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医疗诊断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2:41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1

【关键词】移动医疗系统 智能手机

移动医疗系统是使用各种移动通信技术来为大家提供各种医疗服务和相关信息的智能系统,例如,可以利用PDA和移动电话等为大家提供多种医疗健康类App和其他医疗服务。例如,卡塔尔电信便专门开发出移动医疗平台,并为广大用户建立了移动医疗账户,以便于大家支付各种移动医疗的费用。移动医疗系统可以实现医院各种资源的共享,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显著降低各种医疗错误的出现。

而目前,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各种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应用十分广泛,为移动医疗系统的应用提供了 坚实的设备基础。于是,人们可以利用各种智能手机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医生也可以通过各种医疗信息平台,用短信、彩信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上医讯、预约挂号等多种医疗服务。

1 利用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医疗的诊断

利用智能手机可以实现移动方便快捷的移动诊断,我们以超声诊断系统和手机听诊器为例进行分析。

1.1 超声诊断系统

超声诊断对于及时了解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估据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大约有70%的人口无法享受到此种诊断方式,尤其是一些医疗调教较为落后的国家,不具备使用超声诊断 的条件。此时,我么便可以积极的将智能手机融入移动医疗系统中,实现移动医疗的诊断。利用各种技术,我们可以在智能手机之中插入移动超声探头,实现超声显像的手持操作。便于随时随地的超声检查和诊断。另外,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移动超声探头进行诊断之后,还可以将扫描得到的图像通过手机网络或者Wi-Fi进行远距离的传输,例如,可以传输至专业的医生手中,便于接受进步一的诊断。

1.2 手机听诊器

目前,有研究表明,在智能手机中插入特殊的听诊器,可以实现移动听诊。例如,在利用移动手机听诊器对幼儿进行诊断的时候,因为患儿在吸气时肺部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所以,可以将听诊器的一端插入手机的音频插口中,并将麦克风模块放在指定的位置。开始听诊之后,麦克风便会将患儿呼吸的声音通过智能手机上传至特定的服务器中。于是,服务器便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应标准对接受到的声音样本进行仔细的比对和详细的分析。在诊断结束后,通过网络将最终的结果传输回智能手机中,便可以有效的判断患儿的病情。

2 利用智能手机实现移动监测

通过使用各种嵌入式的移动技术,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实现移动监测,方便大家随时随地的进行自我健康检测。例如,对于行动不便,不方便频繁到医院接受各种健康检测的老人,便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来实现自我健康监测,随时随地的观测自身的健康水平。在具体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手机内置和外置的各种“健康管理模块”,对自己身体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例如血压和心跳、呼吸等。然后,再利用智能手机,将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发送至医院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医院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在接收到老人的相关数据信息之后,便可以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检测服务,对老人传输的相关健康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并按照老人健康的实际状况,给出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建议。然后再通过网络,将最终分析得到的具体结果和建议传送会老人的智能手机上。老人们在即受到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数据后,便可以按照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等,或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保证自身的身体健康。

3 利用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医疗咨询

目前,各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健康医疗类App 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发挥出日益重要的医疗服务作用。例如各种“口袋体检”和“用药助手”还有“春雨掌上医生”等,都是目前使用率较高的医疗类App。仔细分析这些医疗类App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应用可以帮助大家实现对自身许多健康指标的随时随处的监测。例如,脉搏和血压等,一些应用还可以“解说”医院的一些检查报告,或者实现与医生的在线交流,几乎称得上是 手机里的“移动医院”。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利用智能手机来接受移动医疗服务,

一旦发现自身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并可以利用周集中的移动医疗系统, 先进行自我检测和症状自查, 大概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者 在线咨询相应的专科医生,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或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详细检查和治疗。

4 医院利用智能手机实现高效救治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只能事后实现对自身健康的监测和医疗咨询,而对于医院来说,也可以积极的利用智能手机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高效救治。例如,对于挽救危急患者十分重要的急救工作来说,便可以在救治过程中积极的利用智能手机。于是,在送病人去医院的路上,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将检测到的患者的各项体征数据等及时的传送会医院。而医院的数据中心在接收到相关数据之后,便可以立即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抢救方案。于是,在患者还没有到达医院之前,医院便已经了解到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做到心中有数,救治工作也可以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后更加顺利高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耀东,王明宇,杨吉江.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健康管理与急救系统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03).

[2]张茜,李彬.浅析交互式镜像技术实现医疗卫生系统平台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06).

[3]张巨发,段昌奉,熊海浪.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医院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3(02).

[4]孟,朱天宇.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新移动医疗系统模式[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07).

[5]尉建锋,叶建统.基于智能手机的医院移动应用探讨和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13(07).

作者单位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2

智慧医疗源自IBM的“智慧地球”战略,该战略大致内容为:将感应器嵌入或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连,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智慧地球”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6大领域。

根据信息互动主体不同,智慧医疗的业务范围大体可以分为智慧医院服务、家庭自助健康系统等3个部分,涉及数字医院、移动医疗、医疗物联网等5个领域。

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数字医院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还包括以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病人健康状况以及医疗信息为核心的医生工作站;提升应用是指远程图像传输、海量数据计算处理等技术在数字医院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包括远程探视、远程会诊、自动报警、临床决策、智慧处方等。

家庭自助健康系统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性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照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

智慧医疗具有以下6个特征:

互联互通 不论病人身在何处,当地被授权的医生都可以透过一体化的系统浏览病人的就诊历史、过去的诊疗记录以及保险细节等情况,使病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一致的护理服务。

协作性 这个体系的实现可以铲除信息孤岛,从而记录、整合和共享医疗信息和资源,实现互操作和整合医疗服务,可以在医疗服务、社区卫生、医疗支付等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协同工作。

预防性 随着系统对于新信息的感知、处理和分析,它将可以实时发现重大疾病即将发生的征兆,并实时实施快速和有效响应。从病人的层面来说,通过个人病况的不断更新,对慢性疾病或其他病症都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有效预防病情的恶化或者病变的发生。

