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8 08:17:20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1

摘要:

“总载体”是系统化教学载体,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承载起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等系统化的教学载体。基于“总载体”平台设计的课程体系,能有效弥补工程技术类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切实提高学生技术技能。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探索出基于“总载体”平台的课程开发及“总载体”选择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职业教育;系统化载体;总载体;课程体系

一、“总载体”的提出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而课程体系设计建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必要运用系统理论来指导。教学载体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系统要素,通过系列化和系统化,成为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系统化的教学载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依据系统理论和思维,以训练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采用系统化教学载体进行人才培养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总载体”的提出

在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中,适合于采用系统化教学载体进行人才培养。而用一种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起到系统化载体的教学作用,在学生学业全过程中总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技术应用,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主线索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训练主要的关键的载体,因此称之为“总载体”。

(二)“总载体”的含义

“总载体”,就是把专业能力培养所涉及的教学载体进行系统化,通过选型、设计等技术工作和教学准备,开发成一个(或一台)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以承载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作为涵盖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的教学载体平台,在学业递进中,学生参加并亲手完成“总载体”的设计、制作、安装、调试、应用等工程技术工作,实现产品功能;“总载体”逐步递进最终制成产品的“做中学”和“学中做”过程中,学生将完成各项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养成职业精神、形成职业能力、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总载体”的结构

“总载体”是个载体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具有各自功能的分载体和子载体。其结构模型见图1。分载体和子载体就是总载体设备、装置或技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独自功能的“总载体”的组件或部件,它们组合装配在一起就形成了“总载体”,具有产品属性和功能。分载体和子载体的划分,对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的开发,并按照生产模式展开课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从课程体系的角度上看,分载体是在总载体框架内,具有各自独立结构和功能,且与其他机构构成互不相属,但彼此间又有信息上的联系,并可进一步分解成若干简单结构构成的载体。分载体承载不同信息、知识,有独立功能,可用于一门或几门联系紧密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总载体和分载体可以拆解成单一(简单)结构和功能的子载体。除在信息上联系外,子载体在结构上与总载体或分载体存在被包纳的所属关系,是载体系统的基础单元。子载体主要用于一门课或相对独立情境的训练,以及重要知识点的学习。

二、“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及体系

“总载体”的开发、适用和“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在“总载体”平台上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有别于其他课程体系设计方法,需要坚持“总载体”用于人才培养的原则,凸显“总载体”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特点,充分展现“总载体”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功能。

(一)“总载体”平台上课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原则

利用“总载体”实行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的两个核心原则是:“总载体涵盖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具有产品功能的总载体由学生动手制作完成”。这也是“总载体”平台上进行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总载体”平台上课程开发

“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设计采用“以载体为基准对接融合课程”、“以课程为依据指导载体开发设计”这两种方式进行。即将“总载体”由大到小、由难到易、由多到少、由集成到分散等方式逐级分解成分载体和层级不同的子载体,再以各层级载体为基准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对接融合,融合的结果就演化成了“新”的课程。反之,以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或“整合课程”为依据,“反作用”于“总载体”,指导“总载体”的选型、开发和设计,“总载体”的分解,规定各层级载体的结构构成、技术原理应用、技术性能实现方法、零部件和元器件选择等。

(三)“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职业教育思想,顺应学生能力成长规律,对“新”课程以及按情境教学法分解成的教学情境进行整合、序化,使各门课程形成合理的逻辑顺序,再纳入和优化其他教学资源,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上下沟通和横向延展构成网络,建成“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见图2)。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总载体”选择

根据“总载体”的含义和用途,“总载体”的合理选择、开发、设计至关重要,将决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当根据“总载体”不同的来源,结合专业的实际教学资源,校企合作的情况,学生就业的方向及潜在岗位等等因素,按照“总载体”平台上课程体系设计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合理选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知识面宽,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技术应用能力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人才培养难度较大的工程技术类专业。因此,“总载体”的选择除了涵盖专业技术外,还应与学生就业相关联。

(一)“总载体”选择

经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与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首先明确了学生就业的重点岗位———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基于学生面向区域经济中工业园区汽车城的就业方向,该专业选择与汽车制造相关的“模拟汽车装配生产线”作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教学载体”———一个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具有产品功能的成套机电一体化设备———“总载体”。“总载体”———模拟生产线由“生产线”和“车模”两个分载体及其子载体组成(见图3、图4),车模在生产线上最终“自动装配成型”。生产线对照汽车装配流程分解成上线、一次内饰、发动机安装、车身安装、下线等工序,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应用的系统化教学载体,也是一个具有产品功能的设备。生产线每个部件各自独立,具有不同的技术应用,针对专业技能各种要求,满足技术进阶的变化。车模和生产线所构成的“总载体”完全承载和具备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业阶段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能力养成的功用。

(二)总载体与课程

车模分载体由普通钢材和常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除用于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制作进行技能训练外,也是生产线分载体的生产对象———对车模自动装配。车模分载体用于机械制图、工程材料、零件手工制作、机械制造、零部件装配、工程测量及公差配合等课程或情境的学习和训练。反过来,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重新设计并制作出新的车模,达到一般训练不能起到的作用。生产线是一整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机械技术、控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实际应用的产品,囊括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绝大部分技术应用。生产线分载体可以进行机械装配工艺、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PLC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课程或情境的学习和训练。另外,可以通过改变装配工艺,在生产线上增加相应的技术应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完成相同产品功能等方式,拓展学生能力训练。

(三)“总载体”的教学适用

该生产线设备具有产品特征,其功能最终在学生手中实现。除少量零部件及构成用于技术技能训练需要重新加工制作外,绝大多数零部件及构成都可以重复利用,以控制教学成本。在教学和生产同步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按结构构成分解的各层级载体均对应机电一体化专业各课程或情境的学习训练任务,教学过程和“总载体”生产制作过程协调且同步进行,贯穿学生学业全过程。学生从零件制作的基本技能训练开始,逐渐完成单元、单元组合技术技能学习训练,综合应用技术技能的训练,最终达成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岗位能力。生产线产品的实现,意味着学生专业学习训练的完成。

四、在“总载体”平台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为满足社会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的特殊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采用“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是十分适合的。可以通过车模、汽车模拟装配生产线所组成的“总载体”,将对应的课程进行融合,按照职业教育规律整合排序,构建起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的要点

