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病害防治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5:20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1

关键词 设施蔬菜;生态因子;根结线虫;影响;综合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112-01

近几年来,随着大港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根结线虫病属于一种土传病害,同时该病害的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壤性真菌病害的发生,极难治愈。另外,设施蔬菜种植因受高温、高湿、封闭和B茬种植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造成蔬菜根结线虫病呈现出逐年加重趋势,进而成为当前设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设施蔬菜生产中,菜农通常采用在蔬菜定植前对土壤进行化学药剂处理的方法来杀灭线虫,但由于受药剂的残效期、施药方法以及蔬菜生育期较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已处理过的大棚仍会遭受根结线虫复发危害,造成作物一般减产20%~3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及时了解生态环境对根结线虫的影响,综合采用物理、生物等方法,辅助施以化学防治进行无害化治理。

1 生态因子影响

1.1 寄主

根结线虫属于专性寄生病害,没有寄主幼虫将无法生存。寄主作物较广,但它对不同寄主作物的侵染能力是不同的。田间调查表明,黄瓜根结率为11.5%,西红柿根结率为6.3%,葱、蒜的根结率分别为1.2%、 1.4%。另外,植物根系的分泌物对孵化有促进作用,栽种番茄苗10 d孵化率24%。而使用抗病植物万寿菊12周后土壤中根结线虫减少97%。研究结果表明,种植非寄主植物和非敏感植物,可明显降低土壤中虫口密度。

1.2 土壤温度

根结线虫在保护地发生高峰与外界气温引起的地温变化有关。在北方根结线虫耐低温,而不耐高温。田间调查结果,在25、30、35、40 ℃下,杀死90%以上根结线虫分别需要30 d(100%)、26 d(96.6%)、24 d(94.1%)、9 d(99.6%),45、50 ℃下则需要15 min和2.3 min,线虫对40 ℃以上的高温敏感,随着处理温度升高,杀死线虫所需时间缩短。研究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侵入根的最低温度为5 ℃,最适宜温度是15~20 ℃,最高温度是35 ℃;生长繁殖的最低温度是15~20 ℃,最适宜温度是25 ℃,最高温度是35 ℃。7月平均温度超过26.7 ℃时,根结线虫在裸地不能存活。

1.3 土壤湿度

根结线虫幼虫和卵不耐干燥,在干燥的土壤中易死亡。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当有足够的水分在土壤颗粒上形成薄的水膜时,幼虫孵化迅速,并通过土壤空隙自由地移动。通过对不同土壤湿度处理测试,当土壤含水量为10%时,40 d死亡率为85.3%;土壤含水量为14%时,40 d死亡率为91.1%;土壤含水量达18%时,100%杀死根结线虫只需4 d。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6%是线虫的适宜湿度;土壤含水量为10%~14%时,不利于其存活;含水量达18%时,高湿更不利于其存活[1-3]。

1.4 土质

根结线虫的发生与土质有直接关系。田间调查发现,根结线虫幼虫需要在土壤孔隙中移动,当土壤颗粒直径与线虫长度比为1∶3时,最适宜活动;砂土土质疏松,孔隙度大,透水透气性好,利于其存活,黏土土质紧密,孔隙度小,透气性差,保水力强,所以,砂土较黏土发生严重,砂地发生病害造成的损失最大。

1.5 pH值

根结线虫的发生程度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田间调查发现,当土壤pH值8,为碱性土壤时,存活率较低;以pH值为7~8的中性条件最利于其发生;盐渍化土壤由于土壤中盐离子浓度过高,也不利于其发生。

1.6 天敌

利用根结线虫天敌进行有效的防治,根结线虫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立克氏体、放线菌、捕食性线虫、螨类及原生动物等,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在生产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4-5]。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一是清洁。植株本身、杂草都是根结线虫的寄生体,要将病根、病叶、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虫源。二是深翻。根结线虫的生存空间主要集中在5~30 cm土层内,当翻土深度到30 cm以上时,将土中的成虫、卵翻入深层土壤,以杀死虫、卵。三是轮作。对年限较长的、易发生病虫害的大棚,要实行轮作(间作)。高感根结线虫菜类如瓜类、茄果类要与葱、蒜等抗根结线虫病类交替种植,以减轻虫害的发生,减轻下茬为害。

