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15 17:04:43

世界经济现象

世界经济现象篇1

■ 全球经济企稳复苏的迹象显现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实际GDP下降了1%,小于彭博新闻社前期针对经济学家调查而预测的1.5%的降幅,并且公司盈利涨幅为四年来之最,公司盈利自今年第一季度以来上升了5.7%,为2005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其中,政府的“旧车换现金”计划和首次购房补贴等措施刺激了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排除库存后的二季度销售量增长了0.4%,为今年以来的最好表现(见图1)。

此外,美国制造业19个月以来首次增长,成屋签约指数升幅超预期。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连续两个月有所上升,8月份上升到52.9,升幅达到自1993年以来的最高点,该指数高于50意味着工厂扩张。而美国房地产商协会报告显示成屋签约指数7月上升了3.2%,为连续6个月有所增长。制造业指数中新订单指数上升到64.9,为2004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生产指数上升到61.9;采购经理指数上升到55.5(见图2)。

在欧洲央行注入市场数十亿欧元以及政府为刺激消费而提出的销售鼓励政策后,16个欧盟国家的经济二季度几乎都呈现增长态势。Markit Economic的报告显示,欧洲制造业指数8月上升到48.2,相比之下7月为46.3。8月指数为14个月来最高水平,同时超出预期的47.9。该指数是基于对采购经理的调查得出,指数低于50意味着制造业处于萎缩状态(见图3)。

新兴经济体中,我国的经济形势无疑是最好的。在政策刺激下我国经济稳步复苏,各项数据指标均向好。8月份PMI指数连续9个月增长,目前已经升到54%;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为连续4个月同比增速加快(见图4)。

■ 阻碍经济复苏的因素分析

虽然在全球不同经济体协同的刺激政策下经济企稳的速度超出预期,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当前阻碍经济正常复苏的两大因素:一是失业率,二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财务修复。

虽然当前经济出现了恢复增长的态势,但是失业率仍然在上涨。美国劳工部9月4日上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八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9.7%,创近26年新高。市场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之内,美国失业率仍将居高不下。而欧洲失业率7月上升到10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盟统计办公室报告显示,16个欧元成员国7月失业率上升到9.5%,为自1999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6月份该指数为9.4%。居高的失业率制约了个人收入的增加,从而抑制了消费支出,进而企业盈利状况难以改善,这又将拖累经济复苏的步伐。解决失业率需要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各国将希望寄托于清洁能源,但是从当前该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清洁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尚需时日。

其次,经济复苏的过程也是微观经济主体财务状况修复过程,这包括微观企业和家庭。危机起源于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中负债远高于资产,在危机破灭之后,财务修复不可避免,而这一过程将会很漫长,前期的资产泡沫越大,财务修复的时间就持续得越长。这是因为微观主体由于依靠前期的资产价格过度举债,危机的到来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这样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负债远大于资产,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微观主体的财务状况,而修复这一过程就显得漫长。政府可以通过购买部分资产的方式来解决经济总体的资产负债问题,但是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政府的这种解决方式只是以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模式来暂时缓解经济体的信贷危机,这些不良资产只是从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转移到政府资产负债表中,但是它始终都是存在的,解决它需要时间;二是政府如果通过发行货币方式来解决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问题,只会导致前期的失衡继续加剧,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货币贬值,通胀加剧。

一个不能忽视的现状是,当前的经济复苏是各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促成的,这种政策支撑了“无就业复苏”。当前经济就像一个重症病人在经过紧急输血之后已经起死回生,但是恢复活力尚需时日。而各国这种挽救经济的方法也使得主要国家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一方面这种政策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如果过早收回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复苏夭折。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在与时间赛跑,经济复苏之路也注定并不平坦。

世界经济现象篇2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其实是对早期形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总体上说,这是一个由多重纬度、多种批判共同构成的总体性批判。在这一批判中,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虽然影响深远,却也只是整个批判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虽是最深刻的内容,却也只是整个批判的一个深度切口;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内在意蕴。当年马克思针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所作出的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政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这一批判显示了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强烈阶级对抗性质的现实政治生活之本质的揭示、反思和改变的诉求。借此批判,马克思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只有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当作精神武器,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其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同时,哲学也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起到促进人的解放作用的真正现实的哲学。正因为马克思把哲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批判活动,他的哲学观与他的政治批判之间的联系也是现实的。他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7页。)应当说,和马克思的其他批判目标相比,其政治批判目标是最为具体的,是对实践活动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这一批判中,作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社会主体条件,它的存在第一次使历史主体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最为现实的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导致的尖锐阶级对抗将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现实的历史运动。因此,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成为他所有批判中最为尖锐、最为直接、最具穿透力和最具实践价值的批判;而且,人们往往也最容易将这一批判看作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批判的标志,最容易从这一批判出发理解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

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相比,他对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所作的经济批判更为深刻,也更具有持久的价值。直到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理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剥离?即在理论分析的意义上,对资产阶级统治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否可以与对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批判相剥离?对于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模式来说,这种分析本身无疑就是用超阶级的原则取代了阶级分析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可是,当与意识形态对垒的坚冰被逐渐打破之后,当多种模式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质疑的现实的今天,我们将必须直面这种分析。当然,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一剥离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显见的驳难: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批判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批判之上的,因此将两者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割裂。对此,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和理论的例证为自己辩护。正如在现实的历史过程定的经济结构并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后果一样,在理论上一种特定的经济分析也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理论。例如,在历史上,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产生过英国的立体,也产生过法国的共和政体;在理论上,从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中既可以推断出洛克式的市民社会模式,也可以推断出孟德斯鸠式的市民社会模式。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分析中推断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结论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道路,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作的经济批判只能得出政治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所作出的不同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马克思的经济批判同政治批判剥离开来,并不是想要说明马克思经济批判的超历史性,而是为了强调它作为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在这里,我们更是为了强调,市场经济并非只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因此,马克思的经济批判,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批判所指向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和他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具体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这些批判只是他对作为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的不同侧面。只有当我们从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理论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感和哲学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作为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本身就要求以之为对象的理论批判的具体性,可是,具体的理论批判也总是因其具体性而具有较强的历史性。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批判,是一种以现实的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主义的批判。这一批判纬度并不以特定历史时期内的阶级关系为分析基础,而是以人的整个活动以及活动的历史变化为分析基础,因而并不直接指向特定的阶级对立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关系,而是指向一般的人类活动方式的转向所造就的现实生活世界——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整个社会生活状况。这一社会批判也不同于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市场交往关系的分析,而是要通过这一分析考察整个人类社会关系的异化及其克服途径。如果说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因其依据于早期市场经济的经验而遭到一些当代西方学者的质疑和冷落的话,他的社会批判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关注和尊崇。当然,无论冷落还是关注都只是一种表象,隐藏在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是,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纬度是以更为全整的人类生活世界为批判对象的,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因而也蕴含着更为深远、更为本真的哲学批判精神。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分析和对早期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政治分析中的许多具体结论已经成为思想史,但是,他对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生活世界所进行的批判却仍然在书写着未来的思想史。

