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51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1

【关健词】基坑施工;安全监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但为了建设方的使用要求,建筑就不得不向高层和地下深入发展;其安全问题就更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本文笔者从工程实践中对基坑的安全监理提出了一些探讨与思考。

1 建筑基坑基本概念

1.1 定义:

建筑基坑:在工程项目施工开始时期,为进行建筑物(包括地下构筑物)基础、地下室、地下管网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的施工工作空间,称建筑基坑。

基坑壁:构成基坑空间的侧壁,在没有支护之前称土体(或岩体)裸壁,支护之后称基坑的某一侧壁。

基坑周围环境:是指建筑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和基坑使用期间(基坑没回填完成之前),可能受基坑影响的周边既有建筑(构筑物)、地下管网(水、电、气等管线)、道路、料场、货栈、陡坡、水域(河流、水库)等统称为基坑周边环境。大致范围是基坑深度的1.5~2.0倍范围。

排桩、悬臂桩:采用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土钉墙:采用土钉锚固在钢筋网片上,再喷射细石混凝土形成一定厚度的面层,加固保护基坑侧壁土体的稳定结构。

冠梁:设置在排桩(悬臂桩或其他结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

腰梁: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以下,能传递支护结构与锚杆支撑点的钢筋混凝土连梁或钢梁(也称围檩)。

1.2 支护结构:为保证建筑项目地面以下的施工安全和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网的安全,对基坑裸壁采取的支护、支挡、锚固等保护结构称支护结构(也称围护结构)。

1.3 支(围)护结构类型:

目前支护(围护)结构类型有土钉墙、排桩、锚杆、锚杆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地下格栅墙、锚杆框架梁、水平支撑梁(也称内支撑,在超深基坑和软土基坑中广泛采用)等结构类型。实际工程中结合场地条件、地层条件、施工环境、周边环境、工程重要等级、土体的工程性质、降水方式、主动土压力组合大小等选用; 这些支护结构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组合采用,视工程实际条件而选用。

1.4 预警值: 基坑支护结构在安全使用状态下,允许发生的最大水平位移值,也称基坑壁变形预警值。

2 基坑支护目的和支护施工管理

2.1 基坑支护目的:

基坑支护目的:建设部[2009]87号文件指出:建筑基坑施工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建筑基坑支护规程的总则中又规定:在建设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基坑边坡稳定,基坑周围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的安全。

基坑支护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方法、周边环境对基坑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这里谈的内容很多,也很全面,基坑支护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基坑边坡稳定,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各类管线不受影响;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确保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为政府把关分忧。

2.2 基坑支护施工管理:

2.2.1 基坑支护施工管理程序:同建筑工程管理程序一样,必须坚持先设计、后论证、再施工的程序,这也是建筑基坑安全监理的原则。是项目总监应尊守的法律准则,不能忽视。

2.2.2 基坑支护设计:属岩土工程方案设计,应由具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其执业人员必须是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设计图纸上应加盖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印章和设计单位印章。

3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和论证审查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由以下两大部分组成。

3.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纸:支护结构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书,由具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设计出图,图纸上加盖设计单位印章和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印章。

3.2 支护施工专项方案(即施工组织设计):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承包施工;其支护施工专项方案,由支护施工承包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写的内容:详见2009年5月13日住建部颁发的:建质字[009]7号文件第七条。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审批签字,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论证。

基坑深度大于等于5.0m的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论证会由施工承包单位组织。论证会的专家,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库抽取专家(一般为5名)安排时间到施工现场论证。

3.3 专家论证会程序:

在确定基坑支护专家论证会召开地点和时间后,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带专家到建筑工地进行论证。

3.3.1 参加论证会的单位和人员:

a.市专家库专家;

b.建设单位主管安全的领导或项目负责人;

c.施工单位(包括总包方)主管安全的领导和项目负责人、方案编制人员;

d. 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安全监理工程师;

e.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

3.3.2 上述人员在规定的统一格式表中签到;本项目各方参建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会。

3.3.3 专家论证步骤:

a.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审查;

b.审查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和设计依据;

c. 审查支护结构设计选型, 方案内容是否安全、齐全、符合规范要求,可行;

d. 审查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施工工艺、安全组织、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基坑变形监测、质量保证措施、防排水措施、劳动力计划、施工资质、特殊工种上岗证等是否齐全有效,是否能保证安全施工;

e.审查方案编审、签审、印章等是否齐全有效;

f.审查降水方案选择、降水设计参数采用,动静水位测控,井点布置等是否合理可行;

g. 最终形成××项目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论证报告。

4 基坑支护专项方案实施

经专家论证审查通过后的专项方案,施工单位按照专家论证报告上的建议进行完善、补充、修改后;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三方签字盖章后,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并组织实施。

