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的调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35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1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机体血糖浓度升高、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而且从医学角度来讲,该病症属于一种慢性病症,很难根本治愈,仅能通过药物应用与其它有效措施来对血糖进行控制,对此,护理工作的有序展开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我院结合糖尿病患者情况,就给予了其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70例,女54例,年龄均在40~78岁间,平均年龄为(60.4±5.2)岁;病程均在0.5~14年间,平均病程为(9.6±2.1)年。所有患者患者均满足关于“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未合并心肺、消化系统等疾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甲乙两各52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被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其中,甲组被给予常规护理,如尽量满足患者日常需求,动态把握患者病情变化,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变化,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应用等;而乙组则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有:

(1)心理疏导。治疗期间,护士需主动同患者交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想法,给予其适当安慰与鼓励;耐心倾听患者表达,及时为其答疑解惑;指导患者寻出不良情绪产生的源头,合理宣泄,自主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2)血糖监测。长期引导患者血糖保持在平稳水平,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对此,护士需详细告知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告知其血糖正常值与可控范围,确保其空腹血糖在3.8~6.1mmol/L间,而餐后2h血糖则不可超过7.8mmol/L[1]。若条件允许,可引导患者佩戴上血糖监测仪,以实现对患者血糖的24h监测,从而在出现血糖变化的同时,及时给予其胰岛素应用等处理。

(3)饮食指导。叮嘱患者不可采用“饥饿疗法”,以免因长期营养失衡而造成病情的加重,而是应该通过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的调整来有效控制血糖。如定时定量用餐,合理控制脂肪摄入,增强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的摄入,戒烟酒,少食多餐等。

(4)运动指导。护士需详细告知适当运动对病情控制的好处,如适当运动,可有效控制血糖与体重、加快脂肪分解,强化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机体心肺功能,促进机体代谢等,以此来逐步调动患者的运动意识,使之主动展开运动[2]。而医护人员则需具体结合患者病情情况与喜好,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引导其选取适宜的运动方式展开运动,劳逸结合,每次30~60min左右,且最好在饭后1h进行,以免出现低血糖情况。

(5)自我监控教育。自我监控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护士需详细告知学生血糖自我监控的方法,让患者在餐前、餐后2h,或是在睡前进行血糖自我监控,以第一时间发现血糖异常情况。同时,因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足部病变情况,对此,护士需教会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足部护理办法,叮嘱其做好日常足部护理工作,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如尽量穿宽松、柔软的鞋袜,确保脚的透气;做好足部清洁工作,每日洗脚,且水温需控制在40℃左右,并避免长时间泡脚,清洁后及时擦干脚部水分,保持脚部干爽;定期检查足部情况,一旦出现皮肤干裂或水肿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处理[3]。

1.3观察指标

于护理前与护理6个月后对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与糖化血红蛋白(HnAlc)水平进行测量。同时,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 ±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经护理干预后,两组FBG、2hPBG与HbAlc水平,均有所降低(P

3.讨论

众所周知,糖尿病属于一种因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造成的以慢性高血糖为其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紊乱病症,为一种心身疾病,有着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同时,因疾病影响,多数患者都伴有焦虑、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而这些均对病症的治疗与病情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养成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显得很有必要。而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也被给予了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与血糖监测、自我监测等护理内容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该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甲组,且该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8.08%,也显著高于甲组的76.92%。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2

刘尊永教授是本刊编委,也是我国第一部《糖尿病综合防治规划纲要》的起草人,是“五驾马车”综合治疗糖尿病专利的发明人,是提出内科为基础外科为手段治愈糖尿病的世界第一人,他首创糖尿病综合防治“std超强化治疗”,使我国糖尿病治疗达标率由20%提高到60%~80%……多年来,在致力于中国糖尿病综合防治的同时,刘教授还孜孜不倦地为本刊发展献计献策,为糖尿病科普事业尽心尽力。他作为培训老师还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内分泌主任高级技术培训班,常奔赴全国各地举办糖尿病防治培训班,为大众普及防治知识。

