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的成因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7:12

人工降雨的成因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1

1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意义及问题

实施退耕还林(草)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之后,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使满目黄沙的面貌得到改观,森林覆盖率大大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实行的退耕还林(草)面积相当于东北、内蒙古的国有林区面积。国家为了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出台了许多补贴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差的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有限,他们往往会通过开垦荒林、广种薄收增加经济收入,这样的生活方式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整个地区陷入恶性循环中。退耕还林(草)项目,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有效的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人们逐渐走向发展经济林、生态林的道路,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1]。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土壤侵蚀问题,对农民经济和生活条件也很有利,可以尽快帮助农民脱贫。目前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仍在积极推进中,但工作中也存在者一些问题:第一,地方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不够重视,导致计划完成面积不达标;第二,在工作中一味追求效率,造林的合格率和成活率难以得到保证,一些地区造林合格率只有51%;第三很多地方错把退耕还林(草)工程当成改善生活的捷径,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工程发展的实际目的,不仅影响了土质的改善,对当地的发展改造也不利。

2降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全球气候的变暖使降雨变化幅度较大,降雨方式的改变加快了延河流域的土壤流失。随着气温的不断增高,大气中所蕴含的能量也不断增长,气流变得更加活跃,加快了水分蒸发速度,使大气环流及降水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降雨强度、降雨侵蚀力的改变,打乱了原有的运行机制,最终是土壤的侵蚀力度加重。人类活动加快了降雨变化。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饮用水的质量和需求量逐渐提高,尤其上游水的用水量的增加,加快了水资源的开发。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大肆修建水利工程,截断了地表径流。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人们过度开采地下水源,而地下水是河流水的汇集,开采过度导致地下径流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地下径流减少,严重影响土壤质量,一旦强降雨来临,土壤就会严重被侵蚀。降雨变化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降雨变化主要包括降雨强度、降雨质量、降雨类型、降雨历时、降雨总量等因素有关。雨滴降落时,因重力而加速,与周围空气的摩擦也增加,当重力和摩擦力相互抵消时,雨滴就会匀速直线下降,下降频率越快,对土壤的侵蚀力也就越大。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可以得知,不同时段的降雨强度直接反应出土壤侵蚀程度。此外,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降雨量的瞬间增大带来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2]。

3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自然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使我国延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不断加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推行退耕还林(草)工程,不断加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来改善。通过比对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从1996年至2001年,退耕还林(草)约减少6.9%土壤侵蚀范围,而降雨变化则增加了约56.32%的土壤侵蚀面积,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相互作用增加的土壤侵蚀面积约45.58%。此外在加上降雨变化导致的水土流失,知识土壤受侵蚀面积增长47.56%[3]。降雨变化直接影响降雨侵蚀程度以及土壤侵蚀变化。对延河流域降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准确掌握土壤侵蚀状况,合理高效的开展整治工作。雨水侵蚀力一般通过降雨—径流作用于土层表面,高强度、大面积的降雨和人类生态意识的下降,直接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对降雨侵蚀力相关特征研究还不成熟,研究设施配备不全,对问题把握不明确,使研究到了瓶颈。

4结语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生态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导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明显增加,加快了土壤侵蚀。积极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减慢全球变暖。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土壤侵蚀,减轻水土流失和水土沙化,也可以加快经济发展。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2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雨量;数据异常;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p415.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94-01

自动气象站单轨运行之后,各个气象要素数据异常的处理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温度、相对湿度可内插也可用人工观测的数据代替,风向风速异常只能用人工观测数据代替,而不能内插等[1]。而雨量数据异常的处理相对其他气象要素来说比较特殊,既有无降水时段又有有降水时段这2种情况,且雨量数据不能内插,记录时小时雨量的处理与分钟雨量的处理也有差别。《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1号文件第10条对自动站降水记录不正常,分钟、小时降水量如何进行处理有几点说明[2],现将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异常情况,结合第1号文件中的说明,提出采取的处理方法[3,4],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1无降水现象时出现野值的处理

当无降水天气现象时,无论什么原因造成自动气象站雨量数据有记录的,都应该于整点后数据上传之前及时删除该时段内的全部分钟和小时的雨量数据。

此种情况只需在值班日记中说明,报表不需备注,如以下几种情况。

(1)人工调试自动站雨传感器时所加注入的水量。

(2)当纯雾、露、霜、冰针、雾凇、吹雪造成自动站雨量有记录的。Www.lw881.com

(3)如果不是人为以及自然因素原因造成野值的,应及时找出原因并设法排除,以免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

2有降水现象时雨量数据异常的处理

2.1雨量传感器故障或漏斗堵塞

由于自动站雨量传感器故障或者漏斗堵塞等原因,造成自动站雨量数据异常的,按以下几种方法处理。

(1)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降水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降水量的差值百分率与其他正常时相当,则按正常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值班日记最好也备注说明。

备注:某时至某时自动站雨传感器故障(漏斗堵塞),某时某分故障排除(漏斗疏导通),考虑对总降水量影响不大,故小时雨量按正常处理,j文件分钟数据保留。

如东兴市气象站9月16日4~5时自动站雨量传感器堵塞,4时57分疏导通,因对总降水量影响不大,因此按正常处理,分钟数据保留。但是审核该月j文件时提示(如图1):5时分钟合计与对应a文件正点值不一致。经过查询aws_59626_20090916.rtd文件得知,原来4时57分疏导通之后,由于雨量比较大,从57~59分翻斗记录的雨量值分别为3.9、11.2、9.8mm。但地面测报业务软件中设置雨量分钟数据占2位,也就是说当分钟降水量≥9.9mm时,只记录9.9,所以58分也只记录了9.9mm。因此,造成了分钟雨量合计值与小时雨量不一致的现象。当时分析认为57~59分雨量值比较大,以后肯定会影响到年报表最大降水量的挑取,所以把4~5时的分钟数据作缺测处理。但经过咨询审核科的专家们的一致审核,他们认为处理方法应该为:把分钟数据保留,用11.2-9.9=1.3这个余额量加到后面一分钟,但由于后面一分钟已达到9.8,所以加到前面一分钟,即第57分钟就变成5.2,即1.3+3.9=5.2。之后再重新做b文件a(j)文件。作为原始记录,j文件分钟数据可以保留,当对年报表15个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的挑取有影响时,在作年报表时该时次的j文件分钟数据暂时作缺测处理。

