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活质量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2:05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1

【关键词】小学篮球 篮球游戏 运用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开展游戏的要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与组织性,要基于实际状况开展,在其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里发展以及身体状况开展,要提升其内在价值与趣味性的重视。在篮球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智力与体力,学生在参与这些游戏的时候,可以提升其篮球技巧的掌握能力,锻炼其身体素质能力,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现阶段的篮球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今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篮球游戏的运用注意事项

第一,综合具体的运动量与时间因素。

教师在进行篮球游戏的运用中,要基于小学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运动能力等因素开展,要对实际的篮球游戏的具体运动时间、学生整体的运动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考量。教师要基于实际开展,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游戏的运用。例如,在进行篮球游戏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性别比例、体能特征等开展,要对具体的游戏规则、分组状况、学生技能技巧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

第二,游戏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模式,要具有一定的适度性,在开展过程中避免过度,在整体篮球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明确主次,要做到层次分明。对此,教师要明确在篮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小学学生的整体篮球学习质量与效果,明确游戏教学模式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课堂的主要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避免过多的篮球游戏开展,出现喧宾夺主的状况,同时也要避免游戏过少,影响体验课堂的整体氛围,在实践中教师要对篮球教学进行系统的调控,在宏观上整体把握篮球教学游戏的应用。

第三,游戏要基于小学篮球教学内容开展。

在篮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对实际的教学的目标进行确定,对其实际的篮球教学目标与实际的内容进行宏观的衡量,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篮球游戏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的脱离的问题的状况。同时,在小学游戏教学中要适当的融入篮球教学内容,在游戏内容中提升学生的篮球技巧,真正的将二者融合起来,让小学生在各种篮球活动的竞争中不断的优化、完善、提升自身的篮球技巧与相关能力能力,继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二、篮球教学中应用篮球游戏的具体实践

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各种篮球游戏可以有效的拓展现有小学篮球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篮球课堂热身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篮球教学的热身教学一级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适当的应用篮球游戏,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学习对哦那个力,提高学生的游戏参与性,便于各种篮球热身活动的开展。高质量的热身运动可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能力,降低不适感,进而防止小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受到各种不必要的伤害。 对此,在篮球课堂热身教学准备部分,可以进行相关游戏的设计,如:在进行小学篮球热身活动中,可以通过“篮球接力游戏”的开展,让小学生通过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篮球游戏,放松自己,为篮球技巧与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篮球技术学习中的应用

篮球技术学习中是篮球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各种篮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篮球技能,进而增强学生对各种篮球知识的认知与了解,对此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篮球游戏的融入,在根本上增强小学生的篮球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继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在进行篮球投篮的练习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融入篮球游戏,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投篮比赛”的游戏,加强学生内在的竞争能力与意识;在篮球的传球技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篮球接力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进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身的传球技巧以及学习能力,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身的团队意识,增强整体的学习效果。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应用篮球游戏的时候,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根据实际的篮球教学的内容开展各种游戏活动,避免游戏开展的形式化,要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篮球学习以及游戏的内在啡に在,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小学篮球教学中的整体教学质量与实际效果。

第三,在篮球教学结束中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篮球课堂结束时候,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情绪的重视,要通过各种篮球游戏活动的模式,优化、调整学生的情绪,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与效果。对此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各种篮球游戏的开展,恢复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体力。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盲球入筐”篮球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有效的缓解自身紧张感,在根本上对整体的学习氛围进行优化与调整,让学生真正的缓解疲劳、放松肌肉,为学生今后的教学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在现阶段的小学篮球教学中融入各种不同内容与模式的篮球游戏,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全面的增强学生的自身的篮球技巧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素质能力提升点的基础,在整体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此教师在小学篮球教学中要善于应用各种不同类别与种类的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游戏应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根本上推动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今后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勇娟.篮球游戏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以常德市某中学为例[J].内江科技,2016,(07): 100-101.

