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8 15:08:13

美食文化论文

美食文化论文篇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切。由贺正柏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从中国饮食的技术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分类。此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定位,以普及饮食知识为基础准则,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广大学者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教材,也是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读本。

《中国饮食文化》全书共涵盖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发展成熟阶段到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饮食的风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风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从中国饮食的原料文化、技术文化、命名文化三处着手,整合分析了中国饮食的原料与技术知识;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为主要叙述内容,详细描写了中国茶酒文化的衍生过程;第五章为中国饮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发展和菜肴组成各部分;第六章为中国饮食审美文化,为饮食主体对饮食各方面的主观审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写了中国饮食的民俗礼仪;第八章以中国饮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学思想结尾。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时代的文化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探索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次关联,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助力。一方面,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组成,人类为获得生存手段而进行的活动是物质活动。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伴随着石器、陶器等饮食器物的发明,使得饮食烹饪技艺不断发展,美食种类更为丰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地位的不断更替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夏朝形成的复合型农业形态使得烹饪原料范围得到扩充;手工业的分工使得饮食生产方面更为细化,烹饪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饮食产品的种类;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饮食需求推动饮食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祭神、宴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技术表现在饮食文化中,有以“拌、呛、酱、卤、酥、腌、熏、冻”为主的冷菜制作技术,以“炸、炒、爆、熘、烧、扒、炖、焖、涮、蒸、烤”为主的热菜制作技术。与饮食技术相对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礼》《礼记》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饮食文化中的科学制作工艺。如传统的“五味调和”烹饪技艺,指将“酸、苦、甘、辛、甜”五类风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调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进而使得人体体格强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调和直接影响饮食之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有效科学饮食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应用颇多。第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给人们提供现实技术成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类依靠广博的华夏美食原料,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细微妙的中华美食,开发出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材料。第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饮食文化中,如书中所述闽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因此制作时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艺有“切丝如发”的美称,且闽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尽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第三,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构造出南北海陆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中国饮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区因海鲜丰富,虾鱼蟹等食法多样形成海滨风味;崇山峻岭之地山野盛产动植物,飞禽走兽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形成山乡风味;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类鲜嫩肥美,形成平原风味;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严格的清真风味。可见饮食文化中的客观实践受历史制约并不断向前发展。除上述几点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辩证法、历史观、唯物论等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不胜枚举。中国美食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国饮食文化》一书,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饮食制作进行跨学科融合,既提升了饮食制作技巧,又丰富了相关哲学知识,既助雅兴又增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张爽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美食文化论文篇2

旅游者对美食的兴趣早已有之,但“美食旅游”是自21世纪兴起的一种特殊兴趣旅游。随着休闲经济的发展,体验式旅游成为新的旅游发展趋势。美食作为旅游中的重要体验部分,促使美食旅游这种以满足旅游者美食方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形式大举形成,并使美食旅游成为特殊兴趣旅游的重要分支。特殊兴趣旅游,利得( Read) 以及霍尔和魏勒( Hall & Weiler)认为,特殊兴趣是特殊兴趣旅游的核心,决定了旅游者出游的动机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全部体验都是围绕该特殊兴趣展开的。史沃布洛克和郝讷( Swarbrook & Horner) 则拓展了特殊兴趣旅游的范围,指出无论旅游者是受现有兴趣或是在旅游目的地即时激发的兴趣驱使,参与到某项与该特殊兴趣相关的活动中,即可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兴趣旅游。

特殊兴趣旅游定义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兴趣旅游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概念泛化现象。鉴于美食旅游中“美食”内涵及外延的变迁扩展,美食旅游界定标准的多重性,美食旅游势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概念泛化现象。

一、美食旅游概念呈现

在国外,沃尔夫和艾瑞克(Wolf & Erik)2002年首先提出了美食旅游(Culinary Tourism)的术语。霍尔和夏泊斯(Hall & Sharpies)(2003)指出,美食旅游就是游客对美食的品尝和体验,无论是拜访食品的原产地、加工地,或者亲自前往参加美食节、去餐馆或食肆就餐,其主要目的无非是品尝美食、参与相关活动、体验饮食文化。琅(Long)(2004)将美食旅游定义为经历或者参与过其他区域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不仅是局限于餐饮消费、烹饪技巧、饮食项目的介绍。卡屋拉和科洛特(Kivela & Crotts)(2006)提出美食旅游是一种特殊趣味的旅游,也是文化旅游的具体形式,主要是以品尝异地美食佳肴为动机甚至是唯一动机的新型旅游形式。史密斯(Smith) (2008)认为任何参观、品尝和消费美食资源的旅游体验活动都可以称作美食旅游。

在国内,已经有学者对美食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等基础理论提出自己明确的见解。

迟景才(1998)认为以品尝特色美食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都可以称为美食旅游。翁毅(2004)认为美食旅游是以享受和体验异地美食、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为主要原因的,具有休闲和社会属性的旅游活动。王雪莲、吴忠军等(2006)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美食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广义的美食旅游是指在异地旅游过程中被当地美食及饮食文化风俗吸引而产生的各种旅游行为;狭义的美食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异地参加美食节庆活动、体验美食民俗风情或进行美食科学考察而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张源(2008)认为美食旅游是以到异地品尝美食为主要动机,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要经历,并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来辅助美食旅游的具有文化和休闲等属性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周书云(2010)认为美食旅游是人们在对中国饮食文化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品尝特色美味食品为主的旅游方式,属于一种特色旅游。吴晓东(2010)认为美食旅游指到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经历,以享受和体验美食为主,是人们的一种重要休闲娱乐方式。

