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4 05:00:17

蒙氏教育概念

蒙氏教育概念篇1

【关键词】蒙氏数学教育 ; 小学化

当我们走进蒙氏工作室,首先最吸引大家的就是工作柜上所有形形的教具,当大家去浏览教具的时候,也不难发现数学区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板,有些人因为不了解这些教具所蕴含的意义而给它加上了“小学化”的标签。

一、蒙特梭利数学教具设计背景

我们所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的,这还需要我们看看蒙特梭利博士与这套数学教具的渊源。蒙特梭利因为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在十三岁时进入工科学校工科组就读,而在当时极少有女孩子进入工科组。为了更好的学习数学,她在十六岁进入达文奇工科大学学习。这是日后她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考能力最好途径的思想来源。在她一生的实践和讲学中,她整理和设计了很多教具,她设计的每一份教具都蕴含着深刻的涵义。这些教具涉及的领域是很广阔的。老师要根据儿童的需求,不断地制作新的教具。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她选择感官与数学这两个领域,制作了大量的教具,几乎世界通用。蒙特梭利博士把这个大多数人认为最难学、最难懂的学科变成了最有趣、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真正让人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是需要方法的,孩子的数学心智是可以激发的。”

二、对蒙特梭利数学教育产生“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当我们看到“加、减、乘、除”运算板时,因为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操作,会用我们成人的经历和自己的固有模式去看待这份教具,因为我们学习数学的经历就是死记公式,按部就班的执行运算方式,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这门学科是很枯燥和另人苦恼的,甚至有些人还因为数学学不好而受到过不同的“惩罚”。这些我们头脑里根深谛固的思想会影响我们对蒙氏数学教具的明确认识。

在大家的周围生活中,也不难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你发现孩子喜欢音乐、喜欢语言、喜欢绘画,惟独数学,无论那方面的书籍,除了走迷宫孩子喜欢,学认数、学加减孩子特别讨厌,其实这是孩子的通病。正如世界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所说:“大自然为孩子准备了学习知识的一切环境、语言、绘画、音乐等,(令成人最感到头疼的语言其实就是孩子由生活环境中不断吸收到别人的声音而学会的),但却没有展现数学的精密、准确和秩序,幼儿数学的倾向缺乏萌芽的机会,因而感到痛苦,并成为日后进步的障碍。”

三、数学教育背后的意义

世界伟大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认为数学不仅仅是用来学习知识,用来生活的工具,他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严密、精确的秩序心。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开始,从小塑造。在孩子的心智定型前进行塑造和培养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要配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数学是培养自律性、条理性、创造性及精确秩序心的一门学问。数学教育的学习使孩子们进入了深度思考的阶段,在这里,蒙特梭利博士告诉我们:“人与生俱来就有数学心智”。她认为秩序感是人的本能,只是由于环境和方法的不同而导致的各种差异。所以后天的教育环境对启发幼儿数学心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不是简单的、机械地背诵识记数字,甚至背诵各种公式,而是在我们提供的环境中,幼儿自发的建构知识,能力的过程。让孩子自己通过操作、经验、不断地探索、发现、建构一定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幼儿数学活动的兴趣,将抽象的数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工作的方式和自由的操作探索形式,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教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建立秩序感、专注性、建立数概念、开启幼儿原有的本能。从生活中,教具操作过程中,理解数概念,培养秩序性,进而达到内在秩序的发展。

通过有秩序的学习方式,发展孩子自发的思考,从而主动地探索教具本身的意义,喜欢去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教具的内涵,学会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理解抽象的数概念,进而培养幼儿的逻辑思考能力。

四、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对孩子的重要性

在从事了几年蒙氏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他们在操作中乐此不疲的自己研究和主动地学习,在蒙氏数学环境中,孩子们自己建构了思考的能力。这些学习都是为了帮助孩子建构学习的兴趣。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把1-100的数字进行排序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因为有了“一百板”这份教具,老师只是给孩子提供了这份材料,然而孩子自己经过对这份教具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排序规律,这些都是孩子自己获得和理解的。

我还收到了一份来自已经上小学的家长反馈的信息,她说,她的孩子接受了三年的蒙氏教育,上小学以后,学到10进位这方面的知识,孩子说,我在幼儿园就知道了,他是通过操作教具自己理解获得了,而其他的孩子在理解起来就比较机械,很难理解10进位。但是这个孩子因为有了前经验,理解起来就很容易。所以,大家要正确的认识蒙氏教育,蒙氏教育更多的是在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做准备,而不是现在必须要学会什么。

在加法的学习中,孩子们通过有序的操作明确了加法就是部分和部分合起来的意思,减法就是从整体中拿走一部分的意思,乘法就是重复相加的意思,除法就是平均分配的意思。通过这些教具的操作,他们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抽象数学概念的由来,为以后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样的操作中是主动去探索的,老师只是提供材料和引导孩子们方法,并根据孩子们各自的进度给予适当的帮助,这些“工作”让孩子们告别了数学的学习只是记公式机械练习的时代,让他们真正的发现了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

