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3-12-07 11:30:34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87-02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也可以将其定义为对语言文字的把控力。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大好时期,学生通过培养语感,提升基础语言的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言接受能力等。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情感体验,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小学生创造语感培养空间,促进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培养语感

汉语是母语,语文知识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课堂、校园内还是家庭里,处处都有语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能够灵活运用引导手段,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言知识,对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揣摩、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农村小学生丰富的童年生活以及美好的乡村经历,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仅通过引导其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培养语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生活情境,巧妙地利用农村小学生丰富的生活经历中的美好记忆,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灵感,从种种生活情境中积累语言。作为教师,应当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日常生活、学习的热情,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培养语感。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写小男孩渴望得到一辆玩具小汽车,但由于爸爸常年病着,他舍不得让妈妈花钱买小汽车,小男孩是一个懂得心疼妈妈的好孩子。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这种心情,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你遇到像文中小男孩一样的事情,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谈谈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这样教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比起小男孩,自己已经生活得很幸福了,纷纷表示要学会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二、创设交际情境,增强语感

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对语感的培养是在打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对其今后的学习与成长不利。学生年龄不同,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的知识点。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大多是当地方言,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使用“土话”,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由于表述不清,语言中夹带方言,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恐惧心理,往往不愿意开口表达。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利用普通话交流,课堂上、课后都使用普通话。在课堂中为学生设置各种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对话,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试着用最为基础的发音练起,在课堂中设置生动活泼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师的合理启发下展开想象的空间,感受语言背后蕴含的知识点。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演讲”,将自己近期发现的趣事、乐事与大家分享,或者就某一个话题来一段“脱口秀”,久而久之,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并且树立口语表达的自信,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感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加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锻炼,是培养其语感的关键途径。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幽默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将语感训练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三、有效的课堂朗读,训练语感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有效的课内朗读,能够提升小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促进学生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其对语言的总结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促进其书面语感的提高。朗读不是简单的大声读,而是带有感情的阅读,是感受语言魅力、训练语言的重要形式。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学生感受集体朗读的壮观、朗读接龙的趣味、男女朗读的嘹亮,从而感受朗读的魅力,增强其对语言的感受力。如在个性朗读中,学生首先借助于课文后的注释、拼音以及字典等,轻声地自由练习阅读,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通过有声朗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最后,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文章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学生在反复听、读的训练过程中,能够对语句的停顿、重音、读音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与提高。

四、大量课外阅读,强化语感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语文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规定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受以及赏析能力,还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小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积累语文知识,获得更多语言经验,补充课内无法涉及的知识,强化学生语感的培养。但在农村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由于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持有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学习应该以课本为主,课外读物会影响其学习;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较差,大多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等,给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形成了很大的制约。根据农村地区开展课外阅读的现状及特点,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力量,为小学生课外阅读打好基础,促进语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阅读角,订阅一些报纸或小学生课外读物,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便利,还可以趁着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了合理的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只有得到家长的支持,家庭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综上所述,语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言感受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激发兴趣、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增加课外阅读,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先丽.基于新课改的小学高段语文语感培养加强途径分析[J].读与写.2015,21(8):21-22.

[2]车桂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目标实现途径分析[J].教育.2015,35(8):88-89.

[3]李丽.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势在必行[J].课外语文.2014,25(8):104-105.

[4]张俊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5,21(2):275-276.

[5]李荣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读写算.2015,10(1):25-26.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2

关键词: 语感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它既涉及语言直接的外在方面,包话语音、字形;又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是对语言的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的感受等,它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学习英语同样需要有语感,英语语感是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对英语的教学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感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感是英语学习和运用的核心。首先,根据语感我们把单词切割为更小的单位词素,视其为书面符号。其次,语感如乐感,突出语音语调,促使学习者掌握节奏规律。最后,语感能促使阅读激发学习者积累优美词句、热门话题、进步思想,从而使口语表达顺畅,写作时文思泉涌。

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说,阅读对英语语感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感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无可厚非,那么,如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语感呢?

