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艰难物联

时间:2022-10-24 03:47:08

能源 艰难物联

尽管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部署物联网应用,但在切实推行物联网技术的过程中,能源企业还是阻碍重重。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评测标准体系不完善、关键技术落后、设备成本过高等问题,从多个方面制约着物联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生产命脉,物联网上的任何一个漏洞和缺陷都有可能导致灾难后果,这个行业对信息安全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生产信息必须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共享。那国内物联网的安全程度达到这个标准了吗?这些顾虑一天消除不了,企业就一天不敢放手发展物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当然也就无从实现。

在走向物联的道路上,能源企业CIO们作为探路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疑惑。此时,企业一方面坚持不断学习和自主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对国家在政策领域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发出了最紧迫的呼声。

安全问题是最大隐患

物联网之于能源行业的生产安全,是一把双刃剑。在系统完善稳定的情况下,安全运维和管理平台可以对动态数据进行实时聚合、归并和关联分析,报警一旦被判断为真实的安全行为,就会生成安全事件,从而进入后续的事件处置流程,从各个环节阻止安全事件的发生。

然而一旦系统自身出现漏洞,就有可能意味着泄露、燃烧、爆炸、大规模停电,最终酿成不可估量的灾难后果。如果因为新技术的加入而使生产安全出现不可控因素,物联网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成为得不偿失的事情。因此,物联网的安全隐患,实为能源CIO们的最大担忧。

电监会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处处长温红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物联网在安全上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物联网的计算环境、计算能力有限,如何基于当前的密码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二是原本隔离的生产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在连接起来之后怎么适应流动智能化,以便管理系统在分析生产信息后调度、优化能源的配置,将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传统能源企业的控制系统相互独立,跟管理系统也是隔离的,所以安全问题相对简单;使用物联网之后,要把控制信息融入到管理系统中,让信息联起来甚至流动起来,事情就变得棘手起来。

“现在我们的管理端和生产端、控制端之间联接很少,联起来之后的安全问题复杂,例如别人仿制密码进入就可以造成很大危害。这个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到,也是阻碍物联网发展的最大问题。”温红子告诉记者,“况且智能电网对系统的要求是,客户那边拉一个电灯,管理系统不仅要有所响应,还要计算出客户用谁的电最划算,然后就让谁来发电,优化电厂调度和能源利用率。这种流动智能化对隔离的电网结构挑战很大。”

外国技术垄断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识别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纳米技术、嵌入式智能技术等。我国通信服务与通信制造基础较强,但传感器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技术比较薄弱。在RFID方面,低频和高频已经比较成熟,但超高频领域仍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此外,嵌入式系统、基础软件、芯片技术也相对落后。

国投集团信息中心处长肖菁华在参观德国鲁尔煤物联网实践之后,感触颇深。“鲁尔煤矿的物联网控制中心能够远程遥控到下面几百公里矿区,采矿相关设备自动化控制程度确实很高。在他们的监控平台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故障都能立刻显示在大屏幕上,点击这个点就能够做出相应措施。国内在信息化控制、信息采集,包括对安全的控制上,距国际水平真是差很远,大部分应用都还在探索阶段。这就是我们将来努力的方向。”

国内外的差距,归根结底还是关键技术上的差距。目前,物联网很多技术无法实现国产,只能依赖进口,因此形成了外国公司高端垄断的现象;再加上物联网并没有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实施起来代价高昂。“工业装置跟互联网不是一个概念,一个物联网可能起码就要投资几千万,现在大的集团公司做这种传感器、传输,动辄就是几个亿甚至几十亿地投资。”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中说道。

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

要想真正实现物联网的大发展,在科研领域首先要突破感知端产业的瓶颈,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 RFID产业等;其次要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重点包括近距离通信终端与芯片、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移动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

同时,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链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包括集成电路、智能控制系统、微纳器件、微能源、新材料等。

能源物联网安全上的断层首先是由人才断层引起,东软网络安全产品营销中心咨询方案部部长徐松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安全团队都是100-200人规模;石油、煤炭、电力的全国网络环境,包括应用系统复杂度都远远超出这些互联网企业,但安全人员却比他们少很多,能有10个人安全团队就已经算大了。”伴随着大量安全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工作人员要做更多的技术细节工作,但没有人,就意味着安全标准难以真正落地执行。

此外,感知终端、协议,发射参数等行业标准缺失,也让物联网的发展陷入一片迷雾。不同公司、不同区域采用物联网产品不一样,这些设备互联互通能力比较差,因为没有一定标准约束它,这个问题限制了物联网不能大举进军。标准体系不完善。相关标准比较分散,各个标准组织缺乏统一的协调,而且物联网尤其需要各种标准的 协调发展。好在我国已经先后成立了国家传感器网络工作组、网络技术工作组和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当务之急是把这些标准组织协调统一起来。

在电力行业,我国还缺少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来将这些系统进行统一监管、监控、处理信息。

缺少物联网检测与评估机构,物联网配件生产者大部分是小厂家,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相应检测机构来做这个事情,这些物联网质量就没法保证,就限制物联网应用。

上一篇:SOA打造电子商务竞争力 下一篇:连科夏远争:让ERP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