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5 17:20:3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1

关键词: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一、新形势下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如果在隧道施工技术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一些潜在或现存问题的发生,主要表现为盈利额的大幅度下降。新时期下,隧道施工环节将会涉及到较多大型的发展隧道建设问题,这些大型发展隧道在施工建设环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在实施施工管理过程中就会增加其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在隧道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做好隧道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工期问题以及合理预算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对施工管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工作。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早在19世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主要放在了高层建筑上面,上个世纪项目施工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了桥梁工程上面,进入新世纪,隧道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把握时代机遇,着重发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分析,集中精力发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隧道工程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并在管理实践探索环节增加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新突破。

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发展与管理技术研究,能够为实现隧道施工安全提供根本保障。新形势下,相关管理人员在对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与探索环节,要结合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潜在危机做好充分的方案预测,在对相关危机开展源头探索过程中,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及时的预防措施,在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将应急方案应用于具体的实施环节。其中,在隧道施工管理过程中采用勘察设计手段,将许多不确定因素综合考虑后,将许多安全隐患问题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十分必要。隧道施工不可避免的灰涉及到一些复杂地质的地面施工,复杂地质条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例如,当面对突发涌水问题、突泥问题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全面认识这些问题基础上,开展探测勘察工作,在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指导工作,以及必要的安全讲解工作,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严格质量把关的重要工作。

二、 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过程中的途径探索

新形势下,安全意识在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中被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重视。人员安全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施工建设主体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加强隧道施工管理技术分析环节,要注意实现整个工程的安全保障问题。在保障施工安全前提的基本保证基础上,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必要的强调工作。主要包括要确保施工工艺的稳定可靠、实施必要的现场措施、以及做好必要的实检测工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隧道施工工程在问题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解决措施。

在探索隧道施工管理技术过程中,隧道质量的高低与工艺的质量密切相关。而隧道施工工艺的质量与施工环节中的开挖工程、初期支护工作密切相关。其中,在做好初期支护工作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对其环节开展工程监管的重要性,并注意对开挖质量的重点关注。新时期,开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环节,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隧道的开挖质量与钻爆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施工管理中必须解决好初支质量的相关问题。避免由于隧道质量问题的出现,给隧道施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开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具体的工程概况做到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到有备而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每一项具体工作时,必须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于隧道施工管理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关于建筑施工工程,在施工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并在“知己知彼”中,实现“百战百胜”。否则在不了解工程情况下,开展施工就会导致在盲目工作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做好事前准备工作时,首先,必须要在事前熟悉好施工图纸、相关技术规范以及了解好必要的操作规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相关技术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的严格把握。其次,还需要熟悉整个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的顺序、方法、以及技术布置有精确的掌握。最后,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和了解,在管理技术研究过程中,如果仅做到对工程图纸的了解,远远不能做到清楚、全面的了解工程,开展工作。

新新式下,在隧道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技术目标,还必须实现对目标组织的管理,做到管理技术研究的面面俱到。为此,做到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成为实施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的关键部位。并在事前做好必要的施工准备工作,其中,向施工人员讲清楚施工任务、施工要求、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法,能够确保在有效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还能为隧道建筑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以实现建筑目标的顺利开展。在明确目标的同时,能够实现在整个施工环节中人、财、物以及各种关系在密切配合下实现有效的结合,最终实现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在开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强化管理,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新形势下,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一项具体的管理研究时,还要保证在面对某一项建筑工地的现实情况时,必须要确保该项工程的能够在安全环节中有效开展。同时,在追求保质、保量目标的过程之中,相关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具有技术之长,在充分发挥一技之长的基础上,推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上,要将科学管理作为管理的目标追求,并在此环节中强调发挥集体作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强调集体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工作的同时,实现建筑集团的集体凝聚力得到明显的加强。同时,在明确施工目标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强化隧道施工管理工程目标计划的实现。

三、结语

隧道在施工环节,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环节将会面对较大的风险投资。同时,隧道施工管理的施工质量要求也比较严格。隧道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多变,为此,在实施隧道施工管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做好必要的技术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邵志才,章豪.浅谈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2)

[2] 翟清海,张飞.试论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应用[J]. 科技展望. 2014(07)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2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 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建设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交通设施的快速建设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隧道工程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通过隧道工程能够有效节省交通道路施工空间,提升交通建设速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该认真调研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减少因为地质问题造成隧道施工质量问题。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科学工艺化流程实施,并且有效提高了隧道工程质量,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是由于施工地区的围岩受到严重的外力影响,出现严重的不对称变形而造成偏压荷载现象。这类现象的基本成因在于施工技术手段不正确,造成隧道截面坍塌,周边围岩会遭受到不对称的外力影响,出现隧道偏压,周边的围岩条件也不稳定,会出现滑动和倾斜现象,隧道的埋深较浅形成了隧道整体不稳定性,严重的影响了隧道质量。在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时,为了保证安全及工程质量,节约投资、加快进度和保证运营期间的安全,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包括正确的施工方法,合理的支护形式等。