蒙氏教育概念篇2

早教,百里挑一不容易

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操心孩子的成长。可能你的案头已放了不少育儿书籍,如《早教革命》《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婴幼儿的科学养育》等;可能你读过不少诸如“如何培养优秀孩子?专家给家长的120条建议”这样的文字;甚至可能你早早地就开始为孩子挑选早教机构了。时下比较受家长们青睐的机构有金宝贝、东方爱婴、赢在起点、天才宝贝、红黄蓝亲子等,社会上也涌现出不少有名的私人幼儿园,如李跃儿的巴学园、孙瑞雪的儿童之家……很多早教机构都会在宣传中提到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以让家长们认可教育的专业性。而且蒙氏教育不光在国内吸引了众多的家长,在国外幼教领域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

当当妈:

我在美国读博士时,当当出生,至今我钻研幼教已有些时日了。在北美,你在任何一个城市里打开电话黄页都可发现大量蒙氏学校,而很多蒙氏学校更是跻身全美topschools,是家长的首选,因为蒙氏教育培养出的小孩学业成绩较好。

蒙氏教孩子做事有一定的顺序,教师每天都会用充满美感的动作自然而有条理地做事,孩子从旁看到,自然而然地模仿。保护了孩子的自尊,也激发了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且蒙氏是秩序与自由的完美结合,孩子可以自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

现实情况是,无论哪一种早教课程,花费都并不便宜。但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不少家长逐渐认同了这种贵族式早教,愿意花上200-300元/小时,让孩子在里面哪怕仅仅是玩游戏。这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进步,也是21世纪00后们的幸运。但是,面对纷繁的早教机构,你真的懂其中的奥秘吗?早教课程,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呢?让我们先来听听家长们的心声。

上海林女士:

我的儿子在幼儿园读的是美式幼儿园,玩乐、游戏与开心是主题,没有像公立幼儿园那样很小就开始系统地学习一些学前班或者小学一年级的部分知识。

儿子很快乐,但自从上一年级以来就让我很头痛。每天晚上做作业都很不情愿,慢吞吞地。我觉得自己的孩子属于不笨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儿子现在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都搞到十一点,有时甚至完成不了作业;上课的时候不老实,坐不定,老师经常点名批评。

我以前总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长会打小孩子,现在终于明白了,有时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面对林女士的困惑,不少家长则认为:很多公立或者私立幼儿园都让孩子提前去吸收本应小学一二年级才学习的知识,所以这些孩子在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很轻松了。而从以游戏、玩乐、启发为主的幼儿园出来的孩子,他们需要一定时间的过渡,所以最初表现并不出色。但家长们相信,假以时日,这些孩子一样也会很优秀,甚至超越提前学习的孩子。

武汉王女士:

我个人还是推崇学龄前孩子以玩为主,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幼儿老师尤其是家长的正确引导。很多家长容易走极端,以为给孩子自由,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自由,让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其实我的理解应该是在一定的规则下放手让孩子自由。

对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早教机构让孩子在游戏玩乐中快乐成长,不少家长将眼光瞄准了蒙氏教育。然而,早教机构中的蒙氏教育成分到底有多少,这也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

北京蓝女士:

蒙氏教育最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的一些改变。孩子上这种班,最主要是看老师有没有经验,光是嘴上说没有用。一个正规的蒙氏教育的老师是很难得的,一般的幼儿园其实都不具备资格,拉大旗做虎皮而已。孩子上了这样的班,还会助长攀比的习气。

北京寥女士:

我觉得选幼儿园,还是传统的好,毕竟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我自己没事的时候看一些蒙氏教育的书,孩子上普通幼儿园,我自己在家里进行蒙氏教育,我觉得效果很好。

武汉徐女士:

我知道的也不多,好像早期蒙氏教育是为盲人设计的,都是些形状、珠子之类的小玩具,锻炼宝宝手眼协调性,例如让宝宝把某一形状放到固定的空格里去。现在打着“蒙氏教育”旗号的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很多,在收费上比一般教育机构要高些,有时候真是难以选择。

蒙氏教育,别让噱头“蒙”住你的眼

作为未经注册的非法组织,位于青岛的中国蒙台梭利协会于2013年10月25日被相关部门依法取缔。很多家长此时幡然醒悟:原来,我们一直追捧的蒙氏教育,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国字号”蒙台梭利协会被取缔,贵族化的蒙氏教育被蒙上阴霾,这种代表着新理念的教育模式是否值得推崇备受争议。

