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范文

时间:2024-01-24 18:20:20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1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就业 发挥作用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经历了1995年的自发探索、2005年的大面积试验、2008年的全面发展到目前面临期满流动几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一直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本文从什么是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与不足入手,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1.大学生“村官”的概念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2.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与不足

2.1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村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国家在招聘大学生“村官”以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没有满意就业选择的情况下,做出了到农村担任“村官”的选择。这一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大学生“村官”能够利用其所学,为农村发展做贡献

大学生头脑灵活,思路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想出新点子。到了农村,若这些大学生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联系实际,就能帮助农民致富。下面一则来源于大学生村官网的案例,就说明这一事实。

2009年7月,刘玉宝考取了河北省选聘大学生,来到唐山市南坨子村担任主任助理。他根据南坨子村实际情况,选择种植黑土豆、迷你香薯、超甜白薯等特色品种,并瞄准正热门的网购,在网络上打出广告。

2.2大学生“村官”存在的不足

(1)多数“村官”有后顾之忧,留不住

在有关部门制定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有“五条出路”: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但是,很多大学生“村官”认为,在任期之内,他们没有明确的身份和职权、没有稳定合理的收入和保障;聘任期满后,“五条出路”实际上哪一条也不容易走得通。

(2)多数“村官”无用武之地,干不出成绩

由于在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时候专业不限,所以“村官”们所学的专业各种各样,有的并不符合农村的实际需要,这就使许多大学生“村官”们无用武之地,同时,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另外,基层的干部们大多都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待不长,往往不给他们分派具体的工作任务,导致很多大学生“村官”感到迷惘,不知从何做起,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3.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做出这一决策的直接原因,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如何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这一重要决策,让大学生村官既留得住,又干得好,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3.1用制度保障大学生村官留得住

(1)完善选聘制度

①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有一定的专业方向,应多选择一些农、林、牧、渔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担任“村官”,让其学有所用,避免再培训所造成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②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保证质量,要通过各种渠道,确保选聘的大学生不仅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服从组织安排,更重要的是要对农村、农民有感情,适合做农村工作。

(2)完善福利保障制度

国家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但为了鼓励大学生们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工作,各地政府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大学生“村官”们的工资、社保、医保到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

3.2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村官做出成绩

(1)做好岗前培训

地方政府一定要重视并做好岗前培训,这是“村官”们能否干得好的关键。可采取课堂培训、实地考察、优秀大学生“村官”经验传授等方式,让“村官”们尽快了解并掌握农村的政策法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干事创业等,以增强他们到村任职时的适应能力。

(2)科学合理安排

在将大学生“村官”分配到行政村之前,要弄清楚每个学生所学的专业及特长,根据不同村的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尽量让他们做自己学过的、愿意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做出成绩。

(3)明确工作职责

地方政府要和每个村的支部书记一起,为每个“村官”制定岗位职责,让他们有事可做,在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成长进步。

另外,还应该利用大学生们文化知识丰富的特点,要求他们在工作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农村、农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为党和政府决策农村、农民问题提供参考。

3.3让优秀大学生“村官”有更好的发展

对于聘任期满并且愿意留任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组织部门应与他们续签合同,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考核奖励机制,鼓励他们继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国家在录用公务员时,应扩大招收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比例,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优秀大学生“村官”经过基层工作的锻炼,务实、能吃苦、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高,更容易适应岗位要求。有关部门还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企业接纳聘任期满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2

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方式,法律实用主义首先在美国得到广泛流传。从霍姆斯大法官“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到波斯纳“克制的实用主义”, 这一漫长的历程显示了其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在普通法国家的强大生命力。法律实用主义强调司法要关心后果,要求法官在判案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在几种冲突的合法利益之间达成平衡,产生出近似最佳的决定。 法律实用主义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为英美法系的司法理论与实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并成为普通法国家法官判案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法律实用主义对于普通法国家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大陆法国家则不同。大陆法国家更倾向于肯定法官的法条主义倾向,法官最大的职责是遵循法律和适用法律,实现规则之治。我国亦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国家法律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果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以实用主义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因僭越法律规定而触犯法律。但尽管如此,在我国农村基层司法中,实用主义却仍然顽强的存在着。法官在处理儿子虐待母亲的案件时,会主动为那位母亲提出申请离婚的法子,以更实际地保护这位妇女的利益,并照顾其作为母亲的感受;在处理农村赡养案件时,法官会主动考虑到老人的居住、医疗费用、生活水平等一系列的问题,以更好地保护老人的利益。 可见,在农村,法官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而是运用各种地方性资源,融合“情、理、法”等其他社会控制力量以更好地解决纠纷。在这样的地方,在法官不假思索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法律似乎被边缘化了,因而与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和法官行为规范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用主义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地位到底如何?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在基层司法的运用对我国法治建设有何危害?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司法中的位置?我国农村的基层法官在审判的过程中该如何克制实用主义的滥觞而保持法治的统一性?中国农村的基层法官该如何思考?