普及性 为了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智慧医疗可以确保农村和地方社区医院能与中心医院链接,从而实时听取专家建议、转诊和培训,突破城市与乡镇、社区与大医院之间的观念限制,全面地为所有人提供更高质量和惠民的医疗服务。

创新性 推进医疗技术和临床研究,激发更多医疗领域内的创新发展。

可靠性 在允许医疗从业者研究分析和参考大量科技信息去支撑诊断的同时,也保证了这些庞大的个人资料被安全的保护和储存,严格控制,只有被授权的专业医疗人员才能够使用。

与大多数国家类似,我国的智慧医疗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正从临床信息化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阶段,部分城市相继提出了智慧医疗的建设理念和方案。下面为大家列举一些城市智慧医疗的开展情况。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联合支付宝打造“移动智能医院”。患者可以用支付宝钱包完成付款,免除窗口排队缴费的麻烦;检验报告出来后,患者可在手机上直接查看报告,无需再到医院打印提取。

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这种多功能 “通柜机”可实现自助挂号、预约取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自助打印等功能,患者在机器上不仅可以查询门诊就诊流程、医师出诊信息、专家介绍、物价信息、检验结果等,还可以自助打印化验单、取药单等,像在银行 ATM 机上操作一样便捷。机器上也可以直接进行银行转账服务 ( 除信用卡以外的所有银联卡) ,缴费时再也不用在窗口苦苦排队了,而且每个操作环节均只需花几十秒,大大缩短了排队时间。

宁波市民可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预约包括湖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曙口腔医院在内的28家医院的2700名专家的号,也可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此外,市民足不出户,利用数字电视就可完成预约挂号。下载手机客户端后,市民可预约挂号、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医院信息、智能导诊、查阅健康资讯。医院信息查询功能可帮助市民方便地查到医院介绍、科室医生、医院周边情况和交通导航等信息。智能导诊可帮助市民初步判断自己的病情,并推荐合适的科室和专家。电视预约挂号则可帮助不熟悉互联网的老年人解决“挂号难”的问题。高清互动电视用户可通过数字电视“爱宁波,惠民生”信息屏中的预约挂号栏目实现医院检索、专家信息查询和预约挂号。预约完成后,平台将向用户指定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验证码,用户凭短信验证码在就诊当天到医院取单即可。

厦门目前在试点健康“医疗云”,为市民提供全程医疗、保健、康复等一体化服务。下班回到家,躺在舒适的保健床上,你的血糖、血压、心率等多项身体指标信息就会立即被收集并发送到医疗云数据中心,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析处理,你的手机不久就会接收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短信。若是身体状况欠佳,会有私人保健医生直接联系你,告知你要注意哪些事项。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率先开通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用户扫描微信二维码或搜索“粤北人民医院”添加关注,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即可用手机完成预约挂号、缴费、查看候诊通知和检查检验结果等就诊流程。关注“粤北人民医院”公众号的用户可通过微信直接查看医院专家信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专家并预约挂号。在就诊当日,患者只需通过微信支付挂号费,即可挂号成功。在医院的公众号内,点击“医疗助手”中的“候诊通知”可以查看候诊人数,大大降低了患者就诊的等待时间,用户可灵活安排其他日常事务。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3

人工智能诊治癌症的机理

利用人工智能诊治疾病是人类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而且,这一计划早就有一些初步结果,例如2007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就推出了人工智能软件――沃森医生(Watson)。现在,人们特别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去征服某些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如癌症,而且也已经进入实践,并且有不小的收获。

要让人工智能诊治癌症,第一步需要人工智能有像人一样的感知,即知道周围的环境,尤其是生物体和人的机体环境,什么是正常的机体,什么是异常的机体,甚至是癌变的机体,尤其是只具有微小变化的机体,例如,只有几个发生癌变细胞的乳腺或肺。

第二步是,人工智能不仅要感知正常和异常机体的不同,还要理解为何有这样的不同,是癌变引起的不同,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不同。最后第三步才是判断和决策,即得出结论,在感知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向医生提供对某个个体检测的结果,是患癌还是没有患癌,抑或是患了其他疾病。

要让人工智能感知和理解人体环境和器官,就要让其学习,包括利用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这两者有时是相互结合的,同时也是相互渗透的。大数据学习和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强项,可以达到比人类能力强几百倍几千倍的快速数据运算、分析和理解。而在癌症诊治的深度学习上,更需要人工智能像人一样进行学习,例如对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拍摄的人体各种部位,以及深浅度不同组织的图像要有正确的感知和理解,如对X线图像、磁共振成像和CT扫描图像的感知、解读,并得出结论,即诊断。

但是,人工智能的癌症诊治深度学习并不仅限于对癌症和正常组织图像的解读,而是包括更多的深度学习的内容,例如,对癌症标记物和特异分子的识别。

癌症诊治的人工智能学习内容

2016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癌症登月计划”,由副总统拜登全面负责。“癌症登月计划”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让人工智能进行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以识别癌症。为此,美国能源部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癌症研究所合作,提出了“高级癌症计算解决方案的联合设计任务”,这个项目就是致力于解决三个基于计算机学习的人工智能抗癌难题。

首先是从认识癌症的分子层面学习,要让人工智能了解RAS/Raf通路的蛋白质相互作用。RAS基因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是致癌基因,存在于30%的癌症患者中。1982年,美国科学家温伯格等人从膀胱癌细胞中克隆得到第一个人类癌基因,由于它和之前发现的鼠肉瘤病毒基因C-RAS高度同源,因此被命名为RAS基因。RAS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内侧,为GTP/GDP结合蛋白(GDP为鸟嘌呤二核苷酸磷酸,GTP是鸟嘌呤三核苷酸磷酸),通过GTP与GDP的相互转化来调节信号通路的传递。由于RAS蛋白的相对分子量是21千道尔顿(kDa),故又被称为p21蛋白。

之后,人们又发现了RAS蛋白的直接效应因子Raf-1蛋白激酶。Raf-1激酶对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有重要作用,利用这些作用可以知道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找到治疗癌症的药物和方法。