近年来,虽然蒙氏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应用实践中得到了积极的推广。但实际上,对于蒙氏教育到底是什么,蒙氏教育的具体模式和教学方法,很多家长并不清楚。据调查,不少幼儿园和早教中心所开设的蒙氏教育班很多只是其宣传噱头,教育方式与传统蒙氏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只是借着“蒙氏”头衔吸引更多眼光罢了。一些机构由于师资培训欠缺或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对蒙氏教育的理念领悟肤浅,教学方法流于表面,简单模仿、生搬硬套蒙氏教育理念,照搬照套使用蒙氏教具,并不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实际教学效果堪忧。在这些教育机构里,各式“纯蒙”、“半蒙”课程教育鱼龙混杂,足以“蒙”住家长们的眼。

周女士:

我周末都会送3岁的宝宝去参加蒙氏早教班。我只知道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在游戏中学习,应该对孩子成长有帮助。至于蒙氏教育的各种理念和课程,我自己其实也不大明白。

田田妈:

我对蒙氏的了解也不算多,但以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真正的蒙氏教育并不普及,如果很普遍,我们择园不会这么痛苦。因为”蒙氏”到中国被商业化了。蒙氏数学、蒙氏感观、蒙氏礼仪被幼儿园、早教机构当成了一门门独立的课程去学了!而蒙氏的精髓:”以孩子为中心”却完全被忽略了。商业化只让人们关注孩子从这些课程中学到了什么,却忽视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孩子人格构建时所需要的引导。

露露妈:

蒙氏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真正的蒙氏教师是必须发自内心的爱孩子的。你想,咱们家长对着自家的一个宝贝,有时候尚且搞不定,老师要面对那么多宝贝,做到完全的耐心,是何其的不容易。所以别期待三个老师带三四十个孩子那种班真的是蒙氏,因为做不到关注;也别相信早教机构一周一节的蒙氏课,因为相处时间短,她不可能做到了解你的孩子。

知识链接

蒙台梭利教育法,究竟是怎样的?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培养独立、自主、有责任感、懂得关怀别人、并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为目标的教育方法。一个世纪前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

蒙氏教育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在众多的西方幼儿教学法中,蒙台梭利教学法称得上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较好的幼教方法。

蒙氏发现,儿童在六岁之前的不同阶段,秩序、行走、语言、手的运用、细小事务、独立自主等有各种敏感期。孩子在1~2岁期间,非常喜欢走路,尽管走得摇摇晃晃,也坚决不肯大人抱,他从走路的过程本身得到满足。蒙氏课程根据儿童敏感期设计活动,既满足孩子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其他国外教学法都不在幼儿园阶段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但蒙氏教学法则不同,它使用多种作用于感官的教具循序渐进且科学地教孩子阅读,并在算术、自然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接触到很多颇为高深的内容,比如:平方、立方的概念,太阳系九大行星等自然与物理知识。

蒙氏教育将秩序与自由完美结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可是,这种自由是有前提的,孩子必须遵循一定程序。比如,把一样东西收拾好,然后再玩下一样。有了秩序,才能保证自由活动有效进行,教室里不会乱作一团。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孩子的能量有了正当的去处,就不会处处与老师做对,成心破坏秩序了。

蒙氏教育更能弥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蒙氏教育非常重视生活能力的培养,日常生活课程如烹饪、园艺、清洁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孩子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孩子发现成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从中发现自身能力和潜力,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蒙氏教具,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帮助?

和传统教育通过书本授课不同,蒙氏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也不需要教材书本,只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蒙氏教具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不让他们因经历失败而失去自信。蒙氏教具都具有自我纠错功能,孩子自己发现、改正错误,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一般情况下,蒙氏教育机构都会采用128件的基础配套设施。但这样的教具规模对于倚靠丰富教具教学的蒙氏教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蒙氏教具之所以经典,是每一项教具除了单一的教学目的外,还可以实现多重教育目的。

在蒙氏教育机构,我们能看到,蒙氏教具都摆放在低矮的架子上。孩子们可以在屋子里自由走动,任意从架子上拿取自己感兴趣的用具,以自己的节奏、兴趣对不同领域进行认识学习。但大多数机构的蒙氏教具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要么没有充分利用教具,要么过分依赖教具。教育人士提出,并非有了蒙氏教具就可以开展蒙氏教学,蒙氏教具存在程序化操作中教师理解偏差、生硬等问题,如过分强调规则意识和独立性,强调幼儿的专注、同伴间的不打扰和教具操作、摆放规范;在五感训练中单一地认识事物但忽视了情感体验,教具成为了呆板的玩具。孩子们这种看似独立在玩的学习方式,其实需要老师精心引导,否则教师完全居于观察者位置,造成指导不够;局限还在于要求教具须多样、变化,否则儿童用不了几天就会失去兴趣产生厌烦情绪,但一套专业化、环保的蒙氏教具往往需要上万元,很多机构资金投入并没有那么多。

