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02 17:19:52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1

关键词:物联网; 用户接受;影响因素; 用户接受模型

中图分类号:C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3.007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5卷 第3期 吴标兵:物联网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

网络x.0是用来描述网络技术发展阶段的。互联网是Web 1.0。Web 2.0是社会化媒介的涌现和用户生成的内容。Web 3.0是语义网络。物联网又被称为Web 4.0。

一般来说,物联网这个词是指相互连接的网络化的日常物体所形成的网络。它通常被视为一个自我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目的是将所有的物或人互连: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相互通信。支撑物联网的技术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等。物联网依赖于互联网的信息架构,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

近年来,物联网正成为一种国家和地区的战略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高点以及学术研究的热点。但物联网领域所做的很多研究只是物联网定义和相关技术,依旧停留于抽象概念的网络架构\[1\]。

在社会和经济管理实践中,物联网决策的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往往缺少对用户这一利益层的重视和细致分析以及有效的评估机制。技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它不断地向用户演示它在技术功能上如何先进,其应用价值将是不言自明的。当突破性技术被开发时,这可能造成大量需求。有时事实并非如此:用户对看似“完美”的技术没有兴趣,即使一切都做得很“对”。从技术应用失败的历史案例中,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一个经验教训: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接受是技术应用成败的关键,而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接受的关键是换位思考。

信息技术接受相关研究文献和成果较多,比如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AR)等。相较其他理论,TAM在预测用户使用IT意愿上更具有效性\[24\]。国外个别学者使用TAM来解释消费者对RFID技术的接受,但是该文只将TAM情境化,而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模型\[5\]。国内研究物联网用户接收的文献不多,笔者曾在《物联网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探究》(简称“探究”) 一文中对物联网接收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定性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但是没有进行定量分析\[6\]。本文的着眼点在于用户对物联网技术的接受的实证研究,以确立科学的评价和预测机制。

一、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和模型量表

1.研究假设。根据“探究”的物联网用户接受度模型,见图1。

图1 物联网用户接受度模型

本文对18个假设进行归类:

假设1.1~假设1.7 互动性、成本感知、兼容性、社会因素、易用性感知将显著(正) 影响用户有用性感知;安全感知、隐私感知将显著(负) 影响用户有用性感知。

假设2.1~假设2.3 创新性、兼容性、社会因素将显著(正) 影响用户易用性感知。

假设3.1~假设3.8 创新性、互动性、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兼容性、社会因素将显著(正) 影响用户接受度;隐私感知、成本感知将显著(负) 影响用户接受度。

2.模型量表。在不影响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文对“探究”中的“用户接受度模型量表”进行适度的归纳、优化,建立较为明晰、合理的量表,见表1。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收集

本问卷以手机校园卡物联网应用为例。问卷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第一步,阅读文献和访谈,确定影响用户接受手机校园卡物联网技术的因素指标体系,设计测量项,形成调查问卷初稿。所有项均用Likert7级量表进行测量。人口统计变量也包括在其中。第二步,预调查,把调查问卷发放给20位在攻读本科或硕士学位的不同专业学生,让他们对问卷提意见。优化问卷结构、提问方式以及操作指南。第三步,将问卷中的结构变量和观测变量的问题全部打乱,并将一个观测变量的测量项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置,以检测回收问卷的有效性。第四步,正式调查,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使用校园手机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手机校园卡的使用有直接的经验。这样,样本符合研究的目的。本问卷调查以面候调查为主,留置调查为辅。在被调查之前讲解了必要的注意事项,在调查中对被调查者的问题进行说明。第五步,调查问卷的回收和甄别。发放300分问卷,收回278问卷,回收率为90.2%。剔除6份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272份。本研究的分析变量有10个,有效样本为272份,多于有效样本是分析变量10倍的要求,符合统计要求。

(三) 模型检验

在数据分析中,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方法对变量设计、研究假设和系统模型进行验证,主要采用SPSS18.0和LISREL8.7两种软件来完成。

1.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对问卷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并采用KMO检验和Barelett球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29,Barelett体验值0.001水平上显著,表明所获取的数据适合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第二步采用主成份分析法,以特征根大于或等于1为因子提取原则,提取有效因子数目,再选择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提取10个有效因子,解释88.984%的方差。第三步,对提取出的因子进行分析,按因子负荷系数大于0.75为原则,选择所提取的因子应该保留的观测变量。分析表明,所有观测变量均与对应因子匹配。

2.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据旋转成份矩阵,各观测变量在对应因子的负载远高于在其他因子的交叉负载,表明所有观测变量具有较好的效度。本文采用Cronbachα系数及复合信度来考察内部一致性信度,使用平均提炼变差AVE值来考察模型中结构变量聚敛效度及其判别效度。如果α值大于0. 7或复合信度系数大于0. 8,说明模型中各结构变量的观测变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判定数据可靠性较高,模型具有可信性。如果AVE值大于0. 5(AVE平方根大于0. 707),说明结构变量具有较强的聚敛效度;如果AVE的平方根大于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结构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判别效度。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见表2、表3。

3.路径分析。本部分进一步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是以接受度作为因变量,以创新性、互动性、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成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社会因素为自变量的路径分析;二是以有用性感知作为因变量,创新性、互动性、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感知、社会因素为自变量的路径分析;三是以易用性感知作为因变量,创新性、互动性、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成本感知、社会因素为自变量的路径分析。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的18个假设都得到支持。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接受度的解释方差分别为0.461、0.212、0.716。用LISREL8.70对模型进行分析,产生本模型的拟合指数。各指数中除了GFI 略小于推荐值外,均优于推荐值,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见表4。

二、讨论和启示

(一)隐私和安全

物联网技术符合现代社会的控制特征,并对公民的隐私和安全产生影响。物联网不可避免会增强有关人和物的信息收集的可能性。而且,无论是通过数据所有权人还是数据合法持有人,自动决定的可能性将极大可能地创造信息失控的印象。在零售行业,如果个人身份数据和特别的产品代码联系在一起,存储在RFID标签中,零售商就能建立起顾客的档案和顾客购买行为的档案。这不仅能帮助零售商推导出他们顾客的购买行为习惯,还能推导出顾客独特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旅行休闲爱好等。单位组织对个人信息收集这一行为,加剧了顾客对他们自身隐私的关注,因为收集的信息有可能被第三方利用。从用户的角度看,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实施(比如校园手机卡),用户更多地考虑到直接的隐私威胁。

