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26 10:41:28

运动医学方向

运动医学方向篇1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宏柱教授,曾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针灸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气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现兼职中国气功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职业技能专家鉴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中医康复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康复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为我国著名运动养生专家。作为针灸推拿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以“针灸、推拿疗法防治脊柱和脊柱相关性疾病”和“中医运动保健处方”为研究方向,主持了多项部、省级科研课题,因而在全国针灸推拿专业的学术领域,具有着领先的地位和较大的影响。金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数十年,博览群书,依据《内经》等著作的有关论述,在不断的运动养生研究实践中创造性的提出了“柔筋养精”的学术思想,符合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原则,在临床“治未病”、已病防变、愈后防复方面有重要意义。

1金宏柱教授的“柔筋养精”学术思想

1.1筋、精《内经》认为筋与脉、肉、皮、骨共为五体,为肝脏所主、气血所养。《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筋者,皆属于节。”广义的“筋”,是指除人体骨关节之外的一切软组织;狭义的“筋”,则是指人体的肌腱和韧带。筋具有连属关节,联络形体,主司运动等功能。“经筋”是中医经络学说十二正经系统的附属结构。《灵枢•经筋》记载了十二经筋的起止、循行和结聚的系统模式及其临床常见病症表现。《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一书将十二经筋的内容收录入其第二卷冠名以“筋络”。无论“经筋”、“筋经”或“筋络”都提示人体内存在一个纵横分布干支结合而成的网络性筋系统。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称精气。在《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精藏之于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物质,藏之于肾,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还以“女子七七,男子八八,”阐述了精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指出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藏之于肾的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1.2柔筋养精金教授认为,保藏人体的精气,以及通过各种方式补充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损耗的精气,是维护人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以及养生长寿的重要方法。而人体要想保持健康,就需要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各脏腑发挥正常功能,是产生和保藏人体的精气的重要途径。因此,后汉名医华佗推崇运动时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譬犹户枢不朽耳,”金宏柱教授也强调,人体的运动是“柔筋”的运动,是在个体适宜的范围内进行的适量运动,不及达不到运动的目的,太过又会造成机体损害。金教授指出,“柔筋”运动,可以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而藏之于肾的“后天之精”即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柔筋”运动还可以加强各脏腑生理活动,促进其化生脏腑之精气,脏腑之精气经代谢剩余的部分可藏之于肾,成为后天之精气。因此,“柔筋”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精气的化生,具有“养精”的作用。人体精气得到了充养,就可以达到维护人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以及养生长寿的目的。

2金宏柱教授的运动养生研究及实践

2.1金宏柱教授的运动养生观

2.1.1提倡运动养生尤重“适量运动”金宏柱教授提倡运动养生,经常在各种场合强调坚持运动是防治疾病、保障健康、延长寿命的最好方法。通过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加强人体的机体功能,从而增强人体免疫抗病能力,而达到保证健康的目的。并十分推崇我国唐代名医,记载中寿至102岁、被称之为“药王”的长寿老人孙思邈之观点———“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生”等。在提倡运动养生的同时,金教授尤其指出应当“适量运动”,正如后汉名医华佗所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若运动量过大反而会消耗人体正气,削弱机体的免疫能力,使人产生多方面的疾病。

2.1.2“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强壮”思想金教授指出运动养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治疗疾病,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使自己随时都处在一个健康强壮的生命状态,即“生身以养寿为先,养寿以祛病为急”。非常推崇《内经》“上工治未病”的观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以药治,辟犹渴而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在金教授的运动养生研究及实践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强壮”思想非常明确,首当其冲就有一套《强壮养生方》,这是一套提供给处于健康及亚健康的人群做的运动保健方法,可以用来维护健康、防止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恶化,从而起到积极预防疾病、保证健康的作用。

2.2金宏柱教授的运动养生实践

2.2.1提出中医运动保健处方的科学概念金教授在多年的运动养生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中医运动保健处方”的科学概念。指出中医运动保健处方,就是以中医理论知识为基础,与符合人体生理、病理要求的形体动作所组合,起到保健及治疗作用的一种运动方式。这个处方,既不用什么复杂的药物配伍,也不是采用什么特殊的补品组成,而是像中药处方一样,可以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对应的人体经络腧穴,加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切合的运动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组合锻炼,从而达到保健、治疗或者预防疾病的效果。

2.2.2中医运动保健处方的理论基础、实践形式和实践操作运动养生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例如强壮养生方中的第六节摩转脘腹,操作方法是:双掌相叠,沿着肚脐,从左向右,从小到大地画圈摩动72次然后再从右向左,从大到小摩动72次。这节动作主要是在腹部进行抚摩,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既濡养五脏六腑,使其能正常发挥功能,又充养先天之精气,使其不断得到补充,因此,脾胃的功能强健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体健康的状况和疾病的预后,自古以来受到广大医家的重视。脾胃位于人体的中焦,本节操作,以脘腹为重点,运用摩转手法,可以加强脾胃功能,促进脾胃运化,有利于化生气血,有益于五脏六腑的功能,有益于人体健康。其他各节动作,亦均有相应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可以看出,金教授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具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实践形式是中医的导引吐纳。金教授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在每一节动作的设计上,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即要符合中医传统的导引、吐纳操作规范。如强壮养生方中的第一节开阔胸怀,动作缓慢舒展,尽可能拉伸肢体关节,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缓慢均匀,符合呼吸和运动的规律。部分功法对呼吸的次数还做了具体的要求,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医导引、吐纳的精髓。实践操作中又充分运用人体的经络腧穴。金教授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中,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广泛应用了人体的经络腧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的通道,而腧穴又是气血输注的部位,《黄帝内经》中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因此,在金教授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中,大量应用人体的经络腧穴,运用一定的动作或手法对经络腧穴进行刺激,从而达到调整人体虚实,调节脏腑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如搓擦玉柱对人迎穴、风池穴的刺激,舒解气会对膻中穴的推按等,都是这一指导原则的体现。

2.2.3从整体调整、分脏论养、因病施调三个部分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体系金教授在运动养生研究和实践基础上,逐渐从整体调整、分脏论养、因病施调三个部分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体系。其中的《强壮养生方》,是一套提供给处于健康及亚健康的人群做的运动保健方法,可以用来维护健康、防止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恶化,从而起到积极预防疾病、保证健康的作用。分脏论养是以中医藏象理论为基础,把所有的疾病都概括在人体心、肝、脾、肺、肾这“五藏病”的范畴内,然后分别针对不同病证,配以五套不同的五藏运动保健方,主要包括《宁心安神方》、《疏肝理气方》、《健脾益胃方》、《理气宣肺方》、《固肾强腰方》,分别调养心、肝、脾、肺、肾五藏的功能。因病施调是指在以上两部分的基础上,再根据适合进行运动养生的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比如失眠、胃痛、腹泻、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低下等,开具分别的、专门针对具体病证的“运动保健处方”。