其中,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好的语感更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周健提出语感的获得方式有两种,其中之一就是“自然语言实践”,即通过大量的言语接触,使言语本身的规则在主体大脑中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从而形成一种言语结构。儿童的母语语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中国人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提倡的就是这种自然习得。这种输入和接触就是大量的阅读。

目前,很多的英语学习者都视英语阅读为苦读。事实上,英语阅读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也可以是轻松愉快的。要乐读就要求选读,即选择材料(或书籍)的阅读。在选材上要遵守简单原则,坚持从最简单处出发,从简单处学起。建议学习者从简易读物读起,选择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而又能启发心智的读物,而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英文原著苦读、死读。简单的东西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即阅读的兴趣原则。

除阅读对语感的作用外,写作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强化写作,能培养英语语感。写是说的书面表达。为了符合英语写作的原则,要让学生清楚: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上的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语言上存在着差异。中国人较含蓄,先讲笼统的东西,再逐步进入正题;西方人则较直率,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中文的写作思维是由外向内,而英语的写作思维则是由内向外。由于两种方式的不同,所以在写作培养上,要求学生首先要把重要的内容表达出来,再写次要一些的内容,与中文写作正相反。可根据每段开头已给的中心句,续写短文,形成一个完成、有独立意义的短文。可根据片中的构图含义,描述一个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想象与表达的结合能力。每次写作的文字控制在200字以内,并且要快速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用熟练的句子、顺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在熟练掌握短句的基础上进行长句子写作,提高语言法则的应用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英语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在语音、语调、语句、上下文关联等多方面有所感悟,才能有听的方面的“顺耳”,说的方面的“顺嘴”,读的方面的“顺气”,写的方面的“顺手”。重视语感的培养,从听、说、读、写入手,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好英语。

另外,以下几种方法对英语语感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1.背诵经典课文,形成语感。2.营造听力氛围,感悟语音。3.打破“哑巴英语”瓶颈,突破语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语感的形成与深化绝非一日之功。只要英语学习者按照上述几点策略去尝试,经过刻苦训练,有了信心、恒心,就一定能在突破语感难关后,形成良性循环,练就一口流利自如、原汁原味的英语。

参考文献:

[1]陈国崇.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时策[J].外语界,2003,(1).

[2]罗立胜.以实用性英语教学为基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改革[J].外语界,2003.

[3]李金斗.浅谈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形成及培养.

[4]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3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 语文教学 语言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29-02

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其实是一个审美过程。而审美,是要靠形象直觉,靠顿悟,从形象到形象,从心灵到心灵心物同形的^程。新批评理论强调在文本细读时可以采用还原、比较等多种方法对文本进行解读,这些理论为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在在语言中体验导航。

1 通过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培养学生语言感悟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艾布拉姆斯曾经指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构成的螺旋状的活动构成。①作家通过贴切而恰当的描述性的语言来描写现实世界中灵动的生活物象、摹画丰富的艺术形象,表达深邃的思想感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依靠想象和联想,在大脑中整合出相应的音容笑貌、语言动作、生活场景等等,从而在大脑中呈现出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对这些形象性的语言进行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高尚思想接触,与作品中的人物会心交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思想、品格、情操、意志受到感染和熏陶,渐渐地培养起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作家老舍的课文《北京的春节》描绘到:“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里作者运用的是短句,调动了人的视觉、听觉和感觉,表面上写了春节的景色,实际上这里渗透了一种属于老舍的对北京的美好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直接讲出来的,而是包孕在他对北京、对北京春节(元宵、花灯、春联等)的感受中,这种感受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感受的,因为一般人对北京春节没有像老舍这么丰富的感受,感情也没有这么精致,这么美好。他写的是她自己的感情,这感情被他刻意诗画了。他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孩子在春节期间的激动,那是一种孩子气的欢欣。课文中各种“抢”、“拼”、“扬”等动词完全是模仿儿童的语气、动作,酣畅淋漓地刻画了孩子的顽皮、天真、活泼。作品语言轻快中透着活泼,从视觉到听觉的转换,在大幅度的动态的、热闹的景象中表达作者的美好的感情。