5 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二次论证审查

5.1 基坑支护方案在第一次专家论证审查中,其设计或施工专项方案中存在有安全隐患、方案粗糙、不能保证施工安全的方案不能通过审查。要求方案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专项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后,重新审查。

5.2 专项支护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修改后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这里所指重大修改包括:支护范围扩大、支护结构选型改变、降水方案改变、基坑深度加深或错误、安全等级提高、方案中有重大漏项、计算参数错误等。

5.3 参加建筑基坑论证会的某一责任方,认为专项方案中存在安全隐患, 对专项方案提出疑议并要求重新修改和论证的。某责任方是指建设单位负责人或监理单位总监,有时还可能是设计单位负责人。

6 基坑安全监理的控制要点

基坑安全监理过程是一个系统目标实现过程,在有了一个科学的能保证基坑安全的支护施工方案后,还必须保证按照专项方案施工和管理好基坑的使用期。这一重要而关键过程要靠监理人员的辛勤工作来实现。监理人员在基坑的安全监理中责任重大,工作辛苦。从工作实际中体会到,基坑安全监理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6.1 基坑降水和基坑土方开挖前,应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基坑周边有关建筑物单位代表(或个人房主代表), 对基坑周边相邻已有建筑物的状况进行仔细全面的测量检查记录(重点是危房和基坑变形涉及到的房屋或构筑物)。测量检查内容:房屋的现状情况,墙面(门口、洞口、窗口、墙脚散水、挑檐、跳梁等部位)是否有下沉变形;是否有裂纹,裂纹长度、宽度等。对下沉变形和裂纹按单元统一编号,记录并摄像。记录上有各方代表签字(一式四份)存查,便于基坑降水和土方开挖施工中观测裂纹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处理方案。

6.2 严格按支护方案中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当施工中遇到地层变化、水文条件变化等情况应通过设计方变更解决。按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实施监理工作。

6.3 土方开挖中严格执行分层开挖,分层支护的开挖顺序;严禁超挖、制止一铲到底挖到坑底标高后再支护的不良施工行为。

6.4 坚持放坡、修坡工序;禁止直立开挖或反坡向挖土,造成隐患。

6.5 检查支护结构中,各工序质量、各节点连接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6 验收好各工序质量、隐蔽质量并形成记录。

6.7 观测记录各降水井点的动、静水位和变化值,同设计降深值比较。每天观测、记录降水中的浊度、颜色、是否含有粉土颗粒等。

6.8 随时掌握各变形观测点的位移值、沉降量的发展速率等;当接近预警值时,开四方会议分析原因,讨论对策。

6.9 经常观察坑壁是否有水冲刷、湿润、返潮、渗水等现象; 经常观察坑口地表排水沟是否通畅,是否有裂纹等; 基坑周边地下管网是否出现破损、堵塞、渗漏现象等,一旦出现这些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6.10 在使用冷冻法施工中, 应昼夜检查并记录制冷机的工作状态; 检查施工工作面上是否有返潮、湿润或隆起等现象,如发现应立即停工进行处理。

6.11 在基坑支护完成的使用期间, 施工单位应设专人管理基坑,负责检查基坑的降水、坑口排水、周边建筑物、地表变形等是否正常;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6.12 检查坑口雨水、施工用水、生活用水等是否存在向坑内和坑壁排放与渗漏,如有应立即消除。

6.13 检查坑口地下和地上各种管线埋设及完好情况;是否有受损、倾斜、渗漏等。

6.14 定期巡视观测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的室外散水、墙体、墙面上管卡、墙体阴阳角、门窗洞等部位是否有裂纹、变形和其发展变化情况;巡视观测周边房顶、烟囱、塔尖、桥涵、管道等是否倾斜和异常。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召开四方会议商讨对策。

6.15 检查夜间施工场地灯光照明、道路环境等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立即整改。

7 结束语

7.1 监理人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建筑基坑安全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办法和通知,作为监理执业中的依据和靠山。这是保证监理工程师的安全令、安全通知、安全处罚等手段有法可依,体现监理力度,树立监理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的保障。

7.2 监理人员在基坑安全监理中,还应熟悉设计图纸, 熟悉有关建筑基坑工程方面的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提高监理人员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入行能正身,令能止邪;不犯失职错误。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2

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文秘部落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

1、用途管制原则。

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

2、占补平衡原则。

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3、合力建设原则。

“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这几年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明确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遵循市场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互补和互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集约用地原则。

一是要加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调查闲置土地情况,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要研究促进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完善“双控”指标体系。

5、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要充分利用“外脑”,依靠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听证或公示等手段,完善规划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规划“以人为本”、公正透明。

