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12-21 11:39:28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1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其实是对早期形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总体上说,这是一个由多重纬度、多种批判共同构成的总体性批判。在这一批判中,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虽然影响深远,却也只是整个批判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虽是最深刻的内容,却也只是整个批判的一个深度切口;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内在意蕴。当年马克思针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所作出的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政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这一批判显示了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强烈阶级对抗性质的现实政治生活之本质的揭示、反思和改变的诉求。借此批判,马克思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只有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当作精神武器,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其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同时,哲学也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起到促进人的解放作用的真正现实的哲学。正因为马克思把哲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批判活动,他的哲学观与他的政治批判之间的联系也是现实的。他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7页。)应当说,和马克思的其他批判目标相比,其政治批判目标是最为具体的,是对实践活动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这一批判中,作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社会主体条件,它的存在第一次使历史主体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最为现实的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导致的尖锐阶级对抗将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现实的历史运动。因此,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成为他所有批判中最为尖锐、最为直接、最具穿透力和最具实践价值的批判;而且,人们往往也最容易将这一批判看作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批判的标志,最容易从这一批判出发理解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

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相比,他对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所作的经济批判更为深刻,也更具有持久的价值。直到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理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剥离?即在理论分析的意义上,对资产阶级统治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否可以与对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批判相剥离?对于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模式来说,这种分析本身无疑就是用超阶级的原则取代了阶级分析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可是,当与意识形态对垒的坚冰被逐渐打破之后,当多种模式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质疑的现实的今天,我们将必须直面这种分析。当然,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一剥离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显见的驳难: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批判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批判之上的,因此将两者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割裂。对此,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和理论的例证为自己辩护。正如在现实的历史过程定的经济结构并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后果一样,在理论上一种特定的经济分析也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理论。例如,在历史上,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产生过英国的立体,也产生过法国的共和政体;在理论上,从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中既可以推断出洛克式的市民社会模式,也可以推断出孟德斯鸠式的市民社会模式。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分析中推断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结论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道路,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作的经济批判只能得出政治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所作出的不同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马克思的经济批判同政治批判剥离开来,并不是想要说明马克思经济批判的超历史性,而是为了强调它作为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在这里,我们更是为了强调,市场经济并非只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因此,马克思的经济批判,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批判所指向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和他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具体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这些批判只是他对作为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的不同侧面。只有当我们从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理论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感和哲学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作为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本身就要求以之为对象的理论批判的具体性,可是,具体的理论批判也总是因其具体性而具有较强的历史性。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批判,是一种以现实的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主义的批判。这一批判纬度并不以特定历史时期内的阶级关系为分析基础,而是以人的整个活动以及活动的历史变化为分析基础,因而并不直接指向特定的阶级对立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关系,而是指向一般的人类活动方式的转向所造就的现实生活世界——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整个社会生活状况。这一社会批判也不同于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市场交往关系的分析,而是要通过这一分析考察整个人类社会关系的异化及其克服途径。如果说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因其依据于早期市场经济的经验而遭到一些当代西方学者的质疑和冷落的话,他的社会批判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关注和尊崇。当然,无论冷落还是关注都只是一种表象,隐藏在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是,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纬度是以更为全整的人类生活世界为批判对象的,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因而也蕴含着更为深远、更为本真的哲学批判精神。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分析和对早期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政治分析中的许多具体结论已经成为思想史,但是,他对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生活世界所进行的批判却仍然在书写着未来的思想史。

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纬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有其客观的原因。与19世纪相比,当今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以之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和竞争的有序化和理性化大大增强,政治和统治的民主化和透明化日益明显。这意味着,作为马克思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的批判对象的生活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况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在不断以新的形式继续扭曲着人类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说,作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对象的生活世界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愈来愈以更加真切的方式成为这一批判对象。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变化的具体内容却大不相同,因而,马克思的不同批判与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契合性关系也不完全一样,必须加以具体分析。从经济领域看,20世纪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施行高福利政策和国家干预政策,逐步将早期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无序竞争引向了国家控制之下的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虽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垄断不断增强,贫富差距依然在拉大,但由于有强有力的政治国家干预的存在,就可以利用所得税、遗产税等手段对之加以制约,使经济上的不平等维持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在这样一个改良了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更多社会成员以持有股份的方式拥有了对企业的抽象所有权,从而改变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关系结构。从政治领域看,上述经济关系的改变实际上就意味着阶级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阶级对立的弱化。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传统的产业工人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阶级,以白领阶层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工业无产阶级在逐渐地消失。当代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显然是马克思的政治批判和经济批判所没有涉及到的。可是,如果把市场经济社会看作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和领域合一的完整社会形态,同时把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批判看作是一种社会历史批判的话,我们就会对近代以来的人类生活世界和马克思对这一生活世界的哲学关怀产生一个全然不同的认识。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突破了自由市场经济阶段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可是,从社会的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而是综合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西方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和国家干预主义已经使政治国家成为一架高度官僚化的机器,它按照一整套工具合理性的原则将社会生活整合起来,压抑人们对内心自由的向往,抑制个人对生存意义的渴求,制造出一个庞大而又不断增长着的“利维坦”。这并不仅仅是经济效率的降低和官僚体系的膨胀,而且是整个生活世界的异化和人类文明的危机。这是一个关乎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世界的存在状态的根本性问题。19世纪的马克思正是从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怀出发,对他所处的生活世界进行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的。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世界经济概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31-02

收稿日期:2001-01-18

作者简介:周申(1970-),男,四川成都人,教授,从事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研究;易苗(1984-),女,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国际贸易学研究。