2 通过文学语言含蓄性,培养学生语言感悟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立足于现实世界,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思考、认识与理解。高明的文学艺术家,“会有意无意地利用种种技巧谋求文本‘具有无限的生成和阐释的可能性’”②。读者在阅读时,由于年龄、生活经验的差异性,以及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阅读时心境的不同,从相同的阅读文本中,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因此,文学作品的语言在表意上就表现出含蓄蕴藉的性质。

比如小说《少年闰土》中多次出现“闰土”的名字,这个“闰土”的细节含蓄地写出了在描述中透着的丝丝凉意。少年闰土第一次出现时,“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显然是一种悲凉回忆的结果,同时,“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这种内在的描写的内涵很含蓄,是对弱者的同情或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又比如在《怀念母亲》中,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思念”,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也就感受到了文章的精妙。

3 通过文学语言厚重性,培养学生语言感悟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③作家虽然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但作家并不直接出现在作品中表露主观情感,作家把自己感受过的现实生活再现在作品中,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亲自去体验。这样,作品的语言便凝聚着活生生的生命,饱含着生命的苦辣酸甜,因而具有这厚重性。

如赵丽宏《山雨》,如这样滂沱的大雨继续有好几天了。壁上苔痕漫漶,把室内的光线涂得更暗淡了。弄堂口积满了水,我不能出去;不过,我也不想出去。这小天地足够容纳我了。况且,室内除掉我,还有我的猫,它蹲在我面前,以爪子擦擦脸,它也给大雨阻住了,否则尽可在外面撒野的。”雨是“滂沱”的,可什么样的雨才叫“滂沱”大雨呢?作者对此进行了多层次渲染烘托,以便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首先,这滂沱大雨阻滞了“我”和猫外出的脚步,“我”不能出门是因为弄堂口积满了水,雨很大;可“我的猫”,这一直在外面撒野的小动物,也乖乖地蹲在面前,不能外出,是因为雨太大了。正是这“滂沱”的大雨,为接着,作者进一步渲染,“外面的雨更大了”,“雨太大了,承溜里的水声哗啦哗啦的”,调动读者的听觉器官来感受雨声之大。在雨势越来越大的对比烘托中,我们可以体验和感受到“滂沱”的存在。而“我”与“我的猫”在室内竟然产生了人与人之间所没有的“一种不可言说的温暖”。在阅读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经过反复有节奏地朗读,体验感受到作家对不同雨境下环境描写的厚重性。

总之,新课标实施实行以来,一线语文教师都非常关注“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其实是一个审美过程。审美,要依靠形象直觉,是一个从形象到形象,从心灵到心灵的过程。是以文学语言作为抓手,进行语言体验,以作品的“美”点为切入口,来求索作品中的“真”和“善”。文学作品阅读课堂需要教师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透过特定的语言文字和语言符号理解作品深藏的艺术内涵,进入教材所规定的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及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接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投入学习,并根据阅读内容的差异,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指导好学生更好地更有效地阅读学习。

注释:

① 南新.体认文学作品语言的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4卷第2期.

② 李楠.文学阅读的有效性.现代阅读,2016(3).

③ 王一川.文学理论演讲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潘涌.走向个性化和语感型――新课标下的课堂阅读教学例说[J].重庆社会科学,2016(3).

[2] 沈雪珍.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1期,2014年2月.

[3] 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第1期.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4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

4、《江苏教育学院学报》(江苏教育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2期)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5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辽宁  张文辉  赵秀惠)

    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

    而语感教学,也就是一种以培养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这是什么方式,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那里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例如,“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里是在赞颂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可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受,或感受深浅与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而言,由于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其感受深浅与否,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语言感受能力的形成。数年前,外地某校对近千名中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他们发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语言形象感受(时间发展感、空间移动感、事物变化运动感等)强,语言逻辑感受力(条理感、主次轻重感、并列感、递进感、对比感、综合概括感等),以及语言内含的思想感情、态度分寸感受力等均较强。这些集中表现在作文上;语言干净、准确、生动流畅;内容比较丰满、富有感情、想象力;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主次、轻重、详略比较得当。而作文写得差的学生,这些语言感受力均显得薄弱。

    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加强语文课的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有出路。

    那么,如何进行语感教学呢?

