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学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7:30:12

英汉学术论文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 第三人称 社交指示

1.引言

在语言使用中,不同人称的选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人称的非常规用法反映了使用者根据不同社交场合和主观情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接收者也需要通过对相应的社交语境进行充分把握,从而正确理解使用者传达的社交意图。社交指示体现在谈话双方所使用的种种言语手段之中,意在适应社交现场的不同需要,在话语中恰当地表达各自思想的言语行为(何自然,1988)。

学术论文是作者通报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研究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赵有斌,2001)。以往对学术论文的研究多将其视为一种特殊体裁,对学术论文及其各部分从体裁角度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Brett,1994;Holmes,1997;Nwogu,1997;Post

eguillo,1999),但是关于学术论文这种特定体裁中人称的专门研究几乎没有。根据Myers,在学术论文中“是否选用人称代词通常能揭示出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在某一研究中的作用及表明作者与读者、同行间的关系”(Myers,1989)。我们通过人称的选择揭示论文作者在学术社交场合中对与接收者关系及态度的定位,即传达社交意图。

在研究学术论文人称社交指示的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学术论文进行了横向对比。中西论文写作者深受不同文化系统和写作规范的熏陶和影响,对人称在社交场合的选择应该有所差异。本文所选用的二十篇中文学术论文和英文学术论文分别来自CNKI和国外五个领域专业协会期刊。所涉及的五个领域分别为语言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其中每个领域各选取五篇论文。

2.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是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何自然,1988)。陈治安对其的定义为“对编码与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或者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陈治安&彭宣维,1994)。由此可见凡是在交际中参与者之间彼此称呼所用的符号都可以归为人称指示语。黄国文(黄国文,1999)曾经对人称代词的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人称代词“所指和用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1)无标记用法,(2)有标记用法。所谓无标记用法指的是一般的、惯常的或约定的用法……所谓有标记用法指的是特殊的、个别的、例外的或不常见的用法”。黄国文指出标记性是有程度之分的,因为这里所列出来的标记或无标记是主观的。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称代词的标记性也随着不同使用语境而有程度之分,标记性过强则可能造成在该语境的交际失败。

3.社交指示

对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孙飞凤,2006;田海龙,2001):其一为人称代词的语法词法研究,即人称代词的形式及句法作用,如Muhlhausler& Harre (Muhlhausler&Harre,1990)和陈治安(陈治安&彭宣维,1994)。其二为人称代词的篇章连贯性问题,如Halliday&Hasan(Halliday&Hasan,19

76)和黄国文(黄国文,1999)。其三为人称代词与实际情景连用,及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研究;最后为将人称代词置身于社会语境之中,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权势与等同关系。

本研究涉及到对人称代词在学术语境下以及在中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下的研究,我们需要考察论文作者在学术语境下对自己与读者身份和关系的定位以及态度。国内类似于此的研究有黄国文(黄国文,1999),陈治安&彭宣维(陈治安&彭宣维,1994),孙飞凤(孙飞凤,2006)以及杜小红(杜小红,2003)。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是通过对具体句子结合情景进行讨论,对说话人在该语境下的选择的意图和功能进行分析。他们都认为语境是理解不同人称代词使用的关键,只有充分把握具体语境,才能理解说话人对于人称代词选用的复杂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陈治安和彭宣维在其论文结论中提出取消“社交指示语”这一称谓的理念。他们在文中通过隐喻动态考虑人称代词使用与具体语境的关系,认为对人称代词动态的研究已经“覆盖了人们在‘社交指示语’这一术语下讨论的绝大部分语言事实,而且这些事实也的确是反映语言活动中人际关系的人称指示信息的。”根据他们所说,这样可以使人称代词与语境之间的问题更加简化清楚,同时也符合语用学一贯将语言现象置于动态语境中考察的方法。

我们认为,无论保留“社交指示语”或者取消“社交指示语”这一称谓,都无法改变语言交际中说话人根据社交需求灵活地选取人称这一复杂现象,而分歧却存在于对这一语言现象解释的过程中。陈治安先生引入隐喻来说明“社交指示”不过是人称代词使用过程中的一种进化而已。在本文中,我们只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所以在此支持用“社交指示语”来统一称谓这一语言现象。

4.第三人称社交指示语

第三人称不仅包括封闭的代词系统,还包括其他各种第三人称短语。通过语料检索第三人称代词,我们发现很少有标记性用法存在,而第三人称短语的使用却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本文选取了学术论文中常见的第三人称短语作为代表进行研究,如“本文或本研究”,“笔者或作者”以及一些指称短语。英文论文选取与中文对应的第三人称短语。

在中英学术论文中,我们经常见到用第三人称短语指代第一人称的情况。下面的例子均为这一社交指示用法:

(1)但笔者深入考察相关文献, 发现对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存在一定局限。

(2)笔者比较扳机点与穴位后认为扳机点与阿是穴十分类似因此可以把扳机点看作阿是穴的现代医学解释。

(3)作者认为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议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充分把握面子的文化……

(4)本文旨在探析当今医学伦理学面临的新矛盾新冲击和新挑战,为从伦理学角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5)本研究围绕上述两个问题采用书面话语完型法(DCT)的问卷方式收集语料。

(6)下文重点分析其对伊斯兰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7)3.2节按先行语的句位分布分出LDR与先行语的三种回指关联式。为描述与讨论的便利起见,这里从不同侧面划分三类篇章回指式。

(8)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se of personalized short text messages(SMS) to reduce snacking.

(9)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valuation of the exposure assessment process.

(10)Some recent work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call for an epistemological change.

(11)Figure 2 provides a list of the different elements that were found in the openings and closings of the twenty-five speeches together with their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上面所有例子实现了保证论文客观与权威性的社交指示功能。作者作为所有陈述或者观点的发起者使用第三人称短语来指称自己,减少了论文的主观性。同时,类似于“本文”“本研究”或“3.2节”等此类用法也实现了论文的简洁性,使用完整的表达会使行文冗长繁琐。比如例(6)的完整表达为“在下文中我们重点分析其对伊斯兰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类似社交指示功能的第三人称内部互用现象:

(1)根据F值和P值分析,调查组倾向对他者面子和相互面子的维护,对比组倾向对自我面子的维护。

(2)传统哲学观认为,对概念进行定义就是把概念分析成为其各个组成部分(constituents),反过来,这些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组合也就构成了概念本身。

(1)和(2)中的用法均使用一个抽象的第三人称短语来指代对应的群体。如上面的用法一样,这种指代用法实现了论文的客观性和简洁性的功能。

5.结束语

通过对四十篇英汉论文的总体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在学术论文英汉第三人称的使用体现在第三人称指代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内部的互指,这两种用法在确保论文客观性与权威性的同时,也可以使论文的行文更加简洁明晰。当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习惯,第三人称学术论文这一社交语境具有了这些共同的社交意图与目的。

参考文献

1.Brett, P. (1994). 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1), 47-59.

2.Brown, G. (1960). The Pronoun of Power and Solidarity(吴玉文, Trans.). In 祝婉瑾(Ed.), 社会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Halliday,M.A. K.,&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British: Longman.

4.Holmes, R.(1997).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 in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4), 321-337.

5.Muhlhausler, P.& Harre, R. (1990). Pronouns and People: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nd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6.Myers, G.(1989).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in scientific texts. Applied Linguistics(4), 1-35.

7.Nwo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 119-138.

8.Posteguillo, S. (1999).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8(2), 139-160.

9.蔡建敏.(2009).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人称使用问题剖析.疯狂英语.

10.陈治安&彭宣维.(1994).人称指示语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91(3),28-34

11.杜小红.(2003).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及其语用探析.山东外语教学(93),25-28.

12.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3.黄国文.(1999).言语交际中的指示人称代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71(1), 47-49.

14.孙飞凤.(2006).英汉人称代词社交指示功能的语用对比研究.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1).

15.田海龙.(2001).英汉语WE/我们的人际功能与文化差异.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3),17-20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献综述 英汉学术论文 分布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32-02

近年来,体裁和体裁分析成了语言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对各类语篇进行体裁分析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对学术论文的体裁分析尤为突出。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论文的其他部分(如:摘要、引言和讨论部分),而对作为学术论文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献综述的研究甚少,其英汉对比研究更为少见。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具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并在语篇结构、文体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文献回顾能够体现论文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性认识,论证研究必要性的能力,以及宏观综合文献的能力,是整个论文中最难写的一部分。[1]鉴于文献综述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以Swales学派体裁理论以及Connor的对比修辞理论为基础,从分布特征对英汉论文文献综述部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同一体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的异同。

一、数据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总共包括40篇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实证性学术论文。根据Nwogu(1997)提出的建立语料的代表性(representativity)、声望(reputation)和可读性(accessibility)的原则[2],确立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4种杂志:《外语界》《现代外语》《Applied Linguistic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这些杂志均出版于2013和2014年。运用Wolfram Mathematics 60软件进行随机抽样,从4种杂志中分别任意抽取10篇论文,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语料库共40篇文章。

本研究中文献综述宏观结构对比,主要是针对所建立的语料库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应用语言学领域实证性学术文章的宏观结构主要包含IMRD(Introduction, Method,Results and Discussion)四个部分。[3]文献综述在论文中呈现的最主要的形式为引用,占据了文献中综述篇幅的大部分。Swales (1990) 将引用分为两种类型:融入式引用和非融入式引用。在整合型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是句子成分的一部分。而在非整合性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以括号或上标数字加批注等形式出现。[4]运用PDF转Word转换器软件统计这两种引用在英汉论文中四个部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中的字(词)数。英语论文的篇幅长度是以单词数为单位计算的,而汉语论文的篇幅长度是以中文字数为计算单位,因此不能仅通过统计英语论文的单词数和汉语论文的字数得出文献综述的分布比例。为了使本研究更具有说服力,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也作为分析的依据。在统计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分布特点。

二、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宏观分布对比分析

1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

表1 是文章各部分文献综述字(词)数占相应各部分字(词)数的百分比。 由表1可以看出,英汉论文都是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最多(英语论文中引言部分文献综述单词数24527,占引言总单词数的637%;汉语论文中引言文献综述字数16650,占引言总字数的495%),结果部分的最少。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的文献综述是英语论文多于汉语论文,而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则相反。对于文献综述在整篇论文中的比例而言,英语论文略高于汉语论文(英语论文中文献综述总词数38401,占英语论文总词数的266%;汉语论文中文献综述总字数33667,占汉语论文总字数的225%)。除了上面说到的英汉论文篇幅以不同的单位衡量的原因外,这样的结果不能足以比较文献综述在两种语料中的分布情况,因此有必要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语料文献综述在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表2显示了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的统计分析的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个部分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t=1615,1953, 0215,-1870,1875;df=38;p>005)。

2.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

表3和表4是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对比。从表3可以看出,英语论文中文献综述在论文各部分的句子数都多于汉语论文,其中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最为明显(英语论文中引言部分的句子数771,汉语论文中为275;方法部分英文论文为185,汉语论文为50)。文献综述在论文中的出现频率与句子的比较结果相似,也是英语论文多于汉语论文,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差距较结果和讨论部分要大。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同样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这两方面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表5和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英汉论文文献综述的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显著差异(p值均为0000,小于005)。研究表明,英语论文文献综述句子数和出现频率在引言和方法部分明显多于汉语论文,结果和讨论部分也是英文论文居多,但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在英汉论文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引言部分的文献综述分布最多。英汉论文文献综述在论文各个部分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就句子数和出现频率而言,英语论文文献综述句子数多于汉语论文中的句子数,出现频率亦是如此。这两方面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显著差异。总的来说,英语论文作者更加重视文献综述的写作,尤其是在引言和方法部分。这可能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写作习惯差异。中西方对于“礼貌”的理解不同: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人际交往讲究“客气”。西方人似乎无暇“客气”,人与人之间交流往往直截了当。[5]因此,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时,中国学者常常采用委婉、含蓄、迂回等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学者则倾向于直接、明快的写作风格。英汉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不同之处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英汉作者不同的写作习惯。文化习俗和写作风格都会影响篇章的形成。本研究对于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有助于学术写作者了解不同语言文化各自的写作修辞特点,提高跨文化意识,加强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姿懿,高桂珍.中外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体裁对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8:104-106.

