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15:26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1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意大利教育家用尽毕生心血创造出来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1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之一被人们广泛地关注,但我们对他了解甚微。所幸的是我能在暑期参加了北京蒙氏教学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了解蒙特梭利教学新理念的好机会。当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诚学习发现幼教界已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各种教育理念纷纷涌入,各种课程方案纷沓而至,面对这一切,仅仅是学习和模仿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选择。通过暑假蒙氏实践培训,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需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特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我们在学习和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蒙特梭利的许多优秀思想侵入我们的心灵。我深切的感到什么是尊重儿童,什么是科学的观察和引导……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我在培训中学习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并且能在操作中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学习中,看着程老师在操作,自己看着好像很简单,觉得一幕了然,真正到自己操作时才感到“做了就会了”这句话。通过学习让我联想到这作为小班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多点空间让他们动手尝试,给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衣,脱衣,用餐,扫地等,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听了就忘记,看了就知道,做了就明白。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特色就是必须保障儿童的自由,为他们提供一个准备好的环境。

“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特梭利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和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它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协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提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过程和规律性。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身体的和个性的自然发展,他还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加强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同时,我认为对于蒙特梭瑞教育理念,我们应取其精华,汲取最有利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发展的部分,充分结合我国幼儿的世纪发展需要,不断探索蒙特梭瑞中国化的最佳方式。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学生!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2

学习蒙氏教育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蒙特梭利强调以孩子为中心,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特点,提倡不教的教育,让儿童自发性的主动的学习,自我教育。这时候教师应该做什么呢?教师的角色就是观察者、辅导者、环境准备者。环境准备又包括了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师提供温馨和谐的环境,不要让孩子有压力。然后是把握好儿童的敏感期,蒙特梭利把儿童的敏感期分析的很详细,儿童共有九大敏感期,都包括: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觉敏感期、细节敏感期、礼仪敏感期、运动敏感期、文化敏感期、数学敏感期和音乐敏感期。根据孩子的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习,掌握在该应该掌的知识。

蒙氏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也可以改变孩子的能力,蒙氏的成果是爆发性的,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蒙氏教育的三句话我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才理解了。由此可见,操作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的专注力,幼儿只有在专注的状态下,才可以对某种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会出现对同一教具反复操作的现象。在反复操作的同时,让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究,独立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蒙氏儿童观里,老师就有讲到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也是幼儿逐渐吸收和提高的过程。

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的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有机会更多的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对蒙特梭利教育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教给孩子,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够受益。

最后,我得感谢快学堂,感谢牛老师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相信这次的蒙氏培训会在我今后的教学道路上增添绚丽的光彩。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3

一、蒙特梭利其人: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倍尔,创办幼稚园。

学前教育之母:蒙特梭利,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

二、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

“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氏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及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一切以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出适合孩子的环境,根据有效的科学程序,配合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发明了实用有效并且闻名遐迩的教育材料——蒙氏教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教育技巧,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儿童的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如: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这也是我园现正实行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三、以“体、智、德、美、劳”为核心的教育内容。

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

相对来说,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比如区域的设置,蒙氏和传统活动区域都有语言、科学文化、计算、美工、阅读等区域。但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蒙氏说,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记得在我园学期初的计划中,张园长就提到让幼儿自理自立,并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三个阶段,我想,这也是同蒙氏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的。

蒙氏教具最有特点的是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感官教育内容包括视、听、尝、嗅、触、辨别实体、音乐训练等。数学内容包括理解1-10的量与数,认识数量和数字,10以内加减,十进位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

四、教学形式:

蒙氏的教学形式以“工作”的形式表现,同时和我们的教学形式一样,有团体、小组、和个人的独立活动。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在我园也存在,那就是混龄教学。

五、蒙氏教育法怎样与我园的“瑞吉欧”教育法相结合。

虽然我现在没有组织过方案教学(北京叫做项目工程),但从日常听到老师们讨论的和观看一些观摩教学活动中,以及张园长发放的资料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我曾问过一些老师,在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什么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我想,最难解决的是孩子有兴趣的课题(内容),老师怎样延伸到各个领域,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孩子在活动中保持孩子的兴趣。这在蒙氏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花”的活动。蒙氏教学是这样渗透的:

1、寻找花的共性。花有花托、花叶、花瓣、花蕊等。

2、蒙氏教具中有“花”的镶嵌板。

3、花的三段卡。(如:花的名称)

4、花的个性:花的种类(大小、颜色、花瓣的多少、形状等)、生长环境(山、水、沙漠、室内)、温度(阳生、阴生等)

5、做有关花的小书。(可根据花的共性与个性,孩子的兴趣)

在蒙氏区域中是这样渗透的:

生活区:插花、种植、护理、绣花、编织等。

感官区:闻花的香味、触摸花瓣、赏花、尝花等。

数学区:颜色的分类、花的大小、花瓣的多少以及单双数的学习、排序(从大到小)等。

美工区:制作干花、画、剪、手工制作(用各种各样的纸)等。

语言:儿歌、故事等。

艺术:唱歌、跳舞等。

体能:跳起来摘花等。

这就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目的所在,孩子的兴趣第一。

可能会有老师说,这不是以前的主题活动吗?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

六、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怎样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只要你领会了她的教育思想,掌握了蒙氏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你的思维就会放开,思路开阔,教学方法也就会源源不断。(简述)

1、活动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来自于幼儿本身(如:家族生命线)

1、分阶段的、有步骤的、逐步深入的学习。给予幼儿清晰的思路。(传统教学使孩子糊涂)如:钟的学习。

2、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3、美术:教给孩子基本的方法(基本功)和技能。

题外话:在教学活动中,尽量收集社会有效的资源,老师的劳动是最有价值的。

七:保育方面

上班时间:日班保育员12:30—20:45

夜班保育员17:45—第2天8:45,晚上有夜班轮值,其他夜班睡觉。

老师:早班,7:15—12:30 13:00—15:00

晚班,8:45—12:00 13:00—17:45

启发:每个班课室门口都有一个牌子,内容是“我们的承诺”,所有老师、保育员的照片,并注明职务,如:班主任、保育员等。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蒙氏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延伸,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同时,真心地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多派老师去听一听、学一学。这比我们走马观花似的参观幼儿园要来得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实在得多。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4