3中医运动保健处方功法择要

3.1《强壮养生方》处方功法主要包括:①开阔胸怀、②鸣震天鼓、③搓擦玉柱、④舒解气会、⑤赤龙搅海、⑥摩转脘腹、⑦揉按三里、⑧振奋命门、⑨扭转乾坤、⑩周天调息。

3.2《宁心安神方》处方功法主要包括:①平心静气、②开阔胸怀、③点按三穴、④捏拿心经、⑤赤龙搅海、⑥心心相印、⑦捞海观天、⑧交通心肾、⑨搓掌浴面、⑩养心呵气。

3.3《疏肝理气方》处方功法主要包括:①起势调息、②马步云手、③转体推山、④通达三焦、⑤揉按支沟、⑥顶天立地、⑦湖心划船、⑧一箭双雕、⑨甩手逍遥、⑩瞪目嘘气。

3.4《健脾益胃方》处方功法主要包括:①周天调息、②得天独厚、③倒拉九牛、④推荡胃腑、⑤揉按三里、⑥点按曲池、⑦饿虎扑食、⑧添粮补仓、⑨摩转脘腹、⑩换掌呼气。

3.5《理气宣肺方》处方功法主要包括:①起势调息、②白鹤亮翅、③宣开肺门、④摩转脘腹、⑤开阔胸怀、⑥马步冲拳、⑦大鹏展翅、⑧疏表健肺、⑨承前启后、⑩撑掌发声。

3.6《固肾强腰方》处方功法主要包括:①起势调息、②饮水思源、③平步青云、④筑堤晃海、⑤霸王举鼎、⑥增精壮髄、⑦洗耳恭听、⑧罗汉伏虎、⑨绝顶聪明、⑩吹气固肾。

4金宏柱教授运动养生研究中“柔筋养精”学术思想的体现

4.1“柔筋”是金氏运动养生的主要途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体系是金宏柱教授运动养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在包括《强壮养生方》及五藏运动保健方等共六套基础保健方中,共有60式,其中不重复的有基本式53式。在这些基本式中,除点穴或叩震孔窍12式外,直接属于“柔筋”的有41式,例如:开阔胸怀:双手缓缓从体前平抬,掌心向下,边吸气边上升至与肩平,然后拧腕变为掌心相对,更加深呼吸分向体侧,饱满吸气过程中,胸向前挺出后,再边呼气边按原动作路线返回,一吸一呼为一次。扭转乾坤:弯腰、双手下垂,然后以腰为轴,自然挥动双手臂从左到右,从下向上,仰面转动时,双臂再由上向下继续重复数次后,再换方向重复动作。在点穴或叩震孔窍的12式中强调要有特殊,实际上起到了“柔筋”作用的有6式(舒解气会、揉按三里、点按三穴、捏拿心经、点按曲池、宣开肺门),例如:点按三穴:双手臂先从体侧上抬平肩,拧腕翻掌,变掌心向下为向前。然后,先屈右臂到胸,右食中指点按在左极泉穴上做按揉,同时左指中冲穴配合点按劳宫穴,数次后换方向,即左手臂屈曲,食中指点按右极泉穴,右手臂伸直,做中冲、劳宫两穴的点按,也做数次。如此反复,共做数个来回。点按曲池:自然站立,双脚同肩宽。双手交叉抱肘,左、右食中指各点按在对侧的曲池穴上,双手指边做点按,边随着双腿屈曲下蹲、直立动作,肘部平抬胸前起落,此为一次。做数次。其中很显然,筋是主要的作用部位。而“柔”是对“筋”的特殊刺激。以针灸理论为基础,以人体经络腧穴系统为主要刺激部位的疗法都有较广泛的功能作用,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即以补为主的方法,以泻为主的方法,以通为主的方法,以调为主的方法,补、泻、通、调兼用类方法。“柔筋”法,根据其特点,补、泻、通、调兼具。金教授的中医运动保健处方体系的“柔筋”法,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有氧运动是指机体在从事的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供能方式以有氧氧化系统供能为主,可以舒缓压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体质,增进自身免疫功能。黄碧燕等用BRB阵列工具和KEGG搜索的方法,对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挖掘,试图阐释有氧运动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分子机制。结果提示有氧运动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的完整性,对抗衰老有积极作用,同时可加速体内脂类物质有氧代谢,对减肥或控制体质量有较好影响。

4.2“养精”是金氏运动养生的主要目的“柔筋”的中医养生运动处方,属于有氧运动,又不同于泛泛的体育运动,而是有针对性的对机体整体功能及五脏精气进行调养。例如“扭转乾坤”功法的制定及锻炼目的,金教授认为脊柱在人体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的核心作用是“生髓充脑”,一旦脊柱正常生理功能改变,就会压迫和刺激周围神经而影响人体的主要的外在运动和内脏生理功能,也就是引发各种疾病,时刻的保持脊柱的健康,可以说是保持人体强壮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扭转乾坤”功法的锻炼可以很好的锻炼脊柱,强壮祛疾。例如“通达三焦”功法,在疏肝理气方中十分重要,这节动作的注意事项是:动作和缓协调,尤其注意各节的手腕翻转拧动,更重要的是,落掌斜擦胁肋落下,这是因为中医所说,“胁肋乃肝胆经略之地”,而手掌上升、起落这些姿势,充分伸展了经脉,振奋了三焦区域的同时,由于经气的涌动,就会刺激到这些大的经穴,这样可最大限度的疏理了肝气,增加肝脏的疏泄功能。

5“柔筋养精”学术思想的临床意义和理论价值简评

运动医学方向篇2

运动医学知识无疑是各种健身运动的保护之盾,而运动医学的发展,也始终与人类的各种运动相伴相随。缘于此,本刊记者近日就如何发挥运动医学界的学术作用去科学地保护运动健康和运动安全等话题,系统采访了长期致力于这一研究领域的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主任冯华教授……

运动医学与体育活动密不可分

采访一开始,温文尔雅的冯华教授首先向记者“科普”说:“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运动医学体系在1930年才正式建立起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恢复、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等的进步,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医学发展较快,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运动医学研究所,不少大学也开展了运动医学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个别大学还开展了教学工作。”

谈到运动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冯华教授介绍说:“我国的运动医学是在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从1955年起,全国各体育学院与医学院陆续建立起运动医学教研室。1958年,国家体委建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所内设立运动医学研究室。1959 年,北京医学院建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所,全国各地区也相继成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机构。1978年中国运动医学会成立,并于1980年加入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由于中国的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因此受到了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广泛重视。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医学的发展,是与人类体育运动的勃兴密不可分的。”

谈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冯华教授说:“无论是日常运动还是体育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包括常见运动损伤、专业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常见运动损伤有韧带、软骨损伤,疲劳骨折,骨髓水肿,隐性骨折等。广义地讲,‘运动’存在于人生命过程的时时刻刻,但狭义的‘运动’概念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除了全身素质训练、专业训练这些专业竞技之外,全民健身、军队训练、文体运动、舞蹈,甚至武术、戏曲武生演员的表演等,都存在着‘运动’。就运动损伤而言,首先需要找到各类运动损伤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避免损伤。然而,近年来我国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升高,大多数人对运动医学的知识量储备不足,缺乏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相关的专业人士对于这一领域的科普宣传工作还有待深入。因此,运动医学应该作为一门为广大民众所掌握的常识,从而捍卫运动给生命带来的正能量。这一点已经成为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也对正确、科学地呵护目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热潮非常重要……”

“羚动”关爱行动,

让公众认知运动医学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11月份以来,冯华教授参与了一场名为“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的社会公益活动。谈及这项活动,冯华教授介绍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人在健身运动中的困惑,比如对于白领一族而言,长期的伏案工作缺乏锻炼,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他们便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健身运动,但由于不知道什么才是科学健身,很多问题便随之而来。在冬日暖阳里做各种健身活动的老年朋友,有些平时患有急、慢性肩痛等疾病,于是就在广场锻炼时努力抡胳膊。但是肩膀为何会这样痛?是不是这些‘小毛病’单凭抡抡胳膊就好了?此外,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言,由于长期从事劳作,他们到了中老年往往会出现劳损,带来肌腱病以及肌腱或韧带的撕裂、软骨层损伤等问题;但大多数人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往往不知因何而痛,不了解、不重视,从而引发很多更麻烦的问题……”

“鉴于上述背景,2015年11月27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和北京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联合发起,由国内的运动医学专家联合组办的‘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了。这一公益行动的宗旨在于面向公众、患者进行运动损伤和中老年退行性疾病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大家能够科学地认识、对待运动损伤,并为那些正患有肩肘膝踝部位肌腱、韧带等伤病的患者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指导,义务地构建一个权威运动医学专家与公众面对面进行宣教、给出诊断意见的契机和平台。同时,这个面向广大民众开展的运动医学知识‘医患面对面’教育普及行动正式启动之后,第一站‘医患面对面’活动将于2016年上半年在北京举行,之后推向全国其他省市。届时,众多有运动损伤疾患的市民与医学知识爱好者将可以与专家团的运动医学专家进行现场交流,通过面对面的咨询、诊断,解决各自在健身运动中所遇到的诸多困惑。”

冯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为保障这一公益行动能够顺利开展,“羚动关爱行动”组建了高规格的专家团队。该专家团由全国知名运动医学专家组成,他们是:著名创伤外科及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李国平教授,天津医院马信龙教授,知名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冯华教授、鲁谊教授,天津医院黄竞敏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飞教授,资深运动康复专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队医务管理处处长詹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周敬滨教授等。

冯华教授说:“‘羚动关爱行动’以及这个专家团队的工作目的,旨在提升公众对运动医学的认知,最终使广大民众懂得科学运动,不再让运动医学知识‘藏在深闺人未识’,通过努力,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社会公众懂得在运动损伤初期即可进行自我判断,选对科室和医生,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早期诊治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冯华教授向记者回顾了2015年11月27日举行的“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的社会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诸位专家针对各种运动损伤相关问题所做的报告内容。

“很多人往往认为医学是很专业的东西,由专业人士掌握就可以了;自己身体出现问题,去找医生诊治就行了,其实不然。”冯华教授说,“还有人经常问,‘运动医学就是骨科吗?为什么它会与我息息相关?’针对这些困惑,在‘羚动关爱行动启动仪式’上,我国创伤外科及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与天津医院的马信龙教授共同向大家讲解了骨科与运动医学的关系。他们介绍说:运动医学是骨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们既有联系也有所区别。运动医学专门研究人体运动系统损伤的防治,包括肌肉、肌腱、关节、韧带、软骨等损伤。由于这类损伤好发于专业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故将这类疾病称之为‘运动损伤’。然而,这类疾病并不仅仅发生于运动人群,也可能在车祸等意外伤害中出现,如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等。同样,也可能由于长期劳作反复磨损而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如肩袖损伤导致的肩疼痛、膝关节内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因此,运动医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膝、肩、肘的运动损伤最为常见。冯华教授随后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作了阐述:“前交叉韧带”又叫“前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内,连接股骨与胫骨,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前交叉韧带断裂往往是膝处在旋转中而损伤,因为受到外翻、外转和过度伸直的力量,常发生于篮球、羽毛球、足球、橄榄球等体育运动中。