根据欧盟委员会报告\[7\], 66%的顾客要求商场明确标明商品是否采用了RFID标签。74%的雇员关心雇主是否用RFID跟踪其行为。然而,在跟踪危险物品时,公众更乐意接受RFID的使用。尽管物联网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识别物品或跟踪货物,但是RFID技术也可以用来直接或通过各种来源搜集个人信息。隐私问题比起设施安全更引起关注,它涵盖网络中个人数据的使用、存储和采集。因此,对于公众接受RFID来说,充分的隐私保护尤为重要。虽然隐私问题的感知是因人、因文化环境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容忍度,但是消费者对隐私问题重要性的感知逐渐增强,这可能来自于不断增长的对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潜在风险的累积性认知。在物联网技术日益浸入生活的时候,隐私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隐私感知直接对物联网技术接受度产生负相关影响。安全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以及在认知上更为深层次的命题。对于特定用户来说,物联网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虽然对信息的搜索和分析可以作出控制性的预测,但是这种预测又增加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隐私入侵而产生的反作用可能会导致虚假信息泛滥的非暴力性不合作或物理破坏监视设备的暴力革命。监控系统愈是强大,其健壮性愈是脆弱。技术基础设施失灵,它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灾难性后果。远程控制物体也可能导致我们变得有依赖性,并失去我们在个人层面上的优势。隐私和安全问题可能成为物联网社会接受问题上的一个随时都会被引爆的炸弹。

(二) 社会因素

作为社会因素的熟人评议、媒体舆论、行政建议等对物联网技术接受的作用具有直接的引导性和培植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物联网技术的接受取决于社会因素。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加强各种媒体对物联网应用的舆论宣传和适当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合理的非强迫式的行政建议和行政指导,凸显政府部门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引导、指导和监管作用。技术是一种社会进程,需求仅仅是技术一个动因,并非决定因素。技术的发展程度、形式和功能取决于社会对技术的管理和控制程度。

(三) 创新性

研究表明,开放的思维对物联网技术接受的重要性,保守意识是物联网发展的障碍。创新性对技术接受度和易用性感知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但创新性对有用性感知并没有呈现的显著正相关影响。可以作出如下解释:基于创新性的好奇心对新事物的接受在技术应用初期的易用性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有用性感知是一个事实判断。实践是检验“有用”与否的重要标准。因而创新性与其他因素相比较对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并不显著。

(四) 其他因素

有用性感知是技术接受度的最大影响因素。这表明,在物联网技术接受上,用户秉持“有用即真理”的哲学理念。易用性感知是有用性感知和接受度与用户之间的工具性桥梁、界面和基础设施。

成本感知对于有用性感知和接受度有直接的影响。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以降低物联网技术的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需要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提高成本的透明度。物联网技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用户认为接受物联网技术导致其成本超出预期,用户接受物联网技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可以预测,成本是物联网技术接受的门槛。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演进:物联网不仅仅限于以计算机作为互联终端,它还将其他任何物纳入互联的网络世界,形成无处不在的网络。互动性是互联网的生命源泉,没有互动性就没有互联网。以此演绎,没有互动性也没有物联网。互动性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成熟的标志。与用户互动的能力作为关键信息来源,成为商业模式的重要因素。

物联网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和创新。如果用户不需要改变相关配置来配合新技术的应用,就越有可能提前接受该技术。兼容性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成败的技术关键。

样本是本文的一个的局限。未来的研究应通过从不同的人群收集数据进行调节变量来进一步检验和确证该模型。

\[参考文献\]

\[1\] Duquennoy S,Grimaud G,Vandewalle J.The Web of Things:interconnecting devices with high usability and performance\[C\]∥ Embedded Software and Systems,2009.ICESS ''0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Zhejiang on 2527 May,2009:323330.

\[2\] Agarwal R,Karahanna E.Time flies when you''re having fun:Cognitive absorption and belief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J\].MIS Quarterly,2000,24(4):665693.

\[3\] Korzaan M L.Going with the flow:Predicting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J\].The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3,43(4):2531.

\[4\] Zhang Xiaoni,Prybutok V R,Koh C E.The role of impulsiveness in a TAMbased online purchasing behavior model\[J\].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6,19(2):5468.

\[5\] Hossain,Muhammad M,Prybutok,Victor R.Consumer Acceptance of RFID Technology:An Exploratory Study\[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8,55(2):316328.

\[6\] 吴标兵.物联网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探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3):8285.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2

从互联网交互技术角度讲,互联网营销本质反映的是消费者网上选择就是对网页接受程度的表征,即通过网页设计来解释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行为特点。然而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行为(心理)角度来认识互联网下品牌营销。互联网品牌营销主要与商品或服务的品牌知晓度、品牌形象、感知或知觉质量与价值以及对品牌信任等因素有关。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使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彼此间分享见解、信息、思想并建立关系的在线平台,它是由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网络关系的社群所组成。在一定意义上讲互联时代的每一种产品或品牌的用户都存在于社交媒体上,即使某个用户是沉默的,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等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影响他。也就是说,品牌用户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更加注重品牌所展现出来的感知的印象以及产品的感知质量,这与社交媒体上信息的影响至关重要。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越深入,品牌影响力也越大,品牌资产价值的收获越大。所以在互联网下传播效率ROI代表的就是参与回报率(Return on Involvement),也就是说粉丝对品牌营销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占购买总数比例的数字,对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社交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移动互联下品牌营销观念就是:品牌消费的目标人群在那里,品牌营销就应出现在那里。

评价社交媒体对互联网营销影响主要有三个基本指标:一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强度;二是彼此之间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相似度;三是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可信度。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越深入,品牌的收获越大,品牌影响力也越大。新的ROI代表的是参与回报率(Return on Involvement),因此粉丝群至关重要。粉丝对品牌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占购买总数比例的数字,他们对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影响者、共同价值观、鼓舞人心的社区、口碑传播、共同创造以及共同分享的故事。在移动互联与社交媒体影响下互联网营销关键就是要了解消费者心里的真实想法,知道消费者在购物时是商品的那些特点影响其购买,这些对基于移动互联下社交媒体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消费需要会不断出现,经营者要学会通过了解市场行情,前瞻性地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要与将来的需要以便及时发现品牌的制高点,据此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间。

记住:品牌价值不是公司自有的,而是来自于消费者的心声,品牌价值意义只要靠近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体现出对消费者的详尽关心,才能拨动消费者心弦,让他们心灵受到感染、震慑,然后才会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偏向和忠实,从而产生更大的品牌资产价值。

在移动互联时代下市场营销又将面临哪些新问题呢?经营者又该如何思考与应对呢。

当今对品牌价值传播主要策略都是将知识、价值和情感三维一体进行。如节能环保、人文关爱等社会职责、价值观可以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满意,因而凭借互联网社交媒体显示公司社会职责,进行品牌价值传播将成为将来的公司品牌战略的首选。公司通过社交媒体承担社会职责来晋升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和公众对品牌的认同,将是公司或商家在互联网营销中需要仔细研讨的课题。在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工具的本质是个以价值观和喜好等区别社区的新时代。在这一时代消费者期望所购买到品牌产品应具有的价值观和理念要与他们所赏识或推重的价值观及理念相符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知道公司品牌背面的价值观,公司所信仰的运营理念,这些对消费者来说会越来越重要了。

移动互联下影响消费者品牌体验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信仰。由于消费者的信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观念。二是消费者的爱好,特别是能为消费者带来额定的情感性利益的倾向。三是消费者希望为具有物所体现的行动。