从人才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上分析,可以将基于“总载体”设计的课程体系层次分为:专业认知阶段、基本技能阶段、技术技能阶段、综合应用阶段等四个层次(见表1)。这种将能力和素质在层次上的区分,有利于从专项能力出发,进行课程的划分、排序和课程体系的架构、组合,符合在“总载体”平台上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及实施的基本原则。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使其从进校就直接进入到相应专业技能理解之中。在专业技术认知阶段,引入“总载体”进行相应教学,直观、清晰,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往往是十分重要的。

(二)基于“总载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模拟装配生产线“总载体”的车模分载体、生产线分载体的结构、功用,经过生产线、车模与课程的对接、融合形成“新课程”,由此建立起“基于汽车装配生产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见表2)。在表中的课程深入开发时,课程设计或情境任务规划已经使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产生了变化,因为这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的,并经过“总载体”与课程融合和课程目标要求反作用于“总载体”的结果。该课程系列基本涵盖了以生产线安装、调试和应用岗位的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并适合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行业领域里的就业需要。

(三)“总载体”平台上课程实施关键措施

设置专周。考虑到在“总载体”产品功能的特殊性,应当安排“特别训练学习专周”。该专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实训或毕业设计,是以子载体、分载体、总载体为教学对象的综合能力训练,也是学生完成载体工程制作任务的必要环节。在表2中的每学期适当的时间,设置相应的专周,并作为主要的课程,纳入整体课程体系之中。专业化教材编制。实施“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需要编纂全面的易于指导实际操作的教材,应汇集教学资料、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源,编制具有高度专业性教材———《总载体技术手册》和《总载体教与学指导书》等。教学资源配置。“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建设及实施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能够顺利高效施行,还应该优化配置教学设施、实验实训条件等教学资源,组建合适的师资团队,建立起围绕“总载体”生产制作的质量检测评价体系等,这才能综合有效地实行人才培养。

五、结束语

基于“总载体”的课程体系设计是适合于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手段,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措施。通过“总载体”课程体系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切实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操作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处理具体工程技术问题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申爱民.试析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导向型”模式[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6.

[6]李杰臣,申爱民,等.机电专业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方案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6-38.

[7]申爱民,邹春霞.基于“系统化教学载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2):79-82.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行业分类法;技术轨道;有效发明专利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92-05

引言

在创新研究中,专利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投入要素,加入到生产函数中,通过计算产出弹性衡量创新绩效。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学者们发现,不同行业专利对于生产的作用具有异质性,由于行业特点、获得专利的途径、专利种类等差异,不同行业专利的产出效率不尽相同。1986年,Edwin Mansfield使用美国100个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不同行业专利对诱发创新的作用、产业间和厂商内部专利申请倾向以及专利申请随时间的变动差异。Richard C.Levin等(1987)比较了18个行业过程专利与产品专利的影响,认为除石油精炼外,其余行业产品专利比过程专利更能有效地防止复制模仿。France Malerba和Luigi Orsenigo(1997)根据国外创新活动集中度、对称性、创新企业规模和创新企业制度稳定性,对不同行业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不同行业的创新特点。

国内学者也着力于行业差异下专利性质的研究。李新波等(2011)基于1999—2008年中国8个制造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数据发现,在高新技术行业,专利的作用大于标准;而在传统的制造业行业,标准具有显著优势。王燕玲(2011)结合中国专利数据库中1985—2007年的专利数据,分析了低技术制造业在专利总量发展变化上反映出的创新特征。祁延莉等(2012)单独以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为例,证明了企业专利的申请、实施以及专利战略管理对企业后续的营业利润显著正相关,但存在三四年的滞后期。

然而,精细的分行业研究虽然充分考虑了行业异质性问题,却难以避免两种风险:一种是基于某一个企业或是产业的经验,具有行业特殊性和局限性,很多结论极有可能误导读者或是错误的;另一种是由于所有的企业和产业都不相同,难以寻找统一的经验可以概括借鉴,不存在有用知识的积累和发展。寻找恰当的行业分类方式,在考虑到行业间专利产出异质性问题的同时,保证结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引入技术轨道理论,综合考虑了企业规模、供应商关系、技术来源及技术战略等四大特征。同时,以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运用技术轨道理论划分归归集,根据事实数据,总结了技术轨道内部企业的特点,测算了不同技术轨道下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对于制造业产出的影响,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创新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一、技术轨道理论

(一)技术轨道分类

技术轨道理论是依据主要的技术来源、使用者、获取途径、战略定位、技术路径和行业特征等指标,结合创新管理和技术战略,总结得到的部门分类体系。由Pavitt最先提出,并发展为供应商主导、规模密集型、专业化供应商、基于科学和信息密集型五条完整的技术轨道。在本文中,由于制造业本身的特点,并没有符合信息密集型技术轨道特点的行业,所以只涉及供应商主导、规模密集型、专业化供应商和基于科学四种技术轨道(见下页表1)。

根据Pavitt的分类,供应商主导行业中企业规模一般较小,R&D投入能力和工程能力较差,创新主要来自于供应商提供的仪器和材料;规模密集型行业和专业化供应商行业均属于生产密集型行业,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市场容量增大,进而出现机械生产对于劳动投入的替代,而规模密集型行业,生产相似产品,创新多表现为过程创新,创新来自于机械工业商,自身创新较少,对于产出的影响相对较小;专业化供应商创新表现在产品创新,其通过大客户对产品使用的经验及反馈,主动进行产品的改进升级,产品创新对于企业盈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科学的企业多为化学或电子电信行业,创新来源于企业的R&D投入以及科学的快速发展,因而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水平高。

(二)技术轨道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四种技术轨道在中国的表现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分别计算了各轨迹行业平均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从业人员数量及专利相关数据的均值以及各指标的人均密度水平(见下页表2)。

可以看到,供应商主导行业平均总产值最小,固定资产净值及从业人员数量也处于四种轨迹的平均水平之下,专利相关数量均为四种轨迹中最小,整体实力较弱。相比之下,专业化供应商市场最大,资本投入最大,从业人数最众,专利总量和人均专利密度为四种轨迹中最高,创新能力在四种轨迹中最强。基于科学行业是平均从业人数最少的行业,但其人均产出却居于四种技术轨道首位,人均资产净值居于第二位,人均专利水平也居于第二位,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的产业。而规模密集型从总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来看,要高于其他技术轨道,但创新能力平平。

根据上述描述性分析,各技术轨道统计数据所表现出来的行业特点,与理论分析的轨迹特征基本吻合,反证了理论分析逻辑的有效性。下面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及计量手段,详细研究专利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回归模型设计及实证分析