[2]吴健.浅谈游戏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 科技,2015,(04):106+108.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2

关键词:跳绳;体育教学;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对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课堂趣味性的提升有很大裨益。跳绳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大众游戏,具有简便、易于寻找场地以及易于开展的特点,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合理运用有助于娱乐和锻炼学生们的身心,并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跳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理论意义

跳绳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对于提升锻炼者的反应灵敏性、耐力和协调性很有帮助,可以强健体魄。研究表明,跳绳持续10分钟,与跳健身舞20分钟或者慢跑30分钟的运动量相近。将跳绳运用于高中体育教学,是体育游戏运用于教学的良好实践,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内涵。

首先,跳绳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之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和体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体育游戏以其趣味性和普适性能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欲,从而喜欢上体育运动,而且由于跳绳跳法和技巧的多样性,学生们在跳绳过程中可以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技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也得到锻炼,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体验。

其次,跳绳对于身体的诸多功效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减去脂肪,增加肌肉,提升力量、忍耐力还有运动的灵敏性等等,锻炼体能和意志,强化学生的生活和活动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在繁忙的学习和生活挫折中会产生用脑疲劳、厌倦学

习、精神不振等情况,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生活的可持续高效率产生阻碍。跳绳作为有趣的体育锻炼,可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缓解压力,放松和娱乐身心。跳绳的双人、多人方式及组队比赛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助能力,促进学生之间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融成一个团结欢乐的集体。跳绳比赛的胜负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拼搏不息的精神,这样的过程,使同学们在欢乐的气氛中既锻炼了意志,又强健了身体,对于其高效率、有干劲地学习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很有好处。

二、跳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技巧运用

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跳绳运动参与人数也灵活多变,其配置也非常简单。跳绳的跳法多样,技巧也多姿多彩,有长绳、短绳,短绳又分单人跳和双人跳,长绳分普通法和花样法等,多种跳法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跳法进行有趣的练习。

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练习跳绳运动,可以活动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健康,锻炼多种内脏器官,减除大腿和臀部的脂肪,塑造身体的曲线,并放松身心,利于脑力开发。

跳绳游戏在体育运用中,老师首先需要给学生讲解清楚跳绳的相关知识,比如:起源、发展、样式,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跳绳理论学识,同时,老师要演示给学生跳绳的技巧,制订游戏的规则和队伍的安排。

跳绳不同的样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掌握一两种跳法是跳绳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同的跳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同,难度也有不同,对学生锻炼的侧重点不同。比如,简单跳绳法的准备动作为:双脚合并在一起,先练习2~3分钟,跳起的高度为3~5cm。开始跳绳时,需要注意手腕做弧形摆动。初学者先跳10至20次,休息1分钟后,重复跳10至20次。非初学者可先跳30次,休息1分钟后,再跳30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量,跳绳技巧的熟练与否,有针对性地讲解和训练,合理安排跳绳的教学内容。

跳绳游戏中,老师要注意学生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控制。

强度太大,容易引起学生身体疲惫,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太长,学生对游戏也容易感到无味,积极性降低。另外,跳绳中需要注意安全,绳子的高度要适宜;跳绳场地要平坦而且质地不要太硬;跳绳落地时要注意缓急;跳绳时服装要求较为轻便的;跳绳运动开始前可以做些热身运动。

总之,将跳绳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中,对于丰富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强健学生身心等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徐鹏.高校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28-129.

[2]崔绿群,陈立新,杨淑林.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2):233-234.

[3]潘大洋.浅谈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2011,13(1):62-63.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3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FLASH动画制作 教学设计

FLASH动画制作是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技能应用的方式。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计算机课程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设计的质量,优化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FLASH动画制作课堂学习体验。文章将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学生FLASH动画制作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一、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的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存在忽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实际技能学习情况的问题,不利于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1]。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含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技能掌握情况等等。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使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2]。

在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引用三维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技巧的掌握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FLASH动画制作学习的乐趣,并培养良好的知识素养。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满足对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要求[3]。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FLASH动画制作知识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2到4个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共同在探索与实践中深入掌握FLASH动画制作技能的相关操作技巧。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布置自主设计“FLASH动画制作”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完成任务或者是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技能掌握情况,也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练习平台,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兴趣。同时,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能够使教师更加明确学生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在学生完成任务驱动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选,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经验的交流,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巧借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下,各类现代科学技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4]。各类微课教学方式、MOOC慕课教学方式等,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巧借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提升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法,通过微课短短十分钟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借助手机、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自主播放微课视频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快速播放或者重复播放等,满足不同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学习需求。

在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为学生营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平台,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同时有助于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巧借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爱英. 基于工作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探析――以《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1(21):141-143.

