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26 11:37:19

物质文明的含义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1

中也就是一般译作“自然”的这个希腊文词汇,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特别阐述了的一个概念。而海德格尔也在千年之后重新考察了这个概念,写下了《论自然的本质和概念》(以下简称《自然》)一文,对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对cjnkn(的阐释进行了再次的阐发,并且因此引出了关于存在的种种讨论。在他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就像他晚年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所表现出的特别兴趣蕴涵的意义一样,在这一点上他所表述的内容和中国哲学中最为核心的几个语词颇有关海德格尔在《自然》中主要讲述了四个层面上的意义——对应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起始运动形式质料,他也提出了自己对这四个层面上的含义的重新解释——起始占有在终点中具有自身的变化入于外观的设置作为基础原料的质料。而在这四重层面上的含义,怡好吻合并且几乎又怡好包括了中国哲学世界观最为核心的全部组成成分。

在按照这四个层面,重新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来讲述d^cni;的含义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使用c()ijcn(这个希腊语词汇,而不使用它通用的中译文自然。因为自然是中国哲学中相当本质性的一个词语,而自然在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含义,已经和英文中nature的含义域者natural的含义)颇有出入。更何况,<})—(—词,就如同海德格尔在《自然》一文中也强调的那样,虽然按照—natur~nature的演化轨迹演化成了nature,实质上却具有nature不能表达的含义。所以方面为了避免的自然和中国哲学语境中自然在使用上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它们各自独特的含义,笔者在此文中分别使用这两个词汇。而在之后的讨论中我们能够看到,这种使用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

二、作为起始,以及占有的抑叫——道

海德格尔谈到的c(Hjcn(的第一重含义,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起始。“因此,ct>iicn(乃是这种事物的自身运动和静止的起始和占有,因而也就是这种事物的运动和静止的原始;首先自在和从自身而来,并且向着这种事物,cKicn(预先起始地占有这种事物……”在海德格尔这里,起始的巾ML(不仅仅代表起始,还代表占有:一物,起源于(JnloA而在它生成之后的任何时间,都无时无刻不在它的起源,也就是杣叫的占有,或者说支配之下。这样,这一物才是如叫的。在海德格尔那里,这部分表述是在做—t"对于4)6oi(的物和非cj>ijcn(的物的区分。但因为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自然的地位是至高而统括一切的,所以在中国哲学中所说的物,没有非自然的,至少没有不以自然解说的。所以,当我们将这个层面置于中国哲学的语境中进行阐释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如叫的,或者说符合杣叫的物。物是否是符合于〈的物,取决于它的起始占有是否来源于它自身;而这个起始占有意义上的如oK,或者说这个符合于杣叫的起始占有,也就是在中国哲学中重新阐释出的起始占有,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这个意义上的cfnjcn(所对应的是哪一个语汇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它有时候被称为天,而更多的时候被叫做道。“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道,作为某种意义上讲生成或者产生上的万物之源,它是任何事物的起始。而万事万物在存在的任何时刻,整个天地、世界,又都是严格按照道来运行的。也就是说,道既是万物之始,又是万物在世间的规范者、掌控者。和具有四层,甚至更多含义的cjnjcn(相似的,道其实也是一个具有许多层次含义的词汇。在这里我要借用李晓春老师对中国哲学中概念的一种说法一这是一个概念簇。而在这里,和作为起始以及占有的cj^cni;对应的道,则是本体意义上的道,而非方法或者别的什么意义上的道。在张载的观点中,太虚是道,并且它一方面在宇宙论,也就是发生的意义上作为万物的源头一气生于太虚而归于太虚一另一方面又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作为万物的本体。太虚无处不在,每一个物中都存在着太虚。这大概可以较好地反映出中国哲学语境下道作为起始和占有的双重意义。

三、作为运动的——化

海德格尔笔下的第二重含义,是运动状态。而这个运动状态又不完全是运动状态,它其中掺杂有动机的含义。“因为一切从而来是其所是和如何是的东西,都在它本身内具有对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起始占有……”所以说,符合于的运动状态磁里的运动状态就包括着海德格尔所说的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因为事实上静止状态也可以被称作一种运动状态),必须要符合于对应这种运动状态的起始占有。海德格尔明确的提到,起始占有是一种冲动力。冲动力,动机,以及动机的指向这也正分别显示着起始,起始占有和占有这三个层面的意蕴。因而,在运动层面上说的指的就是被(的起始占有所控制、驱动、引导而来的运动,或者说是变化。而作为由动机而来的运动和变化的在意识到这个动机本身也是(的前提下,把它与中国哲学中的“化”对应起来也就不无道理了。

化,或者说和神联系在一起的神化,就是作为由“自然(也可以看作是的动机导致的运动和变化”。神是贯穿于万物之中的东西;它的意义和道、性都有相当部分的重叠,而可以辨明的是,它相比于道,更是蕴含在万物之中的,而相比于性,更强调变化的趋势。某种程度上,可以把神理解为事物在理一分殊下分有的道,它们既并不尽相同,却又互相完全相通。而化一所谓“神化万物”,指的就是万物在神的作用下,或者说在神的要求、指导下,进行它们自然的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化是顺应道的;是微不可查,又成效卓著的是事物各正性命的过程,也是事物各正性命的方式、手段、以及经过一这又是道。关于道的述说总是构成首尾相衔的环,而让这个环不断转动流变的,永远是化,也只有化。

_方面,化是在自然的动机(神,或者道下产生的自然的运动和变化。另一方面,相似于c|)0cn(四层次中作为唯一主动表达自身手段的层次,化也是中国哲学世界观中唯一主动表达道的手段。道作为本体也好,作为规范者、掌控者也好,其本质都是无,是空。而道对世界的影响,它的一切手段和途径,就只有唯一的化。太虚化为太和,太和化为气,气化为万物,万物顺应着道各自按照各自的天性自化、互化,最终又化为气、化为太虚。

四、作为形式的——性

作为形式的C^CHi:是海德格尔在《自然》一文中着重讨论的一部分内容。他谈到了技术,谈到了的形式和Noi(的动机的关系,因而谈到制造物之所以不是(是因为它的动机不存在于自身之中,而它的形式也并不是从它自身起源。

很显然,在海德格尔对作为形式的的讨论中,之前讨论过的两层次的含义纷纷登场。几乎也就是在这里,整个对于杣0<的叙述归结到了一起。形式的既涉及到了动机的,也涉及到了起始的(。之所以形式中包含了动机,是因为这里所谓的形式并非僵死的形式,而是活的形式,所以动机实质上很大程度是包括在形式之中的。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运动和变化的动机就是形式本身。在西方哲学的讨论中,和形式息息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idea—理念。考虑一下柏拉图所说的理念,形式的运动性和作为动机的特点就显而易见了。某物的idea是完美的某物;那么,老虎的idea就是完美的老虎可以想象完美的老虎是静止的老虎么?显然不能。它作为完美的老虎,必然是像老虎所能做到的最为完美的那样运动着的。而idea作为动机的存在,则更为鲜明:凡世的万物既是idea的不完美的投影,又是idea的不完美的模仿。而模仿一很显然,那完美的模板既是模仿的目标,达到或者接近模板本身的欲求更是推动模仿的动机。没有这种欲求,则不能称为模仿;所以在提到万物是对idea的模仿的同时,idea本身的存在是万物的动机就已经显现了。海德格尔写道,巾6叫就是对先行自在的相的进入,也就是在场化。在“先行自在的相”的引导下,物质性的质料或者说始基所进行的这种运动或者说变化,反映着某物蕴含于自身的对自身的起始和占有。在这里,四个层面的杣叫被牵扯到了一起,在对形式这一层面的:意义的表述中。

相似的,在中国哲学中也有这样一个统一了几乎所有核心词汇的词一性。生之谓性一虽然在部分意义上,这是个非常粗糙、甚至不可靠的定义;然而在这个定义最为原始的意义上,它是绝对的:它几乎是个同语反复。然而就是在这几乎的同语反复中,蕴含着一个不小的偏差;或者说,也就是性这个词作为一个意义簇,它意义模糊的地方。生之谓性的性,是对现实存在的属性的指称。某种意义上讲,它的意义很接近于属性一作为某物的天然属性。这已经符合了作为形式最为基础的含义:自然,起始,以及形式的表现——具体的相。然而不仅如此。性的第二重含义一天命之谓性,就已经超出了存在物的范畴。它已经指向了天一也就是道,从而它自己就成为了某种超越性的存在。万物要尽万物之性,而人要尽人之

性 这难道不就是凡间缺陷品向着完美idea

前进的宣言么?更何况,性这个词同样绝不是静止的。动物的性里包括着动物的运动一并且,这种运动的性和动物实际进行的运动之间,怡怡就是idea和凡间事物间那种不完美的投影或者模仿关系。植物的种子的性中则包含成长一而这种成长的性,就是成长的动机,变化的动机。性的含义中完美地包括着动机和运动,在这个层面上,它和作为形式的cjnicn(中所蕴涵的意蕴是十分符合的。

