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29:02

医疗体育研究

医疗体育研究篇1

【关键词】中医药;免疫性不育症;顶体酶异常;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56【文献标志码】A

近几十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和性病蔓延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日趋下降,人类男性数和量分别下降了50%[1],不育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在21世纪与心血管疾病、肿瘤并列的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活的三大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常规分析被作为男性生育能力的主要指标,许多研究也表明中数量及活动的百分率与自然妊娠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临床上大约有1/3的男性不育患者的常规分析结果正常或接近正常[2]。因此,临床上对于常规分析正常的不育症患者需要更有价值的指标来判断不育的原因。

1抗抗体及顶体酶活性与男性不育症

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不育病人与免疫有关[3],据WHO统计约有20%~ 30%的不育患者体内存在抗抗体(antisperm antibodies,AsAb)[4] , 而AsAb可干扰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影响功能导致不育[5]。目前,对AsAb形成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且存在较大争议[6]。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机体血睾屏障的存在,机体免疫系统不会对自身产生免疫反应,大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在诸如生殖道损伤、生殖系统炎症感染、外伤及外科手术损伤及梗阻等因素的作用下,黏膜屏障和血睾屏障受损,进入血液系统后充分的暴露于免疫系统中,刺激免疫系统而产生AsAb [7]。目前,尚缺乏高效特异的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方法,西药常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隔离法、防凝法及人工授精等,虽然能通过降低AsAb、减少凝聚、提高各项参数而达到治疗目的,但不良反应较大(如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易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胃溃疡等),且停药后易产生反跳现象[8]。

顶体酶是一个特化了的溶解酶,当发生顶体反应时,可溶解卵子细胞透明带,为精卵结合提供条件。顶体酶的活性直接影响到受孕的结果,因此顶体酶活性是判断生育力很有价值的一项指标[9]。对其活力的测定在判定受精能力方面比传统的数量和运动能力更具客观性,而且证实了总顶体酶与受精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其活性是判断生育力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特别是对不明原因的男子不育者[10]。而对顶体酶活性异常的治疗则鲜有报道,虽有关于使用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该病的报道,但疗效尚不满意,且作用机理也不明确[11]。目前,对顶体酶活性活性的评估主要用于预测体外受精的结局,以便选择适当的辅助生殖技术,以及为发展男性避孕药物提供方向[12]。

2中医药治疗进展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不育及顶体酶异常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可在不同环节和机制上发挥不同的作用,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唐乾利等[13]使用口服续断种子方(川续断20g、菟丝子20g、枸杞子20g、杜仲15g、骨碎补15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薏苡仁15g、淮山15g、大枣15g等)治疗脾肾两虚型免疫性不育伴顶体酶异常的少、弱症,以口服麒麟丸为对照组,疗程为3个月。治疗后,两组AsAb转阴率分别为886%和60%,治疗组在AsAb转阴率、提高顶体酶活性以及活率、活动率等方面明显优对照组(P

陈文俊等[14]使用口服消抗散(人参9g、甘草6g、当归12g、赤芍10g、香附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川芎10g、淫羊藿15g、川椒6g、炒杜仲10、黄芩10g、天花粉10g、菟丝子20g、徐长卿10g)治疗免疫性不育症,以口服泼尼松为对照组,以60d为1疗程。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714%,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妊娠率、活动力、密度、液化时间及a级百分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王朋林[15]使用口服清热活血化瘀法(牡丹皮10g、赤芍10g、当归15g、枸杞子15g、甘草10g、生地黄12g、焦黄柏10g、丹参15g、炙鳖甲10g、牛膝15g、白花蛇舌草18g、泽泻10g、车前草10g、忍冬藤15g、银柴胡12g)治疗免疫性不育,以口服强的松为对照组,30d为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2%和54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郜都等[16]使用口服调抗种子汤(党参10g、生黄芪30g、女贞子20g、生地15g、怀山药20g、川牛膝15g、川续断15g、当归12g、赤芍15g、薏苡仁30g、茯苓20g、防风10g、徐长卿15g、生谷芽60g、生麦芽60g、乌梅10g、生甘草8g)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以口服泼尼松为对照组,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617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徐泽杰等[17]使用口服前列解毒胶囊(石家庄科迪药业公司产品)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以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为对照组,30d为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和563%、AsAb转阴率分别为687%和425%、受孕率分别为300%和112%,并在量、密度、活动率、活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李锡主等[18]使用口服自拟精免汤(淫羊藿15g、菟丝子12g、女贞子12g、黄芪20g、牡丹皮9g、黄柏9g、枸杞子15g、益母草15g、黄芩10g)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以口服泼尼松为对照组,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7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何旭锋等[19]使用口服暖精煎(菟丝子、黄芪各30g,覆盆子、当归、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枸杞子、补骨脂各15g,蛇床子12g,制附子、露蜂房各10g,制黄精20g)治疗顶体酶异常男性不育症,以3个月为1疗程。治疗后顶体酶活性、正常形态率与密度、活率、活力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

邓云山[20]使用口服聚精汤(熟地黄12g、沙苑子10g、枸杞子12g、紫河车12g、黄芪15g、党参15g、何首乌15g、山茱萸12g、菟丝子15g、鹿角胶12g、甘草5g、当归15g;阳虚者加川断15g、鹿茸6g)治疗顶体酶异常不育症,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583%,并在数量、质量参数及顶体酶方面均有改善。

谢元平等[21]使用俞穴埋线法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以口服强的松为对照组,2个月为1疗程。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5%,显著优于对照组(P