二、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一)施工步骤

1、超前支护

在隧道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障隧道的固定性和安全性,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注浆技术,注浆技术的效果一般,只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凝固,非常容易在外力作用下遭受破坏,所以凝固效果不明显,在超前支护中使用关注技术,主要是在隧道挖掘前的技术加固作用。超前支护可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梁效果:超前支护的结构可视为一个沿隧道纵方向的梁结构,发挥一个刚性梁的效果;

壳效果:超前支护可在掌子面前方形成一个壳结构,以其厚度和刚性来保证隧道掌子面及其周边围岩的稳定;

改良效果:把隧道周边围岩的强度加以改善,这是注浆法的主要效果。

2、套拱

这项技术施工主要是在隧道洞口出进行的开挖工程,从洞口延伸到拱线处,然后利用钢筋进行纵向位置的串联活动。隧道工程的不断深入,在挖掘过程中所产生截面会与隧道洞口形成一致的拱线,所以能够保障超前支护的顺利施工,也促使速到洞室的轮廓更加的完整。

3、注浆

在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对于隧道的威胁非常大,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会造成隧道的墙体出现裂缝,并且造成裂缝与隧道相通,严重威胁了隧道的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使用注浆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将地下水堵截下来,并且通过环形注浆技术将隧道的进行加固,隔绝了地下水渗入的可能,通过整段注浆不但能够保障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还能能够有效保障威严的稳定性能。

4、隧道开挖作业

隧道施工中最严重的威胁就是坍塌,所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挖掘过程的安全,挖掘环节在科学的范畴内。目前我国较为普及隧道的挖掘手段是短台阶挖掘和分步开挖等等,挖掘过程中如果遇到流沙、断层、溶洞等地质问题,要及时调整原有的技术挖掘手段,并且加强区域处理。在隧道挖掘作业开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严格探查实际施工的地质情况、气候特点、围岩种类等问题,通过客观条件为依据,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保证隧道施工的科学性。

(二)施工方法

1、正向施工

正向施工主要通过在施工区域进行科学分区和台阶挖掘法进行隧道施工。科学分区发不需要对整体施工区域进行调整,而是针对围岩变化较大的部分进行科学分区。分区法能够有效提高隧道施工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持良好的施工效果。分区法适用于相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台阶法相对操作较为简单,主要是对软弱夹层的发育区使用,并且效果明显,台阶法的挖掘长度逐渐变短时地表会出现降低现象,只要及时调整台阶长度就能减轻对围岩的破坏,保证原有的地质结构。

2、反向施工

在隧道施工不但要挖掘出隧道,还要连接桥梁。目前我国的主要采用反向施工的方式将隧道和桥梁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施工人员能在洞口入手,进行加固,形成稳定的地标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增加桥台和隧道的连接稳定性,才能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否则会造成隧道边仰坡的破损。

结束语: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建设不断发展,隧道建设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由于技术不成熟,造成了隧道坍塌现象,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通过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实施,已经有效保障了我国隧道挖掘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保障隧道施工环节的安全性,为我国的交通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清.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88-188.

[2]佟玲.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1855-1856.

[3]陈虎.分析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212-212,227.

[4]郑慧攀.试析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5(29):294-295.

[5]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J].丁建隆.中国铁道科学.2005(04)

[6]韩家岭大跨度隧道开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J].郝哲,李伟,刘斌.西部探矿工程. 2005(02)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3

【关键词】广西;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缺口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加快,广西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得到迅猛的发展。2016年6月,南宁地铁1号线南湖至火车东站段开通;截至2015年年底,广西高速公路里程达4288公里;2016年,广西高铁里程达1812公里,占全国高铁里程的10%。“十三五”规划期间,广西的城市轨道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还在进一步推进。然而,广西为山区、丘陵地貌,山区众多,路网的建设就避免不了要修建大量的隧道,城市轨道建设也主要为地下工程建设,这需求大量工作在一线岗位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这部分人才的供给是否充足,将直接影响到广西路网建设的推进。

一、人才需求分析

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是指熟练掌握地下与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工程试验、工程测量、工程监理等技能的工作在一线岗位的人才,服务于城市轨道建设、公路隧道建设、铁路隧道建设。广西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高速公路往山区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都需求大量的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

(一)广西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急需大量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有人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发展世纪。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拥挤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不得不向地下要生存空间,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而带来的压力。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发展城市地下工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以预见,充分发展地下工程将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大型城市大都在大规模地建设轨道交通或酝酿建设轨道交通,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潮期。目前,国内至少有40个城市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加快,南宁市将建成区域性国际城市,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四横四纵”、“四主四辅”8条线构成,总长约252公里,设车站184座,概算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当前,南宁地铁1号线已于2016年12月开通,2、3、4、5号线全部在建。2号线一期计划2017年开通,3号线一期计划2019年开通,4号线一期计划2020年开通。2-5号线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29.37亿元,到2021年,南宁市将形成5条运营线路、总长128.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另外,柳州市规划至2030年,建设轨道交通4条。近期规划(至2020年)实施1号线、2号线。1号线线路全长约45.6公里,其中高架线长度约42.42公里,地下线长度约3.18公里(穿越火车站段),工程总投资约126亿元;车站35座。2号线线路全长约27.75公里,高架线长约25.48公里,地下线长约2.27公里(穿越柳江段);工程总投资约60.18亿元;设车站22座。1、2号线总长73.35公里,总投资186.18亿元。桂林市目前也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写进了“十三五”规划,目前正进行网线规划布局,计划建设4条轨道交通。综上所述,至2021年左右,广西区内至少建成城市轨道交通201.65公里,若按每公里配备15人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未来广西轨道交通建设至少需求3000多人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

