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30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1

关键词:加强 医疗设备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42-02

笔者所在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3000多张,总资产10多个亿,仅医疗设备总值就有近4个亿之多。如此庞大的医疗设备资产,如何管好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问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管好医疗设备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才能实现管好医疗设备。笔者通过层层剖析,抽丝剥茧,分析困境,探讨意义,践行内容,最终探寻出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困境

1.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能给医院创造巨大经济收益的医疗设备,历来医院在购置环节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多方论证,谈判降价,择优购置,尽快到货验收使用发挥效能。但医疗设备购回后,使用情况如何,是否充分发挥效能,是否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系列问题,往往会被医院领导忽略,存在医疗设备中后期管理深度不够,管理力度不足,管理重要性趋弱的状况。而能够真实反映医疗设备从购置到使用到维保直至处置等一系列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医疗设备档案资料也处在疏于管理的窘境。

2.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医院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多为兼职,很多使用者即为管理者,有时候甚至于设备有多少台,管理员就有多少个,人员之多可见一斑。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难度在于,每一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都肩负着医疗设备档案生成、管理、归档的一系列职责,要做到每位非专业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都对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职责了然于心,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尽职尽责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非专业就必然有非专业的缺漏和弊病,非专业也成为医疗设备管理意识淡薄的客观原因。

3.医疗设备资料分散,难于收集。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存在于设备采购部门、医学工程维修部门、设备存放的每一个临床、医技科室以及档案部门,它以纸质、电子介质、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各种介质的形式存在。仅我院上万元的医疗设备就有2000件之多,如此多的分散在医院每个角落的医疗设备,使得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

4.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从始至终仅在档案部门配有专职的档案管理员,其他环节均为兼职的档案管理员。分布在设备购置、维修、使用环节的诸多兼职设备档案管理员,没有太多的档案管理经验,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对于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有心无力,不知如何做好此项工作,不能按档案管理要求较好的完成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5.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医疗设备从申购到使用、报废、处置等一般需要5~10年,如此长的生命周期均是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生成的过程。设备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大量档案资料如何收集,如何管好,如何用好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6.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是造成医疗设备档案疏于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出现疏漏的主要原因。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就无章可循,达不到医院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要求。

7.医疗设备档案借阅使用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大多医院仅将医疗设备档案作为技术性资料收集归类整理,进行保管。档案管理的功能仅局限于为了满足审计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的需要。档案借阅,借鉴作用、指导工作的功能没有充分得到发挥。

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按照档案生成的时间分为:采购阶段档案管理、使用环节档案管理、设备处置档案管理。

1.采购阶段档案管理指医疗设备从申购始,到可行性论证、采购直至验收止的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有关医疗设备的所有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这些资料包括:经过审批的购置申请、设备采购小组论证得出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医疗设备招投标全过程的资料(招标公告、投标保证承诺书、投标书、投标单位签到表、评委签到表、招标记录、中标通知书、中标公告等)、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配置清单、货物装箱单、产品进口报关单、商检报告(进口设备)、验收报告、合格证、说明书、操作指南、培训证明、设备安装照片、安装场地施工图、水电暖线路图、医疗设备构造线路图、医疗设备技术参数、防雷检测报告、操作人员资格证书等等。

2.使用环节档案管理指医疗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设备处置前所形成的一切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这些资料包括:保养记录本(内容:医疗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投入使用时间、放置地点、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报告、处理结果、保养费用、保养技术人员签字等)、维修登记本(内容:医疗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投入使用时间、放置地点、报修日期、故障原因、维修部件、维修周期、维修配件费用、维修人工费用、维修人员签字等)、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内容: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投入使用时间、日检查人次、次检查费用、操作人员签字等)。

3.医疗设备处置档案管理指医疗设备处置全过程所生成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处置阶段档案资料包括: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内容:医疗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时间、数量、价值、报废原因、报废日期、报废技术鉴定、财务部门意见、设备科室意见、分管院领导意见、院长意见等)、国有资产处置(报废)申请表、国有资产处置(有偿转让)申请表、国有资产处置(无偿转让)申请表等

以上医疗设备生成档案资料的三个阶段,内容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收集归档难度大。做为档案管理者必须克服所有困难,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管理资料的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如何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水平

1.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建立规范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医疗设备档案。《档案法》规定, 档案工作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医院应按照设备档案归档范围和立卷归档制度及规范要求, 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的保管、保密、借阅、统计、鉴定、销毁等制度。有了健全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我们的行为,才能有理有节地规范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2.增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意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基础,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做到物尽其用,让医疗设备发挥最大效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只有每位档案管理员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确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真正意义,从而增强医疗设备管理意识,克服“重购轻管”的思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形成持续、长久、良性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构架。

3.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大量的、非专业的、兼职的档案管理员将要参与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完整性、时效性、系统性的工作,对档案管理员有着较高专业技术要求,如何使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的专业水平达到档案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邀请档案管理专家开展一系列档案培训课程来实现,准确地说,开展档案管理培训课程是提高档案管理员水平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也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4.抓好医疗设备档案资料交接工作。建立《医疗设备档案交接制度》,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岗位变动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疗设备档案资料进行交接。档案部门参与,列明移交的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目录,逐项清点,交接人员、监交人员三方签字存档。

5.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对工作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借阅管理办法》,积极鼓励采购部门、使用科室、维修部门等相关部门借鉴医疗设备档案资料指导工作。落实借阅审签,归还签字制度,保证医疗设备档案资料安全。