[2] 钱宇华,魏磊,田嵩,袁晓琴.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O计与学习评价体系构建――以“flas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12(12):60-62.

[3] 黄维英.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Flas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5):167.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4

【关键词】大学钢琴教学;综合能力;培养途径

在我国文化艺术欣欣向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钢琴专业,高校钢琴专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钢琴艺术对于演奏者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要想呈现出完美的钢琴演奏,演奏者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曲谱解读能力,同时还要热爱钢琴艺术,对生活充满热情。目前,高校的教育理念偏重于强调专业性和理论性,甚至将钢琴演奏水平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综合素养应被视为高校钢琴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生专业技能与音乐素养的统一,将其真正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

一、当前大学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陆续设置了与音乐有关的专业。钢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并且可以结合多种乐器进行表演,营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钢琴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钢琴专业,大学钢琴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钢琴教学资源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大多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师资不足问题,不利于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钢琴教学通常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音乐作品也多选用西方经典钢琴作品。第三,教师以实践教学作为重点,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足。这些问题导致高校钢琴专业学生重实践、轻理论、技巧熟练、人文素养偏低,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二、钢琴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内涵

钢琴教育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音乐理论素养,又能够提高其审美能力。高校钢琴学习中,学生需接受长时间的专业教育才能够保证钢琴演奏能力的稳步、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授钢琴演奏技巧,还要重视对音乐文化、钢琴理论知识的讲授,从而保证钢琴教学质量。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钢琴技艺的提升,保证学生具备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其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将重心放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如钢琴弹奏指法。因为要想成功演奏作品,弹奏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要想弹奏手法熟练,无论是钢琴独奏还是与其他乐器合奏,学生都需要接受艰苦的训练。但是除了演奏技巧,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在这些技巧练习中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需要具备艺术鉴赏能力。只有充分理解音乐作品,才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很多著名钢琴曲都饱含创作者的情感,学生需要先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演奏作品。因此,文化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成为钢琴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二是学生需要具备创作能力。钢琴专业学生不能局限于演奏原曲,还要学会创新。演奏作品其实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学生不仅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还要在演奏中体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尝试着发挥创造力,深入研究作品,以及如何在演奏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此,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在钢琴教学中实施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措施

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对钢琴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在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提升钢琴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培养高素质钢琴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钢琴教学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面对当下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钢琴专业人才。

(一)合理选择教材,深入研究作品背景

钢琴教材的选择是高校钢琴教学的关键,教材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高校钢琴教学效果。因此,在选择钢琴教材时,教师需要考虑社会与时代的要求,注重经典与流行内容相结合、西方音乐与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并重,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材,以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具体到音乐作品的选择,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让他们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时的情感变化,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然后再进行演奏技巧的训练。教师在选择作品主题时,可以根据社会热点、地域特色等因素收集资料,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更多参考。例如,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1849年)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创作出来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重现肖邦创作此曲时的社会背景,再向学生讲解钢琴演奏技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认识,从而整体提升其综合音乐素养与音乐认知能力。

(二)培养专业弹奏技能,积累实际表演经验

钢琴演奏的过程很复杂,既要求演奏者有精湛的演奏技术,又要求其对作品有充分深刻的理解。演奏者需要通过控制钢琴音色、力度、速度等向观众传情达意,表现作品内涵。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弹奏技能,并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表演经验,可以很好地提升其综合能力。高校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展开差异化教学,通过大量课堂内外的练习,指导其掌握钢琴基础知识,从而具备正确的弹奏技巧。如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标准的触键技巧,展开节奏与速度的训练,分析并示范各类不同表演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细腻体察与表现等。需要注意的是,钢琴练习欲速则不达,让学生慢练以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非常重要,学生也可以有足够时间理解指法的运用和走向。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正确的钢琴学习习惯与表达技巧。研究音乐作品同样需要立足于实践,演奏者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准确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匈牙利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年)认为,实践对于音乐欣赏有着重要作用,他习惯通过大量实践获取创作灵感。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为钢琴创作积累经验,这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如欣赏音乐作品、深入社会调研、读书等。同时,教师还要教授学生体验生活的方法,指导他们捕捉灵感,在演奏钢琴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如果学生的社会经验足够丰富,不仅有利于生活和工作,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人文修养。