2.2 物理防治

一是水淹。根结线虫具有喜氧性。对地表10 cm深层土壤淤灌30 d以上,可以显著降低虫害发生。或者将墒面起成高30 cm的垄子,将沟内淹水,覆盖地膜,密闭棚室20 d,可杀灭线虫、卵。二是高温。根结线虫不耐高温,高温环境可有效将土壤中的根结线虫杀灭。具体方法:夏季休棚期,将作物秸秆、肥料施入后灌水、覆膜,经过15~20 d,当土壤温度达到60 ℃以上时即可杀死根结线虫。三是嫁接。利用嫁接技术防治根结线虫一定要选择抗病性强、品种适合的作砧木,在砧木长出4~5片真叶、株高15 cm以上、茎粗0.3 cm以上,接穗长出3~4片真叶、茎粗0.4~0.7cm时嫁接。目前很多设施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通过嫁接来防治根结线虫。

2.3 生物防治

一是生物菌肥。生物菌肥可有效改良土壤,也可以防治根结线虫。具体做法:作物发病时,用生物液肥每间隔15 d灌根1次,待作物恢复生机后,间隔15 d再灌1次。二是生防制剂。沟施或穴施淡紫拟青霉颗粒剂37.5~45.0 kg/hm2,除对根结线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外,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三是植物防治。万寿菊、葱、蒜等作物均可有效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生。利用植物防治线虫绿色无污染,生产成本低,而且还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

2.4 化学防治

2.4.1 阿维菌素灌根。在发现有根结线虫危害后,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甲壳素2 000倍液每株500 mL灌根,可基本控制线虫的危害。

2.4.2 线虫制剂防治。用线虫必克15.0~22.5 kg/hm2与适量厩肥或干细土混匀后施入土中,防治效果很好。采用线虫必克施用后无残留,特别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

2.4.3 药物拌土。用10%噻唑膦15~30 kg/hm2穴施或基施,拌入土壤内层,可达到杀死根结线虫和卵的目的。

3 参考文献

[1] 康琳洁,耿小敏.日光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10.

[2] 付小军,盛鑫,马进,等.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143-144.

[3] 易荣华.设施栽培芹菜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35.

[4] 陈凌敏,史可显.靖远县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20):70.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2

一、苗圃地选择措施

苗圃是通过有性或无性的途径生产苗木的基地。选择良好的育苗基地,有利于苗木健康地生长发育。苗圃地选择要以经营条件及自然条件与育苗树种相适应两个因素考虑,但重点要抓住几点:

1、位置:应选择造林地区中心或附近、交通方便、劳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

2、地形: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带(坡度不准超过5度)寒流汇集、积水的低洼地、光照过弱的山谷、风严重的风口及岗脊地等不能做苗圃地。

3、土壤:土壤是苗木生长基础,它即是供给苗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的场所,又是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因此,选择苗圃地要以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酸碱度等因子考虑。要选择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轻壤土为好。苗圃地含盐量不得超过0-15%,表层土厚度50厘米以上,总孔隙度45%-55%,土壤容重1.0 -1.3克/立方厘米,PH值6.5 - 7.5之间。

4、水源: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地下水位沙壤土1.5 -2米,轻壤土2-3米做圃地。

5、病虫害:地下害虫过多有病菌感染的地方不能做苗圃地。长期种植烟草、玉米、蔬菜等土地易发生病虫害,故不能做育苗地,如果必须用,育苗前要进行杀菌和灭虫,直至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二、插条苗培育的技术措施

所谓插条育苗是指利用树木枝条的一部分,通过扦插培育出的苗木。插条育苗的原理主要是茎切口附近的次生分生组织或已经老化而丧失分生能力的永久组织,受切割等机械损伤后,其中薄壁细胞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重新恢复分裂的能力,从而能够形成愈合组织,产生不定根。插条苗培育的技术措施在于:

1、种条选用:种条选用采穗圃或育苗地一年生萌条。采条应在秋季树木停止生长后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萌条越冬时按规程保管好,保证不风干不失水。

2、剪穗要求:挑出芽风干、腐烂、无芽包或芽包不健壮有虫害和木质化不好的萌条,选择好的种条进行剪穗。剪穗规格为长12-15厘米。梢头粗不得低于0-6厘米。每穗具有两个以上的芽包,剪穗切口平滑、上平下马蹄形,在距上口1厘米处必须有一个健壮的芽包。剪穗不准出现劈裂和破皮。

3、扦插方法:可实行垄式单行或双行扦插,单行扦插每延米10株,双行每延米20株,垂直扦插,插后上截面与垄面一平。切忌不能斜插,不能劈头,伤芽或折断。插后要及时灌透水。

4、摘芽除蘖:扦插后,会从根基发出很多萌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抹芽除蘖。如繁育种苗可留1-2株健壮枝条。如培育大苗,可留一株健壮枝条。

5,中耕除草:插条育苗成活后,要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结合化学除草及铲趟进行。