3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齐凤[24]使用口服补精丸(熟地黄20g、山药20g、生黄芪20g、淫羊藿15g、制黄精15g、紫河车15g、续断15g、山茱萸15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楮实子15g、牛膝15g)联合强的松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男性免疫不育症,以口服强的松和左氧氟沙星为对照组,治疗1个月。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3%和69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梁行[25]使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联合中药(淫羊藿15g、枸杞子15g、白花蛇舌草30g、败酱草30g、茯苓15g、薏苡仁30g、牡丹皮15g、赤芍15g、丹参15g、桃仁6g、黄芪20g、川牛膝15g、生甘草6g)治疗免疫性不育症,以口服强的松为对照组,1个月为1疗程。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孙成才[26]使用口服精免康(生黄芪30g、丹参20g、生地黄20g、制黄精20g、山药20g、当归15g、丹皮15g、制何首乌15g、菟丝子10g、女贞子10g、五味子10g、枸杞子10g、黄芩10g、川牛膝10g、红花10g、车前子10g、乌梅10g、百合10g)联合强的松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以强的松为对照组,连续3个月。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63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4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不育症逐年上升的趋势,使我们对男性不育症的诊疗必须要有新的认识和方法。膜表面存在AsAb及顶体酶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但其病因十分复杂,大部分患者原因不明,现代医学没有现成的、可选择的经验性药物,因此临床疗效不甚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治疗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就临床治疗而言,在当前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两者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5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中医药在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及顶体酶活性异常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基础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7],对其作用机理及靶点尚不十分明确;且目前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和治疗疗程,使不同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也难以被现代医学模式认可。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参照现代医学研究模式的相关内容,制定出相对统一的中医药研究指导原则,使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形成合力并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Fox MS, Reijo Pera RA. Male infertility,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DAZ genes on the human Y chromosome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DNA repair. Mol Cell Endocrinol,2001,184(1-2):41-49.

[2]董树林,曲文玉,王立名,等.顶体酶活性定量检测与男性不育病例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78-79.

[3]Madar J, Urbánek V, Chaloupková A, et al. Role of sperm antibodies and cellular autoimmunity to sper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ale infertility.Ceska Gynekol,2002,67(1):3-7.

[4]Dimitrova DK, Kalaǐdzhiev SK, Nakov LS.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sperm antibodies associated with immunologically-mediated human infertility. Akush Ginekol(Sofiia),2002,41(3):43-48.

[5]王晓威,张利.抗抗体的研究进展.中国性科学,2012,21(7):14-15,47.

[6]乜新普.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表面抗抗体检测及其意义.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15 (8):750-751.

[7]郭应禄,胡礼泉.男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2-206.

[8]郜都,崔云.男性免疫性不育中医现代研究概况.中医学报,2014,29(188):90-91.

[9]Howes L, Jones R. Interactions between zona pellucida glycoproteins and sperm proacrosin/acrosin during fertilization. J Reprod Immunol. 2002,53(1-2):181-192.

[10]张俊,丘勇超,张春光,等.顶体酶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价值.临床医学工程,2009,16(9):105-108.

[11]彭宇洪,刘志刚,王彬,等.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顶体酶异常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9.

[12]郭小桥,余波澜,刘见桥,等.顶体反应及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2):5446-5448.

[13]唐乾利,代波,王权胜,等.续断种子方治疗免疫性男性不育的疗效观察.中医药学报,2012,40(5):68-70.

[14]陈文俊,孙伟.消抗散治疗免疫性不育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13,32(2):81-82.

[15]王朋林.清热活血化瘀法治疗免疫性不育59例.河南中医,2012,32(12):1657-1658.

[16]郜都,崔云.调抗种子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34例.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189.

[17]徐泽杰,郑文华,李锡主.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80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2014,20(1):40-42.

[18]李锡主,郑文华.自拟精免泰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96例.广西中医药,2013,36(4):16- 17.

[19]何旭锋,刘芳,沈瑞林,等.暖精煎治疗顶体酶异常男性不育症78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13,45(4):73-75.

[20]邓云山.聚精汤对顶体酶异常不育症的疗效观察.中国性科学,2012,21(12):50-51,54.

[21]谢元平,吴湘,伦新,等.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及对β-内啡肽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87-90.

[22]陈定雄,李群生,王杰.自拟水蛭蜈蚣散治疗顶体酶异常男性不育症60例疗效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746-1747.

[23]李轩,何清湖,刘朝圣,等.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感染性不育患者顶体酶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731-1733.

[24]齐凤.补精丸联合强的松及抗生素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46例.中医杂志,2010,51(5): 438-439.

[25]梁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育症临床研究.中医学报,2014,29(193):798-799.

[26]孙成才.“精免康”联合强的松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63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11,43(11):39-40.

[27]刘茜,武松,王望九,等.免疫性不育阴虚证小鼠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53-55.

医疗体育研究篇2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棒应用于慢性牙周脓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05月至2016年05月接收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40作研究组,本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方案治疗;40例作对照组,本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甲硝唑棒方案治疗,对2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75%,且研究组入选患者牙齿松动情况、牙龈指数以及牙周袋的深度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效果综合对比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性牙周脓肿的治疗中选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且明显优于甲硝唑棒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棒;慢性牙周脓肿;疗效

0引言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发展飞快,继续医学教育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全国医学院、医疗单位的广泛关注,继续医学教育意识已经深深印在每个医务人员心中。另外,重视科研工作,忽视医学教育,认为科研工作能够得出论文和结果,而医学教育知识为医务人员提供所需要的学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基于此,就要正确认识医学教育与科研,从根本了解医学教育与科研的重要性,并且认知医学教育与科研对医院管理发展的影响。

1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

1.1医学教育能够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医学教育能够反映出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也能够为科研工作创造出良好的外界氛围。一般,某一个医疗单位医学教育之所以能够继续进行,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医疗单位在某一个领域中的科研工作在省内或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其他同行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科研工作也是医学教育项目能够通过评审的条件,所以应该对其有足够的重视。那么,继续医学教育能够反映出某一个医疗单位的科研工作水平。医学教育还能够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由于科研工作的本质就是创新,科研工作就要不断创新出新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继续医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现代医学科学领域中的新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以此就决定了医学教育能够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使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使用在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继续医学教育就要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1]。