五、作为质料的—气

质料上的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张载那里成为了一个不甚关键的问题。因为张载认为,一切物都是气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一切物的质料都是气。那么,质料是否是的,或者说作为自然的质料而存在的(jHld或者说,作为一切活动的材料性来源一广义上的质料一的,关于它们的一切问题都是关于气的问题。而如果一切质料都是气,那么气必然是自然的质料一这些问题的回答统统只需要是气就可以了。这可以说是回避了这个问题,也有可能带来了什么新的启示一但限于篇幅和本人的水平,这个问题就暂时搁置吧。

六、结语:自然,——新的视野

在用中国哲学的语言解释了杣叫的四个层次的意义之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这个希腊的概念下辖的四层含义的结构下,中国哲学的世界观几乎得以丝毫无损的重现。甚至,在很多方面上,中国哲学的表述更为意义深远。如果用这些替换过的中国哲学的词汇来对进行再解释的话,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只能导致一个唯一的结果——杣0<就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可以说是对自然的反应和模仿,甚至可以说就是自然本身。道就是万事万物,各正性命。也就是万事万物,各自按照自己的自然,自己的杣叫产生,运动,发展和消亡。在这里,杣叫的含义和自然达到了高度的重合,而自然,很显然,是作为中国哲学中超过那些核心词汇的最为统括性和超越性的词。它甚至高于道,可以说是所有概念中最为超越、最为形而上学的一个。就如同海德格尔从杣0<的四层含义中引出了存在,我们也能轻易地从对应着的四层含义中引出自然。杣叫是存在,是宇宙,是世界。自然,也是存在,是宇宙,是世界。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2

摘要: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提出了构建纯粹逻辑学理想的三个层次:确定范畴、找出规律、建立理论,《逻辑研究》第二卷的“第一研究”就是对第一层次的解答。以是否具有含义,胡塞尔将符号区分为表述与指号,并指出指号的作用在于指示,而表述不仅能指示,还能意指,它们之间存在着交织。他对表述作了三重区分,并指出,无论是主观的表述还是客观的表述,对它们理解的偏差实际上不是含义的偏差而是意指的偏差。要构建纯粹逻辑学的理想,还是要回到含义统一的观念分析上来。

中图分类号:B516.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3)06-0054-05

一、符号概念的双重含义:表述与指号的区分

在“第一研究”中,胡塞尔由分析符号(Zeichen)概念的双重含义开始了对表述与含义的观念分析,从而开始了确定范畴的纯粹逻辑学构建工作。

所谓符号,指的是“任何一个指示或隐含着某个在它之外的东西的存在的对象或现象”〔2〕,它“根据其是否具有‘含义’(Bedeutung)或‘涵义’(Sinn)而分割为‘表述’(Ausdruck)和‘指号’(Anzeinchen)①两个部分”〔3〕。表述仅指有含义或涵义的符号,客观上具有自身确定、不因人而异的含义,比如一些数学概念:“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等等。主观上,表述是一个可理解的体验,表现于人们行为的实在关系之中,比如“张三同学因愤怒而叫喊”。在这里,语言的表述者传诉(Kundgabe)了一种心理体验,而语言的倾听者体会并理解到了这种心理体验,表述所具有的意义或含义使他们处于一种可理解的心理体验之中。

尽管符号都是某种东西的符号,都指示或隐含着某个在它之外的东西的存在的对象或现象,但并不是每个符号都具有含义,那种不具有含义或涵义的符号叫指号。在这里,指号是单纯的符号,它不代表某种意义,也不代表某种东西,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记号(Kennzeichen)或标号(Merkzeichen)。

指号不具有含义并不意味着指号没有意义,其意义在于指示、指明和证明。比如,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就是一个指号,这个脚印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不过是指示了人类在月球上的存在;一个手绢包着一只可爱的纽扣也是一个指号,纽扣本身并不起它应该起的作用――系紧衣服或者作为装饰,它指明着一段回忆或者思念;再如,2007年河南许昌出土的距今约8~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也是一个指号,化石本身没有意义,但它证明了人类起源的“多地进化说”。胡塞尔对指号下了一个定义:“在真正的意义上,一个东西只有当它确实作为某物的指示而服务于一个思维着的生物时,它才能被称之为指号。”②〔4〕(A25-26/B25-26)这种指号不同于主观意义上和客观意义上的表述,因为它既不像在体验性表述或行为的实在性关系表述中那样使表述者与理解者对同一个现象具有同一的理解,也不像作为对象或行为内容的观念表述那样具有一个不因时间、地点、人物而转移的确定含义。

指号所具有的指示、指明和证明意义实际上缘于人类对它们的赋义。我们可以选定烙印作为奴隶的符号,也可以选定割去一只耳朵作为奴隶的符号,选择“烙印”或者“缺耳”是随机的、不固定的。在这里,“烙印”和“缺耳”本身不具备含义,它所具备的含义是我们赋予它们的意义,是我们让“烙印”或“缺耳”具有对奴隶的指示作用。我们也不管“烙印”或者“缺耳”是否起了作用或者是否起到了我们想要它们起的作用,它们仍然可以是作为指号的符号。

胡塞尔的以下一段话描述了指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他说:“某些对象③或事态的存在为人现实地知晓,但它们却在这样一种意义上为人们指示了另一些对象或事态的存在,即:对一些事物存在作为信仰或推测另一些事物存在的动机(并且是一种不明的动机)为人们所体验。”〔4〕(A26/B26)。这种体验“不仅包含了对指示的指明(Hinweis),而且还包含了对真正推理和论证的证明(Beweis)”〔4〕(A26/B26)。然而,指示是不明晰的,它并不建构于客观确然的含义之上或者众所周知的定律之中,指明或者证明却是明晰的,它们源于推理,源于前提和结论之中的一种固定关系。

胡塞尔对指示的区分让我们想起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定义:两种现象恒常结合在一起在我们头脑中引起的习惯性联想④。胡塞尔自己也说:“指号……起源在心理事实之中……这些心理事实包含在一个更广泛的、被历史地称之为‘观念联想’的事实组中”〔4〕(A29/B29)。观念联想使人们将非当下的对象或事态置于当下的心理体验之中,这个过程也正是指号作用的方式。

二、指示:表述与指号的交织

指号的意义在于指示,然而,指号却“不表述任何东西,如果它表述了什么,那么它便在完成指示作用的同时还完成了意指的作用。”〔4〕(A24/B24)那它就不再是指号而是表述了。意指并不是一种在指示意义上的符号存在,它从属于表述。

胡塞尔在指示的领地划分出一块给予表述――只不过表述除了指示的功能之外,还多了意指的功能而已。他认为我们进行日常交流时说的每句话都是表述,但表述并不意味着它所传诉的意义已经被表达、已经在交往中对他人有所朝向。胡塞尔认为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并不影响其作为表述的存在。他还“将表情和手势排除在表述之外”〔4〕(A31/B31),认为虽然“这些表情和手势无意地,至少不带有告知意向地伴随我们的话语,或者,在这些表情和手势中,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即使不通过话语的作用也可以得到使周围的人可以理解的‘表述’”〔4〕(A31/B31),但就这些表情和手势来说,它们本身并不是表述。

实际上,胡塞尔将表情和手势划入指号的范畴是因为它们自身不具有任何含义,也不像表述那样使传诉者的意识体验与被传诉者的意识体验置于同一个现象之中。但我们在现实中确实能够感知到表情和手势所具有的意义,这种意义也仅仅在于指示而已。那么,表述是否属于指号的范畴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与胡塞尔将符号划分为表述和指号相矛盾,但实际上,在“交往功能中的表述”和在“孤独的心灵生活中的表述”与指号的关系有根本的不同。

首先,在“交往功能中的表述”那里,表述者首先要对自己的表述有一种赋义行为,然后通过语言、文字将这些意义表达出来,即传诉。然而此时,告知本身并没有完成,当其还要被传诉者也理解说者的意向时,这种告知才成为可能。此时,传诉者与被传诉者处于一种相关的心理体验之中。胡塞尔认为,一旦我们把握到这种心理体验,我们“就会认识到,所有在交往话语中的表述都是作为指号在起作用。”〔4〕(A33/B33)所以他说,“指号这个概念与表述概念相比是一个在范围上更广的概念”〔4〕(A24/B24),尽管“就其内涵而言,指号并不因此而成为一个属。”〔4〕(A24/B24)由此可知,在交往功能中的表述属于指号的范畴,同样具有指示的功能。

但在“孤独的心灵生活中的表述”那里并不是这样,因为在“交往功能中的表述”那里,在告知的话语中,我们可以而且必定会感知到“被我们用作指号(记号)的东西”,但在“孤独的心灵生活中的表述”那里,我们似乎在心灵中形成了一种图像,这种图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心灵生活中的想象表象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想象对象,我们可以想象一只黄鹂鸟在唱歌,也可以想象我们预备传达出去的一组文字,但事实上并不存在黄鹂鸟和一组文字,而只在我们心中形成了对它们的一组表象而已。语词在这里并不存在,传诉在这里也无处寄存,因而在这里的表述不属于指号的范畴。

由此我们发现,表述与指号存在着“交往功能中的表述”这样一种交织,在它们的功能方面,则表现为指示的交织。表述和指号的界限并非严格区分,指号具有了含义可以上升为表述,而表述失去了意义可以下降为指号。我们也可以如此描绘指示、表述和指号的关系:表述和指号都在行使着指示的功能,“交往功能中的表述”是指号的一部分但又独立于指号,“孤独的心灵生活中的表述”则完全独立于指号,以至于我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表述与指号是两个不同的集合的话,“交往功能中的表述”是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虽然胡塞尔并不把指号看作一个独立的集合。

