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5 16:21:25

整体规划方案

整体规划方案篇1

城市交通规划是对是否建立及建立规模、建立时间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并作出决策。为了防止城市交通建设的盲目情况的发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要对建成后的交通建设项目的效果进行仿真性的预测与分析,从而保证决策者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效果得以提前了解。城市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使交通秩序更加规范,交通负荷量得以均衡,运输效率得以提高。其主要决策支持于建成后的涉及交通设施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理论体系应时一套有关预测分析交通管理策略及其建设项目的理论体系。从而保证决策者在实施交通管理方案前就能够了解其建成后的效果。

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

本文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按照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特征,从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城市交通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以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设计这三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城市交通管理模式

TDM与TSM是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两种类型。其中TDM作为一种政策性的管理,主要是管理交通源,对城市交通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对不必要的交通需求量能够进行削减,从而使道路交通流量得以降低,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而作为技术性的管理,TSM主要是管理交通流。其利用管制与引导交通流等手段,来重新分布道路网络上的交通流,使其交通负荷更加均衡,并将道路网络系统的运输率提高起来,从而使交通压力得以缓解。

(二)城市交通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

虽然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较为复杂,但是其都有TDM与TSM这两种交通管理策略组成。其中,TDM策略由优先发展策略、经济杠杆策略及禁止出行策略组成。而TSM策略由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通管理及节点交通管理等策略组成。

(三)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设计

在对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进行制定与设计时,有关人员应从城市TDM规划方案设计、城市TSM规划方案设计、及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体系设计这三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并保证其协调、集成、实施并滚动发展。其一是城市TDM规划方案设计。其对整个城市交通总量的影响是凭借制定及实施交通政策来完成的。而在设计城市TDM方案时,设计者要清楚认识到组成交通管理方案的成分有多种,其中包括多种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所以,要将交通系统管理的一些措施融入其中。其二是城市TSM规划方案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性管理方案,城市TSM是以建设交通管理硬件设施以及实施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交通设施容量进行提升的,并保证交通负荷的均衡。在对城市TSM规划方案进行制定时,应考虑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城市交通管理方案中的基础地位,并依照规划方案的要求与建设管理设施的状况,对建设规划方案加以合理的制定。其三是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体系设计。作为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道路交通保障秩序能够为实施具体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提供可靠的保障。此体系既包括道路交通管理教育与执法,也包括交通法规建设规划,其对交通管理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评价

在对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进行评价时,笔者从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以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效果分析这两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

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对交通管理措施的分析及预测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庞大而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中,有其中一个管理措施施行或改变,都会使整个交通系统的流量得以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用直观经验来进行判断的,而是利用定量化的对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来实现的。因此,进行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对最终管理方案的确定及滚动调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效果分析

其实,交通管理规划决定着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而所谓“畅通工程”,就是指全面的交通管理规划。在评价整个城市交通管理效果时,要从城市整体进行把握。且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来对规划方案进行考核,从而使规划目标达到预期的程度。而在对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局部方案进行评价时,要从两个大点来进行。其一是评价整体城市的交通质量是否得以改善;二是要对研究范围内的交通质量是否得到改善进行重点考虑。

四、结束语

针对我国愈加严重的交通拥堵的现象,相关部门人员应加大“畅通工程”的实施力度,公安部及建设部要按时考核与定级“畅通工程”的实施情况。但由于我国当前还未形成完善的城市交通管理规划规范与管理方案设计标准,城市内交通管理规划依旧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针对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理论体系框架设计,从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框架、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评价这三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整体规划方案篇2