    我认为,语感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两条途径走。一是要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避免讲风盛行的现象,要指导学生自己学习语言,增强语言的感知力。如赵大鹏在讲授《榆钱饭》一课时,要求学生先扫除认读障碍,然后,通过自读谈谈“发现”,谈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他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拔,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在课内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另外,课余时间也可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收听广播,每日一诗,天天写日记,抄名人名言,办手抄报,搞小记者采访,等等。这些活动既增长了知识才干,又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增强了语感。

    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因此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怎样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呢?

    首先要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语音语义的训练,这是培养语感的最基本的训练。譬如对于词语的理解,不仅仅是查阅字典、词典,还要细细品味辨析。这就要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注意一词多义的情况,如《小桔灯》练习五,揣摩两个“好”字的含义:

    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第一个“好”字,显然指妈妈的病好了。这是承前文;而第二个“好”字是指“我们大家都过上好生活了。”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第二要注意辨析近义词。如《老山界》课后练习五第1题,这个练习引用文章中的一句话:“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用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问“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这两组词表达的程度有差别,运用程度较深的“生怕”和“不准”才能更好地写出红军战士对人民财产的精心爱护。从而体现出红军是劳苦大众的军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借用同义词进行比较,就可以显示出原文中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第三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查觉……”这里的“狡猾”则是“机灵”的意思。贬义褒用。除这些外,还可能有其他情况。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就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比较、辨别、分析,直至深入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其次要对语言有所“发现”。就是说,在文章当中,看哪个语言运用得好,要说明好在哪里,为什么用得好。在散文要注重发现它的形象性、生动性、抒情性;在小说中,要体会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在说明文,重在分析其准确性;在议论文重在感受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再次是应用语言的训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只有确切地掌握了语言的含义,色彩情味以及用法之后,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因此应用语言的训练是一种培养语感的综合训练。

    总之,语感的运用,就是要让学生一读一听,便知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从能力角度看,语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离开语感,听说读写就无法进行。语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这是有别于一般技能的心智技能。当然,要形成这种技能必须以知识的领会为必要条件。这就像练游泳,先得懂得游泳知识,知道一些游泳的方法和要领,不然就会走弯路,不利于游泳的技能的形成。由此可见,训练语感,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加强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学习;二是加强语言实践。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语感培养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把语感培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指出了一个方向。诚然,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语文活动来实现,而人们的读、写、听、说等活动,主要凭借语感。抓住了语感这一根本,语文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完成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提出本构想,以《课标》精神为指导,以语感培养为核心,开放教学时空,通过学生自主性的课内外语文活动,全方位多形式训练、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抓课堂教学,以读写训练为核心,进行读写听说的全面训练,培养语感。

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教师要抓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坚持全面训练的原则,听、说、读、写并重。但听说能力的发展往往先于读写能力的发展,且读写能力的形成比听说能力的形成更困难、更复杂一些;同时,读写活动对学生语感形成的作用也更显得重要;而且,读写活动过程已经进行着听说活动。所以语感培养要以读写训练为核心。

1.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从教学论角度说,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诸多能力中的一种重要能力。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就是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情味和旨趣进行品味、领悟,获得理解和感受。教师应改变用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繁琐的机械的课文内容分析的做法,摒弃程式化的理解内容的教学套路,着重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独特的、有灵性的、充满激情的感悟与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揣摩语言。

语感训练必须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使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通过比较、揣摩,从语言文字的细微差别和变化中,强化语言差别感受,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从而体会字词的意义和情味,理解遣词造句的巧妙,领悟文章的旨趣。这样,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领悟力。

(2)诵读课文。

语文教学强调对材料的整体感知、领悟,而对课文的诵读是实现整体感知的有效方法,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通过诵读,把文字化为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作品的意境中感受到语气、语序、节奏所蕴含的情味和旨趣,进而理解内容,并获得审美享受,提高语感能力。同时,诵读是占有语言材料的基本措施。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积累了语言,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和积淀。

