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6:25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1

时值汛期,降雨频繁,雨量较大,塘溪镇背靠山区的地理环境易发各类地质灾害。为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在主汛期前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造良好安全环境,塘溪镇扎实开展地质隐患点巡查防治工作,三举措筑牢地质灾害防护网。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安全知识。通过微信群和手机短信推送、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各村地质灾害巡查员培训会议、周二夜雪入户宣传、开展灾害点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宣讲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控知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安全意识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落实监测制度。对辖区内的公路上下、河沟两旁、山体、边坡治理点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能够整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尽快落实隐患整治,对不能立刻落实的隐患整治点,落实专人监测监管,及时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组织灾害点群众撤离。巡查员在常态巡查的基础上,深入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与风险防范区,并与村级群测群防员保持联络,及时发现隐蔽性强、危害程度大的隐患点,及时报告危情。目前,共设立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8处。

三是建立应急队伍,强化物资储备。建立抢险救灾队伍,加强应急抢险技能培训,开展镇村应急演练4次,不断提升应急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和救灾能力。全面盘点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库,做好物资登记,对于缺少的物资,迅速进行补充,做好抗大涝、抢大险准备。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

(一)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浙江省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初步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的防震减灾现代化事业发展框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1.防震减灾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形成。新建、扩建地震监测台站70余个,浙江省地震监测台站达到150个,基本实现观测手段全覆盖。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试点建设4个简易震感台网,安装地震烈度仪、震感仪300余套。建立健全省级、市县或台站等分级节点组成的网络基础设施,地震监测数据实现50%的专线传输。海洋地震监测工作逐步开展,基于空间、地面以及地下观测的多维地震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初步建立地震台站监测运维一体化平台,嘉兴示范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综合平台、热力图大震应急辅助服务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平台成效初现,防震减灾数字化架构初步形成。防震减灾社会阵地建设全面推进,创建部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01个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56个,创建和完善省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7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2.防震减灾基础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地震速报服务时效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2.0级以上地震2分钟自动速报。地震异常识别能力和震后趋势研判水平进一步提高,对2017年磐安3.5级、临安4.2级、2019年海曙2.8级地震的震后趋势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判断。累计完成治理城镇危旧住宅19717幢、1289.5万平方米,共排查农村房屋912.8万户,鉴定为危房20.3万户,整治17.5万户,完成400余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有效降低了地震灾害风险。完成断层活动性普查示范工程等基础工作,开展嘉兴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对策与应用等试点项目,实施3个地震小区划和96个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灾害风险家底逐步摸清。编制完成浙江省地震应急综合地图集,灾情获取和震后评估的效率及精度显著提高。

3.防震减灾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有效实施,有效处置磐安3.5级、临安4.2级等一批域内有影响地震事件。全面实施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取消不设防地区,开展浙江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稳步提升。修订《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废止《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制定修订16件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权责清单,建立并落实负面清单配套制度,率先在全国建立地震安全性评价信用管理制度。推动落实防震减灾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实施防震减灾“互联网+监管”全覆盖。

4.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高效运转。建立地震信息制度与宣传协调机制。出台《浙江省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活动,利用国家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段,集中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组织地震避险演练2.5万余场,发放宣传资料超500万份,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数超千万,创作《十年川行》《牛牛和妞妞》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精品。强化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培训,支持和服务志愿者地震应急救援培训,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社会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得到提升。

取得成效和进步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地震基本业务能力仍显不足。测震站点难以满足地震预警、非天然地震监测需要,海域地震监测水平不高。二是防震减灾数字化水平整体偏低。防震减灾业务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不够,地震台站信息化和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防震减灾数字化应用场景较少,地震数据未能完全转化为数据资源。三是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力量分散,基层防震减灾力量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整体格局尚未形成,风险水平不清、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四是防震减灾科技创新能力滞后。浙江省地震核心基础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匮乏,防震减灾科研团队、创新平台、科学装置和实验仪器较少,高质量科研产出不足,技术型、知识型和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防震减灾产业尚未完全融入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体系。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浙江省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必须对接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发展需求,准确抓住发展机遇,扎实高效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1.“大安全”理念对防震减灾事业提出新定位。就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闭环管控,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安全格局中全新谋划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新定位,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地震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地震安全保障水平提升。

2.“大应急”体系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新担当。随着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重构式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格局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防震减灾工作需要主动融入和全面服务应急管理体系。

3.“大发展”背景对防震减灾服务提出新要求。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都提出高级化要求。新型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美丽乡村等新发展行动的实施推进,呼唤更加安全可靠、人本实用的防震减灾服务新形态、产品新模式,地震监测预警、地震断层探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等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需要。

4.“大数据”时代对防震减灾转型提出新方向。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牵引各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速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据资源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全面加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要把握数字化改革脉搏,通过数字赋能和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开辟新方向,加速推进防震减灾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等重要论述,深入践行关于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数字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谋划现代化建设,以融合发展凝聚核心竞争力,夯实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增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科技信息支撑,实现整体智治,全面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重要窗口”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强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和切入点,推动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事业新活力。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凝聚发展新动能。

坚持系统观念、共治共享。以系统思维谋划防震减灾新发展格局,形成省市县协同、部门协力、社会协作的工作“一盘棋”。推进防震减灾与应急管理融合发展,实现基础资源的集约共享。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监测预报预警、灾害风险防治、公共服务和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地震基本业务效能大幅提升,精密智控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基于“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省市县防震减灾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基本建成防震减灾数字化运行体系,防震减灾数字化应用实现全覆盖,整体智治水平大幅提升。

——基本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升级全面完成,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区地震预警信息实现震后秒级,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更加精准。防震减灾基础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大幅提升。