互联网世界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族群,他们是具有创造力、具有同理心、能观察趋势走向能力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有关研究认为在移动互联下消费者心理主要来自两种感知:高感性(High Concept)与高体会(High Touch)。高感性是指的是观察趋势和机会,以创造优美或感动人心的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结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高体会是指体察他人情感,熟悉人与人微妙互动,懂得为自己与他人寻找喜乐,以及在繁琐俗务间发掘意义与目的的能力。

据此在移动互联下市场营销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只有功能,还要重设计(形象知觉)。光是提供堪用的产品、服务、体验或生活型态,已经不够了。如今无论为赚钱或为成就感,都必须创作出好看、独特,或令人感动的东西或形象。

二、不能只有论点,还要会说故事。现代人面对过量信息,过于据理力争是不够的。总有人会找到相反例证来反驳你的说法。想要说服别人、灌输信息,甚至说服自己,都必须具备编织有情感经历的故事能力。

三、不能只谈专业,还须会整合。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需要专业和专才,但随着白领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软件取代,与专业相反的才能也开始受到重视,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综合即综观大趋势、跨越藩篱、结合独立元素成为新好产品的能力。

四、不能只有正经,还要会玩乐。太多证据显示多笑、保持愉悦心情、玩游戏和幽默感,对健康与工作都有极大好处。当然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不过太过正经对事业不见得有益,对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时代,无论工作还是居家,都需要玩乐。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下品牌营销中,社会资本(社群力量)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话语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的相互影响取代消费行为,合作压倒了竞争,市场中的部分“交换价值”被协同共享中的“共享价值”取代。

如阿迪达斯为了应对耐克市场策略的改变所发动的全球换标的推行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活动制造宣扬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进行大肆宣扬,一是为了招引消费者参加其间,阿迪达斯凭借移动互联还采纳了三个全新的过程来加深消费者的体验。具体地说,首先,阿迪鉴于视频网站的巨大影响,阿迪达斯宣告与视频网站协作,对活动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将一场几百人参加的推行活动,分散到亿万视频受众中,这自身就是一个招引人的工作,引起了消费者的等待。其次,加深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上展开“明星徽章申领”的活动,进一步靠拢人气,培育爱好。再次,通过移动互联直播,全方位报导与即时互动并行,在网络上引爆二次传达。最后宣扬收尾之时,敏捷挑选并编排出精彩花絮,传达保温宣扬作用,连续宣扬热度,延伸传达周期,添加消费者信仰。这一方法无异于一场品牌粉丝的“全民狂欢节”,从开始到结尾闭幕,每一个过程都做足噱头、攒足悬念,各路媒体狂轰乱炸,消费者自动参加其间,构成强壮的互动和二次传达气势,不断强化消费者的品牌体会,结尾在消费者头脑中构成不可替代的品牌形象。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市场学会 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专家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3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物流网;信息技术

1 概述

“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近几年“互联网+”席卷了从金融、通讯、医疗、教育到交通、商贸等众多行业,为这些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无疑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增强农民市场谈判能力,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都提到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加强能力建设。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28.9万家,合作社发展迅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其历史比较悠久,农民合作社成员主要是处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主要业务是处于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农业领域。

当处于弱质农业领域,地处传统农村,由弱势农民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遇到代表先进技术和思维的领头羊“互联网+”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2 “互联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分析

2.1 “互联网+”可以增强合作社社员的参与意识,促进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社员民主管理,社员享有对本社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利,然而现实却是很多中小社员并没有参与到合作社的管理当中,合作社被少数核心社员控制。中小社员放弃民主管理权利的部分原因是受自身知识、信息以及参与途径有限等影响,限制其参与管理。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掌握的农业生产经营知识较少,加上农村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很多中小社员要想在合作社经营中作出正确的决策,需要付出较大的信息搜寻成本,基于成本效益考虑,很多中小社员选择放弃参与管理的权利。“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社员随时随地掌握行业相关信息以及合作社动态,为社员参与合作社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2.2 “互联网+”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合作社的交易成本。信息在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否快速的以较低成本获取相关信息决定着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地处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信息获取渠道非常有限,导致很多合作社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从而做出错误决策。“互联网+”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信息随时随地互通互联,促进了农产品市场、农业管理、农业技术知识、农业政策等各方面信息的有效传递,降低了合作社的信息搜寻成本,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农产品滞销、生产技术落后造成的产品质量不达标、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在“互联网+”下,合作社可以快速的且以较低成本获取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的相关信息,指导其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合作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程度。

2.3 “互联网+”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增强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互联网+”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将感知、传输、处理、控制等有机融合,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合作社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合作社成员可以及时了解农作物的土壤、肥力、是否缺水、病虫害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经营策略,减少了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损失、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合作社分析社务管理、财务管理、交易管理方面的问题与优势,对症下药,促进合作社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2.4 “互联网+”创新了商业运营模式,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受气候、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加上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决定了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同时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而波动频繁,合作社面临着生产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传统的合作社运营模式很难应对这些风险。“互联网+”利用大数据、信息以及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合作社从获取市场需求信息、选购农资、筹措资金、农业信息服务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有了更多的工具、条件和可能性来进行创新。例如合作社可以用互联网金融的思维对接众筹、电商、商超、线下展销等多种经营模式,既可以解决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打开销路,通过经营模式的变革提升合作社市场竞争力。

3 “互联网+”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合作社社员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合作社社员素质。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匮乏和信息技术相对闭塞,很多农民对互联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并不了解,更有甚者还不会上网,势必会影响“互联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应用。合作社应加强对社员的教育培训,使全体社员意识到“互联网+”在改变合作社经营管理现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掌握互联网运用知识和技术,提升合作社社员素质,扫清“互联网+”在合作社推广中的社员思想和技术障碍。

3.2 因社制宜,积极创新运营模式。当下,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的结合形式丰富多样,有农村电子商务,又有集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的“智慧农业”。合作社不能盲目地跟风上设备,上系统,而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

3.3 密切关注政策导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和各地出台了鼓励“互联网+”的诸多激励措施。合作社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当地的相关政策,利用好这些政策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东.互联网+农业:合作社发展迎来新机遇[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7).

