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6 15:24:02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1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粮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推动全县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增产,为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我县粮食生产,确保全县粮食安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持从全县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稳定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2011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2万亩以上,总产19.3万吨以上,单产和总产分别比2010年增加1.1%和3%。推广优质稻面积32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16万亩),超级稻18万亩。重点稳定黄溪口、后塘、石马湾、安坪等乡镇的双季稻种植;全面恢复修溪、柿溪、桥头、潭湾、石碧、锦滨、火马冲、仙人湾、龙头庵等乡镇的双季稻种植;适当发展辰阳、城郊、孝坪、田湾、板桥、船溪、寺前、小龙门、长田湾、伍家湾、谭家场、龙泉岩、桥头溪、罗子山等乡镇的中稻和再生稻种植;在大水田、苏木溪、上蒲溪等乡镇,根据不同水源状况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迟熟中稻、中熟中稻和玉米旱粮等粮食作物。

二、严格落实耕地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有关精神,严格落实各项耕地保护措施,合理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现象;同时,加快实施各类土地整理项目,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坚决禁止在基本农田开挖鱼池,种植树木;坚决制止非法改变耕地用途行为;严厉查处毁损、污染耕地行为;依法收回闲置两年以上“开而不发”的土地,交回农民耕种。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凡因涉农建设工程造成耕地无法耕种的,按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部门督促责任方限期恢复生产能力。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地力提升、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利用和增施有机肥、恢复扩大冬季绿肥生产等措施,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坚决制止耕地抛荒行为,对于耕地连续抛荒2年、经制止无效的,依法终止土地承包合同,并组织重新进行发包;对于出现人为抛荒5亩以上连片耕地的,要严肃追究所在乡镇主要领导的相关责任。

三、认真抓好惠农政策落实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申报程序,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粮食种植补贴及时、足额、准确发放给种粮农户;严格发放范围,按照谁种粮、谁得补贴,耕地抛荒不予发放的原则,认真做好粮食种植补贴发放工作,确保各项补贴按实发放到位;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水稻保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粮食种植的抗风险能力。对种植面积超过300亩的水稻种植大户,其需缴纳的水稻保险费用由县财政负责补贴到位。

四、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全面整合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重点加强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对提高耕地质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对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对经核实复种面积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奖励价值1万元的农业机械或种子、肥料;对经核实复种面积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奖励价值5000元的种子、肥料,所需经费从农资补贴资金中列支。县银信部门要积极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加大对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发展和粮食龙头加工企业产业升级改造。

五、积极推进粮食规模生产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经营,积极扶持发展种粮专业大户、粮食生产合作组织,力争2011年全县新增粮食种植面积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00户。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为种粮大户在土地流转、农村信贷、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和支持种粮专业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育、耕、种、管、收全程技术服务,多措并举推进粮食规模生产。

六、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增强服务功能,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充分发挥气象、农民素质教育等部门服务农业的职能,准确开展天气预测、预报,积极应对不利气候和极端天气,规避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同时,全面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重点抓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为主的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尤其要全力遏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蔓延势头;大力发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防治,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七、扎实搞好粮食高产创建以2011年我县被列为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县为契机,全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石碧、潭湾等高产创建示范区所在乡镇的乡、村两级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栽培技术,做到水稻种植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示范工作成功。其它各乡镇也要因地制宜开展高产创建示范,切实落实工作落实责任,积极推广高产技术措施,确保资金投入,每个乡镇至少创建一个500-1000亩的水稻高产示范片,并将各示范片办成高产、高效的示范样板。

八、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进一步调优全县水稻种植品种,改善水稻品质,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质量优、价格高”的水稻品种,确保全县2011年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同时,要采取“一村一种”、“一片一种”,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积极推进高档优质水稻生产实施订单生产,提高水稻质量和价格,进一步提高种粮农民收入。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2

一、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市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为导向,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为目标,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5万亩,力争48.7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保持在13.5万亩,力争14.1万亩,粮食总产17.0万吨,力争18.6万吨(各乡镇20*年粮食生产指导性目标详见附件)。

各乡镇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市下达的粮食生产指导性意见及计划任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要将早稻生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强指导,搞好规划布局

各乡镇政府要集中精力,深入农村、田头,加强调查研究,倾听广大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的呼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粮食生产尤其是当前春耕备耕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各平原乡镇要形成稳固的水稻生产基地,扩大优质稻米生产规模,着力提高食用稻米品质。提倡种植“双季稻”,压缩单季稻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旱杂粮生产。重点发展专用稻,按照口粮、工业用粮、饲料用粮等用途多样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同时,各乡镇政府要根据市政府有关扶持政策,及时研究对粮食生产的补贴方案,落实补贴资金,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形成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粮田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订单生产,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协调好农户与企业的关系,努力提高订单生产中的履约率。充分发挥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农产品批发商及购销大户的作用,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购销大户与粮油种植大户的对接,按市场需求开展订单生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各乡镇政府、市农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户找订单,落实种植计划,建立稳固的订单生产基地。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部分粮田向种粮能手集中,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连片种植,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妥的粮食产销关系。

