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29 17:25:36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1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34-0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是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三个专业学科基础核心课程。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开展教学的必要技术设施。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经过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及省级共享课程建设,创设了多种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活动,但仍存在教学资源有限,案例细化不够,网络教学平台的访问量低等情况。为此,本文将以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工程教育为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原则,探讨新形式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在教学资源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面的应用。

借鉴于CDIO工程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整理并开发与课堂教育相配套、兼实用性、多样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资源,同时改进现有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网站及精品课程网站,已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使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活”起来,让网络教学资源和平台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改革,以期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巨大的潜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实用专业素质,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以期能对相关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吸引力。《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领域,扩宽学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然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是课堂上使用的教案、教材、参考资料、课程作业和以实习指导为主的资料库,资源形式较为单一,没有从整体上对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新型教育模式的全面推广,《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在课堂教育教学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比如在教学中加入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以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等,由此产生了相应的教学资源与新的教改明显不匹配的矛盾。目前已有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也主要是包括课件PPT格式、文本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等几种形式,并未考虑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专业特点提供方向相关、丰富实用的教学材料,缺乏对教学资源本身实用性的考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课堂教育有限时间内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2.网络教学平台交互性差,体验感有待加强。笔者切实考察所在院系已开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发现现有课程网站学习活动主要是“单向”的活动,即教师布置作业、任务、提供教案、课件、资料供学生下载学习,学生通过网站查看课程通知、课程大纲、提交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教师除了批改作业、批改实验报告外,很少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网络教学平台仅体现了其作为网络存储空间提供课程教学资源的“静态”网站作用,而未能充分发挥其网络教学和师生平等交流的“动态”互动平台作用。另外,由于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分类设置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体验感不强,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一般只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很少主动去了解并使用平台上的其他功能,未能真正体现出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导和互动作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教学平台从建设以来的访问累计量仅为1.6万人次。

3.教学理念在设计上与教学资源及网络教学平台不相匹配。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师来安排和组织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单向、被动。虽然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学习中加入了案例实践教学,增加了课堂互动性,但在课程整体设计上缺乏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未能真正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的设计上缺乏细化,对学生课外学习的引导明显不足,导致其学习形式层次单一;课程教学方法缺乏兴趣引导,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致学生不能很好地使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自主学习。

二、建设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多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资源

针对笔者所在院系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组将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方法为理念,细化课程知识体系中每一部分的培养目标,通过具体项目来引导,以孕育、设计、实施、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及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能手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首要目标就是要构建多源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将各种教学资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尽量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以满足学生需求。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上,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对课程网站的栏目划分和资源存储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以方便学生检索、查询和学习。对课程网站中教学资源、教学材料和个人资源等部分进行细化,不仅仅按教学章节提供相关学习资料,而且增加以不同的专题内容为主、以不同层次和应用方向的工程项目为导向的知识模块,多层次、多角度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

在继承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新型教学资源,细化课程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难点和重点,如空间数据抽象、空间数据模型、栅格数据叠加分析等知识点。采用微课方式,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在教学资源网站上开设“学生园区”,将他们制作的优秀课件、动画、视频、实践项目、3S竞赛项目等,分类整理为教学资源,以增加教学资源的活力。

此外,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除了要以工程项目为导向,还应注重课程特色、专业特色、资源特色,通过不同的学习专题方式构建特色教学资源,把基本原理与具体特色应用结合起来。同时,还应注重对教师课程网站资源建设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课程组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交流,构建出丰富且适用性强的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交互性好、体验感强的网络教学平台

针对目前学生在课程网站上仅进行被动学习的现象,探索对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改革,通过多样化和多角度的学习方式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网站学习活动主要是“单向”的活动,除了课堂互动,教师很少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针对这一现象,可通过增加网络平台交互环节,鼓励学生结合实际,恰当地表达自己对GIS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回复和平等交流。可以通过授课老师的引导、激励等方式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根据专题学习情况、学习笔记、学习提的问题、回帖数量、质量等进行评分,计入课程平时成绩;增加交互性学习专题、作业等,利用向导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必须通过回答问题才能进入下一步学习等方式,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师生及时交互功能较弱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其他即时通讯软件,如QQ、MSN等方式,建立课程学习群或讨论组,搭建师生之间及时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并在各种交流对话中,通过资源网址链接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

