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改造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9 17:17:53

古建筑改造方案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1

关键词:古建筑;修复;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历史文明最真实的记录。对它进行修复保护或开发利用,必须严格遵守它的历史原貌和原状,不应该有任何改动和变异。否则,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的篡改和否定。应该明确,尊重历史文明,就必须尊重这些历史遗产的本来面目。当前,各方面的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许多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工程也在积极进行,由于古建筑修复中不仅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更具有施工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变更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古建筑修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1 古建筑修复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1 无标准可依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制定的工程定额及相关规定,虽然古建筑的修复工程的计价方式从整体来看,无外乎对工、料、机的分析、研究和换算,但区别与一般的装饰工程,存在大量的定额套用困难、换算复杂、争议极多且无权威部门标准指导的情况。

1.2 无经验可循

古建筑都存在风格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改造效果的目标都以还原旧貌为主,修复改造方案的唯一性造成了工程造价无经验数据可参照,这不光对旋工单位的成本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而且对建设方的投资控制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2 古建筑修复前期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古建筑修复项目的建设地点是原有古迹,建设规模是以原始材料的文献为依据的,它的建设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务上经济指标,而是侧重于社会效益,意义在于保存和体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在决策阶段,首先要着重于史料的考证,论证其是否具有保存和修复的意义,辨清真伪,确定哪些需要修复,哪些不值得修复,从而确定规划方案和建设规模。其次,要合理确定建筑修复标准。古建筑修复方法的合理性决定修复的质量,即修复后的古建筑自身价值是否得到保护和发展,是否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而不仅仅是修旧如旧或焕然一新,这一点对控制工程造价尤为重要。第三,要根据建筑规模和修复措施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充分考虑修复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

3 古建筑修复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据估计,设计费一般相当于工程费用1%以下,而正是这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古建筑修复工程如何在设计阶段开展造价管理工作呢?

3.1 提高设计水平

因古建筑修复工程涉及面广,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本着对传承和发扬古建筑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古建筑遗迹的踏勘调查工作,研究古建筑的历史,努力发掘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尽可能了解古建筑的原始资料,同时,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必要时进行检测,掌握工程第一手资料,通过所拍摄照片,记录现状残破状况、安全情况,并说明损坏程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阶段往往受条件所限,难以充分掌握古建筑所有资料,有的只能是表面情况,因而要尽早创造条件,在施工单位进场后再进行勘察,这时设计单位必须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只有在充分掌握古建筑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后,才能编制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准确的编制出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真正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之下。

3.2 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制度

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是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以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评价古建筑修复工程设计方案的好坏指标,应在于是否以合理的费用实现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并非项目费用越高越好。因此,古建筑修复工程的设计招标应以此为切入点,综合考察设计方案技术措施的优劣性,投资概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并结合设计资历、信誉及设计进度、后续服务等方面来进行评价。通过技术措施比较、工程造价分析和修复效果评价,力求在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最大价值。

4 古建筑修复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对于古建筑修复工程来说,也是如此。建设单位或工程招标机构在编制古建修复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时,应严格按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清单。如遇图纸表述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保工程量的准确。对于确实无法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比如只能在修复施工中发现破损程度的一些隐蔽工程,可先列暂定量,并明确实际工程量超过或低于原定工程量多少时调整单价,明确单价调整方法。而对于一些施工中较难计量的工程量,如施工中拆除的大量砖木构件建筑垃圾的清运费等,可在清单中明确采用合价包干的形式。

在评标中,因古建筑修复工程的技术专业性强,质量要求高,而且施工中出现的不可预见因素的可能性远大于一般新建工程,因而,在古建筑修复工程招标中,建议尽可能采用综合因素评标法,即除了投标人的商务标外,还着重看投标人的技术标部分,尤其是施工质量、施工方案、工期、文明施工等方面,技术标部分的评分比例可高一些。确定中标人之后,针对施工阶段很有可能发生的大量变更项目,招标人应做到心中有底,在合同中明确。实践表明,合同签订前的协商对后期造价控制十分重要,而且协商结果也能让双方满意,有效减少后期索赔工作。

5 古建筑修复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于在设计中确实无法预知而只能在施工中发现的隐蔽工程的修复工作,应尽早在施工中发现,并坚决杜绝施工单位随意施工的现象。施工单位在施工至上述部位时,必须及时联系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针对结构构件出现的破损情况,重新制定修复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维修方案同时要结合招标文件确定修复造价,如果工程量较清单变化太大,再套用原合同单价就不太合理,这时应对原合同价格作相应的调整。

古建筑修复工程是以维修为主,不可预见因素多,因此在古建筑修复工程施工中更容易发生工程变更,如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古建筑修复设计要求;设计单位在勘察时不够深入导致设计图纸深度不够等等;这些极易给工程造价留下可变更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而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必须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共同签字,而且应尽量提前实现,做到先算账,后花钱,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

6 古建筑修复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竣工结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以合同为基准,对于未按图施工的工作量及未按合同执行的变更不得计算。同时,在工程单价审核时,要根据合同规定和现场实际进行分析计算:坚持按原投标书综合单价结算的原则;对于工程量变化较大的分项工程,应根据招标文件规定适当调整单价;对于新增分项工程的单价应按原投标书单价优惠水平进行确定,决不能因为标书中没有合适单价而定得过高或过低。

7 结束语

总之,古建筑修复工程造价控制较一般装饰工程有着更大的难度、更高的技术含量,对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对历史文物建筑修复工程的重视,古建筑的修复和改造技术将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此类工程的造价管理经验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

参考文献:

[1]王剑飞.古建筑修缮管理研究[J].管理观察,2010.22.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2

宁波市各级政府对慈城古县城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先后邀请了多家知名高校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出谋划策,并探索出政府主导规划、公司建设城镇的运营机制.2002年市、区、镇三级政府确定国有公司出资组建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明确要求开发公司进行慈城古县城修复利用工作,并开发经营古县城和投资建设新城,将其收益投入古县城保护建设中.同年委托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主持并完成了《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并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美院等高校合作,完成了孔庙、县衙、清道观、甲第世家、冯岳彩绘台门、冯俞宅、符卿第、走马楼、太湖路、太阳殿路历史街区等项目的修缮和改造.2010年10月1日实施了《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保护条例》,确立了以法的名义保护古城,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也是同类古城立法保护的先例.2011年委托同济大学承担《慈城古县城城市设计导则》工作.然而慈城古县城的保护工作在实际管理操作层面仍有问题亟待解决:重点地段重点管理与一般地段建筑管理工作不能协调展开;古城保护要求下的建筑单体建设规划控制与群众改善居住生活空间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群众自发的房屋修缮缺乏正确指导而破坏古城的整体风貌的问题.文保类传统建筑有比较完备的管理文件或条例.一般地段的建筑因要与古城风貌协调,多要求其保留或者改造,但缺少实际有效地指导和正式的文件说明.若该地段的传统风貌建筑按照文保点的管理办法,采用精品式的修复或重建,会因数量巨大,产生巨大的行政成本和建设成本.若作保留修缮,维护成本又太高,老百姓负担不起,也不懂修缮技术,多置之不管,加速了老房子的朽化.不能动的老房子又难以满足普通百姓想改善居住条件的期望.所以尽管今天在大力宣传要保护传统文化,仍有偷拆老房子建新居的现象.同时,非传统历史风貌建筑的改造以及待建建筑因缺乏明确指导,管理弹性过大,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往往建成的造型不统一,破坏古城风貌.如何统筹有效地管理古城内量大面广的非文保建筑,即强化面上的建筑管理,全方位整体地保护古城风貌,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慈城古县城建筑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研究的框架如图1所示.研究对象为慈城古县城保护范围内所有建筑单体,包括传统历史风貌建筑和非传统历史风貌建筑,以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规划为依据,以规范各类建筑建设行为、保护古城风貌为目标.文物建筑单独按文物保护要求执行.