“癌症登月计划”让人工智能进行的第二个学习任务是,进行临床前的药物筛查。这是一种研发癌症药物的预测模型,在临床试验前进行最大化的药物筛选,为癌症病人提供精准医疗方案。具体而言是对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时的癌症数据进行筛选,结合小鼠模型中的新数据,通过反馈循环让实验模型指导计算模型的设计,建立肿瘤药物反应的预测模型。其实,这也是基于特殊数据和大数据的学习和分析。

“癌症登月计划”让人工智能进行的第三个学习任务是,学习和建立人口模型。这就要求人工智能根据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所患癌症的种类、不同的医疗体系等,从数百万癌症病人的病历数据中自动分析,从而获取最佳治疗策略。当然,海量病人的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制公司和第三方付款机构。

可以看到,美国的“癌症登月计划”中的人工智能学习并不包含肿瘤图像的识别,所以人工智能诊治癌症的学习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内容。

人工智能帮助诊治癌症

人工智能对癌症的识别和诊断首先体现于对癌症数据的解读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癌症基因和基因组的识别和解读。

机器学习(算法)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基本内容,其中,数据的输入、输出、赋值等运算可以让人工智能对某一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出初步结果。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加拿大西方大学的罗根等人研发了一套算法,通过对基因数据的分析得出最可能的有效治疗癌症的方案,并且让该治疗方案变得更加个性化。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套含有40个基因的数据,这些基因可以在90%的乳腺癌中找到。在接受试验的近350名癌症病人当中,至少都会接受紫杉醇或吉西他滨一种化疗药物治疗。之后,研究人员让人工智能对数据展开处理并找出药物与病人基因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显示,同时接受两种药物的治疗有效率为84%,只接受紫杉醇的治疗有效率为82%,只接受吉西他滨的治疗有效率则在62%~71%之间。

这就为医生提供了选择更好或最佳治疗方案的决策基础,例如,在上述方案中,医生选择对病人同时使用紫杉醇和吉西他滨,可以达到最高的84%的治疗有效率。

2016年,日本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的人工智能软件能够准确诊断出女性患者所患的罕见类型的白血病,而且,这种软件对肿瘤大数据的提取和分析是其优势之一,它仅需要花费10分钟时间就能够对临床肿瘤研究所提供的来自2000万名女性的遗传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做出诊断。

但是,最早开发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的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更是走在了前面。

沃森癌症医生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之前推出的人工智能软件――沃森医生诊治疾病是建立在对大数据的检索、使用和算法之上。沃森医生储存了数百万的文档资料,包括字典、百科全书、新闻、文学以及其他可以建立知识库的参考材料。沃森的硬件配置可以使它每秒处理500GB的数据,相当于1秒阅读100万本书。

沃森在面临一位就诊者的时候,会进行一系列的算法,包括语法语义分析、对各个知识库进行搜索、提取备选答案、对备选答案证据搜寻、对证据强度的计算和综合等。此外,沃森医生还可以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迅速给出诊断提示和治疗意见。通过这些程序进行诊断,沃森的诊断准确率达到73%。

现在经过多年的改进,研究人员把沃森医生的突破之一选择为对癌症的识别和诊断。最近,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美国著名的基因公司Illumina进行合作,在沃森医生的基础上,专门进行癌症基因组的标准化测序和解读,以诊断癌症。根据这个目标,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发了一个新的专门对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的软件,即沃森基因组(相当于专门诊治肿瘤的专科医生),并将这个软件整合到Illumina公司的Base Space和肿瘤测序计划中,这就可以让沃森基因组使用Illumina公司的实体肿瘤分析面板TruSight Tumor 170。TruSight Tumor 170汇集了一套整合DNA与RNA的靶向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包括突变与微缺失、基因扩增、基因融合以及剪接变异,使得肿瘤谱分析从一系列单基因检测向多基因检测转变,为肿瘤基因组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图。教会机器识别这些肿瘤基因数据,可以快速辨识和诊断肿瘤。

新的智能软件融合后,沃森基因组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读取TruSight Tumor 170生成的遗传信息文件,梳理专业指南、医学文献、临床试验汇编和其他知识来源。然后,系统将生成包含每个基因组改变的注释报告。使用沃森基因组可以大幅减少解释结果所花费的时间。比较起来,研究人员也可以使用TruSight Tumor 170进行癌症基因的检测,但是,速度很慢。沃森基因组在几分钟内做的事情,研究人员一般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做完。

不仅在速度上沃森基因组可以比人类快得多,而且在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提供治疗癌症的方式上,沃森基因组与临床大夫和肿瘤专家提供的方案基本一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夏普尼斯博士研究了1000余名癌症患者的数据,发现在99%的病例中,沃森基因组提出的治疗建议与分子肿瘤专家团队提出的治疗建议相同。此外,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旗下的沃森健康的副总裁哈韦还指出,在30%的肿瘤病例中,沃森基因组还发现癌症专家遗漏的一些细节。

基于这些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教会人工智能诊治肿瘤大有可为。现在,美国20个专注于基因组学和肿瘤学领域的癌症研究所,包括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肿瘤研究机构正在进一步培训沃森基因组,以便让沃森基因组能更快和更好地诊治癌症。

对癌症图像的智能解读

诊断癌症不仅要靠解读癌症特有的基因、分子标记物等,还要认识和判断采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式拍摄的人体肿瘤的图像,这既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内容,又是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诊治癌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个方面,人工智能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2016年8月,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癌症》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软件在解析乳腺X线图片时比普通医生快30倍,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更是高达99%。这个癌症诊断软件可以直观地将X光图片的信息转译成诊断信息,方便医生快速对病人病情做出判断,避免耽误病情。