(2)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降水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降水量有明显偏差时(如偏大或偏小),则用虹吸雨量计记录代替该时段的小时降水量,分钟降水量作缺测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注明。值班日记最好也备注说明。备注:某时至某时因自动站雨量传感器故障(堵塞),某时某分故障排除(疏导通),因对总降水量有影响,故该时次小时雨量用虹吸雨量计记录代替,分钟降水量作缺测处理。

(3)有降水现象,因自动站雨量传感器故障,偶有某1min雨量数据缺测,造成分钟合计与小时雨量不一致,若过程降水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降水量偏差不大时,则该小

时雨量保留,分钟雨量作缺测处理。

备注:某时因自动站雨量传感器故障,某分钟雨量值缺测,但对总降水量无影响,故小时雨量按正常处理,分钟雨量作缺测处理。

若过程降水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降水量偏差较大时,则该小时雨量用虹吸雨量计记录代替,分钟雨量作缺测处理。

备注:某时因自动站雨量传感器故障,考虑到对总降水量有影响,故该小时雨量用虹吸雨量计记录代替,分钟雨量作缺测处理。

2.2雨量滞后问题

降水停止之后1~2h内的雨量,如果判定为滞后降水的,则加到降水停止时的那1min。该情况应在备注栏注明。如果判定为野值的,则删除该雨量数据。

3结语

对于自动站雨量数据异常的处理,如果过程降水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降水量差值不大,即当总降水量≤10.0mm时,两者差值≤0.4mm;当总降水量>10.0mm时,两者差值 <4%时,可按正常处理。分钟雨量影响到年报表最大降水量挑取的,作报表时可暂时作缺测处理。当两者差值较大时,小时降水量尽可能用虹吸雨量计记录代替,分钟雨量可作缺测。

整理

4参考文献

[1] 高晓燕,郑雪梅.谈自动气象站转轨运行中日数据的处理与维护[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79.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3

关键词:干旱地区;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设计思路

连续的干旱以及水资源的匮乏,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为了有效地缓解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减少灾害的发生,人工降雨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开始备受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但是,因为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比较淡薄,专业技术以及设计思路过于落后,人工降雨的能力以及水平还是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提升人工降雨作业整体效果以及能力,干旱地区开始结合自身特点,研发了一套完善的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它不但可以将空中的水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提升人工降雨量,同时还给抗旱减灾、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意义。

1 导致形成干旱地区的主要原因

1.1 气候条件

根据我国西北地区来说,每年的平均降雨量为400~800毫米之间。由于西北地区受到“世界屋脊”很大的影响,再加上青藏地区高原具备较高的高原热力条件,南亚季风比较薄弱,传送到我国西北地区上空的气流含量明显加少,就而导致我国西北地区发生干旱现象。其次,由于受到厄尔尼诺条件的影响。在这种条件的作用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温度加高,副热带高压也会随着升高,当东亚季风中的水汽分子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交之后,便会引发我国东部地区出现明显降雨,北方地区出现降雪。反条件的作用下,我国西北地区处于下沉气流状态,常年置于晴天条件,因而出现干旱现象。最后,冷空气缺乏好时机。即使冷空气会给我国多个地域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大部分的冷空气分子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带,在进行偏移时,由于受到秦岭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冷空气无法越过高山,进而不能和暖空气构建成一个稳定的降低环境,因而导致出现干旱。

1.2 人为因素

西北地区的干旱面积在我国总面积中,占比为1:4,大多数的干旱区域被戈壁以及沙漠所覆盖,近几年来,随着沙漠化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这就给我国环境以及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自然因素;第二个是人为因素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占比最大的因素有两点,第一个是水资源开发应用缺乏合理性;第二个是植被被人们大量的砍伐。由于森林植被的缺少,导致西北地区沙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大,当发生土地沙漠化后,就会给西北地区的储水能力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加剧了西北地区干旱的程度。

1.3 人口增长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数量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多,就会影响了水资源的应用,虽然站在人均水量的角度来说,西北地区是较高的,但是这主要是由于西北总人口数量比较少。就一个区域来说,水资源的分布是扩散的,而人类的居住环境是集中地,特备是对于城市化发展的地区而言,因为人口的密集度较高,就会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当然,当人口的密集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就会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例如,西北地区的集中城市,西安,乌鲁木齐等领取,由于人口数量过于紧密,就会使得水资源出现急缺的现象。因而,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就会引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 人工增雨成套技术的主要内容

2.1 我国重点干旱地区主要降水云宏微观结构特征和大气水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首先,以干旱地区的气候条件为依据,对降水云系气候特征以及云场配置关系进行全面的解析;其次,结合现代化的常规探空和加密时次的探空的相关资料,并结合组卫星以及雷达技术进行探测,进而开展降水云系剖面框架解析工作,同时对降水云系动力学特征进行探究。最后,对降水云系整体框架特点以及降水成原因进行明确。