[2]本刊编辑部.合作社要抓住“互联网+”发展契机[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4).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4

[关键词]碎片化生存;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39-03

1 前 言

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表现。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人类科技发展与产品创新的完美结合。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产生了深远意义。如果说蒸汽机、汽车、电话、杀虫剂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某一领域的话,那么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装置的出现则使人类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中,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是人类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标志。互联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信息平台、丰富的娱乐方式、新型的购物渠道,更造就了人类的“碎片化生存”方式。

那么,这种碎片化生存方式对人类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碎片化生存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碎片化生存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谓碎片化,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快速化的趋势,整个社会就会出现碎片化的特征。“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交往、碎片化营销、碎片化媒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服务……碎片化到处存在,并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碎片化”成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

2.1 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智能工具是碎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化生产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成果。人类拥有了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社会运行环境,并获得了以计算机为主的新型智能工具,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工具的创造和发明则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产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表现出新旧工具的交替与革新。工具是人自身器官功能的延伸,在非智能化工具到智能化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四肢功能和大脑功能均得到了延伸。工具的应用促进了人的能力发展,帮助人们完成了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并因此推动着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当工具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工具的应用对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运输能力,同时减少了人们的徒步行走;大型工业设备的出现提高了产品生产能力,却让人变为流水线上机械的操作者,减少了工作的主动性;电视等生活工具的出现让人们的眼界更为开阔,有了更多的娱乐生活,但也遭来了有识之士的担忧,电视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影响了家庭成员的互动和亲情,电视让人们远离体育锻炼……

互联网的出现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互联网问世以来,它就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谁也设想不到,最初用于战争的互联网现在已深入人们生活的不同侧面,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互联网无孔不入,它改变着人们的购物、学习、娱乐等生活方式。互联网给人类提供了另外一个延续文明、发展自己的崭新生存空间。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手持设备等智能终端充斥在人们的办公室、书房、客厅、咖啡厅、商场、候机大厅里,人与外界的每一次交互几乎都离不开这些工具。

人们的碎片化生存状态也开始显现。网络信息平台提供的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微博、社交网站、购物网站等日益丰富的服务,不断消耗、转移、分散着人的注意力,人们从一类信息跳跃到另一类信息,知识被分割成碎块;时间被分割成碎块,工作被分割成碎块,交往被分割成碎块……碎片化是信息化带来的产物,信息化的生产力催生出新型智能工具,正是这些智能工具把人们带入碎片化的生活中。

2.2 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加快了碎片化的发展

人类社会从开始了生产活动后就有了社会分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的发展和外部交往的需要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社会分工反映了人们劳动中的社会属性,在人们的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提高了人的劳动能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由天赋差别所决定的原始的自然分工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形成真实的社会分工、再到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社会生产变得专门化和专业化。基于人的利益和需要的考虑,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专业。人类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大,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却越来越小,人人都有各自特殊的活动范围,并且无法超越这个范围,人的能力越来越专业化,成为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社会分工导致了工业化和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并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成为主导型的经济形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大规模生产”进入了“大规模协作”时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人们的选择日益增多、需求日益增多,并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专业化、管理的精益制造化及文化多元化、市场细分化……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商品种类、服务种类、信息类别……急速增加,社会中到处充满了碎片化的状态。因此,社会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速了社会碎片化的发展。

3 碎片化生存与人的和谐发展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而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支持的环境,社会发展的特点影响着人的发展阶段与特性。

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个体自身诸要素以及围绕人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协调、均衡的发展。具体而言,对应于每个人生活所涉及的自我空间、社会空间以及自然空间,人的和谐发展包含着人的自我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讨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生存状态对人的和谐发展有何影响非常必要。

那么,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碎片化生存现象对人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 对自我和谐发展造成的影响

人的自我和谐是整个社会获得和谐发展的基础,其他的和谐关系都是建立在自我和谐基础之上的。人的自我和谐指个体的生理、心理、思想观念能与社会和时展相适应,达到统一和谐的状态,具体体现为人的精神健康、需求得到满足、行为方式合理、价值观念符合社会评价、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状态。

首先,碎片化生存状态影响了人的思想观念。思想决定行为。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偏离则会导致个人发展中遭遇困难与挫折,产生不和谐的状态。社会通过意识形态的引导产生对个人意识的操控,不论是通过文化的熏陶还是教育的灌输,其核心都是希望受众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出现使人们每天能够接触到各类信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反映着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讯息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分割着,导致原来的价值认同发生了分散化。原有头脑中单一的价值取向受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冲击,而变得碎片化……当个体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时,会导致缺乏正确的生活目标,感到人生迷茫、失去生活的动力,并会感到自己不被社会所认可,从而影响到自身的自我和谐。

其次,碎片化生存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碎片化通过影响人的记忆、注意、思维、需要等方面影响人的心理发展,进而影响自我和谐。

苏格拉底曾经表达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技术恐慌。在《斐德若篇》中,他指责书写的发明“制造了灵魂中的遗忘性”。一个人不再依靠自己的记忆力,而是相信外部书写的文字。这大概是人类心智第一次出现的裂缝,碎片化的进程开始了。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以及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使人们习惯于依赖网络,而懒于记忆,导致了记忆力的减退。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特定的心理活动,但人的意识活动离不开注意。人具有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同时思考几项内容,或不停地转换注意对象,会对人的注意力造成损耗,并导致焦虑、不安、烦躁等消极情绪。碎片化时代中,面对众多的信息、产品、服务,许多人的注意力不断地从一个信息转移到另一个信息;从一个新产品转移到另一个新产品;从一种智能终端转换成另一种智能终端。或者同时进行几件事情,边吃早饭,边看手机报;一边查资料,一边网上聊天……在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人的注意力在不断损耗,使人筋疲力尽,最终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

此外,碎片化生存还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碎片化信息导致人们快餐式的思维模式,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对某个问题进入深度的思考,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而无法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结果导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下降。例如:从前的深度阅读变成了浅阅读,书超过20页就没有耐心读下去,人们失去了细嚼慢咽,而习惯于缺乏深度思考的、快速的、跳跃的阅读。阅读习惯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恰恰是人们思维方式碎片化的结果,缺乏深度理性的思考将阻碍人们认识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本质,从而影响到自我的和谐发展。

最后,人们的物质需要被无限放大。人的需要是激发人行动的心理基础。需要的满足状态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成不同的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到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一直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个体只有达到自我实现的顶峰时,自我才真正实现了和谐。个体实现的需要层次越高,越能体验到自我和谐。而在碎片化时代,商品、服务的市场被不断细分,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人们很容易被新发明和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所吸引,尤其是那些能够满足感官刺激的物品。这些物品激发了人们更多地追求物质需求和物质享受,而忽略了更高级的精神需要。当然,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但人类的理性和责任显然也在不断地提醒每一个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要活着有意义,因此人应该有高于物质需求的精神追求,并努力去实现,这样才能获得社会认可和赞许。物质需要的满足只能带来短暂、肤浅的快乐,精神需要的满足才能真正引发幸福感。因而,碎片化时代引起的人们无限的物质需求终将导致自我的虚无感。

3.2 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

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际和谐,是指个人与他人或群体之间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和谐是个人和谐发展的重要影响条件。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个体在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社会交往学习社会规范、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并与他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从原始社会人类由于低下的生产力而不得不群居起,社会交往需要已逐渐变成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在社会交往中,良性的人际互动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有力手段,使个体获得归属感、安全感,以及情感上的满足;反之,则会限制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碎片化时代对人的社会交往产生了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拓展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使人们的交往范围超越时空的限制,变得无限广阔,人们对交往对象的选择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交往频率增多,但交往时间被分割成一块一块,呈现碎片化状态。交往对象选择性增多以及交往时间的碎片化都会导致人际关系无法向纵深发展,从而不能满足人们在交往中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此外,当人们忙于用手机、电脑在虚拟空间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却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短信、微博、社交游戏、社交网站、网络即时聊天、公共论坛……方便快捷、多种多样的交往方式将人们的交往分裂成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部分,给人带来了丰富的交往体验,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结果导致对现实的人际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沟通之外,更依赖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因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和语音、语调等非言语信息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行为和语言的理解能够提供更重要的信息,并促进人际关系的不断发展。而非言语信息只有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才能获得。因而网络中身体缺场的、片段式的交往影响到现实中的人际和谐。

