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23:19:55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实用类文本。而学生认为本文就是说明文,只是换了个说法。这一说法激发了教者的探究兴趣,也确立了本文的教学设计切入点。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说明文,对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了然于心,自读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掌握文体特点。

3.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深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主要观点和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者用幻灯片显示一组精美的建筑风光图片,让学生在对建筑美的品味中进入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明确学习方向

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它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区别?

(设计说明:从体裁特征入手解读文本是本文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文体特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便于仿例写作。)

【明确】自然科学小论文(学生一般回答说明文),对第二问,教师可以先卖个关子,明确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那么什么叫“中国建筑”?

(设计说明:初读本文,会有文不对题之感,强调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确文章写作对象。提示学生,在“中国”与“建筑”之间加一个字来明确概念,应加“的”还是“式”?)

【明确】第1段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涵盖的区域,第2段指出这个体系“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已经基本形成,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所以这里的“中国建筑”是指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建筑,应该是“中国式建筑”。

(2)图文共赏析,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请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作者介绍的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然后,幻灯片显示图片:一幅四合院设计图,一幅木结构梁架示意图,一幅故宫博物馆外景图,请同学结合文本,分组探究图中可以反映中国建筑的什么特征,随机体会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的特点。

(设计说明:对课文的解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梁思成先生笔下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目了然,但是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不容易读懂课文,图文匹配法使得文本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向学生介绍梁思成先生的著作《中国建筑史》及王其均先生主编的《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深入学习。)

(3)中国建筑的这九点特征是并列关系,那么能不能随意打乱它们的写作顺序呢?

(设计说明:从写作顺序上体会本文的科学性,让学生意识到文章条理清晰合理的重要性。)

【明确】不行,文中先介绍了中国建筑的整体特征,然后介绍结构特征,最后介绍装饰特征,在写作顺序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对局部的介绍又是由下到上,由内到外写的。条理是非常清晰严谨科学的,与我们作为游客的由外到内的观察视角不同,展现了作者作为建筑学家的成竹在胸,运筹帷幄的气度。

(4)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

在第14段里,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一说。“文法”就是“语法”,我们知道汉语有语法,英语也有语法,什么是中国建筑的“语法”呢?

(设计说明:文章用了四个自然段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通俗易懂。学生不存在阅读上的困难,教师只点出最重要的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紧凑更高效。)

【明确】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也就是中国建筑呈现出中国特色的原因。

(5)探讨“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1.文章写到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中国建筑的范畴做了界定,特征作了介绍,成因作了阐释,结构非常完整了,作为说明文,对于写作对象已经解说的非常清楚,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又谈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这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而形式的不同正是缘于各民族建筑的“文法”的不同。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重在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课文对“可译性”的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关键是为什么要谈“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一问题,这正是本文真正价值之所在。这种“挑刺”的问法易激起学生求证的欲望。)

2.各民族建筑之间“可译”可能给各民族建筑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明确】从利的方面讲可以促进本民族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的交流,让本民族建筑特色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从弊的方面分析,这也可能导致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被其他民族建筑的风格和文化替换而至于消失。

3.作者谈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个问题,最终要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由第20段第一句可知,作者希望“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在新建筑中尽可能融入中国元素,保持建筑的中国特色。

4.作者用了“若想”这个词,可见他是在呼吁,我们先来看一看当时的情况。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幻灯片显示反映建国初期,不少人在建筑风格方面一味追求西化,大量毁损中国传统建筑的情况的背景材料。)

【明确】学生可畅所欲言,一般会从民族大义的角度讲要热爱本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从实用的角度讲中国传统建筑不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了,建筑风格应与时俱进;从文化的角度讲,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其文化内涵超越实用价值,应妥善保护。

重点应该是体会到梁思成先生的爱国热忱与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至此,学生可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区别了。

(6)结合本文谈谈自然科学小论文有什么特点?

【明确】1.“小”。选题较小,内容较浅,篇幅较短(先对一般学术论文而言)。

2.科学性。材料真实可靠,观点实事求是,语言简洁、严密、明晰。

3.创造性。能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四、布置练习:探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气息

【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范畴 自然科学小论文

特征 “小”

成因 科学性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综述

中图分类号:J59;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101—08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2 500年的历史。其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自然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重镇,经济繁荣。扬州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亦居显赫地位,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扬州漆器、扬州雕版、扬州美食等等,精彩纷呈。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扬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存扬州传统民居建筑大多位于扬州老城区内。老城从明清时期遗存至今,面积5.09平方公里,城内400多条老街古巷纵横交错,50余万平方米的传统民居绝大多数保存良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陈从周教授在《扬州园林》一书中这样评价扬州传统建筑:“扬州位于我国南北之间,在建筑上有其独特的成就与因格,是研究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地区”,“扬州的园林与住宅在我国建筑史上有其重要的价值”。同时,民居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审美趣味,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背景和某一地域的特色。对扬州老城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研究,对扬州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文脉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扬州老城区保护和更新工作的进行,对传统民间建筑特征的研究,则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继陈从周教授的研究之后,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扬州传统民间建筑进行了考察研究,成果包括文史专著、学术论文、科普读物,等等。本文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研究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及主要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明确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一、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从相关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来看,对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时期: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对扬州传统建筑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亦是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开始并迅速发展的时期。1957年,当时任教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刘敦桢教授出版了《中国住宅概况》一书,引起了全国建筑界、文物界以及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浓厚兴趣,至20世纪60年代,在全国兴起了传统民居研究的热潮。扬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园林与古建筑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重视。对扬州传统民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陈从周教授的相关著述为代表。

陈从周教授与扬州有着特殊的感情,一生中多次来扬州,写下了数首与扬州有关的诗篇。1961年夏天,他带领同济大学建筑系师生对扬州近30处的园林和住宅进行了测绘,完成了《扬州园林》一书的初稿。1962年8月底,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在扬州组织了一次学术活动,对扬州的十余处园林及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与讨论。刘敦桢教授和陈从周教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对扬州园林与古建筑的研究价值予以肯定。在《扬州园林》一书中,陈从周教授给予扬州传统建筑高度评价,对扬州传统住宅建筑的特征也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

虽然《扬州园林》一书在当时并未能立即出版,但其仍可视为扬州传统园林与建筑研究的开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阶段研究的总体特点:在实地测绘调查的基础上,注重建筑手法和建筑技术的归纳分析,如平面布局、内外空间、建筑造型、装饰、结构、构造和材料,等等;而较少论及建筑产生的气候地理、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文化、使用者的习俗和信仰等对建筑的影响,属于单纯建筑学范围的调查。

2.第二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相继成立,传统民居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视角更为全面综合,研究方法更为科学系统。随着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第二次热潮,扬州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名列其中。这带来了一系列关于扬州城市保护及发展的思考和讨论,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的文章《扬州小秦淮保护规划》,扬州规划与建筑界的老前辈朱懋伟先生的文章《十里扬州景物稠——历史名城的保护及其发展远景》、《扬州历史名城保护与建设发展》、《春风十里扬州路——扬州古城区东西干道改建规划》。关于建筑特色本身的研究多集中在一些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和园林建筑上,如沈福煦《扬州的个园与何园赏析》,肖汉贤《扬州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等等。对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陈从周教授《扬州园林》书稿中的总论以《扬州园林与住宅》为题发表,《扬州园林》一书也于1983年出版,这些关于民居建筑特色的调查研究成果,在这一阶段出现,但并未得到更多的关注、延续和深入。