6.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考核办法》,就专、兼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完成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工作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违规则处罚,用制度管人,加快推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前进步伐。

四、小结

总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须深入人心,只有人人重视,全员参与,每位档案管理员都认真遵守《档案法》,严格按《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要求实施档案管理工作,上亿元的国有医疗设备资产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创造最大效益。同时,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档案对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维修、报废等各环节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为管好医疗设备发挥应有的效能。

参考文献:

1.谷红梅.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中国医学装备,2012(2)

2.贺琳.医院医疗设备档案存在问题的探讨.中外医疗,2012(5)

3.张星黔.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

4.施元春.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及成效.中国医学装备,(4)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2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固定资产; 问题及对策

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中,医疗设备占绝大部分,其具有价值悬殊大、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快、布局分散、品种繁多、性能不一、使用率相差悬殊等特点。现以医疗设备管理为例,探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医疗设备购置存在问题

1.不熟悉本单位业务和临床需求状况就盲目上设备,购后设备不适合本单位医疗活动需要而长期闲置。

2.不依照本单位规模状况购设备,贪大求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导致购置资金紧张。

3.不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不了解所处辖区人民就医需求情况,设备投入主观臆断,购置后无市场。

4.不做效益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出于私利盲目上设备,购后技术和售后服务跟不上,使其处于闲置或半停滞状态而无经济效益。

5.不以招投标方式采购设备,或者招投标只是走走形式,掩人耳目,达到从中谋取私利的目的。这种现象在规模较小的县级和乡镇公立医院比较普遍。这使所购置设备价格虚高,造成设备开始购进就贬值。

(二)日常管理和使用存在问题,设备使用效率低

管理制度不健全,不重视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管理。有的公立医院把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安装好后,意识里就认为已拥有了这种设备,医院的整体水平提高了,而不注重设备的有效使用和日常维护,没有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使设备不能充分使用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设备还没到使用年限就报废不能用了。

(三)医疗设备报废处置存在问题

1.报废处置程序不严格。有的没到报废期还可正常使用就被强制报废处置了,作为使用部门,由于不懂得报废处置正常程序,而缺乏有效监督。

2.报废处置往往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私下处置,不经过集体讨论决定,造成医院资产流失。

3.设备处置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评估程序。设备虽然已到报废期,但报废处置时没有相关技术人员科学估计其残值,被低价变卖。

4.设备处置过程中违纪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医疗设备品种多、数量大,又没有专门管理部门,且相关部门把关不严,造成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报废处置随意性大,违纪违规现象较严重。

5.随意处置下属机构医疗设备。下属机构医疗设备很少或不在总部资产账上反映,职工对其存在状况不甚了解,这就给一些领导随意处置创造了条件。目前,下属机构资产损失非常严重,几百万元设备只被贱卖了几万元。

下属机构处置必须报经国资委批准,经中介机构评估,向社会公开拍卖的方式完成,保证最大限度地收回国有资产,减少其流失。私下处置下属机构,这反映了一些领导不懂法,私欲和权利过度膨胀,职能部门监管不严,缺乏必要的权力制衡机制,应引起社会关注。

(四)财务部门监管不利

1.注重日常收支业务,疏忽对固定资产购置、日常使用维护和处置业务的监管。

2.由于人员素质原因,在医疗设备监管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购进、处置账务处理不及时,造成账实不符。

3.对接受捐赠的医疗设备不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而使它游离在医院管理之外,容易造成丢失和不能有效使用的现象。

4.由于医院医疗设备具有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分散等特点,其盘点相当麻烦,操作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一些医院不按财务制度规定定期盘点,或者几年盘点一次,有的虽然盘点了,但也只是草草了事,这样就造成医疗设备严重不实。

(五)内审职能发挥不够

由于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内审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内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存在问题,导致内审人员不重视本职工作,内审工作难以开展,其职能难以发挥。不开展日常固定资产管理审计工作,对其缺乏必要的有效监督。

(六)缺少一个专门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

医疗设备不同于其他行业设备,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快等特点。要真正懂得医疗设备技术特点和了解市场行情,必须设一个专门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没有一个懂医疗市场和技术的设备管理部门,使得设备在购置、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二、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严把医疗设备采购关,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

1.制定医疗设备采购需求计划。根据医疗规模、资金积累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年初院领导正确测定一年的设备实际需求量。从医院的实际出发采购,避免盲目投资,重复采购。

2.严格实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制度。对没有取得配置许可证的,不允许采购使用,不核发收费许可证。上级主管部门要下基层对申购材料真实性进行严格复核,防止非法采购披上合法外衣,确保授批采购的大型医疗设备有“用武之地”,杜绝社会财富浪费。

3.大型仪器设备实行采购论证制。医疗设备采购前医院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市场进行调研和效益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院委会要与有关医学和工程方面的专家多接触,进行认真研究、讨论,从功能、实用和价格等方面来论证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确保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效益性。

4.采购大型仪器设备实行院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在充分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基础上,对是否采购某种大型仪器设备,开院务会研究决定,杜绝个别领导说了算。

5.严格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必要情况下聘请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杜绝盲目采购和暗箱操作,保证医疗设备购置的经济性,防止违纪情况的发生,购置过程中力求节约,少花钱多办事。