(三)创新钢琴专业教学模式

高校要想提高钢琴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需充分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高校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对课程内容比例进行合理调节;优化课内与课外学习的课程安排,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一般来说,选择钢琴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只是没有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对于很多音乐知识也没有完全掌握。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熟练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增强其音乐鉴赏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将钢琴知识和其他知识结合起来讲授,让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体验美好的感觉,并灵活运用于钢琴演奏中。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开设更多的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教师需要结合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表演机会。除了表演能力以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例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接触优秀作品的机会,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逐渐培养音乐创作能力。除以上论述之外,关于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注意,高校钢琴教师需要牢记提高学生素质这一重任,并将其作为终极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具备相关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养。例如,高校钢琴教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出现厌烦心理,想要放弃钢琴学习,教师要做好思想指导工作,让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钢琴练习,保持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师需要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教师要具备创新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充实自身学养,提升自身素质。唯有此,才能保证教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应该定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学视野;定期进行教学实践经验交流,开展教学观摩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钢琴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高水平演奏技巧与人文素质的钢琴专业人才。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阶段,钢琴教师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不能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仅仅教授钢琴演奏技巧,还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讲授更多实用的知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璐璐.浅析钢琴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新西部(下旬刊),2014(5):18-19.

[2]敖欣,肖杨新.高师数码钢琴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25-26.

[3]孙静.谈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3-34.

[4]包慧琴.大学钢琴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途径探究[J].神州(下旬刊),2014(3):37-38.

[5]王潇.试论职业院校钢琴学生学习目标与高职培养目标的关联——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音乐系为例[J].大众文艺,2013(3):88-89.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5

从当前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现状来看,大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课的趣味性不够,进而对阅读事失去兴趣,造成了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总体较低,进而达不到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水平。在目前大学考试中,英语四六级,专四、专八等必须经历的考试,英语阅读的分值占比都在35%左右。并且,在平时的学生以及未来就业的过程中,阅读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不断提升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已经成了目前高校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与否同教师的授课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多年阅读课堂教学研究以及对于学生具体阅读能力的掌握,提出了对于英语阅读课堂进行改善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不断改善当前阅读课的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阅读的热情,逐渐优化英语阅读课堂,进而慢慢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二、大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同专业知识课堂之间有所不同,大学英语课堂是实现学生积极互动参与的课堂。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教学资料,设计课堂活动,而大部分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然而,在一段时间学习后,也会发现一些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依然没有取得进步,从这可以看出投入较高但是获得的教学质量比较差。大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将一些问题分给学生来完成,此时学生就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讨论之时,学生就会得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得出结论。如果结论不够全面的话,通过教师进行点拨,那么学生也就有自己的想法。[2]然而,依据笔者在进行实践教学和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小组活动,可以发现课堂活动的完成是以小组作为基本目标。但是一些学生跟活动的要求来展开活动,或者是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小组活动任务会落到一些个别的学生身上,而其他学生处于边缘地位。在活动最开始的热情消失之后,英语阅读课堂的质量也就没有办法提升。

三、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第一,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教师在选择课堂学习资料之时,不能局限于课本,而是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可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将一些比较枯燥、不合时宜的文章删除,补充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材料,比如说著名小说的段落、名家名篇。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的美感,对选段的篇章结构、写作特点,对其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观点和句子。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科普类文章的分析,及时巩固学生的薄弱点。

第二,系统讲解阅读技巧。阅读技巧包括的内容有:寻找文章主旨、结合语境推测词义、把握文章的细节、推理、掌握作者态度等技巧。除了注重讲解技巧之外,还需要注重阅读实践,应该用充分的练习题来巩固自己学习到的阅读技巧。教师也要把已经讲过的阅读技巧应用到实际阅读中进行,比如说四六级的阅读理解试题,课本上的文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就会对每一个阅读技巧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方便在实际阅读的中熟练应用学到的技巧。

第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因为中国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传统课堂较为严肃,具有较强计划性以及目标性,较为注重教学的结果。但是西方课堂相对而言较为活跃,学生通常可以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教学的整个过程。近些年来,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已经有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经陷入一种误区以及形式。而在教师进行备课过程中,为了创造一个较好的课堂气氛,会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但是在活跃的气氛下,中国学生比较容易忘记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多加注意,及时巩固。

第四,实行分层教学的模式。在班级中,因为诸多原因,造成了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坚持分层教学的方法,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学校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设置多层次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定不同的教学进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特色培养,基础薄弱的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由和个性综合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应该对用于阅读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管理。从开始学习到最后的自由运动,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评估,在目前新形势下英语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总纲也处于多样的变化中,而着一切都要求以全面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作为基础和前提,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文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速度。而作为英语阅读教学引导者,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帮助大学生进行专业的英语阅读能力练习,全面提升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昊.支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2]宁丽红.巧妙导入,点亮大学英语阅读课堂[J].校园英语,2012(12):193.