曾有一患者因视力下降,眼前有飞蚊黑点,在当地医院就诊,可治疗一段时间后,视力没有出现好转,眼前黑点仍在。刘教授知道后建议其查血糖,看是否是糖尿病在作怪,结果血糖19.8mmol/l (毫摩尔每升)严重超标,诊断糖尿病。可患者不相信,说家里没有人患过糖尿病,自己也很少吃糖,怎么会得糖尿病。在刘教授的耐心劝说下,予以降糖等治疗,其血糖控制很理想,视力也逐步好转,患者这才相信自己的眼病真是糖尿病引起的。

刘教授告诉记者,类似的例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为糖尿病发病多无明显的症状,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往往因其他病症(实际上是糖尿病并发症)求医,才检查出患了糖尿病。这些患者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起来费时费事。因此,刘教授提醒大家,每年体检的时候最好查查血糖;身体肥胖及患病久治不愈,也要查查血糖。

“从头到脚”话说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事实也的确如此,糖尿病的并发症波及范围广,从头到脚无一幸免,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血液不断地在体内循环流动,血液的改变可以引起全身组织的生理生化的改变。血糖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首先侵害的是毛细血管,最容易堵塞,局部组织得不到营养,就会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的损伤。最早出现的有眼底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病变如下肢和足的损害,因为这些部位都是毛细血管分布密集的地方;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大血管的损害,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刘教授介绍说,血糖升高对身体器官的影响如下——

脑:动脉硬化、中风。大脑的血供最丰富,高血糖的糖毒性可致脑动脉硬化,严重时出现中风。

颈动脉:由于生理的特殊性,即颈动脉有“丫”的枝杈,在高血糖的情况下极易形成血栓,游离血栓在血流的冲击下进入脑血管,形成脑梗塞,严重危及生命。血管病变还可引起颈动脉狭窄,导致大脑血供减少,出现头晕、头痛等表现。

眼睛:视力减退,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眼睛病变往往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

口腔疾病:牙周病,牙龈出血,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

心脏:冠心病、心肌梗死。目前有专家提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的概念,就是说无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和既往有冠心病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有同样的心脏危险性。

肝脏:肝脏与糖尿病关系密切。肝脏本身能合成糖原,对血糖也能起一定调节作用。糖尿病患者容易同时伴发脂肪肝。

胃肠道: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便秘、腹胀、腹泻更是常见。

肾脏病变:肾脏血管微细,高血糖会堵塞肾脏血管,致使肾脏缺血。严重者出现水肿、肾性高血压、肾衰竭甚至尿毒症。高血糖增加肾脏对血糖的重吸收也是升高血糖的重要原因。

生殖系统:糖尿病患者可出现性功都能减退;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最为明显。

下肢及足部:下肢血管的血液回流本来就困难,糖尿病黏稠的血液更难回流,长期下来下肢血管闭塞;导致足部易感染、溃烂,且伤口愈合慢,形成糖尿病足。

只查空腹血糖漏掉60%~80%糖尿病

了解糖尿病可能引发的问题,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就要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只有明确诊断才能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理。

对糖尿病认识不足,这是一些患者出现并发症时,仍不相信自己患糖尿病的原因

刘教授告诉记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对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出现有着深远影响。

目前,临床上常采取空腹血糖试验作为初步筛查糖尿病的手段。如果仅靠检查空腹血糖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可漏掉60%~80%糖尿病。因为在糖尿病早期或前期阶段,很多人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可能完全正常。

因此,只查空腹血糖是不够的。刘教授强调,直接进行糖耐量试验很有必要。

不吃药不打针,血糖正常不是梦

刘教授强调,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应尽早处理,这是预防出现并发症的关键一环。而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则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以往,有许多医生遵循传统的“升阶梯治疗”模式治疗糖尿病,即先要求糖尿病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因饮食治疗理论和实践脱节,患者在家里难以按照多少克来计算自己的摄入量,因而效果通常并不好;运动治疗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运动无检测,运动量多少有治疗作用,患者不清楚;然后对患者开始单一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缓慢递增药物剂量,等单一口服抗糖尿病药的药用剂量达到最大剂量时,血糖控制不理想,再增加另一种口服药治疗或多药联合治疗;如果血糖仍控制不满意或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考虑使用胰岛素。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传统的“升阶梯”治疗模式,可一时把血糖降下来,但对糖尿病的发展并无阻挡作用,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难以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治疗模式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达标的“绊脚石”。

