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07:58:14

真实的幸福作文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1

【关键词】儒家;幸福;幸福观

倘若有人问:“你幸福吗?”我们当如何作答?或许无从开口,或可以回答,但答案可能千奇百怪,因为这取决于我们对“幸福”一词的理解。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幸福和幸福感不同。幸福感是对幸福的感受,而幸福是幸福感的对象,幸福是一种客观实在,幸福感则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幸福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状态,这种满足程度是人生活的一种境界,幸福感则是对这种满足的感受,一种《现代汉语词典》“幸福”词条所谓“使人心情舒畅”(1527页,商务,2006)的心理状态,是幸福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幸福是客观的,不以人感受到与否为转移,幸福感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会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讨论什么是幸福,这是哲学问题;研究什么是幸福感,则是心理学的任务。同时,幸福是幸福感的基础,幸福感是幸福在人情感上的表现。换言之,实际上有一定幸福的人,可以没有相应的幸福感;但一点没有幸福的人,却决不会有幸福感出现。幸福多而幸福感少,或者幸福少而幸福感多,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幸福增加100,幸福感未必有100的同比例增长。这显示出幸福感和幸福之间经历了“反映”这一中间环节,具有不一致性。

为此,“你幸福吗”这一问题,其实蕴含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事实上达到了幸福境界吗?第二,我们对自己的幸福有感受吗?故回答:幸福,或不幸福,或不知道,或王顾左右而言它,都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幸福是幸福感的基础,我们要准确回答“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就应对幸福进行追问。

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总是人的幸福,它不只和人的境遇、生活相关,而且和人的所有活动相关,尤其是与人性相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有概括,那就是:幸福是人的需要的满足状态,是人性现实化的量度词。我们对“幸福”的意义进行正面描述可能有困难,但结合幸福的反义词——不幸——来理解,在“幸福”和“不幸”的对照中,或可比较清晰地理解幸福是什么。因为,幸福总是幸福,而不是不幸。不幸,便可从幸福中排除。

马克思说,需要构成人的本质。人的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人性实现的表现。幸福既然和人性相关,则从人性角度看幸福,是不可回避的。综合起来,古代儒家看人性,大约有三个层次(或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一是自然生命层次,告子所谓“食色,性也”说是代表,如此人人都有生命幸福。二是德性层次,孟子“人性善”说是代表,如此,人人都有道德幸福。三是主体性层次,良知、良心、本心等概念所表现的,就是人的主体性,或真我。真我的实质就是理,陆九渊、王阳明“心即理”说是代表,如此人人都有精神幸福。

在自然生命层次,如果说长寿是幸福,则夭折是不幸;健康是幸福,疾病便是不幸;一生平安是福,坎坷曲折便不幸;生幸福,死则不幸。一个人找到真爱是幸福,成立家庭是幸福,有孩子传宗接代是幸福,则鳏寡孤独、无依无靠是不幸。一个人富(有钱)、贵(有权)是幸福,贫贱当然不幸。所以,重视身体需要、物质欲望满足的人,就会赞成《韩非子·解老》所主张的,“全寿富贵之谓福。”一个人能得善终是一种幸福,不得善终便是不幸。与此相关,医疗、健身等社会福利发达,是幸福,贫贱者不能享受到医疗、健身等福利,便是不幸。

在德性层次,如果说生活在文明社会中是一种幸福,则生活在野蛮社会便是不幸。《老子》有“知常曰明”说,《大学》有“明明德”说,如果说有人性觉悟、有人生智慧是幸福,那么,愚昧无知便是不幸。有文化,能享受文明成果是人生的幸福,无文化,不能享受人类文明成果便是不幸。懂得科学,能将自然力、社会力转化为人力是幸福,不懂科学,不能借助、利用已有的科学成就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服务,是不幸。德高望重,是幸福,无德无能便不幸。立德、立功、立言,能够三不朽,让后人缅怀,是幸福,一生无所立,没有不朽贡献传世,是不幸。社会公平,正义伸张,是幸福,社会不平,邪妄泛滥,是不幸。人成为人,各尽其分,人性实现是幸福;但种田的没饭吃,建房的无房住,工人越劳动却越贫穷,人性异化、人不成其为人,是不幸。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是幸福,反之,家庭不睦,社会动荡,国家贫弱挨打,家不家,国不国,是不幸。文化繁荣,教育免费,是幸福,文化荒芜,教育负担过重,是不幸。

在主体性层次,如果说能够致良知,寻找到真我,是幸福,那么,良知被遮蔽,良心放失,是不幸。自由,是幸福,有枷锁,是不幸。有“安宅”,有诚笃信仰,心安理得,有安身立命之所是幸福,无精神家园,无信仰,浮躁不安,如水上浮萍,像风中蓬草,不知何所来何所往,无根本,无主宰,无归宿,是不幸。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彰显出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这种崇高精神中当然洋溢着幸福。与此相反,见利忘义,假公济私,便是不幸。

综上,幸福是生命幸福、道德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涉及到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最早的著作《尚书》中有《洪范》篇,其中就提出了“五福”,即五种幸福。它们是:“寿(百二十年)、富(财丰备)、康宁(无疾病)、攸好德(所好者德福之道)、考终命(各成其短长之命以自终不横)”(《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上,193页,中华书局,1980)。其中既有身体安康、长寿、善终,也有道德幸福在内。可见,幸福乃是人成为理想的人的衡量词。

一个幸福的人,意味着他已经是理想的人;某方面幸福的人,意味着他在某方面已经成为理想的人。

需要注意,由于社会劳动分工的原因,理想的幸福是全面的幸福,不够理想的幸福则是可能只片面的幸福。一个人要达到幸福,只能从片面幸福向全面幸福发展。一个人只要还有尚未发挥出来的潜力,他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幸福。一位富翁享受着已经挣得的财富,可以感到幸福;当他考虑到自己无权、无文化等方面时,当他考虑到自己身体欠安或家庭不睦时,就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处境。同理,一位官员,或一位学者,等等,也是如此。

还需注意,由于历史的原因,理想的幸福只能是发展的幸福;或者说,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拥有高低不同的幸福水平,这或可以称为幸福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并不存在不变的幸福度;幸福度总会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尽管人们的幸福感未必同比例提升。这是因为,社会生产不仅生产产品,也生产着人的需要,同时生产着人的需要的满足,生产着人的幸福;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的幸福度必然会相应提升。社会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人的幸福的历史性。我们从无饭吃,发展到有饭吃,再进展到吃得饱,还要追求吃得好,吃出韵味,吃出文化,吃出艺术水平。我已经是富翁,但还有无数的钱需要我去挣,做了西安第一富翁,还要做陕西第一富翁,更要做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古今第一富翁。这一过程和历史一样没有止境。

社会是一个统一体,人和人之间不可分割。同时代人,不同时代的人,都走在同一条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既然是这样,我们追求幸福,就不仅要追求我们自身的幸福,也要为他人谋福利,尤其要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同理,造福子孙后代,也是我们追求幸福题中应有之义。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人不幸福,则其他人也不可能有真正幸福,就像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人不自由,则其他人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一样。不仅尽己,而且推己,不仅我幸福,而且要让天下人都幸福——这正是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的真义。