本文模型扩展了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在投入要素中加入专利相关变量,扩展后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Qi=AKαiLβi·patentγi·eεi (1)

Q、K、L、patent分别代表产出、物质资本投入、劳动资本投入及专利数量。A为常数。α、β、γ分别代表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的产出弹性和专利的产出弹性。ε为随机误差项。对数化后得到回归方程为:

qit=a+αkit+βlit+γpatit+εit (2)

其中q、k、l、pat分别代表相应变量的对数形式。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专利的产出弹性γ。在对γ的估计中,作者分别加入了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量进行回归。考虑到发明专利是一种根本型创新,表征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发明能力和水平,本文特别关注了发明专利对于制造业的影响。由生产函数设定知,若发明专利系数高于总专利系数,则三种类型专利中,发明专利对于产出的作用高于其他两种专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反之,发明专利对产出的作用较低。此外,为估量专利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本文直接选用有效发明专利,作为发明专利存量,通过比较发明申请与有效发明专利量的产出弹性,研究专利对产出的累积影响。

生产函数中,产出用制造业各行业大中型企业总产值表示,资本投入用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劳动投入以从业人员数量来表示,其中制造业行业产值及固定资产净值用工业产出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到2006年的物价水平,分别加入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有效量进行回归分析。总共包括了28个制造业2006—2010年五年间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及专利数据。下页表3为回归结果。

从四种技术轨道回归结果看,专利申请数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专利对于制造业产出具有推动作用,但影响程度较低。其中,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产出弹性最大,为0.18,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产出弹性最小,为0.097。

从发明专利申请回归中看,除规模密集型行业外,发明专利申请数弹性与专利申请总数的弹性大小相当,专利类型对于产出的作用无明显差异。规模密集型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弹性明显减小且不显著,表明了对于此技术轨道,产出的增长几乎不依靠发明专利。这与规模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过程创新及供应商提供生产设备创新的特点一致。

从有效发明专利量回归中看,除基于科学的行业外,其他三种技术轨道的有效发明专利量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这一结论可以用技术轨道理论进行充分解释。第一,从技术轨道的技术来源和创新战略定位来看,供应商主导企业创新主要来自于行业外部供应商供给,行业内部创新对于生产的推动力较小;规模密集型企业创新来源于生产需求和经验积累,主要为流程创新,对于发明创新的依赖程度低;专业化供应商企业虽然创新能力较强,发明专利对于行业生产也很重要,然而,由于技术创新成本高、风险大,而国家对于专利保护力度不足,更多的企业采取的是模仿跟随领先企业的做法,这种“山寨”策略,在降低跟随企业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削减了创新者从发明中获得的利益。此外,中国发明专利的技术水准及创新性普遍较低,技术更新快,发明专利开发不足,一项发明的产生难以充分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导致专利对于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的推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于科学行业的回归中,有效发明专利弹性不仅显著,且要高于专利申请系数,其回归的F值与残差也比专利申请回归高,充分说明了对于基于科学的行业来说,发明专利对于产出的贡献远大于其他两种类型专利,且其持续效应更强。这也印证了其以基础研究开发专利为主,利用基础科学开发技术相关产品的技术轨道特点。

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论证,技术轨道理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综合分类,不仅能够解决专利异质性带来的产出效率差异问题,而且运用技术轨道理论,能够合理解释这种行业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在技术轨道分类基础上,统计回归结果表明,专利对中国制造业产出具有推动作用。对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专业化供应商行业的影响尤其显著,而发明专利对于化学化工、医药制造业等基于科学的行业贡献要高于其他类型专利,专利对于供应商主导和规模密集型行业的推动作用较小,尤其是发明专利,对于产出没有显著贡献。

根据以上的分析论证,技术轨道理论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综合分类,解决了专利异质性带来的产出效率差异问题,得到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根据技术轨道理论的阐述,政府应针对不同的技术轨道,实施差别化的专利政策,提高对供应商主导行业和规模密集型行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水平,加快产业升级,加强对专业化供应商的专利来源的控制,建立对产品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基于科学的行业与高校、研究所的沟通合作,产学研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国家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富民强国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Franco Malerba,L.O..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Sectoral Pattern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7,

(6):83-118.

[2] Pavitt,K..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J].Research Policy,1984,(13):343-374.

[3] Rrichard C.Levin,A.K.K.,Richard R.Nelson,Sidney G.Winter.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7,(3):783-822.

[4] 安同良.中国企业的技术选择[J].经济研究,2003,(7):76-84.

[5] 李新波,韩伯棠,王宗赐.基于中国制造业标准与专利效益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80-84.

[6] 祁延莉,张杨杨.企业专利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以中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8):198-203.

[7] 王燕玲.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国低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特征研究[J].统计研究,2011,(4):57-62.

The Output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he Patents Based on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YAO Qiu-shuang

(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heterogeneity problem and find a common conclusion when we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ents and the productivity,the author classify China’s 28 industries into four categories,supplier dominated,scale intensive,specialised suppliers and science based,using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patents can promote the productivity,especially for specialised suppliers.Invention is much more important for science bused companies than the others.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its Innovation capacity,implement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category.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3

一、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现状

(一)现状

“xx”期间,我省各级政府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素质稳步提高,结构明显改善,人才的培训、选拔、使用、激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3074个,人员36862人。按职称等级区分:正高级专业人才534人,占人才总量(下同)1.4%;副高级专业人才3196人,占8.7%;中级专业人才11695人,占31.7%;初级21437人,占58.2%。按学历区分:博士336人,占0.9%;硕士研究生1121人,占3.0%;本科学历8668人,占23.5%;大专学历13909人,占37.7%;中专以下学历12828人,占34.8%。按工作单位区分:省级有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村能源、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18个,推广人员585人,占人才总量的1.6%(下同)。全省地级市,共有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70个,推广人员5127人,占13.9%。105个县(市、区)有农技推广机构553个,15884人,占43.1%。全省设立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2433个,人员15266人,占41.4%。从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主要特点:一是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大专学历以上的24034人,占人才总量(下同)65.2%;二是在县以下工作占主导。县、乡镇共有31150人,占84.5%。

(二)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全省现有农业从业人员3075万,而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仅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1%;全省现有耕地面积6271.9万亩,每万亩耕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仅5.8人。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少,副高以上人才仅占总量的10.1%,特别是领军和拔尖人才较少。三是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加工贸易、质量检测、蚕桑、茶叶等专业人才稀缺。四是培养能力不强。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机制还不够灵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手段缺乏。五是乡镇农技推广人才总量不足。目前,乡镇农技推广人才仅只占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总量的41.4%,按照乡村农技推广实际需求,严重不足。

