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7 17:03:13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1

王茂林: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务实、求真、创新,自始至终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报告对2006年的工作回顾,实实在在,让大家充分看到了取得的令人鼓舞的辉煌成绩。对2007年的工作构想,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前景看好,鼓舞人心。我通过学习,体会最深的是报告中突出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问题。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认真阅读了总理的报告的全部内容。新的一年,国务院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中国城市经济》:在教育方面教育城乡差距已是不争的事实,城乡教育收入的差距也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如何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如何能改善,政府如何对农村教育真正有所作为?

王茂林: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今年国家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395亿,今后还要逐年增加。

为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今年,教育部的直属师范大学实现师范生免费教育,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培养大批优秀教师。

《中国城市经济》: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您认为总理在这里特别强调的“平民教育”问题会着重从哪些方面落实呢?

王茂林:我认为它体现在报告中所强调的,要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其次,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国家今年新增加77亿元,使奖学金、助学金总额达到95亿元。明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安排200亿元。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城乡困难家庭的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大学,并接受职业教育。

《中国城市经济》:在此次两会上,巴德年等9位委员的联合发言提到,中国卫生公平性被WHO排在全世界靠后的位置。您是如何看待政府解决中国卫生事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的城乡结构与医疗资源分配方面的问题的?

王茂林: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政府着眼于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并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一方面,积极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为此国家计划增加58亿元投资落实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每个乡镇由政府办好一个卫生院,政府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每个村设立一个卫生室,并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让广大农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启动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将“甲肝”、“流脑”等十五种通过集中免疫可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等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国家增加28亿财政支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医、看病问题。

《中国城市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计今年中国城镇新增的求职人员将会有240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中央政府准备实施哪些积极的就业政策以解决这个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呢?

王茂林:中央政府对就业问题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中失业及破产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这样几项措施的落实,今年中国力争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900万人,甚至比900万人更高一点的目标。

《中国城市经济》:人民群众十分关注政府在政务公开、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方面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加强和改善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如何?

王茂林:温总理在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政府在反腐败斗争,特别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等问题已经采取了雷厉风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政府要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政制度、决策制定制度等,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察权。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中损害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中国城市经济》:您能够把个人研读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心得拿出来与杂志的读者一同分享吗?

王茂林: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突出社会建设、关注民生,我通过对报告的学习,归纳整理要点18条。我个人认为,这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又迈出的新的坚定的步伐,公平、正义,实实在在解决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问题,温总理报告中讲到要办好的实事中,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贴近人民群众实际的重大问题,有些是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也是人民来信来访反映中突出的问题。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完全体现了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宗旨,也充分说明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政府。我个人学习后认为,这将是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亮点。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2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包括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等三个部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角度

1.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2.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要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 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的经济制度。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5. 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7.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我国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8.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9.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

10. 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11. 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12. 要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二、政治生活角度

1.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 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必须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4. 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国务院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5.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政府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6. 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8.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必须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9.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10.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三、文化生活角度

1. 文化对经济、社会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3.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扎实推进文化建设。

4.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5.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6.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生活与哲学角度

1.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 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党的十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回首这五年,面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有效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实践证明这些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4. 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尊重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就一定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6.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的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

8.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9.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国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能力训练】

1. 阅读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二:2013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我国应该如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2)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权力的民主监督?

(3)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监督权?

2. 阅读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2013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材料三:2013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当前我国应该如何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材料三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1)①要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②要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③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④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①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公民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1)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②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④不断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①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了这一道理。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体现了这一道理。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改革开放” 体现了这一道理。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体现了这一道理。⑤要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体现了这一道理。

(作者单位: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3

这次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很重视,辛维光副省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民政工作在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对新时期民政工作讲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进一步抓好抗击雪凝灾害工作讲了具体要求。郭猛厅长作了题为《以*精神为指针,为全面战胜雪凝灾害开创全省民政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分析了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了下一步的抗击雪凝灾害工作和*年全省民政工作。贵阳市等9个地方分别作了发展养老服务业、抗击雪凝灾害、实施减灾安居工程、加强社会救助管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深化安置改革、加强网管站建设、创建平安边界等方面的经验介绍。会议期间,大家围绕如何贯彻党的*精神、中央和省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实现这次会议讲的目标任务,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加快推进我省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民政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进行了热烈讨论,讲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开得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内容丰富,主题明确,收获很大。一是深入学习了党的*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会同志紧密联系民政工作的职能任务,联系工作实际,结合学习中央和省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省人大*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党的*精神,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促进和谐的高度,进一步认清了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夺取抗击雪凝灾害全面胜利、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认真总结了工作,增强了推进民政工作长远发展的信心。大家认为,过去的一年,全省民政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无论是社会救助、拥军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慈善、老龄,还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以及民政自身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家认为,过去的一年,是全省民政工作重点突破、全面落实、效能凸显、显著加强的一年。在抗击历史罕见的雪凝灾害中,各级民政部门切实落实党委政府的部署,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为夺取抗灾救灾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民政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三是着眼于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确立了全省民政工作的重点,拓宽了工作思路。辛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给抗灾救灾工作和各项民政工作讲新的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郭厅长的工作报告突出了贯彻党的*、中央和省关于抗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省人大*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在全面总结去年工作、分析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安排了下一步的抗灾救灾工作,明确了今年民政工作的方向、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会上介绍和编发的经验典型材料,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回答了民政深入发展的问题,典型性、示范性很强,大家听了很受启发,有助于大家开阔视野,拓宽工作思路。