(二)加强医疗设备日常使用、维护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1.大型设备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维护保养人员,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遇故障时能及时排除,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要进行专业培训,熟练后才允许上岗操作。以减少人为原因对设备的损坏,提高工作效率。

3.使用科室负责人对科室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负全责,设备维护管理责任明确,防止扯皮现象发生。

4.制定科室医疗设备日常使用、维护制度。按制度将各项设备日常维护管理落实到每个人,严格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设备监护不留真空。医疗科室不仅是仪器设备使用部门,更是日常保养、维护和管理的部门。日常维护得好,不仅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可节约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5.将设备保养维护情况的监督权赋予设备科。由设备科负责定期考核设备使用和保养维护情况,协助医疗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

6.严格奖惩制度。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制度进行处罚。对管理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人员和科室进行奖励,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保证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安全,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率。

7.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医疗设备非正常损毁,进行追究调查,分清责任,该由当事人赔偿的必须赔偿,以提高对设备的爱护意识。

8.制定设备使用考核指标,将医疗设备日常使用管理作为对使用科室的考核内容。由财务科将科室设备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进行归集,量化成数据,计入科室成本,实行有偿占用。通过分析考核指标来评判科室医疗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优劣,强化医疗设备增值、保值意识。

(三)严把医疗设备报废处置关

1.制定严格的医疗设备报废处置程序。该不该报废处置,须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说明设备使用状况、新旧程度,并列出清单报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接报告后,依据资产账,查看其使用年限和账面余值后反馈到资产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科室和技术人员进行论证,科学估计报废医疗设备的残值,详细情况形成报告,报主管院长审批后方可处置。

2.大型医疗设备报废处置需经医院领导集体讨论决定,防止处置过程中违纪情况发生,减少医院资产流失。

3.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加以处置,杜绝暗箱操作,避免资产损失。

4.大型医疗设备处置时必须经相关部门评估。必要条件下,聘请中介机构或上级机关科学评估处置设备残值,协商确定合理售价。

5.严格管理下属机构设备的报废处置。下属机构资产应纳入总部资产账,和总部资产一样管理。在购置、使用管理和处置方面应严格按总部规定,定期对其设备进行审计,保障真实完整,减少流失。

(四)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发挥重要监管作用

只要涉及资金活动的业务,都必须经过财务部门。财务人员作为医院的“管家”,对医疗设备购置、日常管理和报废处置全流程进行监管,要发挥其重要监管职能:

1.审核设备购置是否按需求计划,大型医疗设备有无配置许可证。

2.严格审核报销凭证,确定凭证的真伪,检查手续是否齐全,按规定给付设备款,严禁超限额使用现金。

3.购置、处置时账务处理正确及时,真实反映医院资产。特别是为医疗设备购进的操作系统软件和微机设备,必须记入这种设备的固定资产账,正确反映其购置价值。

4.定期盘点医疗设备,达到账实相符,保障其安全完整。

5.对接受捐赠的医疗设备,按正确方法做会计处理,使其都能纳入医院资产管理范围。

(五)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

1.内审人员参与采购需求计划制定,对需求计划进行审计。审计计划确定的设备需求量是否符合医院实际业务需要、有无超标情况,确保计划合理性;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2.参加设备招投标会议,审计招投标情况。发挥内审职能,监督设备招投标全过程,防止违纪情况发生;审计竞标企业数量、资质和监标人数是否合规;对中标价进行市场询价,确保中标质量。

3.审计设备款给付情况。审计是否超起点以现金支付设备款,有无提前给付设备款情况,设备款给付有无违规操作,给付凭证是否真实,财务处理是否正确。

4.对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大型设备有无专业维护保养人员;操作人员有无上岗证;设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无设备交接班制度;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是否有专人监督。

5.对医疗设备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审计设备完成的业务量、创造的业务收入、维修改造等后期成本追加情况,产生经济效益如何;科学计算设备投资回收期,可使用期限内是否能收回投资。

6.对医疗设备报废处置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申请报废的设备是否已到使用年限;报废程序是否合规,各项审批签字是否齐全;大型医疗设备报废处置是否经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残值大的设备是否经相关部门评估,以公开拍卖方式处置。

(六)建立一个高效、专门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

要想解决公立医院医疗设备购置、使用维护和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建立一个主管院长牵头,临床业务院长主管,由设备科、审计科、财务科和各临床科室主任组成的设备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对医疗设备管理作用。其主要职责:

1.拟定设备需求购置计划。

2.负责组织实施设备招投标。

3.负责设备购置时的市场调研、询价工作。

4.制定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指导科室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全盘安排医疗设备调用,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5.报废处置决定权,设备残值评估,负责组织实施设备拍卖处置。

三、结束语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医疗资源整合重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越来越重要。医院领导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切实保证其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3

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变化

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弥补了原制度难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造成资产价值虚增的缺陷。新制度取消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有利于较好地体现医院的补偿机制,完善医疗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真实反映医疗成本,体现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之间的配比关系,为医院成本核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管理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1)盲目性的添加医疗设备。由于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上升,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也日渐加强,新的医疗设备逐渐投入到各个医疗领域中,因此,医院常常面对是否需要购进新型医疗设备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新型医疗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也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否真的有购进新型医疗设备的必要,只有医院的工作人员才能知晓,如果未经合理的思考和认真的核算就盲目的购进新型医疗设备,无疑会增加医院的财政压力,给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不便。