二、概念泛化表现

(一)关于美食

美食是美食旅游得以发展的基础。上述各方观点对这一中心介质界定不一,呈现出外延扩大的趋势。综合而言有二种:一种认为美食即异地美味佳肴(Kivela & Crotts,周书云,吴晓东),是可以品尝、参观或消费的实物形式;一种认为美食包括有形或无形的美食旅游资源――美味佳肴、原料生产地、烹饪技巧、餐厅消费、美食节及当地饮食文化(Hall & Sharpies,Long,张源,王雪莲、吴忠军等),即任何与食物相关的内容都被列入美食范畴。

(二)关于美食旅游

依据上述关于美食的两种论点,美食旅游是与美食本身或美食相关资源关联的旅游类型。这种关联以两种形式存在:旅游动机及旅游行为。一种是当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成为激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美食及相关体验在旅游中具有中心地位,这种旅游才称为美食旅游;另一种是只要是在旅游过程中接触、使用或体验了美食或美食相关产品及饮食文化,都被贴上美食旅游标签;前者以旅游动机为界定标准,后者以旅游行为为界定标准。很显然,后者在范围上包含了前者,是对前者范畴的扩充。

(三)关于美食旅游者

美食旅游者是美食旅游的发动者。依据美食在旅游过程中的不同重要性程度,可将游客分为四类:对第一类游客而言,美食是他们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主动去寻找与当地美食相关的信息。对第二类游客而言,虽然他们认可美食的重要性,但并不会主动地去寻找美食相关信息。第三类游客并不热爱美食,但如果有足够的机会,他们不排除在未来会享受美食。第四类游客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对美食完全没有兴趣。若依上述以美食动机为界定美食旅游的标准,第一类游客才可称为美食旅游者;若依上述以美食行为为界定美食旅游的标准,则这四类游客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美食旅游活动,如品尝了美食产品,参观了美食生产,体验了美食文化,都应归为美食旅游者。但显然,这四类游客当中对美食缺乏主动性或对美食完全没兴趣的游客是否应归为美食旅游者还有待商榷。

本研究中,笔者认为美食旅游是当美食(美味佳肴、烹饪技艺、餐厅、旅游目的地饮食文化)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游客以体验美食或与美食相关的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动机,美食活动为全程主要活动的具有休闲娱乐属性的特殊兴趣旅游类型。它是从简单低层次“果腹”的生理需求发展而来的,是人们享受生活、放松身心的新型旅游形式。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美食旅游的基础是与美食相关的旅游资源或旅游吸引物,而不局限于美食本身;第二,美食旅游的发动者应对美食及相关资源有一定兴趣并愿意主动去体验;第三,对美食旅游资源或美食体验的追求是激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机,或至少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即时产生了对美食资源或美食体验的兴趣;第四,美食旅游强调游客通过美食所获得的体验,这一体验应该是独特的、难忘的,并具有文化内涵的。

三、概念泛化影响

美食旅游概念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导致研究结论上潜在的错误,对小众化旅游形式的研究和发展极为不利。

(一)夸大了美食旅游者的数量

如果以旅游者接触了美食,参与了美食活动等行为为取样标准,忽略旅游者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绝大部分游客都是美食旅游者。因为在任何类型的旅游中,吃是生理需求,促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就餐或被动参与美食活动。这样的取样标准人为地夸大美食旅游者的数量,必然导致统计结果失真。另外,如果旅游者是在一个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旅游,那他可能被重复统计为美食旅游者、文化旅游者、购物旅游者,不仅影响美食旅游游客数量的统计,也影响其他类型游客数量的估算。

(二)高估美食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贡献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发展以美食旅游者的数量为重要依据。如果美食旅游者数量被放大,将导致旅游目的地高估美食旅游收益,如把常规的餐饮消费统计为美食旅游收益,使规划当局对美食旅游的前景估计错误,损失投资并延缓发展。

(三)忽视美食旅游者的真正需求

若以参与美食活动为标准区分美食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太大区别。在此基础上去研究美食旅游者与非美食旅游者的行为和需求差异并无意义,也无法实现戴瑞特(Derrett)所提倡的为美食旅游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旅游体验。

(四)不利于旅游的类型化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群体需求的个性化,旅游研究领域逐渐从表面深入内核,旅游类型细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美食旅游范围一再扩大并涵盖其他旅游类型,或与之交叉、重叠,都是与这种发展趋势背向而行。因此,精确界定美食旅游范畴,有利于旅游的类型化发展。