3.3 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造成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指人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并达到共存、统一的平衡状态。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同自然界进行各种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当人类合理、有序地开采、利用资源时,人与自然就能够和谐共处;反之,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将被打破。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和谐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动。

碎片化生存扩大了人们的物质需要,而要满足这些需要则要不断生产出新的产品。因而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行动,从而导致自然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等自然系统的失衡现象,而这些现象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

参考文献:

[1]喻国明.解读新媒体的几个关键词[J].媒介,2006(5):2-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崔向阳,钱书法.论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贡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4]陈赛.碎片化时代:又一次新旧工具交替[J].三联生活周刊,2010(8).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5

在信息化社会的历史条件下,网络的迅猛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三大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习惯上被定义为“第四媒体”。网络自产生以来,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自然是巨大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受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013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从网民年龄结构分析,网民中2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0.4%,年龄为10~19岁的网民占到24.0%,学生占整体网民的25.1%,如图1-1。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而走在网络时代前沿的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和深刻的影响。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从网络的特征来看,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普遍的观点认为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多元性、虚拟性以及内容的广阔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来说,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使大学生扩大了感知事物的范围,扩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渠道和范围,同时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容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形成误导。

图1-1网民职业结构图

(一)校园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有害影响

1.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致使大学生道德价值混乱,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行为失控,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另一方面,他们一旦在网络上受挫,就会认识到网络虚假的一面,无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总是对信息持怀疑态度,久而久之这种怀疑的态度形成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多疑和不信任的偏执性人格障碍,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2.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虚拟性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网络的虚拟性和多元性让许多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宣传在网上泛滥。在互联网中流传的网络文化中,不仅有宣传真、善、美的,也有鼓吹假、丑、恶的;不仅有赞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也有为资本主义歌功颂德的;不仅有宣传集体主义的,还有赞扬极端个人主义的。而当代大学生一般都处在青年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正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互联网上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再加上我们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阅历浅薄,也缺乏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在思想上极易迷失方向,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校园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有益影响

1.网络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网格既有利于大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又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又能激活现代学生的思想,网络让大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增加了信息量。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和交往对象的无限性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助,宣泄不良情绪。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在向网友倾诉的同时,也能得到网友的关心和安慰,获得心理支持,或找到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安慰,达到舒缓心理压力的目的。这种匿名的交往方式可使大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

2.网络传播新闻的快速及时性,有利于大学生发现社会的真、善、美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了,这十大人物感动我们的事迹很多都先来源于网络,网络让我们最先看到和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网络报道的感人事迹冲击着人们的良知,影响着正在成长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和个人的行为自主性都比较突出的网络大环境之中,这一时期他们的人格结构尚不完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在不断修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铸造的,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表现和倾向,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避免或消除负面影响。

1.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坚持进行先进典型、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抓住网络宣传快速及时性,坚持进行先进典、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78%的学生认为在网上看见先进典型广事迹对自己有影响和触动。

2.不断丰富优秀的网络文化,用健康的网站来吸引当代大学生。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快学习和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建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宣传那些健康的、积极的网络文化。宣传的材料应该图文并茂,多选取那些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选取那些大学四喜闻乐见的素材,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此来达到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目的。

3.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建立健康、专业的校园网络平台。大学校园应建一个满足大部分学生日常上网需要的校园网吧,建立健康、专业、能发挥网络文化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的校园网络平台。这样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双,又约束了学生,防止他们在社会上的黑网吧受不良影响。

4.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审查,让大学生远离色情、暴力、虚假信息。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导致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这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发展颇为不利。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在技术上采取相关手段,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各种信息的源头加以审查,对于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信息我们应该加以宣传和鼓励,对于那种宣传暴力、色情、虚假的信息和鼓吹资本主义的信息坚决予以封杀,绝不让这些信息进入互联网,同时要查清这些垃圾信息的者并严格依法处置相关人员。

四、小结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6

一、 国内网络微喜剧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初期

我国第一部网络自制剧“Y.E.A.H”2008年9月在凤凰网首度出现在荧屏上,在网络自制剧发展初期,国内网络自制剧内容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视频网站运营趋向于无序化,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自制剧制作素材和故事情节都趋向于成本低与周期短的短片。[1]在网络自制剧发展初期阶段制作短片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故事情节时间低于10分钟,极其缺少文化艺术美感,其创作情景剧情只是为了迎合广大网民的需求。但是正是因为该类影片符合互联网市场网民大众的基本需求,所以在互联网浪潮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视频制作也得到了不断规范,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网络微喜剧也因此发展起来。

(二)发展阶段

我国第一步网络微喜剧是《潘磕惺俊罚该部微喜剧主要由搜狐视频投资制作的,其中网络主持人大鹏担任该片制片人和主演,在2012年10月首度搬上荧屏,自从上映后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支持,成为国内网络微喜剧获得较大成功的经典剧作。为了推进网络微喜剧的快速发展,2014年3月搜狐视频和华裔美国电视媒体相互合作,成功将该部网络微喜剧引进美国市场,在美国电视媒体上映后收视人群超过7000万,成为网络自制剧拓展海外影视市场的经典之作。

自从《潘磕惺俊吩谒押视频上映后受到了社会群众广泛好评,类似于《潘磕惺俊返耐络微喜剧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譬如由搜狐视频制作的网络微喜剧《极品女士》与《我的极品是前任》,由优酷网自行制作的《万万没想到》等,在网络上都获得良好反馈,网络微喜剧市场不断拓展,并成为推动网络自制剧发展的重要影视题材。

二、 分析网络微喜剧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不断深入,互联网新媒体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介质之一,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新媒体发展俨然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为了推进新媒体快速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在2012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文件,积极鼓励投资者投资互联网视听节目和服务企业,积极鼓励互联网视听节目开拓创新服务业务,创作更多健康而优秀的影视节目,从而推动着网络影视行业的发展。

(二)网络视频内容不断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传统喜剧剧情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大众的情感需求,传统喜剧风格受到社会群众诟病,严重影响着现代喜剧的发展。[2]部分喜剧创作者轻视喜剧艺术的独特特征,认为喜剧中有关悲、喜元素必须要分离开来,受到传统喜剧不能混杂观念的影响,许多经典的现代喜剧受到喜剧界部分同志指责,这对于现代喜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浪潮下,网络喜剧得到不断发展。当前来说许多网络影视剧的制作团队大部分是年轻人,许多制片人也投身到网络影视剧的创作中去,作为互联网受众他们更加了解互联网网民特点和需求,借助于互联网多媒体媒介来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影视作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将影视剧作生动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此外,网络影视与传统电视播放形式也有着很大差异,传统电视需要在固定时间段里播放,而且传统电视播放受到固定空间限制,网络视频和网络影视可以根据观众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点播”,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对推进网络微喜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探讨网络微喜剧的主要特点