与逐渐成熟的全国民居研究相比而言,这一时期的扬州传统民居研究,虽有一定数量的成果出现,但总体发展已明显滞后。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扬州传统民居并未跻身于江南民居研究热潮之中;虽受徽州民居的影响较大,但并未如徽州民居一样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3.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沈研”;批判期;空白期;白热化时代;稳定发展期;心理批评

一、批判之声

沈从文创作时间早,数量庞大,几乎跨越整个新文学史,对他的研究和介绍的文章不计其数,“沈研”经过了批判期、空白期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白热化时代,最终迎来了稳定发展期。沈从文的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受到文学界的关注,此后逐渐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的研究大多是对沈从文创作的个人经历及思想进行探究并作出相关批评,而对其作品的研究只停留在赏析的层面上,尚不深入。甚至出现批判的声音,如初读的《文艺骗子沈从文和他的集团》,巴人的《展开文艺领域中反个人主义斗争》,把沈从文放在抗战这个大社会背景中去考察,沈从文致力于希腊小庙构建和湘西世界描写的创作追求在民族战争的时代共名下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个人主义、反动文艺的嫌疑。大量的评论都试图在政治上进行定性,或者是仅仅从个别作品来做一般性的评说。

二、空白之期

往后的三十余年便是沈从文研究的一个空白,以“王瑶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稿》为开头,成书于11979年、由唐|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结尾” [1]。三十年的空白档,一直没有相关“沈研”资料,之后有林志浩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刘缓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然而在这两类文学史中, 只是在无关文学史的章节里引用了沈从文的相关事迹和文字,更多的是对其进行政治方面的批判而非客观公正的批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空白的三十年间,沈从文研究却能在海外学者和港台学者中找到踪迹。主要的研究学者是夏志清和司马长风以及金界甫等。这些人的研究抛开了政治批判的枷锁,以一种客观和“纯文学”的视角来评价沈从文的创作,认为沈从文“ 是与华茨华斯、叶慈,和福克纳等西方作家一样迫切的”[2],“是中国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3],表现出很高的评价和赞誉。然而这些批评也都只是停留在“鉴赏”的层面,虽然在对沈的作品在整体的感觉和描写艺术方面,不断涌现精彩之见,但是终究缺乏一种整体构架的完整的逻辑把握。

三、白热化时代

经过了批判期和空白期,“沈研”终于在80年代迎来了白热化时代,学者文人们逐渐从不同角度进行,形成系统,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众多的现代作家研究行列中。根据中国知网(CNKI)显示,截至2012年沈从文的研究论文已达三万余篇,这其中还不包括已经出版的著作和难以数计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其他无法统计的海外研究,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沈从文研究之风不仅在国内日益盛行,更在日本、韩国、美国等海外国家逐渐风靡。

四、新世纪“沈研”的突破和创新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起,“沈研”得益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政策,不断被突破,国内迎来了可观的研究热潮,研究视域逐渐扩展。在深入探究沈从文创作思想内涵及其中蕴含的人性价值的同时,也不断以更加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辨析其创作方法。九十年代的研究则不仅在深度上着力,更在广度上积极开掘新的视角。围绕着“沈从文特殊性”这一中心,紧密结合其特殊背景身世、思想文化、文体特征以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并更加注重比较研究。新世纪“沈研”的突破和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跨学科理论的运用

首先是运用跨学科文化理论来审视沈从文的创作。运用跨学科理论研究更适于打开思路,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给“沈研”开掘了更加广阔和系统的视角。例如杨瑞仁的专著《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就有明显的比较文学的理论自觉 。[4]期刊文章则有何小平的《沈从文本土文化阐释视域的人类学分析》,从人类学理论视角来审视沈从文的创作,深入的论述了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中的人类学精神;而石柏胜的《建筑在“心与梦历史上”优美城镇―〈边城〉中的建筑美学意蕴阐释》,力图借用建筑美学的理论来解析沈从文在《边城》的构建的价值意义;覃新菊有论文《乡村弱生态―沈从文对湘西人生负面的生态思考》及专著《与自然为邻―生态批评与沈从文研究》,则翻出新意的找到了“沈研”与现代生态学的契合点;向洁的《论沈从文湘西文学世界与湘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旅游文化理论视角进行探究。此外,还有从接受美学、现代符号学等角度所作的深入研究。

结合跨学科理论的研究,是“沈研”的新气象,这不仅体现了文学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创新,更显示了学界内学者勇于尝试与创新的可嘉精神,有效地拓展了沈从文作品的解读角度,彰显着文学研究的创新张力。

(二)多种体裁百花放

其次是调动各种体裁的全面研究。新时期的沈从文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其小说和散文的研究,而是把研究范畴拓展到了诸如诗歌、书信、戏剧、杂文等体裁,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沈从文研究资料》和《沈从文全集》的发行出版。

在诗歌方面,有张德明的《沈从文诗歌论》、郝若萍的《沈从文新诗研究》等就沈从文新旧体诗做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陆耀东的《论林徽因、沈从文的诗》从比较文学的理论角度论述沈从文诗歌。沈从文书信数量多,单是《湘行散记》中就有《沈从文致张兆和》三十四封,《沈从文致沈云六》一封,收录的全是1934年的信件,正值沈从文外出归湘路上,所写内容主要是对家乡变化的怀想,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即将抵达家乡的五味心情、对张兆和先生的念想等等。此外还有与丁玲、胡适、徐志摩等人的通信。沈从文的戏剧主要是早期的创作,其内容主要反应人道主义,反应相间喜乐之事以及家庭的琐事,大多以一种诙谐的笔调进行创作。近期学者的研究主要在于探寻“沈戏”的内容倾向,思想特征,艺术价值等。

沈从文创作囊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杂文、书信等多种文体,是现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多产作家,他的创作几乎横跨整个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作家。调动各种体裁进行沈从文创作的全面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给世人展示了作家更为真实的一面。

五、结语

“沈研”从起步到新时期的开拓创新,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所做研究不仅在内容上纵深发展,而且在形式上也逐渐完善,从而正在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研究框架。然而纵观这些批评研究,就批评方法而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社会―历史式的实证研究、文本与意识形态批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批评等,而在心理学批评方面也有涉及,例如姚艳玉的《爱情悲剧的心理学解读》,杨瑞仁的《老船夫的俄狄浦斯追求》以及韩国学者朴宰范的《沈从文

参考文献:

[1]凌宇:《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2期。

[2]杨瑞仁:《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北京市: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金介甫: 《沈从文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地域色彩》,台湾《联合文学》1987年3卷3 期。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4篇