[2]Nwogu,K.N.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7,16:119-138.

[3]杨瑞英.体裁分析的应用:应用语言学学术文章结构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29-34.

[4]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句法类英汉学术论文 摘要 对比分析

1.句法类汉语学术论文摘要分析

句法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属于理论性研究(thenoretical research)。本文选取的汉语学术论文主要来源于核心期刊,为了便于分析,指选3篇典型摘要作为例子。

(1)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

摘要:“NP+的+VP”结构是指“这本书的出版”、“春天的到来”、“她的走”和“长城的伟大”、“柠檬的酸”这样一类结构。本文在介绍、分析汉语语法学界对这种结构的分歧意见的基础上,依据以乔姆斯基(N.Chomsky)为代表的形式语法学理论中的“中心词理论”(headtheory),对这类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认为这种结构实际是由主谓词组中间插入“的”所形成的名词性结构。文章还对比说明了主谓词组加“的”所形成的两种名词性“的”字结构(“的”加在主谓词组后所形成的“的”字结构,以及“的”插在主谓词组中间所形成的“的”字结构)的异同。

这篇摘要共计236字,由3个比较长的句构成。第一句是对标题中出现即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NP+的+VP”进行解释。第二句指出了前人研究的弱点,并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三句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和讨论。

(2)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摘要:以往各文献对“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结构的认识均未能准确地反映这种语言现象的事实。生成语法的轻动词句法理论为这种结构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本文假设这种结构中有一个轻动词,这个轻动词在词汇关系结构中选择一个NP和VP分别作为它的标志语和补足语后投射到句法的底层结构,随后,底层结构补足语VP中的动词和轻动词合并生成表层结构。该结构轻动词假设的依据来自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句。

这篇论文也属于理论性研究,共计185个字。一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提出了研究的问题,指出了以往文献所存在的缺陷。第二句以生成语法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

2.句法类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分析

(1)Light verbs and structural case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a group of the Kurdish,Korean and Persian Light Verb Constructions(LVCs);consisting of a semantically light verb(LV)and a verbal noun(VN).It is argued that the LVs,capable of case marking and hosting verbal features,in combination with T function either as nominative and accusative case markers or only as nominative case markers.It is shown that the arguments of VNs can be structurally licensed via T and LV whose case assigning roles are not thematically restricted.Although these LVs as the most thematically bleached natural verbs seem very similar to v in theMinimalist Program,the way they are analyzed in this work indicates that the LVs can not support the notion of v(P) as a head above VP in a clause.

该摘要一共包括132个字,平均每句话都在22个字以上,因此多数是长句。导言部分在英语论文摘要中这一部分缺一不可,作者以“In this paper,we focus on”的方式引入话题,使读者对论文要讨论的内容一目了然。第二句提出了传统研究的观点。第三和第四句则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得出新的结论。

3.结语

通过对句法类英汉论文摘要的对比,我们发现英汉摘要基本上长度都在150字到250字之间。汉语摘要更喜欢用长句,大部分在22个字以上。而英语中会常出现中句或者长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英语论文摘要的宏观格式为导言―方法―结果―讨论的四语步结构。国内外都是用一般现在时占主导。总体上相差不大。在语态方面,国内外期刊英文摘要相差较大。目前在国外主动语态占主导,而在国内被动语态占主导。英语更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如“we argue”“we show”“our goal”等类的词语,而汉语类的摘要中几乎不出现类似的词语。这可能也是汉语被动语态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信息,充分反映文章的创新之处。有的作者认为将论文的大小标题复制在一起就是论文的摘要,导致摘要的信息价值降低,没有实质性内容,可读差。而很多汉语在表达上不够清晰,不能够充分概括论文的内容和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另外,多数摘要缺乏创新,只是把国外的理论借用过来并进行简单的加工而已。

参考文献:

[1]蔡建敏.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人称使用问题剖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01).

[2]滕真如,谭万成.英文摘要的时态、语态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4,(01).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郭秀梅.实用英语修辞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16.

[5]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曼.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情态配置[D].厦门大学,2009.

[7]赵有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J].中国科技翻译,2001,(01).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摘要 体裁分析 交际目的 促销性语言策略

引 言

近些年摘要写作(学术语篇的一个部分)在应用语言学方面得以广泛的研究。摘要写作一直以来被认为对于英语是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简单的任务(Lores,2004),实际上摘要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具备其特有的特点,对于那些英语不是母语的人而言,摘要写作对于他们非常困难而且写作中出现诸多的问题(韦吉峰,2008)。

研究背景

The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1979)给摘要的定义是“文章内容简短的准确的概述”。这个定义指出了摘要的总结和概括的作用,Bathia(1993,p.78)指出“摘要的目的是给出读者某篇文章的描述和对于某篇文章的描述”,后来研究发现“摘要成为一种掌握和管理某个学科的知识的工具,是指引读者“组织会议接受或者拒绝文章的导读”。国外对摘要定义的不同的解释体现了摘要功能的多样化,同时也体现出摘要在学术论文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著。

国外学者除了对摘要功能和定义进行全面的研究之外,已经展开了从微观角度研究使用何种策略提升摘要的“促销”功能。Hyland(2000)分析800篇国际期刊上学术论文的摘要用来分析写作者在摘要中使用哪些“促销性”策略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内树立自己的地位。Hyland和Tse (2005)从作者如何用评估性的语言这一角度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来研究摘要写作。Afros(2009)研究了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所使用的“促销性”语言,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国外学者对摘要中出现的“促销性”语言策略的研究为我国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开设新窗口。

我国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发现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目的在于规范论文摘要的摘要写作。王征爱和宋建武(2002)发现摘要写作的主要问题是英文摘要内容取舍不当,缺乏逻辑,最普遍的弊病是可读性不强。韦吉峰(2008)研究表明我国学术论文摘要中的问题是信息简单重复,要素残缺,内容陈旧。这些研究表明我国学术写作者对于学术论文摘要的这种体裁语篇结构以及功能的不了解,造成了在论文摘要写作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鞠玉梅(2004)比较分析了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语篇结构。刘婷婷(2008)研究了应用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写作应注意语步结构、各语步的实现等的语言特征等等。这些研究对于规范摘要写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研究并未明确提出摘要的“促销”功能,鞠玉梅(2004)明确指出摘要的交际目的是“推销”作者的研究成果,葛冬梅(2005)指出摘要具有吸引读者的交际目的。基于这一研究现状,本课题提出“促销性”语言策略这一新的概念,通过研究学生在摘要中使用何种“促销性”语言策略来实现吸引读者阅读其全文的交际目的,旨在给EAP课程提供一些教学启示,提高学生的摘要写作水平。

研究设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采用了200篇来自西北政法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2006年-2009年三年的毕业论文。笔者使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确定我国大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摘要中所使用的促销性语言策略,借鉴Hyland(2000)“促销性”语言策略作为通过研究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摘要促销性语言策略的研究框架。

结果与分析

总体来说,我国学生使用第一种“促销性”语言策略的比例远远高于第二大类建立作者学术身份的比例。这一发现与姚俊(2010)的发现一致,我国学生受到中华民族的谦虚谨慎传统美德的影响,在建立自己在学术界身份表达自己对学术界的贡献时,表现得比较谨慎,中国学生不倾向于建立自己在学术界的身份的这种“促销性”语言策略。

64%的学生使用第一大类的“促销性”语言策略关键性促销词语的策略来吸引读者,下面分析一篇具体的摘要:

Abstract 1

Culture teaching has been given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t is still under the strong influence...

作者在文章开头使用了importance这一促销性词语来建立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旨在告诉读者这篇论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来吸引读者阅读整篇文章。这一研究发现符合Hyland的发现,在软科学领域作者更多的要让读者了解到研究重要性来吸引读者。

其次,62%的学生使用给出一种解决某个问题的办法或者建议来建立文章的重要性,这是所有“促销性”语言策略第二常用的语言策略。具体分析两篇学生的摘要:

Abstract 2

… this essay will tell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nglish proverbs translation, then offer four kinds of English proverbs trans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ulture sectors…

在摘要2中,作者通过给出英语谚语这一具体的学术问题四种翻译的办法来吸引读者、阅读者。在摘要中使用声称科研论文研究重要性的“促销性”语言策略“学术写作完全是客观的,不带个人主观意见的,报告性质的文章,写作必须隐藏作者的看法,只是对于事实的陈述的论断(Hyland&Tse,2005)”的观点。

至于第二大类促销性语言策略,40%的学生使用了识别出某一学术研究问题,这是建立学术社团身份使用率最高的一种策略,下面分析一篇学生的摘要:

Abstract 3

…therefore how to maste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becomes very worthy of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摘要3中作者指出如何在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掌握英语阅读的能力这一重要学术课题来建立其学术社团成员身份,识别出某一学术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表明他了解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情况,这就证明他是这一学术领域研究者的一分子。

8%的学生使用了结合先前的研究的这种“促销性”语言策略来吸引读者阅读其全文,下面是一篇使用这种策略的摘要:

Abstract 4

…Analyzing this embarrassment, we gain that the translators ignore the culture sectors…

摘要4作者结合了以前的直译和意译造成翻译中的不准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忽略了文化这一因素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策略可以使读者认为作者非常熟悉翻译领域的研究,帮助作者建立其学术社团的身份,劝说读者阅读其全文。