蒙氏教育概念篇3

关键词:蒙氏教育;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就目前的学习状况来

说,数学已成为一门令多数幼儿头疼的学科之一,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幼儿在今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越来越吃力,所以,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显得很关键,以下就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一、营造轻松健康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重要,因此,幼儿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所处的环境与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蒙氏教育中也强调,主张幼儿的学习环境不仅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还需教师们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有趣的课堂游戏等等。将现实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实物拿到课堂,例如将颜色相同和形状相近的水果归集到一起,然后数数有多少相同,有多少不同,或者找出与幼儿兴趣有关的游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比如“小木棒”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自行将小木棒组拼成不同形状,然后让其他幼儿猜,拼小木棒的时候,幼儿就已经用到了数学概念,增强了思维的灵

敏性。

二、给幼儿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

这里所说的自由,并非放纵,而是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为前提。当代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每天沉浸在各种题海中,为了应试,他们不得不逼迫自己在各种题库中煎熬,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日渐减弱。所以,蒙氏教育中培养幼儿数学能力,并非以题为主,而是更多地让幼儿自己主动探索知识,例如,一张长方形的纸,你会将其变为哪些形状,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固定的答案,让幼儿自己操作实现,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面对思维缜密的数学学科,怎样减轻幼儿和教育工作者的压

力,需要我们共同研讨和总结,通过蒙氏教育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幼儿抓起,教师要多以儿童为中心,摒弃不良的教育模式,给幼儿自主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爆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美丽的火花。

参考文献:

蒙氏教育概念篇4

关键词:蒙氏教学;学前教育;本土化

正文:

一、蒙氏教学法以及在中国的发展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于1896年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她也是世界著名的学前教育家之一,1907年她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开始了她在学前教育领域里的实践和研究,成为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1909年,《蒙台梭利方法》一书出版,形成她独具特色的幼儿教育方法,即蒙台梭利教育教学法(简称蒙氏教学法),该学习方法被皮亚杰评价为“蒙台梭利对于智力缺陷儿童心理机制的现象变成了一般方法的出发点,而这种方法在全世界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蒙台梭利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幼儿教育模式,它从一开始到现在对世界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中国也无例外,1994年蒙氏教学法在中国便开始流行起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逐渐地,学前儿童教育也越来越受广大研究者和教育家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由于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加之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的差异,蒙氏教学法在中国的道路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顺利,相反的,它在中国化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尤其是在其局限性不断暴露的现在,我们更不得不静下来深思:怎么样才能使蒙氏教学法最大的避免其不足从而彰显其优点?又怎样使蒙氏教学法在中国可以尽快形成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从而真正意义上使该教育方法进入我国的幼儿教育领域?如此诸多问题,便引起了很多学前教育研究者的思考。

二、蒙氏教学法在中国教育活动中的现状

(1)经济效益使蒙氏教育裹上了一层利益的面纱

目前不少蒙氏幼儿园中引入蒙台梭利教学法,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逐经济利益,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相应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也相对减少,各个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的竞争压力也较之增大,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入园率,就用蒙氏教学法来吸引家长的眼球,家长也因为它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教学方式就对其好奇和追捧。但其实质上,幼儿园根本就不太考虑本园的实际情况,只管表面形式上买教具分配教师,做给家长看,做给幼儿玩,其内在一点都不考虑蒙氏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更不管幼儿身心的阶段性发展水平,这样,日子久了,蒙氏教学不但不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反而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2)认识误区导致蒙氏教育本土化形式教条脱离现状

许多蒙氏园中的教育教学都只是对蒙氏教学法概念的教条理解,其形式上的应用没有真正认识领悟到蒙氏教育的实质性内容,有时其教学行为很显然的脱离了孩子的本性以及蒙氏教学的内涵了教师们也无动于衷,比如:蒙台梭利主张给儿童创造一个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却被老师实践为一味的给孩子自由最后导致了孩子们的放纵行为、毫无纪律可言甚至让他们在游戏中为所欲为等等。因此,蒙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领域里的运用仍然存在大的片面性,大多时候也只是哗众取宠。相反的,蒙氏教学的本质在于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他们在自由中形成纪律,其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自身的发展培养“新人”,从而实现人类永久的和平。

(3)实践分歧使教育结果与预期目标南辕北辙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其教育出来的儿童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儿童相比之下更顺从、保守、小心翼翼,却不像西方儿童那样胆大、思想自由、个性张扬。蒙氏教学法在中国一般都照搬照抄其原始理论。然而,蒙氏教学法主张个别教学,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它还反对儿童进行(想象)游戏,这样就阻碍的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蒙氏教学法还未对教师的角色进行准确化定位,认为教师只需要陪着孩子玩耍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导致教师们不能真正掌握并应用蒙氏教学法的内涵。如果真的一味照抄西方的蒙氏教育实践来对我国的儿童进行教育,难免会把本身自然发展的儿童教育成教育出机械、盲目,毫无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人。

三、蒙氏教学法本土化的具体对策

(1)端正态度,抵制那些不良诱惑。

蒙氏园要真正把儿童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而非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要强调蒙氏课程的实质内容,不只是把蒙氏教学作为创收的手段,更要把它当做幼儿教育这一系统环节来抓,让这一潮流真正服务于我国的幼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去掉关于蒙氏教学“高收入、高消费、高水平”的帽子,真正做到去“贵族化”,还应该合理应用教具、合理分配教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使蒙氏园成为平民幼儿园,真正做到为广大民众服务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全发展。