即便是肿瘤科的专科医生,对诸如X线片、CT和核磁共振成像图片的解读都不会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且有很多误读。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癌症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年美国大约有1210万人接受乳腺X线图片检测,其中差不多有一半人在X图片上会出现阳性结果,但实际上是假阳性。为此,又迫使大量女性为了求得安心而进一步接受乳腺活组织检查,进行这一检查的人每年有160万人左右,其中20%的女性根本就没病。这给许多女性和其家庭造成极大经济和精神负担。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研究人员打算从人工智能着手来解决X线图片识别癌症的假阳性问题。卫理公会医院的研究人员设计的这个人工智能软件能够扫描病人的X线影像结果,能采集诊断特征,并将乳腺X线影像结果与乳腺癌亚型进行关联。此后,医生可使用软件的分析结果来精确预测每个病人是否有患乳腺癌的风险。

利用这个人工智能软件研究人员解读了500名乳腺癌病人的乳腺X线影像结果和病理组织切片报告,同时,研究人员还安排各种相关医学数据企图迷惑人工智能软件。另一方面,让两名肿瘤科的权威医生进行同样的看图诊断。人工智能用几个小时就完成诊断,但两位乳腺癌专业的权威医生却花了50~70小时才完成对50位病人的诊断。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4

“BAT全覆盖”

医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仍属于稀缺资源,这种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看病难的问题,而我国医疗长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居民又过多依赖大型医院,更加加重就医矛盾,一号难求现象频发。因此,便捷快速的预约挂号成为用户对医院资源最大的需求。智慧医院是在智慧医疗概念下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从狭义上来说,智慧医院可以是基于移动设备的掌上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手机的移动便携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

目前该掌上智慧医院医疗平台已具备了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导诊查询、就诊记录查询、移动支付等功能,患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即可完成以往需要排队才能完成的各项手续,通过选择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宝服务窗进行操作,按照约定时间直接就诊,不用长时间来排队挂号、缴费,门诊就诊更加便捷。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俊说,掌上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创造了三个“全国首创”。一是依托全国最大健康服务平台“健康之路”的技术力量,在全国首家同步上线了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三大移动应用服务,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手机应用人群的需要,让患者使用更加便利。

二是全国首创具备服务单管理功能。与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管理相类似,该平台汇总患者在院内接受的所有医疗项目的缴费记录,方便查询,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三是全国首创掌上应用和第三方机构地面团队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智慧医院不仅仅只是依托手机应用程序,还需要地面推广团队的持续运营服务和宣传教育,让广大患者使用更简单,更易培养患者的使用习惯。

除此之外,该平台还是湖北省首家提供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全流程的在线服务,将线下线上打通,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选择在线上或线下缴费。

移动医疗服务领域资深人士“健康之路”CEO郭世俊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国推行掌上智慧医院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BAT全覆盖”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张先生用手指滑动着手机触屏,兴奋地说:“之前可以用手机挂号,现在还可以用手机支付,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都能用,这下看病就更方便了!”

刚刚挂完号的周女士说,平常上班工作紧张,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等流程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现在用手机平台看病很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她满意地表示。

而对于患者来说,最切实的感受就是就诊方便了。在医院门诊,一位姓周的女士刚刚挂完号,“我们上班族,工作很紧张,以往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什么的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她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我感觉很贴心!”

掌上智慧医院的美好未来

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医疗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医疗费用的攀升。智慧医疗使从业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生、医疗研究人员、药物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跨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振邦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业务语言组件,在授权许可范围内,共享患者的病历信息,以供医护人员随时查询,为预防、诊断、康复提供可靠参考。这保证了患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一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振邦智慧医疗系统融合了中西方医疗方法与技术。中医医院将中西医各类临床信息整合成标准化、可计算的模型,使医务人员可以准确制定融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案。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不是振邦智慧医疗系统的全部,当前振邦正在大力发展的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设备、个人医疗信息门户、远程医疗服务和虚拟医疗团队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智慧的医疗的建设,也将助力于中国建设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未来,当智慧元素融入整个行业,医疗信息系统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进化,并对医疗卫生行业,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与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落实,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中国移动还致力于推动医院诊疗服务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在医院信息系统与通信系统融合的基础上,中国移动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视频等多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呼叫中心、视频探视、移动诊室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有效互动沟通。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电子医疗”服务体系,可以为医疗服务领域带来四大便利:一是把现有的医疗监护设备无线化,进而大大降低公众医疗负担;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三是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各参与主体间共享互通,将有利于医疗信息充分共享;四是有利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现代化,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5

关键词:动物模型;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1-0083-02

Study on the Expert System of Animal Model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Evaluation

CHEN Lei,LI Haiqu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expert system of animal model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evalu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CM clinical expert system.And mentioned multiple funcitons and the key techniques of the animal mod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evaluation expert system,then prospected and discussed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Animal model;Expert System

专家系统便是具有如同人类专家一般,能对特定领域的问题做判断,解释及认知的一组电脑程序。但由于此特定领域可大可小,且对“认知”的定义亦有不同解释,故可有小如某些所谓“汽车辨识专家系统”,只能依照汽车外型等几项特征辨识十种车。亦有大如某些实验阶段的超大型医学专家系统,可依据12万个不同的医学表征分辨8千个疾病。尽管专家系统的定义未明确,但基本上,当此系统所能处理的问题其复杂性及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相近或高于人类专家,且其表现亦相近或超过人类专家时,便可称之为专家系统。

1 中医临床专家系统的研究情况

中医临床专家系统,是模拟中医领域专家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推理方法,并作出诊断的智能计算机程序。1979年研制成功的“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程序”。它模拟了中医关幼波教授治疗肝病的临床经验,是一个实用的和具有辨证、治则、立法、方药、医嘱和计价等多种功能的专家系统。该系统使用了模糊数学、模糊综合分析、加权求和阈值运算及浮动阈值等数学模型和模糊推理技术。而后利用模糊数学和人工智能网络理论我国相继研制出“刘渡舟教授诊疗心病的专家系统”、“董建华教授诊疗胃痛、胁痛的专家系统”等中医专家诊疗系统[1]。

2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与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的差别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与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都是应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中医诊断的过程,因此二者在原理、知识表达、数学模型应用、程序设计等方面有很强的一致性。但二者又有以下两点明显的区别。

2.1 应用对象不同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是用于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进行诊断,而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是对临床患者进行诊断。诊断对象不同决定了二者在知识获取途径及知识库建设方面有所差别。