(2)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监管意识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医院推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相关人员在采购医疗设备时的态度。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医疗需求,很多医院都引进了大量的新型医疗设备,强化医院硬件设施,虽然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效率,但专业维修人才的缺乏,导致医疗设备得不到很好的维护,长期下来给医院带来了不小的资金支出负担。

(3)医院固定资产存在流失现象。目前医院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资产过渡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现象,导致出现医院会计账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现象,很多医院固定资产在过渡和转移是缺少一定的证据,使得医院资产的监管不到位,部分资产不知所踪。另外,医院的人员调动有时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对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1)做好医院新旧财务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行,长期使用传统会计模式的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只有做好新旧财务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才能为新制度的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有效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效率。

(2)建立专门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目前很多医院对固定资产实行多头管理的方式,相互交流不足,存在脱节现象,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资产毁损、遗失等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购进、使用、维修等的监督和审核工作,合理利用固定资产资源,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3)加强固定资产监控力度,定期清查。新?t院财务会计制度新增了固定资产折旧固定,使得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因此医院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监控清查力度势在必行。首先,要做好定期盘查清点工作,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更新、维修等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每次清查后做好书面记录,群策群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确保各个账目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其次,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协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监控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4)完善成本核算制度,科学采购。医院各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医院进行资产内部审计工作,从而为完善成本核算制度提供有效依据,实行固定资产折旧责任与各科室捆绑式管理方式,使得各科室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维护意识得到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的医院的资金支出,同时,医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采购,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四、结束语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4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不仅是衡量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却忽视了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使得医疗设备相关责任事故时有发生; 在影响医疗质量进步的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新管理理念,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升管理层次,使医疗设备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并促进医院效益的提高。以下我们主要从决策管理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能保障医疗设备安全的使用,一定要有规范化的管理。医疗设备保障从宏观方面来看,它是指医院医疗器材管理部门围绕着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问题、质量问题、成本问题以及产生的效益问题等研制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与此同时进行一些技术活动。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有没有精确的职能定位、内部管理条例齐全与否和技术队伍建设及培训制度严格与否,将对医院诸方面的建设以及医疗设备的质量保障与维护管理等带来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医疗设备保障有严格的管理规程,动用设备要有章可循,这样才能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医疗设备的质量保障的标准应该是在保证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率、操作完好率的前提下,大幅度的增长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成本获得全方位的降低,经费结构得到深层次优化,医疗设备按标准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对医院来说是具有无比重大意义。医院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较高的医疗水平、切实有效的科研课题、井然有序教研活动、扎实深入的教学工作。这也是最基本的要素,这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是否有序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不断提升医学科学研究水平的起码标准。医院设备的管理的具体内涵包含如次方面:设备技术含量、使用效率、应用程序、安全保障、质量优良等。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也被纳入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范畴。

2医疗设备保养和检查的范围

医疗设备管理涉及医院各方面利益,建立健全责权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明朗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组织,切实强化对这一重要工作的领导,全方位多层次的发挥其效用,这是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实现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保证医疗设备购置、使用、维护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医疗设备的保养和检查是一项无比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设备出现故障的和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延长。预防性维修的范畴包括保养与检查两部分,是相互作用并形成互补的两项常规性工作。通过性能、状态检查来考查设备的完好率,通过保养来提升设备的性能、状态,使设备消耗得到减少,使设备故障隐患得到排除,使设备处于正常运转情态。

2.1设备保养 一般工作是做好医疗设备仪器的防尘、防湿、防蚀,并派专门人员保管、定期做好保养、定点安置存放、定期实施检验。

2.1.1日常保养由医疗设备仪器使用专人负责,它的常规项目是做好表面清洁,对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进行紧固,对运转是否正常的情况作全方位的检查,对零部件是否完整也要彻查。

2.1.2一级保养由仪器专门保养人按管理部门制定的计划常规进行,主要是有关内部的清洁状况,检查有无异常情况的隐藏和发生。随机进行局部检查和做出合理的调整。

2.1.3二级保养由仪器专门保养人联合仪器修理人员一道开展此项工作,严格检查设备仪器的主体部分、主要组件,对设备仪器精度进行适当调整,关键时刻对易损部件进行更换。

2.2设备检查是对仪器的工作状态、工作过程显现的精度以及磨损的程度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精确的校验。这些常规工作经常与维护保养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每日检查:经常在下班前或交班时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由保管人员或者操作人员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措施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进行医疗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医院管理阶层从思想上重视,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制度。工作中引入奖惩机制,管理上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资产明细账目,实施三级管理制度,使经费报销与资产挂账相结合,控制好资产购进、使用和处置各环节,做到会计账与资产明细账、资产明细账与资产实物一致,保证了医疗设备资产管理规范、有序地进行。

保证医院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运行工作的最佳的技术状态是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基本任务。那么,迫切需要研究医院医疗设备的工作运行状况,按程序合理地运用医疗设备,使用先进的检测方法,随机使用多种维修方式,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费用和维修费用得到节约的前提下,对现有医院设备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此来增强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达到医院医疗设备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佳状态。

3.1建立健全符合标准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维修管理措施,必须注重以下几点:①制定按期保养制度,故障发生得到减少;②建立巡回检查制度,不让医疗设备的带着故障工作;③建立维修配件库,保证常用维修配件的供给;④严格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环境的检查,保证医疗设备运行处于正常状态。⑤健全生产维修制度。即PM制,以A类医疗仪器设备为重点,此类医疗设备是价值较高的仪器,而且修理也不是很简单,鉴于如此价值昂贵的医疗设备要进行重点保护及采用预防性维修。