二、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地位与市场

有需求便有市场,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地区无疑存在着市场。中国自清末以来,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大多是“几位熟悉法律理论或外国法律的学者、专家的设计和规划”的,强调正式法律制度,强调西式的纠纷处理办法。 然而此种具有普适性的、以“陌生人社会”为基础而设计的西方法律正义却与中国农村的地方性知识存在着有很多脱节的地方。刻下的中国农村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各种规则和习惯依然统治着他们的生活,这种地方性的知识才是他们所认为的真理与正义,运用法律制度得来的正义与人们对法律的预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正因为司法产品在农村社会的“水土不服”,法官若想要彻底地终结纠纷,就必须重视和运用本土知识和实用主义方法解决问题,以保“一方平安”。可见,在目前的法律体制下,以实用主义解决纠纷在农村基层司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和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在国家法律与本土资源实现契合之前,只要存在纠纷解决的需要,就存在着实用主义的生存土壤。

三、何种法律实用主义存在于中国基层司法

要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基层司法的位置,首先便要正确认识中国基层法院的实用主义性质。波斯纳将实用主义区分为理智的实用主义和短视的实用主义,理智的实用主义必须同时关注纠纷解决的结果与长远影响,而短视的实用主义会因个案公正而看不到决定的长期后果,具有危害性。 那么,我国农村基层法院的法官所用的实用主义是短视的实用主义还是理智的实用主义?笔者认为短视的实用主义居多。其一,法官资格要求的单一性,导致法官素质偏低,容易导致“短视的实用主义”。在中国,成为法官最重要的资格便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虽然可以控制司法人员的法律理论水平,但司法考试作为一个单一的知识能力检测,对理论知识的考察有限,更没有对经验和技术的考察。这就决定了我国法官的素质在理论上必定是参差不齐的,在实践上必定是缺乏经验的,农村基层法院则更是如此。而理性实用主义对法官的文化知识、实践经验都要求较高,因而我国法官的素质难以满足理性实用主义的要求。其次,实用主义要求严格筛选司法候选人员以压缩人格和意见的分布,从而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 而我国的法官招聘主要通过法检考试进行,先对考生的行政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检测,而后再通过复试确定最后人选。这样的一种筛选司法人员的方式太过于简单和任意, 也必将导致中国基层法院的法官在个人背景、气质、训练、经验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法官在个人背景、气质、训练、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法官对案件后果的权衡也会不同,不同法官看到的后果也不同。 因而便容易造成司法过程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从而无法为中国司法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最后,由于我国法院系统普遍存在着待遇低廉、薪金少的问题,也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法律人才,以促进实用主义在中国更好的发展。

由上可见,由于促使实用主义正常运作的法官制度并不完善,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实用主义大部分为“短视的实用主义”。而当一种“短视的实用主义”以“国家法律与地方性习惯不相适应”为托词而滥觞于我国农村的基层法院时,我们更应当理性地看待并矫正其位置。继续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只会引发司法不公正和破坏法治统一性。

四、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位置

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司法中大部分为“短视的实用主义”,我们是否应当摈弃法律实用主义以更好地实现法治统一?在刻下中国追求法治统一的大司法环境下,中国农村基层法院法官到底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实用主义?笔者认为,尽管实用主义在刻下中国的运作由于缺乏健全的配套机制而容易导致“短视”,但鉴于法律实用主义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大需求的客观现实,其作为一种追求正义的手段仍然是必要的。

在我国这样一个制定法国家,实用主义的正确位置应当是在法治统一原则下,为更好的实现纠纷解决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实用主义解决纠纷只能是法官在诉讼压力下所选择的一种权宜之计,“按照法律解决纠纷”——实现“规则之治”始终应当是基层司法的主流。其次,实用主义的应用范围也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只有在法律出现空白、模糊不清,或者运用法律会出现明显不公正的情况下,方可谨慎地运用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纠纷,即波斯纳所说的“克制的实用主义”。具体而言,当法官面对纠纷时,其第一项工作仍然是分析案件,寻找规则,确认规则。尽管在追寻规则的过程中可能要牺牲一些个案正义,但这应当被视为法治建设的必要代价。只有在法律出现空白,或者法律无法为纠纷带来妥善的解决方案时,才有了法官的第二项工作:填补那些或多或少地见之于每一个实在法中的空白。 当法律出现空白的情况时,赋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可以运用实用主义这一技巧来平衡各方利益并追求个案正义, 使司法的职能繁荣并坚持下来。当然,这种职能的适用范围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五、制度保障——确保实用主义在我国农村基层法院的正确运用

确保法官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职业环境,是保证农村基层法官正确思考的必要条件。改善法官的职业环境有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完善,笔者主要从薪水保障、遴选制度、技术保障等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改善法官的职业环境。

第一,法官遴选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制司法。基层法官的招聘主要是通过法检考试进行,检测的主要内容是考生的行政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但在基层法院法官理性的运用实用主义的过程中,法官的使命更多地便是在规则和习俗之间寻求妥协以解决纠纷,这在某种程度上更需要经验而非专业知识。 可见,中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无法满足理性实用主义对经验的需要,因而导致了短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滥觞。因此,我国法官遴选制度最需要的改革之处便是在法官的招聘中增加对经验的要求,如要求法官招聘条件为2年或5年以上的律师或法官经验等,以保证法官的分析技巧和经验,为中国的司法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