“那么,如何警觉运动中你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断了?”冯华教授解析说,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发生强力扭转后,常会听到或感到膝关节内“Pop”声响,疼痛难忍而无法再进行活动,随后膝出现肿胀和积血。由于X线检查不易查出这类韧带损伤,所以急诊情况下的漏诊率比较高。漏诊患者回家静养,在肿胀消退后,会留下膝关节不稳、腿软、不敢快跑等症状。故而在发病以后,需通过有经验的运动医学医生进行体检,并利用膝关节磁共振影像进行判断和确诊。所以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不进行及时修复,关节会因长期不正常的动力变化导致骨关节炎,因此,在早期明确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平时很多人都有过肩膀疼痛的经历,有些肩痛往往影响到了生活质量。人们常会这样说:“我的肩痛是肩周炎引起的。” 对此“说法”,肩肘外科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鲁谊教授在那次启动仪式上也给出了专业的意见。他表示:传统概念认为的“肩周炎”是常见病,表现为肩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僵硬与粘连。从一定程度上说,“肩周炎”其实是肩关节周围一系列软组织疾病的模糊概念。在我国,既往由于诊断设备、技术不够先进,肩关节外科的专业化程度有限,很多患者的肩痛被冠以一个统称――“肩周炎”。但鲁谊教授对此解释说:在肩关节疼痛的病人中,真正的肩周炎所占比例其实只有15%左右。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对真正的“肩周炎”使用了更加专业的名称,叫“冻结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症状是肩关节僵硬,导致肩部的疼痛和活动度丧失。

冯华教授则更为详细地解释说,随着近些年来中国肩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肩痛的各种病因已经可以被明确诊断。许多肩痛并不是“肩周炎”引起的,真正的病因分门别类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导致肩痛常见的疾病有:肩袖撕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峰下滑囊炎、Bankart 损伤、肩关节周围骨折和各类关节炎。此外,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肩部疼痛,比如冠心病、颈椎病。最常见的容易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是肩袖损伤、关节盂唇损伤和肩关节周围撞击症。所以不能把长期肩关节疼痛简单地归因于“肩周炎”,而是应当积极就医检查,经过肩关节专科医师的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找到肩关节疼痛的真正原因,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患者继续灵活运动,恢复健康。

事实上,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创伤以及创伤后不恰当的治疗;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活动;做家务时不正确的活动方式导致的慢性劳损。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应首先在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明确其原因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有些慢性劳损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而痊愈。发现肘关节活动受限后,切忌盲目进行手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万一出现运动损伤后,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在启动仪式上,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李国平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周敬滨教授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队医务管理处詹晖处长对此问题表示,在全民健身热潮越来越火爆的今天,为了避免运动损伤,必须尽快向社会公众普及正确的运动方法和防护知识。对此,他们也共同给出了专业意见:首先,正式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同时,运动适度可以避免大多数的运动损伤。如不慎发生运动损伤,需施行目前国际上对于急性运动损伤而制定的“RICE原则”:Rest(休息)、 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Elevation(抬高)。即:对患肢进行制动休息,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使用毛巾或其他布类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冰敷,适当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加压,继而及时就诊。

冯华教授最后表示:“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我觉得它的社会意义不亚于临床医疗工作。因为‘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是在运动医学这一领域汇聚了国内权威运动医学及康复专家进行医患交流的义务巡回活动,为患者与国内首屈一指的运动医学专家们提供了‘面对面’直接沟通的绿色通道。这对于正确指导人们科学运动和对于损伤的康复,改进中老年慢性肌腱韧带疾病的治疗程式,构建新形式的医患关系,意义深远,作用非凡。相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定能够大力推进运动医学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从而更好地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专家简介

运动医学方向篇3

运动员处方和含兴奋剂药品要用红色标识

本刊讯 卫生部近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含兴奋剂药品使用管理,做好奥运期间医疗保障工作。

通知强调,医师在开具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药品处方时,应当首先询问患者是否为运动员身份。为运动员开具处方,应当首选不含兴奋剂药品;确需使用的,应当充分告知药品性质和使用后果,在运动员按照国务院体育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取得同意使用的证明后,方可为其开具含兴奋剂药品的处方。急诊情况使用含兴奋剂药品前,要取得运动员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承担奥运医疗保障任务医疗机构的医师在开具含兴奋剂药品处方前,要充分核实患者是否为奥运会运动员身份。在为奥运会运动员开具的处方右上角要用红色字体注明“奥运会运动员”,如所开具的药品中含有兴奋剂药品时,还要用红色字体注明“含兴奋剂药品”。为奥运会运动员开具的处方要单独保存备查。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特别是承担奥运医疗保障任务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在调剂处方药品时要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发现含兴奋剂药品处方且患者为运动员,特别是奥运会运动员时,应当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进一步核对,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调剂含兴奋剂药品,并向运动员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

会议活动

卫生部启动中西部六省出生缺陷防治项目

本刊讯 4月14日,卫生部召开中西部六省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启动暨培训会。据悉,该项目将覆盖神经管缺陷高发的山西、内蒙、陕西、甘肃、青海、新疆6省、自治区,共293个国贫和省贫县。

据介绍,该项目根据我国出生缺陷需要优先解决的领域和优先解决的问题,通过实施有效的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高贫困地区干预措施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加强贫困地区的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促进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降低我国重大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项目以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神经管缺陷为首要的干预目标,在高发地区和高发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的目的。项目目标为项目地区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受孕妇女叶酸服用率达到50%。支持性目标包括:项目地区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相关培训率达到80%;项目地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相关服务人员培训率达到80%;项目地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80%;项目地区常住受孕妇女叶酸发放率达到90%;项目地区常住受孕妇女叶酸服用随访率达到80%。

项目人员培训将贯穿项目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职责、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项目监督及协调;出生缺陷基本知识及防治措施,出生缺陷诊断,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核心信息,叶酸的防治作用;叶酸的管理和使用,目标人群的随访,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上报等。培训对象有:省(区、市)、地市、县级政府相关部门(卫生、妇儿工委、民政、残联)等主管领导及项目管理人员;乡村医、妇幼保健员、妇女干部。

医药教育

首都医科大学建中西医结合学系

本刊讯 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4月12日在北京友谊医院正式揭牌,正式在西医大学里培养中西医结合医生,并计划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实验室。

首任系主任王宝恩教授介绍,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和西医优势互补,可扩大治疗病种,并可提高一些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疗效,降低医疗费用。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方向是肝纤维化、危重症感染、脑动脉硬化、小儿支原体肺炎等病的诊治。该系计划今后将培养一批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名医,在每个重点研究方向培养两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他们还计划建立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实验室,所需费用首期投入达1 000万元。

医药监管

ONTARGET 研究揭示心血管保护新手段

本刊讯(记者王 丽)4月5日,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展的ONTARGET研究结果在北京公布,这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划时代的ONTARGET研究项目是一个长达6年的随机、双盲心血管保护的临床试验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终点研究。旨在研究美卡素(替米沙坦,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产品)联合雷米普利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方面的影响。

运动医学方向篇4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 双向转诊支撑平台【摘 要】双向转诊是实现分级医疗的关键途径,而健全的转诊支撑平台可为分级系统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以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为例,通过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中绿色通道、专家下沉、信息共享平台等技术手段运行状况的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双向转诊支撑平台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The research of dual 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 under medical association / LI Jiyu, ZHOU Bin, SHI Ge, XUWeiguo//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8):48-49

【Key words】medical association, dual 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Abstract】Dual referral is the key approach for grading treatment. A completed dual 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 can give powerful assurance forgrading treatment. Based on the medical support platform of dual referral in Shanghai Xinhua-Chongming medical association, the green channel,sinking expert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serve bed platfor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suggestions on reasonable operation dualreferral support platform are discussed.Author’s address:Shanghai the 10th People´s Hospital, No.301, Yanchang Middle Road, Shanghai, 200072, PRC

分级诊疗体系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之一,双向转诊(two-wayreferral)是实现分级医疗的关键途径,也被视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手段之一[1-2],而健全的转诊支撑平台可为分级系统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3]。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结合崇明县的医疗资源现状建成的“3+2+1”的紧密型区域医疗联合体,由一家三级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5家二级医院和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医联体以章程为准则、管理为纽带,内部是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医联体的目标就是建立以社区首诊、双向转诊为途径的分级诊疗体系,可见,双向转诊是其中关键。医联体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统一的人事、资产、财务、后勤管理,整合学科布局和信息资源,使得整合各机构间资源,构建双向转诊支撑平台更容易找到落脚点。本文就是以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为框架对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构建进行研究。

1 运行现状

本文的双向转诊支撑平台包含了绿色通道、专家下沉、信息共享平台3个方面,对其运行现状的描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利于发现开展双向转诊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重点环节。