1.2科研工作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医院科研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科研计划、论文、成果、档案、设备、保密、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科研管理的宗旨就是协调、综合、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科研水平,保障医院科研质量,并且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我国医学发展较为循序,科技创新是医学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趋势,在促进医院构建学习型医院及国际化品牌过程中,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以科研和管理两者相结合来完成,所以,科研管理工作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科研管理,促进科研工作及医院管理建设,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科研管理工作还是医学教育的基础。继续教育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生命力来源主要是全新的内容。但是任何全新的事物都是相对且具有时间限制的。为了能够使继续教育能够具有生命力,那么就要以科研工作为基础。因为科研工作的本质就是创新,所以将两者相结合,就可以使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这种更新主要源于科研成果。科研工作还有紧密的跟踪性,也就说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手段实时关注他人的科研工作进展。这样不仅能够使医学教育内容具有完整性,还能够在与他人科研成果对比的时候,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检验及完善,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2]

2医学教育与科研对医院管理发展的影响

2.1医学教育与科研和医院管理的关系。医学教育与科研管理就是使用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的对医学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任务就是创新、探索、发现医学教育的规律,并且将其运用到医学教育工作中,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医学教育也具有实践性、服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医学教育过程中要在医院中进行,医学生、护士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医学科学研究是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医学优秀人才的途径。在医院进行医学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医院科研工作,提高医学工作水平,有利于医院的技术创新、学科建设等。社会对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和需求,也是科学研究的动力。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与社会、文化、经济、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其主要就是培养医学人才,所以产生间接的就是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具有远期的效益。医院的科研管理,不能够知识重视近期功利,从而不重视远期效益。

2.2医学教育与科研对医院管理发展的影响。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医学科研管理,医学教育科研的层次越高,表示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在目前医学科学发展具有较好势头的背景下,对医学教育和科研具有局限性的认知,直接影响了医学教育与科研的质量和成果。医学教育是较为复杂的,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及不确定的心理,会直接影响研究过程。医学教育也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要选择合适的客体进行研究,首先就要以医院质量管理为基础,题目要进行限定,题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适中。如果题目过大的话,就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题目过小的话,就不易出研究成果。所以科研题目要准确,从实际出发。医学教育与科研具有群体性,要通过医院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最主要的就是利用信息资源,使用院校联合,团队合作,才能够取得科研成果。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将目光放长远,这样才能够将医学教育与科研的潜力发挥出来,促进医院管理工作和可持续发展。[3]

3结论

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需要医院对其给予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并且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此使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更加完善和高效。医院教育与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长远性的发展,将其持续的进行下去,对医院的发展、社会医疗体系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秀红 单位: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诸葛毅,应晓维,俎德玲.医学教育科研在三级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9):527-527.

医疗体育研究篇3

关键词:转化医学;肿瘤学;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44-03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对于医学工作者并不陌生,它源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转化研究。转化医学倡导实验室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转化,其核心是要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在实验室和病房(bench to bedside,简称B to B)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1,2]。也就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3]。把获得的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疾病防治新方法,关键在于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转化医学潜藏着巨大效益,但是,要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可用的技术方法绝非易事[4]。

一、转化医学在国内现状

国外转化医学研究方兴未艾,我国的转化医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转化医学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一些医学院校和科研单位都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如协和医科大学的“临床病原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的“出生缺陷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的“Bio-X精神疾病中心”、中山大学的“肿瘤防治中心”等[5]。可以说转化医学已渗透到我国医学的多个领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应加快发展转化医学,迅速把一些成熟的生物技术转化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决策,以减轻疾病负担。同时也避免大量资金浪费在某些无临床价值的基础性研究上。这就是目前转化医学的发展方向和重要任务,对于肿瘤这种复杂疾病的防治研究,需要以转化医学的思维和理念来指导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

二、我国肿瘤学的发展与教学

我国的肿瘤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学科。很多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已与肿瘤学密不可分,并融为一体。目前我国肿瘤医师临床工作负担沉重,多数医院仍沿用着传统的肿瘤医治模式。肿瘤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有其特殊性,在我国疾病谱中,恶性肿瘤已跃居为我国居民的各种死亡原因的首位。尽管国内多家医院设立了肿瘤科室,上到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下到各县级医院,肿瘤治疗遍地开花。然而多数肿瘤患者的治疗并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各医疗单位肿瘤诊治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多数医院存在误诊误治、过度治疗、滥用检查手段及治疗药物等情况,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除了临床医生对肿瘤认识不足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肿瘤学的教学存在不足,未能培养出合格的肿瘤学方面的人才,未能及时跟上肿瘤学的发展需要。

1.我国肿瘤学教学的现状。目前,我国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在肿瘤学教育方面相对薄弱,教育内容既不系统也不全面,医学生掌握的肿瘤知识即片面又零散,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了解肿瘤,这样在今后的肿瘤研究方面就无法提出现实性的问题。如何培养合格的肿瘤学医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要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肿瘤学科医生,必须结合国内现状对我国现行的肿瘤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抓好多层次的肿瘤学教育。

2.基础性研究成果未能有效转化成临床实践。虽然我国肿瘤基础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多无法为临床所应用,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这一点无法与国外相比。主要是因为基础性研究者并没有从临床角度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而临床医生只注重实践治疗,不能从更深的层次去考虑肿瘤的治疗;即使凭想象设计了科研课题,也是为了职称晋升,完全没有为临床着想。因此,我们需要对肿瘤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就要进行转化医学的引入,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研究,加快基础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使有限的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我们需要培养既具有基础研究技术,又具有临床实践的复合型人才[6]。即基础――临床复合型人才。这需要制定一整套培养体系,这样规范化培养出来的人就是具有新的思维模式的转化医学研究人才[7]。