充分借助卫星探测的相关数据来说云层的分布情况进行明确,并将云层高度、云层温度、云层含水量以及水分子分布等信息进行真实的反映,并借助微波辐射来对空中水气体的含水量进行确定,结合飞机探测出的相关信息和地面探测的降水物理框架信息,来对降水云系的主要特征进行评估,根据雷达回波探测的信息,来确定降水云系的降水特点。

2.2 我国重点干旱地区主要云型自然降雨机制和人工增雨技术途径的研究

人工增雨的技术途径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冷云催化增雨方式;第二种是暖云催化增雨方式;第三种是动力催化增雨方式。由于降雨环境以及条件的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增雨方式。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云层情况以及降雨机制,来合理的选择人工降雨的方式以及催化方法。我们可以借助探测数据以及数字模式的方式,结合当地的降雨需求,对该区域的降雨过程以及物理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该区域的自身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人工增雨方式,进而实现增雨效果的最大化。

3 人工增雨监测识别技术

在进行人工增雨时,需要对云层的具置进行明确,并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催化。如果降雨层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子,因而我们可以采用冷云催化增雨方式当作人工增雨催化作的标记。因此,我们要根据云层的不同,来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更多的作业数据,来对增雨的时间以及具体方位进行识别,进而有效的降低错漏作业的发生几率。

近几年来,虽然人工增雨探测技术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但是和西方先进国家进行比较,在技术方面还是存在落后的趋势,已经有因为技术缺少合理的方案以及设备,因而影响应用效果,特备是针对一些重点干旱城市,抗旱救灾缺少完善的探测识别技术,影响人工增雨的质量。

加大对机载监测识别技术的研究力度,例如机载仪器综合处理技术、雷达探测技术以及卫星探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人工增雨的效率。将这些技术进行集中,进而构成一套完善的监测识别技术系统。

云层在构成时,需要一定的空间条件,小到微米,大到几十千米,而物理参数用量设备只可以检测到某个别点,但是遥感探测设备能够对大面积的空间进行检测,但是所获得的数据属于综合性质的,不能获得具体的物理量值。中尺度气象场可以对云层降水的条件进行全面的掌控,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三种设备进行融合,可以获得具体的增雨信息,提升人工增雨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工降雨作为一种利用效果较高的系统性工作,它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降雨数量,同时还能将空中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进而达到抗旱救灾的效果。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这不仅导致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同时还加剧了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发展速率。而传统的人工降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就要采用干旱地区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来加大人工降雨量,进而实现科技水平以及作业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宝太,吴兆峰.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设计思路分析[J].民营科技,2013,04:40.

[2]李宏宇,嵇磊,周嵬,等.北京地区人工增雨效果和防雹经济效益评估[J].高原气象,2014,04:1119-1130.

[3]游积平,冯永基,何婉文,等.基于WebGIS技术的人工增雨指挥系统[J].气象科技,2010,04:504-509.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4

关键词:黄陵县;暴雨洪水灾害;汛期防汛工作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165-03

黄陵县地处于东经109.25。北纬35.58。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雨集中在6~9月,并且降雨强度大,极易受到暴雨洪涝灾害,根据历史记录,我县平均2~3年就发生一次灾害性洪水,有气象记录以来就发生过2001年“7.27”,2003年“8.26”、“8.29”,2010年“7.23”等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其中以2010年“7.23”灾害最为严重,对我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 汛期暴雨洪灾的危害

2012年7月23日发生在黄陵县的“7.23”暴雨洪涝灾害,由于受东南暖湿气流和西北冷空气共同影响,乌云在黄陵县境上空形成涡旋,大雨不歇,在24个小时内,县境内的沮河、洛河、葫芦河一条条河水猛涨,洪水汹涌。横穿县境的沮河县城段河道最大洪峰流量超过240m3/s,超过2003年“8.26”、“8.29”暴雨灾害时最大洪峰流量225m3/s15个单位,达到5~10年一遇洪峰标准。据气象部门统计,全县最大降雨量阿党镇达到229.3mm,平均降雨量为199.8mm。较我县197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量——2001年“7.27”暴雨降雨量176.9mm仍多出22.9mm,达到历史极值。截至26日12时,全县11个乡镇(街道办)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共有15823人受灾,倒塌居民住房89间(孔),损坏居民住房986间(孔),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88户908口人受到威胁。这次降水过程,全县工农业总损失初步统计为8887.21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736.83万元,受灾农作物面积2.9368万亩,交通道路损失1687.71万元,其他损失4874.67万元。特别是沮河沿岸川道农作物、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和通讯线路损失损坏严重,精心扶持培育的川道产业受到重创。

“7.23”暴雨洪水灾害对我县的损失是巨大的,由于我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汛期发生灾害的几率极大,因此,加强汛期防汛工作对于黄陵县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防汛工作者必须吸取以往的经验,总结汛期暴雨洪灾的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性的采取防御措施,更加有效的降低汛期的损失。

2 汛期暴雨洪灾的特点

对我县以往发生的暴雨洪灾灾害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汛期暴雨灾害的特点具有突发性、雨量大、损失大的特点。

2.1 突发性

以“7.23”灾害为例,造成灾害的时间集中在23日上午8时至24日上午8时,在24小时内就已经形成灾害,来势非常凶猛,许多偏远地区由于通信、交通不便,加上部分地区对于防汛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应急措施来不及开展,救援队伍无法迅速的奔赴现场救援,因此,导致了偏远地区损失严重。

2.2 雨量大

雨量大小是暴雨洪灾的最大特点,雨量大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7.23”灾害中,我县平均降雨量达到了199.8mm,大量的降雨造成境内河水猛涨,洪峰流量达到240m3/s,水流极快,远远超过了河道原有的行洪能力,加上当时水库、堤坝等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善,造成洪水泛滥,对沿途的房屋、农作物、公共设施、通讯线路及电力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更严重的是直接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2.3 损失大