总之,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的会议,也是一次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推动进一步抓好抗灾救灾工作、促进民政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全面抓好今年的各项民政工作,深入推进“*五”全省民政工作,更好地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大家回去后,要及时将会议精神,特别是辛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和郭厅长的报告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以便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了解新一年民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取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民政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总体盘子,加强领导,作出部署。同时,要将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全省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中,让他们明确今年工作任务和总体要求。关于如何做好今年的工作,郭厅长在报告中已作了全面部署,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对如何抓好今年工作的落实,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党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我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报告是多年来涉及民政工作内容最多的党代会报告,很多民政业务都在报告中得到了体现,有的是详细阐述,有的是高度概括,有的是蕴涵其中,而且观点鲜明、要求具体、论述深刻、内容丰富。如报告讲“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也对民政工作讲了很多新要求。*报告对涉及民生、涉及民政工作丰富而深刻的阐述,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的新要求,充分表明了民政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责任重大,充分表明了民政工作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在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重要。学习贯彻*精神,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委省政府对民政工作寄予的厚望,切实认清时代赋予民政工作的历史重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大力推动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积极顺应和适应形势发生变化的要求,把民政工作放到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筹划,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任务中来部署,切实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民”作为第一要事,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勤政务实作为第一要求,全面履行好“保障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充分发挥好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要围绕发挥民政工作兜底的民生保障、基础的民主建设、基本的公共服务功能,把改善民生的各项民政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老龄事业;把涉及民权的民政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深化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建立适应需要、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把提升民政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服务水平作为重要任务,全面加强区划地名、殡葬改革、婚姻收养等工作,努力开创各项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报告涉及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给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精神,加快民政事业的发展,要紧密结合落实第十二次全国全省民政会议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扎实推进。要着眼于实现第十二次全省民政会议和全省民政事业发展*五规划讲的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要在抢抓机遇上下功夫。党的*既给民政工作讲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要以*精神为指导、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民政工作的有关要求和有关文件为依据,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对加快本地民政事业的发展作出相应部署,并协调制定有关政策,从而推动民政事业的更快发展。民政部制定的《“*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综合减灾、农村五保供养、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儿童福利、社区服务等多个专项建设规划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列入国家投资项目,全省民政事业发展*五规划是省厅会同发改委制发的。这些文件刚性很强,对推动民政事业的发展作用很大,各地要在认真研究吃透精神的基础上,以此为依据,抓紧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有关民政事业作出规划,安排相应的项目和资金。要在解决薄弱环节推动发展上下功夫。我省民政事业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敬老院、福利院、殡葬基础设施匮乏、民政工作力量特别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等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着眼于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从解决这些薄弱环节入手,抓根本、抓要害,努力用薄弱环节的突破和主要问题的解决来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要在深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下功夫。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等都给民政工作带来深刻影响。要推动民政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就要深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比如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的趋势下如何做好城乡救助工作,如何认真总结这次抗击雪凝灾害的经验,进一步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如何适应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基层民主的活力和社会自治功能,如何推动优抚安置工作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如何发挥行政区划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进城镇化上的积极作用等等,这些都关系到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要通过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的深入调研,不断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加快民政事业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

三、要强化管理、保障效能。民政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强化管理是民政工作的永恒主题,是确保民政工作效能切实发挥的基础环节。民政事业越是快速发展,越要加强管理。要抓好资金管理这个关键。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各级政府对民政事业的投入逐步加大,福利公益金也不断增多,民政资金总量增加较快。无论是财政投入、公益金,还是社会捐助的善款,都必须保证经费安全,保证用到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身上。特别是这次抗击雪凝灾害,资金物资数量很大,一定要按照省纪委二次全会的要求,强化监督,严格管理,确保按规定使用,确保切实发挥效益,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灾区群众的深切关爱得到切实体现。关于资金管理问题,前年省厅制发了《关于印发社会救助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去年又会同省监察厅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省政府颁布了《贵州省自然灾害救济款物管理使用办法》,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要求,切实加强民政经费在分配、使用、拨付等环节的监督管理。要突出服务管理这项重点。民政公共服务,既包括针对三个群体的社会服务,也包括面向全体居民的社会服务。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是让人民群众满意民政的必然要求。要围绕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抓好民政事业单位、民政“窗口”服务单位的管理服务。社会公益单位、特别是民政直属事业单位,要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制度约束、行业规范、行政监督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行政性公共服务单位,要抓好服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推进便民利民服务。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创新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各级民政部门更好地履行“为民”的各项职能。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正式实施。要结合实施条例,认真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民政系统政务公开的意见》,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权利运行过程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最后,我就进一步做好民政和宣传工作作一下讲:

这几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实施新的《条例》,坚持以民为本,情系困难群众,设身处地解民忧、尽职尽责解民难,全省民政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从省厅接受的统计数据上看,*年与*年相比,来信来访均较去年有增长,特别是群众来访增加较多。来信来访中,优抚安置方面的占绝大部分。我省民政仍面临严峻挑战,形势仍不容乐观。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上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民政工作,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源”、为民服务“晴雨表”、化解社会矛盾“调节器”的重要作用。要在畅通渠道、规范工作程序和健全问题排查化解机制、信息汇集分析机制、工作督查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民政工作的效能。这几年省厅及很多地方采取的厅(局)领导接待日、厅(局)长网上信箱等举措,对推动民政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已实行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地方,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尚未实行的地方,要积极推行。要细致周到地做好上访人员的接访工作,当前特别要注意做好两参人员、企业老复员军人以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的上访工作,扎实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省厅转办的信件,各地要按规定时限及时办理、及时反馈,以便上下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民政宣传工作。学举部长讲:“没有强势的声音就没有强势的工作,没有一流的宣传就没有一流的事业”。民政宣传本身不仅是民政工作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政工作中作用很大、地位特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做好民政宣传工作,就会大大影响民政工作走向社会的步伐,就可能在工作中越做越被动、路子越走越窄。面对任务日益繁重、作用日益突出的民政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民政宣传工作,使之与新形势下履行民政部门职责、加快民政事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要在加强领导、强化队伍、打造民政舆论阵地上下功夫,力争把民政宣传搞得有声有色。

《中国社会报》、《中国民政》、《公益时报》和《中国社会导刊》是民政宣传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抓好“两报两刊”征订发行工作,扩大其覆盖面,是民政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两报两刊”多一个普通读者,民政就多了一个支持者;多一位领导干部读者,民政就多了一位重视者;多一位专家读者,民政就多了一位呼吁者。“两报两刊”的征订发行工作,厅办公室已下通知作了安排,请各地认真抓好。