此外,还可在课程网站平台开设“课程讨论”和“问题答疑”专区,根据目前GIS技术热点、GIS应用热点、课堂讲授中的难点,或是师生自己关注的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等发表新话题,让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话题讨论、交流,达到深刻理解问题的目的,同时也培养自由、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互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灵活地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其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热情。通过开辟“课程问卷”专区和对网络平台的各种统计,及时评价课程网站的使用效果,分析不足,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或建议,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不断完善课程网站平台。

通过对笔者所在院系《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改进,每学期访问达到2.6万人次,提升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吸引力。

四、设计与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相匹配的教学理念

由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师来安排和组织学习,向以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转变,借鉴CDIO工程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一体化设计,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为教学方法,向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学习方式,引导其利用多源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的兴趣学习。

课程学习开始,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的要求、目标和考核标准,对于具体的知识点,以具体应用实例作为引导,剖析其实现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课程学习布置具体实际项目,如地质灾害评估及预警、农业气候区划等具体应用课题,让学生明确项目最终目的,在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后,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的相关部分;划分课程项目小组的时间项目任务并提交报告,以增强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针对学生水平的差异和兴趣方向的不同,对课程作业、任务以及课程项目设计划分不同的层次,提供多元且灵活的学习方式,如划分基础性作业、增强性作业、应用性作业和开发性作业等不同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要求选择完成,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让整个教学模式都以项目设计为核心,对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一个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从而制定出符合专业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五、结论

传统的教育资源和缺乏互动的教育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要求。本文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为基础,从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出发,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管理和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的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建议,期望能在相关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借鉴作用。具体的改革实施建议有待在后续的实际应用研究中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孝国,朱捷,宋作忠,赵淑莹.CDIO教育模式在高等数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中的应用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02):7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2

关键词:数字吴江 城市 信息化 信息技术GIS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 A

1.吴江区概况

吴江区位于太湖之滨和江苏省最南端,地处北纬30°45′36″~31°13′41″、东经120°21′4″~120°53′59″。作为苏州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全区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不包括太湖水域面积),境内苏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230省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318国道、太浦河、沪苏浙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把吴江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联成一体。吴江历史悠久,后梁开平三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吴江撤县设市,设有18个镇,5个乡。至2007年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松陵、盛泽、同里、震泽、平望、黎里、桃源、横扇、七都9个镇。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成为苏州市辖区之一。

2.吴江区信息化现状

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基础地理空间库建设。作为电子政务四大基础信息库之一的吴江区地理空间信息库,是“数字吴江”的基础,它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数据资源,也是城市其它管理部门的基础资源,是空间信息为社会服务的基础。在减少城市基础地理数据采集、处理的重复投资的同时,提升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在“一张底图”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在线共享。通过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转,必将为各专业应用系统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平台,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的信息化进程。

吴江区的信息化工作处于苏州市信息化工作的前列。吴江区政务专网连接了吴江区各级政府部门,并与区级政府部门实现联接。全区各政府部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都有所建树。其中,规划局、城管局的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规划局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已初步建立,处于应用和深化阶段;城管局的数字城管系统也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它们都对及时的、动态的吴江区地形图、影像图、电子地图、地名图有明确的应用需求;这两个系统采用的都是AcrGIS平台。

3.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应用需求

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分为三大类: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公众空间信息服务和基础测绘信息服务。

3.1政务空间信息服务

政务空间信息服务是指面向政府各委办局所提供的空间数据服务。该类服务的数据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区划、地名、道路、水系、植被等基础数据;各政务专题数据,如医疗、教育、民政、公安、应急指挥中心等业务部门所需要的规划成果专题数据、医疗专题数据、教育专题数据等公共专题图层。政务电子地图一般没有经过加密和偏移,且图层分类明确、地图符号简单易懂,能直接给其他委办局使用。

3.2公众空间信息服务

公众空间信息服务是指面向企业、公众所提供的空间数据服务。该类服务的数据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区划、地名、道路、水系、植被等基础数据,以及公众所关心的专题图(如旅游、餐饮、购物、导航等)。公众空间信息服务的功能应该包括空间数据查询、专题数据查询、公交换乘查询、道路交通导航、用户在线标注等。