6、施肥:可根据不同树种及立地条件进行施肥。

7、病虫防治:用药物进行病虫防治。

三、苗圃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发生病、虫、霜等危害,故必须进行防治。

1、松、杉立枯病的防治

立枯病亦称幼苗猝倒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主要危害松、杉等针叶树幼苗,在短时期内会引起苗木大量死亡。有些阔叶树幼苗也常受害。

苗木得病后,植株倒而枯死者称猝倒,死而不倒者为立枯,按其发病时期不同、症状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1)种芽腐烂型:播种、出土前,由于土壤潮湿板结,种苗被病菌感染,引起种芽腐烂,亦称种腐和芽腐。

(2)幼苗猝倒型:幼苗土后、木质化前,由于遇阴雨,病菌自根颈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呈水渍状后根颈腐烂、缢缩,苗木迅速倒伏

(3)茎叶腐烂型:苗木出土后,在苗床低凹、阴雨连绵、密度过大,苗木幼叶嫩茎被病菌感染,枯萎腐烂,病菌不断向下发展,在枯死的茎叶上常有灰色蛛网状的菌丝体。

(4)苗木立枯型:苗茎木质化后、由于土壤病菌较多或环境对病菌有利,病菌从苗根部侵入,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枯死,或由于土壤缺水、出现干旱时、地上枯死,故称立枯病。引起立枯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原。非侵染性病原是由于苗圃积水、土壤板结、地表温度过高,烫伤苗根颈而致。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

防治方法:

A、选排水良好的土壤做圃地。

B、用杀菌药进行消毒。(可用23%硫酸亚铁溶液,3.5—4克/m2,均匀地浇洒在床面上,用药7天后,方可播种。)

C、加强苗圃管理,合理施肥、细致整地,及时播种、及时排灌等。

D、为预防病害发生,可用波尔多液100-150倍液,出苗后每15 - 20天喷雾一次,连续2-3次,注意喷后要用清水洗掉残液,以免烧苗,也可用敌克松500 -- 800倍液,10 -15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2、杨树灰斑病

杨树灰斑病发生在杨树的叶片嫩梢上,幼苗顶梢和嫩枝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而下垂,俗称黑脖子病,它使上部叶片全部死亡、病部被风折断,在下边叶柄休眠芽中再生小梢,使病苗成为无顶的多叉苗,防治方法可用65%代森锌深液500倍,或1:1:125-170倍波尔多液,从6月份开始,每半月喷1次,共喷3-4次。

3、苗圃虫害的防治

苗圃害虫有地上或地下两大类,通常以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地下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龟子幼虫)、直翅目的蝼蛄等。

(1)地老虎的防治方法:地老虎幼虫危害幼苗,轻则造成缺苗、重者毁种重播。防治可用人工诱杀成虫,亦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乐果乳油3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90%敌百虫0.5千克、加水2.5--5千克,拌鲜草50千克,于傍晚撒在苗床上、防治4龄以上幼虫。

(2)蛴螬防治方法:蛴螬主要危害苗木根部,常使苗床缺苗,或绝产,防治方法为:用呋喃丹在作床时撒人床层;用50% -六O五乳油,75%辛硫磷乳油等加水1000倍液浇根。加强苗圃抚育管理、中耕除草,破坏蛴螬适生环境。

(3)蝼蛄的防治方法:蝼蛄是苗木重要害虫,它以成虫或若虫咬食根部及靠近地面的幼茎部,使之呈不整齐的丝状残缺,还常食新播和刚发芽的种子等。防治方法可采用诱杀,做毒土施入苗床中,可用90%敌百虫原药用热水化开,0.5千克加水5千克,拌饵料50千克,炒出香味,用毒饵诱杀。

4、其它灾害的防治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除病虫危害苗木外,还有一些灾害影响苗木生长发育,主要有鸟害、霜害、伏旱等。

(1)鸟害:针叶树种幼苗大部分顶壳出土,由于其具有芳香味,易遭受鸟害,为此应该进行防除,主要防除方法有:

①种子催芽均匀、良好,让其出土快、脱壳早。

②避免萌动的种子受冻,受冻的萌动种子出苗时种壳不易脱落。

③人工驱除及药物毒杀。

(2)霜害:春秋两季都遭受霜害。新播苗防春霜应着手于种子处理与播种后至出苗时的田间管理。经暖湿条件下处理的种子及播后覆草,可提高种苗抗御霜冻的能力,如发生霜冻时在日出前用水浇洒。

