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探究中“反思”

时间:2022-07-20 12:18:07

【摘 要】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生活,关注、了解学生的心声、驾驭新教材的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教案。在学校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因应实际情况施教育教学,发现、挖掘得出来问题的实质。对于经常因时、因地、因事、因人的不同,出现不可思议的非常态的情形,要带着问题通过观察、座谈、家访、跟踪调查等手段探寻初中生数学学习状态和思想变化的内因。教师在个案探究中认知、反思、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由个体到总体、深入学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良好的稳定发展的势头,尽可能不出现“回落”状况,以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个案探究;反思;新教材

一、个案与基本情况

案例1:我校八年级学生郑宇,七年级和八年级上成绩平平只能算中等水平,今年春季学期刚开学时因车祸住院一个多月,到校后参加单元测试,成绩却很好;然而返校正常学习后,不知不觉又回到了中等水平。调查发现:住院期间,学生本人深感缺课太多,怕上学后跟不上,便把课本带到病房自学,利用同学、亲人来看望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得以解决;利用网络查找相关内容寻求解答。

案例2:我班八年级学生谭俊波,平时数学成绩一般,在我任命他为八年级春季学期前半学期多的数学课代表的两个月内,数学成绩稳步上升,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课代表。可惜的是任职期满后,数学成绩又逐渐回到从前的数学水平。透视现象:他任数学课代表后,收、发作业本,登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督促、辅导个别差生完成作业,非常细心、负责,有时趁到教师办公室拿作业本的机会向老师还请教几个问题,与老师交流频繁。

案例3:去年我校七年级(2)、(5)原由同一个数学老师任教,成绩一直处于年级的中下等水平。今年春季学期该老师因故休假,年级组决定由同年级的另外两位数学老师分担这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学习成绩却稳步上升。调查发现:由于两位老师在满工作量的前提下各增加一个班的教学任务,都感到太吃力,所以年级组考虑到实际情况,决定这两个班的教学质量不列入两位老师的考核范围,又加上班主任经常鼓励学生主动、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同时这两位老师在课堂内有意无意地对这两个班讲课时间减少了,学生自学、集体探讨的机会增多了,自主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作业小组互评、组长批改、集体批改的次数多,老师批改的次数少,而老师巡回检查、指导的时间多了。

二、个案调查与分析

从与郑宇的家长的谈话中得知,他住院时生怕课程落下太多,于是主动要求家长从学校把书本搬到医院,在病房内自学:打针时看书、背书,打针结束后做习题、上网搜寻内容,甚至在学习中还担心其他同学在学校能听到老师的详细讲解,还可能补习课本以外的习题,这种危机感使他加倍努力、刻苦攻坚,累了躺在床上脑子还在思考问题。然而重返校园后,这种危机感随之消失了,原来的自我又占了上风。进一步分析郑宇进步的内因,主动参与非常重要。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参与程度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纵观郑宇的前后变化,病休期间受危机感的驱使,学习成了一种欲望,自己能主动的投入时间、精力,专心的学习,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谭俊波同学的进步,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一种责任心,一种荣誉。虽说他担任的不是班长、付班长,也不是学习委员,而是数学课代表,也许是课代表这一职务对许多同学来说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于是他倍感珍惜努力学习、工作认真负责,并力所能及的辅导完成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特别是能趁到教师办公室拿作业本的机会提出一二个问题。这都是源自于自发的内驱力提高了自己对学习的要求。在逐渐实现自我超越、逐步进步的过程中,无意识的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工作热情,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而一旦失去这一职务以上的一切也都慢慢的随之消失。

个案三表面上看是数学教学中的反常现象,但这种反常却又有几分必然,不得不引起我们再次深思:教师由于精力有限,不得不调整教法,把原本不放心想通过自己讲解的内容放心的让学生去做、去尝试,出现问题再去分析,结果却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其次从学生方面看,自然增加了练习的时间,增加了思考问题的时间,这个时间若是在课外也许会被惰性所占领,而在课内那就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各方面人士对这两个班数学成绩的关注:一个学期内,老师、家长提醒最多的学习话题就是数学,同学之间谈论最多的也是数学,同班的同学会提起,其他班的同学也会说到,这种广泛的关注,无形中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加大了时间、精力的投入,自觉性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三、由三个个案而引起的反思

此文中的个案是普遍的教学现象的一种反常现象,蕴含着一定的教学规律,常常让我们惊觉、沉思,深入了解和探究中,我们常常有很多的启示和收获:如何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才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出现或尽可能不出现回头现象?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因有哪些?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明了学生的困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及时、细心的掌控、指导学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开发学生的情商。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绪智力,又称情商。美国行为科学家和脑科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博士认为情绪智力至少包括“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五个方面的能力,前面三个个案的共性就是这些学生都表现出了在有意无意中出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势头,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常常能创造奇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根据学生出现的好的现象、苗头,善于加以利用,因势诱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情商。

课堂上、谈话中教师要注重讲的策略。知识的传授,不可以不讲,但多将绝不是好教师,从多讲多练到少讲多练、简讲简练、精讲精练,无不体现一种讲的策略、练的效果。教师可以滔滔不绝的讲,也可以画龙点睛地讲;可以启发性地讲,也可以点拨性地讲、归纳性地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可多讲可少讲的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生推到台前。生活中与学生交流,要蹲下身子,以和为贵平等交谈,将关心、关爱之情尽情外露,力求畅所欲言、愉悦心灵!

渗透忧患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条件的富裕,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普遍家庭对子女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助长了一部分学生娇生惯养的坏习气,他(她)们无忧无虑、贪图享受,不考虑今后所面对的是比现在升学更激烈、更残酷的就业竞争,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曾设想今后怎样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及早渗透忧患意识教育,增强做人的责任意识。例如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让他(她)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在社情调查中有的学生便总结出了这样的话“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去学习”,让人甚是欣慰。

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爱一位、几位学生容易,爱所有学生不容易;把爱洒向学生容易,让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不容易。平常不是有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吗?不是常听到“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样的话吗?因此老师传播爱也应讲究方法,表扬、鼓励是一种爱,批评教育也是一种爱,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可以传递爱的信息。我们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还有什么比这心灵的沟通更有效呢?

多一封表扬多一份鼓励实施成功教育。刘京海说过“说学生好,并不是学生真的很好,而是希望学生好。比如唱歌,你说她唱得不好,她就会越唱越没信心,结果真的唱不好;你说她唱得好,她就会天天唱,结果会越唱越好。”这明白的话、浅显的道理,谁都知晓,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又运用得如何?每个老师是不是曾经许多次上课前是满怀信心,雄心勃勃,可一踏进教室,看到几个学生懒洋洋的神态、散漫而不屑一顾的神态,想起恰好又是他们的作业不仅差错多,字迹潦草、无法辨认,心中的五味瓶打破了,心一下凉了半截,哪有心情上课呀!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该把它当做对自己的心境的一种修炼:接受、放下,迅速调整心态,将这种负面心理降至最低、最小。

教学机智、灵感的闪现与深厚的专业背景、教育教学个案的积累息息相关;教育教学的成效与深入挖掘学生变化的内因是否及时、准确,以及处置是否恰当息息相关。

上一篇: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浅议如何学好中学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