——风险防治体系更加完善。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基本查清,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及风险防治的全流程地震灾害空间治理体系全面建成,精密智控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数智化水平和社会参与度大幅提升,震后应急服务产品实现高效生成和精准推送。

“十四五”主要量化指标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重点地区1.0级,近海海域2.5级

地震速报时效

陆域及重点海域地震实现1分钟左右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5—10分钟烈度速报;爆破等非天然地震事件基本参数实现分钟级速报

地震预警信息时效

重点地区震后秒级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新建建筑物抗震设防达标率

城市100%,农村70%

区域地震断层普查完成量

18条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完成量

100%(占建成区面积比例)

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覆盖面积

100%(占陆域面积比例)

公共服务水平

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的比例

18%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数智化防震减灾基础设施

1.推进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升级。优化浙江省测震站网、地球物理观测站网、专用地震台网建设,提升重点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球物理参数获取能力。强化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推动地震监测站网升级换代,增强近海海域地震监测能力,提升非天然地震事件监测能力,形成重点地区地震灾害危险源监测能力和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推进地震监测站网设备管理、运行监控、维修维护、运行质量评价等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利用浙江省应急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等,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推动核电站、跨海大桥、水库大坝、超高超限建筑和生命线工程等重特大基础设施布设震动感知仪器,动态监测和实时感知重特大工程运行中的震动状态,构建重大工程震动感知监测网。

2.建设防震减灾数字化应用体系。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推进台网现代化、数据资源化、应用云端化、服务智能化,整合地震存量数据资源,建设统一高效的地震数据资源库和智慧服务应用平台,构建地震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地震数据治理科学化。构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服务、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保障、防震减灾科普等数字化应用模块,推进地上承灾体震动响应和地震构造等数字场景建设,形成智能化监测一张网、地震灾害风险一张图、地震服务应急保障一平台和防震减灾科普一个馆的“四个一”数字化场景体系。

(二)构建“三全一重”风险防治体系

1.构建全流程地震灾害空间治理体系。实施地震灾害风险清单式管理,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管控机制建设。构建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及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的全流程地震灾害空间治理体系,推动地震安全专项场景纳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实施浙江省区域地震断层普查,参与第六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编制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

2.完善全链条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完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清单,规范公共服务内容和程序,建设集约高效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基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咨询、地震应急演练指导和地震科普宣传等数据和技术服务为主的常态减灾服务体系。推进地震风险和概率预测预报的应用,提升地震长中短期预测产品应用服务水平。发展面向新媒体的地震服务信息传播技术,建立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地震服务信息传播体系。构建以地震预警、地震速报、灾情速报、震后趋势判定、地震应急处置、应急科普等信息和技术服务为主的非常态救灾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地震监测数据服务、地震信息服务、地震安全性评价服务、地震科普宣传等领域相关的社会力量。

3.健全全社会科普动员体系。做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体系化研究和产出能力,建设防震减灾科普资源库,推动开放式防灾科普产品创作。实施“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利用新媒体、虚拟社区、数字防灾减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上应急科普平台等提升宣传覆盖面。加强安全教育场馆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覆盖和辐射能力,优化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实现“一县一基地”目标,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各级各类科技场所(馆)、应急(安全)体验馆和农村文化礼堂,引导各类公园景区等增加防震减灾科普功能。充分发挥应急管理网格员作用,推动应急管理网格员承担防震减灾助理员职能,加大应急管理网格员和志愿者培训指导和服务范围。

4.聚焦服务重大发展战略。聚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等重点建设,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重点工程,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编制多尺度、高精度的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险防治区划图;实施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全面融入安全发展城市创建,推广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先进抗震技术方法等成果应用以及地震巨灾保险等服务。强化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重要活动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

(三)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

1.完善整体协同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运行规则和工作制度,强化政府领导责任,加强防震减灾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与属地地震灾害风险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完善区域、部门合作机制,深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全面实施防震减灾权责清单,落实各部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管理责任。夯实防震减灾基层基础,推进地震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依法落实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责任,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推动防震减灾融入综合减灾社区、未来社区建设,建立防灾安全新场景,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基层社区参与机制。

2.强化完备高效的法治保障。健全防震减灾法制支撑,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工作,修订《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推动出台地震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等重点领域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健全完善海域地震信息通报、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等规定。深入推进防震减灾依法行政,推动防震减灾执法纳入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等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落实。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信用监管体系,全面实施防震减灾“互联网+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

3.建立系统有力的标准支撑。建立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抗震规划设计、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等地方标准。大力推动地震标准“走出去”,推进浙江省地震地方标准向国家标准的转化,建立健全科技与标准互动发展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加强标准实施跟踪评估,强化标准的质量控制,强化标准在行业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中的应用。

(四)完善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1.完善地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抗震救灾指挥体系,推进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建设,强化地震应急管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消防救援队、专业救援队、社会应急力量等救援力量的培训,提高浙江省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推动预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应急预案电子化全覆盖。探索以情景构建方法为基础编制完善地震巨灾应对预案。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方法和标准,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预案实操性。深化地震应急区域联动机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地震应急协作。

2.提升地震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统一的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技术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发挥应急视频汇聚平台作用,强化灾情获取能力,提高灾情快速评估的准确性,及时产出精准化、智能化的灾情速报、震后趋势判定和灾情实时动态信息等震情灾情服务产品。加强地震现场余震监测、震情趋势研判与次生灾害分析,快速精准提供烈度分布结果,为地震紧急救援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地震现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现场烈度调查与灾害评估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地震烈度评定和损失评估等现场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健全地震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依托国家大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项目和浙江省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地震应急物资目录,加强地震现场流动监测、现场通信、灾害评估等设备、现场工作队员个人装备以及相关物资保障,强化重点地区地震应急准备和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五)实施集中式科技创新行动