从上文的“7.23”灾害的损失数据就可以看出,暴雨洪灾造成的损失,首先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由于汛期暴雨覆盖范围极广而且时间长,导致受灾的人数极多,危害程度大。而且也导致了救援工作的难度非常艰巨。

另外就是对于经济上面的损失,从上文的损失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在此不再鳌述。

由此可见,做好汛期的防汛工作,降低损失已经是黄陵县的重要课题。

3 加强汛期防汛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对防汛工作的认识,提高防汛意识

提高我县人民对于防汛工作的认识是保证防汛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降低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民众提高了防汛意识,才能使防汛工作顺利的开展,才能在灾害发生时避免出现由于不重视导致的执行不到位,才能第一时间参与救援。防汛工作者更是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加大防汛宣传力度,落实防汛措施。并且要注重防汛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在汛期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3.2 加强防汛设施的建设,提高蓄洪能力

灾害发生的原因中,蓄洪防洪等水利设施不够是重要的原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加强对于防汛设施的建设投资是非常必要的。加固河堤,增加水库数量及蓄水量,提高泄洪能力。在增加防汛设施的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防汛设施的建设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3.3 加强与各部门的配合,提高防汛速度

在“7.23”灾害发生之前,气象部门首先预报了天气变化,对于我县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另外在灾害发生时,各个部门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奔赴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救援,上下齐心,使得这次灾害中无人员伤亡,大大降低了灾害损失。因此,可以看出,防汛工作的开展,需要我县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各个部门需要对做好防汛工作多进行交流,加强预警机制和应急措施,提高灾害发生后的救援速度,为汛期工作的快速和有条不紊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3.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黄陵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汛期的降雨特点,这个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从以往的灾害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我县处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加上人为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的蓄水能力下降,河床抬升,河道淤积,造成汛期河水极易超过堤坝。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防汛工作具有长远的意义,在对既有环境的保护同时,还必须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改造,加大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增加植被覆盖率,禁止乱砍乱伐,加大保土护坡工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对做好防汛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利于人民的,利于国家的战略方针。

4 结语

黄陵县的汛期灾害对于该县的发展影响重大,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要使“龙乡”腾飞,加强防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黄陵县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防汛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使得汛期暴雨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但是,加强防汛工作仍然将是黄陵县一个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打赢今年防汛抗洪硬

仗[J].陕西水利,2013,(7).

[2] 新时期防汛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思路[J].江西水利

科技,2007,(6).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5

黄河之水是天上来的吗?是的。

从本质上说,黄河、长江乃至所有江河湖海中的水,以及地面上、土壤里的水都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黄河源头的水是从青海巴颜喀拉山上流下来的。山上常年有冰雪,冰雪融化成水流下了山。而这些雪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冰是降水和降雪结成的。黄河有很多支流,黄河流域还有很多湖泊,它们给黄河送来很多水,它们的水也是从天上降下来的。

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吗?是这样的。不仅是黄河,绝大部分江河的水也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为什么不说是所有江河呢?因为有的江河是内陆河,这种河流了一段以后就在内陆消失了。

水从天上来

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那天上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么多江河没完没了地往海里灌水,为什么海里的水不会漫出来呢?

原来,一方面,海水不断蒸发减少;另一方面,降雨和陆地上的水不断地从江河流进海里补充蒸发掉的水分,从而保持了海里水量的稳定。

地面上、土壤里的水蒸发到天上以后,由于大气温度比地面低,水汽发生凝结,就又变成雨下到地面和江河湖海里了。有些海洋上空的水分,还会随风飘荡到陆地上来。这时候如果遇到冷空气,这些水分就会变成降水下到地面。夏天的雷阵雨,大部分就是当地水面和土壤里的水分热蒸发到高空遇冷凝结后降下来形成的。大范围降水的水汽大都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对我国来说,最主要的水汽源地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我国是季风国家,夏季东南季风把太平洋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送到我国大陆,而西南季风则把印度洋的水汽输向我国。有些水汽辛辛苦苦爬上青藏高原,有些水汽则穿越近乎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千里迢迢来到我国。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这些水汽较难深入我国内陆腹地,但有时也会不辞辛劳到达河套以北地区。还有些水汽是从南海北上访问我国的。春夏季节,偏东风会把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水汽输向我国东北。冬季,偏东气流常把东海的水汽输向我国大陆,这是华北降雪的重要水汽来源。当然,大陆上的水汽也可能随风由一地飘向他处。新疆的降水主要就是本地和大陆上其他地方的水汽形成的。大西洋上的水汽有时也会飞过欧洲前来光顾。

水汽变降水

既然海洋往大陆上输送水汽时是一碗水端平的,为什么水汽经过的地方有的下雨有的不下呢?这是因为只有温度降低水汽发生凝结时才会形成降水。这意味着,要么水汽过山抬升,温度降低产生降水:要么北方有冷空气来,把暖空气抬上去进而产生降水。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干冷空气比海上来的暖湿气流比重大,于是就钻到暖湿空气底下把它举起来。这样一来,暖湿空气只好乖乖地把雨降下来了。

是不是天上降下来的水都能到达地面呢?也不是。降雨开始时,除少量降水直接落入河湖外,一部分滞留在植物枝叶上,其余的则落到地面上。落到地面上的水,一般会向土中入渗。当降雨强度大于土壤入渗能力时,即产生超渗雨。超渗雨会在地面形成积水,并向低处流动汇集。当地面上有洼塘时,积水首先流入洼塘。洼塘填满后,则向更低处流去。许许多多的溪流汇入河槽,最后成为河川径流量。城市中的混凝土地面不透水,降雨除流入下水道外,也有一部分直接进入河槽。此外,由地表入渗的雨水,在补充土壤含水量的同时逐步向下层渗透。如能到达地下饱和水面,并经各种途径渗入河流,就成为地下径流。流入下水道的水,最后也汇入江河。