同志们,新的一年的民政工作艰巨而光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省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4

——在2005年2月24日**县第十四届人民政府

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县人民政府召开第十四届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部署当前工作。今天会议特别邀请了***参加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感谢。

2004年,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人民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干大事、攻难事、办实事,取得了比预计更理想的成绩,完成财政总收入15.17亿元,净增4.3亿元,在全省率先全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4687万元,并村和企业改制工作成效显著等,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圆满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3月下旬,**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即将隆重召开,**县长将代表县政府向人民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于去年底即开始起草,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和修改,现已完成撰写工作,今天将提请政府全会讨论通过。

今天会议有四项议程:第一个议程,请**副县长宣读《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项议程,请**县长就《政府工作报告》作有关说明,并部署当前工作;第三项议程:听取意见,原则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第四项议程:请***作重要讲话。下面,大会进行第一个议程,请***副县长宣读《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项议程:请**县长就《政府工作报告》作有关说明并部署当前工作;

第三项议程:听取意见,原则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鼓掌通过)

第四项议程:请***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今天会议已完成各项议程,刚才,我们通过了一个很好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部署2005年工作突出了发展第一要务,体现了为民、爱民、亲民的政府形象;会后,报告起草小组要认真搜集、整理和吸收有关的意见,把《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修改好,使它体现政府组成人员的集体智慧。**县长就当前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请大家认真研究并贯彻执行、确保落到实处。***作了重要讲话,***讲话高屋建瓴,………………………………………………………………………………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并使之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指针,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履行职能,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更好地带领全县人民为“领跑中西部,进军50强”的目标而扎实工作。

同志们: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领跑中西部,进军50强”的目标催人奋进,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更要培育较强的发展后劲,要不断增强谋划发展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凝聚人心的能力。我们必须坚持事在人为的发展信念,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始终激发率先发展的创业激情,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勤政为民,务求实效,要紧紧依靠全县74万人民,充分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把县委提出的战略目标变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又是一年春草绿,无限生机在星沙。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谱新的篇章,再创新的辉煌!为早日实现“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5

一、重要意义

(一)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把握世情国情的重要手段

客观评价《纲要》发展目标、战略任务、政策举措的落实情况,从而掌握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发展的影响,掌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情况,为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二)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挖掘矛盾问题的重要途径

准确判断《纲要》实施不足之处及内在原因,从而找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找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为制定针对性政策举措打下基础。

(三)做好《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明确政策导向的重要前提

全面把握《纲要》实施的总体情况,从而在长期发展政策框架内制定短期调控政策,在五年目标框架内制定短期计划目标,针对发展的新需要和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对策,为推动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全面性

《纲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评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执行不力之处。

(二)突出针对性

在全面评估《纲要》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重要领域开展深入评估,紧扣主题主线大方向的执行情况,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实现情况、科技创新等核心战略的完成情况以及政府履行职责的情况。

(三)突出定量性

《纲要》评估要把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尽量使用统计数字说明情况,采用量化指标体系,使用规范统计数据,运用科学计算方法,形成量化评估结果。同时,也要使用文字说明思想、理念和政策。

(四)突出阶段性

《纲要》是对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进行安排,期间国内外宏观环境可能出现大的变化,《纲要》实施也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要摸透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长远发展任务结合起来。

三、评估内容

(一)主题主线

《纲要》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对科学发展推进情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是中期评估的核心内容。

(二)发展目标

对24个主要指标特别是12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和未来走势。其中,对各方面普遍关注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耕地保有量、森林增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国总人口等目标,进行重点分析。

(三)重点任务

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等战略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取得的成效及问题。其中,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重大政策导向,进行重点分析。

(四)政策建议

根据《纲要》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大国之间关系的新局势,研究提出“十二五”后半期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对策措施,以及未来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

四、评估方法

评估工作应当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个方面的作用。

(一)地方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地区《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报送省级人民政府,抄报发展改革部门。同时,加强对地区实施国家《纲要》的评估,依据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的国家《纲要》实施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以及负责部门的单项指标考核方法,形成以各地区总分值为基础的2011年和2012年年度考核报告,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此外,将中央地方巡视组、转方式监督检查小组工作成果作为评估地方工作的重要参考。

(二)部门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以及《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的要求,对各部门实施国家《纲要》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报送发展改革部门。同时,制定“十二五”时期部级专项规划尤其是重点专项规划的部门,应当对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报告抄报发展改革部门。

(三)外部评估

组织第三方评估,发展改革部门委托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国际组织独立开展第三方评估,提出体现独立观点的客观性评价报告,报告摘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组织专家评估,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对总体评估报告进行咨询论证,论证意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此外组织国内外政界学界人员,举办每年一次的《纲要》实施情况评价高级别研讨会,听取各方面专家建议。组织公众评估,发展改革部门委托相关机构设计《纲要》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面向专家、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开展社会调查,调查报告摘要作为总体评估报告附件。

(四)总体评估

发展改革部门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分别召开各地区、各部门评估座谈会,选择若干代表性省份开展实地调研,选择若干重要领域开展部际联合专题调研,组织部门内司局开展负责领域评估,提出总体评估报告。将总体评估报告及各附件报送国务院审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重要参考,制定2014年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

(五)评估结果

总体评估报告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送各地区、各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编撰总体评估报告及各附件、地区评估报告、专项规划评估报告及有关调研报告,出版发行中期评估书籍,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释放政策信号。

五、能力建设

在做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同时,应当注重加强我国规划评估能力建设。

(一)建立评价机构

要鼓励发展市场化的专业评价机构,由发展改革部门发放规划评价机构资质认证,建立全国统一的规划评价机构库和专家库,评价机构组织专家组开展受委托的评价工作。同时,在现有科研事业单位如中科院、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院中设立评价部门,长期稳定地从事评价研究工作和监测工作。