3.3基础测绘信息服务

基础测绘信息服务可以说是政务空间信息服务的子集,但由于该项服务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城市基础空间信息的采集、建库和更新,并为各委办局提供政务空间信息服务,为公众提供公众空间信息服务。它是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

4.建设“数字吴江”的目标和任务

“数字城市”是一个由多种高新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城市,再现城市的各种资源分布状态;更主要的是:“数字城市”能促使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综合,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功能重叠,进而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整体战略。

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吴江”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建设目标是综合应用“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工作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深入开发和应用城市信息资源,建设具有吴江区特色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为政府、企业、社区、工作服务,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它的具体任务包括六方面,分别是: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及相应政策制度建设、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方案建设、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设、典型共享应用建设、硬件网络环境建设。

5.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数据量大。根据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工作需求,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规范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先进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标准和开放性原则、扩展性原则、易维护性原则。总体方案的设计依据主要来自于政策、标准和需求三个方面。结合吴江区各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需求,参照国家电子政务一系列规范和总体框架,形成“数字吴江”建设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功能架构图

“数字吴江”建设的总体框架由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网络及安全设施、信息资源、基础平台、业务应用和服务六大部分组成。

6.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

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是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它面向基础地理4D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线划地图DLG)及各专业图形数据的管理及系统维护人员,实现对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管理、查询、空间分析和输出等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与应用子系统功能结构图

7.数据库设计与建设

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数据库内容将包括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地名数据库、综合地下管网数据库、电子地图数据库、空间数据元数据等六部分。建议参考苏州市的建设模式,将来可实现吴江区的系统、地理数据与全市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统一、系统接口一致,顺利实现全市地理信息和政务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在建设时一般选取最新的基础数据资料,建成后应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

目前我们日常审批工作中,主要是利用AutoCAD软件来完成地下管线数据与地形图的叠加,对道路周边开发地块提供管线信息,用于雨水、污水管线接入口的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管线数据与地形图叠加

8.运行环境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一般都要存储大量的地图数据,地图选取和处理时,又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变换,因此系统对计算机CPU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图形处理等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根据GIS系统中的数据量大,图形图像处理多,要求有高速CPU处理能力等特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在软硬件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在技术上具有相当的先进,不易过早被淘汰;软硬件之间的相互兼容;软件汉化水平高,符合我们的日常操作习惯;性能可靠稳定,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厂家技术支持力量强,更新维护有保障。如图4。

图4政府机房网络结构示意图

9.总体实施进度计划

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因此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按照“统一规划,先急后缓;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的指导原则,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14年,建立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核心部分。第二阶段,2015-2016年,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补充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地名与地址数据库、电子地图等扩展空间数据,进一步充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政府部门开展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共享的示范应用,搭建起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的核心框架。在第一、第二阶段完成后,进一步以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基础,以“数字吴江”发展的长远规划为目标,开展面向吴江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数字化城市建设;通过加强基础地理信息在地名、国土资源、综合管网、交通、环境监测、市政设施及市容管理、绿化、水务、燃气、热力、灾害应急等专业部门的共享应用,扩大基础地理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服务范围,进而实现城市动态监测、管理、公众信息、自动辅助决策、宏观调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步进行。

10.结语

“数字吴江”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通过“数字吴江”的规划建设,建立适合吴江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实践的数字化体系,将大力推进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跨部门综合应用,全面提升政府、企业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服务水平,大力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数字吴江”建设工程完成后,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现有的测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合理选择和正确评估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投资软环境。数字城市的特点决定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将产生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以基础数据为例,吴江区需要投资完成全区1:10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1:2000数字高程模型。如果各单位都各自建设这些基础数据,那么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等众多方面都要投入,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数据库建成后,各单位之间还会出现数据信息的封闭,造成“信息孤岛”。而由区政府一次投资建设,建立地理信息共享交换体系,使各委办局的数据应用更方便、快捷,维护更为简单、高效,从而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吴江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后,通过向社会企业及公众适当提供部分有偿服务,形成一定的现金流,收回部分建设投资,这也将产生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蒋超君(1979-)男,江苏省宜兴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市政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马驰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8

2.潘正风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

3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

4.王泽民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5.宁津生等.测绘学概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4.10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理论;共建共享模式