文章前面讲到了海水在太阳照射下不断蒸发的问题。实际上,地面上、植物枝叶上、植物体本身、农田里、土壤里、水库河湖里的水都是会蒸发的(植物向外蒸发水分叫蒸腾,农田的总蒸发量叫蒸散)。内陆河的水除了人们引用后再入渗、填洼后形成径流的部分外,就是因为消耗于蒸发而入不了海的。

水分会循环

由此看来,水面的水分子经太阳一晒,蒸发到天上去了,水汽到了高空后遇冷形成雨降到地面。水到了地上,蒸发掉一部分,剩下的渗入土壤,流入江河湖泊,归入大海。然后再升到空中,再降下来。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叫做水分循环。水分循环有大有小,大到陆地和海洋间的循环,小到一个地方内部的循环,还有陆地、海洋各自的循环等等。

由于水分的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就是由水分循环产生的。大气圈所含水汽量为1.3万立方千米,全球平均年降水量为5.2万方千米,水汽约10天交替一次。全球河流总蓄水量为1.2万立方千米,河流全年径流量为374万立方千米,河水约12天交替一次。

既然水分是循环的,为什么一个地方得到的水各个时候不一样呢?其实,通过水分循环保持水资源的稳定是就全球在一个时期的总体情况而言的。至于哪一年,哪一个地方,并不是严格循环的。我们头上的天,是一个偏心的老天爷,经常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它今年给这个地方多下点雨,明年又给另一个地方少下点雨,弄得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用不完,有的地方缺得要命。水资源在时间上也有很大变化,今年发水灾,明年闹干旱。因此,我们在和水资源打交道时要讲究科学。

还需要补充一点,有些水资源是难以再生的。高山冰川资源、山前平原含水层的地下水、深层自流水、沙漠地下水、湖盆洼地地下水和湖泊蓄水都是难以再生的。

人工可增雨

既然水资源在有些地方非常紧缺,能不能想点办法呢?于是有人想到了人工降雨。

2004年4月25日至4月26日,北京下了一场雨。雨还未停,就有报道说,人工降雨成就了这场中雨;又说,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降雨作业。截至25日21时,人工降雨飞机在密云和官厅水库上空播撤液氮300升。

这条新闻提到了很多科学问题,有必要加以解读。这些问题包括:人工真的能够降雨吗?为什么撒了液氮就下雨?怎么知道人工降雨的雨量是中雨?

首先要看雨是怎么下下来的。雨当然是从天上下下来的,就是说,下雨之前天上要有水,这些水就是云中的水滴。一个地方常有云彩出现,但不是所有的云彩都能下雨,只有一部分云能下雨。当这种云到达一地上空时,就具备了降雨的条件,但不一定能下雨。当云中上升气流强烈时,会把云中的水滴向上抛。水滴相互碰撞,结成大水滴,并掉下来。然后上升气流又把它抛上去。几经反复,水滴越来越大,最后上升气流再也没有能力把它抛上去了,水滴就会受重力的作用降到地面,成为降水。

由此可见,要想下雨得先有云,还得云中的水滴不断变大。

水滴怎么才能变大呢?水滴要变大必须要有个核心,气象学上叫做凝结核。当大气中缺少凝结核时,水滴是没法降落下来的。这时就需要人类帮忙了。人们在有条件降水的云中施放碘化银、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液氮、尿素、盐粉等所谓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可以起到凝结核的作用,能使雨滴变大,产生降水,或者增加降水。施放催化剂,可以使用飞机,也可以采用高炮和火箭发射。“人工降雨”是科学家早期使用的词。这个词不够确切,容易使人感到通过人工方法就可以降雨,不用考虑天气形势。现在,科学上的准确说法是“人工增雨”。

怎么知道雨是人工方法催化后降下来的呢?科学家说,有时雨不经人工催化就可以降下来,但雨量要小一些;人工催化后,可以加大雨量。有时不去人工催化,雨降不下来,只有人工催化后才能降雨。到底哪场雨是人工增加了雨量,哪场雨纯粹是人工催化下来的,需要进行科学论证,还需要进行对比试验。譬如,选定两个条件相同的地方,一个地方进行人工催化作业,一个地方不进行催化作业。如果实施人工催化作业的地方下雨多于未经催化的地方,就可以认为人工催化是有效的。要做到这点很难,因为各方面条件相同的地方几乎没有,条件相仿的两个地方也难以找到。通常科学家会选择两个气象条件相似的地区,在一处进行多次人工增雨作业,另一处不进行作业。然后对多次作业的结果(比如平均降水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人工增雨是否有效。至于某一次降雨,到底完全是人工催化的结果,还是人工催化增加了降水,或是自然形成的降水,这种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即使进行了统计对比,也难以确切回答。由此看来,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科学问题。所以说,前面提到的新闻中说人工降水造就了中雨(24小时降水量在10-24.9毫米之间或者一小时降水量在2.6-8毫米之间称为中雨)的说法是不够严格的。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6

关键词: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

 

0.导语

因为天气过程的不可重复性,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检验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中最薄弱的环节。科技论文。因此,探索一种简单、科学、方便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建立面向业务、面向基层的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业务系统,已非常迫切。