6、三规衔接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预测用地需求,认真分析土地供应潜力,合理土地资源布局,正确处理“保护”和“保障”的关系,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7、成方成块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边界理论,按发展阶段、重要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界定城市和开发区的外延扩张边界,开发区块尽量做到成方成块,以利于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和耕地保护。

8、可持续利用原则。

要按照生态绍兴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

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9、信息化原则。

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满足规划要素实时更新、快速统计、共享互动等要求,增加规划科技含量,有效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总体上按省厅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安排,即计划在本年度完成整项工作。如遇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安排的影响,则作相应的时间调整。

1、健全组织机构。

(1)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三规”领导小组。(时间根据市政府安排)(2)在成立“三规”领导小组后半个月内设置联络员、专家咨询组。

(3)成立市国土局规划修编工作组。(4月1日---4月15日)2、落实资金。(4月1日----4月23日)已编制经费预算,由办公室具体落实。

3、落实编制单位。(4月30日前)(1)确定落实编制单位的方法、程序和要求;(4月4日前)(2)收集编制单位的资料、信息;(4月11前)(3)按规定落实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4月23日前)

4、调查研究阶段(4月24日至7月23日)这一阶段与下阶段的工作将穿行,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召开座谈会。总体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需要进行多方调查。走访各有关部门,调查各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需求,征求各部门对总体规划的建议。深入各重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典型调查。

5、专题研究阶段(5月24日至7月23日)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全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为规划大纲及规划文本草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6、规划大纲拟定阶段(7月24日至9月23日)规划大纲文本包括绍兴市基本概况、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修编方法与实施机制创新、预期规划实施成效等内容。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须报市、省批准后方可开展下步工作,时间进度较难把握。

7、规划草案拟定与选优阶段(9月24日至11月23日)本阶段主要是落实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完成规划草图。

需拟定的方案包括:全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方案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最终提供2~3套供选规划方案。

确定规划供选方案的主要要求:⑴在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拟定规划供选方案。⑵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⑶对每个供选方案的实施,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

8、规划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11月24日至11月30日)对推荐方案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干部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规划协调和论证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形成最终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3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案例教学主要是结合课程主题,采用相关的临床案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完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实际的案例情景进行描述分析,引导学生在特殊的情景中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案例教学应用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可使学生通过一些情景案例,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相结合,为以后打好基础。第二,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课堂讨论形成的不同观点碰撞出火花,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思辨和表达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从而大大提高基础护理课堂质量。第三,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联系、分析与思考,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与拓展,开展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总之,传统案例教学的方法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充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及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使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出问题

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选择典型病理,其关于基础护理方面的病理要充分满足教学环境的需求,使学生充分了解该基础护理课堂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通过声音与文字的方式将重点知识充分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一定的巩固。比如:患者为张某,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呼吸比较困难,病人非常焦虑。针对该案例,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作为护士,应该如何采用相关措施来解救患者?采取卧位的目的又是什么?

(二)分析实际案例

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提出案例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同时还要纠正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动作上的不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扮演护士,教师可扮演患者。在此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护士问病人:“您这样躺着舒服吗?”病人:“挺好的。”让学生知道怎样表达自己。

(三)讨论案例

学生在学习护理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要求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组织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和同学及时沟通与讨论自己的意见。另外,每个小组在代表发言的时候都可以结合相关案例,取其精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相互谈论。

(四)总结案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有针对性的意见进行总结,补充学生的观点。并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结束之后,针对案例写出自己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并总结在课堂上不明白的问题,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较系统的掌握。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很关键。且案例教学的方法、讲授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统一、固定不变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案例教学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才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4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运用效果

护理是现代医疗机构对病患提供卫生服务与行为指导的过程,其内容涵盖生理、心理、精神与社会等各个层面,对于防治病情、改善预后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何让护理服务真正落实到位,让患者、家属乃至社会对医院形象改观,精心规范的护理管理模式十分关键。本文针对我科41例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并设对照组作比较,总体护理情况较理想,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2例住院病例资料来源于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其中男有46例,女有36例,年龄分布19~63岁,平均43.5岁;疾病分型:肠炎者32例,十二指肠溃疡者19例,胃溃疡者24例,复合型溃疡者7例。研究前,全组均已在知情文件书上签字,排除伴心脑血管重症、精神异常或听说障碍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间一般数据均相似,P>0.05,适合统计。