(二)培养评价人员

发展改革部门要组织评价人员进行国内专题研修,邀请国内外规划编制和实施评价相关人员授课。组织评价人员赴规划经验丰富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赴评价经验丰富组织如世界银行、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委员会,开展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探索与国内外评价机构开展中短期的人员交流。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6

一、审计公告制度产生的背景

(一)法制进程和制度准备

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独立型四种国家审计体制模式。我国审计实行的是行政模式,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行政序列,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地方审计机关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行政模式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监督权力行使的间接性,即本身行政执法权有限,主要职责在于发现问题,而解决和处理问题经常需要间接地诉诸于司法监督、相关的行政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及社会监督(从法理的角度包括政治或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公民的直接监督)等方式。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与审计监督三者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具有相似的间接性,在守卫国有资产,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具有最单纯、最直接的契合。由于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民意的升华,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工作报告与最终面向社会的审计公告在向人民公开的这一方向上是一致的。从1983年组建审计机构起,我国的政府审计在审计结果公开方向上分为“两步走”。

1.第一步走:审计机关的“两个报告”制度

1985年8月24日国家审计署第一任审计长吕培俭同志向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了审计机关成立两年以来的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是国家审计署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工作报告。1989年3月,彭冲副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些建议,其中包括每年第三季度,由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关于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994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法》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有关人大预算监督的内容进行了细化,规定“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决算实行审计监督。”1994年8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1995年7月,国务院根据《审计法》制定和颁布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规定:“审计署应当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安排,受国务院的委托,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从1996年起,听取和审议国务院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即审计机关的“两个报告”)成为每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法定议程。

这第一步走可以看作审计监督与权力机关的监督的结合,在此基础上,部分年度的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向社会公开,逐步迎来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第二步走。

2.第二步走:向社会全面公开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以1994年《审计法》的颁布为界,有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经历了创立和发展两个阶段,是审计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分水岭,也是实现上述第一步走的重要基石,但在推动审计工作的第二步走方面只作了原则上的规定。

《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审计机关的权限具体可分为九大类,即:要求报送资料权、检查权、查询存款权、调查取证权、行政强制措施权、申请权、处理处罚权、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建议权。其中,审计机关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处理的职责和权限应主要划分为: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报告工作、建议其他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在自身权限范围之内行使处理处罚权、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和交由被审计单位自行纠正解决。

据此,《审计法》(1994年颁布)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表面上看“通报”和“公布”都有公开的语义,只是程度和范围上不同,而实际上前者是寻求在政府有关部门范围内做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行政处理,后者则是通过各种传媒正式坦荡地向社会公开,两者在处理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可能只是因为语义关联起来,做了合并的表述。

其后,1997年颁布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在遵循《审计法》“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合并表述方式的基础上,就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布的审计结果进行了相对的突出细化-具体划分了: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向社会公布的;社会公众关注的;法律、法规规定向社会公布的三类可公布审计结果的审计事项。审计署1996年的《审计机关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的规定》(审法发〔1996〕362号)当然也是延用了相似的思路。

直到2001年审计署3号令颁布的《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和2002年颁布的《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审法发〔2002〕49号)才将审计机关的公布审计结果权独立出来予以细化和规范。在突出实行审计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的法定权力的同时,也从法规的角度为这一制度的全面正式实行进一步铺平了道路。而这两项规章制度的颁布日期与实行日期相同,也许在巧合之余从侧面暗示着审计署正在加快相关制度建设的步伐。而在实际动作方面,认真对照《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要求,可以说目前的这第二步走还只是刚刚起步。

这第二步走可以看作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结合,而面向社会的全面公告也更接近于“公告”一词的本义。

(二)媒体的推动

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始于1985年,而1994年《审计法》颁布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来审计工作报告逐步走向公开(有些基本上已经是全文公开)。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99年6月,李金华审计长向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报告多次被掌声打断。当时曾有媒体援引部分委员的话说,这是“多年来最好的一个审计报告”。但国家审计真正开始全面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在2003年6月23日,李金华审计长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2002年度中央财政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报告中,一大批中央部委被公开曝光。当天,报告在审计署官方网站上全文公开,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经媒体宣传为一场“审计风暴”。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媒体对审计的正面宣传在社会上造成的积极影响和其后实践证明空前好转的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充分展示了媒体的力量。媒体是舆论监督的代表和主力军,集中体现了舆论监督涉及面广、震动力大、透明度高和反应迅速的特点,是社会监督中最活跃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说,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意义重大:审计监督为社会监督擦亮了眼睛,而社会监督犹如浩瀚的太平洋催动了“审计风暴”的形成。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和支持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直非常支持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按照宪法的规定,审计署作为国务院的组成机构,直接对总理负责。可以说,在行政模式的体制之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与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这点共同铸就了国家审计的“上方宝剑”。由于国家审计的性质,其锋芒所向经常直指国家各大行政机关或有较高行政级别影响力巨大的企事业单位。如果没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很难想象当审计署这个年青的部委面对不胜枚举的“大衙门口”或掌控着庞大国有资产的“巨无霸”该如何下手。

2002年,国务院总理朱?基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审计总署主计审计长大卫。沃克时,客人谈到了美国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情况,朱总理说中国也应该推行这样一个制度。这一事件成为促成审计公告制度正式开始实施的直接动因。

自从2003年出现“审计风暴”之后,国务院总理也曾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如,在2005年7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他要求国务院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要给人民群众一个负责、满意的答复。“一要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制。对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主要领导负责整改;对下属单位存在的问题,领导要履行职责,督促下属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除企业自身抓好整改外,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要负起监督的责任。二要严肃落实责任追究制。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一查到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要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完善制度,改进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在今年11月份向国务院报告整改情况,国务院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题报告。”

正是有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甚至是直接指示,使审计结果的早日公开和审计公告制度尽快形成并发挥巨大的监督作用成为可能。