3.提肿瘤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肿瘤人才。把转化医学引入到肿瘤学教学当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教师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要不断探索肿瘤教学的新方法。肿瘤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肿瘤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规范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的重要性。目前肿瘤研究已经到了分子水平,可以预料,转化医学的发展将导致“循因治疗”的新模式,即逐步发展到基于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的个体化诊断与治疗新阶段[8]。以临床中出现的肿瘤相关耐药机制为例,只有通过基础研究才能获得突破和进展。

三、以转化医学为契机,加强肿瘤学医生的培养

肿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等不断问世。肿瘤教学内容除了包括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放射治疗学等内容外,还包括了生理、生化、药理、影像、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心理学、伦理学等多方面医学知识。所以,要想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肿瘤科医生,必须抓好医学院校在校生的肿瘤学知识教育,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肿瘤的临床病种复杂,研究领域广泛,治疗手段也多样(例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甚至包括肿瘤的康复与姑息治疗、死亡教育等)。这就对肿瘤学医师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如果在肿瘤教学中引入转化医学的概念,从医学生基础课阶段即进行转化医学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转化医学的科研理念、培养转化医学的临床思维、锻炼转化研究的技术能力,使毕业的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使基础研究解决临床问题,造福广大患者[9]。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践是理论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必不可少的阶段。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肿瘤病因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综合诊断;掌握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从临床出发加强基础研究,使基础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临床,真正提高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10]。

2.培养临床及科研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在临床带教中要注重对年轻医生进行临床及科研思维的培养,逐步锻炼他们对某一种肿瘤做出一个正确的认识,结合实际病例去查找相关资料,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周密思考,得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与规范的治疗。

3.开展临床病例讨论。转化医学的核心是从基础医学到病床旁的转化,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为了促使肿瘤学医生能把从书本上学的东西运用于实际病人。通过病例讨论,开阔视野,加强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查房形式。现代肿瘤医学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如何在教学中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这将检验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当今医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可在教学查房中可引入循证医学和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循证医学(EBM),也称证据医学,是目前肿瘤治疗所遵循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即将最好的研究证据应用于临床;PBL法即带着肿瘤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去引导、启发、培养学生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循证医学意识,能够很好从临床角度考虑问题,从临床实际出发设计科研课题,真正为临床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提高学生检索医疗文献的能力,及时接触最前沿的医学信息,启发学生萌发临床科研意识,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和创新的欲望。充分体现从临床实践到基础研究再到临床实践的开放的、双向的知识交流过程。转化医学思维和理念就这样逐渐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随着对转化医学研究的深入,医学高等教育将会培养出一批具备转化医学思维的研究型人才[11]。在肿瘤教学方面,我们称为“基础和临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教学思路。

5.培养高端人才。肿瘤学高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有助于引领未来肿瘤研究和治疗的方向。目前肿瘤学研究生培养分为科研型与临床型两种类型,前者侧重于实验研究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要鼓励临床知识扎实、临床能力强的年轻医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国家培养一批出类拔萃的肿瘤医学研究型人才,研究能力则是重点培养的方向[12]。

四、转化医学将提升肿瘤学的教学效果

我们要以转化医学为契机,把转化医学教育贯穿于肿瘤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培养既能进行基础研究,又能看病、治病、将基础研究与临床有机结合的高素质人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时转化教学观念,强化转化医学意识,为培养合格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化医学强调的是理念的转变,只有培养的肿瘤学医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围绕临床主题科学设计研究方案,才能够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只有以转化医学的理念来指导医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才能发挥转化医学的作用。转化医学是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但首先主要是把转化医学的理念和思维引入到肿瘤教学当中,首先构架起思想的桥梁。形成一种肿瘤医学临床研究模式。教学中要时刻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参考文献:

[1]Hall JE.The promise of translational physiology[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2001,(281):1411-1421.

[2]Lehmann CU et al.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medical informatic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J].Methods Inf Med,2008,(47):1-3.

[3]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7,5(6):86-87.

[4]叶青海.肝癌基础研究如何向临床转化[J].医学与哲学,20l1,32(6):7-9.

[5]Wang X,Wang E,Marincola FM.Trans lat ional Medicine is developing in China:a new venue for collaboration[J].J Trans l Med,2011,(9):3.

[6]赵桂芬.析转化医学指导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J].卫生软科学,2012,26(7):613-615.

[7]张鹏,秦岭.转化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l8):3277-3279.

[8]朱正纲.转化医学在胃肠道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实践与发展[J].中圈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649-651.

[9]王倩,董方南,肖博雅,等.医学本科生基础课阶段开展转化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在远程教育,2011,9(12):18-19.

[10]崔志文,夏烨,孙小娟,等.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历程与展望[J].生命科学,2012,24(4):316-320.

[11]唐汉庆,许世华,农乐颁.医学高等教育引入转化医学思维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2,33(4A):66-67.

医疗体育研究篇4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医疗保险;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获得了长远发展,覆盖范围逐渐延伸、责任范围深入拓宽、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明显提升。而体育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规模日益壮大,其身体健康状态不仅关系着日常学习、生活,更是关系着未来的职业生涯,也因此被纳入了国家医疗保险的整体规划之中。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中接受高等体育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和研究生,首先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法在高校中抽取部分高校,而后采用分层随机抽取方法在抽取的院校中依照学校、年级、性别等分层抽取2300名在校体育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预先制定好的《体育大学生医疗保险参加体育保险现状调查表》。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借助于人工或是网络查询了近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高校校医院、市医保中心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及300多篇各类报纸、期刊、杂志等有关于体育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相关文献和书籍,通过这些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的阅读、整合,为本文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制定了关于《体育大学生医疗保险参加体育保险现状调查表》,于2015年8-9月对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完整性和合规性的重复检验,其中总计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2200份,其中研究生占600份,本科占1600份,高低年级、男生女生各占1100份,年龄大多在20~26岁之间,平均年龄(21.2±1.18)岁,经过检验删除不完整的或是不合规定的问卷后,有效问卷为2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45%。(3)专家访谈法。在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调查的有效度,就相关研究问题向体育研究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医保中心、各校医院等相关机构的20位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就问卷有效度沟征求意见。(4)数理统计方法。将调查问卷所获取的各种数据信息,利用EXcel2003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统计汇总,而后再使用SPSS10.0数理统计软件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得出体育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现状,以及不同变量对参加体育保险与否的影响。(5)逻辑分析方法。通过上述数理统计方法实现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之后,便可运用相关逻辑学方法,例如对比分析法、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来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验证,从而推理出本文所研究课题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的体育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文针对所选取的8所高校,所发放的调查问卷共计2300份,其中回收的问卷为2200份,经过复查检验,有效问卷达2100份,有效率为95.45%。在本次调查问卷中,男生为1050人,所占比例为50%,女生为1050人,所占比例为50%;城镇1325人,占63.1%,农村为775占36.90%;其中研究生为600份,占28.57%,本科为1500份,占71.43%。