1.效果检验的原理

根据人工增雨理论和研究,对云体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后,催化剂通过播撒作用和布朗运动、湍流、上升运动扩散到附近云体,形成人工冰核,当云体内冰核浓度达到100个/升时,将引起局部云体内云物理的动力和静力效应,从而使得云体内水汽、云滴转化为雨滴降落地面,增加降水总量。

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其实就是比较人工增雨作业后受影响区域内雨水量的变化。因此,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就是要确定几个数值的问题:一个是作业影响区域及其面积,一个是作业影响区自然降水量,一个是作业影响区实测降水量。用作业影响区内平均实测降水量减去平均自然降水量得出作业后降水增加量,再根据作业影响区域面积和当地水价,得出作业后增加的雨水总量和经济效益。

2.检验的基础和假设

有足够多的降水自动探测站组成足够细的网格,以求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降水沿地表分布情况。目前,各地均陆续建成区域天气自动站网,将为效果检验提供有效的降水分布数据。

人工增雨作业的云系范围要足够大,而人工增雨作业影响的范围有限。这样反演出自然降水和实测降水更为接近实际。

3.参数的确定

参数值的确定是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关键步骤。需要确定的参数值有预计作业影响区域和位置、有实测降水量、自然降水量等。

3.1预计作业影响区和位置

一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产生的人工冰核数量有限。在实践中一般每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发射火箭弹2-3枚或者是高炮弹40发左右。由于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的播撒方法的局限,催化剂催化的云体范围有限,约为5km(火箭作业在播撒起点与终点间,高炮在弹爆点附近,另外携带的催化剂量和催化产生的人工冰核数量有限),其影响范围随过程演变将经过扩大、缩小的变化。由于云体还随高空引导气流向下流移动。因此,作业影响区类似于长轴为引导气流方向的椭圆。为研究方便起见,我们把作业影响区视为一个半径r km、园心向催化点引导气流下游偏离(r-5) km的园形区域。根据有关研究,一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的影响区域面积大约为300 km2[1],由于我们评估时采用区域平均法,为保险起见,可以将影响区域取为S≈450 km2,则r=(450/PI)1/2≈12 km。

3.2实测降水量

这是通过现有区域天气自动站网可以实时取得的资料,其分布以Ws(x,y)来表示。在实践中可以采用Ws(x,y)’=F(x,y,z)’= A+B1*X+B2*Y+B3*Z+C1*(X^2)+C2*(Y^2)+C3*(X*Y)+D1*(X^3)+D2*(Y^3)

+D3*(X^2*Y)+D4*(X*Y^2)+……来代替。

以最小二乘法的方法求解方程。确定最高次幂可以从低阶到高阶计算样本残差平方和与样本方差的比值来确定,当比值<=5%时可以认为该次幂模拟函数能够描述气象要素的分布状态,不再继续更高次幂函数的求解。

3.3自然降水量

对于人工增雨作业影响区域外的自然降水可以从区域天气自动站网中实时获取,其分布以Wz(x,y)表示,实践中可以用Wz(x,y)’=F(x,y,z)’= A+B1*X+B2*Y+B3*Z+C1*(X^2)+C2*(Y^2)+C3*(X*Y)+D1*(X^3)

+D2*(Y^3)+D3*(X^2*Y)+D4*(X*Y^2)+……来模拟。

参数及最高次幂确定同3.2.

4.效益检验

用Wz(x,y)反演出作业影响区内站点自然降水Rz(n),并与实测值Rs(n)比较,降水量单位均为mm。

求取平均增雨量R=1/n∑(Rs(i)-Rz(i)),n为影响区域内站点数,单位为mm。

求取平均增雨率为β=n*R/∑Rs(i)。

增水量以W=R/1000*S*1000*1000 m3=R*S*1000 m3

5.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的实例

2009年4月24日17时在(x0,y0)北纬25.80度、东径114.86度进行催化作业后,24-25日过程区域气象自动站雨量资料及站点地理位置资料(见表-1)。经查天气图和雷达回波显示,降水云团偏东方向移动(90度)。

设作业影响区为半径10km、圆心在催化点天气下游5km点(X=X0+(r-d)*sinθ/111,纬度Y=Y0+(r-d)*cosθ/111, X0、Y0为催化作业播撒中心点,θ为云团移动方位角)即北纬25.8度东径114.9度的圆。将站点位置取北纬25.8度东径114.9度相对位置,并将单位换算成公里,即x’=(X-114.9)*111,y’=(y-25.9)*111。取最高次冪为3次,得自然降水分布函数为

由表-1可见,作业影响区内估测自然降水平均为19.7毫米,该次人工增雨作业后实测平均降水量为29.1毫米。科技论文。科技论文。因此,该次人工增雨平均增雨量为9.4毫米,增雨率为32%,受益面积为314平方公里,增雨量为298万吨,经济效益119万元(以每吨0.4元计)。

表-1:站点降水资料

站 点 Rs X(度) Y(度) X’(km)Y’(km) Rz R 备注

章贡区林科所 30.9114.9747 25.7903 8.2942 -1.0792 30.4 0.5

章贡区橡胶坝 32.2114.9336 25.8728 3.7308 8.0783 33.1 -0.9

章贡区收费站 28.4114.8397 25.8539 -6.6908 5.9817 28.7 -0.3

章贡区通天岩 39.5114.9044 25.9244 0.4933 13.8133 38.9 0.6

章贡区龙村 29.8 115.041125.8142 15.6633 1.5725 30 -0.2

章贡区大学城 28.8114.8803 25.7961 -2.1892 -0.4317 9.5 19.3 估测点

章贡区市政府 32.1114.9275 25.8328 3.0525 3.6383 22.1 10 估测点

章贡区水泵站 29114.8778 25.8375 -2.4667 4.1625 18.5 10.5 估测点

章贡区市防办 33.7114.9283 25.8422 3.145 4.6867 25.38.4 估测点

章贡区农科所 21.9114.9553 25.8078 6.1358 0.8633 23.2 -1.3 估测点

章贡区潭东 0.2114.865 25.7578 -3.885 -4.6867 29.3 -29.1 疑误点

章贡区垇头 0114.8233 25.885 -8.51 9.435 34.5-34.5 疑误点

参考文献

[1]蔡定军等.江西省BL-1型火箭增雨作业技术方法研究[J].江西气象科技,2004,27(2):35-38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7