三、表述指向意指的三重区分

上面我们讨论了表述和指号具有的指示功能,下面我们讨论表述所具有的意指功能。我们从胡塞尔对表述的区分开始,他首先把表述区分为“表述的物理方面”和“与表述相联结的心理体验”两个层次,前者指的是一些直观的表述现象,而后者则使表述成为“关于某物的表述。”〔4〕(A32/B32)

但是,一个名称所传诉的东西(即那种心理体验)和这个名称所意味、称谓表象的内容(即所意指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仅仅在物理符号和赋予意义的体验之间做出区分是不够的。”〔4〕(A32/B32)胡塞尔说:“如果我们立足于纯粹描述的基地之上,那么激活意义的表述这个具体现象便可一分为二,一方面是物理显现,表述在物理现象中根据其物理方面构造其自身;另一方面是行为,它给予表述以含义并且有可能给予表述以直观的充盈,并且,与被表述对象性的关系在行为中构造起自身。正是因为行为,表述才不单纯是一个语音。表述在意指某物,并且因为它意指某物,它才与对象性之物发生关系。”〔4〕(A37/B37)这里实际上对表述作了语言陈述上的三重区分:一是物理表述现象;二是意义给予行为;三是意义充实行为。

胡塞尔说:“我们将直观空乏的含义意向与被充实的含义意向之间的根本差异作为我们的基础……便可以将两种行为或行为序列区分开来:一方面是那些对于表述来说本质性的行为,只要表述还是表述……还是激活意义的语音,这些行为对于表述来说就是本质性的。我们将这些行为称之为赋予含义的行为,或者也称之为含义意向。另一方面是那些尽管对于表述来说非本质的,但却与表述有着逻辑基础关系的行为,这些行为或多或少充实着表述的含义意向,并且因此而将表述关系现实化。我们将这些在认识统一或充实统一中与赋予含义的行为相互融合的行为称之为含义充实的行为……简称为含义充实。”〔4〕(A38/B38)

如此我们便可以看到,在一个意指行为中,表述可以划分为物理表述现象、含义意向和含义充实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物理的表述现象是交往行为中传诉需要借助的可感知符号;含义意向作为一种意义给予行为,使传诉的内容得以指向;而含义充实作为一个意义充实行为,则使一个传诉行为得以完成。这三个层次是一个表述的含义得以传诉所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但是,与这种意指行为相伴而生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语词含义的偏差与含义的同一,胡塞尔将其诉诸于主观表述与客观表述的区分。

四、从含义偏差的根源到纯粹逻辑学的任务

胡塞尔说:“我们将一个表述称之为客观的,如果它仅仅通过或能够仅仅通过它的声音显现内涵而与它的含义相联系并因此而被理解,同时无须必然地观看做陈述的人以及陈述的状况。”〔4〕(A81/B81)在他看来,一些数学表述便是客观的,如我们前边谈到过的例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等等。对于这些客观表述而言,说者和听者的心理倾向、所处环境等不会对表述所具有的含义造成任何影响,它们具有之意义并不因时间、地点、人物等具体条件而改变。

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本质上主观的和机遇性的表述,或简称为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述,这种表述含有一组具有概念统一的可能的表述,以至于这个表述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机遇,根据说者和他的境况来决定它的各个现实含义。”〔4〕(A81/B81)在这里,说者给予听者的确定含义要取决于观看到的实际陈述状况。“这些表述或是伴随在研究者自己的思维活动中,或是研究者通过它们来向其他人传诉他的思考和努力、他方法上的措施和暂时的信念。”〔4〕(A82/B82)在这种表述中,一切的传诉都是随机的。

在这里,胡塞尔对客观表述和主观表述的区分似乎源于休谟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在休谟那里,分析命题是先天的,它的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具有逻辑上的蕴涵关系,因而是必然的;综合命题是后天的,它的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之中,不具有逻辑上的蕴涵关系,因而是偶然的〔5〕。胡塞尔说,“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表述都是模糊的……而所有在纯粹理论和规律中作为其组成部分出现的表述则是精确的”〔4〕(A88/B88)。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客观表述与经验无关,因而是先天的、必然的;而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述处于经验之中,因而是后天的、偶然的,它的含义取决于具体的时空存在。但实际上胡塞尔与休谟根本不同,胡塞尔认为,无论是客观的表述还是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述,它们都分为精确的表述与模糊的表述,并且在精确的表述那里,含义是客观的和固定的;在模糊的表述那里,含义是有偏差的。这又如何解释呢?

含义偏差迫使我们找到它的来源,它首先迫使我们考虑,“含义是否分为客观含义和主观含义、固定的含义和随机变化的含义?”〔4〕(A89/B89)是否“一些含义以固定种类的方式体现了观念的统一,它们始终不为主观表象和思维的变化所动;而另一些含义则处在主观心理体验的变动之中并且时而在此,时而又不在此?”〔4〕(A89/B89)胡塞尔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含义是客观、固定的,它们体现了观念的统一,而那些“时而在此,时而又不在此”的含义则被划入意指的范围,他说:“含义偏差实际上是意指的偏差……发生偏差的是那些赋予表述以含义的主观行为。”这样,对主观行为的界定与还原就成为构建纯粹逻辑学的关键性步骤之一。

胡塞尔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与一个固定的表述所具有的内容一样,那些被主观的、其含义随机而定的表述在特定情况中所意指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正是一个观念统一的含义。这一点明确表现在这样一个状况中:从理想上说,在同一地坚持其暂时具有的含义意向的情况下,每一个主观表述都可以通过客观表述来代替”〔4〕(A90/B90),而这“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无非意味着客观理性的无局限性”〔4〕(A90/B90)。

这种客观理性的无局限性在康德那里是指理性限制知性的范围又指向一个超出知性定在(Dasein)的无限存在(Sein)〔6〕,它是一个认识无限推进的过程,在胡塞尔这里也是这样。胡塞尔说:“在这里,所有存在着的东西都是‘自在地’可认识的……都具有自在地确定不变的属性与关系……所有自身确定不变的东西都必然可以受到客观的规定,而所有受到客观规定的东西,从理想上说,都可以在确定不变的语词含义中被表达出来。与自在存在相符合的是自在真理,而与自在真理相符合的又是固定的和单义的自在陈述。诚然,为了始终能够真实地表述出自在真理,不仅需要有足够多的、各不相同的语词符号,而且需要有足够多的精确的、有含义的表述。”〔4〕(A90/B90)认识无限推进的任务被还原到“确定范畴”上来,这是我们一开始就提到过的、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中所提出的任务。在此,我们可以认为:胡塞尔的意思是说在科学中具有根本决定性的东西是含义而不是意指,它们构成了探讨科学本质的一般研究对象。对它们的探讨与建构,将构成作为一门严格科学的基础⑤。

注释:①

关于Anzeinchen,国内至少有三种译法:中山大学倪良康教授将其译为“信号”,南京大学方向红教授将其译为“指号”,苏州大学朱耀平教授将其译为“标志”。本文(乃至现象学)中讨论的Anzeinchen特指一种没有含义或涵义的符号(Zeichen),和汉语语境中的信号指“运载消息的工具”有明显的区别,所以译为信号似有不妥。本文采用方向红教授的译法,将其译为“指号”,将《逻辑研究》中频频出现的另外一个词Bezeichnen,按照倪良康教授的译法译为“标志”或“标识”。凡本文引用倪良康教授的译作,涉及到Anzeinchen这个词汇的,一律将信号改为指号。下文中不再注明。

②本文所引用的《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的内容,均源自倪良康教授以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出版的埃德蒙特・胡塞尔《逻辑研究》两卷本的考证版译出的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版。凡引文在标明出处时,除了给出卷数、册数和中译本页码以外,还分别标明A版(第1版)和B版(第2版)的页码,这些页码在中译本中作为边码出现。以下不再注明。

③原作者胡塞尔在这里加有着重号,以下凡引用原作者加着重号的部分,均加黑处理,不再一一注明。

④休谟认为,“我们只能发现各种事物相继出现,可是我们并不能了解原因所借以进行的任何能力,和原因同其假设的结果间的任何联系……一件事情虽然跟着另一件事情而来,可是我们永远看不到它们中间有任何纽带。它们似乎是‘会合’在一块,而不是‘联系’在一块的。”见休谟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第68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与詹姆斯・菲泽将其论述为“因果性并不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中的性质,而毋宁是一种通过A和B的随时重复而在心灵中产生的‘习惯性联想’”。见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著,丁三东、张传友、邓晓芒等译《西方哲学史》(第七版)第407页,中华书局2005年第1版。武汉大学教授赵林将其表述为“所谓因果联想不过是对事物之间恒常出现的先后关系和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性联想或心理错觉而已。”见赵林《西方哲学史》17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本文在表述时略有改动。

⑤先验现象学的创始人埃德蒙特・胡塞尔终生都在追求“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Philosophie als strenge Wissenschaft)的理想,对于建立一门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具有执着的信念和献身精神。在《逻辑研究》发表后十年,他一直歇笔不发,直到1911年才在德国哲学杂志《逻各斯》(第一期,第289-341页)上发表了《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具体阐述了他对于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构建理想,并在他一生的哲学思考中为此理想的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1〕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1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211.