1.1 绿色通道

患者由下级医疗机构转入上级医疗机构时,医联体内转诊的病人在费用上可享受挂号费减半,床位费、化验检查费、CT、核磁共振检查费以及治疗费等享有一定的优惠。在就医顺序上享受四个优先,即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缴费、优先取药。对于危重病人,由专门的120急救车免费运送,且一路有医护人员陪同,将运送风险降到最低。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联系上转医疗机构的对接人员,说明病情,由上转医疗机构专门人员安排抢救人员,并预约床位,病人到达上转医疗机构后可直接进行治疗。运转一段时间以来,绿色通道为双向转诊患者节省了大量就医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在逐步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专家下沉

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是“3+2+1”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其最初构想是设置统一的人事管理,这样有利于医疗机构间的优势互补、人力资源整合,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联合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医联体内编制数为各医疗机构编制数总和,在医联体内部调剂使用,并实施柔性流动,各医疗机构专职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聘任按原渠道解决。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派驻专家到下一级医院坐诊、查房、带教,一方面充实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力量,一方面通过带教,改变基层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人才较为缺乏的现状。

医联体内建立专家人才库,并指定核心医院知名教授、专家定期到其他成员单位开展专家门诊或兼任学科带头人。近年来,核心医院向下级医疗机构共输入43位专家,其中学科带头人双向兼职15位,常驻专家28位。其中正高职称30位,占69.77%;博士学位26位,占60.47%;博导、硕导21位,占48.84%。同时,医联体还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统一的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入上级医院进修培训。专家下沉这一平台弥补了部分社区医疗机构的空缺项目,让原本无法在其社区开展的项目得以开展,患者首诊社区的意愿有明显提高。

1.3 信息共享

医联体在设计之初是要建立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实行检查、检验互认;设施、设备共享,这都有赖于信息服务的互联、互通。尤其在患者管理方面,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此,本课题组设计了转诊、预约、慢病管理、远程会诊四个信息平台,并计划在医联体内建立患者唯一的电子健康信息档案,联合体内医生只需点击患者的电子信息档案就可以查找到患者在医联体内就医所记录的健康档案,包括何时入院、入院时的诊断、治疗记录、会诊记录、化验结果以及检查报告等。这一措施避免了医生的重复检查,使医生对转诊病人的健康状况有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了解,便于转诊病人转诊后直接进入治疗阶段。患者可以直接在就诊的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远程会诊以及预约挂号等,减少了候医时间,方便了患者就医。

此外,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内储备一定量的公用病床,为双向转诊的急、危、重病人转诊服务。储备病床制度的设置,使得病床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与快捷,满足了转诊患者的病情需要。储备病床制度与绿色通道相结合,转诊病人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入院治疗。

2 存在的问题

医联体下的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对分级诊疗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绿色通道中非急诊患者使用频率不高,专家下沉的带教效果不理想,信息共享系统使用不普遍的现象,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联体“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目标的充分实现。

2.1 对转诊支撑平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以绿色通道为例,目前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主要是针对急诊病人。其实,绿色通道主要针对的是大量非急诊患者。可以想象,如果在上下转诊医院间没有便捷的就医流程,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社区首诊的积极性。与其说是技术层面的改进,更可以认为是一种机制设计,可改变患者的就医意向[4]。再如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已经毋庸置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使患者在医联体内就医时避免重复检查,大大降低就医费用,节省就医时间,而医生的工作量也会有所下降,这正是组建医联体,通过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患者就医福利的初衷。

2.2 管理层了解的广泛性不够

课题组就上述提到的3个支撑平台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管理层人员做了调查。结果显示,45%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对绿色通道不了解,二级医院则有37%的人表示不熟悉;23%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对专家下沉不了解;二级医院结果为33%;45%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表示没有使用过信息共享平台,二级医院的调查结果也达到40%。调查中还发现,许多管理人员不了解甚至对于本医院是否具有相应的支撑平台都不知道,如果不及时提高知晓率,将大大阻碍平台的使用。

2.3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双向转诊的支撑平台的运行目前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和可操作性的奖惩方案。在激励方面,以专家下沉为例,专家去下级医院做学科带头人后,尤其是三级医院专家直接下沉到社区卫生中心坐诊和带教,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调查发现,专家是对医学某一学科的某一领域具有高深造诣,而社区更需要的是全科医生,在面对患者和带教时候都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分级诊疗尚未完全实现的时候,上级医院为了保证自身系统的正常运行,不愿意让本院的专家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所以,需要设计有效的机制,能让医院有意愿、专家有动力下沉到相应的下级医院,充分发挥下沉专家的作用。

3 建议

3.1 建设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支撑平台是促进双向转诊的重要途径,平台的建设涉及了大量的专业管理知识,自然,一支具备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成为建设支撑平台的关键。目前医院内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临床医生中选拔产生的,在很多时候更注重临床成果,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作用理解不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因此,着手培养一支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提高管理水平是建设支撑平台的基础。

3.2 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是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内在动力,让双向转诊支撑平台的运行与医生的绩效挂钩是促进支撑平台健康运行的重要措施。上海新华—崇明区域医疗联合体应基于确保公益、提高效率、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机制设计,调动医疗结构和医生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合理转诊,可对积极参与双向转诊支撑平台运行的医生予以奖励;对那些故意舍近求远,双向转诊过程中不充分利用支撑平台,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的医生予以一定的惩罚。除此之外,还应从政策层面,平衡各医疗机构之间利益,为医生转诊行为提供合理平台。另一方面,应加强医保支付等制度设计,合理分流就诊患者,有效推动分级诊疗。

3.3 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

支撑平台建设离不开财力投入作为保障。以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例,医联体内的信息服务系统与加载过慢,设计缺乏顶层设计有关,普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硬件水平,仍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再如统一的临床检验中心是共享患者信息,避免重复检查的基本平台,其建设自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财政投入。

此外,应加大在院内宣传力度,注重宣传的方法,尽量将信息传达给医联体内每位职工,使其了解支撑平台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主动参与到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张明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运行的管理模式[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2] 刘梅,陈金华,彭晓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施双向转诊的意义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12(2):38-39.

[ 3 ] 杨柳,王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有效运作的探讨[ J ] .中国卫生经济,2007,5(5):22-23.

运动医学方向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 医学教育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17-03

21世纪的发展呈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趋势,各国面临一个既相互竞争又互相合作的新环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劳动方式的不断变化,大量自动化机械的使用和监控、键盘类工作比例的加大,使工作人员的全身活动减少,工作性质简单而单调,日益便利的交通,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对21世纪的人才教育培养都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对教育改革做出了相应的重大决策,以面对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体育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了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作为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体育教学改革效果的好坏是医学教育改革能够顺利、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而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运动医学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与医学教育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应引起各级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1培养医学意识与体育意识

俗语曰,“生命在于运动”,可见,体育与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高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自觉、持久地进行体育锻炼,引导他们认识到健康的体魄不仅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也是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保障。故此,应加强对体育院校学生运动医学的理论教育,研究常见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伤病后的训练及常见病的体育康复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措施和伤病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和促进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及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医学院校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比较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用医学知识来解决体育问题,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也能够引导学生从医学角度去了解体育的真谛和价值。此外,结合阳光体育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在全国的实施,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在校园营造一种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体育环境和风气,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和体育运动观,让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2体育与医学中理论与技能相结合

体育和医学不仅是简单的教学或比赛和肤浅的生理指标,它们更是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医学在体育中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及卫生学、保健学和有关临床医学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与医务监督和指导;而医学院校的学生有着丰富的专业医学理论知识,为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体育运动中的很多理论知识是以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快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课教学中将康复体育作为重点,使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不仅能为病人药物治疗,而且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治疗。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对某些医学上难以治愈的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由此可见,掌握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对将来的医务工作是很重要的。

3终身体育的培养理念

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将有效引领我们驶入积极向上的生命轨迹,而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观,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勇往充前、顽强奋斗的精神,这将点燃我们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向以学生可以终身锻炼的教学方向发展,对于铅球、标枪、艺术体操、骑马、跑步等平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运动或者大家都会的本能运动在理论课中做以简单的讲解,有着基本的了解即可。而对与有着广泛的群众热爱基础,又有可实现运动场地的运动或者实用性运动,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太极拳等在技能课中培养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既懂得规则又有一定运动技巧且有运动场地的技能可以锻炼身体。

4现代体育的健康观培养

重视体育保健学教育,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健康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展至涵盖人的所有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至少可以分为7大类:(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健康的发育状态;(4)个人的生活方式;(5)个人的能力和支持;(6)人类生物学和遗传;(7)卫生服务。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与人的发展、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现代体育必须与社会大系统同步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以人类健康作为其发展的终极目的。