2.体育大学生医疗保险参加体育保险现状分析

(1)参加体育保险现状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5.27%的学生选择了参加医疗保险,而尚有34.73%的学生则选择不参加医疗保险,具体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本文问卷过程中针对性别、年级、学历层次、公私办等差异对调查范围内的学生进行参加体育保险率的比较分析,这些差异性都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知女生、低年级、高学历、公办生的参加体育保险率均相对来说比较高。通过调查问卷体育大学生参加体育保险的原因及所占比例具体分为以下几类:学校组织参加体育保险占52.27%,学生自我参加体育保险22.12%,家长期望参加体育保险16.88%,学生从众心理驱使8.02%,其他原因1.71%。由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自我参加体育保险率仅占22.12%,这就表明学生的参加体育保险意识不强,对于医疗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而所占比例较高的是学校统一参加体育保险,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参加体育保险大多是需要外部推动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大学生推广与普及需要加强宣传和组织力度。

参考文献:

[1]雷璟程.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参保行为与意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位刚.偏Logit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肖池平.加强和普及大学生保险意识教育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4]李彦蓉.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成效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石洋.沈阳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医疗体育研究篇5

关键词:三位一体化;数字医疗;生物医学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34-02

一、“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程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我国经济建设主战场,应责无旁贷地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1,2]。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研究型的综合性的,大体是我们国立的重点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和“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都带有浓重的学科体系特点。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提高,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从而出现了人才市场上供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缺失决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而“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其弥补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能力培养上的不足,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构建“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以数字医疗仪器为特色,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能将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医学电子仪器的设计制造、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在其他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的高水平、创新复合型人才。因此,推进人才模式研究,合理安排知识内容,突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培养学科归属感、自豪感,让社会更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储备,这些都将列入我们的学科规划。

在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中注重解决三个科学问题:①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问题,实现我校独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②信息背景和导向问题,实现扎实的信息技术背景、服务数字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③产学研研发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设,利用现有多企业协作的省部级科技平台,培养更具活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

三、“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的构成状况,即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的相互比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所形成的整体功能。知识结构通常包括核心知识和拓展知识,它们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核心教育和拓展教育。由于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所接受的核心教育内容不一致,各高校差别非常大。比如医学院校往往强调医科内容,学生最初接触的知识往往是纯医学内容,在进行后续的拓展教育时,由于工科基础太薄弱,学生感觉非常吃力。而在工科院校,核心教育内容重视工科,按理说进行拓展教育比较轻松,但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干什么的?”“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区别在哪里?”“重庆邮电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些什么?”这些疑惑让学生的拓展教育受到制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教育课程群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基本知识;(2)工程专业核心课程;(3)生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4)人文与社会科学;(5)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二)突出信息特色,探索教育创新如何服务地方经济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需要宽厚的信息背景,要利用运用大量的通信、计算机领域和仪器仪表知识。重庆市“10+2”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信息(数字医疗等)、生物(生物医学工程等)等高技术产业,构建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生物医疗、信息、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部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因此,本研究将立足信息学科基础,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医学电子仪器为学科特色,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具有能将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医学电子仪器的设计制造、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在其他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工作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三)构建、探索运行具有可推广性的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

研究生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体现在解决问题、理论分析、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研究实践平台是研究生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教育工作者担负了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开拓学生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科研素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医学工程型人才的教育工作中,生物医学工程的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该广开思路,不仅重视研究理论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要积极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创造环境和氛围。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目前研究生水平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是课程考核;第二是;第三是论文答辩。这三大模块基本上确定了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处理课题能力和总结能力。但是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种交叉学科,其评价方法应该体现学科特色,需要更加细致化、过程化和量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评价指标体系的选用。既有学科特点,又有产学研创新,交叉学科,信息特色。比如:课程学习体系,必然要包含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健康康复要求等多方面、多模块的知识体系,包括课堂学习、文献查阅、情报检索、归纳总结等能力,知识产权申报与总结;产学研平台实习和解决企业需求能力评价;发表科技作品,不但包括科研论文,还应该强调文献综述发表,专利申报,软件著作权发表等事项。(2)指标体系权重设计和评价算法。通过充分调研、征求导师、同行、学生意见和建议设计各参数权重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和体系指标权重设计相应的评价算法,通过量化和定性评语方式确定研究生创新能力。(3)评价效果研究。通过评价体系的研究,跟踪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同时进行评价方法效果复核。

(五)探索研究生研究、学习生涯规划

研究生生活时间短,而学习、研究任务重。研究旨在实现一种明确的、有序的研究生研究学习生涯规划,解决如何尽快适应交叉学科学习研究、如何规划研究生涯问题。通过研究生涯路线图的形式研究在不同学习阶段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所需从事的工作、参与的课题、掌握的技能、乃至发表的作品。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基础入学研究生的研究生涯路线图,获得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研究过程管理。探索学习、研究过程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管理的有机联系,通过共性问题,提炼出不同类型入学研究生将要践行、实现的研究路线图。在研究中还将全面研究国际、国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的优势体系、培养方案,进一步提炼出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新战略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群,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全面实施与整体提升。

四、结束语

实现独具特色的新型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实现扎实的信息技术背景、服务数字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建设产学研研发平台和研究生培养平台,利用现有多企业协作的省部级科技平台,培养更具活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必须探索本学科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改革模式,在可能情况下与我国“卓越计划”进行有效接轨,探索在数字医疗人才培养领域开展应用型、工程型、创新性卓越工程师的可行性[4]。显而易见,只有注重过程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有内在的驱动力,才能保证“三位一体化”创新型数字医疗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张阳德,,任力锋.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04,12(3):106-107.