〔2〕朱耀平.意义幽灵与语词肉身的二元对立的消解――德里达对胡塞尔意义理论的反思与解构〔J〕.武陵学刊,2012,37(2):13.

〔3〕方向红.论德里达与胡塞尔的符号学之争〔J〕.江苏社会科学,2003,(1):38.

〔4〕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7-28,28,28,31,26,33,33,35,26,26,34,34,39,40,85,85,86,92,93,93,93-94,94,94.

〔5〕朱光亚,黄蕾.从基督教哲学到胡塞尔的一般和个别视域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3.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3

这两种题型,各有各的基本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题型,把握思路,做题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

一、修辞句

此处的修辞除了指高考明确的几种修辞方法外,也应包括广义的修辞,即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技艺和方法。

基本解题思路:一、明确指出使用何种修辞方法。二、此种修辞方法的效果如何。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及作用。

举例:2008年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5题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第一小题“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案:

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我这样指导学生:

首先问:观察这里的句子,研究其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这句话采用了修辞,而且有深层含义。

二问: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比喻。

三问:其目的及达到的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很简单,比喻的效果是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

四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开始思考作者在这里寄托的情感,最后形成共识:“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荒凉的沙漠中突然看见绿色林带的惊喜”。

以个人观点,学生的答案不仅符合参考答案,而且更精确完善。

例二: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13题第2小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指导学生的过程:

首先问:本句有何特征?

答:运用修辞。

二问:什么修辞?

答:“似雪如金”为比喻,“挤满枝头”为拟人。

三问:效果如何?

答:比喻的好处,生动形象;拟人的好处,具体生动。

四问: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香、海棠等众花缤纷开放的艳丽色彩与蓬勃生机。

将这样的结果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予以拆分,正好得出需要的结论。

二、含义复杂的“长”句子

这个“长”,并不是指结构有多复杂,而是指内涵的丰富性。高考考查的句子含义,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文章来理解关键句的深层含义,而这些句子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即往往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根据逻辑上的含义可以把它切分为前后两块。先切分,再结合文章内容去解读就方便多了。

例如: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第14小题:“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原句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第二层指向现实“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解读,作者池莉从物件的功用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关注领域的变化,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同一件事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由衷赞叹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我们比照答案内涵和原句子的前后两段,正好是一一对应关系: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提供两个供思考的例子:

1.2008年天津卷19题:“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参考答案: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生讨论:作者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敦煌彩绘和线条等实物,及其带给后人对于先民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理解。

2.2009年山东卷第20题第1小题:“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的含义。

参考答案: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学生讨论:让自己完全服从于社会生活的压力,追求太多的物质的东西,无论成功与否,都忘记了精神自我的存在。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4

关键词:质量;电磁质量;静止质量;质能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03-4

1 质量概念的源起

质量“mass”一词来自拉丁文“massa”。其希腊文原字是“maza”(μαξα),可见之于荷马(Homer)的史诗中,原意是大麦饼,不过在拉丁文中使其含义普遍化,却没有物质之量的含义。直到13世纪,阿奎那(T.Aquinas, 约1225―1274)的学生罗曼努斯(Aequidius Romanus)才把它看作是物质数量的量度。16世纪初质量一词已被用作“技术术语”;1596年,开普勒应用质量概念于物体的运动,如他说:“惯性或对运动的反抗是物质的一个特性;它越强,一既定体积中的物质之量就越大”,他甚至明确提到物质之量由体积和密度确定,把质量看作“物质之量”。F・培根在《新工具》(1620)中也提到了“物质之量”的概念。质量这个词是在17世纪初用于物理学上的。

2 牛顿的质量定义

2.1 牛顿的质量定义的基本内容

牛顿继承了开普勒等人的思想,在1684年10―11月的《论物体的运动》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物质之量是由物质的密度和大小共同产生的”这个定义。在《原理》中,牛顿把“质量”概念视为他的力学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的概念,列为八个定义中的第一个定义,他写到:“物质之量是由它的密度和体积一起来量度的。所以空气的密度加倍,体积加倍,它的量就增加四倍;体积加三倍,它的量就加六倍。因压紧或液化而凝聚起来的雪、微尘或粉末,以及由于任何其他的原因而凝结起来的物体也都如此。这里我没有考虑那种可以渗入物体各部分空隙中的媒质,如果有这种媒质的话。我在以后何处称之为‘物体’或‘质量’的,就是指这个量而言。从每一个物体的重量也可以知道这个量;因为我们以后会看到,它像我从很精确的摆的实验所已得到的那样是和重量成正比的。”

此定义不仅指出了质量等于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而且还指出了质量与重量成正比的关系,因而可由物体的重量求质量。而在关于惯性的定义中,他又提出惯性“总是同具有这种力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的。” 所以,牛顿的质量概念实际包含着惯性质量,也包含着引力质量的双重内涵。

2.2 原子论物质观与牛顿的质量定义

牛顿关于质量的定义是以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学说为基础的。在牛顿看来,物体是由无比坚硬、牢固、不可分割、不可改变的粒子或原子组成的,它保证了物体的性质和结构的持续和稳定性。特别是他根据波义耳定律所表明的空气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的关系,从密度方面达到了质量的概念:既然对于一定量的空气来说,其压强P(与密度ρ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乘积PV则为一常数,它可被用来作为这部分空气的质量的量度。从原子论的观点来说,它就代表着压缩在容积V中的粒子的总数,而这正是牛顿质量定义的基本内涵。

2.3 马赫对牛顿的质量定义的批判

牛顿的质量定义受到的来自科学上的严重批判是两个世纪后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E.Mach,1838―1919)在《力学:其发展的历史和批判的说明》(1883)中提出的。马赫的此书在加深对运动定律的理解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第二章第五节中,他说“我们没有发现‘物质之量’表述适于解释和说明质量概念,因此表述本身不具有所要求的清晰性”,在同书同章的第三节中,他提出:“我们近来注意到牛顿关于质量概念的表述,即由体积和密度确定一物体的物质之量的表述是不成功的,因为我们只能把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的质量,这是明显的循环。”

马赫对牛顿在“质量”定义上存在的与“密度”定义的逻辑循环这一缺陷的揭示,在物理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人们从其他角度对“质量”进行定义,这无疑是很有益处的。不过,马赫并没有准确地理解牛顿“质量”定义的思想基础,所以这个批判至少对牛顿的定义本身存在一定的误解。反对原子论是马赫反对牛顿质量概念的根源之一。

在《原理》中,牛顿没有对“密度”进行定义,是把它作为一个已有的常识和基本的概念加以应用。牛顿是以原子论的物质观念为基础理解密度概念,而后再由它定义质量。他在质量的定义说明中,列举由雪、微尘和粉末的压缩凝聚现象来理解密度概念,正表明他的密度概念所表示的是单位体积内充满物质的程度,即单位体积包含原子数量的多少。因此,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或密度,就被牛顿看作是物体的基本特征,是不需要用质量概念对它进行定义的;实际上,由密度和体积来定义质量,这在牛顿时代是很自然的,至少在科学思想上,并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3 质量的操作型定义

3.1 马赫的质量定义

马赫批判了牛顿的质量定义后,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质量的定义。

他指出量度质量可用力学上的经验进行判定,这就是假定压力由重量引起,采用通常“在操作中实际应用”的方法:

p=mg、p'=m'g和=。这样,可以确定质量之比等于重力加速度g一样时由重量引起的压力之比,因而使不同的物体用同一个标准进行量度。他进而根据f=mφ、f'=m'φ'和=-,得

出这样的质量定义:

我们把那些相互作用的,产生大小相等和方向相反的加速度的物体,称之为等质量的物体。

3.2 质量的操作型定义

源于马赫对质量定义的思想,现选择某一惯性系并在其中做下述实验。图1表示气桌,它包含平台与滑块,将平台调至水平,上面铺以白纸,两滑块置于其上,滑块内装电池。它一方面驱动薄膜向下喷气形成气垫使滑块浮于台面上避免摩擦;另一方面则等时间间隔地利用高压放电在滑块下面中心处打火花,在纸上形成斑点,如图2。当滑块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可通过处于一直线上斑点距离相等证明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并测量相邻斑点的距离以确定滑块的速率,斑点排列方位给出运动方向。令滑块1和2以某初速度运动并碰撞,测出1和2速度改变量Δv1和Δv2,改变滑块初速度反复实验多次,发现各次Δv1虽然不同,但总有