在知识获取方面,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应该总结、归纳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学术观点及与该专家领域知识相关联的中医理论知识,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则应该总结、归纳中医动物实验专家的动物实验的实践知识及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

在知识库建设方面,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面向的对象是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根据动物实验的实验条件标准化等特点,动物模型的饲养条件(居住条件、饮食、饮水、劳倦程度等)具有一致性,这就大大简化了诊断因素知识库的内容和复杂程度。因此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比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在知识库建设方面更简单易行。

2.2 应用价值不同

由于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面向的对象是临床患者,尽管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程序处方符合率已经达到97.7%,但临床诊疗是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目前还没有将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更多的是处于实验阶段。从目前来看一般实际临床中往往应用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进行会诊或起经验积累、学习、辅助治疗的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家诊疗系统并不十分完善,离真正的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中医临床诊疗专家系统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比之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则实用价值更大,因为此系统主要是应用中动物实验中,且与原有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方法相法有很大进步,一旦通过鉴定即可广泛推广使用。

3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首先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是数据处理,应用模糊数学公式进行模式识别即推理机的功能,即本实验所研制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程序的功能。其次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应有人工智能,即知识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等高水平专家系统的功能。其技术路线可通过图1表示。

具体应实现以下几方面功能。

3.1 建设有中医证候动物实验专家水平的知识库

首先应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最好是部级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正是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专家知识与经验的积累。知识表达具有清晰性,表示模式简单有效,便于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进行评价推理和对知识库的搜索。

3.2 应具有知识获取能力

知识获取能力包括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较好的采集(通过数据和观察两种方法),知识录入的良好的人机界面以及高性能的知识编辑器。

3.3 应具有知识推理能力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专家系统的求解策略和推理思维应与动物实验中具体推理思维过程尽可能一致。其推理策略主要是寻找最佳的模糊识别方式,建立最佳的数学模型进行动物模型评价。

3.4 应具有咨询 解释能力

要求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专家系统运用知识表示模式所表示的知识的过程易于被人们接受,即知识操作的过程能被计算机跟踪和表达,并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3.5 应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功能

这也是专家系统研制过程中最有难度和最有价值的功能。只有实现了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人工智能功能,专家系统才能最大程度的模型专家进行科学评价,同时根据动物实验的实际情况智能地对数学模型、参数进行修改,使其日趋完善。

4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专家系统的关键技术环节

4.1 四诊症状收集与数据转化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症状进行诊断,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诊断也不例外,在望诊上观察方法与临床一致,只是在具体表现和语言描述上需结合动物的特点。中医闻诊包括嗅觉和听觉。在证候动物模型的诊断中由于动物实验条件标准化的特点闻诊一般可不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可考虑应用生物膜换能器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在问诊方面临床中如饮食、二便等问诊内容在动物实验中可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直接收集到,且信息的准确度高于临床。实验动物舌诊可通过观察进行[2],也可通过扫描电镜观察[3],还可以应用高精度彩色全息照相技术进行研究。脉诊可通过测脉搏,如脾阴虚的数脉,也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脉象图等方法。四诊症状收集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并依赖于其它相关学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把四诊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到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症状,通过语言来描述其程度的不同。一类则通过仪器测得,通过数据来描述。

4.2 隶属函数选择与权重值 截集λ值的设定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症状评价中有一类评价指标如体重变化值、肛温变化值是以数值的形式表示,就要求建立合理的隶属函数。因此隶属函数及系数应在实验过程中不段调整以达到最佳。权重值也应随着实验样本数的增大进行调整使其更为合理。λ值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值因此又称浮动阀值。但在动物实验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对稳定。以上几个因素的初始值确立应主要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立。初始值确立后一方面随实验样本数的增大进行调整,比如通过训练迭代法。另外可通过专家系统自身的自学习功能进行调整。

4.3 人工智能的实现

人工神经网络[1]是模拟人脑功能建立的,采用分布式记忆存储法和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式,并且具有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适合处理连续的、模拟的、模糊的和随机的信号。而B―P神经网络是多层误差回传网络,是目前在生物控制、文字处理、语音理解与合成、图像模式识别及问题分类诊断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是利用大量已知样本来训练网络各层之间(输入层、输出层及隐含层)的连接权,通过自学得出最佳的模式分类器。

5 讨 论

专家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在医学专家系统的研制过程中,必需有医学领域的专家、计算机程序设计专家等多学科人员参加,才能研制出高水平的专家系统。一个专家系统也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因此它同传统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也需要经过对相应的领域知识的分析、总体模块设计、编写程序、调试、维护和完善等阶段,在各个阶段也会用到与开发传统程序相同的一些技术和手段。但是,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它在知识获取、知识推理等方面又与传统程序有明显的不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专家系统实质是将模糊数学、神经网络、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又可称为人工智能网络、模糊控制等,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马斌荣.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中医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8.

[2] 程志清,吴玉芙.SD大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20(3):1-3.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6

如今政策正式落地了,还会有多少企业“相中”“互联网+医疗”呢? ”

《意见》指出,到2018年要实现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到2025年要实现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的十一个重点行动领域: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以及人工智能。

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全面呈现了医改决策层当下对互联网+医疗的思考图景。总体而言,互联网在健康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应用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两点:便捷和普惠。

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互联网+医疗不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而是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互联网+医疗的基本内涵

首先是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关于互联网究竟能够提供怎样的医疗卫生服务边界上并不清晰。虽然当下的政策并不允许在线诊断的发生,但是有很多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者相信,在线诊断是发展趋势。

当然,这样的分歧只能留待时间去解决。但很明确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一个必备条件,这就是信息共享。否则在传统的由信息孤岛组成的医疗体系中,互联网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二点是便捷的服务。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应用所产生的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便捷,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这种便捷性再一次大大提高。

从已有的实践看,移动互联网在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都已经有所应用,包括很多掌上医院、送药O2O等。而这也正是指导意见中所提出,希望利用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服务。