二、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做到人才总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人才结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相协调,人才素质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同步,实现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2、坚持人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才尽其用。

3、坚持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生产力发展相结合。加强专业人才队伍自身建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加快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劳动者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适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职业技能,拓展农民的经营领域,促进生产力发展。

(三)目标

根据当前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重点,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体制。到XX年,力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到2020年,力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总量达到5万人。通过XX年的努力,造就一批专业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军作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在今后XX年,我省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xx、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规划牵动,培训带动,政策推动,项目拉动”,继续推进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发挥市场对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使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队伍建设有较大推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按照各级人事部门的要求,通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职务聘任机制,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职称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

(二)围绕高新技术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在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加大高级专家的培养选拔力度。省每年重点培养200名左右高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认真落实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的选拔制度,培养一批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资助一批农业行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级农技推广专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培训,举办专题学术研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技推广专家开展推广课题研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技术转化能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一是立足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形成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骨干队伍,基本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的需要。依托农广校、农技(机)校、农科教中心、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等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推广能力。帮助他们指导、带领更多的农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每年定向培养一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着力从专科、本科、硕士专业学位三个层次培养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重点培养本、专科学历层次人才,强化在职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原待遇不变”的学习方式,就近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到XX年,力争实现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人数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高10%以上。年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万人,促进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为农服务本领。逐步培养一批适应我省农业科技快速转化需要、扎根基层、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到XX年,全面完成1300个乡镇(区域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任务,其中:新建700个综合站,改扩建600个站;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村级农技员。积极实施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000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每两年轮训一遍村级农技员。省组织各县重点骨干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异地培训。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年龄较轻、素质较好的骨干人员,分期分批选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学历教育或研修深造。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xx”期间,在完善提高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扶持16个市90个农业县(市、区)质检站建设,形成以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乡镇速测站为前沿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质检机构考核评定工作,实行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全面规范质检机构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机构专业化、人员稳定化、经费预算化、手段现代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队伍培训,构建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人才队伍。

(五)鼓励各类农业人才到农村基层创业。对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继续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照顾。支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有偿技术服务,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前提下,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特长,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延长服务链条,增强自身的活力与实力。

(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确立人才投入优先的观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开发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大幅度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入。把农业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建立各种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在重大项目设立和经费使用中,优先支持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科研团队。

(七)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的业绩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对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在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向优秀人才学习、鼓励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社会氛围。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专业;区域经济;适应性;扬州

专业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专业设置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长期需求。本文以扬州地区高职教育为例,讨论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布局与区域产业对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的对策与路径。

一、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扬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部,下辖广陵、邗江等三区一县两个县级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2012年扬州市经济总量位居江苏省内第八位,人均GDP为6569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近十多年来,扬州作为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之一和上海(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主动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向南接受上海、苏南等地区经济辐射,经济建设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趋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544.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933.3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6.55%。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9.83%,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6.95%,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7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12.7∶52.5∶34.8调整为2012年的7.0∶53.0∶40.0。2009~2012年扬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

注:① 资料来源:2009~2012年各地统计年鉴数据;② 2012年财政总收入为新口径。

(二)扬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不断加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重排序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跨越。在对制造业、纺织服装、玩具及旅游用品、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结构改造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形成了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为龙头,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工电缆、电子信息、化纤纺织、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支柱产业主要以加强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为发展方向,汽车产业重点发展高档轿车、特种专用车,加大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件的开发和生产;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烯烃类及其衍生产品,扩充乙烯、氯碱等产业链。目前已建成仪征上海大众轿车生产基地,拥有以扬力集团、牧羊集团、力创集团和宝胜电缆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扬农化工、仪征化纤为代表的石化产业集群,同时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二、扬州市高职教育发展和专业设置现状

目前扬州市共有高职院校3所,分别为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扬州职业大学为综合类院校,曾先后合并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学院等10多所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17个大类,现有专业70个,专业设置中三产专业比例达61.4%,省级特色专业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测量、园林技术等9个;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扬州唯一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工科专业为主,化工和建筑为其特色专业,专业设置中二产专业高达61.5%,共覆盖10个大类,现有专业39个,其中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为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覆盖9个大类,现有专业26个,其中三产专业设置率达73.1%。2011年和2013年扬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对比情况见表2。

三、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分析

2013年扬州高职院校除水利和公安大类外,共设有17个专业大类,43个二级专业类,96个专业,135个专业点(见表2)。对比教育部2010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及目录外专业名单[1],江苏省招生专业分为19个大类,79个二级类、606个专业,因此扬州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二级类和专业种类的覆盖率分别为89.5%、54.4%和15.8%。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机械制造类和化工类专业具有较强办学实力,拥有多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对扬州的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多年来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但扬州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总体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主要为:

(一)专业覆盖面不广及专业分布不够均衡

2013年扬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财经、文化教育、制造、土建、艺术设计,5大类共设专业53个,占专业总数的55.2%。专业点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财经、制造、文化教育、土建、电子信息,5大类共设专业点85个,占专业点总数的63.0%。说明扬州3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集中度较高,专业覆盖面不广,同时专业同质化现象较突出。扬州高职专业重复率达100%的专业共有10个,分别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环境检测与治理、市场营销。扬州高职专业分布中一、二产专业偏少,三产专业设置偏多,未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存在偏离

2013年扬州3所高职院校开设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3个,制造、土建、生化药品等二产专业42个,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公共事业等三产专业共51个,专业设置对应的三次产业比例为3.1∶43.8∶53.1,与2012年扬州三次产业比重为7.0∶53.0∶40.0相比,存在一定偏离,不能符合扬州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结构特点。装备制造业是扬州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但扬州高职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发展缓慢、专业覆盖面偏窄。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焊接质量检验技术等专业,能满足船舶制造和压力容器生产等扬州支柱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但扬州高职院校均未开设;又如:新能源、新光源和新材料是扬州“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材料与能源大类仅设有2个专业,是扬州专业数最少的大类专业之一,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数与专业点比例偏低,与第二产业在扬州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够匹配,难以满足扬州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专业比重偏大,极易造成三产专业培养人才出现供大于求,从而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力度有待加强