Δv2=-αΔv1 或 α=|Δv2|/|Δv1|

其中α为常量,取其他滑块反复实验多次仍有上式,只是α值不同,与二滑块有关。

空心箭头和实心箭头分别表示两滑块的运动方向

为揭示α的物理意义,取巴黎国际计量单位局中铂铱合金千克原器为标准物体,规定其质量为m0=1千克(kg),此即国际制质量基本单位。令标准物体与某物体相互作用,并用Δv0和Δv分别表示标准物体与某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将与二物体有关的α记作m/m0,有

m=m0|Δv0|/|Δv|=|Δv0|/|Δv| kg

这便是“质量的操作型定义”,把定义单位后经实验测出的m叫做质量。

4 质量是能量的量度

二十世纪以前的物理学认为:物质的质量是个不变量,它是由物体所包含的最小颗粒――原子数量决定的。如果它包含的原子数目不变,则质量就不变;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亦即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在低速宏观的情况下,这种认识是与实际相符的,所以在经典物理学的发展中,质量不变的传统观念从未被人岩晒。可是,十九世纪末发现电子不仅有静止质量,而且有电磁质量,电子的质量随电子本身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表明表征物质固有属性的质量与表征物质运动的速度和能量之间是有联系的。

4.1 电子的质量与它的速度有关

德国物理学家考夫曼(Walther Kaufmann,1871―1947)就对电子的荷质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他测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的β射线中的电子的速度要大得多,此外,放射性蜕变时放出的这些电子具有不同的速度。这些情况使考夫曼发现,电子的值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与它的速度有关,随着速度的增大,比值减小。

既然比值与速度有关,由此可以得出:或者是e值,或者是m值,或者e与m同时都依赖于速度。

当时物理学家已经猜到电子的质量与速度有关。因为早在1881年约・汤姆逊就研究过带电球的运动问题并指出,球带电后,它的质量好像增加了。所以,很自然地假设只有电子的质量依赖于速度。

对于一个带电球来说,球的总能量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球具有动能W=,这里m是球没有带电时测得的球的质量,v是球的速度。

其次,球的四周存在着电场,电场具有能量W。

最后,是磁场的能量W。运动着的带电球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的确,磁场的能量正比于B2,这里B是磁感应强度。载流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比于电流,即正比于单位时间的运动速度。因此,磁场的能量正比于运动电荷的速度的平方。

这一结果也可应用于只有一个电荷运动的情况,即适用于一个带电球运动的情况。因而,运动的带电球的磁场的能量将正比于它的速度的平方:W=αv2。式中α对于给定的球是个常量,它与球的半径r,球的电荷e的分布情况有关。所以,球的总能量等于W=W+W+W=+W+αv2=v2+W

分析一下这个公式就可以看到球带电后,它与速度有关的一项能量在形式上仍然与不带电的球的动能相似,只是质量增加了2α。也就是说,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球带电后它似乎具有了附加的质量,现在它的总质量变成了m+2α这个附加的质量,被称之为“电磁质量”。

4.2 电子的静止质量

电子的总质量与它的速度有关。当电子的速度接近于光速时它的质量将趋于无穷大。相反,当电子的速度与光速相比很小时,它的质量等于数值m0,这个m0对所有的公式都是相同的。这个常量称为电子的静止质量。

4.3 质能关系

1892年,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H.H.Lorentz,1853―1928)独立地提出收缩假说。他假设物体运动时物体内部的各个分子之间出现一种力,使物体在运动方向收缩。1895年他宣布了精确解,提出收缩值为。1904年,洛伦兹根据他的收缩假说,推导出电子的质量m与速度v的变化关系为m=,这个公式与后来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推导出的质量公式完全一致。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相对论的第二篇论文《物体的惯性同所含的能量有关吗?》。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再一次证明了洛伦兹不变性原理所具有的启发性力量。借助于洛伦兹变换,爱因斯坦发现辐射能为L的物体,由于辐射结果,物体的质量要减少,由此他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含能量的量度”;物体所含能量的变化正比于它的质量的变化。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叙述了另一个新的重要结果,这就是著名的质能关系E=mc2,它被称之为质量和能量等效定律。

这样,质量的力学概念就被大大扩充,同时充当了能量的量度。质量和能量都是物质的重要属性,质能关系揭示了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它建立了这两个属性在量值上的关系。表明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客体也必具有和这质量相当的能量。

5 小 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牛顿的质量定义在逻辑上是自恰的,没有陷入逻辑上的循环,它对近代物理学和力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马赫的质量定义完全可以在不首先批判牛顿的质量定义的条件下,独立地提出来。马赫的质量定义的操作型定义,更清楚地揭示了惯性质量。但是,这些都无法揭示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反映质量随速度的关系。因此,电磁质量和相对论的质量概念应运而生。进而,质量概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充:质量充当了能量的量度,质量概念随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着。

参考文献:

[1]阎康年.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科学思想[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323,333,342.

[2]申先甲,张锡鑫,祁有龙. 物理学发展简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666, 695-697.

[3]杨仲耆,申先甲. 物理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280-282,286.

[4]漆安慎,杜婵英.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58-59.

[5]杨基芳,黄高年.物理学发展简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1:170-171.

[6]广重彻.物理学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68:112.

[7]方学润,王义民,王文仪.物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96.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5

一、 理论背景

在以往的一词多义的研究上,一词多义的研究具有语言学的重要意义。众多学者认为,一词多义无处不在,其主要集中地体现了语言的语义变化、认知概念网络的形成及其转换规律、客观世界和语言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等重要关系。作为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大多学者对一词多义有不同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共时和历时角度、社会文化的角度、原型范畴理论方面、语境理论、隐喻角度、转喻理论角度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阐释。对比以往对一词多义的研究结果,过去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多限于对词源学或语义引申的研究,而词源学的研究一般目的只是追根溯源,发现其原始义和后来义。但对原始义和后来义形成的原因只做直观的、外在的说明,而没有对其认知结构及语义转化本质做深入的分析。

二、 “眼”的汉语含义

眼睛是视觉器官,与它有关的比喻大多是关于观察力、注意力、见解、观点等方面的。因此,关于其含义也大多与眼睛的本意相关的。查询汉语字典中 “眼”一词的含义,有以下主要几条词项:

(1)“眼”是人或是其他脊椎动物的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因此,与此意相关的词语有: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等。

(2)由“眼”延伸出的含义出发,表示对所看到的事物的看法、观点及见识,能够对事物做出判断和认识能力的表现。因此,与此意相关的词语有:眼光远大和眼界开阔等。

(3)由“眼”延伸出的含义出发,将“眼睛”的外形及结构“孔、洞”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可以将“眼”这个词应用在其他相关事物上有以下相关词语:窟窿眼、炮眼、针眼儿、台风眼、及泉眼等。

(4)由“眼”延伸出的含义出发,将“眼睛”的重要性同其他事物特性相联系,将其重要性的特质赋予其它事物,这样的词有:节骨眼儿和字眼儿等。

(5)在戏曲当中,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一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所以在“眼”的含义中有“节拍”的含义,如一板三眼。

(6)由“眼”延伸出的含义出发,“眼”有对事物进行观察的含义。与“眼”相关的词语中有对当前看到的事物的洞察力和观察力:眼前利益和眼下等。

(7)“眼”也有量词的含义,如一眼井。在“眼”这个量词上,这个含义更加贴近于“眼”这个词本义的外形及结构。

(8)“眼”在围棋术语中,指的是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总体来说,汉语中“眼”的意义与其相关的其他相关词语的含义再意义上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其延伸的意义上,更多的是从“眼”本身意出发,在“眼”一词的重要性特质和外形结构相似度的意义延伸。

三、 “眼”的英语含义

英语中关于“eye”的含义与汉语中“眼”的含义的相似度与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对其所赋予的认知相关。同汉语中“眼”的含义及其使用相同,“eye”的自身含义外的引申义是在其本身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朗文高级英语应试辞典中,英语中“eye”的基本含义有以下几项:(1)“eye”指的就是视觉器官“眼睛”,即无论人类还是其他动物用以感知外部世界的人体面部器官。

如: Emily opened her eyes.(2)用视觉器官“eye”看到某事物或是实体。

如:Ow! I've got something in my eye!

(3)对于观察到的事物的看法、观点和对其持有的态度。

如:The story is told through the eyes of a refugee child.

An eye for an eye is no way to run a civilized justice system.

(4)照顾、关注或是被吸引于某人某物。

如:Mary will keep an eye on the kids this afternoon.

(5)意图,目标或是有趋势做某事。

如: Most novels are published with an eye to commercial success.

(6)镜片,透明的原装镜片。如: Fashion models are completely comfortable with the eye of the camera.

(7)类似于眼睛“洞”的外部结构。

如:This minibook was small enough to pass 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

(8)在植物本身上长的新的芽儿。

如:an eye on a potato.

四、 总结

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眼”和“eye”的最基本的含义都是我们人体的视觉器官。由其名词含义(眼睛)逐步发展到其动词含义,即眼睛的作用,去看、发现、研究我们所见到的实体及事物;当其含义发展到眼睛的作用的时候,这时就被引申到对所看到的实体和事物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观点。如果其外部结构出发,寻找与应用词汇相似点,“眼”和“eye”的含义就引申成在外形结构的比喻义“洞、孔、眼儿”了。如果从其的重要特性出发,其引申义就有当前、当下和眼下的意义。从其可以流出眼泪,表达感情的角度出发,“眼”和“eye”还可以引申出“源头,源泉”的含义。可见,词义同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认识相关,由人类的心理过程决定的。

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是伴随着词汇的使用及其使用范围的扩大化的基础上,循环的增加引申义,是词义发展史上的必经阶段,而且这个发着阶段会伴随着该词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或是伴随着这个词使用范围的缩小停止或是迸发出新的含义。一词多义的重要性就是能够帮助人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及解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事物及实体。(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明芳,彭寒珂.一词多义现象的转喻解析[J].云梦学刊.2007(3).