[3]黄小林.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6):148.

[4]李骠.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J].教师,2010(06):89-90.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6

关键词:舞蹈训练;技术技巧;训练方法;艺术形式

舞蹈是一种能够给人们带来美感的艺术,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训练则是舞蹈的发展与传承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无数舞者走向艺术巅峰过程中不可越过的过程。舞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训练模式与训练方法已经相当完善,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比,现代的舞蹈方法中融入了更多的生物学、神经学、心理学的知识,变得更加系统,更具有针对性,而且配合现代训练设备,可以很好的完成舞蹈技术技巧中所有的训练项目。

一、舞蹈技术动作能力训练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是对舞蹈技术所需要的肌肉能力进行训练。其实舞蹈也算是运动的一种,是一种需要多肌肉群和对关节公共参与的全身性运动,舞蹈技术能力是舞者进入高端层次的标志之一。这一训练环节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解析主要肌肉的力源点,然后是单项能力提高训练,最后会说肌肉力量不同质地的训练。例如舞蹈中非常常见的翻身、旋转等动作,其发力点是在人体的中心位置,也是就盆骨、腰椎和髋关节为主题,包括这些部位上附着的腹部、骨盆部肌肉群、北部、其他肌肉。在舞蹈学上,这被成为核心能力,主要指附着在核心区域的所有肌肉群及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控制能力。与四肢上的肌肉不同,躯干肌肉并不能够直接完成人体动作,但是其收缩也能够为人体运动提供力量来源,还可以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建立支点,协调不同部位肌肉之间的关系加快力量的传递速度。核心能力作为舞蹈动作的中间环节,在整个运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本上所有的优秀舞者都能够很好的控制核心能力,使得自身的稳定性、平衡能力还有速度都高于普通人。在舞蹈训练中,训练核心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腹背肌、吸腿团身跳、侧腰肌等等。在训练中,可以使用动滑轮系统等体育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仪器进行辅助,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力量质地训练,其训练总之来源于舞蹈技术技巧本身的力量质感。例如旋转动作,其力量质感为内部紧固、外部流动,呈陀螺式做平圆运动。根据这一特点,单一的辅助训练要求进行提升。例如可以对地面单一起落腹肌动作进行调整:保持起落都在中间状态,也就是胡搜起至45度,保持上身敞平,落至45度,身体不和底板紧贴,通过对这个动作的反复练习,可以调整身体的外部整合力,内部松弛自由转换的力量质感。再比如背肌,当身体起至45度的时候,可以进行左右横拧外抛训练,从而使背肌在半空中的转换能力加强,为复杂的舞蹈动作打下基础。还可进行含身连续滚地动作训练,体会卷轴画式的连续内卷力量,为旋转的持续动力做好充分准备。这一环节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核心能力在技术技巧中的控制和运用,为舞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舞蹈技术单一完形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是对舞蹈中的各项技术技巧动作样式进行推进,关键是学会练习的方法。此此阶段的训练中,应当从把规格、精致度、美观和动力导向等方面入手,不应该太多的追求训练的速度和数量。教学正应当避免“快点”“使劲”等一些对于动作表层现象的提升,要加深更深层的感觉提示,在技术技巧的起势训练上多下功夫。在舞蹈训练中,对于起势的训练不仅是体现在技巧动作中之前,还是技巧开始的信号。例如在旋转动作中,就应当引导学习者身体在一开始就形成下搅上钻的强大的扭转力,然后再带动整个身体进行惯性旋转,而不是仅仅摆出能够呈现出技巧动作的造型。在舞蹈的训练中,起势是关键,预备动作一笔带过就可以了。