对于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分析说明。我国西部某城市的道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采用了景区分界方法。即将整个规划设计工程分为四大景区。每一景区的规划设计情况如下:第一景区为路侧绿地。之所以将其划分为第一景区,主要是因为该条道路与机场和高速公路相衔接。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时,首选方案为图案式园林规划设计法。图案式园林规划设计不仅具有整齐、严肃的观赏效果,而且在植物方阵的排列上会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大方的感觉。除此之外,由于该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上一定要体现出城市风貌。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将路侧绿地的植物分成4个层次,分别为落叶乔木层、常绿乔木层、常绿灌木层以及色叶灌木层。在以上4个层次中,落叶乔木层和常绿乔木层以及常绿灌木层充当背景,色叶灌木层为主体。这样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不仅保证了所选植物的多样性,而且做到了群落的稳定性。最主要的是,以上四种植物均具有良好的观赏特性,而且在具体的布置过程中采用了列植的方法,充分渲染出整个道路庄重而不失灵动的气氛。第二景区为另一路段的路侧绿地。该路段的园林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园林本身的观赏性,而且要结合路段所处位置的特点做到统筹安排、整体规划,需要照顾到路段附近居民休息、娱乐的需求。

二、第二景区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案为规则式植物配置

在其中穿插了一些路侧游园的元素。该路段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层次分别是:高大乔木层、常绿乔木、常绿灌木以及色叶灌木层。第三景区为生态长廊路侧绿地。该路段园林植物的配置主要为生态群落。要求园林规划设计既体现出自然景观自然性,又不失生态长廊的整洁感。需要注意的是,该路段的设计重点是交叉路口。因此,整体的园林规划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这样不仅能够展现出整个园林的特点,而且能够营造出一个小型的生态群落。具体的设计方案为:道路最外层为新疆杨,并且贯穿整个第三景区。与此同时,在新疆杨前面,种植一些常绿植物、花灌木以及地被植物。通过以上几种植物的精心搭配,从而营造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第四景区为文化游园路侧绿地。该路段的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城市文化。具体的设计方案为:将日晷、迎宾马车以及迎宾方阵作为整个园林规划设计的主线,以上元素都是该城市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缩影。整个第四景区的园林规划主要为乔木,同时根据多样化的园林规划特点进行综合的植物配置。这样不仅做到了群落景观的丰富,而且保留了整个群落的原始性。除此之外,正是由于石雕、日晷、驿站等装饰品的设计,才使得整个园林规划更加生动。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园林规划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读者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有新的认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出一个具有很强观赏性的景观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群落理念是整个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要将硬质景观很好地融入到植物生态系统之中,而且其所占绿地总面积的比率一定要适中。总之,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师法自然,要特别注重加强设计中的生态应用的科学性。

整体规划方案篇3

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文秘部落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

1、用途管制原则。

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

2、占补平衡原则。

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3、合力建设原则。

“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这几年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明确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遵循市场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互补和互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集约用地原则。

一是要加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调查闲置土地情况,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要研究促进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完善“双控”指标体系。

5、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要充分利用“外脑”,依靠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听证或公示等手段,完善规划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规划“以人为本”、公正透明。

6、三规衔接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预测用地需求,认真分析土地供应潜力,合理土地资源布局,正确处理“保护”和“保障”的关系,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7、成方成块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边界理论,按发展阶段、重要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界定城市和开发区的外延扩张边界,开发区块尽量做到成方成块,以利于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和耕地保护。

8、可持续利用原则。

要按照生态绍兴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

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9、信息化原则。

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满足规划要素实时更新、快速统计、共享互动等要求,增加规划科技含量,有效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总体上按省厅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安排,即计划在本年度完成整项工作。如遇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安排的影响,则作相应的时间调整。

1、健全组织机构。

(1)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三规”领导小组。(时间根据市政府安排)(2)在成立“三规”领导小组后半个月内设置联络员、专家咨询组。

(3)成立市国土局规划修编工作组。(4月1日---4月15日)2、落实资金。(4月1日----4月23日)已编制经费预算,由办公室具体落实。

3、落实编制单位。(4月30日前)(1)确定落实编制单位的方法、程序和要求;(4月4日前)(2)收集编制单位的资料、信息;(4月11前)(3)按规定落实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4月23日前)

4、调查研究阶段(4月24日至7月23日)这一阶段与下阶段的工作将穿行,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召开座谈会。总体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需要进行多方调查。走访各有关部门,调查各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需求,征求各部门对总体规划的建议。深入各重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典型调查。

