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治理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4 17:39:58

反诈骗治理报告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1

多部门出组合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频发,犯罪分子行为之猖獗引发公众关注。针对这一形势,从去年开始,政府相关部门对电信诈骗犯罪行为,高密度出台严打举措,措施严厉、标本兼治。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同年7月,工信部印发《综合治理不良网络信息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行动工作方案》,部署通信行业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随后的10月,国务院专门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就做好治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

2016年9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强调,虽然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势头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针对当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乱象,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

郭声琨强调,凡是因行业监管责任不落实,导致相关企业单位未有效履职尽责的,要对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问责。凡是因防范、整治、打击措施不落实,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追究党政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来自公安部方面的消息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1万起,同比上升2.4倍;查处违法犯罪人员3.8万名,同比上升2.5倍;收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16.5亿元,为群众避免损失36.4亿元。

六部门下最后“通牒”

9月23日,六部门联合《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相当于给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下了最后“通牒”。

电信诈骗犯10月底前不自首将从严惩处。《通告》强调,公安机关要主动出击,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立为刑事案件,集中侦破一批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整治一批重点地区,坚决拔掉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钉子”。对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明确自《通告》之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此规定期限内拒不投案自首的,将依法从严惩处。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和危害大,因此从维护治安与公民财产权益看,应是严惩的一类诈骗犯罪。”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专家阮齐林分析称,电信网络诈骗从法律上讲属于诈骗罪,应按照《刑法》有关法条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司法层面也做了相应调整。如,201 1年,“两高”的司法解释作出了关于惩治诈骗未遂犯等规定,为司法机关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依据。去年11月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也明确将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入刑。

在阮齐林看来,由于犯罪分子通常有组织地进行异地甚至跨国诈骗,且普遍有整套犯罪手段,导致打击难度加大,尤其是侦察、取证环节存在难度,因此未来应该在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精力,提高破案率。

落实手机实名制

电信企业确保今年年底前电话实名率达100%。《通告》要求,电信企业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确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达到96%,年底前达到100%。未实名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要求对所持有的电话进行实名登记,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一律予以停机。

工信部此前的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要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业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而此次的《通告》则是把实名制的最后期限提前到了今年年底。

在“手机实名登记制度”没有出来之前,互联网上的许多纠纷和非法行为很难取证。而“手机实名登记制度”出台之后,为立法奠定了基础,法律将可以得到执行。而随着实名制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使用互联网的每一个人都将受到法律的监督,对互联网环境的净化有积极的作用。

其实,不少地区已开始执行不实名就停机政策。如在北京地区,10月15日起将执行非实名就停机政策,分批执行,最晚至10月底,非实名手机用户全部停机。对未实名的手机用户,云南移动将从10月25日起陆续限制其通信业务,11月8日开始做半停机、停机处理,12月30日将对非实名用户做销号处理。

清理400等电话业务

对违规经营的网络电话业务一律依法取缔。《通告》明确,电信企业要严格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主叫号码传送,全面实施语音专线规范清理和主叫鉴权,加大网内和网间虚假主叫发现与拦截力度,立即清理规范一号通、商务总机、400等电话业务,对违规经营的网络电话业务一律依法予以取缔,对违规经营的各级商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一律由相关部门吊销执照,并严肃追究民事、行政责任。移动转售企业要依法开展业务,对整治不力、屡次违规的移动转售企业,将依法坚决查处,直至取消相应资质。

早在今年4月,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司、信息通信管理局会同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紧急约谈了三家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移动通信转信企业(虚拟运营商),要求三家企业立即对本公司实名制开展情况全面排查,认真进行整改。

随后工信部《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要求转售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在1个月内,对前期未实名登记、虚假登记的电话号码,完成用户身份信息补登记等工作。此次的《通告》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违规经营的网络电话业务的打击力度。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除此之外,银行也有一些自己的规定来确保用户信息不被非法分子盗用。比如,对于新开卡客户,如果预留的是非本人实名登记的手机号码,银行就会对其银行卡止付,防止被盗用。在开卡时,会限制个人代开卡数量为1张,且一个人一次只能开立一张银行卡。

云南省银行业多措并举防范电信诈骗

受访的云南省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有效保护客户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纷纷采取多项措施全面防范电信诈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富滇银行加大防诈骗宣传力度

近期,富滇银行全面开展了“2016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和“现场”的方式展开宣传。各网点用LED屏幕、液晶电视和摆放统一印制的宣传折页向客户进行“线下”的宣传;银行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和微信银行通过“线上”向广大群众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防范在线支付风险的知识和技能;各网点结合自身实际,在街道、社区、学校、商圈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宣传活动。

另外,富滇银行还携手昆明市公安局在西山区金马碧鸡广场开展宣传活动,现场共接受100余人次咨询,发放1000多份宣传册。与此同时,富滇银行昆明晋宁支行也与晋宁县公安局联手,在人流量相对较大的晋宁县中和路嘉誉广场到郑和文化广场一带开展宣传活动,现场共接受70余人次咨询,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

通过“警银联动”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方式,不仅使宣传力度得到了加大,也使宣传更加深入人心。让群众能充分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本质和严重危害,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安全用卡意识。

云南省中行内外结合防堵欺诈案件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网络钓鱼、电信诈骗、木马攻击等网络欺诈手段不断翻新升级和金融机构电子银行外部欺诈案件层出不穷的严峻形势,中行云南省分行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客户安全教育,全力防堵电子银行外部欺诈案件。

一是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结合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B2C支付业务交易查询与案件处置操作规范》等电子银行业务管理规定发送风险提示,及时对当前电子银行外部欺诈的最新发展趋势及特征对辖内机构进行提示,对风险防控要求进行强调与明确,为各级机构在业务发展中搭建起了“有章可循”的平台。

二是组织内部学习与培训,强化网点员工风险防控能力。各网点认真组织学习《电子银行案件业务防范与快速处置操作规程》等有关电子银行可疑交易查询与欺诈案件处置的规章制度,充分了解电子银行外部欺诈案件工作处理流程及规定,掌握电子银行可疑交易查询确认及涉案账户应急处置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堵截、防控电信、网络诈骗,彻底核查、清理涉案嫌疑账户,进一步提高我行电子银行案件防范、协查及快速处置能力。

三是加大外部宣传,提高客户风险防范意识。综合运用网点显示屏、报媒、网站、宣传折页等多种宣传媒介,特别是积极应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宣传手段,丰富电子银行安全宣传信息与互动渠道,开展“防范电子银行外部欺诈安全宣传活动”,向广大电子银行客户普及外部欺诈事件特点、防范技巧,提升客户风险防范意识和欺诈防范水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筑牢防范诈骗“最后一道防线”。例如:通过本行官方微信了以“关于防范中银E令升级、交易测试等欺诈的风险提示”“记住六个‘不’,骗子再狡猾也骗不了你”为主题的电子银行欺诈风险防范安全提示,同时制作了“电子渠道反欺诈武功秘籍”H5广告在官方微信进行推送;通过各大媒体宣传本行手机银行“九大安全防护线”及安全使用常识。

四是开展专项防堵工作,提高防范外部欺诈的有效性。为有效防范不法分子通过发送非法短信附言进行的电子银行电信诈骗,在8月下旬开始开展了专项防堵活动。安排专人对相关可疑信息进行核实排查。对经网点核实确认确属典型的非法短信发送人的信息报送总行进行限制网银登录处理。

五是积极受理客户投诉并快速反馈。一旦出现电子银行外部欺诈事件,要求各机构按我行电子银行案件业务防范与快速处置相关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案件的报送和处置,并妥善做好客户安抚,积极配合客户报案妥善处理客户诉求。

