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 提升

时间:2022-06-30 09:33:5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说,希望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这是《标准》提出的很重要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哪些有效地实施途径呢?

一、激活――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基本经验

在学习新知之前,学生已经用自已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对新知进行了“解读”。虽然这种“解读”有时是粗糙的、零碎的,但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对学生的“经验解读”进行“数学化”,使之成为科学、系统的数学知识。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促使他们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努力了解学生,唤醒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励学生通过各自的“再创造”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1】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在教学《垂直》一课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演绎。

师:我在领路的过程中,想知道你们掌握的情况。如果你掌握得很好,请做这样的手势;如果还有点不太清楚,请做这样的动作;如果你完全没有学会,请这样。

师:你的同伴要做这样的动作,你会怎么办?(师做出“没有学会”的手势。)

生:我会帮助他,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师:我们说到一个词语――“互相”,你理解吗?(呈现:互相。)

师:“互相”是指两个对象之间彼此同等对待的关系。有点深奥,其实同学们常用――我们不是常说要 “互相学习”。怎么理解?(呈现:互相学习。)

生:我跟你学习,你跟我学习。

师:“互相帮助”呢?(呈现:互相帮助。)

生:我帮助你,你帮助我。

师:接下来,你猜可能会看到互相什么?一起看――“互相垂直”,这里的互相垂直,是指什么和什么之间的同等对待呢?

学生在新知学习前,他们已经有“相互”的生活经验,那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教师借助两个经常发生的“互相”事件让学生更深一步加以理解。再抛出“相互垂直”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利用现实有趣的素材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适时提炼,成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有血有肉的数学概念。

二、提升――提升生活经验为数学基本经验

1、在探究研讨中提升生活经验为数学基本经验。

[案例2]如教学一年级的“减法”。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后,如果仅让学生会列式解答是不够的,应突出解决问题的建模过程。 1)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知道,一共有13个小朋友捉迷藏,其中看得见的有6人,问藏起来多少人。2)你能把这些信息填写在相应的框框里吗? 3)让学生讨论交流: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通过探究研讨,把生活经验数学化:知道两部分的总和与其中一个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进行加工,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建立用减法解决问题的模型,从本质上认识减法的意义。

2、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提升生活经验为数学基本经验。[案例3] 在教学《找规律》(五.上)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师:动手涂一涂,规则是:用水彩笔从左往右涂;按一定的周期把第9个涂成黑色。

学生根据前面发现的周期规律,创造出了新周期。这得益于教师多样的输入,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尽管教师的问题超越了教科书的要求,但是由于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已有认识,学生原有的经验得到了迁移和充实,思维逐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的追问也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知识和探究活动等方面的经验。

3、在探究迁移中提升生活经验为数学基本经验。珍视已有知识经验在链接中产生的负迁移,让学生围绕通过举例、验证、达成共识。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在课的进行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的、非预期的教学信息。教学中产生的非预期的信息,往往是教学之“彩”,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教师应善于捕捉,让其在具体实例中进行研讨,从而生成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已有经验进行探究迁移,会引发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可能是对,有的可能是错的的,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升华提高,使得经验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悟基本思想同等重要,它为学生当下乃至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其列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通过激活、提升、积累等途径促进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上一篇:重力式码头结构设计及施工要点浅析 下一篇:小议我园开展开放式运动区域的几个指导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