四、思考与启示

在旅游研究中,由于旅游产业依托其他产业的面广而深,概念泛化现象很容易出现。如对会展旅游的相关研究大多注重会展业,将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或主要研究对象。但事实上,虽然任何能激发人们旅游行为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与旅游相关联的行业有很多,但关联不等于包含,这些行业与旅游业有交集而已。这种概念泛化现象容易把研究的重点放偏,真正对会展旅游的研究便不够。同样,与美食旅游相关的行业数不胜数,如美食产品生产线前端的种植业养殖业,美食烹饪中的营养业医学业等,若将如此广泛的行业面都括入研究美食旅游的研究范畴,该研究将失去意义。因此,在研究美食旅游时,要专注从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动机入手去探讨,美食的内涵、外延,明确美食资源是否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美食活动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是否居于中心地位。再来研究美食旅游的形式、营销,美食旅游者的兴趣程度、消费能力等。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清楚把握美食旅游这一特殊兴趣旅游,避免概念泛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将美食旅游置于特殊兴趣旅游下线,是对旅游类型的有益补充。这同时也意味着还可以将美食旅游细分类型。如细分为珍稀美食旅游,传统美食旅游,素食旅游,面食旅游等。找寻合理的划分尺度与标准,深入各细分旅游类型,将是意义深远的重要命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细分旅游类型将满足更多特殊消费群体的需求,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鉴于此,研究者更应严谨对待美食旅游的概念泛化现象,推进美食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美食文化论文篇3

一、饮食美发展机制及饮食美学界定

现实饮食活动涉及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管理、技术、艺术、观念、习俗、礼仪等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美食作为一种功利性的审美产品,不仅是审美的精神创造物,而且是物质的饮食消费品。一方面,各种美食要在庞大的社会文化体制中进行生产,在不同的餐饮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饮食美创造者按照自己对饮食生活的理解、认识和体验,自由创作某个食品,并赋予其具体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饮食美欣赏(消费)者通过“自由直观”美食,并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对深蕴其间的饮食美创造者对象化的本质力量(思维力量、意志力量和情感力量)进行理解、把握――实现对应美食的“观念再创作”,最终完成饮食审美活动。与此同时,饮食美欣赏(消费)者通过自己对饮食审美对象的选择,表达其饮食美需求取向,为饮食美创造者的新创造指明了方向。因此,饮食审美活动是在“饮食美创造(生产)者为饮食审美(消费)者提供客观的饮食审美对象;而饮食美欣赏(消费)实际过程唤起新的饮食审美需要,驱动饮食审美生产在发展中形成的一个动态循环、螺旋上升的发展机体。因此,饮食美学是以美学原理为指导,将美学与烹饪学、服务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艺术理论具体结合和有机统一,专门研究饮食活动领域美及其审美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具体审美规律涵盖两大方面:食品审美过程中客体的形态美、主体的美感过程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范畴美;在食品制作过程中饮食美创造者的人生存状态审美化、全方位满足人们在饮食创造方面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直接体现美学“效用”。

二、饮食美学理论体系及阐述

基于上述饮食美学的概念的把握,依据现实饮食审美活动从饮食审美客体的关注,到饮食审美主体的感受,最后到饮食美深层内涵――创造审美机制的把握的审美思维逻辑,我们认为在饮食美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方面,应在阐述饮食美学概念、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饮食美学核心――饮食美。首先从饮食美的来源与实质入手,研究饮食美的本质;随后从饮食审美客体自身特有属性的角度,对饮食美具体存在的领域进行分类,研究饮食美的形态;然后从饮食审美主体感受的角度,研究饮食美感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接着以饮食美感理论为基础,对饮食美进行分类,研究饮食美的范畴,从而实现饮食美欣赏阶段系列审美规律的把握;最后从饮食美创造全体的角度,以实现其生存审美化为原则研究饮食美的创造,实现对饮食美创造阶段审美规律的深层剖析。这样,才能实现对整个饮食活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美学要素全面、系统地把握(图1)。

美食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救命饮食;健康;简化主义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08-02

《救命饮食》从经验科学出发,阐明了美国健康医疗状况持续恶化的原因,披露强势科学的黑暗面,提倡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救命饮食》又译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被誉为是近二十年内营养学界的巅峰之作,其作者坎贝尔被称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而此书在国内引起的反响远不如在国外,同时国内对它的研究集中于其中的科学实验成果,没有涉及作者反主流的思维方式这一根本性问题。《救命饮食》揭示了饮食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它的成果既基于四十几年的科学实验和三百余篇的学术论文,有外部的实证,又与作者本人摒弃传统科学的还原论和简化主义,提倡和实践整体性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坎贝尔在此也完成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结合。挖掘和阐释坎贝尔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人文意义。

一、美国健康状况恶化

美国民众健康状况正在逐步恶化。奥巴马政府将在2014年全面实施医疗改革法。而2012年11月6日的出口民调显示,在全民医改法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评论认为,实施医改法仍将困难重重。罗姆尼甚至提出如果当选,会在其就任的第一天“奥巴马医改”。当今美国公众健康的现实状况是民众患癌症的概率大约是47%,成年人中1/3的人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富贵病的发病率年年攀升而“临床医疗差错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仅仅排在癌症和心脏病之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1.大多数人群不假思索地接受的许多理念都没有科学依据,仅仅体现了食品工业者的利益。2.科学“超简化主义”导致科学实验结果出现致命性的偏差和失误。这两个原因中,后者是根本性的,而且在主流文化中大行其道,它的破坏性比一些渎职的科学家更大。它自然观层次上表现为对自然的全面征服和控制,在方法论上表现为还原论的大行其道。