第二,薪水保障。法官薪金过高的后果是降低求职者的平均质量和吸引那些喜欢闲暇的从业者。而薪水过低的后果便是引发法官的辞职,以及无法吸引优秀的法律人才。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确立法官的正常薪水以保证法官的质量?波斯纳建议,法官的薪水应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予以适当的调整。假定联邦法官职业几年不加薪,而精英法学院教授和顶尖律师合伙人却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时,尽管对法官的职位仍然会有过度需求,但求职群体会有重大变化,并且联邦法官的质量会开始下降。要防止这种衰落,就一定每年都要有最低的生活费补贴增长,如果律所和法学院的实际薪水继续增加的话,还要多增加些。 因此,为改善我国基层法院法官的生存环境,应当在法官工资水平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法官的生活费补贴,略微补救中国法官压力大而收入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标准,保证质量,开展大学生村委主任助理竞争挂职选拔活动,把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良、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村官选,充实到镇机关担任办公室主任助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及镇机关工作人员敬业爱岗、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业务能力精、开拓创新强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培养锻炼原则;

2、奖惩激励原则;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挂职任用工作的领导,确保该项工作公开、平等、有序地完成,镇党委成立镇大学生村官公开竞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由*兼任考察组组长,*任副组长,成员为*,考察组设在党政办。

四、竞选岗位

本次大学生村官竞争挂职共安排9个职位,具体为:

党政办主任助理4名:

人大线(协助主任做好人大、交通等工作);

党政线(协助主任做好党政、文书等工作);

纪检线(协助主任做好便民服务中心的对外窗口服务、奔小康工程等工作);

组织线(协助主任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

经济发展办主任助理1名(协助主任做好农业、林业、水利等工作);

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助理1名(协助做好工业、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办主任助理1名(协助主任做好计生、文化等工作);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助理1名(协助主任做好民政、综治等工作);

村镇规划建设办主任助理1名(协助主任做好村建、土管等工作);

五、考核评定

选拔到镇挂职锻炼的大学生“村官”,根据平时工作表现在年终时给予一次性奖励,车辆接送享受镇机关干部同等待遇,工作表现优秀的,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选拔考试中优先推荐。

六、挂职时间

原则上定为半年

七、竞选资格

1、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组织纪律观念,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

2、身体健康、文化程度在大专(含大专)以上;

3、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正式在编大学生村官。

八、竞选时间

选拔时间:8月13日—8月18日。

九、实施程序

1、宣传动员。8月13日召开全体大学生村官会议,明确开展竞争挂职的目的和意义,公布公开竞争的职位、条件、程序和方法。

2、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动员会议结束后,符合公开竞选条件的人员即可向党政办报名;报名者需选择一个竞选职位,填写《大学生村官竞选挂职报名登记表》,于8月16日16时前交周莉处,报名人数不足1:2岗位的,按照填报情况由镇党委调剂确定;镇大学生村官公开竞选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后,公布报名情况。

3、竞职演讲。参加竞选挂职的人员必须在全镇工作人员会议上进行竞职演讲,会议时间定于8月18日。演讲内容包括自己的基本情况、任职优势、工作思路及工作措施等,演讲顺序以抽签决定,每人演讲限时5分钟。由镇公开竞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按100分制进行现场打分,最后得分比例为:镇机关干部测评分20%;所在村主职干部测评分20%;大学生“村官”互评分10%;竞职演讲平均得分50%。

4、选定考察对象。由镇大学生村官公开竞选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竞选人员竞职演讲得分,结合测评分确定最高分者为考察对象,由考察组进行任前考察。

5、任前公示。经考察后,对挂职拟任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3天。

6、组织任命。由镇党委发文公布挂职人选名单,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九、工作要求

推行大学生村官公开竞选挂职锻炼是教育管理大学生“村官”的创新举措。为切实有效地做好该项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挂职锻炼是大学生“村官”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各大学生“村官”要提高认识,珍惜机会,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公开竞选工作,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为此,要求凡符合公开竞选资格条件的人员无特殊情况都必须要报名参与竞选。

2、镇纪委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严格工作纪律,确保竞选工作公平公正进行,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拉帮结派搞非组织活动的,要严肃予以查处。

3、建立激励机制,营造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对在竞选中落选的同志,要给予积极的引导,鼓励他们增强信心,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对表现出色的列为培养对象,增加人才储备。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4

一、“一村一大学生”发挥的主要作用

1、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的力量。“大学生村官”到村后,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丰富、文字功底较强、思想观念较新、思维比较活跃、懂电脑操作等优势,努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推进基层办公事务的规范化;进村入户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土地整理各项政策,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调查等工作。如,到洲岭乡上舟洋工作的大学生李永鹤,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农民知识化培训,一年来共发动和组织该村村民70多人参加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其中有5人由此获得绿色证书,1人获得初级农民技术员职称。李永鹤也获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于今年村党支部换届时当选为村支部委员。

2、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首批60名大学生到村工作后,有8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52人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在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中,这批“大学生村官”全部参与所在村的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入户宣传选举政策,登记、打印选民名单,召集选民参加代表大会,配合乡镇做好村级组织换届的各项筹备工作。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名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村官”按照法定程序进入所在村两委班子,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为村领导班子注入了新的活力。

3、为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开拓新的途径。“大学生村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整体素质较高,他们能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所在村居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及临近村居站点的指导和维护工作,及时为村民市场需求信息,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传播先进文化,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增添了新的途径。如西旸镇门楼坳村的村主任助理林昆开展“四个一”工作法,即:每周组织村民到远教站点看一次科教片或娱乐片;每周给村民从网上下载一些最新信息;每月聘请镇里的科技人员办一次讲座;每周安排一项村民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四个一”的活动,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农技知识和市场信息,增强了群众致富的本领。