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纬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有其客观的原因。与19世纪相比,当今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以之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和竞争的有序化和理性化大大增强,政治和统治的民主化和透明化日益明显。这意味着,作为马克思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的批判对象的生活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况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在不断以新的形式继续扭曲着人类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说,作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对象的生活世界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愈来愈以更加真切的方式成为这一批判对象。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变化的具体内容却大不相同,因而,马克思的不同批判与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契合性关系也不完全一样,必须加以具体分析。从经济领域看,20世纪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施行高福利政策和国家干预政策,逐步将早期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无序竞争引向了国家控制之下的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虽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垄断不断增强,贫富差距依然在拉大,但由于有强有力的政治国家干预的存在,就可以利用所得税、遗产税等手段对之加以制约,使经济上的不平等维持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在这样一个改良了的经济运行体系中,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更多社会成员以持有股份的方式拥有了对企业的抽象所有权,从而改变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关系结构。从政治领域看,上述经济关系的改变实际上就意味着阶级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阶级对立的弱化。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传统的产业工人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阶级,以白领阶层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工业无产阶级在逐渐地消失。当代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所发生的这些变化,显然是马克思的政治批判和经济批判所没有涉及到的。可是,如果把市场经济社会看作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和领域合一的完整社会形态,同时把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批判看作是一种社会历史批判的话,我们就会对近代以来的人类生活世界和马克思对这一生活世界的哲学关怀产生一个全然不同的认识。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突破了自由市场经济阶段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可是,从社会的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而是综合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西方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和国家干预主义已经使政治国家成为一架高度官僚化的机器,它按照一整套工具合理性的原则将社会生活整合起来,压抑人们对内心自由的向往,抑制个人对生存意义的渴求,制造出一个庞大而又不断增长着的“利维坦”。这并不仅仅是经济效率的降低和官僚体系的膨胀,而且是整个生活世界的异化和人类文明的危机。这是一个关乎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世界的存在状态的根本性问题。19世纪的马克思正是从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怀出发,对他所处的生活世界进行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的。

世界经济现象篇3

    关键词:数理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生产函数

    一、引言

    作为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具体形式,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提出下列生产函数:

    Y=Kα(AL)1-α,(0<α<1)

    式中,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A表示“知识”或“劳动的有效性”,AL表示有效劳动,α是参数,Y表示产量。这就是着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和道格拉斯用美国1899-1922年制造业的生产统计资料来估计模型的参数,得出:

    Y=1.01L0.75K0.25

    对这个生产函数以及柯布、道格拉斯所做的工作,余斌,程立如提出了下列批评[1]:

    第一,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论证”了资本家的所得不是来自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来自资本的边际产出。从而成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工具。第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遗漏了许多可能会影响产出的其他的重要因素。如:机器性能的提高、由于经济的短期波动而导致的资本闲置或过度使用的情况、工人每天(或每周或每年)工作小时数的变化、劳动者素质的变化、劳动强度的变化等。因而柯布和道格拉斯对模型所做的估计并无实际价值。本论文由无忧整理提供第三,本来,生产函数须在一定技术条件以及一定的资本有机构成下(这两个条件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有很大的差别)来讨论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可是,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这些条件是随意可变的。文献[1]举例说,由于这一疏忽,可能会引出“用1个轮胎配16个汽缸可以组成一辆汽车”这样的荒谬结论。

    作为与余斌,程立如观点的商榷,程细玉、陈进坤阐述了下列几个基本观点[2]:第一,一个经济模型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在一定经济理论的背景下,根据样本数据,对经济现象众多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比较、筛选,找出其中一种或若干种最重要的因素,用他们来构建模型(而把其他次要因素的作用效果纳入模型的误差项),然后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模型的参数,最后再对估计结果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和一系列统计检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通过以上程序建立的,因而是科学的。第二,影响产出量的要素有哪些?在供给不足的经济环境中,影响产出量的要素是:劳动、资本、技术等等;在需求不足的经济环境中,影响产出量的要素是:居民收入、人口、消费习惯等。第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技术条件假定为不变,这的确造成了模型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针对这一缺点,后来的学者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改进,把技术进步速度纳入了模型。第四,用样本数据估计了模型的参数之后,要检查所得的结果是否符合经济实际,接着还要进行一系列统计检验。第五,建立经济模型时要考虑所选变量数据的可得性。能够获得数据的变量才具有实际意义,才能成为模型中的变量。

    这两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争论,引起了笔者的若干思考。

    二、数理经济模型

    人们在进行经济学研究和进行计量经济学研究时,必须要把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清楚地区分开。事实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作为该模型一般形式的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属于数理经济模型范畴。后来,柯布和道格拉斯用美国1899-1922年制造业的生产统计资料来估计模型的参数,这是把数理经济模型直接移作计量经济模型来使用(我们将要在后面谈到,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此时,柯布和道格拉斯所作的事情已不再是研究一个数理经济模型,而是在估计一个计量经济模型(此时,模型中加上了随机项,而数理经济模型是无所谓随机项的)。

    数理经济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理论进行陈述和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数理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是为了探索不能用数字表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不能用代数表现的函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型旨在通过数学逻辑推理来阐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趋势。这就是说,数理经济学是在理论的层面上运用数学语言来研究和表述经济理论,而不是在经验的层面上对经济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结局进行描述、估计或预测。