可见,幸福作为人需要满足的状态,其基本特征就是马克思提出的“人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古人将幸福所蕴含的全面的意义称为“备”。《礼记·祭统》说:“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这样的幸福,是真我和道(真理)的统一,如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般,无所不顺,通达无碍,所以,在《祭统》作者看来,只有具备很高修养的“贤者”才能获得。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高水平、社会公共制度不断改进、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也是人性实现、人们的人性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产物;只有这样的社会,才是名副其实人人幸福的社会。

那么,如何实现人的幸福呢?“道不远人”,将人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将人性中本有的幸福可能性完全实现出来,就可以了。基本的修养方法就是努力学习、克制自己,使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基本态度是,已有的幸福是对我们追求幸福的奖赏,还存在的不幸则是对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意志的考验。已获幸福,我们理应感恩;面临不幸,也应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心理准备,坦然迎接人生挑战。因为,按照古人看,无论是幸福,还是祸害,根本上看,“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而不是什么天命鬼神的安排。所以,一个人即使获得幸福,也不骄傲,不自满,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是遭遇不幸,也不怨天,不尤人,只管下学而上达,努力用功去。

根据人的生命幸福、道德幸福、精神幸福,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途径,可以增进人类福祉,需要兼顾:

第一,锻炼身体,成立家庭,发展生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增进人类福祉;

第二,发展科学文化,提高文明修养,提升人性自觉,可以增进人类福祉;

第三,希贤成圣,发展人,使人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理想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福祉。

也需要指出,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到达幸福的彼岸时,也可以借助我们的意志磨练、情操陶冶、理性认识等修养活动,获得超越幸福度的幸福感受。知止而后有定,知足而能常乐。修养的主要内容就是真善美。因为,真善美可以使幸福追求者们在一定的幸福基础上产生最大化的幸福感,假恶丑则反之。在相同幸福度的条件下,一个人,要是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就必定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超越小我,拥有公心,承受,感恩,仁爱,奉献,乃是产生和增进幸福感的“复合维生素”。

【作者简介】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2

关键词:大学幸福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知,幸福危机逐渐成为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的热点,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其师生幸福感水平尤为受到关注。在经济改革的转型期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下,高校师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塑造健康和谐的大学幸福文化,提高师生幸福感,对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和谐校园建设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幸福文化的内涵

幸福,是基于对美好人生的追问,自古以来,就是专家学者孜孜不倦探求的对象。我国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善终正寝构成了幸福的五个要件。传统儒家幸福观强调德福一致,仁爱幸福,指出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对他人施与善心,幸福来自于帮助他人的回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找到幸福是一切行为的最后目的,所以是最高的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方程式”对幸福做了高度概括,即幸福=效用/欲望,效用越大,欲望越小,一个人的幸福感就越强。中国著名“幸福学”研究学者孙英指出:幸福是人生重要需求、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快乐的心理体验,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快乐的心里体验。

传承中国传统幸福感中关注道德与幸福的相互关系,综合中外专家的理论成果,幸福应该是人们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秉承真善美的品质所追求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高度满足感,它是每个人通过自己选择的行为方式体验不同生活价值的快乐感受。而幸福文化,则是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由意识、精神、物质等诸多方面所形成的综合。把幸福文化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就形成了高校幸福文化,它反映了高校师生在精神、制度、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幸福感所体现的整体状态。在国家改革发展的转型期,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文化冲撞和挤压着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因此塑造健康和谐的高校幸福文化成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幸福文化的价值取向

1.责任与追求。

大学幸福文化强调大学和大学人“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立足本职、尽心履责、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以及“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永恒主题。引导师生始终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和远大理想,始终把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幸福,甚至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献身精神的人,努力办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的大学,能带来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和心灵愉悦感的大学,不断深化大学和大学人的使命和责任自觉,让其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并成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2.感恩与知足。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总要组成元素,感恩思想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明显的断层,一直占主流的感恩文化日渐被鄙弃和遗忘。大学幸福文化必须肩负起弘扬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历史重任,倡导师生感恩与知足,树立起师生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对社会的热爱与奉献、对自然的亲近与保护、对集体的信赖与维护、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同事同学的坦诚与关爱,对生命的敬重与珍爱。大力弘扬与实践感恩文化,培养恒怀感恩之情、长揣感恩之心、永践施恩报恩之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3.尊重与宽容。

高校幸福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海纳百川”的学术民主精神,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营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术氛围,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鼓励师生自由探索、勇开新风。胡适先生曾讲:“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因此要引导学院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对话。

三、大学幸福文化的建设路径

1.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大学知识文化。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被引进大陆高校是近三十多年的事情,将幸福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并专门在学校开设幸福课,也是近十年的事情。包含幸福课在内的通识教育与现阶段高校出现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和实证主义教育观截然相反,它强调教化,即通过通识课程使师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它的目标是培养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全面发展、能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构建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文化。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3

然而“课堂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些名师的课同样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和值得思考的地方。笔者对名师虽敬仰但并不盲目崇拜,返校后,笔者对名师的课进行了大胆的挑战,在全校上了一堂习作研讨课。

笔者带回研讨的课是特级教师陈金龙执教的五年级的习作课:《幸福是什么》。笔者借鉴了陈老师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但仍觉得陈老师这堂课里有两个环节不是很精彩,决定挑战特级教师,对他的课做了大胆的改进和尝试。

陈老师教学第一个环节——“我一点儿也不幸福、不快乐”

师:“你觉得你生活得幸福吗?”

生:(都回答幸福)

师:你真的幸福吗?

生:真的幸福啊!

见“鱼儿”不上钩,于是,教师抛出一系列话题,如:“自己的学习压力、生活的不快乐、父母的唠叨”等等,教师对他们左引右牵,终于把学生们拉进了“悲惨世界”,然后,学生按教师的导语完成第一片断:“朋友,说实话,我一点儿也不幸福、不快乐!”……教师的这一阶段目标最终达成。

笔者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老师在课堂上也一再强调“要说实话”,可学生们哪来那么多不幸呢?有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只得跟着意思走,于是没有一个学生幸福、快乐。笔者觉得这样讲授剥夺了学生们快乐的权利,是一种很“残酷”的教学方法。

笔者的教学尝试——“我有时也不幸福、不快乐”

师:“你觉得你生活得幸福吗?”

生:(都回答幸福)

师:每个孩子都这么幸福,我真高兴。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不幸福、不快乐的时候呢?

生:纷纷回答:有因妈妈太唠叨的、有因作业太多的、有因被别人冤枉的、有因被爸妈禁止玩电脑的、有因朋友不守信用的……

在这样随心所欲的交流后,我让学生完成第一片断的练笔“朋友,说实话,我有时候也不幸福、不快乐!……”

笔者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其实我只是将陈老师上课的思路稍微转了一个弯,将基调定在“有时候不幸福、不快乐”,这样就比“一点儿不幸福、不快乐”来得更加真实、自然,更贴近生活实际,谁没有不幸福、不快乐的时候呢,这样讲授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了。

陈老师结尾环节的教学——“幸福是什么?”(授之以鱼)

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这三段话是我送给同学们的礼物。

大屏幕出示散文:《幸福是什么》,师朗诵。

师:如果你能写出比这更好的句子,就把它写出来作为结尾吧!如果不能,就改写,摘抄下来作为你的结尾。开始吧!