4、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拓宽了新的渠道。面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总体形势趋紧,待业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多的情况,通过组织实施“一村一大学生”计划,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吸收优秀大学生进入基层队伍,拓宽了一条新的渠道。根据计划,泰顺县将通过四年时间实现全县299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20__年招考“大学生村官”60人,占全县提供给应、往届大学生招考就业岗位的31.5%。20__年计划招考“大学生村官”89人,比例更是达到了39.5%。

二、“一村一大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年龄轻、干劲足,到村(社区)工作后,不仅充实了农村干部队伍,在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还储备了有农村基层实践经验的公务人员后备人选,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队伍不稳定。因“大学生村官”刚出校门,理想抱负与农村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许多人在到村工作后心理上产生了落差。有的大学生则是冲着“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招考可以酌情加分、优先录取等优惠政策而来,只把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作为权宜之计,并未安心基层,因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而且部分“大学生村官”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既不是乡镇干部也不被认为是真正的村干部,干部、群众对他们缺少信任,开展工作比较被动,缺乏应有的身份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泰顺县属欠发达地区,工作条件比较艰

苦,村居情况比较复杂,工作难度也更大一些,且相比兄弟县(市、区),经济待遇较为悬殊,使部分“大学生村官”不能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目前已有2人参加事业单位招考被录取,1人因考取律师资格证后离职。

2、地方财政负担重。泰顺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比较薄弱,乡镇财政较为困难,每年要为“大学生村官”负担工资待遇、保险福利等资金,财政负担较重。20__年度,县财政实际支出“大学生村官”工资66万元。而通过4年招考,到20__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后,仅按目前的待遇标准测算,每年县财政固定支出就高达285万元,乡镇每年财政支出也将达到65万元,这对于全县财政总收入仅为2亿多元的泰顺县来说,无疑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3、后勤保障难跟上。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大多分配在乡镇所在地或村集体经济较强的村居、社区,交通相对便利,食宿问题还可以得到保障。但是,接下来招考的第二批,直至以后招考的几批“大学生村官”,必然将分配到远离中心村镇,经济更加薄弱的偏远村,他们的食宿以及交通等问题一时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深入推进“一村一大学生”工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和农村工作实际,需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大学生村官”看得到前景,稳得住心态,激发起热情,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提升,作用得到积极充分的发挥。

1、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的模式。出台《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细化组织人事部门、乡镇、村各自的具体管理职责和“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规范“大学生村官”的使用、管理、流转、考核等,防止乡镇机关随意截留、抽调大学生长期顶岗使大学生成为乡镇的编外干部或临时工,以及“大学生村官”脱管、缺岗、怠岗,不能积极发挥作用等现象的发生。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档案,将管理考核过程中形成的考核材料、工作实绩验证材料等,统一整理归入考核档案,为聘期届满考核提供依据。

2、建立沟通机制,畅通“诉”的渠道。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共同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做好“一村一大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开通“热线电话”,开设“村居大学生”网上论坛,传达有关政策精神,加强日常工作交流和思想沟通,及时做好思想引导,为“大学生村官”们打气鼓劲。阶段性地进行巡访,帮助指导和解决一些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大学生村官”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和关怀,稳定情绪,安心农村和社区工作。

3、加强教育培训,开辟“强”的途径。认真做好新选聘“大学生村官”的上岗培训工作,重点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农村工作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大学生村官”能尽快转换角色,及时适应并融入农村生活和工作。针对农村需求实际和“大学生村官”自身不足,实行专业对口知识培训,使“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更加适应农村实际需要。建立“结对帮联培养机制”,通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帮扶、乡镇驻村干部帮传、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帮带“大学生村官”,以及“大学生村官”联系农户、企业等形式,为他们传授开展相关工作的经验,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促其工作顺利开展,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主动参加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层次。

4、搭建锻炼平台,引导“出”的门路。一是落实县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中的扶持政策,给予资金、信贷、税费等方面支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一定的条件,吸引他们参与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生产和经营,带领群众致富,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农村创业能人”转化。二是建议“大学生村官”参加村两委干部会议,帮助他们在村级班子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党员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有“村民”身份的,鼓励其竞选村委会主任,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农村带头人”转化。三是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挂职锻炼,给他们压担子、定任务,接触并熟悉乡镇基层工作,在乡镇实际工作中磨炼并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基层后备干部”转化。同时,认真执行好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报[文秘站

-您的专属秘书!]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时,注重招录一定比例的“大学生村官”,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公务人员”转化。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5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全镇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省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做好村党组织换届工作的通知》,市委《关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意见》,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__市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平陆县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全镇村党组织换届工作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提出的从严治党要求,遵循和党内有关规定,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村党组织书记,努力把村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实现弊革风清,建设旅游大镇、文化名镇、生态良镇、和谐好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这次村党组织换届工作从__年10月下旬开始,到__年底基本结束。要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按照先村党组织、后村民委员会换届的顺序,统筹推进村“两委”换届,确保圆满完成换届各项任务。

这次村党组织换届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准备阶段(__年11月5日前)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组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具体负责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

2、集中学习教育。镇党委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央、省、市、县委有关政策规定,吃透精神。重点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党性意识,消除家族、宗派、派别等不良影响,切实按照真实意愿投票,正确行使民利。