四、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一)组织实施粮食作物种子工程。各乡镇政府要根据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要求和当地实际,加强指导,确定优质、高产、专用的粮食作物主推与重点示范品种。农业部门要采取措施,积极调运和储备相关物资,落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种子种类、品种、数量,确保生产需要。

(二)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今年要继续实施好单季稻“双百工程”,积极推广水稻超高产栽培(强化栽培)、稻鸭共育、轻型栽培、稻田免耕全程覆盖马铃薯栽培、平衡施肥等技术。同时加快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控制能力,开展水稻纵卷叶螟、螟虫、矮缩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区域性治理,并实施好水稻恶苗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预防技术。加强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深入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联大户活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三)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引导和鼓励种粮大户和企业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粮食生产耕作、收获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鼓励发展以机耕、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烘干等农机产业化作业为主的作业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扩大跨区作业范围。加快先进实用技术和机具的创新、集成、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机械化耕作、播种、收获、烘干等节本增效技术和机械化还田、化肥深施等增加土壤肥力技术,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五、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一)加强基本农田的管护。各乡镇政府要认真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标准农田的划区定界和基本农田的管护工作,依法保护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坚决遏止乱征滥用和破坏地力现象,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高。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3

(一)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004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取消农业税,逐年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实现了较快的恢复性增长,粮食产需形势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0030亿斤,比2003年增产1417亿斤,实现了连续4年增产。粮食产需缺口由2003年的1000多亿斤缩小到300亿斤以内,粮食产不足需的矛盾大大缓解。从区域看,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增长较多,粮食生产进一步向粮食生产优势区域集中;从品种看,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增产较多,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2008年国家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有利于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按正常年景测算,预计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将保持10000亿斤左右。从小麦主产区看,2008年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目前长势良好,小麦连续五年增产是有可能的。

(二)粮食需求平稳增加

过去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消费继续平稳增加,但增速趋缓。预计2007年我国粮食消费量在10250亿斤左右,当年产需缺口约220亿斤左右。从消费结构看,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基本平稳,大致在5300亿斤左右;由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带动了饲料用粮的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饲料用粮一般在3300亿斤左右,约占国内粮食总需求的1/3;在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下,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业迅速扩张,使工业用粮在过去几年里增长速度较快,超过了饲料用粮的增长速度,但在国家政策调控下工业用粮增速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工业用粮大约在1400亿斤;种子用粮变化不大,稳定在230亿斤左右。从品种结构上看,小麦和稻谷作为主要口粮品种,消费相对稳定,玉米消费在加工业和饲料业的带动下增长较快,大豆消费则快速增长。从粮食消费区域情况看,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村粮食需求总量减少;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粮食需求增加,城镇口粮消费增加尤其明显。粮食主销区需求继续呈缓慢增加的趋势,部分粮食主产省在粮食加工业的带动下,粮食需求也出现较大增长。

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谷物31亿斤,出口谷物206亿斤,全年净出口谷物175亿斤。当年国内粮食呈供略大于需的形势。分品种看:稻谷、小麦、玉米三大品种产需平衡有余。此外,近两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减少,产量有所下降,消费量继续增长,自给水平较低,缺口全部要靠进口弥补。2007年共进口大豆616.4亿斤。

(三)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有保证

由于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近年来国家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上公认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库存中小麦比重略升,大米、玉米、大豆比重略降。中央储备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地方储备逐步得到充实,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库存较多。此外,重点非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增加较多。总体看,目前调控市场的物质资源比较丰富,这为我们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虽然当年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但由于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国家和农户库存充足,当前粮食供求总体上是平衡的,粮食市场供应是有保证的。

(四)粮油价格仍然存在上涨压力

据我局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稳中有升,年末小麦、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玉米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6%、7.8%、9.2%、12.7%,粳稻价格同比下降3.9%,但小麦、稻谷、玉米的价格上涨幅度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受国际市场大豆和油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2007年来国内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较大,大豆和豆油、菜籽油、花生油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60.3%、38.2%、38.2%、55.7%。今年3月底,主产区白麦、混合麦、早稻、中晚稻出库价比去年12月底又有上涨,主产区玉米出库价与去年12月底基本持平;粳稻出库价比去年12月底有所下降,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零售价与12月底相比,继续上涨。由于预计当年粮食产需存在一定缺口,再加上去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增加了种粮成本,国际大豆和油料价格波动对国内影响较大,因此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预计2008年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仍有上涨压力。但由于库存充裕,我们有能力保持市场价格稳定