在今年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南京蒙特梭利教育中心组织的为期十天的蒙氏培训。对于我来说,虽然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有关蒙特梭利教学的理念,但却是粗浅的模糊的,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忱,投入到这次紧张而又充实的培训中。在这十天中天气虽然很炎热,但我们却一点也没有觉得,培训讲师一遍遍耐心的讲解示范,同学们一遍遍认真的操作,大家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我也很快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虽然每天很疲惫,但收获却是满满的,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蒙特梭利教学的新理念,基本掌握了整个蒙特梭利的教学框架,收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蒙氏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理念,熟练掌握每一种教具的操作方法,以儿童为中心,因材施教。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老师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案例渗透出蒙特梭利的优秀思想并深入我的心灵,让我深切感到什么是尊重幼儿,什么是科学地观察和引导。

现初步总结几个要领与同行分享:

1、心中永远装着儿童,热爱儿童、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自主地学习成长。

2、遵循蒙特梭利创设环境的基本原则,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3、顺应儿童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可引导,不强求、不施压、不包揽、不替代。

4、儿童在自由的、独立的“工作”中完成着自我成长。

5、发挥蒙氏教具的独特功能,同时利用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的发展。

6、教育伴随生命开始。

7、吸收中华文化和当代科技成果,使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在本土上、在时代中继续发展。

8、采用蒙特梭利教育,不排斥其他教育模式,可接收、吸纳,优化教育,走教育创新之路。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下培训期间心里的感受:

第一, 蒙氏培训让我知道了幼儿日常生活管理的一些知识:幼儿的刷牙,穿脱衣服,整理环境,递交物品,日常交流等一些非常微小的环节应该怎样去教导幼儿。

第二, 培训中我能体会到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全面的:教师自身的心态要平稳,有耐心,教师不能伤害幼儿心理和身体各方面,对教师的面部表情,说话时语态,声音,语言的组织有着专业性很强的要求等。

第三, 通过培训让我提升了对幼儿教师的概念:那样不仅在工作中我会很积极的去用这些知识来要求自己,而且这些专业性的知识也会给幼儿园带来发展,我相信在这样的幼儿园中我能体会到它发展脚步的速度之快。

第四, 我只能用虚心求教的态度来说,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到这里学习一些别的方面的知识。

蒙特梭利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不断地学习,挖掘和延伸。同时也真心希望以后有这样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我更深入的了解蒙氏,把最先进的理念带给我的孩子们。

家长听蒙特梭利教育课心得5

蒙特梭利教育的根本是爱和尊重。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蒙特梭利的教育就是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只有爱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蒙氏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赞许的微笑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亲切的拥抱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

蒙特梭利教育成功的核心经验是"教育跟着孩子走"。我们的教育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随时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来制定和改变我们的教学。

我对于蒙氏教育只是刚刚接触,了解和学习的并不很深入和透彻。通过本次学习我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做以下简单的交流:

1、入园哭闹问题。我带的是托班对于这种问题比较的关注,之前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入园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现在我明白这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当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就会破坏他原来的秩序,所以孩子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当孩子建立了新的秩序以后,他就不会再哭闹了,所以在这期间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添加一些他们认识熟悉的标示,比如自己的照片,来帮助孩子尽快的建立新的秩序。

2、手势问题。之前我对于蒙氏教学中的各种手势只是简单的模仿,机械的学习,生怕会有任何的差错,然后尽量在给孩子示范时做出与之前所学相同的样子。现在我明白手势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思路、想法、眼神的流动等无法表达的内容用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向幼儿传递的一种方式。

3、语言问题。之前我认为在蒙氏教学中要尽可能没有语言,现在才知道我的认识是粗浅的,蒙氏只是要求教师在蒙氏操作时的语言要简练、准确,尽可能使用较短的字或者词。并且在蒙氏数学方面教学时,语言的引导提示是必不可少的,是很有必要的。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2

一、蒙台梭利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实际生活练习、感官教育、读写算的练习。

实际生活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旨在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和精神,学习实际生活的技能,并促进儿童注意力、理解力、协调力、意志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感官教育通过对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注意力。蒙台梭利设计了16套教具,用于对儿童的感官训练,有助于孩子的感觉综合失调康复。

读写算教育从掌握简单技能到复杂技能,由文字书写到阅读再到算术教育。

二、蒙氏主要观点

澳大利亚教育家康内尔认为“自由、工作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幼儿营造的建筑物的三根主要支柱。”

关于幼儿发展,蒙台梭利重视早期教育,关注敏感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节律性、阶段性、规律性,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又强调儿童心理正常发展必须依靠环境和教育的合理及时安排。

关于自由、工作与纪律,蒙台梭利强调要建立“有准备的环境”,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结合生物目的和社会目的。她认为儿童生命的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其外在表现是儿童的自由活动。应给予儿童自由,同时儿童之家是要纪律的,儿童在儿童之家也是守纪律的。而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工作是中介,将传统中对立的纪律和自由有机统一起来。

三、蒙氏教学法的优点与在我国的应用价值

蒙氏教学法在全球广泛流传,可见其理论方法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表现在:

(一)蒙氏的重视早教思想仍然符合当下时代主题,幼教事业蓬勃发展,她的教学模式是先行者,为世界各国的早教提供了一个模型和参考。给我国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幼教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二)在感官训练中针对人的感官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教具,可供幼儿游戏和锻炼,此种教具包含一系列玩具,款式多样,不重复,富有趣味性,有特定的玩法,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可模仿制作。在工作中此系列玩具要求幼儿手脑结合,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智力水平,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展。

(三)感官教育针对幼儿敏感期而定,认识到教育要服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的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我们也要抓住幼儿关键期,及时施教。

(四)教育模式的启发性,在儿童工作时,教师可以在一旁观察指导,随时启发幼儿的思维,强调动手能力,促使幼儿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能力和信心。

(五)把握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幼儿教学认识中的主体地位,蒙氏教学法提倡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儿童回以爱、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地观察,机智及时地指导,给予幼儿需要的帮助。而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幼儿的主动探索至关重要,蒙氏教学法给幼儿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幼儿体会获得成功的。

随着蒙氏教学班的大量建立,蒙氏教学法在中国的影响逐步深化。她在教学上的注重感官教育,抓住敏感期即使施教值得借鉴,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模仿建立蒙氏班,也可在日常教学中灌输蒙氏思想; 蒙氏教学法的引进无疑是一股新鲜空气,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幼教的陈腐模式和单一的观念加以思考。 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更多地关注幼教改革和幼教普及。借着蒙氏特色班,为家长提供新的选择,为幼儿提供更适合自身的特别教育。蒙氏教学法还能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新的模式和新的视角来发展幼儿智力和动手能力,启迪家长的教育方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弥补了我国幼教的实践方面的不足。