一、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简介

世界经济概论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经济学的教学,并借助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分析工具,研究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运动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考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经济特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认真分析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惯例,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能在涉外工作中为中国政府、企业界、研究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咨询、建议和发挥专业特长的专门人才。在该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对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却发生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20世纪初,案例教学开始被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其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丰富和完善,在诸多的案例教学法中,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和被广泛赞誉的就是哈佛商学院案例,正是哈佛商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和实施,尤其是使用这种方法为社会培养的大量杰出的工商界骄子,使得案例教学法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

(三)案例教学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在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出现难以运用理论、错误运用理论的情况,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案例教学是将实际情况编写成案例呈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入所描述的实际现场,探寻成败得失的原因和教训,就能使其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容易学习。

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设计身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在这过程中锻炼了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世界经济概论教学中,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尤为明显。

3.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经济的现实纷繁复杂却又充满趣味。运用案例教学这种互动式教学,训练学生决策艺术,锻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并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作出自己的独立决策,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选取案例

1.案例要有关联性。要紧扣世界经济学科基本理论和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案例,体现已讲理论从抽象到具体、拟讲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使案例发生的时空与授课的时空尽量接通。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刻。

2.案例要有真实性。缺乏真实性的案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理论水平出发,选择世界经济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一些案例自己编纂案例,但一定要注意符合生活工作中的真实情况。另外,表述要严谨准确,事实清楚,数据确切,真实可信。

3.案例要有典型性和新颖性。要在众多案例中选择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最能体现同类事物共性的案例,以培养学生把握事物规律性的能力。要防止“贴标签”式简单对应地选择案例,应使案例涉及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要经常更新情节过时的陈旧案例;要老案翻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立足时代前沿,多选择反映世界经济新变化、新特点的案例。

(二)讨论案例

1.准备讨论案例。(1)准备案例文本。案例如果篇幅不大,讨论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应提前计算好人数,将案例打印以便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如果案例内容较多,教师应提前把案例分发给学生,或者提前将案例电子版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自己下载并打印。(2)布置阅读任务。拿到案例之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及其背景,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到图书馆、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专家的不同观点,同时也可要求学生预习或者复习与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针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及理由,做好讨论发言的准备。(3)成立学习小组。如果学生人数太多的话,教师应当事先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约为五六人,可以教师事先分配好,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课后由各小组自行安排时间讨论,在小组活动后,推荐一名或两名在课堂上交流发言。

2.组织讨论案例。(1)学生发言。组织学生个别或每组派一到两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言,阐述对案例的分析过程并给出案例所附问题的解决方案。课堂发言既可以延续学生们前期分析案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又可以强化学生们的发言技巧和表达能力。(2)集体辩论。分别发言后,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讨论时可以支持别人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反驳别人的观点,并展开激烈的辩论。辩论可以训练学生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在提高自己说服他人能力的同时也认识到自身思维的不足。

(三)总结案例

1.口头总结。可以先由学生进行口头总结,包括案例的最终解决方案和从案例学习中收获的心得体会;教师在课堂最后对于案例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问题解决方案优劣的评价,对于学生在讨论案例时的精彩时刻或不妥之处也应当指出。

2.书面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己体会,学生要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报告中学生要对此次案例分析的收获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做出书面总结。学生通过案例报告结束案例讨论,将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楚,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案例报告也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一个实例

在本科生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实践中,使用案例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荷兰病”这一概念的成功尝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纪60年代,已是重要制成品出口国家的荷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资源,此后荷兰出口剧增,经济显现繁荣景象。但到20世纪70年代,荷兰遭受到通货膨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长率降低、失业率增加的困扰,这一现象被称为荷兰病。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受到这个概念名称的影响(“荷兰病”似乎只会在荷兰出现),往往难以把握其本质。通过学习、讨论和分析尼日利亚“石油意外收入”和哥伦比亚“咖啡意外收入”的案例,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荷兰病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用于所有“享受”初级产品出口急剧增加的国家。尽管这种病症一般是与自然资源的发现联系在一起,但它也可能因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诱发,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外国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等等。荷兰病的根源是新资源发现而获得的意外收益对原有出口产业(例如制造业)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一系列经济问题。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显著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

三、目前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案例教学中的主要瓶颈及克服的思路

目前在世界经济概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一个障碍是,尽管中国已经登上国际经济舞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可供直接使用的案例几乎全部是基于国外所发生的经济事件。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尝试自主编写以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事件为蓝本的案例,并在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积累。例如,在有关生产要素变动对一国生产和贸易结构影响的现实经济事件分析中,中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外国直接投资涌入的经济效应为我们编写以中国为背景的案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此外,教师要注意提高案例教学的艺术。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式和基本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教学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题目、案例和阅读材料、组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表现。首先要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时机;其次须完全掌握案例中所展示的事实:教师应对案例一读再读,并做出笔记,以便把握案例的要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此外要具有时间概念,小组讨论的时间至关重要,教师要注意运用这种形式有效地加以控制,要根据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来分配时间。

参考文献:

[1]陈英.论管理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J].济南人学学报,2004,(4).

[2]邓正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5).

[3]何威.哈佛商学院与案例教学法[J].管理案例教学研究,1999.

[4]李向东,张玉英.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专业教学研究,2008,(6).