云南省农信社多方位打击电信网络犯罪

云南省农信社针对电信网络犯罪份子利用多数人贪图利益的心理特点,以非法手段获取客户手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诈骗的特点,按照云南银监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要求,多方面有效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首先,安排涉及电信网络犯罪工作相关的银行卡中心、会计部、科技结算中心、保卫部迅速开展工作,并及时下发《省联社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农信社重点针对涉案、涉恐账户查控工作;银行卡开卡情况;银行卡安全管理情况;全面落实打击治理情况等四个方面扎实开展自查。

其次,针对农信社点多面广,面对客户群体多样的特点,制定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一是确保配合有权机关开展协查工作,做好涉案、涉恐账户查控工作。加快建设云南农信协助司法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实现与司法机关和银监会系统后台对接,由系统根据司法机关或银监会指令自动完成涉案账户查询、控制、布控、反馈,实现无人工干预的快速查询、快速冻结;二是健全查询机制。专门成立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平台测试及试点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测试及试点应用工作;三是严格按照银行卡开卡程序合规办理业务,实现开卡数量限制,若超过4张再次新开借记卡的,系统将不予受理,对开立多账户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引导客户进行账户归并,在银行卡、电子银行领用协议中明确约定持卡人不得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和安全认证工具;四是加强柜面培训,把好源头关。逐步提高柜面人员发现和堵截电信诈骗犯罪的意识、能力、责任心,强化柜面安全提示,通过转账、汇款业务严格执行“三问二看一核对”;五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子显示屏、LED滚动条、网银、微信银行、横幅、宣传折页等形式为持卡人提供了丰富的宣传活动;六是适时组织督导检查。所有营业网点布放海报机均有防电信诈骗提示语,五华、西山、盘龙等联社还摆放有昆明市公安局经文保分局提供的银行安全防范视频机,滚动播放公安部门安全提示信息;七是强化内部管理。采取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层层落实的方式,要求干部、员工结合各自岗位实际做好防范工作,加大奖惩力度。

建行云南省分行全力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作为服务社会大众的银行,建设银行始终紧跟央行政策的脚步,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保护客户资金安全。记者从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获悉,近期,建行盈江支行发现了一起群众集体开卡事件。当地一家称“世界云联银行”的机构向群众宣传到建行开卡并支付128元“网络维修费”,并发展4名“合伙人”也开卡缴纳128元费用,即可获得该公司10期股权、世袭100年福利等高额回报,导致10月5日起大量客户来该行开户、开卡。事件发生后,建行盈江支行高度重视,在积极向客户进行正面宣传和劝阻的同时,及时向上级行,当地公安、人行和银监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后经建行盈江支行及时处置,在当地政府、人行和银监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化解了这一风险事件,目前相关后续工作仍在跟进。

经查,“世界云联银行”在该县有实际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该机构并未取得金融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属无证无照非法开展的金融活动;其工作人员和相关“宣传资料”不仅夸大平台实力和回报,且以“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股权收益+O2O+旅游+连锁+实体+独创全球征信体系”的方式进行虚假宣传;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的方式取得利益,通过散发传单、微信传播、开工作室等方式大肆宣传,部分群众在高额回报的引诱下已深信不疑,而且还在亲朋好友间发展“下线”,涉嫌传销活动。

此类案件严重扰乱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该类不法组织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动员了大批的参与者,相对在州市、县市级区域发生较多,涉及地域和人员范围有一定的广泛性。通过自称“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常在用互联网、高科技外衣包装下,用虚假、夸大的宣传资料和要求在商业银行开户的形式为其非法行为提高可信度,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此类案件具备一定的非法传销特点。

此外,7月,建行曲靖沾益支行还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为客户挽回资金10万余元。6月27日下午,当班大堂经理在进行自助设备巡视时,发现客户屠女士和其哥哥在ATM前一边打电话一边操作,神情异常,立即上前询问客户是否需要帮助。屠女士不耐烦地说她在网上购物需退款,对方需要验证码和绑定银行卡,这时屠女士电话那头传出一声“你根据我的提示弄就可以了,不要问银行工作人员!”警觉的大堂经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起电信诈骗,劝说屠女士赶快挂断电话,立即通知会计主管,马上安排柜台帮其查明账户信息,发现客户活期账户已被转走10万余元。屠女士顿时慌了神,询问电话那头资金的去向,电话那头却催促屠女士“赶紧把验证码告知,否则资金就无法退回”。经验丰富的主管马上安排当班柜员协助客户办理查询、挂失业务,并将情况上报上级行请求协助查询,告知客户立即报案。此时,另一名当班柜员突然想起之前有朋友遭遇过类似的诈骗,立即联系朋友寻求解决之道,最终通过大家的积极配合,第一时间查明了资金流向,及时拨打第三方平台的服务电话冻结了该笔资金,客户资金暂时安全。之后,支行一方面继续与屠女士保持联系关注事情进展情况,另一方面积极保持与上级行联系,同时还与第三方支付平系解决资金退回问题。经过不懈的努力,客户资金终于全部退回。网点主管耐心向客户解释了这起诈骗案件的主要手法,屠女士这才意识到骗局的可怕,并对支行工作人员积极为客户资金安全着想的敬业精神表示感谢。

招行再次支招防盗刷

虽说攒钱速度远赶不上北上深房价的飞涨,但假如我们辛辛苦苦存的钱,还因为诈骗、盗刷瞬间归零,那将会是什么感觉?不用说肯定是崩溃的,但崩溃也没用啊,只能当理想、青春、财富都被猪给拱了……

近期,诈骗盗刷分子又开始为新一年的KPI(绩效考核)发力了,案件有密集暴发之势,且诈骗手段一直在推陈出新。犯罪分子都这么努力,我们不拼一拼防着点怎么行?只需3分钟,招行给您还原拆解诈骗手法,支招防骗技巧。

现象一:手机突然无法接听或拨出电话。查账发现资金丢失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您的银行卡信息,信息包括身份证件号码、银行卡卡号、密码和手机号等。

第二步:伪造一张您的身份证件后,会试图在移动运营商营业厅挂失补办了您的手机SIM卡。目的是为了截获银行向您手机发送的信息,包括短信验证码和账务变动通知等。

第三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将您银行卡账户上的资金转出。

现象二:客户点击“银行”发送的短信链接,随后资金被盗

第一步: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技术,模仿银行客服电话号码向您发来短信,“提示”您积分兑换现金、手机银行升级或过期等,然后附上“积分兑换”、“升级”的链接。

第二步:您信以为真,点击链接,结果进入了不法分子伪装的钓鱼网站,该网站页面可能会与银行官网极为相似,页面也会引导您一步步输入信息,比如身份证号、卡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或者在短信链接嵌入木马病毒,您一点击手机就中了病毒,该病毒可拦截银行向您发送的各种短信(包括转账时的短信验证码和账务变动通知)。

第三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将您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出。

以上手法可能会让您出了身冷汗,在这个互联网极其便捷的时代,网络欺诈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您的信息就有可能被窃取,一不小心您的手机就会中木马,那如何才能躲避这些骗子,安心舒畅使用互联网呢,下面为您支支招:

1、收到95555相关短信存在疑问,无法辨别真假,不要做任何操作,请及时拨打95555客服电话进行确认(请注意:显示为95555发出的短信也有可能是伪基站所发)。

2、任何以“积分兑换、手机银行过期升级等”理由要求您录入“银行卡信息”的短信都是诈骗行为,千万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链接录入银行卡信息,请妥善保管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银行卡信息。

3、给您的手机和电脑安装正规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杀毒,勿轻信并点开手机收到的链接或图片。

