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2:07

美食文化研究

美食文化研究篇1

旅游者对美食的兴趣早已有之,但“美食旅游”是自21世纪兴起的一种特殊兴趣旅游。随着休闲经济的发展,体验式旅游成为新的旅游发展趋势。美食作为旅游中的重要体验部分,促使美食旅游这种以满足旅游者美食方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形式大举形成,并使美食旅游成为特殊兴趣旅游的重要分支。特殊兴趣旅游,利得( Read) 以及霍尔和魏勒( Hall & Weiler)认为,特殊兴趣是特殊兴趣旅游的核心,决定了旅游者出游的动机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全部体验都是围绕该特殊兴趣展开的。史沃布洛克和郝讷( Swarbrook & Horner) 则拓展了特殊兴趣旅游的范围,指出无论旅游者是受现有兴趣或是在旅游目的地即时激发的兴趣驱使,参与到某项与该特殊兴趣相关的活动中,即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兴趣旅游。

特殊兴趣旅游定义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兴趣旅游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概念泛化现象。鉴于美食旅游中“美食”内涵及外延的变迁扩展,美食旅游界定标准的多重性,美食旅游势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概念泛化现象。

一、美食旅游概念呈现

在国外,沃尔夫和艾瑞克(Wolf & Erik)2002年首先提出了美食旅游(Culinary Tourism)的术语。霍尔和夏泊斯(Hall & Sharpies)(2003)指出,美食旅游就是游客对美食的品尝和体验,无论是拜访食品的原产地、加工地,或者亲自前往参加美食节、去餐馆或食肆就餐,其主要目的无非是品尝美食、参与相关活动、体验饮食文化。琅(Long)(2004)将美食旅游定义为经历或者参与过其他区域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不仅是局限于餐饮消费、烹饪技巧、饮食项目的介绍。卡屋拉和科洛特(Kivela & Crotts)(2006)提出美食旅游是一种特殊趣味的旅游,也是文化旅游的具体形式,主要是以品尝异地美食佳肴为动机甚至是唯一动机的新型旅游形式。史密斯(Smith) (2008)认为任何参观、品尝和消费美食资源的旅游体验活动都可以称作美食旅游。

在国内,已经有学者对美食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等基础理论提出自己明确的见解。

迟景才(1998)认为以品尝特色美食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都可以称为美食旅游。翁毅(2004)认为美食旅游是以享受和体验异地美食、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为主要原因的,具有休闲和社会属性的旅游活动。王雪莲、吴忠军等(2006)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美食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广义的美食旅游是指在异地旅游过程中被当地美食及饮食文化风俗吸引而产生的各种旅游行为;狭义的美食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异地参加美食节庆活动、体验美食民俗风情或进行美食科学考察而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张源(2008)认为美食旅游是以到异地品尝美食为主要动机,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要经历,并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来辅助美食旅游的具有文化和休闲等属性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周书云(2010)认为美食旅游是人们在对中国饮食文化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品尝特色美味食品为主的旅游方式,属于一种特色旅游。吴晓东(2010)认为美食旅游指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是人们的一种重要休闲娱乐方式。

二、概念泛化表现

(一)关于美食

美食是美食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上述各方观点对这一中心介质界定不一,呈现出外延扩大的趋势。综合而言有二种:一种认为美食即异地美味佳肴(Kivela & Crotts,周书云,吴晓东),是可以品尝、参观或消费的实物形式;一种认为美食包括有形或无形的美食旅游资源――美味佳肴、原料生产地、烹饪技巧、餐厅消费、美食节及当地饮食文化(Hall & Sharpies,Long,张源,王雪莲、吴忠军等),即任何与食物相关的内容都被列入美食范畴。

(二)关于美食旅游

依据上述关于美食的两种论点,美食旅游是与美食本身或美食相关资源关联的旅游类型。这种关联以两种形式存在:旅游动机及旅游行为。一种是当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成为激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美食及相关体验在旅游中具有中心地位,这种旅游才称为美食旅游;另一种是只要是在旅游过程中接触、使用或体验了美食或美食相关产品及饮食文化,都被贴上美食旅游标签;前者以旅游动机为界定标准,后者以旅游行为为界定标准。很显然,后者在范围上包含了前者,是对前者范畴的扩充。

(三)关于美食旅游者

美食旅游者是美食旅游的发动者。依据美食在旅游过程中的不同重要性程度,可将游客分为四类:对第一类游客而言,美食是他们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主动去寻找与当地美食相关的信息。对第二类游客而言,虽然他们认可美食的重要性,但并不会主动地去寻找美食相关信息。第三类游客并不热爱美食,但如果有足够的机会,他们不排除在未来会享受美食。第四类游客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对美食完全没有兴趣。若依上述以美食动机为界定美食旅游的标准,第一类游客才可称为美食旅游者;若依上述以美食行为为界定美食旅游的标准,则这四类游客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美食旅游活动,如品尝了美食产品,参观了美食生产,体验了美食文化,都应归为美食旅游者。但显然,这四类游客当中对美食缺乏主动性或对美食完全没兴趣的游客是否应归为美食旅游者还有待商榷。

本研究中,笔者认为美食旅游是当美食(美味佳肴、烹饪技艺、餐厅、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游客以体验美食或与美食相关的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动机,美食活动为全程主要活动的具有休闲娱乐属性的特殊兴趣旅游类型。它是从简单低层次“果腹”的生理需求发展而来的,是人们享受生活、放松身心的新型旅游形式。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美食旅游的基础是与美食相关的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而不局限于美食本身;第二,美食旅游的发动者应对美食及相关资源有一定兴趣并愿意主动去体验;第三,对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的追求是激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或至少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即时产生了对美食资源或美食体验的兴趣;第四,美食旅游强调游客通过美食所获得的体验,这一体验应该是独特的、难忘的,并具有文化内涵的。

三、概念泛化影响

美食旅游概念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导致研究结论上潜在的错误,对小众化旅游形式的研究和发展极为不利。

(一)夸大了美食旅游者的数量

如果以旅游者接触了美食,参与了美食活动等行为为取样标准,忽略旅游者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绝大部分游客都是美食旅游者。因为在任何类型的旅游中,吃是生理需求,促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就餐或被动参与美食活动。这样的取样标准人为地夸大美食旅游者的数量,必然导致统计结果失真。另外,如果旅游者是在一个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旅游,那他可能被重复统计为美食旅游者、文化旅游者、购物旅游者,不仅影响美食旅游游客数量的统计,也影响其他类型游客数量的估算。

(二)高估美食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贡献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发展以美食旅游者的数量为重要依据。如果美食旅游者数量被放大,将导致旅游目的地高估美食旅游收益,如把常规的餐饮消费统计为美食旅游收益,使规划当局对美食旅游的前景估计错误,损失投资并延缓发展。

(三)忽视美食旅游者的真正需求

若以参与美食活动为标准区分美食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太大区别。在此基础上去研究美食旅游者与非美食旅游者的行为和需求差异并无意义,也无法实现戴瑞特(Derrett)所提倡的为美食旅游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体验。

(四)不利于旅游的类型化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群体需求的个性化,旅游研究领域逐渐从表面深入内核,旅游类型细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美食旅游范围一再扩大并涵盖其他旅游类型,或与之交叉、重叠,都是与这种发展趋势背向而行。因此,精确界定美食旅游范畴,有利于旅游的类型化发展。