尼泊尔帕克塔布城的土陶艺术 魏巨山

乐烧与盐烧 陈琦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审美意识浅探 周婷

师心不师古在意不在迹——评董其昌的绘画艺术观 赵英武

富贵华丽形神兼备——敦煌唐代壁画考察札记 高明

《贲》象穷白——中国画传统敷色辨析 王晓

速写杂谈 靳宝平

浅谈创意素描 李双渔,陈满儒,刘子建

写实绘画题材及技法探索浅见 赵西庆

平面——空间 孟娟

观察和思维方法探讨 何潇湘

艺术家创作观念谈 黄铁山

在西安美院艺术研究所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杨晓阳

西安美院艺术研究所揭牌仪式专家发言 皮道坚,朱青生

2002年中国美术研究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 董宇

瞻"雅"顾"俗"瞻"前"顾"后"——马钦忠的艺术时尚观 佟玉洁

本源——论生土建筑的现实意义 刘小虎

从太极到人间记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先生 李青

重塑世界——作画札记 任小颖

心随帆影过长空——《方济众课徒画稿》之解读 方平

姚衡——阐释人生哲理的国画家 程大利

幻想与真实利希腾斯坦艺术展 权小宁

综合绘画教学手记 龚建中

斑斓之美——中国岩彩画艺术 夏坚贞

赏读文与可"洋州三十咏"札记 赵步唐

写意花鸟画的用意浅说 宋孟秋

水墨画与创作情感 陈岫岚

人是超理性的存在/宗白华的美学提纲

绘画艺术随想 刘爱民

装饰色彩与现代设计理念 刘湉

青灯堂夜半答客 幼凡,德功

安阳修定寺塔七政宝砖雕装饰图案探源 郭露妍

宗教精神与藏画艺术——观布达拉宫壁画和唐卡所引发的思考 韩宝生

花儿朵朵迎风开——读《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 赵农

刍议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汤艳艳

衣冠以言志——服饰精神内涵及其文化价值 梁曾华

浅谈诗书画的融合 魏伟

逃禅仙吏唐伯虎 周世闻

艺术随笔——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美诸问题 海继平

俄罗斯艺术教育环境考察札记 荣·苏和

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及其思考 郭线庐

南越王墓出土铜提筒船纹顺序考 高占盈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给博士、硕士生授课记录) 陈传席,石莉

第29届奥运雕塑方案西安美院入选作品

明关中遗民书法家王弘撰书学思想述略 白林波

汉字创造与中国画技法探赜 孔刃非,钟为建

论文字语义对书法篆刻形式的支撑 侯立新

万法本闲人自闹——西方后现代艺术与观念艺术之我见

西北民族艺术研究的特征及意义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给博士、研究生授课记录) 陈传席,石莉

错位与滞后——城市文化现状与艺术教育 宋群

杨建兮教授山水画展研讨会发言摘要

鱼化寨娃娃哨源流考 周利明

极俗与至雅的对望 贺欣

我画我自己的现实——弗里达自画像的创作经历 郭淑敏

宋徽宗、院体画及其后世影响 刘乔阳

浅议宋徽宗与宋代花鸟画的审美标准 李维红

犀兕有皮色资丹漆——工笔画三人作品谈 赵英武

谈教书说育人 贺荣敏

摄影意境之美 王慧英

韩国生活与陶艺 刘训立

都市中的徘徊 史文斐

论现代前卫美术对传统审美理论的颠覆 龚宇

廓清与远行——对中国现代女性艺术的横断寻译 张昊

缘起《双喜图》与《野兔》比较——古代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之差异 常艳

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陈传席,石莉

平面展厅

关于雕塑系的材料教学 陈云岗

特色服装教育体系的构想 吕春祥

时装和时装品牌关系简论 潘璠

室内设计与材料应用 海季平

良师益友画坛英才西安美院黄乃源教授遗作展研讨会纪要 石村,董韬,王颖娟

甘肃天水石棺床年代考 宋莉

唐以前的世俗题材风俗画 庄会秀

快乐并消费着——休闲的文化身份 范玉刚

速写意写大写——《黄申发速写集》序 杨晓阳

阳光空气水——田黎明谈艺术 徐华

当代油画创作中的都市民俗语境 胡绍宗

本我族类的眼光——中国油画民族化建构的意识自觉 刘显成

论中国当代行为艺术中的"暴力倾向" 崔慧香

装置艺术的心智诠释 张超,刘晓荣

写意精神——中国美术的魅力——第二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发言摘要 石村,景有民

西安美术学院教师油画作品选

"写意"辩考兼及中国写意雕塑的类型化 陈培一

台湾雕塑观感——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及其作品 魏小杰

图像学中的性别反串说 佟玉洁

向福柯致敬 郭志刚

如此傅泽南 仵埂

"门"的设计意匠——传统"门"式建筑观念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 任社,林强

神庙戏台装饰创作意识解析——以山西神庙戏台为例 巩天峰

凤翔泥塑的"手工艺"调研 张西昌

凤翔泥塑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李霖波,许瑾,任社

临摹与拓展——重彩画教学之新路 张小琴

浅述苏州园林中的昆曲舞台 季熊

传统文化的现展趋向 赵建锋

论漆画本体语言中的艺术生命力 王景会

街头服饰与现代服装 许岩桂

恩斯特艺术中的疏离与质感互异 赵新平

我的主题——《干花束加干果》画札 胡玉森

明清士人山水画中的雅与淡 杜道伟

宋代院体画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张凯

画面背后的艺术家人格 耿建义

古典油画技术美的功能因素 项仕中

当代艺术中的欲望消费说 孤风

焦野油画创作解析 薛亚军

再谈倚坐——以药王山摩崖造像的弥勒菩萨为例 白文

商周青铜器中的圆雕动物造型 杨华

2007届西安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选

创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包装样式 柯建军

中国元素是当代本土设计的不竭之源 史纲

设计素描的"思维"与表现 张立颖

传承与变迁——学院油画教学传统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王钟

中国画色彩的发展演变走向及其问题情境 王文娟

郭熙《林泉高致》的儒道思想 赵廷仁

汉代画像石考释 杜蜀秦

从解放区走出的著名版画家——刘旷先生的木刻艺术 戴信军,代倩

范式创作中的范例——《董钢画集》读感 高丛宜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论李可染国画艺术 徐鸿延

西安美术学院2007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选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 耿杉

石鲁书法如何赏析 方磊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在京成立 尚荣

茅亭一觉 贺荣敏

张原稼油画作品

陕西民间吉祥造型与现代吉祥物设计 张浩,曹伟

包装材料的视觉感知在设计中的运用 党蕊

酥油花艺术形式解析 李娜

历史名镇黑水城的文化价值 王雪峰

孙宜生的意象生命美学 李青

陕西炕头石狮的艺术文化蕴涵 朱尽晖

艺术多样性与生命多样性的对话 李白劼

"中西女性艺术比较"申述 徐虹

街头涂鸦与现代设计 赵曜

近代以来的艺术史写作——从遥望的艺术史家到审视的艺术史家 王付银

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2007年教师作品展

浅析春秋战国服饰之文化审美 黄玉冰

《搜山图》中女性的妖化形象 杜灿

元代选官制度与文人画的发展 滕志朋,刘长荣

一个女人独自寻找女人的故事 陶艾民

国外『街头艺术

美术课改,一个有实无凭的魔球——论美术课改的人文性 刘显成

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三个缺憾 赵春燕

个体与群体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2004级创作课及师生作品展览综述

从『颜筋柳骨论及中国书论中的筋骨概念 胡春涛,廖方容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阅读 实践 思想道德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90-01

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年,这个时间也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十年,我认为新课改的精神注重作文能力的培养,这是一次思想的解放进步。

文章与口头语言一样,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生活在当今的现实社会当中,无论将来从事何种专业,何种工作都离不开写作。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文章成了信息、生产、贮存、传递、交流的一种主要的手段,所以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都首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运用各种文体,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为此,我在对新教改摸索探求中,认为要提高学习写作能力,必须注重在正确思想引导下,积累素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写作习惯。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文当中优秀文章精读,积累感知。我们的语文学科是担负着传承文明,培育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典范的文章的赏析,掌握各种文体特点,从整体上感知、熏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文感,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七年级阶段较注重对记叙文的阅读,里面有亲情美文、山水景物,一年四季风光,古代先贤圣哲的语录,如《春》、《散步》、《邓稼先》。八年级出现规范的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的思想。九年级注重议论文学习,如《敬业和乐业》,会写观点明确,善恶分明的文章,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