[2]段满福. 谈英语一词多义现象[J]. 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4 (5):119-120.

[3]罗杨. 英汉身体部位词项语义引申的认知实证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

[4]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林正军, 杨忠. 一词多义现象的历史和认知解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9): 363-365.

[6]王寅.什么是认知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7]王治琴.从认知角度再谈语言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今日语言学[J].2011.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6

VOC含量检测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检测对人体有害的苯类、酮类、卤代烃等物质含量;二是检测在紫外线照射下易由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等形成的对空气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二次危害的光化烟雾含量。VOC含量检测关系到各项标准对指标限量控制的恰当与否,以及该项指标在国际同类标准中的可比性问题。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VOC的定义及其含量检测方法极为必要,本文中笔者将对此做重点阐述,愿与业内同行共勉。

VOC的不同定义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目前,国际上对VOC的定义有很多种,需要正确理解和应用。

(1)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对VOC的定义:任何能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

(2)美国联邦环保署(EPA)对VOC的定义:除CO、CO2、H2CO3、金属碳化物、金属碳酸盐和碳酸铵外,任何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碳化合物。

(3)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VOC的定义: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618/1-1998(色漆和清漆通用术语)和德国DIN 55649-2000标准对VOC的定义: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自然挥发的有机液体和(或)固体。

(5)巴斯夫对VOC的定义:在101.3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考虑到监督执法过程对VOC概念的明确性和检测工作中的可操作性要求,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认可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给出的VOC定义。

我国不少标准依据初沸点划分VOC,将其界定为:在101.3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该定义直接来源于GB18581、GB18582、GB18583以及HJ/T 371-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HJ/T 370-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等标准。虽然在我国系列环保标准中,关于VOC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但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上,却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甚至存在与VOC定义不一致的地方。

VOC含量的主要检测方法

由于不同应用领域对VOC的定义和理解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情况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关于VOC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点加标低浓度曲线法

基本原理:使用具有非极性毛细管的顶空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谱图中保留时间低于十四烷(沸点为252.6℃)的所有组分的峰面积进行积分,从而达到定量分析样品中VOC组分含量的目的。该方法引入了混合标准溶液,通过选择适当的稀释剂,配制成不同浓度等级的加标样品,然后利用各个不同浓度等级加标样品的质量和色谱得出峰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制成线性回归曲线,再通过该曲线的截距和斜率,计算出样品中的VOC含量(mg/kg)。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方法的加标样品中混合标样的加入量较小,如果样品的VOC含量过大,所制样品将无法充分气化,从而导致曲线平直,误差增大。因此,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低VOC含量样品的检测。

对于低VOC含量样品的检测,多点加标低浓度曲线法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检出限低等优点。同时,由于使用了混合标准溶液,通过归一化方法,可校准和折算出1mg试样中可在色谱检测器中响应的面积。这样不但可以省略对试样中的VOC组分逐一进行定性检测的麻烦,而且在定量检测过程中,也无需逐一检测和计算试样中VOC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是精密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目前,国际上要求采用该方法对试样中VOC含量进行检测的标准主要有ISO17895∶2005等。另外,我国GB/T 23984-2009《色漆和清漆 低VOC乳胶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罐内VOC)含量的测定》也等同采用了这种方法。

2.差值法

基本原理: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均匀地铺展在干净的表面皿上,根据样品的不同类别选择相应的试样条件(如我国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第7章:补充试验条件),采用烘烤加热的方法,使样品中的VOC充分挥发干净后称量,得出样品中不挥发物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再运用卡尔?费休试剂滴定法精确检测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最后,用试样总量(100%)减去试样中不挥发物含量和水分含量,即得样品中VOC的质量百分比含量。该方法具有仪器操作简单、方便,分析结果重现性好等优势,主要适用于VOC含量较高的样品。

采用差值法测定样品中的VOC含量时,务必建立在VOC特定的定义基础之上,否则,采用该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会因为与标准中的VOC定义背离而缺乏实际意义。事实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不同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VOC的定义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利用该方法进行VOC含量检测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适应于该方法的法规或标准对VOC的定义一般是:在所处环境的正常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自然蒸发的任何有机液体和固体。为确保标准逻辑上的严谨性,标准中一般还会补充列出:在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试样中的VOC含量(如ISO11890-1∶2007标准)。然而,还有一些标准对VOC的定义是:在101.3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在这些标准中,采用差值法检测VOC含量所得的数据,会与依照定义采用气相色谱逐一定性、定量、加和所得的结果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要求满足具有该类VOC定义的标准的相关检测中,不宜使用差值法。

(2)采用差值法检测VOC含量,有时根据要求,需要扣除掉标准中所列出的豁免物质,如美国联邦环保署(EPA)规定:凡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碳化物都属于豁免溶剂的范畴;有时根据需要,其测定条件可通过相关方协商共同设定。

(3)采用差值法测定VOC含量,其检测结果准确与否,关键取决于样品中VOC的蒸发程度。对于一些黏度较高、易结皮的胶状样品,如胶印油墨、树脂液等,可以采用较为科学的玻璃薄层法,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几个平行样品的厚度、大小基本一致,从而有效减少制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升检测准确性。

3.气相色谱内标法

基本原理:根据样品的类型初步判断试样在加热状态下是否会发生裂解或分解等副反应,从而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热进样和冷进样);采用适当的检测器对试样中有可能存在的VOC组分进行定性分析。经定性鉴定后,以标记物峰为界,采用内标法,根据峰面积值分别计算试样中每种VOC组分的含量,将这些含量数值逐一相加,即为样品中VOC总含量。该方法总体思路简明,非常切合VOC习惯层面上的含义(101.3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适用于VOC含量(质量百分比)处于0.1%~15%的样品。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这种方法存在一定操作难度。(1)在对一些成分复杂而又不知其含有何种VOC组分的样品进行定性分析时,存在较大麻烦,最好使用气质联用仪或气相-红外联用仪直接进行定性分析;(2)务必准备与试样中各种VOC组分相对应的标准物,并逐一测算出它们与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3)在检测过程中,内标物和稀释剂的选择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一方面,要求这两种物质要与样品完全相溶;另一方面,混溶后整个体系中各种VOC物质的谱图响应信号要便于定量,而不能相互覆盖。

总体来说,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量VOC含量,虽然存在以上麻烦,但仍不失为一种严谨的检测方法,只是针对企业内部多批次、不定时的检测要求,推广起来相对困难一些。

上述几种VOC含量的检测方法,是目前业内液体和胶状样品VOC含量检测中比较典型的方法。虽然我国现行的一些国际或行业标准(如GB/ T 18581-2009、GB/T 18582-2008、GB/T 18583-2008、HJ/T 201-2005等)推出了一些新的VOC含量检测方法,但也只是对以上几种方法稍做改进而已。

差值法与气相色谱内标法的差异

经常从事VOC含量检测的人员,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同一种样品,采用差值法得到的VOC含量值和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得到的VOC含量值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现象貌似无法解释,仔细推敲,其实不难理解。基于两种方法在检测原理上的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二者所检测的对象并非完全是同一样东西。对此,正确的解释如下。

(1)差值法中检测条件的选择一般是按照ISO3251∶2003进行,即在80~200℃的加热条件下,挥发时间为20~120min不等(样品种类不同,所选择的挥发温度和加热时间也不同)。这种加热条件,一方面不能确保样品中如1,4-丁二醇、二乙二醇这类沸点接近250℃的组分完全挥发;另一方面,更不能使沸点高于250℃的组分完全不挥发。而气相色谱内标法却不存在这些问题,在样品不发生裂解的前提下,沸点在标记物以下的VOC组分,基本都能恰如其分地被检出。

(2)采用差值法对VOC含量进行检测,当低沸点物质挥发时,由于共沸效应的作用,会将沸点高于250℃的物质带出一部分,这也就是胶印油墨等样品采用差值法检测VOC含量时,其结果往往大于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值的根本原因。

为了验证以上观点,笔者曾做过两个试验。表1是关于挥发率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烘箱加热的条件下,即实验温度远低于被测物质的沸点,该物质或多或少也会被蒸发一部分。因此,在胶印油墨中,沸点在260~290℃之间的植物油、矿物油、增塑剂之类的物质,在差值法检测中,往往会有一部分被蒸发出来,并折算到VOC含量中。

表2是关于共沸现象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2号样品因发生共沸效应,不仅引入的乙醇被完全蒸发,而且该样品中的水分蒸发速度也比1号样品快。

通过上述两个试验可知,采用差值法测得的VOC成分较为复杂,因此在选用该方法检测试样中VOC含量时应慎重。

VOC含量检测方法的选择

在选择VOC含量检测方法时,首先,应对被测样品中的VOC含量有一个初步评估。笔者建议:当试样中的VOC预计含量小于0.1%时,采用多点加标低浓度曲线外推法;当试样中的VOC预计含量大于15%时,采用差值法;当试样中的VOC预计含量处于0.1%~15%之间时,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其次,还应考虑样品需要满足的法规或标准中,VOC采用了哪种定义,然后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检测方法。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溶剂型油墨、软包装胶黏剂以及部分胶印油墨等产品,其VOC含量基本都大于15%。实际上,为确保V O C测定的可操作性和双方检测数据的可比性,目前很多包装印刷企业通常采用差值法,并通过油墨或胶黏剂生产商与包装印刷企业的协商共同确定实验条件,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7