4、通过正规渠道下载招商银行手机客户端,不要通过二维码、其它链接等方式下载。

5、资金转出时,银行都会校验银行卡的取款密码,因此特别提醒您,取款密码不能和登录密码一样,也不能和其它银行卡、互联网用户、网上商城的密码一样。

6、如不慎落入骗局,请及时报警处理。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2

    被告人:马某,男,40岁(其他情况略)。

    1997年2月,被告人马某申请注册A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实际到位5万元。因资金严重不足,马某采取虚填现金、实物投资清单的办法,虚报注册资本195万元,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该公司注册经营范围是:煤炭、水泥、钢材、建筑材料批发、零售。1999年10月,马某与某市煤矿洽谈煤炭购销业务,谎称其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骗取某市煤矿的信任,预付5万元后,提走某市煤矿原煤3000吨,价值45万元。此后,被告人马某将煤碳低于成本价抛售后,得款31万元携款逃逸。案发后,追回赃款15万元,余款被其挥霍。

    法院判决:

    某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马某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诈骗罪某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某市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马某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巨大;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中,采取虚构事实的办法,骗取他人钱财,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其行为已分别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和合同诈骗罪,应实行数罪并罚。某市市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成立,应予支持。鉴于被告人马某虚报注册资金的行为在新刑法之前,该院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第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 十四条、第十二条、第六十九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作出刑事判决如下:

    被告人马某犯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5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

    宣判后,被告人马某不服,提出上诉,认为其与某市煤矿属民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原判认定其构成合同诈骗罪不当,要求二审改判。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审理认为,上诉人马某在申请公司登记时,虚报巨额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其行为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马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定合同的手段,收货后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携款逃逸,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任纪军对所骗货款大部挥霍,无法返还,可酌情从重处罚。马某上诉称其与某市煤矿系民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辩解,与事实和法律不符,不予采纳。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作出刑事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点评: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3

鉴于保险诈骗违法犯罪,是一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违法犯罪。而保险诈骗又是伴随着我国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而存在的一种新的违法犯罪。加之我国现阶段保险制度还不够那么健全与完善,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保险业在其制度上和管理上的某些漏洞,继而进行保险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保险业的正常秩序。基于此原因,笔者最近着重就长江三峡库区某县近年来所案发的5件7之机动车辆之保险诈骗违法犯罪案件,进行了专题调查与研究,感到此类违法犯罪现象不仅有所抬头,面且还逞一定上升势头。因此,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位于三峡工程库区腹心地的某县系一个较边、远、穷一些的大山区农业大县、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过去,这个县机动车辆较少,保险业不发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全县国家的、集体的、个体的各种机动车辆发展很快,据初步统计,该县现拥有各种机动车辆达500多辆,其中,仅县城巫峡镇就拥有300多辆。这些机动车辆基本上都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该县支公司办理了其保险业务,对全县的交通运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流通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机动车辆保险业在其度制上和管理上的某些漏洞,继而使一些机动车辆的投保人或受益人,基于不法动机与目的,故意制造“车祸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达到诈骗其机动车辆保险赔偿金之违法犯罪目的。笔者在专题调查中,发现这5件7人、计20多万元的机动车辆之保险赔偿罪案,均属这种情况、且全部系个体货车营运农民。下面重点列举其中突出的三例:

案例之一 该县巫峡镇苟家村民冯选虎于2000年1月初,多方借款购买一辆东风牌大货车后,由于其资金紧张,加之未办其机动车辆保险业务,该县交通管理部门不准投入营运等客观原因所致,冯又找他人借了一笔款,并于同年6月7日,方才向该县保险部门投保,其保险金额为6万元,保险期为2年(即2000年6月7日到2002年6月7日)。2002年3月,由于冯原购车、投保欠债、货运经济效益不景气,冯又雇请同村农民章后君驾驶此车。冯即与章恶意串通后,要章寻机将车故意开下岩,以骗取其机动车保险赔偿款,以缓解其债务,并许诺章待“事成”后付给其1000元的“工资”。章当即表示完全赞同。同年5月19日,冯再次与章共同策划后,决定次日由章驾驶其车到该县河梁煤矿去运煤的机会作案。5月20日8时许,冯与章同车到河梁途中,选择抱龙镇至马坪两地“结合部”位的肖家岩为作案地点。当日19时许,章驾驶其车载原煤7000公斤向巫峡镇方向返回至作案处,章跳出驾驶室故意将车弃下悬岩报废后,并立即向冯报告。随后冯以“天黑、下雨”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造成此“交通事故”为借口,故向保险部门报了案。业经保险部门调查认定,此案直接造成经济损失4.7278万元,决定按照此《机动车辆保险单》(即合同)规定,该部门实赔偿冯4.6778万元。案发,该县公安机交通警察大队业经多方侦查,方才将此保险诈骗罪案全部事实真相告破。当地人民法院以保险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冯选虎、章后君有期徒刑。

案例之二 该县庙宇镇庙宇村2社村民何培金于2000年10月初,购买了一辆东风牌大货车。2001年10月24日,何以12.6万元的投保金到本县保险部门办理为期1年的投保业务。何在个体营运中,经济效益不好,仍因购车、投保欠债较多,遂起人为制造其“车祸事故”,骗取其保险赔偿金之犯罪恶念。2002年10月11日,何驾驶其到本县庙宇镇两河口运河沙,当车驶至途中的小地名范家沟时,故意开下悬岩,致车报废。随后即以“发生交通事故”为由,向该县保险部门报案索赔。业经保险部门核定,共赔偿8.9680万元。案后,何被该县人民法院以保险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案例之三 该县福田镇凌云村5社农民杨坤松于2002年2月,以3.2万元的价格购买同村3社农民夏云国“环都”牌小型农用货车(此车原于2001年9月4日投保)。杨在营运中发现其车老化、动力较差、买亏了,即产生诈骗其机动车保险款之犯意。2002年8月26日下午,夏驾驶其车给个体商户陈录勇从该镇往龙溪镇运百货,当车驶至途中的石寨村一岩边下坡处时,故意将车开下岩,造成连车带货全部报废。杨立即通知夏云国,然后由夏向该县保险部门报案并出席现场,后经保险部门确认赔偿其车辆损失3.2万元。同年9月2日,杨坤松自知亏理,方才将此“车祸”的全部事实真相告诉给夏云国。杨在夏的规劝下,于同月3日主动到当地派出所投案自首后,被依法从轻判处。

当前,三峡库区某县个体机动车辆保险诈骗罪案的原因主要是:

-机动车辆保险部门业务上、制度上和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注重经济效益,轻保险法规的宣传教育之“一重一轻”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如该县巫峡镇高塘村3社个体农民汽车运输户匡安尧反映说:“我私人虽与本县保险部门签订了其机动车辆保险单(2002年3月3日至2003年3月3日),实际上我根本就到保险部门去签,只是把保险款交了,才能投入营运。随便后请别人去办的手续,保险单上只是打的我的名字。由于我不识好多字,保险部门从未对我进行保险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直到这次保险赔偿时,我才过细看了保险单的内容。像这样投保,哪有不事的。现在我方才知道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啊!。”表示今后要好好学习保险法,严格依法办事。

-投保人未量力而行购车而投保,因而欠债多、加之其经营技能差、效益不好,从而易引发其保险诈骗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机动车辆的投保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关于“诚实信用”原则。

-对机动车辆之保险诈骗违法犯罪打击不力。如机动辆投保人、保险诈骗犯罪分子冯选虎、章后君作案,本应依法逮捕归案,而当地公安机关却对其作了取保候审,从使其不能及交付人民法院审判。又如机动车辆投保人、保险诈骗犯罪嫌疑人李正富涉案数额达3.1145元,因诈骗未遂,对其可比照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可是,当地公安机关却对其作的撤销案件处理。很显然使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占了便宜,不利于打击个体机动车辆保险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4