表2中,2011年扬州高职专业设置为包含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4所院校数据,2012年扬州职业大学与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合并后,减少了1所具有农业行业背景的院校,导致扬州高职办学规模有所下降,与2011年相比,2013年扬州高职专业设置数减少9个,专业点数减少28个。专业调整是高职院校为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采取的重要举措,2013年扬州3所高职院校共停办了应用日语、应用韩语、商务管理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等6个专业,新增服装设计与加工、石油工程技术2个专业,专业调整力度总体不大。与苏中其他院校特别是3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3年开发了猪生产与疾病控制、养禽与禽病防治、水族科学与技术和渔业综合技术等目录外新专业;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夏航空公司联合,以定向培养形式开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等新专业。苏中3所国示(骨干)校2013年停招专业有10个,新增专业数达24个,苏中国示(骨干)校平均新增专业数是扬州高职院校平均新增数的12倍。

四、提升扬州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适应性的思考与建议

(一)以优化三次产业专业比例为目标,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2]

要积极构建专业结构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保持动态吻合的专业调整机制,使扬州高职专业布局按产业的结构分布,适应扬州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要求,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扬州高职院校应重点增加第一、第二产业专业比重,适度减少三产专业比例;要针对专业集中度偏高的问题,院校间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专业的同质化。要加强新开专业的科学论证和劳动力市场潜在需求预测工作,各院校专业设置不应都集中在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等制造类热门专业,或财务会计、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等三产类热门专业,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开设与本地区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并不断加大专业覆盖面。

(二)以区域产业需求为依据,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群

构建品牌特色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3]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2013年提出的“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扬州市“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围绕扬州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要求,扬州高职院校要重点发展制造、生化、材料能源等大类专业,重点建设与本地区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对接的核心专业,带动专业发展,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平台,促进扬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扬州职业大学可重点建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园林技术、高级护理等专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重点建设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将以上专业由省级特色专业向省级以上品牌专业群提升。

(三)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基础,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作为专业设置的市场主体,必须密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信息和动态,使专业建设紧贴市场发展需求。[4]要通过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在经费筹措、政策扶持等方面对高职办学的更多支持,推动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主动、企业参与的“政校行企”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办学模式,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组建由社会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加强与扬州化工园区、邗江工业园区和扬州开发区的合作,通过建立“扬农化工学院”、“中联世纪建工学院”,与重点合作企业共同论证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强化了学院主要工科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切实提高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 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

[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73-76.

[2] 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

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0-14.

[3] 陈强,张忠.基于提升吸引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探析

[J].教育与职业,20113,(10月下):28-29.

[4] 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加快人才强市步伐,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第二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目标

从**年至2010年,用4年时间,在本市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6个领域,开展规模性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600名掌握科技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实施原则

改革创新,提高能力。坚持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步伐,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管理方式,着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突出重点,带动整体。以6个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重点,优先培训本市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紧缺行业和专业的业务技术骨干,坚持优秀人才强化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骨干人才重点培训,后备人才超前培训,带动本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结合实际,按需施教。立足实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以培补缺,以训促学,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实施原则,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协调推进,分行业、分专业、分层次地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作用,积极整合社会优质培训资源,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1、开展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开设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创新思维、职业道德、知识产权、当代高新科技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通过实施公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训工作的实际,确定对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六个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

电子信息领域。培训内容主要以软件、网络、信息安全、集成电路、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最新趋势为主,重点培训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等应用型信息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

丝绸纺织领域。培训内容包括:染整工艺、高分子材料、纺织科学与工程、丝绸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

电缆光缆领域。培训内容包括:光电缆设计与制造、光电子技术、绝缘材料技术、高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

现代制造业领域。围绕电梯、工业缝纫机、纺织装备、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输变电设备等重点制造业,开展关键技术培训,大力提升我市现代制造业水平。

现代服务业领域。以急需紧缺的服务业专业门类为主,重点在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培训。

现代农业领域。根据本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实际需要,围绕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标准化改造、农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动植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林木培育、现代水利、农业生态安全等方面开展培训,促进本市特色疏菜、苗木花卉、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旅游农业等5大特色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未能纳入上述范围的领域,可参照本办法,做好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3、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技能培训。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外语和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等基本技能培训,使全市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和相关外语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加强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专业领域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主要对象,培养一批具有一流水平、引领我市科技发展的科技骨干或学术学科带头人。出台《**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资助办法》,资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外进修、培训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追踪国际国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四、培训方式

1、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重大专业技术课题,每年共同举办1-2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6个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新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要求举办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高级研修班。

2、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是一种时间短、参与广、见效快的继续教育方式。全市以“四新”讲座为载体,每年举办1-2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知识更新专题讲座。各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要结合各自实际举办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更新专题讲座。

3、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服务。除举办高级研修班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系列讲座外,各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单位可根据各自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简便有效的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集中培训。有条件的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围绕专业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脱产或半脱产培训。

结合工作实践培训。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业务进修、专项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快捷高效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采取个人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有关单位应加强对自学的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确保自学取得良好效果。

五、组织措施

1、明确职责。市人事局负责制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总体方案及相关政策,对组织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专业课培训,举办高级研修班。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是,具体负责本专领域、本专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实施。

2、强化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管理,严格实行继续教育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晋升、职务聘任和职业、从业资格的注册登记挂钩,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做好继续教育登记与验证工作,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每人每年72学时或12天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

3、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通过整合全市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网络。尝试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行业培育若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优化基地结构。探索利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高等院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师资、设施、信息等资源优势,建立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外部基地及优质师资的主要来源地。

六、实施步骤

本办法采取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调研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组织学习人事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开展本市贯彻落实的调研工作,制定下发《**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办法》,启动6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

按照本实施办法,规模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下半年)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6

移动通信技术紧跟市场需求,明确岗位定位。移动通信技术培养从事移动通信运营和移动通信制造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销售服务人才。毕业生能够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通信工程安装、调试、设备管理与维护,移动通信相关产品、检修、测试、营销工作。从事的岗位主要是网络优化工程师,基站运维工程师,室内分布工程师,数据传输工程师等。

2、我校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外国的办学经验和我校的办学特色

总结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构建“专业知识+通识教育、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学校+企业、知识能力+技术技能”的新的培养模式,推进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知识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发等,更加注重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并将此作为融会贯通学生有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将此转化为生产力。

3、构建新的教学环节

“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理论———模块实践———整体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适应现代社会工作新需求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改革相关专业课程,并且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操作技能,还要有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力。