然而采用找出以学术空白来建立其学术身份的比例只有5%,另外只有3%的学生通过表明作者熟悉某一学术领域所隐藏的文化知识来建立学术社团的身份。这两种语言策略使用率很少,其中的原因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至于建立学术社团身份的这一次策略13% 的学生使用通过使用缩写、术语、引语或者其他一些Kaplan等所认定的一些表明身份这一策略来促销其论文:

Abstract 5

Then the author will introduce some software of English stud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Internet. In the end, the author states some currently existed problems and the prospects of CALL in the futur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在此篇摘要中写作者使用了缩写来“利用某一学术领域的内部知识,而不仔细解释某一缩略语的全称来说明自己非常了解某一学术领域,表明作者非常熟悉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来建立起学术身份, (Hyland, 2000)”。写作者使用缩略语来证明自己是Computer as Language Learning研究方面的内行来建立起学术身份。

结论和教学启示

本研究对于体裁的语言策略的促销性语言策略进行了研究,这不同于规范摘要写作的研究阶段,进一步深化了我国对于摘要这一体裁的研究。这一研究识别出学生在摘要写作中最常使用的“促销性”语言策略,而且发现了学生不熟悉和使用较少的促销性语言策略,同时研究证明了使用这些促销性语言策略的摘要的确比不使用这些语言策略的摘要更能吸引读者阅读其全文。

这一研究的发现对于EAP课程有着重要的教学启示,第一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使用Hyland(2000)的这些具体的促销性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其摘要写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这些“促销性”语言策略是如何吸引读者,然后在摘要中使用这些“促销性”语言策略,实现摘要的这一体裁的“促销”的交际目的,该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其他高校的EAP教学。

参考文献:

[1]Afros, E. & Schryer, C.(2009). Promotional (meta)discourse in RAs in language and literary studi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8, 58-68.

[2]Bhatia, V. K. (2006). Chapter 4 research genres in academic settings. Analys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Longman.

[3]Hyland, K.& Tse, P. (2005). Hooking the reader: a corpus study of evaluative that in abstract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4, 123139.

[4]Hyland, K. (2009). Academic Discourse English in a Global Context. India: Continuum.

[5]葛冬梅,杨瑞英. 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8(2).

[6]鞠玉梅.体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外语教学,2004,25(2).

[7]韦吉锋.学术写作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广西大学学报,2008,30(6).

[8]姚俊.英语论文摘要的语篇模式与作者介入―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0(31).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文摘要;衔接;连贯;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36-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33

1. 引言

摘要是对正文简洁而完整的描述,同时又是独立于正文的语篇(Tippet, 2004)。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已公布并不断更新了关于学术论文摘要写作规范的统一标准,从最初的国际标准(ISO)214-1976到之后的国际标准(ISO)5966等。随后我国也在80年布了国家标准GB7713-87等以规范学术论文摘要的格式与内容。摘要作为导读性语篇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读者对整篇论文的第一印象,因此,对于学术论文来说摘要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学术论文摘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学术论文摘要的研究角度也日趋多样(如:语用学,文体学角度等),形式愈加丰富,包括各类语篇的摘要研究,不同语种的摘要对比研究等,如:Day(1995)和Patrick(2003)分别探讨了科技论文摘要和会议摘要的特点;张春芳(2009)等中国学者对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国学生英文摘要写作出现的问题中除了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错误外,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衔接与连贯。摘要作为独立的语篇绝不只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条条排列出来,更重要的是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围绕论文的中心思想撰写出意义连贯条理清晰的短文。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各方面对中国学生的英文摘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然而,这些研究考虑到语料搜集的方便,大都以各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论文或学术期刊的摘要为研究对象,如曹振中(2006)等对语言学学术期刊的英文摘要进行了分析探讨,但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却缺乏关注。笔者认为,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中出现的衔接与连贯问题及特点,恰恰最能反映中国学生的英文摘要中衔接与连贯的普遍问题及特点。原因有二:其一,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文摘要中出现的基础语法词汇错误较少,很好地排除了语法错误对衔接与连贯问题的干扰;其二,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通常缺乏系统的学术规范教育,对摘要并无深刻的理解或体会,而毕业论文是其第一次学术写作,因此,其中的衔接连贯特点差异性更小,共性更大,且具有学术论文写作初学者的普遍性,有助于为摘要写作教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选择中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韩礼德的衔接理论(Halliday & Hasan, 1976)及Fries(1983)的主位推进理论,对其中存在的衔接与连贯问题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原因,以期为提高中国学生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2.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韩礼德与哈桑的《英语的衔接》(Cohesion in English, 1976)中将英语中的衔接手段分为两类: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与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其中语法衔接包括照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Conjunction)。每一种衔接又可继续细分为不同类型。

衔接是体现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并非唯一的条件。语篇的连贯不仅与语言内部的因素有关,还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作者、读者的共识等。除衔接手段外,本研究还将探讨语篇连贯中的另外两个重要内部因素:话题与主位推进模式。一段独立的语篇要做到连贯必须有一个中心话题,语篇中的语句都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朱永生,1996)。而Fries(1983)将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分为四种类型: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通常情况下一个语篇可能会使用多种主位推进模式,而同一类语篇则会有共同的倾向性。

本研究从某高校05,06,07三届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中分别随机抽取30份,共90份,建立一个小型的英文摘要语料库。首先,对90例语料(约18000字)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找出所有衔接手段和错误,计算并统计使用的各种衔接手段及出现错误的频率等。最后,对语料的话题展开情况和主位推进模式逐一进行分析,统计后得出语篇连贯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3. 结果与讨论

3.1 衔接手段

90例语料中共发现1718处衔接,其中有68处衔接错误。各种衔接手段及错误的分布如表1所示:

上表数据显示:所抽取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总体来说,衔接手段使用较多,平均每100字中有9.54处使用衔接手段。也就是说,假设每篇摘要200词,约10句话,平均每篇摘要有19处衔接,即每句有将近2处衔接。其中最主要的衔接手段是词汇衔接,达到62.51%,省略及替代手段较少,分别占所有衔接手段的3.61%和2.44%。此外,摘要中也出现了一些衔接错误,但数量较少且集中在省略和连接两种手段中,其出现频率分别为0.11,和0.08(每100字)。同时在错误统计的过程中,还发现衔接错误集中在其中的19篇摘要中,大部分摘要并无衔接错误。

3.1.1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是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包括重复、泛指和相似(胡壮麟,1994)。其中,词汇重复是最直接的方式。相似不仅包括同义或近义词,还包括反义和下义词。泛指则是将前文中的概念用一些泛指的词汇替代。语料分析统计后,共发现1074处词汇衔接,其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2数据显示:所选的摘要中使用最多的词汇衔接手段是重复,占词汇衔接总数的81.84%。重复是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最容易掌握也最常使用的一种词汇衔接手段,但摘要篇幅短小而内容丰富,因此,如过度使用重复衔接,会造成句式单一且文体不正式的后果。例如:

(1) Eating is something very daily routine, and it also contains a profound influence. Eating etiquette as a cultural category is effected by religion, history, and economic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refore,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also having different eating etiquette, and it is shows on the style of eating a meal, seating arrangements, the order of serving dishes, drinking wine, and the rite of having a meal. In this essay,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ning and drinking etiquette for the formal occasions in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 As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5000 years history and abundant cultural heritage, in Chapter two, the essay introduce a special word “Face” which belongs to the Chinese culture. Face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psyche. “Face” is a sensitive word which uses frequently during the Chinese dinner. The reasons why causes all these difference is also one of the aspects this easy (essay, typing mistake) focus on. A variety of food and different society atmosphere are the leading reasons in all. Chapter four gives a deep analysis to these two issues. Cultural difference, tradi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in eating etiquette. All in all, knowing other countries’ eating etiquette could help us form a point on our country’s dignity than respect others custom.

该例共有22处重复衔接(斜体标出),其中有些重复是多余且能够避免的,如第,句中的两个face,可以通过合并两个句子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如这篇摘要中共使用4个different 和4个difference来表达“不同、差异”,这样的重复衔接死板而累赘,此时不妨使用其他表达不同的同义词,即使用相似衔接手段。

重复使用过度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作者仅仅将论文的主要思想简单罗列在摘要中,并没有把摘要当做独立的语篇进行撰写,从而导致形式上的衔接过度;二是受英文表达水平的限制,写作过程中用中文思考,丰富多彩的表达转换成英文时变得贫乏;三是汉语常常省略一些英语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由于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基础很好,为了符合语法,将中文思考的句子转换成英文时会直接添上缺少的成分,而不是改变句式。

3.1.2 照应

照应,又称指称,是回指某个上文提到过的单位或意义的语言学单位(胡壮麟,1994),包括内指指称和外指指称。摘要虽然是独立的语篇,但它作为正文的缩写,与正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由外指指称来实现,例如:the essay; the thesis; the paper等,其中的定冠词the就是外指指称,然而,这种外指指称与摘要本身的衔接连贯无关。因此,本研究分析的照应仅包括内指指称,即对摘要内部的衔接连贯有所贡献的照应,结果如表3所示:

统计表明,英语专业本科论文英文摘要90例语料中出现的231处照应衔接中有140处为指示照应,占60.61%,比重最大。如例(1)中的第句里“all these difference” 以及第句里“these two issues”中的 两个“these”都使用了指示照应的衔接手段。人称照应较少是由摘要的客观性决定的,而其中使用较多的是it,用以指称之前提到的概念或事物。而比较照应的数量取决于语篇中是否有对比的描述,而不是作者是否选择这种衔接手段。此外,由于学术论文强调客观性,人称照应主要出现在文学类摘要中,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时,为避免重复而使用人称照应。

3.1.3 连接

连接是通过连接词(包括连词、副词和词组)将两个句子或小句的语义联系起来。韩礼德(1976)认为通过连接实现的衔接可分为详述、增强和延伸三类。详述是对前句或其中的一部分给予进一步说明、评论或举例;增强是为前句提供有关时空、因果、理由和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以增强其语义;延伸是在前句的语义之外,从正面或反面增加的新描述(胡壮麟,1994)。90例语料中这三类连接手段的分布如下表:

表4中的数据显示:样本中使用的连接衔接手段类型,三种几乎平均分配,分别占31.39%,33.66%和34.95%,而其中出现了14处衔接错误,一半(7处)是增强衔接错误,4处详述衔接错误以及3处延伸衔接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主要是由逻辑错误或连接词的误用导致的。例如:

(2)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luxury industry is advancing at an unbelievable rate. However, a sudden economic crisi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booming luxury industry...