3、制定工作方案。镇党委结合__实际,严格换届程序,细化工作措施,制定镇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方案。对重点难点村按照“一村一策”制定符合实际的换届工作预案,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各村要依照本村实际,制定本村切实可行的换届工作方案。

4、召开动员大会。镇动员会后,各村要迅速召开动员会,学习传达各级换届工作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村党组织换届工作。

(二)选举实施阶段(__年11月4日-12月20日)

1、严格选举程序。坚持把严格程序贯穿换届选举全过程,全面实施“两推一选”办法,按照民主测评推荐、资格审查、组织考察、投票选举、批复等程序进行。

(1)民主测评推荐。在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由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对上届党组织班子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根据党员和群众推荐、镇党委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的情况,由村党组织按照不低于20%的差额比例,讨论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

(2)资格审查。镇党委对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初审后,报县委组织部统一征求纪检、检察、、公安、司法、计生、610办、综治等部门意见,严格资格审查,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村干部队伍。

(3)组织考察。镇党委成立考察组,对资格审查合格的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考察。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预备人选,在镇和本村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候选人正式人选提交党员大会选举。

(4)投票选举。投票选举由村党组织主持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镇党委委员要到会指导。要改进村党组织委员候选人介绍办法,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

选举可采取间接选举或直接选举的办法。间接选举就是由党员大会先选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再在新选举产生的委员会议上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其中委员进行差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或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就是由党员大会直接选出书记、副书记和委员。

参加党员大会选举的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4/5,才能进行选举,会议有效;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村党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参加党员大会选举的应到党员人数,经党员大会通过,报镇党委批准,同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党员参会人数达不到规定人数的不得进行选举。

要扩大党员群众参与面,扎实做好党员动员工作,及时把换届工作部署传递到每一名党员,确定投票时间应充分尊重村民生产

生活习惯。做好流动党员参与选举工作,对外出务工经商等不能到现场参与投票的党员,要经党员大会讨论同意,探索有效方式进行投票。选票采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规范的选票样式。

(5)批复。对选举出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镇党委及时批复,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2、严把资格条件。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以德为先,以廉为基。将那些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能带头创业致富、有奉献精神、群众公认的农村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选好村党组织书记。镇党委结合实际,依照党规,参考“十种情况人员”要求,进一步细化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人选的资格条件,明确受到党政纪律处分或刑事处罚等不宜确定为候选人,并在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提名阶段公开。

3、优化班子结构。村党支部班子由3—5人组成。镇党委结合行政村规模大小和工作需要,确定支部班子成员职数。优化整体结构,重视培养使用妇女干部,坚持“专职专选、定位产生”,村“两委”班子成员中,至少要有一名女性,并逐步提高村“两委”班子中女性正职和委员的比例;重视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重视选拔年轻干部,推动村团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力度,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官主动参与竞职,力争使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比例有所提高,力争使我镇有1名以上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主干;提倡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4、拓宽选人视野。要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现任村干部、优秀大学生村官、乡村医生教师中推荐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提名人选。大力实施“回归工程”,注重从土生土长、素质好、有见识、有本事、有业绩、对家乡有感情、愿意回乡服务的民营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推荐提名人选。对于本村党员中没有合适村党组织书记提名人选的,镇党委要从镇包村干部以及从本村走出去在省、市、县机关“退二线”或者退休的领导干部中推荐选拔。要通过引导党员群众推选、鼓励动员回村参选、重点培养择优选,县镇机关派任、优秀书记兼任、邻村干部跨任等“三选三任”方式,把各类优秀人才推选到村干部岗位。

5、加强配套建设。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配置,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新一届团支部、妇代会等村级配套组织。鼓励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村级群团组织、服务机构负责人。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完善村干部管理办法。管好用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推进达标升级、完善功能、发挥作用。

(三)总结验收阶段(__年12月21日—12月31日)

1、认真进行总结。镇党委认真总结村党组织换届工作并形成专题报告,同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2、健全规章制度。要按照市委《关于大力实施“三项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意见》及县委有关要求,健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落实。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3、抓好后续工作。镇党委督促村党组织新老班子做好交接工作,及时派人同落选退职干部谈心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对符合县委农村卸职“两委”主干定额补助政策的人员,及时统计上报。要分级分层做好新任村干部任职培训工作。指导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制定任期目标,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

4、进行检查验收。县换届选举领导小组要在村党组织换届工作基本结束后组织检查验收,推动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要把正风肃纪作为换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落实镇党委的主体责任和各级纪委的监督责任,严明纪律、加强监督、严厉查处,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弊革风清。

1、加强教育引导。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引导党员群众增强法制观念,有序参与选举,注意运用反面警示教育增强教育实效。要加强对竞职人员的教育,全面推行镇党委与候选人选前谈话制度,签订竞职纪律承诺书,督促其严格遵守换届纪律,自觉抵制违法违纪行为。

2、强化全程监督。要抓住候选人提名、竞职演说、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探索推行全程签字、录像制度,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开通专用举报电话,设立专门举报信箱等,由专人负责受理。建立换届选举重大问题、重要信息、特殊情况报告制度,全面掌握选举动态,加强对突发的防范和处理。对竞争激烈、选情复杂的重点村、难点村,要派出工作组驻村指导,重点监督。