(五)全球粮食等农产品供求趋紧,价格仍呈上涨趋势。

从产需情况看,近几年世界粮食生产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但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2006/07年度世界粮食产量为19.92亿吨左右,预计2007/08年度产量达到20.76亿吨。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生物能源迅速发展的影响,世界粮食消费需求稳定增长,2006/07年度世界粮食消费需求为20.44亿吨,当年产需缺口5200万吨。预计2007/08年度世界粮食产量为20.84亿吨,消费量为21.05亿吨,当年产需缺口2100万吨。从库存情况看,由于粮食连续几年产不足需,世界粮食期末库存连年下降,预计2007/08年世界粮食期末库存为3.14亿吨,期末库存消费比为14.9%,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不足世界人口两个月的消费量。从贸易情况看,世界粮食贸易量基本稳定。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7/08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2.55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市场价格情况看,国际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受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动荡、美元贬值,原油价格上涨,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需求大幅增加、部分主产国粮食因灾减产、一些国家粮食供求紧张等因素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小麦、大米、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和油脂油料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据了解,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CBOT)2007年12月份小麦、玉米期货平均价格比2006年末分别上涨63.7%、12.1%,比2005年末分别上涨160.2%、100.9%;大豆、豆油期货价格比2006年末分别上涨64.5%、55.6%,比2005年末分别上涨103%、114.9%。今年3月,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更是突破了500美元/吨的关口,创19年来的最高价格水平,引发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2007/08年度世界小麦、玉米、大米、大豆等品种产需仍存在缺口,库存有所下降,预计国际市场粮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近年来,与全球粮食产量波动、产需缺口较大、储备减少、粮价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供求基本平衡,储备继续增加,粮价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势头良好,粮食库存充裕,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产需平衡有余,再加上除大豆和植物油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对国内影响不大,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

二、已采取和即将采取的调控措施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的措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又采取了十项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在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已比上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粮食流通领域近期已经和将要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

(一)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好粮食收购工作

2007年国家继续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全年,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小麦578.5亿斤。由于南方稻谷市场价格较高,没有启动早稻和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受全国粳稻增产、运力紧张等因素影响,2007年粳稻上市后,市场价格持续下降,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部分地区收购价格已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2月,在黑龙江和吉林省部分地区启动了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截至4月初,已累计按最低收购价分别收购2007年新产粳稻35和9亿斤。

(二)提高吉林、黑龙江两省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对辽宁省粳稻实行国家临时储存收购

2008年3月21日起,国家将吉林、黑龙江省粳稻最低收购价由每市斤0.75元提高为每市斤0.77元(国标三等质量标准),收购截止期由2008年3月31日延长至2008年4月30日。同时,自2008年3月21日起,对辽宁省粳稻市场价格低于0.77元/斤的地区,由中储粮总公司按每市斤0.77元(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的价格,设点挂牌敞开收购,作为国家临时储存粮食。

(三)鼓励关内销区到东北三省积极采购粳稻(大米),中央财政适当补贴运费

为解决黑龙江省粳稻“卖粮难”问题,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同时促进粮食资源的合理有序流通,推进产销合作,2008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对关内销区到东北地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采购粳稻(大米),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运费补贴,其后这一政策的实施范围又扩大到辽宁、吉林两省。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销区企业到东北地区采购粳稻(大米)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我局于哈尔滨和长春召开的产销衔接见面会上,产销双方企业共签订购销协议(意向)300多亿斤。目前,会议签订的购销协议正陆续履约。

(四)及时安排中央储备和临时储存玉米收购工作

为加强粮食市场调控,满足南方饲料市场需求,稳定玉米市场价格,2008年1月和3月,国家有关部门分两批下达了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计划,目前收购计划正在执行之中。

(五)安排最低收购价粮食和中央储备粮的跨省移库工作

为减轻主产区收储压力,支持主产区搞好收购工作,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同时优化粮食库存布局,充实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库存,近两年,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共分五批下达了最低收购价粮食跨省移库计划,目前移库工作进展顺利。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又下达两批中央储备玉米跨省移库计划。

(六)增加投放,保证市场供应

去年10月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粮食形势变化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加大了最低收购价稻谷和小麦投放力度,并两次调低稻谷拍卖底价,保证了市场供应,满足了市场需要,稳定了市场价格。