(3)感受形象。

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被激起,就不可能获得对语言材料的感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语文提供的语言,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使学生“看到”或“仿佛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场景,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世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把握文章内容,受到艺术熏陶,产生审美愉悦。这样可使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感受形象,激活情感,进而“披文入情”,感悟语言背后的意蕴和语言的美妙,提高语感。

2.写作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写作教学能从语言文字方面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等的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它对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生动、准确、得体地叙事记人,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写作活动中,教师可着重进行如下训练。

(1)推敲文字。

引导学生推敲自己的习作,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进行删、改、调、换,强化对语言运用准确性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语言分寸感。

(2)梳理行文。

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程序,安排开头、结尾,段落、过渡;“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句与句之间上下衔接、语气呼应,使句子通顺连贯,乃至语脉通畅,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畅达感。

(3)抓特点,写具体。

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描述事物,并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形象;行文时,做到结构完整,内容具体,给人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觉,从而对学生的语言形象感进行训练。

(4)写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有创意的叙述、状写,表达出自己的意趣,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倾向,对学生的语言情味感进行训练。

这里我们提出以读写训练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忽视以听说为核心的口语交际活动的作用。其实,听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离不开听说的参与。讨论、交流、听课、答问、口述作文等无不是有效的听说训练。这样,读写听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训练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促课外活动,以大量阅读为龙头,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积淀语感。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形式,而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诸多形式中,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感的培养,无疑要以课外阅读为龙头。

1.大量阅读,积累语言。

“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张志公),“语文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是积累足够数量的言语材料”(汪禄应)。语感能力的基础是对语言最大量的积累,而积累语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量的阅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自觉地开展课外阅读,博览群书、丰富语言。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诵读一些精美篇什,使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样,语感自然就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方面,《课标》规定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可作为低位要求。应指出的是,课外阅读,老师可给予必要的指导,但要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

2.课外练笔。

课外练笔是写作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对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课外练笔活动中,教师应主要抓以下三个方面。

(1)写日记、周记、随笔;

(2)做读书笔记(写心得,做摘记);

(3)自由练笔。

上述活动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尤其是编抄报、办班级黑板报等活动结合,全面训练学生的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积累语言、处理信息、表达情感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得语感。

3.听说活动。

听说是人们最基本、最常用的语言活动,是口语交际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强化培养听说能力意识,积极创设口语交际情境,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这个过程可根据《课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发表意见”的要求,组织训练活动。诸如:

(1)师生间日常生活的交流,学生即席讲话,口头报告;

(2)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向他人介绍自己了解的内容,或直接向他人介绍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3)开展故事会、问题讨论、话题转述、主题演讲、演课本剧等专题性课外练说练听活动;

(4)模拟访问、采访、节目主持、新闻、导游介绍;

(5)听别人发言,并进行评议,问题讨论、辩论。等等。

通过训练,学生“听”能辨音、识义,不遗漏主要内容,能抓住要点,甚至由表及里,听出言外之意;“说”能语音清晰、用词得体、语句连贯,意思完整,能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表达感情,从而获得听得明白、说得得体的能力,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清晰性,培养敏锐的语感能力和“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素养”。

课外的读写听说活动与课内的读写听说话活动双头并进,可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7

关键词: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国伤时 别愁思绪

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

以语文美育促进和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是当前语文改革的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美育的实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1.语文课程要凸显语文美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语文美育的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出了对语文美育的初步要求。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部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研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课程目标”中指出要“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加明确了提升学生审美境界的要求,体现了美育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

2.语文教学过程要渗透美的熏陶感染作用

对于语文美育的实施,要融入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再次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如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美。

3.语文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美的创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评价重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的把握,“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如在对学生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解读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思考,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审美素养。

语文教学中应当始终贯彻着美育,其中有具体文本带来的文学美的化育,还有具有实用性的语言美、文字美的熏陶;学生不仅仅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直观的美、深层蕴含的美,还要能从教师具有艺术性的有效教学中体味到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课文内容的美,还应体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美,要根植于审美的理念,以“美”感染、打动受教育者。