(四)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员往来,同时也打开了中外文化交流之窗,诸如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公共财政等各种先进的理论思潮大举涌入,促进了民意的觉醒和国内政治文明的进步。

1982年,为保障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在充分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将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写入了宪法。

审计机关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事活动,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参加国际组织和有关会议,加强了对国外审计体制、审计理论、有关法律法规、成功经验和最新动态的分析研究、宣传介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审计工作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事业的发展。

二、审计公告制度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和带动社会的进步。

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核心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建立依法行政、公开接受监督、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阳光政府”。在这种趋势之下,审计公告制度的产生是原发的、必然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民主法制进程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变革,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本质在于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治型法律秩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理型法律秩序的历史性变革与转型。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他特别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转变。(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3卷)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要求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

在这一民主法制进程之下,也就必然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参见十六大报告)审计结果公告这一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结合体正是中国通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法制进程中的排头兵,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逐步确立则在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社会现实问题与人民的意愿

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进入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期,各个阶层、集团、群体利益迅速分化,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各种经济社会风险增多,这些社会问题易于引发社会不稳定,进而影响经济建设。学者胡鞍钢的研究表明,从改革以来中国平均每十年左右同时出现经济增长下降或衰退、失业高峰和社会不稳定高峰。(胡鞍钢《关于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状况与对策》)目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腐败现象严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农民负担过重、重特大生产事故频发等等,集中表现为民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增多。

社会稳定的核心是人心稳定。近年来,中国人的心理状态至少有三点值得高度关注: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对外开放促进了民意的觉醒,民主法制观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二是对等社会问题相当敏感,仇官、仇富心态显著;三是民族主义高涨。其中的积极因素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这是民意的主流。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十六大报告)一些历史遗留和现实问题导致部分民众不满情绪增加,如曾经轰动一时的2003年11月长沙县委书记李振萼在高尔夫球场身亡事件和2005年广东清新县教育局的“人头马风波”正是对上述第二点的最好诠释,尤其是县委书记高尔夫球场身亡事件,问题并不在于人物是正面抑或反面典型,而在于许多天南地北并不了解事件真相的普通群众表露出的对政府官员怀有的强烈质疑和仇视-这与各地许多上访群众表现出的焦虑和敌对心态是一致的,体现出群众对腐败现象的高度敏感和深恶痛绝,这是影响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准确把握民意中的积极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广开言路,和人民群众共同研究解决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取得政权以后,不仅脱离群众的危险比未执政前大大增加了,而且脱离群众对于党和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未执政前大大增加了。纵观中国历史,长期的封建文化造成的朝野官民的二元对立结构根深蒂固,导致“得民心者得天下”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类的古训反复应验。在今日中国要建设现代民主国家必须要打破这一怪圈,依法保障公民参政议政的言论自由,深入群众,了解民生疾苦,听取民间呼声,关注民怨所指,要牢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古训,抛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封建愚民政策,披肝沥胆坦诚相见,求得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不存在“家丑不可外扬”的顾虑。

审计结果公告越来越多地披露从中央部委到基层单位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这一透明的做法正可以让民众看到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心和态度。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不但对于推进政治文明,交还公民应享的知情权、管理政府事务的参与权、对政府工作的民主监督权、信息资源共享权等公民基本权利以及排遣民怨,做疏导民意的“减压阀”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更可以团结民众,促进民众真正理性、建设性地深入地了解国情,对增进民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进人民当家作主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全民族的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共同致力于经济建设、社会繁荣和民族复兴意义重大。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顺应时代、顺应潮流、顺应民意的。

三、国家审计的自我突破

从审计机关的角度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出现一方面是多种外力共同作用,适时顺势,应运而生的;另一方面则是审计机关自身作为年青的国家部委本着对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高度忠诚,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当仁不让,锐意进取的结果。国家审计在体制和制度上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

(一)行政模式的局限

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独立”是指审计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以保证审计的客观、公证、权威和有效性。现有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导致的审计双重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审计难以保持超然的状态,抑制了审计监督这把利剑的锋芒。《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行政上隶属于本级政府行政首长的领导,业务上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均由地方政府任免、审计经费由地方财政保障,审计实际相当于地方政府的一个内审部门。而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腐败行为,又往往与地方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审计涉及有关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本级政府的意见,在查处中也难免瞻前顾后,很难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依法进行独立有效地监督。

(二)依法审计环境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与深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由于立法滞后或立法质量不高造成的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如法规政策之间的前后不衔接或互相抵触)现象经常使审计人员无所适从,甚至造成审计与被审计双方各执一词,或者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行为不对而苦于没有法规依据,使已经发现的问题无法落实。这无疑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并且潜藏着巨大的审计风险。

(三)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党和政府仍缺乏健全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后的落实整改压力不大。许多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各级领导的批示,而领导同志不可能对所有问题做出具体批示。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制度和工作安排下,审计机关本身既缺乏直接处理处罚的权力也缺乏跟踪落实的热情,使很多审计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是审计机关本身无法改变的,不利于审计事业的长足发展。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为了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主动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要求,采取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借助社会监督的“外力”,克服法规不健全和制度局限等不利条例的自我突破。

四、由骤起“风暴”到基本制度

2003年,审计机关在不经意间掀起了“审计风暴”,显示了“公开”的力量-准确地说是从不公开到公开的力量,极大地提高了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声望。2004年审计结果公告进一步步入正轨,审计结果公开化的步伐加快,披露的一些问题甚至更加严重,却没有在社会上再掀“审计风暴”,公众在高度关注的同时开始平静地接受这一举措。其中除去媒体炒作的成份的变化,也显示出公众的成熟和理智焕发出的适应力。这也提醒我们,审计机关要长久地保持相当的影响力必须实现审计结果公告由骤起“风暴”落实为基本制度,将公开的力量用制度的力量加以巩固。

(一)“公开”的意义和效果

审计结果公告所展现出的力量即“公开”的意义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推动了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公开透明是现代社会的大趋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腐败止于公开”。审计结果公告不但打击了各种违法违纪行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更推动中国社会在走向透明、走向公开方面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加速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2)审计机关的影响日益扩大