笔者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的这种做法只是授之以鱼。仅仅欣赏了几个习作片断,却没有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也没有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便让他们写或者摘抄,我觉得这种做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笔者的教学尝试——“幸福是什么?”(授之以渔)

师:孩子们,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想送给同学们一份珍贵的礼物,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散文:《幸福是什么》,师朗诵。

师:你觉得这些句子怎么样?(美)为什么写得这么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心去体会一下。

生:因为这些句子都是自己的生活感受。

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真实感受吗?说说看。

生交流:“幸福就是能美美地睡上一觉”“幸福就是每天能吃上妈妈可口的饭菜”“幸福就是帮助别人后听到的那一声甜美的谢谢”……

师:你还发现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师引导学生学习几段文字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等。

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比这更美的句子,开始吧!

笔者的思考:授学生以渔是每个老师应该做的。现实生活就是学生们习作的广阔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真实感受,体验生活,这样才能吐露真情。此外,教给学生们习作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将知识学以致用。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4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人类幸福思想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5-0126-04

交往作为人的存在形式和实践的重要形态,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因而也是影响人类幸福的基本因素。交往具有两种生存论意义,一种是指人与自然的交往。它基于人的生命自然存在的物质需求,反映人作为现实存在的自然属性,表现为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和主客关系。只有通过人与自然的交往,人才能够不断获得自然需求的满足,在自然生存层面上享受到幸福;一种是人与社会的交往。它基于人的生命社会存在的本质需求,反映人作为现实存在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联系、协调沟通之主体间性。正是通过交往的作用,人类的生存境域才得以不断地突破、拓展,人类才能成其为自在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生命活动的类存在者,不断地趋近于更高层次的幸福。马克思特别重视交往问题,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的交往与幸福生存的紧密关联,在马克思的理论架构中,其交往理论始终居于基础性地位。交往与幸福一直是他人类幸福思想中的重要主题。学术界一般比较注重从实践、劳动、异化、自由解放和共产主义等蕴含有交往活动及关系的范畴出发研究马克思幸福思想,尤其是在建设幸福中国的时代语境下,关于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生成语境、思想源流、发展轨迹、本体意蕴、精神实质、价值作用及其当代转换和逻辑演进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学者们却往往忽略其交往理论与人类幸福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丰富的生存论蕴含。本文拟明确立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其人类幸福思想的价值意义,透视马克思关于人的交往与人类幸福的生存论语境,揭示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力求展现出一个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的新思路,以见教于大家。

由于任何个人生存于世都离不开交往,因而交往也就成为理解全部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包括体察人类幸福的最基本的生存实践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我们深刻地认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第一,有利于直接地推论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那里,个人无论是与自然交往还是与社会交往,都是以类化的存在形式展开的,单个的孤立的人无法进行任何形式的交往活动,也无从获得真正的幸福。对此。恩格斯这样理解:“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这也就是说,个人的对己对人的真正的幸福,只有将自为和为他的目的结合,才能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实实在在地获得。现实的人的交往离不开人化的自然和属人的社会。人的类特性决定了交往总以类化的存在形式整体地映现人的现实生活及其生存的幸福状态。而马克思探讨幸福,正是从人的生存形式的社会本质出发,由个人幸福推导人类幸福,从而朝向全人类整体的幸福生存的。因此,通过马克思交往理论,可以更好地考察人类的现实生活及其整个生存实践,更便捷地进入到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深层境域,更为直接地推论出马克思的人类幸福思想。

第二,有利于借助切近生活的方式,解读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每个人都对他熟悉的事物判断得最好”。因此,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大多惯于而且善于从人们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切入,一层层地解蔽其现象存在的本质,建构他们精妙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也是马克思理论建构的重要特点。交往是人基本的存在形式和重要的实践形态,它最切近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因此,就像马克思从人们最常见、最熟视无睹的商品中揭示出剩余价值规律,洞察到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关系与矛盾冲突,建构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并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一样,他也特别注重从人们熟悉的交往生活出发,理解人类幸福,建构他的人类幸福思想体系。尽管他的人类幸福思想内隐于其各种形式、不同场合的交往话语之中,但这些交往话语,总能够最为有效地切近现实的人的生活,因此,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出发,研讨、解读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能够对其有一个更为切近生活的正确认知、理解和把握。

第三,有利于梳理、归集、整合、分析马克思经典交往话语,清晰呈现其人类幸福思想。从总体上来看.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关于幸福的思想看似既无系统的话语表达,又无集中的理论表述,但实则贯通于他的所有理论之中。无论是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研究中,还是在历史学、人类学研究中,他都极力阐扬现实的人的交往及其幸福,而透过他的交往理论,即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类幸福思想元素。他的交往理论以独特的话语风格,或理性地透析,或辛辣地讥讽,纵横捭阖,深刻地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的人的交往,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幸福异化现象,映射出他的人类幸福思想的本质。因此,梳理、归集、整合、分析马克思经典的交往话语,即可更为清晰呈现出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及其哲性智慧。

第四,有利于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的转换与衍扩。在当代,现实的人的交往语境变得日益复杂。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的濒发、多种资源的枯竭等等,使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交往变得愈来愈困难。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当代人不断遭遇到自然界各种形式的报复,其生存常常受到严重的威胁。幸福指数不断降低。这些都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人对自然单向度征服、索取的不当交往观念与态度;另一方面,知识信息的混杂、网络媒体的交错、交往工具和手段的发展等等,都促使善与恶的德性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同步进化.各种欺骗、陷阱、邪恶、不公等等充斥于现实的人的交往行为之中,学校、家庭、村落、社团诸交往共同体的交往环境、交往观念、交往方式、交往习俗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幸福感也极易变异、弱化。在这种日益复杂的交往情境中,许多有识之士对于如何通过交往使最大多数的人获得最大化的幸福,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展开积极的探索。而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出发,研究其人类幸福思想,更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实现有效的当代转换和衍扩,从而充分发挥其优化人们幸福理念、引领人们幸福生活等多重价值功能。

从马克思交往理论出发,研究他的人类幸福思想,需要寻找到他的交往理论与人类幸福思想内在的逻辑关联.而这种逻辑关联,可以从多方面予以考察。

第一,现实交往中的人――马克思交往理论视界中的幸福主体。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中所认定的幸福主体.不是虚无缥缈、主观臆造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上帝、神或者其他某种永恒、绝对、神秘的幻象存在物,不是无根基的脱离人的现实交往关系的抽象存在物,也不是依赖本能享受着宇宙自然恩惠的其他一切非人类的无意识存在物,而是并且仅仅只能是活生生的有意识的处于现实交往中的人。从生存论意义来看,现实交往中的人与人的现实幸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幸福感的生成,既是自在地依托于自然的,又是自为地超乎于自然的。一方面,人的幸福感的生成,与人的自然属性相关,人的幸福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幸福,体现了人与自然天然的交往关系:“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因此,现实中的人必定是自然界中的人,其生存及其幸福感的产生,不可能脱离自然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的幸福感的生成,更与人的社会属性相关。马克思论述现实交往中的人作为幸福主体的独特性,虽然是从人的自然交往与社会交往两个方面展开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他突出了人的社会交往与人的幸福的本质关联:“不论是生产本身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它们的真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在这里,马克思明确了人自身生产以及人的产品交换所体现的现实交往关系都是在类活动中进行的,具有自在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作为人的类精神的特质,这一特质,就是人们的社会活动与享受,显然,其中包括人们由此而感受到的幸福。正是这种社会活动与享受,以及基于社会活动与享受而产生的幸福感,才体现出人成其为人的本质的存在。马克思更进一步强调:“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这就是说,人总是在实现自身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他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的,而人的社会本质与他作为单个人的本质是同一的。换句话说,人实现自身的社会本质的活动.包括寻求幸福感受,都要在现实的社会交往关系中进行,并从其中生成出来。人的幸福感当然也离不开人的自然感官,“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作为幸福主体,其幸福感与现实的社会交往关系、与“以往全部世界历史”都是不可割裂的,正是在这种现实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人才有可能获得自由与解放,达到个体以致整体的幸福。

