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智慧服务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27 17:23:42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1

关键词:智慧医疗 技术架构 标准体系 国家政策

医疗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医疗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政策性投资和引导方式较弱,医风医德、医患关系问题越来越复杂,医疗体系中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现有医疗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智慧医疗系统,实现医疗信息共享,改善医疗现状等热议和呼声越来越高,反映出人们对现行医疗体系改革强烈期盼和推行改革的紧迫性。如何建立一个协同合作的智慧的医疗体系,以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卫生保健资源的公平分配,关系着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1 智慧医疗的基本概念

截至目前,“智慧医疗”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定义,早在1924年,就有人提出远程医疗的概念。一般认为,“智慧医疗”是通过打造个人健康档案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1]还有学者将“智慧医疗”定义为:运用新一代传感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等,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与医疗卫生建设相关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并智能地响应智慧医疗卫生生态圈内的需求。[2]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和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3]

2 智慧医疗的技术架构与标准体系

2.1 智慧医疗的技术架构 当前广受认同的是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技术体系架构。其中,应用层根据医疗健康监测业务场景分为急救、慢病、院内诊前及个人健康业务。网络层包括有线网络(xDSL和xPON等)和无线网络(2G、3G、4G、LTE和WLAN等)。网关在网络层与感知延伸层之间进行数据存储和协议转换,并通过接入网发送,对业务终端具有控制管理能力。终端及感知延伸层是为医疗健康监测业务提供硬件保证的各类传感器终端。感知延伸层网络有线方式可支持以太网、RS-232、RS-485和G.hn等;无线方式可支持WiFi、ZigBee、RFID、Bluetooth和

IrDA等。[4]

2.2 智慧医疗的标准体系 智慧医疗的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领域广泛。感知层标准组织主要有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ZigBee联盟、通用串行总线USB以及Bluetooth中的Health Device Profile协议等;网络层标准组织主要有国际电信联盟ITU、欧盟官方通信标准化组织ETSI、全球性贸易协会GSMA、3GPP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等;应用层标准组织主要有IEEE、HL7、DICOM、ISO和卫生部行业标准等。

3 智慧医疗的实践现状与政策

3.1 我国智慧医疗的实践现状 我国卫生部按照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互联互通的思路,在上海、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进行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卫生信息化工作方式,例如厦门市卫生局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和相关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

3.2 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的相关政策 目前,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划大力支持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医疗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5]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整合。《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要求推进医疗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社会化服务,并积极推进医药卫生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4 智慧医疗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政府法律保障问题 智慧医疗的实施涉及个人健康信息,也涉及了医师的职责和个人信息。如何保证人们在享受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保证相关者自身隐私安全,是政府法律需要解决的问题。[6]

4.2 关键技术突破问题 智慧医疗技术研究范畴中涉及医疗感知、异构网络互通、信息融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研发环节中突破这些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

4.3 商业模式和产业链问题 智慧医疗的产业链较为复杂,现有的商业模式五花八门,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而新的服务模式的创新将会带来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的问题。

4.4 标准化问题 智慧医疗涉及传感网、通信网、健康信息处理、医疗终端和应用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标准化工作需要开展,而且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研发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的积极性不高,原有信息系统及终端之间形成孤岛,更增加了标准化的工作难度。

4.5 服务质量和运营问题 随着智慧医疗应用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何实现传感网与移动网、互联网的融合并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以及融合后面对数量众多的传感节点如何进行高效的网络维护和故障判断,都对运营商提出了新的挑战。

4.6 医疗知识培训与观念问题 无论是智慧医疗产品的使用还是服务都需要进行知识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慧医疗普及工作的难度。另外,传统理念中人们对医疗、健康理念认识不够,重治疗轻预防,导致智慧医疗的服务理念难以被接受。

5 智慧医疗发展的建议

5.1 科学的规划 智慧医疗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相当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根据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医改的要求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智慧医疗建设规划和政策。

5.2 建立一个协同的合作关系的智慧医疗体系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建立一个协同的合作关系的智慧医疗体系。智慧医疗体系需要产业链各方,包括电信运营商、平台提供商、传感器厂商、终端厂商以及用户等需要积极开展合作,不断完善智慧医疗体系。

5.3 合适的服务模式 需要树立市场需求和政策规划导向相结合,服务模式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为主相结合的思想和服务理念,创建适应于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健康保健等多种产品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模式。构建一系列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服务保障系统,开发与之相对应的高效便捷、方便有效、简单可靠、安全舒适、通俗易懂的系列化产品,来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的适应性需求。