3慈城古县城传统建筑专项研究

3.1古城传统建筑平面形制研究

慈城古县城里传统建筑类型多样,其中传统民居量最大面积最广,是古城风貌的主要部分,也是建筑管理“面”上工作的主体,所以将慈城传统民居作为古城传统建筑研究代表,并根据建造年代、功能特点、布局方式和面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以堂沿为中心的H型格局;(2)H型的变体——正房与厢房结构独立;(3)条状正房为主体的“门”型;(4)“一”字型排屋院落格局.以堂沿为中心的H型格局民居一般为官贾家宅,多建于清代中后期,占地面积较大.正房坐北朝南,一层或两层,三间两弄,开间和进深均较大,被左右通长的二层厢房夹紧,与前后围墙围合成为前后大小两个院落[1].正房明间用于祭祀祖先和红白喜事,平常大门紧闭,当地称为堂沿.左右次间为长辈的卧室.前院规整开阔,满铺方形石板.厢房为多开间并列的排屋形态,主要为晚辈的卧室和生活区.其与正房交接处的房间通风采光差,多用作厨房和储藏等辅助用房.建筑整体布局以堂沿为中心对称布置.正房和厢房环绕院落设有单层单步的檐廊,檐廊延伸到房屋内部变成了弄堂,形成双十字形交通体系.第二类民居原型与第一类的区别体现在正房与厢房的屋顶不交接,通过连廊联络,正房三开间,独立的双坡硬山.这种局部脱关系布局相对改善了厢房房间,特别是原来交接部分的通风和采光,也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维持了双十字交通体系以及堂沿为中心的布局关系.条状正房为主体的“门”型民居类型多建于清后期至民国初期.东西通长的条状正房,多为三间或五间加两弄堂平面格局,二层硬山双坡,明间为客厅,同时保留了堂沿祭祀的作用.正房与厢房相互独立,或用过廊连接.厢房开间数较少,一层或二层,双坡硬山形式.相对前两类而言,建筑规模减小,房间数量相对减少.但南向的房间数量增加,居住性相比较前两种更好.第四类民居中,条形正房一般为二层双坡硬山,三开间两弄或一弄,厢房退化为廊道或被取消.院墙和附房与正房围合成相对狭长而简单的院落.正房临院的二楼除有传统单坡檐廊形式外,多用开敞的西式柱廊阳台.柱子和栏板上多用西式风格装饰.正房及主院落的尺度相对前面三种类型明显缩小,整体布局不强调对称关系.这四类民居平面形制的变化侧面反映出从清后期到民国慈城传统大家族在社会的变革下逐步瓦解为相对独立小家庭的过程.大家族群体以祖先祭祀活动来维系家族关系,小家庭需要社会交际来自力更生.所以堂沿从原来祭祀功能转化为起居待客之用.民居规模的减小适应了新的家庭规模和结构,小家庭总体经济实力不如大家族,相应的,民居里构件的用料用材相对节约,一些局部和细节呈现当时崇尚的中西混搭的装修风格.

3.2古城建筑色彩研究

中国自古有着根据五行划分的五色体系——青、白、黑、赤、黄,不同于西方根据光学分色而定出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中国政治、地位、等级、宗教活动、文学作品、民间生活等所必需尊崇的重要准则之一[2].20世纪后受西方科学主义及设计思想影响,中国多数建筑的装饰色彩变得繁杂多样.其中很多色彩与传统的五色系统相冲突,这种状况也存在于慈城古县城里,严重影响了古城风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所以笔者建议古城的建筑整修和改造或延续古城风貌的新设计,其建筑色彩管理都应纳入到中国古典五色体系内.以古城风貌主体的慈城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代表,依据CMYK色谱分析其主要外界面——墙面和屋面的色彩,得出慈城传统民居的主色调为青砖灰色.所以建议将深灰色调——青砖灰确立为古城建设的主要色调,黑、白作为古城的辅助基调色.建筑外墙上少量使用红砂岩、青砂岩、自然石条以及民国时期建筑的红砖色彩,符合中国五色体系用色范围,但不建议作为慈城建设的主调色出现.古城里的孔庙外墙为朱红色为个例,不建议为慈城建设的主色调.

3.3古城传统建筑构件分析

按照建造逻辑将传统建筑分解为不同类型的部位构件,用拍照、测绘、访谈、填写记录表等全方位普查手段记录古县城内每栋传统建筑内不同构件的信息,建立一个部位构件的档案库,并进行分类整理.对建筑进行修复、改造及新建时,可参考和研究这些信息,但要注意的是部位构件的不同特色与其所在传统建筑等级及其具置相关,应选取与自身相匹配的参考.例如古城内常见的独立式砖混住宅与第四类民居的体量和占地相接近,其立面改造时应借鉴第四类民居的部位构件特色,不应选用第一类和第二类民居等级较高的装饰风格,否则会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误导.

4慈城古县城建筑的评价标准与分类管理

4.1建立古城建筑单体的统一评价标准

历史建筑的管理模式一般分类为如保护、修缮、保留、改造、拆除等形式,而现实中分级过细的管理容易造成实际操作中的不便.传统建筑的各个构件相互联系,有的可以单独修理或者替换,如屋面的瓦片;有的则动一发而迁全身,如梁架的修理;所以层级之间的分界线有时难以划清.笔者建议将建筑管理模式分类简化,以建筑风貌和建筑质量两个要素作为古城全体建筑单体的评价标准(图2).两个要素的定义及要求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赘述.两个要素评价结果设为较好、一般、较差三级.两个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就直接对应建筑管理模式,即保护、改造、拆除,突出了各类型之间的差别.改造和拆除大类因为建筑风貌和质量的等级不同,再配合以不同的细分管理措施.这样,先前多层级的管理模式分类转变为同一模式下不同的细化措施,减少了建筑单体之间按优劣比较以及差别对待带来的管理困扰.