第二,“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马克思人类幸福思想的现实交往理念。马克思“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的人类幸福思想元素,是他从热衷于转变为反思宗教的过程中,基于对宗教虚幻性、欺骗性的批判和对人的现实生活及其交往关系的体察而形成的。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受基督教影响颇深,在《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和基督合为一体》一文中,马克思曾极为虔诚地歌颂自己对于宗教虚幻幸福的感受:“同基督结合为一体会使人得到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伊壁鸠鲁主义者在其肤浅的哲学中。比较深刻的思想家在知识的极其隐秘的深处企图获得而又无法获得的,这种快乐只有同基督并且通过基督同上帝结合在一起的天真无邪的童心,才能体会得到,这种快乐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崇高。”年轻的马克思一度沉醉于这种宗教狂热、虚幻的幸福快乐体验之中。然而,当马克思清楚地透视到宗教的本质,并且从宗教颠倒的世界观和虚幻、错乱的精神束缚中超脱出来的时候,他便转向于从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实践交往关系中关注、阐扬“人的现实的幸福”、“人民的现实的幸福”了。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人只有在现实的物质与精神交往中,才能寻找到真实的自我、体验本真的自我,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现实的幸福。正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及其交往关系的根基之上,马克思运用宗教批判的锐利思想武器揭示了宗教的虚幻性、欺骗性:“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他深刻地认识到幸福作为人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理感受。是随着现实的生存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他更关注的是在现实生存条件下的人的现实幸福,是现实交往中的人在其生存际遇中所生成的实实在在的幸福,而绝不是脱离现实的过往的幸福,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的幸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一的批判的胚芽。”这样,在对宗教冷峻的批判和深刻的剖析基础上,马克思寻找到了人的交往的现实性与人的现实的幸福之间的必然关联,确立了其人类幸福思想的现实交往理念。并且将“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的旗帜高扬起来。

第三,生存实践的交往――通往自由与解放的人类幸福之路。如何才能够实现人的幸福,通往人类幸福?马克思从生存实践的交往意义上阐扬了一条无产阶级以致全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幸福之路。从马克思实践的观点来看,交往应属于生存论意义上的一个实践的范畴,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因而也体现为真正的、社会的人的本质特征。生存实践的交往是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的,它根源于社会分工,以变革世界、改善生存环境为目的,促成了主体间沟通、渗透、制约、影响、协作、斗争等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而交往又是以人们在不同的分工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为前提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分工就不会有交往,更谈不上人的社会联系。”当社会分工将人们的活动分离为物质与精神的不同性质的劳动之后,社会交往也就会使这种分工链接起来,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群体力量。随着社会的变革以至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实践能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作为生存实践交往形式的劳动,其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能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生产劳动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从而消灭社会分工,实现个人对社会关系的自由占有。而一旦实现了个人对社会关系的自由占有,即是意味着生存实践中的人的交往真正成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行为,由此也就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达到人类幸福的理想境界。这种通过人类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的演进与推扩而形成的生存实践的交往,正是一条通往自由与解放的人类幸福之路。这种幸福的生成,显现为两种样态:一种是幸福生成的结果样态。它作为个人幸福以致整个人类幸福生成的某种静态的结果,既表现为不同历史形态之中不同的人们改造自身生存世界、改善所处生存环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也表现为同一历史形态之中不同的人们改造自身生存世界、改善所处生存环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另一种是幸福生成的过程样态。它作为个人幸福以至于整个人类幸福生成的动态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人们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实生活,改造自身生存世界、改善所处生存环境以谋取幸福的实践推进与延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境域中,马克思从生存实践的交往出发,在对这两种幸福生成样态予以考察的基础上构筑了其人类幸福思想体系。他透过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现象,揭示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幸福异化的种种结果样态,同时,也提出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所指示的正是一个朝向自由与解放的动态的人类幸福生成过程。

第四,“生产出完整的人”――财富“普遍的交换”的人类幸福价值。马克思还从交往的本真意义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异化的现象,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受到顶礼膜拜,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支配着人们生存实践的交往,其真实的价值功能却为各种横流的物欲所掩盖。他指出,财富真实的价值功能应该就是“生成出完整的人”从而生成现实的人的幸福:“所谓财富,倘使剥去资产阶级鄙陋的形式,除去那在普遍的交换里创造出来的普遍个人欲望、才能、娱乐、生产能力等等,还有什么呢?财富不就是充分发展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既要支配普通所说的自然,又要支配人类自身的那种自然么?不就是无限地发掘人类创造的天才,全面地发挥、也就是发挥人类一切方面的能力,发展到不能拿任何一种旧有尺度去衡量的那种地步么?不就是不在某个特殊方面再生产人.而要生产完整的人么?”在马克思看来,真实价值意义上的财富就是剥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形式、实现其本真的价值功能、体现人的自由自在的“普遍的交换”关系,以其最大化的价值作用方式满足人的幸福需求的财富,而不是作为一种异化的物质力量存在于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交往之中的财富。也只有这样的财富才能创造出个人的欲望、才能、娱乐以及生产能力;才能使人类充分发展其既支配普遍的自然又支配自身自然的能力;才能无限地发掘人类创造的天赋,发挥出其“一切方面的能力”,使人的发展达到“不能用任何旧有尺度去衡量的那种地步”,从而“生产出完整的人”。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完整的人”,也就是获得了真正自由与解放的人,就是臻于人类幸福理想境域的人。

第五,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幅人类幸福生存的美好图景。马克思的人类幸福思想,通过他所设想的理想化的交往形式――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与其交往理论实现了贯通。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是一种在克服以往一切自发往的基础上自觉建立起来的交往,它是以实现一切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作为幸福的理想目标的。马克思所倡导的最大幸福,并非仅仅是个人的解放和自由,而是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所以他的口号即“解放全人类”。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在阶级社会,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受到异化与束缚,只有少部分人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所有人都能够在解放与自由的条件下,实现其潜能的全面发展。恩格斯在预测未来社会的特征时对共产主义社会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条件下的人的自由发展进行了描述:“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但它确实是出现了。”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不是牺牲和妨碍别人的自由发展,反而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呈现出的是一幅人类幸福生存的美好图景,对于这个联合体所具有的交往环境条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热情洋溢地进行了诗意化、理想化的描绘:生产资料属于全民所有,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智慧和道德使自私的想法荡然无存;每个人都愿意而且可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从而创造大量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并按照需要获得物质和精神产品;劳动成了人类的第一需要.使人们的体力增强、能力发展,并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人和人之间除了和谐还是和谐。在这样的联合体内,人类成了自己的主人,一切人都获得了解放和充分自由的发展.而人的所有的交往都直指人类幸福的本质。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5