5.4 将采集终端作为指挥医疗系统技术的核心和纽

带 实现非医疗机构,家庭成员、特殊人群、个人都可操作的数据、信息采集方式。能够完整、系统、全面地检测出人体内外的各种生理数据,为个人健康保健提供量化管理的可靠依据。通过非接触式各种传感器采集人体异常生理特征参数、曲线、图形,实现个人生理参数存储,与个人标准参数对比,并对病理参数差异的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5.5 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需要在研发环节中突破相关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降低成本,推动产品成熟,实现产品规模化。

6 结语

智慧医疗的发展将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医疗资源和更便捷、智能的健康服务,更有效地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增进健康的迫切需求。智慧医疗能够更好地符合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可以预见,健康和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从营养、运动、健康管理、疾病诊断、监护、治疗、给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基于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医疗大数据平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也将把个性化医疗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波,史彦斌,孙景海,等.信息化区域协同智慧医疗体系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3(1):98-100.

[2]宫芳芳,孙喜琢,林君,等.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2):28-29.

[3]陈秋晓,张莹,姚志刚,等.智慧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3):52-54.

[4]唐雄燕.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4.

[5]张研,施庆华,杨威,等.河南省息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实践与经验[J].医学与社会,2013,26(3):27-29.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2

当前,“智慧城市”已经从梦想走进现实,正在改变着城市生活。城市智慧化渐成趋势

据最新统计显示,全国已有219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遍及中、东、西部各地区,涵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目前已将智慧城市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纳入“十二五”规划,以及智慧专项规划的有68个城市,其中副省级城市11个。直辖市中除重庆外,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23个城市了智慧城市的专项规划、行动意见或实施方案。

2012年12月,上海医联中心、中国联通上海公司和泰富集团联合签署了《智慧医疗云服务协议》。该协议是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根据项目协议,上海医联中心、上海联通和泰富集团三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专业化的医疗信息管理、医疗服务、大数据挖掘、互联网应用以及IT运营等资源优势,引进全球领先的公共医疗信息服务模式,在国内率先尝试探索建设“流行疾病分析预警”“应急医疗资源管理”“城市公共健康管理评价体系”“常驻居民便捷医疗信息服务”等城市医疗健康管理的关键服务能力。项目建成后,初期将对广大市民实现健康医疗档案查询、健康医疗信息服务、就医服务、远程诊疗、健康资讯服务,并最终成为提升上海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

面对这股智慧化浪潮,国家也在积极引导和推进。2012年底,住建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启动试点城市的申报。通知指出,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创建智慧城市是城市生活、生产发展的趋势,我们将予以积极引导和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如是说。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挑战

当前,全国各地对建设智慧城市表现出的热情和积极性令人振奋,但在具体建设方面仍然面临挑战。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认为,“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格局尚未最终形成,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带来创新应用,更需要业界共同探索和实践。”

闻库建议,智慧城市建设要大力攻克新技术,着力提升感知智慧水平,加强处理技术研究;积极构建标准体系,建立高效的标准协调机制,积极推进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宏观指导,杜绝盲目投资以及重复建设等。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rban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challenge high, sustained growth accelerated urban scal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s the core city of the future smart city concep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del for urban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new hope.

Keywords: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Content

TU984.11+1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目前,智慧城市没有统一的定义。智慧城市是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对现实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智能处理技术对海量感知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城市数字空间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智慧城市就是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用智慧的方式发展城市,从而提高城市空间的可达性,使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和长足的发展。“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最本质的特征是能通过物联网把信息化“数字空间”与现实城市的“物理空间”缝合在一起。

二、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环境、和谐的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优良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罗万象,有水、电、交通、医疗和节能减排等,其中共同性就是,都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整合和处理,智慧城市的建设的四大方面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产业发展等。市政基础设施类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管理、智慧节能,其中以智慧交通为例进行阐述。公共服务类包含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教育,其中以智慧医疗为例进行阐述。社会管理类包含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环保、智慧食品药品安全,其中以智慧社区为例进行阐述。产业发展类包含智慧产业、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智慧旅游,其中以智慧物流为例进行阐述。