不是人工降雨是增雨

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利用人为因素让老天爷下雨被称为“人工降雨”。但是,无锡气象台法规处朱主任说,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准确来说应该是“人工增雨”。

据朱主任介绍,所谓“人工增雨”,是指在本来就要下雨的气候条件下,用火箭炮将含有催化剂的炮弹射入高空,然后在高空释放催化剂,达到让本来就要落下的雨水量变多的效果。有专家统计,一般来说,一发炮弹可以催生10亿雨滴。

“并非任何时候都能进行人工增雨。”朱主任说,一般来说在人工增雨前必须要有适宜的云系,即“雨做的云”。就是说,人工增雨必须顺应自然,只能让雨量增大,而非“从无到有”。人工增雨究竟该发射几枚炮弹,也要由云系的大小来决定。有时,炮弹发得过多,非但不能达到增雨,甚至可能形成削雨。

人工增雨的原理

云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随着空气的上升,地面的水汽也被夹带着一起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水汽蒸发掉了,一部分则升人云中,会冷却而凝结,成为云中水汽的一部分。高空的云是否下雨,不仅仅取决于云中水汽的含量,同时还决定于云中供水汽凝结的凝结核的多少。即使云中水汽含量特别大,若没有或仅有少量的凝结核,则水汽是不会充分凝结的,也就不能充分地下降。即使有的小水滴能够下降,也终会因太少、太小而在降落过程中蒸发掉。基于这一点,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根据云的情况(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等),分别向云体播撒制冷剂(如干冰、丙烷等)、结晶剂(如碘化银、碘化铅、间苯三酚、四聚乙醛、硫化亚铁等)、吸湿剂(食盐、尿素、氯化钙)和水雾等,以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干扰空中气流,改变浮力平衡,加速其生长过程,达到降水之目的。

高空的云有暖型云(云内温度在0℃以上)和冷型云(云内温度在0℃以下)。对冷型云的人工增雨,常常是播撒制冷剂和结晶剂,增加云中冰晶浓度,以弥补云中凝结核的不足,达到降雨的目的;对暖型云的人工增雨,则通常是向云中播撒吸湿剂和水雾,加强云中水滴碰并,促使水滴增大。

人工增雨,最理想的天气是作业区上空有水汽含量较丰富的积状云,且云层较厚,云顶高度在6100~12200米,地面有小于10公里/小时的微风。

人工增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高射炮、火箭、气球播撒催化剂法,有飞机播撒催化剂法,还有地面烧烟法等。

过程有趣也有风险

以这次无锡人工增雨为例,气象局在定了计划后,就安排了8个技术人员,自带干粮提前来到了选定的地点蹲守,并对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实时监控。

“同事们一直蹲守到了前天下午,才发现了一朵‘雨做的云’正在向无锡移动。”朱主任说,技术人员先是将这一情况向航空监管部门进行了申请,在确保降雨时段不会有飞机经过后,发射人员选在计算好的时间内将装有碘化银的炮弹通过火箭炮射向了8000米外的高空。

“这时候,你就可以听到一声比爆竹声还要响的轰鸣声。”朱主任说,紧接着碘化银就像烟花一样在高空中散开,幸运的话,噼里啪啦的大雨就会应声而下,出现气势磅礴的雷雨天景象。

人工增雨虽然听上去很美,但其发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人工增雨需要使用炮弹,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由于所发射的炮弹碎片会散落到大地上,因此,人工增雨的场地一般都会选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比如该次人工增雨就将地点选在了太湖边。“不过市民也不用过于担心。”朱主任表示,发射后的炮弹碎片重量相当于鞭炮碎屑那么重,即使落到人身上也不会造成伤害,而且人工增雨区域还会拉起警戒线示警。

费用不低,一次超万元

在持续高温的夏天,来一场人工增雨可以迅速降温,不过这降温的代价也不低。据透露,人工增雨的装备比较昂贵,包括2台运输的装备车,外加霸气十足的火箭炮和装有碘化银的火箭炮弹。用火箭炮进行人工增雨每次花费都超过万元,而有些面积更大的省市甚至需要租用飞机,通过在云中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来进行人工增雨,这样的成本就更高了。

人工降雨的成因篇8

关键词:地质灾害;强降雨;减灾防灾

绪论

重庆市2007年5月、7月先后遭受两次特大暴雨、雷电、冰雹等灾害,降雨量刷新115年来历史纪录,因灾死亡44人,失踪15人,29个区、县751.69万人受灾,受灾学校597所,因灾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15亿元。2010年5月5日夜间开始,重庆18个乡镇达大暴雨,103个乡镇达暴雨。灾害造成31人死亡,89.78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万余人。重庆是我国地质灾害发育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各级政府面临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因此,强降雨天气事件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不容小视。

1 重庆市降雨气候分析

重庆市位于四川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湿度大、光热雨同季、立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同时,由于该区地处我国西部高山、高原与东部平原区的过渡地带,气候除受地形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亚热带季风环境和低空冷气流的制约,故气候变化复杂,多灾害性天气和暴雨。