二.语文美育的误区分析

1.过度重视“美育”而轻视了“德育”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审美教育与语文德育同等重要,应齐头并进。自此审美教育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但在新课程实施中,许多专家和教师在强调文本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却忽视了文本中人物形象或是作者情感中所蕴含的美的高尚的品德,把美育和德育绝对地对立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语文美育,刻意回避甚至有意抵触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并非语文学科的特点,这是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忽视大革命失败的社会背景以及朱自清强烈的革命精神所反映出的爱国情怀,认为这是唯政治的,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无法塑造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因此,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去了解世界和认识生活,顺应美的规律帮助学生塑造美的情感与灵魂,使他们逐步树立起高尚的审美情操,让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相结合,形成比较和谐的心理状态。

2.过度重视“美”的结论而忽视了陶冶的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美育之本,语文美育应该遵循和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审美教育。而现在,许多语文教学重视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忽视了对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来认识美、赏析美,继而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缺少对文本深层次的美的内涵的咀嚼品味,浮于表面,或是过度依赖教具,或是设计许多与文本解读并无密切联系的问题和活动环节,看上去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但其实是喧宾夺主,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要求与目的。如有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中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的一集,运用多媒体本是好事,电视剧中的情景充满了直观的美,能够使同学通过视听受到精巧的故事情节、出彩的人物形象的感染,但是,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不能使学生加深对《红楼梦》中美的情节构思与语言文字的认知。教师忽视了回归于文本的重要性,文本的真美并非是通过一个笼统的感知就能获得的。

3.过度强调“美”的感性认识而忽视了美育理论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被许多教师曲解,他们忽视甚至反对对学生理性思维认知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生怕一旦思考分析、一旦讲解探究就会被认为是在将文章大卸八块,对学生灌输知识。他们认为要完全摒弃过去审美教育重分析、重认知,而轻感知、轻体验的做法,只是对文章的囫囵吞枣,并不深入解读文本,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许多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只停留于“整体感知”的环节,如在上《故都的秋》时,对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一般阅读只停留于对故都秋景清净悲凉的特色的体味,但忽略了每一处景物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深层次探析之下就可发现,作者眷恋却又痛苦而悲凉的复杂沉郁心境都可在所写景物中找到依托,力透纸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带着情感走进文本的同时,也应该以理性分析武装头脑,使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容,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理性的分析,但也不是纯感性的感受,它是感受与理解,感情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活动。”①是既有情又有理的。

以上分析了语文美育的几个误区。对此,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探索各方面的途径,把语文教学美育的研究推向深入。使语文美育走出这些误区。

三.语文美育的途径探索

依据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美育的要求,同时力求避免语文美育的诸多误区,笔者认为,为使语文美育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索语文美的内涵的兴趣,使之热爱语文,自觉接受美的熏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具有美的理想追求的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时,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第二,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第三,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第四,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教具;第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循序渐进,使学生产生对语言文学之美的热爱,养成持久深入的阅读习惯,塑造其灵活独立的思维品质,培育起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起崇高的人格和理想。

1.展现丰富高尚而纯洁的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教学建议”部分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带着真挚的情感走进课堂,要始终对学生抱有关爱与理解的情感。教师讲课应声情并茂,全情投入,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当教师走上讲台时,就像表演者登台演出一样,要立刻全情投入、进入角色,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激情和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魅力与人性关怀,使学生的情感也融入其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要将文本中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如引导学生阅读《祝福》时,应该充分地传递出对“祥林嫂”式的不幸人物的同情,以及对其不幸命运的反思之情,而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又应以饱满的激情、博大的情怀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进入对伟大梦想的憧憬。当学生情绪高昂时,他就有良好的兴趣去学习他所学习的东西,效果也特别好,因此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经由内在美,教师自然地焕发出外在美,教师的举止、风度、气质也受到学生关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中形成不可磨灭的印记,美的外在,也同样能引发学生对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这同样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一座架设于师生之间的桥梁,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由此师生能够共同关注语文,热爱语文。