    余、程的文章和程、陈的文章同样都把数理经济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混为一谈了。余、程文章的主旨是要批评一个数理经济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程、陈文章的主旨则是要为这个数理经济模型辩护。但是,两篇论文的内容,其实却撇开了数理经济模型,说的都是计量经济模型的事情。例如,余、程的文章批评说,模型中遗漏了若干变量、没有把技术条件固定住。对于计量经济模型,这些批评是对的;对于数理经济模型,这些批评则是不对的。再如,程、陈的文章一开篇,便开宗明义地说,经济模型中会含有一个误差项(随机项),显然,作者这里所说的“经济模型”指的是计量经济模型而不是数理经济模型,因为,数理经济模型无所谓随机项,计量经济模型才考虑这个项。该论文接下来所说的收集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等等,也全都是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时候的事情。

    把数理经济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混为一谈的现象,在一些研究人员的成果中也常可见到。有的作者用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做计量经济分析时,把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里假定为外生的那些变量作为计量经济分析中理所当然的假定前提,并相应地假定随机项的期望值为0。这些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现在使用的是索洛-斯旺模型而不是别的其它模型,就应该把索洛-斯旺模型的假定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假定,认为这就是以经济学理论为根据。这些作者犯了用模型定义现实世界的错误。计量经济分析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只有一个。现实世界是检验计量经济分析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现在我们来考察数理经济模型。

    一个经济学原理,可以用文字阐述,可以用图形来直观地描述,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数学模型———数理经济模型)来表述。三者目标相同,都是为了阐释经济学原理(而不是模拟现实世界)。

    为了使经济原理的阐释更易于理解,常常需要把现实世界加以简化(简化的世界当然已经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这是允许的。因为数理经济模型的目的并不是模拟真实的现实世界,而仅仅是为理解这个世界的特定特征提供见解。这种简化现实世界的方法叫做抽象法。抽象法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了阐述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舍象掉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态

    而仅仅从量上考察抽象的人类劳动;舍象掉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仅仅考察商品的价值———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自然科学里,抽象法的使用也比比皆是。例如,物理学在阐释一个力学原理时,常常会把摩擦力忽略不计。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以及作为它的具体形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同样使用了抽象法,把现实世界中一些本来对经济增长有影响的因素假定为不变。该模型假定,产出量Y对于资本K和有效劳动AL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即:如果资本和有效劳动加倍,则产量加倍———这意味着,对新投入品的使用方式与对已有投入品的使用方式一样———这也就是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美国经济学家戴维·罗默更具体地指出了这个模型所应用的假定:只有一种产品;没有政府;就业的波动被忽略;储蓄率、折旧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均不变[3]。对现实世界所作的舍象越多,模型越容易理解,但是,模拟现实世界的能力越差。为了缩小数理经济模型与现实世界的距离,经济学家会把被舍象掉的东西逐步纳入模型,从而使得数理经济模型越来越深刻。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假定储蓄率s不变,在这一假定下,t时刻的投资sY(t)是t时刻产出量的一个固定的比例,可是,在实际上,s是在家庭和厂商各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相互作用下对家庭的收入进行“消费”和“储蓄(即厂商的投资)”分配的权衡之后形成的,它不是固定的;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假定人口增长率不变,可是,在实际上,人口增长率也不会固定不变。这种过度的舍象使得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增长。本论文由无忧整理提供后来提出的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通过“产量减消费”来计算投资,其中的消费通过对家庭的效用函数在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下求解得到,这样,就把储蓄率从外生不变转变成为内生变化;再后来,进一步把人口变动从外生转变成为内生,提出了有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包括有移民的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和有移民的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数理经济模型从简单到复杂,对现实世界的解释能力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顺便说一句:程、陈文章所谓在供给不足的经济环境中影响产出量的要素是劳动、资本和技术,在需求不足的经济环境中影响产出量的要素是居民收入、人口和消费习惯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事实是,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舍象掉了居民收入、人口和消费习惯等变量,后来一些进一步的模型把这些变量加了进来。

世界经济现象篇4

【关键词】世界园艺博览会,唐山,契机,城市形象

引言

唐山作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地,受到了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青睐,唐山也将以充分的准备,向全球人们展示震后城市重建后的魅力。相关的资料显示2016年5月到10月唐山将举办此次园艺博览会,博览会的会址选择在生态优美的南湖生态园。本届唐山世园会以“都市与自然・凤凰涅”为主题,在彰显时尚、绿色、环保、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唐山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效果的决心。世界园艺博览会选择唐山,是唐山市城市形象进一步打造的又一次良好的契机。

1世界园艺博览会与唐山市城市形象的塑造

唐山作为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办地,利用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一品牌来进一步提升唐山市的城市形象,既是唐山市新一轮发展面临的契机,也是在抓住世园会与唐山城市发展交集前提下,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确定唐山市的城市化与环境的生态化、唐山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唐山市最近几年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人文精神科学的结合到一起,不断提升唐山市的精神与时代形象,创造性的提出了“感恩、开放、博爱、超越”的新唐山精神。

2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唐山城市形象的积极影响

2.1人文唐山与旅游唐山的进一步打造

2016年作为唐山市抗震重建40年,世园会选择唐山这一遭受过毁灭性灾害的城市来举办,对于向全球人们展示人类战胜自然的契机、震后唐山城市建设、生态恢复的成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唐山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也是提升唐山国际大都市建设步伐的重要契机。在世园会举办的过程中,世园会的主园区作为世园会主题的象征,将会成为这一节事的一个永久的纪念。国际上有很多世界园艺博览会由于其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巧夺天工的景观设计,给世界人们留下了一个个深刻的记忆。例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以后,昆明世博园依然是各地游客游览的主要景点之一。同时,世园会主园区在节事结束后也可以成为当地居民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唐山世博园主园区的精心打造,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园区在建成之后,既能够增加唐山市旅游生态项目的数量,也可以提升唐山市旅游产品动静结合的效果。为唐山市旅游产品体系的进一步丰富,让更多的人们喜欢唐山、记住唐山又增添了一笔浓墨的色彩。唐山市依托2016年世园会这一平台,通过精品建设打造园林绿化高标准、高规格的世园会热带植物馆,加大对学院南路等十条主干道路的绿化建设,提升唐山市野生动物园的建设速度,完善唐山市植物园的建设。做好唐柏路等7大景观道路的绿化工程,为构建全市范围内的高端景观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2.2国际知名唐山形象的全面彰显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唐山市的举办,能够快速的提升唐山市的知名度,进一步的加快唐山市城市形象的更新速度。例如:在沈阳(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期间,全球有200多家大众媒体、近千名记者参与了本届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报道,沈阳这一城市很快摆脱了"傻大黑粗"的城市传统形象,向世界人们展示了沈阳魅力之都、人文之都的新的美好城市形象,也让沈阳成为当年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而200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是1976年震后40年以来唐山市举办的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个国际性活动,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将“都市与自然・凤凰涅”的世园会主题融入到唐山世园会的场馆设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发展等环节中,能够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好的了解和走进震后40年的唐山、提升唐山市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将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3经济结构科学发展的唐山市形象