因此,现在更提倡“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尽早联合用药,尽早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可行超强化治疗,即在短期内2~4周采取超强化治疗(多采用4针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及教育、饮食、运动、监测等)手段促使血糖到正常的水平。然后再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有的患者可以停药,这种“降阶梯治疗”可创建长期“蜜月期”(缓解期)。据国内外的资料报道以及我们的经验表明,有的患者可不吃药不打针血糖保持正常可长达几个月、几年,甚至10几年。实现这一理想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糖尿病,依据自己的胰岛功能的测评结果,早期行超强化治疗。

采访最后,刘教授还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很有必要,这也是预防并发症出现的好办法。无论是糖尿病病情轻者或是重者,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治疗,患者都应认真监测并记录自己的血糖情况。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3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31-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也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区。据报道,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3.6%,且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此病给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然而运用正确的健康教育,配合适当的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的医疗保健知识,使病情稳定,症状缓解,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综述如下。

1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糖尿病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单纯药物治疗糖尿病已远远不够,必须采用综合措施。因而有人将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控并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1.2 糖尿病患者存在不正常的社会心理行为 主要表现出抑郁、自卑、焦虑不安,希望得到医师的帮助等。Herpertz等的研究表明,16.6%的糖尿病患者遭受着严重的心理应激,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者心理冲突更明显。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解除患者忧郁、焦虑、害怕心理,消除患者心理紧张刺激,获得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有作者报道,在调查的216例糖尿病患者中,58.33%不了解本病的预后,21.29%不了解饮食控制的意义,75.61%不了解高血糖的危害。提示患者对糖尿病普遍缺乏了解和认识。然而,糖尿病病情控制的好坏与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状况密切相关。

2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基础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初步介绍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2.2 心理治疗教育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有重要影响。医务人员应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鼓励和支持,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整,形成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方案的严格执行。

2.3 运动治疗教育 强调运动治疗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须把握好尺度,运动强度须由小到大、因人而异、逐渐提高,但不可过量,运动后要进行3-5分钟的放松调整。还须注意的是,体育锻炼持之以恒,在餐后进行,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要加强医务监督和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减少运动量,以免发生意外。

2.4 饮食治疗教育 强调饮食治疗是各种疗法的基础。学会食疗的方法、食物换算表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治疗方案,做到食谱多样化、个体化,营养合理、全面、均衡。每餐进食时间、进食量应相对固定,不要盲目节食。

2.5 药物治疗教育 合理地选用降糖药物至关重要。向患者讲解降血糖药物的种类、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机制、适当证、用法及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让患者认识到遵嘱服药的重要性,改变不规律的服药习惯,如不发病不服药、血糖降到正常时就不规律服药或停药的错误做法,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强调胰岛素的重要作用并教会患者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6 自我监测和护理教育 加强患者的自我监测和护理教育可提高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心脑肾并发症。教会患者自测血糖、尿糖、血压、心率、体重,并能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正确地调整药物用理。叮嘱其定期到医院做血脂、血糖和肾功能的检测。向患者讲解足部护理方法、外出旅行、结婚妊娠时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自救。

3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

3.1 语言介绍 建立糖尿病协会或办糖尿病学习班,把患者组织起来,定期举办糖尿病防治知识各种形式的讲课、咨询活动。语言介绍贯穿于教育的始末,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亲切、诚恳,对不同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疾病认识程度和接受能力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适当的健康指导。

3.2 文字表达 文字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如健康宣传栏、标语、小册子、卫生书报等。将糖尿病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制作成健康宣传栏或宣传资料,内容应集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向患者及社会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和治疗与护理的新进展。

3.3 示范 对某些不容易用语言及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如血糖仪及诺和笔的使用、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尿糖的监测方法等,示范方式更有效。同时,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作经验介绍,用患者的切身体会,向周围的人群宣传。

3.4 个体健康宣教 医务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同患者交谈,因地制宜地进行宣教,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形成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建立控制糖尿病的信心。特别强调对首次诊断患者的个体健康宣教,对老患者出现的新情况也应即时指导、耐心解答。

4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步骤

4.1 了解患者的病情,分析患者的需要 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医护人员运用询问、交谈、体检、查阅病历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规律性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了解患者的学习需要,找出患者的健康问题,全面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情况及健康需求。