第三点是远程医疗。这是诞生远远早于互联网医疗概念的医疗服务形式,只不过受制于定价、医保等政策因素,远程医疗多年来的发展比较缓慢。

但互联网在近年的进步却给予了远程医疗更大的可能性。虽然仍然是以诊断、会诊等为主要内容,但远程医疗正在呈现出一种平台化的趋势,医院、医生、患者,甚至设备、药品、数据等企业都可以接入其中,形成所谓的“空中医院”概念。

第四是鼓励联合。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两类联合,一个是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一个是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医疗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对医疗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单凭互联网企业的外部努力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成本。而且庞大的医疗产业链,也很难出现单独一家公司通吃的局面。很多互联网医疗的从业者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中都谈到,联合是未来的必然。

再有不能忽略的是,指导意见还提出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与其他几项所用“支持”、“鼓励”、“发展”不同,这里还仅仅是探索,难度、争议可能更大。

总体而言,指导意见当中所明确的互联网+医疗的五项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在线医疗卫生模式。

可以说,指导意见对互联网+医疗内容的归纳已经相当全面,几乎已经囊括了时下所有相关的创业和创新形式。不过略有欠缺的是,指导意见当中没有提到在线支付的问题,而这实际上是目前困扰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的问题所在。但指导意见的出台仍然是对火爆的互联网医疗创业的又一个推动。

互联网+医疗还是政府主导?

“互联网+”的概念在2015年迅速蹿红后已经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此次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很快有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山东省刚刚公布的《山东省“互联网+”发展意见》,北京市医疗健康“互联网+”的相关规划也已经透露。

不过,相比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地方上在关于互联网+医疗的部分当中所提出内容则有所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地方相关部门对互联网+医疗的理解和态度。

山东省在自己的文件中提出的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共享,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跨医院、跨地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另一个是医保领域当中,加强省级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平台建设,扩大应用范围。

山东省政府的文件虽然只有两项主要内容,但实际上,这两项内容都是当前医改所要解决的关键内容,也可以算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基础设施”。

北京市关于互联网+医疗的规划虽然全文仍未公布,但北京市卫计委已经通过官方渠道透露了这个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是,2015年内初步建成以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市级卫生信息平台。

北京市所选择的互联网+医疗的切口虽然看上去不大,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可以看作是关系到未来整个在线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因为很多互联网医疗的服务内容都要基于患者的数据,而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是数据积累、分享的前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互联网+医疗是市场上创业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但北京市却明确表示,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在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的建设上必须由政府主导。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主任张文忠表示,在电子病历的使用流程上有严格的授权规定,比如对转诊患者,医生需有患者本人的授权,才能查看其既往病历。但这些保护实现的前提,是北京的“健康云”基础平台须由政府主导,非市场化运作。

不能否认,新政策的出台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但实际上,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互联网医疗早已“野蛮生长”了多年,并以其所展示出的强大生命力而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长期追捧。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已经接近2014年全年融资总额。仅刚刚过去的2015年第二季度,就有多达41家互联网医疗工资获得融资,总额超过3.5亿美元。

从外部颠覆到里应外合

互联网医疗的兴起是起于互联网领域的创业,但在互联网是否应该成为互联网医疗的核心方面却一直存在分歧。

一种是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模式,更具颠覆性,比如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张锐就曾提到过,未来医疗的发展趋势将是去医院中心化的;而另一则是以医疗为核心,主张互联网更多只是服务于医疗的工具。

这种分歧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双方对于医疗资源的态度。前一种思路是去中心化的,更多强调的是围绕患者需求、医患沟通来搭建平台,而后一种思路的创业公司目前占绝大多数,即以医疗资源为核心,进而出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竞相争抢医院、医生的乱局。

短期内很难判断两种思路的优劣,况且这两种思路关于未来发展的预期是一致的,均是希望能够吸引足够的用户,包括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商业模式。

虽然在强大的医疗体制面前,早期高喊着“颠覆医疗”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已经失去了不少锐气,不过多年的努力之后还是有很大的进展,包括医院和医生都已经越来越多的接受并主动利用互联网。

医院目前对互联网的利用已经颇为常见,主要是在掌上医院的应用方面。这些在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当中已经都有所提及,包括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而且,由于医院开放态度,掌上医院已经成为互联网医疗中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医生对互联网的认知则表现了递进的状态,早期是相对简单的个人品牌的建立和推广,逐步发展则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健康咨询服务,近期随着医生集团概念的流行,医生对互联网的利用又有了新的突破。

不少医生开始以团队的形式进驻互联网,通过在线平台为患者服务,包括健康咨询、预约问诊、诊后随诊等,还有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基层、边远地区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甚至已经有医生提出建立互联网医院。

虽然来自医疗体系的互联网应用很多仍然处于实践初期,但应该看到的是,互联网医疗其实已经明显发生了转变。它正在从最开始纯粹来自外部力量对现有医疗体系的颠覆,逐渐转变成一场医疗领域内外力量“里应外合”共同推动的大变革。

11个领域中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信息

“互联网+”益民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1.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2.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

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3.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互联网+”电子商务

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更加普及,标准规范、公共服务等支撑环境基本完善。

1.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鼓励能源、化工、钢铁、电子、轻纺、医药等行业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2.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加强互联网食品药品市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处方药电子商务销售和监管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新渠道,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

3.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发展,完善跨境物流体系,拓展全球经贸合作。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互联网+”人工智能

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基础。“互联网+”官方意见出台,医药企业会大批涌入吗?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上周,上证指数大跌12.07%,87只互联网金融股中有19只概念股涨幅跑赢大盘。其中,位居前10名的概念股中包括了医药股誉衡药业(1.07%)。上周衡药业呈大单资金净流入状态,大单资金净流入为4418.02万元。

6月16日,誉衡药业公告称,公司拟斥资2亿元跨界投资互联网金融。其中,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誉衡前海金融服务,作为公司拓展金融板块的投资管理旗舰平台,拓展包括互联网金融、基金、商业保理、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领域的业务;1亿元全资设立誉金所,专注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投资业务。