四、思考与启示

在旅游研究中,由于旅游产业依托其他产业的面广而深,概念泛化现象很容易出现。如对会展旅游的相关研究大多注重会展业,将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或主要研究对象。但事实上,虽然任何能激发人们旅游行为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与旅游相关联的行业有很多,但关联不等于包含,这些行业与旅游业有交集而已。这种概念泛化现象容易把研究的重点放偏,真正对会展旅游的研究便不够。同样,与美食旅游相关的行业数不胜数,如美食产品生产线前端的种植业养殖业,美食烹饪中的营养业医学业等,若将如此广泛的行业面都括入研究美食旅游的研究范畴,该研究将失去意义。因此,在研究美食旅游时,要专注从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动机入手去探讨,美食的内涵、外延,明确美食资源是否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美食活动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是否居于中心地位。再来研究美食旅游的形式、营销,美食旅游者的兴趣程度、消费能力等。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清楚把握美食旅游这一特殊兴趣旅游,避免概念泛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将美食旅游置于特殊兴趣旅游下线,是对旅游类型的有益补充。这同时也意味着还可以将美食旅游细分类型。如细分为珍稀美食旅游,传统美食旅游,素食旅游,面食旅游等。找寻合理的划分尺度与标准,深入各细分旅游类型,将是意义深远的重要命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细分旅游类型将满足更多特殊消费群体的需求,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鉴于此,研究者更应严谨对待美食旅游的概念泛化现象,推进美食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美食文化研究篇2

1.1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在对全世界各民族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人类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其是以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基础的,属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童恩正(颇有名望的人文学家)曾认为:“文化文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进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藉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相比之下,物质文化研究的涉及面较为狭隘,但其属于文化人学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物质文化,可丰富我国物质文化的内容,推动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1.2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相似性

1.2.1历程的相似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程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历程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1)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停滞期。1901-1949年,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萌芽,与此同时,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索物质文化;1950-196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我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960-197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属于其停滞期,与此同时,此十年是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无可置疑,物质文化研究也只能停止步伐。(2)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0-至今,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始终与物质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1.2.2特征的吻合性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特点十分吻合,主要体现在:(1)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其重在应用历史资料,对历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也就是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史,中国现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比如:中国饮食、服装、交通、建筑都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进而丰富或发展起来的。(2)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本质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本质几乎是一致的。现代文化人类学旨在探索出各种理论方法,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而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3)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需的资料,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深入最基层得到的,其揭示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客观性,不具备太多主观色彩。这一特点正符合物质文化研究的要求,对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2.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

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1)饮食文化。虽然中国重视通过饮食来疗养和滋补身体,然而人们在评价饮食的好坏时,往往更注重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文化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而往往忽略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色、味、形俱全的食物就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食物是否营养过度或不足,人们很少关注。(2)服装文化。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现实生活中,服装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物质产品。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服装时,一味地在乎服装的外形设计,而对于服装的材质、价格却置之不理。也就是:只要款式新颖、独特或突显人的气质,就一定会成为挑选人的囊中之物,即使该服装的材质不佳,或者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外。

2.1.2关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狭隘

通过查阅及总结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物质遗产,古代民族文化(如三国、汉朝、明清朝的物质文化),且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有形的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而对于一些艺术(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物质文化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

2.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决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2.1注重客观事实

研究人员应深入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的客观事实为研究依据。比如在研究饮食文化时,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人们的饮食进行调查,而且要对其谋食方式进行调查。迄今为止,人类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五种,即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选择的调查人群应具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只有按照以上条件进行调查,才能了解社会的平均饮食水平,才能对人们的饮食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2.2.2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

物质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文化可能与其他物质文化或社会层面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某种物质文化时,还必须对其他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同样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例,众所周知,饮食文化与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研究人员只有对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常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深入探析饮食文化,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得出最佳的结果。

3.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物质、精神的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外内学者对中国物质文化研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于追求形式美、范围过于狭隘等,而要想解决这个这些问题,必须做到:注重客观事实、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等。

美食文化研究篇3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蕉城区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引言

国民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旅游大发展,体验化是其基本取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食物为物质载体,以地方文化为灵魂,同时配合各种相关活动,充分调动游客视、听、味等感官,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实现其精神诉求,使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目前,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尚在初级阶段,对于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属空白。本文以宁德市蕉城区为研究案例,结合调研剖析其饮食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旅游开发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唐留雄在《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旅游业发展》(2001)中提到旅游者的品味需求可以通过开发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来满足。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2004)一文强调了饮食这一要素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良策。毛震在《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2007)中提议将佛教文化和饮食资源相结合,能够突出当地的独特性,借助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宗教的发展。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2010)一文对于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认证饮食资源、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以及各界联合开发等措施。

关于饮食文化及资源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英国学者Hobsbawn和Ranger在《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1983)一书中提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饮食文化衍生出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Boyne和William(2002)通过数据说明旅游饮食在旅游者的花费中占比较大,近40%,旅游地对于旅游饮食应着重发展,旅游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与游客的体验需求产生了矛盾,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方面,Getz和Brown(2006)认为美食形象的塑造可以提高游客对旅游地的兴趣,提高其出游率。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相关研究多着眼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结论更具实用性;而国内研究的理论性更强,在开发方式等实践方面则比较薄弱。

(二)概念界定。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中属于人文景观资源这一范畴,涵盖了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五类旅游类型。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对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尚未普及。黄继文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一文中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自然或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发为旅游消费对象的饮食程序、饮食方式、饮食规矩等相关文化事物的总和。笔者认为,从饮食文化内容和层次上看,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了饮食材料、饮食器具、制作工艺、饮食习俗、饮食礼仪等。因此可以结合饮食文化旅游,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旅游过程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饮食文化、饮食习俗和旅游商品等与饮食相关的其他因素的综合。

三、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一)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与分类。宁德市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是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所在地。蕉城区历史悠久,素有“海国斯文地”之美誉,区内留有闽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当地饮食资源也比较丰富,为福建省茶叶、枇杷、商品牛生产基地之一,还是中国大黄鱼之乡,晚熟龙眼之乡。虽然蕉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饮食资源,但当地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结合笔者对宁德市蕉城区的实地调研考察和当地旅游局的相关资料,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情况进行统计。(表1)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为了解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笔者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受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常住地六项;第二部分调查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偏好情况和相关单测评量,分为单选、多选和满意度勾选。性别构成上,男性占45.4%,女性占54.6%,比例较均衡;年龄以18~38岁为主;学历方面以大专及大学本科为主,占比47.4%;职业构成上各行各业的比例较均衡;游客客源则主要集中在本地及省内其他城市。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蕉城区的饮食特产认知程度。在受访者中,熟知度最高的是黄瓜鱼,其次是肉丸(芋头包),八仙糕位列第三。在喜爱程度上,肉丸(芋头包)的人数最多,有35人,米糖和八仙糕分列第二、第三位。同时,人们虽然品尝过这些特色饮食,但对其典故却了解不多。45.4%的人对此完全不了解,36.7%的人表示知道光饼的典故,知道肉丸(芋头包)的人最少,仅占1.5%。

2、关于美食圈的认知情况(多选)。南门兜知名度最高,67.3%的受访者都表示知道这里;其次是小东门,占44.4%;霍童古街位列第三;都不知道的有19.4%。表示蕉城区饮食“还不错,但具有当地特色的菜馆不多”这一评价的人数最多,有89人。“没什么特色”的有51人,“一般”的为40人,认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仅有16人。

3、对于就餐环境的考量。受访者在几个选择上更为注重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可知人们的消费观更加注重实惠、舒适。当然,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因素。

4、通过对价格的选项调查,发现人们的消费观仍以实惠为主。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制作不同档次的饮食套餐,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另外应主打实惠的特色餐饮产品。

5、关于购买旅游商品的类型,78.6%的受访者选择购买便于携带的特色美食产品。由此,在开发此类旅游商品时,应推广具有蕉城特色的美食产品。而对于饮食文化旅游项目的选择,前三名分别是:品尝的同时观看或制作美食、参观美食节或传统节庆和参与饮食体验性劳动。吃、玩同步能让游客更感兴趣。

6、单测评量感知评价结果中,“蕉城区饮食”所包含的“地方风味和口感”这一内容的满意度比“相关历史文化”高。可以看出,蕉城区的相关历史文化虽然较浓厚,但还无法对群众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在“饮食环境”中,“环境卫生”和“周围街区氛围”这两项的满意度比其他选项高,而人们最注重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略低。在“相关活动”中,满意度较高的为“表演性活动”。(表2)