3.2提高维修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在新购进医疗设备到货前,要组织医疗设备维修和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到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去学习操作规程及维修方法。扎实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维修管理知识,医院要经常组织维修管理人员做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知识培训,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医疗设备进展状况,对医院精密仪器的维修技术要重点把握,还要把握引进设备的安装,保养以及维修技术。

医疗仪器设备的经济管理主要内容 ,购置前对拟购置的设备进行经济效益的预测和评估;购置贵重精密设备在医疗设备专项基金的前提下实行院内贷款制,有贷有还,风险由科室承担;使用过程中加强设备运营成本管理,对在用设备进行经济成本核算,建立单机效绩评价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明确经济责 任,在综合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设备的有偿占用制。实行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过去那 盲目引进、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状况,减轻医院的负担,通过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用最小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4.1医院一定要组织和安排负责医疗设备技术状况具体管理人员,当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管理人员要迅速到现场进行调查,要及时对故障类型做出基本判断,并立马做出解决问题措施。该管理人员可以是使用该医疗设备的科室临床技术人员,也可能是设备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无论人员属于哪一个阶层,从事医疗设备技术管理一定要具备相当的技术知识。掌握医疗设备构造、功能与技术特点,有精湛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一定要通晓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同时也要具备机械、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掌握和熟练设备的临床运用、工作流程。

4.2详细记载医疗设备磨损与老化问题,依据有关技术资料的说明和实际运行状况,每年都要进行预算工作,按常规进行定期采购。预防医疗设备老化部件损坏故障的关键是要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要有系统资料显示,使出现的医疗设备故障能够按常规做出及时处置。

4.3手术室抢救医疗设备是比较集中的,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效果。那就要专门指定一名技术较高人员专职巡检,每天在手术室上班,无论大小医疗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筛查,从氧气口到麻醉机的保养都要检查,每天按常规进行巡检工作,及时发现隐患,保证手术室各种仪器性能处于完好状态。

参考文献:

[1]尤伟.预防性维修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

[2]彭幼林.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障方法探讨[J].医疗装备,2006,19(5).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5

【关键词】 医院 设备 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使用高、精、新医疗仪器设备越来越多,对管理要求更为突出。现实要求医院从领导到使用科室操作人员都要加强仪器管理意识,管理好设备、用好设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认真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各个管理环节,才能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医院在市场的竞争力。

(1)选购

根据医院诊断和治疗的需要,确定了要买何种仪器设备后,面临选择何种型号、规格的产品,要做到:第一,要考虑可行性、适用性、是否适用于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第二,要明确订购的产品应该具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第三,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选购好型号和规格。第四,货比三家,原则上选择3—4个在国内外颇有信誉,有生产许可证,有经营许可证及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企业和厂家,向对方发出邀请,进行招投标事宜。首先听介绍,了解报价,医院订购医疗设备的决策人员经过认真论证、比较,作出决定。经过以上四个步骤,合理地、正确地选好所需购的仪器设备。

(2)订购

选购好产品的厂家、型号、规格接下来的工作是订购。订购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订购合同。合同的内容包括品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价格、付款方式、到货日期、包装要求、售后服务、所购产品的配置和性能要求及其他附加事宜等均要考虑周详。一份有效合同应该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上,公平、透明、合理,明确供需方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体现出订购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3)验收

到货后是验收,包括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验收要求验收人员认真负责,以本医院的利益为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物资验收过程中原则上要按有效合同和配置清单验收的要求验收。

具体包括:①外观是否有损坏;②物资是否齐全;③是否符合订购得配置要求;④详细记录,记录其型号、规格、系列号或出厂编号、安装和验收时间;⑤资料收集,随机资料均要登记。性能验收,是在仪器设备完全安装调试好后进行,有专业人员或操作人员、使用科室领导把关。对仪器设备按性能指标的要求进行逐项测试。物资验收和性能验收两方面达到要求后才可以正式验收。

(4) 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以上选购、订购、验收三个阶段的延续,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资产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医院领导、管理人员及医院设备使用人员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我院医疗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经过近年的探索,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建立医疗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制度,设立一套完整的帐、物、卡,一式两份(设备科一份,使用科室一份),同时实行电脑化管理,每月定期增添新购的财产帐,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厂家、价格、购置时间、使用科室等;每年对全院的帐、卡、物核对一次。

(5) 医疗设备的报废

对于使用时间过长,几经维修不好,无实用价值的设备,必须经维修专业人员鉴定,认定没有维修和实用价值的才同意申请报废,经主管设备科科长(1000元以上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正式办理报废手续,对部分符合报废条件但可用于教学的设备按报废留用处理。

(6)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医疗仪器设备的归档材料包括从申请购买设备到验收整个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材料和设备的随机材料。主要包括:可行性论证表、申请表、招投标事宜、谈判记录、标书或合同、装箱清单、验收安装报告、随机资料以及办理进出口手续的相关材料等。

归档文件按照国家一级档案单位的建档要求,对全院在用的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进行档案管理。设备档案的管理程序为:①收集资料;②对资料进行分类(按仪器设备的性能);③编码,编码在分类的基础上主要要考虑到计算机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的要求;④整理、装订;⑤归档等五个步骤。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6