4.2 制定并实施教育计划 根据患者的评估资料和个体差异,确定该患者缺乏哪些健康知识及其程度,进一步确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主题如饮食教育,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糖尿病教育计划。督促患者学习糖尿病的一般知识、营养知识,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等。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了解复查时间和指征,如何控制血糖等。

4.3 教育效果的评价 采用观察、交谈、自我评价、问卷、考核等办法,了解患者能否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评估患者的用药、饮食、运动与医嘱的符合程度,测定患者宣教前后血糖、尿糖等指标。

总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必须通过不同途径广泛宣传,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帮助并指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7.

[2] Herpertz S,Johann B,Lichtblau K,et al.Med Klin,2000,95:369.

[3] 范丽凤,黄艳,黄玉荣,等.中华护理杂志,1995,30(5):304.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4

老年糖尿病的五大特点

①患病率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发病高峰在 60~69岁。据统计,50岁以后的糖尿病患病率比总人口患病率高3倍左右,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②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老年糖尿病往往表现为隐性糖尿病,即仅有高血糖而无糖尿病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或仅表现有乏力或体重减轻,常不引起病人的重视,不少老年糖尿病是在例行体检时才被发现的;③合并症多,需要同时治疗多种疾病;④慢性并发症多且严重,急性并发症的死亡率高;⑤易发生低血糖。对老年患者,严重低血糖所致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甚至因低血糖致死。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

定期体检;体胖、超重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及老年感染性疾病都要常规检查血糖、尿糖,尤其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在新诊断的老年糖尿病中,若按空腹血糖进行诊断,漏诊率竟超过 70.0%;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方式一般采用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有氧运动,要持之以恒,最好在饭后( 1~2 ) 小时血糖较高时进行;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少量进食可避免饮食数量超过胰岛的负担而使血糖升得过高。定时、多餐又可预防出现低血糖,维持血糖稳定。

老年糖尿病用药原则

严防低血糖的发生;控制多重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积极治疗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常见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较常见。

糖尿病诊断标准

降糖标准应放宽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较年轻、年龄

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伴多器官功能减退:心、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二甲双胍;心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避免首选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以避免低血糖;可选择作用温和的胰岛素促泌剂,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血糖控制标准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重点避免发生低血糖。当出现如头晕、出汗、乏力等低血糖症时,首先应该知道“糖” 是这时候唯一所需要的。如不缓解并出现昏迷要及时就医。

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5

张 禹

近年来坐门诊时,常有患者向我谈到两个问题。一是说现在健康体检时发现的脂肪肝太多;二是有医药广告说脂肪肝不好治,必须吃他们推荐的药才行,不然便会变成肝硬化、肝癌,搞得人心惶惶。

其实,脂肪肝只要通过正规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并不是像医药广告里所说的那么严重。由营养过剩引起的单纯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是可逆的。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锻炼和减肥后,脂肪肝便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不需服药。脂肪肝诱发肝炎、肝硬化极少发生,因此切莫轻信广告宣传。而脂肪肝增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营养过剩是主因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和疾病引起的一种并发症。这些因素和疾病包括营养过剩、营养不良、患病时进行胃肠外高营养、药物中毒、酗酒、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肝炎等。其中,营养过剩占所有病因的95%以上。这主要是近年来国人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饮酒增多,活动减少所致。

B超诊断指标混乱

另外,还有B超诊断指标混乱,致使脂肪肝发现率在原本增高基础上又虚假增高。目前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正像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疾病只能定位不能定性一样,单靠B超是不能确诊脂肪肝的。脂肪肝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是肝穿刺取材作病理检查,但这种检查方法在健康体检时显然是做不到的,所以多数还是依赖B超。

B超检查简便易行、经济实用,若使用得当,诊断价值还是很高的。但必须强调指出,进行健康体检时,如系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除了B超检查肝有影像学特点(肝实质点状高回声,肝内管腔结构显示不清,肝深部组织反射减弱即图像远景衰减,肝肾对比度增强等)外,还必须有血脂(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增高和/或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谷丙转氨酶升高)。否则不能随意下脂肪肝的诊断。但现时的情况是,不少B超医生,根本不过问血脂和肝功能情况,仅靠B超一项检查所见就下了诊断。