[5]徐延宇,等.案例教学理论基础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3

凡论及企业家活动,由这类活动的创新本质决定,我们必须将只在未来才被普遍意识到的那些现实可能性纳入分析框架,这与“逻辑”之本义有内在冲突。因此,两部作品的标题所称“逻辑”,是口语意义上的类比,并非学术意义上的自洽体系。

在想象力的约束下,如每一位数学系本科生的日常功课所见,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建构许多逻辑自洽的体系。但逻辑学泰斗(也是哲学家、社会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罗素明确表示过,任何逻辑自洽的体系里,总有一个或两个(或多于两个)被称为“逻辑常项”的参量最为重要,因为这些参量是逻辑体系与真实世界基于常识的界面。

当我们关注真实世界时,在想象力约束下存在着无数逻辑可能的逻辑自洽的体系当中,只有为数极少的与真实世界密切相关。凡参加过经济学研讨会的留学生,常听到参与者的评论“这是不相关的”。这是很严重的批评,穷经皓首十年寒窗炮制出一套理论,被认为与真实世界“了无关系”,这是多么致命的打击。是的,经济学是介于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社会科学,它必须坚持哪怕仅通过一个逻辑常项与真实世界相关,而不能不相关。

我尊重其仁,私人情感之外,主要理由就是上述我的这套理论见解——哪怕我熟悉千百种理论,我其实最关注的是与真实世界相关的理论。而这一相关性,或者说,我与真实世界保持的基于常识的界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是否认真地倾听其仁的声音。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套用了王元化先生反复引用的马克思命题。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方法,马克思写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里(参阅《马恩全集》,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卷46上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指出:如果我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而这些因素是以交换、分工、价格等为前提的。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它就什么也不是。因此,如果我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切近的规定之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马克思认为,以往的经济学家采取了上述第一种方法,也就是从具体进入抽象的方法,非如此不能建构经济学的“体系”。而马克思自己坚信真正的科学方法是上述第二种方法,他称之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非如此不能“理解”经济学。

在这部文集第一部分的至少两篇文章里,我读到其仁对马克思全部价值理论的批评:“没有人指出,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是交易费用为零。”这是中肯的批评,马克思价值学说以及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隐含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交易费用为零。著名的“科斯定理”(其仁对这一定理的“交易费用为零”假设耿耿于怀),我反复解释过,广义而言,等价于这一陈述:没有交易费用的世界,制度是无关紧要的。这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科学命题,对那些想要理解其仁这部作品之深意的读者来说,格外重要。

没有交易费用,不论中国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是无关紧要的议题。关键在于,科斯定理的反面,即交易费用不可忽视的世界,其仁和张五常所说的“真实世界”,一个社会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几乎总是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命运。

其仁不厌其烦地讲述中国改革的故事,用意在于提醒读者关注和思考中国社会未来可能涌现的改革图景。通过其仁的叙述,读者很容易理解,符合改革逻辑的中国未来改革图景,必须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我喜欢更直接的表述:妨碍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关键环节将主要是政治的而不再主要是经济的。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4

一、经济哲学的源起

经济哲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起源与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三次重要论战关系密切。

第一次论战的一方是以李斯特、罗雪尔、克尼斯等为代表的德国旧历史学派以及19世纪70年代后继承和发扬他们观点的以施穆勒、布伦塔诺等为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强烈批判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世界的描述远不符合复杂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而过分强调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片面狭隘的利己主义动机,更批判性地指出以“经济人”概念为基础的抽象演绎法必然得不到符合实际经济过程的经济理论。而论战的另一方则是以门格尔、庞巴维克等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他们针对历史学派的批判展开了积极有力的回击, 坚持认为对个人经济行为及其动机的有效分析才是研究并掌握整个经济过程的本质与规律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双方唇枪舌战,论战非常激烈。1883 年, 门格尔发表了《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反驳历史学派的批判并对其历史归纳法提出批判;同年, 施穆勒发表了《政治社会科学》与门格尔针锋相对;1884年,门格尔发表《德国政治经济学中历史主义的错误》再次予以回击;1888 年, 布伦塔诺发表演讲批判“经济人”概念;1889年, 庞巴维克发表反批判言论, 对历史学派的伦理主义经济学提出指责… …最终,关于经济学的科学门类问题也卷入论战之中,奥地利学派认为“边际革命”使经济学成为一类严密的科学,历史学派则认为经济学绝对不可能成为科学。

20 世纪30、40 年代进行的第二次论战将经济学学科性质作为争论的焦点之一。穆勒认为依据经济理论做出的判断要想达到精准度并获得验证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否则这种判断只能是一种预测指向。1932 年,罗宾斯发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在西方经济学界掀起了一场反对证实法而张扬证伪法的浪潮。罗宾斯认为对经济理论真理性的检验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并阐述了“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区别,他认为“正确性”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导过程,而“实用性”则是从“特殊”环境下的反应出发的,能经受住检验与证实的经济理论才是可取的。1937年,萨缪尔逊发表《经济分析基础: 经济理论的实用意义》对罗宾斯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这是一种“关于经验材料的假说”。 1938 年, 哈奇森发表《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原理》主张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应用证伪法。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理论应具有可证伪性,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应朝向经验自然科学。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滞胀和现实经济活动中原菲利普斯曲线的销声匿迹打破了经济理论界的宁静与祥和。随着“第二次经济学危机”的到来,第三次论战拉开了大幕。一些经济学家又一次将矛头指向了“经济人”,伴随随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人”行为的理性假设成为群起攻之的目标。经济学应不应该涉及价值判断、经济学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学可能如何发展等都成为了此次论战涉及的问题。1973 年, 海尔布伦纳发表《作为“非价值”科学的经济学》批判传统二分法,肯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别并对经济学应注重非价值分析的观点提出质疑。同年,缪尔达尔发表言论提出为加强经济分析结果的真实与客观应将价值判断作为其前提条件。