(四)小结。此调查反映了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和偏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出:游客对当地特色饮食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其所蕴含的典故认知情况较低;对于蕉城区的美食节及特色美食等内容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地方特色不足;在喜欢的饮食类型方面,更青睐于风味小吃;在选择就餐地点时会更多地考虑一般菜馆和美食街,同时更注重其价格和服务,但蕉城区在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在选择旅游开发内容时,更多受访者选择了美食街和参与性强的活动;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当地特色美食产品更受欢迎。

四、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目前,宁德市蕉城区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尚浅,对于本地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入研究。同时,政府对此的扶持力度较小,社会的关注度也较低。因此,首先应该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项小组,将蕉城区的烹饪方法、口味特点及饮食传说等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其次,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饮食景观的开发设计奠定理论基础。这一工作可以结合蕉城区的历史街区进行规划,体现特色化和差异性,凸显蕉城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再次,政府需要出台合理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样能促进餐饮行业的发展;最后,对当地特色小吃进行认证,建立“名小吃”标志,塑造品牌效应。

第二,挖掘饮食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发展,餐饮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要保持本地饮食的优势,不能只求让游客“吃饱饭”,而应让“吃饭”也变成一次特别的旅游体验,故而挖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尤为重要。首先,要坚持本地饮食的特色,以闽东菜为基础,结合蕉城区的山海优势,将蔬果和海产品加以融合;其次,提升饮食的环境,从菜肴制作、服务质量到就餐环境等都要结合旅游体验进行打造;最后,结合当地饮食习俗,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游客一个“我是当地人”的旅游体验。

第三,塑造饮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价格战和服务战,品牌和形象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宁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餐饮竞争也逐渐走向了国际化,因此要想赢得市场空间,要树立蕉城区饮食品牌的优势,做好营销工作。目前,蕉城区已经注册的品牌类别包括茶、大黄鱼和晚熟龙眼。这三个类别目前所树立的品牌形象已经遍及省内外,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品牌的影响力更大,质量更优。除了已有的品牌,对现有的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开发打造,以文化为名片,塑造更多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四,提高行业标准。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餐饮业的激烈竞争使餐饮业的服务和管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餐饮业的管理水平及其服务质量是否能在业内有所建树也成为了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方面的发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包括相关部门、餐饮业和从业者等。

五、结语

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关注受众的喜好,结合实际,加大对当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积极开发相关的旅游特色产品和特色路线。在宁德市旅游快速发展之际,提升蕉城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巩固并扩大其客源市场。本文对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分析,对有效整合蕉城区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是,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尚浅、参考文献有限,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系统地推进蕉城区饮食与旅游的有序上升和发展,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出更为详尽的发展计划。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留雄.中华饮食文化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J].财贸研究,2001.2.

[2]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J].经济视角,2004.2.

[3]毛震.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价值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8.

美食文化研究篇4

关键词:海南传统节日 饮食文化 旅游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始步入正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怎样挖掘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使海南旅游的六大要素“食、行、住、游、娱、购”中的“食”充分发挥出其牵头作用,树立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品牌和形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对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本篇论文以海南传统节日饮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亲身经历体验,介绍海南在庆祝传统节日中的饮食和其所携带的文化,包括介绍海南几个比较重大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中饮食所蕴含的特色、海南人饮食方式以及饮食中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并对目前海南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建议。

2.研究意义。饮食文化是一种层次较深、角度全、品味高尚的地方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食物来源开发、炊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是海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通过对气候的观察与把握而逐渐形成的。认识和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对海内外各地的游客了解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和习俗具有重大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本文以海南的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方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亲身经历体验,介绍海南在庆祝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结合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背景下,应该如何去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2.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笔者通过图书馆等阅读书籍文献的方式,查阅本文需要研究的所需内容。二是观察法。笔者亲身经历海南人在过传统节日时的氛围,能清楚感受到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与总结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目前研究有关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苑利、顾军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提出传统节日是传承一个民族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平台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从古老祭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来源于祭神灵、祭先祖以及传统节日仪式的特殊饮食,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独具魅力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如此顺畅地传承。能否保护好传统节日,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问题。

2.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杨震宇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进行研究。从最早的人类茹毛饮血到创造工具后的4000多年历史中,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高峰期,分别为奴隶制时期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战国至南北朝时的封建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隋唐明清时代和新中国时期。

3.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风俗。在研究李露露《传统节日中的饮食风俗》中发现,我国传统节日中有着极为丰富的饮食文化内容。从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节日饮食不仅特点鲜明,而且讲究品质。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的节日,还因为纪念屈原而兴起的划龙舟等欢庆传统节日的项目。因此,节日的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4.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色。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搜索有关“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文章,依据张玉所研究《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色》总结出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鸡”为主题的饮食特色,体现海南人民浓厚的乡土气息;二是海南人民在节日中喜欢食用含有丰富寓意的谐音食材;三是在海南人餐桌上“一锅炖”、“全家福”的自由自在的饮食方式。

5.海南传统节日对饮食的影响。在阅读赵炜《中国传统节日节令食品流变》一文中发现,中国在传统节日当天,祭祀神灵多以食物为首选的献祭方式。海南在传统节日当天会进行“拜神”仪式,“拜神”的贡品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在祭祀仪式结束后会宴请亲朋好友共同享用“拜神”后的食物,从而导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须以请客的方式过节,无形中影响到了饮食的发展,产生出独特的海南饮食文化和风俗。

6.海南传统节日的发展现状。周翔在《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日习俗演变及现状》着重研究了海南黎苗“三月三”节日的源流和发展。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每年都会在黎族苗族聚居地区举办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并选择一个城市作为当年整个海南省庆祝活动的主会场。

7.海南传统美食的发展现状。海南岛丰富的热带滨海资源。伴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候鸟过冬旅游和旅游房产成为海南经济的主要支柱,海南传统美食已开始步入世界饮食舞台。海南传统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和乐蟹”、“东山羊”及传统饮食方式“打边炉”已经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孙爽在《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中总结到:随着东南亚旅游市场的开发,海南省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优势正在消失。因此,海南省应以传统美食来吸引和保持其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二、 海南的传统节日与饮食习惯

(一)海南传统节日

1.春节。春节又名为新年、大年、新岁。在古代,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看作为是新一年的开始。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热闹,也最庄重的传统节日。自汉武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年节的日期便依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在1911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的时间段一般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按海南人的语言及思想看来,节日习俗都是“做”出来的。在海南话中,对习俗的庆祝行为名称前都要加个“做”字,例如做年、做十五等等。其中的“做”,也就是过的意思。海南人过年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各家彼此间会在安全的燃放过程中比拼谁家的烟花漂亮,谁家的鞭炮响。

2.公期。公期又称“军坡节”,每年从正月开始,海南民间举行规模庞大的祭祀祖先活动,祈求子孙平平安安,家庭和睦,主要纪念历史人物冼太夫人等。 据说“公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海南的“公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过法,一种是以祭祀仪式为主,另一种以请客吃喝为主。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海南的公期基本都是以请客吃喝为主的。请客吃喝为主的地区都准备最丰富的佳肴,主要有禽畜、海鲜、海南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等。所请客人为亲戚、朋友、朋友的朋友等。哪户人家请客摆桌数量多,说明家庭条件好,也倍有面子。

3.三月三。海南黎族三月三节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黎族男女青年相亲的节日,又称爱情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这一天,黎族男女老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黎族独有的山兰米酒和竹筒饭,从各个村落汇集一起,或祭拜先祖,或成群相会,以对歌、共舞、吹奏乐器等方式来欢庆佳节。三月三也是海南黎族人民对先祖勤劳勇敢品质的悼念,同时也表达出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清明节。海南人民十分注重孝道,有的地方至今留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海南人清明扫墓时,常以禽畜、肉包馒头等祭先祖。海南清明扫墓有个程序:寻到先人墓碑前要向先祖请安问好,取出毛笔和红漆为碑名描字,随后在先祖墓周围插上祭香,摆放好肉、肉包、白酒、香烟等祭品,家族男性成员按年龄排行跪拜,妇女在男子拜后也按年龄排序祭拜。