另外,在舞蹈训练中还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些技巧动作还没有开始,舞者的重心已经不稳,技巧本身的质量和表现力受到影响,这种情况是隆重感现象和习惯导致的。在完形训练阶段,教学者应当舞者让舞蹈技巧灵活的出现,在舞蹈中自然。灵活的完成动作的转换,将技术的美观发挥到极致。

三、舞蹈技术技巧综合运用阶段

这一阶段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将舞蹈技巧技术与舞蹈意境融合在一起,将所有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都综合起来。从内容的角度上讲,这是一种动作现象和形式的体现,从方法的角度上将,这需要要进行气息和力量流动的转换训练、阻力训练和技巧性格刻画训练。

对于气息的训练和力量控制的驯良就是将训练者的身体从内到外完全调动起来,通过气息的流动与转换将所有的动作与技巧完美的结合起来,保证美感。在大量的动作连接中避免技术技巧成为流动的照片,要力求静止中内在流动。阻力的训练是一种发掘舞者自身潜能的极限训练,在阻力训练之中,并不要求动作的形态和规格,只强调力量的连贯性和扩张性,以此提高学习者身体肌肉能力的拓展与整合。通过阻力训练,使学生的技术技巧能力得到加强。

不过,虽然能力训练在整个舞蹈训练中非常重要,还是需要把握一定的尺度的。在实际的训练中,需要特别强调身体所有部位的协调,避免出现明明具有很好的技术技巧,但是没有美感存在的现象出现。另外,在舞蹈训练中还有些学院会出现舞蹈中断的情况,造成这种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学习者的基本功不够扎实,还有就是没有深入到艺术的氛围之中细细体会,没有感受到艺术的情感和生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舞蹈训练中加入技术技巧形象刻画的环节,引导学生深入艺术之中,深入的体会艺术的情感,再通过技术技巧表达出来,从而提升舞蹈表现力。拥有高超技术技巧的人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舞者,但是一名舞者必须具有高超的技术技巧,并且能够实现艺术与情感的完美融合。这无论是在中国古典舞、芭蕾舞还是民间舞中,都是不可必备的因素。技术技巧是舞蹈训练中必要内容,在舞蹈艺术中合理运用技术技巧能够给艺术增添生机,两者相辅相成。

结束语:

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者、艺术家并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舞蹈的训练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在舞蹈教学中,教学这应当结合现代先进的理论知识,制定柱适宜的训练方法,为我国的舞蹈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孙艺萌.舞蹈教学中平衡能力的科学训练[J].科技信息,2008,16(28):88——92.

[2]杨鸥.论舞蹈训练学的理论与体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32(01):132——135.

[3]冯百跃.舞蹈训练科学与科学训练的认识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18(04):73——75.

[4]赵志伟.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运用——以腰功的训练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0(08):25——28.

[5]张晓云.以人为本畅享音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08):70——75.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7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包括责任意识、沟通能力、语言表达技能、亲和力等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教学中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培养对策,完善职业能力培养教育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组织实践活动。通过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让学生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关键词: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对策;医护礼仪;亲和力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健康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但目前一些学校未能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影响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本文将分析职业综合能力的构成内容,并提出培养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

一、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内容

职业综合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对学生今后工作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应该采取培训措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主要培养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责任意识。护理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训责任心强,思想道德品质端正的学生,让他们有效适应将来工作需要,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通过学习之后提高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

(二)沟通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掌握与领导、同事、病人、病人家属的沟通技巧,能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场景,合理应用沟通技巧。进而增进与沟通对象的联系,为自己各项工作开展创造条件。护理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沟通能力训练,进而在不同场景,根据不同对象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促进沟通技巧和工作水平提升。

(三)语言表达技能。语言表达技能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护理专业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离不开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要注重掌握表达技巧,注意语气和态度,合理用词,表意清楚,在日常工作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努力提升表达技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增进语言表达技能创造条件。

(四)亲和力。亲和力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的,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同事、领导、病人和谐相处,努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对策

职业综合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对他们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学校普遍重视和关注。但目前护理专业学生感觉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但综合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缺乏锻炼意识,医护礼仪、人际沟通、语言表达、亲和力不足,对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今后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对策。