(二)广西高速公路向山区挺进急需

大量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隧道工程在公路网建设中也显得愈发重要,在当今公路网建设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高速公路开始逐步进入山区已成为当前路网建设的重要内容。过去20多年间广西修建高速公路都是占用了地形条件相对比较好的走廊,都是先修比较好的地方。今后,随着国家土地政策越来越紧,广西修建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更加向山区里面延伸,路线走廊越来越狭窄,隧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截至2015年底,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88公里,87个县(市、区)通高速,还有21个县(市、区)尚未通达。剩下的21个县都是一些车流量少、经济不发达、地形条件恶劣的地方,总里程达3700多公里,桥梁与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较高。2016年广西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共29个,建设里程3102公里,总投资约2697亿元人民币。全区力争在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至2020年底,广西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形成“6横7纵8支线”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全区所有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由于广西地形以山岭连绵、山区广大、平原狭小,丘陵错综著称,待建的3700公里的高速公路也主要穿越山岭地貌。为了使山区高速公路和铁路达到更安全、更快捷、更环保、更节约的目的,隧道的作用是巨大的。若广西剩下的3700公里高速路建设按20%的桥隧比计算,则隧道桥梁的里程达740公里,按每公里桥隧建设需求10人高技能型人才,则未来五年,高速公路建设至少7400人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高技能型人才。

(三)广西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急需

大量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自2013年底广西开通高铁后,高铁建设快速发展,目前广西境内拥有7条高铁线路,高铁总里程1812公里,动车通达14个设区市中的11个,初步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铁路网新格局。高铁里程全国高铁总里程的十分之一,跃居我国前列,实现从“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的重大转变。到2020年,广西将实现市市通高铁,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高铁经济圈,并依托建成的高铁网络加快打造“一轴一圈两带多组团”的高铁经济带空间格局。建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经济圈:1小时通达南宁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全区设区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左右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初步测算,到2020年,广西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7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里程达到2500公里左右,累计投资规模约3600亿元。鉴于广西的地形,高速铁路建设桥隧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很高。例如,贵广高速铁路,桥隧比为92.1%。若以50%的桥隧比计算,未来五年计划建设高铁1700多公里,则桥隧占的比例为850公里,按每公里需10人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计算,未来五年,广西高铁建设则需求8500人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综上所述,广西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急需大量从事地下与隧道工程建设、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又掌握一定的系统技能和过程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人才需求数量约为18900人。

二、人才供给来源分析

在当前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地下与隧道工程专业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目前在岗的人才来源渠道多样化,总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源于本地区高职院校地下与隧道工程本专业的毕业生。广西目前只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地下与隧道工程专业,已毕业的学生100人,在实习的学生50人,投入一线岗位工作的学生共150人。第二,来源于本地区高职院校类似专业毕业生。例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路桥类专业、轨道类专业毕业生,每年约有1500人从事地下与隧道工程相关工作。自2015年开始计算,至2020年,累计有7500人。第三,来源于区外高职院校本专业或类似专业毕业生。来源于区外各个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约300人,自2015年开始计算,至2020年,累计有1500人。综上所述,预计区内未来5年大概有9650人高技能人才从事地下与隧道工程一线岗位工作,还有9250人的缺口。若这9000多人的人才缺口得不到解决,必将影响广西城市轨道、公路和铁路建设的发展,如何解决人才缺口问题迫在眉睫。

三、人才培养途径

(一)鼓励高职院校开设地下与隧道

工程技术专业。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必将带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态势,广西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将长期出现供不应求。然而,目前区内只有一个高校开设有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为适应我国和广西城市轨道、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对地下与隧道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家应适当给区内高职院校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区内高校开办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或扶持相近专业,可填补广西在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服务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从事地铁、铁路和公路的岩土、地下结构工程,隧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检测、维护与加固改造等技术工作,并在工作中具有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科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地下与隧道工程施工一线,毕业生主要去向是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目前全国该专业毕业生供求比一直在1∶3以上。按广西铁路、高速路和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规划,在未来的5年内广西至少存在9250人的缺口。按目前状况发展,地下与隧道工程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今后一定时间内地下与隧道工程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二)促进校企合作

鼓励区内高职院校与地下与隧道工程行业的企业单位如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铁路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展开深度校企合作,或订单培养地下与隧道工程专业高技能人才。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企业单位可以解决人才缺口问题,院校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就业岗位,互利双赢。1.企业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生产实践锻炼提供场所,每届学生可首先选择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2.企业参与专业教学活动。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与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专业师生举行专业技术讲座,为课程实施讲练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提供真实的项目和素材。3.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60%以上毕业生就业于合作企业内。4.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学校与企业探索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要求,开设各种技能方向的班级。5.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进行工种鉴定。举办地下与隧道工程管理与技术人员等培训班,进行施工员、测量员、试验检测员、安全员等职业技能鉴定。6.企业支持专业办学。以企业冠名的方式在专业中设置奖助学金,捐赠教学设备。7.校企共同开发横向课题。与企事业单位共同研发项横向科研课题。8.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勘测、设计、施工、检测、维护与加固改造等生产活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参与专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共同进行科研技术研发,可实现校企“人才共育,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填补广西在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