(2)正确认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既然蒙氏教学法是培养有个体的“新人”,那我们首先就要做到端正“儿童观”,认识到儿童是独立存在、具有潜在能力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具有“可吸收性”,因此对他们不能存在一些先入之见,把一切儿童都当成正常的儿童,尤其对那些有缺陷的儿童要给予爱和关注。还要谨慎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为其提供相应的有准备的环境,将儿童自由、自我教育真正的与环境、感观教育以及教师相结合,促进儿童敏感期效益的最大化,培养幼儿全面、全能、全自动的发展。

(3)强化实践,体现蒙氏教学的价值

我国许多蒙氏园里的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蒙氏教学的专业素质培养,他们往往都是大而化之的学习了一点蒙氏教育理论,由于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到蒙氏教育的精髓就将其付诸于实践,然而,这些浅薄的原理知识并不能真正的称其为蒙氏教学。因此,为了把蒙氏教学真正贯穿于课堂、运用于实践,就要首先对蒙氏园中的老师进行专业的蒙氏教学强化培训,要求教师从我做起,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为儿童提供最有价值的可吸收因素,密切观察儿童,做好儿童的保护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另外还要加强幼师的日常培训,真正做到使教师培训与幼儿教育接轨、走进真实的课堂情境,对于那些民办机构的蒙氏园,要按照蒙氏教育的要求,运用国家权威机构对蒙氏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和认证,对蒙氏教具进行规范的管理和运用,对幼教儿童进行专门的指导与教育,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最后真正实现蒙氏教育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的有机结合,真正掌握和驾驭蒙氏教育,运用蒙氏教学理论强化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吴式颖.外和发展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张莅颖.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M].天津:河北省教育出版社,2007

[5] http:// .cn / policy/txt/ 2010-03/ 01/ content_ 19492625_3.ht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6] http:// / xue_ qian_ news_197/ 20121019/ t20121019_858538.shtml《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作者简介:

蒙氏教育概念篇5

关键词: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培智数学

蒙台梭利教育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幼儿教育方法之一,数学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中最为经典和为人称颂的部分。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凭借丰富、系统的教具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帮助世界各地的幼儿掌握了成人眼中“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其中很多地方值得培智数学教育借鉴。

一、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特点

1.以感官教育为基础

在进行数学区的学习之前,幼儿需先完成感官区教具的操作。蒙台梭利设计了一整套的感官教具来锻炼幼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的能力。为了锻炼这些感官,蒙台梭利设计了圆柱体插座、粉红塔、棕色梯、色板、几何图形橱、温觉板、嗅觉瓶、味觉瓶等经典教具。通过对教具的观察、触摸、摆弄,幼儿不仅从各个感官角度对教具有了深刻的认知,还学会了配对(paring)、排序

(grading)、分类(sorting),这些能力为幼儿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区的每个教具都是先完成对教具的感官感知之后再进行数和名称的认识。例如数棒,数棒是数学区的第一个教具,用来帮助幼儿理解1~10对应的量。在蒙氏数学教育中不会一开始就出示数字1并告诉幼儿数字1就是数棒1这么多,而是通过让幼儿抓握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1所代表的量有多少,3所代表的量有多少,在儿童对1~10所代表的量都有了感官上的理解并能进行区分之后才出示数字,这时才引导幼儿完成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2.注重预备能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把完成每个教具的操作命名为“工作”,每个“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已有经验或者说预备能力,如同现实生活中每个工作岗位都对应聘者有学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一样。蒙台梭利对完成每个教具所需要的能力做了细致的拆分,并在这个教具之前设计了一些教具来使幼儿具备相应的能力。例如,幼儿要完成点数数棒的工作他必须具备区分红色和蓝色的能力、抓握的能力、左和右的方向感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被设计到感官区的色板、日常生活区的五指抓等教具和工作中。而幼儿若要做四则运算的工作,他需要先通过彩色串珠、塞根板、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等教具的操作学会所需要的数概念、十进位、运算法则等预备能力。

3.教具丰富、科学、系统

(1)蒙台梭利数学教具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十进位法则,蒙台梭利设计了彩色串珠粒、金黄串珠粒、金黄串珠棒、金黄串珠板、金黄串珠体、加法蛇游戏、邮票游戏、大计数架、点的游戏等众多教具,幼儿即使不喜欢其中的某种教具,也可以通过对其他教具的操作来获得相应的能力。