因此,对待脂肪肝要理性,既不要轻视,也不要恐慌,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即可。

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张家庆

有位56岁的糖尿病患者,病了6年,平时空腹血糖控制在6~7毫摩尔/升,近日偶然测了次餐后血糖,竟是12毫摩尔/升,他大吃一惊,赶忙来就诊。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生理性血糖是波动而非固定不变的。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医学上叫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血糖上升。而血糖上升又促使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太低的时候,肝糖元又会分解成葡萄糖。正常人的血糖在波动中取得平衡。而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功能下降,不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毫摩尔/升和餐后血糖不能控制在≤7.8毫摩尔/升水平。有些患者可以仅仅是空腹血糖高,也可以仅仅是餐后血糖高。

近年研究认为,餐后血糖高的情况较空腹血糖高者多,而餐后血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糖尿病并发症是长期高血糖对组织器官影响的结果,而一日三餐使餐后血糖升高占了全天相当多的时间,因而危害性更大。

因此,自测血糖时,如果为了节省血糖试纸而每天只测一次时,宁可选择测餐后血糖,而不是测量空腹血糖。一般以开始进食时算起2小时后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量由于受到整天血糖水平的影响,所以比单测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更能反映血糖的真实情况。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高怎么办?如果空腹及餐后都高,则应调整所用药物或剂量;如果空腹血糖不高,仅餐后血糖高,则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尽量选用“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在饮食上,应选择消化吸收较慢,使血糖上升慢的食物,即要吃比较耐饿的食物,如粗粮、杂粮等,烹饪时尽量少做成粥或汤。有时,饭后60~90分钟适当地活动也有利于餐后血糖的下降。

增加降餐后血糖的口服药

可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这类药能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使餐后血糖降低。也可以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如诺和龙),它与磺脲类不同,可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可在进食时用药。

选用起效快的胰岛素

如果已经在用胰岛素,则应改在餐前注射快速作用的胰岛素,如将30R换为50R,或将一般胰岛素改为赖脯胰岛素(商品名为优泌乐)或门冬胰岛素(商品名为诺和锐)等超短胰岛素。

总之,应重视监视测餐后血糖,一旦发现异常即采取积极措施,这样有利于避免病情加重。

白开水解不了你的“体渴”

罗学宏

上期谈到,脱水严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补水呢?

众所周知,人几天不吃饭仍能存活,但同等时间内如不喝水,大部分人将会死去。哪怕只是2%的缺水,也会使身体能量下降20%。那么,平时应该怎样补水呢?

每天8杯水,别等口渴时才补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一般认为人每天应喝水8大杯。在炎热气候条件下从事劳动、运动的人,应预先补充液体。视出汗情况,少量多次随时追加补液量。

另外,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口渴”是人体自我保护一个十分重要的脱水信号,它告诉我们身体已经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液体。但是,“口渴”并不是唯一的信号,在这之前,有些人往往已出现尿量减少、尿色变深、皮肤起皱、体力疲劳、食欲下降等早期脱水症状。

脱水进一步发展,症状加重,还可以表现为情绪烦躁、心率加快、感觉迟钝、注意力下降、动作协调能力减退等,表明脱水已影响人体组织器官,细胞已经饥渴,也就是现代运动医学经常提及的“体渴”。如不及时纠正,将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严重脱水,会出现中暑、休克等。

补液时,别只喝清水

一般来讲,补液中必须含有两种成分:适量的电解质和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单纯补充清水不能有效纠正脱水和恢复体力,因为清水不含电解质,大量清水进入人体后,稀释血浆电解质浓度,减少对中枢和血管壁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口渴感虽然消失,但机体细胞的缺水状态并未改善,也就是“体渴”并未纠正。

运动或劳动过程中饮用含糖量较高的果汁也不合适。因为,过高的糖分不仅不能缓解“口渴”与“体渴”,还会造成胃部不适。而含有适量钠、钾等电解质成分和碳水化合物成分的饮料是最合适的补液代用品,如运动饮料。适量的电解质和糖浓度能加快小肠对液体的吸收,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促进脱水状态恢复。