1.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补齐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技研发的短板弱项,开展防震减灾科技创新集中式攻关行动。面向地震科学前沿,吸收引进国内外地震科技创新最新成果,深化对浙江地震发生机理和成灾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面向长三角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需求,研发城市大规模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智能感知系统,提升防范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水平。开展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应急响应、地震数据可视化、地震科普应急产出等科技攻关,支撑地震应急响应服务。加大装备自主创新,发展以地震观测技术、光纤感测技术为重点的地震观测方法,研发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技术装备。推进水库地震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物理地震预测研究、浙江区域地球物理场观测研究和深部构造环境探测研究,加大力度推进浙江省地震活动特征和城乡建设环境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发。

专栏1  浙江省防震减灾科技创新重点攻关方向

1.信息技术与地震业务融合研究。通过研究智能移动终端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震业务相融合。

2.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技术研究。开展承灾体易损性模型及评价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研究,地震灾害风险分类分级防治对策措施研究,地震情景构建、震后科学响应与恢复重建模型研究,研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系统。

3.大数据辅助地震应急决策研究。开展基于位置信息的大数据服务在东部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应急中的应用研究;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社会大数据源来实现震后大规模的灾情获取和感知;加强网络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为地震灾害快速精准评估提供方法支撑。

4.人工智能在地震信息识别中的应用研究。发展人工智能应用于事件识别和震相识别的技术,开展类似非天然地震、重复地震、背景噪声成像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地震序列识别方法,探索传统方法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实现自动编目的方式。

5.高性能地震监测设备研究。将量子技术、光纤感测等新型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研发相关地震监测设备。

6.工程地震安全动态监测技术研究。开展重大工程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健康诊断技术、地震次生灾害危险源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2.加强防震减灾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地震人才创新工程,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地震人才队伍。加强业务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组成的地震人才库,构建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打造5支以上高水平防震减灾研究团队。培育防震减灾高端研究智库。发挥省内外高校、研究所研发优势,力争引进1至2家国内防震减灾高端研究机构落户浙江,强化防震减灾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推进海洋地震监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和促进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机构在防震减灾领域发挥作用。

3.培育发展防震减灾产业。制定浙江省加快防震减灾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引导、扶植浙江省防震减灾产业快速、高水准发展。聚焦防震减灾创新成果引进转化,鼓励国内防灾领域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在浙江设立研发中心,突出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产业化推广,推动企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形成规模集聚。建设防震减灾产业创新基地,培育形成10家以上防震减灾示范企业,推动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成长发展为骨干企业,探索组建防震减灾产业联盟。

四、重点工程

(一)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优化重点地区测震和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布局,增加站网密度,建设高精度、高分辨率、多功能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提升全频段振动数据获取能力和地球物理场信息连续动态监测能力。强化重点地区地震监测、活动断层监测以及非天然地震事件检测,显著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专栏2  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1.优化(加密)地震监测站网建设。优化(加密)重点地区、区域地震断层的测震和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台阵),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实现秒级地震预警,提升地震灾害危险源动态监测能力。利用沿海岛礁,加密海域地震监测设施,近海海域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

2.地震监测站网智能化升级。升级台站通信链路,满足观测数据和视频监控信号传输需求、优化台站供电能力、升级台站观测环境监控与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地震观测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台站运行信息、环境信息、数据质量、传输网络、专业设备、服务器、业务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等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化、一体化监控、跟踪和运维。

(二)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聚焦大湾区、大都市区等建设,结合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的实施,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及评估,查找地震灾害危险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掌握地震灾害风险基础信息,编制多尺度、高精度的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险防治区划图,有针对性地提出多层级、多水准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措施,为建设引领未来的现代化大湾区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专栏3  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重要结构物安全监测试点工程。针对超高层建筑、特大桥梁、梯级航运枢纽、核电设施等大型结构开展结构振动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评估强震动作用对结构的影响,建设1个跨海大桥结构台阵、1个超高层建筑结构台阵、1个震动感知动态监测中心,形成重大结构地震安全监测网,为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2.重点城市地震危险源探测工程。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开展重点城市地震构造精细化探察,查明地震危险源,确定活动断层的位置、规模、最新活动年代、运动特征和深部构造特征,评价断层的地震危险性并依此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生命财产安全。

3.高风险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在浙江省地震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第六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针对大湾区等高风险区,进行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详细调查和评估,开展单体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给出分级分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对策和措施,为地方政府提供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保障大湾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对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进行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3年,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房屋设施抗震加固,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专栏4  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对地震易发区24个县(市、区)的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等开展抗震能力调查、评估、鉴定和加固。科学规划建设应急避灾安置场所,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四)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

基于浙江省政务云,启动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建设1个地震数据资源库,同步开发建设地震信息服务与开放、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地震应急保障和地震科普等4个数字化场景应用,形成“一库一图三应用”的防震减灾数字化体系。

专栏5  防震减灾数字化建设工程

1.地震数据资源库。建设全局全量地震数据资源库,汇集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应急响应和科普宣传等各类数据,推进浙江省防震减灾数据深度融合,实现跨部门数据归集和共享。建设地震灾害风险的地震数据仓和防震减灾多部门协同数据仓。

2.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完成浙江省陆域18条区域断裂活动性普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全面查明浙江省地震灾害风险等级和空间分布,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编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实现地震构造、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成果的集成应用。

3.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与开放平台。为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烈度速报等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重大突发地震信息分钟级千万用户推送,满足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安全服务需求。