(3)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me,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is got that loneliness probably brings people pain, but it is valuable. Because it is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life, a clear challenge attitude, and the human spirit of exploration wich people constantly reflect on...

例(2)中“however”连接的两个句子并非转折关系,这样不恰当的使用很可能是由作者逻辑错误导致的。而例(3)中“Because”错误地连接两个完整的句子而非从句,这就是由于作者对Because的用法不熟悉的缘故。

3.1.4 省略

省略的衔接手段是指为避免重复之前已提到过的内容或相同结构的部分而采取的省略,包括名词省略,动词省略和小句省略三类。省略的内容可以通过参照上下文得知(胡壮麟,1994)。英语是注重形式的语言,省略作为衔接手段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由于受到母语中文的影响,中国学生在使用这种衔接手段时最容易出错。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表数据显示:省略作为衔接手段共出现62次,其中49次(70.03%)省略的是名词。省略错误也主要出现在名词省略中,如:

(4)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manifestation at the beginning. Then summed up the history of English film transl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Chinese scholars encountered when exploring this new translation area...

上例中第二句缺少了主语,但由于主语与上一句的相同,在汉语中这样的省略属于零形回指,在英语中却是错误的省略。因此,出现这样的省略错误极有可能是因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影响。

3.1.5 替代

替代是用诸如one, some, that, those之类的词代替已经出现过的内容包括名词、动词和小句。在这90篇摘要中,替代的衔接方式使用得最少,根据替代内容分出的三类替代衔接手段的分布如表6所示:

如上表所示,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替代衔接中主要替代的是名词,例如:

(5) ...The purpose of my study is not only to depict the evolut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but also to evaluate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The most significant one has been touched in this paper is the political reason...

上例中“one”替代的是上文提到的reason,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实现了两个句子的衔接。此外,动词主要是用do来替代,而小句则用that和those。

3.2 语篇连贯

语篇的衔接虽然与语义密不可分,但却主要是体现在结构和形式上,因此并非所有的衔接都是语篇连贯的标志,也有可能是多余的重复。相反,没有衔接手段也不意味着语篇不连贯。话题和主位推进模式是判断语篇是否连贯的另外两个标准。

3.2.1 话题

如果语篇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整个语篇围绕这个话题展开,那么语篇就是连贯的(朱永生,1996)。论文中的主题只有一个,而探讨的问题或话题往往不止一个,那么撰写摘要时只有从一个话题合理地过渡到下一个话题,才能实现语篇的连贯。通过对语料的逐一分析,发现:有一部分的摘要每句都紧扣主题,并且各个话题一个接一个有序而连贯地出现;有的摘要却话题庞杂,多个话题穿行,行文混乱;还有一些摘要虽然语句都紧扣主题,但话题之间缺乏有效的过渡,降低了语篇的连贯性。这三种情况可分别看作连贯,不连贯和相对连贯(朱永生,1996)的语篇。本研究抽取的90例样本中三种语篇的分布如下表:

如表7数据所示,大多数(71.11%)英语专业本科论文的英文摘要是相对连贯的,只有极少数(7.78%)的摘要不连贯。总体来说,大多数摘要能够紧扣主题,话题的连贯性较好,只是一些话题之间的过渡不够到位。例如:

(6) ...This thesis takes the different effect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hese two countries as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by comparing the investigating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are different, Chinese unitary type and Japanese coexistent type. Absorp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were totally distinct, China adopted the “Chinese learning for the essence, wester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 Japan was “Japan morality, Western art”. Impact of the western culture on Japan and China also diverse.

上例截取一篇相对连贯的摘要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其中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描述虽然比较清晰但缺乏必要的连接词,即两个话题“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culture”和“Absorp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之间没有过渡。如果分别在两个话题前加上类似Firstly和Secondly这的连接词,整个语篇的条理将更清晰,连贯性也会更好。

3.2.2 主位推进模式

通过对语料逐词逐句地分析,得出每篇摘要采用的主位推进模式,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单一型(即整篇摘要只有一种主位推进模式)和复合型(即整篇摘要中包含至少两种主位推进模式),其中单一型只有平行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或集中型(述位相同,主位不同)推进模式,没有单一的延续型(述位成为后一句的主位)或交叉型(主位成为后一句的述位)摘要。复合型也主要以平行型和集中型为主。当然,并非所有语句的主位或述位都与前一句的相关,这里讨论的是大概的趋势,有的语篇连贯性差,只有极少的一两句存在主位推进模式,笔者将这一类也归为单一型。统计后结果如下:

根据上表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1)大多数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不是单一的,说明其中句式有一定的变化;

2)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倾向于使用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

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是指语句的主位相同,而主位通常是位于句首的已知信息,因此,使用平行型的倾向体现了作者将新信息(焦点)后置的写作习惯。例如:

(7) Chinese warrior codes are...and English chivalry...They are alike...Both English chivalry and Chinese warrior codes are...They share...Their behaviors are... However, they take different attitudes...Chinese warrior codes are known for...They can sacrifice...English chivalry codes emphasize...The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re...The similarities show human...The two are superficially...

整篇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都是平行型,文章主题通过语句的主位表现出来,而具体内容则通过述位表现。

4. 结语

本研究在语料的搜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得结果不能代表所有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不排除有其他特点的可能。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在衔接与连贯方面的一些倾向性,包括倾向于使用重复的词汇衔接手段;错误主要集中在连接与省略的衔接中;总体连贯性较好,并倾向于使用平行型的主位推进模式等等。这些倾向性对于规范英文摘要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有助于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教学。

参考文献

Day, R. A.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M]. Cambridge: CUP, 1995.

Fries, P. On the status of theme in English[A]. In Janos S. P. & Emel, S. (eds.). Micro- and Macro-Connexity of Discourse[C]. Hamburg: Buske: 1983.

Halliday M.A.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Patrick, P. L. Writing conference abstracts[J/OL]. http://courses. essex.ac.uk/LG/LG554/Writing, 2003.

Tippett, M. Abstracts, down to earth research advice[J/OL]. http:// , 2004.

曹振中、杨月波.语言学论文的英汉摘要语篇衔接手段比较[J].现代语文,2006(12):50-5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张春芳、董耐婷.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衔接对比[J].现代语文,2009(9):110-113.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语摘要 语篇连贯 主位推进模式 语篇本质

一、引言

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展现了作者把许多具有内在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便于研究者探求连贯语篇各句之间在思想内容上的联系。彭菲(2006)分析了4篇经济和法律两个学科的核心学术论文摘要中的主位推进模式。胡芳(2007)以英汉语言学学术期刊中的摘要为研究对象,分析主位推进模式。但研究对象是科技语篇的为数不多。曾有语言学家丹尼斯把这些主位关系称作主位推进模式,并提出常见的五种主位推进模式类型。本文采取的也是五种模式:延续型,派生型,述位同一型,主位同一型,交叉型。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以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自建的语料库,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英语摘要在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上的使用特点和潜在的规律,在相关理论上指出在语篇连贯方面科技语篇应注意的问题。

三、语料库的建立和分析结果

本文随机选取Science 从2015年初到2016年末Science中的25篇重要报道为代表,要求每年不少于12篇。总共105个句子,语料字数2800左右。其中,延续型句子为31个,占总数的30%;主位同一型25个,占24%;述位同一型19个占18%. 派生型21个,占20%;交叉型9个占8%。

例如How elephants crush cancer 2015-10-16 来自自建语料库

Why (T1) elephants aren’t riddled with tumors poses a weighty problem for researchers (R1). A new study (T2) shows that the animals harbor dozens of extra copies of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cancer-preventing genes (R2).

T1R1

T2=R1R2

这是一个由二个句子构成的典型的延续型推进模式的结构,有助于推进展开语篇,充分表明后一条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新信息不断的转化为旧信息,层层递进,十分连贯。

该模式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反映了信息传输的延续性,一定程度促成“先概括、后拓开,内容句句清,句句有新意”的文体效果,频率较高。

除此以外,主位同一型多用于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虽能保证信息论证的充分和各句间形式上的连贯,但过度使用会使摘要语篇因同一功能结构的反复运用而显得单调、枯燥。所以在本研究的25篇英文摘要中,该模式占使用频率的24%。而述位同一型表现为各句间主位不同,凸显摘要语篇对信息的归纳性,使其结论具有归一性,二者可以搭配使用。

此外,交叉型模式出现频率低。其原因在于有限的篇幅中,要说明作者如何通过对一个研究主体的研究推导出另一个研究主体的结论,这常常是不可能的。吴林(2014)认为科技论文摘要是独立于论文本身的检索文献,内容上具有自治性。一方面,作为自治的信息性语篇,摘要需以要点的形式提供大量、具体的关于方法、结果、结论等信息。但另一方面,在内容完备性和篇幅限制性的双重要求下,为确保语篇意义的连贯,这种高密度、紧凑的延续主位推进模式不可缺少。

派生型和延续性本质非常类似,也是前面的述位一部分成为了下一个主位,显然这种运用要比延续性要复杂一些,部分的选用在理解上要比直接的重复要难一些,因此它的使用频率略低一些。

四、小结

基于韩礼德的主述位理论模式,并借鉴其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纳了五种分类法,对Science期刊上25篇英文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方面,多通过延续型、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等位推进模式的综合使用,使科技英语语篇的摘要在新、旧信息交替中得以延伸、发展,在语义上能够形成环环相扣的动态话语链,从而使语篇信息得以组织并连贯地发展下去,为后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Danes F.On Linguist ic Analysis of Text Structure,in Folia VI Linguistics 1969,72-78.

[2]胡芳.英汉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主位结构的对比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7):128-130.

[3]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

[4]吴林.科技论文摘要中主位推进模式及语篇连贯[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9-20.