5结合医学与体育知识进行医疗体育教学以适应未来需要

医疗体育,又称康复体育,它在2l世纪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运动医学的一部分,是指病患者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战争创伤、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生活中意外事故等引起的运动器官伤残都需要进行运动器官的体疗康复,以及骨关节病、身体发育畸形、偏瘫、截瘫、外周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功能障碍的康复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有关体育医疗保健知识的学习。如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健身气功等,一般采用动作轻缓、运动负荷较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按摩、保健操等。为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疗程而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在医生指导下,按运动处方进行定量锻炼。医疗体育不仅治疗疾病,同时还能促进各种脏器机能的恢复,既对全身有积极影响,又对局部器官产生强有力的作用。医学界把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医学专业课上学不到的,为适应未来医学工作的需要,必须利用体育教学进行学习。

6因学施教。采用不同授课形式

对一年级新生仍以教学班的形式授课,这主要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各中学开展体育教学的情况不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采用这种授课形式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以后选修课打基础。

高年级上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水平选择上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选择一至二种体育项目,为将来锻炼打下基础。

7结论

体育学院加强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是保证学校体育能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教会学生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损伤、防止伤口感染、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条件。

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要加大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体育理论和观点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改革教学内容,打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材体系,建立起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教材新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建立以评定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评定方法。

运动医学方向篇6

关键词:鲁迅、明治维新、医界革命、新文化运动

在上海图书馆调查柳亚子的资料时,本人发现了一份《鲁迅自叙传略》。这是最早的关于鲁迅生平的真实记载,写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刊登在《语丝》(一九二四年创刊,周刊)杂志上。后又与柳亚子、茅盾、王独清、白薇、洪琛、章衣萍、许钦文、钟敬文几位中国现代作家的自传合于一集,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发行(一九三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主编柳亚子。收入其中的这份《鲁迅自叙传略》反映了一九二五年之前的鲁迅生平思想轨迹。之后,鲁迅先生又在此基础上两次修订了他的《自传》,一是于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所撰的鲁迅《自传》,另外则是在他故去的前二年,一九三四年增补的《自传》(后者参见《中国现代作家传略》,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这两种《自传》对于其二五年之后的活动与创作情况作了增补、修订。

《叙略》中涉及到鲁迅先生早期几次人生道路的转折,皆无不与当时国内外的社会思潮相关。如曰其在路矿学堂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鲁迅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其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关于鲁迅学医的原因,许寿长《年谱》略而未及,仅记曰:“前八年(三十年甲辰,一九四年)二十四岁,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肆业。”历来的鲁迅研究对于其早期学医的因由亦未作进一步探究。本文认为,鲁迅当时决意选择学医主要基于下述因由:其一,受日本明治维新时废止汉医思潮影响。其二,受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影响。其三,受近代医界否定中医五行说思潮及新文化革命运动中批判封建文化思潮影响。其四,试图以新的医学来疗救病苦并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日本的明治维新始于一八六八年。十九世纪中叶西医在日本的势力大盛,与汉方医学冲突迭起。明治六年(1874)日本颁布《医制》,明治八年(1876)颁布《医师职业考试法》,使中医逐渐式微,终被西医取代。在很短的时间内,日本完成了由传统医学向西方医学的转变,推动了日本医疗卫生事业向现代化的发展。其时的“扶洋抑汉”政策,即是日本医疗卫生事业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步骤,是明治维新从医学革命迈向现代化的成功。它使青年鲁迅看到了改革社会的一线希望,于是鲁迅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日本明治维新时掀起了废止汉医的思潮,而彼时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的青年鲁迅笃信新医学——西医。他认为:“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热风·随感录》四十九)由于早期在思想方面主要受进化论所支配,鲁迅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看成是新生的东西,误以为这些东西可以解救二十世纪的欧洲文明,也可以突破中国封建文化的传统重压。“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故而他相信,新医学取代旧医学亦应是历史的必然。

由于欧美和日本医学的发展,明治维新的巨大影响,使国人思想为之大变。二十世纪开始,中国大量的知识分子留学日本,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其中包括医学。这场运动也给近代中国医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广泛深入而又旷日持久的论争。(参见拙文《近代中西医学观的碰撞与交融》,《中医药学刊》2002年6期)这场论争主要围绕着中医存废、中西会通、废医存药等方面而展开。当时医界的代表人物余云岫早年留学日本,受日本明治维新时废止汉医思潮影响,他于1916年发表《灵素商兑》,否定《内经》等中医理论,率先向中医基础理论宣战。论争涉及阴阳、五行、运气等内容。其后二十年间,中西医日趋对立,论争日益激烈,卷入者也越来越多。其间中西医界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西医界人士多是应和余云岫的主张;中医界则以恽铁憔、杨则民等人为代表,主张“宜以哲学的眼光衡量之,不当以自然科学之见解批评中医”。中医药界当时兴起的旨在保存中医药学、反对废止的抗争运动呼声很大,导致后来北洋政府和政府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限制、取缔中医。他们在医药领域采取了“扶洋抑汉”,独尊西医的政策。应当认识到,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化也是与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其前提是帝国主义把持着中国的命脉。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即是对这种历史环境的一种反应。

这场医界革命不仅震动了医学界,亦引起了学界的深切关注。一些留学于西方、东瀛国家的医学家和知识分子,因而大力否定、批评传统中医,倡导医学革命。他们主张发展新的医学。学术界对于中西医的态度与认识不仅受到当时医学革命思潮的影响,亦与当时学界的思想革命运动密切相关。1915年后,复辟、尊孔的浪潮甚嚣尘上,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意识到批判孔教、开展思想革命的重要性,认为中医药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政治大变革的年代,一些革命者为了彻底否定旧政治、旧传统、旧文化,把中医也当作封建文化一并否定。陈独秀把伦理的觉悟,称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论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一卷第六期1916年2月)认为封建伦理观念正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重新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国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第三卷第三期)。致使中西医的学术之争带上强烈的政治色彩,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内经》五行学说等,也因而受到了冲击。

早在1900年前后,学术界已出现否定中医五行说的思潮。当时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学者如严复、梁启超等都有这方面的言论。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把传统的中医药归于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认为是纯属臆造的虚玄话语:“中国九流之学,如堪舆、如医药、如星卜,若从其绪而观之,莫不顺序;第若穷其最初之所据,若五行支干之所分配,若九星吉凶之各有主,则虽极思,有不能言其所以然者矣。无他,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实测之所会通故也。”(严译《穆勒名学》严复按语)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极力呼唤民主与科学,声讨专制与蒙昧,其中就有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批判:“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梁启超1923年5月在《东方杂志》上发表“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其文开篇便说:“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今当辞而辟之。”1926年章太炎在《医界春秋》上发表“论五脏附五行无定说”,主张废弃“五行”说。由于他与中医界保持相当密切关系,在中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此时以进化论为主要思想武器的鲁迅也笃信新医学——西医,他针对医学革命中文人的鼓噪,亦曾撰文提出过批评:“自从西医割掉了梁启超的一个腰子以后,责难之声就风起云涌了,连对于腰子不很有研究的文学家也都‘仗义执言’同时,‘中医了不得论’也就应运而起;腰子有病,何不服黄芪欤?有什么病何不吃鹿茸欤?但西医的病院里却也常有死尸抬出。我曾经忠告过G先生:你要开医院,万不可收留些看来无法挽回的病人;治好了走出,没有人知道,死掉了抬出就轰动一时了,尤其是死掉的如果是‘名流’。”(《马上日记》,《华盖集续篇》)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对于传统的中医学说多持否定的态度。他们意识到,并十分强调医学革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如严复所论:“中国与西方观念上最相背的是,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论世变之亟》)这种批判传统,力主西化的观念,反映了其所推崇的以进化论为根本的西方文化的立场。

概言之,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政府在医药领域采取“扶洋抑汉”,独尊西医,压制排斥汉医的政策;从民国建元到抗战爆发之间的20余年间,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五行”、“阴阳”及“运气”说被排斥和挑战;在社会政治大变革的年代,一些革命者为了彻底否定旧政治、旧传统、旧文化,将中医当作封建文化一并否定,冲击了传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内经》学说等;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对于传统的中医学说的批判,尤其是一些留学于西方、东瀛国家的医学家和知识分子的极力否定、批判传统中医,倡导医学革命,主张发展新的医学,致使中医被当作封建文化一并否定。这些因素都是影响青年鲁迅医学思想的形成并且决意选择学医的主要原因。

此外,鲁迅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榜样,更是为了通过新医学的发展来拯救民族的衰亡和解除人民的痛苦。同时想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然而,残酷的战争终于使鲁迅改变了初衷。“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尔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

运动医学方向篇7

关键词:象;模型;思维方式;中医学

前言

综观20世纪的易学与医学研究,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道路。20世纪初,唐宗海写成了医易学专著《医易通说》(1915年上海千顷堂印本),目的在于“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唐氏是最早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医学家,本书从一个特定层面论证了中医并非不科学,在医易相关方面着重论述了人身八卦理论及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原理,既是对前代医易研究的总结,又开创了20世纪医易研究的新路。近代大医恽铁樵是反对“废医存药”、捍卫中医的主将,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加以改革,他在《群经见智录》中论述了医与易的关系,认为“《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可以说,20世纪前半叶,“医易同源”、“医易会通”是医家的共识。