4.2古城建筑单体的分类管理模式及细化策略

在与慈城古县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管理模式分类以及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调整(表1).如对于要拆除的建筑会涉及民生问题及古城未来规划,将原来拆除模式分化为拆除新建和拆除留空两种;结合古城实际情况,拆除新建②方案的具体管理措施调整为以远期拆除,近期改造为主,即近期采用改造②方案的管理措施.

4.3典型建筑单体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和应用前期的研究成果,笔者选取4个单体进行建筑管理案例分析.单体所在片区紧邻慈城东北角太湖路保护区块,片区里有多个文保点和对应各类管理模式的建筑单体,属于典型风貌协调区域,可作为建筑保护和建筑管理工作即将向全城铺开的实验片区.并且,该4个单体建筑特点不同,具体细化管理措施不同,其具体改造手法差别也较大.我们用测绘和拍照等手段实地调研每个单体,从整体到细部进行分析,结合前期传统建筑研究成果,提出改造的综合策略和细节手段,并绘出改造方案图.此过程为实际建筑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5古城建筑管理研究的探索与心得

5.1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是加强古城建筑管理根本

此次研究项目成果为《慈城古县城建筑管理办法》,它作为《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保护条例》配套管理办法已经通过慈城相关部门的评审.该办法分为总则、古县城建筑类型及管理、建设管理、法律责任、附则五章.第二章和第五章为前面所述两部分研究工作即慈城古城传统建筑和建筑单体评价及分类管理研究的集中反映.古城建筑管理与普通的城市建筑管理不同之处就在于“古”字.全面客观地研究古城传统建筑,并将研究与管理实践需求相结合,才能为古城建筑管理提供比较实际、有操作意义的参考和依据,真正实现各级部门对规划保护古城风貌的目标,否则管理工作沦为空中楼阁而难以贯彻.

5.2古城建筑管理工作需要自下而上的智慧

管理实施者与管理受众需多沟通,相互了解和理解,积极探索双赢的可能性.规划者或管理制定者也需与一线管理工作者多交流,及时了解和反馈管理工作中实际存在问题.此次建筑管理模式的具体分项措施即是与一线管理工作者多次讨论交流的成果.同时应积极借鉴和学习民间实践智慧,多使用非建筑管理手段,灵活变通地实现管理目标.如多用绿化手段,外墙上种植攀援植物,院墙内外种植高大乔木,柔化现代建筑外立面,缓冲对古城风貌的破坏,同时营造古朴宁静的历史氛围.此类方法即改善古城风貌,又降低管理难度和行政成本.

5.3建筑单体分类管理结合片区逐步推进的工作方式具有可行性

文保精品式的建筑管理成本过高,不宜推广到全城.遍地开花式的全城大改造会把古城变成一个大工地,且式的建设难以保质保量.古城建筑管理实践操作中建筑单体分类管理结合片区逐步推进的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前一片区里的建筑管理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片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调整,就不会牵涉到整个古城层面.而每个片区的特点不同,对应的建筑管理的重点也不同,需要不同的建筑管理策略和具体措施相配合.所以古城建筑管理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逐步改进,最终必将实现保护古城风貌的目标.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3

关键词:旅游酒店 建筑风格 文化氛围 营造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17-0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作为旅游消费主体的旅游者,其需求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我国传统酒店提供的旅游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主题酒店,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主题酒店是以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通过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文化品位、市场定位和特色服务等载体,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带给消费者有价值的、难忘的、快乐体验的酒店。

在内蒙古地区以反映蒙古族民俗风情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草原文化通常指由东北亚各民族,特别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在自然生存和发展状态下共同创造、逐步形成的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以其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文化理念,成为内蒙古得天独厚、极具特色的资源优势。

酒店的外观形式可以传递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传统、人文风貌、民族习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建筑外观营造草原文化

在内蒙古酒店院内集中建筑了八个蒙古包,被称为城市中的“斡尔朵”。共有八个建筑物,分别代表以铁木真、窝阔台、拔都、拖雷等八位可汗的名字命名的八个蒙古包。整个建筑群体现了草原宫殿宏大、壮美的独特风格。九杆“苏鲁锭”长矛在道路一侧依次排列,与高大的“敖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草原生活画面,给游客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内蒙古酒店以“天人合一”为理念,在主体建筑上加盖了蒙古包作为整体建筑的独特穹顶,民族特色一目了然。不仅适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民族游牧征战的社会生活,同时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是草原文化的结晶。

酒店大堂的中心是成吉思汗汉白玉雕塑,大堂背景墙的设计也一改以往一成不变的以世界主要城市时间为主的做法,改用蒙古族传统头饰中巴尔虎头饰作为原型, 再辅以珊瑚、绿松石、玛瑙为点缀,创造出别具蒙古民族风情的装饰效果。

通过民族化的酒店外观,营造出了地方传统建筑的神韵,达到了以建筑形式唤起地方文化与历史含义的境界。让游客领略到不同的文化和民俗,使酒店更富有历史文化人文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二、通过建筑图案展示草原文化

蒙古族民俗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图案,是体现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1.植物题材图案纹样。蒙古民族对草的依赖与热爱直接而鲜明

卷草纹。是以花草为基础构成的波曲状的花草纹样,细叶卷曲相互穿插。卷草图案委婉多姿,富有流动感和连续感,优美生动,具有连绵不断的韵律感,传递出生生不息的意义。

花卉纹。一类是宗教气息较浓的,如莲花、宝相花(朱赤花)、佛手等;一类是非游牧地区的蒙古族生活环境气息较浓的,如桃、杏花、石榴等。

2.动物题材图案纹样

蒙古民族对于动物的喜爱、依赖、敬畏,都构成了美感生成的基础,各类动物被艺术化为蒙古民族生活中的各种装饰图案。

五畜图案(牛、马、山羊、绵羊、骆驼)、鹿、狼、狮子、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采用,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广取博纳的品质及草原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3.几何图案纹样

蒙古族家具常用的几何图案纹样,如云纹、盘肠纹、回纹图案等,多是实物形态与几何形体完美结合而形成的,它是自然状态与内心规则相融而生的美的体现。

以盘肠纹而言,盘肠本为佛教八宝之一,按照佛家解释,盘肠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同时,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无休无止,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称为吉祥结,作为连绵不断和长寿的象征。盘肠纹饰在蒙古族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各种变形的盘肠纹与卷草纹结合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或为单独纹样,或为二方连续纹样,在蒙古包、召庙建筑、家具上使用较多。

蒙古族图案作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内容,通过民俗学、考古学和历史文献相互结合、互相印证的方法,深入到草原文化的本源哲学的深层领域。

三、通过建筑色彩映射草原文化

蒙古民族是一个崇尚色彩、热爱生活,善于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民族。他们崇尚白、蓝、红、黄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颜色。