3、加大查处力度。健全换届选举违法违纪问题专办制度,坚持有访必接,有报必查,凡情节具体、线索清楚的,要限时办结。对参与或指使他人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票数等手段,以及利用宗族宗教势力等破坏、妨碍选举的,要迅速受理,深入核查;查实的行为要依法处理。对以不正当竞争手段参选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选资格;已经当选的,宣布当选无效。对黑恶势力、境内外敌对势力干扰破坏选举的,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查处的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对换届选举风气不好、整治不正之风不力,出现严重问题的,要按规定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1、强化领导责任。镇党委把村党组织换届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县委已成立村“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也要成立领导组和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镇党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亲自抓好落实。县四套班子领导包乡联村加强指导,镇党委要派出指导组蹲点指导。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推进换届工作的强大合力。要落实换届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2、深化调研整顿。镇党委要采取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现任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思想、结构、运行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对重点难点村党组织特别是班子软弱涣散的,要先整顿、后换届。需优化调整村党组织设置的,要先调整、后换届。要注意排查可能出现干扰选举的非法和非组织活动等问题和隐患,严格执行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确保换届工作健康开展。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6

2011年8月,我通过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考试,荣幸的成为一名村官。农村对我来说不是陌生的,因为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但是村官这个岗位却是陌生而且充满挑战的。经过市里的统一培训后,我来到祁门县大北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我的心情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自己即将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紧张的是自己去了能否适应,今后能否顺利的开展工作。在与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接触中逐渐地熟悉了村情,而自己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相信自己能在农村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一定能够作为一名优秀的村官,在农村这块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价值。

一、积极调整心态,快速实现角色转变

一要要实现从学生到同志的转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了十几年的学生,主要工作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然后再通过考试强化知识,检测所学知识,与社会接触过少成了我的软肋。而现在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意味着我要深入到基层和实践中去,要利用所学知识使担负的工作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要从学生时代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到与村民们闲话家常,要注意与村“两委”成员以及村民关系的融洽。没有融洽的关系,就不能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就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自己的能力就会没有施展的平台,也就失去发展的根基。

二是要适应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变。农村基础设施远不及城区完备齐全。不论是从生活方式还是工作环境都是大不相同的。工作伊始,即便是我之前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我面对现实环境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会引发失落感,影响工作情绪。我要做的是积极调整心态。农村条件虽然相对艰苦,但农村工作是一项光荣的事业。(述职报告 fanwen.chazidian.com)适应并利用好相对艰苦的条件,不仅是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磨练,更是人生难得的一笔财富。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转变自己以往生活方式,要以充实的生活内容来弥补这项落差。在娱乐相对贫乏的农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读书、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能够使我们顺利地解决失落感,投入到农村工作中;而且有利于我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条件。

二、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意识到在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需不断充电。这一年来,我不断的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首先,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我参加了黄山电大的法学本科班,我会努力学好法律知识,并努力把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为村民的服务当中去。其次,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现在正学习“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的活动,我重点学习了《党章》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试行)》,并写心得2篇。

三、坚持基层实践,积极投身到村内事务

1、参与村“两委”工作,协调基层组织建设,同时完善村“两委”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等制度,规范村议事程序和决策办法,有力的确保了“两委”协调、高效运转。

2、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做为到村任职大学生,积极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我的分内工作,我积极协助组织村内党员群众,收看优秀党员的典型事例、党的方针政策等节目,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活动内容丰富。

3、积极配合村内换届选举工作。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以及大北村委会、各村民组长的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一直手捧投票箱,跟着村干部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取选票。每次深夜里,当我有些许乏累的时候,我就对比着其他的干部,心想:“别人能坚持,我也能做得到!”源源的动力顿时便涌上身来。

4、推广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养老保险。大力宣传合作医疗和新型养老保险的政策,工作中我也发现村里的工作不同于别的地方,一是外出打工人口很多,二是白天村民普遍不在家,后来学到一套好的工作方法:白天找不到,我就傍晚去!这样就可以工作到晚上十点半左右,大多数村民休息为止,这样还可以把白天的时间挤出来,做其他的工作,从入户宣传到挨家挨户上门收完钱,历时半余月,收取金额达37000余元,切实做到了宣传到位,为村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5、文字协助工作,在领导的帮助下写报告和总结等,努力将村里的材料做好规整并存入档案。通过现在这方面的锻炼,一方面提高了我在公文写作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对村内各类台账资料和对党务、村务公开资料的精细整理、分类,今后也可以对大北村的档案归整工作提供参考。

6、关注民生,协助村委会办理村民的低保、危房改造的材料收集和上报工作,主动做好助手,按时完成任务。

其次,我被聘为渚口乡“留守儿童活动室民生工程义务宣传员”,并获得了由祁门县妇联颁发的聘书。

7、做好村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每月定时收集我村境内的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以及是否存在邪教人员和邪教活动,并做报表经审议通过上报渚口乡综治办。

在村内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积极协助村领导解决村内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完成了滩下村民组的高速征收补偿金分配工作。整项工作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也得到了村民们的信服。

陪同村主任到村民家中做滩下公路沿线的“改徽”工程动员工作,由于工作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滩下公路沿线“徽派墙”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8、做好为民服务全程。村里设置了便民服务处,我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便民服务代办员。

9、协助支部做好七一表彰活动,并被推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回顾近一年的工作,我取得了一些新的进步。但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实际经验欠缺等问题。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实践锻炼,克服缺点,弥补不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沟通,多向领导及同事请教;加强与村民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更好的为他们解决问题,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谢谢!