4、积极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

教师队伍要强调学术和实践的统一。教师队伍要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知识更新变化特别快,尤其是通信领域,每一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前两年3G才刚刚普及,现在4G就已经飞速发展,所以作为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要想给学生教授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老师也应该开展研究和科研工作,只有不断的总结研究,才能从课堂中,从教学中,从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中还聘请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学者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工程师经验丰富,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我校通过企业岗位需求和真实项目总结整合出适合学生训练的项目,由企业工程师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工作中的项目特点和需求,加速学生的职业化进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7

当前,随着工业、服务业、自主创新产业化、区县等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天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这必将对天津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学院改革发展方向,强化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优势,提高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针对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学院组织开展了天津市120项工业重大项目与我院专业对接及人才需求专项调研,对天津工业发展现状与长远规划、120项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我院专业建设现状及与120项工业重大项目对接情况、技能人才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了调研分析报告。

一、天津工业发展现状与长远规划

天津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民族工业的摇篮、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天津工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410.7亿元,年均增长15.2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5%,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十一五”以来,天津工业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国家对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转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实现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着力推进高水平大项目建设,用项目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保障当前、支撑长远。《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工业发展的蓝图。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实现北方经济中心和建成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实现高端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转变,实现创新发展;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三个层面联动,实现统筹协调发展,显著增强天津工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成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总体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总量规模进入全国前十位。

产业定位:

构建一个新型工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40%。

建成四个基地: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发展优势支柱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形成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全系列的航空产业,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空间站为主的高端航天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从石油勘探开发到炼油、乙烯、化工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南港石油产业聚集区,建成集3500万吨原油、35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和一批百万吨级石化产品的部级石化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石化装备、造修船、轨道交通设备、大型工程机械与运输设备、风电成套、水电成套、核电成套、超高压输变电成套、港口机械、国防关键设备十大成套装备,建设临港重装、南港冶金两大产业聚集区,实施钢铁行业调整重组,壮大中高档轿车规模,形成200万辆轿车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建成规模效益明显的部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显示器、片式元器件、汽车电子、软件、光电子和光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推进以超算中心、RFID、传感器、传输设备等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和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建成全球最大的皮质激素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中药现代化基地、国内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储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轻工纺织要进一步优化升级,培育扩大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白色家电、绿色食品、手表及精密加工、日用化学品、自行车、纺织服装六大领域,做精做特手表、做大做强自行车、做优做高纺织服装,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精品荟萃的新型轻工纺织产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要利用现有的基础,吸引一批拥有尖端技术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落户天津,建成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基地。

二、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总体概况

(一)全市重大项目情况

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抓大项目、好项目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围绕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筑高端产业高地,相继推出了涉及天津市各重点产业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重大项目940项,总投资达到1.84万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690项,总投资1.49万亿元,占全部重大项目总投资的81%,包括:6批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总投资5737亿元;4批8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总投资368.5亿元;5批600项区县重大项目,总投资5306.1亿元;3批60项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3503亿元。

(二)工业重大项目情况

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是从2007年8月3日到2010年2月20日,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分6批推出的,涉及子项223个,总投资5737亿元。

1、产业分布

航空航天产业8项(13个子项),总投资351.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13%。石油化工产业14项(26个子项),总投资1268.6亿元,占22.1%。先进装备制造业47项(83个子项),总投资2066.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6%。电子信息产业18项(33个子项),总投资479.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8.4%。生物医药产业4项(13个子项),总投资106.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9%。新能源新材料10项(22个子项),总投资517.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改造传统产业16项(27个子项),总投资82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4.4%。国防科技工业3项(6个子项),总投资11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1%。优势支柱产业项目投资达到5187.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0.4%。

2、主要特点

一是水平高。主要体现在:

突出优化产业结构。120个重大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占全部投资的51.3%,体现了高端高质高新的要求。特别是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和占据产业链或产品链高端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天津市加速抢占技术制高点。

突出提升技术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占全部投资的20.6%。代表中国航天最高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运载火箭、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气动脱硫、光通讯、薄膜和聚光太阳能电池、激光显示器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天津市高端产业或高端产品的空白,推进天津由制造向创造迈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突出发展先进装备。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2066.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6%,位居优势支柱产业之首,是投资额最大、最集中的产业。每一批项目中装备制造业项目的比重都超过了四分之一,不仅投资强度大,而且质量高,着力于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大型成套装备制造能力。

突出推动产业聚集。石油化工产业在百万吨大乙烯项目带动下,一大批石化下游项目迅速跟进,充分利用了乙烯资源,加速了聚集,使产业链更完整,竞争优势更明显。

二是规模大、效益好。120个项目总投资5737亿元,这个规模超过了1950年到2006年57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占全市9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的31.1%,而项目数量仅占全市的12.8%。120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达到47.8亿元,有9个项目投资超过百亿,全部建成后设计新增产值超过1.2万亿元,达到12716亿元,相当于2009年工业存量的97.4%。

三是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120个项目(223个子项)中有92项(154个子项)坐落在滨海新区,总投资4488.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8.3%,强力支撑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聚集区在滨海新区逐步形成。

四是充分体现了国家战略带动和支持。120个项目的投资主体涉及中央企业、天津市大型地方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型。其中中央企业投资规模较大,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达到2200亿元),占38.4%。

3、项目进度

截至2010年上半年,已累计建成47项,完成投资285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9.7%。按照计划,2012年底前所有项目将全部建成。

三、120项重大工业项目与中德学院专业对接情况

截至2010年8月(有关专业的数据下同),中德学院现有专业和方向37个,2009年招生专业29个,2010年招生专业35个。按照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专业9—16个,改造整合9个专业,经过专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形成9—10个专业组群、45—50个左右专业。

一是在37个现有专业中,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直接相关的专业有29个,占78.4%,其中的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飞机制造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风能与动力技术、材料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17个专业关联度较高、范围较广,可在专业计划投放上加以倾斜,并加强订单式培养;间接相关专业8个,占27.6%,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两个专业适用性较强,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但是120个重大项目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量有限,主要由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投资主体多是大企业、大集团,他们对这类人才需求的层次要求较高,本科以上学生比较有竞争力,高职层次人力资源人才比较适合一些中小企业,需开拓更加合适的方向和定位。

二是拟新增的16个专业和方向:这16个专业中涉及制造业11个专业中的10个专业都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直接相关,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与服务组群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节能技术管理与服务和新能源应用技术4个专业,航空航天技术与服务组群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天器制造技术两个专业、先进制造技术组群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组群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和汽车交通技术与服务组群的汽车造型技术,完全符合工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间接相关性较强的是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一条重要措施,更是企业适应工业信息化特别是物联网发展趋势的需要,因此,该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四、人才需求预测情况