(三)引进区外高技能人才

政府可以给外省本专业人才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引进外省优秀人才,解决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促进本区城市轨道、高速公路与铁路快速发展。1.广西开设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仅有一所,目前仅有100人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对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若2017年有院校开办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则最早2020年才有毕业生,然而今后几年为广西城市轨道、高铁、高速建设的关键几年,人才缺口将成为建设推进的瓶颈。因此,必须从区外引进人才才能填补这个缺口。2.广西的城市轨道、高速铁路建设起步较晚,城市轨道2008才开始修建,2016年才开通一号线,高速铁路2013年才开始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往山区挺进困难重重,剩下的部分都为地形复杂的山区。而广西在这方面的建设经验几乎为零,必须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引进区外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高技能型人才,才能加快广西城市轨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设进程。综上所述,引进区外优秀人才,为当务之急。只有引进区外人才,才能缓解未来几年地下与隧道工程高技能型人才的缺口。

【参考文献】

[1]陶林芳.国内外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上海建设科技,2005(5)

[2]张辰.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9)

[3]宿智利.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才智,2013(14).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4

一、关于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介绍

现阶段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使其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会给隧道施工带来较大阻力,较多的隧道工程需要穿越不同的地质层,遇到的地质问题也不尽相同,这时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地质环境进行勘测,并研究出具体的施工方案,从而提升公路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再有需要考虑的是施工阶段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如果发生突发状况,不仅会影响公路隧道工程的质量,还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岩溶、软弱坡碎带、高地温、放射性气体、特殊岩层等等,这些地质灾害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而且危险系数都较高,严重影响了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灾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1、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

该技术在隧道施工环节应用比较广泛,技术的成熟度以及操作熟练度会对隧道工程的质量及进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不了解或者操作不熟练都会给工程带来不便,严重的还会危机施工人员及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浅埋偏压地质的土壤性质软、变化性大的性质,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土壤的支撑能力。为了避免遇到不同范围内的坍塌现象,要事先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地区的地质特点,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做出评估,以便预先拟出应对方案,减少施工及使用环节造成的损失。

在进行公路隧道开挖之前,要对施工段围岩的地质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各个区段的地质条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地质变形监测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地质灾害。同时,对围岩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还可以全面的了解其变形规律与变形时间,然后设置一套与之对应的施工参数,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条件来对这些施工参数进行适时的调整。

2、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这里所提及到的软弱围岩隧道通常是指隧道施工区段上存在部分岩石,这部分岩石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作为隧道主体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对公路隧道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路隧道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软弱围岩不属于人工施工的范畴,对其缺乏针对性的控制,如果软弱围岩的部分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将会对公路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要根据隧道的具体施工要求及地质条件,来对其围岩隧道的荷载量给予准确的确定,从而确保隧道的荷载量可以更好的满足隧道结构的合理范围,同时还需要对隧道工程的衬砌结构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对其衬砌的种类与尺寸给予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以更好的确定劳动定额和围岩隧道的消耗标准。总之,目前地质判别技术作为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公路隧道施工要求,并构建一套完整、完备、完善的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体系,以更好的提高其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软弱围岩中,要想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具备能够维护拱顶稳定的锚杆支护,其具体方式包括一般系统锚杆、超前锚杆、斜锚杆、正面锚杆四大类。在具体使用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条件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三、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的措施

1、加大对公路隧道施工地质条件的勘察

要想更好的推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就需要公路隧道施工人员、建设单位加大对公路隧道施工周围地质条件的详细勘察,然后对勘察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与之对应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对公路隧道施工地质条件的勘察不单单是施工单位应该做的事情,国家相关部门同样需要对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特点进行系统的勘察、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单位的工作量,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快速发展。

2、科学、合理的选择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通过对公路隧道施工周围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了解之后,就可以为其选择相对应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流程,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尽可能降低自然地质条件对公路隧道施工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将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同时,为了更好的选择相对应的公路隧道施工,就要求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研发,以更好的研发出适合复杂地质条件的施工技术,以确保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加大对公路隧道施工的监督与管理

在进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对公路隧道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公路隧道施工质量。因为公路隧道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因此,要加大自身监管与政府监管的力度,定期对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更好的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提高公路隧道施工的质量。同时,当地的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公路隧道施工给予高度的重视,定期到施工现场对其施工材料、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给予检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而且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结论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5

【关键词】:监控测量技术隧道工程施工应用分析

社会经济的运行,推动了当前公路隧道工程的发展。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快捷化。现场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施工现场相关工况进行及时的监控量测,预测围岩变化,优化施工过程,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监控测量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隧道施工中应用监控测量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相对来说,地下隧道工程较为复杂,从地质岩体力学角度看,隧道工程与围岩相互作用,处于复杂的地质结构体系中,受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巨大;隧道工程的成形过程,从隧道开挖起,围岩内部结构、支护衬砌的应力和外形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动在状态。