另外,蒙氏教育法能够提高我国幼师的理论水平与国际接轨,它强调幼师具有非常高的教学能力如启发诱导能力、安排环境能力和超强的责任心、爱心,也是要求我国幼师要具有的新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

注重蒙氏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结合中国幼儿的特点,注重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幼儿的独立自主性。改变小皇帝小公主的不良影响和称号,使幼儿真正自由自在发展,全面和谐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祖国花朵。

四、蒙氏教学法的不足与我国的辩证吸收

蒙氏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间流逝和实践证明,蒙氏教学法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我们需要辩证的吸收她的理论与方法。

在蒙氏教学内容的读写算技能教育中,她过于强调词汇学习,忽略句子结构学习,不利于知识的整体性和结构化,同时忽略了儿童之间及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流的促进作用,把幼儿孤立起来。克伯屈批判蒙氏感官训练落伍,说它是建立在陈旧的官能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其教育理论缺乏社会性训练,与社会生活脱节。我国在引进教学法同时要注意加强社会性技能的培养,与日常的幼儿园教育模式相结合。

在其实际生活教育内容中,她把现实的活动与想象的活动对立起来,她反对儿童游戏,强调工作,她把玩具都叫做教材,这不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性,而且她忽视想象力的培养,将音乐教育、绘画教育、语言故事过分的强加为感官教育。儿童的天性就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忽视想象力,过分注重感官教育,不利于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学习,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只限于单一的知识联结。我国在感官教育注重动手能力和自由发展的同时,要强调说理教育的价值,在情感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发展幼儿的道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蒙台梭利通过由工作而统一起来的自由经作业到秩序的纪律教育思想是有创见的,但其片面排斥说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陷入和卢梭一样的片面性。就是把教学方法单一化,枯燥化,没有辩证联系的看待问题,与当今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不符。我们要多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3

“这些日子,孩子的老师天天逼着我们把孩子送到他们新开办的什么蒙班去,但我们并不了解什么“蒙氏”教育,只是他们说有多好多好,关键是费用要比现在高出一倍来,我就觉得他们是想挣钱,心里特不舒服……”一位幼儿园孩子的母亲在电话里愤愤地说。

两年前,我在一所幼儿园接触到了“蒙氏”,两年里这所幼儿园已经开办了好几个蒙班。园长和教师一说到“蒙氏”,似乎都很兴奋,举着一个又一个孩子巨变的例子。

亲历蒙班一堂课

走进位于北园春附近的博望蒙台梭利双语幼儿园,在进班之前,园长宋华特意嘱咐:“蒙氏工作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孩子做工作的时候,非常专注,切忌成人或外在环境的打扰。所以,你只能静静地在一旁看,孩子没有向你发出求助信号的时候,你不可以随便的介入,这是对孩子最充分的尊重……”

孩子们陆陆续续被家长送进了幼儿园,蒙二班的两位老师早已经站在教室门口笑盈盈地迎着孩子。每一个孩子见到老师后都很快乐地跑过来,老师们就蹲下来向他们张开怀抱,双方亲切欢快地招呼着,_二天的快乐和谐就从此展开。

按照“蒙氏”教育中混龄编班的原则,这个班是由2岁到5岁的25个孩子组成。2岁的珍珍叠大衣的时候有困难,4岁的欢欢就主动上前去帮助她。

进到教室的孩子,都走到标有“益智区”的活动区里挑选玩具。蒙班的教室有一块开阔的空地,地上有一个用黄线贴出的长方形线圈――蒙氏线,这条线的作用很大呢!它既可以帮助孩子在走线时协调身体和步伐,集中注意力,又可以调整安抚孩子工作前的情绪,同时它还是孩子们谈天说地的公共交流区域。

整个蒙氏教室由生活、感官、数学、科学文化等几大块“工作区域”组成,工作区的陈列架里面摆放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益智教具,孩子们的很多知识和能力的获取,就是通过这些教具得到的。

吃完饭、如厕后,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围坐在了“蒙氏”线上。按照常规,第一项议程是“读日历”的工作,老师和孩子们共同阅读日历,了解和当天日子有关的一些常识和事物;第二项工作是“点名”,因为这里实行的是汉英双语教学。所以,老师点的是每个小朋友的英文名字。点完名后,有的小朋友向大家讲述自己头天晚上有趣的事和大家分享。时不时的,老师会用英语提问,也要求小朋友用英语表述,然后有意地提出一两个新的单词,让孩子们“顺便”记忆。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走线”。教室里响起了舒缓悠扬的音乐,孩子们一听到音乐,就都自觉地站在线上排成一队,然后像走在平衡木上那样,伴随着音乐节奏,安静、轻柔、脚尖顶脚跟地走着。小乐乐走得又轻又稳,老师拿了一个小毽子放在她的头上,小乐乐的表情很自豪,其他孩子也更认真地走,一个个小毽子像小鸟一样飞落在了走得又轻又稳的孩子的头上,孩子们的情绪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安静了下来……

“蒙氏”进疆迟来的爱

蒙台梭利博士有这么一段话让从事此项教育的人们津津乐道:我听到了,我就忘记了;我看到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在传统的概念里,6岁前的孩子正是大吵大嚷的年龄,而这些孩子所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反常规的状态。这是不是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呢?老师说:这种安静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没有人强迫。因为孩子选择的是他自己喜欢的工作,受兴趣驱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哪里还有时间吵闹呢?原来如此!