[5]http://.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7篇

一、双语词典学的学术发展动态

1.学术研究多元化

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术研究硕果累累。随着语言学的新成果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辞书研究和编纂中的应用,我国双语词典研究呈多视角、多层次、跨学科的态势展开,研究范围涉及词典学的各个领域,如词典史、词典理论、词典比较、词典编纂方法和词典制作工艺等,而且这些研究能切实抓住双语词典的特点,深入到辞书其他领域不大探讨或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双语词典学的研究十分重视吸收国外词典学及语言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词典学科研不断创新。早期的双语词典学家十分重视吸收国外词典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引进了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积极型词典和消极型词典、闭环性和循环释义等新概念,当代双语词典学者开始注意到国外语言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在词典研究和词典释义中应用了诸如认知图式、概念隐喻、框架语义学、心理空间及整合理论、原型理论、文本一意义理论、认知语法、构式语法、依存语法、配价语法、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理论,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汲取这些领域的理论精华,构建当代词典学的理论体系,以及词典编纂原则和新的释义方法,譬如,认知词典学、交际词典学、语篇词典学、计算词典学、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理论、构式释义法等。

学会成立的初期,双语词典学者就利用外语的优势,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词典学的新理论,进入21世纪后,双语词典学迎来了理论创新和当代词典学理论的构建时期,有关双语词典的专著达几十种之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词典学研究》(黄建华2000)、《双语词典学导论》(黄建华,陈楚祥2001)、《双语词典编纂》(李明,周敬华2001)、《语义学与词典释义》(章宜华2002)、《交际词典学》(雍和明2003)、《计算词典学与新型词典》(章宜华2004)、《当代语言学与词典创新》(王馥芳2004)、《双语词典译义研究》(魏向清2005)、《辞书学与双语词典学探索》(吴建平2005)、《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章宜华,夏立新译2005)、《英汉/汉英语文辞书研究》(曾东京2006)、《英语词典学概论》(文军2006)、《当代词典学》(章宜华,雍和明2007)、《双语词典学及其教学研究》(卜爱萍,曾东京2008)、《语义·认知·释义》(章宜华2009)、《基于用户认知视角的对外汉语词典释义研究》(章宜华2011)。此外,近年来毕业的词典学博士们还推出一大批基于博士论文的双语词典学专著,这表明我国双语词典学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很好的人才保障。

随着词典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双语词典学研究的层次不断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双语词典学的课题很少能在省部级社科规划中立项,而近年在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国家“211工程”和国家社科基金中立项的也不鲜见,而且还有一些关于词典编纂的项目,譬如:张柏然主持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章宜华主持的“新一代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研编”(09BYY034)、陈国华主持的“新时代英汉学习词典”(2010后期资助)和何家宁主持的“商务英语学习词典研编”(11BYY055)等;章宜华参与了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主持的、全国名词委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言学名词审定》,对词典学的术语进行了厘定,这些对于规范词典学的教学和研究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2.学术交流国际化

学术交流空前活跃,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在辞书学会成立之前,双语词典界的学术交流很少,更无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概念。自从学会成立和《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条例》制订以来,双语词典的学术活动都是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已经组织了九次年会暨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紧跟国际学术动态,紧扣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无论是会议议题还是参会人员,都注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每届会议都有国际词典学家参加,议题从词典编纂的经验介绍到词典学理论的构建,从词典学本体研究到语言学、认知学和二语习得等相关理论的应用研究,从编者视角到用户视角的研究,从简单的词典评论到词典批评学术体系的构建,从语料库到计算机词典辅助编纂系统,从传统纸质词典到电子和网络词典,从平面出版到数字和多媒体辞书出版等广泛涉猎,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和升华,每个议题都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每次会后都会把优秀论文结集出版,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章宜华主编)、《双语词典学论集》(张柏然、魏向清主编)、《双语词典论专集》(黄建华、章宜华主编)、《双语词典研究》(曾东京主编)和《双语词典学专集》(黄建华、陈楚祥主编)等。这些论文集对各学校词典学研究生培养和辞书工作者的学术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在国际学术领域,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还凭借外语优势,积极参与国际词典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原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建华教授参与了亚洲辞书学会的筹建工作,并当选为亚洲辞书学会第一任会长,章宜华教授先后担任四届亚洲辞书学会执行理事,并多次作为特邀主讲人在亚欧词典学国际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其他双语词典学者也积极参与国际会议,譬如陶源珂研究员、徐海教授和薛荷仙副教授等多次参加了亚洲和欧美国际词典学会议。1999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作为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所在地和亚洲辞书学会的联络站组织召开了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暨国际词典学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名词典学家和辞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学习词典的研究、编纂与使用,辞书的继承与创新,语料库建设与计算机辅助词典编纂构成了这次学术会议的三大主旋律,主要内容都辑录入《亚洲辞书论集》(黄建华,章宜华2001)。会议的圆满成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澳大利亚著名辞书专家DavidBlair说:“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词典学国际学术会议能聚集亚洲、欧洲和澳洲的这么多专家学者,足以说明这次会议对词典界的学术贡献是明显的、影响是巨大的。”

为了促进国内外词典学家、辞书出版社和二语教学人员的国际交流,让国内辞书界和二语教学界的学者了解国外学习词典研究和编纂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让国外词典学者和出版机构了解中国学习者对外语词典的需求,也让国外汉语教育和出版机构了解我国汉语和对外汉语词典的研究和出版情况,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决定发起每两年一次的“词典学与二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并得到中国辞书学会的大力支持。第一、二届会议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在广州和重庆召开,来自亚洲、欧洲、澳洲和美洲的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会后也出版了《词典学与二语教学研究》(章宜华2008)文集,以扩大会议的影响。

3.产学研互动学术化

双语词典的学术互动主要是产学研之间的互动,体现在学、研、产三个方面。首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1994年率先招收双语词典学博士生,不久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相继开始招收词典学硕士研究生;在进入21世纪后,招收双语词典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校越来越多,如重庆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宁波大学、西南大学、广东商学院、温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其中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等也先后招收双语词典学博士研究生。研究生的教学极大推动了双语词典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每年都有几十篇双语词典学的硕士和博士论文诞生,还有一些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另一方面,在一些大学里,研究生也都积极参与学校的词典学学科建设,包括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语料库和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双语词典的编纂等,这些科研成果的产出直接支持了辞书的出版和词典学的教学活动。

学术互动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术合作和学术咨询上,即双语词典学学者在学会的框架下参与出版社和传媒机构的辞书设计和编纂的咨询工作: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了商务印书馆的《汉语学习词典》的审稿工作,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的论证和样稿的编纂等,体现了汉语与双语词典“体例的互动”;为一些电子词典出版机构和传媒机构提供咨询,譬如,卡西欧、诺亚舟、步步高和山东星火传媒集团等;特别是为星火集团职工的辞书知识培训、辞书项目的规划、编纂平台的规划和用户需求调查等提供了系统的咨询。章宜华、高永伟等还连续多年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辞书编辑资格培训班的授课。

学术互动还体现在国内学者学术理念、学术方法和学术理论的交流上。在大学平台上,章宜华、陈国华、吴建平和吴光华等教授先后多次应邀到有关大学讲学,传播词典学知识。陈国华教授在自己的学校开设了系列词典学知识讲座,提高大学生对词典的认识和使用效果。此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先后邀请了欧洲词典学名家R.R.K.Hartmann教授、“COBUILD学习词典”和“新牛津词典”的主编Patrick Hanks来校做词典学系列讲座,商务印书馆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多家辞书出版社都派员来听课。在今年10月还将邀请英国词典学家Hilary Nesi来做为时一周的学术交流。这对我国双语词典学的学者和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学术素养,对我国原创英汉学习词典与国际接轨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双语词典的编纂与出版动态

双语词典的编纂和出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词典出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增多,质量提升。在过去20年间,双语词典出版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涉及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只要社会上有新的专业门类出现,就有(或者即将有)与之相应的双语词典出现。因此,双语辞书出版的数量显著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这从历届国家辞书奖参评数量和质量评价上可以反映出来。

2.学术开路,体例创新。由于双语词典重视学术研究和语言学新理论的应用,很多词典在选题、设计和内容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体例上敢于创新。如《俄汉详解大词典》(赵洵等)在释义上采用了多层次释义法,区别了意义、意味和特用三个层次,使俄语语义体系既系统又明了。《俄汉文学翻译词典》(龚人放)与以前出版的外汉翻译词典不同,它对那些语义明晰(transparent)的译例一律不收,只收录汉语译文已突破源语语言图式的限制,意义上有所引申或升华,反映源语之深层涵义的译例。《英汉科技表达词典》将“科技词汇”和“科技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解释科技英语或术语的同时解释相关的语法和用法,并设置科技领域常用功能意念英语表达法栏目,这在英汉科技词典中极具个性。

《英语学习与交际大词典》(邱述德)借鉴语言学中的交际理论,通过描述语言交际的环境、内容和模式来解释特定语词的意义和使用。《新时代高阶英汉学习词典的研编》(陈国华)的主要设计特征体现在对条目和释义词的控制,系统、全面的语法搭配信息和实词搭配信息,围绕搭配来组织词典信息。这种以搭配为主要新特征的英语学习词典将为我国EFL提供全新的语言参考途径。《新世纪英汉双解学习词典》(暂定名)(章宜华)汲取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采用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理念来设计词典的体例结构;从中国英语(EFL)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实际需求出发,把被释义词放在特定的构式中,通过描述语言的交际环境、交际角色及交际内容来解释语词特定的意义和使用。它摆脱了传统词典释义方法,把意义赋予特定的语言模式或特定模式中的语词,使被释义词的形态、概念、句法、语用和文化等层面的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团队合作,打造精品。辞书编纂的特点就是周期长,工作量大,涉及人员广。为了保证质量,近几年出版的双语词典——特别是大中型词典项目——常常组成强大的编纂班子,历时数年,甚至十几年,在全体参编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如《俄汉详解大词典》有一支由全国7个省市的50多位资深学者组成的编纂队伍,历经12个寒暑,最终圆满完成。《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始编于1989年,历经两任主编(吴景荣和程镇球),由30多位学者历时十年时间,经商务印书馆10余位编辑近一年打磨而成。吴光华教授有一个几十人的班子,先后编成《英汉科技大辞典》、《汉英大词典》(两卷本)和《汉英综合大辞典》(3卷本),2010年又推出《英汉大词典》单卷修订本,质量也不断提高。刘纯豹的团队也是常年笔耕不辍,打造出《综合英汉文科大辞典》和《英汉全功能词典》。近年来,出版社与大学合作也成为原创词典发展的一种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西安外语学院合作推出了《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与南京大学合作出版了《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与复旦大学合作修订了《英汉大词典》和《新英汉词典》。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双语辞书正在编写之中,譬如上述《新时代英汉学习词典》是由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团队合作编纂的,《新世纪英汉双解词典》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宜华团队合作编纂的。这些词典都是团队合作、多方支持、广大参编者共同努力的产物。以前那种单枪匹马“编”词典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4.技术换代,词典革新。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体现在词典编纂、编辑和出版的全过程。可以说,它给词典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无论是承载词典信息的介质,还是词典知识内容的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双语词典界一直紧跟国际步伐,从辞书学会成立伊始就进行了语料库和计算机词典辅助编纂系统的开发。譬如,南京大学的CO-NULEXID系统,即商务一南大语料库暨双语词典编纂系统,在《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的编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发了“基于微观数据结构的双语词典生成系统”,是一个基于广域网环境运行的计算辅助词典编纂及生成平台,适用于多语种外汉词典的编纂和自动生成。最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外语学院合作,建设大型“英汉双语平行句对语料库”,拟收录60余万英汉句对,总字数达5000余万。现在,语料对齐、入库的工作已经完成,将进行必要的词类、句法和语义属性方面的标注。该英汉句对库的建设目的是为词典编纂、语言学比较研究和翻译研究等提供可靠的语言资源和统计数据。这些语言资源和平台的建设为新世纪原创双语词典的开发和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近几年,各大双语辞书出版机构在“十二五”期间都有宏大的出版计划。如商务印书馆在抓好原创词典的同时,拟推出“牛津”和“朗文”新版学习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十分重视原创辞书、引进版大型工具书和词典学等相关学术著作的出版,并与多家大学合作进行双语词典语料库、数据库和编纂平台的建设。上海译文出版社拟出版的重要工具书有汉德、汉法、汉日词典(各1600万字)和汉英大词典(3600万字),拟引进出版的重要工具书有英汉、英德、英法、英俄、英韩、英日和英西双向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比较重视学习型辞书的引进和出版,为了提高辞书编纂和出版效率,方便与电子媒体结合,引进了词典编纂平台,并已普遍运用到多个项目之中。