5.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所创办的传统节日,海南人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菖蒲艾草,洗龙水和划龙舟。海南端午节吃的粽子和内地的粽子有很大的差别:粽子用芭蕉叶包裹呈方锥形,重量约在一斤左右,粽子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等。粽子味浓香甜。食粽时,包粽的麻绳不能用剪刀剪断,而是要慢慢解开,代表能解开一切烦恼。粽子比较油腻,需要喝茶解腻助消化。若粽子太大吃不完,需和他人分享,不能随意扔掉。

6.中秋节。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旬,遂被称为中秋。这天夜晚,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饭赏月,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海南人在中秋之夜会去海边赏月燃放烟花,外出未归的家人也会给家里打电话,向家人表达思念和对节日的问候。

(二)饮食习惯

海南省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清淡口味为主的饮食特色。海南的海洋和森林资源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许多的食物来源,加之海南人在烹饪时要求体现食物的原汁原味,清淡口味的做法将完美体现食材的特性。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首屈一指的是水产资源。海南的水产原料比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更加丰富优质,鱼类贝类品种繁多,爬行类甲壳类水产更是鲜嫩可口。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国宴中的一道“琼台金鱿”名菜就让这位总统流连忘返。

由于海南人长期居住的地理位置,养成了清淡重口感的饮食习惯,喜欢把食材都放于大锅中进行炖煮,称为“打边炉”。这是海南人吃火锅的叫法。锅底料是清水加上葱、姜、腐竹、豆腐和番茄等常用佐料,这样的火锅汤汁清淡爽口。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南人都以海鲜为“打边炉”的基石,加上牛羊肉等禽畜肉一起涮。这种饮食方式非常受当地人的喜爱,生意也是异常的火爆。

海南人有一个很特别的饮食习惯,那就是“无鸡不成席”。海南人对吃鸡肉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过年期间,从大年三十开始,至正月十五,几乎每一天都要杀鸡吃肉。在过去,海南的经济水平很低,人们的生活较为困苦,只有过年才舍得杀鸡,杀鸡吃肉曾一度成为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象征。尽管现在海南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但对鸡的热爱却没有丝毫减少,吃鸡肉成了各家各户每日的菜单。“无鸡不成席”这一饮食习俗体现海南人民独特的乡情。

茶与酒是中国古今乃至全世界都备受重视的饮料,在任何场景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茶有着止渴、药用、安神养心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海南人对茶的钟爱可以说是:“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不饮”。海南人经常邀约饮早茶、午茶和晚茶,海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茶馆,在茶馆中,亲朋好友各自述说天南海北的轶事趣闻,交流信息;生意场上的伙伴洽谈公事,一壶茶,几份餐点,浓郁的海南风情在茶水中四散洋溢,“海南老爸茶”文化深入每一个海南人的精神及物质世界。

酒文化传承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非常丰富,在社会经济、职场商业、文学艺术里都有它的身影。打开海南的历史篇章,会发现海南的历史蕴含着浓浓的酒香,山兰酒、海马酒、鹿龟酒、地瓜酒等层出不穷。酒是人们表达情感、增进友谊、交际识友、寄托思绪、调节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灵丹妙药。海南人民素来淳朴,酒风端正,少有醉酒生事等不文明的情况发生,体现了“饮酒德和”的文化。

三、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一)可以满足旅游者好奇求异的心理

所有的旅游者外出旅游,都希望得到一种与自身平常生活不同的体验,这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因为旅游地的饮食文化是旅游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加上许多的旅游知名地以饮食出名,虽然也会有人外出将饮食文化迁移到别处,但却不如原产地那般的原汁原味,这样会激发旅游者想要探寻饮食文化的心情。

(二) 饮食文化产品可以作为旅游商品

在旅游目的地,到处都充斥着林林总总的土特产,其中饮食文化产品就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例如福建和杭州的土特产就是各种糕点和茶酒,这些饮食产品不仅可以在游玩时即开即食,也可以作为伴手礼让旅游者带回家赠送亲朋好友。饮食文化产品就是一张旅游地的标志名片,游客在将其作为伴手礼赠送给亲朋好友时,也是对旅游地进行宣传和推广。

(三)传统节日饮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活动,包括食、住、游、购等多个环节,而食,就是整个旅游活动的核心重点。“民以食为天”,说明人类活动需要食物来维持人体机能,不然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旅游是一项消耗体力的活动,饮食文化可以为游客补充营养。所以,饮食文化的质量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可以增加旅游者对当地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支持

传统节日上的饮食文化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支点。现在很多旅游者都是冲着饮食去的,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全国的游客都去寻找节目中出现过的食物及地点。在大批游客的支持之下,一些传统节日上所独有的食物又得到了新的生命力,获得了新的发展。

四、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发展现状

如今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发展状况有了一些改变,逐渐脱离了节日的初衷,下面以黎族苗族“三月三”和海南的“军坡节”为例:

(一)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苗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欢庆佳节,青年男女互相倾诉爱慕之情直到天将破晓。随着时代的变迁,黎苗族“三月三”,在保存最基本的传统内容外,已赋予其盈盈的现代气息和新的时尚元素。“三月三”虽然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成了海南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事实上,作为海南岛的本地居民,很少甚至基本不参与这个节日,并且过的地方也是相当之少。这个传统在海南旅游发展的推进当中,被当作了吸引游客的牺牲品,渐渐的变味。

(二)海南“军坡节”

海南的“军坡节”是为了纪念冼太夫人而出现的,在海南传统节日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冼太夫人评定海南的叛乱,从中原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对海南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海南人民都尊称冼太夫人为“圣母娘娘”。

军坡节虽然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但如今,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军坡节活动的外在形式,没有正确军坡节的定位。军坡节内容有表演和集市两种,表演分为琼剧表演和祀神表演。祀神表演有:过火山、上刀梯,身体穿刺等惊险表演。军坡的集市也是没有以发展旅游,吸引游客为主,而是被当作解决群众间满足生计的集贸市场。

军坡节的发展并未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人们忽略了其核心的精神实质,甚至将其异化,严重影响了军坡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生存与发展。

五、广泛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一)传统媒体宣传

借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及影像资料等方式宣传海南的传统饮食文化内容。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上映,引起中国吃韩国料理的风潮,时隔多年,韩食依旧人气饱满。

海南电视台定期播放介绍海南饮食文化的节目,让人们在观看电视时能了解到海南的饮食文化。出版社等可以将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素材制作成宣传杂志及多媒体光盘等,也可以拍摄有关于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微电影和影视剧,以大幅度地提高海南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 网络宣传

网络是当今传播信息速度最快速的途径之一,笔者建议海南人要通过手机APP软件,微信、微博等平台,向身边朋友传播旅游信息。海南的旅行社和餐饮行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对广大群众宣传海南饮食文化形象,也可以邀请名厨在网络上进行直播烹饪教学等。

(三) 交通工具宣传

交通工具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包括飞机、火车、轮船、景区电车等,在这些交通工具上可以张贴海报广告,加大对海南饮食文化的宣传。海南开创首条环岛高速铁路,可以在高铁车上设立主题餐厅车厢,向旅游者销售海南特色饮食套餐饭。车厢的广告电视播放介绍海南饮食文化的宣传片,座椅上的折叠板可以贴上海南特色饮食大全的贴纸,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乘客宣传海南的饮食文化。

(四) 酒店开办特色餐厅

海南建立国际旅游岛,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纷纷入海南,酒店作为一个重要的饮食场所,游客在吃的同时能否吃出文化,吃出氛围是酒店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海南万宁神州半岛福朋喜来登度假酒店的“波隆黎家”餐厅为例,整个餐厅以海南黎族文化为核心,餐厅装修风格贴近黎族的房屋设计,摆设有黎族家庭的常用陶制水缸做为装饰物。餐具也学习黎族居民使用土黄色的陶碗,米饭类的菜品会用特制竹筒来盛装,菜品精致,价格实惠。餐厅背景音乐播放具有黎族特色的老歌,餐厅服务员也穿着黎族特色的工作服来服务客人。