4.地震应急保障数字化平台。建设覆盖浙江及邻区的地震应急响应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深化地震应急专业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形成国内一流的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和地震灾害应急服务技术系统。

5.数字地震科普。创作一批科普宣传课件、科普宣传视频和科普宣传海报,整合一批应急科普服务产品,开发一批科普文创产品,建设一个科普宣传管理平台,建设1000个科普e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将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的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健全部门协同,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和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突出要素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减灾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入聚集,加大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防震减灾项目用地保障,对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的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给予用地优先保障。

(三)强化规划实施

按照“多规合一”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与衔接机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重大政策、重点工程项目与属地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推动防震减灾规划任务内容纳入省域空间治理体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市县制定本级防震减灾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科学制定计划进度,明确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责任,并纳入部门和政府年度工作考核。

(四)建立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完善评估过程。鼓励更多政策评估资源的加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规划实施评估考核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动态监测和全面评估,重点对规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总结,2023年组织完成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2025年完成规划实施成效评估。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3

一、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一)完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与国家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相衔接的、适合我省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重点加强山区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形成合理覆盖全省的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立和完善雷电、生态与农业、地质灾害、酸雨、大气成份、土壤墒情、海洋等专业的气象灾害观测网,尽快形成地面、高空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提高我省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特别要做好农村、沿海、森林草原、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重要交通干线等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大力发展先进的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技术,加强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设,建立暴雨洪涝、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和大风、大雾、高温热浪、大雪、寒潮、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以及风暴潮、沙尘暴、道路交通、森林火险、公共卫生和空气质量等专业气象预报系统,着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事件的跨部门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雨(雪)、大雾、低温冻害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

(三)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服务渠道。要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各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拓展信息系统功能。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中国气象频道在我省的接收落地工作。公共场所管理部门要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电子显示屏,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人,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形式,针对不同的群体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并提出适用的防灾避险措施。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电子显示屏使用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气象部门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快农村大喇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建设,进一步畅通预警信息渠道,提高为农民群众防灾避险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

二、切实增强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县级以上政府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了解气象灾害在本行政区域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科学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依据。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制订防洪涝、防风、防雷、防积涝、防雪灾、防台风、防浪、防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建立不同气象灾害种类的防御方案,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二)完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防风林、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及时疏通河道,抓紧进行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确保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针对台风、风暴潮、沙尘暴等灾害强度增加、损失加重的实际,科学制订防风、防浪、防沙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三)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抓紧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建立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及播发、部门及社会公众防御指南、社会救助等协调联动机制,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统一有效的重大气象灾害应对体系。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强化城市人口密集区、重点保护部位和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五)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社区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加快建立乡(镇)、村气象灾害防御义务信息员队伍,及时接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开展飞机、火箭等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要加强人工防雹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炮防雹作业布局,切实做好经济作物主产区的雹灾预防。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七)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本部门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太行山、燕山地区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三、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机构设在当地气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拟定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估,对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进行论证等。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使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山区、社区、矿区、学校等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二)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科学技术的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不断提高我省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完善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及其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充分利用中央、地方和社会等多方面投资,将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抓紧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中有关气象防灾减灾项目的建设,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处置、抗灾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五)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机制。气象部门要根据天气气候变化情况及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及时向各级各有关部门提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向气象部门提供监测预报气象灾害所需要的气象探测信息和有关水情、风暴潮、灾情等监测信息。各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进一步完善气象、公安、民政、国土资源、建设、铁路、交通、信息产业、水利、农业、卫生、环保、民航、安全监管、林业、旅游、海洋等有关部门互联互通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4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保卫处决定在校内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增强广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

   二、活动时间

   4月20日—5月13日。

   三、主办单位

   xx工业大学学生处、xx工业大学团委、xx工业大学保卫处。

   四、承办单位

   xx工业大学大学生校园安全管理委员会。

   五、活动内容

   (一)“防范意识在心中,共筑校园安全梦”主题征文;

   (二)512消防知识培训及疏散演练;

   (三)“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四)“512防灾减灾”教育片观看;

   (五)xx工业大学第三届安全技能大比武。

   六、活动有关说明

   (一)详细比赛规则和纸质版通知将送达各学院(部)团委,望各学院(部)团委积极参与此次系列教育活动;

   (二)各团委按附件一表格要求填报比赛项目和人员组成;

   (三)大比武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4日;

   (四)报名表报纸质版加盖学院(部)公章送至办公楼122室,电子版发送至 ,联系人:

  2021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方案范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根据《2016年东莞市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要求,特制定我镇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提高全镇综合应急救助能力为目标,以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和普及自救互救知识为内容,进一步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实效,营造人人识别灾害风险,人人掌握减灾技能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我镇综合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二、组织领导

   在镇政府的领导下,由镇社会事务办具体负责活动的总体组织协调工作,按照市方案要求,各部门、村(社区)要结合我镇实际和单位职能,开展本单位的各项防灾减灾活动工作。

   三、活动主题

   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四、活动时间

   5月份为防灾减灾宣传月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1.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5月份,在沙田报纸、沙田电视台专题栏目、重点时段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推出纪念“3.20”龙卷冰雹灾、“4.20”雅安地震特别节目,报道全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情况。通过网站、微博等载体宣传灾害应急预案,举办微博话题,接受市民咨询,宣传气象、三防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文广中心、沙田报社负责)。

   2.开展灾害应急知识展示。镇、村(社区)图书馆以科普展板和电子显示屏的形式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文广中心负责)。

   3.开展传染病防控(如流感、人禽流感、登革热、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防病知识)、医疗救援等方面的宣教活动。并由医院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人员现场讲授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止血、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四项技术,及离断肢体、烧烫伤、触电、溺水、气道异物梗阻等常见急诊、意外伤害的现场处理,并现场播放教学宣传片及教学影像片。(沙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