汇报人:黄俊

2012年8月9日

《2012年优秀大学生村官述职报告》出自:查字典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7

从优秀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党组织与村民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对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加速流失,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更好地解决村干部人心不稳、动力不足和后继乏人等问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奉献基层,近年来临河区从提高村干部经济、政治待遇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一是大幅提高村干部收入,使在职村干部经济上有甜头。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将村“两委”正职基本报酬由4000元/年增至6984元/年,村“两委”其他成员基本报酬增至5587元/年,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由2万元提到2.5万元。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村干部在职岗位补贴制度,由区财政出资为村两委正职任职期间每人每年发放岗位补贴2400元;其他村干部任职满6年,每人每年发放岗位补贴1200元。二是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使离职人员养老有靠头。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将任职10年以上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12年以上的现任村主任,凡符合参保年龄的,均纳入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养老保险费由区财政和个人按8∶2的比例分担。“两委”班子其他成员符合参保年龄者,也可以自愿申请参保。同时,对曾担任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累计15年以上者,虽然离任但仍健在的,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1500元。三是畅通村干部考录公职人员“绿色通道”,使年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2009年,临河区在公务员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名额,通过“双推双考”的形式,从1967年以后出生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长中选录了2名公务员。从2010年开始,更是打破身份、年龄和学历限制,分两批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长中公开选拔3名副镇长,8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此举让农村干部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景,增添了动力,对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安心创业,以及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严把三关,阳光操作,确保公选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双推双考”的方式,从优秀村干部中公选镇领导及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在临河区尚属首次,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符合条件的村干部的高度关注,稍有偏颇都将给整个工作带来被动。为使这一创新之举真正收到实效,临河区委确立了“德才兼备、注重实绩、注重公论”的选拔原则,严把三关,始终坚持严密规范的阳光操作,使此项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一是严把方案制定关,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公选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实施方案。方案对本次公选的目的意义、资格条件、岗位安排,以及选拔程序和量化计分办法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二是严把资格审查关,确保将最优秀的干部推荐出来。对报名人员严格按照公告的任职条件要求,先由各镇初审,并在其任职的村张榜公示。如无异议,再由区委组织部对各乡镇上报的推荐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将报名对象名单分别送区纪检、政法、、计生、安监等部门进行筛查,对违反“一票否决”事项的报名对象坚决予以否决。最后,由公选领导小组对报名人员进行复查并最终确定。

三是严把考录关,确保公平公正。考录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笔试。第二阶段,确定初步人选。公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参选人员的笔试成绩和任职年限、受表彰及当选自治区、市、区三级“两代表一委员”情况,科学设置分值、比例,量化得分排序,分镇、办确定前三名进入下一阶段。第三阶段,演讲答辩和民主推荐。由公选领导小组在七个镇和两个涉农办事处分别组织召开公选竞职演讲大会,由评审组现场打分。会后又组织参会人员进行民主推荐,范围包括:竞职者所在镇、办全体干部,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村曾任过村干部的村民代表。然后,再根据一、二、三阶段的加权成绩,按1∶2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第四阶段,组织考察。由公选领导小组负责, 组成联合考察组,到考察对象任职镇村,进行量化考察。最后,以镇、办为单位,按得分高低排序,提交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从优秀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工作成效初显

第一,它有利于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优秀村干部中选聘镇领导和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干事创业,这一着眼长远提高农村人才队伍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创新举措,必将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三农”问题尽快解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二,它有利于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从优秀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为农村优秀人才转换身份、提拔升迁提供了可能,开辟了“绿色通道”,势必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竞争,并激励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锻炼,努力完成身份的置换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对那些“不作为”的现任村干部产生了较大的震动。通过竞争,可以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形成治懒治庸,倒逼村干部主动作为的良性机制。广大村干部看到了学而优则仕、业绩优则仕、服务优则仕、民望优则仕的希望,纷纷变被动参与学习培训为主动要求锻炼提高,他们真正成为新知识的传播者、新文明的倡导者和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给农村工作带来了一股清风。

第三,它有利于优化镇干部结构,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优秀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一举打破了年龄、职业、身份、学历等方面的限制,使一大批原本被排斥在传统干部选拔体制之外的基层和生产一线优秀人才进入了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这无论从拓宽干部成长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以及借助民智应对复杂情况和危机考验的实际来看,还是从制度上解决乡村干部人才匮乏和党政干部来源单一的需要来看,都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项非常有益的尝试和值得探索的方向。

第四,它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拓宽干部队伍成长渠道。从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项试点,无论是参选资格的确定,还是操作程序的把握都无先例可依。为切实抓好工作试点,不使之流于形式,临河区从一开始就为公选工作确立了民主公开的基调,决心把它做成一项在选人用人上扩大民主的样板工程。首先,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不仅经过了反复调研论证,而且多次到试点镇、办和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其次,突出把民主公开贯穿工作各个环节。选拔职位、资格条件、报名人数、选拔程序,以及每个阶段的结果都全面公开。从竞聘演讲答辩、民主推荐,到最终做出任用决定,全部采取民主票决,切实保证了公选工作的公开透明。最后,在综合成绩的计算上,将“业绩突出、群众公认”作为本次公选工作的核心标准,充分考虑到现任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实践工作经验丰富这一有别于普通干部公开选拔考试的显著特点,降低了文化考试在综合成绩中的得分比例,大幅提高了任职期间受表彰奖励情况,以及竞职演讲与民主推荐等方面的得分比例。