1.2方法

对照组41例按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基础性护理、指导检查和对症处理等。观察组41例选择优质护理管理方案干预,包括:①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等系列工作,每名护士固定管理的患者最多8名,以确保护理服务的全面与连续性,同时也可增进彼此关系。②准确掌握患者的基础资料信息,评估其住院期间的炎症程度、病情恢复情况,分析可能诱发不良事件的因素,再以表格形式汇总,以便在护理管理时,有针对性地落实护理服务,并尽量消除或避开不良因素[1]。③每月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技能,积极对待护理工作;每日严格做好病区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感,同时叮嘱其注意日常清洁、营养饮食和规范用药等。④护理管理期间,主动与患者沟通,由我科具备心理学知识的护士施行心理疏导,并借助多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效果探讨李颖(河南省兰考县中医院,河南开封)摘要:目的:研讨优质护理管理方案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将近期我院消化内科诊疗的82例住院患者分组,对照组41例按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41例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方案干预,针对两组的总体护理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在护理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1%,与对照组的80.5%对比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as与sds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而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方案强化干预,总体护理效果更理想,更利于患者康复与情绪的改善,适合临床推广。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运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01.159媒体技术、健康讲座和资料手册等方式,向患者普及胃溃疡、肠炎等疾病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个全面且客观的认识,从思想上减轻负担,化被动护理为主动配合。

1.3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2]估测两组对象的情绪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其平均住院日,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其对服务内容的满意情况,选项有非常满意、满意和一般3项,发放问卷82份,回收率100%。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7.0校对全组数据,由χ2和t检验,统计学意义由P<0.05描述。

2结果

2.1护理满意调查情况

经相应方案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达95.1%,与对照组的80.5%对比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2.2平均住院日与情绪改善情况

相对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在护理方案干预后,其SAS与SDS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而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3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多数起病较急,病因复杂,易给患者带来腹部胀痛、恶心、腹泻和呕吐等不适,虽经早期规范治疗可痊愈,但住院期间仍可能因各种因素而影响预后。因此,积极寻找一种符合现代医疗机构开展要求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优质护理管理是目前基于常规护理提出的一项新型服务模式,主张以人性化护理服务为理念,从心理、精神、生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制定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护理管理。自2010年始,我国卫生部即要求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施行该护理服务方案,以总体上提高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刘扬[3]研究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和护理拓展等几方面对30例病人实施优质护理,表示这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3.3%。本组研究中,我科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融入优质护理管理理念展开护理管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总体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得到优化,其护理总满意度达到95.1%,且相对而言,观察组在SAS、SDS量表评分与平均住院日上也得到了更明显改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2-3]。

综上所述,采取优质护理管理方案强化干预,总体护理效果更理想,更利于患者康复与情绪的改善,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李颖 单位:河南省兰考县中医院

参考文献:

[1]陈新莲.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35.

[2]陈立梅.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4):3001-3003.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5

我国档案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为了调整档案管理和利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有关档案范围、收集、管理、利用、公布以及档案工作、档案机构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的目的正如第一条所指出的,是“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显然,我国档案法与我国的其他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它在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方面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关系和秩序,根据我国国情,明确规定了档案的范围、档案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和社会上的地位、档案工作的原则、档案机构和职责、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利用和公布、法律责任、公民在档案事务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等有关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确保我国档案工作顺利进行、档案事业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重要工具,这就是我国档案法的本质。

二、我国档案法的特点

我国档案法的特点,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同时必须看到,这部档案法是以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在总结我国档案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我国历史档案立法和当今世界各国档案立法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把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所以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档案法规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可以说,它是一部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法典。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档案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总体目标。“行政法是以一定层次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间的关系为基础和调整对象的,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档案法作为行政法同样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本位,表现为:(1)通过对国家档案的科学管理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档案法主要是关于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规范,维护国家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成为档案法的重要任务。《档案法》第5条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里的档案是指国家档案。为了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法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和开放利用等方面对档案工作做了具体规定。如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文件要按照归档制度的要求及时归档,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要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保管部门要妥善保管档案,并按规定向社会开放,禁止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档案,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2)对不利于公共利益的权利作出适当的限制根据“私法为基础、公法居优位”,根据行政法优于民法的原则,档案法可以对不利于公共利益的民事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其中,对档案所有权的限制表现得较为明显:①对集体和私人档案保管权的限制。例如,《档案法》第16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②对集体和私人档案处分权的限制。《档案法》第16条规定,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集体和私人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向国家档案馆出卖;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批准。严禁倒卖牟利,严禁卖给或者赠送给外国人”。档案法对“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集体和私人档案的保管、赠予和出卖等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目的是避免这些档案的损毁和流失,防止国家秘密的泄露,以保护国家和社会利益。

2.《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国第一部以法治档的“根本大法”。它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要求,它的贯彻实施必将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还必将在国际档案界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它,全面深刻理解它,自觉地遵守和执行。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6