5、专题研究阶段(5月24日至7月23日)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全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为规划大纲及规划文本草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6、规划大纲拟定阶段(7月24日至9月23日)规划大纲文本包括绍兴市基本概况、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修编方法与实施机制创新、预期规划实施成效等内容。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须报市、省批准后方可开展下步工作,时间进度较难把握。

7、规划草案拟定与选优阶段(9月24日至11月23日)本阶段主要是落实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完成规划草图。

需拟定的方案包括:全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方案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最终提供2~3套供选规划方案。

确定规划供选方案的主要要求:⑴在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拟定规划供选方案。⑵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⑶对每个供选方案的实施,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

8、规划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11月24日至11月30日)对推荐方案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干部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规划协调和论证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形成最终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

整体规划方案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探讨

Abstract: the city i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ombining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produce's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living space. People live, work, learn and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are in the middle of the city, so the science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 urban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separately from the city planning design in urban whole construction work, how to coordin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and dealing with building design and city planning desig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city planning to discuss the desig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Design;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一项紧迫而富有挑战性课题。

1、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整体建设工作中的意义

1.1计划作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根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和宏伟蓝图来制定和执行的,并结合城市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实际情况。另外,在城市规划设计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提出城市整体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以及分期实施计划,将城市整体建设活动进行有序的编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能够按计划进行。

1.2有效促进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城市整体建设工作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治安等诸多方面,而且具体工作的执行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与协助 而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将各项工作具体化,并且将建设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单位,有效保证了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秩序,进而促进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

1.3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突出的主要在两方面: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的调控。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过程,既有近期调控,也有中期和远期调控、经济实力强的城市,规划调控的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很快实施,可作短期调控:经济实力薄弱的城市,则需考虑对项目的用地进行中远期调控。

2、如何科学协调和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从我国现代化城市整体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建筑设计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则具有科学的指导性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

2.1科学分析待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方案。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2.2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设计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2.3立足于建筑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质量。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环境问题,具体处理方法是:a.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b.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感受塑造空间。

2.4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实施与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现代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机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

2.5建立健全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设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客观角度而言,城市规划设计系统的划分了城市各区域的功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是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基础,也是必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城市功能布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衡量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指标,因此,在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规划管理部门及规划师要深刻认识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的内外在联系,以保障城市整体规划方案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大能,谢尧生.城市规划设计市场透视[J].城市规划,2002,(03).

整体规划方案篇5

关键词: 城市规划;档案管理;重要性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each reg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also with each passing day. In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plenty of planning material, how these rising urban planning archives material fully sorting and fi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become the each management researchers face subject.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File management;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种体系、高度密集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管理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期间所形成的大量的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可靠的参考依据,特别是城市规划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为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如何对这些不断增多的城市规划档案资料进行充分的整理归档和开发利用成为了每一个管理人员面临的课题。

一、城市规划档案的重要地位

规划档案门类众多,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管线工程规划等等,在城市建设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城市规划档案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法律依据,它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城市规划审批权限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城市规划的审批权限,在于强化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管理,确保城市建设按规划方案进行实施。因此,城市规划档案具有权威性,是城建档案中的“龙头”档案。

二、城市规划档案管理要求

城市规划档案建立的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我国政府实行“一书两证”的规划审批管理制度,即项目建设前期应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立项到整个工期结束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属性的变化,例如容积率的调整,规划设计图纸的变更,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的变更,建设工程的翻建、改建、扩建、项目产权变更以及道路改造等等。上述这些变化过程当中,同时也要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变更已经存档原有规划审批档案,从一个项目建立档案的完整性出发,在对城市规划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就要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从始至终保持一个动态跟踪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规划档案内容的详实、完备、准确、无误。因此,动态管理是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基本方式和要求。