博望蒙台梭利双语幼儿园园长宋华女士是新疆早期引进“蒙氏”教育的实践者之一。宋华园长说“我从事幼儿教育15年,教育过程中有时会有许多困惑。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蒙氏”教育理念的时候,顿觉眼前一亮。深入学习和研究之后,茅塞顿开,很多困惑迎刃而解。特别是当我亲聆了美国、日本和台湾的蒙台梭利教育专家的讲课之后,更是被“蒙氏”教育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蒙氏”教育历经百年而不衰是因为它的科学性,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来源于蒙台梭利博士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几十年如一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教育方法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是先进的、科学的、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我们就应该借鉴。”

21世纪之初,伶俐幼儿园等几个民办幼儿园成为吃螃蟹者,他们勇敢而艰难地把“蒙氏”引进了乌鲁木齐,走过了一段崎岖的刨业之路。2004年9月,宋华园长开办的第一个蒙班在卡子湾中心幼儿园开班了。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市另几家较大的幼儿园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尝试着“蒙氏”这个“新事物”,他们顶着资金、家长、社会质疑、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边学习、边探索。而这距离内地发达城市开办蒙班已有近10年之差,距台湾更是有20年的差距。

宋华园长说:“当时我们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人们不知道蒙氏教育是什么。因为人们没有参照物可比较,我们手头也没有成功的案例来说服家长。最早愿把孩子送进蒙班的家长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有文化知识、素质比较高、见多识广的入,还有一种就是经济条件比较好,舍得为孩子投入的。”

因为对“蒙氏”教育的宣传力度小,大部分家长不愿接受“蒙氏”。很多家长甚至以为不过是幼儿园又搞了一个新花样,开了个什么特长班、兴趣班而已,学费却要高出许多,认为这是幼儿园打着“蒙氏”旗子在创收。同时,“开展‘蒙氏’教育就是崇洋、就是推崇贵族化幼教”的议论也跟着出来了,人们对“蒙氏”教育是否适合中国提出质疑。

“蒙氏”本土化的探索

“蒙氏”教育真的就这么完美无缺吗?

乌鲁木齐妇联幼儿园园长刘宾说:“新疆2000年的时候,已经有幼儿园尝试地去做“蒙氏”了,俚当时我们没有跟风,因为我也看到了“蒙氏”拿到我们本土来的一些不适应和缺憾,所以,我们很慎重,在观察在研究,觉得商业气息比较浓厚,对“蒙氏”本质的东西还只是处于比较表皮的了解,因为“蒙氏”发源于西方国度,它来到和其历史文化有极大差异的中国种植,就必然会有水土不服的反应,要想让它生根开花结果,就需要我们做幼教的同仁一起努力,对其进行本土化的科研,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刘宾园长例举了“蒙氏”与我国历史文化的差异,比如它的礼节要求和我国的礼节要求有区别,所以,不能完全照搬;还有就是“蒙氏”更强调的是孩子的个性发挥,而我国历来推崇团结合作的和谐关系,所以,侧重点不同。他认为,最根本的差别就是对不同历史文化的认知,遗憾的是,离我们中国的传统历史背景太远。

“蒙氏”教师分初级、中级、高级和国际级。一个初级教师在国内蒙氏机构的国际班培训,不算其他费用,仅是培训费就得2万。妇联幼儿园目前只有两个教师达到高级。高级教师在实习了两年之后,要拿出教学成果后,方有资格去美国参加9个月的实习,成绩合格之后,才能拿到国际通用教师资格证书,拥有这个证书,可以承担对初中高级师资的培训。

目前,我们新疆的蒙氏教师资格多为初级,具备中级资格的很少,具备高级资格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就是在现有的初级教师队伍里,还不乏鱼目混珠者。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4

关键词:汉代 博物观 蒙学读物 博雅教育

一.汉代蒙学读物的“博物”表现

“博物”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广义上是指学问广博,见多识广,包括天文地理、人类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狭义上则主要指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研究。中国古代博物学的范畴更为博大,将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并通过典籍与口头形式不断传播,反映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观念与知识结构体系,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汉代蒙学教育对“博物”极为推崇,一方面由于汉代“经学”的兴盛与发展,世人普遍视“博学”为一种较高的品格,朝廷的用人取材制度也以此为基准;另一方面由于汉代处于知识与学术融合的大时期,针对制度、文化、自然科学等多领域整合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博物君子”。

汉代蒙学读物主要有吕里书师合秦代三篇所做《仓颉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以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急就篇》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词书《尔雅》等,它们受博物观影响,在内容上涉猎广泛,分类多样且自成系统,在教育价值的实现方面注重知识化、人文性与实用性,更加贴合时展,在以识字教育为重心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知识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多方位发展。

1.分类多样,自成系统

《说文解字》释“博”曰“大通也”,释“物”曰“万物也”[1](24、45)。汉代浓厚的“博物”风尚影响下,蒙学读物的内容涉猎广泛,包括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训诂学等,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体系。尽管种类繁多庞杂,但其在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合理分类,其分类方法自成系统。

《尔雅》运用标准语解释古语、方言,从“礼仪制度”、“天文地理”、“生物”三个方面阐释文化知识,传播礼制思想。《尔雅》共19篇,前3篇属于语言学范畴对一般词语的阐释,分别为《释诂》、《释言》、《释训》;后16篇则按“自然”与“人事”分类,其中前4篇阐释礼仪制度,展现忠君思想与等级观念,分别为《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后12篇从天文地理与生物两个类别阐释自然,其中又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天文即《释天》、地理分为《释地》、《释山》、《释丘》、《释水》、植物分为《释草》、《释木》、动物分为野生类《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家养类《释畜》,可见其分类的细致化与系统化,正所谓体悟而超越于物,博物而精察其理。

《急就篇》则从“姓氏名字”、“器物百服”、“文学法理”三方面进行识字教学,颜师古评价其“包括品类,错综古今”。其中前7章每句首字为姓氏,句中也有所涉及,约100多个,帮助儿童在掌握姓氏的同时,了解古代文化,学习人际交往,塑造“博物君子”;第二部分“共包括二十三类事物,依其先后顺序分别是:织物及其图案、色彩、五谷、服装、金属器物、竹器、陶器、绳索、木器、虫鱼、闺阁事物、乐器及其他音乐名词、宴饮酒食、身体部位名称、兵器、车马、住宅、耕作、树木、六畜、鸟兽、疾病、医药、丧葬”[2](40),展现了社会风貌,正是博学化教学的表现;最后一部分则包含学习、官职、律令条文、地理州郡四方面内容,利于规范品格,兼具道德教育作用。可见,汉代博物观教育下的蒙学读物内容丰富多样,分类系统化,利于培养广博之士。

2.涵养价值,贴合现实

汉代蒙学读物内容上种类繁多,知识性较强,在以识字教学为基础的蒙学教育之上进行拓展,从自然万物到社会文化,实现了文学性与知识性的融合,与我们所提倡的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相契合,一方面丰富了儿童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培养塑造其典雅品格以适应时代取材用人制度。