一、工作重点

打击商业欺诈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着力整治和打击六类商业欺诈行为:商业零售企业不规范促销行为;商业零售企业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行为;服务业违规经营行为;虚构或夸大特许经营品牌、骗取加盟费行为;对外贸易领域中各类以虚假合同等方式骗取资金和虚开出口发票的行为;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投资领域中虚构项目、虚假广告和招商信息、无证经营以及超范围经营等行为。

二、工作任务

(一)整治商业零售企业的不规范促销行为。商务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商业零售企业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查处不正当促销行为,维护和规范商业零售行业公平竞争秩序。商务主管部门对商业零售企业促销活动进行行业管理,加强监督和检查,对本地区不规范促销行为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引导商业零售企业开展适当的促销活动。价格主管部门要对商业零售企业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税务部门要对商业零售企业促销活动中的偷逃税行为进行查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商业零售企业从事欺骗性有奖销售、巨奖销售,在促销活动中销售不合格商品以及掺杂、掺假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在促销活动中采用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进行查处,并会同有关部门规范商业零售企业的促销宣传行为。

(二)整治商业零售企业超期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的欺诈行为。商务部要会同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有关规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预防、查处商业零售企业超过合同期限占压或骗取供应商货款的欺诈行为,促进商业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商务主管部门要对商业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进货交易行为加强行业管理,对本地区商业零售企业占压供应商货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向社会公告长期占压供应商货款涉及户数众多、数额巨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名单,确定重点监控企业。工商部门要依法对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行为进行查处,研究建立企业异常变更工商登记事项的预警机制,尤其是对重点监控企业加强监管,发现问题依法及时查处,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以美容美发业为突破口,整治服务业中存在的欺诈行为。商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行业管理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对美容美发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督促经营者落实产品进货查验等制度。工商部门要加强对美容美发业广告宣传和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对虚假广告和涉嫌不正当竞争的,依法予以处罚,同时要加强美容美发店内商品的监管,实时美容美发店内商品质量监测结果,对不合格的商品予以曝光,问题严重的坚决清除出市场,并查清进货渠道;质检部门按照有关部门移送的生产源头情况进行彻底追查,依法追究质量及制假责任;价格主管部门要对美容美发店虚构原价、促销价格表示无依据或无从比较等价格欺诈行为进行查处。

(四)整治和打击商业特许经营中的欺诈行为。商务部门要开展对本地区特许经营发展情况的摸底调查,确定重点监控地区和企业。工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特许经营广告的管理,对特许人披露信息不完整、不规范,没有任何风险提示,或故意夸大投资回报的广告进行清理。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工商部门加强对特许经营展会活动的规范管理,对利用展会进行商业欺诈的参展企业,工商行政部门要予以查处。公安机关要对涉嫌诈骗的特许经营企业立案侦查。推动出台《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

(五)整治和打击对外贸易领域的商业欺诈行为。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等部门要在外贸领域发挥各自监管职能,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发现欺诈线索的部门要及时向其他部门通报,制止欺诈行为。积极推进对外贸易信用体系建设。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税务、海关等部门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尽快制订有关出口发票管理的措施,整治虚假出口、低报瞒报价格和低开虚开出口发票的行为。

(六)整治和打击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欺诈行为。商务、工商和发展改革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严厉打击对外经济合作活动中虚假劳务、工程和招商信息,欺骗劳务人员、施工单位和投资者签订虚假合同以骗取钱财的行为;打击无资质、超范围经营行为。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开展境外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商务部门要会同建设部门对拥有建筑资质的企业在境外开展承包工程业务中的欺诈行为进行查处。外汇、海关部门要对对外经济合作领域违反外汇、海关管理规定的欺诈行为进行查处。公安机关要对涉嫌利用虚假外派劳务、境外工程和境外投资等信息进行诈骗的行为立案侦查。

三、治本措施

(一)完善法规,强化监管。要针对商业欺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敛财、骗取银行贷款、占压骗取供货商货款等欺诈行为,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制订、修订法律法规,堵塞法律和制度漏洞。各地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涉嫌商业欺诈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及早发现、准确定性、依法严厉查处,彻底消除社会隐患。

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依据有关法规,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的衔接配合,整合监管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反欺诈预警机制,完善商贸企业的准入退出机制。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兴商”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各种诚信创建活动。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在已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和“百城万店重诚信”、“诚信纳税”、“守合同重信用”等各类诚信创建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深入开展“诚信兴商”主题创建活动的新形式、新路子。二是开展企业信用培训教育。加大企业信用培训教育力度,督促和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诚信立业,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和改善内部信用管理工作,形成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大力推动行业信用建设。要选择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行业,开展信用建设试点工作,引导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信用公约,开展信用信息服务和“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建立督查指导制度等方式推进行业信用建设,服务会员企业。四是加强诚信宣传。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今年9月,结合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要对各地开展“诚信兴商”活动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守信光荣得利,失信可耻受罚”的社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周密部署,认真落实,务求实效。

(二)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的责任。各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到实处。涉及跨区域的打击商业欺诈工作,各地区之间要协调联动。

(三)建立部际沟通协调机制。商务部统一组织协调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宣传、发展改革、公安、劳动保障、建设、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等部门参与,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会议、简报、督查、报告等工作制度,按照各自职责承担相应工作。参加部际沟通协调机制的部门,要确定专项行动的负责人和联络员。

(四)充分发动群众,营造商业欺诈无处藏身的社会环境。普及防骗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欺诈的警惕性;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对欺诈行为露头就打,使其难以为害;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揭露骗术骗局,曝光典型案例,使群众放心,欺诈者寸步难行。

五、工作安排

从*5年5月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动员部署阶段(*5年5月一*5年6月),召开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制定专项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工作。

组织实施阶段(*5年7月一*6年4月),按照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组织实施。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不是卡卡”为你整理了这篇市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上和财产上的损失,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愈加呈现出手段高科技化、形式多样化、作案隐蔽化的特点,防范打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0年11月30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民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43.5%)

B、女(56.5%)

2、您的年龄:

A、18-22岁(8.9%)

B、23-35岁(53.2%)

C、36-59岁(30.6%)

D、60岁及以上(7.3%)

3、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6.5%)

B、中专、初中(14.5%)

C、大专、高中(29.8%)

D、本科及以上(49.2%)

4、您的职业情况:

A、在校大学生(4.0%)

B、企业(33.1%)

C、学校、研究机构(7.3%)

D、政府及事业单位(24.2%)

E、自主创业(14.5%)

F、自由职业(16.9%)

5、您是否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

A、非常了解(12.9%)

B、比较了解(38.7%)

C、基本了解(33.1%)

D、不太了解(9.7%)

E、不了解(5.6%)

6、您周围是否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

A、是(75.8%)

B、否(24.2%)

7、您有没有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

A、有(79.8%)

B、没有(20.2%)

8、您遇到的是何种诈骗类型(多选):

A、征婚交友诈骗(6.5%)

B、刷单诈骗(34.7%)

C、冒充“公、检、法”诈骗(31.5%)

D、冒充客服诈骗(32.3%)

E、网络贷款诈骗(29.0%)

F、招聘诈骗(30.6%)

G、中奖诈骗(25.0%)

H、其他诈骗类型(16.1%)

I、没有遇到过网络诈骗(20.2%)

9、如果您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会怎么办?

A、故意和对方斡旋(8.9%)

B、不理会,直接挂断(61.3%)

C、将电话加入黑名单或者标记诈骗电话(29.8%)

10、就个人而言,您认为您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如何?