(2)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是科学的。蒙台梭利教具所有教具除了色板都只有原木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这几种颜色,既不单调也不会因为颜色过多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每种教具都直观而明确地呈现了数学知识和运算过程,例如乘法板通过小数字卡来表示每次取的量,通过定位片来表示该量被取了几次,幼儿可以通过该教具直观感受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3)蒙台梭利数学教具具备极强的系统性。数学知识和能力被分解到众多的教具中,这些教具按难易程度和知识的前后联系被有顺序地排列,层层递进,幼儿只需按这个顺序操作就可以在数学教具这个体系内学到系统的数学知识。同时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有统一的规格,运算法则也被设计为规范的操作步骤,因此当幼儿学到后面时能够根据以前的知识和操作步骤推论新教具的操作方法,甚至通过独立尝试而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是它系统性的表现,所有教具相互联系,相互兼容,同一领域的法则相互适用。

4.每一项工作只有唯一的直接目标

尽管一个教具可以培养幼儿几个方面的能力,在蒙氏教育中教师也不会让幼儿在一节课或一次操作中掌握数种能力。而是按难度的不同为这个教具设计数次操作,每次操作只有唯一的直接目标。例如,数棒的第一项工作是感官展示(从视觉和触觉上感知量),第二项工作是名称练习(将量与发音对应),第三项工作是排序(比较大小),第四项工作是数棒与砂纸数字板的对应(量与数字的对应)。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唯一的核心,同时幼儿是否达到直接目标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行为直观判断出来。

5.注重儿童的自我建构

在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教师从来不会长篇大论地讲,企图把知识灌输给幼儿。蒙台梭利有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理解。”因此蒙台梭利把知识的学习看作一个幼儿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辅助者、组织者。在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很少,只在介绍教具和引导幼儿观察时会用语言表述。教师通过动作向幼儿示范教具如何操作,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理解教具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将知识内化,这就是蒙台梭利的学习观。

二、对培智数学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义务教育阶段的智力落后儿童虽已过了幼儿期却在智力发展、认知方式等方面与幼儿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也值得培智数学教育借鉴。

1.教授新知之前确保学生已掌握所需的预备能力

智力落后儿童间的差异性很大,教师更需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能力,要理解教师讲授的新知识还需要具备哪些预备能力。目前国内的培智数学教材在小学低年级就教授智力落后学生加法,这是值得商榷的。虽然教的是10以内的加法,不涉及进位,在整个加法运算中是最简单的,但如果学生没有具备相应的预备能力就会显得很难。学生要正确计算出10以内的加法要具备以下能力:唱数的能力、计数的能力、对1~10的量有准确的认识并能进行区分、认识数字1~10并能与1~10的量准确对应、知道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操作方法。如果这些能力没有完全掌握即使最简单的加法运算也会举步维艰。蒙台梭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将“计算1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能力进行拆分,仔细核对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每一项能力,如果没有,先补教学生所缺的能力。

2.注意教学用语、课件、教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层层递进,前面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理解,因此培智数学教师应对整个培智数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清楚知道知识之间是如何推演的。同时对数学概念要有准确的定义,运算步骤要规范并相对固定,不能今天一种操作方法明天又换了一种,这样会给学生造成混乱,难以适应。

3.设定的目标不宜过多、过高

每个层次,每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不宜过多、过高,可以借鉴蒙台梭利的方法每节课一个直接目标,这样更容易达到。一提到教育目标我们往往会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去想、去写,一节课只有35分钟,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时间,学生间的差异又那么大,我们定的三维目标真能达到吗?相反如果每节课只有单一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可以按照掌握该能力的操作步骤来设计教学流程,简单而又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也有了明确的过关标准。

4.教师少讲,学生多做

数学能力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纯认知层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技能,如计算能力、比较大小等。教师的讲只能起引导作用而无法代替学生学会这些知识,掌握这些能力。例如,教师告诉学生“3+2=5”,或者“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3元钱加上2元钱等于5元钱”,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这些对他来说只是三句话而已,只是一些声音,一些符号,它们并不能使学生产生计算3+2的能力。相反如果智力落后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数字3转换为串珠3,数字2转换为串珠2,并且明白加法就是把两个量合在一起,通过反复演练整个运算过程,久而久之他们就能理解为什么3和2放在一起会变成5。

学生学得如何取决于他内部的自我建构进行得如何,而自我建构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因此培智数学教师要少讲,多为学生创造操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宏.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

[2]田晓莅.蒙氏教育思想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3]王丛岩.在蒙氏教育中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蒙氏教育概念篇6

关键词:中专 蒙特梭利教学法

0 引言

蒙特梭利教学法起源于意大利,是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提出的,适用于低幼年龄段的教育方法。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充分调动儿童内在的力量,通过工作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各方面能力得到有序发展。

这一理论与中专教育有很大程度的契合。一是中专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要任务,通过教具、实训基地实训、实习等动手活动来培养学生。借鉴蒙氏教法的进步性可以概括为:给学生以自由,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给学生以兴趣,用兴趣带领学生的专注;给学生以合作,学会合理分工、各取所长;给学生以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获得成功与认同。二是成功的中专教育不仅关注学生有相应的技能,更应该有健全的人格,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所以应该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学生。类似于蒙氏教育,中专教育可以尝试借助青少年内在的成长动力,通过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来帮助他们更好的自我发展。