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就在课堂,师生应该幸福地处在课堂之中,追求幸福的课堂生活。课堂活动是师生生命不可重复的体验,课堂中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让课堂洋溢着幸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发展奠基,是我们教师应有的担当。结合江苏省高邮中学求真课堂的创建,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干预策略,努力让课堂成为通往幸福的“跑道”。

一、学情求真,幸福会敲门

“学情求真”要求教师能准确地预测学情,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学情,并根据学情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和进度。“吃不饱”与“吃不了”都难以让学生获得幸福感受,而“跳一跳,够得着”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因此,了解学情、科学预设、确定好教学起点就很关键,学情求真,才有可能实现“幸福来敲门”。

预习产生的最初学情状态,正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点。因此,我们要求在学生的预习中必须有自学目标、自学重点、自学指导、自学过程、学效测试等部分,教师高度重视学情研究,及时汇总整合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并作为课堂导学的依据。

如课堂提问,了解学情后,就能因材施问,突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从而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真正读懂学生“学”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教”,才能用心为学生营造民主愉悦课堂氛围。只有用幸福播种幸福的教师,才能塑造出懂得幸福、人格健全的学生。学生的问卷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具有乐观情怀、开阔胸襟的教师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带着幸福的心理和姿态走进课堂。

二、活动求真,幸福伴“我”行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高效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过程是通过多种交往方式使学习者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积极变化的过程。在以应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强制性的应试目标要求全班学生重复听讲和练习,导致一些学生长期学得累,学得苦,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幸福感。“活动求真”环节要求教师充分关注每个学生或每类学生的个性需求,搭建能让所有学生登攀的台阶,努力让学生肯学乐学、幸福学。

1.真情境中体验幸福。真情境努力建设好优美文明的教室环境,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生动自主的活动环境,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真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于课堂的真正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之乐,体验出课堂的幸福。学生的幸福不能直接通过教师对幸福的“说教”而授予,只能由学生通过求知过程自己去感受。换言之,学生的幸福不是教师通过对幸福内涵的讲解而产生的,而是学生在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的“动”环境和课堂内外文化的“静”环境中体察出来的,师生用独特而鲜活的体验共同构建幸福的生命课堂。学校刚建成的“省物理课程基地”,融物理文化“静”环境和物理实验“动”环境于一体。学生每次走进“基地”,物理学家的追求科学的精神和睿智像春风一样拍面而来,他们在课堂里的“物理难学”心理一扫而光;“苦思冥想”的纠结在手脑并用的实验中化为乌有!收获的幸福写在了脸上。

2.真兴趣中发现幸福。在学习过程中,幸福与兴趣是密不可分的,能引起兴趣的情景,往往能从中发现幸福,反之亦然。真兴趣不是图表面热闹,而是重在科学激发,当学生感到有兴趣,学习也就有了幸福感,就更能够努力去学,经过努力获得成功,又发现了新的幸福……因此,在教学激趣时,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要在实践活动中引发兴趣;要用学科内在逻辑美维持兴趣;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兴趣,将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一些容易激活的兴趣点很值得关注,如学生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学生抱有期望心理的事,能给学生带来愉悦感的事,难度适中的教学流程等。在教学中避免造成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和饱足感,不断挖掘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被动学习才能变成主动学习,“苦学”才能变成“乐学”,而“乐学”应作为红线贯穿课堂始终。

3.真问题中理解幸福。课堂中的假问题主要有:抽象空洞、使学生陷入浮泛的问题;满堂发问、使学生陷入形式主义的问题;为设疑而设疑、使学生陷入浅层思维的问题;单调直露、只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等。真问题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级:知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做到问题逻辑结构严密,不断优化问题情境、提问策略、提问方式,倡导诱导式提问、激疑式提问、比较式提问、辐射式提问、牵筋动骨式提问、追踪式提问等。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手“活”起来,脑“动”起来,深度参与到教与学活动,在发现和解决真问题中,认识到勤奋的可贵,思维的奇妙,成功的快乐,进而理解问题是呼唤学习幸福的真谛,促使学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地从乐于学习走向善于学习,走向学会学习的成功。思维通常是从动作开始的。高中数学课程中“圆锥曲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们给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一套教具,先让学生动手用教具画出曲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问题,这些从学生内心发出一个个“真问题”,构建成一组“问题连续体”,让学生互动讨论。不难发现学生在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中,激情四溢,获得真知的幸福不断溢于言表。

4.真探究中创造幸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探求事物的性质、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对合乎自己逻辑的各种东西生成体验。学校“求真课堂”的探究性学习内涵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方案――互动探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根据不同目的,又分为发现型探究(即发现事物的特点、性质和规律等方面的探究活动)、应用型探究(即为解决各类应用性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表达型探究(即为表达抽象的观念或描述复杂的事物而创造形式化表达方式的探究活动)、训练型探究(即为培养某种技能而进行的探究活动)等。学生的幸福感不仅体现在感官的愉悦、人际交往的享受,更体现在探究过程的乐趣和创新灵感的兴奋上。在教学中,我们可创设探究性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新知中体验幸福,引发“自我效能感”。如,有时提出一道思路特殊的问题,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后,突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之感;有时提出一个“似是而非”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辩论,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辩才;有时出一道方法开放的数理题或文体不限的材料作文题,展开解法或创作比赛,让学生享受竞争的,等等。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产生的创新性的学习成果,提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带来的幸福感一定是十分强烈的,对后续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必将是给力的。如此良性循环,反复强化,会逐步孕育出积极、高尚和稳定的思想情操与价值取向,从而真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

5.真评价中强化幸福。积极的评价是撬动幸福感的有力杠杆,课堂评价不是由教师包办一切,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行的。真诚的、衷心的评价,才是最有效果的,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从细微处看出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尤其是看出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努力成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及时准确地给予表扬。表扬要恰当,否定要中肯,多发现闪光点,多看到进步,多鼓励,让学生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教学相长,民主合作,其乐融融,把课堂打造成幸福的乐园,让学生的幸福感在真评价中不断得到强化。

平时的阶段性检测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是对学生进行真评价的重要环节,也是能否真正给学生、家长和教师带来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从辩证的角度讲,考得太易或太难或太假(陈题太多)都是不让人幸福的。为此,我们首先要求教师弄清前者是过程性评价而后是相对的终结性评价的性质。为了达到真和准的效果,在编制试卷前,一定先拟出评价细目表。各学科、学段的评价细目表,都充分考虑学科个性、学生的认知特点、基础和能力等要素,着力体现过程诊断、目标达成和未来发展的效能。设置试题时,要求教师坚持原创和改编相结合原则,准确把握各题目的评价功能(难度、信度和知识、能力、素质的价值指向等)。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各学段学生知识到位和能力到位往往是不同步,一般是后者滞于前者,故此命题时,教师十分关注知识和能力评价尺度。这样会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考试后的幸福感,铸就学生的成功。