   4.开展全镇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设安全教育课堂,以及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校园安全平台预警信息等形式,加强提醒家长做好学生假期的安全监管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科教办负责)。

   5.“全民关注防灾”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活动。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发放消防宣传材料,为居民普及消防知识,作消防器材的讲解演示,向社区群众介绍各种消防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消防大队、大众社工负责)。

   (二)开展防灾减灾技能知识普及“三进”活动

   1.进校园活动。在中心小学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程广泛宣传预防、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增强小学生的忧患意识、校园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部分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地震应急演练,地震、台风、冰雹、洪涝等科普知识竞赛、学生家庭应对自然灾害预案比赛等活动。(科教办、普惠社工、启信社工负责)。

   2.进企业活动。通过派发宣传单,问答形式,增强企业员工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并开展工厂企业、“三小”场所、出租屋等场所消防安全级别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类人员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和预防、应对火灾技能。(消防大队、启信社工负责)。

   3.进社区活动。开展“防灾减灾宣知识” 社区宣传活动,使基层的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广大农村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村(社区)、启信社工负责)。

   (三)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1.5月份全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重点对学校、工厂、商场、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隐患排查,鼓励发动群众积极查找、消除、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公安分局、消防大队负责)。

   2.开展全镇地质灾害隐患(危险)点排查行动,对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以及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进行排查,在各隐患点竖立警示牌,落实责任人和应急措施。(国土分局负责)。

   3.组织全镇中小学开展建筑安全、学校安保“三防”、食品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等隐患排查专项活动,提高对灾害风险预报预警信息机制和处置能力,落实安全隐患整改措施,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科教办负责)。

   4.组织开展全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大检查、深基坑安全专项检查等一系列的安全检查活动,督促有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提高全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规划建设办负责)。

   5.开展全镇渔业全生产隐患排查活动,对渔船、渔港安全设施、化学危险品、渔船泊位、航道安全进行检查和风险评估,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及时督促有关责任人进行整改,保障渔船出海生产安全。(农办负责)。

   6.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排查干旱、洪涝、农作物病虫害、红火蚁疫情等灾害风险隐患。(农办负责)。

   7.“生命安全至上”社区隐患大排查治理行动。为社区居民检查消防隐患、发放消防宣传材料,宣传消防知识。(村(社区)、大众社工负责)。

   (四)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

   1.集中组织学校、工厂、商行、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灭火疏散演练,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群众积极参与,提高群众扑救火灾和火场自救逃生能力。(公安分局、消防大队负责)。

   2.组织全镇中小学师生集中开展一次灾害应急疏散救助演练,进一步强化师生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科教办负责)。

   3.开展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建筑施工行业各单位、各部门人员的预防和救援知识,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灾害的发生。(规划建设办负责)。

   4.组织森林防火实战演练,内容包括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常识、各类扑火工具的使用、扑救技术讲解以及火场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提高专业、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的战术和协同处置能力。(农办、消防大队负责)。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在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月期间,参照镇做法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和工作措施,抓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的落实,确保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顺利开展。

   (二)做好总结工作。各主要媒体要加强对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宣传报道,大力宣扬防灾减灾日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各相关部门要对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于5月17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书面报镇社会事务办。

   2021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方案范文

   今年x月xx日是我国第xx个全国防灾减灾救灾日。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做好xxxx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减办明电〔xxxx〕x号)和《自治区应急管理指挥部办公室 应急管理厅关于做好xxxx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宁应急指办发〔xxxx〕xx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好“x·xx”全国防灾减灾救灾日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现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提升群众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防范意识和技能,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引导我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单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活动主题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理论学习活动

   活动内容:x.在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周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题学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x.认真贯彻落实《x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x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规定》《xx市应急管理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xx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等,抓好工作落实,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责任单位: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活动时间:x月xx日—x月xx日

   活动要求:涉及本行业的工作落实有研究、有部署、有方案、有分工、有进度。

   (二)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

   活动内容:各乡镇、新民街道办统筹抓好辖区内各社区(村)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着力构建法规制度、应急责任、组织指挥、应急预案、服务保障“五大体系”,同时加大创建防灾减灾救灾示范社区,应急救护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普及消防、应急救护常识。(责任单位:各乡镇、新民街道办,消防救援支队等)

   活动时间:x月xx日—x月xx日

   活动要求:各乡镇、新民街道办初步选定x家社区(村)参与本年度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扎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

   (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志愿活动

   活动内容:各乡镇、新民街道办在防灾减灾宣传周内开展宣传活动,xxx区应急管理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结合每周五创城及结对帮扶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专题宣传活动。(责任单位:xxx区应急管理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活动时间:x月xx日—x月xx日

   活动要求:各单位于x月xx日至x月xx日到指挥部办公室领取应急宣传手册、防灾减灾宣传单页等宣传品;各成员单位进社区宣传时至少要制作悬挂x条宣传条幅。

   (四)加强网格管理,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活动内容:x.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有效将防灾减灾救灾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深入推动基层应急责任体系建设,加强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加强灾害信息员和网格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一线人员识别灾害风险隐患的能力。x.着力排查灾害隐患。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建筑工地、车站、城镇燃气、泵站阀门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x.深入推动隐患整改。对排查出来的灾害事故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责任单位:应急管理指挥部成员单位)

   活动时间:x月xx日—x月xx日

   活动要求:切实做好上述工作,加强网格管理,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站位,加强重视。应急管理指挥部各组成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好“防灾减灾救灾日”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5