关键词:进化 进步 达尔文主义

1959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H.J.穆勒在纪念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一百周年的一次会议上,针对百年来人们对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简单、片面的理解,以及进化理论发展的迟缓,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百年来没有达尔文也是一样的”。[1]时间又过去了37年,我想, 如果穆勒在天之灵有知达尔文主义和进化理论在当前中国的状况,他还会发出相同的感叹。

姑且不论中国当前对于达尔文主席和进化理论的研究、教学方面的忽视〔1〕, 就是对于达尔文主义和当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方面,我们也远远落后于欧美。再具体一些,对于什么是进化这一进化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不少人的认识和理解依然停留在一百年前的水平,其中当然不乏误解。《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 期上的“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例证(以下引注此文时,只注页码)。然而,正如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在中国目前有不少人持有与该文作者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因此,我们就进化问题的讨论便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它不是针对某人,而是针对问题本身的。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进化与事物的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等概念是一回事”。并且认为这“首先是客观的事实”,“所以,从语义学上讲,‘进化’者‘前进变化’之简谓也”。(第23页)

从汉语的语义学角度看,“进化”确实能使人产生“前进变化”的联想。但是这样理解显然是望文生义。因为“进化”(evolution )是一个纯粹的外来语,又有译作“演化”的(笔者认为,根据现代的进化生物学,“演化”是比“进化”更贴切的译法),它的词根“evolv ”的拉丁语含义是“滚动”的意思。据《牛津英语辞典》,“进化”一词于1670年首次使用在生命科学中,但直到19世纪初叶,“进化”这个词基本局限于胚胎发生学中,大致用来表达胚胎发育中潜能的“展露”(unfolding),即表达胚胎的有机发育。〔2〕

这也是为什么拉马克、达尔文这两位科学进化理论的创始人很少使用“进化”一词的原因之一,因为容易与当时人们熟悉的“进化”用法混淆。 在表述生物的进化时, 拉马克更多更明确使用的是“转形”(transformisme ), [ 2] 而达尔文则经常使用“带有饰变的由来”(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3]、[4],p.34)

在达尔文时代,使用“进化”一词最响的并不是达尔文,而是赫伯特·斯宾塞。不过斯宾塞的“进化”用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达尔文理论的含义,而是带有前进变化的含义,并且主要通过他,“进化”一词被广泛用于社会科学中。[5]

即使从理论的内涵上看,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并不完全含有“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相互转化”的意思。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革命性变革”或“革命性变化”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生命科学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灾变论的创始人乔治·居维叶正是使用“革命”(revolution)这个词来说明地层中脊椎动物的不连续性,说明地质史上生物的灾变。([5],pp.106—112)。而拉马克和达尔文理论很少的共同点中就包括他们都明确反对“灾变”(或按当时的用词“革命性变化”)的观点,他们都信奉赫顿的箴言“自然中没有飞跃”,达尔文则更是一位坚定的“均变论”者。[6] 而恩格斯的“自然界完全由飞跃所组成”的观点表明他并没有汲取当时的最新科学成果来看待自然变化的连续性与间断性。〔3〕此外, 拉马克和达尔文从未提出过生物的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观点。试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按照拉马克、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如果进化是相互转化的话,也就意味着,哺乳动物中还会发源出爬行动物。自然界中根本就没有这种相互转换的生物进化例证。至于生物进化是否是“上升发展”的观念,在拉马克的理论中确有这样的含义,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中则几乎没有。

现代主流的科学进化理论秉承达尔文主义的传统(即综合进化理论,又被称作新达尔文主义),结合了现代的遗传学、系统分类学、古生物学、胚胎学、生态学、动植物地理学、动物行为学等成果,对于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新更透彻的理解。无论按照综合进化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迈尔所下的并且被广泛使用的“进化”定义,“进化是适应的改变和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变化”,还是按照许多遗传学家所坚持的“进化是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的“进化”定义[7]pp.162—163),“进化”的科学含义中都不存在“革命性变革”、“上升发展”或“相互转化”的意思。亦即,从语义上看,“进化”不等于“前进变化”。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一文中提出,“在这个〔指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看来,生物的变化就决不只是种类和数量的简单变化,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发展过程。……‘进化’概念的科学含义,就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变、转化、发展”(第23页)。持有相同进化观的人在中国为数不少。这一点,仅从十几年来的几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材中就可以看出来。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中就指出:“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自然图景”(22页),动植物都经历了“从低等到高等的发展”(71页);198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舒炜光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原理》中也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478页); 而东北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1995年)陈昌曙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中依然认为生物的进化存在着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性(80—82页)。此外,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论文集》中我们看到,即使象方宗熙这样从事多年生物进化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看待生物的进化(258页)。这种观点显然是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曲解。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很丰富的内涵。[8] 他将生物的进化看作生物(确切地说是物种)的趋异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发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两个阶段的过程。第一阶段是随机(不定向)变异的产生,这完全是一个偶然性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自然选择的作用,结果使适应的变异保留了下来,而不适应的变异被淘汰([3],pp.80—81),这个阶段可以视为定向的和必然性的过程,但衡量的标准只是生物的适应。在达尔文看来,适应是生物进化最终结果。在这样一种理论柜架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真正达到了统一。现存生物以及人类的出现是生命演化长河中无数偶然性,以及每一阶段、每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自然选择作用的结果,并非“物质的本性”决定了必然“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4期第25页)。同样,对比之下, 恩格斯所谓“太阳系、地球可能要毁灭,但还会重新出现新的集结运动过程,星球、生物、人类还会重新出现”显然缺乏事实和理论依据,只能算是幻想。此外,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框架,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进化观也显得毫无必要。再者,“低级”,“高级”、“前进”都是人类中心说的判定标准。达尔文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中彻底的唯物论内涵,包括完全抛弃人类中心说的判定生物是否进化的标准。这也正是达尔文理论与前人的进化理论及西方传统观念的一个明显的区别,[9]同时也是他迟迟不发表自己进化观点(推迟了20年)的顾虑所在和他的理论最终引起很大争议的原因所在。([4],pp.21—27)

生物,乃至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低级与高级之分,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并且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形成“自然等级”(scala naturae)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根据其质料因和形式因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并构成静止不动的自然等级。在这个等级中,无机物是低级的,有机物是高级的;而在有机物中,植物是低级的,动物是高级的,人类则是最高级的。这种观念在中世纪后期与经院哲学和世俗的社会政治理论结合了起来,成为基督教教会和封建贵族解释社会等级差别的理论依据。到了17—18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等级观念被改造成为“存在的巨大链条(The GreatChain of Being)[10],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链条之间的环节并非固定不变的。到了18世纪后期,存在的巨大链条不是静止不动的,其中存在进步(或前进)变化的观点已广为人知。[10]、[11]

转贴于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正是按照这样的理论框架形成的。拉马克承认自然界中存在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这样一个等级序列,其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但拉马克认为这样一个序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存在着进步(或前进)式进化变化,即链条的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本质性改变,明确地说,物种本身会发生改变,变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2],p.60)。这是不同于莱布尼茨等人观点的重要地方, 莱布尼茨等所提出的生物潜能的展露并不涉及生物的本质变化。在谈到生物进化的机制时,拉马克提出,除了环境的作用、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自然发生外, 还有生物内在的向着完善的驱动力(intrinsic  drivetoward perfection)([12],pp.222—250)。应该指出的是,19世纪下半叶流行欧美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就包含了许多拉马克理论的成份,如获得性遗传、环境对生物变异的直接作用、用进废退和生物具有向着完善进步进化的内驱力等。([5],pp.266—274)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观点显然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很大影响。[13]社会达尔文主义也随着进化论在上个世纪末传播到中国[14],加上带有浓厚拉马克主义色彩的米丘林、李森科等前苏联学者的进化观在中国的广泛宣扬,至今在一些国人的进化认识中,依然存留着拉马克主义的痕迹。

达尔文以其坚定的推论和丰富的依据,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而严谨的理论体系,更加合理地解释了生物的适应、和谐、地质史展示的生物变化与差异,从而带来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9]

达尔文在其进化理论形成的早期(1837—1838)就认识到不能用从低级和高级的角度来解释生物的进化,“当我们谈到高级时,我们总会说到智力上的高级——但是当我们面对覆盖着美丽的大草原和森林的地球时,很难认为智力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15]以后他更加明确地告诫自己“绝不使用高级和低级这些词”。([7],p.251)这一思想被现代的绝大多数进化生物学家所继承了。确实诚如现代著名进化论者古尔德所说,“假如阿米巴象我们一样适应生活的环境,谁又能说我们是高级的生物?”([4],p.36)倘若不以人作为参照标准, 低级与高级就更难划分了。比如,软骨鱼出现的历史早于硬骨鱼,按照拉马克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所展示的观点,会认为软骨鱼是低级的,硬骨鱼是高级的,但是不论从适应环境的。角度,还是从食物链上位置的角度,都很难认为作为软骨鱼的鲨要比作为硬骨鱼的鳕鱼低级所以认为进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发展过程”,既不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又不是现代的科学成果,只不过是被达尔文理论所替代的拉马克进化论或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乐观主义进步论而已。