(一)人物形象接近现实生活

相对于传统喜剧来说,网络微喜剧更具有吸引力,网络微喜剧中的各个故事情节都属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或者社会群众的人物形象,网络微喜剧就是将日常生活同平常的事情通过夸张演绎并呈现到观众眼前。在网络微喜剧《潘磕惺俊分校主人公大鹏有时扮演着面临高考的高考生,有时是肩负育人责任的教师,有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小白领,有时是不谙世事的程序员,有时是为人算命的算命先生,在该部网络微喜剧中他的人物形象始终停留在“草根”阶层;《万万没想到》主演王大锤更是扮演着社会生活中的底层人物,在情境故事中他所经历过事情和面临生活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可能会遭受的挫折,这些人生挫折可能是来自于工作,也可能是来自于生活,情景剧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大鹏在面临着生活中的困难和突发状况时显得尤为无助和无奈,这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更具有时代意义。

(二)叙事结构较为简单

网j微喜剧与传统影视剧有着很大差别,传统影视剧一般情况下是使用线性叙述结构进行情节构造,将时间和空间作为故事发展线索,而网络微喜剧在叙述结构和情节线索上不同于传统影视剧,以小人物作为影视切入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改变故事主题以及故事情结,网络微喜剧没有结局也没有主题中心思想等,而是营造拼接感相对强的叙事氛围,该种类型喜剧没有刻意去表达影视主题,缺少确定性,叙事方式和创作内容也是非常创新,相对于传统影视剧来说没有受到内容限制,故事情节也相对夸张和惊奇,网络微喜剧通常以“吐槽”“恶搞”等形式展现出故事内容。网络微喜剧的叙述方式和叙事结构都相对简单,使得影视导演和影视制片人在创作时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创作出更具有创新特色的影视剧品,给导演和制片人以及演员等创造着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具有创新叙事风格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微喜剧为了迎合互联网发展和满足网络民众基本需求,网络微喜剧想要在较短时间内叙述故事,则故事情节便会显得尤为紧凑,并且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故事情节信息展现出来仍然是具有很大挑战,受到快节奏叙事风格的影响,网络微喜剧对剧中人物角色声音以及语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来说网络微喜剧的主要叙事风格是“恶搞”“自嘲”,同时还是网络微喜剧的主要艺术特征。通过“吐槽”等方式来表现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通过“幽默”话语来表现出人物内心真实想法,当前来说“吐槽”俨然成为社会潮流文化。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底层面临着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吐槽”形式无疑使得草根阶层获得情感释放。其中“吐槽”内容相对广泛,包含有社会热点、广告用语、网络热词等,目前许多网络影视作品都设置有“弹幕”,让更多观看者吐露内心真实想法,其中“弹幕”停留时间仅为1秒,不会对观看者观看视频遭称影响,这些吐槽“弹幕”可能是表达自身对影片的感受,也可能会和剧情没有关系的幽默言语等,对于网络微喜剧来说“弹幕”使得影视剧更具有幽默性和创新性。

四、 网络微喜剧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视觉文化发展迅速

所谓视觉文化,指的是人类“看”后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我国很早就已经有了视觉文化,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进程深入,信息传播手段接连不断出现,社会群众对于视觉文化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内视觉文化主要以电视剧、电影以及广告等多种视觉形式呈现,并逐渐成为国内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视觉文化主要以书记、文字等形式呈现,现如今多媒体信息媒介已经逐步取代传统信息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艺术审美体验以及消费方式等都产生很大的影响。[3]伴随着视觉技术快速发展,社会人群对于视觉性文化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各种创新视觉形式也在不断出现。视觉文化让社会人群有了更多消费形式,而社会人群的消费又会带动着视觉文化的快速发展,视觉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

实际上,视觉消费也属于社会群众体验式消费,其中视觉消费不但是指对商品与服务的视觉关注,还包括有对商品于服务本身关注。

(二)我国社会文化转型阶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社会上身份和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都有了全新转变,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社会阶级结构也出现很大转变,社会阶层已经从传统工人和农民转变为更加复杂的社会阶层。在我国社会阶层不断解构和重组过程中,大众文化得到了不断发展,正是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衍生了许多新兴媒体介质和信息传播形式,让社会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文化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大众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于大众与服务大众,对于社会中的大众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都在发生很大转变,从集体主义转变为个人主义,从提倡节俭转变为鼓动消费,从无私奉献转变为拜金主义等。在社会转型阶段过程中大众文化充斥着社会人群的感官体验。网络微喜剧是大众文化发展的阶段产物,该种类型影视剧以幽默搞笑的形式出现在荧屏上,获得了社会群众的热切追捧。

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影视创作者充分借助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创新影视作品,并形成全新的影视形式,也就是当前引起社会潮流的网络自制剧,是信息化时展的新兴产物。虽然网络自制剧在制作形式和传播方式以及术特征等多方面需要加强改善,但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社会群众非常喜欢网络自制剧的创作内容,网络自制剧将会成为推进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温冠男.利用新兴媒体 展示地方历史[J].黑龙江史志,2015(22):34-35.

[2]周清平.“互联网+”模式中现代影像艺术文化基因的融合与裂变[J].电影艺术,2016(1):60-66.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7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的繁荣,食品市场的供给更加丰富,产品的竞争也更为激烈。食品消费中表现出了对食品品牌的重视,对时尚消费的追求,对健康和营养产品的青睐,食品消费需求正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高品质和独特生活方式转变。与这种转变相对应的就是食品品牌在食品消费和食品营销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食品营销和食品消费中也越来越体现出互联网的影响力以及社交媒体的作用。从购买渠道上看,在网络上购买的食品的比重在逐渐增加,无论是普通食品还是比较有特色的相对稀缺的食品,网络购买都极其方便。从购买依据上来看,已有购买者的评价成为选购食品的主要依据,这在其他商品的网络购买中也具有这一特点。从信息来源上来看,各种论坛、朋友圈等社交网站为消费者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食品消费者从这些渠道获得关于食品的各种信息,又将使用的经验在网上,从而实现与其他网络成员的信息共享。互联网加速了社会网络的扩张和发展,这对食品消费和食品营销产生了新的影响。

2社会网络与社交媒体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概念,它可以简单地称为行动者之间连接而成的关系结构。它体现为一种结构关系,也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1]。在网络社会,社会网络日益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出现加速了社会网络的扩张,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网络的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关系。

