱堆乱放,减少人为破坏,维护路容路貌,保障通村水泥路畅通,巩固和发展通村公路建设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全年通村水泥路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通村水泥路建设机遇难得,我们要紧紧抓住今明两年的黄金建设期,强化工作措施,做到六个到位,确保超额完成今年的通村水泥路建设目标任务。

(一)组织领导到位。今年要继续坚持去年形成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建设机制,也就是要继续坚持“政府领导、交通组织、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乡村实施”的机制,继续保持组织领导机构不变、推动措施不变、作法制度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各乡镇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主要抓手,切实精心组织,以严密的组织和领导,确保完成各自承担的建设任务。

(二)责任落实到位。第一是领导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乡镇长作为直接责任人,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工程建设第一线,亲自抓好每一环节、每一阶段任务的实施,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每人要包重点村、包重点线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第二是质量责任。交通部门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利用有限的技术人员资源,切实做好通村水泥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各乡村要成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继续发挥乡村质量技术监督员的监督管理作用,从设计、用料到施工、监理,实行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严把质量关。

(三)宣传引导到位。从目前看,尽管通村水泥路实施一年了,但是仍然存在宣传工作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通村公路的政策还了解不够。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交给群众,把重要性讲深讲透,把要求讲明确讲具体,把农民对修路的热情期盼转化为投劳备料的自觉行动,变要求群众修路为群众自觉修路,动员群众利用今冬明春的农闲季节,积极参与“打底子”工作,为开春“铺面子”做好准备。同时要以新闻媒体、电视报刊等为阵地,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今年实施的每条路都要以县交通局、乡镇政府、村委会名义在适当位置书写或悬挂宣传标语,努力做到全民皆知。

(四)资金筹措到位。各乡镇、村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创新筹融资机制,千方百计保证资金落实。对今年的项目,条件一旦成熟就要及时铺筑面层,及时申请市、省验收,争取省补资金及时到位。继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继续发挥村、组党员干部和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动员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关心支持,社会广泛参与,努力解决资金不足这一难题。总之就是用好国家的钱,挤出自己的钱,珍惜群众的钱,确保通村水泥路建设整体推进。

(五)协调配合到位。各乡镇要站在全县一盘棋的高度,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积极配合。涉及到占地、拆迁和青苗补偿等工作,由所属乡镇负责完成,各乡镇要按属地原则无偿划定取土取石场地,满足使用,服从和服务于工程建设大局;县直各单位也要为通村水泥路建设做好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工作,新闻单位要做好宣传报道,政法部门要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林业部门要为涉及树木砍伐的村做好规划并及时向上申请,水利部门要无偿为通村水泥路建设划定取砂场,保障通村水泥路建设用砂需求,其它各个部门也要根据自身职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全面周到的协调配合工作。

(六)监督检查到位。今年县委、政府将继续把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列入对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进行严格考核,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对今年的通村水泥路建设进行总结表彰。要继续坚持去年建立的通村水泥路建设定期检查督导制、政务橱窗公示制、红黄旗评比制、向各套班子领导通报制、工作落后检讨制、工程例会制、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老干部现场观摩评议制等有效机制,推进工程建设。

上一篇:股权激励方案模式范文 下一篇: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