中国人喜欢用脸谱化、美名化的方法来记忆和传颂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审计风暴”一词及其背后所包含地新闻媒体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的宣传极大地扩大了审计机关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地形象。

(3)领导更加重视

社会舆论的关注也更加促进了国家各级党政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各方面关于支持审计工作、表彰审计人员、要求加紧落实审计结果的讲话和批示的报导日益增多。

(4)整改效果更加明显

如果说以上的影响是软效果,展现了审计结果公告的软力量,那么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推行以来日益明显整改效果则是显而易见的。据统计发现2004年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效果为历年最好,审计监督成效更加明显。李金华审计长曾经多次表示:“今年的审计结果整改情况,可以说是20年来最好的。”

(二)制度的力量

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铲除滋生官僚腐败的土壤,只靠刮一两次“风暴”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让审计结果公告变成审计署一项日常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监督,审计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审计结果公告的本质是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的必要环节,目的是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必须由制度加以规范并固定下来。审计公告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

(1)促进审计结果的落实

审计署向政府汇报工作固然有内部处理之嫌,而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限于篇幅也只能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容易引起争议。公开是公平和公正的基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公开原则在时间上的延续,是纵向的公平和公正。当这一制度由审计署内部的制度上升为一种国家认可甚至法定的制度,必然可以减少许多关于公告实施合法性或合理性的争论以及抱怨的借口,而直接转入问题的定性、定量以及具体的整改落实措施。对没有审计或公告的单位也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2)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审计公告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审计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公告中披露的事实必须百分之百准确,审计定性处理必须客观公正,审计之后的整改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公开是双方面的,审计和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都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审计机关固然可以通过审计公告促进审计结果的落实,而任何疏漏和不当也都可能造成工作上的极大被动,因此必须切实贯彻温总理关于“严谨细致”的指示,严格执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树立认真负责,扎扎实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确保这项工作的万无一失。

五、关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一)保证公告结构的完整性

审计结果公告本身应具有完成的逻辑结构,如以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结尾,而目前部分公告的结尾延伸出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属于“审计结果的结果”。这条“光明的尾巴”不但破坏了审计结果公告文本本身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这些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情况难于核实取证。列于审计结果公告之内是否表示审计机关认可呢?

建议在审计当中可以有意识地发现被审计单位一些好的值得宣传推广的经验做法,纳入到审计结果公告之中,而被审计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可以随同审计结果公告一并发表,但应列于公告正文之后。

(二)一些具体事例可以单独展开

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的许多违法违规问题具有很高的典型性,但限于篇幅只能用一二句话简要概括,很可能无法引起舆论的关注,建议在其中选择一些问题突出、性质严重的案例具体公告,如链接成分报告作为附件。这样既可以完整地展示事例,树立反面典型,起到解剖麻雀的分析作用和警示作用,又可以推动参与审计的特派办和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开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三)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配合

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开,受众可分为五类:党和政府、审计对象、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普通群众。五者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媒体作为中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反映人民的呼声,并有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和活动规律。审计结果公开后,真正在舆论间传播的基本上并非审计结果公告的文本本身而是经过新闻媒体收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的各种新闻焦点。

审计机关一方面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报道审计工作的成果和存在的困难,以取得人民群众、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公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媒体的宣传规律,把握舆论的焦点、热点,指导具体的审计工作,推动关于审计的舆论宣传更加成熟,更具理性和建设性。

(四)防止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出现“过”与“不及”

揭露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解决问题和遏止类似问题的产生才是根本。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行后的结果简单分析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公告无内容,淡出公众的视野;二是内容较少引发官官相护的怀疑甚至质疑;三是部分内容有新闻价值,引起关注和积极地讨论,推动整改落实;四是查出的问题非常严重,引起轰动、争议,甚至出现极端情况影响社会稳定;五是查出的问题反复出现,各方面见怪不怪,在实质上空洞化,不再引起注意。其中,四、五两条是“过”,一、二两条是“不及”,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形势,深入实际,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严谨细致地取证,通过在公告前严格地请示上级政府并反复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征得他们同意来排除公告的风险;另一方面则要防止制度化带来的僵化与形式化,防止按部就班地“为了公告而公告”,这在审计公告制度全面推广,尤其是在部分地方执法环境的受限较多情况下的更易形成一种趋势。媒体需要兴奋点,群众需要由远而近的实际效果。媒体的力量使之成为资源,群众的关注永远是我们工作的后盾。总喊“狼来了”的孩子将失去发言权;审计结果公告整体上如同一杯果汁,不能因强自为之或各地一拥而上地加入而冲淡,而果汁冲淡容易,再浓则很难。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只能承载其所应该承载并能够承载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局面,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告工作,同时防止“过”的风险与“不及”的倾向。

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势不可挡,审计公告制度的实行是其中重要标致性的一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审计结果公告是一柄柄利剑,“审计风暴”就是闪烁其上的光环,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能够使这些光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长久地固定下来。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7

"法"在报告中多次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权利"、"法"、"法律"、"法规"、"条例"、"监督"、"诉求"等词汇在这一报告中出现多达六十五次,频率之高,引人关注:

--报告在谈到"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指出"尊重和保障各**党派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视察、提出提案、举报、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的权利";

--谈到"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时,指出全国政协"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执行组织视察,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围绕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组织考察调研,促进了一大批宗教房产等问题的解决"。

五年中全国政协法制脚步一刻没有停歇

报告中提到的法制内容只是十届全国政协工作中的浓缩。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全国政协的法制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歇--

自2003年起,十届全国政协就针对劳动就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全国政协的调研报告《高度重视政府在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定位问题》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2007年颁布并于今年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中,有一些条款充分采纳了报告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2004年和2005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连续就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行专题调研,分别对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考察。在调研基础上,提出要保低、扩中、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重点推进机关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实现事业单位体制调整,规范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建议。中央领导同志对调研成果高度重视,对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集中了一批长期从事立法、司法工作的领导同志和法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关注国家**法制建设,通过座谈研讨和调研考察,提出许多意见建议,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出积极努力。