1.市政设施类之智能交通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水平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交通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努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构筑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不仅是普通市民改善出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与呼声,而且也是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城市智慧交通总体目标: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建成“高效、安全、环保、舒适、文明”的智慧交通与运输体系,大幅度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出行者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和便利、高效、快捷、舒适、经济、安全、人性、智能、生态的交通运输服务;为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和充分的信息支持和信息化决策支持。针对城市交通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解决现实问题并适当前瞻性的角度出发,智慧交通的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停车与诱导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智能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和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

(1)智能停车与诱导系统。智能停车与诱导系统可提高驾驶员停车的效率,减少因停车难而导致的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出行市民相关停车场、停车位、停车路线指引的信息,引导驾驶员抵达指定的停车区域;二是停车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停车位的预定、识别、自动计时收费等。

(2)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特点是不停车、无人操作和无现金交易,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车辆的电子车牌系统,它是车辆的唯一识别,存储了车辆的相关信息,实时与收费站的控制设备进行通信;另一部分是后台计费系统,由管理中心与银行组成,包括收费专营公司、结算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等,后台根据收到的数据文件在公路收费专营公司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易和结算。

(3)智能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利用地磁感应与多媒体技术将各道路的车流量情况进行实时采集与整理,实时的监控各交通路段的车辆信息与数据,同时自动检测车辆的车重、轴距轴重等信息,对违规车辆进行自动拍照与录制视频的方式辅助执法。

(4)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公交系统通过对域内公交车进行统一组织和调度,提供公交车辆的定位、线路跟踪、到站预测、电子站牌信息、油耗管理等功能,以及公交线路的调配和服务能力,实现区域人员集中管理、车辆集中停放、计划统一编制、调度统一指挥,人力、运力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的动态优化和配置,降低公交运营成本,提高调度应变能力和乘客服务水平。

(5)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支撑,是连接其他系统的枢纽,将交通感知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梳理、存储、处理、分析,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撑依据,同时将综合处理的信息以多种渠道(大屏、网站、手机、电视等)及时给出行市民。

2.公共服务类之智慧医疗

构建富有效率的医疗卫生体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纵观各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可以看出,尽管改革思路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构建并应用数字卫生系统,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平衡方面都有着共同的期望。

在国家新医改方案的统一指导下,通过智慧医疗,实现居民获得可及优质的卫生服务、连续的健康信息和全程健康管理;卫生服务机构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有效地开展疾病管理、卫生管理、应急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卫生行政部门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强化绩效考核以及加强监管能力;医保、药监、计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协同开展工作。

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1)智慧医院系统。智慧医院系统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其中数字医院包括拥有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即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和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还包括以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病人健康状况和医疗信息为核心的医生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包括门诊和住院诊疗的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处方和医疗医嘱、病程记录、会诊、转科、手术、出院、病案生成等全部医疗过程的工作平台。提升应用包括远程图像传输、海量数据计算处理等技术在数字医院建设过程的应用,实现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远程探视避免探访者与病患的直接接触,杜绝疾病蔓延,缩短恢复进程;远程会诊支持优势医疗资源共享和跨地域优化配置;自动报警对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监控,降低重症护理成本;临床决策系统协助医生分析详尽的病历,为制定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智慧处方分析患者过敏和用药史,反映药品产地批次等信息,有效记录和分析处方变更等信息,为慢病治疗和保健提供参考。

(2)区域卫生系统。区域卫生系统由区域卫生平台和公共卫生系统两部分组成。区域卫生平台包括收集、处理、传输社区、医院、医疗科研机构、卫生监管部门记录的所有信息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包括旨在运用尖端的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帮助医疗单位以及其它有关组织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预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HER);包括由一般疾病基本治疗、慢病社区护理以及大病向上转诊和接收恢复转诊双向转诊服务的社区医疗服务系统;还包括对医学院、药品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等医疗卫生科院机构的病理研究、药品与设备开发、临床试验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的科研机构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系统由卫生监督管理系统和疫情控制系统组成。

(3)家庭健康系统。家庭健康系统是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照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

3.社会管理类之智慧社区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社区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智慧社区从功能上讲,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全面满足居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智慧社区由高度发达的“邻里中心”服务、高级别的安防保障以及智能的社区控制构成。

(1)智慧物业管理:针对智慧化社区的特点,集成物业管理的相关系统,例如:停车场管理、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智能消费、电梯管理、保安巡逻、远程抄表,自动喷淋等相关社区物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社区各独立应用子系统的融合,进行集中运营管理。(2)电子商务服务: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是指是在社区内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区居民无需出门即可无阻碍的完成绝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采购。