三、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陈旧。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认为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什么价值,那么这种工作态度也就导致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心态过于浮躁。 而且,城市规划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低下,对档案的整理、搜集、装订和归档业务非常生疏,对一些关键性的档案材料不知道如何归类和鉴定,这就造成了档案的关键性材料得不到有效地归纳和整理,极大地阻碍了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相关设施不健全。很多城市的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部门没有健全的硬件设施,缺少档案管理必备的基本软件条件,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室或者档案管理室潮湿、阴暗,导致相关的城市规划档案发霉变质等,影响了这些档案的页面美观和文字显示效果。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基本没有城市规划档案管理部门,而是将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交给建设局、文物局来处理,这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

1.领导重视规划档案管理工作

领导重视是搞好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抓好规划档案工作。需要有关领导在档案库房及相关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1)在办公用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库房面积,并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密集架等档案装具,设置了档案信息中心,实行集中统一管理;(2)应责成专人将现有的规划图纸、资料等输入微机,实行微机辅助管理,使每一个规划项目、每一个规划成果形成的档案资料都方便可查。

2.提高规划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自身修养,具备丰富扎实的业务知识;(2)要切实抓好各环节业务工作。要努力拓宽收集渠道,保证收集材料的全面完整、真实可靠。要明确归档范围,严格遵守各项立卷归档制度,及时整理立卷。要熟悉馆藏,对所管理的档案资料做到了如指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学习双方面的知识,要不断学习有关规划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规划建设业务,同时要学习新形势下档案管理方面业务。只有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才能适应工作环境,驾轻就熟地干好此项工作。

3.挖掘城市文化特色

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服务重点地区规划编制。规划档案中蕴含了深厚的城市历史文脉。对规划档案中城市历史文脉进行深入挖掘和对重点地区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是研判未来城市发展重点项目和目标方向的基础支撑。

在上海世博会园区选址规划过程中,有关人员对规划档案中的上海历史人文风情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挖掘、分析和提炼。对档案的开发利用,为世博会园区规划中提出的借力世博契机,帮助黄浦江沿岸大型造船工业整体外迁,实现黄浦江沿岸能级全面提升,保护城市历史遗存,使历史遗存与地区功能、景观融为一体的目标提供了档案支撑。现在,黄浦江沿岸的造船、航运等产业功能已经被世博园区这样更为怡人、更具亲和力的文化地标所取代,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沿岸的文化脉络和“里弄风情”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4.建立统一的档案信息标准

现在几乎各个省、市、县都有自己的档案管理标准,这样多种标准同时存在会严重削弱国家标准的执行程度,造成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不协调,最终阻碍一个全国性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也会造成档案资源的大量浪费。 因此,应该加强国家标准的落实和宣传,使得该标准在各个地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开展,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和物质资源浪费,避免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重复性和盲目性,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质量,有利于城市规划档案高效性管理和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

5.开发档案管理智能化软件系统

应该集中优势资源来开发一套各个地市通用的智能化软件管理系统,为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全国性分布式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奠定基础,避免各个地区在档案管理软件开发方面的重复性资金投入。 通过这套智能管理系统来实现全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化管理,使各个级别的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实现高度的和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为政府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档案资源方面的智力支持。

6.加强对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

一个严格、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城市规划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制度标准,使得工作人员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能按照章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责任,将造成的损失降低最低,促使工作人员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对于激发其工作热情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利珍.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 2008(24).

[2]周萍.新形势下做好公安档案工作的思考.浙江档案.2004(1).

[3]高燕春.央企档案管理信息化新探――以神华集团为例.中国档案.2009(3).

[4] 赵占国. 关于做好城乡规划档案的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9).

整体规划方案篇6

关键词:一张图;规划信息化;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理论的快速发展,南宁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业务审批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促使规划审批手段由手工方式转变为全面的电子化,极大地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南宁市在前期的规划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偏重于应用系统开发,在数据资源采集、整理、入库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薄弱,导致数据资源建设滞后于应用系统开发,在空间信息资源方面的建设和整合问题尤其突出。具体表现为:各类数据相互独立,并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严格的运维机制,也没有统一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管理,造成空间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管理和利用,其完备性和现势性都落后于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和现实工作的实际需求,甚至出现不同规划成果间的冲突,严重的挑战规划权威性。