2.1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

对于社会网络的分析,可以站在很多角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存在自我中心网络和社会中心网络两种网络结构。所谓自我中心网络,是以消费者个人为中心的网络,消费者与其他网络成员之间存在联系,但这些联系存在一个核心,那就是消费者自己,消费者通过这一网络与外界的支持者取得联系,获取各种消费所需的信息。尽管信息都是双向流动的,但自我中心网络更强调信息向消费者这个中心来传递的特征,也更强调消费者对信息获取的主观努力,比如消费者在购物或消费的环节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时,他们会通过自我中心网络寻求帮助和支持。所谓社会中心网络,是指网络中不存在明显的以某一成员为核心的结构,不同的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发生联系,并且这些联系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主从之分,信息在相互联系的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并且借助于社会网络的复杂结构,信息实现了在网络群体内的多向传递和迅速扩散,而且这种信息扩散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DamonCentola[2]的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

2.2社交媒体与品牌营销

应该说,社会化媒体也就是社交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网络,也加速了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流动。各种论坛、贴吧、朋友圈等新的信息交流方式的出现为消费者搜寻信息、交换意见、甚至是购买产品都提供了新的渠道媒介。社交媒体既推动了社会网络的发展,同时依托它也形成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网络,并且这个网络具有更迅猛的发展势头。社交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交换和流通,而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这种信息的交换和流通就演变为产品和品牌的信息传递以及使用经验的分享和交流。一些企业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利用这些媒体直接进行营销活动或者为营销活动提供辅的工作,营销者利用社交媒体与用户建立良好的联系,可以获得顾客需求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创造着更令消费者满意的顾客体验。直接通过社交媒体与顾客建立联系,这可以说是社交媒体参与营销活动的一种方式,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完全借助于消费者之间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跟随的消费心理,通过影响其中的一些消费者特别是有影响力的消费者,进而影响其他的消费者。通常,消费者可能不相信企业的信息,但对社会网络中其他消费者或者有特殊影响力的消费者的信息则更愿意相信,营销者非常了解消费心理的这一特征,所以常常会利用它进行营销活动,而社交媒体的出现为企业进行这样的营销活动提供了便利。能够在社交媒体网络中传递的信息,可能包括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以及使用的经验,这些信息和经验往往都依附于某一品牌,这是品牌时代的一种体现,也是品牌营销的一种新的发展表现。[3]

3食品品牌营销中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在食品品牌营销中,营销者需要以恰当的渠道向消费者传递出企业产品的信息,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企业品牌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且让这种传递以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网络的存在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为企业食品品牌营销活动找到了新的营销渠道和营销媒介,因此企业在食品品牌营销中应该重视社会网络分析的运用。

3.1要综合利用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以及社交媒体的存在对食品品牌营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营销者要具有综合性的思维,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分析和利用社会网络。社会网络除了承载品牌信息的传播和推广的功能,还应该担负起了解用户需求,与用户进行沟通的重任,而且这一网络在引领消费的潮流和塑造饮食文化方面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营销者应该格外重视的。消费者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有意无意的讨论和交流反映的是消费者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但同时在这种渴望中也传达着消费者对食品产品的具体需求,而且,食品这种大众化的消费品更易于成为人们交流的话题,也容易引起讨论的共鸣。因此,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力量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得到的信息可能比单纯的市场调查结果更具体和更真实。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递和经验传播同样为营销者带来了机会,今年夏天“东北大板”雪糕在微信朋友圈内的流行就为该产品的市场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企业借助社会网络的力量进行品牌营销的最好证明。社交媒体上关于某种食品或某个品牌食品的讨论可以迅速在整个网络内部扩散,它对网络成员的刺激作用不可小视。由于消费者的行为很容易受到网络成员行为的影响,所以社会网络内部很容易形成一种独有的和特定的消费文化。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社交渠道的转移使得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社会网络在食品产品和品牌的营销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3.2要重视网络中的不对等关系

在社会网络中,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不对等的,网络中一些行动者由于拥有特殊的资源或者由于绝对的权力或者由于较高的威信使得他们在网络中具有有别于其他成员的独特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促成了其他网络成员对其的服从或依赖。无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还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网络,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始终存在,企业在进行食品品牌营销时,可以充分考虑利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网络中的食品信息或食品品牌的传播,在最初通常都需要一个者,当然同时也需要网络之外的实物产品营销的配合,信息由谁来对营销结果至关重要。如果选择一个有影响力或者有声望的行动者来这样的信息,那么网络中的其他消费者就很愿意相信这样的信息并乐于使自己的行动与这一“领袖”人物的行动保持一致,这样,营销者就借助领袖人物实现了产品信息在整个社会网络内的快速和高效的传播,同时还很可能带来积极的购买行为。一些企业借助明星的粉丝效应,通过明星微博的信息来营销产品就是利用了社会网络关系的不平等的特点。而明星或者名人的广告宣传实际上也有类似的效果,明星或名人在以其为核心构筑的社会网络中,尽管信息基本上是单向传递的,但还是可以影响到众多的消费者。比如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良好的市场表现就与明星的影响力密切相关。在以社交媒体为主构筑的社会网络中,影响力或有声望的人物不一定是明星,食品专业领域内的行家或行为有领导力或信服力的人物同样可以担当这一角色的重任。

3.3要充分利用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数据

一个社会网路特别是依托于社交媒体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网络成员的数量是极其庞大的,成员之间交流和传递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含有商业交易的社会网络,交易信息的数量可以说是海量的。看似复杂的网络中,海量的信息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对于食品营销来说,信息的共享者以及信息的共享量在社交媒体上是无法计数的,其对营销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提供了保障,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又为社会网络中的数据利用和分析提供了可能。例如,大众点评网可以说是由网络的所有使用者构筑的一个社会网络,而网络上各种点评的信息为网络成员的餐饮消费和其他消费提供了决策的参考依据,众多成员及其产生的需求和消费信息在网络系统中大量存在,食品营销者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挖掘后,一定可以找到可以利用的盈利机会。

物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互联网 自我构念 社会隔离 个人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

现代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逐渐消除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边界,达到“足不出户,通晓全球”的状态。有学者认为,与此相伴随的是不同文化间的固有差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同的文化相遇、冲击,互相影响乃至逐渐融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困惑由此而生――消除了地理边界、模糊了文化差异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更近还是更远了?如果说互联网消除了地域带来的不便,让不同空间的人们能够走到一起彼此交流,可为什么许多互联网使用者在网上的社交经验,在现实中却不适用?如果虚拟世界是开放而友好的,互联网到底是消解差异增进交流,还是制造了更多的隔离?