1.尚白。在《蒙鞑备录》中有“成吉思汗之仪卫建大纯白旗以为认识,此外另无他旗”的记载。白色在这里传递的是纯洁、神圣、高贵的精神特质,这与蒙古民族生活的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如白色的乳汁、白色的羊群、白色的蒙古包、白色的蒙古袍、白色的哈达、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美化装饰了生活,又传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2.崇蓝。蓝色象征睿智、诚实、博大、永恒,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受到热爱并被广泛应用。蒙古民族信仰的萨满教把蓝天比作“长生天”,通过拜天、祭天的方式,期盼自己的族群象“长生天”一样长盛不衰、永远兴旺。这种思想表现到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蓝色的蒙古袍、蓝色的哈达、蓝色的装饰图形等实际应用。13世纪中叶,出使蒙古的法国传教士曾有记述“……所有的妇女都跨骑马上……用一块天蓝色的绸料在腰部把她们的长袍束起来……”自13世纪开始,蒙古族把自己的故乡称之为“蓝色的故乡”,“蓝色的蒙古高原”。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名为“呼和浩特”即“青色的城”之意,其中“呼和”就是蓝色。

3.喜红。红色是火的颜色、朝阳的颜色。火是蒙古民族用以驱魔避邪的神圣之物,是纯洁的象征,是幸福和财富的赐予者。蒙古民族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通过祭火的习俗,表达对火神的敬畏,祈求火神的佑护。所以红色的蒙古袍、红色的哈达、红色的帽子便在服饰中被大量采用。

4.重金。蒙古民族敬重象征着崇高和永恒的金黄色,他们认为这是太阳、月亮、星星的颜色,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这主要是源于“黄教”对蒙古民族的影响,反映到他们的服饰中,就是把黄色作为配色来使用,在袍子、坎肩等大量的服饰中以金色镶边作装饰。

蒙古民族在服饰中选用大气、庄重的白色、蓝色、红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然后选取色彩鲜亮的金黄色作为搭配,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蒙古民族豁达、率真、开朗的性格。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4

【关键词】建筑;遗产;SOHO

一、工业建筑遗产概述

本文所研究的工业建筑遗产认定为:工业革命以后,反映人类从事工业活动所留下的具有建筑或科研、社会、历史、技术价值的用于工业生产、加工、装配和维修的厂房,以及为之服务的仓库、构筑物、工业设施、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筑及交通运输建筑。

二、国外工业建筑遗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考古”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工业遗产的概念开始被人们熟知。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经济转型,传统工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纷纷的倒闭。遗产保护也从之前的建筑单体和纪念物,转变到一般历史建筑、乡土建筑、工业建筑、城市肌理、人居环境等,使保护范围更广。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的。最有代表性的则当属日本北海道的小樽河运动和纽约的 SOHO 保护运动。1966 年的夏天,日本地方政府因建设 6 车道的沿海道路,计划将历史悠久的小樽河填埋 60%并且威胁到上百栋明治时代的是早仓库群。这一计划引起了市民的严重抗议,他们认为小樽河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构成家乡的独特景观,于是自发开展了对小樽河的保护运动,不但阻止了破坏,而且促成该工业遗产成为“国家重要的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美国曼哈顿的 SOHO,在二战之前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经济大萧条后,闲置了大量的厂房和仓库。一批艺术家对其改造,用作艺术创作的工作室、展览空间甚至居住空间。纽约市政府曾计划对该地区的工业建筑进行拆除,改造为现代化的高层写字楼和公寓,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上世纪 70 年代,市政府终于决定将 SOHO 区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1969 年美国制定了《美国工程纪录法案》。20 世纪 70 年代初,一些西方的学者开始明确将这些地区认定为“历史地段”,并把一部分 20 世纪初的城市工业区规定为历史遗产。

1973 年,英国工业考古学会成立;同年,在世界最早的铁桥所在地铁桥谷博物馆举行第一届工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其后成立了专门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组织,并设立了专门的工业考古奖(1997)。80 年代随着许多城市对这些工业地区、工业地段的改造和更新、开发实践,该研究领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城市传统工业类建筑和遗址已被认作是城市的一种特殊景观――“工业景观”;荷兰在 1986 年开始调查和整理 1850 年到1945 年间的工业遗产基础资料;法国 1986 年开始制定搜集文献史料及建档的长期计划;日本在 1980 年末期开始关心“文化财”中属于生产设施方面的工厂与建筑保存,着手进行普查。2002 年柏林国际建协 21 届大会将大会主题定为“资源建筑”,并引介了鲁尔工业区再生等一系列产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进一步使工业建筑历史地段保护、改造与再生事业引发全世界建筑同行的关注。

三、国内工业建筑遗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相比而言,我国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较为落后。目前,欧洲的世界遗产名录上不仅有教堂等古老建筑,而且包括了工业文明遗迹,其中仅采矿区就有三个,分别位于比利时、德国和瑞典。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亚洲遗产项目大多是考古遗址、宗教神庙、帝王墓葬和皇家园林等。进入 90 年代,由于城市的发展模式变化与发展速度加快,导致上个世纪兴建的工业建筑和地段等逐渐衰退。城市经济的转型导致“退二进三”的城市改造更新模式,而“退”的正是这些衰退的工业建筑和地段。旧城改造的重要对象也就是工业建筑与地段。上海和南京已经制定了的总体规划目标,上海将要把 66.2 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进行功能置换。到2010 年,66.2 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三分之一保留,三分之一改为第三产业用地,最后三分之一向近郊和远郊转移。

我国对此领域的研究大致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主要包括城市政府所直接关注的城市滨水区改造开发研究,此类项目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整体运作方式,如许多城市传统的滨水码头区、工业区和仓储用地的改造和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是艺术界专业人士对传统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关注等两个方面所开展的研究。

我国近年在该领域也陆续发表了许多研究论著,如“旧建筑,新生命――建筑再利用思与行”(鲍家声,龚蓉芬,1999),“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王建国,戎俊强,2001),北京焦化厂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城市设计(刘伯英,李匡,2007),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俞孔坚,景观设计,2006)等。同时有些专项研究也已开展,如王建国主持开展的唐山焦化厂和粮库地段的改造再利用可行性研究,韩妤齐、张松等完成的苏州河沿岸仓库区的调查研究等。比较成功的工业建筑遗产改造案例也有许多,如上海“八号桥”时尚创意中心、北京外研社印刷厂厂房改造、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台湾省台东铁路艺术村、上海世博会浦西江南造船厂地段保护和改造等。

四、总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遗产的重视,工业建筑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也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但是,由于之前的城市化进程过快以及对土地价值的盲目追求,导致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业建筑遗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这样的问题在欧美发达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初期也曾经遇到过,之后随着各界人士的努力与行动展开了对工作建筑遗产与再利用的有效手段。我国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引以为戒,不重蹈覆辙,对工业建筑遗产这种新型的文化遗产进行人文性的思考和保护。

在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改造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好在政府和各界人士已经开始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研究,也在不断地寻找着适合我国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途径。

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保护和改造时对工业文明的传承和对工业历史的尊重,本文在本着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对国内外工业遗产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理论进行学习和分析,总结前人的经验。想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现状能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文献】