腹泻时补水,用口服补液溶液

口服补液盐溶液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腹泻脱水的最佳方法,安全有效,市场及医院都有售。也可自己配制:葡萄糖20克、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共同溶于1000毫升温开水或凉开水中。一般性腹泻的脱水大多数为轻度、中度,完全可依靠口服补液盐溶液纠正过来。只有重度脱水(约10%)才需要到医院输液。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6

新糖友:降糖药用不用

控制好血糖,就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有的药饭前吃、有的药饭后吃……繁琐的程序让很多糖友望而生畏,甚至走入误区。

部分糖友陷入极端,有的干脆不管,听天由命;有的认为用药了万事大吉,既不查血糖,也不复诊,一个方案吃到底;还有患者盲目着急,凭感觉擅自调药。

面对糖尿病,我们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做到“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多了解一些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办法;从生活方式入手,避免大吃大喝、吸烟喝酒;抽出时间来坚持运动,减轻体重;心态开朗、豁达一些,保持乐观,工作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找医生明确诊断,必要时适当用药。把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五驾马车”灵活驾驭,延缓疾病进展和并发症发生。

在用药方面应该尽量简便、易行,便于长期坚持。需要提醒的是,为预防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多数口服降糖药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最佳剂量,最终效果一般需要2~3周的时间才能观察出来。因此,治疗之初要每周一次定期调整剂量,如果2~3周后降糖效果还不理想,就要考虑换药或加药了。

小糖友:怕受伤动不动

如今,糖尿病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不少儿童青少年也患上糖尿病,或者迈入了“准糖友”的行列。

小小年纪就与这么“难缠”的疾病相伴,如果不细心呵护,一生都可能后患无穷。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糖友的家长却“心太软”,舍不得让孩子“动”,要么怕孩子碰伤了不容易恢复,要么担心孩子活动量太大出现低血糖等反应。

事实上,与成人患者一样,小糖友也需要充分的运动,这不但是治疗的需要,也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帮助改善心血管功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促进孩子骨骼与肌肉的发育等,带来诸多好处。因此,小糖友们最好每天参加1小时以上的适量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时、定量活动。可以选择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跳皮筋等轻松有趣的锻炼项目.培养兴趣。运动开始前,要注意调节好胰岛素和饮食,必要时可调整注射部位为腹部或将胰岛素用量减少10%,剧烈运动前还可增加饮食量或随身准备充饥食品或糖果。运动时,最好选择纯棉的衣物、鞋袜,以保护皮肤,运动后及时清洁。有感冒、发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视网膜并发症,或突感剧痛、视物模糊时,应避免运动。

糖妈妈:怀孕T吃不吃

玲玲怀孕24周了,可最近却少了笑容,多了心事:产检“糖筛”时,她被发现患有妊娠糖尿病。从此,吃饭就成了让她“进退两难”的事情:管住嘴,怕营养不够,影响胎儿发育;多吃一口,血糖上升,又怕牵连孩子。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让肚子里的宝宝获得足够营养,是“糖妈妈”们的头等大事。首先,掌握热量需求。每天的主食应保证250~350克。最好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主食,用五谷饭取代白米饭,不吃长时间熬煮的稠粥、松软或黏性食物等,延长食物的消化时间。其次,少食多餐。糖妈妈要学会将一天的食物总量合理分配,不要像普通人那样一天3顿,而是将食物总量按个人饮食习惯,分成4~6次,每餐五六分饱就行了,临睡前适量进餐1次。这样既能控 制每天摄入的热量,也不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再次,少吃糖及甜食。糖妈妈不是完全不能碰糖,而是要避免制糖,比如含糖饮料、甜食等,以防餐后血糖快速飙升。最后,选择优质蛋白。糖妈妈最好保证摄入的蛋白质1/3以上为优质蛋白质,如肉、奶、蛋、禽、海产品、豆制品等,每天还要适量摄取牛奶等乳制品。

胖糖友:血脂高降不降

随着公众对糖尿病认识的普及.控制血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很少有糖友主动关注过控制血脂对管理糖尿病的意义。