1 做好充足准备,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自我

蒙氏教育的教师需要做充足前期准备和对学生的行为有准确的评价方法,并且发现问题以后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好后期观察,防止问题再次发生或者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要求教师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如果将教学设计一并考虑进来,如何将种类繁多的项目,依照学生的能力来计划、安排教学的顺序与细节,蒙氏教师事先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

一个教师成为蒙氏教师,他需要重新塑造新的教育理念。首先是预备想象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活动的结果,而是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是自己能力的真实体现,有没有上升空间,通过本次活动得到什么启示,以方便日后的工作需要。其次要对学生有信心,学生最终会借工作得到实质性的收获,从而自己总结出活动目标、注意事项等具体的问题,形成独立的世界观。再有,不排斥学生犯错误,工作没有对错之分,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事情上可能结果迥异,也许错的只是在错误的时间或者错误问题上。最后蒙氏教师一定相信学生,也许游荡的学生很难进入良好的状态,但是受工作的趣味吸引,他会等待学生发出专注投入工作的讯息。

2 培养专业及非专业兴趣,专注于工作

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增加社会工作――如班干部、课代表、学生会等工作,增加学生的自我价值评价,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满足感。在专业课学习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学习或者生活遇到的困难。教师只要及时肯定,适当指导就可以了。

对于某些学生无法专注于任何事物、对工作提不起兴趣、或者自我期望值很低,教师要善于诱导,激发学生的成功欲,对自己有一个适当的评价。可以给他做一些虽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工作,帮助其完成一份完整的工作。对于不断骚扰别人的学生要尽快阻止他,防止懒惰情绪传染蔓延,但是教师也不能不断催促其完成工作,要让他们对完成工作有进度控制的能力;如学生碰到困难,教师不急于告诉他如何解决问题,因为重点是克服困难。

班主任工作尤其是这样,学校经常会组织各种评比,一次两次评比的分数并不重要,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处理各种工作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个遇到困难但并不想要人帮助的学生,教师应该尽量以旁观者的角度鼓励其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阶段性的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当学生已熟练了旧工作,教师的责任是介绍新的工作,并督促他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对于学生的工作成果,教师应该予以认可并加以称赞。让他们可以正视成功,接受失败。

3 结束语

蒙氏教师不是学生贴身的仆人,督促交作业、搞卫生、维持纪律可以与学校的检查制度以及班干部的岗位结合起来,各司其职。班主任不用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工作内容。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独立,这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更长远、更有意义的工作。当教师看到学生真正找到做事的顺序感、责任感,相信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可以自我学习接纳的更多。

学生的本来样貌是一个不知疲累的工作者、一个尽全心全力的平和工作者;会帮助弱小,同时懂得尊重别人的独立。蒙氏教育教师能透视学生心灵,发现学生动机,不急于做负面评价。班主任职能应该是生活中给予支持抚慰、工作中帮助定位与指导,工作的目标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学生。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遇到困难、发现问题,能主动寻找解决矛盾的思路,尽快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能最快的速度整合资源并实施有效解决方案。

蒙式班主任,不是救火的冲锋队,不是对班级大撒把,而是能够把他的班级带到一种自我运动的轨道上,他可以说:“不管我在或不在,班级一样照常运作,因为他具有成熟的组织机制和有效的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小霞,路小华.浅谈《蒙特梭利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J].东方企业文化,2012(24).

[2]李苑君.尊重孩子――读《蒙特梭利教学法理论与方法简介》[J].大众文艺,2010(07).

蒙氏教育概念篇7

早教也有它的历史。最早的早教,可以追溯到孟母三迁,这恐怕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早教范例了。当时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在他们的政治、哲学等文献中,也都对教育进行了论述。同时期的欧洲,如古希腊、罗马等,也有很多围绕人性、哲学进行讨论的文献,其中涉及教育的论述相信也不在少数。

后来,我国出现了类似早教的教材,如《幼学琼林》、《三字经》等等;而私塾,则是我们对孩子们进行教化的机构,其中也不乏低龄孩子入学者。

1800年,德国人卡尔・威特的父亲对他进行了系统的早教培养。令人惊叹的是,早在那时,老卡尔・威特就能有超前的意识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把生来就有残疾的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一位天才少年,而且一生成绩卓著。甚至直到现在,老卡尔・威特的一些早教方法仍然适用。

比他稍晚,19世纪末叶的意大利出现了玛丽亚・蒙台梭利,她开展了广泛的教育改革,形成了一整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今天广为人知的蒙氏早教品牌。几乎与此同时,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密利亚也有了自己的早教系统。