2 建设目标

鉴于南宁市规划局信息化现状及其他城市信息化的经验,开展“一张图”项目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强化南宁市规划领域空间信息资源的建设,以及相应的“一张图”应用系统开发,建立起一套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划综合数据体系,形成并完善一套符合数据资源生命特点的运维机制,从时间上跨越过去、现在、未来,从空间上覆盖地上、地表、地下,真正实现规划信息统一管理、统一展现,为业务审批、规划设计和项目会审提供强而有力的决策依据。同时,通过对南宁市各类规划空间数据资源的整合,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查询与辅助决策工具。最终,在完整的数据资源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基础上,形成基于“一张图”的规划科学管理模式。

3建设内容

3.1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逻辑统一、 规则约束一致的标准体系建设是提升系统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南宁市规划信息化数据标准是在参考国家、省、行业的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并结合南宁市规划信息化实际情况,考虑实际的数据情况和已有建设成果,批判性地采纳、改进和使用。同时,还要从实际业务要求出发,建立一套数据采集标准和生产作业规范、数据建库、入库和更新的技术规程、数据管理和的技术规范等。涉及的数据标准主要有:《基础资料数据标准规范》,包含地形图、影像图、地下管线等基础资料数据提交标准及处理规定;《规划编制成果标准》,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电子成果提交规范及建库更新规范;《规划审批类数据标准》,包含业务审批红线数据绘制标准及建库更新规范;《电子档案数据标准》,包含建立规划编制成果和规划审批档案电子档案标准规范。

3.2数据资源建设与整合

3.2.1数据资源整合

数据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资源的建设与整合是城市规划“一张图”的核心任务。“一张图”数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地下管线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规划业务审批管理数据、现状专题数据、规划档案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政策法规数据和元数据等,而其中规划相关的空间数据是数据资源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最终的数据建设就是在数据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以规划数据为核心,建立规划综合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之上,实现多源数据的集成式管理、相互关联,保证各类用户在权限控制之下能够获得高效、安全的数据访问。

“一张图”数据整合总体思路:将已有各类数据按照相对应的入库标准入库,并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进行加工后进行。数据加工级别为文件建库、CAD元素建库及SDE要素建库。

3.2.2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建立一个高效实用GIS信息系统的关键一环。在进行数据建库时,即要考虑数据源本身的特点,更要考虑到系统建设的需要,系统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准与规范,如空间数据分层与编码标准、数据质量与元数据标准等。

规划“一张图”数据组织管理采用数据库-要素集-要素类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数据划分各个专题库,在各个专题库下根据管理需要,再划分为相应的子库。针对应用的需要将各类规划编制电子成果规整、处理后存储到数据库中。对于需要ArcSDE空间建库的规划成果CAD图形文件,依据规划编制电子成果制图规范的规定,通过CAD图形数据检测、规整后,转换到ArcSDE空间数据库中,对于文档资料、图片等数据成果,需要规整入库到FTP图档库中,数据组织调用采用树状结构。规划成果数据建库和应用关系如下(图1):

图1规划成果数据建库和应用关系

3.3 应用平台开发建设

3.3.1 平台选择

AutoCad 是目前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工程类绘图软件,拥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可满足用户进行各类图形操作的需求,灵活实用,CAD格式已成为城市规划控制数据的主要数据源;另一方面,操作习惯和已有的专业系统,很难脱离开CAD环境,但仅凭CAD技术,又远不能满足行业的应用和发展需求。GIS由于其强大的分析和可视化能力,已经逐渐融入IT主流。

本应用系统综合考虑AutoCAD和GIS各自的优势,运用AutoCAD和GIS双平台的技术路线来组织管理规划成果数据,CAD面向内部应用,管理初始数据,GIS面向外部共享及,管理核心数据。将按照编制成果的种类以具体项目为单位对资料进行分类,并通过统一建立目录索引的方式以文件数据库的形式对规划编制成果资料进行存储和管理。规划成果数据建库和查询应用首先是在CAD平台上将已有的规划CAD成果数据进行整理建库,形成规划成果数据库,并实现相关的查询应用,然后在CAD平台建库的基础上,抽取部分核心的成果数据,结合基础GIS信息库中的信息,建立基于GIS平台的规划图形查询应用系统(图2)。