(七)提高2008年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

2008年2月8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2008年稻谷和小麦各品种的最低收购价的提价幅度及水平。考虑到今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给农民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信号,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决定从新粮上市起再次提高2008年生产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其中,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77元、79元、82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均比2007年高7元;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77元、72元、72元,提高后的最低收购价格比2007年分别高5元、3元、3元。同时,2008年生产的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由黑龙江、吉林两省扩大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内粮油供应和市场稳定。将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好临时存储粮食的销售节奏和力度,满足市场需要,稳定市场价格;继续做好临时存储粮食的跨省移库和东北稻谷的外运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库存布局;切实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掌握粮源,保护农民利益;完善粮食应急工作机制和粮食储备体系,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4

本文以陕西省2000-2010年粮食产量及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M(0,N)模型,从传统投入与农业政策两方面,分别分析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对相关部门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完善粮食价格政策,保证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高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建立健全粮食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粮食产量;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来,陕西省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相对稳定。然而陕西省不在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范围之内,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要靠自己努力。而且粮食生产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并且部分因素已知,部分未知或不确定。因此,对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保障陕西省粮食产量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灰色系统理论正好着重研究此类“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着重研究“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对象。因此对陕西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更具有科学性。

1、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3、影响因素GM(O,N)动态关联分析

以数据为基础,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思路和步骤,建立陕西省粮食生产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分别计算得出主要传统投入因素和主要农业政策投入因素动态关联结果。

三、结论及建议

由实证分析显示,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产值、生产资料价格和乡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因此从这几方面提出以下合理对策及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1、完善粮食价格政策,保证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价格支持手段是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然而陕西省甚至我国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农业价格体系。因此,陕西省应该制定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格制度、稳定价格制度以及价差补贴制度等价格扶持政策;而在农业生产资料方面,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是化肥农药的价格却大幅度的增高,使得种粮成本也大幅提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调节控制农用产品的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民在扣除粮食生产成本后有一定的盈余,这样才能更好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达到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高农业有效灌溉面积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5

最近几天,长春市粮食系统连续发生三起火灾。*月*日清晨2时许,德惠市德东粮库发生火灾,有27个玉米囤过火;9月17日零时,德惠市边岗粮库发生火灾,有8个玉米囤过火;9月21日清晨4时许,长春市第四粮库又一次发生火灾,有10个玉米囤过火。这几起火灾连续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长春市近几年连续发生火灾,间的差价适当拉开,差价水平应能补偿运输成本,促进粮食有序流通。从20*年秋粮上市起,东北地区粳稻和玉米全面执行国家新颁布的质量标准。要拉开同品种粮食的品质差价,安排好季节差价,以鼓励农民种植优质品种粮食,增加粮食收获后整理、挑选和晾晒劳动投入。

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内蒙古、东北地区的各有关省区要按照国务院已经确定的原则,共同协商制定秋粮收购价格具体水平、品质差价、地区差价。有关部门要协助各地做好价格衔接工作。在制定和公布当地具体粮食收购价格时,要严格遵循协商确定的衔接意见。

四、要确保粮食风险基金及时足额到位。粮食风险基金是落实按价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必要条件。中央财政补助的粮食风险基金每年都及时足额到位,今年的补助部分都已按要求进度拨入农发行专用账户。但一些地方特别是主产区配套的部分到位情况不好,影响了保护价收购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央补助的粮食风险基金绝对不减少,地方配套的部分也要确保到位。各级地方财政一定要强化预算资金管理,首先确保粮食风险基金及时支付,不能减少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凡是将粮食风险基金分解到市、县,而市、县确实到位不了的,要按省长负责制的要求,省级财政一定要补齐。

五、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退耕还林还湿地的步伐。要积极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同时,要抓住当前粮食充裕的有利时机,在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的地方,要加快退耕进度,能退多少就退多少。不仅坡地、沙化土地要退耕还林,已开垦的林地、草地、湿地,也要退还林还湿地。这既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缓解当前粮食供过于求的矛盾。各有关地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抓紧抓好。

当前各地区陆续进入秋粮收购季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各有关部门要对粮食主产区继续给予支持和扶持,帮助地方努力改善仓储条件,积极扩大粮食出口,切实解决粮食收购中的困难。