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在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倡导绿色、环保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主题,多年以来举办城市在定位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生态环境保护方式方面都非常的注重。而唐山作为一个震后重建的城市,多年的经济发展依靠的是重工业,也正是受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唐山的环境质量存在较多的问题。而世界园艺博览会落地唐山之后,市政府开始组织环保等部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通过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淘汰多家落后产能企业、规范与提升企业的污染处理能力。同时,优化与开展唐山市绿化工程,提升市区的绿化程度。同时,在唐山这一与我国发展阶段高度契合、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化的城市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也是向世界人们展现资源型、重工业型城市,向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契机。例如: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会场选择在唐山市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这一区域原本是采煤塌陷区,而这种创造性的应用与保护,既是对对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示范,也是唐山市在治理环境、修复环境方面决心的展现。而且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届时将会给唐山市带来1500万左右游客量,这些游客的到来,将会有效的推动唐山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唐山市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

2.4生态环境优美的唐山市形象

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以园艺为主题,包含了经济、科技、环境、发展理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会唐山市的城市环境改善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昆明、沈阳、青岛等在主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过程中,其城市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例如:沈阳在获得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权之后,便开始以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场地的建设为起点,科学的投入各种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实施城市建设。沈阳市的市政建设速度也由此提前了五年。同时,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让沈阳在短时间内跨入了我国环保模范城市的行列。而唐山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北方核心经济发展区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两年里,其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等建设会围绕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整体需求来开展。唐山市的休闲娱乐、城市交通等都会实现快速的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唐山市路网结构,改善市内交通循环。通过拓宽改造站前路等六条道路、维修长宁道等主干道的措施,优化唐山市的城市交通体系。而且唐山这座环渤海地区的地级市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能够让全球人们认识到在中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态势,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唐山进一步的扩大城市腹地、提升城市经济布局的重要机遇,在唐山市谋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为其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成为有效推动唐山经济发展方式和环境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3 世界园艺博览会背景下唐山市城市形象的打造措施

3.1 要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重大节事的举办需要城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撑。在世界园艺博览会落户唐山市以后,唐山市政府已经开始对城市绿化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唐山市的城市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2016年唐山市的城市绿化率将高达40%,为生态型唐山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远离唐山市中心的世园会主园区对交通运输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进一步优化水电、交通、通讯等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要保障交通系统的完善下,提升唐山市世园会园区的可入性。在不断优化唐山市公交线网结构与市内公交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唐山市公交的信息化建设速度,保证公交车辆全部实行智能调度。以环保型公交车取代多年的黄标车,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数量,促进唐山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3.2 加大对唐山市世园会后期工作的规划

截止2014年,我国范围内的城市共有4次世园会的举办经历,而且历次世园会的园区面积在提升。相关的数据表明1999年昆明世园会的园区面积为二点一八平方公里,而到了2014年青岛世园会园区的面积达到了武平公里。虽然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国际知名度等,但是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园区面积的扩大来提升世园会的举办质量,显然是行不通的。鉴于此,唐山市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按照节俭、科学的原则来建设园艺博览会园区,在最少投资的前提下,打造具有特色的园艺博览会。因此,这就需要在基于唐山市经济实力、园艺博览会园区自然、地理、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做好对各个园区的系统整合,避免一味兴建大园区的做法,在满足世园会展览需求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3提升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市场化操作水平

唐山市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政府牵头与管理的节事,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为了更好的提升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这是因为随着世界园艺博览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与规模化,政府对此类节事举办过多的干预将会导致节事产业过度依赖于政府,对世界园艺博览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产生了阻碍。而在欧美等国家,大部分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城市,在举办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协调与政府、市场的关系,会通过成立行业协会等措施,保证世园会各项事务的协调,提升世园会举办的市场化与社会化水平。针对唐山市世界园艺博览会来讲,唐山市政府要做好对世园会经营的参与方式、管理控制权限的优化,通过政企分离、市场调控等措施减少对其干预,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鼓励更多的企业、社会团体成为世园会投资、获益的主体。与此同时,政府等部门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政策等调控措施,强化对资金、政策的监督和管理,为唐山市世园会的举办,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4进一步做好唐山市城市结构的优化调整

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作为城市升级的催化剂,它的成功举办往往能给一个城市建立新的地标,特别是对于促进新城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例如:昆明世园会的举办,使得昆明世博园区成为昆明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很长一段时间来,唐山作为一个震后城市,整个城市的南北差异较大,一些知名的企业等大多分布在环渤海一代,而如何盘活整个唐山市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唐山市城市经济的分布点与新城区的着力点,成为新时期唐山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唐山市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通过高端的市场地位,在现有的基础上以盘活全局、重点打造等措施,获得唐山市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因此,世界园艺博览会对于唐山市来讲是以此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唐山市政府也提出了“南拓、北控、西进、东联”的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根据唐山市城市扩容的需要,将开平洼镇等纳入到城市规划管控的区域,在未来两年的时间,唐山市的主城区将进一步南拓五十平方公里。同时,按照世博园建设主场地的规划与布局,唐山市南湖地区预设成为唐山市未来几年的核心发展区域,提出与世园会相适应的城市形象,集中力量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学的现代化都市。

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园艺博览会落户唐山之后,给唐山市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抓住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契机,加大对唐山市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抓手,是创建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这就要求唐山市在综合分析现有市政基础、规划布局、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唐山市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的参与,为唐山市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青,邢峰.唐山城市旅游形象的现状调研与分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1).