三、双语辞书的评论与评奖

辞书评论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介绍和褒扬优质辞书、批评劣质辞书和辞书评论(含评奖)。这三方面内容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辞书质量,指导词典使用。

批评劣质辞书是辞书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20年间,双语词典学界一直旗帜鲜明地褒扬具有原创性的优秀作品,鞭挞抄袭、拼凑的劣质之作,为营造健康的辞书学术和出版氛围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譬如:从《法汉科技词汇大全》谈劣质大词典(黄建华1994)、双语词典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对策(张后尘1995)、王同亿事件的教训(陈楚祥1997)、日汉科技专科词典的编纂问题——评王同亿主编的《日汉科技词汇大全》(杨诎人1999)、从词典学词汇的释义谈《英汉辞海》的质量问题(章宜华,黄建华2004)等,对劣质词典从收词、立目、释义、翻译和例证等方面,以及掠夺他人成果等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同时,更多的辞书评论以学术争鸣的态度,对许多词典进行了探讨,如丁志聪在《(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的特色与讹误——兼与李润清教授商榷》一文中就表述了与李润清教授不同的学术观点,指出该词典在翻译和自撰例证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类似的文章还有:《谈(英汉大词典补编)译名来源及定名原则——兼与诚先生商榷》(于海江2001)、《就(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评论与赫迎红先生商榷》(赵刚2012)、《综合性英汉词典英谚收译的三大问题》(曾东京2003)等。

在辞书评论理论方面,也出现了许多论述。如陈楚祥《词典评价标准十题》(1994)从词典编纂的宗旨、选词立目、义项划分、释义和注释、例证与参见,以及术语标准化和检索性等方面论述了辞书评论的写作方法。魏向清《关于构建双语词典批评理论体系的思考》一文通过对双语词典批评的双重理据进行分析来构建科学的词典批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双语词典评价的六大方面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曾东京出版了专著《双语语文词典批评研究》,从双语语文词典批评的性质特点、目的、作用、意义和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此外,在全国各种刊物上还发表了一大批介绍和推荐优秀辞书的辞书评论。这些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双语词典评论的理论体系。

辞书评奖是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中国辞书学会的领导下,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参与了中国辞书奖(后改称“国家辞书奖”)的评奖工作。第一届共收到申报词典30部,评出一等奖2部——《大俄汉词典》和《最新高级英汉词典》,二等奖4部,三等奖5部;第二届共收到申报词典26部,评出一等奖2部——《汉英词典》和《汉俄翻译词典》,二等奖和三等奖各4部;第三届共有36部词典参评,评出一等奖3部——《俄汉详解大词典》、《汉语波斯语词典》和《新捷汉词典》,二等奖6部。第四届共有43部词典参评,评出一等奖2部——《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和《新世纪英语新词语双解词典》,二等奖5部。第五届共收到申报词典33部,评出一等奖4部——《新时代汉英词典》、《英汉医学词典》和《简明汉西词典》等,二等奖5部。之后,辞书评奖转由新闻出版总署直接组织,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都参与了评奖工作。在最近的一次评奖中,《汉俄大词典》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新时代西汉大词典》和《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四、双语词典编纂与出版存在的问题

20年来,双语界在词典学的学术研究和词典编纂出版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小觑。能否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我国双语词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问题:经过学界多年努力,编词典的不做词典学的理论研究,做研究的不编词典的现象有所改善,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研究和出版结构中,导致学术研究和词典编纂两张皮,已有的学术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双语词典质量的提升。

(2)出版社思想观念转换问题:长期以来,国内语言界和辞书界有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外语词典理所应当是外国人编得好,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引进国外版权词典,把国内外语学习词典的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出版商。但实践和调查证明,西方学者编写的词典并没有考虑国内学习者的国别需求,难以满足其学习的需要,而国内学者更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需求。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先后投入可观的资金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汉学习词典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3)类型学观念模糊或淡薄:国内词典的设计、编纂和出版缺乏类型学的观念,试图以覆盖最大数量的用户群作为最高宗旨,积极型词典也兼顾消极型、内向型词典也兼顾外向型、能产型词典也兼顾查考型、电子词典移植纸质词典,结果造成所有词典编出来都缺乏个性,相互雷同,以致词典市场停滞不前或萎缩。有人把这种不景气归咎于电子词典,其实不然,因为电子词典也同样销售乏力;其根本原因是词典缺乏类型差异,同质化严重,消解了用户购买词典的欲望。

(4)电子和网络词典发展滞后:盗版问题似绳索捆住了各大辞书出版社的手脚,使它们一直不敢涉足电子或网络词典。然而,专科或专门词典电子化,大型词典网络化是辞书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有极大的用户群体和市场;谁回避了这个问题,谁将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失去竞争力。另一方面,电子词典与纸质词典应该是互补或互相促进的,而不是一种取代另一种的关系;因此,它们有不同的用户群体或查阅用途,应该有不同的分工和技术发展路线。

(5)辞书规划与长期投入的问题:我国的辞书出版机构不太重视辞书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基础建设(如词典语料库和数据库等),很少进行长线投入;品牌意识淡薄,少有辞书品牌的培育,大多是短平快的项目,出一个版本就从市场消失了。这导致平庸雷同之作不少,精品不多;重复出版的不少,学术创新的不多。这种现象在英汉双语词典中尤为显著,极大制约了双语辞书的跨越发展。

五、结语与展望

双语词典学界凭借中国辞书学会这个平台,使以前那些无序的研究心得交流变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术活动,使单纯的词典学学科建设变成了产学研一体的学术互动,使盲目的学术研究变为有目的、有成效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辞书编纂和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绩固然可贺,但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大、更多。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8篇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努力建设双语教学团队

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双语教学,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录取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时,英语分数要求高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英语优势比较明显,具备双语教学的语言基础。英语已成为世界普遍通用交际语,从国家汉办的网站可了解,在全世界322所孔子学院中,欧洲、美洲、大洋洲开设了220所,占总数的2/3,均为英语语言国家[3]。我校英语教师资源丰富,具有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条件。但目前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只停留在能与外国人进行简单日常对话和口语沟通层面,运用对外汉语专业术语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根本没有。当然,这需要引进优秀的师资才能实现,在优秀师资基础上,大力打造双语教学团队,以优秀的双语教学团队推动授课、教材、人才培养等方面质的改变。优秀的双语教学团队还可以拉动科研意识,在课题建设方面将学生纳入课题小组,使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视域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总之,我校对外汉语专业各方面情况与我校的培养方案目标还相距甚远,不能达到对外汉语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水平,必须在改革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师资、增强实践、培养应用型、社会型人才、构建双语教学团队等多方面来辨清自身身份,凸显自身专业特色,建构本专业发展方向的有效路径。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9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学术语篇(aca-demicdiscourse)的关注与日俱增。但是,该类研究主要在语言学以外的其他多个学科间展开。直到80年代末,对学术语篇的语言学研究才迅速展开。学术书评属于学术语篇的一种,但它们很少被列为论文和其他学术著作的参考文献,因而往往被忽视(Motta-Roth,1995:1)。对它们进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以Motta-Roth(1995)和Hyland(2000)为代表,只是在最近10多年才开始兴起,英汉对比的研究就更少了。学术书评是从学术专业角度衡量书籍价值的书评(徐柏容,1993:80)。其中的评价资源,包括态度资源,应该非常丰富,值得研究。Thompson(1996:65)也认为,评价是任何语篇意义的一个核心部分,任何对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分析都必须涉及其中的评价。因此,本文拟以Martin的评价理论(theappraisaltheory)(参见Mar-tin,2000;Martin&Rose,2003;Martin&White,2005)为理论框架,对英汉学术书评的态度意义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探讨其原因。由于学术书评具有学科特征,不同学科的书评间存在差异性(Hyland,2000;Suárez-Tejerina,2005),我们不能把各种不同学科的书评混杂在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本文把研究对象限制在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语言学方面的学术书评,我们把它们称为语言学学术书评。评价理论是一个新兴理论,不过已有学者把它应用到学术书评的研究中来了。但他们的研究仅仅以英语语篇为研究对象,而且有的没有考虑到书评的学科差异性。唐丽萍(2004)以该评价理论为框架,探讨英语学术书评语类的修辞策略和篇章策略。她还从介入系统出发,探讨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唐丽萍,2005)。此外,张昕(2006)也借用该理论,从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三个子系统对英语学术书评进行了分析研究,但该研究的视角太过宽泛,不够深入,而且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书评间的差异性。鉴于这些原因,本文拟将该理论应用到汉语语篇中来,而且只从态度系统一个角度对英汉语言学学术书评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并且通过对比分析来揭示中西方在思维和文化方面的不同。为保证英汉语篇的可对比性和研究效度,我们的20篇英语语料来自于Language,JournalofLinguistics和Ap-pliedLinguistics;20篇汉语语料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和《当代语言学》。这些英语和汉语期刊在国际或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为了保证语料的新近性(recency),所有的语料都是2006和2007年发表的。