图2 GIS与CAD双平台图库应用结构图

3.4.2基于CAD的应用子系统

3.4.2.1总规控规设计子系统

主要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总规控规成果设计软件,提供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园区规划、城镇发展规划设计软件,可以方便的生成道路规划图、用地现状图及规划图、市政规划图、控规法定图则等,处理后的数据可达到直接入空间数据库的标准。

3.4.2.2查询应用子系统

基于AutoCAD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支持图文档数据的集成及关联。包括规划图形查询、属性查询以及相关应用,提供一些集成的查询分析功能,包括图形查询(控规指标查询、规划条件比对)、规划条件查询、红线绘制、红线出图、红线汇总、规划方案叠加、指标核对以及历史和最新规划信息查询(图文互动查询);系统具有对已经在库的各类规划项目的报表统计(分规划类别、分审批阶段,统计信息包括编制计划编号、项目名称、设计单位、下达计划时间、中间方案审查时间等多种相关信息),对已经登记在库的规划项目图形浏览与输出,相邻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图形无缝集成浏览与输出以及各种布点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叠加浏览与分析。

3.4.2.3基于CAD元素建库更新子系统

针对规划编制部门的需求,从编制成果的调整、中间成果管理、编制成果审查、入库、更新到控规指标分析、应用等,辅助规划编制部门实现规划编制成果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最大程度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包括规划成果元数据管理(包括文本和电子的成果元数据);规划成果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规划项目调整与更新,包括道路交通、四线(绿化绿线、历史文物保护紫线、河道蓝线、道路红线)、用地规划更新、地块性质与控制指标更新以及数据共享、数据转换接口等。

3.4.3基于GIS的应用子系统

3.4.3.1档案管理子系统

负责所有规划电子档案数据的整理入库与权限管理,针对涉及到的业务档案、规划编制成果等电子资料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开发,用来完成各类电子成果资料的检测、档案建库,以及档案的管理、应用。其功能模块如下所示(图3):

图3档案管理子系统功能模块

3.4.3.2管理与分析系统

采用C/S架构,主要功能是实现空间库中地形、地下管线、影像、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规划控制线数据、规划管理数据进行调图、看图,支持客户端图像背景功能;规划编制成果档案库的集成浏览;以及空间库与档案库之间的图文互查。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一些辅助分析功能,如总体规划地块、分区规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之间的分屏对比联动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与审批红线数据之间的指标对比冲突分析。基于地块生命周期的项目一键式查询。系统具体的功能模块如下(图4):

图4 管理与分析系统功能模块

3.4.3.3统计与评价系统

采用BS架构,该系统定位于辅助领导决策功能,用户群体是各级领导,主要包括高端的统计报表分析与专题地图功能,比如建设用地审批状态分布图、城市可建设用地专题图、竣工项目专题图、历史保护专题图、城市化进程专题图、城市潜在建设用地专题图等,从宏观上生成各种统计分析台账与报表,供领导决策参考使用,具体内容如下(图5):

图5 统计与评价系统功能模块

3.4.3.4数据及共享子系统

采用BS架构,建立城市空间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及共享服务应用体系,实现多领域间的空间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包括数据展示子模块、数据共享服务子模块。

采用B/S的系统架构,基础空间共享数据库采用ArcSDE +Oracle的数据管理方式,数据库平台为Oracle 10g开发语言选择Microsoft Visual 2005(C#.net ),GIS 平台主要采用ArcGIS Server 9.3.1,同时结合自主的管理平台来实现矢量地图数据、栅格地图数据(包括瓦片(Tiles)数据等)等数据的与共享。

3.4.3.5基于GIS要素建库更新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保证数据中心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快速实现数据中心的各类数据的批量入库,同时通过完善的更新机制,保证数据中心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及一致性,包括:档案入库子模块、基础资料数据入库子模块、业务档案入库子模块和规划成果入库子模块。

4结语

城市 “规划一张图” 是以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为基础,以各类规划编制成果数据为基础, 整合规划业务所涉及的各类成果数据资源, 将各类规划控制要素归类管理,建设一个统一的、 完备的、 规范的数据管理中心, 并用 “规划一张图” 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对规划编制数据的有效管理以及对数据的查询、分析等,能更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南宁市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黄萍,孟坚定.城市“规划一张图”总体设计方案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09(12).