三、评课求真,幸福花常开

学生能否幸福地“学”取决于教师能否幸福地“教”,这是我们这一课题研究的核心目标和追求的最高境界。为此,学校在课堂评价的“求真”平台中插上以学定教的幸福之花。我们将“环境和谐度”“学情把握度”“学生参与度”“问题独思度”“互动效益度”“资源支持度”“检测达成度”作为教学评议标准,并在这七项一级指标下分别设立二级指标,其中,“环境和谐度”包括了场境、情境、心境三项;“学情把握度”包括适合、适度、适应,“学生参与度”包括肯学、好学、乐学,“问题独思度”包括广思、深思、会思,“互动效益度”包括自动、互动、策动,“资源支持度”包括精心、精致、精当,“检测达成度”包括状态、质态、常态。通过对七个维度共21项二级指标的分别评价,最终得出综合评价。这样的评课标准,突出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室精神环境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提升学生幸福感方面开拓了广阔空间。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间的听课评课和议课都有了明确的抓手,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对课堂幸福感的高度重视和具体落实。

近年来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发现,学校无论是被名校录取的学生,还是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对课堂的满意度都在不断提高,一些同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之所以能不断进步,能苦中寻乐,以苦为乐,最终将挫折、艰辛酿成了美酒,正是因为难忘的课堂给了他们动力、信心和坚韧,在课堂中获得的幸福感、形成的幸福观不仅让他们更好地度过了高中三年时光,还将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更加奋然前行。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幸福;经济;幸福指数

一. 始终高扬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理念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作为革命、建设、改革和执政的根本目标,带领全体人民一步一步地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走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化道路。但要看到,当下中国,要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必须继续做好增进人民福祉这篇执政大文章。党的十将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郑重地摆在了全党面前。

二. 切实增进政府对人民幸福的责任

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他在与网友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由此可见,着力提升国民幸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施政目标和新抓手。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通过自我加压、自我提醒,切实将增进人民福祉、提升国民幸福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的最大追求,把增进国民幸福作为构建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把政府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工具,切实承担起为民造福的职责,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三. 努力促进科学发展

构建幸福大厦,要靠物质财富奠基。增进人民幸福,第一要务依然是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国民幸福指数提升与GDP的增长密切相关。尽管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显著改善,通过经济增长改善国民收入,仍是提高人们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看到,当下经济增长方式、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保障架构弱化了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的有效转化。我们必须直面这一现实,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让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惠民富民上。

四. 切实改善公共服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十二五”规划》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真正使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可衡量、可评价,着力解决好社会发展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的新期盼。

五. 着力建设精神家园

要按照党的十的部署,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通过加强全社会道德教育、建设和治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同时,要高度关注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消费问题。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人不再是物的奴隶,人们能够把更多的闲暇用来进行文化消费。为此,要着力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进人民幸福生活的深刻思想内涵,通过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为幸福注入不竭的源泉。

六.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安全保障

要增进人民幸福,必须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方针,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真正把和谐社会建设贯彻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让和谐社会的成果惠及每个公民,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同时,要切实加强公共安全有效保障,不断提升国民福祉。没有安全的屏障,安宁的环境,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已有的幸福也将毁之一旦。

七. 扩大国民参与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外,还有自由平等参与的政治需求。只有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的权益,人们才会有生活的幸福感。一定要创造条件,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经济事务,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感到更加幸福。

八. 建设生态文明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与对生态环境的全面需求不可分离。生态环境需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必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环境需求。

九. 调适社会心态

经济学家认为,财富的收入的增加所形成的幸福感的边际产出存在临界点,在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就可能出现幸福递减。研究发现,人在积极幸福的情况下,更易发挥创造思想,有积极幸福心绪的人才更有创意和思路。只有继续追加非财富因素的投入,才可能使幸福继续增长。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社会心理问题。中国自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大关后,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自身身份的焦虑,对自我价值、社会声誉、社会地位提升的关注。如何创建良好的社会心态,并使之理性和谐,亟待加以破解。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人民日报2011年2月22日第11版.

[2]朱明国:《谈谈幸福》,人民日报2011年5月17日第14版.

[3]瞭望周刊:《幸福,如何成为施政关键词》,2012年11月11日.

[4]姜贇:《“幸福感”:发展中凸显人的分量》,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第4版.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7

论文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幸福感;兴趣;价值观;心态

幸福,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追求幸福也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作为研究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在外界乍一看来,这一群体有知识、有文化,年轻、充满活力,他们一定是很幸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少针对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表明,他们的幸福感并不高,一般处于中等水平,有的还甚至显著低于城市居民。那作为学历教育最高层次的博士研究生的情况是否会好些呢?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不过,稍作理性分析不难发现,博士研究生的幸福感并不会比硕士研究生高。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一群体的年龄一般较大,他们不仅面临着比硕士生大得多的科研和就业等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要妥善处理好恋爱、婚姻和家庭等方面关系的现实问题。此外,通过一些媒体报道、日常交流访谈等途径也发现,博士研究生自身所表露出来的幸福感确实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不少博士研究生明确说自己并不感到幸福。那么,为什么这一群体自身体会的幸福感与外界的想法会有如此大的偏差呢?

为了探寻这一答案,本文试图从幸福感这一切入点入手,对博士研究生群体幸福感不高的原因做深入剖析,并对如何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一、什么是幸福感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包括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PWB)两种。由于本文所讨论的都是主观幸福感,故文中所涉及的幸福感都是指这一概念,它是一个人稳定的、持续的幸福感觉,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对自己的生命质量的评价,是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前述博士研究生“自身所表露出来的”、“自身体会的”幸福感都是指这一含义。

二、为什么博士研究生群体的幸福感不高

随着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中国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合作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甚至工作多年的在职人士纷纷走上了攻读博士学位这条荆棘与光环并存的道路。然而,正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博士研究生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困难与挑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具体而言,导致博士研究生群体幸福感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读博动机存在偏差

博士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其目的是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从事科学研究的高端人才。很显然,这一定位决定了博士研究生的职业理想应当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奥秘、追求人类社会的永恒真理应当成为博士研究生发自内心的幸福感的源泉。然而,十分遗憾的是,不少博士研究生的读博动机存在了偏差,他们在并没有真正搞清“读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一点时便匆匆踏上了读博这条路。他们中有的是迫于就业压力而读博,有的是随波逐流而读博,有的是为了镀金而读博,有的是为了虚荣而读博,有的是为了将来能谋取一份好工作而读博,有的是为了职称、职务的晋升而读博,有的是为读博而读博……所有这些读博动机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出自外在的某些原因、或为达到某些外在的目的而读博,而无一是发自内心的对科研的渴求而读博。

其实正确的读博动机应当是出于对专业发自内心的兴趣,出于渴望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并为此甘愿奉献一生。这不是唱高调,不是言不由衷,读博必须要有这样单纯的动机,并且要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才能静下心来。现如今,外界纷扰太多、诱惑太大,如果没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甘于寂寞的决心和勇气,是做不出什么出色的研究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排斥博士研究生高强度研究之余的适当放松。积极向上的娱乐、锻炼是必要的,适度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也是可以的,但决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在科研工作以外花费过多的时间。

不可否认,这样的一种读博过程是极为艰辛的,它需要博士研究生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然而,一旦他们揭开了某一未知领域的科学奥秘,发现了某一未知领域的科学规律时,那种喜悦、幸福也必然是任何其他人所体会不到的,这当然也正是正确读博动机给他们带来的,而非外在读博动机所能给予他们的。这种成功的喜悦、幸福是一种高层次、深层次的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不难想象,那些读博动机存在偏差的博士研究生被迫无奈地从事着主观上并不喜欢、或者不很喜欢的研究,是很难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就的,因而也是无法体味到真正的幸福的。