(3)伏旱:有些树种因夏季持续高温、少雨易遭受干旱,造成苗木大量枯死,应该适时浇水。

苗木培育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它除掌握各树种生态特性及生物学特性外,还涉及土壤、气象、生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些措施并不是常年不变的。它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气候变化等因子的不同而不断的修改及完善。而这些资料要经过多年的积累、筛选而形成。因此,只有在育苗生产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才会使育苗成功。

参考文献:

[1]《森林种苗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齐明聪主编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3

论文摘要 土传病害是一类严重的植物病害,土壤处理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睢宁县设施蔬菜发展较快的特点,提出蔬菜栽培土壤处理技术。

睢宁县地处徐淮地区北部,温光资源丰富,春季气温回升早而且迅速,适宜早春设施蔬菜栽培。近两年由于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县设施蔬菜发展较快,目前,全县已有6 000~7 000hm2,主要以春提早辣椒、西瓜、番茄、黄瓜等为主。但随着面积的扩大及重茬次数的增加,在生产过程中病害越来越多,特别是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如根腐病、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只要发现就很难根治。每年3~4月份都有不少农户反映这个问题,这些病害都是由土壤带菌引起,要想根治必须从土壤处理上着手进行。

1重施草杂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茄果类蔬菜一般都是连续坐果性强、采摘期长、产量高,当然对营养的吸收也就很高,要想满足这些蔬菜品种的生长需要,就必须加大施肥量才有可能形成高产,但过多地施用化肥不但会造成土壤板结、根系不发、营养不全等,而且植株生长不健壮,抗病性极差,所以要想蔬菜高产、抗病,搞好土壤培肥是关键。培肥土壤就是在田内多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土杂肥)、烂草(稻壳)等。至少施土杂肥75~120m3/hm2、烂草45~75m3/hm2,提前1个月施下去后深翻40cm以备用。特别是粮田改菜田的农户,由于粮田土壤板结,容易造成根系难发,更要加大草杂肥的施用量。如我县梁集镇光华村农户刘金山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每年4~5月份就开始将鲜鸡粪(牛粪)掺些碎草,然后盖上薄膜,堆在田头进行腐熟,一直到11月份才施入大田。他家辣椒从1997年种到现在都未换过茬,但是从来就没发生过根腐病等现象,而且产量都在75t/hm2以上。这是因为多施土杂肥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面而又充足的养分,更重要的是它们能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这样才能促使根系发达,养好根,从而使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增强,形成高产。

2加热

加热的基本原理是使土壤的温度升高,从而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原体、节肢动物和害虫,通常70℃处理30~60min即可有效杀灭大多数害虫,但对于特定的病毒病TMV没有效果。在欧洲20世纪前该方法即在温室中被利用。该方法的2个关键性问题是:①温度必须达到或超过土壤中害虫可以忍受的温度;②温度不能太高,高于70℃特别是温度达到100℃时,可能会伤害土壤中的大多数生物,并导致有益微生物(根瘤菌、菌根、拮抗菌)死亡。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加热的土壤可能比不加热的土壤更易感病。因此,土壤剖面温度的分配对于最小限度地扰乱土壤中微生物活动非常重要。

3大水浸泡

大水浸泡土壤被认为是种植前有效防治病害的处理方法。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以及各种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于土传病害的存在是不利的,如厌氧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产生。经典的例子就是大面积地控制香蕉的枯萎病:香蕉种植园中土壤被浸泡3~4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水深至少30cm),可有效控制香蕉的枯萎病。

4深耕

深耕可减少植物根系与病原菌的联系,利用土埋和暴露病原菌在自然温度和干燥的条件下提高病原菌的死亡率。深翻有机质是无污染的耕作方式,可有效控制花生的白绢病。同时与浅耕相比,深耕降低了番茄枯萎病的发生率,提高了产量。

5光能利用

在种植前借光能加热土壤防治病害。方法是在土壤上加盖塑料薄膜,提高土壤的温度,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温室大棚即运用了该原理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土壤卫生

土壤卫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各种方法阻止或减少病原菌侵入土壤。农作时注意农具的卫生,防止因农具造成病原菌的传播;很多地区为了更好地控制土壤的卫生,选择在温室种植可以方便地控制各种条件,从而减少来自土壤外界的污染,对于出现的病害植株及时地处理清除,可减少进一步侵染。

7施用土壤添加剂

土壤添加剂是一种由动植物体有机质、化学肥料及少量无机盐合成的有机、无机营养混合物。无机添加物可以直接促进作物的生长,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有机质可增进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通气性和增加微生物总量。

8搞好土壤药剂处理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4

 

关键词: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

[1] [2] 