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隧道建设施工中影响施工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隧道围岩变形量测是新奥法现场量测的首要内容,是支护参数设计和判别围岩稳定性能的主要依据,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通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拱顶下沉及净空量测,及时与预先设计的要求进行量测数据和分析比较,动态的掌握地表沉陷、围岩支护状态,分析明确围岩稳定性,确定或调整支护结构、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有利于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和隧道围岩的稳定。

监控量测环节中的选测项目,是着重对承载结构内部各种作用机理可以量化的部分得出相关数据,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同时为评价承载结构受力状况提供参考。必测项目的量测数据,可以直接指导隧道工程进行施工,通过利用类比的方法判断甄别承载结构的稳定性。

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最直观反映,量测周边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根据变位速率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通过对相关隧道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结构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参数合理性进行跟踪量测, 能够科学实时的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能够有效避免隧道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内容

根据功能的不同,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通常分为必测项目以及选测项目两部分内容,分别用来指导工程施工或进行科学研究。

1 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隧道围岩量测的必测项目,是为保障隧道开挖及二次衬砌而进行的监控量测,主要包括岩性、岩层结构、溶洞、断面描述、支护结构裂缝等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用来监视拱顶下沉、了解断面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稳定性的拱顶下沉量测;根据地表下沉位移量判定隧道开挖状况用以确定隧道支护结构的地表下沉。量测隧道周边位移、收敛状况、断面变形状态,判断稳定性的周边收敛量测。

2 隧道监控量测的选测项目

隧道围岩量测的选测项目,主要包括针对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锚杆轴力、衬砌应力、支护应力以及弹性波测试等量测。衬砌应力量测是根据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喷射混凝土层内轴向应力,了解支护衬砌内的受力情况;根据围岩压力及层间支护压力,判断复合衬砌中围岩荷载大小,判断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分担围岩压力情况;锚杆轴力量测是根据锚杆所承受的拉力,判断锚杆布置是否合理;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是了解隧道围岩的松弛区、位移量及围岩应力分布,为准确判断围岩的变形发展提供数据。

三监控量测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科学的运用监控量测技术,及时的监控施工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性能,有助于优化工程建设。

1观察地质支护工况

隧道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有效检测隧道工程施工面的岩层性状、裂隙、溶洞、地下水分布等围岩地质情况以及及支护效果,科学评价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对开挖断面附近的初期支护状态进行观察和描述,是直接判断围岩、隧道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参数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2量测基准值的确定

监控量测技术中,各种观测仪器的计算必须具备基准值。基准值的确定是监控量测的重要环节。基准值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以后资料分析的正确性,量测所得的初读数是判断施工安全的基准点。初读数的取得往往需要经过数次波动之后才能趋于稳定,测读时必须保障初读数的准确性。

3隧道拱顶下沉量测

隧道拱顶的位移量测,是预防隧道围岩塌方的有效措施。通常情况下,浅埋隧道的拱顶下沉会向上传至地表,隧道拱顶的位移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隧道拱部下沉的绝对值量测,了解断面变形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加强拱顶位移的监测。

4围岩周边收敛量测

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直观反映,量测周边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隧道周边收敛是隧道周边相对方向两个固定点连线上的相对位移值,它是隧道开挖所引起围岩变形的表现,隧道开挖爆破后应尽早在隧道两侧边墙、拱腰水平方向埋设测杆或球头测桩,采用收敛计进行量测。

5锚杆轴力结构量测

锚杆轴力量测,通常是在隧道锚杆孔内埋入测力锚杆,测量隧道围岩内部不同深度锚杆的受力,通过锚杆抗拔力检测,测定锚杆的锚固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采用快速量测法,使用设备为ML型锚杆拉力计,判断所使用的锚杆长度是否适合施工需求,同时反馈锚杆的设置的稳定性。

6地表下沉态势量测

围岩结构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往往需要进行地表沉降量测。施工过程中在隧道浅埋的地表测试范围内按普通水准基点埋设沉降观测点,用精密水准仪量测观测点的绝对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应根据围岩类别、隧道埋置深度和隧道开挖宽度而定。

7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是通过钻孔位移计量测孔壁岩体不同深度的轴向位移程度。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隧道围岩的径向位移分布和松弛范围,优化锚杆参数,指导施工。围岩内位移的量测多在软弱、破碎或具有较大地质结构面的围岩内进行,采用在隧道锚杆内埋入多点位移计进行量测。

8围岩支护应力量测

在围岩与初期支护间以及二次衬砌间埋设压力盒,量测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及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在模筑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把应力计埋入混凝土内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 把钢筋计焊接在钢支撑上量测钢支撑应力。在喷射混凝土施作过程中,把应力计埋入喷射混凝土层内量测喷射混凝土的横向应力。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6

关键词:铁路隧道;隧道开挖;施工技术;支护技术;大断面隧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5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2-00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45