2.经济压力日益增大

博士研究生群体年龄普遍较大,他们大多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只有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等有限的收入来源。这些收入一般仅够维持博士研究生简单的日常生活开销,稍微奢侈一点的消费便有可能给其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已经结婚生子的博士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更是可想而知。即使没有成家的博士研究生一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恋爱的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此外,当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飞速上涨,房价的持续飙升等都大大超出了博士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加剧了他们对未来生存条件的压力感。在这种情形下,为了缓解经济压力,这些博士生都普遍不太好意思向家人伸手,一般的做法便是通过做兼职等来赚取一定的生活费。不过,这种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兼职上是极不值得的。因为博士阶段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加之论文进展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即使不做兼职对完成论文都有很大难度,因此兼职工作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为之。

前已述及,跟踪学术前沿、潜心研究是博士研究生的本职工作,也是博士研究生的意义之所在、幸福之源泉。然而经济的拮据使得他们普遍感到囊中羞涩,加之科研的压力、兼职与否的矛盾等,这些都令他们难以奢谈幸福。很容易设想,如果博士研究生的经济状况稍有改善,不至太过为基本的生活而烦恼,他们的幸福感便会有很大提高。同时,作为良性循环,这也会大大促进他们的科研工作。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提高了博士研究生的奖学金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存压力,普遍反响较好,很多博士研究生也不再出去兼职了。不过,高校的奖学金奖励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从而进一步创造让博士研究生安心科研的环境,以促使他们的幸福感得以进一步提升。

3.浮躁心理较为突出

当今社会浮躁、功利之风盛行,这些不良风气日渐潜蚀着本该纯净的高校校园。高校,这一神圣的科学殿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在这一环境中的广大博士研究生如果自控力不强的话,将很难抵御这些不良风气的侵蚀。遗憾的是,这些现象已初见端倪。比如,一些博士研究生做出了剽窃、抄袭、编造数据等违背科研工作者基本职业道德的事情;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正当的攀比心理严重,不是对科学心存敬畏,而是对权力、金钱盲目崇拜;一些博士研究生做事目的性太强,投机取巧心理严重;一些博士研究生意志力不够坚定,经受不起任何挫折的打击……所有这些都是博士研究生的浮躁心理所致。他们把研究当作一个达到某个其他目的手段,而非把它当作一种追求、一种享受。这其实严重异化了科学的内涵,歪曲了科学的本来面目。这种不是发自内心渴求而从事科研的博士研究生注定不能在研究中享受到真正的幸福。他们在浮躁心理支配下获得的所谓幸福充其量也仅是世俗意义上的、肤浅的幸福。

实际上,幸福更应该是一种过程体验,一种在平静心态下在追求真理时的过程体验。过分注重结果反而感受不到、更享受不到应有的幸福,即使得到了,这种幸福也是很短暂的。相反,一个戒除了浮躁心理的博士研究生,无论探求真理的征程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他定能勇于面对;无论世俗的观念有多深入人心,他也定能坦然直面、一笑了之。真正的幸福也必将在这种执着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诠释。

三、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群体的幸福感

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博士研究生在读博动机、经济条件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导致他们的幸福感不太高。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供这些博士研究生们进行参考。

1.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博士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都是各个专业领域的最前沿,其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是最深奥的。因此,没有对所学专业的浓厚兴趣,很难想象一名博士研究生能在该专业领域有何作为。古今中外无数科学家、无数学者的成功均证明了一点,即他们所从事的研究都是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有了兴趣,就有了研究的动力,就有了不断求知的渴望。在兴趣驱使下从事的研究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行为;也只有在兴趣驱使下的研究才能使研究者真正体会到研究所带来的幸福与乐趣,即使再苦再累也感到无所谓。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如果自小就对现在所从事的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那真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不过这是非常难得的。大多数人都是在以后长期的学习、工作中逐渐选择了现在的专业。这些专业如果是其感兴趣的,那也很值得欣慰;如果不感兴趣,那既然已经选择了,就必须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兴趣是可以激发和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当抓住宝贵的时间,对自己从事的专业刻苦钻研,努力寻找创新点、寻求突破点,在研究的过程中体验研究带来的幸福,并使这种幸福感成为自己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的源泉。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兴趣促使研究、研究产生幸福感、幸福感触发兴趣的良性循环一定能够形成。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什么是衡量博士研究生成功的标准?博士研究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每一位博士生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便越成功,也越有幸福感。不少博士研究生也持有此观点,并抱着实现这一目标而来读博。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前面的分析表明,博士研究生因经济压力较大而导致幸福感不高,但当学校的奖学金标准有所提高时,其幸福感也随之提高,这看似说明金钱与幸福感总是成正比的。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对于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的贫困群体,金钱与幸福感能成正比;但当物质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金钱与幸福感的这种相关性并不强。此时,金钱只是获得幸福感的必要条件,金钱以外的精神因素往往更能导致人的幸福感。这便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即如果高校奖学金标准提高到让博士研究生不为基本的物质生活所困时,他们在进行研究时的幸福感应该是较高的;但如果将这种标准提高到让博士研究生都能过上相当富足的生活时,一方面国家的财力可能暂时不允许,另一方面它也不一定能使博士研究生的幸福感得以相应的大幅提高。

因此,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功和幸福与否都不应以金钱来衡量。真正的幸福,是在基本生活条件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在工作中享受科研带来的乐趣。这种乐趣和幸福是最纯粹的、最持久的,也是最有意义的。相应的,拥有幸福感的科研也定能收获成功。相反,如果博士研究生整天沉溺于对金钱盲目崇拜的欲望中不能自拔,把神圣的科研工作异化为谋取财富的重要手段,必将在物欲的漩涡中迷失自我,从而丧失一名科研工作者对科学无限追求的基本准则。可以想见,这种状态对其是既无成功,也是毫无幸福感而言的。

3.保持宁静的心态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伦理学等角度研究了心态与幸福的关系,指出幸福是一种心态,安详心态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人生最高的幸福是持久的内心宁静。亚里士多德认为,思辨活动是人的最大幸福。这种幸福,其实就是看淡名誉、财富及权力等而去专心追求真理,它的获得是要以保持宁静的心态为前提的。老子把人生的幸福看成是一个效法自然的过程,提倡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追求人的精神愉悦和自由,[这也是在说明宁静心态对于幸福人生的重要性。博士研究生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且极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拥有一个宁静的心态尤为重要。

保持宁静的心态,可以看淡成败。成功和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人能永远成功,而从未失败过,关键是要正确面对成败。成功时不沾沾自喜,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以防乐极生悲;失败时,充满信心、满怀希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度过暂时的困境,等待转机时刻的到来。有了这样的心态,内心必定是超然的,也必定是幸福的。

保持宁静的心态,可以看淡财富,远离浮躁。金钱不是不重要,但过于看重金钱会使人性的贪婪无限膨胀,把人生的意义扭曲为仅是对金钱的占有,故而难以享受真正有意义的人生追求所带来的幸福。浮躁心理驱使下,人容易急功近利,容易为外物所羁绊,从而无法安心本职,也更谈不上感受幸福。