目前,职业院校是天津市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26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和122所中职学校,每年为企业输送近2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充实到企业的技术人才中有94%来自于职业院校。

分析思路依据: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是衡量工业和企业规模的三个主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投入、产出、用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考量的指标。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行业是对经济活动的基本分类(通常说的产业都是由这些基本行业组合而成的),是一切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因此,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人才需求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工业行业投入、产出和用人规律的分析进行的。通过对调研情况、经验数据和不同产业用人规律的综合分析对比,并充分考虑了由于科技进步和劳动力正常流动等因素使不同时期的同一产业用人情况不同等情况,提出了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的用人需求预测。考虑到120项重大工业项目大部分在2012年前全部竣工,时间预计到2015年。

具体方法是:根据“十一五”工业39个大类行业的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净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实际情况,分析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人均投入)和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人均产出)“十一五”期间的变化情况(平均增速),对“十二五”期间每个行业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的平均增速及2015年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值做出预计;将120个项目按行业归类,再根据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和新增销售收入及项目所在行业的2015年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分别预测出每个项目的用人总需求和新增总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预测出120个工业重大项目技能人才需求总规模(总量)和新增需求总规模(增量)及行业分布。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做出了以下分析和预计:

(一)120个重大工业项目的行业分布

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120个工业重大项目根据其产品属性,基本分布于22个大类行业,其中制造业19个,采掘业1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及各行业从业人员预计

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及全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连续多年保持在120万人左右(2008年为119.7万人), “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为-0.69%,“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预计为0.79%,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将达到127.7万人。

二是“十一五”期间从业人员呈增长态势的只有10个行业,其余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增长最快的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4%),其他增长行业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18.36%)、通用设备制造业(13.2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8.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3.43%)、 饮料制造业(2.6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27%)。预计“十二五”期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从业人员总量变化不会很大,主要是在不同行业的调整,呈增长态势的有13个行业,最快的依然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30%),其他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6.36%)、通用设备制造业(5.22%)、饮料制造业(2.6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4%)、饮料制造业(1.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1.4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74%)、食品制造业(0.2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8%)。

到2015年,37个行业中,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的由2008年的两个行业增加到4个行业,用人最多的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改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43万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40万人)、通用设备制造业(15.2万人)、专用设备制造业(12.97万人);用人在5—10万人的有4个行业,依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8.96万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8.76万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5万人)、金属制品业(5.3万人),有14个行业从业人员在1—5万人,其余行业在1万人以下。

可以看出,从业人员多且呈增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中,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下一步吸纳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

(三)2015年120个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总需求和与中德学院专业对接人才总需求

按照上述分析方法,我们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223个子项)到2015年技能人才总需求、新增总需求及行业分布做出了预计,同时,根据专业对接情况,对学院关联需求做出了预计。

到2015年,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总需求88.1万人,新增技能人才总需求39.3万人,分别占届时全市规模以上从业人员的69%和30.8%。其中,与中德学院专业关联较强的共133个子项,主要涉及机械制造与维修、汽车(其他车辆)制造与维修、其他装备制造与维修、装备制造零部件配套生产等,相应涉及的技能人才总需求21.3万人,新增总需求11.3万人,分别占全部项目总需求和新增需求的24.1%和28.8%。

从技能人才新增需求行业汇总情况看,需求在1万人以上的有7个行业,依次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7个行业合计新增需求32.3万人,占全部新增需求的82.1%。这7个行业也是与中德学院关联较高的行业,每个行业我院的关联需求都在5000人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高达3.7万人。

五、结论与建议

(一)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是“十二五”期间天津工业总量规模增加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才需求增量的主要来源

120个项目总投资5736.2亿元,设计新增总产出1.2716万亿元,2012年全部建成发挥作用。按照天津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7万亿元,2015年达到3.5万亿元,“十二五”期间5年净增1.8万亿元,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的新增总产出占“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业新增总产值的70.6%。目前,全市工业全社会从业人员大体在210万人(2008年实际数为218.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19.7万人),技能型人才大体占40%左右(84万人),随着天津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按照全市人才建设规划,技能人才比例将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体力量,技能人才比例增加到60%左右(130万人,届时全部从业人员按220万人预计),净增约50万人,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新增总需求39.3万人将占全市技能人才净增总量的80%。因此,服务对接工业重大项目是今后一个时期学院专业建设与加快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中德学院制造业及制造业服务业专业组群的定位,不仅与天津工业发展需要完美符合,也符合天津的城市定位

从工业自身结构看,天津市工业的主体是制造业,产值占90%以上。重大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基本都在制造业行业范畴(除石油化工产业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属于采掘业以外),2010年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比重达到91.6%。按照工业布局规划,到2015年优势支柱产业所占比重将继续提高到94.3%。

从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看,目前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二、三产业共同支撑天津经济发展。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53.1∶45.3。研究表明,根据天津城市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资源禀赋和国家的总体部署,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天津都将是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按照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判断,天津市于2007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标志是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间工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到“十二五”末(2015年),基本完成工业化阶段(标志是三产比重超过二产比重)。“十三五”期间(2016—2020),天津市将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逐步过渡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虽依然是天津经济的重要支撑,但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转变,形成以战略性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将达到45%。

从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特点看,与工业发展相衔接,天津市的第三产业(服务业)重点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即高端生产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0%。

因此,站在天津经济发展的视野看“中德”,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的专业定位,为将学院发展成为高职旗舰院校、百年中德、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专业优势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否适应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建设的意见,在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调整优化现有优势专业,巩固制造业专业优势。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涉及到的产业(或领域)与我院现有专业关联较强的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航空航天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重大项目的投入比重大,共有58项(102个子项),总投资2537.3亿元,占44.23%。技能人才需求也很大,总需求31.8万人,占全部总需求的36.1%,新增需求20.2万人,占全部新增需求的51.4%。同时,石油化工产业由于其装备水平的高度先进性和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对机电类技能人才也有很大需求。在“十二五”专业建设中,要抓住机遇,把调整改造、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专业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升现有优势核心专业水平、围绕需求拓展专业组群,巩固并形成更大的优势。