其次,在新编的教材版本中,注重写作的指导和综合实践性活动的学习,让它与写作能互相所长,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刊、演出、讨论与活动过程中,体会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从报刊、书籍中或其它媒体获取有关信息,讨论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这些活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感知生活精华。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生活对文章的重要作用。在八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中,通过对世界战争的介绍,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例,介绍日本人对战争不反省,右翼分子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实与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集中营纪念碑前的行为进行对比,加深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认识,使学生思想明智,是非分明。同时联系热播的电视剧《亮剑》《雪豹》中主要人物李云龙、周建国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联系本单元的文章内容,树立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的思想。

口语交际中的寻找家乡的名人,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等活动,都是接触生活的一种良好形式。对此,我让学生上网读书收集家乡名人管仲,曹操,包拯,邓稼先等事迹,以及游玩管鲍祠,八里河风景区,阜阳生态园等名胜古迹,开阔视野,热爱家乡自然风光。

第三,在课堂上联系文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成千上万德才兼备的人才。当今社会思想鱼目混珠,刚进入青春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污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国家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最具体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树立生活中的道德旗帜,也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我组织学生收集与此相关的事例:团结合作方面,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神五到神八神十上天等都是团结友爱的楷模。诚实守信,我读了《文摘周刊》中的文章《一个国家的诚信》,美国史密斯国家博物馆的建造过程,说明诚信可以受益于全国,乃至全人类。再从反面实例介绍如三鹿集团不重信誉,奶源掺入三聚氰胺导致公司从辉煌走向破产。我又让学生从报刊上,杂志了解全国公民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以高尚的精神感染学生的心灵。通过多媒体了解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并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及对古诗文的赏析,使学生乐于阅读,写作,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

第四,教师要培养学生读写练的习惯,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先诵读,赏析,最后以“桃花源,美在哪里’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我布置学生对家中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学生认识到农民种地免除农业税,治病有合作医疗,养老有养老保险,学生免费义务教育,现在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生实行营养餐,改善学生的体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到关爱,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同时也指出盗窃,贪污,见利忘义现象的存在,理解了洪秀全,孙中山,,邓小平,,等政治家的社会理想的渊源,明白了自己担负的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认清了学习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经常把优秀文章阅读给学生听,加以点评,让学生一周一写,日积月累,作文水平就会水到渠成。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6篇

《旅游审美概论》是一部赏心悦目的教科书。开卷之前,先从教材封面说起,南开大学出版社编辑别具匠心的封面设计便先引人入胜:“飞马踏燕”眺望“学海之舟”的上部构图,告诉你这是一本关于旅游的教科书;“大树”立于“文海”(由文字组成的涟漪)之上的右部构图寓意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只有基于文化的旅游之树方可枝繁叶茂,生命长青;“专家讲课”的朱红印章颇具中国传统文化风韵;封面题记“旅游是审美的散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可谓点睛之笔,使你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内容扑面而来!

阅读了曹诗图教授《旅游审美概论》之后,感受颇深,获益良多,不敢妄作评论,唯怕挂一漏万,有失偏颇。故用读书心得的方式将该书特点概括之。

一、教材编写方式的先进性

以往的教科书多在科学性、规范性与严谨性上下功夫,故严肃有余、几无活泼已成教科书的通病。曹诗图教授编著的《旅游审美概论》一改以往教科书编写的风格,将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这“四性”紧密结合并把旅游文化与旅游审美有机地融合于教科书中,这是该教材的先进性之所在。深挖旅游审美的科学与文化内涵,以“审美是旅游的精魂”为宗旨贯穿于全书中;全书各章前有“学习导引”、“学习目的”、“学习重点”,章后有“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及“案例阅读”等,规范、系统、全面;教材编写遵循“旅游审美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主要旅游景观与文化艺术门类的审美原理与实践――旅游开发、旅游服务(导游、酒店)等审美实践”的逻辑与思路,内容安排层层递进,从自然风光的赏鉴到人文、艺术、社会、旅游服务等领域的审美,红线串珠,一气呵成;教材选材独具慧眼,用材精当。仅以案例和阅读材料而言,如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古典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的大作《说园》,堪称美文;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北京故宫建筑特色与艺术赏析》一文,颇具代表性;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书法家沈鹏的作品;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著名画家范曾和吴冠中的作品;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民族器乐大师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民俗文化与审美鉴赏一章选用文豪沈从文的作品《过节和观灯》的部分内容;旅游服务审美一章中的饭店审美选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香山饭店,等等,可谓眼界高远,精品荟萃。教材图文并茂,全书精选插图140幅,件件堪称精品,幅幅赏心悦目。文字表达准确、生动、精彩,读之朗朗上口,有脍炙人口之感。该书读来如坐春风,形同“审美散步”,完全是一种愉悦享受,自然能引导学生寓学于乐。曹诗图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著书20多部,并多有创新。如先后出版的《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长江三峡学概论》、《旅游哲学概论》等都是填补学科空白的力作,不少著作与教材获奖。《旅游审美概论》的出版,又开创了教科书编写方式的新风格,实在可喜可贺。笔者以为,目前像这种优秀的教科书,实在是罕见,其先进价值和启示作用不可低估。

二、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性

此段文字与前者可能有部分重复之嫌,但这里旨在强调教科书的艺术性。整个人类的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界的同仁们都认识到科学与艺术互通共融,因此素质教育已是全球的共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要求文理兼容,学文科的应懂点理科,读理科的应学点文科与艺术的东西。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论,人体的左脑(逻辑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应同时开发,这将有利于人的智力充分发挥。以往多数教科书总以科学的严肃性为由,忽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往往把教科书条文化,内容生硬,读之味同嚼蜡,令学习者望而生畏。《旅游审美概论》这部教科书掀开了一窗清风,以艺术的笔调彰显科学的活力。例如作者在鉴赏中国传统建筑时,生动概括各类建筑为:古城建筑――“华夏文明的缩影”、宫廷建筑――“传统建筑的典范”、陵园建筑――“永恒的归宿”、寺庙建筑――“红尘世界的倒影”、石窟建筑――“宗教与艺术的殿堂”、古塔建筑――“装点山河的神笔”、桥梁建筑――“力与美的交融”、民间建筑――“地域环境的镜子”等等,其中文字叙述更是引人入胜,把一件件古枯的东西活现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把中国传统建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建筑审美中统一起来。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只有两者的会合方可达到顶峰。众所周知20世纪苏美的“星际空间”之争,1945年美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前苏联滞后,而1957年前苏联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空――开创了人类的“星际空间时代”。美国为之汗颜,故在1963年由哈佛大学进行了20多年、花费1亿美元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其研究结论是: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俄罗斯在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方面均领先于美国,这期间俄罗斯出了大批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单就绘画方面,有人说19世纪如果美国能推出10幅世界名画,那么俄罗斯就能推出100幅。实践证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互补互促,共同完成整体思维过程。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极力主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因此,教科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当是时代新的要求。

三、旅游审美内容的丰厚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共分为旅游审美概述、自然风景与审美观赏、中国古典园林与审美观赏、中国传统建筑与审美欣赏、中国雕塑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书法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与审美鉴赏、中国传统音乐与审美欣赏、中国饮食文化与审美欣赏、民俗文化与旅游审美、旅游开发与审美、旅游服务与审美12章。囊括自然、人文、艺术、社会各类旅游资源的审美以及旅游开发审美与旅游服务审美,旅游审美的对象无所不包,可谓旅游审美的“大观园”与“全频道”。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类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点与审美原理,还重点阐述了审美鉴赏方法。关于审美鉴赏,作者总结了自然风景审美的24字诀,中国园林审美的7点方法,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6大要点,中国书法鉴赏的5个要领,等等,旨在引导读者在旅游审美领域自由漫步,寻幽探微,洞悉真谛,品味生活。