关键词 绩效管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00-03

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1]。政府绩效管理就是围绕政府工作目标,采用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将绩效评估作为主要的方式,对政府及其机构履行职能、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实绩和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政府工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式[2]。近3年来,河北省政府通过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3],建立了一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法制和能力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进一步提高了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和效益。对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把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纳入日常工作

气象防灾减灾要在“防”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承担起一定的职能。河北省政府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12年引进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模式,率先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气象局为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责任单位,实现了气象防灾减灾由部门任务到政府工作的转变,建立了政府主导气象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1.1 纳入民生工程,职责义务常态化

将气象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政府绩效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职能考核的重要项目,督促政府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河北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3年来,省政府每年根据工作需求,广泛征求意见,确定绩效管理重点内容,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对各级政府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方案强化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气象防灾减灾的主体责任,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供了管理保证。各设区市政府结合本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际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实现了政府常态化管理。

1.2 全面督促调研,提高考核评估科学性

在考核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过程中,既考核“绩”,更看重“效”,是以绩评事、以事评人,以帮促管、以管促效,而非简单的、片面的“惩罚式”管理。为此,省气象局专门成立了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办公室,联合其他部门深入基层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促进各项目标任务贯彻落实。为充分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开发建立了《河北省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实现了信息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在绩效指标考核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定期开展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使绩效评估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1.3 量化考评指标,注重评估结果运用

按照绩效管理“标杆”效应、持续提升和可量化、可操作、可跟踪和可核实的原则,河北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实施动态化管理和持续推进的方式,促进全省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绩效管理指标从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机制建设、能力建设、防御效果等方面入手,制定了6项一级、13项二级和24项三级量化指标,年末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全面评估,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改进未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上报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省纪委及相关部门作为评价被考核单位的工作实绩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作为对市级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

2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发展

2.1 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不断延伸

县级以上政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实现全覆盖。2012年8月河北省政府率先成立了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部由主管副省长担任指挥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应急办主任和省气象局长担任副指挥长,成员单位由省有关部委、厅局和省军区、武警总队等33个部门组成,主要负责全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大问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气象局,负责指挥部日常管理工作。目前,全省省、市、县3级政府全部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实现了县级以上政府全覆盖。各级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实现了常态化运行,在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中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有效地减轻和避免了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支撑服务实体建设快速发展。为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技术支撑作用,河北省气象局把推进省、市、县3级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机构实体化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2012年8月首先成立了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目前省、市2级和70%的县成立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承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估及影响评估、气象灾害隐患普查、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组织应急演练和灾害防御标准制订等,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对敏感行业、地区、部位的气象次生及衍生灾害防御技术进行研究,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提供技术服务。

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省、市、县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的建立,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各乡镇政府明确人员主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同时制定了基层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手册,明确了职责和工作流程。目前全省气象信息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气象信息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延伸到村民小组、城镇社区、重点企事业单位等。

2.2 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政府部门已加强了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工作。2013年5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2年8月和12月,省政府先后颁布了《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河北省暴雪大风寒潮大雾高温灾害防御办法》等,另外《河北省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河北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等也先后,目前《河北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已提交省人大审议。

市、县2级法规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2012年以来全省11个设区市和90%以上的县(市、区)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出台了暴雨和暴雪、大风等分灾种灾害防御办法实施细则,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不同灾害的防御职责。各设区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定》《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防雷减灾管理规定》等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逐步建立。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全省各设区市政府和县(市、区)政府,根据《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分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制定了本级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省、市、县气象局和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责及时修订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应急预案,建立了气象灾害联防、预警、信息共享等联动机制。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得到有效推进。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11个设区市政府和77个县(市、区)政府编制印发了本行政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规划确定了本地气象灾害防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分析了当地气象灾害防御现状、自然与社会环境和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特征,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制定了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和管理办法。

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加快制订。针对气象灾害防御需求,省气象局制定了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同时加快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修订。目前,已制定了《尾矿库降雨气象服务规范》《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要求》《气象灾害调查报告》以及《气象灾害普查技术规范》等11项标准和规范,为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相关政府部门强化致灾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与地方共建交通、农业、环境等专业气象观测系统,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共享6 018个监测站点数据,全省地面气象灾害观测站平均间距达5.6 km,强对流天气预警平均时间提前达20 min以上,强天气精细化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分别建立了干旱、地质灾害、高温中暑、城市内涝、设施农业风灾、中小河流山洪等灾害风险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分灾种精准风险防御能力有效提升。

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省、市、县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实现业务运行,并与应急办、国土、水利等8个部门实现了对接。部分市县将预警信息融入农业、水利、广电部门信息传播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电子显示屏4 786块、大喇叭31 760个,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预警信息传播、接收能力迅速提升。

强化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力度,建成省、市、县3级联动、部门互联互通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决策系统、微信决策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决策服务系统,建立了与地方党政“一把手”的信息直通渠道,气象灾害应急防范处置能力快速提升。

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系统建设,联合省委组织部向各级党政干部专项培训2 235人次,在922个农村及学校实施了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成97个气象科普基地,印发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数十万张,全民防范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

2.4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快速发展

建立了气象灾害调查、风险排查和风险区划制度,制定了气象灾害普查技术规范,开展了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了精细化到乡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

建立了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气象灾害防御准备认证制度,90%的县政府将其纳入防灾减灾重点工作;探索建立了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开展了农产品品质气候认证工作,并联合金融等10部门、4家保险公司实施了政策性农业保险。

建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标准、措施落实检查督查制度,指挥部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了落实情况检查,河北省政府将落实防御措施纳入管理指标,考核结果列入政府实绩、干部评优的参考依据。关口前移、防御优先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快速发展,气象灾害防御目标逐步由减少损失向减轻风险转变。