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地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致力于理解传播技术如何控制信息的形式、数量、速度、分布和流动方向,致力于弄清这样的信息形貌或偏向又如何影响人们的感知、价值观和态度”。本文立足媒介环境学,通过综合多学科相关理论,探讨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互联网使用、社会隔离与自我构念之间的关系,一窥现代媒介技术发展的影响所在。

社会隔离的土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对文化娱乐、资讯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往往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

据统计,中国网民居世界首位。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网络媒体、互联网信息检索、网络通信、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部分网民对互联网的具体应用集中在娱乐、电子商务、阅读新闻和及时通信(例如QQ、MSN)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我国的青少年网民占据中国网民数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中国互联网目前最大的用户群体。互联网的娱乐特性加大了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渗透率――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服务均对互联网在该年龄段人群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青少年作为国之未来,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予以关注,更是关系国家未来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的使用极大扩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模糊甚至消除了文化差异和地理边界。从表面上看,今天的人际交往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那是否可以说互联网起到了消解差异增进交流的重要作用?对此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转换视角予以探究。

互联网使用、社会隔离与自我构念

互联网使用与社会隔离现象。已经有不少学者就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开了研究,对于互联网,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传播学者、社会科学家等各方面的争论。有研究认为:互联网影响了网民的情绪,进而影响了网民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而潜在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基于互联网的传播活动,可以说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文本沟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互联网提供了促成社会成员彼此广泛联系的手段。

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技术推动了社会连接,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传播学者和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却发现了看似矛盾的结论――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节点增加,社会隔离程度却也在增加――“人们越来越熟悉,人们越来越孤立”。换句话说,虽然互联网的使用使得人们的交往对象看似增多了,人们看似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现实并非如此。

与此研究相对应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进,中国人也存在社会隔离程度增加的情况。

在调查中,在每周上网时长超过40小时的网民中,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一比例远高于上网时长较短的人,而有近四成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受访者承认“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的说法。

价值观、生活态度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人们的行为也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特别是一些新兴事物,由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不足,在与它们的接触中逐渐了解和把握它们,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也往往会潜移默化地被这些新兴事物所改变。互联网不仅作为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生活平台,更作为一种文化,其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值得研究。

作为文化的互联网。由于互联网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同步传播和交互性强等特性,互联网使得不同内涵的文化――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彼此交融。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本身视为文化,那么互联网是集体主义文化还是个人主义文化呢?互联网是将传统的社区生活移植到了网上还是提供了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提供了更多广阔的天地还是更为私密的空间?

尽管互联网让陌生的人彼此交换各种信息,让使用者似乎步人了全球化生活状态,笔者认为这种“地球村”只是一个假象,作为文化本身,互联网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文化烙印。无论是便捷的新闻订制,还是网络购物,都是人们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在即时通信系统中交流,人们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屏蔽与自己交流的网友;在互联网世界,再“小众”的观点也能够找到支持者,从而形成各种极端的小团体――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难以做到如此“自我”。

在传播活动中,互联网的使用者追求的是多元化信息“为我所用”,强调网络行为是“我”要发言、“我”要参与。个性化本身就是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目前的趋势是,先进的网络技术公司提供了无数的选择。确保互联网的使用者能够得到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体验。这些个人化的丁具,加剧了互联网的个人主义文化特征,导致人的超个性化发展,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终将消解社会联系,使现实的人成为虚拟的人。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文化特征,缺乏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和养成。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没有生命的虚拟世界体验――以风靡一时的“开心网”为例,人们在这里可以通过虚拟货币购买农作物种子、工具,在虚拟的土地上进行种植,饲养虚拟宠物,甚至和虚拟人

进行恋爱交往。如果时间有限或者兴趣减淡,便任由这些虚拟的动植物无人照料,与虚拟人的感情更是可以说断就断,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不用背负任何责任。

为什么互联网在便利沟通的同时,反而加剧了社会隔离?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结合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构念的定义,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文化、自我构念与社会隔离。自我构念,主要是指个体如何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自我构念”的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大量涌现。马库斯等人提出:不同的文化,即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将会决定人们形成不同的自我构念――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依赖型自我构念。

如果从全球视野来看,在亚洲、南欧及南美等地区的人们较为崇尚集体主义文化,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型的自我构念:而在西欧、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的人们则更为崇尚个人主义文化,他们倾向于独立型的自我构念。

自我构念主要的两个维度――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依赖型自我构念的主要区别在于:依赖型自我构念强调关注他人,将与所属群体保持和谐关系作为重要的生活目标;独立型自我构念强调表现自我,与他人保持独立,将表现自己的独特内在特质作为重要的生活目标。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两个维度上对自我构念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是集体主义文化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社会定向,个人主义文化则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个人定向;另一个维度是集体主义文化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情景化定向,个人主义文化培养人们具有较强的非情景性定向。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个体注重与他人一对一的关系(如母子关系、配偶关系等)。如果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综合传播学的理论,还可以得出一个区分自我构念的基本尺度:社会因素融人自我的程度。这些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亲密的社会关系、重要的团体关系和集体行为等。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比如在中国或者日本,人们倾向于在友好的社会关系中定义自己。相反在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比如美国人,则往往把自己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追求张扬个性。

由于互联网在中国的日益普及,互联网首先“物理性”地割据了人们的生活时间,传统的交流方式被新方式所替代,转变成了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交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个人主义文化,互联网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特别是对与他人关系的看法――即转变了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维度,加剧了社会隔离的程度。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文化,讲究群体关系与和谐。相互依存程度较高,大家都希望通过人际关系明确自己的位置。而互联网的使用,带来了个人主义文化的冲击,人们开始更为强调自我。个体的自我构念不同,他们对待社会关系的方式也不同。通过分析自我构念与社会隔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具有依赖型自我构念的个体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持稳定的自我和自尊的来源。所以,人们会有意地利用一些技巧来培养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交往中降低“个性”导致的随意性。而具有独立型自我构念的个体,只要能够在自己所涉及的信息传播领域具有“自我”控制,就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个体认定并提高自尊水平。

换句话说,独立型自我构念的个体倾向于不依靠社会交往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因而对现实社会交往的关注度不足。这便是互联网使用导致个体社会隔离程度加剧的传播学和心理学的原因所在。

结语

虽然研究报告上的数据显示,互联网导致的中国网民的社会隔离程度并不算很深,但是“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增进,人们的社会隔离程度也在增加”这一现象值得传播学界关注。随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应用程度的加深,社会隔离加剧的速度和不可知的影响也在不断增长。

如果我们以电视媒体为例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走入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对电视的沉迷造成了很多社会的负面效应,例如家庭关系的疏离、时问管理的下降、娱乐化因素过高等。这些负面效应曾促使一些社会学专家发出“关掉电视”的呼吁。随着互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的加大,社会隔离现象对人们身心不良后果会进一步显现――抑郁症、营养不良、免疫系统疾病等,“互联网正在成为电视之后下一个困扰人类的异化物”。

正如前文提及,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和娱乐特性加大了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渗透率,如何令互联网的应用真正促进社会交往、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恰当的人际关系,如何增进多维度而非单一维度的自我构念的形成。使得人们和新媒介技术的互动能够促进而非阻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是我们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其他学科相关理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林文刚编,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版。

4、张林、朱晓、邢方:《国外关于自我构念研究的理论综述》,《宁波大学学报》,2008(3)。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电工电子实验结论范文 下一篇:森林资源信息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