。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月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d翻耕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是一种辅助手段,采取农业措施能基本达到防治目的,能不用药时尽可能不用;必须用药时应选用不产生公害且有一定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有残毒的农药;以满足防治效果最佳而残毒最小的原则,制定用药的时间、浓度及方法规范并严格按其执行,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天数不得少于规定的日期。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5

 

关键词: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

[1] [2] 

。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月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d翻耕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是一种辅助手段,采取农业措施能基本达到防治目的,能不用药时尽可能不用;必须用药时应选用不产生公害且有一定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有残毒的农药;以满足防治效果最佳而残毒最小的原则,制定用药的时间、浓度及方法规范并严格按其执行,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间隔天数不得少于规定的日期。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6

关键词: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蔬菜种类多,栽培制度复杂,作物营养条件好,病虫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危害猖獗,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黄山区10种主栽蔬菜中有40余种主要病虫害,绝大多数病虫害为害造成蔬菜减产5%以上,一般年份损失10%~30%,流行年份减产50%~70%。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著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4化学防治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7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专用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1.2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1.3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1.4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1.5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着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物理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和机械作用对病虫的生长发育等进行干扰,减轻或避免其对作物的危害。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一是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每年在越山蔬菜基地大力推广春菜结束后,进行高温闷棚。二是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三是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性进行防治或应用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有效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如苦参碱防治菜青虫、豆野螟等,菜丰宁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等。

4化学防治

土壤病害防治方法篇8

关键词:温室蔬菜; 病虫害; 防治

中国是一个温室蔬菜生产大国,也是温室蔬菜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为此,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是温室蔬菜种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河北省唐山市当地气候特点等因素,日光温室蔬菜主要有黄瓜、甜瓜、番茄、辣椒4类品种适宜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是黄瓜、番茄、辣椒秋冬一大茬;上茬甜瓜,下茬番茄、辣椒;黄瓜套种油菜等。

1 温室蔬菜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1.1 农药防治使害虫和病菌产生了免疫力 随着温室种植面积的增大,一些害虫与细菌就丧失了其越冬的特性,使其周年繁殖,让病虫害难以根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室蔬菜的产量。而生物防治见效相对慢一些,且代价较大,大部分农户还是主要依赖药物防治。

1.2 土壤因素 土壤是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由于日照机会较少,温暖和湿度相对较高,病原菌很容易繁殖,而抗病品质又没有被开发出来,使得土壤病害逐年严重,如温室瓜类枯萎病发生之后,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则在4 a的时间里,病株率就能够高达100%,使植物严重减产。

1.3 空气湿度原因 在寒冷的季节,温室夜间空气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温室屋面和四壁结露后直接散落在作物上。对于番茄、黄瓜等来说,其热容量较大,果实以及叶面形成水膜之后,使蔬菜抗病能力大打折扣,这种环境下,很多细菌却繁殖旺盛。

2 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高温闷棚 温室建成后,晴天盖上温棚,使其处于密闭环境7 d,让温室内的温度达到60℃以上,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降低蔬菜在生长期的病虫害隐患概率。

2.2 土壤消毒 开始种植之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潜藏的虫卵或者病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瓜、青椒等线虫病的发生概率。根据土壤常年病虫害的发生具体情况,选择5%辛硫磷颗粒剂1.5 kg/667 m2,或者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 kg/667 m2。在土传病虫害发作期间,以杀虫剂和杀菌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将药剂和细土在一起混合均匀,撒在地表上,再耕翻到土中。

2.3 栽培措施 栽培温室蔬菜之前,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整体管理,促使各因素相互促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既有利于蔬菜生产,又将病虫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1)选择抗病虫品种。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抵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从根源上提高温室蔬菜预防病虫害的能力。2)加强肥水管理。大力推广滴灌技术、暗灌技术,减小大水漫灌的概率,从而降低土壤湿度、空气湿度。3)轮作换茬。温室蔬菜种植时实行2~4 a轮作换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且不同蔬菜对土壤、肥力等要求不同,更换轮作可以除去积累在土壤中的害虫的食物来源,且可以提高产量。4)严格控制温度。根据温室里种植蔬菜的具体情况,严格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及时通风排湿,使温室内温度保持最佳状态,且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2.4 生态防治 这种方法要求对病虫、细菌以及蔬菜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具体而准确的了解,利用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生态方法,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如喜温蔬菜最佳的光合温度为18~28℃,而且主要光合量是在中午12:00之前完成的,可以提前揭去覆盖物,延长这些蔬菜的光照时间,适当通风,保持最佳温度。而午后,温室内温度可达33℃,这个温度下,白粉病、灰霉病的发生受到抑制。下午高温后排湿,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减轻结露的影响,防治病菌传播。

3 小结

上一篇:新课标阅读教学要求范文 下一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