(二)医疗设备管理的工作任务根据医院医疗诊治的实际需求,在遵守实用、经济的原则下,对医疗设备进行合理、正确采购,已将精度、性能、品种合适的医疗设备提供给医院。另外,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对现有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与使用率进行有效提高,确保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在确保提高经济效益与供应的条件下,应对投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为获取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医院还应积极研究与改进的医疗设备。

二、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不到位针对医技科室的医疗设备与各种临床设备,尽管医院每个月均会对其进行折旧,同时,将有关维修费用予以扣除,不过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并未考虑医疗设备投入利息、人工利息,配套附属设备费用,电、水、气的供应成本等,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疗设备成本管理的难度。

(二)重复购置医疗设备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随着医疗设备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些医院在配置医疗设备时,并未严格遵守区域卫生规划规定,出现重复购置医疗设备现象,最终出现很多闲置医疗设备,严重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三)陈旧设备的状态管理随着我国医学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医疗市场中不断出现新的医疗设备。不过,在很多医院中,被替换淘汰的陈旧设备仍然具有一定的医疗使用价值,但是当前并未建立不同级别医院间可用专业设备调换机制,最终出现大量陈旧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四)对医疗设备进行盲目引进因为没有深入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没有对科学方法与理论进行充分利用,不具有相应的医疗设备使用技术条件,再加上医院对大而全进行片面追求,对医疗设备进行盲目引进,最终造成购置的医疗设备使用率的降低,很多医疗设备呈闲置状态。

(五)忽视对医疗设备技术人员的培训当医疗设备发生故障问题时,很多医院因没有维修工作人员,而是基本上让医疗设备厂家来进行维修,进而导致医院支出的大幅度提高。

三、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在进行成本核算中应纳入医疗设备折旧,同时要有效结合绩效分配为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医疗设备是一大重要的物质条件,一定要严格遵守“谁受益,谁保管”、分级核算、归口管理的原则。所以,在进行科室成本核算过程中,一定要纳入医疗设备折旧,同时,有效结合绩效分配,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彻底落实医疗设备的增值任务。

(二)为避免重复投资与盲目投资,一定要对医疗设备采购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化医院不同科室一定要将工作实际需求作为主要依据,对本科室年度医疗设备计划进行合理编制,如果本科室购置的医疗设备价值高于10万元,则应提供可行性论证报告与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然后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统一汇总,然后上交给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并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最后转交给院长办公会,获取批准后,方可购买大型医疗设备。

(三)对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化针对决定进行报废的医疗设备,一定要根据有关规定与流程进行申报。有关使用部门提出医疗设备报废的申请,同时,对医疗设备报废审批表进行填写,在获取使用科室负责人签字与医疗设备技术鉴定以后,向医院领导进行申报且获取批准以后,最后到有关部门办理有关医疗设备的报废手续。作为资产管理部门,需要设立废品物资仓库,登记、回收、处理各种报废的医疗设备,所有个人与科室严禁对其进行自行处理;在医疗设备获取报废批准以后,应拆卸可利用的部分,折价入账、入库保管,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如果医疗报废申请没有获取批准,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妥善保管这些待报废的医疗设备。

(四)选用公开招标采购医疗设备的方式医院在采购大型医疗设备时,应选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如果采购的医疗设备属于政府采购或者集中采购招标的规定范围,根据有关规定,需要进行委托招标采购。如果医疗设备采购为自行招标,一定要确保招标的公开性、公正性与公平性。一定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合同条款进行合理拟定,当合同双方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以后,合同立即生效。针对各种医疗设备招投标相关资料,医院资产管理部门一定要对其进行及时整理归档,便于后期查询。

(五)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均不是专职人员,均为兼职人员,所以医院应积极培养更多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为其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提高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管理医院的资产。

四、结语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7

关键词: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水平、高精度的医疗设备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在提高医疗水平,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是保障医院运转的根本[1]。目前先进的医疗设备大多数为进口产品,科技含量高、日常保养与维修技术复杂,这对设备办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2]。如何加强设备管理,在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医院良性运转,充分保障患者医疗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系统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近年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对医疗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医院引进医疗设备的步伐也随之加快。然而医疗设备众多,设备管理的工作量大为增加。虽然建立了医疗设备信息档案,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精力限制,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设备信息档案大多数时间沉睡在档案柜,对设备的使用状况、定期保养、检测和评估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1.2 缺乏高水平的设备维护人员

目前高水平大型医疗设备以进口产品为主,在日常工作中,不乏有很多设备办工程技术人员希望通过学习产品的维修手册加强业务水平,但大多数产品的说明均为英文,这成为进一步学习较大的障碍。另外由于设备金额巨大,技术人员往往缺乏信心,惧怕尝试,导致大多数大型设备的保养维修均依靠生产商或第三方公司来进行,长此以往下去形成依赖,虽然医院有高水平设备,但没有与之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维修与保养方面的会议、培训相对临床专科少而又少,技术人员提高水平的平台缺失也是阻碍专业维修人员成长的障碍。

1.3 缺乏细致的设备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的效益具有多方面,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在医院进行效益评估时往往以科室为单位,很少对单个设备进行细致的效益分析,那么很难对同一科室的不同档次设备进行效益区分,科室在选择机器时也具有盲目性,可能会导致盲目追求高档设备的情况,对医疗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1.4 缺乏规范的设备更新及报废机制