1 铁路隧道的开挖

在铁路隧道施工的开挖前,施工人员要根据铁路隧道的总体施工安排情况来开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铁路隧道的开挖,可以简单地分为全断面法开挖和台阶分部法开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对其选择适合的开挖方法才行。对于全断面法开挖,其施工钻孔时需要配备上多功能台架的配合风钻,完成一次性爆破成型。对于台阶分部法开挖,特别是在我们施工的时候,可以在铁路隧道的上台阶和下台阶的部分进行施工,必要时可以使用多功能平台风钻机,对其进行打眼施工,使其开挖支护成型。总体来说,我们要根据隧道每天的最大出渣量,使用出渣的机械设备,合理配备装渣,在掌子面上,需用挖掘机装渣。当然也要考虑到隧道的断面以及施工场面的狭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选用合适的外形尺寸以及经济实用型的自卸汽车对其进行出渣作业,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铁路隧道的开挖工程。

2 铁路隧道支护技术的选择

对于铁路隧道的支护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务必重视。目前可以分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两个过程。

2.1 初期支护

铁路隧道的初期支护体系一般由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系统锚杆、钢支架及喷射混凝土等构成。超前管棚一般管棚采用外径80mm、长6m的钢管来进行加工。不同的管棚对其都有不同的长度要求,根据其具体的要求,要将80mm的钢管逐根进行套接,就要使用1m长的45mm钢管来完成,可以控制一下管棚的顺直度,然后再焊接一下长度为80mm的钢管焊接,而对于钢管,沿钢管的纵向可以每30cm上面钻一个孔。除此之外,还需要保持管棚环向间距为33cm,纵向搭接长度为2m。采用40mm的小型类的导管来施工,也可以用水泥D水玻璃双液注浆泵注浆加固。

在铁路施工中对于其余的施工地段,可以使用自进式锚杆或者砂浆锚杆来进行施工,可以在局部地段置一些格栅或一些钢架材料。对于锚杆需要采用人工风钻打孔,使用注浆泵注浆,再用湿喷机喷射混凝土,这样初期支护才算完成,下面就要开始准备二次衬砌了。

2.2 二次衬砌

对于二次衬砌,在衬砌阶段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仰拱先行、拱墙整体衬砌紧跟”的原则来施工,还要根据施工技术是否规范、所设计的文件和上级的相关要求,合理地制定出衬砌的施工时机。有一些围岩的自稳性很差,对其要尽早施作衬砌,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二次衬砌中,一般仰拱和开挖面之间的水平距离需要保持在40~70m之间,衬砌和掌子面之间保持在90~200m之间。对于仰拱施工,要采用架设栈桥的方法,慢慢进行,保持施工中的严谨性,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人工化的捆绑钢筋,使混凝土灌车运至工作面溜槽入仓,然后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最后用人工使其整平。施工人员在衬砌施工中,可以与开挖平行进行,因为在每个工作面中,都需要配备1台12m自行式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然后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工作面,用混凝土输送泵灌注,再使用附着式振捣器捣固,最终完成二次衬砌的过程。

3 铁路隧道开挖中通风技术的选择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程序,并且很多程序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像在钻眼的过程或者在一些其他的过程中,比如装渣、内燃等,因为施工在隧道里进行,隧道里的空气质量很差,里面尘土飞扬,空气非常不好,这样施工人员在里面工作就会危害健康,所以应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并且在铁路隧道内部,其温度和湿度都会随着铁路隧道的纵深开挖而不断提高,从而使施工通风的难度增大,如果没有办法使隧道里面的空气得到及时净化或者更换,就没有办法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就会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铁路隧道的通风技术来说,最重要的是在铁路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务必要确保施人员的安全性。在施工中,有两项具体的措施来实现隧道施工中空气的净化。在实际中,可以对其进行通风处理,这样可以使隧道里面充满氧气,并且一些有害气体也会随之驱逐出去,从而净化了空气。

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出风口位置与隧道口两者之间的距离一定要超过30m,这样可以防止从施工隧道洞中排放出来的回风流被重新吸入洞中构成循环风以污染空气。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将通风管抬得足够高,并且要挂于洞壁拱腰的位置处,这样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对流水作业以及其他相关操作工序造成的不良影响。尽管如此,还要使风管口位置与掌子面之间的路程保持在有效射程范围内,这样不仅能确保隧道的通风效果良好,还能防止因为爆破施工而对风管造成的不必要的破坏。

第二,施工人员在工作的时候,要重点防止漏风现象的发生,并且还要降低风的阻力,这样可以确保隧道中的风的正常性,使隧道建设标准规范起来。在施工中,对于风管的选择也很重要,在施工中需要选择材料良好的风管来进行,在隧道的洞口高压风区域里面,我们可以用塑胶布进行施工,这样方便节省资源,并且还能降低流动的摩擦阻力系数。这对于隧道的保养是非常好的,可以防止隧道老化。在隧道施工中,需要加长风管的时候,要尽量减少接头的数量,这样可以减少隧道漏风和局部的阻力,从而降低了加工的成本。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中,还需要对风管进行改进加工,用来混织胶布和强力胶粘结工作面风管。

第三,在施工中提高检查的次数,这样是为了保持通风系统稳定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对于长软管,在发现漏风之后,需要及时修补、调整或者更换,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维护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委派专人进行风量、风压、风速的日常测试,测试完之后,要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案,整理下来,这样可以方便整体维护管理通风系统,最终使铁路隧道施工中的通风技术完成。