[1](俄)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3]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8).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5

关键词:莆田;荔城区;古建筑文物;消防安全;保护

荔城区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96处。在这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荔城区实地调查了普查点269处,登录不可移动文物 259处,古建筑占有232处。因此。如何切实做好我区古建筑的消防及安全保护工作,就成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就荔城区辖区内的古建筑文物的消防及安全工作做点探讨。

一、古建筑文物外部环境因素

1.古建筑乱拆乱建现象比较严重,古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受到破坏。有的古建筑民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随意拆除古建筑,新建现代建筑。如拱辰办东阳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民居建筑群,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有的古建筑改变了原有的风貌与格局。在古建筑边上随时可以看到炮楼式的现代建筑,与古建筑风格不协调,文物环境风貌受到严重破坏。

2.古建筑外在安全隐患严重,防火、防盗难度大。文物古建筑的不合理使用,极大的加重了古建筑的火灾负载。由于占用单位复杂,管理不是很到位,在古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私拉乱接电线现像严重。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由于历史的原因,电线、有线电视线、网络线、电话线等线路全经大门进入,加上大宗伯第大门周边小吃店电线乱拉、煤渣乱堆,造成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在1991年和1993年就曾因电路老化引起火灾。

3.经济建设的快步发展,城市改造造成古建筑受到破坏。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天贵祠,作为莆田市委市政府城建18个重点项目之一的东大路南北侧旧城改造正式动工建设,朱天贵祠亦在改造范围之内。为此,市政府规定朱天贵祠异地迁建东岩山,但由于原住户与开发商因安置费用未能达成协议,故拖到今天该祠还未能迁建。现朱天贵祠已破败不堪,墙身严重开裂,部分建筑物已先后倒塌,构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二、古建筑内部现状。

荔城区辖区内现存的文物古建筑大多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基础上立木柱,柱上架木梁,梁上再立瓜柱,瓜柱上再架梁,层层叠叠,垒成一组木构架,加之古建筑的木材经过长期的自然干燥,含水量极低,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遇到火星也会起火,火灾危险性极大。这些古建筑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雨侵蚀,造成木质腐蚀、干燥,而且其表面漆油漆涂料耐火等级极低,一点小小的火苗足以使其化为灰烬,这使得它们脆弱而不堪一击。从平面布局上看,多为群体建筑,前后殿堂相连,廊道相接,建筑单体间距很小,没有消防通道,给消防安全工作造成很大难度。从建筑格式看,古建筑多为跨度大、空间大的殿堂式建筑,房屋相当宽大,发生火灾时,整个屋内充满烟雾,烟雾和热量不容易散发,最终容易倒致轰燃现象。

三、造成古建筑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1.宣传不够,文物保护单位对消防安全工作缺乏责任主体意识。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火源、电源管理不严,没有树立起“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责任主体意识。由于古民居、祠堂、宫庙等多为民间古建筑文物集中处,可是这些古建筑往往被当地群众用以出租、堆放杂物或者任其荒废。特别是拆除古建筑等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古建筑风貌因此遭受破坏。在一部分群众眼中,文物与物品并无多少差别,被盗了或者损毁了也不在意。

2.古建筑文物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荔城区民居古建筑文物多,住户多为老人小孩,消防意识自然薄弱,而且民居内普遍使用电器,电器线路老化、现象严重,危及古建筑文物安全。也为消防安全带来隐患。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尚先故居、彭鹏故居、双池陈尚书宅等民居古建筑,线路乱拉乱接现象随处可见,有的灯具及用电设备距可燃物极近,有些线路直接敷设在可燃的构件上。又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角百廿间大厝,因线路老化短路差点引发火灾事故,幸好发现得早,及时扑救,才没造成损失。

3.古建筑文物普遍存在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人员,也没有一定数量,一定威力的灭火设备,安全保障系数低。并且存在消防通道障碍。古建筑年代久远,所存有的灭火设施不适用于现代,又由于与普通民居毗邻,胡同狭窄,市政基础设施陈旧,消防车辆根本无法接近,消防通道普遍缺乏。

4.古建筑文物保护经费短缺。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加上文物保护还不够重视,古建筑文物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严重缺乏,民居古建筑文物自救能力低。

四、加强古建筑保护的思考

1.要全面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职能部门。落实好相关部门的职责。健全管理机制,普及消防知识,努力预防火灾发生。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古建筑文物消防安全难点问题。依法解决古建筑文物保护维修经费问题。把防火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2.要建立健全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加强古建筑文物消防的宣传力度。提高古建筑文物消防自救能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要以《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和《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预防和遏制消防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保护与整改相结合、利用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为保障古建筑文物的安全,预防和遏制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应制定《文物消防安全事故处置预案》,严密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同时制定《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工作职责》、《村级文物保护协管员职责》和《文物保护董事会章程》等,落实文物保护安全责任制。与文物保护员签订《文物保护消防安全责任状》,指导文物保护员按责任书中所规定的规章制度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各有关职能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把文物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定期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定期开展对古建筑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消防常识宣传。切实增强文物保护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文物保护工作要得以落实,必需依靠广大热心人士,要用各种宣传手段教育、动员、提高人们对保护文物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思想深入人心。让人们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鼓励人们自觉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3.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古建筑要尽量配备室外消防栓,如无法达到,则要配置够量的灭火器,建立消防贮水池或备有消防水缸、消防砂、铁锹等,以备不时之需。

4.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在古建筑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要采用钢芯绝缘导线穿管架设,不得将电线直接设在可燃的构件上。对不符合规定的,要利用修缮改造的机会将电气线路的改造纳入维修方案中,对线路已老化又不能立即整改的,应严禁用电或限制用电等措施,在古建筑内禁止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照明灯具和电炉、取暖器等电加热器,清除所有电源插座,照明灯具距可燃物要有一定距离,对使用的电器设施、设备应当由专职电工定期检查和维修。对有雷击危险的古建筑。要安装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测和维修。

5.加强火源管理,在古建筑内严禁堆放柴草、木料及汽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燃放和焚烧,要指定远离古建筑的焚烧点,并定人定岗负责管理,确保消防安全。

6.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有条件的地方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古建筑文物的消防安全监控、监测和管理。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要针对古建筑的特点,制定文物消防安全事故处置预案,通过培训和演练使文物保护员对消防安全事故处置预案达到熟悉处置流程步骤和可操作。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儿女无不以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自豪。要让这种自豪感延续下去并且不断积累升华,全体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保护文化遗产。文物古建筑是祖先留给后人,留给社会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理应得到悉心保护。加强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工作,确保文物古建筑的安全意义非常重大,是关系到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对祖国负责的大问题。因此,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寺庙(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的思考与研究;中国消防;2004年第9期

[2]苗树堂;浅谈重大火灾隐患的成因及整改对策;中国消防;2004年第9期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6

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规划对古镇山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理山顺水———村落的空间关系,保证古镇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与古镇相协调,同时对古镇的原始空间形态加以控制,避免破坏古镇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挖掘传统空间元素,构建文化古镇入口空间.规划范围内,复原传统文化古镇元素,如山水格局、特色建筑、园林、文化景点、米市码头、河道空间、牌坊等,通过挖掘古镇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以体现历史文化古镇的地域特色.