[2]王东强,田书芹.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其对重庆的启示[J].四川林勘设计. 2008(04)

[3]高晓雪.关于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8)

[4]河北省旅游局.在推进城镇化中加快提升城市旅游功能.[N].中国旅游报.2009(12).

世界经济现象篇5

[关键词]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失衡经济失衡经济失衡

2005年以来,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日益加剧的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金融最令人迷惑难解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过去的四年里(2003年~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中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经济失衡(Globalimbalance)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问题展开热议。当下,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即南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并导致南北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从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开始落后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仍没有迅速得到扭转,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缓慢。1990年~1993年,非洲经济的增长率分别只有1%、1.5%、0.7%和1.7%,拉美经济增长率分别仅有-0.1%、2.9%、2.8%和3%,再加上这些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最后导致人均国内产值明显下降,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还在拉大。据联合国《1992年的人类发展》报告说,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82.7%的收入,而占世界人口60%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拥有世界总收入的5.6%。有关资料统计,196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贫困国家的30倍,而1993年的这一差距扩大到62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洲的经济贫穷问题最为严重。20世纪80年代是非洲经济发展“失去的十年”,每年人均国内产值为负增长。1992年非洲人均国内产值比10年前下降15%,其中一些贫穷国家下降幅度达30%。近几年,由于非洲的人口1∶3增长率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3%以上,加上多年的战乱和灾荒,非洲难民人数增至1180万,约占世界难民总数的二分之一,这就加重了非洲的贫穷。

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二元结构:国际直接投资与金融证券投资的二元分裂。但是,当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天平向发展中国家这边倾斜的时候,全球的资本流动却仍然偏爱高收入国家,尽管中低收入国家资本总流量(双向)对GDP之比从1990年的6.5%提高到了2003年的13%,增长了一倍左右,可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仍然只有高收入国家的一半。而且,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量从总体上讲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国际资本特别是直接投资在流向发展中国家时也是高度不平衡的,2003年中国得到的外国直接投资要占到该投资流量(以流入量计)总额的9%,占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5%。这种失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处在低端加工制造的地位、发达国家处在资本运作与科技创新的地位之国际分工模式凝固化的主要根源。

全球发展失衡加剧,但调整机会降临,失衡真相被全球化混淆。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显改变对全球失衡的看法,由忧虑转向客观,认为在全球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资本自由跨境流动,为国家间储蓄和投资结构优化创造条件。资本从储蓄丰富的地区流向投资机会较多的地区,创造出更高的资本回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对世界经济有积极作用。然而,全球失衡是有限度的,一旦过度就会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剧相关国家经济关系紧张,恶化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调整无序会导致美元贬值失控,金融市场动荡乃至危机。

世界经济现象篇6

从外在于漳州社会以及社会的主体(漳州人)去寻求滞后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传统的实证主义方式。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则与此不同,在胡塞尔看来,与人脱离的所谓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存而不论,或悬置或加括号,现象学要探讨的是呈现在意识中的世界即关于世界的现象学。在这种视域中,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也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也就是说,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深层地内在于漳州社会以及普通的漳州人。这些因素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需要现代哲学的素养和哲人的眼光才能穿透。如何把握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呢?胡塞尔认为,这个我们在清静时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总已经在哪儿了,先于我们的存在,而且是所有实践的基础,不管这些实践是理论的或超理论的。现象学哲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专门描写这个观念的生活世界的结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现象学哲学不再以庞大而严密的思辨体系来推演生活的逻辑,也不采用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来解释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具体的、严格的方法直观生活世界。从这种现象学哲学的反思方式来考量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就不能采用传统的实证经验归纳方法来解释漳州市的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而是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即面对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本身,我们融入进漳州人的生活世界,体验着、直观着这个特有的生活世界。体验与直观的结果就是所谓的现象学剩余。这种现象学剩余就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体验与直观的结果,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反思对象和反思方式确认后,更为重要的和艰难的、甚至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是现象学的反思过程: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有一个或几个个别直观,我抓住纯粹的内在,我关注现象学的还原。并且我纯粹直观地完成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的种类,现在个别性本身不再被意指,而是一般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我们直观它,它便存在于此,我们意指的是它,便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性质。这不是指这种个别单一的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而是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种类、程度本身是相似的;这种相似关系在这里正是一种总体的绝对被给予性,因而这种被给予性也是一种纯粹内在的被给予性,不是保持在个别意识范围之内这种错误意义上的内在。这里谈的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总本质以及在总的直观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被给予性。在经过多重反思后,最终得出的反思成果(现象学剩余)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属于普遍而深刻其作用的文化深层次。具体说来: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内生变量或现象学剩余)是:①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②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③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④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其相应的对策理路是:①提升时空观;②推广普通话;③改变价值取向;④转换行为方式。现象学的反思是可以重复进行的,有时也是应该重复的,所以必须对反思结果进行再反思。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无论那一条因素,对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是内在地起作用(内生变量),无论那一条都不是针对某个或某些漳州人,甚至还可以不是针对某个时空的漳州人或事。

因为这些因素是普遍而深刻地影响和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比如,这里的时间观念是一种“内在时间观”。对于时间的内在化理解,是由其现象学方法所要求的“明证性”所决定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概念,是基于第三人称视角而设定的超越实存,不具备现象学思维所要求的“自身被给予性”,所以必须首先对其进行还原。漳州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像遗传基因一样内在于漳州社会,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普遍而深刻地起作用。它作为一种背景意识,伴随着所有意识行为,我们只有通过反思,将我们的目光从排列着的连续的感知对象回溯到感知对象的连续本身,才能以我们意识的意向功能将这种连续本身构造为一个内在的对象,通过这种构造行为,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内在时间意识”才得以与我们照面,我们才能由此得出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内在时间意识)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再比如,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在意识的深层次上有了一个假设:所有人都会讲漳州话。在这样的假设中,普通话不是普通话,闽南话才是普通话。这样就普遍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和效率。如何言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社会实践问题。如何言说涉及观念的表达,涉及观念如何从理智的内在世界外显于一个公共的世界,涉及观念的传递和交流,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不利于观念的传递和交流,所以,它成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对休闲第一的价值取向和传统封闭的行为方式这二者的反思与对落后低效的时空观念和地方狭隘的言语意识的反思类似。最后,需要对“对策理路”进行反思。显然,这四个对策理路都是对应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四个内在原因而提出的。