传统的纸质档案保护是对档案载体――纸张的保护(包括修复),以期延续档案的寿命。对纸质档案来说,信息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是同时固化在纸张上的,也就是说,其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是一致的。例如,如果排错了页码,就不仅破坏了信息的物理结构,同时也破坏了信息的逻辑结构,而在同一页上信息的变动一定会留下痕迹,所以说纸质文件的结构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因此,纸质档案保护的实质是对其进行物理结构或物理实体的保护。电子档案的结构却要复杂得多,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文件的物理结构更加复杂,有些文件中含有关系数据库中的信息,有些文件中含有超文本信息,还有些文件含有来自多个系统平台的有关数据。这种“复合型”文件可能随来源数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可以这样说,电子文件已经失去了传统意义上文件实体的概念,而只是一系列动态信息的集合。电子档案必须依赖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对其内容进行转换,还原成其逻辑形式,才能够被人们阅读和理解。简言之,纸质档案保护的实质是对其进行物理保护,而电子档案保护的实质是对其进行逻辑保护。

2 档案保护的技术比较

传统纸质档案的保护主要是在防霉、防蛀、或进行一些必要的缩微、复印等复制工作。而且这些载体只要避开天灾人祸,遵守管理和保护的有关要求,就能达到长期保存。电子档案的保护包括对载体的实体保护、对计算机软、硬件支撑环境的保护,对电子档案逻辑内容的保护、相关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的保护以及安全保护,等等。电子档案的其他相关保护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但发展时间不长,保护技术的研究也起步不久、不成熟,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仅仅计算机病毒的防护这一项,其技术就一直处在不断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虽然各国每年都花费巨资用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和防护工作,但是损失还是巨大的。除了病毒破坏、黑客入侵等安全问题之外,电子档案还有很多问题仍然处在探索状态。例如,如何永久地保障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包括如何解决软、硬件环境的兼容性和文件格式的兼容性问题,如何保障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完整性,等等。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通用的、永久的、可靠的方法,这也是目前“双套制”盛行的原因,同时也对电子档案的保护提出了挑战。

3 档案保护的时期比较

纸质档案文件保护工作一般是从档案入库以后开始进行的,入库之前基本上不用刻意地对其进行技术上的保护,也就是说传统纸质档案的保护时期基本上是阶段性的,而且着重点在于对档案的保管。电子档案的保护不能只在哪个阶段进行,它的保护应贯穿于电子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这是因为电子档案具有非实体性、不稳定性和对载体和运行环境的依赖性等特征,要保护好电子档案,除了保护电子档案的载体(实体)之外,更要注意保护它的可用性、可存取性和可理解性,以及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所以,电子档案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其设计阶段开始到电子档案的销毁实行全程的保护管理。

4 档案保护工作的范围比较

纸质档案的保管一般来说是对已整理好并存放在库房中的档案进行的日常维护性的保护性管理,包括维护档案实体的秩序状态,使档案在存放和使用中始终有序;要保护档案实体的理化状态,使其在存放和使用中不受或少受人为因素的损害,并尽量延长其物质形体的“自然寿命”。而电子档案的保护要贯穿于电子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其运动过程中要经过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或者计算机网络。未来以电子档案为主建立起的数字或虚拟档案馆,不仅保管和利用本馆馆藏档案,而且将成为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相关档案资源的信息集散地、联结点。

简言之,纸质档案保护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固定,属于静态保护,而电子档案保护工作的范围则大大拓展,且不固定,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5 档案保管人员的社会关系比较

纸质档案是在文件完成了现实使用价值,并办理了归档手续而进馆(室)的,接下来档案基本上就在库房管理人员的监控之下。电子档案的产生,改变了纸质档案保管人员单一的社会关系。首先,电子档案保管人员和文件形成部门人员的关系密切了。因为电子档案形成初期是在文件形成部门,因此,档案部门必须要进行“前端控制”,要对文书部门进行超前指导。同样档案保管人员也将比以往更需要得到文件形成者的支持和帮助。其次,电子档案保管人员将和计算机技术人员产生更多的互动关系。这是因为电子档案分布地点的分散以及电子档案安全保护的复杂性,使得档案保护人员不仅要保证脱机载体的安全和延长其寿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网上运行的文件数据库的操作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电子档案的安全防范、系统的运行等保护工作单靠档案人员已经不可能完成,档案人员将离不开计算机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最后,随着档案保管中介机构的诞生,档案保管人员和档案中介机构的关系也变得密切。因此,档案部门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独立的局面,需要更多地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和其他部门进行广泛的合作。

6 档案保护的费用比较

纸质档案的保护有很多方面的费用支出,如库房费用、维护费用和人工费用等。其中,库房费用是指建筑库房,包括库房硬件环境所需的费用;维护费用是指档案在保护或修复过程中所需设备和材料的费用。人工费用是指库房保护人员的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这些费用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成本也相对较低。电子档案的保护要贯穿在它的生命周期的过程中,所以它的保护费用的构成就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费用、载体保护费用、软硬件环境不断更新的费用等。