二、对科学简化论的诘难

近代科学不仅以对自然界过渡开发和污染为代价来谋求发展,而且在认识自然方面,表现为“简化主义”和还原论,其结果就是对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西方一些后现代的作家、科学家、哲学家们对人类中心论提出反思与批判。在营养学中,坎贝尔指出:“食物中的每一种化学物质将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也会与身体里的化学物质反应,然而每一种反应都有其独特的方式,这是一个无比复杂的过程,而且实际上根本就不能知道某个化学物质和其他的化学物质是怎样反应的,我们也永远不会搞清楚所有的这些化学物质是如何协同反应的。”而现代科学的特征如一些学者所言:“近代精密科学把对自然的研究提升到第一位,简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研究。”坎贝尔指出其危害性:“脱离整体去研究细节,并由此判断复杂的关系的做法被称之为‘超简化主义’,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致命的。”当代美国耗费1亿美元的“护士健康调查”项目,最后被证明对于预防乳腺癌没有任何帮助。因为营养学专家关注单一营养素的调整而不是整个膳食结构的调整。他们只关注脂肪的摄入量却对动物性蛋白质不做观察,因为美国的医学和营养学传统认为蛋白质是好的,绝对没有问题的,只有脂肪才是形成各种富贵病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坎贝尔在中国启动的长达十年的调查和大量在美国的人体和动物实验都证实了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和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是正相关的。科学具有相对性,科学简化主义研究的问题更具有局限性,如西医过分依赖科技,治疗的是标而不是本。西医的研究方法是局部的,精细的,是简化主义的,不会讲人体整体作为一个生态环境来看待。

事实上,尽管自然的规律十分复杂且十分隐晦,但它们并不混乱,而是十分和谐地构成了严密的系统。“我们在自然界里散步,就仿佛大象在摆满瓷器的小房子里散步一样。”自然的规律是复杂有序的,要求人类去敬畏、服从。这种观点在主流文化中,被视为是对人类理性的蔑视。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科学对待自然的方式过于简单化,其结果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误读和曲解,其结果就是越是长远的,根本性的问题,科学越是解决不了。

三、中国传统保健思想

当今中国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传统知识受到挑战。但新潮的思想未必比得上传统的智慧。中国古代医学圣典就是从探索生命本源出发体现的是古代儒家道家融会贯通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如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和谐、平衡,健康也重在平衡。医学圣典《黄帝内经》提倡“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它的养生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基础上的,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当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肥胖人数逐年升高,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在西方常见病在我国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根据调查,甘肃省穆斯林人群2246人,超重率和肥胖率为43.17%和9.5%,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肥胖又是导致其他慢性病的原因。因为我国传统饮食习惯受到了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冲击,人们饮食中蛋、奶和肉食比例大大增加。根据坎贝尔博士的观点,正是动物性蛋白质过量摄入引发种种慢性病。反观中国古代文化,如《黄帝内经》强调五谷养人,也就是“杂食五谷,粗细搭配”的原则。

美食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创新;纪录片;美食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0-0199-01

作为一部纪录片,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从收视习惯上我们都无法想象它最初的播出效应。可是该片一经播出,便犹如一匹黑马,刹那就受到无数观众和网友的热情追捧。“舌尖上的中国”这5个字,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最热门的词汇。究其原因,应该是作品本身融入了太多人文的因素,饮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并和,使该片受到有关味觉却也超越味觉的心灵共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该片成功的原因。

1 创作理念

平民化的创作理念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基础,也正是这一点让《舌尖上的中国》赢在了起跑线上。纵观已经播出的很多饮食节目,基本上是请专业的烹饪人员展示菜品的制作,甚至很多原料及调料普通百姓都没有见过,这无形中就与观众有了隔阂,这也是很多花了大气力的美食节目温而不火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国》则另辟蹊径,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制作美食节目。关于纪录片的这样定义的: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者电视艺术形式。恰恰是这看似朴素无华的创作形式抓住了观众的心。《舌尖上的中国》将传统意义上的厨房搬到了天南海北,从平原山林到冰原再到大海,美食处处可见。而片中所描述的美食又不是像传统美食节目中那样高不可攀,它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众的身边,一种不言而喻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了。

再看看节目本身,传统的美食节目总是要从菜系等等美食理论谈起,高谈阔论,美则美矣,却遥不可及。《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这一常规,很多的内容都是从一户人家的一天开始的,切入自然亲切。主人公的平凡的一天可能也正是缔造美食的一天,仿佛片中所描述的美食就在观众的身边,有多少人会抵触这样的艺术形式呢?