研究显示,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大血管并发症,而血脂控制不良,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LDL-C)可以称得上罪魁祸首。特别是在中国,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LDL-C没有达标。这些糖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冠心病和脑卒中“盯上”了。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更早、更积极地控好血脂,指标要比一般人要求更“严格”。发现糖尿病后不要心存侥幸,要主动改善生活方式。第一,把住饮食关。适当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同时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成分。第二,减轻体重。肥胖是健康“头号公敌”,会带来一系列代谢问题。对体重超标的糖友来说,一定要通过体育锻炼、规律饮食等方法,努力减轻体重。第三,远离坏习惯。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等。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来说,必要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调脂药物。

并发症:胰岛素打不打

张大爷患糖尿病10多年了,最近一年.他不仅血糖控制不好,而且出现视力下降、下肢麻木等症状。医生建议他用胰岛素治疗,可张大爷坚决不愿意,认为自己不是1型糖尿病,怕“打上瘾”。

这样的误区在我们身边非常普遍,很多糖友对注射胰岛素不理解,怕依赖、怕疼痛……出现心理上的“胰岛素抵抗”。实际上,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每个人都离不开它。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必须通过外界补充;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虽是相对不足,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身体状况等的影响,胰岛功能也可能走“下坡路”,光靠口服药物不能“激发”足够的胰岛素分泌,也需要额外补充。

是否需要打胰岛素,应该因人而异。根据病情需要综合判断。除了1型糖尿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血糖很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短期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糖友,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其他急症,肝肾功能不全或出现较重的并发症,以及糖尿病患者怀孕期间或妊娠糖尿病患者,也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老糖友:低血糖怕不怕

不少糖友认为血糖越低越好,甚至为了让测出来的血糖值“漂亮”,不惜饿肚子、多吃药,身体不舒服了也不管。

其实,这是极大的误区。高血糖一时半会并不会要人命,可低血糖的危害更严重,重度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特别是对年老体弱和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过犹不及”,血糖降得太快、太狠,或反复发生的低血糖,反而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甚至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低血糖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常见的有进餐不定时、体力活动过量、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部位不准确、自行加用一些有协同作用的“降糖制剂”等。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7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波动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因此使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如心脑血管、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用药,如果口服药联合治疗仍控制不佳时,应尽早起始对控制血糖波动有利的胰岛素治疗,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伟教授表示,其实在生活中,像老陈的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正常的血糖波动是一种生理现象,正常人拥有精密的血糖调节功能,血糖波动的范围一般在4.4mmol~7.8mmol/L,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缺陷,导致血糖调节机制受损,因此血糖容易出现较大波动。而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相对较差,而且随着病程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日益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餐后高血糖的问题就更加凸显。

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比持续性血糖升高危害更大,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更严重,因而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同时,血糖波动也与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血管功能下降,最后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脑血管意外等慢性血管并发症。而血糖波动所导致的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视,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死亡。对此,刘伟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血糖的监测,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及时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安全控糖,尽可能减少血糖异常波动,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实,从现在的眼光看,糖尿病患者的本质是血糖过高,结果血液从肾脏流过时,大量的糖分就会进入小便排出体外,所以“糖尿病”叫“糖血病”才更合理。叫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血糖为什么会增高?

糖是人体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对于每个细胞来说,这东西就像我们居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一样重要。于是疑问就出来了,为什么一个细胞明明看到门口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糖,却不伸手去拿呢?

原来,人的机体就像一个国家,有严谨的制度和政策,规定中不允许细胞自行从血液中获取糖分。这个政策是很合理的,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糖分刚刚从消化道里吸收进来进入血液,还没沿着血管走多远就会被消化道周边的居民哄抢一空,这可怎么行,你周边的居民是养肥了,那住的远的居民呢?手指、脚趾,还有最重要的脑神经组织难道要饿死?