在近百年的唇枪舌战过程中,研讨与反思的范围早已超出了经济学研究本身,而正是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批判与反思促成了经济哲学的产生。

二、经济哲学研究的意义

对于经济哲学的研究包含了经济学与哲学的双重意义。

第一,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在西方经济学论战当中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急需一种专门的哲学理论为其提供方法论支持。然而无论是唯理论哲学、经验论哲学,还是实证论哲学、证伪论哲学等都没有以人类经济世界作为反思对象。而经济哲学正填补了这一空缺,它从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出发,其哲学理念为构建经济理论体系打下基础,观念上指引经济理论发展,方法上引导经济理论逐步完善。但目前我国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已明显不适应我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而以对经济学反思为基础的经济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有困难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哲学必须相辅相成,是我国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共同走向成熟。

第二,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性把握, 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现实中经济现象的辨识水平,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从而超越肤浅的经验认知层面。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模式都深深的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一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导致了许多经济思维与行为上的误区,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哲学在观念上的牵引作用能帮助我们摆脱狭隘的传统经验束缚,提高我们对经济世界的认知。

第三,第一哲学是经济哲学的基础,经济哲学是对第一哲学的丰富。经济哲学与第一哲学一样是以对思维进行反思的方式确定人对存在的观念与行动,从而求得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到达对必然性的认识。但二者反思对象不同,第一哲学是对整个人类世界存在的反思,而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第一哲学与经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经济哲学必然以第一哲学对人类整个世界的总体把握为基础,它无法脱离第一哲学的根本特征而独立存在;而第一哲学对于整个世界存在的反思, 又是以经济哲学为媒介和条件来进行的,缺乏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认识, 就难以对于整个人类世界进行反思。因而,第一哲学的发展是经济哲学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基础,而经济哲学的发展是对第一哲学补充、丰富与延展,有利于更好地研究第一哲学。

第四,经济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升华大有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已经揭示出哲学与经济学不可割裂的渊源,他说:“探寻社会的奥秘, 要回到顽强的经济事实之中”。他的研究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然而其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在前苏联教条主义的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下,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也收效甚微,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观。

三、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必要性

只有哲学方法论的牵引才能使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因而经济哲学研究可以规范显示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经济哲学研究对解答我国目前的热门经济问题,制定正确经济决策是十分必要的。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问题、传统价值观念与新兴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片面追求利润导致的诚信问题、产权问题等都需要哲学的理论指引与宏观上的把握,指导我做出正确的、全面的、有方向性的经济决策。

第二,经济哲学研究对提升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计划经济虽已远离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但它留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余毒”却多年来难以清除。倾向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体系、人生观、价值观依然在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人们脑海中“作祟”,它干扰了我们对于经济世界的正确认知,导致了诸如争抢所谓的“铁饭碗”等许多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的出现。而目前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它对经济活动的引导也会出现偏差,而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往往固守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与决策,而单凭经验是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偏差,这正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理性经济必须要有哲学理性的指导。因此,研究经济哲学,理性地认识市场经济,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住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提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水平。

四、我国经济哲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逐步完善

就目前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经济哲学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我国很多学者对经济哲学的认识还很模糊,只有一些哲学家对其产生了兴趣, 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只注重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把经济哲学看成是哲学的“自我推广”,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把握与深刻反思。而西方经济学界则已十分注重哲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几乎每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都可以称得上是“包罗万象”的社会学家。

第二,并不重视的经济学范式及理论基准等的研究。缺乏对经济学范式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式,忽视前提条件而对西方经济理论全盘接受;缺乏理论基准研究导致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力失准。然而目前多数经济学书籍仍然很少涉及经济学范式等的研究。

第三,教学领域的哲学和经济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以本科教育为例,绝大多数高校哲学课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科学哲学的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则以经济学传统理论为主。经济学与哲学的姻缘关系被生生切断,更谈不上对经济哲学的涉猎。无论是经济学专业还是哲学专业的学生都对经济哲学的研究领域与作用知之甚少,可见经济哲学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

在我国经济哲学发展的道路上,要注重培养经济学家的哲学素养,要积极参与经济哲学的热烈讨论,要深入研究经济学范式与理论基准,要促进哲学与经济学的互相渗透影响,实现经济哲学对我国经济社会牵引与指导。

五、结语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5

一、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路线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能否把社会主义建设好,首先要解决好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党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并结出硕果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目标,呼唤党的思想路线有新的发展,并对当代共产党人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1月,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求“四真”、务“四实”。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继续强调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在谈到执政党的建设目标时,还强调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求真务实”上升到执政党建设目标,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求真”就是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侧重认识世界,着力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实践、去行动,侧重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体现实践品格。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具体,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新成果,是继“与时俱进”之后的又一个新理念和重大理论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理论基石。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求真务实的理论,使我们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历史任务、运行规律和必须实行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才有了“十一五”规划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根本的思想和作风保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来思考工作,用求真务实的要求来部署工作,用求真务实的勇气来推动工作,用求真务实的标准来检验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求真务实为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指导思想重要的哲学基础。在发展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历史辩证法,强调经济不是社会发展惟一决定因素,要重视政治、文化、思想及自然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既讲历史决定论,又讲历史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发和运用。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认为“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认为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还要进行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拓宽了发展内涵,使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认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前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是唯物史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终理想,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体现了这一科学理论鲜明的理论立场。理论立场决定一个政党的归属和命运。如果一个政党的理论及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那么,这个政党就能够赢得民心,为人民所拥护。反之,就会失去民心,为人民所抛弃。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将以人为本渗透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坚持以人为本,就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党“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重大原则性问题,使党的发展理念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