A、非常强(16.1%)

B、比较强(53.2%)

C、一般(19.4%)

D、比较弱(8.9%)

E、非常弱(2.4%)

11、您在何种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多选):

A、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预定酒店(58.9%)

B、网上购物、订餐(39.5%)

C、办理会员卡(29.8%)

D、注册网站(34.7%)

E、填写街边发放的调查问卷(21.0%)

F、填写报名信息登记表(42.7%)

G、连接公共场所的WIFI(10.5%)

12、填写了个人信息后,您是否有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

A、有(64.5%)

B、没有(35.5%)

13、您是否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

A、是(60.5%)

B、否(39.5%)

14、您认为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A、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迷惑性强(49.2%)

B、个人信息泄露严重(59.7%)

C、个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较低(39.5%)

D、犯罪成本低,惩戒力度不够(52.4%)

E、电信、银行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39.5%)

F、诈骗的手法简单,容易传播及被仿效(33.1%)

G、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力度不够(29.8%)

H、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也越来越大(21.0%)

15、在您看来,下列哪些举措有助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多选):

A、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58.9%)

B、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力量,并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55.6%)

C、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59.7%)

D、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犯罪(55.6%)

E、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增加诈骗活动的风险和难度(52.4%)

F、加强行业监管,减少行骗空间(39.5%)

G、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35.5%)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124人,其中男性54人(43.5%),女性70人(56.5%)。接受教育情况:61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49.2%,其余63人为大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调查总数的50.8%。年龄情况:18-22岁11人(8.9%),23-35岁66人(53.2%),36-59岁38人(30.6%),60岁及以上9人(7.3%)。职业情况:在校大学生5人(4.0%),企业41人(33.1%),学校及研究机构9人(7.3%),政府及事业单位30人(24.2%),自主创业18人(14.5%),自由职业21人(16.9%)。

参与调查的124人中,超过半数(84.7%)的人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手段方式有一定的了解,75.8%的人周围有电信网络诈骗发生,79.8%的人接到过诈骗电话或短信,这些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是刷单诈骗(34.7%)、冒充客服诈骗(32.3%)、冒充“公、检、法”诈骗(31.5%)、招聘诈骗(30.6%)、网络贷款诈骗(29.0%)等方面。如果遇到疑似诈骗的电话,61.3%的人会不理会,直接挂断,29.8%的人会将电话加入黑名单或者标记诈骗电话。

就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而言,16.1%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非常强,53.2%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比较强,19.4%的人认为自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一般。调查显示,参与调查者主要在以下五种情况下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告知,包括:购买火车票飞机票、预定酒店(58.9%);填写报名信息登记表(42.7%);网上购物、订餐(39.5%);注册网站(34.7%);办理会员卡(29.8%)等。在填写了个人信息后,64.5%的人会注意个人信息保密工作。

从调查结果来看,60.5%的人学习了解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在参与调查者看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信息泄露严重(59.7%);犯罪成本低,惩戒力度不够(52.4%);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形式多样,迷惑性强(49.2%);个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较低(39.5%);电信、银行等部门存在监管漏洞(39.5%)等。对于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59.7%);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58.9%);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力量,并加大对其经费的投入(55.6%);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犯罪(55.6%);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制,增加诈骗活动的风险和难度(52.4%)等。

三、建议与意见:

关于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参与调查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意见: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进一步规范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的执法程序、执法流程、执法行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同时加大法律法规对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信息等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成本,从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第二,建立完善公安机关与电信、金融部门的联防体系。公安、电信、银行等应建立完善部门及企业联防联治的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犯罪苗头,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帮助受害人紧急止损。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6

【英文摘要】Insurancefraudthreatenshealthydevelopmentofinsuranceindustryseriously.Tocrackainsurancefraudcase,thefollowingpointsshouldbegrasped:registerofreportingacaseshouldbemadeindetail;thesceneofaccidentshouldbesearchedseriously;thedocumentshouldbeexaminedstrictly;theprocessofinsuringandclaimingforcompensationshouldbeanalyzed;technicalauthenticationisalsoneeded

【关键词】保险诈骗;侦查

【英文关键词】insurancefraud;investigation

【正文】

当前,随着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展,保险诈骗犯罪愈演愈烈,成为危害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毒瘤。“入世”以后,我国保险市场将逐步开放,保险业面临的风险也将增大,保险诈骗犯罪将对保险业构成更加严重的威胁。对此,急需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加以遏制。加强保险诈骗案件的侦查,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是公安工作服务于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笔者在此对保险诈骗案件的侦查方略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做好报案登记与谈话,详细了解发案经过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一般会通过各种方式向保险人报案。有的案件,如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伤亡的案件,投保人、受益人在向保险人报案的同时,还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保险人接到报案后认为其中有诈,再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登记与谈话认真、细致与否直接关系到侦查工作的成败。在这一阶段,由于案发不久,即使行为人有意诈骗,也不可避免地会留有漏洞,而来不及弥补。而对于出险真正原因、经过可在日后通过有关部门的调查、鉴定加以证明。因此,报案时陈述的案情可能与事后的调查结果或鉴定结论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对于识破保险诈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可能为侦查人员查明保险诈骗事实提供线索。所以报案登记、报案时所作的登记与谈话记录,对于侦查工作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及时收集证据,固定出险经过,不仅无法全面掌握案情,而且会使骗赔者有了任意改变陈述的机会,使以后的侦查工作陷于被动,甚至导致骗赔得逞。

二、认真勘查出险现场

出险现场是证据的可靠来源地,勘查现场是收集证据、识别诈骗的重要途径。现场勘查的任务,一是查明事故的原因及有情况;二是收集、记录、固定现场的有关证据。对于具有保险诈骗嫌疑的保险事故现场应重点勘查。正常的出险现场与当事人陈述的出险经过相吻合,而且痕迹物证的分布排列也符合客观规律。而骗赔案件,不仅出险情节反常,而且现场布设离奇,并且常有顾此失彼的破绽。[1]如某杀人骗赔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初某以自己为受益人,为其母亲投保意外伤害险,随后趁其母亲熟睡时,将她放火烧死。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时,初某称因为前一天烧热水渍酸菜,炕烧得很热,才导致被褥被烤着,其母亲被烧死。经仔细勘查,发现炕头位置的地板革表面被烧焦,但背面却无过火痕迹,说明火不是自下而上燃烧起来的,因炕热失火的理由并不充分。另外,从屋内被烧烤的程度看,瞬间火势很强,好象是汽油酒精等易燃物突然爆燃所致。对此,初某不能自圆其说。经侦查,证实了其杀人骗赔的犯罪事实。[2]

三、严格审查相关的证明文件和卷宗

在保险诈骗案件侦查中,对有关证明文件的审查是重要环节之一。受益人提供的证明文件因险种不同而各不相同,无论何种证明文件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一)审查证明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审查中须注意证明文件的内容与报案时提供的情况有无矛盾;证明文件的各项内容之间有无矛盾;各种证明文件之间有无矛盾。如对医疗保险索赔证明文件的审查主要看用药处方及其治疗药物是否符合病(伤)情诊断,如果符合病(伤)情诊断,则要进一步审查所用的药物是否超过正常用药量、药品价格是否符合规定等有关事项。此外,还应结合案情,对诊断书和病历作全面分析,必要时可对伤病的部位进行复查。

(二)审查证明文件有无伪造、变造迹象。在审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单证各联的编号是否连续;二是证明有无涂改;三是证明文件上的印鉴是否清晰。