汉代经学的兴盛与繁荣以及“独尊儒术”的时代特征决定了蒙学教育的大致走向,也反映在蒙学读物的编写与选择上。汉代的蒙学读物中关于“人事”方面内容并不少见,是儒家人文意识的集中体现。《急就篇》在“姓氏名字”部分体现了儒家的忠孝观念,在“文学法理与思想教育”部分起到了示范性的教育作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博物”风尚的影响下,汉代蒙学读物表现出明显的普适性与实用性。大都蒙学读物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例如器物名称、典章制度等,更好地指导儿童学会生活,适应时展;另一方面,其适用于社会各个阶层,内容通俗易懂,广博见闻,利于整个社会的文化的发展与提高。

二.对现今博雅教育的经验启示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理念在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的当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博雅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讲求回归古典,培养健全人格。汉代“博物观”下的蒙学教育发展为当今博雅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关注个体,启发引导

童蒙教育强调从幼时对儿童启蒙,汉代蒙学读物无论从内容的广博还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播上努力关注各个阶层儿童的接受能力。在识字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的教化。博雅教育想要培养全面的人才就更要广泛关注,深入观察,关注儿童个体差异,从心理层面积极地启发与引导,鼓励其主动发现,培养兴趣,博W笃行。

在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的当下,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营造让学生学会学习、自由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所谓博学,知识内容涵养量极大,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更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2.整合课程,有效教学

汉代博物教育内容繁多,可谓“杂”学,而其蒙学读物分类详尽,方法自成系统,帮助儿童厘清事物关系,培养“博物君子”。信息化时代的我们更应在注重博雅教育丰富全面的基础之上,科学地平衡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分层教学,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融合,现高效化教学。

学科间的融合与贯通并非易事,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语文教师忽视科普文的学习、数学教师忽略对题目的分析等问题。我们要培养的是适合21世纪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整合课程的必要性就尤为突出。就语文学科而言,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展开变得更加重要。教师与学生选择一个议题,选取相关多篇文本(包括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解构,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与广度。选文也应多样化,不单单包含文学类文本,而应广泛涉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鼓励学生探究、质疑、创新,实现高效化教学。

3.紧随时代,提升素养

对时展的关注不仅考验教师对于信息的敏感度与筛查能力,也是充分考虑学情的体现。教材中部分课文的时代背景与现下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很难领悟作品传达的思想内蕴,因此需要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营造合理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与文化审视能力。

在对生活世界细微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更强调对人类文化的关注与学习,将培养博学人才这一目标融入博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文本解读进行影响渗透,贴合时代精神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更加健全的人格。

汉代“博物”风尚影响下的蒙学教育对当今的语文教育乃至其他学科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总结博物观教学下的蒙学读物特点及优势有利于指导价值观引领下的语文教育,发扬语文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日后语文教学理清思路。

注 释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王海波.蒙学简论[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刘啸霆、史波.博物论――博物学纲领及其价值[J].江海学刊,2014,(5).

[2]徐公持.汉代文学的知识化特征――以汉赋“博物”取向为中心的考察[J].文学遗产,2014,(1).

[3]赵毓龙、胡胜.论“博物君子”与古代小说的生产与传播[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4]郦波.论中国古代蒙学读本的“蒙训”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15,(4).

[5]刘立佳.中古博物著作与博物观念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4.

[6]徐昂.《尔雅》的博物思想解读[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0.

[7]郭炳瑞.两汉童蒙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8]张方平.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9]刘伟杰.《急就篇》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5

[关键词] 《赵氏孤儿》陈凯歌 启蒙 传统思想 模糊策略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13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在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核心情节诸多方面采取了模糊策略。

先说人物形象。作为冲突的引发者,赵盾、屠岸贾没有明显的忠奸之分。赵盾应该是一个忠臣,他经常提醒国君要说“正经话”,要“圣明”,不要“辜负了一国百姓的殷切心意”;但他的强势也为君子所不齿,忠臣形象打了折扣:动辄教训国君,安排临产的庄姬送夫出征以造舆论(屠岸贾的门客评论:这不就是告诉大家,天下是赵家的),赵朔一打了胜仗就叫国君也去迎接;其子赵朔的强势更是不断在他的忠臣形象上抹黑。因为赵家父子的强势,国君显得很弱势,弱势到“羡慕”赵家,甚至到不敢说实话的地步,这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赵盾的忠臣形象。屠岸贾应该是一个奸臣,弑君,陷害同僚,拿无辜婴儿做人质:“奸臣”、“坏人”的帽子似乎戴定了;但他又被设计成受赵氏家族排挤的功臣,“大家都说,领兵打仗的应该是屠岸大人呐”,只能埋怨“我的功劳他们早忘了”,赵氏父子明知国君让他当替罪羊却仍逼他受辱:给屠岸贾安排了一个日渐受排挤、受逼迫的生存环境;剧中还给他一些原则性,比如说“我不杀女人”(实际上,“灭族”当然要杀女人,剧本在此甚至牺牲了常识)、“我不杀庄姬”,在问到是否要杀庄姬“肚子里的孩子”时屠岸贾并未回答(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解释为什么韩厥是奉命取孩子而不是杀孩子,也可以部分解释屠岸贾为什么对公孙杵臼和程婴夫妇说要“看一眼”孩子,让观众可以合理猜测:屠岸贾要杀的只是男孩子),屠岸贾也并未像穷凶极恶者杀人灭口――全程参与弑君、嫁祸的门客一直活得好好的就是证明;剧中甚至还给了屠岸贾不少父爱和人情味,他认为“天下会有这样的人吗,为了一个孩子,牺牲一百个婴儿的性命”,他认为韩厥放走婴儿可以理解,“换了我,也许我也会这么做”,他在仇人的儿子要被杀掉时挺身相救,最后在明知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后还让仇人“远走高飞”,等等。一个有原则、有父爱、有人情味的,受排挤、受辱的功臣,让“奸臣”、“坏人”的形象又模糊起来。作为冲突的继续者,程婴在整个事件中失去了妻儿,堪称“义士”。但称其为“义士”又比较勉强。首先,程婴其实并不想帮忙。其次,程婴的“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的。因为程妻阴差阳错将赵氏孤儿交了出去,又由于公孙杵臼用死造成了一个骗局,让程婴不得不在两个婴儿都死与只牺牲自己的孩子之间做出抉择。再次,就是这样一个“被逼”的“义举”,剧中还借程婴之口又否定了它。后来屠岸贾说程婴“亲手把孩子交给我的时候我才相信了这是赵家的孩子”,程婴回应道:“你骗了我”!好像最后程婴的“义举”不仅是受了公孙杵臼的欺骗,还受了屠岸贾的欺骗。程婴在“复仇”之路上的延宕也弱化了程婴的“义士”形象。首先,和韩厥一样,他后悔自己的“义举”,说“早知道出不了城,就不会带屠岸贾去公孙大人家”;其次,他想复仇,又拘泥于原则――“我只是个治病的,不害人”;再次,他想让屠岸贾“生不如死”,要让程勃与屠岸贾“相亲相爱”,然后“一剑砍了”屠岸贾,但似乎又羞于让无辜的孩子受到牵连(这一点剧中借韩厥之口说“你对这孩子不公平”从侧面提点出来),所以只好说自己的复仇计划是养大这孩子,将他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他这孩子是谁,“我是谁”,这当然是报仇,而且是杀仇人的“心”;但剧中又借程屠二人的对话模糊了这一点,屠岸贾说“你不是要我死,你是要我变成天下的笑柄,生不如死”,程婴否认道:“不对,我救你是因为勃儿要报答你”,似乎想把自己从复仇中撇出来。