2.态度意义

评价理论(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李战子,2004:1),是对话语人际意义框架的扩展。它主要关注用于协调社会关系的语言资源和态度的表达。Martin把评价系统分为三个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它们又可以次系统化。态度系统指的是人们参照情感反应或文化制约下的价值体系对参与者和过程进行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e)评价的意义资源。态度又可分为情感(affect)、评判(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它们分别属于心理、伦理和美学范畴。情感系统用来表达语言使用者对事件或现象的情感反应,并从情感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情感通常由心理过程(mentalprocess)或修饰性关系过程(attributiverelationalprocess)来实现。评判系统指的是根据一系列制度化的规范(insti-tutionalizednorms)对人们的行为作出评价的意义资源。评判系统可分为社会尊严(social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sanction)。社会尊严与行为规范(normality)、做事才干(capacity)和坚忍不拔(tenacity)有关;社会约束与是否真实可靠(veracity)、行为是否正当(propriety)有关。鉴赏系统是对事物、过程和现象等进行评价的意义资源。该系统围绕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valua-tion)三个方面形成。反应描写评价对象在情绪上对读者/听众产生的影响;构成主要评价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细节;价值指用社会标准来看评价对象是否有价值,是否重要。态度意义有肯定(positive)和否定(negative)之分。态度意义的表达还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miplicit)之分。显性表达指的是话语中有明确的态度意义表达方式;隐性表达指的是话语中没有明确的态度意义表达方式,但是读者结合上下文能从字里行间推断出评价人的态度。在很多情况下,评价人通过隐性表达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3.研究结果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态度意义的表达,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在书评的各个部分都有分布。但有些部分出现得多,有些部分出现得少。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的态度意义进行对比分析。

3.1各类态度意义的总体特征

在两种语言的语言学学术书评中,情感意义的表达非常少,最多的是鉴赏意义的表达,其次是评判意义的表达。英语和汉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的情感意义的表达都非常少。在20篇英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该类表达只出现了19次。在20篇汉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该类表达更少,只有6次,只占所有态度评价表达的1.0%。在语言学学术书评中,情感意义表达的频率如此之低,可能是因为情感意义关注的是评价者的心理感受,过多的情感意义的表达势必造成观点的过于私人化,从而缺乏一定的说服力(李荣娟,2005:31)。学术书评相当于学术论文(徐柏容,1993:80),应以理服人,过多的情感意义显然会使文章显得太主观,所以此类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意义的机会很少。相比较而言,英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的情感意义的表达比汉语中的要多,比例也更高。从统计学角度看,它们存在显著区别(x2=8.89,df=1,p<.01)。我们将在3.5部分继续讨论该不同点产生的原因。从评判意义来看,两种语言的语言学学术书评表现很相似。评判的比例都不高。在我们研究的20篇英语书评中总共有92处评判意义的表达,占所有态度评价表达的16.1%。在20篇汉语书评中该类表达共有100次,占所有态度评价表达的17.2%。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评判是对人类行为的评价,直接涉及原书作者本人。该类评价,尤其是负面评判可能会导致书评作者和原书作者的正面交锋,从而引起冲突,因此作者较少使用评判,防止就书论人。当然,虽然书评是对书籍进行评论,但是书评作者也会对原书作者的学术背景进行介绍,对其行为和努力进行评价,所以书评中也有一些评判意义的表达。从鉴赏意义来看,两者的表现也很相似。英语语篇中80.6%的态度评价是鉴赏类的,汉语中81.8%的态度评价是鉴赏类的。鉴赏是对产品、过程和现象的评价,而书评是对书籍的评价,所以鉴赏意义的表达的比例会如此之高。由于评判和鉴赏的表达较多,而情感的表达较少,我们还将在下文详细讨论评判和鉴赏在英汉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的表现特征。

3.2肯定和否定态度意义

书籍的质量有高低之分,其价值也有高低之分。书评作者会对书籍的优点进行赞扬,同时又会指出书中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书评中就会有肯定的和否定的态度意义表达。英语中的肯定态度意义的比例是62.7%,否定态度意义的比例是37.3%,汉语中的肯定态度意义的比例是79.8%,否定态度意义的比例是20.2%。两者的肯定态度的比例都高于否定态度的比例。这种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学术书评是学术语篇的一种。与学术论文和其他学术著作相比,学术书评包含有更多的人际意义成分。肯定评价是一种有效的礼貌策略,有助于维护原书作者的积极面子。否定评价可能会损害原书作者的学术声望,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所以,书评中肯定评价多于否定评价符合礼貌原则(参见Brown&Levinson,1987)的要求。其次,我们可以从积极话语分析(Martin&Rose,2003;朱永生,2006)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现象。积极话语分析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社会矛盾,希望通过话语分析提倡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朱永生,2006:39)。积极话语分析关注激励人心、给人勇气的话语,关注我们喜欢的、使我们感到振奋的话语(李战子,2004:2)。运用更多的肯定评价,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有助于激励原书作者进行更多的创作,而且也能给读者以鼓励和勇气,并有助于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虽然在两种语言的语言学学术书评中肯定态度的比例都高于否定态度的比例。但是,两者在肯定态度和否定态度的比例上还是有显著区别(x2=41.05,df=1,p<.01)。英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的否定态度评价的比例高于汉语中该类评价的比例。这一不同点与中西思维差异有关。中国文化强调求同性,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西方文化强调求异性,强调批判性(Nisbett,2003:47-49;连淑能,2002:45-46)。因此,汉语书评中的否定评价更少。这种思维差异在欧阳护华和唐适宜(2006)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他们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身份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学生英语议论文极少用“I”,并把自己的观点扩大为“大家”公认的常识常理,从而给人以“集体化声音”的印象。相反,西方人常常用“I”以示他自己的观点。

3.3显性和隐性态度意义表达

态度意义有肯定和否定之分,其表达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英汉语言学学术书评中,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态度意义,其表达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例如:(1)Chapter10,“Variationsonaconstructionisttheme”,isaninterestingandusefulsurveyofdifferentcon-structionalapproaches,startingwithgenerativeapproacheslikethoseofHale&Keyser(1997)andBorer(2003).(Text15)(2)最后,正如桂诗春教授在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这本法律语言学专著应该提供更多的有关法律实际的案例(比如从法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Text36)例(1)中的两个黑体词分别是显性反应和显性价值的例子。例(2)中没有显性的态度表达,但是读者能从斜体部分读出作者对原书作者的否定评价,批评其内容不够完整。在英语语篇中,84.4%的肯定态度的表达是显性的;在汉语中,该类表达的比例是57.4%。这说明肯定态度的表达以显性为主。至于否定态度意义的表达,情况有些不同。在英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大约一半的否定态度意义表达是显性的或隐性的;在汉语中,隐性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显性表达。这种现象可以从标记理论(themarkednesstheory)的角度加以解释。根据标记理论的观点,显性表达应该是无标记的,隐性表达是有标记的。显性表达直接表达作者/说话人的观点,隐性表达是含蓄的,间接的。肯定评价不会损害原书作者的面子,所以无须用有标记的含蓄的表达方式,因此学术书评中肯定的态度意义以显性为主,而且比例非常高。与此相反,否定的评价有损原书作者的面子,很容易招致原书作者和读者的不同意见和反对。隐性表达,作为一种礼貌策略(BlumKulka,House&Kasper,1989),不像显性表达那样锋芒毕露,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否定评价的力量,可以减缓否定评价对原书作者学术名声的损害。因此,隐性表达有助于避免人际冲突,从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相比较而言,无论是在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汉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的隐性态度表达比例都高于英语同类书评中同类态度表达的比例。英语语言学学术书评中的显性态度表达比例都高于汉语同类书评中同类态度表达的比例。在这一点上,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学学术书评有显著区别(x2=81.36,df=3,p<.01)。这个不同点反映了“中国人的表达更加间接含蓄,西方人的表达更加直接”(Nisbett,2003:61)。这一结果与Scollon等人(1998:118)的研究发现相似。他们研究了中国学生论述汉语论辩文的信息顺序和修辞结构,认为东方的推理方式比西方的更加间接。

3.4评判意义

如前所述,评判系统分为社会尊严和社会约束。在我们研究的语篇中,所有的评判方面的表达都是关于社会尊严的,尤其是关于做事才干方面的。社会约束的评判标准具有法律或道德含义。学术书评当然不会从道德或法律的角度来评判作者的行为。而书籍的质量与作者的学识水平具有很大的关系。在评判中,原书作者涉入其中,因此,评判比情感和鉴赏包含有更加丰富的人际意义。尤其是否定评判,它对原书作者的行为进行批评,因而更有可能影响原书作者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而且影响的程度也更深。例如:(3)Anthonissen(p.95)writesofthethreemetafunctionswhichdiscourseperformsoftensmiultaneous.Often?Itishardtoi-magineanytextwithoutthesmiultaneouspresenceofide-ationa,linterpersona,landtextualmeanings;surelythatisthepointoftheHallidayanmetafunctions?(Text10)(4)如在第十一章(P.159)论述teamteaching时,作者混淆了teamteaching(团队教学)和co-teaching(共同教学)的概念。(Text34)在例(3)中,没有一个明显的表达态度意义的词汇来对作者的行为进行否定评判。但是整段话,尤其是两个问号和“hard”隐含了作者对原书作者的尖锐批评。在作者看来,原书作者应该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观点非常了解。同理,例(4)中也有否定评判的例子。“混淆”一词不仅仅是对作者行为的否定评判,而且也隐含了这样一个事实:原书作者既然没有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那么该书中关于teamteaching的研究结果就难以令人信服了。这种否定评判的批评力度可能比否定情感和否定鉴赏的批评力度更强,直接针对原书作者本人,对他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带来更大的威胁,也更容易引起人际冲突。鉴于这些原因,学术书评中否定评判的比例低于否定态度在所有态度表达中的比例,也低于否定鉴赏在所有鉴赏表达中的比例。在我们研究的英语语篇中,否定评判占所有评判表达的26.1%,低于否定态度的比例(37.3%)和否定鉴赏的比例(40.3%)。在汉语语篇中,否定评判占所有评判表达的16%,也低于否定态度的比例(20.2%)和否定鉴赏的比例(21.2%)。根据Motta-Roth(1995)和Nicolaisen(2002)的研究,学术书评可分为四个语步。在第一语步中,作者常常会对原书作者进行介绍,介绍他的经历、名声、职称和以前的学术成果等。在研究中,我们发现,20篇英语书评中,只有3篇有类似的介绍;而20篇汉语书评中的10篇有这样的介绍。相比较而言,汉语书评作者更加重视原书作者的背景,而英语书评作者更加强调原书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所付出的努力。类似的例子有:(5)Whendealingwithspeechasanengineer,F(Fant)issuperb,takingallofthevariablesintoaccountandcalculatingtheirinteractionwithprecision.(Text7)(6)JohnSinclair,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出版著作30多本,发表文章上百篇,在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两个领域成绩显著。(Text40)在例(5)中,作者用了“superb”对原书作者处理某一问题时的行为作了肯定评判。在例(6)中,作者对原书作者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用“著名语言学家”和“成绩显著”介绍了他的学术名声,显性评判了他的学术能力。斜体部分介绍了他的学术成果,隐性评判了他的学术能力。英汉语书评作者在这方面显示出的不同点与我们的思维习惯有关。一般来说,东亚人倾向于场依存的认知方式,他们比西方人更加注重背景;西方人倾向于场独立的认知方式,他们更有可能把事物与周围的环境分离开来,仅仅关注事物本身(Nisbett,2003:42-45)。这种认知方式反映到学术书评中来,就是汉语书评作者更加重视原书作者的学术背景,而英语书评作者更加强调原书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所付出的努力。