所以从整个人体的大局出发,得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血糖的分配,以确保人人有饭吃,个个有钱花——这个机构就是胰腺中的胰岛。

胰岛管理的方法是向血液中分泌胰岛素,血糖水平越高,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越多。顺着血流,胰岛素来到千家万户门口,在每个细胞的大门,胰岛素与细胞膜上有胰岛素受体蛋白结合后,这个细胞才被允许去吸取血液中的糖分。

具体方式是启动细胞内部的搬运机制。这其中重要的有葡萄糖运转蛋白(GLUT4),你可以把这个蛋白理解为细胞这个大家族或者大公司里面的搬运工。虽然职位卑贱,但没有这些工种的努力,就算得到胰岛素的允许,血糖还是只能在外面游荡而无法进入细胞。

糖要进入细胞里,第一步要靠胰脏分泌胰岛素,第二步是胰岛素受体蛋白要和胰岛素结合并启动搬运机制。两者中任何一方出了乱子,就会造成这样的荒唐局面:一边是大量的糖呆在血液里无所事事,只能沿着身体干跑一圈然后通过肾脏一泡尿排出;另一边是无数组织细胞饥肠漉漉,却无法使用近在咫尺的血糖——糖尿病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

城门失火,首先殃及的是池鱼。血液里面有糖弹,殃及的首先是血管上的细胞。这些细胞也是可怜,不但受到高血糖的毒手,基本上同时也要惨遭高血脂的蹂躏。

人们可能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高血糖常伴有高血脂的道理,其实这也简单:糖分进不去细胞内部,也就意味着细胞要饿肚子,那怎么办呢?只好动用脂肪,大量的脂肪一分解,血脂如何不高?其实除了脂肪被分解,体内的蛋白质亦不能幸免,同样有许多蛋白质要用来解决温饱问题。脂肪消耗了,蛋白质消耗了,因此患糖尿病时间久者基本上见不到肥胖者。

降血糖的调理办法篇8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宁波市第四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的300例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男82例,女68例;年龄36~80岁,平均(58.7±2.4)岁;体质量45~80kg,平均(68.5±3.4)kg;病程1~3年,平均(1.8±06)年。对照组男90例,女60例;年龄40~82岁,平均(55.4±3.1)岁;体质量50~85kg,平均(61.4±4.2)kg;病程0.5~3年,平均(2.1±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出院时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包括监测、服药、饮食、休息及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出院1周进行第1次随访,其后6个月随访1次,注意随访期间有无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发生,有无因并发症就诊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管理。

1.2.1社区管理方案

出院前准备:首先在患者出院前2d对其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并发放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让患者及其家属一同参与调查,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传。随访及健康指导:患者出院第1周进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3个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回访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患者饮食习惯、运动、血糖水平、病情和心理变化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正确的运动指导及饮食指导,教会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出现并发症的及时要求糖尿病医生及其他专科医生会诊。知识教育:定期举办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通知观察组各患者参加,通过知识讲座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的认识,学会自我监测,同时还可促建患者之间的交流,促进康复。

1.2.2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1年内不同时段(1周、6个月、1年)的血糖控制水平、医嘱遵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并以试卷或问答的形式了解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程度的差异。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1周后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认知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在6个月及1年后的随访中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出院1周后血糖检测、运动及饮食控制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出院6个月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自我检测、运动及饮食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行为意识、生活习惯及服药的依从性等方面具有密切的关系。患者依从性主要取决于其对疾病和治疗认识程度,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越高,对医嘱的依从性就越强,所以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可有效的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有护士及医生督导,常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药物治疗等各个方面均有较高的依从性,但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疾病,需要依赖患者自身对医嘱的依从与执行,一旦患者离开医院,缺乏医护人员的持续监督与指导,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就会逐渐降低,对医嘱的依从性相应下降,影响疾病的预后。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持续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强化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教会患者自我管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方式后发现,出院后第1周,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的认知并无明显不同。但在6个月后及1年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水平逐步提高,而对照组则随着病程延长而不断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对糖尿病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更能了解何种因素可影响血糖的高低,可有效的掌握病情变化的基本技能,说明社区管理方案中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强化有利于患者对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认知,为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做好基础。社区管理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对患者的持续监督管理,指导患者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并能按照医生的要求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由于出院时的指导,两组患者出院第1周在饮食及锻炼、遵嘱服药等方面并无不同。但对照组患者随着离院时间延长,脱离医护人员的督导管理,运动锻炼及饮食、血糖监测等欠规律,部分患者出现用药失误,依从性逐渐降低。本院处于象山半岛,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渔业捕捞的渔民,文化水平较低,遵医行为较差。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可有效的提高该地区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有利于转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上一篇:个人心得体会与感想范文 下一篇:关于自信自强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