提到“互联网+”这个词,笔者很难不想到康美药业。2015年4月以来,康美药业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可以用疯狂这一词来形容,先后与玉林市、中恒集团、青海省、普宁市、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等签订了“互联网+”战略协议。

5月28日,复星医药和挂号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复星医药今年成立了互联网业务发展部,专注于互联网医疗业务创新拓展及与现有业务的结合。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本次合作顺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符合公司互联网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需要。

此外,2015年3月底,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独立检验机构互联网运作模式”,主要合作内容有,迪安诊断旗舰店进驻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双方共同推动实现检验机构互联网运作模式等。

事实上,除了传统医疗产业链忙着投身互联网,互联网巨头们也在忙着抢占医疗市场高地。前不久,腾讯曾领投斥1.5亿元开始深度布局移动医疗服务领域。此外,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东软、万达信息、乐视网等都已经宣布将大力进军互联网医疗市场。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7

了解,到2020年,我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关键体现在与医疗相结合的“算法+有效数据”,其中,有效健康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

一项调查表明,美国的医学影像数据年增长率为63%,放射科医生数量年增长率却仅为2%。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医生的数量将远远跟不上医学影像数据的增长,而人工智能的到来可以有效弥补缺口。

最近,创业邦(微信搜索关注:ichuangyebang)了解到一家创业公司――汇医慧影,这家公司在2015年创立,从医疗影像角度切入并结合了人工智能,选择用长链条的方式布局影像行业。

“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新服务跟各个机构共同建造一个新的生态。”汇医慧影CEO柴象飞说道。

汇医慧影目前已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合作医院超过400家,已获得11个软件著作权,4个发明专利,今年已申请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2个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2个科技部的重点专项。

云平台实现“三端互联”

汇医慧影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影像平台,用以提高医生诊疗效率与准确度,解决部分地区医患资源不匹配的问题。目前其产品已经覆盖影像云平台、放疗云平台、电子胶片、常规阅片外包服务、疑难大病专家会诊及医生集团等六大模块。其中,常规阅片外包服务可帮助影像中心实现影像线上诊断,从而实现分级诊疗。

从IT的云系统出发,平台已实现医生端、患者端、医疗机构端的“三端互联”。所有的功能都可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端实现。

医生端,平台会为其提供病例管理、医生在线讨论、专家学习等服务。柴象飞说,平台已经实现电子化胶片,可以直接把数字化的信息还原给患者。

患者端,可让患者向专家进行咨询并获得实时解答,平台还会为患者提供影像共享和健康管理服务。

医疗机构端,可以通过平台对接专家资源、存储并备份影像、跟踪用户并享受增值服务。

相比于影领、iDoctor、锐达影像等平台,汇医慧影的优势在于利用了分布式云平台。其利用压缩、TCP优化等技术,让平台的云技术实现了同传同看的效果。读写分离、分布式部署等实现了全国各地上传、阅片。

据柴象w介绍,平台对胸部X光片表现出的气胸、肺结核、肿块的自动诊断准确率已经达到95%,对脑核磁影像表现出的肿瘤的自动识别率超过85%,对胸部CT影像表现出的肺结节的识别率超过85%。

扩充数据维度,让AI在医学影像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

柴象飞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癌症中心、荷兰癌症研究所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放射科三家世界顶尖的医学影像机构学习和就职,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掌握了医学影像的分割、存储、压缩和管理的核心技术。

他认为,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结合中最可行且是可能最先走出来的领域。

具体到实践中,医学影像基本需要做三件事:一是需要优化深度学习的方法,二是积累大量的优质数据,三是高性能的计算环境。“如果三者配齐,就会让训练模型达到一个相对自我学习和不断提高的状态。”柴象飞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

所以在技术层面上,汇医慧影将影像云、阅片服务以及智能诊断相结合,通过阅片获取结构化的数据,提供给深度学习引擎进行计算,并且将计算机学习后的结果使用在医生的阅片流程中。当计算机出现误判时,医生会纠正诊断结果并将结果反馈入系统,让系统进行二次学习。“通过这样一个在线学习的闭环,我们将持续更新有效数据,持续提高算法的精度。”柴象飞说。

除了数据量上的增加,数据维度的扩充也是汇医慧影正在做的事。

传统的医学影像以病理活检作为验证影像正确与否的依据,但人的身体是从基因层到蛋白层,到细胞层,到组织层,最后才能到达影像层面,加上临床表现在时间维度上的随访信息,过去很少有人对这一连串的信息进行挖掘和连接。面对这样的信息孤岛问题,汇医慧影的做法是把基因组学、影像组学、蛋白组学以及时间的影像随访信息作为整体来分析。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篇8

关键词 医院;临床;计算机;软件;电子病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209-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已渗透到医院临床及其管理的各个领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使用计算机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各种诊疗和相关信息,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工作效率。临床医疗、检验检查,影像诊断、医院管理等各部门,都在以各种规范为依据,实现业务处理数字化、自动化。计算机软件已成为医院临床日常工作及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临床医院现代化的标志。

1 计算机软件在医院中的应用现状

1.1业务处理系统自动化

实现门诊就医、住院各科室业务处理流程自动化。如门诊病人用IC卡挂号一卡通,病人信息传输到相关科室自动化;各科医生给予诊疗检查,项目传输到影像、检验科室自动化;各科室完成检查,传发报告自动化;医生开电子处方、划价收费、药房发药自动化,实现门诊病人就医流程自动化。住院时则住院床位、医嘱处理、药库管理、费用结算、管理流程自动化;以及后勤物资,器械设备、财务管理、人力调配等后台支持部门业务处理过程自动化,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当前进行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会使各医院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为主线,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

1.2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应用

电子病历又被称为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将转向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是核心技术平台。电子病历是指医疗机构内部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储、访问和在线帮助,并围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而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服务功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既包括用于门(急)诊、病房的临床信息系统,也包括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科室的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纸张病历进行电子化,而是反映了患者整个的医疗过程,储存了患者全部的医疗信息,包括病史、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它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患者一生的全电子病历。