3.5鉴赏意义

鉴赏从反应、构成和价值三个方面对事物加以评价。作者通常从组织结构、内容完整性和语言等几个角度对构成进行肯定的评价。如:(7)Anumberofthetextsneedmoreinterpretation(suchastheveryinterestingICQdialogue,pp.218f.f).(Text9)(8)《手册》以语言学为大背景,词汇学为线索,涵盖了语音、词法、语义、句法、语用、文体等多种独立分支学科,真可谓内容详实,结构完整。(Text32)例(7)是隐性否定构成的例子,对书籍的内容不完整性提出批评和建议。例(8)中的“详实”和斜体部分对内容完整性进行了肯定评价,“完整”对书籍的结构进行肯定评价。作者通常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语料选择、研究意义等多个角度对书籍的价值进行评价。例如:(9)Anyknowledgeablereadercanseethathispaperarefullofnewinsightsandprovidedataonwhichotherscanbuild.(Text7)(10)其次是研究工具的创新。(Text40)例(7)从研究结果角度进行了评价;例(8)从研究工具的角度进行了评价。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三个组成部分在肯定鉴赏和否定鉴赏中有不同的表现。英语语篇中57.2%的肯定鉴赏是价值方面的,该比例高于肯定构成的比例(18.8%);汉语语篇中67.5%的肯定鉴赏是价值方面的,该比例也高于肯定构成的比例(26.6%)。在否定鉴赏中,否定构成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否定价值,否定反应的比例最低。英语语篇中的否定构成占了所有否定鉴赏表达的47.8%,高于否定价值的比例(34.9%)和否定反应的比例(17.2%)。汉语语篇中的否定构成占了所有否定鉴赏表达的57.4%,高于否定价值的比例(38.6%)和否定反应的比例(4.0%)。英汉语篇在这个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从上述的比较来看,在语言学学术书评中,肯定价值的比例高于肯定构成的比例,而否定构成的比例却高于否定价值的比例,这是有原因的。当我们向其他人推荐一本书时,我们都认为该书是有价值的,值得推荐。我们不会因为一本书的结构很好,而无视价值高低。相反,我们常常会认为某书很有价值,而把它在结构、语言方面的问题暂时搁置一边。一方面承认这些方面存在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认为瑕不掩瑜。因此,书评作者在对书籍进行正面鉴赏方面的评价时,他强调价值;在进行否定方面的评价时,他发现的更多是构成方面的问题。反过来,如果否定价值的比例过高,读者也会怀疑该书的价值,会怀疑该书是否值得推荐。至于反应,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它们在英汉语篇中的表现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英语语篇中,肯定反应占了肯定鉴赏的23.9%。汉语语篇中肯定反应的比例是5.9%。从统计学角度看,它们存在显著差异(x2=51.37,df=1,p<.01)。在英语语篇中,否定反应的比例是17.2%;在汉语语篇中,否定反应的比例是4.0%。它们也存在显著差异(x2=9.94,df=1,p<.01)。前面,我们讨论到英语语篇中情感的比例高于汉语语篇中情感的比例。现在又发现英语中反应的比例高于汉语中反应的比例。我们认为这是由同一原因造成的。情感的主观性较强,而在鉴赏的三个成分中,反应与情感最相似(Painter,2003:205),主观性比构成和价值的主观性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英语语言学学术书评更加主观。汉语更加客观。在学术书评中,作者自由表达他们对所评书籍的看法和观点。他们的观点是主观的,因此,书评从本质上说是主观的。然而,书评,作为学术语篇的一种,也强调客观性。作者常常采用各种方法使自己的主观看法客观化。如前所述,中国人在表达观点时比西方人间接。因此,相比较而言,他们会采用更多的客观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汉语学术书评更加客观,英语学术书评更加主观,其中有更多的情感和反应方面的评价。

4.结论

英汉学术论文范文第10篇

系统对应说与乔姆斯基转换理论 姜玲

关于语言内在论的几点思考 马春雨

语篇照应的动态分析 苗兴伟

语旨对科技语篇语域特征的影响 赵宏涛

语言共性对"沃尔夫假说"的修正 兰萍

非英语专业硕士生翻译教学手段探讨 赵军峰

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 习华林

论词的搭配语义--兼评Leech的搭配语义观 朱跃

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一份分析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报告 陈辉

语法的弱化和语义的显化 周国辉

论隐喻的层次--以方位介词up和in为例 陶文好

Bachman交际测试理论述评 李清华,孔文

现代语言测试之我见 李桔元

英语口语教学中"写"对于"说"的作用探析 袁洪婵,翟莉

外语课堂研究 杨敏

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与问题分析 杨忠,张绍杰,谢江巍

日本女性语言的男性化--以句尾表现为中心 赵蓉

中国人学日语的难点分析--从日语的语法结构及其功能特性谈起 刘建强,张黎

日语语言心理学知识的介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徐靖

西安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经济原则对句子语义结构与概念结构不对称现象的解释 蒋勇

自传中反身表达的人际意义 李战子

感叹词如何体现话语基调 高彦梅

英语泛指词的特点以及理解难点 杨雪燕

英语完成式的时间关系分析 贾学勤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 桂林

语境与言语交际 张莉歌

高年级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 王镇平

对新世纪大学专业外语教育的思考 刘再起,王仰正

论CALL中教师面临的障碍 周富强

外语教学中的平衡活动法 王秀卿

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教学 施庆霞

图式知识理论在大学综合英语课教学中的运用 卢红梅

沟通·协作·创新--谈翻译培训模式的改进 王立弟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 魏令查

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 张德让

对成教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语的认知方式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相关研究 赵堪培

英语难词记忆法:调查与分析 吕文澎

模糊语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功能 王嫦娟

《西方文学名著选读》评析 周玉梅

听力理解学习策略训练 吕长竑

从语言和文化层面解读《潦而不倒女隐士》 段亚绒

全国外语院系简介:西安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 Verschueren的语用理论对语用句法研究的启示 张克定

语言的镜像作用 姚喜明

海明威短篇小说会话连贯的认知分析 黄小苹

从语言的经济价值角度谈英文商标词的设计原则 任荣

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及其翻译的诠释力 徐庆利,王福祥

结构主义与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 崔少元

谈文学形象的翻译 施佳胜,李学英

中国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问题与思考--兼评国内外相关研究 李炯英

20世纪90年代国外语言测试的发展 杨满珍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谢满兰,刘绍忠

图式理论在L2阅读理解中的运用 崔雅萍

论外语强化教学中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技巧 常晓梅

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李瑞芳

语法比较方式在俄文报刊中的应用解析 李喜长

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几种要因 李建忠

论文化教学原则 赵厚宪,赵霞

论4/3/2活动对提高英语口语流利性和准确性的影响 周爱洁

语篇理解与外语阅读 韩晓玲

/l,r/语音习得错误:类型、成因及其矫正 刘锦明,刘晋婉

中式英语,你在使用吗?--《中式英语之鉴》评介 刘银燕

论规约意象意义 王相锋

语篇衔接中的美学观照 丁素萍,舒伟

名动转用与含意 高芳

英语词汇组织假说探讨 陈建生

语言和性别:差异与共性并重 于国栋,吴亚欣

代词强化标记主位与非强化标记主位 王嫦娟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汪少华

阴阳学说:俄语语法理论研究的全新视角 姜雅明,徐珺

《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翻译探析 白靖宇,寇菊霞

对中国文化汉译英的几点思考 陆祖本

论以格律体翻译英语格律诗的理论基础 王芳

关于翻译标准的哲学思考--论翻译标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 张荣根

大海般的韵律和内涵--《老人与海》的语篇结构及含义 李国庆

悠悠人生无情亦有情--评马拉莫德的《最初七年》及其文体特点 蒋虹

标准英语之争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王银泉,孙丽霞

S-R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罗立胜,徐一洁

多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谢邦秀

认知方式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 范琳

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 王守仁

拓宽思路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对外语院校母语文化课教学功能的探讨 张保宁

首届全国大学生"海伦·斯诺翻译奖"竞赛规则及要求

首届全国大学生"海伦·斯诺翻译奖"参赛原文

从焦点理论看分裂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 张达球

英语将来时性条件句的可接受性分析 吕长竑

论话语交际中的幽默原则 何文忠

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分析 吴亚欣,于国栋

英汉学术论文开头段语篇模式和思维方式对比分析 杨玉晨

话轮及话轮转换的交际技巧 张廷国

Error,Mistake和Pragmatic Failure的分类及溯源 罗晓杰

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渊源 马庆林

语篇翻译与译者的写作--以霍克斯"作者自云"译文为例 任东升

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民族风格的暗化 周领顺

翻译的核心是追求"本色" 李秀丽

广告翻译与认知语境 曾立

认知与外语多媒体教学设计 卢植

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 杜福兴

语言的"双重代码系统"规则和语篇教学 张喆,赵国栋

专业英语师资培训阅读材料的选择原则 朱万忠

指代研究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 修月祯

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 杨坚定

翻译促进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 龙千红

福克纳叙事艺术中的时间和空间形式 管建明

讽智还是讽愚--简论愚人文学的讽刺主题 田俊武,王艳玲

认知语境构建与俄底普斯命运解读 廖巧云

相似环境中人物的不同命运 孔庆华,郭建英

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温玉霞

爵士乐时代的幻灭 章汝雯

美国高校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诚信 田德新

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哈桑来我院讲学

特别概念与认知参照点 蒋勇

再论语言的价值 鲍贵

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王宏

语篇的信息连贯 苗兴伟

词汇衔接在小说语篇中的连贯功能 罗选民,刘琦榕

论词汇的深度和广度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李俊

汉俄语句子分类的对比 姜宏

从汉英缩略词语的异同谈对汉字的再认识 陆小明

预设研究的多维思考 魏在江

文体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评Chomsky的"最简"说和Jakobson的"投射"说 于善志

会话照应语修正的语用原则 马文

翻译层次性目的的多维描写 范祥涛

《儒林外史》英汉语对比研究:语言与文化 徐珺

论翻译的推理空间等距原则 王建国

翻译中的词义偏离 姚喜明,焦俊峰

语境与翻译关系新探 彭利元

从汉英音韵对比看中国传统翻译标准观 朱健平

英语跨文化写作中成品表征的传播学解释 丰国欣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逻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 赵蔚彬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生写作中HAVE用法比较 杨贝

拆解文化围墙的"指挥棒"--浅析外语教学大纲中的文化教学目的 肖龙福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 敏

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翔,王蔷

大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研究 袁永芳

上一篇:堵漏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马克思经济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