(3)智慧养老服务:现在老人居住的环境有两种最常见,一是住在家里,另外就是住在养老院,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提出智慧养老的方案,其最终宗旨是使得老人有安全保障,子女可以放心工作,政府方便管理。家庭“智慧养老”实际上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4)智慧家居:智慧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4.产业发展类之智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智慧产业作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必将对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及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等产生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智慧产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城市社会、环境、经济等各方面资源基础和优势出发,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需求,把发展智慧产业放在推进城市转型提升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智慧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智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产业的主要内容包括智慧应用技术研发、智慧装备制造、光通信、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应用电子以及云计算产业等。

三、结束语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4

“智慧医院2.0”方案以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和不断提高患者体验为核心,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以应用系统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再造、人才队伍共建和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等方面展开,为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除软硬件一站式服务之外,还包含整个项目从顶层设计到规划咨询,再到软硬件系统开发、实施部署、运营维护和人才培养,这实际上是一整套服务体系和生态系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销售总经理叶明对《中国医院院长》表示,针对某些县级医院面临资金方面的困难,联想还推出金融租赁的方式,以服务外包的模式帮助医院解决信息化问题上的挑战。

再造传统挂号、检查、缴费的流程,简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通过一系列管理和IT应用的组合创新,走出一条信息化的“智慧医院”之路,这正是温医一院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形象。该医院于2014年3月与联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利用各自领域的优势,开创“医企联合”的模式,共同打造“智慧医院”架构及解决方案,以信息化为抓手,加速推动医院向智慧医院转型。

叶明表示,联想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是和医院一起去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把整个系统所有相关流程做了梳理。联想还具备全球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这让联想能够有实力去服务和支持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能为医院信息化建设长期提供创新技术。“联想致力于打造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并拥有专注于医疗体系的团队。”叶明说。

作为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联想集团和温医一院于2014年共同投入资源成立了“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疗研究院”。双方为其共同投入管理人员、IT管理服务架构师、项目管理人员和应用开发人员。研究院针对涵盖医院所有业务流程的“智慧医疗整体方案”进行研究细化,在规划设计、应用开发、系统部署实施和后期运维等四个阶段为更多医院提供全面的IT管理服务。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5

一、彰显老年友善文化,着力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支撑体系。区卫健局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纳入卫健系统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严格要求辖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在机构愿景或文化中必须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内容;职工手册、行为守则等规范中有对老年人态度、行为和用语等。同时,积极协调财政、医保、民政等部门,根据老年人对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医养结合等服务的需求,在人员和设备配备等方面争取支持。区财政每年投入5亿元补贴城乡居民医保及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投资近2亿元高标准建成智能化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全力提供老年友善服务,解决老年人就医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积极营造老年友好社会浓厚氛围。

二、融合老年友善管理先进理念,打造智慧化机构养老品牌。面向老年人专业化养老需求,XX医院对接XX旅居养老十大品牌--XX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医院内合作举办XX养护院,建立老年患者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的协作管理模式。养护院建筑面积7500平米,设有床位210张,有机融合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行日巡诊制度并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建立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实现“重症快速进医院、康复立即回机构”。引入“慧济国际”养老管理团队和智慧化管理运营模式,建立具有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持续改进机制,严格按照国家最新的适老化建设规范,配备最先进的智慧化养老管理系统,从基本自理、部分自理、无法自理直至安宁疗护逐级设定11类护理标准等级,大力发展专业化的深度照护服务,失能、失智老人占比达到90%以上。同时,建立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知识、技能等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推出慧济舒适照护、慧济食坊、时间银行、志愿者之家、老幼同乐、宠物疗法多种特色智慧化服务,成为兖州机构养老的优质品牌。

三、推进老年友善服务,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针对大部分老人习惯居家养老的现状,在区中医院建设医院、机构、居家“三位一体”的智慧化居家医养服务平台,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并将电子病历系统与全科医生助诊系统融合对接,打造了线上线下联动、院内院外协同、机构居家融合的信息化居家医养服务模式。通过组建以医师、专业护士、康复治疗师、专业照护师为主的居家医养服务团队,建立多学科诊疗体系,自主研发实现十多项常规检查的便携式“全科医生助诊包”,让移动巡诊、移动护理、药品配送等入社区、进家庭、到床前,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查体、疾病治疗、健康管理、功能康复、预防保健、生活照护等连续性医养服务。