只要死看死守就可以避免,说明责任制没有落实。对这三起火灾,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云坤书记亲自过问火灾情况,洪虎省长做了重要批示,国发副书记召开了省、市有关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听取火灾情况汇报,对安全防火和破案工作做出部署。9月26日,省政府以明传电报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粮库消防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火灾发生后,长春市委、市政府紧急召开了各县(市、区)委、政府领导和粮食、公安、消防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市委、市政府三位领导到会分别讲了话,市粮食局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他们全方位落实责任制,死看死守;抽调粮食、公安、消防部门14名处级干部,对全市各粮库进行随机夜查抽查;由政法委牵头,公安部门集中精兵强将,限期破案。对纵火案犯要从重从快、公开处理。今天省政府又专门召开全省粮食安全防火电视电话会议,目的就是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集中精力,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加大防范力度,确保火灾事故不再发生。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站在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迎接*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安全工作是经济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发生事故,就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我省粮食系统由于体制和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当前已是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再连续发生火灾,烧毁资材,降低粮食品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对解决粮食企业困难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二,安全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今年,我省社会治安就整体来说是比较稳定的,特别是经过对“”破坏事件的严厉打击,进入五月份以来,形势比较平稳。但是,出现这些连续发生的粮库火灾事件,不仅会给粮食职工带来不安全感,也在社会上造成很坏影响。

第三,安全工作是发展大好形势的重要方面。当前,全省人民正在团结奋进,加快发展,努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全心全意用各项工作的丰硕成果迎接党的*胜利召开。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不允许我们接二连三出问题。否则,对上对下都不好交待。因此,各级政府以及粮食、公安、消防部门的领导,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粮食安全防火工作。特别是基层粮食企业,不允许有丝毫马虎,要时刻注意不安全因素,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再不允许此类事故发生。

二、认清当前粮食安全防火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火灾防范意识

近两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和粮食、消防部门高度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始终把粮食安全防火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库内粮食严重超储、储粮条件落后、消防设施陈旧、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安全防火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效,火灾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为此做出了很大牺牲,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取得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粮食安全防火工作无论是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人为纵火案件的不断发生,说明粮食安全防火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形势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认清安全防火的严峻形势,把握薄弱环节,保持清醒头脑,从实际出发,采取严密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是有些市、县对安全防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组织领导不力,责任制落的不实,安全防火措施不到位,工作上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和很多漏洞。甚至有的领导对防火工作掉以轻心,麻木不仁。德惠市在今年5月7日,市粮库就发生过一起火灾,但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以至最近又连续发生两起火灾。特别是德东粮库,当晚有11人值班,都没有及时发现火情,而是出租车司机发现报告警卫的,贻误了扑救时间,值班人员形同虚设,这就是渎职、失职。一个县在五个月之内,连续发生三起类似火灾,政府和粮食部门都是有责任的,有关同志确实需要深刻反思。

二是储粮设施简陋,易燃物品多,也是容易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我省库存粮食较多,露天储粮货位多,储粮资材都是易燃品,燃点高,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并且发现火情也很难及时扑救,蔓延速度快,极易造成火烧连营。

三是消防设施不配套,陈旧落后,影响火灾初期的扑救效果。从几起火灾扑救情况看,虽然发现得比较及时,但由于库内防火设施落后,不能在初期扑灭火源,等消防部门赶到时,火势已经蔓延。德惠市边岗粮库刚起火就被巡逻人员发现,库内干部职工一边报警,一边用库内简易消防车灭火,火势很快得到控制,但由于近几年对消防设施没有资金进行彻底维修,高压泵在喷射第二车水时就不能正常工作,贻误了有利时机,等消防部门的消防车到来时,火已连片。还有的粮库,消防井水位下降,消防泵抽不出水,灭火器失效等等,有的粮库甚至没有消防设施。

四是不法分子蓄意破坏,人为纵火案件不断发生,使粮食部门安全防火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从2001年至今,全省粮食系统共发生8起火灾事故,除2起为雷击起火外,其余均为纵火。这些纵火案件不能及时侦破,也让不法分子增加了侥幸心理,一些不法分子十分猖狂,铤而走险。

以上这些现实问题,确实给粮食安全防火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也充分说明粮食部门安全防火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形势非常严峻。各级领导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紧密依靠广大职工,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严密防范火灾发生。

三、千方百计强化措施,切实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目前粮食企业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再难,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站在稳定压倒一切的高度,把安全防火工作做为一项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抓实抓好,确保社会稳定。

第一,要进一步落实安全防火责任制。粮食部门的安全防火工作,不仅仅是粮食部门的事,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各级政府都要把粮食安全防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实行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公安、消防部门也要密切配合粮食部门,做好经常性检查指导工作,加强防范措施和消除火灾隐患;粮食部门的各级干部都要实行分片包点,落实好局抓库、库抓班组、班组抓个人的层层包保责任制,每一个货位都要落到人头。哪里的工作不到位,出现问题,就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范力度。对露天囤和资材库等重点部位,死看死守。要指定专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防护,不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粮食部门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严明值班纪律和交接班手续。一把手要亲自带班,并要加强抽查、夜间巡查,发现有脱岗、漏岗、在岗睡觉的,一定要从严惩处,决不姑息。