然而,50年代以后,“医易”研究趋于低潮,尤其是十年“”时期,《易经》和中医“阴阳五行”都被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医易研究成为。

80年代以来,医易研究逐渐趋热,到90年代初达到高潮。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研究“医易”的著作出版了十几本,①有关“医易”的专门学术会议开了八九次,②论文竟高达数百篇之多。在医与易关系如“医易同源”、“医源于易”上,大部分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医学理论与《易》无关”。③“《易经》、《易传》都不是中医学的直接理论渊源,自《易经》产生后直到隋唐以前,在此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它对医学几无影响”。④“将医理放入《周易》之中,认为医生必须通晓《周易》,是从明末才开始的思潮,是一部分医家的认识和主张”。⑤由上述可见两派在对待隋唐以后“医易会通”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在隋唐以前,尤其是《黄帝内经》与《周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肯定派承认两者有密切关系,《周易》对《内经》有影响;否定派不承认两者之间有关系。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文字载体层面、思维方式层面对《周易》对《内经》作了详尽的探讨⑥,此不重复。近20年的医易研究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不少研究还处在低层面地比附、无根据地猜想、想当然的拔高和低水平地重复之中。对深层面的理论本质、思维方式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本文旨在探讨易与医的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并从中探讨中医学的理论本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象”思维方法与“象”思维模型

考察《内经》与《周易》在思维方式上是否一致,不但是判断易学与中医学有无关系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探讨易学与中医学理论本质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内经》与《周易》都是采用了“象数思维方式”,因“象数”的“数”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象”,因此“象数思维方式”实质上就是“象”思维方式。

“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取象(包括运数)为思维方法,以阴阳“卦象”为思维出发点和思维模型,以具有转换性能的“象数”、“义理”两种信息系统为思维的形式和内涵,以外延界限模糊的“象”(或称“类”)概念对指谓对象及其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

1.“象”思维方法

所谓“象”思维方法即取象(包括运数)的方法,是《周易》的基本方法。从本质上说,“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中医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所谓“象”指直观可察的形象,即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以《周易》为代表的取象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类比,它的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以类推世界万事万物。

中医即采用这种方法,有学者称之为“唯象”的方法。中医在分析人的生理功能结构时,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按功能属性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如心脏,其基本功能是主神明,主血脉,宇宙万物中的赤色、徵音、火、夏、热、南方、苦味、七数、羊、黍、荧惑星等均可归属于心。五脏均以此类推。这种取象的范围可不断扩展,只要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就可无限地类推、类比。如果客体实体与之发生矛盾,那么也只能让位于功能属性。中医有一个“左肝右肺”的命题,历来争议很大。肝在人体实体中的位置应该在右边,这什么说“左肝”呢?其实这是从功能、动态属性上说的,肝有上升、条达的功能,故与春天、东方等归为一类,东方即左边。同时这个方位又是“象”模型的方位。

中医在对疾病的认识上,也是据象类比的。中医重“证”不重“病”。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如眩晕欲扑、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善动的风相同,故可归为“风证”。中医“同属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就是根据动态功能之“象”类比为“证”而制定的。因此,有些病的病因症状相同,却分属不同的“证”;有些病的病因症状不同,却归为同一“证”。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同的病机,而不是取决于症状或病因。例如慢性腹腔、脱肛、子宫下垂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其症状(象)不尽相同,发病的原因也不同,但它们的病机(动态功能)都有可能属于“中气下陷”,故可归为同一“证”,都可采用补中益气汤法治疗。

中医以“象”建构了天人相合相应、人的各部分之间相合相应的理论体系,取象

可以不断扩展,没有范围限制。这种“象”已超出了具体的物象、事象,已经从客观事物的形象中超越出来,而成为功能、关系、动态之“象”。由静态之“象”到动态之“象”,使得无序的世界有序化,使得人体与宇宙的关系有序化。

所谓运数思维,就是以“数”为思维工具来把握客观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运数之“数”实质上就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是偏向于定性。《素问·金匮真言论》将五脏中肝、心、脾、肺、肾与八、七、五、九、六相配,这是依五行生成数图(即后世所谓的“河图”)中的成数配五脏,木的成数为八,火的成数为七,土的成数为十,金的成数为九,水的成数为六。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表性,“数”与其说成“数”不如说成“象”,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象数思维模式的需要。在后世的了展中,中医理论大量吸收了天文、历法、卦爻的知识和框架,扩大取象范围。《灵枢·阴阳系日月》将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配,《素问·阴阳别论》:“人有四经十二顺(从),四经应四时,十二顺(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杨上善进一步解释:“四经,谓四时经脉也。十二顺,谓六阴爻、六阳爻相顺也。肝心肺肾四脉应四时之气,十二爻应十二月。”《黄帝内经太素·阴阳杂说》在诊断辨证学说中,无论是脉诊、舌诊、眼诊、尺肤诊、都有遵循全息的八卦结构规律,依此规律可取象比类。《伤寒论·伤寒例》提出外感病决病法,直接以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观测外感病,以乾坤阴阳爻的消长取象比类说明一年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及外感病发病规律。而运气学说、子午流注则是将天文历法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综合研究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象”思维模型

“象”思维方法是和“象”思维模型分不开的。“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模型”。所谓“模型”,是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用物质或思维的形式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以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周易》“象”模型是一种思维模型,而不是物质模型。“象”模型导源于《周易》经传及其其他先秦经典,由汉后“易学”总其成。“象”模型是中医思维所采用的理论模型。作为一种思维范式,“象”模型具有程式化、固定化、符号化的特点。“象”模型主要有卦爻模型、阴阳模型、易数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等。

(1)卦爻模型:《周易》用卦爻作为思维模型,卦爻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和阴爻--,阴阳爻的三次组合构成八卦(23=8),阴阳爻的六次组合构成六十四卦(26=64),六十四卦也可看成是八卦的两两相重构成(82=64)。六十四卦是《周易》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不仅包含六十四卦的卦象符号,而且包括它的排列次序。卦爻辞及《易传》则可看成是对这个模型的文字解说或内涵阐发。阴阳卦爻既有生成论意义,也有结构论意义,是象数思维的基点。其余六十二卦可看成是乾坤二卦的交合与展开。六十四卦是宇宙生命变化规律的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理想的“象”(符号)模型。

中医有关生命的藏象模型有多种,其中就有一种是八卦藏象。如《灵枢·九宫八风篇》直接将九宫八卦与脏腑配合,以九宫八卦占盘作为观察天象、地象及人体、医学的工具,将八卦、八方虚风与病变部位有机对应,以文王八卦作为代表符号,表示方位(空间),显示季节物候(时间)变化特征。后世基本依据这种配属关系。不过《黄帝内经》中这种藏象模型并不占主要地位,除此篇以外,《黄帝内经》几乎没有直接运用卦爻模型的记载。

(2)阴阳模型:“阴阳”模型从实质上看正是卦爻模型的文字形式。虽然“阴阳”的概念《周易》经文中并没有出现,而是首见于《国语·周语上》,时为西周末年,然而阴阳的观念则至迟在殷、周时期已相当成熟,当时成书的《易经》(《周易》经文)的卦爻符号、卦名等已说明这一点。而《易传》则毫无疑问是先秦“阴阳”哲学的集大成者。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主要采用卦爻模型,但却采用阴阳思维模型。在《内经》中,无论是作为生理学、病理学基础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还是作为诊断学、治疗学基础的四诊、八纲、证候、本标、正邪等学说,均是阴阳思维模型的运用。中医说到底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医以“阴阳”模型阐释人天关系与人体生命结构功能。中医认为人体和宇宙万物一样充满“阴阳”对立统一关系,“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医认为人体组织结构符合“阴阳”模型:上部、头面、体表、背部、四肢外侧为阳,下部、腰腹、体内、腹部、四肢内侧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手足三阳为阳,手足三阴为阴;气为阳,血、津为阴。五脏按部位、功能又可分阴分阳,每一脏腑又分阴分阳。可层层划分。中医运用“阴阳”以阐释人体生理功能,人体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性能等等。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用以阐释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体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联系。阴阳模型是中医的最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用以阐释经络,手足分别配以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共十二经脉,三阴三阳有开合枢的序次和功能。三阴三阳还指伤寒热病邪侵入经络以后的传变次第、地球公转形成的气候周期(主气)、日月星等天体运动变化形成的气候周期(客气)。《内经》中还有四阴阳说,《灵枢·阴阳系日月篇》将心、肺、肝、肾分别称为“阳中之太阴”、“阳中之少阴”、“阴中之少阳”、“阴中之太阳”。加上脾为“阴中之至阴”,该模型又与五行模型相通。