电子档案新型载体保护费用包括维护新型载体库房及其环境所需的费用。首先,和传统档案库房比较,新型载体档案库房的环境条件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保证这些载体的内容不致因其物理损伤或老化而消失,磁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或迁移;磁带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转录,这需要定期增加费用,而且电子档案的不断复制、转录等方面的复杂性大大高于纸质档案。虽然新型载体的存贮密度远远超过纸质载体,库房面积可以大大减少,人力需要的也相对较少。但三方面权衡起来,电子档案载体的维护费用远远超过传统文件的保管费用。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7

关键词:深基坑; 围护结构; 经济比较;监测;

一、某大型深基坑工程概况

厦门某大型房地产工程位于厦门市五缘湾,北临环岛东路,东临钟宅路,南临惠灵顿路。建筑总用地面积92961.268m2,总建筑面积为240981.41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60351.09m2,地下停车位1255个。本工程设地下室一层,设计±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30m,其基坑北侧靠海,西侧紧临已建楼盘不到30米,开挖面较大,长400m,宽250m,开挖深度为5.50~5.90m,土方开挖量约450000m3,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r0=1.00,基坑稳定安全性系数要求较高。

(一)场地主要地质与水文情况:

①人工填土:厚度0.3~8.6m;①吹填土:厚度0.4~9.8m;②淤泥:顶面埋深0.5~7.2m,厚度1.1~8.5m;②淤泥质土:顶面埋深0.5~9.0m,厚度0.7~8.3m;③含泥中粗砂层:顶面埋深0.5~9.0m,厚度0.7~8.3m;④可塑状残积砂质粘土:顶面埋深6.5~11.5m,厚度0.3~13.7m;⑤硬塑状残积砂质粘土:顶面埋深6.7~27.4m,厚度0.3~22.7m;⑥全风化花岗岩:顶面埋深8.8~41.4m,厚度0.6~22.8m;⑦强风化花岗岩层顶埋深:6.3~47.75m。局部位置存在:⑧中风化花岗岩顶面埋深15.6~47.70m,揭露厚度1.5~6.2m;场地初见水位埋深1.5~6.1m,场地多年地下水稳定水位幅度按1.0~2.0m考虑。

二、科学确定安全、实用、经济的多支护复合基坑支护体系

如今基坑支护在工程中已较常涉及,作为贯穿地下室施工全过程的重要子分部工程,其安全性、重要性已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支护方案的确定和支护结构型式的选择应根据基坑深度、基坑等级、地基土的类别、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既要保证基坑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道等)的绝对安全,又要经济、合理、实用和方便施工。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参与基坑支护方案的确认,所以监理也要对现场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并与土方开挖方案有机的结合,尤其要考虑到深基坑且周围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出土以及如何在出土收口处进行有效支护。同时应充分考虑基础施工所必需工作面的大小,也要考虑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平面布置,以及基坑四周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而可能需要堆载的大小和重载车通行的要求。对于规模较大、平面形状不规则、地质条件复杂的深基坑工程,采用单一结构要满足强度和变形需求,必然会导致工程费用的大增,而组合型围护结构能适应城市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支护结构形式。因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而深基坑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着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成败。成功的工程设计方案应该是合理安全,科学经济实用的。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讨论确认过程中,岩土技术人员与监理、建设单位多次召开专项协调会后,决定对不同的基坑面分别采用基坑南北侧及基坑内侧采用锚喷支护;南北侧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东西侧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并局部结合锚喷支护三种支护形式。

三、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监理

(一) 基坑支护施工事前的监理控制:

1.组织项目监理组人员认真熟悉该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掌握关键部位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相关安全规定;