2 情感表达

不妨再回头看看传统的美食节目,无非是准备食材,下锅,出锅,结束,每一期都是一样的步骤,机械地让人没有期待。《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一点上做出了巨大的创新,还从来没有一部美食电视作品能将人和食物这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许蕴含了故事的美食更吸引

人吧。

通过阅读片中众多美食背后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对来自社会生活底层劳动者的赞美,作者花费了浓重的笔墨讴歌了劳动的美好。比如很多吃过毛豆腐的观众可能根本不了解毛豆腐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通过观看节目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使观众对制作者有了深深的敬意。对劳动的尊敬,这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当然,仅仅表现出对劳动者的敬意是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的。试想一个旅居在外的游子在一个美食节目中居然看到了家乡的小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除了思念家乡的美食,恐怕还有那年迈的老母亲吧。家,在中国人心里永远是个沉重的字眼。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在这里,乡愁是一碗家乡的小吃。那童年的味道夹杂着乡愁迎面扑来,还有谁能抵御的了吗?

《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与其说是在拍一档美食节目,不如说是在通过食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好的美食节目可能可以引起观众味觉上的共鸣,而《舌尖上的中国》在引起观众味觉共鸣的同时引起的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让人仿佛不是在看一档娱乐节目,而是在看一部大片。

3 作品内涵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是有好的内涵的,即使是美食节目也不例外。

《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美食讲述故事的同时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采集、捕捞文化到牧业文化、农耕文化再到工业文化和饮食文化。

与西方“抗争自然、挑战自然”的理念不同,中国百姓更多的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比如人们在捕鱼时都用网眼较大的渔网,就是为了放走较小的鱼,中国农民从来都懂得不能竭泽而渔的道理。

影片中各族人民各种各样获取食材的方法则体现了中国百姓充满智慧的头脑以及坚强有韧性的民族性格。而邻里乡亲聚集一起为一户人家制作年糕、制作泡菜的内容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和谐的邻里文化。蒙古族的劳动者将刚做好的新鲜的奶豆腐最先端给爷爷品尝也体现了中国尊敬老人的传统。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不经意间就可以看到许多中国文化的碎片。正是这样一部影片将中国的人文情怀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展现

出来。

4 推广制片策略

一部再好的片子也需要优秀的制片策略和推广

策略。

首先作为一部影视作品,视觉是第一重要的。《舌尖上的中国》由专业的团队采用高清摄像头,甚至还使用了刚刚进入市场的SONY F3,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从微观的角度展现美食的细节,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另外在观众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的听觉效果也制作得非常精良。仅仅是主题音乐就应用了琵琶、大提琴、钢琴、竹笛、小提琴等极易表现中国文化的乐器,一股中国风油然而生。剥竹笋的声音、捕鱼拉网的声音,都像特写一样给了非常清楚的效果,让人神清气爽,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的听觉体验。另外,《舌尖上的中国》的旁白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比起传统美食节目中看似充满激情的主持,《舌尖上的中国》平淡写实的纪录片风格的旁白似乎更能走进观众的内心。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美食节目多从菜系的分类入手介绍,而《舌尖上的中国》独立成集,却没有从菜系、地域等角度分集,而是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个主题讲述了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七集内容各有重点却又相辅相成,设计精妙。

《舌尖上的中国》摄制完成后,节目组花了大力气进行包装宣传,结果造就了商业化运作纪录片的一个传奇。《舌尖上的中国》除了在电视上加大宣传外,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各大门户网站造势,更是利用微博等社交软件让更多的人了解《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迎合了当下广大观众寻找心灵皈依,渴望精神净化的审美需求,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注入创作,紧扣时代。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在创作手法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是文化认同软传播的成功案例,对今后的国内影视作品如何实现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高度统一的创作理念具有指导意义和思考

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晓娟.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节目品格[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

美食文化论文篇6

地域意象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光的流转,它与每一个地方的风俗、空间物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地域意象主要是从空间和人文符号两个方面进行衡量的,不同地区的地域意象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过程中积淀与传承下来的。在美食类纪录片中,横跨了不同的地域,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风貌――塞北风光的豪放、珠江三洲的现代化、川渝地区的悠闲……每一个地域都是有着独特的形象。人是地域意象的传播载体,在人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地域文化的个性化。美食类纪录片大都是以食物为对象进行拍摄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舌尖上的中国,囊括地域广,每一集的小标题中有不同的地域美食。一类是以城市为对象进行地域意象的展现,比如《一城一味》《城市的味道》等。美食是地域意象传播的窗口,透过美食可以看到不同地域个性,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人们的情感。

(一)吴依软语的江南水乡

关于江南地域意象传播最为集中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就是《江南味道》,该纪录片集中在江南地区,江南的整个自然与人文景观通过美食一一进行展现。本小节对于江南地域意象的传播元素主要是以该纪录片为主要分析对象。江南地域意象的传播在美食纪录片中以美食为载体,传播的是江南的园林庭院、山川的秀美的精致以及人们柔美的性格特点。江南印象首先与山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发达的水系,秀美的山川,使得江南是一个适合游玩的地方。在美食纪录片中,关于江南的水的意象营造显得无处不在。在介绍一户人家的梨花酿酒,镜头首先切换到青山中的一座白墙灰瓦的小屋,古典的灯笼挂在屋檐下,江南的氤氲与雾气似乎也可以感受到江南的阴柔。在《江南味道》之《本味茶楼》中,小小的乡村庭院依旧可以看其别致,虽然不似有名的狮子园林一样,但是在乡下的房屋却不似其他地方的现代化,城市中镜头展现的是青青的石板路以及看桥,还有古朴的小庭院。屋檐上挂着的灯笼,可以看出江南的古韵古香。美食记录片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江南整体的自然意象,青山绿水、四季温暖,一切都是在软软细语中诉说着城市的味道,在食物中展现江南的意象体现的是食物的精细。比如在《江南味道》之《古镇糕点》这一集中,其中的糕点不似其他地方,而是从形态上非常讲究其精美,外形上很好看。江南的饮食习惯是喜欢因时节而食,这与江南人细腻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类食纪录片中我们看到,江南塑造的是一种宁静的地域意象,而这样的一种意象传播展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当中。