雄伟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蜿蜒的江河、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凝聚于作者的笔端,诗画一般的语言给读者展现出自然风光的天地之大美;一方园林、一栋建筑、一尊雕塑、一贴书法、一幅绘画、一曲音乐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如此的精美鲜活。如雕塑审美中,书中列举“五台山南禅寺的唐塑――天王和女菩萨两手相携,眼神相接,递送秋波……”,雕塑的微妙微俏,评论的入木三分,旨在引导读者在鉴赏雕塑的神韵之美中悟出唐代文化“是一种博大、开放的时代文化。”又如在书法审美中,教材中写道: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在于它与中国文化之道紧密相连。书法家作书的创造过程,观赏者欣赏书法的过程,也是深刻领悟中国文化之道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宇宙是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对非质实而虚灵的气的模拟,用笔墨的浓淡、枯润、虚实和周流的运转的书法来表现最令人体悟了。所谓“气脉不断”、“笔断意连”乃至“气韵”,都是因中国文化“气”的性质而具有一种较高的境界。总之,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文化思想综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文笔充满哲理与诗意,内涵深厚,意蕴深远,可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宏微巨细尽在书中。

四、时空纵横的整合性

《旅游审美概论》教材编写具有时空结合的大视野,将旅游审美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中西比较。如中国造园艺术、传统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历史发展演变等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审美的时间观。全书12章中除了旅游审美概述、中国书法、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章节外,各章都进行了中西审美的比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比较内容颇具深广度,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其足见作者融汇中西的学术功底。有的章节如音乐、园林、建筑、饮食等审美,还进行了区域分析,阐述了地域风格之美,具有旅游审美的空间观,并突出了旅游的异地性特点。无疑只有在洞悉文化史和比较文化的基础上并把握旅游本质的前提下方可作出如此全方位的精到比较,进行旅游审美时空纵横的整合,其“究时空之际,通审美之变”的境界甚为难得。

该书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些章节的审美特色还有待挖掘和完善,如自然风景的审美(多种感官的通感体验)与文化艺术的审美(主要依赖于视觉与听觉)的主要区别在理论上未能很好阐明等。此外,书中的部分图片排版的图幅有些偏小。建议在再版或重印是予以改进,使该书更加完美。

总之,《旅游审美概论》是一部赏心悦目的比较完美的旅游教科书。曹诗图教授在教科书编写的创新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较先前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与审美》(该书十分畅销,至今已出版第三版并多次重印)有新的提高,在教材编写的探索上又迈出可喜的步伐。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功莫大焉,该书冠以“专家讲课”,可谓名副其实。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社会,我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略人文科学所造成的不良现象,开始了认真的反思,在科学中已开始注意渗入人文精神。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道德、爱憎、意志、价值、尊严、教养、智慧、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任务。既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也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还使他们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 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去认识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美术也就与人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民族的美术,产生相异的美术形态,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把美术欣赏与美术文化情景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对美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各民族美术文化也有了更宽泛的理解和尊重。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更需要发挥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

从美术学科本身来看,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这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把美术欣赏放到文化情景中去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我们从一件美术作品中看出描绘了什么,不足以说明我们真正理解了一件作品,还要理解作品中所涉及的事件。如欣赏《马踏匈奴》,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西汉初年,匈奴用武力侵扰我国边境,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多次袭击匈奴,并千里越进匈奴驻地祁连山,连战连捷,直至消除边患。让人痛心的是霍去病24岁就病逝了。汉武帝痛心悼念这位民族英雄,下令为他造坟,并雕刻了《马踏匈奴》等石雕,来歌颂这位爱国功臣。学生了解到时代背景后,再看这匹矫健挺立的战马和战马腹下仰面奄奄一息的侵略者雕刻画面,才能正确理解这一作品所表达的含义,才能从美术作品中发掘出人文内涵,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理解人类价值的不同取向,人类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二、赏析美术作品要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相联系

有人说,真挚强烈的感情是艺术家创作的必要条件。古人所要求的诗人、画家应有“赤子之心”。要求艺术家通过构图、造型、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思想,在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人的感情和思想时,尽可能同观众产生共鸣,为观众所接受。如清代郑板桥的《风竹图》是典型的以景写情,又借诗以抒发感情的例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风竹中的枝叶、枯瘦的幼竹既是贫苦百姓的生活境遇写照,又是画家真挚感情的流露。诸如此类之作常常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柱式,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和人及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着人类高尚的情感。以著名的希腊柱式——科林斯柱式来说,从外表看,它只是建筑的一个支撑物,至多是一个装饰品,但是在科林斯柱式的背后,却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原来,希腊的小女孩科林斯死后的墓碑石沿下,丛生着野草和花朵,但都被墓的石沿所压抑,于是,这些花草就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弧度。建筑家从这里获得了灵感,就有了以科林斯的名字命名的柱式。每当我们从图片上看到这个美丽的柱式时,就想起了那个早逝的小生命,并对她寄托着无限的同情与怜爱。教师只从建筑形式上介绍科林斯柱式,既索然无味,也理解不到它的人文内涵。把情感调动贯穿于美术欣赏教学中,寻找学生的“动

情点”,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就会使学生得到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三、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采取人文的方法

所谓人文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它有别于科学领域强调理解性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我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采取人文的方法,正是因为它强调了体验,强调体验就意味着让学生自主地对美术作品的观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讲米勒的《拾穗》时,组织学生对农妇头上戴的红头巾进行了讨论。教师拿了一条鲜红的领巾,与画中农妇的头巾进行比较。她问学生同样是红色,为什么不一样?请学生们发表看法。学生们经过讨论,从开始讲的“头巾是旧的”,到最后认识头巾的红色之所以发旧是因为长年在地里辛勤劳动、风吹日晒造成的。从这条破旧的头巾接触到了作品的主题——画家对农民和劳动的赞美。如果画家不具有对劳动和农民的了解与同情,就不可能画出这样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作品。这位教师对这条头巾抓得好、抓得准,她用红头巾作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理解,步步深入,使美术欣赏得以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发生在身边的美术现象,时时地给学生提供参与讨论的机会。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都是学生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这些鲜活的欣赏内容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最容易引发学生讨论。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评价

在美术欣赏中更好地显现蕴含在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不妨从评价这方面做起。因为美术欣赏课中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是那些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经典之作常常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都和人及人性紧密地联系,这就自然会引起学生们的评价。在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对美术作品评价更多的是这样几个方面:有的高扬人的价值;有的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有的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或人的精神文化品格;也有的以人为本,强调人在万物中的主体地位等。不管评价是否一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都与人及人性紧密地联系。如欣赏《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在这幅作品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在:他并不像中世纪和在此以前的许多画家那样,把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看成是神(给他们每个人的头上都画上象征神圣的光圈),而是把他们当作普通的人或市民来描绘。正由于达·芬奇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看作是普通人,所以他把耶稣被门徒犹大出卖这样一个神圣的宗教传说,用一个极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来处理,特别是紧紧地抓住了原来传说中耶稣对门徒说的一句话:“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我了”来刻画十二个门徒听了这话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神情和特征。这样的处理既有利于表现耶稣由于自己的可怕发现而深深地感到痛苦的心境,同时还特别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十二个门徒强烈而复杂的表情变化和内心活动,除叛徒以外的十一个弟子在听到耶稣的话后,纷纷地议论:有人在表白自己对耶稣的耿耿忠心,有人在猜测这叛徒究竟是谁,有人感到简直不可思议,有人则愤怒得立即拿起餐刀准备一旦耶稣说出这个叛徒的名字,就立刻杀死他。而耶稣态度安详,与犹大惊慌失措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刻画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爱憎、情感、道德、尊严、生存状态、智慧、美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画面中,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去评价。学生通过评价,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促使他们不断追求人文精神。