2.感悟理解和运用具有美的意蕴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同时要从美的语言入手。语言的美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重要标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的教学提出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师用他的言语向孩子揭示了周围世界的美时,孩子才会注意到,才会凝神观赏和细耳倾听。”“说”也是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是尽量使用典范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准确并具有美感和意蕴。并具有个人的风格。把握教学的语言,要依据对文本所反映的情感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来实现,如于漪所言,“不开口不动情,不动情不开口。”要从语言的内涵、语气、语调等方面。首先,教学语言要注重效率,要规范、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很容易使学生反感、分神。在简明扼要的基础上,要注意授课的艺术性,展示出语文老师深厚的语言功底的魅力,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不可忽视,要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如沐春风,获得精神的享受。这也是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最忌不带感情毫无起伏的教学语言。根据文本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做不同的调整,如对于同一个作者李清照的作品而言,表现欢乐悠闲情调的《如梦令》,就要以轻快柔美的语调来朗诵与讲述,而表现孤独凄清的《声声慢》,就要以一种悲凉哀婉的语调来展示。从语言中表现美,美的语言带来美的感受,美的语言可以滋润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自然会吸引人的关注,而不是枯燥的,干巴巴的。学生受这样的语言吸引,从而接受这样的语言,学习使用美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语言修养,产生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渴望,自然就产生了对语言美的关注。

3.有效充分地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经过语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和反复调整,题材与体裁广泛,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美的体系,既体现着形式美也具有内涵美。纵横古今中西,反映着千姿百态的人文情感、社会历史与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的美,又折射着透过美的文本反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人情美、形象美、意境美、音韵美等。有《边城》中代表纯洁善良之美的人物群像,有李白的诗歌中山川、大海等雄奇辽阔,想落天外的壮美意象与崇高之美,有《古诗十九首》中婉转缠绵的温柔敦厚之美,有《荷塘月色》、《雨巷》中轻柔朦胧的优美,有《哈姆雷特》、《老人与海》中惊心动魄的悲剧美,处处感染着人心。大量的文本也通过声韵之美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诗经》重章叠唱,反复吟咏的韵律美,有律诗、绝句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双关、排比、对偶种种修辞的运用,展现出了或整饬典丽、或清幽恬淡、或恣肆的不同语言风格之美。也有演讲词中激情洋溢,以排山倒海之势迸发而出的语言。语言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在被使用,而是拥有了具有独特个性的灵魂,能使人为之沉醉。议论文,科学说明文等文体所表现出来的严密思维、简洁生动的语言之美、高尚的理想追求之美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让学生受到形式多样的美的感染与吸引,体会到美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教材所选的许多作品中反映着作者的个体人生,包含着作者独具个性的、丰富的人生体验,处处对人生充满了启发。屈原以《离骚》抒写他的壮怀难酬,司马迁将忧愤慷慨之情渗透进《荆轲刺秦王》。陶渊明的清新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婉约深情,无不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个体人生体验,引发着学生探索人生、了解世界的兴趣。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的骨气,史铁生身残之后希望不灭,于地坛之上的人生思考,无不折射出人格美的巨大魅力与情感美的动人光芒。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些美的具体形态,引发学生对作者心灵历程的了解欲,与作者进行“对话”,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真正深入文本,才能汲取这些丰富的智慧与经验。