[2]陈武凡,谭小丹,周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教育的系统规划[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78-79.

[3]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重庆日报,2011-01-24(001).

医疗体育研究篇6

[关键词]音乐治疗 发展 现状

一、音乐治疗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音乐治疗思想及临床应用从全球范围来说古已有之,现代音乐学科起源于美国。“1950年美国成立音乐疗法协会(NAMT),标志着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式诞生。”(王旭东《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学概述》,载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958年英国也建立了音乐治疗协会。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则成立于1974年。据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统计,目前已有45个国家开展音乐治疗,有27个国家的150所大学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其中,美国有八十多所大学开设音乐治疗专业,拥有6000多名注册音乐治疗师。

1980年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音乐治疗教授刘邦瑞先生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来中国讲学,此次讲座开启了我国进入音乐治疗领域的大门。1981年,医院应用了以音乐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音乐电疗,随后又与传统针灸相结合,使我国的音乐治疗从一开始便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色。中国音乐学院在1984年成立了音乐治疗课题组,并进行了第一个课题“音乐胎教”的研究。198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开展的心理音乐治疗,为适应国内患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大量采用了中国乐曲。后来又与长沙医疗器械厂共同研制了心理音乐治疗机,并在全国推广。1985年,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成立,开始出版、发行音乐治疗方面的音像制品。1986年,北京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与音乐专业人员合作,先后开展了老年忧郁症的主动治疗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操作性音乐治疗。

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倡导在音乐学系招收音乐治疗方向的专科学生,此后中国音乐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专业,1989年正式招收专科生。同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立,有25个省市的100多个会员单位。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音乐治疗学科的正式建立。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 1998年,中央音乐学院设置音乐治疗学硕士培养方向,次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招收本科。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8所高校设置音乐治疗专业或方向,总办学规模在400人以上。此外,福州中医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学院等近20所高校开设了音乐治疗的必修或选修课。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学会成立以来,共召开了8届学术会议,开办了6期中美音乐治疗培训班,还编辑、出版多种音乐治疗丛书,成为传播音乐治疗学科信息的窗口。学会现有来自全国28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会员647人。全国现有200多家单位(主要为综合性医院、社区医院、精神病院、心理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疗养院、康复中心、儿童特殊教育中心等)开展音乐治疗。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近 300 家医疗单位开展了音乐治疗,初步形成了音乐家、心理学家、医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音乐治疗队伍,有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专门的教育机构、专业的音像出版社和设备研制中心,可以说一个覆盖全国的音乐治疗网络已初步形成”。 (钟志廷《中国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展望》,载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2005年第4期)

同时,中国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也十分广泛和普及。北京、上海、广州、南昌、天津、成都、哈尔滨、武汉、福州等各大城市都有从事音乐治疗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其中张鸿懿研究员、留美归国的高天、首都师范大学的音乐心理学教授周世斌等音乐治疗学专家,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提出关于音乐治疗的学术思想,使得中国音乐治疗专业发展逐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世态。

二、音乐治疗在我国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国在医疗机构、文化教育、康体休闲、音乐理疗、心理诊所、儿童成长、职业减压、运动医学、康复护理、地震灾区等多领域开始应用音乐疗法,取得不错的成绩。

查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统计结果显示,“与音乐治疗相关的文章有6667 篇,我国对音乐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范巧珍《音乐治疗及其现状研究》,载于《艺术探索》2011年第1期)从这些专业论文看,音乐治疗的适应症包括:1、精神科疾病及精神障碍。精神病医院是我国音乐治疗应用最多、疗效最好、接受度最高的医学部门,因此,音乐治疗精神病的研究也最多,此类研究论文超过50%。2、内科的心脑血管疾病。3、神经系统疾病和障碍。多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的治疗。4、各类疼痛。音乐治疗的镇痛作用是全世界公认的,尤其是中国的音乐电疗法,效果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较早使用音乐疗法镇痛的科目是无痛拔牙和无痛分娩。5、中老年保健。实践证明,音乐在中年人食欲不振、肥胖,及老年健忘、神经衰弱、中风后遗症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6、妇产科。音乐可以消除人工流产和生育时外界因素对心理造成的紧张,提高应激能力。7、胎教。我国运用音乐进行胎教比较早,成果颇大。如刘莉对 65 名 1.5~2 岁幼儿用儿心量表进行发育商测查,从胎教音乐刺激方面进行分析(胎教音乐选择卫生部优生优育协会推荐的《爱心胎教音乐全集》磁带孕妇篇),发现胎教育音乐刺激对婴幼儿发育商有促进作用(参见刘莉、张峰、刘纪平《胎教音乐刺激对婴幼儿发育商影响的研究》,载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第1期)。8、儿科。音乐治疗智障儿童的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及孤独症行为的干预有积极的作用。9、癌症和临终关怀。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减少癌症患者化疗后的恶心持续时间,降低呕吐程度,改善肿瘤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其他。近年来,音乐治疗还涉及戒毒、美容、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等领域,成果众多,暂不详述。