4 铁路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技术的选择

众所周知,在铁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监控量测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对隧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维护,而对其中存在的异常现状进行记录与处理,最终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对隧道工作层面的情况进行观察与检测,特别是对隧道中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相关情况来进行分析与研究。

在高速铁路隧道中最有崩塌可能的是拱顶的岩块,并且在物理方面,隧道拱顶的围岩存在着一定的拉应力。在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中,铁路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所以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原则与规范,从而进行各个环节与细节的工作。在进行铁路隧道施工中的监测过程中,还需要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性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与评定,对于其中存在的不管任何异常情况或者安全隐患,都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和策略来进行处理,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从下述三个层面入手来全面做好隧道的监测工作:(1)在铁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要将项目的监测管理作为整个项目中的核心部分,使其作为重要的程序来进行项目的实施,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保障隧道监测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2)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监测方案,及时有效地对整个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与鉴定,并加强维护其中的细节,还需要将具体的策略规划到整个过程项目的计划之中;(3)在整个高速铁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监测程序与隧道具体的施工步骤相互结合,针对隧道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其进行维护,避免由于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影响之前制定的整套方案的实施。

5 铁路隧道开挖中防水施工技术的选择

对于铁路隧道开挖中防水施工技术的选择,在施工阶段目前隧道防水一般采用复合式防水层,对于复合式防水层,有以下两点:(1)在复合式防水层中的基面处理。防水隔离层铺设之前要详细检查其表面的防化程度,因为初期其表面是很不平整的,这可以用砂浆来进行磨平;(2)在施工中铺设透水管和对于隔离层的防水铺设。首先是对于防水材料的选择。根据隧道围岩的富水程度,对于富水地段采用拉伸强度较高的EVA型复合式防水板,对于弱富水地段则采用一般的LDPE型复合式防水板,一般幅宽为2.1m,厚度均为1mm,以300g/m2土工无纺布作垫层,无纺布与防水板呈带状点式粘连,带间距为1.0m。然后可以用土工布作为专门的垫层进行铺设,防水板搭接长度需要10cm,对于边角、沟等处或者修小块空洞而不能使用焊机的地方,一定要用手平嘴热风焊枪焊接,这样才能使铁路隧道开挖中防水施工技术的选择合理而且有效。

6 结语

综合上面所提到的五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现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条件。对于所选的施工技术,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和策划,需要考虑施工的地理条件状况以及当地条件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提高施工效率,使铁路隧道施工快速、便捷而有效地进行,不仅加快了施工的速度,也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从而造福于

人民。

参考文献

[1] 吕和蔼.长大铁路隧道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研究[J].隧道建设,2012,(S1).

[2] 郝金印,刘杨.浅埋暗挖双联拱大跨隧道下穿既有线综合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2,(14).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7

浅埋出入口通道交叉段地震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消息

南水北调西线超长隧洞TBM施工通风方案研究

盾构切削刀具的布置规律及优化研究

北京地铁区间大盾构先行浅埋暗挖法扩挖车站致险因素与对策

砂卵石地层大直径泥水盾构刀具配置适应性分析

单列列车通过无辅助坑道长大铁路隧道时空气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大跨度地下厂房岩锚梁结构施工过程受力与变形计算和监测分析

隧道洞口围岩稳定型变形的非线性回归分析

南京四桥南锚碇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控研究

复杂环境条件下盾构接收井的设计

隧道仰拱全幅施工技术

重庆轨道交通暗挖大跨及重叠隧道施工技术

建筑密集地区浅埋双线铁路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

盾构模拟江底掘进接收技术

山岭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发展

霞浦铁路隧道在断层破碎带中的施工技术

钢筋套筒连接技术在宝台山铁路隧道中的应用

膨胀土隧道仰拱施工技术

盾构隧道施工风险与规避对策

沉管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

“中国中铁一号”盾构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高速铁路深埋黄土隧道变形模式及锚杆作用机理研究

中天山隧道TBM施工同步衬砌模板台车喜获国家专利

关角隧道施工通风斜井分隔技术研究

中国中铁列2009中国上市公司100强第7位

中国中铁世界500强排名大幅跃升

软岩超浅埋近接跨越既有隧道地层变形分析

中铁一局承建的国内首例长距离超近距重叠隧道胜利贯通

山岭隧道地震反应的几个特性

对地铁基坑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精准性的探讨

岩溶发育机理研究在隧道岩溶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乌鞘岭特长隧道排水系统设计

大直径泥水盾构复合地层进仓技术比较与应用

中铁隧道集团狮子洋项目勇夺国际项目管理大奖银奖

超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国道施工技术研究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

南京云锦路电缆隧道盾构掘进技术

含孤石软弱围岩浅埋隧道施工方法

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我国修建跨海峡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

陕西引红济石调水工程Ⅳ标TBM成功始发

隧道施工时探查、预报断层、岩溶、地下水的技术新进展——将隐患变成明示,将危险消灭在发生之前

高速铁路隧道全断面预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

中铁五局彭武高速公路中兴隧道左线主体完工

分离式车站洞桩法施工地层变形规律分析

宝成铁路新109隧道贯通

基于地层结构法的傍山路段棚洞结构设计

公路隧道全射流通风压力坡度的现场测试

对隧道快速出碴运输机械配套原则及合理方式的探讨

中铁隧道大伙房输水二期工程四标隧洞全线贯通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顺利贯通

对土工标准击实试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武汉长江隧道管片接缝防水密封垫设计与试验研究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Ⅱ线胜利贯通