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遵循这一目标,努力丰富馆藏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就成为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各档案馆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然而,各档案馆以一己之力,始终无法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有限性与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档案馆事业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群体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个体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严重漏藏。基于此种形势,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开始树立,然而,在传统条件下,档案信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档案信息内容与档案文献载体不可分割,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档案信息的共享问题实际转化为物质载体的共享问题,档案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一件档案(指载体形态)不能同时满足两个以上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另外,还存在档案信息传输等诸多障碍,因此,各档案馆只能立足个馆、围绕自身的利用者群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所谓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很难得到有效实施。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使档案信息摆脱了载体的约束,档案信息能够实现跨时空的存取,真正做到一方建设、多方利用,档案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以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不但提供了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全新发展环境,而且,提出了重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一些档案界同仁对此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本文仅就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及共建共享模式问题谈几点个人思考。

1 思考之一: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有何异同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档案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具体包括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宏观建设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间根据需要而进行全局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布局和协调发展工作;微观建设是指各个档案馆对档案信息的收集、组织、管理、贮存等工作。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网络环境下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各档案馆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共同揭示、建设、开发和利用档案馆信息资源,追求对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全部活动,具体也包括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不同的是,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微观建设即馆藏建设可以独立于宏观建设而存在,而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微观建设如果脱离宏观建设就失去了共建的意义;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宏观建设,而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宏观建设的指导下开展微观建设。可以认为,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微观建设决定宏观建设,而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宏观建设决定微观建设。因此,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建设范围和服务范围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的效果。(如下面的图1、图2、图3、图4所示)。

1.1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建设范围方面的比较

图1和图2分别反映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所产生的不同建设效果。在图1中,由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各个档案馆所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复现象,甚至有部分档案信息资源重复现象十分严重(如图中交叠部分所示),重复建设就意味着档案信息资源覆盖范围的缩小,因而不利于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在图2中,由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在宏观建设的指导下开展微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

1.2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服务范围方面的比较

图3和图4分别反映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不同服务范围。在图3中,由于各档案馆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个体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服务范围之间存在交叉重复,使整体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服务范围小于个体档案馆信息资源服务范围之和,只有图中交叠部分所示的利用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档案馆信息资源;在图4中,由于各档案馆在合作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档案信息利用者群,因此,服务范围得到最大扩展,并且,可共享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利用者范围就等同于全体利用者。

综上所述,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是否将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放在首位,是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根本区别。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立足个馆,强调依赖个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来满足特定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不能在根本上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理念。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以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为出发点,强调以整体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来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满足社会对档案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包括潜在需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广度(覆盖范围)由整个共建系统来保障,而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专深度则由各档案馆来保障。

2 思考之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有何影响

2.1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建设原则的影响

2.1.1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实用性建设原则的影响。实用性建设原则要求根据档案馆的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建设档案馆信息资源;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则要求每个档案馆在所负责的建设范围之内来建设档案馆信息资源,不再强调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实用性而更加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中,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实用

性建设原则应该调整为完整性建设原则。

2.1.2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系统性建设原则的影响。系统性建设原则要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系统性要与档案本身的系统性、利用者自身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相一致;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虽然仍对系统性建设原则有所要求,但系统性建设原则的内涵却发生了变化,它除了要求各档案馆自身建设的系统性之外,更加强调共建共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系统性建设。

2.1.3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的影响。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要求各档案馆分别建立自己有重点有特色的专门化的资源体系,从宏观的角度形成类别齐全、类型多样的综合性资源体系。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本身就是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的体现,但应该注意的是,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所要求的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是在分工协调的基础上建设特色资源,而不是各档案馆在自主建设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寻求协调,所以,分工协调成为此项原则的主要内涵。

因此,根据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要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建设原则、分工协调建设原则和完整性建设原则。其中,系统性建设原则是共建共享系统的建设原则,分工协调建设原则是各档案馆之间的建设原则,完整性建设原则是档案馆微观建设的原则。

2.2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资源结构理论的影响

在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中,馆藏档案结构由全宗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五个方面构成;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依然要重视资源建设的结构,但对五个构成方面的要求应该发生变化。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结构理论是以全宗结构为根本,针对馆藏资源中每个全宗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进行研究;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全宗结构是由共建系统的分工协调所决定的,因其单一、覆盖面小而不再成为资源结构理论研究的重点,要求各档案馆对于所分工负责的全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领域从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四个方面都要完整收录,作为现实馆藏(或称物理馆藏)的建设目标。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馆藏应包括四个级别,即永久保存级、服务级、镜像级和链接级。其中,永久保存级的实质就是现实馆藏的建设级别,并且应该是完整级;而服务级、镜像级和链接级则反映了一个档案馆虚拟馆藏的等级结构。