游客们除了要吃本地的口味外,还想要吃到文化的盛宴,“波隆黎家”特色餐厅在餐厅的装修布局,菜品设计,员工着装上都给游客介绍了海南的文化。笔者认为相关管理部门应提倡酒店学习神州半岛福朋喜来登度假酒店的“波隆黎家”餐厅的创意,开创出更多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餐厅。同时,可以引入现代的餐饮营销管理理念,对一些“老字号”的餐饮店进行包装,引进合作伙伴,使老字号“古老而时尚”。

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对海南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可促进海南旅游经济的提高

传统节日文化与所在城市的品牌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成功的节日文化可以打响城市的宣传品牌。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在城市的旅游开发中占有强有力的地位。在进行一系列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通过传统节日饮食和文化作为吸引点,会吸引来众多的旅游者,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让游客集中购物消费,带动商业和娱乐业等其他行业的收入。

(二)可以成为丰富饮食文化旅游的产品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以该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来招揽游客,每一个游客都是探索不同民俗、不同地域文化的好奇者。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饮食文化旅游时新兴旅游发展的标志,以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开发的旅游活动,美食为主体,连接茶酒饮料等多种形式,突出海南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将传统节日饮食制作成旅游产品的土特产,进一步深化旅游市场。

(三) 可增加旅游服务项目

“公期”是海南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海南乃至外地都有一定的名气。“公期”可以借鉴“三月三”的长桌宴,长桌宴是“三月三”节庆时举办的大型活动,可以让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享节庆。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公期”公办,让外来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可以感受到海南传统节日的喜乐气氛,同时也可以品尝到海南在节庆中最传统的饮食,感受海南人过节的文化气息。

同样,在海南的端午佳节也可以举办大型的洗“龙水”活动,洗龙水的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海南人民认为屈原投江化为龙神,洗龙水可以得到保佑,身体健康。洗后的效果是不长痱子和预防一些皮肤病,洗龙水后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海南的大肉粽。这类活动不仅可以让游客体验海南的传统节日气氛,还能受到海南饮食文化的熏陶。

七、 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海南旅游的融合

(一)将饮食文化纳入旅游路线

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人们对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机场―酒店―景点照相―酒店―机场返程。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逐渐被摒弃。海南饮食极具地域性,最好的文昌鸡在潭牛镇,羊肉在万宁,鸭子在琼海嘉积,烤猪在临高,酸粉在临水等都是对饮食地域性很好的说明。海南的饮食文化旅游要围绕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海南名菜在全省铺开,结合环岛游等旅游路线,在景点沿线设立饮食文化的宣传广告牌,让旅游者在欣赏旅游景点的同时,品尝到各具地方特色的海南美食,可以设定“海南东线五天四晚美食游(海口―文昌―琼海―万宁―临水景点美食品尝线路)”。

“一地一味”的旅游新体验不仅可以提高旅游对旅游岛的感知度,也可以强化海南的饮食文化品牌,增强海南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

(二)借助美食节弘扬饮食文化

美食节活动都是围绕饮食而设定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可以体现饮食的发展方向,美食节的参与者可以透过主题来了解美食节的文化内涵和主导思想。

每一届的美食节项目、方式和种类都不完全一样,应根据举办地城市的自身条件和特点设定美食节的内容。其中包括名菜、名点、饮食竞技、饮食工具等的展示和评选,再添加进一些民俗风情的演出,让旅游者在参与美食节活动的同时去认识其中的饮食文化。

美食节上的饮食,除在口味上给人美好的体验外,还应在喜庆的传统节日气氛中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各城市要围绕特色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旅游、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等举办节庆,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三)建造体现饮食文化的美食小吃城

在海南各地建造带有地方建筑特色的美食小吃城。例如:海口骑楼小吃街和西天庙都带有独特的南洋骑楼建筑风格。海口市内的著名历史古建西天庙,目前保留着清代的建筑,当地居民借助古庙的民俗风情,就地摆摊,买卖有着海南特色的美食小吃,人气鼎盛,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海南各地区政府可以借助有着独特民族气息的建筑或者景点来发展饮食小吃城旅游,在小吃城内,修建有地方特色的桌椅饰物,让游客感受海南的乡土气息。海南文昌有东郊椰林,可以在市内建造以椰树为题材的美食城,建筑外观可以以椰树为形状,室内可以用椰树来做桌椅和餐具,椰子壳做碗,树墩做椅子等等。

没有文化特色的美食城华而不实,乏味无趣。美食城在拥有精致美味食物的同时,应该与文化相结合,清新自然的环境配合美味的食物,给游客良好的文化感受。

(四)借助休闲农庄体现饮食文化

海南的生活相对于其他省市来说较为悠闲平静,随着“采摘旅游”等民俗旅游活动的兴起,在进行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添加海南的休闲农庄旅游。在乡村种植地,建造农庄旅游基地,让游客在农庄放松身心,松缓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学习海南福山咖啡农庄的成功经验,游客在品尝海南的茶酒时,可以对农庄内的农产品进行采摘。还可以建造海南传统饮食的制作工坊。古时,在汉文化没有大范围传入海南的时期,黎族先民做的竹筒饭,将米放入竹筒内密封,放在火架上烧烤,熟后破筒而食。游客可以三五成群的围坐在火堆前,制作竹筒饭或者海南的地瓜坑烤地瓜,亲身经历海南传统的饮食制作过程,感受饮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八、结论

通过对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研究,了解了海南的传统节日和饮食习惯,将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结合海南旅游,对海南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的旅游业主流发展方向是文化旅游,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丰富了饮食文化旅游的产品资源,把传统节日饮食制作成旅游特产,不仅能带动商业和娱乐业的创收,还能以传统节日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给城市旅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笔者在研究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感觉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第一,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新兴的网络媒体对外界宣称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第二,提倡酒店开设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餐厅,为游客提供海南传统的饮食文化。

在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海南旅游融合方面,首先建议把饮食文化添加进旅游线路中,让游客对旅游线路产生新的兴趣。第二,可以借助美食节活动弘扬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让旅游在参与美食节活动中了解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第三,建造能体现海南饮食文化的小吃城和休闲农庄,让游客在旅游中放松身心,品味海南独特的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 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33- 39.

[2] 杨震宇.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123.

[3] 余世谦.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18- 131.

[4] 李露露.传统节日中的饮食风俗[J].装饰,2008(2):14~19.

[5] 张玉.海南传统节庆饮食文化研究[J].现代交际,2010(9):67- 68.

[6] 赵炜,何宏.中国传统节日节令食品流变[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6- 9.

[7] 周霞.略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功能[J].科教文汇,2007(8):159- 160.

[8] 周翔.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日习俗演变及现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9(5):12- 15.

[9] 孙爽.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17):106- 107.

[10]文坛,陈昱钰.海南军坡节对海南旅游的功能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2(10):54- 58.

[11] 刘玉梅.海南饮食民俗文化与禁忌心理[J].中外企业家,2009(22):255- 256.

[12] 雷凯华.论海南地方民俗文化与海南旅游业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9(11):347.

[13]刘光前,刘逸.海南饮食文化特色[J].新东方,2010(3):35- 38.

[14]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50- 56.

[15]王赛时.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和[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1):13- 17.

[16]侯福强.浅析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173.

[17]李华丽.海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研究[J].中国市场,2010(44):95- 97.

[18]鲁双风,王军广,等.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论文集[C].海口:2012.

[19]王多惠.浅析海南黎族饮食文化,推广黎族美食[J].改革与开放,2011(14):140.