我国上世纪初就有陈鹤琴和陶行知等教育家提倡甚至实施早教,他们不仅对幼儿教育发表了很著名的论断,而且有人还亲手建立了幼稚园。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早教机构才开始兴起。由于《第三次浪潮》这本书连同概念引入我国,像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们开始对人自身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尤其对大脑的研究,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于是,早教从大脑的研究中获益匪浅,越来越被重视起来。

进入21世纪,我国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已经层出不穷,品牌也从蒙氏到美国的、澳洲的或英国的等等,不胜枚举。当然,也有自始至终就是本土的。

可是,正当早教引起家长们更广泛关注的时候,却又陷入类似无序竞争的状态。早教刚刚开始兴盛,问题就一下子都来了。于是,有些家长一时间不知所从。

纵观早教的发展历程,展望发展前景,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无非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必然现象。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已经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回过头来再深入地探讨一下:什么是早教?什么样的早教是正确的?早教的科学性在哪里?早教到底应该教孩子们些什么以及什么样的孩子采用什么样的早教更合理……经过这样的梳理,心存的疑虑和问题有了答案,相信家长们就会知道怎样给自己的孩子从形形的早教机构中选一个更适合的。

蒙氏教育概念篇8

在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般人都认为数学是一门很深、难懂的学科。一般而言,造成困难的原因大家认为是太抽象,而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学习数学的困难并不是数学的抽象问题,而是大人提供的方法错误所导致。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该如何引领幼儿进入到数学区呢?

一提到数学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数与量。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数学领域的工作时,我们想到的是把数学领域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如,我们在区域进餐时,每一桌都有一个值日生,值日生在发勺子时,引导幼儿说:你取了几双筷子,平均分给了几个人;或者是每个人一个勺子,一共有6个人,你要取几个勺子呢?这时孩子的兴趣就被激发了,争先发言。这时引导幼儿说如果你们喜欢,就和老师到数学区里去活动,因为数学区里有一件教具和刚才老师说的问题非常相似。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目的地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对数学区域还要进行调整,投放一些鲜艳的卡片,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一些丰富的延伸工作。如,数的分解卡片和纸张工作,利用金色串珠和彩色串珠认识十位和个位的纸张工作,还有乘除法板与日常的生活问题相结合。通过环境材料的变化来吸引幼儿参加活动。同时做到把培养数学能力的目标放在首位。

再有,利用幼儿去吸引幼儿,因为班级是混龄班,有一部分幼儿已经到了数学敏感期,他们喜欢数学,喜欢教师用游戏的方式展示。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班级里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如果这个孩子操作一项工作,他会叫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工作,这样不知不觉另一个幼儿也会操作了。在工作中,只要我们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把数学游戏化,把培养幼儿数学能力作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计算而计算,这样,幼儿会很快进入数学区并喜欢数学区。

一、同伴的影响力

记得在蒙氏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帮助我让我自己去做。”在孩子们进入数学区后,作为老师就应该想到怎么样帮助他们,让他们产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要把教育对象所达到的程度掌握好,心中要有目标。

1.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幼儿展示

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孩子进行展示工作。如,在展示新的数学教具时,先选择接受最快的幼儿进行展示,他练熟后,就可以引导他去帮助和他差不多的幼儿,这样他既练习了又把其他幼儿带会了。就这样,在蒙氏活动中,经常是一个带两个,两个带四个。班级里的孩子有一部分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必须是教师一对一地展示指导。所以在班级活动中,经常是一部分孩子在帮助另一部分孩子,而教师更多的是关注那些稍弱一些的孩子,并观察其他孩子的表现。

2.在进行银行游戏时,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

幼儿在操作银行游戏时,教师也同三名喜欢这个游戏的幼儿进行操作展示,等他们操作熟练后,再引导他们和好朋友一起玩,并且让他们自己出题计算,他们在操作时就会发现进位、退位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

二、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操作教具

在活动时教师及时观察幼儿,看他们对教具的兴趣点在哪儿。首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相应的延伸工作。如除法板有些幼儿操作几次后就不感兴趣了,但是他还没有真正地理解,因此,教师应对除法板和乘法板做一些延伸的工作。为幼儿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幼儿理解后并列出除式或者乘式,然后再利用板作出结果,通过这项练习后,幼儿能把他理解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其次,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纸张工作,在观察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幼儿对教具操作一段时间后就不感兴趣了,针对这样的孩子,适当增加一些纸张工作,通过纸张工作来增强他的兴趣。如,针对数棒、彩色串珠等都做了一些相应的纸张工作,来引起幼儿练习的兴趣。

再次,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对一些教具做一些铺垫工作。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幼儿在做接龙加法时通常在验算时出问题,因此在进行之前为幼儿设立一个数的组成分解工作,让幼儿练习后,再进行操作接龙游戏,幼儿很快就理解了。

孩子应该以内在的力量教育自己,保持强烈的兴趣,顺应现在拥有的能力,完成各时期应该完成的目标,给予科学的刺激,使每个幼儿都具有逻辑思考的能力,智能的发育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最后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上一篇:安全教育应急预案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实习心得感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