再说人物关系,赵盾、屠岸贾既非“忠奸不两立”,也非相处融洽,两者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一山不容二虎”的利害关系;程婴与屠岸贾既是不共戴天的仇家,还是爱着同一个孩子的义父,并兼具融洽的医患关系;屠岸贾与孤儿有上辈的仇怨,却又接下了15年的恩情,甚至可以忘却仇怨、同生共死;程婴与程勃既有恩情,又有亲情,既希望孤儿替自己的孩子报仇,又想给他“公平”,可以自由选择报仇与否。

最后说核心情节,屠岸贾为什么要灭赵氏、弑国君?屠岸贾与庄姬究竟是什么关系?公孙杵臼为什么要仗剑护孤?程婴为什么要带孤儿去做门客,为什么会觉得这样做“对孩子很公平”?程勃为什么只为程婴死去的孩子向屠岸贾举起复仇之剑?程勃为什么被安排在程婴被屠岸贾刺杀时才击中仇人?局中均未明言,和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一样,核心情节也充满了诸多模糊不明的地方。

这些模糊策略带来的结果是思想倾向二元。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将其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做一个比较。

以赵氏孤儿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很多,但就思想倾向而言,却可以比较整齐地分成两个系列,一个系列是自《史记・赵世家》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附带着其后的许多戏曲,这个系列宣扬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忠、孝、节、义。《史记・赵世家》里赵氏家族对于晋国有卓越贡献;灵公“不君”、“杀宰人”;赵盾虽“益专国政”,却“素仁爱人”,只是看到国君乱杀人而被流放;屠岸贾前则“有宠于灵公”,后欲“作难”,陷害同僚;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则是为救忠良之后,同仇敌忾,牺牲自己;特别是程婴,在赵氏孤儿报仇,“攻屠岸贾,灭其族”之后,仍信守与公孙杵臼的承诺,不愿享受荣华富贵,自尽身亡。[1]如果说在《史记・赵世家》,赵氏家族仍有瑕疵(如赵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等),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里,人物形象更加纯正,以赵盾为首的一边是忠臣、仁人、义士,这正义的一方曾感化了屠岸贾派出的杀手锄,锄“触树而死”,曾让接受赵盾出于仁心救助的饿夫灵辄拼死相救。[2]不同于《史记・赵世家》程、公孙二人“谋取他人婴儿”当替罪羊,《赵氏孤儿大报仇》让程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去捍卫正义、报答恩情。《赵氏孤儿大报仇》表现的是忠与奸、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宣扬的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诺千金”、“知恩图报”、“舍我其谁”的儒家精神。

另一个系列则是自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到中国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林兆华的话剧《赵氏孤儿》,这是一个启蒙思想笼罩的系列,它们宣扬的是理性的批判和反思,以及人拥有的自决的力量。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结局是嗜血者成吉思汗被手无寸铁的敌人感化,宣扬的是理性的力量,认为文明必然战胜野蛮。[3]《中国孤儿》的中心人物是伊达梅――接受托孤重任的宋朝遗臣张惕的妻子。伊达梅不同意丈夫舍子救孤,认为其有违父道,伊达梅亦不同意委屈个人的自由意志而嫁给成吉思汗,尽管这样可以保全张惕、孤儿和自己的性命。从中不难看出,尽管有民族和国家大义的驱使,但尊重自然情感、尊重个人意志的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赵氏孤儿》的版本里,创作者将赵、屠两家的仇怨归于宫闺的任性斗气,悲剧的结局,是程婴偶然被国君误伤,屠岸贾病入膏育,两人先后死去。对孤儿来说,程婴与屠岸贾都是亲人,程婴是救命恩人,教他为人之道;屠岸贾是杀父仇人,教他为人之勇。所以,面对程婴、屠岸贾的尸体,孤儿无限悲哀与惆怅地说:“今天以前,我有两个父亲……今天以后,我是……孤儿!”[4]这个剧本中敌友难分、情仇莫辨,不以姓氏血脉来甄别个人,也不因历史过节去划分集团,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是具体、真实的生活内容,这种观念与情感内容质疑了个人依附于宗族组织的传统观念,是启蒙逻辑的生动体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赵氏孤儿》则颠覆了前一个系列赵、屠两方斗争的前提――忠奸不两立,将两派斗争归因于帝王权术的操控――朝中大臣互相倾轧,背后的操纵者与获利者都是国君。因此,孤儿在得知血海深仇之后,一句“我现在过得挺好,凭什么要我承担重负如山的责任,他们的仇杀跟我有什么相干”将程婴与屠岸贾掷到荒诞之中,质疑了前一个系列崇高意义的立足点,基本逻辑还是启蒙。[5]