美食文化研究篇5

2014年12月17日,由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北京二商集团有限公司康泰文化分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华好食品高峰论坛暨中国食文化研究会20周年庆活动在北京二商集团有限公司康泰文化分公司成功举办。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常大林、副会长兼秘书长洪嵘,原副会长、北京食品办公室主任、北京食品协会会长李士靖,原常务副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陈浩然等参加了会议,著名学者梅方权、王学泰、林永匡、蔡同一、王仁兴等莅临会议并讲话。来自商务部交流中心、国家食品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安全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科技协会、中国肉类协会、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中国乳业协会、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等20多个部级协会到会祝贺,中粮集团、中食集团、雨润集团、北京二商集团、北京稻香村等160多位企业家、专家学者莅会。

大会活动现场颁发了中国食文化终身成就奖,秦含章、林乃燊、李士靖、王朝文、季鸿、王子辉、高成鸢、林永匡、王学泰、王仁兴十位同志获得此奖项。论坛现场,林永匡教授、王仁兴研究员分别发表了题为“风味美食与休闲旅游”、“中国食文化的历史传承——从一款红烧肉谈美食精品创造意识的传承”演讲。来自中粮集团、雨润集团、北京稻香村、金百万餐饮公司的同志与参会代表一起分别从各自角度参与了“企业家眼中的好食品”、“什么样的食品企业才有投资价值”、“食品、餐饮企业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型营销”三个对话,会上还做了“中国好味道-北京稻香村”、“百岁人生--健康食文化”、“当今时代餐饮界的变革与发展”、“食品、餐饮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概况”等报告。

大会晚宴时,来自厨艺界的烹饪大师们为大家带来了“手拉海参”、“烹制河豚”、“水果雕刻”等精彩节目,引来大家阵阵掌声。在京的各位厨师界老前辈、鲁菜泰斗王义均,北京饭店谭家菜第三代传人陈玉亮,中国烹饪协会第一、二届副秘书长王文桥,烹饪大师崔玉芬、李玉芬、杜广贝、孙大力、侯玉瑞、李启贵、满开元、郑秀生、刘刚、黄凯等参加了活动。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是于2003年5月8日,经文化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为唯一的全国性的民族食文化研究组织。委员会将不定期组织关于民族饮食文化的讲座、培训、考察、论坛活动,举办相关展览会、研讨会、产销对接会。与各大新闻媒体合作形成立体化的会员企业宣传渠道,努力为广大食品餐饮企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美食文化研究篇6

1991年盛大的“首届中国饮食文化国际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主持分组讨论的美籍华人汤富翔先生跟北京仿膳饭庄田经理之间发生了激烈争论,分歧在于:如今中餐重在传统,还是重在改革创新?汤先生是美国中餐业界领袖,推广中餐不遗余力,他认为必须适应时代才能生存。他对眼界未开的国内同行讲了不少海外情况。使我最感惊奇的是,几次国际奥林匹克烹饪大赛,号称“烹饪王国”的中国都名落孙山。原来评判标准根本不同,比方说,对菜品的“热量”有精确的要求,而中国大师们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卡路里”。

2002年,我有幸结识了当年参赛的中国烹饪代表团团长、上海的李耀云大师。他说,那次第十七届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是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比赛只提供电磁炉,不提供明火,理由是“明火落后”。李大师说博大精深的中餐跟西餐根本不同,后来经市长批准破例提供明火,同时也搬去大型灭火器。尽管获得的辉煌成绩令世界餐界对他刮目相看,李大师现今已是世界厨师联合会的国际评委,但回想当年还是觉得极为窝火。他说,中餐跟西餐比赛,就像让中国的太极拳参加洋人的“捣皮拳”比赛,标准就很成问题。

比国际烹饪大赛上的争执还要激烈的,是国内业界、研究圈里关于“营养和味道”的争论。每次研讨会,两派都辩论得不可开交。简单说,一派强调营养和科学,一派强调味道和艺术。这实质上是中、西两种饮食文化根本差异的反映。分析起来,对立者的观点跟出身很有关系:有餐饮业经历的研究者强调味道、强调艺术;理科出身的研究者强调营养、强调科学。我是半路闯入的,觉得两派的争论大有益处,他们各有道理。我曾建议大家都试着站在对方立场上来个换位思考。

我的兴趣很杂,艺术科学都喜欢。我的观点是必须大力强调营养和科学,中餐带着几千年积淀的很多糟粕。例如讲究吃珍禽异兽。某县拿地龙(穿山甲)招待外国投资者,洋人大怒。这是足以引起国际制裁的问题。再如由于过去国人缺乏“油水”导致中餐用油过量,连日韩等东方食客吃了都要吐。这些都是“饥饿文化”的表现,因循不改,只能丢人现眼。然而,从两派争论的展望来看,我觉得“营养派”趁上了文化全球化的强大潮流,迅速占了压倒优势,他们的烹饪借助设备比较省力,而“艺术派”依靠手工非常费心。从长远来看,文化瑰宝容易自然流失。

美食家梁实秋有个营养学家女儿

任何对立的学派都有代表人物,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派”和“艺术派”也不例外。谁有资格当“艺术派”的代表?非大美食家梁实秋先生莫属。林语堂先生也热衷于谈吃,但他总爱在吃的现象里找出点道理来。梁先生则一味沉溺在对美食的津津乐道中。

饮食文化的“科学派”,则举不出个代表人物来,因为很晚才听到重视科学的呼声。扬州商学院烹饪系的季鸿昆先生最早开设了营养学专业,但没想到培养出来的首批“营养师”竟分配不出去――星级宾馆都说用不着,只有两名毕业生在医院里找到位置。

代表人物必须是大众熟悉的。有一位美国华裔营养学家倒是可以做科学派的代表,就是梁实秋先生的女儿梁文蔷女士。她是美国“食物与营养学”教授,有几部专著,其中包括风靡华人女性世界的《曲线救美》一书。书中显示了与其父讲吃家风的密切渊源。饮食文化两大派分别由梁实秋先生和他女儿来代表,激烈的争论就会像亲情一样和谐。假设你是个顽固的“营养VS科学派”,当你否定“味道VS艺术派”时,必然会强调说“他们都是不懂营养学的老中国人”。梁文蔷教授是精通营养学的新美国人吧?她对自己的营养学立场当然无比坚定,但同时又对老爸迷恋美味的那一套非常尊重。可见,用洋人的“营养”来否定华人的“味道”,实属浅薄之见。营养、味道压根儿不属同一个范畴,就像父亲跟女儿不是同辈儿一样。

梁、林两先生都喜欢谈论“生活艺术”。林不如梁懂得吃,但更喜欢哲学的思辩。我忽然有了一个念头:假设营养学家梁女士是林语堂的女儿,也许她会像林先生一样总想“在吃的现象中找出道理”,那她就不会满足于捉摸女人“曲线救美”的小事儿,而会深入一步,担当起“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这个重大的课题。

宇航员食品的周折

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引进科学、民主后,“科学主义”在中国日渐风行。西方人早已认识到片面强调这种“主义”的负面作用。吃的方面,科学带来的进步无法估量,但也不能完全无视人文。关于宇航员食品的认识,就提供了典型的教训。

最早研制太空食品时人们认为,太空食品要高度浓缩。这些食品应能吸食,进入肠胃后要很快被吸收,产生的残渣要尽量少,因为空间站盛放排泄物的空间十分有限。研究人员曾设想把食品制成片剂,以便宇航员随时取用,又不会影响工作。后来制出了用软管装的三道菜:蔬菜汤,肝泥,浆果汁。1961年苏联太空人季托夫首先食用了这种新食品,结果他感到头晕,营养学家断定是因为吃不饱。如今俄国的太空食品中已包括了牛舌、鲱鱼馅饼、乌克兰红菜汤、煎肉饼、鸡排、水果泥和蔬菜沙司。

美国航天局营养生物化学部的负责人斯科特・史密斯说:“在实施阿波罗空间计划时代,宇航员食用的是装在类似牙膏盒中的鸡肉色拉。今天,我们试图提供尽可能像平常食用的那种食品。” 他们报告说,宇航员在飞行中有“拒绝进食”的情况,只能摄取正常需要热量的一半。结论是,“食品做得越香,他们就会越想吃,就能从食品中摄取足够的热量。”