2.3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档案信息资源补充理论的影响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的选择问题;另一个是档案信息的补充方式。其中,档案信息的选择决定档案信息的补充方式。

2.3.1 档案信息资源选择理论。在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价值论”和“需要论”之争,这些纷争都源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不是以完整级为目标,从而产生了“档案信息选择”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要求将完整级作为建设的等级结构,各特定类型领域的档案信息选择问题已不复存在,如果还要讨论“选择”问题的话,那选择的重点应放在档案信息类型归属的选择问题上,即档案馆不再考虑某档案信息是否“有价值”或“有需要”,而应着重考虑其是否属于本馆所分工负责的类型领域。由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要求将完整级作为建设的等级结构,所以,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品种的齐全;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支持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复本理论所要研究的“重点利用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问题得以解决,所以,传统的复本理论问题将不再过多地讨论,人们将更多关注不同档案信息的“可获得性”。

2.3.2 档案信息资源补充的方式。与档案信息资源选择理论的变化相对应,无论采取购入方式还是非购入方式,采取传统补充方式还是采取网络补充方式,原档案信息补充过程中的“选档”环节已不存在,档案信息来源的研究成为档案信息补充理论的研究重点。

2.4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资源组织的影响

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传统的关于物理资源的组织问题,如档案布局、档案排架、档案收藏等仍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档案信息保护研究随着档案载体形态的丰富而变得更加重要,但“完整级”和“永久保存”的要求使关于档案剔除研究不再有太多的价值。此时,关于虚拟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的研究,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变得尤为突出,这一研究,主要涉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和档案信息资源的揭示与整合问题。

2.5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的影响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两个方面,数量评价主要针对资源保障率、利用者满意率、资源对各领域档案的覆盖率;质量评价主要针对资源的信息容量、资源结构、资源的利用情况。这些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实用性原则,立足各档案馆自身的建设情况所采用的。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所进行的资源建设评价,应该依据系统性原则,立足整个共建共享系统选择评价指标,既要考察各档案馆自身的资源建设情况,包括所分工负责学科领域的资源完备情况和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满足情况,又要考察档案馆之间的分工协调情况,包括共建共享机制和虚拟资源的获取方式。由于强调整个共建共享系统的资源保障率,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就不再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同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相比,在建设原则、资源结构、资源补充、资源组织和资源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二者共同的建设目标——提高档案信息资源保障率,使得这些变化始终没能改变资源建设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

“批判地继承”也许是对这些变化的最后诠释。

3 思考之三:目前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是什么

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分类,按层次分,有中央型、地区型、省市型三个层次;按载体分,有纸质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按结构分,有链式网络结构模式(第一级是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二级为省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三级是地市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四级是县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根状结构模式(把国家档案馆作为全国档案馆事业的中心点,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馆作为国家档案馆的分馆,将各地市县馆和其他档案馆作为省一级馆的分馆,这样组织起来,全国的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结构像树根一样)、纵向结构模式(指按系统建立的共享模式)和横向结构模式(指同

一地区跨系统共建的共享网络等)。然而,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能仅仅列举一些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模式,实现最佳模式。笔者认为,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适应性原则。此原则含两项内容:即适应国情原则和适应时展原则。(1)适应国情原则。我国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必须符合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此其一。其二,还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若脱离此国情,资金不能到位,其“模式”也难以实现。(2)适应时展原则。2l世纪是网络化时代,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寻找出适合网络化时代的最佳模式至关重要。

二是最大节约原则。此原则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说其模式应实现经费最省化,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少花钱多办事;其二,是说其模式要便于利用者获取,节约利用者的时间和经费。

三是适度超前原则。由于既定的模式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又不能完全囿于现实,所以,选择和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适度超前;否则,将影响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还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充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是渐进发展原则。所谓“渐进发展”,在此是指选择最佳模式时,必须考虑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而不能一次完成。所以,就我国目前之国情,必须选择那种过渡型最佳模式,而不是理想的一次性完成模式。因为,那种一次性完成模式既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不符合我国国情。