由于医院医疗设备往往处于紧缺状态,很多设备常年高负荷运转,随着设备的老化,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诸如图像不清晰、数据不准确等情况,这会对临床诊断治疗、患者安危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医患纠纷。另一方面,频繁的设备更新和设备报废也会对医院效益产生影响,产生医疗资源的浪费。

2 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2.1 建立完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在设备管理上应更多的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开展工作,更有效的发挥设备档案的作用[3]。首先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全面的医疗设备电子档案,录入所有设备的信息资料,标注对应的生产厂家及销售商信息。其次要针对每个设备不同的特性,提前录入设备的保养时间、检测时间,根据录入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表,并对每次的保养、检测和维修进行记录。此外借助设备信息系统对设备采购、使用状况及分析、资产清查等工作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由于设备办管理人员有限,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使用科室人员的保养和维护意识,根据设备电子档案的记录积极配合设备办人员进行设备管理。

2.2 培养高水平维修技术人员

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大部分高水平大型设备的维修仍需要通过生产商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但这并不与提高本院设备办工程技术人员水平向矛盾。首先要充分调动设备办工程技术人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去提高专业知识,在设备办内部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4]。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向院领导争取参加设备维修方面维修及培训的机会,多与高水平同行进行交流与学习。另外在设备购置谈判时,可以有意识的向经销商提出设备维修培训的要求,通过与专业的厂家维修人员学习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3 对设备进行效益分析与对比

首先以科室为单位,对科室内的每台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效益对比。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分析、技术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评估经济效益时要充分考虑设备使用率和单位时间设备利润比,并结合设备耗材费、设备劳务费、设备维修费和设备折旧费等进行评估计算。技术效益分析时要考虑该设备是否增加科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发表文章情况等。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在引入高水平机器后通过宣传,是否有拉动患者就医的情况发生[5]。通过确定设备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对医疗设备采购产生指导性作用,有助于科学化进行设备管理,增加医院整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2.4 建立规范的更新报废机制

与科室设备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积极配合,根据不同机器的使用时间,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质量检测。通过对设备重要参数进行打分评估,一旦机器诊疗质量不达标,立刻进入报废程序,做到对患者负责、对医生负责,坚决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6]。对报废设备同样要进行管理,防止设备流失对医院资产产生损失,部分设备可进行出售处理,但要坚决选择可靠机构进行报废出售,防止不合格的报废设备继续流入市场,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 结束语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正常运转的基石,良好的医疗设备管理不但是医疗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对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科研教学和医院盈利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医疗设备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发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完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培养高水平维修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精细化的效益分析对比,并建立规范的更新报废机制,为加强和完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于京杰,汤黎明,于春华.医疗器材的规范采购与科学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9):55-60.

[2]黄良谋,唐通军.医疗设备管理与评价[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2):65-67.

[3]于京杰,汤黎明,陈锐华,等.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5):61-63.

[4]董苑.谈我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几点经验[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3.

[5]陈永平.基层部队医疗设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7):46.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篇8

[关键词]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

引言

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是医院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1]。有效地开展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工作,对推动医院医疗设备的科学配置、改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2-3]。目前,国内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工作大多针对CT、MRI等大型医用设备,且处于以利润率、投资回报率分析为主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开展针对不同设备类型、不同管理需求的多角度效益分析[4-5]。本文将采用多种效益分析方法,开展不同类型医疗设备效益对比分析,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评价医疗设备效益情况。

1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方法

医疗设备所产生的各种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6-8]。在不同的管理或统计应用场景下,人们关注的效益类型也不相同。例如在统计经营性指标时,医院更多的关注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包括投入成本、资金占用、利润产出等;在评估发展前景时,医院更多的关注医疗设备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设备使用率、配置合理性、科研应用等;在指导决策、改善管理时,医院则需全面考虑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综合效益。本文将分别选取代表性指标分析上述3种效益情况。(1)经济效益反映设备运营中的经营性成果,本文选取利润和投资回报率作为分析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计算的利润为不包括场地、水、电、人工成本等的毛利润,计算公式为:利润=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是设备正常使用过程中所收取的检查费、医疗耗材、试剂等收入费用的总和;现金流出量是维持设备正常使用所需要的计量费、维修费、维保费、材料费等支出费用的总和。投资回报率为年度投资回报率,即设备年度利润占设备购置成本的百分比[9]。(2)社会效益反映设备经济效益以外的其他效益。本文选取设备使用饱和度、可使用时间、拓展功能应用、配置重复性、科研教学应用、无创无害程度、信息化水平、设备影响力、设备先进性以及故障率10个指标进行社会效益量化评分,每项指标标准分为10分[7]。本文根据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反馈结果以及社会效益各项指标评分标准进行打分,10项指标得分总和即社会效益得分。举例说明,在本文中,设备使用饱和度是根据设备在8h工作时间内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进行评分的,工作6h以上得10分,2h以上得7分,0h以上得3分,未使用得0分;科研教学应用是根据在设备上开展的科研教学项目数量进行评分的,2项以上科研应用得10分,1项科研应用得5分,未开展科研应用得0分。社会效益量化评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评分标准。(3)综合效益是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量化评估。本文采用综合净现值效益分析方法计算设备每100元投入成本在一年内的综合净现值收益NPVCB[10],计算方法如下:其中,k1和k2分别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k1+k2=1,本文设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相等,即k1=k2=0.5;K为折现系数,根据医院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本文设定K=8.0%;Mt和Nt分别为第t年度被评估设备的社会效益量化评分和标准分,本文设定社会效益每个指标10分,共计100分,即Nt=100;CIt和COt分别为第t年度被评估设备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Deprt为第t年度被评估设备的折旧费;Orig被评估设备的投资原值。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公式中引入折现系数K,将评估周期内的CIt-COt折算为设备购置年份的现值。考虑到设备资产自身损耗,公式中将折旧费从现值收益中扣除,进而得到单纯的效益产出。由于折旧费是按资产成本的固定百分比来计算的,所以折旧费本身即是设备购置年份的现值,本文数据来源医院的折旧费按设备预计使用7年分摊资产原值计算。为了实现在同一单位下量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式中引入经济效益权重系数k1和社会效益权重系数k2,来调整评估周期内的净现值,进而得到设备的综合效益。由于简单的对社会效益权重系数k2赋值,无法反映社会效益的实际情况,因此,公式中通过社会效益量化评分结果(得对社会效益权重系数进行调整,公式中设备投资原值的引入是为了计算单位投资成本(100元)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而使得设备个体之间的综合效益具有可比性,为医院投资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持。综合净现值越大,则单位投资成本产生的综合效益越高;综合净现值为负数,则表明投资产生的综合效益为负[10-11]。