如美籍华人张某在美国某保险公司为自己及全家投保了意外伤害险,随后其受益人谎称张某及全家在中国遭遇车祸身亡,向保险公司索赔并提供了相关证明文件。美保险公司委托中国一商业调查机构对此案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在审查证明文件时发现以下几点疑点: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上所用印鉴为“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印鉴中,将“交通警察”缩写,违反常规。2、“死亡报告单”中所用印鉴中心为红“十”字,而不是红“五角星”,这在中国,同样是不可能有的。3、“火化证明”中的字迹比较模糊,并有涂改痕迹,这也非常可疑。后经深入调查,真相大白: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及印鉴系伪造,经证实该交通大队并未处理过这样的交通事故。2、“死亡报告单”及印鉴系伪造件,经核实该医院根本没有治疗过因车祸而送来抢救的一家三口,另外医院的公章中间是“红五角星”而不是“红十字架”。3、“火化证明”是用他人证明的复印件篡改而成。至此,投保人张某及受益人的保险诈骗事实被彻底揭露。[3]

(三)审查理赔卷宗,发现内外勾结骗赔线索。保险诈骗案件除了不法分子刻意而为,还有相当数量的案件是保险公司内部人员内外勾结作案。这类诈骗案件通常是在诈骗得逞之后通过复查才会被发现。全面审查理赔卷宗,是发现这类案件的重要方法。[4]涉嫌骗赔的理赔卷宗有下列特点:一是重要情节模糊不清。如出险、报案、勘查的确切时间不明;出险的具体地点和详细经过不明;不登记出险损失的细目情况等。二是卷内材料矛盾和漏洞较多。如出险情节不合逻辑;材料内容自相矛盾。三是证明文件明显虚假。如应由多部门、多人完成的文件却只有一人笔迹;材料制作不规范,数量不配套;印鉴模糊等。

四、研究投保、索赔经过,发现骗赔征象

骗赔征象,是指保险诈骗犯罪在初期所暴露出的疑点。在保险诈骗案件中,尽管行为人采用各种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但仍会暴露出蛛丝马迹,只要抓住疑点,认真核查,多数保险诈骗犯罪是能够揭露的。

(一)主动投保

即投保人主动到保险公司或找保险人投保,或详细了解索赔事项及要求。目前,一般人的风险意识还不强,对保险了解不多,绝大多数投保人在保险人反复动员下才决定投保(当然确实有一部分投保人文化素质、经济地位较高,具有风险意识而主动投保),但意图实施诈骗的人则往往主动上门投保。因此,虽然主动投保的不一定都有道德风险,但具有道德危险的保单往往是主动投保的。

(二)超额投保

对于财产保险而言,超额投保是指投保人所投保险金额超过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投保人夸大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或将别人的财产冒充自己的财产投保,并提供虚拟的证明文件,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即可获取高于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的赔偿。对于人身保险而言,超额保险是指所投保险保费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衡量是否为超额投保,是以投保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为标准的。如果投保人的收入较高,其投保的高额保险也不一定是超额保险,而是正常的投保。也有些超额投保是未考虑周密,只想到要有保障,但没想到自己的经济能力。但无论怎样,超额投保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因为保险诈骗也大多表现为超额投保。

(三)高额保险

即保险金额畸高。高额保险中未超过投保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的部分,道德风险相对较小;而超过其经济承受力的超额保险,则蕴藏着较高的道德风险。

(四)集中购买

即在多个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保险利益的保险标的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只为其中的一个购买了高额保险,表现出保险标的集中、投保时间集中、投保金额较高的特征。集中购买的保险,通常蕴藏较高的道德风险。

(五)分散投保

即为了避免保险金额超过保险公司核保调查的标准,分别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中小额保险,从而获得高额保险。

(六)重复投保

即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或二个以上保险人投保。重复投保虽不为《保险法》所禁止,但须将重复投保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且保险事故发生后赔偿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如果投保人违反上述规定,不将重复投保情况通知保险人,则有欺诈之嫌。

(七)隐瞒情况

即对于保险人承保决定有重大影响的保险标的的实际情况。如投保人身保险,当保险公司提出体检要求时,起先是坚决反对,百般阻拦,当阻拦不成时,又可能转而欺骗被保险人接受体检,或者找替身接受体检。

(八)保险利益可疑

人身保险中,投保人为表亲、干妈、干女儿、未婚妻(夫)等非直系亲属投保,而且保险金额较高;抚养者、赡养者为被抚养者、赡养者投保高额保险,且投保人与受益人为同一人,而被保险人并不知情。

(九)投保人有酗酒、吸毒、赌博等恶习或有诈骗等前科

这类人具有实施保险诈骗的可能性。

(十)增加保险金额

投保时属于正常投保,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投保人要求增加保险金额,变更后的保单如果出现集中、超额、高额的特点,则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诈骗的可能。

(十一)变更受益人

人身保险在保险期间变更受益人的情况下,要注意受益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看是否存在道德风险,被保险人同意书是否有疑点。

(十二)保险单质押

在保险期间,受益人将保险单质押,也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保险法》第55条明确规定,依照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所签发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质押。

(十三)索赔时表现可疑

保险诈骗案件侦查中,如果发现受益人在索赔时出现以下反常表现,应进行进一步查明原因:

一是索赔要求异常迫切。有的受益人经常打电话,并威胁要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请律师催办。

二是保险事故的发生存在疑点。如事故原因、性质不明;事故发生日期距离索赔日期较远;事故发生日期距离投保日期较近或距保险合同终止日期较近。

三是索赔前表现反常。索赔前不久向保险公司查询保单是否有效;索赔前不久向保险公司咨询索赔事宜;索赔前不久变更受益人。

四是索赔时对出险经过的陈述自相矛盾。

五、围绕案件关键问题进行技术鉴定

保险诈骗案件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较多。通过技术鉴定,能够有力地揭露作案人实施的诈骗行为。在查明发案经过,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案件的不同特点,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问题进行技术鉴定,以揭露假象。常用的鉴定有有痕迹鉴定、笔迹鉴定、法医鉴定。通过痕迹鉴定,根据遗留痕迹的数量、方向、形态、距离、角度可推断形成痕迹的工具种类和痕迹形成原因;通过笔迹鉴定,可以查明证明文件是否原始书证,字迹是谁所写,内容有无添加、涂改和伪造,印章是否为私刻;通过法医学鉴定,可以确认病(伤)情是否存在,是否自伤等。

在侦查中,如果发现受益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涉嫌保险诈骗,而因无确凿证据,其拒不承认实施诈骗的情况下,可委托司法机关对其进行“测谎”,以判断其是否实施了诈骗。如河南某市郭某于1997年11月30日在当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他身患重病的儿子投保了99鸿福终身保险。2000年8月,其子猝死。保险公司在调查中发现其为儿子带病投保,但郭某拒绝承认。保险公司即通过当地司法机关用“测谎仪”对郭某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郭某在儿子投保前是否生病的问题上说了谎。郭某被迫承认了诈骗事实。

六、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案件线索

保险诈骗犯罪的知情面较窄,广泛开辟线索来源显得尤其必要。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现犯罪线索:

(一)与保险公司联合设立举报电话,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利用合理的物质奖励,鼓励知情人提供保险诈骗线索。

(二)根据特定案件侦查的需要,物建犯罪嫌疑人的关系人作为耳目收集线索。需要注意的是,所物色关系人应具备知情条件,并且愿意为公安机关收集线索。如有必要,应给予关系人一定的物质鼓励。

(三)与有关单位建立固定联系。根据保险诈骗案件侦查的需要,加强与医院、药店、检察机关、法院等单位的联系,从中获取可资利用的线索。

(四)广泛走访有关知情人员。走访的范围:一是通过事故现场周围群众,了解事故发生的详细经过及反常现象;二是通过当事人的工作单位,了解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经营状况、平常表现等;三是通过与事故有不同利益关系的其他人,收集他们对事故的看法及其依据。