[2] 胡祺、王芙蓉、尹向军.南京规划控制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技术研究.城市规划信息化.2010(12)

[3] 深圳城市规划“一张图”的探索与实践.城市规划. 2011(15)

作者简介

整体规划方案篇7

关键词:三维GIS 三维可视化 数字规划三维规划评审系统

中图分类号: TN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适应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提高漯河市城市规划管理与服务的科学水平,漯河市规划局确定了规划信息化的总体建设目标 —— 建设阶段性的“数字规划”。内容包括:内容包括各种空间数据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信息网站、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三维规划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连续运行服务系统等。特别确定了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城市规划管理中来,三维规划信息系统将成为“数字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了给全面建设三维规划信息系统打下基础,漯河市规划局以漯河市食品产业集聚区为示范进行了“三维规划评审系统”建设,现在对该三维规划评审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进行说明。

二、项目建设目标

漯河食品产业集聚区位于食品产业享誉四方的 “中国食品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之称的漯河市东南隅,京广—漯阜铁路、京珠、洛宁高速的“双十字”交汇地带,规划建设面积30km2。产业集聚区由西部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和东部食品产业配套园区组成,依托高速公路“十字”生态景观长廊形成四个食品产业组团。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休闲食品加工企业旺旺集团和年产值5亿元的中高档面粉加工企业中粮集团等品牌食品加工企业已在此成功入驻,食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漯河食品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为配合打造“中国第一食品工业基地”,更好的规划和宣传集聚区,加大招商力度,漯河市规划管理局和杭州科澜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完成了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数字食品工业基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如下:

1、首先打造食品工业基地的三维数字沙盘,将基地现状建设成果、规划成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制作成数字沙盘,采用创新的手段展示基地的现在和未来;

2、面向规划和招商,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建设三维辅助规划系统,为未来规划方案建设提供辅助评审工具,同时系统方便携带,可以将加工基地数字沙盘带到世界各地进行招商;

3、要求数据制作成果采用通用数据标准和格式,具有重复利用性;

4要求系统扩展性和定制能力较强,未来可以为规划局提供辅助规划方案评审和规划管理,同时满足“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框架系统技术要求。

三、建设思路

1、设计思想

针对“三维数字食品工业基地”三维规划方案评审系统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以一套数据为基础,3DVP平台(3DGIS)为核心,一网一站为依托,多类应用为方向”的总体解决方案(如图1)。

图1

(1)一套数据为基础:建立一个开放式的三维城市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整合城市地形地貌、矢量图层等传统GIS数据,建立城市三维模型和整合业务数据,满足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三维可视化要求,为各级领导、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可视化的三维城市数字仿真模型。

(2)一个平台为核心:即基于3DVP的三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一网一站为依托:1)面向规划办公业务网络2)面向公众政务服务门户网站。

(4)多类应用为方向:1)、面向规划办公业务网络的应用,围绕城市规划、方案评审、规划管理以及宣传、招商等业务开展应用。2)、面向公众政务服务门户网站的应用,围绕规划展示、公众政务服务、门户网站创新、综合成果展示、公众电子地图服务等业务开展应用。3)、建立三维城市仿真数据共享平台。在构建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的同时,既兼顾目前现实情况,又为今后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利用当今先进的web-service、XML、GML等技术,逐步建立城市空间资源信息的分布式基础服务平台。

2 平台选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采用杭州科澜公司自主研发的,拥有核心技术产权的全国产化平台——3DVP。系统介绍