(一)完善职业能力培养教育体系,加强学生综合能力锻炼。建立健全的职业能力培养教育体系,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教学考核与管理工作。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定向,有目的的进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注意调动学生热情,激发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采用导师负责制,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综合技能,让学生得到有效锻炼,促进职业综合能力提升。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工作和学习情境,让学生开展表演活动,提高语言表达技能。同时还能加强锻炼,增进对职业综合能力的了解,让学生更好融入情景当中,促进综合实践技能提升,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又如,注重参与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课堂表演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熟练掌握医护礼仪技巧。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熟悉医护礼仪,并在实践活动中加强锻炼,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实训,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加强锻炼。任课老师需要做好指导工作,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提升。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护理科参加实训和锻炼,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升医护礼仪技巧和职业综合实践技能,从而更好适应将来工作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技能,更好胜任日常工作。创设教学情景,增进学生的联系与沟通,有效进行语言表达和沟通技能训练。训练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单独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沟通技巧,熟练应用相关词汇和语句,为以后从事类似工作奠定基础。还可以采用分组训练形式,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话题,让学生更好开展学习和训练活动。任课老师应该进行适当指导,做好点评工作,明确学生学习遇到的不足,然后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增强语言表达技能和沟通技巧,更好胜任将来的工作,努力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亲和力。重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和热情,促进学生更为有效的融入学习活动,提高亲和力。这样既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还能调动学生热情,深化对职业能力的了解,在实践活动中加强锻炼和学习,促进学习效率提升,为以后从事工作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有效适应将来的工作,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是必要的。教学中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需要采取改进措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更好满足将来工作需要,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靳磊,李倩倩.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28-129

[2]方敏.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2(6),74-75

[3]孙建勋.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4),98-100

[4]李丽华.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J].护理杂志,2011(7),71-73

提升生活质量技巧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69-01

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低年级的看图写作到高年级的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写作过程即学生表达生活情感的过程,它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将心中所想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写作是学生抒感、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同时写作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观体现。尽管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一直是教学重点,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写作教学功利化、学生日常积累不够等。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之处,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教师认识自身不足,提高专业素养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在学习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教师给学生作品提供优秀的指导意见,能有效帮助学生找出不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果教师专业素养不过关,则难以给予学生应有的指导,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无从说起。因此教师要坚持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经常进行任务式写作,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师要改变“一言堂”式的教学,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写作,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喜欢受到他人肯定或表扬,教师可以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如,在学习《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一课时,习作内容是选择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物想象它在未来是怎样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将自己想象中的未来通过具体事物表现出来,对想象力丰富、语言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作品提出表扬,满足学生成就感,可以让学生当众朗读优秀文章,并让他们阐述为何未来是这个样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选择,尽可能地少推荐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不受拘束、不受他人主观意志影响,创造自己喜爱的作品,感受写作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表现生活、抒感。作文素材要源于作者生活,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感染力。大部分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缺乏感悟,不懂得如何将生活融入到写作之中,导致在写作中出现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如在学习《父母的爱》一课时,写作内容是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同时展现父母的爱。大多数学生给父母亲的话几乎都是让父母不要管这么严,写自己生病父母悉心照料、母亲每天给自己做早餐等事情展现父母对自己的爱,鲜有学生通过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展现父母的爱,如晚上父母给自己盖被子,每天早上不厌其烦地叮嘱自己路上注意安全、听老师话等。这固然体现出家庭教育的不足,但也反映了学生写作素材缺乏、文章缺乏创新。教师要教会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以实际生活体验为切入点,将文章写出新意、写出深度。

四、注重阅读积累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没有人是天生就会写作,名家都是经过大量阅读积累,吸收他人优秀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在不断实践中融合升华,才成为名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时要注意层次性,第一是摘抄优秀句子,组织学生对其进行仿写、改写,积累语言材料。第二是借鉴他人优秀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感悟作者如何表现素材、升华情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提升写作技巧。第三是让学生点评文章,指出文章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写作,帮助学生找出缺点,提高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高效的阅读训练,由量变完成质变。

五、巧用写作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一定写作技巧是提升作文质量的重要手段。写作技巧是指写作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包括悬念、抑扬结合、首尾呼应、动静相称等等,是为提高作品可读的。适当运用写作技巧,既能提升文章美感,又不显花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教会学生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及运用方式,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论在应试教育中还是素质教育中,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五点关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建议。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从根本出发,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实体经济面临的挑战范文 下一篇:医学免疫学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