七、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主动挖掘保险诈骗线索

对于保险诈骗而言,惩治是一种最好的防范。因为通过惩治不仅剥夺了违法犯罪分子再次实施保险诈骗的能力,而且对于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能够起到震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目前,一些保险企业对于惩治保险诈骗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担心司法机关介入会影响企业形象,吓跑客户,减少自己的市场份额,因而对保险诈骗一味姑息,仅拒赔了事,而不向公安机关报案。这种做法实际上纵容了违法犯罪分子,助长其侥幸心理,使其变本加厉地进行保险诈骗。从长远来看,还将导致保险市场环境恶化,进而损害保险业自身的利益。因此,公安机关应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主动挖掘保险诈骗线索,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动员保险公司在发现保险诈骗线索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应向其宣传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48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准是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但不是报案的标准。对于未达到上述标准的,也应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行政处理。另外,对于在实施保险诈骗过程中被及时发现,未能得逞的不法分子,也应报告公安机关。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的,是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此,只要发现保险诈骗行为,无论是否骗取保险金,都应报告公安机关。二是向保险公司调取有关证据材料。在接到保险公司报案时,应让其将掌握的有关证据材料提供给公安机关,以便对对案件性质做出判断,并开展进一步的调查。三是布置保险公司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应交代保险理赔人员,在报案前设法稳住涉嫌诈骗的行为人,以免其逃跑、毁证;在侦查阶段,应充分利用保险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丰富及对当事人情况熟悉的优势,由其帮助调查取证,向咨询保险业务及相关法律问题。四是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共同防范和打击保险诈骗。如有些地方保险企业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成立了“防诈骗侦破小组”,联合调查有疑点的理赔案件,查处骗赔案件,有力地打击了骗赔违法犯罪,维护了保险企业的合法权益。[5]这一做法值得在实践中推广。

【注释】

[1]李玉泉.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对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55.

[2]中国保险网:故意纵火烧死生母骗取保险金案[EB/OL]./juan/newslist.asp?id=14950,2000-09-05.

[3]中国保险网:境外出险理赔调查的最佳途径/juan/newslist.asp?id=23483,2001-03-19.

[4]庄洪胜、刘志新.保险欺诈骗赔特征与对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167.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7

邮政来电布迷阵,

步步为营设陷阱

2011年10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家住厦门市的陈女士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她一接起电话就听到一段语音提示:“中国邮政通知:这里有您的一份包裹,请速来领取,电话3115169。”

陈女士很喜欢在网上购物,现在的网店都是通过快递包裹的方式来发货的,对于自己有包裹的事,一点都没有怀疑。她按照语音提示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哪知道,才一接通,对方的话就让她吓破了胆。

电话那头,“邮政工作人员”告诉陈女士,她的包裹中含有海洛因和十几张银行诈骗卡。她顿时被吓得不知所措。对方好心地告诉她,由于涉及问题,公安局已经立案,让陈女士赶紧联系公安机关,并提供一个公安局的电话号码。

陈女士心急如焚,拿起手机按照对方给的公安局号码拨打过去。接电话的人自称是厦门市公安局民警。他告诉陈女士,包裹里涉及,性质非常严重。警方正在全面调查中,希望陈女士积极配合;如果不配合,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因为办案需要,陈女士绝对不能泄密。

慌了神的陈女士急忙向“民警”解释:“我是平常老百姓,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包裹绝对不是我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自己名字的包裹出现。”“民警”反过来安慰她:“不要着急。可能是有人泄露了你的资料。”

对这位“警官”的推测,陈女士立即就信了,想着自己有好几张信用卡,又经常在网上购物,还注册了不少的网站,很有可能是一不小心被不法分子窃取身份资料。然而,就在她以为已经给警方解释清楚这件事情,可以不用担心的时候,“民警”的一席话,又让她紧张起来。

“民警”说,由于包裹里的银行卡都是以陈女士的名义办理的,其中涉及赃款,所以凡是以陈女士的名字开户的所有银行卡,都要暂时冻结。就在陈女士不知所措的时候,“民警”又对她说:“如果您不想账户冻结后无法取钱,又不影响案件侦办,你可以先把钱转到警方的安全账户里。”接着,“民警”提供给陈女士一个银联中心的电话号码。

陈女士按照这个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一步步地指导她,如何填单,如何转款……就这样,陈女士先后转了22万元钱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中。这一切都完成后,陈女士松了一口气,觉得可以放心了。

回家之后,陈女士还一直惦记着那位警官对她的叮嘱,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她的丈夫。直到第二天,再回想这一切的时候,她反倒觉得有点不对劲又拨打那个所谓的警方电话,想询问案情进展情况。“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关机。”陈女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受骗,立即报警。

陈女士的报案,让厦门公安局同安分局的民警十分重视。他们发现,陈女士已经不是第一个受害者。在此之前,已经有好几个人前来报案,被骗的过程也和陈女士差不多。根据厦门市公安局领导的指示,由刑侦支队和同安分局成立“11・4”联合专案组。

专案组将涉案数量和案情进行梳理发现,仅仅在2011年10月中旬,整个厦门市发生类似案件46起。根据这些案件受害者的描述,他们都是在接到所谓“邮政局”的电话后,一步步跌入圈套的。

民警分析,这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诈骗团伙。尽管受害者对被骗的过程都描述得很详细,却无法提供行骗者的外貌以及身份等信息。整个诈骗团伙就像一个谜一样,隐藏在电话的那一端。

辛苦蹲守锁踪迹,

缜密部署破案件

受害人与骗子未曾见面,线索是一个个已关机的电话号码,如何才能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身影呢?专案组民警想到,既然这伙骗子引导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的账户,那么他们肯定会去银行转账或者取款。这样一来,银行的监控应该会留下他们的行踪。

经过查看银行监控,警方锁定两女一男三名专门负责取款的犯罪嫌疑人。随即,多组民警分布在各个犯罪嫌疑人可能出现的银行门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往来于银行内的人群,仔细与银行监控提供的画面进行对比,不放过每一个相似的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蹲守,警方终于发现监控中的两女一男的身影。三名犯罪嫌疑人活动规律是:每天上午一起出门,四处闲逛。在接到取款电话后,驾车去银行,主要由两名女子进去取款。中午三人一起吃饭,饭后再去银行,下午5时许离开。

警方掌握了取款人的行踪,但现在显然还不是抓捕的最好时机。这些犯罪嫌疑人仅仅是取钱的人,打电话行骗的人又在哪里呢?有多少人,也是未知数。专案组决定继续跟踪,等待取钱的人和团伙的其他成员接头碰面。

一天,民警发现这三名嫌疑人取完钱后开车离开厦门,往泉州南安方向开去。难道他们是要去和其他成员接头?民警不动声色地紧跟在后面。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三人在南安市诗山镇梧埔山下的一个村子里停下来,进入其中一栋3层的居民楼。

看来这个诈骗团伙的老窝就在这里。屋内的情况如何,犯罪嫌疑人到底有多少人,这个房屋的结构又是怎么样的,警方一无所知,不敢贸然行动,决定秘密展开的调查。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村子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陌生的面孔,难免会让人怀疑,如何才能不打草惊蛇,成功地采取抓捕呢?