由最高人民法院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死刑核准权还是由各省区市高级法院行使,一段时期以来,在审判实务界、学术界和人民群众中存在一定争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于2003年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到死刑核准权下放引发了死刑适用标准不统一、影响死刑案件质量等问题,建议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在此推动下,死刑核准权从2007年开始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还对一些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有关重要文件稿进行研究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003年,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后,撰写了关于修改宪法中保护私人财产条款的信息专报,建议打破所有制界限,本着平等竞争、一体保护的原则,对宪法中关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表述进行修改。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采纳了部分意见。

报告处处体现**

十届全国政协这五年,是活力四射的五年,是精彩纷呈的五年。在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五年,全国政协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成就,有力地诠释了人民政协在越来越浓的**氛围中进步着、发展着......

"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十届全国政协正是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充分重视发挥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讨论。

许多来自政法战线的委员对记者说,报告中关于**的论述,提得比原来更多更深,更系统更有新意,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在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的六个方面中,有五个问题论述了**。报告鲜明地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政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两种重要形式";"建立健全提案工作协调办理机制,突出委员视察咨政建言、**监督的工作定位"等。

在报告第二部分"过去五年工作的主要经验"中,报告指出:"必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成为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人民政协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的重要形式。";"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化";"有针对地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人民政协的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富有成效;......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等等。

民政社会事务工作总结报告篇8

[关键词]国家审计;报告制度;规范

2004年6月,审计署公布了最新年度政府审计,大批案件被曝光,十多个部委被点名,在社会上引起风暴般的效应。本来,国家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如此不留情面地揭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问题,触动体制痛处,这还是第一次。此次国家审计结果的公布及此后产生的争议,也引发人们思考:国家审计结果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布、如何向社会公布?笔者就此问题发表拙见。

一、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特点

由于审计对象不同,政府和民间的审计报告制度也有不同之处,从理论上看具体表现如下:

(一)依据的法规不同。国家审计的主要对象,依据《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必须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国家事业组织;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以及上述部门和单位的有关人员。他所依据的主要法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而民间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盈利单位,他所依据的法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因此,政府和民间的审计对象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法律上的立足点也不相同。

(二)审计报告的程序不同。由于政府和民间的审计的性质不同,政府审计是一种代表人民意志的审计活动,而民间审计则是代表相关利益集团利益的审计活动。因此,它们的程序也各不相同,前者是按行政程序来进行的,而后者则是按法律规定程序和民间惯例来进行的。

(三)审计报告的内容不同。国家审计的内容是这些部门和单位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接受审计监督的财务收支,是指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各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财政、财务收支的划分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某些方面它们是重合或交叉的。而民间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目前虽然国家审计在法律上就审计结果报告和通报作了大概的规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审计报告的实践来看,尚未有明确的、正式的国家审计结果披露制度。而民间审计则已有一套完整的审计报告体系。

因此,从政府和民间的审计报告制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国家审计报告制度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发现,国家审计报告制度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前提

国家审计报告的披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国家审计结果之所以要公开透明,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一)公共资金和公共资产的委托与受托关系的需要。所谓国家财产,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就是国有资产。我国法律规定,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我国法律还规定,由公民纳税形成的公共资金,使用前必须列入各级政府预算,预算由人民代表批准,预算执行接受人民监督。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审计报告的公开、公告制度是推进政府行为公开,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审计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压缩腐败产生的空间。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是“利用公共权力达到私人目的”。而腐败者的行为选择是典型的风险决策行为。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指出,“一些人成为罪犯不在于他们的基本动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而在于他们的利益同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加强监督与制约,尤其是制度化的监督与制约,可以提高腐败行为的条件成本,加大其风险,从而“防患于未然”。因此,只有让监督变得无所不在(将监督对象的活动公之于众),让对权力的制约切实可行(具有独立性和强制性),握有权力的人才不敢越轨,不敢伸手,因为“伸手就被捉”。

(三)消除制度性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行政领域,下级“糊弄”上级是经常发生的事。下级敢于大胆“糊弄”上级的根源之一是行政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制度性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不但存在于市场交易领域,也广泛存在于行政领域。上级虽然在权力上占优势,在信息方面,下级却占定了绝对优势;下级虽然在权力上受制于上级,但却可以通过封锁与扭曲信息“糊弄”上级。因此,解决制度性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当从制度建设方面下手,审计监督制度以及审计结果披露制度是最为真实、有效的一种方法。

三、当前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缺失问题

在我国,审计结果公告方式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国家审计报告制度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也处在形成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跟不上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审计结果公告在世界上已是一种通行的制度。美国会计总署在向国会提交审计报告后,稍隔一段时间就会将审计报告分发给更广泛的部门和单位包括舆论宣传部门。此外,还定期编制《会计总署报告目录月刊》,分发给每一位国会议员,该月刊在《国会大事记》上转载,使任何人都能够看到。会计总署还设立情报资料办公室,协助审计长回答各方咨询。德国联邦审计院将年度审计报告递交议会、参议院及联邦政府,同时召开新闻会,由审计院长将年度审计报告有关重点公布于社会。这种做法将审计监督与新闻监督结合在一起。日本会计检查院将审计报告送内阁呈报国会的同时向国民发表。上述国家的国家审计事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就是执行较为完善的审计公告制度,我国的国家审计事业正在摸索中成长,应该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二)审计披露范围小,限制多,操作难度大。在我国的审计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对审计结果的通报和公布制度执行得不够,工作相对滞后。主要是因为:其一,《审计法》没有把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作为审计机关法定义务,审计机关在可以公布也可以不公布审计结果、公布什么公布多少审计结果中有所选择,同时,出于对审计结果是否全面、客观、公正的担心以及对因公布审计结果给自身带来影响的不可控,审计机关具有明显的选择倾向。其二,《审计法》关于“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有关规定”的理解,虽然有许多审计结果并不属于应当保密的范围,但由于规定不具体明确,也导致了审计机关在公布审计结果方面的倾向性选择。在《审计法》和《审计准则》中要求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布,但审计结果公告的立法基点是“可以公布”而不是“必须公布”。在紧随其后的一系列严格的审批程序中,又对公告内容作了严格的限定,基本上是由政府来决定。由政府来决定将政府的哪些问题公布于众,这就不是审计机关可以左右的了。(三)审计机关的风险和压力增加。审计机关一方面顶着压力公布了审计结果,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必然将目光集中于审计结果的处理上。2002年的审计署审计报告首次向社会公开解读,李金华审计长称此报告在内容上跟以往的相比,“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被审部门没有增加,违规资金总量变化不大,但社会反响“出乎意料”。多数媒体称此报告引起了“审计风暴”,2003年也被称为“审计元年”。原因之一是审计报告的首次公开亮相,而更重要的是,此次报告涉及的对象是国务院各大部委,人民拭目以待政府怎样解决报告中指出的问题。