二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新专业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组群。天津市下一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生产业8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重点。这无疑为中德学院专业建设指出了方向。但不是有什么新产业,我们就发展什么新专业,而是要统筹考虑,突出重点,扬长避短,稳步推进,实现传统优势专业做强、新专业做优。航空航天专业组群的建设应依托现有专业优势、根据企业真正需求选准定位,航空航天产业随着“三机一箭一星”等龙头项目落户后,下一步航空产业要重点发展飞机零部件、发动机、机载设备、机场空管设备、飞机维修、物流配送等,航天产业要发展导航终端产品、航天功能材料等,建议航天专业定位于部件制造与维修、总装,航空专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飞机维修方向;新能源产业中天津是全国风电产业的领头羊,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三分之一(风电设备)由天津制造,因此,我们的新能源专业组群应在风能专业上下大功夫,围绕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扩大和丰富专业组群(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制造,直至进一步扩展到发展风机中的叶片复合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等),风能专业的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机电专业的优势并带动其改造提升。与此同时,依托汽车专业的优势,增加新能源汽车方向。

三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新专业要不要建、建哪些、怎么建、课程如何设置、师资从哪来,老专业怎么改,都要坚定不移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这些企业参与是不可能做到专业建设高水平的。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如何创新合作机制,这不仅是长期以来全国职业院校面临的难题,也是摆在中德学院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在应该说我们有机遇,天津这一轮发展是国家战略,大量国家资本投入优势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而且这些投资主体都是行业龙头,无疑给中德学院与这些企业深度合作进行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优势专业改造提升创造了条件和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基础功课做足,利用一切资源、创造一切条件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这是学院“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为“天津工业重大项目与天津高职院校专业对接及人才需求分析实证研究”(VE2011)阶段性成果——中德学院案例分析报告〕

自动化专业技术总结篇8

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十五”期未,xx市编制了《xx市人事人才“十一五”计划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发展目标。截止到20xx年底,xx市人才总量目标达到了37.5万人,增长约9.37%。各类型单位人才队伍的发展呈现不同趋势:国有企业人才总量逐年递减,党政人才和事业单位人才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乡土人才开发步入正规,非公经济领域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对推动全市科技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成为xx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逐步优化,到20xx年底,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9.77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52.75%,成为xx市人才队伍的主要力量。

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逐年递增

自20xx年底至20xx年底,xx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由15.22万增长到19.77万人,总量增长3.98万人,年均增长约为8.7%。其中,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由6.7万人增长到11.08万人,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占有主体地位。

图1 xx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长图(单位:万人)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逐年提升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逐年递增,从20xx年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7.37%增长到20xx年的29.11%。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数从1103人增加到1717人,占总数的0.87%。

图二 专业技术人才学历增长图

 

3、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主力军

在全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占71.46%,已经成为该市专业技术队伍的主力军。

4、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能级结构不断优化

xx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担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逐年递增,专业技术职务能级结构不断优化,20xx年初,xx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684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4.5%,聘任中级职务的有4294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28.22%,高、中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是1 : 6.3。到20xx年底,全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2090人,增长了76.6%,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12%,聘任中级职务的有63352人,增长了47.5%,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32.1%,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调整到1:5.2。

图三 高级职务人数增长图

 

5、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xx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极大地推进了全市“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到20xx年底,除了执行国家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制度,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培养制度外,xx市还先后启动了人才强市百千万人才引进集聚行动计划和人才强市百千万人才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全市已拥有6名部级高层次专家,73名省级高层次专家和315名市级高层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0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3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77人,高级职称人才1.2万人。另外,我市国有事业单位有博士学位人才59人,硕士学位人才613人。

6、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

专业技校人才的培养对于增强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xx年底,xx市事业单位有34505人参加了各种培训,占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75%,国有企业有2178人参加了培训,占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9.1%,通过多年的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得到明显提升,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7、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事业单位是专业技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20xx年底,xx市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才67467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4.13%,如何盘活和用好这些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xx市从20xx年开始,逐步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聘用制作为基本用人制度,用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合理使用和科学评价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热情,自我提高的个人投入不断增加 ,促进人才之间的竞争步入良性轨道。

8、非公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快速发展

非公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xx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非公领域人才数量也快速增长。20xx年初,全市非公经济领域有专业技术人才28180人,到20xx年底发展到110814人,增长了393%,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的56.06,已成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力军。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与苏南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人才密度低

近年来,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保持了较快增长。20xx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19.77万人,人口总量为459.25万人,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是430人。苏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838人每万人口,苏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261人每万人口,从数字对比,可以看出,xx市专业技术人才处于江苏中等水平,远低于苏南地区。

2、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缺乏领军人物,难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xx市按人才规划纲要,培养、聚集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部级高层次人才仅有6名,20xx年底,全市“双高”人才总共有1.2万人,仅有二名“两院院士”,博士学位人员也只有59人,缺乏科技领军人物,难以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专业技术人才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专业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影响区域和行业经济的发展

专业技术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要有较合理的结构和分布,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区域和行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区域结构看,xx市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县以上中心城市,乡镇及以下人才量很低,且近90%为中小学教师和卫生人才,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人才则少之又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处于低量,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分布也不均衡,其中科学研究、金融管理等行业的人才偏低。从专业分布看,教育、卫生、会计、行政管理等类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九层左右。而研究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比例不到10%,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4、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不活,制约人才作用的发挥

虽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但人才活动和人才作用的发挥仍然受诸多因素制约,由单位人走向社会人还需要一个过程,人才就业渠道难以拓宽特别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活,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隐性流动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三、“十一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展望

“十一五”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xx市将抓住和充分利用这个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人才建设提高到关系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走人才强市道路,真正把xx变成人才的磁场,形成以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提升人才的良性循环,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2、加快发展人才总量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

“十一五”是xx经济社会稳步快速的发展时期,能否实现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针对人才总量小,发展速度较缓的现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重点应加快发展人才总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一是加强基础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确保接受高等教育人数逐年增多,加快人才成长速度。二是抓好人才储备工作,减少人才浪费和防止人才流失。三是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制度,继续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是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深化职称改革,不断推进各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梯次发展,进一步提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继续开展专家选拔工作,不断壮大专家队伍,努力建设一支以高级专家为骨干的素质较高、总量适度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展望

xx市“十一五”人才开发规划已经制定,现正在启动实施。“十一五”期间,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培养为重点,以市场配置人才为基础,在重点产业和行业需要的人才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发展非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盘活国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人才保证。面向未来,还必须努力实施“十一五”人才规划项目,进一步加大人才开发投入的力度,努力提高人才资本的使用效率,力争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上一篇:水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供电所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