五是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到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地区间自动化、网络化程度的不平衡性以及档案馆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在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时,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多种模式并举,使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和朝气。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认为,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当是:以国办为主、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过渡型模式。这里的“多元化”是指在不同地区(如东、西部地区)、不同系统采取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具体讲,西部地区应采用初级模式,先打好自动化、网络化基础,在各系统建立档案馆信息资源协作网,再建横向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最后,与发达的东部地区联网。东部地区:第一步,应分别在系统内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第二步,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现地区性跨系统共建共享;第三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联成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地区间共建共享。当然,在东、西部地区实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之前,应首先建立主导型的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由中央档案馆牵头,与一些特大型档案馆联合共建),指导、协调各系统及地区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这样,全国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就会健康顺利地发展。上述模式可以简述为:以国家投资为主,以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东、西部地区分别分步实施,先系统内共建,后地区性共建,实现集中与分散管理的过渡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待这一过渡型模式实现后,再建立全国性跨系统跨地区的真正的无边界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实现全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方宝花.关于浙江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赵红新.浅谈档案信息资源共享[j].陕西档案,2008(4).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4

【关键词】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4-0029-03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为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部启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6〕3号)的要求,依托国家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北京市教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整体规划、开发建设和统筹协调工作,推动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部署与启用工作。

北京市原有教师管理系统应用现状及不足

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数据库类型的应用系统,如果只是为采集教师基础信息这种单一性质的功能而进行单独建设,的确属于重复建设。无论是教育部启动的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北京市原有的教职工基础信息平台,甚至各区、各校建立的各级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都能很好地满足信息采集的功能应用。原有教师管理系统作为数据来源,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数据标准不一致。原有教师管理系统建设年代较早,且作为系统设计依据的各地教师管理政策不一而足,而数据应用标准也与教育部启动的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不一致。

二是数据难以开放共享。原有教师管理系统的数据开放共享方式大多数为数据导出或系统对接,此种方式对于系统之间的数据开放共享有着不小的影响,一旦需要开放共享的系统过多,所造成的软硬件资源浪费及随之而来的技术难题往往超出预期。

三是数据分析统能力不足。大数据为现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改变,原有的系统存在严重的数据孤岛问题,尽管很多系统都具备统计分析功能,可是数据量过少、分析维度过于单一,造成了统计分析功能的薄弱。

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具体目标包括三项:一是采集北京市各级各类教师基础信息,实现联网运行,为每一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确保教师“一人一号”;二是推动教师信息动态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三是推进教师系统应用,实现基础信息管理、业务管理与教师工作的深度融合。为解决原有系统以上三个问题,同时达到系统建设的三个目标,以统筹集约、实用优先、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以原北京市教职工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依托全国教师管理系统,重新建设北京市教师管理系统。

1. 统筹规划建设

(1)借鉴全国教师管理系统数据标准,统一规划,定制北京市的教师核心信息指标。

(2)设计了整合资源、集成多套系统在内(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的“北京市教师管理服务平台”登录门户,采取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完成数据开放共享的方式,将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教师数据作为其他应用系统的唯一基础数据来源,避免重复信息采集,同时将应用系统中的培训、课程、教学等数据通过数据交换中心返回到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为教师及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3)目前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采集了包括中小学、幼儿园、中职、高职、本科、特殊教育在内的六大类学校的所有在职教职工信息,不仅与教师应用系统实现了开放共享,还与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初中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等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开放共享,进一步打通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边界,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2. 统一身份认证

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与原有的教师管理系统不同的是,将采取“统一身份认证”的方式,即教师登录一次可以访问多个应用系统。真正实现“一人一号”,避免虚拟身份分散管理的风险,实现教育用户身份服务的完整记录,减少内部管理的负担,提高了各级各类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的工作效率。

统一身份认证的方式意味着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不再像以前那样,仅是人事管理部门的专属系统,教师个人也可以登录系统进行个人信息的填报、维护及查询。比如,基本待遇信息、年度考核信息、岗位聘任信息,这些原来只在人事管理部门才能查到的信息,教师个人登录系统后也可以查到,而工作经历、资格证书、教育教学信息更是由教师个人来进行维护。当信息审核完成之后,系统还支持导出打印教师个人的履历表。