2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

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另外,历史建筑面广量大,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从以往古镇保护案例中吸取经验,从规划层面的空间要素、天际线等角度,以及建筑角度对建筑细部、建筑立面类型、环境要素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建筑改造应保证其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与古镇建筑风貌协调.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不论其空间价值如何,历史记忆价值的保留和营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出发点.许多时候,这种历史记忆价值远远大于空间使用价值.

3案例分析

为深入探索和了解建筑理论的实践性,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特点.

3.1古镇概况

项目选址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项目规划用地位于裕溪河畔北,地块范围内包含运漕酒厂原址以及酒厂东侧至幸福街西侧的部分民居.方案主旨:一方面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根本,改善古镇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功能为导向,力求将项目打造为安徽省旅游名片,成为体验“最安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安徽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提升古镇环境品位和城市美誉度、关注度,打造特色的古镇名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2总体规划

3.2.1古镇“梳式”规划格局运漕古镇民居,从单个民居来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协调统一.古镇鼎盛时期,全镇有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3.2.2总体规划布局本地块原始街道由幸福街、湾巷、五福和巷、徐家巷、以及横向的西大街和沿河路组成了独具风格的“梳子形”街巷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本区域西大街、幸福街、保留的老酒厂建筑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村落纵向街道的“古镇梳式肌理”.以保护古镇的肌理为核心,新建街巷尺度服从古镇的肌理,形成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参照运漕古街巷的布置原则,结合运漕老街原有的尺度与空间格局,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感与空间感.重要节点位置,通过“情景再生法”恢复本地块原有的五福和荤馆、洪义泰等代表性商号,将其打造成运漕古镇的标志性启动区域。作为古镇的主要展示面———街巷空间景观,是由建筑、街、绿化、水等元素,结合古镇生活、社会交通等功能而形成.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是反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巷以及古镇原本的空间肌理.空间肌理: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的视觉关键性因素,也是古镇空间组织及构造形态的体现.空间肌理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空间肌理在建筑布局上,可理解为图底关系;

(2)空间肌理在空间尺度上,可理解为各个元素组成的空间结构.传统小尺度街巷与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因内部单元的属性变化的组合变化形成了街坊构成特点:内部巷道曲折,而陆续加建的房屋,较为自由,平面肌理带有自由化倾向.与建立丰富的动线相伴而生的策略就是开放空间.在旧建筑中,其原本的空间特征、结构逻辑、材料肌理等均需要在开放的空间内明确呈现,故在设计中,设置多景观广场,以保证空间具有足够的开放度,植入休息、展览等功能.空间视线:传统古镇街巷中,人们在运动中观察景物的要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隔景”、“对景”“、障景”“、夹景”、“框景”等建筑和景观手法多有运用,不仅增加了街巷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空间的内涵感,体现了“空间增值”的特点,古镇村落曲折的街巷空间,造就了街巷空间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轮美奂的空间想象.轮廓线:坡屋面、马头墙、斗拱翘角、装饰木构件等,在构成街巷空间景观中,这些元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坡屋面与马头墙的轮廓线,在视觉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古镇整体凭借坡屋面与马头墙的交相辉映,一个完整的古镇印象基调由此确立。

3.3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建设采用原始街巷尺度复原,整体上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调,聚合的小体量的采用,历史街巷空间肌理的缝合,以错动的建筑手法强化建筑空间肌理,使之向整个古镇空间肌理平缓过渡,相映相融。立面控制街巷空间重点从三维立面出发,以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及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各个节点的空间肌理设计和古镇街巷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装饰木构件上.修复街巷空间,维护组成古镇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种要素,如坡屋面、马头墙、沿街立面、水体、驳岸以及装饰构件等,以保证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注重建筑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屋顶改造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形成,采用四边坡屋面向中心倾斜,采用轻巧的屋面瓦以及轻钢支撑以减轻屋面荷载.历史文化街区力求与原有建筑群相似,自然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坡屋顶以古镇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错动变化,采用折线连续的坡屋顶,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

4结语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在古镇居民的社会生活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仍旧保留历史印记并兼顾未来发展的、且生生不息具有活力的空间,不仅记忆着过去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不断向时代传播着历史文化气息.通过对对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探讨,充分重视文化空间的人文信息和历史街区的特色内涵,实现情(文化空间)和境(物质空间)高度统一.通过科学的规划,积极的保护,合理的发展,最终实现古镇历史文化建筑的再现及古镇的复兴。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7

与工业文明产生的城镇整体性相比较,传统古镇具有独特的整体性魅力。首先,中国传统古镇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文化的具体体现。其次,古镇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尊卑有序的世界观无不影响着古镇的整体发展。最后,古镇空间尺度宜人,人性的温暖,透露出特殊的历史气质。然而,随着工业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古镇的发展遇到了困境。一方面,以农业为基础的古镇已经不能适合新的时展的要求,古镇的区位优势已不存在,古镇的发展走向没落。另一方面,受到现代文化的侵蚀,古镇传统的整体性逐步瓦解。是保留传统还是抛弃历史,中国的古镇都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关注古镇空间层面上的整体性。从中心和连续两个概念出发,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来描述洛带古镇整体性在空间上的特征。具体分析内容,见表1。

案例研究

1更新前古镇整体性现状

改造前古镇空间整体性存在以下特点。1)从一级中心分布情况来看,古镇客家文化景观总体上保留完好,形成了独特的客家环境要素。四馆(会馆)一寺一公园的公共空间形式保留完好,反映出客家民系移民时期同族群之间,既相互包容又相互独立的心态。2)从三级中心的分布来看,古镇传统生活是以墙围合的合院空间为中心的。围墙作为传统古镇民居的典型特征,至今还在大多数城市占据着城镇划分的主体地位。而它的虚体———城镇道路交通系统在古镇则是“墙”划分的结果。古镇拥有天井院落186处,均质地分布在街巷之中,人们一天的生活都围绕着它,它们是古镇空间的主角。3)从连续性上来看,古镇商业场镇功能在空间上表现明显。场镇的兴起主要是满足农村商品交易货物集散的需要,因此商业功能是十分重要的。虽然作为聚落,居住是必须的,但场镇的这种居住服从于经营活动,所以,临街几乎都开设为开敞的铺面,形成商业———街道———商业的线性并列模式[3]。商业空间不仅在主街上存在,而且还蔓延到巷道空间,不同的巷道分担不同类别的商业买卖活动。4)从建筑立面连续性上看,现代建筑的兴建打破了古镇的传统空间形制,对古镇的总体风貌产生负面的影响。古镇传统的建筑美学和文化正在被现代文明逐渐瓦解(表2、图2)。