(3)易数模型:《周易》以及后世易学还构建了“易数”模型,如爻数、天地数、大衍数、河图数、洛书数、五行生成数等,笔者认为这些数并不是表示数量的,而是表示功能属性的,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

“象”,属于“象”模型范畴。

《内经》已开始用易数模型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内经》依据易“数”模型建构了中医生理、病理、诊疗理论体系。如以“八”、“七”为周期论述男女生长的节律,以五行生成数与九宫数论证五脏学说,以天地之至数了论述三部九候、九窍、九脏、九针,以六位数论述三阴三阳……如上文所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八、七、五、九、六”配属五脏,乃是河图中五行之成数。“左肝右腑”除上文所述是取动态、功能之“象”,同时还是遵循后天八卦模式中的方位规律,并不是指形体上的解剖位置。十二经络的形成也与卦爻模型有关。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的经脉还只有十一条(见《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并且还没有完整的“手足”“阴阳”的名称。从马王堆帛书到《内经》,从十一脉发展到十二脉,《周易》六爻模型起了一定作用。运气学说更是遵循河洛卦爻模型,《素问·五常政大论》除“五运平气之纪所应”之数为河图生成数外,还将五脏病变与洛书九宫数相联系。

(4)五行模型:“五行”模型虽然在通行本《周易》中没有出现,而是最早出现于《尚书》中的《甘誓》篇与《洪范》篇,但帛书本《周易》已言“五行”,更重要的是汉以后讲“五行”的主要是易学家,“五行”成为汉以后易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把五行作为人体与事物的归类及相互联系的模型,体现人体的功能分类及生克乘侮、亢害承制的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用以说明诊断、辨证和治疗原则。《黄帝内经》将“五行”模型与“阴阳”模型相结合,共同构成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理想模型。在五行模型中,五行与五脏的配属为中心,五行是个纽带,将器官(五官)、形体(五体)、情志(五志)、声音(五声)以及方位(五方)、季节(五时)、颜色(五色)、味道(五味)、生化(五化)等纳入其中,以此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本身的整体性。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事物联系、人体功能活动联系的法则。五行相生、相克说明脏腑之间资生与制约的联系,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这种联系把五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病菌理上相生表主母及子、子病犯母的传变过程,相克代表相乘(相克太过为病)与相侮(反克为害)的传变过程。五行模型还广泛地用于诊断、治疗等方面。五行模型是中医最基本模型,它与阴阳模型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5)干支模型:天干、地支也同样不是最早出现于《周易》,而是甲骨文,但汉以后易学家将干支纳入易学,从而成为象数易学的重要内容。

中医学特别重视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就是时间医学。因此作为表示时间、历法的天干、地支,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藏象、经络、脉象、证象等生理病理学说,到运气、针灸、处方、用药等诊断治疗学说,无不有对干支的运用。

总之,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是“象”思维的子模型,从属于“象”模型的大范畴。各级“象”模型其实是同源、同质而且同构的关系,只是有的偏于表示数理(如易数河洛模型),有的偏向于表示关系(如五行模型),有的偏于表示方位和时间(如八卦模型),有的偏于表示分类(如阴阳模型),把它们综合起来可称为“象”统一模型。

“象”模型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模型,决定了中华文化的面貌和走向,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科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本质要素。象数模型是与象数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象数方法也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采用取象运数的方法,创立了藏象、脉象、证象以及治则治法学说。后世如《伤寒论》、《千金方》、《素问》王冰注、金元四大家、孙一奎《医易绪余》、张介宾《类经图翼》、邵同珍《医易一理》、何梦瑶《医碥》、唐宗海《医易通说》等都直接或间接运用或发展了这个模型。尤其是隋唐以后,医学家自觉地引易入医,最明显的表现则是采用了卦爻、阴阳、易数、五行、干支等“象”思维模型。

二、从“象"思维的特征看中医学的本质及其走向

1.“象”思维的特征

“象”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⑦:

(1)重整体、类比,轻个体、分析。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各事物融为一体。对人体各部分不作个体的、深入的分析,对人与外界事物为什么“合一”、怎样“合一”不进行具体的分析,只重视在模型范式上的归类“合一”。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体现这一特点。如“龋齿”,甲骨文中已有文字记载,说明“虫”是病原、病因,后来从整体上考察,认为胃热、虚火是其病因。

(2)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实体结构。《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已从“日月”的实体意义抽象为动态范畴,是泛指,指事物的共性,而不是指具体事物的形体。中医“脏腑”概念绝非指生理解剖意义上的实体结构,而是指功能相同、时空节律形态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组动态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左”与“肝”具有上升的阳,“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左”与“右”的动态功能由太极象数模型的规定性所决定。

(3)重直觉、体悟,轻实证、量化。直觉体悟是中国传统的认知方法,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体现了这一特点。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经络主要是循经感传的认知固化的产物。中医在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与西医运用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体质方面的信息来把握病变机理的实证、量化方法有所不同。中医诊断辨证有高明与低劣、正确与错误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医生认知、感悟能力的高低,中医尚缺乏一套具有量化规定性的诊断标准。

(4)重程式、循环,轻创造、求异。中医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系。从生理学说看,早期是从解剖实体形态出发认识脏腑的,如古文《

尚书》、《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均认为脾属木、肺属火、心属土、肝属金、肾属水(参见孔颖达《礼记正义疏》),而今文《尚书》和《内经》则从功能出发,确定了肝木、脾土、心火、肺金、肾水的模式,并一直沿用下来,成为中医生理的最基本框架。经络的定型同样也是程式化的产物。中医诊断、辨证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如面部诊、寸口脉诊、尺肤诊、舌诊等,其与内脏相对应的部位排布均是依准后天八卦结构规律,笔者提出一维和二维的八卦全息结构模式。再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主要是遵循阴阳模式。注重程式、模型,注重循环往复,必将导致创造性、求异性的缺乏,几千年来中医的理论基本没有突破。

总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注重天人的整体性、全息性,注重生命的功能性、关系性、超形态性、时序性,注重认知方法的直觉、体悟、程式、循环,是中医学理论的本质。⑧

2.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与优劣比较

(1)中医学与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关于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别,学术界有“元气论”与“原子论”、“整体论”与“还原论”、“系统论”与“分析论”、“功能论”与“结构论”等观点,笔者认为中医学与西医学思维方式的本质差别是“模型论”与“原型论”的差别。⑨中医学和中国传统生命科学采用的是“模型论”思维方式,即从功能模型、关系虚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西医和现代生命科学是“原型论”思维方式,即从解剖原型、物质实体出发建构人体生命系统。

西医学采用“原型论”的思维方式,遵从“原子论”和“二元对立”的哲学传统,采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认识人体生命。西方传统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有限、有形的原子构成物质及其运动,运动的根源在原子的外部,原子与原子之间是间断的、虚空的,要认识“原子”,必须采用分析、还原的方法,由此发展出十七世纪以机械自然观为背景的西文近代实证科学。在对生命的认识上,由古希腊四体液学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细胞,并逐渐发展为以细胞学说为基础的近代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法,直到进入当代分子生物学,医学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统观这个过程,其实都是在运用分析、实验、还原的方法,探求构成物质、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基本结构功能,这就是“原型”。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等均从人体“原型”出发,以阐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治疗为目的,解剖学、生理学是西医的理论基础。西医学和现代生命科学从物质结构层面将人体生命还原成分子生物结构,并可望在近几年内提前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西医学和现代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原型”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无可替代的。

中医学采用的是“模型论”思维方式,遵从“元气论”和“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在“象”模型支配下,采用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中国则形成并遵从“元气论”的传统。从《周易》、道家到中医无不讲“气”。“气”是世界本源,“气化”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这种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气”是连续不断、流动有序的,是介于有形有状的粒子与无形无状的虚空的中间状态,可双向转换。中医在对待人的生命时,即从“气”入手,“气”既是生命的最小物质又是生理动态能。“气”的生命体现必然导致整体性、功能性、直觉性、程式化的方法论。“气”是中医学的最基本模型,“气”也是一种“象”。如上所述,气-阴阳-五行-象数模型是中医学的思维模型。《黄帝内经》遵循这个思维模型,一开始就没有走向机械、分析之路。《黄帝内经》将人看成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而不看成是个不断分割的机体。在人体这个系统中人体小时空对应天地大时空,对应天时、物候、方位及万事万物,这种对应是由象数模型决定的。因此人体和整个宇宙在中医看来都是很容易把握的,只要用这个模型去推测、比拟就可以了。中医所谓的“模型”与科学所谓的“模型”内涵不尽相同,科学“模型”分为思维模型与物质模型,对此笔者已另文论述。就中医学“模型”与现代科学“模型”的区别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现代科学的“模型”是定量化的,包括了数学模型,能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数量关系出发进行推理和演算,对有关问题和现象作出定量的回答和解释;而中医学的“模型”是定性化的,五行并不表量而是表性,不是作为数量的依据,而是提供定性的参考性推论。二是现代科学的模型是一种纯科学模型,不包含社会政治、哲学文化等非科学因素;中医学模型则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中医模型方法包含哲学的、主观的、体悟式的方法。三是目的不同,现代科学的模型方法是以自然或人的“原型”为目的,最终是要揭示自然或人体的实体本质、物质结构及其功能、规律,关注的是“原型”;而中医学关注的是“模型”,“原型”往往服从于“模型”,“藏象”即是一种典型的模型,对藏象模型的构建成为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目的。“模型”只是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并不是研究的目的和思维方式,而“原型”才是其研究目的和思维方式。