三、我国音乐治疗存在的问题

我国发展音乐治疗二十多年来,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也必须认识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着发展中的瓶颈及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其一,音乐治疗缺乏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音乐治疗学专业人才有音乐学院和医学院两种培养模式,授予的均为文学学士。这些人员临床上从事的多为医学治疗工作,毕业授予的却不是医学学士学位,也就无法获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从业和发展上困难重重。其次,音乐治疗学科多数为音乐教育加心理教育和几门医学课程的拼贴式教育,该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在教育过程中都没得到体现。故建立完整、统一的音乐治疗高等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发展音乐治疗学科的重中之重。

其二,基础理论水平薄弱,投入不足。

音乐治疗是由临床实践开始起步的,实践中有了疗效,自然不胫而走,广为效法。但作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只有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若理论基础薄弱,临床实践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几次学术会议科研报告,大部分是以对照比较的方式说明音乐疗法有一定的效果,而对治疗机制,也就是音乐作用于人心身的原理所涉不多。这是因为,进行这样的测试和研究都离不开新型的、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使得有些研究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从事该项工作的大部分是医护人员,他们忙于日常的临床治疗工作,又没有受过系统的有关基础学科及技能的训练,所以进行基础研究也比较困难。

其三,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紧缺。

我国目前从事音乐治疗的队伍分两大阵营:音乐界和医学界。这两大阵营的学术相容性较差,音乐界的不懂医学,医学界对音乐知之甚少。这势必削弱我国音乐治疗的学术发展,难以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平。各高校音乐治疗学科带头人奇缺,多所院校临床实践中的教学指导和多病种的案例积累基本空白。

其四,影响有限,专业人才就业途径狭窄。

总体来说,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学科队伍多为临床附带从事音乐治疗的医学工作者甚至是护理人员。这种格局,客观上导致了一些学术上的盲点。如音乐与医疗不能有机地结合,音乐只能附着于医学,医生运用时对音乐没有确切掌握,音乐家运用时又缺乏医学知识。再者,在我国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音乐治疗人才没有医师资质,不能将音乐治疗作为医学方法用于临床。据了解,已有该专业毕业生的中央音乐学院、长治医学院(专科)就业现状并不理想,故建立更多的实践、实习基地尤显重要。

其五,学科缺乏科学发展规划和资料库信息建设。

开设音乐治疗学专业的学校过少,总体专业人才资源紧缺。一方面是政策法规导致的资源配置问题,使得学科发展滞后,高端的音乐治疗研究和教育人才十分缺乏。再者,音乐治疗学的学科级别不高,主管部门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还没有明确。同时,音乐治疗学的专业图书资料中心和病案库的建设还没有进行,尤其是运用先进的数据库系统和国际互联网进行专业信息资源整合基本为零。这与当前学界缺少既懂音乐学又懂医学、心理学,还精通电脑网络的高水平复合人才有关。

医疗体育研究篇7

医德教育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一名合格的肿瘤专科医师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高超的医术之外,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及对患者心理反应的把握能力。医学院校的传统教育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走向临床之后,当面对比学校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应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必须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特点相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数时间在科室轮转,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危重患者的治疗、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所表现出来的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是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把有技术又有良好医德和责任心、品学兼优的医务人员纳入科室教学队伍中,发挥集体指导的优势,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业务素质,而且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以及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往往贯穿于诊治过程的始终。消极的心理反应或负性情绪时间过长,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因此,作为肿瘤专科医师,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应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帮助患者消除消极的心理反应,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促使患者配合医师,从而获得好的治疗效果。根据肿瘤患者特殊的情感需要,将如何关爱肿瘤患者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定期组织研究生与德高望重的医师及心理康复专业医生进行座谈,交流工作体会,提高研究生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肿瘤心理康复、人文理念及服务意识的培养,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2构建具有肿瘤专科特点的培养体系,加强管理,完善考核和监督机制

(1)充分发挥内科学、外科学教研室的作用,重视临床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训练。由于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加之社会上“学历热”愈演愈烈,接受研究生教育成为本科毕业生的重要出路。不少学生毕业后闭门读书,有的院校干脆在实习阶段就放了长假,导致这些学生被录取后临床能力很差,必须对这些学生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但专业的肿瘤病区病种较为单一,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多发病、常见病以及临床基本技能。在研究生进入肿瘤病区之前,统一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内容主要有:岗位责任、医疗规范、科研方法、医疗纠纷防范等,其中医疗规范主要包括系统体格检查、医疗文书的书写、无菌操作规范、胸穿、腹穿、无菌导尿等。因此,在肿瘤学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内科学、外科学教研室的作用,共同协作完成培养过程,保证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

(2)建立科学合理的肿瘤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保证研究生临床能力培训的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努力探索肿瘤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严格执行规范化培养方案,坚定培养技术过硬且具有肿瘤专业意识的肿瘤专科医师的培养方向。肿瘤专科下设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3个科室,虽然3个研究方向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不同,但培养方案却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必须经过外科、内科的基础培训,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后再进入相应肿瘤专科进行培训。另外,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多学科协作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也是今后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因此,肿瘤学专业3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都要注重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1]。在临床培养环节中,有关科室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做好入科和出科记录,并对研究生的科室轮转情况和临床能力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成立二级学科临床技能考核委员会,制订详细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将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结果作为研究生能否毕业和指导教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充分发挥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作用,如定期病案质量检查、三级查房等,对研究生的病历书写质量等进行检查。另外,根据肿瘤专科的特点,在基本的轮转完成之后安排病种考核,由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和放射治疗科联合组成考核组,主要考核研究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3)以教研室为主体,加强临床技能培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一般的医学院校临床教研室主要为本科教学而设,由教学干事负责临床教学的组织和安排,各级人员均有明确的职责,教学工作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有评估反馈、有奖惩,形成了规范的管理流程。研究生教学不同于本科生教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导师,课题差异很大,但临床能力训练却是相似的,对同一专业的研究生有着共同的要求。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就必须把研究生教学纳入临床教研室职责范畴,发挥教学干事的能动性,制订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实施措施,统一安排轮转计划,进行过程管理,最后统一考核。要使教研室主任和临床医师把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在轮转中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临床能力[2]。另外,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制,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研究生导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无论在临床医疗、学术研究还是在做人方面都要起到示范作用。