同时,积极引导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XX医院合作、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XX老年公寓合作,联合推行街道社区医养模式,打造医疗养老联合体,将智慧居家医养信息平台与基本公共卫生平台进行对接,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老年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进行定期回访、科学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生活照护、身体指标监管、紧急救助及慢病管理等个性服务和远程诊疗服务,形成“居家体检医疗-健康数据上传-异常信息预警-专业团队跟踪服务”智慧型养老医疗服务链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全时段保障居家老人生命健康安全,切实增强医疗服务精准性、及时性、专业性。

四、聚焦老年友善环境,创新智能养老综合体。针对规模较大的新建城市社区,以“XX依养家”高端养老公寓为试点,打造“XX依养家”智能养老综合体。项目总投资6.2亿元,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中,XX依养家老年颐养中心项目,作为XX市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我区重点工作,项目建筑和内部装修全部采用适老化设计,设置有依养家医院、休闲活动中心、长者生活起居照护区、健身服务中心等功能分区,集优质机构养老、社区日间照料、智能居家养老为一体,现已入住50余人,二、四、五层入住率达到90%。中心在老人生活照护区配备无障碍通行、低位开关、一键急救按钮,房间内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心电、血糖等健康监测设备,以及灯光、空调、电视等生活电器,实时监测老人睡眠情况、生命体征以及离床时间,方便老人生活起居,一旦发生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即刻到位处置,全天候保障老人生命健康安全。

同时,综合体配套新百汇商圈,为老年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并建设“5G+量体化养老”模块,布设智能养老设施设备,配合高效5G网络、智能管理平台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实现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实时监测、健康预警精准反馈,打造智能、高效、安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综合体周边整体规划一、二、三期大型养老社区,能够满足1.6万老年人养老需求,将成为XX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基地。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6

关键词: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一、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思想成为越来越多遵循的生活准则。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能够根据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完善医疗卫生领域,同时建设医疗保险监管平台,并且要求监管平台符合现代化、人性化、智慧化等特点,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险监管服务,保障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医疗保险监管都是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医疗保险行业能够稳步发展的基本保障。医疗保险监管是相关部门对医疗保险系统中各方行为实现监督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手段。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医疗保险监管就是国家政府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单位以及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以及医疗保险基金、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行为、参保人及参保单位、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及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等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医疗保险市场的规范运行和保险人的正常经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促使医疗保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整个过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医疗保险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参保职工。其中,对定点医院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事实上,对于我国而言,医疗保险制度属于一个比较新颖的制度,在国内起步较晚,整个工作体系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还有很多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践行医疗保险的过程中,部分个人或者事业单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为自己谋求利益,损害了他人以及国家的利益。比如,有些参保单位根本就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参保,而且参保人也没有遵守相关要求就医治疗,定点医疗机构也没有按照规定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等。针对这些情况,为了能够维护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险服务,我们有必要对医疗保险系统中各要素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而且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阶段,随着人们对医疗保险意识的不断加强,相关部门需要处理的医疗保险信息越来越多,如果单纯地依靠人工来完成此项工作,那基本上属于天方夜谭。智慧化平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将各个环节透明化,方便人们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医疗保险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提高其公信力。可以说,如果国内的医疗保险监管平台不能体现出智慧的特点,实现现代化发展要求,那么就不可能提高我国医疗保险的国际影响力,也不利于国内医疗保险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对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的建设,使医疗保险行业能够步入正规,让每个工作环节都能越来越规范化。

二、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原则

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们接受基础医疗工作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促进法制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降低国内医疗卫生工作的负担,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以及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当前国内保险事业正在以一种非常强劲的势头健康发展,而医疗保险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其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所有保险内容的重中之重。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能够最大程度上地促进医疗保险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时让社会福利实现最大化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设完善而有效的医疗保险市场体系是医疗保险监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是保险监督的首要目标。当然,在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有效性、实效性,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在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该工作的目的,这样才能保证医疗保险的顺利进行。在开展医疗保险监管工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其是否与该工作的根本目的保持高度一致性。在实施医疗保险监督时,首先要考虑它是否和这一目标相一致,这就是医疗保险监督的目的性原则,也是医疗保险监督的首要原则。有的研究者将医疗保险监管工作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有的研究者习惯于将监管的过程看成是发现工作偏差、纠正工作偏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发现偏差或者是纠正偏差过程,都需要解决两类问题。一类是虽然目标和规划内容正确,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偏离了原来的轨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往往需要对执行活动纠正偏差,使其能够重新按照原计划进行下去。另一类是刚开始制定的目标和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存在实行难度,在继续实施的过程中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对目标、计划作相应的修改,这样才能让实际施行过程与原目标和原计划实现统一。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当前的医疗保险事业,所以无论是计划还是施行过程都应该促进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为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客观性原则