如果是实证性课题,接下来要做的就应该是对如何提升时空观、如何推广普通话。如何改变价值取向以及如何转换行为方式等提出在实践层面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但是,本文属于哲学课题,只提出对策理路而不是对策本身,对策的实施与展开是在对策理路的开启下进行的。本文的意义就在于开启一个崭新的视域,为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智力支持。我们只需要对“对策理路”再反思即可。比如,“提升时空观”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增强时间观念,而是在意识的内在维度上反思内时间意识对人的始源性作用。或者说,内时间意识在深层中影响了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它是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之一。只有从哲学层面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提升漳州人的时间观念。再比如,在漳州市推广普通话,绝对不是那种应付式的至上而下的行政行为,也不是简单的提升漳州人民的普通话水平,而是在现象学语言哲学的意义上根本改变漳州人的言语意识,普遍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方式,普遍提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际交往效率,普遍而深刻地内在性地作用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可以这样说,用三年时间、花两千万元,在漳州市整个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像普法一样推广普通话,会极大地改变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提升漳州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总之,本文通过由对漳州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考虑转向对思想主体(漳州人)的现象学反思,寻求一种普遍合理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深层可能性。在漳州人的意识主观性中,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意向性地显现于反思主体的意识中。这是绝对的、客观有效的关于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在原因的先验源泉。在这种意识主观性(时间、言语、价值、行为)中,而且只在这些主观性中,客观性的存在(漳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才是绝对的。

作者:李联华 单位:中共漳州市委党校

世界经济现象篇7

都市旅游业发达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基本特征。1966年时,英国规划大师彼得·霍尔就将娱乐旅游业解释为世界城市的一种主要产业部门,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七大特征之一。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洛杉矶、新加坡、法兰克福、悉尼、多伦多、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大阪等不仅是世界著名大都市,同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也就是说旅游业是否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跨入世界级城市行列的标志。都市旅游业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都市旅游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尊严和形象的旅游产品。都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是一国或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通过发展都市旅游可以促进城市设施及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个国际大都市往往集旅游、观光、度假、商贸、会议、展览、购物、文化、体育为一体,拥有先进的接待设施,一流的服务水平,可以满足国际游客多种多样、内容广泛的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都市旅游是整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窗口”和“辐射中心”。旅游业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综合最强、有着广泛发展前途的产业。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旅游业的“窗口”、“支柱”、“基地”和“辐射中心”,几乎都在都市,尤其是大都市。巴黎、伦敦、悉尼、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都是本国或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基地。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设计的要素

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

概括的说,城市旅游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包括人们对该城市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等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城市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从内容来分,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城市广场街道、标志及标志性建筑、历史古迹、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等物质形象,软件包括城市人的行为、市民时尚、城市文明、群体活动和城市政府形象等精神形象。从形式来分,可以分为行为形象、视觉形象、消费形象、风情形象、经济形象。从感知对象来分,还可以分为城市外部形象即社会公众和旅游者留下的印象和城市内部形象即市民产生的与城市荣辱与共的思想。

上海都市旅游整体形象设计

对上海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对上海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都市经济地位、文化特点、发展方向、旅游资源等密切相关。

在经济方面,上海是已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中城市。近十年来,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均GDP在2003年3月就超过4500美元,预计在3年内可达8000美元。在综合实力方面,上海虽然远不及东京、纽约、伦敦,但在亚洲,它的经济总量已接近1990年的新加坡和香港。在2004年度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上海在53个城市中排名第25位,名列亚洲第6位,在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公共机关指数、城市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等指标上,上海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形象。

从文化特点来看,海派文化和现代文化相得益彰。上海的文化一方面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另一方面,又比中国其他城市更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输入后,形成集雅俗共赏、东西交汇,传统与现代为一身的海派文化。同时,现代社会使上海人寻找新的价值观,创建现代及传统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创建新型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综合体。

从发展方向看,上海将建成世界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上海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窗口,代表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上海的城市定位是发展为全球性、综合性的国际化都市,在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也正逐步接近目前国际城市,应该追求将城市整体而非若干独立旅游景点作为吸引因素推向市场,依靠城市形象吸引旅游者。

从旅游吸引物的角度来看,上海缺少沙滩、海浪、阳光和森林等,不象威尼斯、日内瓦等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也不象巴黎、伦敦等既拥有一流的旅游资源又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优势。就目前来说,上海的旅游业发展尚未达到世界国际大都市水平,威尼斯、日内瓦、巴黎、新加坡、香港等旅游业的GDP中比重一般能达到20%以上,上海在2004年只占6.3%。上海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性的旅游形象为核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

国际会展中心会展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世界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不仅带入大量的商务活动,带动酒店业、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提升该城市的国际形象。各国的大都市纷纷推出一批能够打造城市会展品牌,树立城市新形象的国际展览和会议,整和发展会展和旅游业。欧洲的巴黎、伦敦、维也纳、布鲁塞尔、柏林、日内瓦等几十个著名的大都市一直是会议旅游的主要接待地,汉诺威、慕尼黑等是世界展览中心,亚洲的新加坡、香港都是世界排名很前的会议接待地。目前国际上对国际大都市的标准有一个提法,即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海凭借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配套服务,已经具备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的基本条件。