2分析数据

为了实现多角度不同类型设备间的对比分析,本文选取了某三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检验设备、超声设备、内窥镜设备和手术室设备(共计设备类型5类,设备台数10台)作为分析对象开展研究。为了保证设备的损耗程度基本一致,本文选取的医疗设备均购置于2012~2013年间,基本信息见表1。本文主要针对上述医疗设备2015年度的效益情况进行分析。需要采集的经济效益分析相关数据包括:设备正常使用过程中所收取的检查费;配合设备使用的医疗耗材、药品等材料的附加收费;维持设备正常使用所需的维修费、维保费、计量费等成本费用。而对于社会效益分析,本文通过统计设备的使用量、故障率、科研应用频率等指标,对设备在2015年度的社会效益指标进行了量化打分,每个指标10分,标准分共计100分。

3分析结果

该医院2015年度不同类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见表2。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和检验设备的利润均较高,超声设备利润次之,内窥镜设备和手术室设备利润较低(图2);但因大型设备的设备原值较高,其投资回报率较超声设备低;而检验设备原值不高,且利润较高,故其投资回报率最高(表2)。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医院医技科室检查类设备使用效率较高,但手术量不高。社会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量化评分较高,但由于设备使用量不高、科室间配置重复等原因,生化免疫一体机和高频电外科手术系统的社会效益评分还不到60分(表2)。该医院设备社会效益总平均分仅71.3份,未达到优秀水平。此外,分析社会效益各项指标的平均分可以看出(图3),该医院医疗设备的故障率较低、比较先进,但科研教学应用薄弱、拓展功能应用不多、设备影响力不高,还需进一步加大相关应用,以提高社会效益。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医院检验设备综合效益最大,超声设备的综合效益次之,手术室设备的综合效益较差,且为负数(表2)。因本文采用的综合净现值效益分析方法既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又考虑了设备的折旧成本,因此当设备利润经社会效益权重、经济效益权重、折现系数的调整计算后无法抵扣其折旧成本时,其综合效益就会出现负数。需要说明的是,尽管3.0T核磁的利润超过500万,社会效益得分也很高,但因其每年的折旧费用很高,其综合净现值效益为负数。对于综合效益为负数的设备,该医院需进一步拓展业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4总结与展望

本文从经济效益[12]、社会效益[13]和综合效益[14]3个不同角度,系统地对大型医疗设备、检验设备、超声设备等5种类型医疗设备的效益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表现是不同的,所反映的问题和意义也是不同的。其中,经济效益反映了设备的经营性成果;社会效益反映了设备的自身属性、配置和使用情况等;而综合效益则是设备的投入、产出、应用效果等多种信息的综合体现。依据本文分析结果,医院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设备、不同管理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此外,配合其他管理手段,医院还可以将本文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设备购置、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实际工作中[15-16]。

[参考文献]

[1]李奥婕,匡海斌.医疗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69.

[2]李斌,张红雁.医院医疗设备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4,28(6):452-456.

[3]高敬龙.开展医院成本效益分析深化医疗设备投资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3):61-62.

[4]张恩科,高敬龙,李帅帅,等.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在大型设备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51-54.

[5]姚燕娟,傅海蓉,吴奕.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8):24-25.

[6]王凤,王养民,邵继凤,等.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59-61.

[7]张鲁闽.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效益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5):39-40.

[8]杜振伟,张和华,吴旋,等.基于效益-效果评价的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2):114-116.

[9]鹿奉华,邱志斌,辛小兰,等.加强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J].医疗装备,2014,27(10):73-74.

[10]李云,王涵,王作涪,等.基于综合净现值的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6):156-158.

[11]王俊.基于净现值的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评估模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49-50.

[12]李世俊,张楠,解迎刚,等.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系统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2):17-20.

[13]贾秀芹.浅谈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财务经济评价与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2):81-82.

[14]王鲁,韩晗,王希霖.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分值化评价体系设计与实现[J].中国卫生经济,2013,(12):85-86.

[15]袁红静.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96-97.

[16]何仕辉.医疗设备的优化配置与科学管理[J].临床医学工程,2008,15(8):29-30.

上一篇:幼儿教学方案范文 下一篇:寒潮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