事实上,监管属于一种信息反馈,而且是一种比较特殊而且及时的反馈过程,要求准确、全面、有效。对该工作的这些要求决定了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客观性原则,也就是说应该要求医疗保险监督主体从思想以及行为上尊重客观事实,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作体系符合客观公证性的基本要求。当然,在践行医疗保险监管过程中,还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而规范的调查,并且还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科学而合理地分析,这样才能及时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且从根本上将所产生的问题一一解决。在做出监管工作结论时,更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最终作出真实、全面的评价。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的服务对象非常多,所以必须要具备处理各项突发事件的功能。人与人情总是相伴的,所以必须保证医疗保险监管平台的客观性,只有具备客观性特点,才能为保证公正性打下基础。

(三)异体监督

异体监督指的是对行为主体的一种监督手段,主要是由行为主体以外的其他主体进行实施的,也就是说监管者与被监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监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异体监管原则是建设现代化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监管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不仅应该进行科学而合理地决策,还要保证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将决策活动落实到实处,最终对执行活动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果医疗保险缺乏有效的监管平台作为基础,那么必然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甚至给整个医疗保险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在医疗保险监督机构的建立和监督人员的配备上,也必须遵循异体监督的原则。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已经不是一个“点缀性”工作,而是维护其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为相关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

三、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策略

为了国内医疗保险事业的稳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险服务,首先应该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体系,打造新一代的智慧监管平台;同时提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对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资金投资力度

由于我国医疗保险监管平台建设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很多工作并不完善,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要走一些弯路。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在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工作中的投资力度,同时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提高人才的薪金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中。医疗保险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可以说,只有让医疗保险工作发挥出作用,人们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人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二)构建专业的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人才队伍

建设医疗保险智慧监管平台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很多方面人才的支持。在网络时代,智慧监管平台必然不可能脱离网络技术的支撑而发展,所以必须要有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作为保障;除此以外,医疗保险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与医疗等内容相关,所以也不可能脱离医疗方面人才的帮助。政府这双无形之手同样需要适当对医疗保险工作进行干预,防止其偏离原有的轨道,为人们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三)发挥出群众监督的作用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7

武汉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支撑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批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基本建成,基本构建完成现代化智慧产业体系。到2020年,武汉市的智慧城市将基本建成,成为中部“智慧之都”,建立完成一个集应急指挥、行政管理、社会民生、公众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智能化协同信息系统,智慧基础设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信息通衢”成为城市新品牌,打造成智慧城市建设典范。

重点建设15个“智慧领域”

武汉“十二五”规划中确定将全面发展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设施、智能环境监测等十大类物联网示范工程,致力于将武汉打造成为中部“智慧之都”。

武汉市正在积极地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智慧城市整体规划靠近,高起点地建设智慧城市。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中心等基础信息设施,构建应用、产业和运行3大核心体系。

其中应用体系选择在15个领域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智慧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智慧国土规划、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公共安全、智慧医疗卫生、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智慧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社区、智慧物流。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三到五年,武汉市将不断建设和完善感知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和云计算中心,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视频感知网、GPS感知网、无线感知网、数字集群专网等感知网络,建设国内首个位置源数据中心。

届时,武汉市光纤到户覆盖面达到100%,实现家庭接入速率100Mbps级别,企业接入速率1000Mbps级别,城区3G+WLAN为一体无线宽带覆盖率接近100%,接入宽带达到到每秒20Mbps以上。基本实现全民上网,全体市民享受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人人拥有电子档案,全面普及电子商务,智慧生活进入普通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以上,85%以上的旅游星级饭店能提供在线预订服务。

武汉市全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综合监控比例达到90%以上,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网络监管覆盖率达到100%,重点单位消防智能监控网络覆盖90%以上,环境智能在线检测率达90%以上。