(2)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优劣。中医和西医在思维方式上各有优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观上,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体现在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整体把握上。与之相比,西医则在生命的物质层面、结构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以及对生命现象的知性观测、数理分析、微观把握上占有优势。

在疾病观上,中医的优势体现在未病养生的预防观念、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稳自组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西医的优势在于对病因病理病位的物质性指标的精确把握,对疾病病灶的定位、定量的准确消除上。

在医学模式上,西医主要采用生物医学模式,而中医则是一种综合性的、大生态、大生命的医学模式,以五行—五脏模型而言,它既包含有文化社会的因素,又包含有自然科学的因素;既反映了人体五脏之间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又反映了人体内“藏”与自然万物外“象”的对应关系。自从1977年恩格尔(G.L.Engel)提出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西医都面临着如何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任务,而在这点上中医学因其比较重视整体和综合,因此在这个转变中有着一

定的优势和机遇。

在思维方法上,西医采用纵向的、机械的、还原分析的方法,导致对人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到DNA、RNA,注重生命微观的纵深探讨,在形态、结构、细节上达到相当的高度,占有相当的优势。中医采用横向的、有机的、整合的方法,从整体、宏观、动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

3.中医学的未来发展

在中医的未来发展战略问题上,目前有“传统派”与“现代派”之争。笔者属于“传统派”。笔者认为“现代派”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中医现代化”实际上已构成一个悖论,我称之为“中医现代化悖论”⑩,这个“悖论”可描述为“中医要实现不改变其非现代科学形态的现代科学化”。也就是说所谓的“现代化”在相当多的人看来就是要“现代科学化”(其实“现代化”的含义远非这么简单),而中医学是一种传统科学,不是现代科学,要“现代科学化”就是丢弃自己的特色;而不现代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又难以保持自己的特色。如何既保持自己的特色(传统科学形态)又实现“现代科学化”,无疑构成了一个“悖论”,自从笔者提出这一“悖论”以来,已引起业内、业外人士的较大注意,并引发了一场中医存亡世纪大论争。如何走出这个“悖论”的怪圈?的确需要我们好好研究,而首先应当解决的当然就是中医理论模型问题。

就“象”思维模型而言,我是持“修补”观点的。医易“象”模型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逐步摸索出来的,是对天地人(三才)运动规律的一种形象、模糊的图示,它是建立在以天道推及人道、天道即是人道(天人合一)的认识基础上的,它原本关注的是天道的动态功能。这个模型对天地包括人的运动大规律是基本适合的,它揭示了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下呈现盛衰消长、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中医即用它来建构五脏生命模型,应该说通过二千多年的医疗实践,五行—五脏模型还是基本能够反映人体的功能特征和生命运行规律的。《黄帝内经》采用“象”思维方式,以横向、有机、整合的方法认知生命,这无疑是生命科学的大方向,但也不能不看到中医“象”思维模型并不能完全精确地、数量化地反映人体各个脏器实体的所有生理结构功能、病理变化,不能不看到中医不重量化、不重分析的思维取向导致对生理病理的细节认识不清,诊断辨证的较大“艺术性”、“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了中医发展的缓慢,造成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隔阂,可见象数的思维方式给中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

一切模型都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模型也在流动、变化、更新之中。医易“象”模型也不例外。由于生命世界的高度复杂性,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模型往往不能详尽地、精确地反映原型的结构、属性和行为。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象”模型是一个先验的、不能变更(“不易”)的模型,它好比一个一开始就设计得过于完美的大框子,。后来的东西只能分门别类、按部就班去填入这个大框子。以这个模型去限定活生生的、变化莫测的人体生命原型,无疑是不完备,也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这一思维模型与人体生命原型进行双向研究,抛弃错误,修正不足,逐步寻找到一种合理的、逐步逼近原型的模型,当然这就不能不借助于多学科的尤其是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手段,这种借鉴的目的不是去验证中医、衡量中医,更不是去否定中医、改造中医,而是在更高层面上修正、补充、发展中医。

运动医学方向篇8

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医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财务知识,熟悉医疗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法规与政策,能够运用医疗保险专业技能和方法,创新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与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紧密相关,由职业岗位要求所决定的人才内涵也将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总体来说,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理念、制度构思到制度设计再到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转化为医疗保障实践的过程。按照医疗保险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人才。理论型医疗保险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主要承担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的重任;应用型医疗保险人才把发现的规律、创造的知识变成可以实施或接近实施的制度形态,主要承担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制度运营管理与操作的任务。同时,依据应用型人才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将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等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专家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医疗保障原理及知识转化为制度方案与政策设计;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医疗保障产品开发、运营决策与管理等活动,将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转化为具有某种保障功能的产品并制订相应的运行规则;实务型人才则熟悉医疗保障运行规则与业务流程,依靠熟练实务技能来实现医疗保障产品的各项具体功能。基于医疗保险人才内涵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职能的基本认知,可以归结出医疗保险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素。

二、新医改对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医改就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目标、体系框架、制度运营、监督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改革要求,从而对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新医改要求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弹性,更大范围地覆盖不同群体特征的民众,方便民众就医,体现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方面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准确把握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特征,发现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和异地就医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运用管理学和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创新医疗保障制度和政策设计,改进管理方案和运营规则,构建高效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有效化解制度衔接问题,消除各种就医结算障碍。

2.融合不同学科知识,集成多种专业技能。

新医改要求强化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这就要求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疾病分类与病案管理、药品目录与处方管理、健康风险管理、医疗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等业务内容。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与专门技能,能够将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把保险技能、医学技能、风险管理技能系统集成,善于运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开展工作,对医疗服务实施有效监控,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3.不断学习,勇于创新。

新医改要求发挥市场力量,创新医疗保障的经办管理模式,发展以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必将对医疗保险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产生影响,也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具备与医疗保障的实践要求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验证,才能将不同学科知识不断融合,技能不断集成,具备适应岗位变动的能力。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碰到的许多新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其复杂程度之高,很难从教科书上或国外经验直接获得答案,需要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政策法规、运营管理、技术工具等方面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善于总结、不断创新、大胆实践。

4.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凝聚团队协作精神。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是新医改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使医疗保障制度惠及广大的参保人群,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同时,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业务范围广、利益关系复杂的疾病风险保障制度,涉及制度设计、政策规划、管理决策、组织实施和评估评价等工作,这些工作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通过合理分工、明确功能、精心组织、有序协作向民众提供广覆盖、分层级、多样化、高效率的医疗保障服务。因此,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是确保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新医改背景下完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1.制定基于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培养方案。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据高等教育改革纲要,结合办学理念、办学资源与办学定位,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就业要求设课程,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灵活施教”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回应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既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也要重视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适应新医改对医疗保障改革的新要求,避免出现“功底浅薄,后劲不足”的现象。同时,鉴于当前大多数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归类于管理学科,习惯于依据管理学专业特点制定培养方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特点。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有必要适当淡化专业的学科特点。高校应在牢牢把握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要素结构来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2.优化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载体。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其中通识基础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同时也可以考虑开设通识课程选修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则着重为学生打造较为扎实的医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课程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保留7门课程,以交叉学科课程为主(如医疗保险学、保险精算学、保险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反映专业的交叉性学科特征。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实务性相结合,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和应用性,体现医疗保险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达到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视野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更加明确医疗保险职业与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为将来选择就业,从事职业活动作好准备。

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培育职业精神、拓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于实践教学,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专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课、实训课、学科竞赛、学生科研、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等多个环节构成,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设的实验课;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保险经营、医疗保险、社保管理、卫生监管、医院管理与病案管理等课程内容的实训课或短期实训;以专题演讲、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市场营销等形式组成的学科竞赛内容以及由“三下乡”、“挑战杯”、大学生科研活动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等形式构成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经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技能,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激活创新、服务社会”的目的。

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当前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常采用传统的、以讲授教学法占据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一些脱离实践的知识而非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认知,原本应该体现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场景难以出现,学生的应用、发散、创新、逆向等思维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展示。因此,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由强调知识本位的教学方法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转变。通过采取研讨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专业与社会相融合)、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展现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研讨教学与现场教学法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现场(包括课堂、商业保险机构、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现场)相互交流探讨,有利于教师即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模式与技巧。而在采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法时,引入医疗保险领域的相关案例或项目进行分析讨论,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实践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主动学习能力、思维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执行与评估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上一篇:现行医学模式范文 下一篇:生物防治的好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