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度统一。

三、科学提炼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中实现飞跃的,是人类文明成果之集大成者。科学发展观是在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宽广视野积极借鉴当今世界有关发展的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形成的,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理论视野,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大体说来,国外关于发展观的理论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经济增长发展观、“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并逐渐形成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要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等共识,强调要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其中,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如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减少农业人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这些做法和经验,体现了发展的共性,为我们形成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借鉴,启发、丰富了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追踪世界发展理论前沿,注重吸取国际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扬弃西方包括人本主义理论等在内的各种文明成果,借鉴其体现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进步成果的积极因素,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思想创造,使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在中国语境下得以提炼与升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向世界贡献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由于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世界未来发展趋势,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主流,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因此对改变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重速度、轻效益的主要倾向,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大的压力,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因而它既能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也能解决世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历史潮流,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中国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必将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产生吸引力。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新思路,而且开辟了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一个重要贡献。

四、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都是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理论。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智慧,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总结中国发展经济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邓小平和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关系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思想、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同志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十二种关系的思想等等,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上依然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需要不断地加以充实、丰富、完善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曲折的教训。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基本上搞的是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在发展问题上就走过不少弯路,有过许多不科学之处,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过艰苦探索,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党积累了不少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困难群众编织“安全网”;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正因为坚持了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和贯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六大在深入总结这段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了指导。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特别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对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加以深化,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国情相结合,赋予发展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总的说来,就是发展目的更鲜明: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发展思路更清晰: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内涵更丰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发展;是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发展;是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发展方略更完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建设和谐世界。发展要求更具时代性: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五、深入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必须是能够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理论。马克思曾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定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么发展得又好又快”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靠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我们必须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判断一个理论或政党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尺。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做任何工作,都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目标和保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强调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是具有创新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对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理论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但发展和创新是主要方面。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将它升华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是我们党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又一次重大飞跃,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理论贡献,开拓了党的创新理论新境界,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二是具有系统性,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内涵、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发展制度、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机遇、发展目标、发展实质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在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在理论上形成了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实践上实现了良性互动,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严谨性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

三是具有普遍性,不能仅仅理解为政策型的理论观点。虽然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为政策型的理论观点提出来的,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化,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种创新理论,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不能将其理解为仅仅是统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对于以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中国来说,科学发展观是精而管用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当今世界;发展;真理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13-02

中共“十” 将“科学发展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列入新修改的宪法,这一理论成果,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对于时下动荡的世界局势和全球的未来发展,“科学发展观”昭示了怎样的世界意义?在笔者看来,“科学发展观”具有普世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破解当今世界发展难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一、当今世界的动荡和发展困局是西方发展观造成的

1.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是西方发展理念的危机

如果从发展理念的层面宏观上梳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归并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凯恩斯主义主导的时期(1945~197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推崇国家干预市场的能力,倡导通过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刺激生产发展,以防止与延缓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发展,人权与社会福利事业方面的进步等,都从不同侧面证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观符合西方实际,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在全球建立和推行霸权,借口防止共产主义的蔓延,美国在世界各地驻军,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发起了“冷战”,更直接挑起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地区战争。奉行凯恩斯主义发展观的结果,就是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至此美国赖以建立世界霸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破产。

二是新自由主义主导的时期(1980~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做出解释,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适应这种需要,新自由主义开始由理论、学术而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范式化,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性事件是1990年由美国政府炮制的包括十项政策工具的“华盛顿共识”。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的:“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经济脆弱的国家,这些理论经常用做严厉的结构调整的方案。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使价格合理’)、消除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

全球扩张、放松市场监管、滥发货币、发动战争,终因资金链条的断裂,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演化为以欧债危机为表征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也预示着西方发展观再次面临深刻的危机。

2.当今世界动荡局面是西方主导的结果

无论是次贷危机、还是欧债危机,本质上都是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产物,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新自由主义的药方已经失灵,路在何方?探寻新路谈何容易,更何况人类的经验说明,“路径依赖”是无法克服的通病。当罗伯特・W・迈克杰尼斯评论“华盛顿共识”本质内涵时,给出了具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以民主、自由、人权为标志)三重特性的简明概括,他隐含的本意就是新自由主义者向世界推销“华盛顿共识”,就是将西方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推向全世界,建立和维持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因而,当金融危机降临后,美国虽然一方面放低身段,大谈“巧实力”与“多边主义”;与此同时,却不负责任大肆滥印钞票,美其名曰“量化宽松”。另一方面则继续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策,在中东地区策动“阿拉伯之春”运动。自2010年年底以来,先后促使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家发生政权更替和内乱。无论是利比亚战争还是叙利亚危机,其背后都是美国“大中东计划”与欧盟“地中海计划”推行的结果。由此可见,目前中东地区的危机都是西方插手与操纵的结果,充分暴露了西方发展观的局限性,而人类社会目前仍看不到危机解决的前景。

二、“科学发展观”为人类解决发展困境指明了方向

从历史的维度,人类的发展理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发展观的进步也是20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从前述二战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理念的更替看,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是历史的进步,但源头是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又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或者迄今始终是在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之间的轨道上发展与徘徊。于是,美国发展观的内在逻辑是:推行和维持世界霸权发动战争滥发美元经济危机发动战争、滥发美元……如此循环发展的过程。由此不难看出,这就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宁、地区冲突不断的症结与总根源。