侦察员有的推着货车,化装成小摊贩;有的拎着袋子,弄得像收废品的;通过周边村民的介绍和对屋内人员的监控,很快,一条条新的线索反馈回来。警方发现,这个诈骗团伙的成员大约有七人,分成两个部分,一伙是“诈骗组”,负责打电话发诈骗短信;另外一组就是警方跟踪的“取钱组”。令警方奇怪的是,这个团伙的成员都不是本村的人。

这伙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十分规律。他们“朝九晚五”,准时上下班。早晨9时开工,下午5时结束,从安溪县魁斗镇开车到五十公里之外的南安。为了确保抓捕行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乔装成各种人员的民警们早就在当地做好一切准备,只待指挥部一声令下就收网。

2011年12月1日凌晨3时,天还没亮,专案组悄悄在梧埔山“窝点”附近布置警力。9时许,接到“行动”的暗号指示后,收网行动开始。民警迅速冲进居民楼,将每一层封锁,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月治(女)、柯德明、柯艺成等人,现场缴获一台电脑、16部手机、两百多张银行卡;与此同时,负责抓捕取款嫌疑人的另一组民警,也传来好消息,三名负责取款的犯罪嫌疑人黄永杰、林桂梅、孙宝婆全部落网。

经过警方的查实,从2011年7月至11月底,这个诈骗、取款“一条龙”的特大诈骗团伙疯狂作案,初步统计涉案一百多起,涉案金额近三百万元,受害者遍及全国多个省市。随着这个诈骗团伙成员的全部落网,厦门特大“违禁邮包”诈骗案宣布告破。

精心设计的骗局,

一本万利的新型诈骗

一个看似骗术并不高明的诈骗团伙,竟能成功作案一百多起,是什么原因让骗子屡次得手?

“取钱组”组长黄月治,1977年生,福建省安溪县人。2007年,她在上海因诈骗罪入狱,出狱不久再次重操旧业,2009年又在莆田被抓获。2010年,黄月治被释放后回到老家,一直在寻思如何轻松赚大钱。一位同行向她“传授”“邮包”这种新型的诈骗技术。一台电脑,几部手机,批发来的银行卡,再叫上三五个人,就可以成立“诈骗工作室”,一本万利。

趁着种茶的淡季,黄月治开始精心计划,将亲生儿子、18岁的柯艺成,16岁的外甥柯艺锋和同村老乡柯德明等人招至麾下。“诈骗组”成员有“邮政人员”、“警察”和“银联人员”等, 掌握着“核心技术”,电脑是他们用来群发语音提示短信的,手机则是他们用来和受害者沟通的工具。

这些人事事小心,为了逃避打击,骑着摩托车,不住酒店不入宾馆,专门借宿在亲戚家。每天早上天刚亮,4人就骑着摩托车,行程近一个多小时,从安溪南安交界的奎斗镇,骑到梧埔山的远方亲戚家中。作案时,4人躲到3楼的小阁楼里,摆好电脑,各就各位,开始打电话。

“您好,我是中国邮政,这里有一份从云南寄来的邮包,邮件安检人员检测到里面有十几张银行卡和海洛因等违禁品。如果这是你的包裹,你必须负法律责任,如果不是你的,赶快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拨打电话31***51报警,经核实查证后,警方会还你一个清白。”柯艺成冒充邮政人员,负责打第一通电话。一旦被害人相信,就会拨打假冒的警方电话。接下来就有冒充警察、银联人员的人员分工作案,最终把钱骗到手。

到了天黑,4人收拾好作案工具,骑摩托车赶回奎斗镇家中。路上一趟要骑一两个小时。不过每天至少进账的20万元,让他们忘记了疲劳。

“取钱组”相比“诈骗组”,是劳力活,需要到处跑,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为“工作方便”,他们从车行租了一部起亚轿车,到处“打游击”。他们的绩效是按“抽成”,换句话说,从银行取出1万元赃款,有100元到150元的抽成――以10万元一次计,就能有千元“收入”。

在本案当中,犯罪团伙利用人们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会陷入害怕焦虑这样的情绪当中,从而失去冷静的思考,而多角色的扮演环环相扣,让更多的受害者产生一种真实的幻觉。其实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只要你保持清醒,就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是漏洞百出的。比如,要想找当地邮政局和公安局的电话,可以直接拨打114查询,甚至直接拨打110询问,而不是按照语音留言,去拨打座机号码。在快递包裹频繁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时候,切莫再被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所谓“违禁包裹”来行骗。

【前卫拍案】

小心邮包

邮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包裹正常的投递方式,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普通包裹,邮局会向收件人寄出《领取邮件通知单》,通知其到指定网点领取;第二种是快递包裹,通常投递人员直接送件上门签收。如果隔一段时间后仍然无人领取,就会寄出《催领邮件通知单》,再无人领取,超过一定时限则退回寄件人。

无论上述哪种方式,邮局都不会采用电话通知,也不会私自拆开用户的包裹,如果怀疑包裹中含有违禁物品,邮局会直接报案,通知公安部门处理。如遇到类似情况且无法辨别真伪,应前往就近的邮政营业网点咨询,或致电全国统一服务热线11185咨询。

反诈骗治理报告篇8

垃圾短信已然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人们早已不堪其扰。因而当工信部宣布将推出手机实名制的政策时,虽然社会对该政策可能引发个人隐私泄露而产生过新的忧虑,但为了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遏制垃圾短信的生存空间,打击电信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诈骗犯罪,多数人还是咬牙选择了支持态度。因为大家相信手机实名制可以换来一个不受无关事务打扰的宁静移动空间。

2010年9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手机实名制,但垃圾短信和诈骗短信不减反增,甚至还层出不穷地出现了“响一声电话”、“猜猜我是谁”等新骗局,制定手机实名制的初衷,似乎离现实越来越遥远。

有人不禁要问,一个愿望良好的政策,为何在实施中就变形走样了?惩治垃圾短信、诈骗短信,究竟是工信部在技术上之不能,还是在行动上之不为?

从近几年新闻报道的大陆和台湾联手破获的多起台湾人在东南亚面向大陆手机用户实施的电信诈骗案,媒体披露运营商手里持有的“红名单”(不被垃圾短信骚扰的重要领导人名单),以及早就实现的手机GPS定位技术来看,我们丝毫不怀疑中国的运营商们在技术上完全能够管得住垃圾、诈骗短信的滥发,前提是只要他们愿意动起来。但就现状而言,既然这些烦人信息已经成为令人无处可躲的害人之物,那我们只好认为,工信部不愿作为,至少作为不力。

从2010年9月起,国家给出了手机实名制的3年缓冲期,那么,3年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报亭随意出售手机卡?对普通手机号码发送的垃圾短信,以及它们打出来的诈骗电话,为什么没有对其限制呼出,甚至停机,直至揪出幕后骗子?为何3大运营商所拥有的“106”号段的短号码,总是出现在发送垃圾信息号码的行列之中?

对于前两种现象,我们的理解是工信部和运营商都无利可图,没有利益作为刺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第3种现象,我们的理解是运营商和部分不法服务提供商(SP)沆瀣一气,是电信诈骗案的共同参与人。据称,有个别电信运营商给短信群发企业返利30%-40%,以鼓励这些企业多做类似的业务。还有报道称,一家小型的广告短信群发企业月发1000万条短信,每月获利不少于20万元,而移动公司则从中直接获利30万元左右。

“运营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3大运营商卷入垃圾短信地下产业链一事,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近日表示,3大运营商难辞其咎,工信部将责成其进行集中专项整治。

但是,解决垃圾短信问题,是一个长期攻防的过程,在此期间,仅仅靠手机实名制还远远不够,光是依靠工信部,或3大运营商的集中专项整治也是不够的,在此,我们强烈呼吁必须引入法律,让法律把发送垃圾、诈骗短信者,以及和他们合伙算计手机用户的运营商“内鬼”关进“笼子”里。

从源头上堵住信息泄露,特别是规范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广告公司的经营行为,斩断其利益链,加大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

我们羡慕德国、英国和新加坡干净的手机环境,殊不知,这些国家都有着严厉的处罚机制。德国对滥发垃圾邮件和短信者处以最高5万欧元(约合41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英国的惩罚可以高达50万英镑(约合490万元人民币)。而新加坡在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案》后,违法者可能会被重罚100万新加坡元(约合489万元人民币)。

上一篇:安全隐患整治报告范文 下一篇:数字媒体的优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