医院的核心业务是医疗护理流程,医生和护士工作站是临床信息系统的关键,整个诊疗流程对信息系统高度依赖,为保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国家制定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用系统化、规范化标准管理诊疗流程,用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来规范医疗行为。医院通过病历内容、诊疗原则、合理用药、书写审签、感染控制等关键进行病历质控管理,以各种规范为实现依据,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技术支撑,实现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保证了病人医疗安全,提高了医院医疗质量与工作效率。

1.3计算机在临床影像检查、图像存储传输方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医院影像设备不断更新,从普通x线到计算机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 、及PET影像、窥镜图像、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迅速用于医院临床[1]。临床诊断需要的影像很多:病理切片图像、X射线图像、CT和核磁共振扫描影像、核医学影像,超声波扫描图像、窥镜图像等,临床诊断离不开医学影像,而医学影像的处理必须由成计算机完成。医学图像处理分析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图形图像学技术, 用虚拟切割、图像融合、图像三维重建等方法,使图像的质量和显示方法得到改善。这不仅可以基于现有的医学影像设备来极大地提高医院临床诊断水平,而且开拓了新的治疗领域,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影像引导介入治疗,外科医生根据影像,用可视化软件技术对三维人体模型进行仿真手术。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通过连接影像、超声、内窥镜等所有成像设备,实现全院范围内的影像检查流程管理、影像数字采集、影像诊断报告、数据归档存储、网络信息等功能,使医生、病人能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医学图像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一个涉及影像医学、数字图像、计算机、软件工程、图形图像的综合及后处理等多种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先进技术系统。由于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应用,临床医学影像已经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和阅读,进入远程影像的时代。

1.4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将医院检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得检验的各个环节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实现自动采样、自动分析、自动数据处理及检验报告审核、打印分发检验数据、操作过程自动化。提高了医院检验科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了检验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日常临床检验大量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实现医疗检测智能化。

1.5监护信息系统应用

监护信息系统已多在临床使用,可分为普通监护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手术监护信息系统、急救监护信息系统,分别连接各类床边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收集实时监护信息,利用计算机对监护信息的储存显示,实现病人临床监护的数字化管理。临床监护系统涉及到对心电、脑电、心功能及呼吸、脉搏,心跳、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护,也需要对护理输液、尿湿等方面自动报警及昏迷病人定时改变等遥测遥控功能。

1.6文献检索系统

利用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技术及网络对医学图书、期刊各种医学资料进行管理。通过关键词即可迅速查找出所需文献资料。各医院文献检索系统还包括本院内图书馆藏书,期刊检索。利用医学知识库、国内相关医学文献检索系统等检索医学文献,通过网络访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等,快捷方便。

2 医院临床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展望

2.1虚拟手术和手术导航系统

在给临床病人进行真正手术前,进行虚拟手术。虚拟手术是一个涉及软件工程、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挑战性课题。据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做手术不再像以前那样凭以往经验,医生可以将病人各部器官影像显示病变的实时数据,由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一个与真实人体完全相同的虚拟立体图像[2]。如可以用脑核磁共振图像,在计算机上重建一个三维脑的模型,按人为要求使脑旋转,展现出希望看到的内部脑组织,在医生走上真正手术台之前,能够事先接触到与真实病人相似的手术区域、病变组织及周围血管神经,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制定合理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将来,可建立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软件,使术前虚拟手术常规化简便化,使传统的外科手术可以更加精确。

2.2远程医疗和远程手术

远程医疗是指用计算机软件和信息处理等技术,跨越空间的限制,远距离地传递声音、数据、文件、图片的医疗系统。远程医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诞生。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则使其服务范围更广更快捷。远程医疗技术包括最初的电话远程诊断、电视监护到通过应用高速的网络技术实现图像、数字和语音的传输,进而可以进行实时的语音和清晰的图像交流。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够咨询专家,远程医疗网使偏远地域的人群、海岛或舰船上的伤员接受到异地专家相同的服务。不同地区的医生,可依据远程网的信息,同时联网对一个患者进行会诊,制定精确的方案,而且能实现远程家庭监护。将来,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机器人等技术,医生能在千里之外对患者实施远程手术治疗,通过计算机进行虚拟手术操作,远程干预指令安置在手术现场的机器人精确完成手术[2]。当然,远程手术技术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但将来技术成熟且推广时,将为人类医学带来无尽福音。

2.3建立全方位高速信息通道,实现智能医疗服务

建立全方位高速信息通道,将打破现有的局域性信息孤岛,使人们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进行声音、图像和数据交流,接受全方位医疗服务。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卫星通信、遥感遥控、全息摄影、光纤电缆、电话电视、计算机等现有功能融为一体,实现跨领域、跨局域的高速互联互通。高速信息通道可最大限度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如网上教学、社区医疗、医院系统联网等,使专家的知识成为全人类共有宝贵财富。它的建成将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改变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和医院管理模式,如重大疾病可组建包含内、外科和影像医生、计算机专家、循证医学专家的新科室等。各种医疗资源共享将不再局限于一所医院一个地区,而是扩大到全国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社区医院,小至家庭个人,大至全人类,智能化医疗以融入世界的方式运行,医疗效率将得到提高,失误将被降低,治疗将实现最好结果。全方位高速信息畅通时,全方位医疗服务将会实现,将创造出一个高速的智能医疗服务的新时代。

3 结论

计算机软件在医院广泛应用是医务工作者的历史机遇,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医院改革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实现医院科学管理,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计算机软件发展促进了临床医学发展,给医院医疗工作带来新的活力,今后,将会进一步促进医疗技术高智能化,高精确化,提高人类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坤成.医学影像学技术现状和学科发展展望以及本刊的定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

[2]李华才.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中国数字医学,2009,4(5).

[3]刘伟.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浅论.中国科技信息,2011(9).

[4]吴奇,程薇曦.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手术中的实现与应用.重庆医学,2008,37(21).

[5]郭晓黎.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科技与生活,2010(8).

上一篇:建筑电气照明电路设计范文 下一篇:水产健康养殖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