五、在选择内容上应展示人类美术文化的精品

在选择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时,要尽可能向学生展示人类美术文化的精品,这些经典之作代表了人类美术文化的最高成就,也包含关于人类的思想感情。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永恒的道德问题,又经过历史的考验。学生欣赏到这些作品后,便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理性思维能力。如初唐人物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画面上,唐太宗神情庄重又安详自若,仿佛在为汉藏和亲这样的大事思考着什么;禄东赞向太宗拱手致礼,恭敬严肃,目光中又透着机智干练;礼官肃穆;宫女顾盼,气氛亲切融洽。画风明朗洗练,从选取情节到形象刻画,都突出了这一汉藏通婚事件的政治意义,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真实写照。学生欣赏到这幅作品,就会被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唐代所折服,为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昌盛所动情,既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也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追求和文明感、历史感。

运用美术欣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上述是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只要不断努力探索,就能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使美术欣赏这门课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发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润生《多视角美术赏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9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8篇

时在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的鲁迅,于1913年提交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写道“当就政府所在地,立中央美术馆,为光复纪念,次更及诸地方”。曾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立“普及社会的、公开的美术馆或博物院”。而曾留学法国,对国外美术馆印象深刻的徐悲鸿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国家唯一奖励美术之道,乃在设立美术馆”,“因其为民众集合之所,可以增进人民美感,舒畅其郁积,而陶冶其性灵”,而画家的画作“其作品乃代表精神,或申诉人民痛苦,或传写历史光荣,国家苟不购致之,不特一国之文化一部分将付阙如,即不世之天才,亦将终致烟灭,其损失不可计偿”。林风眠于1932年撰文《美术馆之功用》,平实地探讨了美术馆对于认识历史、教化民众、促进艺术以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的问题。可见,当时的中国文化人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美术馆是一个国家形象工程,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和保藏、研究艺术文化的功能。

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强烈呼吁声中,中国第一个国立美术馆——国立美术陈列馆于1936年落成。事实上,在一个动乱的年代,要建立和发展一个收藏及陈列众多艺术品的国家美术馆是一件十分艰难和不现实的事情。新中国的部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也是在新中国建国近10年之后才破土动工的。而中国美术馆从建馆到如今,也走过了一段颇不平静的道路。事实上,直到2003年,内部全面翻修的中国美术馆重新开馆,一个真正具有艺术博物馆性质的部级美术馆才出现在我们眼前。

上述的简短回顾,可以看到,中国的美术馆发展之路并不顺畅。这种不顺畅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一种文化修正的矛盾心态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长期处于革命、改革的大氛围之下,艺术的独立性受到较强的干扰,从而使得中国的美术馆难以从本位出发创造自己的前途。

美术馆在中国发展的这种状况,也直接地反映到了美术馆的研究状况当中。了解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状况,最直接和直观的方法就是搜索其研究成果。下文的表、图是根据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目录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的一个粗略统计,统计时间截止于2005年:

表一、图一表明,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美术馆主题图书最全的图书馆,其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数目仅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美术馆主题图书的1/7。这个检索结果提醒我们有必要对中美两国的美术馆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进行一番比较。

在上述检索的基础上,以藏书最丰的国家图书馆的中文数据库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为基础,进一步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检索和统计,结果如下:

根据表二、图二,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美术馆专著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7%。数量最多的是赏析导览类图书,占到了总数的74%。而在笔者2004年所做的“中国国家图书馆1978年—2004年美术著作统计表”中,仅是1978至2004年的美术理论著作就有2753本。此外,美术馆主题的赏析导览类图书的优势比例一方面表明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含量偏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欣赏、游览上。国内对美术馆的研究处于一种单薄、零散的状况。而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这种比较单薄、零散的关注和认识,反过来也影响和制约了国内美术馆事业的发展。

从数量上看,在国家图书馆的100册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海外中文图书(48本)几乎占了数目的一半,与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图书平分秋色。从类型上看,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最能反映美术馆理论研究水平的专著全部是海外中文图书,而国内的美术馆主题专著数目为零;在理论辑刊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31.5%,国内图书占到了较大的比例;在赏析导览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47.2%,数目上与国内图书基本持平。通过比较这些海外中文图书(主要是我国台湾图书)与内地图书在国图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所占的比例说明,港台地区及海外的华人圈在美术馆主题专著理论写作方面领先于国内。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重点集中在理论辑刊类,主要表现为年鉴写作、馆刊、论文结集等。

1977年以前,国家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中文藏书几乎是空白的,这说明国内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写作以及对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关注,基本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的。2000年之后,美术馆主题图书写作趋势得到加强。

从1980年开始,美术馆主题文章基本上持续增长。这些文章、信息主要集中发表在《美术》《美术研究》《世界建筑》等刊物上,而在《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则非常少见。这些文章主要集中于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思潮辨析、美术馆建筑、审美教育研究四部分,大都以与美术馆相关的一个枝节问题延展讨论,直接与美术馆学相关的理论文章极少,全面地从文化上探讨美术馆的文章极少。

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内的文化机构,它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自觉努力。美术馆主题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美术馆的出版物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美术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取和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理论写作对美术馆主题的忽视。从理想的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空间)的美术馆应该是人文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中国国内的实际理论写作情况,却与美术馆应该获得的关注不相符合。审视这一研究现状,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术馆主题研究应该得到国内理论写作更多的关注、反思与开拓。

内容摘要: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内的文化机构,它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自觉努力。美术馆主题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美术馆的出版物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美术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取和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理论写作对美术馆主题的忽视。

关键词:美术馆文化研究

注释:

①(美)卡若·邓肯.文明化的仪式·公共美术馆之内[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45.

②马鸿增.20世纪我国美术馆的发展轨迹与思考[J].美术观察,2000年第4期.

③④同上。

⑤该统计时间对2005年年内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图书藏书量有效,不包括2005年以后图书馆引进的2005年出版图书

⑥在中文数据库中直接录入“美术馆”,检索条件为“主题”字段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美术馆 文化 研究

1905年,清末状元张謇在两次上书清朝廷未果的情况下,自费在家乡办了“南通博物苑”,内分自然、历史、美术三部分,这是中国第一个兼具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1914年,辛亥革命之后,清故宫更名为“古物陈列所”(1925年更名为“故宫博物院”,确立了故宫的博物馆性质)向公众开放,这实际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这一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立可以看作是效仿西方民主革命的一个政治、文化举措。这一举措是针对通过革命手段颠覆了封建王朝之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塑政治、文化身份的问题。正如卡若·邓肯在谈到法国卢浮宫的转型时所说:“它因此成为一个旧统治结束、新秩序开始的生动象征”, 故宫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事实上,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故宫博物院作为旧秩序结束的象征有余,但作为新秩序开始的象征却不足,它身上所沉积的旧中国审美趣味与当时中国新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是极不相衬的。因此,对一个新的国家艺术造型博物馆的呼唤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艺术界十分强烈。鲁迅、蔡元培、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林凤梁等当时中国文化界的名人纷纷上书或撰文呼吁政府建立的国立美术馆。