(二)粗矿豪迈的塞北边疆

塞北边疆是非常神秘的,曾经有着非常灿烂的文明。在美食纪录片中,塞北边疆传播的是另外一种地域意象。塞北的地域意象的呈现主要是草原、牛羊等自然意象与饮食方式等人文意象共同组成的。在视觉上,塞北的地域风光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美食纪录片中却呈现出了不同的塞北风光。以《一城一味》中银川为例,在该部纪录片中介绍了银川的美味,但是却突出了银川“塞上江南”的独特美景。在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草原上的美食,茫茫的草原上面,生长着口蘑,其中一个镜头就是一对父女穿过了广阔的草原,草原无边无际的景色在这里得到了凸显。要在美食纪录片中传播塞北不同的地域意象特色,不仅仅是从视觉上进行,同时也需要从声音方面进行入手。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是真实,这是纪录片最经常表现的手法。在对塞北地域意象传播的时候,美食类纪录片偏向于从声音入手。比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当中,描写陕北的腰子面的时候,陕西人之间所说的陕北方言,还有陕北独特的秦腔,这都是对陕北作一个特殊的地域场景的描写。在甘肃回族等地方,当地人之间的回族语言等也出现在一些美食类纪录片当中。视觉和声音是表现塞北地域意象的一个手段。美食类纪录片中不单单只是通过美食进行地域意象的传播,地域形象更多的是通过地域空间中的物体以及人文符号。在地方一景、一物、一人的镜头展现之后,人们也会有着更深的印象。

(三)现代化与传统化的珠江三角洲

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地域意象塑造,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思考中进行的。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是,美食纪录片中关于这一片地域的美食记载更多的是体现其城市的繁华与传统美食的消失。城市意象也是随着人文环境的变化而开始的,在珠江三角洲地方,城市经济发展更快,而文化的融合与变化更加迅速。在美食类纪录片《消失的味道》中,记载了在广州的繁华地带上下九,这里出现了广州的现代性的标志建筑物,地铁、肯德基餐馆、高楼大厦等,但是同时有隐藏在巷子深处的美食,银丝面、鱼蛋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现代化城市却慢慢失去其传统的韵味,被现代化的建构所抹去。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发展,美食成为了一种消费符号,人们不光顾传统的美食店,认为这是一种与现代生活脱离的一种“落后”方式。美食类纪录片下,如今的珠江三角洲是一个现代化的地域,原本渔村落后的地域意象也逐渐发生变化,与珠江三角洲相关联的是现代化、时尚化个性化。在另外一方面,美食类纪录片中展现的仍然是珠江三角洲传统的空间自然意象,在美食类纪录片《味道中山》《好味广州》等中,广东地区亚热带的气候、沿江的风光,以及农村传统的渔民生活均得以展现。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地域意象不仅仅是与现代经济发展城市区域,同样还有未被开发的传统农村地域。纪录片中,珠江三角洲沿江旁边,仍旧有许多人过着传统的打鱼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现代城市联系甚少,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现代化的珠江三角洲,还是传统的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这都是该地域的整体意象,现代化与传统化并存。

二、 美食类纪录片的地域意象功能

每一个城市都是有个性的,区别于每一个城市的除开有格局特色的古老建筑以及人文故事等,其中美食是城市最具有个性化的标志,甚至城市中的美食已经成为人们对于城市印象的一种独特的记忆方式。那么,美食无疑是城市的味蕾意象,它能够形成人对于城市直观的印象。比如长沙的口味虾,重庆的火锅,广州的汤,武汉的早点等。美食是城市中最具有“说服力”的味蕾意象。那么,城市的物质也可以指城市中的美食,而城市的精神则是整个城市因美食而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人内涵。城市精神往往是在物质意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美食对城市精神气质的形成有着直接的作用。美食类纪录片《湘当韵味》中讲述了长沙这个城市,长沙这个城市被人们熟知有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另外被人知晓的就是湘菜的辣,这是对长沙最具典型性的味觉意象,在味觉刺激上,“辣”无疑是长沙最刺激人们味欲的印象,湖南妹子辣不怕,长沙成为了最会吃辣椒的地方之一。在纪录片当中,介绍了长沙的剁椒鱼头,而剁椒鱼头最大的特点就是辣,辣与鲜的组合,形成了长沙最独特的美食体验。“辣”成为了对长沙的最直观的感受,而对于这座城市的评价。纪录片中认为,长沙人的豪爽与辣味也是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辣味的刺激下,长沙的辣与这个城市联系在一起了。美食可以代表一个城市凸显城市的人文精神。而在另外一方面,整个城市的性格反过来会对城市的美食产生影响。成都是一座悠闲的城市,这是人们对于成都的最直观的意象。在美食纪录片中,往往将成都人的悠闲浸润在美食当中。比如在美食纪录片《川菜的品格》中,记录了成都的美食,正是因为成都人的闲适,人们会耐心等待食物的转化,四川的泡菜无疑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泡菜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发酵才能食用,成都人却是最有耐心的。片中成都人排队等待吃饭,不催促、不焦急,悠闲自在等待着最好的美食。城市意象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立足于城市的美食之上的,美食与整个城市的性格又是相辅相成的,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城市意象。如今,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城市失去个性,而美食作为城市最具特色、最不易迁移的符号,是城市鲜明的标志。