从2012年起,省政府连续4年实施气象防灾减灾专项绩效管理,重点加强组织责任、法规标准、科技支撑、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成效。全省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降至GDP总量的1%以下,人员伤亡较“十一五”大幅下降,近3年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公众满意度均保持在85分以上。

3 继续深入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应对防范气象灾害的难度在逐步增大[4];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对交通、通信、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应对防范气象灾害的广度也在扩大。顺应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河北、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气象灾害防御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还要继续深入推进。

3.1 继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并把责任体系向基层延伸

要继续推进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常态化运行,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核和公共财政预算。依法完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制定各级政府及工作部门气象灾害防御责任清单,落实乡镇基层政府和重点单位气象防灾减灾主体责任。强化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现业务现代化、队伍专业化、机构实体化、管理规范化。

3.2 要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求和优先级,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分行业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防御指南,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和非工程性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各级各部门和重点单位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调查制度,开展基层单位、敏感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认证。

3.3 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业务技术支撑体系

全国推进气象观测站网布局的优化,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多部门实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评估能力。建立分灾种无缝隙的预报预警支撑体系,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开展基于气象预警的灾害风险预报服务[5]。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实现与显示屏、大喇叭等信息终端的有效衔接,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3.4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气象防灾减绩效管理系统,研究制定科学化、动态化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丰富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内涵,强化绩效管理评估和结果运行,有效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3.5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跨领域和部门合作,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技术[6],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创新团队建设,建立省、市、县气象灾害防御专职队伍,开展基础、应用和推广技术研究,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4 参考文献

[1] 苗圩.积极推行绩效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能[J].行政管理改革,2013(1):4-5.

[2] 杨亚莉.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研究,2011(10):165-167.

[3] 郭晋,高庆九,任振和.绩效管理理念在气象部门的应用[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3(3):70-73.

[4] 郑国光.气象灾害如何防[J].求是,2013(3):47-48.

[5] 吴富宁.气象灾害风险预报研究[J].城市与减灾,2009(2):2-5.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6

1.1地质灾害

1.1.1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水库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

1.1.2 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大致原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局部极端气象异常;地球进入地壳活动频繁期,造成地质变化剧烈;另外,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不正确开采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造成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1.1.3 地质灾害的特点

从近几年的灾害发生情况来看,我国的地质灾害有三大特点: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往往感觉不到灾害发生的先兆,而后地质灾害突然发生,使人们措手不及,大量地毁坏建筑物、农田、工厂、公路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些特点都使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难上加难,同时说明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1.1.4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初期的慢慢摸索,到现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应急反应迅速,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突出资金安排,技术给予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1.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同地理环境一词,指由岩石、水和大气物质组成的体系。狭义的概念仅指岩石圈及其风化产物。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亿万年来,岩石圈与水圈、岩石圈与大气圈,以及大气圈与水圈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建立了地球物质的相对平衡体系。在地球演化的后期出现了生命。人类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在最近一次造山运动与最近一次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地质环境与其周围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之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地质环境也遭受地球表面各个圈层中各种作用的影响,所以,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地质环境变化的方式一般表现为缓变或渐变,渐变发展为突变或灾变,然后进入下一个渐变阶段,因此地质环境变化常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 一定地域在一定时间段完成一个渐变到突变过程,从而破坏地质环境,产生地质灾害,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2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1 调查区划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是为了建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2.2 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2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3 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结果,对确认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治理工程可以和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结合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2.4 应急处置体系

坚持以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科学、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服务。

2.5 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成生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和成因模式进行研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控方法和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等研究,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3.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从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规划的战略性出发,环境地质研究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地质环境安全和地质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工作任务是开展不同尺度的调查评价,包括重大工程区、人类聚集区和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变化,评价其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考虑地震、气象(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划分区域功能,甚至包括提出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影响区预留避震空地或缓冲带的基本要求。

3.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地质环境安全性主要是指地质环境区域内与工程或人居环境安全相关的地质成分、地质结构、工程性质、外部形态、区域内外动力作用特点和突发超常干扰因素作用的敏感程度(可变性或抗灾变的能力)以及形成灾害的可能性或风险性等。超常外来因素既会破坏工程对象,也会改变原来的区域环境态势,要调查研究其作用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和危害对象的脆弱性或易损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避免乃至消除工程对象的远程地质灾害风险,指导防洪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包含有足够的防灾减灾对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也是相关法规落到实处的保证。

4 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7

【关键词】县级气象;气象灾害;防御

0.引言

唐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两省交界,南阳盆地东南边缘,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暴雨、雷电、干旱、大风、冰雹、高温、低温冷害、连阴雨、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并衍生洪涝、小流域山洪及地质灾害、病虫害等灾害,对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等影响严重。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各级政府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防灾减灾思路日益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明显提高,县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效益显著。结合唐河县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的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1.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网络和中尺度区域气象站网建设进度,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和覆盖率和预报能力逐年提高,不断增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全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1提高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

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网络建设,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和雨量自动站点,充实观测项目,扩大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监测密度,实现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加强多部门联合,建立和完善跨县区、跨部门的包括各类专业监测网在内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1.2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双套备份, 3G网络,使实时探测资料的收集传输快捷有效,利用省、市气象局已有的公共资源,升级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和完善各相关部门间气象灾害信息实时快速交换网络和共享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高度共享。

1.3增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警时效和准确率。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大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各类专业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1.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健全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制度,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提高频次,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大公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的及时有效。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体系,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通过12121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手机大喇叭、手机短信平台等方式,使预警信息传播覆盖到每一个乡镇。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加大预警信息的村级传播速度和公众覆盖面,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2.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2.1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

开展由县政府统一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配合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风险因素,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2.2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

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

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区划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3.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防灾法规和标准,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3.1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预案

依据全县气象灾害特点及其风险区划,编制防御方案,明确气象灾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部门的防御职责和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和防御措施等事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分方案,分解任务、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实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3.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建设

建立内容完善、科学配套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办法、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办法等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

3.3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工作

利用科普場馆设立气象科普室,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

4.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乡镇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4.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各类气象灾害各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明确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紧急避难场所和转移路线、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部门职责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4.2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健全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气象减灾志愿者队伍。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保险,建立由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气象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4.3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评估。强化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增强基层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建立乡镇气象灾害警报站,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递,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

【参考文献】

[1]尹佐臣,隋东.沈阳市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设计与研究[J].科级创新导报,2008,28:118.