诚然,达尔文在谈到生物进化的用词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他那个时代。他在《物种起源》中10次使用“进步”(progress),123 次使用了“完美”(perfect, perfected perfection)。[3]但他在使用这些词时,很少带有人类中心说的色彩。他在使用“进步”一词时,并不指生物向着完善的定向发展和前进,而是指时间的进程。([7],p.240)在《物种起源》中,只有一处在谈到“高级”(即地层中晚出现的)化石动物群可能取代其他类群时,达尔文使用了带有发展改善意思的“进步”一词,但他又说:“我找不到检验这种进步的方法”。([3],p.337)在使用“完美”一词时,达尔文主要用来说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更加完美地适应所生活的环境,并不是等级上完美的意思。(〔3〕 第六章,〔7〕,pp.240—241)斯宾塞等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使用“进化”、“进步”、“完美”时,与达尔文的用法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含有以人类或智力为标准而指称从低级向高级上升前进、不断完善的意思。 [5][16]恩格斯在使用这些词时,其中的含义更近似于斯宾塞的用法。 这类用法的“进化”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进化概念。

19世纪中叶以来,“进化”概念从生命科学中传到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进化”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已不同于达尔文在说明生物变化时的原义了。今天,“进化”一词被广泛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变化、政治的变化、经济的变化等,但其中的含义基本上是事物随时间的改变,而且是单向性的,甚至有些进化是可以预先确定方向的。而生物的进化除了时间上的变化外,它还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分叉状的,另外生物进化的方向并不是预先可以确定的。([17],p.5)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 科学界关于物质形态的进化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其实,即使在生物学界,在生命进化本身的看法上也没有达成共识。如此看来,上面所引述的且被目前许多人所认同的恩格斯的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统一学说就显得过于乐观和缺乏依据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无疑是奉献给人类的无价财富,继承这笔财富的最好方法是利用时展所取得的精神、文化成果(包括科学的最新成果)去丰富它,而不是恪守其中已经过时的教条。

参考文献

[1] H.J.Muller, "One Hundred Years Without Darwin areEnough". The Humanist, 19:139—149, 1959.

[2] J.B.Lamarck, Zoological Philosophy (1809). Translatedby H.Elliot, London, 1914; reprinted by Univ.  of Chicago,1984.

[3] C.Darwin,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 1859) , Facsimileof first edition, ed. E.Mayr, Harvard Univ. Press, 1964.

[4] S.J.Gould, Ever Since Darwin, W.W.Norton, 1977.

[5] P.J.Bowler, Evolution-the history of an idea,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6] E.Mayr, The Growth of Biological Thought.  HarvardUniv. Press, 1982.

[7] E.Mayr, Toward a New Philosophy of Biology,  HarvardUniv. Press, 1988.

[8] D.Kohn ed., The Darwinian Heritage, Princeton Univ. Press, 1985.

[9] M.Ruse, The Darwinian Revolution, Univ.  of ChicagoPress, 1979.

[10] A.O.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1936. Reprinted: Harper, 1960.

[11] S.F.梅森:《自然科学史》,第28章,周熙良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2] E.Mayr, Evolu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Life, HarvardUniv. Press, 1976.

[13] R.M.Young, "Darwinism is Social", In [8], pp. 609—638, 1985.

[14]李佩珊:“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3:29—32。

[15] S.Herbert ed., The Red Notebook of Charles Parwin, B252.Cornell Univ. Press, 1979.

[16] M.Ruse,Laking Darwin Serously, Basil Blackwell, 1986.

物质文明的含义篇8

摘要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一部巨作,含混是其突出特征,含混在文本中很多层面都有体现。本文从小说性质、意象、叙述这三个维度入手,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细读来考察作品含混特征的构成与内涵。

关键词:霍桑 《红字》 含混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霍桑的《红字》自1850年问世至今,吸引了读者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从小说文本本身的含混特征入手,探析《红字》的神秘魅力。

“含混”是英美“新批评”派用以解释文学特征的一个关键术语,语出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燕卜逊。所谓含混,是指意义的模糊性、歧义性,它“常常是故意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以便产生多种可能的解释,从而丰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加强戏剧性效果和审美效果”。就《红字》这一文本,关于含混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得以说明:

一 小说性质的含混

《红字》这部小说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

浪漫主义特色首先体现于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小说穿插引用《圣经》故事,巧妙借用《圣经》原型。在“小鬼和牧师”一章中,讽刺贝灵汉总督的脑袋像“托盘中的洗礼者约翰的头颅”;在人物设置上,众多人物可与圣经人物一一对应。从结构上来说,《红字》发展的脉络大致与《圣经》的U形模式相似,两位主人公都经历了乐园――犯罪――受难――忏悔――得救的过程。其次,细致的心理描写是小说浪漫主义的又一突出特征。刑台示众一节表现了海斯特内心的痛苦,也体现了丁默斯代尔心中的矛盾和苦恼。由此,《红字》被多数评论家定位为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的典型文本。

但是,霍桑在《红字》中,也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既勇敢叛逆又自责单纯的海斯特;充当牧师与情人双重角色、在内心的真实与现实的虚伪中挣扎的丁默斯代尔。这种性格复杂丰富的“圆形人物”,明显地区别于大多数浪漫主义小说中塑造的性格一成不变的扁平人物。另外,《红字》中提到的安妮・哈钦逊、约翰・威尔逊牧师等人物,都与新英格兰历史事件相关。有评论者因此认为,《红字》是一部明显的现实主义小说,展示了新英格兰历史的细节和意义。

霍桑善于挖掘事物表象中所代表的更高层次的真理,象征是他常用的艺术手法。《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与罪恶息息相关的监狱,暗喻腐败的社会和陈腐的教规;傲然挺立的野玫瑰,则象征着美和生命热情。海斯特居住的茅屋、州长家的花园,也绝非无意义的存在。因此,《红字》又可归为象征主义文学。

二 意象的含混

由于受到作家个性和风格的影响,《红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十分含糊,呈现出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在《红字》中,森林既象征着生命、自然,又象征着邪恶。只有回到自然中,珠儿才会像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在那里她与太阳、森林、自然融为一体。正如尼娜・贝姆教授所说,“她具有清教徒所竭力否定的一切自然的品质”。

在小说中,最能体现含混之美的可谓是贯穿始终的红字“A”。虽然霍桑在行文中先后给出了“通奸”(adultery)、“能干”(able)、“天使”(angel)三种不同的解释,但细读作品后,我们却发现红字“A”还有许多其它的象征意义。“A”字本应是耻辱的标志,因为它是通奸女犯(adulteress)或通奸(adultery)的缩写,但是,这个象征耻辱的红字“A”的周围,却点缀着海斯特用金丝线精心绣成的奇妙花边,她显然是以此来缅怀珍视她和丁默斯代尔之间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爱情。“A”字又可以看作是男人的始祖亚当(Adam)的印记、看作是人类偷食的禁果(apple)的映射、看作是人类原罪的一种象征。小说结尾写道:“一片墨黑的土地,一个血红的“A”字。透过作者悲天悯人的语调,我们似乎又可以把那片黑土地上的“A”字理解为是霍桑对政教合一时期美国(America)黑暗现实的寓意概括、一个能指,有如此丰富的所指,但究竟哪一个更确切呢?作者态度暧昧,含混复义之美,尽显于此。

三 叙述上的含混

在叙述方面,明显的含混体现于两处:夜空中出现的“异象”和丁默斯代尔胸口上的“烙印”。关于前者,霍桑首先提到将自然景象视作启示这一新英格兰文化的传统,随后笔锋一转,“当牧师抬眼眺望天顶,看到出现了用暗红色的光线勾出的巨大字母‘A’时”,读者此时会认为,这是牧师“由于心病而眼睛出了毛病”。然而霍桑很快又自我否定,教堂司役问牧师:“阁下可听说昨天夜里人们看见的征兆吗?――天空上显出一个大红字母‘A’。”这样一来,红字有没有出现就成了一个谜。对于丁默斯代尔,霍桑先是言之凿凿地写道:“他哆哆嗦嗦地猛地扯开了法衣前襟的饰带。露出来了!”接着更进一步写在场的人关于红字来源的猜测,让读者认为牧师胸脯上的红字是必定存在的。但霍桑立即说,另一些人看到牧师的胸脯如新生的婴儿一样光洁,对读者刚刚形成的认识进行了否定。接着,霍桑又指出,这是“值得尊敬的证人的说法”,目的是为了维护牧师的人格。这样,丁默斯代尔胸口上又好像有着“烙印”。通过含混的有意使用,作者吸引读者积极参与到文本意义的解读中,使得读者由于求知本能而对作品欲罢不能。

《红字》的含混特色显示了霍桑的创作才华,也说明了小说创作包含着读者的积极参与。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批评方法的演进,《红字》的含混之美会得到更深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威尔弗雷德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2] 潘志明:《含混:〈红字〉的内在叙事策略》,《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

[3] 霍桑,周晓贤、邓廷远译:《红字・霍桑作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

上一篇:媒体融合发展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