建立和完善从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的长效机制

前一阶段的实践证明,从优秀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无疑是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村、激发村干部积极性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但尚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第一,要注意处理好选拔频次和数量的关系。从村干部中公选镇干部的核心目的是激发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已证明行之有效,就要做到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抓出成效,使之成为激发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学习自觉性的一项长效机制。但选拔频次和数量又不宜过高,应根据各地编制职数空缺及干部结构比例模型等现实需要,坚持三到五年举行一次。同时,应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训等配套机制,确保村级组织领导班子“不断层”。

第二,要注意保持激励效果的长期有效性。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村干部完成身份的转换后,政治、经济待遇有了切实保障,如果缺乏后续监督、管理和考核,很容易丧失前进的动力。因此,应力戒一考定终身,注意加强对公选干部任职期间的监督和考核,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对其任职期间的德、能、勤、绩表现定期考察,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此来克服“当太平官”、“混日子”的思想,使之成为农村干部长期保持干事创业热情的一项有效手段。

第三,要注意扩大参选范围,突破竞争局限。目前,参加公开选拔的对象仅限于村书记、村主任层面,在一些地区有可能出现报考者不足、年龄偏大、门槛过低、缺乏竞争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在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的基础上,逐步将参选人员的范围扩大至村“两委”全体成员,以及聘期届满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村官。这更有利于进一步拓宽选拔视野,大幅提升农村工作对广大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

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篇8

__市__区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年轻干部队伍来源单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专门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并行链式培养选拔机制,着力实现常态化培养、合理化配备、制度化运行。

坚持引储并举,做大增量、做强存量,全面丰富年轻干部“源头活水”。“一单引才”,多方拓宽引才渠道。结合区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分类制定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目录,建立形成优秀年轻干部人才“白名单”,坚持一年一梳理、一年一更新,并“照单宣科”,通过集中实施“集聚985”行动计划、__英才计划,广纳列入“白名单”的年轻干部人才。今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考、择优选调、到高校招聘等方式,招考年轻公务员30名(不含垂直部门),接收选调生4名,引进“985高校”优秀毕业生16人进入大学生村官队伍,同时,区教育、卫生、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根据岗位实际需求,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人才共计212人,高素质年轻干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一库储才”,不断健全储备机制。依托早期建立的人才储备中心和后备干部数据库,建立区级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重点完善选调生、年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三支重点队伍”信息数据,及时将在一线挂职锻炼,到村(社区)任职,进入竞争上岗、集中选拔各环节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储备库,目前已达418人,并全部建立了个人跟踪档案,实行动态调整、优胜劣汰。

坚持选育并行,强化素质、优化结构,不断促进年轻干部“墩苗助长”。“大练兵”,切实加强教育培养。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针对年轻干部专门制定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能力建设、作风建设、道德建设“四位一体”教育培训计划,通过联合办班、插班等形式,先后组织集中性选拔优秀干部培训班、第八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区新上岗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党外干部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13期,培训年轻干部1400多人次。深入开展“大练兵”活动,集中选调1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青奥场馆团队和运行指挥保障中心工作,分批选派100多名中青年干部到、拆迁和维稳等基层一线岗位锻炼。“大胆用”,强化选拔配备力度。把年轻干部选拔配备寓于干部日常管理、经常性工作之中,统筹用好年轻干部储备库的各类人才资源,全面拓宽各方面优秀年轻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的渠道。近两年来,新提拔区管干部27人,其中35周岁左右年轻干部有8人,连续两年提拔比例分别为29.2%、33.3%。在去年底集中性选拔的41名干部(15人提拔+26名年轻干部挂职锻炼)中,有选调生2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人,大学生村官6人。截至目前,全区区管领导班子成员中,35周岁左右中青年干部有43名,其中,担任党政“一把手”的有7名。

坚持管护并重,严格监督、真诚关怀,切实帮助年轻干部“强筋正骨”。“一报四考”,不断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一报四考”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年度工作目标申报和实绩公示制度,坚持综合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急难险重任务考核“四考”有机结合,动态化做好年轻干部“月检”、“季检”、“年检”,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部署开展“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治理,认真完善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审计、违规失责追究的干部监督管理链,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发扬敢担当、敢作为、会作为的优良品格。“一单多谈”,深入推行干部关爱提醒机制。针对大学生

村官、选调生、区管领导干部分别建立“三级联谈”、“逐一访谈”、“周末约谈”制度,通过请上来谈、走出去谈、坐下来谈等多种谈心谈话方式,及时主动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今年以来,累计与35周岁左右的区管领导干部开展谈心谈话86人次,各级领导干部与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开展谈心谈话1100多人次。制定对年轻干部进行关爱提醒的实施细则,通过、考核、审计、监察、督察、媒体舆论等8大类16条工作渠道,全面采集查找年轻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由组织部门核实后发送《关爱提醒单》,及时提醒年轻干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目前已发放提醒单11份。

上一篇:林权调处办法范文 下一篇:乡镇供销社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