三、 美食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文化功能

美食文化论文篇7

一、美国法律院校开设食品法课程的浪潮

近年来,在美国,开设独立的食品法课程的法律院校越来越多。根据美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院( the Food and DrugLaw Institute) 的调查,在美国,约有60 所法学院开设关于食品药品法的专门课程。其中,不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城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名校。

传统食品药品法课程聚焦于美国食品药品局( Food and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 ,也就是说围绕FDA 这一独立管制机构来展开课程。大体上可以说,这样的课程内容就是行政法分论的一部分。但是最近几年,食品法课程涉猎的范围要远比传统课程广泛得多。例如,阿肯色大学( Universityof Arkansas) 设有食品、农业与可持续性( Food,Farming Sustainability) 法律硕士以及一个农业与食品法硕士项目,而其学生还编辑一本专业学术期刊《食品法律与政策》( The Journal of Food Law Polic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有一个专门的讨论课,内容涉及食品安全、食品标识与营销、转基因作物的监管与专利、牲畜待遇、农业劳动力、水法、有机农业标准、饥饿与肥胖、食品国际贸易以及促进农业本土化与可持续。与之相似,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讨论课涵括肥胖、营养、食品荒漠( food deserts) 、食品安全、标识和营销、贸易、生物技术、关于有机和可持续性的私人标准、都市农业、饥饿,获得食物权、动物福利、当地粮食计划和农贸市场等内容。乔治城大学也有类似的课程。而哈佛大学从2010 年开始设有食品法律与政策诊所( a Food Law and Policy Clinic,简称FLPC) 。即便在芝加哥大学,也有这样的课程,尽管其并不为人众所周知。

这些课程的新颖之处在于将食品安全的传统议题与农业( 尤其是环境影响) 、食品供给、节食和肥胖等议题串联起来。也就是说,他们涵盖了从种子到餐桌的食品体系。也就是说,现今的食品法课程已经展现跨部门法( 如行政法、农业法、环境法、科技法与国际贸易法等) 、跨学科( 法学之外,还有经济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的加入) 、系统论的特点。

二、食品法课程热潮的原因

如前所述,食品法课程在美国开设得越来越广泛,而课程内容越来越深化与系统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发这样一股风潮呢? 民以食为天,兹事体大,食品安全自然是广大民众关心的问题。美国在迈入中产社会之后,就已经开始从忧患饿肚子演进到担忧吃得安全与否的阶段。尽管美国有专门的管制机构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也有诸多法律来监管食品安全,如《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 FFDCA) 、《联邦肉检验法》( FMIA) 、《禽肉制品检验法》( PPIA) 、《蛋制品检验法》( EPIA) 、《食品质量保护法》( FQPA)和《公共健康服务法》( PHSA) 等。然而,美国食品安全依然久不久就出现大问题,如疯牛病、大肠杆菌、食品中汞超标、砷污染等大面积爆发。因此,食品安全就不仅只是一个监管体系的问题了,而是整个食品行业的运转与社会环境都出现问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系教授迈克尔波伦就对美国食品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形成专著《杂食者的困境》( Omnivores Dilemma) 。迈克尔波伦通过考察玉米的生产、加工、利用与消费而指出少数工业巨头控制着美国农业和食品行业。这个控制过程不仅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体健康( 如肥胖症和各种心血管疾病) ,也是对产业链条底端的农业劳动力的剥削,还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 农药与化肥的滥用) 。迈克尔波伦呼吁美国人要形成一种健康的饮食文化,吃天然食物、不多吃、多吃素。《杂食者的困境》一书的出版,将美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引向对食品产业和食品文化的深刻反思。近年来日益普及的有机食品风潮,正在引导着美国公众向更健康的饮食结构转化,推动美国的食品安全迈上更高台阶。而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后,迈克尔波伦就向奥巴马发出公开信,认为食品问题应该在新政府的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它与医疗保险、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等议题密切联系。他建议新任总统重新规划美国农业和食品体系,重塑美国食品文化。或许是受迈克尔波伦或其引发的思潮的推动,奥巴马政府在2011 年对美国食品安全法做出了重大修改,颁布《食品安全现代化法》( 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修正后的法律可说是从预防性控制、应对措施、进口食品的监管及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对美国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进行了70 多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调整和变革,标志着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过去单纯依靠检验为主过渡到以预防为主。