而从全球局势看,当今世界的问题归结到一点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敏锐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欧美国家和日本是发达国家,继续发展下去,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你们的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市场要找出路,不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的发展总是要受到限制的。”实际上他已为西方道明了未来的出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党的十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坚持和平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显然,与邓小平的思想一脉相承,推动世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和必然要求。

首先,从当今世界现状与未来走向看,既然不和平的根源在于西方,那么,解决和平问题的根本就要求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停止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放弃发动战争与滥发美元的政策,改变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金融秩序,这样,人类的持久和平才能实现,和谐世界才能成为现实。

其次,发展是和平的目的与归宿。但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就成为人类社会要破解的难题。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观本质上是为垄断资本统治世界而服务的,漠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极力维持西方不合理不公正的世界秩序,因而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障碍。

因此,要消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障碍,必须要破除旧的发展观,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与走向的科学合理的发展观取而代之,而“科学发展观”已被实践证明是破解和平与发展难题的有力武器。

三、“科学发展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真理

一种思维与理论正确与否,不取决于漂亮的词句与思维的深度,而是取决于其影响的大小与好坏,多大程度上使人类受益。世界在发展,指导人类行动的思维也在发展。集合人类与中国发展经验的“科学发展观”,全方位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位一体的复杂系统运行规则与辩证关系,既重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又重视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性化目标,尊重差异与多样性,以“人”为发展的最高追求与归宿,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人类探索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真理。

首先,在理论上,“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人类发展观的评判标准与实践维度问题,打破了对西方发展道路的迷思。其一,它以“发展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强调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其二,它以“协调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即按照“五个统筹”的总格局来解决发展问题;其三,它以“持续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突出表现为能否实现可持续的长久发展;其四,它以“和谐度”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关键是能否实现以人为本?能否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否推进和实现世界和谐发展?

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建构的四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空间维(和谐)、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丰富与深化了人类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实现了对过往发展观的超越,体现了发展观在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的成就与水平。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国人民的实践,证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可行性、客观性、科学性,具有全球“普世性”的特色。中国克服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冲击,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上升到第二位;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6 750元,年均增长10.1%,迈进“中等收入”国家门槛。在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中,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沉甸甸的数字和发展成就,无不显示出“科学发展观”的无穷威力。而且,这是在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约占全球人口20%)国家的伟大实践。相比于世界任何国家,中国取得的成就无与伦比,并且发展前景光明。

因此,“科学发展观”依托中国的实践,具有了世界意义与价值,是解决当今世界困局的有力理论思维武器。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将为世界的发展与长久和平,最终建设和谐世界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徐海铭,季海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7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面向新时期正确解放思想要树立正确的方法论的世界观、思想观、思维观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进行了精确的阐释,他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约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法宝是解放思想,如何从世界观、辩证法、逻辑学的角度掌握正确解放思想的方法,就成为了真正与时俱进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真正全面正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对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江泽民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中强调: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因此,新时期解放思想,必须要有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这就包含了解放思想的方法论的三个方面:一是正确的方法论世界观,二是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思想观,三是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思维观

本文抛砖引玉,先对解放思想的方法论的三个方面做一些初探。

(一)解放思想必须树立正确的方法论世界观,即解决解放思想的正确的方法论从哪里“来”的问题。

人面对世界,无非是认识世界“是什么”和面对世界“怎么办”。前者是认识论世界观,后者是方法论世界观,世界观包含两者,两者相互作用。一方面,世界观是认识论、方法论的前题,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方法论。另一方面,世界观又是人们认为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认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

这里专门讨论方法论世界观。先谈方法论是什么。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分析、解决问题。

当然,方法论包括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对研究众多具体学科,具有普遍意义指导和实用意义的有关领域的方法理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具体领域、具体学科问题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有着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是各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所有其它方法论的主导,具有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和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世界观,它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武器。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包括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世界观。解放思想不仅要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还要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世界观和认识论世界观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且只有真正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世界观,广大党员干部才能有正确的方法论世界观。

树立了正确的方法论世界观,就有了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范畴。新时期的范畴就是科学发展观,要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构想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解放思想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思想观,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观,即解决正确解放思想的方法哪里“有”的问题

黑格尔说:辨证法是客观世界一切发展的推动原则。毛泽东曾强调在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要用辨证法”。这即是说解放思想的正确的方法论,来自分析客观世界需要,要有唯物辩证法思想观。思想观是解决人面对客观世界的“怎么样”的问题。在人面对客观世界时,如果坚持唯物主义、承认客观世界的绝对运动性,则是唯物辩证法思想观;如果坚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则是错误僵化的思想观不是唯物辩证法思想观。从而思想观就有了唯物主义思想观和唯心主义思想观,并且唯物主义思想观又包括形而上学思想观和唯物辨证法思想观。

在唯物辨证法思想观看来,客观世界,从人的认识语词角度来说,在存在状态的人为定义上有运动(非平衡)与静止(平衡)相关,有和谐(协调)与对抗(冲突)相关;在存在过程的人为经验判断上有快(好)与慢(坏)相关,有整体(系统)与局部(部分)相;在存在的变化人为定性上有目的(结果)与过程(原因)相关,有普遍(全面)与特殊(重点)相关。省委提出的发展目标的统一性和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发展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统一、发展的系统性与重点性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进步的辩证统一,就充分体现了发展内因与外因、发展系统与要素相互表征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唯物辨证法。

客观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区发展基础不同,面对的发展进程有差别,东中西部各有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局部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全国整体发展的矛盾性;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必然需要,从而全国整体发展具有统一性,局部发展又有趋同性。这是唯物辨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体现。解放思想,树立唯物辨证法思想观,就必须既承认发展的矛盾性,找出本地发展的实际差别,进行有力有序效的发展突破,又要利用发展的趋同性,从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发展方针政策要求出发,把握全国总体科学发展布局,认真谋划,找到实事求是、切合本地本行业实际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路径,使地方行业发展与全国总的发展大局相一致。