中铁隧道集团成功破解TBM掘进与衬砌同步的世界性难题

公路隧道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方式

水平冻结加固土体中盾构始发技术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篇8

关键词:隧道施工;复杂地质;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发展以及土木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交通运输方式中最为重要的铁路运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铁路隧道施工,人们对其要求水平越来越高。这也是由于有各类新技术新设备作为支持,在隧道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一些复杂地质条件所造成的施工难题被克服。例如在高地温、湿陷性泥土以及淤泥质粘土和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就具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先进技术的引入克服了这些难题,为铁路建设提供了基础。本文便针对铁路隧道施工中所遇到的两种复杂地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高铁路施工技术水平,消除施工安全隐患,确保铁路施工质量,保证人们交通出行安全。

1 技术分析

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推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铁路运输作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成为了建设的重点内容,而随着铁路线路的延伸,所遇到的地质越来越复杂,所以就需要采用桥梁、隧道的施工方式,而其中铁路隧道施工工程越来越多,而多变的复杂地质队施工技术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只有极大技术投入,从现阶段所遇到的施工技术难点入手,不断攻关,提高技术水平,以此适应运输事业发展,推进铁路事业的进步。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由于铁路线路跨度较大,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面临各式各样的地形,而其中不乏存在各类复杂地质问题,面对这样的地质条件,若施工中对该类地质不进行有效的处理,便有可能引发各类灾害性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所引发的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相对较大,由于地质原因,灾害往往是突发的、复杂多变的,因而更加危险。所以隧道施工安全问题最关键的便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只有解决这一难点,才能顺利推进隧道建设,才能够加强复杂地质条件中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才能顺利延伸铁路网络覆盖范围,才能够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

2 浅埋偏压隧道分析

作为常见的复杂地质条件,浅埋偏压一直是难以克服的施工难点,只有解决地质条件所带来的问题,才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地质灾害,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保证后期铁路运行的安全。而克服这种复杂地质条件所造成的技术难题便需要充分了解地质特点以及施工要求。浅埋偏压对于隧道施工极为不利,是常见的复杂地质条件之一,在这种环境中地质容易因为施工作业而发生变形,且变形幅度相对较大,会在短时间内引发事故,且造成事故规模相对较大,因此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安全。所以对于此类复杂地质条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灾害事故的发生。

在施工过程中,从开挖环节便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准确判定施工地段各个部位的地质特点,进行预期的定位检测,从而实时监控地质变化状况,预防灾害的发生。通过围岩形态的变化,从而分析其变形规律,制定出正确的施工参数,对施工参数依照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并制定合理系统的施工方案,避免灾害性事故的发生。

3 软弱围岩隧道分析

在明确软弱围岩隧道的特点之前,我们需要对隧道围岩有一定的了解。隧道围岩是建立在应力的基础之上的,是指隧道工程中存在应力的那部分岩体,能够对隧道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围岩的特点及稳定性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在研究软弱围岩隧道之前对各种地质务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改善围岩隧道的稳定性.使其能够产生合理的应力,对施工过程以及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铁路隧道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根据围岩隧道的特点,在施工技术方面要不断加以改进,尤其是隧道周围的地质判别技术方面。隧道地质判别技术对于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以及隧道工程的效益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是施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序。但是,隧道地质判别技术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处于探索和研发的初级阶段。这项技术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成熟,很多国内外的地质判剐和预测技术主要还是依靠一些地质判别仪器进行零星的预报工作,不够全面、系统和科学。总而言之,地质判别技术在目前尚处于一种发展阶段。作为地下科学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判别技术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应用水平,才能够满足铁路隧道施工的要求,形成一系列完善、完整、完备的科学技术体系。

4 有效对策

随着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铁路工程量不断扩展,铁路线延伸范围不断深入,这就使得施工所要面临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地质条件也由简单变得复杂,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铁路施工技术发展还相对落后,尤其在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出现很多突发安全事故,这极大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在隧道施工问题中最常遇到的便是软弱围岩和浅埋偏压两种问题。所以,在进行隧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技术方面着手,依照这两种隧道实际的施工状态以及地址特点,依照施工标准要求,对施工技术不断予以改进,同时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与时俱进,提高技术的科技性、技术性。从而提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增加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推进铁路建设进程。

结语

在我国交通建设中,铁路建设是核心内容,而在铁路建设发展中,隧道施工是促进铁路建设的重点。只有保证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才能不断加深铁路建设,才能拓展铁路线路,才能保障施工安全以及铁路运行的稳定性。所以对隧道施工技术必须充分重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通过钻研找寻更加有效科学的方式,以解决各类复杂地质条件下遇到的隧道施工问题,避免由于地质问题而引发的灾害性事故。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1李燕生.复杂地质条件下彭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天津失学,2006.

上一篇: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范文 下一篇:家校合作促进劳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