2.审查设计方案中除了支护结构外,尚需要对其它内容进行审查,如:对土方开挖的要求、基坑边坡堆载的要求、基坑四周地上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基坑水平位移和周边建(构)筑物垂直位移监测方案的设置、锚喷锚管的设置和控制以及应急预案等。此外,需要明确不同支护型式之间过渡区的节点设计,本工程此类节点较多,如锚喷支护与水泥土搅拌桩的衔接,锚喷支护与高压旋喷桩的衔接,出口通道与两侧锚喷支护之间的衔接等,此类节点如处理不好将对基坑支护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3.编制基坑支护监理细则,由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规划、设计图纸、文件技术资料及相关质量规范标准编制详细的专项监理细则,并经由总监批准,质量方面对锚喷支护、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监督要点,安全方面对基坑土方坍塌、深基坑土方滑坡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监督要求,对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进行预控,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4.进行监理交底,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重点审查其编制依据的准确性以及施工方案的完整性(包括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方法、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等),本工程施工方案重点考虑的有测量放线、锚喷支护施工、高压旋喷桩施工、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土方开挖、排水沟及积水坑的设置、基坑及周围临近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提出审查意见,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6.听取专家论证意见并督促施工单位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进行方案修改,审批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7. 根据基坑支护平面图与地下室结构平面图对施工测量放线进行复核,监理的复核应与施工单位的自检分开进行。复核的重点是两条线,一条是地下室外墙轴线,另一条是桩锚体系的围护桩中心线或锚喷支护的开挖边坡上缘线,为地下室结构施工提供足够的工作面。土方开挖前在周边建筑物内设置监测点,并对建筑物、道路原有的裂缝、变形等情况进行记录、拍照,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二) 基坑支护施工事中的质量控制监理

1.边坡喷锚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喷锚支护是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支护方式,它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锚管)、钢筋网联合支护的总称。通过在岩土体内施工一定长度的土钉锚杆(锚管),与岩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弥补岩土体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使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保证边坡的稳定,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起到约束坡面变形的作用,使整个坡面形成一个整体。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基坑南北侧、西侧局部、东侧边坡均采用喷锚支护结构,坑壁下共三排锚管,锚管管径Ф48×3mm,长度9~12m,注M10纯水泥浆,坡面挂φ8@200×200的钢筋网,喷射100厚C20砼面层。对于土质较差、采用钢花管的杂填土层,则需先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压力注浆。施工完后监理要亲自检测喷锚墙面砼厚度。

①对挖出作业面要求按坡度修整,对于坡面虚土的要清理到位;

②挂设钢丝网,按设计要求检查钢筋的间距、规格、搭接长度、插筋、固定措施等,要求钢筋与壁面间隙不小于20mm,对砂层出露的坡面应先预喷20mm砼后再铺设钢丝网;

③喷射混凝土配比控制,对于使用材料砂、石、水泥按要求进行见证送检,现场要采用磅秤进行计量;

④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进行,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喷头运动一般按螺旋式轨迹一圈压半圈均匀缓慢移动,喷射搭接长度300mm;

⑤控制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根据预先埋设的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进行控制;

⑥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待混凝土层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2. 锚管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①施工前对场地管线进行核查,确保管网安全;

②核对锚管规格是否与图纸一致,确定插入位置、深度,控制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③检查锚管注浆施工前是否清孔,确认管内砂土清除情况,对于锚管口水量较大时,要按设计要求在注浆液中掺入适量速凝剂;

④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三十分钟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注浆泵及其管路;

⑤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500mm处,孔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

3. 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本工程北侧紧靠环岛北路,路外是海,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为确保周边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安全。基坑北侧设计施工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以阻止地下水因基坑降水而流入基坑,从而保证基坑周边土体不致变形,防止周边道路和建筑受损,保证基坑、道路和建筑的安全。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施工单位应该从防水、降水和排水三方面来制订止水方案。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常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旋喷注浆法等。使用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技术复杂,所以一定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严加注意:

①保证桩体质量,注意水泥浆的搀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 ②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出现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③不能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以便运土,否则会破坏止水帷幕,造成地下水的渗入等问题。

①检查现场施工环境和地下埋设物的位置等情况,复核高压旋喷桩的注浆设计孔位;

②施工前检查水泥、外掺剂等的质量,设备压力表、流量计应有检定证书,高压喷射设备的性能指标;

③进行工艺性试桩,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④核查各施工工艺参数,要求注浆压力、水灰比、水泥掺量、设备提升速度、旋转速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指标;

⑤施工后开挖检查高压旋喷质量及桩体搭接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开挖核查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与东西侧水泥土搅拌桩是否紧密连接;

⑥对于中断施工的,要求恢复注浆时搭接的长度要大于500MM。

4.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①检查现场施工环境和地下埋设物的位置等情况,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复核水泥土搅拌桩桩的设计孔位;

②施工前检查水泥及外掺剂的质量、桩位、搅拌机的工作性能,水泥流量计、压力表应有检定证书;

③进行工艺性试桩,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④施工过程中检查机头提升速度、水泥浆注入量、搅拌桩的长度及标高;

⑤水泥土搅拌桩应采取切割法施工,应在前桩水泥土尚未固化时进行后序搭接桩施工,施工开始和结束的头尾搭接处,应采取加强措施,消除搭接沟缝。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下沉速度,使原状土充分破碎以有利于同水泥浆液均匀拌和;

⑥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不得冲水下沉,钻头提升速度不得大于 1.0m/min,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1.0%,相邻两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 24h;