2以整体性为目标的古镇城市设计策略

整体性更新目标:方案对洛带古街、四大会馆古建及保留有传统风貌的民居群落进行保存恢复历史风貌,整治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古镇公共空间环境,为洛带客家文化的发扬、历史风貌的延续、街区更新和旅游发展创造条件。古镇整体性城市设计更新方案如下所述。1)中心体系的梳理近年来,自由开放意识的深入人心以及人们对于城市公共文化的认识使人们更愿意走出来,传统封闭的院落被打开,家族式的生活方式被社区化、公共化的形式所取代。在洛带传统生活空间中,会馆、茶楼是城镇公共生活的主角,它体现了一种商业与休闲相结合的生活模式;在洛带古镇未来发展的前景中,休闲旅游产业的注入,必将改变城镇发展的模式,而相应的,城镇生活空间也必将改变。洛带对其产业发展的重新定位预示着这里的一切都要改变了,活动在这块土地上的不再仅仅是镇上的居民,大量的游客将到达这里。设计必然要切合古镇的发展的经济模式,同时也要充分理解行为主体自身的要求。在洛带老街的改造设计中,作者重新梳理古镇中心体系,建议拆除了部分旧建筑,建设了5个广场及相应的广场建筑,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2)街道连续性梳理街道连续性包括立面连续性、空间序列连续性和铺地连续性。立面连续性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传统的建筑文化连续性,以及从建筑自身折射出的历史文化连续性。洛带古街内丰富的客家传统建筑中,门窗、柱廊、屋顶及种类繁多的雕花、石刻等都是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元素,四大会馆精美的建筑文化也令人叹为观止。因而在整条古街的立面连续性梳理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原有古建筑外形的一种简单模仿或者对一些古建筑元素的生搬硬套,而是从建筑语言的完整性入手制定出建筑整体的改造措施,以求改造之后的成果反映出一种共同的宇宙观。这样的处理方式才实现了古街在改造前后对于文化的一种彰显,而这正是人们所需要的。空间序列连续性方面,不仅增加了中心布局,还恢复了传统街道空间尺度的恢复。而在街道铺装设计中,以当地红砂石为材料,采用古制铺法图案,在细节之处营造老街的传统风味。经过改造,老街即成为商业空间的主要展示面,也是文化旅游公共给空间系统的主要载体,老街的局部整体性明显增强(图3)。

3更新后古镇整体性状况

改造后,古镇的整体性有了新的特点。1)从一级中心的分布来看,广场公共空间的增加形成了连续的公共空间系统。公共空间系统将古镇的各个空间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像一条丝带,将古镇客家文化的内涵展现在游客面前。由此,客家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2)从连续性上来看,古镇立面改造和公共空间系统的梳理,使老街的局部整体性明显增强。两边店铺林立,商业场镇的气氛愈加浓厚。老街从过去的商业、交通、生活功能,转变为旅游、商业功能,老街成为古镇展现文化内涵的舞台,老街成为古镇空间的主要展示面,成为古镇的主角。而原先的居住空间则成为古镇的背景(图4、表3)。

古镇改造成效

从古镇改造,到发展旅游,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现在,过来验收古镇更新的结果是十分科学的。7年后的今天,洛带已经成为成都周边最受欢迎的旅游古镇之一,洛带的旅游收入从2007年的14250万元增长至2011年的85900万元,游客量达429.5万人。事实证明,以整体性为目标的城市设计对洛带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和客家文化的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4)。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古镇一期改造在整体性上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增强老街整体性的方式,虽然满足了旅游功能的需要,但是,使老街脱离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老街成为了一种景点,而再也不是居民生活的空间。古镇大部分居住空间和老街失去了必然的联系。古镇被分为老街和居住区两个部分,整体性被割裂。它带来了老街的辉煌与居住区破败的对比,带来了古镇横向纵深立面的不连续,带来了新的完整性的破坏。当然,这也许是古镇分期开发所导致的暂时现象,但是在以后的进一步开发中,要考虑到居住区与老街的有机联系,改善古镇的整体性。

结论

古建筑改造方案篇8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城市发展了,人民富足了,人们的目光不仅仅着眼于眼前的繁荣和昌盛,也要关注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的过去将来。这样既能惠及当今,又能启迪未来。芜湖古城涵盖一段久远的历史,现今启动的古城改造是芜湖人关注的一件大事。建筑立面是古城改造项目中的重点。

关键词 :城市发展;古城改造;建筑立面

中图分类号:TU98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47-03

1 芜湖市的城市发展历程、芜湖古城的历史沿革

芜湖市是典型的拥江城市,长江从城市的西边流过,青弋江纵横其间,带来了旖旎的风光和景致。大凡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很多都保存有古城的印迹,芜湖也不例外。芜湖古城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代。吴主孙权在鸡毛山一带设立城池,这就是“芜湖古城”的最早雏形。后经过宋、元、明、清至民国,多次原址重建。最后于清朝时在明朝的基础上重修,设立了长街。后来由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原来残破的芜湖古城城垣被改造成现在的环城马路。

古城墙的遗迹不再,但古城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仍然保存了下来。南正街、儒林街、花街、薪市街、肖家巷等历史遗存的老街伴随着芜湖的先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年代,现在仍默默伫立在人们的视线里。芜湖的发展离不开古城的踪影。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便捷、青弋江直通皖南的资源优势在历朝历展壮大。到了1876年开埠通商后,“芜湖米市”的影响声名鹊起,“十里长街”、“芜湖古城”等都见证了芜湖的兴盛。

当今的芜湖人正以蓬勃的热情为把家乡打造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城市而努力。往昔疏于规划、杂乱无序的房建被整齐的街区、高大现代的建筑所取代。狭窄的马路变宽了,城市的绿地公园也多了。但淳朴的芜湖人并没有忘掉他们的“根”——“芜湖古城”,芜湖人永远都有一个心结,那就是重塑“芜湖古城”、再现昔日的辉煌。

2 古城改造在芜湖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芜湖古城是芜湖人宝贵的财富,浪费或视而不见都是不可取的。现在的芜湖上至政府、下到百姓在“芜湖古城”保护和改造上面意见是一致的。

芜湖作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曾雄踞全国四大米市之首。城市要大力发展,需要在经济发展上下足功夫,但绝不能忽视地方文化对地区发展的拉动效应。芜湖古城项目的运作一定会对芜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芜湖古城拥有“华夏第一城隍”、“三国点将台”、“名人雅士著书处”、“近代民居群”等一批宝贵的人文场所资源。把芜湖古城项目做成综合业态,通过认真细致的规划设计,吸收其他成功的案例成功运作经验,力求把芜湖古城改造项目打造成集旅游产业化、创意多元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3 古城改造中建筑外立面的呈现效果和作用

古城改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古城改造中,原有的街巷系统和现在的规划要能和谐统一。我们重视建筑单体和群落的总体规划,但对于人们体验建筑主要还是自己亲身用眼睛去观察。所以建筑外立面必然是最重要的古城改造重头戏。