[2]杨晓芳,陈霄健,李洪彬,曹洪菁.公共气象服务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2).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篇8

关键词:湖南怀化农业;气象灾害;对策

1灾害类型

1.1洪涝灾害

可分为洪灾、涝灾、湿害,洪涝的形成与降雨量、地理位置、图绕结构植被、季节、作物生物期、防洪设施等密切相关。多数情况是由于持续性降雨、暴雨、特大暴雨造成的江河洪水泛滥,淹没或冲毁作物,造成减产或绝收,怀化地区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夏季,洪涝灾害较为频繁,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

1.2冷冻灾害

农业冷冻害主要包括低温冷害和冻害,其中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低温冷害是指作物在生产期间,因温度偏低,影响正常生长,或者对作物的生殖和生产过程造成障碍,从而导致减产的农业生产灾害;冻害是指植物在越冬期间,在低于0℃的严寒条件下,作物体原生质受到损害,导致植株受到损害或死亡的现象[1]。

1.3风雹灾害

是一种局地性很强的农业灾害,对作物枝叶,茎秆,果实产生机械损伤,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风雹天气产生于强对流天气系统,是大气的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共同作用而成,是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防御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不断发展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内容,根据怀化实际情况,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普查办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管理办法》、《农业气象培训管理办法》、《气象灾害调查评估管理办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条例》,不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气象灾害普查、评估、灾情收集等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一套适合怀化地区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针对具体作物品种,开展气象灾害指标研究,提高指标确定性和针对性,加强病虫害发生发展对气象条件关系研究;以怀化高山刺葡萄为例,全面进行综合分析,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灾害和污染。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产品的预警服务效率;深化农业气象灾害科普知识宣传,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好服务农户的工作,为怀化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积极研究部署农业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和农业“三防”工作,切实提高认识,增强“三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讲政治的高度,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将“三防”工作列入常态化、制度化,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业“三防”工作。强化预案,提高农业“三防”防御能力。厅“三防”办设在应急办,“三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机构,要切实负起综合协调、统筹的责任和做好预警、预报,做到农业救灾复产资金、物资、人员、技术储备四到位。尽快建立完善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加强应急联合值守,切实提高农牧系统应急能力。迅速行动,做好安全隐患风险排查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做好农业系统行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指导督导,切实加强汛期安全防护工作,切实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扩大农业灾害保险的范围,着力研究推动有关天气衍生品、天气指数保险等金融工具和保险产品,为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新路径。不断适应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积极有效抗击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水平,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我国危害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干旱和洪涝。据统计,在1949—1991年期间,有14a发生严重干旱,其中又以1959、1960、1972和1978年最为严重,受灾面积都在4~50亿m2,成灾面积在200亿m2以上;其中3a粮食减产都在1500万t以上。洪涝灾害平均每年受灾面积1100亿m2,成灾面积4329亿m2;1954、1956、1963、1964和1985年灾情较突出,1991年江淮水灾更是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气象灾害又有范围逐年扩大、发生频率不断提高的趋势,干旱的影响增加,西北地区有干旱化的趋势,温室效应有改变农业气象灾害格局的趋向。事实表明,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困扰日益上升,影响着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针对春季复杂多变的天气特点和近期气候趋势,气象部门将利用温室大棚小气候观测站、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点、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切实加强农业气象精准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及时为特色设施农业提供专题服务信息,更好地为农户趋利增收、减灾避害提供支持。加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培训,讲解光、温、水、气等农业气候资源及变化规律对农业生态适应性和农时的影响。同时针对水稻、蔬菜、水产养殖、油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在生产中遇到的农业气象问题,给出实用的趋利避害建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道德、守纪律、有情怀、有担当”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农业气象减灾实用技术作为必修课,致力于提升新型农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让智慧气象真正融入到田间地头,让农民朋友们真正成为智慧气象的获益者和推广者。紧紧抓住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有利时机,用好、用足中央和省、市有关扶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形成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实行“防、治、避”相结合的原则,有效提高现代农业防范自然灾害的水平。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做好防灾技术保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科教兴农奖励政策,鼓励农企、科技人员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携手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设施的转型升级研究,大力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提高作物耐寒、耐旱、抗病、抗灾的能力。加强市、镇、村三级防灾队伍建设,做到每镇至少有1名高级防灾技术指导员,每村有1名防灾安全人员。加强农技推广虚拟区域站建设,充分发挥首席专家、乡土人才等优势,加强防灾救灾科普知识培训,为现代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供技术保障[3]。完善预警服务机制,提高灾害预报水平。建立“共同合作、整合指导”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预警设施建设,提升自动气象观测站等监测能力,为现代农业提供系统的、多方位的气象、农情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进一步畅通灾害预警信息渠道,利用移动、联通、电信3大移动运营商和有线电视4个平台,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平台,确保灾情、农情及时、准确传播到千家万户。

3结论

上一篇:媒体融合现状范文 下一篇:医养结合的特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