第三,要立即开展一次安全防火工作大检查。前年10月26日,农安县万顺粮库发生重大火灾时,省政府将每年10月26日起的一周,确定为粮食部门安全防火周。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级粮食部门要结合安全防火周活动和《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防火工作大检查。一是检查责任制是否落实,已发生事故的责任追究是否到位;二是检查各类消防设施、用电线路、电源开关、露天储粮区、资材库等重点部位,还有哪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发现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限期并指定专人监督整改,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第四,要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做好灭火准备。各粮食收储企业都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前制定好火灾扑救和抢险预案。要组织精干人员成立火灾扑救和抢险队伍,消防车、消防井、消防设施都要始终处于战备状态。一旦发生险情,在向消防部门报警的同时,立即组织扑救,力争把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并要严格执行逐级上报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严禁瞒报、漏报、迟报。

第五,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完善消防配套设施。尽管粮食企业目前存在很多困难,但各地也要积极想方设法做好消防设施的维修配置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红外监控等高科技技术,把人防、物防、技防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加强火灾防范工作。省里也要采取一些措施,争取安排一块专项资金,用于消防设施的改造和配置,以保证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

第六,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储粮形态的改革,力争尽快减少席穴、稻草帘等易燃储粮资材,从根本上解决粮库防火问题。省农发行每年都安排一些简易粮仓贷款,用于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各地粮食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仓储设施的改造计划。今年省财政贴息的简易粮仓贷款,要全部用于改革储粮形态,多建彩板拱棚仓和砼仓、轻体仓。省里也正在向国家做工作,准备争取一块专项资金,加大我省储粮形态改革步伐。

第七,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强对纵火案件的侦破工作。要充分依靠群众,深入挖掘线索,力争尽快破获近几起人为纵火案件,对纵火分子从严惩处。要大造声势,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第八,要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一是要向职工讲清我们所面临的盐势、困难和组织上正在采取的措施,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引导职工振奋精神,以库为家。二是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真正起到表率作用。三是要关心职工生活,解决群众疾苦,尽力帮助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化解矛盾。最近,粮食风险基金又陆续下拨4亿多元,除农发行按规定收息外,主要用于解决职工工资,决不允许任何部门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这要做为一条政治纪律,严格执行。

第九,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新粮接收准备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丰收已成定局,新粮入库时间已为期不远。尽管目前粮食企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必须从发展、稳定、保护农民利益和搞活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千方百计做好新粮接收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做到及时开库,及时收粮。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6

这位负责人说,粮食价格一方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在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的情况下,国家对粮食生产依然高度重视。今年又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 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 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252.5亿元资金,主要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

为促进粮食生产,国家提高了2008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比去年每市斤提高0.03~0.07元,并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从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扩大到辽宁、江苏、河南、广西11省(区)。同时动员和鼓励南方稻谷产区农民“单改双”,努力扩大双季稻播种面积。

据主产区反映,目前已出现由“双改单”变为“单改双”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显示,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达4亿多亩,早籼稻8 700多万亩。

此外,为了做好粮食收购,国家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辽宁粳稻和东北玉米国家临时储存收购,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给种粮农民一个“定心丸”。同时通过托市收购,增加国家调控粮源,为做好粮食市场调控提供保障。

为做好粮食调运,铁路和交通部门在运输安排上重点向粮食倾斜,特别是扩大东北粮食的外运能力。

此外,国家采取运费补贴等措施鼓励关内销区采购东北粳稻(大米),推进产销衔接。组织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跨省移库,缓解产区仓容库存压力,优化布局结构。

为了保证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国家还积极做好市场投放和应急准备:组织临时存储粮食和中央储备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的公开竞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各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粮食应急预案,调整充实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并重点做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落实粮食经营企业保持必要库存量的有关规定,鼓励企业增加商业周转储备。

另外,为优先保证国内市场供应,今年国家采取了对粮食及其制粉取消出口退税、加征临时出口关税和实行配额管理等措施,控制粮食出口。

为加强粮食库存和粮食购销工作的监督检查,国家有关部门已督促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粮食政策的规定,继续做好每年1次的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加强对粮食库存的日常监管,开展经常性的随机检查、突击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7

同志们:

前段,国务院、自治区先后召开了全国和全区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20__年我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由1999年的532.07万亩减少到20__年的452.415万亩,粮食总产从120.21万吨减少到108.48万吨,分别减少14.97%和9.76%。去年,全市粮食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商品量下降、商品率降低。全年度粮食商品量为23.1万吨,比上年减少0.4万吨,减少1.7%;粮食商品率为21.3%,比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二是产销缺口4.8万吨,其中小麦缺口1.6万吨,稻谷缺口6.4万吨,玉米结余3.6万吨,大豆缺口0.4万吨。粮食生产形势相当严峻。特别是自然灾害频繁、结构调整和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粮比较效益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难度加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保障粮食供给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坚决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二、强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一)创新模式,稳定粮食生产面积。