如果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思想观有唯心主义思想观,就会出现不符合客观世界物质性的封建残余思想。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党员干部能自觉摒弃唯心主义思想观。但对于形而上学思想观总有人难于做到“拒之门外”。分析起来,形而上学思想观的产生,一是思想观受制于当前的物质世界和自身的方法论水平,二是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限于利好驱动,认识当前事物时总是固守条条框框,缺少主动求证,不敢否定之否定。这样想当然地思考新时期的发展问题,信奉“拿来主义”“本本主义”,就会严重阻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这些思想观的彻底清除,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存的科学发展观,自觉清除不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思想观。

唯物辨证法思想观就是清除唯心主义思想观和形而上学思想观这些思想枷锁的好武器,这也是新时期解放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大局,正确领悟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客观需要,是正确树立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思想观的思想基础,是深入有效地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时,要正确解放思想,必须遵循唯物辨证法思想观,把握发展实际的矛盾性,充分利用发展的趋同性,把握发展的局部和整体之间的不平衡与平衡、协调与冲突、发展目标的统一性和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发展的系统性与发展的特殊性等客观联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解放思想,要注重逻辑学,树立系统逻辑思维观,即解决解放思想的过程要按何种规律思维的问题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而思维是有普遍性的人脑活动,形式上具有主观性,是一个没有规定的自在存在;内容是,总是包含有事物及事物的各种规律。所以就内容来说,只有思维深入于事物及事物联系之间的实质,方能算得真“思维”;就形式来说,思维是人脑搭载事物及事物联系的特殊状态或行动,是一种抽象的自我意识,是有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方式。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性,各发展因素组成具有“牵一发动一身”的逻辑排序,从而思考发展必须要逻辑思维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唯物主义来看就是要有务实有效的系统思维观,没有真“思维”就产生不了真“思想”。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中指出:“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只有如此,真“思想”才能产生指导发展的真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才会出现。

当然,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统一原则。系统统一原则认为,系统是有机体,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辨证作用,有其合符发展规律的逻辑。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发展,都具有系统性,都需要从系统逻辑的角度出发,用逻辑思维观去研究工作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系统,分析发展中各个发展要素现状、发展要素结构、比例,力求发展要素之间的排列秩序和作用方式“和谐”。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分析事物现象时,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从全局出发,系统地按照逻辑的思维观从发展实际的各方面情况出发,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发展的局部与局部、发展局部与全局、发展的重点和过程的良性互动和又好又快。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面向新时期正确解放思想是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坚持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蕴含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

一要明白科学发展观体现解放思想的方法论的深刻内涵:

第一,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优越性特征,立足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政党,不仅具有人类生产关系发展先进性,更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定发展是第一要务,是符合先进生产关系由先进生产力决定,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体现了物质的第一性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在新的形势下的继承,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对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出的科学判断,是从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世界观出发思考探索发展的理论新成果、发展理论新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突出了当前及新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与时俱进的标志。

第二,科学发展观,指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在发展问题上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这要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时,要善于把握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等实际的矛盾性,要灵活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内城乡、区域等发展的趋同性,在解决发展矛盾的特殊性的“求变”与认识发展趋同性的“求同”之间,找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不能只强调“求变”,那样就是主观主义;也不能只强调“求同”,那样就是本本主义;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平衡点,既承认发展的矛盾性,又利用发展的趋同性,运用好“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即如列宁所说的“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是由解放思想方法论的唯物辨证法思想观决定的。

要做到“统筹兼顾”,在解放思想时,必须具备唯物辨证法思想观的方法论思想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系统都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因此,在谋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时要在“统筹”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时“兼顾”解决次要矛盾,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即在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时,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为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复杂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的系统逻辑思维观,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和人发展的整个发展系统结构合理、比例关系协调,才能真正促进整个地方、区域甚至包括全国全世界发展系统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之,没有正确的系统逻辑思维观,解放思想的方法论就不能遵守正确的思维规律,协调好发展要素的作用和构建发展的和谐秩序就就没有保证,就会出现发展不协调和导致不能正常发展,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正确的解放思想的系统逻辑思维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性;要求实现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国家总体发展形势、发展阶段、发展要素的有机组成等的逻辑概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时,为在制定发展规划、采取发展措施上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逻辑规律,要在解放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逻辑思维观。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如何运用解放思想的方法论

首先要清楚发展实际的主要特点: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区域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和发展要素比例失衡的问题。二是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东中西部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基础的差别,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客观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是运用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科学调控。四川省情显示:省域地处西南和长江上游,幅员面积居全国第5位。人口居全国第3位。辖21个市(州),有53个少数民族定居,有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是我国西部的经济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但地处内陆发展底子薄,城乡差距较大,一二三产业比例结构不科学。通过分析省情,各地的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态势就显示出来,说明我省同样有地方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具有发展的矛盾性和趋同性。这种不平衡引起的发展矛盾也是社会矛盾,不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成果调控这种不平衡,就会带来消极后果影响社会稳定。对这种不平衡加以调节和控制,必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时运用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才能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些既是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成果,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用正确的解放思想方法论作指导,解放思想、事是求是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面向新时期正确解放思想要用“实现六个双突破,树立六个新意识”推进四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上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发展体制、发展动力、发展保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四个辩证统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面向新时期的解放思想的发展理论成果。这不仅符合正确的解放思想的方法论而且是引领新时期全省各地解放思想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破陋推新、破旧立新、开拓创新的金钥匙。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篇8