时在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职的鲁迅,于1913年提交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写道“当就政府所在地,立中央美术馆,为光复纪念,次更及诸地方”。曾任民国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文中明确提出建立“普及社会的、公开的美术馆或博物院”。而曾留学法国,对国外美术馆印象深刻的徐悲鸿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国家唯一奖励美术之道,乃在设立美术馆”,“因其为民众集合之所,可以增进人民美感,舒畅其郁积,而陶冶其性灵”,而画家的画作“其作品乃代表精神,或申诉人民痛苦,或传写历史光荣,国家苟不购致之,不特一国之文化一部分将付阙如,即不世之天才,亦将终致烟灭,其损失不可计偿”。林风眠于1932年撰文《美术馆之功用》,平实地探讨了美术馆对于认识历史、教化民众、促进艺术以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的问题。可见,当时的中国文化人已经初步认识到了美术馆是一个国家形象工程,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和保藏、研究艺术文化的功能。

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强烈呼吁声中,中国第一个国立美术馆——国立美术陈列馆于1936年落成。事实上,在一个动乱的年代,要建立和发展一个收藏及陈列众多艺术品的国家美术馆是一件十分艰难和不现实的事情。新中国的部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也是在新中国建国近10年之后才破土动工的。而中国美术馆从建馆到如今,也走过了一段颇不平静的道路。事实上,直到2003年,内部全面翻修的中国美术馆重新开馆,一个真正具有艺术博物馆性质的部级美术馆才出现在我们眼前。

上述的简短回顾,可以看到,中国的美术馆发展之路并不顺畅。这种不顺畅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实际上长期处于一种文化修正的矛盾心态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长期处于革命、改革的大氛围之下,艺术的独立性受到较强的干扰,从而使得中国的美术馆难以从本位出发创造自己的前途。

美术馆在中国发展的这种状况,也直接地反映到了美术馆的研究状况当中。了解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状况,最直接和直观的方法就是搜索其研究成果。下文的表、图是根据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目录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的一个粗略统计,统计时间截止于2005年 :

表一、图一表明,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美术馆主题图书最全的图书馆,其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数目仅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美术馆主题图书的1/7。这个检索结果提醒我们有必要对中美两国的美术馆发展规模、发展水平进行一番比较。

在上述检索的基础上,以藏书最丰的国家图书馆的中文数据库目录(含海外中文图书)为基础,进一步对美术馆主题图书进行检索和统计,结果如下:

根据表二、图二,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美术馆专著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7%。数量最多的是赏析导览类图书,占到了总数的74%。而在笔者2004年所做的“中国国家图书馆1978年—2004年美术著作统计表” 中,仅是1978至2004年的美术理论著作就有2753本。此外,美术馆主题的赏析导览类图书的优势比例一方面表明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含量偏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欣赏、游览上。国内对美术馆的研究处于一种单薄、零散的状况。而我们的文化中对美术馆的这种比较单薄、零散的关注和认识,反过来也影响和制约了国内美术馆事业的发展。

从数量上看,在国家图书馆的100册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海外中文图书(48本)几乎占了数目的一半,与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图书平分秋色。从类型上看,国家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最能反映美术馆理论研究水平的专著全部是海外中文图书,而国内的美术馆主题专著数目为零;在理论辑刊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31.5%,国内图书占到了较大的比例;在赏析导览类中,海外中文图书占国图中文藏书的47.2%,数目上与国内图书基本持平。通过比较这些海外中文图书(主要是我国台湾图书)与内地图书在国图美术馆主题中文图书中所占的比例说明,港台地区及海外的华人圈在美术馆主题专著理论写作方面领先于国内。国内的美术馆主题写作的理论重点集中在理论辑刊类,主要表现为年鉴写作、馆刊、论文结集等。

1977年以前,国家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中文藏书几乎是空白的,这说明国内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写作以及对美术馆主题图书的关注,基本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的。2000年之后,美术馆主题图书写作趋势得到加强。

从1980年开始,美术馆主题文章基本上持续增长。这些文章、信息主要集中发表在《美术》《美术研究》《世界建筑》等刊物上,而在《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则非常少见。这些文章主要集中于美术史论研究、美术思潮辨析、美术馆建筑、审美教育研究四部分,大都以与美术馆相关的一个枝节问题延展讨论,直接与美术馆学相关的理论文章极少,全面地从文化上探讨美术馆的文章极少。

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内的文化机构,它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历史自身写作的需要,也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史进入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艺术史的自觉努力。美术馆主题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美术馆的出版物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的美术馆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进取和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理论写作对美术馆主题的忽视。从理想的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空间)的美术馆应该是人文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是中国国内的实际理论写作情况,却与美术馆应该获得的关注不相符合。审视这一研究现状,我们有理由相信,美术馆主题研究应该得到国内理论写作更多的关注、反思与开拓。

注释 :

①(美)卡若·邓肯.文明化的仪式·公共美术馆之内[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45.

②马鸿增.20世纪我国美术馆的发展轨迹与思考[j].美术观察,2000年第4期.

③④同上。

⑤该统计时间对2005年年内图书馆的美术馆主题图书藏书量有效,不包括2005年以后图书馆引进的2005年出版图书

⑥在中文数据库中直接录入“美术馆”,检索条件为“主题”字段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桥梁美学、古典美哲学、景观学、价值取向、结构设计

[abstract] : modern bridge has its functional, under the premise of advocat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aesthetics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understanding and aesthetic philosophy meaning, the contrast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Brief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scienc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uman culture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importance and substantial.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appreciation, and sums up the bridge aesthe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for future planning guida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 bridge aesthetics, classic beauty philosophy, landscape learns, value orientation, structure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和美学一直是人们欣赏价值提升的体现,从古至今,有建筑的发展,必有其美学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人文文明的重要一环。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其的意义不可估量,所以说如果建筑和美学史密不可分的话,那么美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桥梁作为实用性建筑,既有其建筑所应具备的安全性、便利性、实用性和耐久性,也应引进环境、美化、人文人性的概念,使得桥梁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不失情调。桥梁作为建筑中的重要一环,美学也有独特的价值,横贯中西,亘古不变。毫无疑问设计师应加强对桥梁的景观美学价值思考和学习。

1.桥的产生——天成地就人为之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受到自然界的启发,比如倒伏在水上的数目,攀援过山崖的藤条,溪流中突出的石头,自然侵蚀而成的岩拱......于是便出现了最初始的跨越建筑。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人类诞生之时便是傍水而居。水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是缤纷万物的生命之源。在水之滨,我们的先祖们采集、狩猎、种植;盘土垒墙、制陶冶炼、引渠耕作,繁衍生息......同时,江河山川也造成了难于逾越的阻隔,所以便有了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尝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跨域阻碍去开拓空间。然而,只有人类有了固定的交通方式需求是,便是有了——桥梁。

2.桥的美学的基础——审美哲学,美学的核心

2.1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

美学属于哲学范畴,人称它是哲学中的一项皇冠,可见其在哲学上的艰涩与深奥。但是要探讨美学的概念需要提高到哲学的范畴,才能深刻的理解没的特性和内在关联。

2.1.1西方美学的哲学基础

西方的美学哲学基础中关键的问题是认识论和辩证法,自古以来,哲学家与美学家层出不穷,观点各异,各种主义中的争论、思索、探讨、实践中不断的分化、修正,并促进了其发展。美学正是也种种思想指导下,不断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和发展美。发展至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美学历史上最大的两大思潮。美学的发展,也是基于两大思潮的争斗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产生活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社会。人类物质生产生活一切都是历史现象、一切现实生活的最终根源,意识最美的最原始的根源。它认为美不是自然物质的属性,不存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中,而是存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之中,简称“劳动创造美”。所以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中对自然的改造中,实现自我目标,自我价值观的体现,人化自然中体现出美的影子。也是人们对美的事物不断追求最根本的人类情调。