一是全面推进实施"百万亩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工程和"吨粮田"建设,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和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防止出现全年性耕地撂荒、减少季节性丢荒,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切实提高单产,提高复种指数,积极推广"双季水稻+冬种粮食(马铃薯、红薯)"、"水稻+玉米+豆类"、"超级稻+再生稻+秋冬菜"、"中稻+秋玉米"等种植模式。创新思路,向空间、向时间和向科技要粮食,努力扩大冬种马铃薯、红薯和冬玉米生产,减少冬闲田,积极在新植甘蔗地、幼龄果园、桑园等进行间作套种。通过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确保20__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90万亩左右,总产量118万吨。

(二)狠抓主推品种和技术推广。

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发挥良种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加强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引进,抓好常规优质稻种子提纯复壮,扩大超级水稻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推广区内外适应不同生态区、栽培条件、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玉米良种,重点推广熟期适中、耐密植和抗逆性强的新一代玉米杂交种,重视和扶持鲜食玉米及青贮玉米生产;加快优质高产红薯品种的引进推广,积极扩大与区内外建立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合作,引导农民使用种薯生产基地繁育的优质种薯。力争全年全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其中优质稻面积100万亩,超级稻推广面积26万亩以上,推广优质玉米品种170万亩以上,优质脱毒马铃薯良种面积2万亩以上。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确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主导品种,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示范力度,扩大优质高产品种的覆盖面。

严格推行粮食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实现粮食无公害目标。要把粮食生产"三免"技术、抛秧技术、秸杆还田、培肥地力、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植保防灾、施沼气液肥等技术集成配套推广,继续加强稻田养鱼、稻鸭共育、振频诱虫灯等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实现高产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的统一。水稻方面要在大力推广超级稻良种的基础上,通过"一增四推"为核心的技术集成,着力促进水稻高产创建,提高水稻单产水平。玉米方面要通过种质创新和方法创新培育和推广熟期适中、耐密植和抗逆性强的新一代杂交种,并采取"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耕作种植为免耕种植)重大关键技术的配套,推进精量化播种、精量化施肥、精量化用药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省种、节水、节肥、节药化。全市玉米免耕面积达70万亩以上。薯类方面要重点推广脱毒种薯、少免耕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区域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要加强"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示范样板基地建设力度,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升马铃薯等薯类发展路子,全市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面积达2万亩以上。

(三)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经验和有效途径,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各级农业部门要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重要措施。在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扶持以外,各级财政要安排资金支持各地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并制定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及考核奖励办法。各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百亩核心攻关、千亩展示示范、万亩高产创建的模式,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创建工作,切实制定好本地高产创建活动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通过整合良种补贴、超级稻示范推广、农机具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有机质提升、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新型农民培训、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实现集约资源,合力推进;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积极推进技术轻简化和服务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加快形成一体化的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示范展示,促进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和农艺农机结合。

(四)狠抓科技培训。

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如绿色证书、青年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工程的实施,加强对种粮大户的培训。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工作要求,围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强化技术服务,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步伐,使全市科技示范户种植的粮食产量明显提高。通过农村远程

教育、电波入户等农业实用技术网络信息系统,提高粮食增产适用技术的普及率。要特别加强免耕、频振式诱虫灯、测土配方施肥、稻田养鱼(鸭)、旱粮生物覆盖栽培等节本增效、环境保护技术的宣传、培训。把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新品种开发形式,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新思路、新办法和新途径,逐渐形成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体系。

(五)积极防灾减灾

近年来病虫害、冻害、干旱、洪涝、风雹等多种灾害在我市呈多发、并发、重发趋势。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克服麻痹松劲情绪,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组织对当地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调查研究,及早制定适合当地的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预案,切实加强灾害的预警和灾情的调度,一旦灾害出现立即采取应对措施,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要因地制宜推广改革耕作制度,优先推广种植高产抗逆性好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如以编织袋育秧技术为主的水稻防寒育秧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营养杯育苗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等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配套技术,提早播种,增强抗旱、涝能力。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广节水农田等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配套技术,提高单位产量。

(六)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要针对千家万户种粮的实际,从育秧到收割的各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根据当前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等情况,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扶持发展种粮大户,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鼓励拓宽经营服务范围,向农户提供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服务,培育和扶持一批粮食加工转化和种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要拓展社会化植保服务功能,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可视化建设为基础,建立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增加服务内容。积极开展"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生产示范,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优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要求,加快优质粮食生产和供应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推进产销衔接。