4.适当有效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辅教具

在美育活动中,如何掌握和运用媒介,并以此来恰当表现文本之美与抒发内心情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美育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充满趣味性,也充满了多样化的个体选择与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推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以它自身的直观性、形象性而独具优势,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这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有声有色的美丽画面,使美的语言文字得以借助具体形象得到更好的展现。运用配乐朗读视屏及多媒体的相关背景资料、影片、音频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则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打开想象的大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如教授古代文言文名篇《爱莲说》时,以姿态各异的多张含苞待放的荷花图为课件背景,或是古典水墨荷花,或是秀丽多姿的荷花照片,配上舒缓柔美的古筝曲,烘托出幽美宁静的氛围,又渲染出文中那种爱莲的美好情致,让学生们初步领略到周敦颐所表达的美的情感,那么在接下来品析文中表现的莲花的各种气质神韵时,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品读出周敦颐笔下荷花的那种香柔净爱、出尘脱俗的美,多媒体营造出了良好的审美氛围。笔者在用多媒体上课时,有意识地营造这样的氛围,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多媒体所带来的画面、音乐交织的立体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媒体的过程中,我们要留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虽然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与辅助手段,不能让多媒体占据学生的思维、充斥整个课堂,必须要给学生“留白”,不可限制了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5.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优秀文学作品

要培养学生真正培养起对语文的兴趣,爱文学,仅凭课堂上的45分钟的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课后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启发他们主动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审美教育理论认为:美育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进而能够创造美,逐渐丰富、充实审美素养,最终提高和增强美感情操。②他注重在教学中的实践及通过实践,完善了他的美育理论,且颇有成效。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值得借鉴的探索。俄罗斯传统的经典文学非常优秀,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崇高的思想境界,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获得有关俄罗斯古典文学、苏联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对语言艺术和文学形象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美,激发了对本国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自发地、深入地汲取文学作品中的营养,并在阅读之后沉思、探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感受语言文学之美的同时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美育运用美的形象和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审美兴趣,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人生追求。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美育的要求,以及对以往语文美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总结,提出具体的对美育方式途径的构想。从教师的情感、语言、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对教具的使用、对阅读的引导五个方面出发,列举出五点具体的建议与方法。经过一定的观察与实践的验证总结出:进行语文美育教育,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与语文教材的内容,切合实际地充分运用各种美育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汲取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与审美意识,促进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以美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注 释:

①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0:139-143.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捷]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 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 张鸿苓,张锐.中学语文教学 [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教学 美 回归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05

众所周知,汉语语音具有音乐美的特质,汉语文字适宜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其中的“读”是指朗读或诵读。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朗读教学定位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盛行的“习题训练”因其“高效出成绩”而被广大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奉若至宝,广泛采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师以精于讲解为荣,总害怕讲得不够深;学生以善于答题为荣,总担心记得不够全。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斥着习题和训练,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了琅琅书声,没有了语文的本味。

一、让学生读出声音

古时的课堂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种学习方法在现在的人看来必是不切实际和低效率的,但这恰恰是强调“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读,既是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读出声音,这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在鲁迅先生的印象中,朗读是幼时学习的主要方式,“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笔者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回想一下,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恐怕“读书声”是少得可怜。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都认真遵循着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把课文完全用“传”“授”“解”的方法“讲”给学生,严重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堂上,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多不过七八分钟,少不到三五分钟,反而急不可耐地转入对课文的讲解和大量的习题训练中去。殊不知,学生连熟读课文的机会都没有,字词都还生疏,如何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呢?

二、让学生读出自信与美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那些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不爱学习,精神不振,他们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从而失去自信,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朗读可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作为语文教师,想让自己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那就从让他们大声朗读开始吧。

自信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课堂上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特别是平时少受关注的学生创造大声朗读课文的机会。科学研究表明,朗读时会引起胸腹大幅运动,这就是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大脑得到放松,心情也就变得爽快起来,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养成。自信是学习的加速剂。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应多正面评价大声朗读的学生,让学生早日走出羞答答不好意思的心理困境。只有爱读书,主动大声朗读,学生才会越读越有自信,越有自信越主动学习。

教育家叶圣陶称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句话告诉我们朗读的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与作者的心灵沟通。笔者认为除了“美读”还要“读美”,即是除了读出作者的感情还要读出自己对美的感受。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既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还要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朗读中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读出节奏美、音韵美、情感美。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人生的感悟

朗读是一种“再创活动”。朗读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形式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的音韵美,同时融入自己的分析、理解,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经过这种转化,一个书面形式存在的艺术品,便成为口头形式存在的新的艺术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理解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读中获得人生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

上一篇: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范文 下一篇:线上教学解决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