⑦压浆阶段不允许发生断浆现象,输浆管道不能堵塞,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夹心层;

⑧在施工过程中,若因处理障碍物、机械设备坏修、断电等意外情况发生而造成施工时间过长时或发现管道堵塞,立即停泵进行处理。待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下沉 0.5m 后方能注浆,等 10-20 秒后恢复正常搅拌,以防断桩。

(三) 基坑支护事后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基坑支护结构事后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检测进行控制,检测要求如下:

1.水泥土搅拌桩

①施工结束后,桩体直径,待具备一定强度后,进行开挖核查桩体直径及桩身质量;

②对做为支护的水泥搅拌桩取28d后的试件,进行桩体强度检验;

③采用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

2.高压旋喷桩

①施工结束后,桩体直径,待具备一定强度后,进行开挖核查桩体直径及桩身质量;

②采用钻芯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

3.边坡喷锚支护施工

①喷射砼厚度采用钻孔法检测,每100m2为一组,每组不少于3点;

②喷射混凝土的强度,通过现场制作的28d龄期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验。

4.锚管施工

①锚管采用抗拉拔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②支护工程完成后,做好成品保护,严禁天然水、生活与施工用水的浸泡和后续施工对支护面的损坏,为基础及地下室施工创造一个安全而良好的施工环境。

五、基坑支护监测监理要点

基坑监测往往被人认为是监测单位的事情,监理只要查看监测报告,一般监测报告数据未超预警值就可以,而这恰恰成为基坑支护工程重要控制环节中的一个盲点,应该说监测控制更离不开监理的全过程控制。

本工程基坑监测特点:采用动态设计,由同时具备建筑边坡或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监测资质的一个单位承担设计、监测任务,较好地使监测与设计信息得到同步化。

基坑监测监理主要控制如下:

①对监测单位监测方案进行审定,土方开挖前在周边建筑物内设置监测点,并对建筑物、道路原有的裂缝、变形等情况进行记录、拍照,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②采用信息施工法,及时了解和分析监测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险情有充分的预见;除要求施工单位对基坑支护的沉降、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四大角垂直度进行监测外,还要求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各参建单位。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数据,以后监测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如发现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变形速率加快有事故征兆时,应加密监测频率,并采取有关防范措施。

③对于特殊情况(遇到台风、暴雨或地下水位涨落大等)时,及时通知监测单位加强对深基坑工程和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并根据原监测频率加密进行监测或调整监测方案。

④认真审查监测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完整记录各项技术参数和基坑监测的沉降位移数据,检查和监督监测方案的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监测单位研究处理。

六、结 语

个案护理体会的总结篇8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延安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2oo7级本科生53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48名。

1.2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师提前把下次课要讲内容的相关案例发给同学做课前预习。教学时具体步骤:首先导入案例引导学生分层逐步分析,然后以本案例为载体传授系统理论知识,并讲解重点及难点内容,最后应用本节课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本案例遇到的医疗护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案例教学的内容为外科护理学各论部分内容。教学结束时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相关内容的调查,发放问卷53份,回收53份,回收率100%。

2结果

2.1开展案例教学情况,201O~2011学年第一学期外科护理学总学时98学时,案例教学l2学时,占总学时的12.24%。

2.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51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占96.2%:48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理解内容,占92-4%;40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记忆内容,占75.5%;47人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启发思维,占88.7%;42人认为案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应该开展案例教学,占79.2%;对本堂课案例教学的满意度为94_3%:只有54.7%的同学认为不会因案例教学占时过多而影响讲授教学内容。

3讨论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利用案例去形象地说明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评析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的教学法【1】。近些年来,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讨案例教学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护理教育的目标不只在于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从事未来的专业工作、实现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护理教育课程应当为学生入职时达到初任护理工作者标准提供保障。这不仅要求护理教育课程能向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的必要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闼。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护理教育多数情况依然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模式上。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明显不同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案例这一载体进行着动态交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模式[31。以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建构一种引入学生的经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分析思考案例,促进学生对教育实践复杂性和情境依存性的理解,加深对所学原理的理解并学会用理论来反思实践,发展实现专业发展所必需的经验学习和批判性反思,从而真正作到受之以渔、而非受之以鱼。

笔者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是鉴于我院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整合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等高层次能力的案例教学模型,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效性。从调查问卷中可见,94-3%的同学对案例教学都感到满意,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思维启发及提高学习兴趣等;79.20%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并对开展案例教学持肯定态度。54.7%的同学认为不会因案例教学占时过多而影Ⅱ向讲授教学内容,而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确实体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兼顾系统的传授理论和充分的讨论案例,确实不易。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教学有章,教法无常,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学习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上一篇: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