国际时尚之都时尚之都不仅是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整个城市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世界上业已存在的五大“时尚之都”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的实践充分证明,“时尚之都”对于一个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旅游业。以境外旅游人数为例,上海2004年吸引境外旅游人数为480万,而1998年,纽约、伦敦、香港分别吸引的境外旅游人数高达1800万、990万、960万。大连的“世界服装名城”,香港的“世界一流的设计及服装中心”,韩国的“米兰”计划等都对上海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然而上海在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曾经是国际上可数的几个时尚中心之一,这是上海区别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打造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购物美食天堂购物收入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中最具弹性和潜力的,从国际旅游来看,购物创汇是旅游创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据统计,作为亚洲“购物天堂”的香港,旅游购物收入占了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但在上海这个数字只有20%左右。上海商业经过10年快速发展,购物环境明显改善,2003年上海人均占有商业营业面积达1.2平方米,同发达国家人均已不相上下,成为全国各大商贸城市中公认的品牌聚集地。在餐饮方面,上海不仅菜系齐全,而且有十多种帮别流派,同时还有种类繁多的外国菜,有条件积极拓展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综合消费领域,提升上海城市形象。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3I设计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理念设计(MI)城市理念是将城市人格化,展示城市精神的无形形象,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魂”。在上海旅游形象上突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时尚之都”、“购物美食天堂”与上海的国际四大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具有同质性、同目标性和同内涵性的特点,体现的是城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提炼和思想升华。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行为设计(BI)城市行为往往在于寻求城市理念的推动和运做的模式,通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市民群体和个体行为和城市的社会活动来体现。城市的行为形象方面突出展示和塑造改革务实、文明、豁达、勤奋、热情好客的城市市民形象。如夏威夷就以热情好客的“哈罗哈”旅游形象而闻名世界。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视觉设计(VI)城市视觉定位从城市标志设计,城市空间形象设计,城市公益配置设计等方面,使城市外观与鲜明城市个性的理念相一致。上海旅游形象的视觉形象要体现美学的思维,将市花白玉兰,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富有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豫园商城等景点与城市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把整齐的街巷规划和有节律变化的建筑物作为城市凝固的音乐,使旅游者对上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构筑“一城九镇”的空间形态结构,以十大旅游线路贯穿城市景观区、景点延线和景观点,布置整个城市的人文活动空间,设计市民公共社会生活活动,设计城市的道路、水面、绿地等环境要素,设计城市的照明、色彩、建筑风格、城市标志、建筑小品等,突出鲜明的个性。

上海打造都市旅游形象的重要措施

抓住世博机遇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拟订到2010年建成世界城市的雏形,到2020年建成半边缘性世界城市,到2030年建成次级核心世界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核心世界城市。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无疑将大力推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势必提高上海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大大改变城市形象而进入国际性旅游城市之列。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随着它的成功举办而将深入国内外旅游者的内心,引发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作为上海的城市理念而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提高文化品位

在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文化对旅游和经济的牵引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得到优先增长,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是创意、体验和精神文化的繁盛。上海的精神文化要充分体现海派文化和时尚的有机结合,这种新文化精神将成为这座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等,游客去那里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气质和艺术环境。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音乐节、国际电影节等连续成功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海城市的文化发展,但在文化品位上还有待于提高。

增强服务意识

世界上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香港达到了82%,而上海仅为51%。旅游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领域之一,上海的都市旅游,首要在于提供国际性的项目和国际级服务。只有优质服务才能保持城市旅游消费特色长久不衰,在宾馆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旅游商品业、景点景区服务业方面树立上海城市国际旅游消费形象。

推进市民素质建设

世界经济现象篇8

一、克服学习经济文明史的心理障碍

经济文明史内容纷繁复杂,其所描述的经济现象类别繁杂琐碎,经济制度、专有名词、统计数字众多,表达又多用抽象化和数据化语言,不仅读之枯燥无味、较难理解,且难以识记和系统掌握。现实生活中,高中学生对学习经济文明史普遍不感兴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障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经济文明史的效果。如何克服学习经济文明史的心理障碍?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既有主动克服“经济文明史难学”等先入为主的问题,又有对经济文明史学习目标科学定位的问题,还有对科学的经济文明史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问题。如何防止“先入为主”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笔者在这里不作深入探讨。关于经济文明史学习方法问题,笔者会在后面深入探讨,这里暂不展开。在此,笔者仅就经济文明史学习目标定位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学习经济文明史,同学们一定要明确《课程标准)》和《文科综合(历史)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有关经济文明学习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这有利于我们在心理上克服“经济文明史难学”等意识,树立能学好经济文明史的必胜信心。实际上,学习经济文明史并不要求我们识记历史课本上叙述的所有经济现象所涉及的具体事例、数据或相关经济现象的描述,而是要求我们从中探求其发展演变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规律)。高中经济文明史所涉及的经济制度应以理解为主,重在理解其内涵,掌握其演变的因果关系和影响,而不是掌握其细节内容;有关专有名词,我们只要理解其内涵即可;至于那些统计数字,它只是我们认识某些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的“工具”,并不要求我们去死记硬背,在高考中也不考查这些内容。以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为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试大纲》则只要求考生掌握“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如果我们将这些学习、考试目标要求具体化,可从三个方面理解:①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古代中国农业经历了由刀耕火种、以耒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粗放式农业向以耕耙耱为主要生产技术的精耕细作式农业的演变。②从经营方式的角度来说,古代中国农业经历了由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③从经济形态来说,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以这三个方面为基点,适当探求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果关系与影响,再做一些必要的练习,就能轻松掌握相关学习内容,从容达到学习与考试目标。至于本课教材中涉及的种种文字叙述、图表等,则没有必要去背诵记忆——说到底,它们只是我们学习并达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目标要求的“工具”而已。

二、注意运用历史观具体认识人类经济文明活动

学习经济文明史,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分析和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经济文明现象,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经济文明史结论。运用历史观分析和说明经济文明现象,要避免简单套用历史观;对历史教科书中的有关经济文明史结论,也应避免囫囵吞枣般死记硬背。科学的做法,就是将历史观和历史结论具体化。

就历史观而言,解读经济文明史常用的史观主要包括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和现代化史观等。为了便于我们在学习经济文明史时能科学运用历史观分析和说明一些经济现象,现特举两例示范:

第一,运用历史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观点分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进步”。我们运用这一理论研读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的《石犁》、《骨耜》、《铁犁犁冠》等插图与相关文字介绍,就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用于农业生产,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中国古代的传统农业不仅由集体经营的刀耕火种的粗放式农业逐渐向以耕耙耱为主要生产技术的家庭个体的精耕细作农业演变,并由此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工具(即生产力)的进步,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原有的奴隶制生产关系成为阻碍发展的桎梏,于是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事实证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运用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以哥伦布发现美洲为例,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为殖民扩张辩护;美洲土著则强调殖民扩张带来的苦难。但在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视野下,人们把哥伦布发现美洲看做是两种文明的相遇与碰撞,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长期隔绝与封闭的状态,使美洲与世界其他文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推动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如美洲培植的玉米、甘薯、蕃茄等农作物开始在全世界传播,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究竟如何评述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历史事件,这要视具体历史情境和历史问题而定。我们既要认识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动机和发现美洲后所带来的殖民掠夺,又要认识到它是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潮流,它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除此之外,还要从文明间的交流、融合、碰撞,文明的传承、弘扬等方面去分析。

三、注意理解经济现象之间的纵横联系

社会经济是一个总体,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历史,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之一,旨在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这里所说的经济现象之间的纵横联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历史上多种经济现象内部(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旨在认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逐渐有了剩余,使得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可见农业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铁制农具的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了铁制农具,促进了手工业中冶铁业的发展;冶铁业的发展又为农业创造出大量更为先进的农具,为兴修水利、开垦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由此说明:在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三种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第二,关注经济现象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揭示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是基础的反映,同时也为基础服务。如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是在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制经济出现的情况下,为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发展要求而发生的。与此同时,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又给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战国经济的发展)。而当封建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后,新旧势力的斗争依然存在,各阶级的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于是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又影响、推动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第三,关注某一历史时空经济现象与其他历史时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时空的经济现象有一个先后相承、依次发展、相互影响的演变过程。如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大地主田庄、屯田和均田、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经济现象,是封建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系列现象。又如欧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给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经济发展为例,鸦片战争后,在欧美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不断走向解体,中国逐渐沦为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并先后兴起了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

四、注意从宏观上把握经济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与区域特点

人类经济文明史内容丰富多彩,在时间上不同历史阶段(时期)的经济文明既存在继承性和发展的连续性,也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在空间上同一历史阶段(时期)不同地域的经济文明既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学习经济文明史,应注意从宏观上把握经济文明史的发展脉络与区域特点。如以时间为序,我们可以将经济文明史大致划为古代中国经济、近代世界经济、现代世界经济、当前世界经济四个前后相连的部分。这四个部分比较系统地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

第一,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堪称世界古代农业经济的代表。农耕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在古代中国,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它可细分为农业(作物栽培)、牧业(畜禽饲养)、林业(造林营林)、渔业(水产养殖)、副业(农耕外附带经营的产业)等五大生产部门,并以作物栽培为主,以畜禽饲养为辅。因此,土地所有制问题就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中的首要问题,并经历了以国有制为主逐渐向以私有制尤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变化过程。在耕作方式上,中国古代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的过程。发达的农耕经济,既有力促进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使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又促进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第二,肇始于欧洲的工业文明席卷了整个世界,成为近代经济文明的显著特点。所谓工业文明,就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的、以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近代工业文明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从生产行业来说,它肇始于棉纺织业,集中于铁路业,完成于机器制造业;从地区来说,发端于英国,扩散于欧美大陆、大洋州,也冲击了非洲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扩大了世界市场,改变了整个世界。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并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突出成就是电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促使世界市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在欧美工业文明的有力冲击下,亚非拉广大落后地区先后沦为欧美工业文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整个世界被卷入工业文明之中。

第三,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制构成现代经济文明的两大类型。1917年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外,又有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斯大林经济体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人类经济文明的组成部分,它有其历史合理性,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过重大经济成就。但这种经济文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抑制地方、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效益低,最终因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正当苏联建立斯大林经济体制时,西方工业文明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德、日等国将国民经济强制纳入军事轨道。美国则凭借强大的国家财力,在维护政治上的民主制和经济上的私有制的前提下走上另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这就是罗斯福新政。这次改革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重新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和罗斯福新政成为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模板。

第四,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应缘于新航路的开辟。此后,整个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经济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也逐渐具有全球性质。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将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其主要表现就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的大发展,尤其是作为经济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也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五、注意从微观的角度准确理解经济制度和历史概念

学习经济文明史,不可避免地涉及众多的经济制度和历史概念。如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史,就必然遇到“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丝绸之路”、“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一系列与经济有关的历史概念或经济制度等。对于这些历史概念或经济制度等,我们必须做到准确理解。这里笔者以古代中国农业中的“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这是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文明史时常常混淆不清且感到困惑的两个历史概念)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准确理解这两个概念。

第一,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大体上等于自然经济。

第二,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特点:①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③主要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④经营方式: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分散经营。⑤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第三,小农经济与自给自足的关系:①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不等同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不过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②自给自足不等同于富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的东西很少在市场上进行交换。③自给自足不等同于与市场没有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与市场没有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的铁农具和生活需要的食盐等都需要从市场上购买。

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感悟人类经济文明

学习经济文明史,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感悟历史教材正文内容上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学习视野如仅局限于此,就会使我们的学习枯燥无味,也不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经济文明中的种种理论问题和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与价值等。因此,我们在学习经济文明史的过程中,应注意多角度、多途径感悟人类经济文明。

第一,注意阅读与理解教材中的插图,形象理解和认识人类的经济文明活动。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插图《飞梭》、《珍妮纺纱机》、《使用蒸汽机的工厂》、《普鲁士纺织厂》就形象地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与重大发明,以及对人类经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二,借助教材中的有关历史材料理解经济现象、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理论性问题。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的“学思之窗”评述了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选段,并提出了两道思考题:“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这就通俗形象地揭示了古代中国民众对男耕女织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特点。

第三,有意识地利用表格等从某种角度或主题有机整合相关经济史知识,提高建构历史知识框架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表格整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成就和影响。

第四,感悟经济数据的发展变化与蕴涵其中的因果关系。学习经济文明史是离不开经济统计数据的,而经济数据只是枯燥乏味的数字,不少同学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些经济数据的存在与价值。实际上,经济数据深刻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探求这些经济数据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收益,并从深层次激发我们学习经济文明史的兴趣。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就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与蕴涵其中的因果关系。

上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就业状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