1.1 降雨

1951-2011年重庆的年平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1000~1200mm,降水比较丰富,2014年10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9.8mm,较常年同期(95.6mm)略偏多1成(图1)。各地降水量在68.5~201mm之间。

1.2 暴雨

2014年10月内,重庆市累计出现9站次暴雨(其中2站次为大暴雨),较常年同期(3站次)偏多6站次,暴雨分别发生在4日、28~29日和31日(表1),其中28~29日暴雨过程为区域暴雨天气过程。“10.28”受高原槽东移及中低层切变线低涡共同影响,27日08时至29日08时,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中西部、主城区出现小到中雨(如表1)。

2 重庆降雨条件下地质灾害特征

在一般性的降雨条件下,雨滴贱蚀、片蚀和地下水的潜蚀,容易使斜坡岩土体强度降低,强降雨天气下的沟蚀、地表侵蚀和地表径流等更加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果出现有较长的连续降雨过程,还会由于降雨渗入影响,造成土体饱和、软化,便为暴雨酿成灾害提供条件[2]。

2.1 空间分布规律

依据现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结合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对重庆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四级划分:不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

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按照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6个片区:长江干流巫山至江津白沙沿岸地带、乌江流域涪陵至彭水段沿岸地带、合川市三汇镇川渝铁路内侧至北碚区皮家山一带、万盛区南桐至南天片区、城口县新枞至葛城镇片区、巫溪县白鹿─西宁至城厢镇片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为5301.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43%。区内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430处,各种类型均较发育,尤以滑坡、危岩与崩塌、泥石流为主。

以潼南县为例,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涪江、琼江及支流沿岸,南部、东北部深丘、中丘地带地质灾害分布密集,呈线状或串珠状分布,具明显条带性;深丘、中丘地质灾害多,而浅丘及平坝区少,具山地性等宏观分布特征。

2.2 时间分布规律

从时间分布规律来看:汛期,当降雨时间较长或大暴雨时,地质灾害具有随降雨同步或滞后发生的特征。非汛期,因岩体差异风化和人类不良工程活动形成的危岩(崩塌)具有随机性。

以潼南县为例,县内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主要是受降雨的影响,表现出同发性、滞后性和不稳定周期性。沿河分布的滑坡在降雨江河涨水时,滑坡后缘裂隙逐渐弥合,稳定性增高,退水时,后缘拉裂缝增宽和增长,稳定性降低。同时,每年雨季6、7、8月更是地质灾害高易发时间段。

3 地质灾害随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与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和性质、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有关。而水在地灾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降雨量变化过程中,最易受到影响的是径流量和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水的软化作用、冲刷作用、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和浮托力作用,坡体产生力学效应。

(1)降雨天气对于滑坡崩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岩土体结构面容易积水,如果岩土体不透水,那么裂隙水会对岩体产生静水压力和浮托力,加速剪切过程,如果透水便会产生动水压力,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不利于斜坡的稳定。强降雨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地下水的大幅度变化,从而可以引起坡体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急剧增加,稳定性系数K快速减小,当K小于1时,滑坡崩塌就可以发生[3]。(2)强降雨对于地面塌陷影响表现在岩土体的性质,塌陷区地表主要是第四系覆盖层,结构松散而且厚度薄,下伏的岩层为剧风化或强风化层,在强降雨条件下,地下水的潜蚀、“真空负压”会消弱甚至破坏土体的结构连接,导致地面土层发生塌陷。

以梁平县为例,梁平县现有地质灾害点共计299处,其中滑坡226处(占75.59%),危岩(崩塌)66处(占22.07%),不稳定斜坡3处(占1.00%),泥石流2处(占0.67%),地面塌陷2处(占0.67%)。区内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为降雨、地震、河流侵蚀冲刷和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等。其中降雨,尤其是暴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区内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都与降雨有关。

区内降雨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082.2mm,降雨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8.75%。暴雨具时间短、强度大、来势凶猛的特点,来不及沿地表排泄而渗入地下,致使斜坡土体饱和,自重加大,动水压力急剧增大,而导致土体沿斜坡下滑,形成滑坡灾害。据本次调查,梁平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点90%以上的主要诱发因素均为降雨或暴雨(如表2)。

(1)梁平县中的危岩致灾即发生崩塌灾害中降雨影响为大气降水渗入岩体裂隙,溶解可溶物质,加速了裂隙的扩展与贯通。在暴雨季节还可产生暂时性水压效应,促进危岩体向崩塌破坏发展。(2)不稳定斜坡灾害中降雨的影响为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致使斜坡土体饱和,自重加大,动水压力急剧增大,而导致土体斜坡不稳定,形成地质灾害。(3)泥石流灾害中降雨的影响为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大量汇入沟口地形狭窄段,水流冲刷能力加强,这是形成泥石流的主因。

4 防治对策

(1)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监测预警工作。强降雨天气,虽然是一种小概率的天气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诱发的地质灾害却能造成不可预见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好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气象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应开展合作,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4]。(2)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明确防灾重点路线。鼓励群众计入到“群测群防”工作中,掌握必要的灾害自救常识,减小损失。(3)加强排水,做好抗冲刷防护措施。(4)加强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影响的研究。绝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与强降雨天气是吻合的[5]。就这一点对地灾进行深入、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提出强降雨地区减灾、防灾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蒋智,况明生.重庆地区近57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Z].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

[2]李晓.重庆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3).

[3]崔云,孔纪名,倪振强,等.强降雨在滑坡发育中的关键控制机理及典型实例分析[J].灾害学,2011,3(26).

[4]于怀昌,李亚丽.广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极端低温天气条件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11(2).

[5]王朝阳,甘建军.气候变化诱发地质灾害及其对策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0,NO.26.

上一篇:自然现象的形成范文 下一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