现在美俄合作的太空飞行,宇航员吃的几乎同地面上一样:黑面包、蜜饼、火腿、酸甜汁的猪肉、鹌鹑、波兰式梭鱼、奶酪、蔬菜汤和红菜汤、草莓、饼干、巧克力、茶和咖啡。宇航员再也不用从软管中吸食了。美国人爱吃洋橙、橘子或柠檬,俄国人喜欢苹果、西红柿和葱蒜。刀叉等全套餐具也代替了软管。

中国的“神五”航天时,宇航员杨利伟携带的食品,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加水。最近升空的“神六”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但可以吃到热食热饮,品种也从神舟五号的二三十种增加到四五十种,其中包括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墨鱼丸”等美味佳肴。更有意义的是再现了作为中餐灵魂的“饭”与“菜”的配合。在漫长的飞行中,可口的饭菜增加了人性化的生活乐趣。

经过这样一番周折,关于太空饮食这一命题,才达到了营养和味道的完美结合。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从长远来看,民族文化的很多成分将要趋于消失。可以预见,中餐将成为中华文化最后的坚强堡垒,因为它在开放年代表现出惟一的逆潮流而动的强大生命力。对此孙中山先生早有预见,他承认中国近代“事事皆落人后”,但同时断言,只有饮食文化领先于文明各国,并“将为人类之师导”。

美食文化研究篇7

2005年,日本饮食业率先响应内阁府发表的《推进日本品牌战略》研究报告,主张以生鱼片和寿司为先导传播日本文化魅力,增强软实力,提高日本国际地位[1]。随后,由日本饮食和创意等行业知名人士组成“饮食文化推进恳谈会”,提出争取将日本料理通过国际传播成为继中华美食和法国佳肴之后的第三大饮食文化。2010年,我国首届全国餐饮学术年会一致呼吁要“制定实施国家美食促进战略,提升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饮食文化不仅在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发展中成为重要文化资源和品牌形象,而且在国家文化交流和国际旅游领域中愈来愈体现其独具魅力的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为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饮食文化如何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和国际传播来提升其餐饮产业、文化品牌和美食形象,目前已成为业界的关注热点和研究课题。

1饮食文化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中华美食享誉世界,我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要素和品牌形象功能也日显重要。

1.1饮食文化体系

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差异显著,使得我国地方饮食丰富多彩。以饮食为基础,融合习俗、民族、传统、思想和哲学等人文内涵,饮食文化成为蕴含着科学、哲学、民俗和艺术的一种风格各异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综合而言,饮食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作用下,由人们饮食生产与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人文等结构聚合而成的全部饮食事项[2],它融制作工艺、食俗、食仪、食器、典故传说、诗词歌赋、审美情趣、人文精神于一体,也充分寄寓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理想。而在某一地域,某类饮食及烹饪技术与理念的系统化与知识化即形成地方菜系。由于各地气候、物产和风俗习惯等差异,我国饮食形成了精彩纷呈的菜系文化,其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湘菜、粤菜、闽菜、鲁菜、川菜、浙菜、淮扬菜和徽菜等“菜系”。饮食文化与餐饮产业关联密切。1987年,国家统计局将饮食业改为餐饮产业。中国烹饪协会将其定义为“通过生产制作加工、商品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饮料、食品、菜肴、消费场所和设备设施的经营单位均属餐饮产业。”从业态来看,餐饮产业有正餐、西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等多种形式。我国特色风味独具魅力,属于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风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资源在餐饮与旅游开发中表现为饮食景观和葡萄酒景观[3],经组合成为消费者品尝美食并体验饮食文化的餐饮与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的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地方小吃、中华菜系、民族饮食、宗教饮食、餐饮老字号,以及养生、医疗、保健和药膳饮食等构成我国饮食文化体系。

1.2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体系

饮食是旅游者六大消费要素中的基本要素。但饮食和餐饮并不自行生成旅游资源,只有对旅游者产生一定吸引力并为旅游业所用,同时带来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才能成为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地,饮食文化借助器、形、艺、俗等多方面物质形态体现,其商业运作形成以餐饮为核心、以文化为表现、以民族为特征的相关产业,如餐厅建筑、环境、设计、礼仪、服饰、容器、菜肴品种、烹饪方法、就餐方式、民族民俗风情、歌舞演艺等饮食文化旅游景观。旅游地须大力开发当地饮食文化资源,将饮食文化与旅游规划充分结合。旅游者通过领略风味小吃、特色菜肴、名特产品等饮食文化,深入了解旅游地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深刻的感官体验和审美享受。品味异域饮食文化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项支持因素,饮食文化也正以不同形式成为旅游地的重要吸引物[4],构成了诸如芝加哥美食节、欧洲葡萄酒之旅、广东美食旅游线路等专项旅游产品。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地方饮食文化作为旅游活动的一项日益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动机触发器,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开发潜力,须创新餐饮产品和饮食形象[5],以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吃、名菜和名点成为旅游地重要的旅游形象代表,如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成都川菜等。而国内外诸多旅游地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风物特产,衍生出具有现代地方特色的饮食节事,除各地举办不同菜系的烹饪厨艺比赛之外,其它如韩国泡菜节、德国慕尼黑文化啤酒节等,香港、成都、广州、南宁等地的美食旅游节,上海、重庆、信阳等地的茶文化节,普陀山和武夷山的佛茶文化节,青岛啤酒节,盱眙国际龙虾节等成为提升旅游地城市文化魅力与旅游形象品牌的营销途径与平台。以成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为例,成都饮食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川菜、火锅、小吃、名茶和名酒,且多历史传说和名人典故,如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龙抄手、双流兔头、郫县豆瓣、伤心凉粉、灯影牛肉和担担面等,并策划举办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兰桂坊啤酒节、月饼节、螃蟹音乐节等旅游节事。此外,还建成川菜博物馆和“锦里”小吃街等,再辅以川菜馆、火锅店、小吃铺和茶馆等餐饮产业共同构成成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体系。

1.3饮食文化和美食旅游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侧重于美食旅游,起步较早,亦较系统化,主要着眼于美食旅游的概念、功能、开发和运作,尤其对葡萄酒旅游研究情有独钟,较为深入。国内饮食文化及美食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我国2003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烹饪王国游”,广州争创“全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成都打造“美食之都”旅游品牌。但美食旅游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内饮食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饮食历史文化、菜系、菜谱和烹饪技巧等方面,研究方法注重个案或区域饮食文化资源的材料搜集和整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普适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整合。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区域旅游与饮食文化的整合开发,既深入挖掘地方饮食文化及餐饮业的无限潜力,又逐步培育饮食文化旅游的营销价值与独特吸引物,成为目前及未来旅游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和研究的重要主题。本文拟超越单纯对饮食文化所进行的烹饪学、历史学、民俗学、地理学等研究范畴,引入“文化创意”这一概念,旨在综合运用文化经济学、旅游学、营销学等学术理论,深入探讨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机制,以获取饮食文化的系统理论体系和科学策略机制。

2文化创意概念解析

作为文化经济的一部分,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非独占、可再生的精神财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文化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关键在于文化资源能否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6]。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正面临着这一困局:如何用文化经济的理论来整合饮食文化,形成一个活力四射、潜力无限的产业体系。解困之道即在于用文化来整合产业,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尤其是须同其他文化产业协同发展[7]。但曾几何时,文化的重复生产和商品化现象日益明显,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创意转向”[8]。因此,能推动饮食文化“整合产业”的重要文化战略手段在创意时代背景下即是“文化创意”。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于1998年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自1990年以来,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创意国家等概念相继出现,创意发展策略为全球范围内众多国家、城市和产业发展所采用。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一般涵盖了广告、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休闲、音乐、演艺、出版、软件、广播电视等行业。作为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核心引擎[9],文化创意由思想观念、知识资本、技能服务、创新机制等文化要素构成[10],会衍生出无穷的新形式、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市场。一方面,正如美国理查德•凯夫斯(Caves)从文化经济学角度所定义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只是提供宽泛地与文化、艺术或仅是娱乐价值相联系的产业和服务[11]。文化创意将为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提供重大的战略和机制思考,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创意产业所涵盖的分支行业都可为饮食文化的产业化升级提供手段和平台。根据国际经验,政府主导模式在创意产业发展初期异常重要[12],为了饮食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制度性的饮食文化创意机制,使其可制造文化创意、输出产业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意更应视为一种产业理念、战略视野、升级途径和具体方式,以促进传统产业的主题商品化、产品产业化、文化资本化、资源景观化、营销整合化和创意品牌化。以文化创意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整合饮食文化资源,创新饮食文化产品,拓展饮食文化产业链,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饮食文化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型饮食文化开发模式模型由加强城市饮食创意生成能力、将饮食创意转化为产业现实、连接饮食文化创意、形成饮食创意流动网络、搭建饮食创意流动平台、吸引创意饮食消费人群和构建创意饮食市场等阶段构成。