3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一种是一谈到高层次人才所应具有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就认为那是科研学术型研究生所必备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只要会看病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落后于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错误观念。临床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必须不断发展,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依靠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3],在对这些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恰恰强调了其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另一种是看到了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时常将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隔离,要么是因强化临床技能而忽略了科研能力的提高,要么是过于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临床技能的提高,两种结果均导致临床研究生毕业后不能圆满完成临床医疗科研工作。在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要重视选题、开题、课题开展、论文撰写和答辩等各个环节,如选题要紧扣临床应用,在开题报告工作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撰写开题报告掌握前瞻性或回顾性临床科研标书的书写要领。在课题开展过程中,要撰写阶段小结,并定期向导师和科室汇报,导师要严格把关,切实发挥指导作用。

医疗体育研究篇8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医疗保险;制约因素;研究分析

一、参加体育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1)学生的家庭状况

当前医疗保险虽然带有社会保障性质,但是也是需要学生负担部分保险费用的,也因此成为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保险率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本文就体育大学生的日常经济来源、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平均年收入和月消费情况等多角度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为父母,其比例高达86.28%,而只有13.71%的大学生是靠自己的劳动、学习所得,或是亲朋好友的接济,调查结果如表1。

在调查范围内的体育大学生中2015年家庭人均年收入为3-6万为一般家庭,所占比例为38.62%,而还有21.02%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小于1-2万的,家庭经济状态比较困难;同时就体育大学生的生活费而言,18.23%的学生每月为300-500元,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也有生活费不足300元的,处于较低水平,如表6。

根据表2可知,城镇和农村体育大学生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生月平均生活费的差异性比较,两种差异比对,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其中来自于城镇的体育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月均生活费均高于农村。

综合上述分析,体育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了其参加体育保险率,且城乡存在差异性,作为在校学习的特殊群体,其没有绝对的经济独立性,需要依赖于父母的经济支撑,而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借助与奖学金、勤工俭学、亲朋支持等勉强度日,但没有能力支付医疗保险费用。因而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保险率的重要因素,由此,在完善医保制度时,应该尽力降低保费,尤其是针对农村和城镇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

(2)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

主要针对学生的健康评定、健康锻炼、健康保健、体检状况、生活习惯等五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表3:

由表7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自认为健康状况尚可,且相对而言,女生健康状况较差;健康运动锻炼和健康保健中多数学生属于有时或是偶尔锻炼活保健;而就体检状况而言,学生除了常规学校体检外,进行自我体检状况不是很理想;生活习惯,有32%的学生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是生活习惯毫无规律可言,其健康状态令人担忧。

由上述分析可知,体育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是影响参加体育保险率的重要因素,这关系其对医保的需求度和态度。学生健康状况较差、保健意识和体育锻炼欠缺,不能进行定期体检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造成一定的健康隐患,在今后的医保推动工作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健康观、增强保健、锻炼和体检意识,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3)大学生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

针对医疗服务项目的需求度和重要性调研,结果显示:定期体检>门诊和住院服务>保健预防>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针对大学生两周患病率和一年住院率的调研结果显示:前者百分比为23.85%,后者为8.15%,均比2014年国家卫生服务部门所公布的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19.55%,一年住院率8.01%略高,针对就医行为的调研结果显示:59.23%的学生都会及时就医,40.77%的学生则会选择OTC或是自我康复,其中不就诊的原因多样,以所占比例可分为:自认病情,就医程序复杂、没有时间、经济困难、交通不便。

针对医疗费用和负担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度的医疗费用最高额为6万,自费部分占60%,其中学生对此医疗负担的态度依“较重、重、中、轻、无”顺序所占比例为:7.23%,10.67%,28.89%,27.16%,26.05%。并且农村城镇的负担差异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农村大学生的医疗负担相对较重。

针对大学生常见病就诊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顺序为:校医院为52.99%,区/县医院17.28%,社区/乡镇医院14.21%,省市级医院9.23%;OTC6.29%,同时对不同医疗服务机构的满意度调研结果如表4。

综合上述体育大学生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医疗保险存在就诊、住院、体检、保健预防的多重需求,但对就医最常选择的校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满意程度却不高。针对学生的医疗消费调研情况,大约46.21%的体育大学生年度医疗支出尚不足100元,小于常规医疗保费100的标准,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参加体育保险率,而且就目前的医疗负担情况分析来看,多数学生感觉存在经济负担,呼吁国家给予更多的医疗补贴。

二、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8所2100名不同性别、年级、学历学生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当前体育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实证调研结果表明:(1)体育大学生的参加体育保险率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医保改革,拓宽医保在体育大学生中的覆盖率。(2)体育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态、健康状况、健康行为、医疗保险的需求度和利用状况等对参加体育保险率都具有显著影响。

针对上述调研结果,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在资金供给、监管责任、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疗补贴、强制医保、扩大医保覆盖范围、简化医保程序等方面的改革,以此推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二提升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尤其是学生首选就医场所校医院的改革,明确其目标定位、完善其功能、加强监管等,从而增强学生对医保的认同感;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改善其医疗消费观念,增强学生参加体育保险意识,以提升医疗保险制度的渗透力;四构建完善、科学、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强制性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支撑,为商业保险为补充,同时推进大病救助制度的发展,以此将大学生全部纳入整个医疗体系之中。(作者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吉能.民办高校学生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3.

[2] 陈君程,袁萍,张迎,郭雪花,何建秀,包西平,艾莉.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03):472-474.

上一篇:矿产生产研究范文 下一篇:细胞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