城市管网将实现一体化、立体化、智能化管理。在智慧市政设施建设中集成物联网技术,利用三维、影像等技术对地下管网实现可视化和多维表达,并通过智能化分析模型,为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环境。

武汉市在智慧市政设施建设中还将建设公益地图平台,提供专题地图、影像武汉、360度实景地图、三维虚拟城市、虚拟旅游、语音搜索、基于位置的服务、交互式地图服务等。并建设访问终端覆盖武汉主城区公交站、地铁站、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点的街头电子地图,规划在武汉市区部署1000台街头电子地图终端。

在智慧服务上将实现全市“一卡通”服务,通过一张民生卡,实现公汽、轮渡、地铁、电影、电视、超市、药店及机场公路的通行支付,同时包括供电、供水、出租车、泊车、图书馆、社保等领域,提供医保、公积金、养老金等“五险一金”的办理、提取等多种服务。

同时通过该卡与个人信用关联,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形成一套覆盖全市多行业、多领域的应用体系和应用模式,实现“一城一卡、一卡通用”。

加强智慧食品药品安全建设

智慧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可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食物链检验信息链、各部门全业务协同监管。全食物链检验监控与食品流通追溯相结合,做到正向跟踪和反向追溯,分段管理各个政府部门记录各自监控换届每次的抽检结果。

武汉市将建立无处不在的食品药品互动平台,武汉市农业、粮食、质监、工商、商务、食药监、卫生等部门进行协同办公,质监的抽检结果食药监可以查询,工商监管的问题产品可以追溯到质监监管的食品生产企业,全业务链检验监控平台记录的不合格抽检产品,达到预警级别的在预警系统中自动触发预警功能,在公共服务平台中自动不合格产品信息,再追溯管理中自动监控产品的流向信息,进行产品召回管理。

通过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只要市民身处市内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时地了解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以及从研发到手中的药品的信息。

开启智慧旅游

目前,已经建成的武汉市“无线城市”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景区、酒店、旅游车、旅游团队、游客集散地等旅游点现场的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监控,使武汉市的旅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

武汉市将开发“智慧旅游”APP软件,游客只用下载相关软件,就能获得武汉旅游现代科技的贴身服务。

游客可在网上查明线路、在线预订景区门票或酒店房间,并通过网络景观虚拟体会游玩感受;可通过手机查看景点当天的入园人数和游玩现场;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成为智能“导游”,随时提供导游讲解和咨询。

今年,武汉市将启动智慧旅游体验中心建设,选址在黄鹤楼,外地游客可通过虚拟显示、360虚拟实景、3D仿真模拟、实景三维等技术,集中感受江城美景。

实现智慧医疗

武汉市将打造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选择16家二级以上医院和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试点。

医疗机构将统一标准化的辅助诊疗流程,最大化地减少误诊率,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同时,实现区域电子病历资源共享,方便医务人员跨机构快速而全面地掌握患者的诊疗信息。

医疗智慧服务体系篇8

为改善我院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管理、后勤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医院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国家卫健委《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与xx市卫健委《关于开展xx市“智慧医院”示范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

根据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促进医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5级以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根据xx市卫健委的要求,到2020年,全市要完成40家“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发展定位需求,医院决定全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

二、建设原则

(一)符合信息安全与信息标准规范原则

项目建设首先遵循国家医院信息安全规范,满足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注重患者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所有信息数据均应放置在医院内部,互联网应用均通过相关安全措施访问医院信息数据,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疗业务数据和患者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止恶意窃取患者就诊数据,保障患者隐私。同时建设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包括数据标准、互操作性规范、接口技术标准等,保障数据互联互通,避免造成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

(二)经济实用及可扩展性原则

项目建设以患者、临床、管理的需求为导向,根据需求充分调研医院现有应用系统现状,分析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及未来发展的必要性,既要满足医院现实需求,又要适应医院长远规划,对智慧医院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确保智慧医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便民惠民利民原则

项目建设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患者就医诊前、诊中、诊后各个环节流程,以便民惠民利民建设为重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实分时预约就诊、分时预约检查等工作流程,减少患者在院挂号、缴费、就诊、检查、获取报告、取药、出院结算等环节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三、建设目标

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建成综合信息平台、远程诊疗平台、大数据平台、放疗管理平台、患者服务平台、后勤管理六大平台。2020年前,我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五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达到四级水平,智慧医院达到四级水平。

四、组织架构

为确保“智慧医院”建设的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和建设督导办。

(一)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执行组长:

成 员:

(二)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办公室(简称办公室)

办公室挂靠信息部。主要负责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的统筹规划,以及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等工作。

主 任:

成 员:

职责:

1. 调研建设需求,制定智慧医院详细建设计划;

2. 组织项目建设咨询、考察及招标等工作;

3. 负责项目实施的各方协调工作;

4. 负责信息业务工作流程梳理工作;

5. 监督项目实施过程质量,把握项目进度,推进项目建设;

6. 负责组织项目验收、评估等相关工作。

(三)“智慧医院”建设督导办

成立智慧医院建设年活动督导办公室,挂靠xxx。负责智慧医院建设督促、评价等工作。

主 任:

成 员:

五、建设内容

根据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前期调研考察论证结果,“智慧医院”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综合信息平台

建成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构建统一标准的数据集成规范,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与整合,消除信息孤岛,使信息数据实现充分的共享,实现全院应用互联互通和大数据集成;在全院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的重构,建立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构建全院级的数据中心,实现肿瘤MDT、患者360视图、决策支持系统、危急值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等应用;实现业务流程闭环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维护能力;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二)远程诊疗平台

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便捷、灵活、高效的远程诊疗平台。围绕有一网一链成员医院,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面向基地医院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学等服务。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三)大数据平台

在医院信息平台基础上实现患者门诊、住院、体检等数据整合,建立基于术语知识库的语义本体数据结构,实现数据的标准统一;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后结构化处理,并将数据进行统一存储;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建立科研检索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关键词、同义词、语义化及结构化快速检索;针对课题研究,进行单病种挖掘分析,数据导出及审批,调阅患者全息视图,科研随访以及科研队列管理等,为医院的科研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责任人:; 责任科室:)

(四)放疗管理平台

建成放疗管理平台,实现医院现有的放疗设备互联,并集中存储诊疗过程数据,自动获取来自设备、TPS的病人治疗相关数据,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定制化的治疗、管理及科研目标。解决放疗网络数据孤岛问题,打通底层数据通道,保证院内数据网络畅通。在放疗信息管理平台上延伸随访平台,微信平台,以及排队叫号管理平台,减少患者放射治疗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责任人:; 责任科室:)

(五)患者服务平台

依托与xx开展的战略合作,对我院原有银医系统实施全面升级改造,增加设备数量,做到院内无死角覆盖,进一步完善优化软件功能,增加智能导诊、满意度测评、费用清单打印、扫码支付等功能,提高自助挂号、缴费、打印比例。完成微信服务平台改造,在原有的微信公众号功能基础上增加智能导诊、院内导航、住院预交、一日清单查阅、病历查阅、满意度调查、健康宣教等功能,方便患者挂号、缴费、查询,实现智慧便民,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责任人:; 责任科室:)

(六)后勤管理平台

建立后勤管理平台,实现基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库、维修管理、巡检管理、特种设备台账管理、运送管理等模块建设,提升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后勤设备运行的能耗监控、状态监测、维修、巡检及医疗废弃物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依托与xxx战略合作,对药品配送、耗材配送等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责任人:;责任科室:)

六、实施原则

坚持总体谋划,分步实施的总原则。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按照先易后难顺序,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完善项目负责人制度,各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内容,组建人员队伍,细化实施具体方案,全面负责项目内容的实施。

充分熟悉智慧医院建设内容,认真研究消化吸取基本内容、架构、兄弟单位经验以及我院管理实际,集体讨论决定实施内容与优化步骤。

七、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全院各科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智慧医院”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和精心谋划,认真研究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应事项,确保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智慧医院”建设清单的牵头部门负责人是该子项目的第一责任人,牵头部门负责人应切实履行牵头责任,紧密联合协助部门,共同完成子项目的建设。其它科室负责人要以“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认真梳理相关业务流程,明确需求,扎实、深入、全面的配合和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为确保“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分工明确、保障到位,建立以下项目管理制度。

1. 项目负责制。根据“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清单,建立“项目负责制”。每个子项目指定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全权负责整个项目,把握项目实施进度,负责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2. 工作例会制。每周xx召开项目工作例会,由责任人负责召集,各子项目牵头部门责任人、项目组成员和软件公司人员参加。责任科室汇报工作进度,专人撰写会议纪要,制定工作推进表并负责落实追踪。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上一篇: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划范文 下一篇:声学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