审计结果难以执行的问题由来已久,若将审计结果公告而执行情况仍不尽如人意,那么审计的权威性就有被破坏的危险,久而久之会失去社会公众的关注和信任,这对审计机关来说也是一种风险。

(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目前,我国国家审计标准不明确,审计责任不清晰,法律环境不健全,审计管理体制不完善,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国家审计人员的主要执业风险主要是来自行政部门的处罚,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损失,有时责任不清,根本无足轻重。而由于出具不实审计意见而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例并不多见,处罚力度明显过低。这就导致了国家审计人员的权力寻租成本不高,因此,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国家审计人员有时会选择与被审单位合谋。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报告制度。

(五)审计结果披露过程中的责任认定问题。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中,很多情况下审计工作是单方面进行的,一旦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汇报,这些问题不需要对外公布,责任也由审计部门认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审计工作面对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如审计结果披露问题、官员经济责任不明且多用集体决策掩盖个人责任、问责制下的官员责任划分问题等。因此,引入申辩机制是政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四、完善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思考

国家审计报告的披露是政治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披露国家审计结果以及披露后的后续问题的解决,值得我们深思。

(一)应当加强国家审计报告披露的规范。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的规定,国家审计报告的总体格式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点:(1)报告应当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报告内容、审计组组长签名、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报告的日期等五个部分;(2)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事项的主要内容和时间;(3)审计报告的主送单位是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4)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承诺情况,实施审计的有关情况及审计评价意见,审计定性、处理、处罚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对审计结果披露的总体格式规范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同时,还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国家审计监督机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结果披露程序,全面实施各种程序和规范,确保国家审计结果得到合理披露和全方位披露。

(二)建立监管国家审计的专门机构。目前在国外,已有很多国家在议会内设立了专门监管最高审计机关的委员会,其任务主要是详细审查审计报告,核实审计资料、审计证据、审计建议,审查后就审计机关对政府活动的审计情况向议会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这种委员会很有必要。如果这个委员会设在人大,则是我国行政型审计模式向立法型审计模式转变迈出的第一步。监督的模式应该是渐进式的。所以我们建议在设立监管委员会的初期,采取从审计机关的预算和账目开始对国家审计进行监督,并负责审批国家审计机关的经费预算和划拨。待条件成熟后再成立专门负责处理与国家审计相关的事务——审查审计报告并提出意见等。

(三)实行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审计公告制度是国外的普遍做法。从根本上说,国家审计的真正委托人是人民,国家审计机关要向人民负责,并将审计结果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或召开新闻会、发表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公告制度的推行是对国家审计人员的有力监督,它对审计工作和审计的客观公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社会公布的审计报告必须保证事实确凿、证据充分,所作的审计评价和结论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推敲,处理、处罚的宽严尺度把握正确。这就从客观上使审计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受到监督,这必将对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国家审计署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审计公告制度,先搞试点,然后在整个审计系统推行。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监督方式是极受社会公众欢迎并得到好评的。所以对审计公告制度一定要推行下去。我们建议修改审计法时将现行审计法中关于审计公告的规定从审计机关的法律权力改为法律义务,具体说就是将审计法中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改为“应该”公布审计结果。

(四)审计失败的治理根本。鉴于国家审计的寻租活动大都属于被动之举,是为了留住客户、保持市场份额而做出的无奈选择,因此,治理审计失败的根本在于治理被审单位的财务欺诈,而治理被审单位财务欺诈的根本则在于治理市场,因为在一个有效运行的市场中,内部信息会很快为市场所消化,被审单位所寻求的租也就很快会消散。此外,还应该加大被审单位的寻租成本,使其寻租的代价大大高于所能得到的收益,迫使其主动放弃寻租行为。

(五)国家审计应引入申辩机制,以解决官员责任不清问题。申辩是指对受人指责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辩解。申辩机制是通过给当事人申辩的机会而形成的机制,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民主政治精神,因此,值得提倡和推行。

目前很多机关针对审计报告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媒体进行申辩的方式是不正规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人代会介入,对行政任命的官员激活惩罚和问责机制,而后再由当事机关在人代会、相关的政府间协调机构或行政复议机构中进行申辩,最终将所谓集体决策的问题落实到主要责任人身上。如果涉及法律问题,则要激活司法程序。

已故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先生对中国历史上国家审计和会计的状况与国家的治乱兴衰的关系用一句话十四字做了总结:“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因此,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报告制度有助于加强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华.从当代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本质谈《审计法》修改[J].中国审计,2004,(12).

[2]杨时展.国家审计的本质[J].当代审计,1993,(2).

[3]周盕.学者呼吁审计引入申辩机制解决官员责任不清问题[N].香港大公报,2004-07-17.

[4]毛飞.观察:信息不对称“糊弄”了省委书记[N].中国青年报,2004-04-06.

上一篇:人才培养奖励方案范文 下一篇:爱岗敬业青年榜样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