 

世界遗产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自《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诞生以来,世界各国积极保护本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世界遗产保护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遗产保护理论也日臻完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践工作,详细论述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有关论述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需要在空间上进行一个圈层结构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个区,即遗产核心区、遗产保护区、遗产缓冲区。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遗产建筑、遗址或地区的环境,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扩展的,也是遗产本身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二是指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用途或活动,以及其他无形的文化遗产形式,它们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下的、动态的文化、社会、经济和经济背景。也有学者将遗产地周边环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指向,主要是指遗产地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二是内容指向,主要是体现并保持遗产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资源,如土地、水、植被、矿产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等。这两种提法并无本质性区别。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UNESCO相关的建议和《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早已有共识:周边环境是体现其真实性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来加以保护。2005年10月,ICOMOS第15次大会发表的《西安宣言》发展了这一认识,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转向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共同保护,反映出对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重视。它承认周边环境对古迹遗址重要性和独特性的贡献,呼吁要理解、记录、展陈不同条件下的周边环境,通过规划手段和实践来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监控和管理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改变,要与当地和国际社会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合作,增强保护和管理周边环境的意识。

 

二、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中国实践

 

国外关于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研究,从18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20世纪实现了制度性的发展。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西方国家也探索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同等性。英国将文化遗产个体或区域与“周边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更注重外观特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鼓励内部功能的更新与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相关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对遗产地周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其中涉及本体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处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为了加强西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的环境整治,国家计委于2002年7月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2005年陕西省公布了《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明确指出:秦始皇陵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指对秦始皇陵保护对象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秦始皇陵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秦始皇陵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实现彻底“保护陵区、另辟新区、移民建镇”的整治工程,体现了对保护秦始皇陵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的充分认识。

 

再以丝绸之路申遗为例,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陕西丝绸之路7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有汉长安城未央官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官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其中彬县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上,是目前陕西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在丝绸之路申遗中,彬县大佛寺周边环境的整治规划设计秉承“大佛寺环境要好,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要安排好”的理念进行整治规划。城固县张骞博物馆及张骞墓遗址的保护项目不仅使张骞墓园本体得到了有效保护,还使张骞墓园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总体来看,我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保护和展现历史遗址和历史文物。第二,在保护好本体的前提之下,让周边的环境体现出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协调的整体风貌,建立各具特色的街区。第三、在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的具体地段内,通过环境整治,形成系统地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同时又是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遗产保护负担巨大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由于世界遗产地周边各种本体资源可以向不同的功能资源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建设性破坏和旅游性破坏的问题与事件。究其原因,还是对世界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外部经济的制约、产权设置重叠、缺乏有效的环境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原因所致。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国家住建部及各遗产所在地政府,借鉴遗产保护先进国家的经验教训,已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来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在对这类具有特殊价值和作用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时,要充分认识到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世界遗产周边环境是遗产价值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和条件。为此,各遗产缔约国在承担起保护、保存、有效展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并将它传给后代的同时,也必须同时承担起有效保护遗产地周边环境的重任,使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真实完整地传给后代。因此,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遗产地周边环境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展示问题也同样需要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法律依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有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非常重要的原则。完整性,意味着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最初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而文化遗产同样也存在“完整性”(地理范围上的完整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问题,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有景观,也是经过很长时期特定文化渲染而形成的综合体。遗产周边的区域文化体现、延续和发展了遗产本身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地周边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资源,都能从一定意义上完整有效地烘托和解读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遗产地的保护,都应当有意识地将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相结合,使遗产不仅要部分真实,而且要全部真实;不仅要总体真实,而且要细节真实;不仅要遗产本身真实,而且要遗产周边环境和氛围真实。

 

(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提出了一个定义:“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又不危害其子孙后代为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进行发展的能力”。在当代,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强调“代际均等性”,即后代有权利享受与当代同样的真实完整的遗产。因此,当代就有责任完好的把遗产保存下去。这是“保障民族历史连续性和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的前提之一”。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其周边环境生存之核心,文化遗产资源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某个环境当中,它必须与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相关联、互动,才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协调发展。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到相关利益者的不同利益和诉求。因此,世界遗产周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就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对世界遗产不分范围的进行任意的开发和利用,甚至任意的损坏,可能会换得一地、一时的经济利益,但必定会把遗产的生态效益、综合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利益牺牲掉。这种经济利益至上、眼前利益至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狭隘的短视行为。只有进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研究,才是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延续下去的必由之路。

 

(三)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吸引力,成为当地优秀旅游资源。自从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问世以来,“遗产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新的热点,世界遗产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内涵,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依托它们所呈现出的城市环境,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域典型的地方性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以“丝绸之路”为例,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文化融通的道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全长5000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部分。它从西安出发,到中亚的七河地区为止,项目共涉及33个遗产点。其中,我国22个遗产点,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如新疆段以古城遗韵为宣传重点,甘肃段以石窟画廊为特色定位,青海段突出青海湖畔的草原游牧文化,固原段以边塞重镇为宣传基点。丝绸之路蕴含着享誉世界的资源品位和厚重久远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继性的主题积累与线性资源区域分布的特征,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正确认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以旅游开发为手段,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能带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

 

在科学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人类对其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续的过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经历了由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到对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共同保护的认识历程。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不论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本身,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规划之初就应在国际视野下对遗产地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把握遗产地的文脉和地脉,重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期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电工安全预想及防范措施范文 下一篇: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排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