美国法律院校可以说是实用主义的大本营,由于食品安全在全社会的关注度以及关注内容的变化,法律院校当然会迎头赶上,为社会提供供给。

三、启示

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美国法律院校将扩展食品法课程,将重点放在食品体系或将食品安全放到社会系统之中做更为整体、综合的研究,是积极的发展方向。例如,在美国,农业法就长期被学术界所严重忽视,而事实上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分,对社会极其重要,也是许多法律议题的聚焦点,如农药施用、工人安全、水污染、转基因作物和生物燃料等。而农业对环境、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而不能将食品的加工与消费与农业孤立开来。当然,尽管美国法律院校迎来一股食品法律课程的热潮,但是食品法是否就此而获得真正的立足之地,还是说仍然终究只是小众话题,还有待于后续的观察。

美食文化论文篇8

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中国广大“吃货”的兴趣,不但在电视上追着看、在网上讨论,在现实中“看没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代替了“吃了没”成为吃货的见面问候语。更有甚者,因为这部片子太火,片中介绍过的广州某餐馆也随即火起来,而且这导致了房东把租金提高了一倍,据说这进一步导致了那家老字号餐馆关门大吉——这如果是真的,自然令人惋惜。“舌尖体”也成为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体。可无论如何,《舌尖上的中国》让纪录片这种一直被忽略的艺术形式再次被人们关注却是真的。

用心拍摄的精品

所有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除了对片中诱人的美食垂涎三尺之外,肯定对这部片子中的配乐也会记忆尤深。《舌尖上的中国》不像一般的纪录片那样忽视配乐,或者用严肃沉重的配乐,这部片子的配乐动听而灵动,配合着种种美食,听起来十分舒服。也就是这配乐奠定了人们对这部片子的第一印象,这配乐甚至成为有些人对片子的最深印象,只要听到那音乐,口水便流了出来。

整部《舌尖上的中国》看下来不难发现,这部片子从拍摄到制作都是精品思路,而精致、动听的音乐也是其思路的一个体现。

作为颇具人文气息的纪录片,文案的打磨也显得十分重要。《舌尖上的中国》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细致的文案配合着片中美食的发酵、制作过程,观众不但可以感到对美食触手可及,甚至可以感受到美食的香味和温度。文案的优秀和本片的主创关系密切——制片人陈晓卿本身就是美食爱好者,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很多报刊、杂志都有他的美食专栏,所以他能够将文案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结合得恰到好处。

当然,对于电视片来说,视觉永远是第一位的。《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在画面上还无法和国外的众多优秀纪录片相比,但利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在国内纪录片中绝对算得上是十分优秀了。可以看出,本片的每个镜头都十分讲究,构图和光线运用都有电影的质感。如此优质的画面也保证了美食可以被更好地呈现出来,才能保证美食更加诱人。

当然,无论是音乐、文字还是画面,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部分,隐藏在这些可见部分之后的是编导们细致的拍摄过程。自2011年3月开始,7集的《舌尖上的中国》剧组跨越国内60个地区,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

独特的角度吸引的不仅是吃货

虽然我算不上一个吃货,但对美食也是情有独钟,所以看到网上盛传《舌尖上的中国》多么优秀的时候,自然要找来看看。本来,我是抱着看各种奇异珍馐去看的,也是准备好了流口水的,可一集没看完我就发现,原来口水并不是这部片子的唯一副产品,它甚至能让你流眼泪。

一般的美食节目无非是告诉观众一道菜的口味,然后告诉你这道菜该怎么做或者在哪儿能吃到,再或者展示私家菜、创意菜。而这些都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所要展示的内容。从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将镜头聚焦在美食的根源上。随着节目的展开,片中所展示的美食更让观众“大跌眼镜”。

是的,整部《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精致的珍馐美味,都是最传统、最民间的食材和制作方法。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讲的是大自然中生长的美味以及人们采集的过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讲述了中国传统主食,包括大米、面条、馒头等最乡土的制作方法;第三集《转化的灵感》讲述了中国传统食品的转化,比如大豆转化成豆腐等,以及这些转化带来的饮食革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述了火腿等需要陈年发酵的食品的制作过程,让人们体会到慢工出的美味;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讲述了在外国人看来颇显神秘的中国厨房;第六集《五味的调和》讲述的是中国美食的调味;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则将中国美食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整部看下来不难发现,这部名义上说“美食”的片子更多是在讲文化,而这文化也都是植根乡土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唯独看不到经常可以在美食节目中看到的名厨、专家、美食家。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很多人说在这部片子中品味到了淡淡的乡愁。

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口碑相传的成功营销

《舌尖上的中国》首播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深夜时段,除了热播剧和盛大体育赛事,很少有人会守在半夜看电视,尤其是一部纪录片。就是这样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短时间内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网民广泛知晓,这和有意或无意的口碑营销有很大关系。

和这部片子一同出名的是“舌尖体”,“舌尖上的xx”这种词组方式一时间在网上盛行开来。虽然其中也有负面的,比如“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本片的制片人陈晓卿本身也是网络名人,他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

网购也间接给这纪录片“加温”了不少,双方达到共赢。每天晚上每一集播出结束后,不少网店卖家乡特产时,已经打着“舌尖”旗号了。比如从5月14日首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尤其是在“舌尖”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暴涨了48倍。

上一篇:中外文化交流论文范文 下一篇:棋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