三、加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粮食生产责任制,把粮食生产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粮食生产首长负责制目标量化,并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强化粮食安全责任,明确粮食生产目标。要把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建立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管理责任状,认真做好实行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粮食生产领导联系点制度,在关键季节进行生产督导制度,把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细化分解,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广大农业干部要深入基层研究,及时研究解决粮食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落实政策。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政策宣传。通过宣传,形成各级政府重视粮食、技术人员热心粮食、农民群众积极发展粮食的新格局,让基层和农民及时了解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水稻良种补贴工作的培训、指导、服务、督促、检查及良种补贴政策激励效应评估的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让良种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保护耕地。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发〔20__〕28号、国发〔20__〕31号文件要求,切实保护好耕地。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的执法力度,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个不准",坚决遏止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严禁任何毁坏、破坏耕地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田灌排、机耕道路、防护林带等配套设施。建立和完善全区土壤监测网络,构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耕地分类保护。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和扶持绿肥种植,实行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建设一批具有防汛抗旱、高产稳产能力的标准粮田。

(四)增加投入。结合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沃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等建设项目实施,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和提高粮田质量,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当前要努力争取落实好《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__〕8号)精神,确保土地出让金平均纯收入的15%用于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增加对种粮农户的直接补贴、农民科技培训以及粮食科研、技术推广的经费;要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发展粮食生产,特别要重视引导粮食加工企业积极参与粮食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篇8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粮食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战略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任务。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粮食生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增加了面积、加大了投入力度。全镇上下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敏锐性,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省、市、县的决策上来,扎实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

二、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

县政府下达给我镇2013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为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35450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21260亩(早稻56750亩,晚稻59937亩,一季稻4573亩),总产量5.8万吨,旱杂粮种植面积14190亩,总产量4千吨,重点抓好“压单扩双”双季稻高产创建和水稻集中育秧工作,完成早稻集中育秧19200亩,晚稻集中育秧4800亩,完成早稻高产创建面积12000亩。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镇人民政府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政协联工委主任,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任副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镇农技站。各村、有关社区也要相应的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任组长,分管农业的村(社区)干部任副组长,加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

采取班子成员联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各村、社区要将镇下达的粮食生产种植面积任务、早晚稻集中育秧任务、水稻高产创建任务分解到组到户、落实到人。集中育秧要建立详细台账,实行每个集中育秧点有一名行政负责人和一名技术负责人的“一点两人”负责制。镇党委、政府确定3月份为全镇的粮食生产突击月,明确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驻村(社区)干部要深入村(社区)加强指导和督促,确保粮食生产工作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四、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1.采取悬挂横幅,张贴公告、标语、发放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各村、有关社区都要悬挂横幅、书写标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2.层层召开会议,各村、社区要召开党员组长会,分片和分组召开户主会,把精神传达到组、到户、到人。

3.镇政府组织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巡回宣传。

(二)加强技术指导,搞好办点示范

1.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今年重点抓好集中育秧,机插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良品种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2.在办点示范方面,突出抓好公路沿线、双季稻种植带和三个重点种植区工作。突出办点示范,全体党政负责人、驻村(社区)干部、农村工作办和农技站人员都必须办点示范。驻村(社区)干部既要联好村(社区),又要办好点。

(三)改进水稻生产方式,重点突破集中育秧工作

水稻集中育秧是当前改进水稻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是恢复和扩大双季稻面积、控制水稻直播、推广普及育秧新技术、提高水稻单产的主要措施,各村(社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集中育秧。

(四)加大双季稻种植扶持力度,搞好综合配套服务

水稻补贴发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谁种粮,补贴谁,种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落实。双季稻补助只限种植双季稻大户和农户,种植一季稻者一律不予补助。根据党委、政府研究,补贴方案为实插早稻按65元/亩补助;集中育秧面积连片一亩以上,按实插大田每亩80元补助;大户实插早稻20亩以上,按照实插面积还可享受每亩70元补助。补助实行打卡发放,严格核查。

加大土地流转,扶持水稻规模化生产经营,引导农户将分散耕地集中起来,统一向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流转。实行集约化经营是一个大方向性问题,要积极引导、全力支持、稳步推进。

同时,农技站要在备种、备肥、浸秧育秧、病虫防治方面全程指导服务,要积极扶持和发展规模化粮食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极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

(五)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奖惩措施

对任务完成好的村实行“以奖”奖励;对集中育秧好的村、种粮大户按照奖励扶持政策兑现外,对贡献大、带动作用突出的实行年终一次性奖励。

上一篇: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范文 下一篇:粮食生产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