建筑外立面的呈现效果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3.1 它的形体结构给受众的感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的美在于它外部轮廓给人们很直观的印象。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既有现在建筑的壮美,又从古典建筑构架的斗拱、挑檐中汲取灵感。所形成的结构稳定、厚重。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建筑形体结构中外露的构件有墙、檐口、门、门楣、窗、附墙柱等。柱有柱头、柱身、柱墩。这些在建筑的形体结构表现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芜湖古城中现存老建筑的外观大都破旧不堪,但我们依稀还能从它遗存的外墙腰线、门套、门头、檐口线脚等细部中回味它昔日的荣光。(图1)

3.2 它的色彩、肌理、质感给我们的印象

建筑的色彩是大自然色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的缤纷色彩离不开建筑的贡献。北京的气派来源于它久远历史的厚重文化和沧桑感。灰色的胡同建筑群和体量巨大的金黄色琉璃瓦下的故宫建筑色彩、肌理、质感的碰撞造就了它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性格特征。灰色的普通民居虽然不起眼,但宽敞的四合院、四通八达的弄堂胡同构造出天造地设的老北京味儿则是令人啧啧称奇。所以,建筑的色彩、肌理、质感直接影响到大众给建筑的评分。芜湖古城的色彩要在芜湖的古、近代遗存中找寻,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儒林街古建筑就是典型的例证。(图2)

3.3 群落式建筑综合立面给大众的整体观感

单个的建筑给我们的印象往往不深,而宏大的建筑群就能立刻触动人敏感的神经。法国的凡尔赛宫、卢浮宫是欧洲宫殿式建筑的典范,中国丽江、平遥古城更是传世的精品。这些都离不开先人们有效合理地利用群落式建筑的宏观大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福建的土楼、安徽宏村的古村落就是这样的例证。群落式建筑面积广大、气势非凡,它所形成的建筑形制关系、建筑色彩系列统一而且丰富。芜湖古城通过群落式的建筑表现传统街巷的感觉、再现老城隍的摩肩接踵意向。

3.4 人们对于一个建筑或一组建筑群的整体的评价一定主要是从建筑的立面上获取最大化的信息

我们对于建筑的评价往往与它的外观立面给人的感受有很大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说,阿联酋的迪拜塔是现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我们的感受就是它高大、雄伟、壮丽,这些基本都得益于立面上的关系。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给我们的印象也非常深。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是三角形的分层旋转而成,加上外观的玻璃幕墙,立面彰显现代感和几何体块感。芜湖古城改造中建筑立面所要设计的元素很多。如何化繁为简,把传统的图案、构件、材料通过合理的搭配,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创新求变的手法充分表现出来,是立面改造的重点。

4 如何做好古城改造中建筑立面的改造

古城改造涉及到的环节很多。其中包括道路的规划整治、老旧建筑的维修重建保护、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调整等等。其中建筑的改造是最重要的环节。芜湖古城范围内现存的有历史故事和影响的建筑已经不多了。雅积楼、小天朝、大成殿、城隍遗址、衙署前门(周瑜点将台遗址)、南正街、花街等。雅积楼是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曾经栖息之所。小天朝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为他侄女准备的嫁妆。芜湖古城中城隍庙早已不复存在,但城隍的遗址却保留了下来。虽然只是一只大香炉,后面正对着一个破败的墙面,但据考证华夏第一座城隍庙就建于芜湖已成公论。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建筑很多基本功能都很难具备了。门、窗年久失修需要修缮或是重构,墙体的断裂、粉刷层脱落,柱梁等也都很老旧不堪了。

怎么改造?如何才能让这些建筑能恢复昔日的神采。

总体来说,芜湖古城改造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拆除、遮挡、新建、修改、保护五种处理措施加以整治。

4.1 拆除

拆除一些确实很破败的、年久失修、没有多少保存价值的建筑。

4.2 遮挡和新建

把一些有历史脉络但与整体风格不大匹配的建筑通过不同的方法遮挡起来,梳理、引导一样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古城的局部区域,比如与周边的交界处、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域等地方新建一些仿古建筑,也很有必要。

4.3 修改

保留一些知名古街道的走向及尺度,建筑形式及格局,对其立面进行精心的整理。维护修缮传统民居。对于体量比较合适的非民居类的建筑,要对其立面进行一定的适应性改造,在色彩上尽量予以合理的搭配,使之符合地域古民居的色彩特征。

4.4 保护

对芜湖古城中保存较完好的历史遗存建筑,尽量不去破坏它的整体性和细部的历史感、沧桑感。宜采用整体保护、局部修复的方法加以整治。我们需要重点保护的是衙署前门和文庙大成殿两处市级重点文保建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古城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建筑外立面的改造。立面改造的成败决定着古城的整体效果。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墙的改造、屋面及屋顶的改造、窗及附属物的改造、门及附属物的改造、外立面装饰线条的改造、建筑色彩的重新定位等。

建筑物的外墙是建筑外部感官的主旨。芜湖古城地处徽州文化的影响范围内,白墙灰瓦的型式,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但历经岁月的变迁,墙面大都斑驳陆离,墙皮掉落、砖块风化等现象比较严重。对于破坏轻微的,还是保持原有的状态为好,适当进行一些墙面的后期处理和清洁。破坏严重的可进行修补,注意修旧如旧,利用有年代的老材料为宜。

屋面基本为常见的江南民居坡顶,木质的梁架。风雨常年的侵蚀,从梁架到屋顶结构很多都残破不堪。保留原有的梁架型制(保留或重构),屋顶面层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需要更换瓦屋面的,瓦的色彩、样式定制时要尊重原先的形式。注意做好屋面的防水结构处理,安排好防水基层和雨落管系统。

门窗的造型和样式是建筑外墙的重点部位,重在保护和发掘它的传统特点。传统的门窗非常重视造型和边框线条的演绎,大都采用砖的形式去表现。后期我们在古城改造中,要切实保留最传统的做法。这样才能还远原先的风貌特征。

外立面装饰线条的改造需注意现代装饰手段对修旧如旧的破坏。普通的民居恢复,线条要重视再现旧时的型制和尺度。建筑色彩要遵照古城总的定位色系以及旧时的色彩习惯。绝不能出现突兀的色彩破坏。

5 结束语

芜湖古城建筑年代久远,它汇集了诸如文庙、大成殿、周瑜点将台、古城隍庙等一批有价值的历史遗迹。芜湖古城若成功改造必能惠及芜湖市的城市发展。它一定会极大提升芜湖市的城市形象度、文化品味度、创意升华度。在芜湖古城改造的过程中,建筑立面是古城改造中的重要环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最好的立面效果展现给广大市民。重视传统、结合现代,既传承旧时的工艺又融入现今的创新手段,我们就有信心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设一道绚丽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王建国.城市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计划范文 下一篇:风险管理策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