2.1.2东方美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基础完成的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夹杂着严重的封建礼教意识,迷信色彩,但其核心确实都是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的自然规律。中国的哲学不仅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之中。并泽及东方其他的邻国。西方人士接触中国哲学之后也不断从中发展丰富、深奥的哲理,对现代社会科学、艺术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主要的流派是道家和儒家二家。

儒家美学思想是其入世哲学作为指导,着重人的社会生活,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誉善的统一,重视审美与艺术道德伦理作用。

道家美学思想看中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在审美方面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境界,道家所谓的“道”者即现在所说的客观规律。

道家和儒家有相近、完整的哲学提携,只是入世和用世的趋势不同。《老子》和《易》分别是道家和儒家两本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

2.2桥梁审美二元论主张

二元论的主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桥梁审美二元论顾名思义就是对桥梁的审美加以二元论的主张。审美二元论包括了对美的构思与创作的主体,也包括了对美属性的赏析鉴赏者对客体事物的认知,感悟,鉴赏的活动。

审美二元论包括:

其一,美存在于客体和载体。

其二,创造美和鉴赏美有阶段性的区别。

其三,创造美和鉴赏美属于不同主体的行为,并在不同层面、不同空间展开。

其四,创造美和鉴赏美,具有不同的对象,不同价值观,不同的规律性。

审美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审美,其中的三层含义:首先是创造者按照自然规律和自我所积累的审美经验,正确科学的改造,美的改造;再者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表现,改造合乎人的审美经验和客观世界;最后则是在审美过程中,人的本质量的对象化则表现为人对对象审美要素的感知,是主体对追其审美价值取向的肯定。

而桥梁作为我们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跨越障碍的交通设施人工建筑,其在生产和存在同样要经历设计、施工、和实际使用。同时建设阶段和使用阶段的一些关于桥梁的一些要求,比如“设计技术、安全程度、经济造价、美观环保”等,使用阶段的“交通通畅、行车安全”等分别为建设阶段的审美原则和使用阶段的什么原则,所以从客观上讲,上述中构成了对桥梁的审美,满足二元论主张原则及技术审美、功能审美、艺术审美的要素。这就是桥梁二元论的主张。

3桥梁美的摇篮——景观设计

3.1景观设计概念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盒恢复的科学学科。景观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的说某个建筑的景观设计只是很单纯的针对这个建筑来说的。景观设计也是体现建筑设计者,及创造美的主体的具体思想表现。当然作为自然科学建筑学中,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注重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问题,而人类生存环境是动态发展的,也是美学所要涵盖的内容之一,所以景观设计学就是符合人类文明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也是美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3.2景观设计的理念

3.2.1文化的意义

每一个国度或是地区,都有不同的对美的理念,人们对美的事物是追求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间的推移,便有了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所以不难看出,文化的积淀对于美哲学的重要性。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所以文化和历史相辅相成。比如现代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虽然研究的对象,和方向的不同,但都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同时每个地区所研究或是所倡导的制度文化有可能不同,但是就自然科学而言,没有国界,没有地区之分。

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上的、观念上的,从开放度与自由度来说,必然是多样化,我们现在也应该可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几乎不再会有一个国家能独立在信息爆炸、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剧烈的碰撞和摩擦,相互融合,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民族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它所处的时代性,时代性的变迁首先是它在经济上的对外接触相联系的。当然,融合不是混合,更不去取消差异,取消种族特色,融合的概念是既有你,也有我的关系,一个民族文化传统能否维持和发展,最终依据的是否由生命力、是否经得起时代性的冲击和检验。违反时代潮流,硬性维护某个民族文化传统是不切实际的。

3.2.2景观设计理念

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景观设计也是一样的,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对土地的规划管理,目的是营造一个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在景观设计或者土地规划的时候,创造美者的主观思想,不免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人的思维观念,对景观设计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景观设计是反应人的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景观设计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因子,它和其它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都生动的反应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核心。所以人们不惜在研究景观设计的时候,提到大量关于人类文化,正是因为有因才有果。人类文化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也是要求设计师对恪守经典文化的同时,融合其他理念文化,作出不失水准却又有新潮的经典之作。

3.2.3景观价值取向及意义

衡量价值的标准不是确定的,一方面说,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力求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都能接受,所以谈论接受景观设计的前提,就是要考虑到“通用的价值观”。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其实很难判断今天作品的价值。价值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观念迅速改变的时代里,人们很难判断作品的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大众审美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地区的审美水平,与价值观水平,所以我们也说,景观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的进步,促使现代景观的萌芽。

毋庸置疑,景观设计师一门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冲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言,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对于景观设计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景观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加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也成最时髦的话题之一。自然和谐,也是人们美哲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景观设计价值取向中十分中央的一环。

4桥梁美的彰显——结构与设计

4.1桥梁结构及典范

桥梁的外在样式和一是千姿百态的,但总的来说,桥梁桥型可以分为梁桥、拱桥、刚构桥、悬索桥和斜拉桥。每一种桥型都有自我独特美学价值及其所以应用的范围。

对于梁桥来说无疑是让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桥梁桥型,他的结构实用且简洁。梁桥主梁的美学设计中点则是要求其形态轻巧,连续,简洁大方。而梁式桥的桥墩的美感和设计主要是依据上部结构而定,所以整个桥看上去是否有韵味,桥墩与主梁相协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东京湾横断道路桥,其桥墩与主梁的协调程度可以说是完美。

拱桥对于人们来说更是不陌生,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拱桥。而拱桥的力学优点明显,外形优雅,似乎拱桥的美浑然天成,不需要格外的点缀与修饰。如我国的赵县赵州桥,就是拱桥中的经典。而英国米德尔伯格和斯托克顿梯斯河桥,桥型为拱桥,虽为步行桥,但以其纤细、卓越的景观设计,令人神怡。我们也不禁感叹拱桥的多变和柔美。

大跨度悬索桥雄伟壮观,在环境中易形成全新的景观,竣工后,即成为该地域的标志和旅游景点。不需要多余的赘述,因为目前只有悬索桥能达到大跨径。光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其力学结构的优越性,高耸入云的桥塔令人惊叹。如日本关门大桥,高地起伏、刚柔并济,是对称美学设计手法中不可多得的典范。

斜拉桥的发展与变革一方面是由于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还是更多的处于美学上的考虑,斜拉桥和悬索桥在其景观特征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大跨度的斜拉桥和悬索桥给人的美观视觉冲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其巨大的规模和高耸入云的主塔的象征性标志的作用,拥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和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大跨径斜拉桥的典范如法国圣•纳泽尔桥、法国诺曼底大桥、法国米约大桥。

5结语

美学的意义并不是空洞的,它是基于人们的感性认识,是人们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门学科。现代美学的意义十分广,美学所研究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某种意义程度上价值观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包括整个艺术领域里的艺术穿凿一般规律和原则。美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反映人类生产生活情趣,彰显人类个性的一门感性学科。而桥梁美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类对于桥梁的一种感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我认同和自豪感,这也势必会成为人类努力创新,奋发拼搏的一种动力,也是推动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的一种积极的感性潜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和丕壮著.桥梁美学(桥梁工程专业用)(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8月

2.刘古岷 陈小兵著.新世纪桥梁建筑艺术赏析(第一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3.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0月

4.徐风云 陈德荣著.桥梁审美原理(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1月

5.赵良著.景观设计(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6.王蔚秋著.说桥(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上一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