3.系统介绍

3DVP Planner三维规划方案评审系统可以为领导、管理人员、设计师和专家等提供一个非常直观、简单易懂的业务操作平台。三维规划方案评审系统以涉及到规划方案设计及评审的真实城市为背景,在对方案中涉及到的建筑和环境进行建模后,领导、管理人员、设计师和专家等就可以对场景模型进行从单个物体到整个场景、从点到面的准确、有效的分析。以丰富、真实的城市空间数据库为后台,进行准确、快速、有效的互动编辑、空间分析、协同设计、协同评审等操作,并可以进行互动展示以及成果输出等。方便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投标、报批、管理,有利于设计人员与上级领导决策者和其他参与者对各种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辅助设计与最终方案的评审。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方案管理

1.1)、方案导入:能够对新提交的单体建筑模型数据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提供修改手段和方法,能将符合系统要求的方案数据直接导入到三维场景中,进行审批前期处理。能够支持同一位置多个方案的导入。能够支持3DMAX等多种通用数据格式的模型数据。

1.2)、方案调整:对方案进行建筑方位、层数、高度、基底、栋数、材质的调整,建筑物能根据调整实时改变。(如图2)

图2

1.3)方案定位:对于场景中已经存在的方案,能够快速定位到选定的方案;如场景中存在多套方案,可以设置只显示选定方案;对于选定的方案,能够以属性框的形式显示该方案的各项指标数据: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等。

1.4)多方案比较:对同一位置的多个建筑方案可进行双屏或多屏的可设置的动态效果比较,对于多屏的数量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能自定义选定。(如图3)

图3

1.5)控高分析:检测是否有超过控高要求的建筑物,使得城市的建筑规划能够合理,能够支持高度控制规划成果,根据空间位置识别控高指标。(如图4)

图4

(2)规划分析辅助决策功能

2.1)快速建模:系统支持可根据SHP数据快速建立模型的功能,可以设置其材质、纹理等,可与其二维属性挂接;同时支持根据用户自定义底部建筑轮廓,设置其高度、纹理、女儿墙等参数,快速建立模型的功能。

2.2)通视分析:检测场景中任意两点之间在直线方向上的可视性。

2.3)视域分析:可对空间点的可视区域或不可视区域直观显示,并可输出立、剖面图。

2.4)在三维数字沙盘基础上叠加规划、招商、人口、法人、经济等业务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信息量集中,丰富,为领导提供一应俱全的查询资料,便于开展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汇报交流等工作;

2.5)信息的查询:

整体规划方案篇8

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绝大多数乡镇、社区都制定了比较健全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对各类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但是对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责任划分、考核却很少过问。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效率低下,管理不集中,信息资源缺乏整体性。制度建设不完善,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资料收集效率低下,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严重脱节,档案工作逐渐失去了其自身的完整性,很多的档案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1.2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过程中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这和相关领导部门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多基层地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依然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应用较少。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很容易出现错误,对计划生育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最近几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多种法规和政策,但是这些法规和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法规执行能力不足。

1.3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专业素质是影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从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人员配置随意性大,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工作队伍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并且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缺少专职人员,大多数是由从事行政、工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的。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少,专业技术跟不上时展进程,缺少正规培训的机会,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缺少重视,薪资待遇较低,难以全面调动起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低,经常出现重大错误,不利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计划生育档案科学管理措施分析

2.1 强化制度建设

在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按照《档案法》规定,在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即:档案保管制度、档案查、调阅利用制度、档案收集制度、档案整理制度、档案工作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员岗位职责。将这八项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促进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档案室条件完备,基本符合档案室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等要求,保证档案的安全存放。档案人员办公室还配备办公桌椅、电脑、复印机,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2.2 强化自身建设

强化计划生育档案工作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必要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库房保管条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落实档案安全管理责任,抓好汛期、黄梅天、极端高温天的档案库房巡查,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档案安全保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和实体安全。做好创建测评自查验收工作,按要求填报《先进(合格)综合档案室申报表》。通过共同努力,寻找工作中的短板,真抓实干,确保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

2.3 计划生育档案科学管理队伍建设

上一篇:再生医学的定义范文 下一篇:交通规划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