在上述两个系列的映衬下,可以看出陈版《赵氏孤儿》是在用模糊策略调和启蒙与忠义。一方面想维持启蒙,淡化忠奸、淡化牺牲、淡化复仇、纠结情感等都是在给剧中人物留下自决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是非、选择行动。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当程勃不相信程、韩二人讲述的血泪史时,二人并不以天理、大义等东西压程勃,尊重程勃,转而自己行动;屠岸贾问程婴:“你有什么权利决定你儿子的生死?你又有什么权利让赵家的孩子为你报仇?”这样的质问只有在启蒙理性里才不会被当成是恶意的挑拨离间。但另一方面,程婴最终并没有听庄姬的话让孤儿“过老百姓的日子”,程勃最终还是举起了复仇之剑,最终的结果还是儒家所倡导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尽管陈版《赵氏孤儿》用模糊策略调和启蒙与忠义,但剧中二者并没有融合,启蒙赢得了过程,但忠义获得了结果。启蒙是西方思想的精华,是进化论思潮中被冠以“现代”称谓的所谓普世价值,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传统思想尽管有诸多问题,却不失其价值,最让观众感动的还是程婴的牺牲,最让观众欣然的还是程勃为程婴举起复仇之剑,而且这种情感决不能被简单化冠以落后、愚昧的帽子。其二就是启蒙思想本身的问题。

康德的《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直被奉为启蒙思想家对启蒙的经典定义,该文指出启蒙是人类的“神圣权利”,将启蒙置于人自身的理性自决的前提之下,强调理性实践运用的自由原则,[6]康德认为启蒙既不在于当知性本身尚未成熟时就脱离成年人的监护和引导,也不在于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和引导,而在于让已成年者走出由他自己招致的“不成熟状态”;而且,通常意义上的“启蒙”是知识精英等对“蒙昧者”的居高临下的、持续的教育过程,但康德提醒说:“一个拥有诸多知识的人,经常却会在应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表现得最不启蒙,也可以说最不开明、最不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7]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启蒙,人要自由地进行理性批判、理性自决。这显然是一个让人备受鼓舞的理想,但启蒙的结果却又如此让人无法理解,如詹姆斯・施密特所言,这个被称为启蒙时代的世纪留下了太多问题,因此启蒙备受指责:关于“绝对价值”的怀疑论以及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道德麻木和冷漠,等等。[8]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黑格尔对启蒙的批判可谓发人深省:思维的“否定的、形式的行为”,在其具体形态上就叫做启蒙,“启蒙只知道对规定性本身的否定、限制,因而完全错误地对待内容”,启蒙“把一切内容取消”的“主观的观点”“不承认任何内容,从而也不承认任何真理”,它“一方面坚持它的形式主义,只知高叫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教学的自由,甚至高叫理性和科学”,但是对于“真正的自由的良心所包含的理性原则”、自由信仰和自由思想的内容,“他们皆不能切实说明,而只停留在一种消极的形式主义”。“伦理上的轻浮任性”和“知识上的庸俗浅薄”,“这就是所谓启蒙”。[9]

概言之,如果启蒙仅仅迷恋否定权威和理性自决等形式上的否定性,它就注定会因为空洞无物而遭人抛弃,这也是为什么陈版《赵氏孤儿》在模糊策略的最后依然选择了复仇,启蒙的结果竟然是它在过程中想要否定的东西。

注释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A].全元曲(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孟华.伏尔泰与孔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115-122.

[4]田沁鑫著.我做戏,因为我悲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57.

[5]参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说明书《赵氏孤儿・作者的话》。

[6]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A].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7.

[7]张鼎国.指南山麓论“指南”:康德哲学中“启蒙”与“思想中定向”问题的探讨[J].政治大学学报,2005,(13).

[8]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M].徐向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9]张世英主编.黑格尔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50-357.

作者介绍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6

1、教材使用混乱,加重了幼儿及家长的负担

多数幼儿园除按照规定使用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之外,又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各种渠道的教材。例如,洪恩阅读、洪恩数学、洪恩英语等系列教材;马红英语、现代英语等英语教材;《幼儿学拼音》、《帮我早读书》、《幼儿珠心算》、蒙氏教育、礼仪教育等教材。每种教材有引进的也有自己园所编写的,形式多样。教材使用的混乱,造成幼儿学习负担加重,出现幼儿惧怕上学、不愿上学的现象。例如,同一个班的孩子开设几种特色,学生很难承受。有的园所书费数目惊人,一个学期每班订书种类达七种以上,书费一百多元。书费严重超量,给家长造成了过多的经济负担。分析原因,主要是:(1)个别园所打着迎合家长心理的幌子,实际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当今社会是经济、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不懂教育规律,以为学得越多越好。(2)民办幼儿园竞争激烈。园长们设法想法为提高办园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效果却使得其反。例如,有的园所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让幼儿订了教材,实际看也不是很实用,价格偏高。其实,完全可以只订教师参考书,将礼仪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例如,有的园所开设的蒙氏数学课程,给幼儿订了系列的学具、作业纸、课本等,价格过高,也不合当地实际。蒙氏教育是意大利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早期是针对智障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而设计的训练方案。虽然有它先进的一面,但不可全部照办,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对于蒙氏教育实验,还须进一步验证。

2、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

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分析原因:(1)对于孩子的学前教育,现在的家长都有明确的认识,都舍得投资让孩子更早的接受好的正规的教育。不过在选择学校上,成了家长最头痛的事情。有的幼儿园收费的档次很高,家长以为不错,但是仔细探讨明白了,偌大的幼儿园,没有一个受过正规培训的幼儿教师。幼儿园的阿姨都是年过花甲的老大妈,年轻一点的也要超过而立之年。(2)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

3、办园条件简陋,教师业务能力不强

办园规模小、城乡差距大。尤其是欠发达乡镇幼儿园生均占地、建筑、户外活动场地、绿化、班级活动室等面积不足。有些园所布局简单,条件简陋。室内布置单调,没有各种自然角,幼儿手中缺乏必要的玩教具、动手材料太少。建议室内养一些植物及花草等,不但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为幼儿提供自然教学依据。部分园所,发现教学秩序比较混乱。有的是因为班额过大或者过小,造成教学混乱,班额大的造成纪律混乱,班额小的很难有教学气氛。原因有的是受办园条件的限制;有的是教师业务能力一般或者缺乏专业能力,难以胜任幼教工作。例如,有的教师不会教学,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活动目标不明确,让孩子随心所欲,有的是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或者违背幼儿教育规律,让孩子疲劳厌倦、不愿意接受,情绪低落,教学效果差。