3基于文化创意的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机制

基于文化创意这一开发视角,旅游地须专注于实现饮食文化资源再整合和优化配置的多元综合创意开发机制。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应贯穿于饮食文化产业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关联到创意产业的各种业态形式,其开发机制可概括为景观化开发、品牌化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三个方面的内容。

3.1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的景观化开发

旅游地应重视当地饮食与餐饮产业的文化整合,突出其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地域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为有效开发地域饮食文化资源,可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和创意升华当地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名品典故、民间传说和私家菜品,如云南的过桥米线、叫化鸡、东坡肉等。为推动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的景观化开发,首先应积极开发各种形式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地应深度开发体验性饮食文化旅游、特色饮食旅游线路和饮食旅游商品,打造饮食文化节事,建立美食地标[13],并大力扶持餐饮产业,创新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体验,注重文化营销,创设主题公园[14],从而丰富旅游地饮食文化旅游景观,使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得到最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其次,应通过生产专业化、供应规模化、经营连锁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措施,推动旅游地餐饮产业联动发展。旅游地应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优化餐饮产业结构,如成都正是构筑了小吃、美食节、川菜馆、火锅店和茶馆等由菜系、餐饮企业、美食名品、饮食文化节事等饮食文化餐饮产业联动体系。最后,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美食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促进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地饮食文化产业培育应重视所在城市美食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格局,规划、设计和建设民俗文化街、商业休闲街和休闲娱乐街,置旅游地饮食文化传承、餐饮产业培育、旅游格局规划与城市文脉发展四位一体。

3.2旅游地饮食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塑造

为适应新的市场竞争业态,目前,旅游地饮食文化产业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发展,争创饮食文化品牌效应,如常州“大娘水饺”、上海“杏花楼”、杭州“红泥”、宁波“向阳渔港”等餐饮名店以及其它名茶、名酒、特色招牌菜、知名饮食旅游节事等。为推动地方饮食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化,旅游地须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开展地方饮食名品、名店和名小吃等认定活动,规范发展风味美食游、药膳保健游和农家乐旅游餐饮,增强参与性饮食体验,塑造饮食文化旅游品牌。而以全国各地的众多茶文化节为例,如何避免同质化,实质上即是一个品牌化的塑造过程,应当以其独特性脱颖而出。在饮食文化产业培育过程中,旅游地应加强对餐饮老品牌和老字号的保护和扶持,逐步聚集名品和名店效应,最终实现饮食文化品牌的打造和运营。如淮扬菜已形成独特的菜品风格和醇厚的文化意韵,产生扬州“富春”、镇江“宴春”、南京“绿柳居”等众多百年品牌名店。而品牌是一种知识产权。在饮食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塑造过程中,旅游地须将饮食文化纳入其保护范围,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立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个立体交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保障饮食文化产业在品牌传播和产业竞争中做大做强。

3.3旅游地饮食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和协调使用各种形式的营销传播方式,对准一致目标,通过各种不同传播渠道,传递一致营销信息,树立一致品牌形象,实现与消费者双向沟通,与消费者建立长久密切关系,有效实现营销传播效果最大化。整合营销传播异常青睐于体验营销传播。由于旅游者饮食习惯、饮食独特性、饮食体验、旅游地形象感知等要素对旅游者的旅游地饮食评价影响巨大[15],旅游地应着力推进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活化、形象化、愉悦化和商业化,实现旅游地饮食文化的体验营销传播。如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旅游者通过观看烹饪比赛、茶艺表演、学做川菜,以及参与美食节、啤酒节、茶文化、水果节等体验性饮食旅游活动,增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体验开发,成都“美食之都”旅游形象的节事和体验营销成效倍增。饮食文化节事为整合营销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推介渠道和营销平台。近几年,旅游地通过特色节事扩大知名度,实现美食的节事和文化营销。如成都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广州美食节、大连美食节和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等。而淮安正是充分利用淮扬美食文化节、盱眙中国龙虾节和涟水白鹭节等文化节事,有效推介和展示淮安传统饮食、菜肴小吃、餐饮品牌等饮食文化,提升了淮安旅游形象和地方饮食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文化创意会令整合营销传播“如虎添翼”。韩剧《大长今》热播使韩国料理及其衍生的药膳饮食在国内掀起了势不可挡的美食“韩流”。因此,旅游地须异常注重饮食、餐饮及其节事的形象设计,借助菜系品牌优势,通过影视、动漫、新闻、出版、服饰和戏曲等文化创意达成其整合营销传播目标。如继2007年的《豫菜皇后》之后,河南省又于2010年摄制完成了《糊辣汤》,通过电影弘扬豫菜文化,助推河南餐饮经济发展。河南省社科联、省豫菜文化研究会计划继续与潇湘电影集团和河南影视集团合作,再开发信阳菜、洛阳水席等豫菜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系列。同时,顺应电子商务时展潮流,旅游地须建立诸如菜系网、饭统网、搜饭网等饮食文化及美食旅游网站和餐饮网络平台,实时饮食文化、特色菜式和旅游资讯,实现区域性在线交易和整合营销传播等旅游服务。

4结语

美食文化研究篇8

方法: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单纯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研究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6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反流性食管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18-01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选取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38例,年龄18至71岁,平均年龄(41.21±2.19)岁,病程1d至2个月,平均病程(1.23±0.24)个月。按照抽签方式将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单纯奥美拉唑(Astrazeneca 公司生产,规格20mg)药物治疗,每日口服20毫克,连续治疗8 周为宜;研究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mg)药物治疗,其中奥美拉唑给药方法同对照组,每天给予40mg法莫替丁口服,于睡前服用,连续治疗8周为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均消失,内镜检查体内食管病变显著好转甚至消失(食管恢复正常);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均改善,内镜检查体内食管病变情况好转;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均未出现好转,甚至加重,内镜检查可知体内食管病变情况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缓解率。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研究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6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简称RE)是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体内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发生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等临床表现,经内镜检查可见食管粘膜损伤(炎症、糜烂、溃疡或纤维化等)。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疾病严重程度与患者食管暴露频率、反流物酸度以及与食管接触时间密切相关,临床常使用药物控制胃内pH(使pH升高并维持在大于4)从而达到改善临床表现及食管粘膜损伤的治疗目的[1,2]。

奥美拉唑(OME)是临床常用的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药物,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但由于患者具有个体差异,因此进行奥美拉唑治疗时,患者的食管粘膜愈合情况、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均有所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用药后实际疗效及时调整给药量,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目的[3]。有研究显示,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夜间胃酸分泌量仍可出现高峰,不利于临床获得满意疗效,其原因为夜间质子泵发生更新及激活,因此逃逸质子泵抑制剂作用,且由于患者进食减弱质子泵抑制剂夜间作用效果[4]。因此提示应采用联合治疗措施有效控制夜间胃酸分泌,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法莫替丁属于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可与体内H2受体结合,从而显著抑制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情况,且有研究表明,在夜间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该药物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临床作用[5]。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基础上加入法莫替丁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

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仅为66.67%,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经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后,研究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4.85%,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紫丹,杨杰,万晓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49-2350

[2] 林矫.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7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32):55-56

[3] 谢子英,赵亚刚.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4):794-795

[4] 赵燕茹.奥美拉唑治疗反流食管炎1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115

上一篇:系统理论的理论内涵范文 下一篇:绿色生产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