当然,强调宁静的心态,并不是要求博士研究生碌碌无为、消极不为或消极不进取。相反,是要求博士研究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老子所倡导的清净无为的思想为准绳,立足“无为”,实现“无不为”,从而体验“有所为”所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真实的幸福作文篇8

论文关键词 民生 富民 惠民 安民 和谐幸福之城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共识。扬州是在全国比较早地提出要建设“幸福扬州”的城市,在“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等方面探寻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江都区站在“十二五”发展的起点上,呼应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总体要求,也提出了把江都建设成为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和谐幸福之城的目标任务。从“温饱民生”到“幸福民生”,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提升,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日益凸显。

一、从温饱到小康——江都区民生福祉逐年改善

近几年来,江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一系列富民惠民为民的举措,在民生工程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充分感知小康。同年,经江苏省全面小康考核部门综合评审,一致认定江都总体上全面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值。2009年,由新华网《瞭望东方周刊》和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江都更被评为十大最具幸福感县级市,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当选的县级市,江都市民在民生福祉的逐年改善中体验着由温饱到小康到幸福的转变升级。

(一)“富民”工程让市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无论是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创建和谐幸福之城,夯实物质基础是根本,只有提高人民的收入、想法设法让农民增收,才能从源头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生活富裕不是和谐幸福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有钱人不一定是幸福的(比如经济特区深圳被称为最不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但生活潦倒、食不果腹的人肯定不是幸福的。因此区委、区政府从2004年起提出“把加快富民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以富民优先为抓手,全力推进创业富民、就业富民、帮扶富民等各项民生工程,人民生活质量逐年提高。近些年来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和谐、关注发展,把富民惠民为民作为打造和谐社会的核心环节,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通过近几年来富民工程的大力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都以14%左右的比例递增,同2000年相比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即将达到2万。人民群众在“钱袋子”逐年鼓起来的情景下感受着小康,感受着和谐幸福。

(二)“惠民”工程让市民的腰杆子挺起来

构建和谐幸福之城,千方百计使人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是一方面,更要想方设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衣食无忧,这就要更加注重解决住房、医疗、教育这些关系老百姓基本生存、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不断提升“五有”水平,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为此,近几年来,以普惠百姓为目标,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手,逐步制定和完善了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在民生改善中充分享受小康,体悟幸福。

自2004年起通过采集岗位、举办市场、落实政策、服务推进等措施,启动实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去年全年实现就业9000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由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到2002年加大扶贫解困力度再到2007年关注民生,纾解民困,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截至到2011年底城乡低保基本现应保尽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自然增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十一五”时期比“十五”期末净增94%、58%。

实践证明,有了收入来源和各项社会保障措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就会逐年递增。有了闲钱百姓才有底气,腰杆自然也就挺起来了,有了保障才能有余力去追求品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三)“安民”工程让市民的小日子美起来

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体验,古今中外无数专家学者试图为“幸福”下定义,然而似乎都不能全面地去诠释它,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幸福是个人对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满足的程度。因此构建和谐幸福之城光有人民生活富裕是不够的,还要让百姓精神生活富足。安民才能乐民,安居方能乐业。近些年来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定和谐的人文环境,不断加快发展城乡文化事业,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打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平安江都”“法治江都”的名号在全国打响,民众安全感倍增,社会和谐指数不断上升;打造民主的参政环境,不断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居民积极参加社区选举,各项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二、建设和谐幸福之城的理论分析

由最早的“温饱民生”、“解困民生”,解决的是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问题,力求惠及最大多数百姓;再到近年来提出的“和谐民生”、“幸福民生”,让每个人共创和谐社会、共谋幸福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其中蕴含的是我们党和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提升。“和谐民生”、“幸福民生”就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创新富民惠民举措,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社会和谐度,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建设“和谐幸福之城”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高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一个幸福、和谐、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更加注重发展指标与幸福指数的同步提升。建设“和谐幸福之城”就是要将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提高城市的幸福指数”上来,这是对多年来改善民生工作的发展和提升,是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体现。

建设“和谐幸福之城”是对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目的决定手段和方式,只有将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足作为施政的根本目的,才能从正当的途径上去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幸福之城”需要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统筹起来,既注重发展增速更注重对市民的人文关怀,既注重经济总量更注重市民的内心感受,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富足,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

三、建设和谐幸福之城的思考

(一)水桶理论——“边缘人”的幸福才是真幸福

所谓“水桶理论”说的是: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可以推论得出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同样的理论可以类比到我们和谐幸福之城的建设中来,只有所有人都感受到和谐幸福,这个城市才可能被称为“幸福城市”,这里的短板可以姑且称为“边缘人”。本文所指的“边缘人”并不是那些个别的精神上的先行者,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信念,通过自己世俗生活的涅盘,从而升华了整个人类文明的人(比如尼采、康德),而是指我们现实生活中暂时脱离主流社会群体方式的人,他们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比如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只有当处于社会最边缘的人群感到幸福了,这个社会才能算是真正幸福了,而要让社会最边缘的人感到幸福,首先要满足就业需求。“和谐幸福之城”的市民是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足的群体,因此安居乐业,老百姓身体健康是最基本的要素。许多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他们需要的不是施舍,而是自力更生的机会,幸福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成功满足的喜悦。例如一些由于企业改制而成为社会边缘群体的下岗职工,只拿了一点补贴,只要经过很好的组织,就可以让他们重新回到社会的主流,拥有自信和幸福感。

(二)声东击西——降低痛苦指数以提高幸福指数

许多城市在提出“幸福民生”,建设幸福城市的同时,总是顺带提出要通过各项举措提升幸福指数,然而幸福更大程度上源自人的主观体验,幸福指数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就真的同步提高了吗?而且幸福是否可以量化为幸福指数呢?这些都是我们在建设和谐幸福城市的过程所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建设和谐幸福之城时不妨先放开幸福指数一说,反其道而行之,从幸福指数的反面——痛苦指数入手去思考问题。我们不能保证实施一项举措后市民都普遍能够感到幸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降低百姓的痛苦指数,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问卷等多渠道了解把握百姓的痛苦源于哪里,想法设法去减少这些苦楚,从客观上去减低痛苦,虽然不能保障人民都能达到幸福,但至少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度。从痛苦指数入手去提高幸福指数何尝不是改善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呢?

在现实生活中,增长不等于增收、富裕不等于幸福、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的现象依然存在,人们幸福感的提升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完全对应,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城乡环境质量、创新创业条件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这些都可能是人们痛苦或者困扰的根源。我们只有准确把握民情实际,认真解决困扰老百姓的问题,痛苦减少了,幸福才会真正写进人民群众的心里。因此,建设和谐幸福之城,必须从影响城乡人民群众幸福感的薄弱环节抓起,从改善民生、加快民富、促进和谐等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不断满足不同群体的幸福需求,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三)长效机制——和谐幸福民生与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挂钩

如何将“幸福指数”具体化,这就需要讨论一下“幸福指数”考核的问题。要构建长效机制,就要探索将“幸福指数”与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相挂钩,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干部更加重视民生,不断增加对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的投入,以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把事关百姓幸福和福利的民生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彰显着发展理念从GDP本位向“民生本位”的转型。

上一篇:我的兴趣爱好作文范文 下一篇:写一封信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