二、针对教学管理方面出现以上问题的思考

1、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业务的幼儿教师队伍

就现在幼儿教育存在师资状况而言,光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受过专门培训的、懂教育、掌握儿童心理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才能保证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永远的立于世界的前列。定期搞好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教师业务基本能力及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要求幼儿教师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好习惯,同时在琴法、音乐、舞蹈、绘画等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不穿奇装异服,禁止奇特发型。待人接物要热情,注重礼仪。例如,有些园所教师对待客人不够热情,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样,教师的示范作用就不可能发挥出来。今后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修养,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严格把关教材的使用,加大对教材的管理力度

被送到幼儿园的孩子,学的全是与自己的年龄不协调的知识,用教育上学孩子的方法来管理教育孩子。课堂内容非常单调,孩子们害怕这种严厉的学习方式,使多数的孩子都讨厌幼儿园的生活,害怕去幼儿园。严重违背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伤害孩子天真好动的天性。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在游戏或娱乐中无意获得的,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分钟。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适得其反。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幼儿为本,关注个别差异;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活动围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组织开展。幼儿园不能随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严禁给幼儿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得有"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禁止在幼儿园从事违背教育规律的实验和活动。幼儿园确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需要,开设实验班、兴趣班和特色班,须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同意。

3、加强领导,强化学前教育管理责任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7

[关键词]园校合作共同体;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08[本刊网址]http://

工学结合,园校合作,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与幼儿园联手联动,构建园校合作共同体,实现了幼儿园与高校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良性互动。

一、园校常规合作的基础模式

(一)工学结合,培育理实一体化专业人才

以职业为导向,幼儿园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见习实习、意见反馈等全过程的始终。

1.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每届学生招生入学之前,学前教育专业都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邀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等召开“职业能力、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剖析会,针对幼儿园的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等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进行逐一分析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使毕业生符合岗位需求。

2.共同培育理实一体化人才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幼儿园作为学生一日观摩见习、保育见习、课程见习、影子跟岗见习和顶岗实习的主要场所,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实践情境场,学生在真实生动的幼儿园环境中,有效地将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锻炼良好的职业技能,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3.共同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以及就业一年后,组织召开幼儿园意见听证会,广泛听取幼儿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从而使人才培养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

(二)园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1.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优秀的幼儿园作为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是推进高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先后与市内外60多家优质幼儿园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各基地幼儿园每学期共接纳约2000人次学生入园见习、实习。基地园作为高校的亲密合作伙伴,不仅给予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而且不断为幼儿园输送新鲜的幼教人才,实现园校互惠双赢。

2.完善校内专业实训中心

根据科研需要,立足学前教育实践层面和学科前沿,设计和建设实训中心。拥有区角活动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室等十间实训室。实训中心除了满足校内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训外,还对幼儿园开放,幼儿园可以带孩子过来开展区角活动、亲子活动等,也作为幼儿教师回炉培训的基地。

3.搭建专业交流研讨平台

成立“川北幼专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多次园长论坛,共聚研讨学前教育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分享幼儿园管理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与智慧,共同探讨川北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全市幼儿园之间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力助推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专家互派,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通过互派专家指导工作,提升了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了校园双方的人才队伍建设。

1.幼儿园增援高校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邀请幼儿园园长及优秀教师到川北幼专开设专题讲座,承担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法课程,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丰富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多元特性,增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2.高校教师到园挂职锻炼

在园校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幼儿园开展“一人一园”定点挂职一学期,高校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以“参与者”及“问题解决促进者”的身份加入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专业支持与理论指导,帮助幼儿园解决管理和保教工作中的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二、园校深度合作的多元模式

川北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分别在与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合作中,逐渐探索出了不同的合作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办学。

(一)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课题共研

目前川北幼专开展深度双向合作的幼儿园主要是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此类幼儿园举办历史较长,办园科学规范,团队专业成熟,教学资源丰富。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最好的抓手应该定位在“教研”层面,以合作教研为切入点,既能沟通幼儿教师的实践,又能发挥高校教师理论科研的优势。

1.参与和带动幼儿园教研,促进幼儿园内涵式发展

第一,常规听、评课教研,形成随堂听课、集体评课的合作教研机制,有利于合作的日常化。第二,教学活动实例教研。高校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就幼儿园某一个真实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开展一系列的研讨。第三,专项园本课题研究。发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合作的优势,立足于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困惑,确立研究课题,实施园本教研,开发园本教材。通过引领和带动幼儿园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不断促进其内涵式发展,从而提升办园水平。近两年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参与的幼儿园科研课题如《幼儿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广元市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开发利用》、《幼儿园父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2.幼儿园参与高校科研,增强高校科研的应用性

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利于园校合作的横向课题,高校大课题衔接幼儿园子课题,幼儿园优秀教师实际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有力增强了科研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近年来高校教师主研、幼儿园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有《广元市利州区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伙伴合作模式的实践研究》《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模式研究》等。

(二)民办幼儿园--特色共建

民办园不能沿着公办园的发展轨迹前行,必须选择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以满足家长的多元教育消费需求。川北幼专在与民办园的合作中,首先帮助幼儿园打造特色,然后借助幼儿园的特色资源丰富高校办学模式,相互带动。

1.帮助幼儿园打造课程特色

积极帮助合作民办园梳理教育理念,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如广元市幸福泉幼儿园的蒙氏教育、广元市汉硕幼儿园的品德课程等。从特色课程的引入、课程的实施与效果评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都全程参与指导。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广元市幸福泉幼儿园的蒙氏教育特色显著,设有专门的“儿童之家”蒙氏分园,教具设备充足,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并且聘请了台湾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黄秀华教授作为长期教学顾问。

2.借助幼儿园资源形成高校育人特色

本着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学前教育专业借助合作园的办学资源,丰富高校的培养模式,形成高校的育人特色。首先,聘请蒙氏教育顾问及讲师开展蒙氏教育的讲座及选修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其次,在学生充分了解、自愿报名的前提下合作开设蒙氏教师培训班,共同培养了两届蒙氏教师。幼儿园与学校达到了物质、人力、信息资源的整合,即使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也使高校的育人模式进一步丰富,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3.实施教师培训,提升保教水平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篇8

教育周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

彭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因而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涉世未深,心灵比较单纯,识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不很好注意,将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要从修身做起的,而修身则要从儿童时代抓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

童蒙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国人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我认为,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如此,切忌大而化之,当做口号,贴在墙上了事。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要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懂得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人格和国格。这里面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后一类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最为现实,最容易见效,尤其要精心设计。要通过荣辱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使青少年从小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

上一篇: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问题范文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