3. 数据开放共享

教师在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完成的基础信息,将会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同步到其他相关应用系统。比如,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中,教师可以直接登录进行授课、选课,无需任何基础信息的重复填写,包括平台的授课角色认定都将从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骨干教师类型字段中同步获取,避免了教师再次获取身份、获取权限等重复操作。

不仅如此,目前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与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学籍管理云平台、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等多个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后续还将有更多的应用系统加入到开放共享队列中,这将使得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得到足够的数据支撑。今后,教师可以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查询到历年的培训信息、学生评价、教学教研信息;也可针对个人参加的继续教育情况,给出目前所有继教培训中时间、地点、学科、偏向等适合参加的课程信息等;还会接收到系统分析历年数据而推荐的学科发展计划、开放型实践活动名师课堂、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个性定制建议等等。学校及各级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功能设置班额、职称等多个维度,明晰现有教职工是否满足教学任务、是否需要人才引进、岗位配置是否合理等问题,多方面、多角度的数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析决策支持。

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目前,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采集工作正在进行中,中小学、幼儿园、中职、高职、本科、特殊教育等六类学校的在职教师在系统中录入信息并提交学校、区、市进行审核。目前共录入教师人数约24万人,市、区审核工作已全部完成。每位教师需要填写的信息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分成不同的子项信息表,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所需填写的表格也有所不同,中小学教师填写的最多,共计18张子项信息表,包括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获奖记录等70余项信息,其余5类学校教师所需填写的信息项较少。

信息采集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反映出许多信息化工作方式和思维的差异。

首先,很多学校、区管理人员认为教师管理工作要以相应人事管理部门为主,信息采集工作应由管理人员来做。比如,采取批量导入信息进行填报;再如,有学校实行密薪制,不想让教师看到详细的基本待遇信息等;再如,教师平日的教学工作已经很多,不适宜再将信息采集和维护布置给教师个人。管理思维的不同对信息采集工作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这里笔者以信息系统中的两个数据为例来进行分析。根据系统填报数据显示,以学校审核通过第一条信息的时间为起始点,5个工作日后,学校审核通过人数占学校录入教师人数比例最高的为78%,平均63%;10个工作日后,平均比例达到87%。在教师填报过程中,以教师第一次点击子项信息表按钮的时间为起始点,以最后点击上报所有信息按钮并上报信息成功的时间为截止点,最短时间为8分钟,从较短时间填报完成的信息记录中抽取了部分进行审核,发现虽然填写时间短,但填写的质量很高,并非敷衍了事。这两个数据示例可以看出,信息采集工作尽管复杂,但有限时间内还是可以填报完成。而去查看许多在很长时间内显示审核通过数为0的学校采集进度时会发现,大部分的原因还在于本次的采集信息项远多于已有的信息,管理部门人员也较少,平均工作量大,导致信息采集进度缓慢。

其次,有许多教师认为填报信息只是一种“形式”,每年都会填写纸质档案,那么在系统中填写信息便无必要,而且在系统中填报的信息也没有纸质档案安全。这种态度也在采集过程中得以体现,最明显的便是填写信息不认真,敷衍、拖沓,提交的信息多次审核不通过,被退回后不及时修改。比如,在教育教学信息表中有一信息项“任教学科”,该信息项将同步到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平台中,作为教师选课学科的依据。但是在填报过程中发现,在约17万中小学教师中,有将近9000人并没有选择类似“语文”“数学”等自己的教学学科,而是直接选择了“小学课程”“初中课程”这样的主类学科,从而导致这些教师在开放型实践活动中选课受到限制。于是,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对类似“小学课程”这种主类学科做了限制,不允许教师再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从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填报信息的不认真,另一方面也对系统的设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一个好的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供教师使用,更是要潜移默化地培养教师规范使用的习惯。

尽管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情况,也出现了些许问题,但总体来看,工作进展较为顺利。根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以及信息系统中数据统计分析情况,可以发现目前信息化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管理部门还是以多年来形成接地气的“纸质凭据”工作习惯为主,对于信息化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也以各自领域内业务为主体依据,信息化应用系统边界较为明显,缺少应用系统间开放共享,也较少涉及数据统计分析及大数据应用。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年青教师对于教育应用系统接受程度较高,对应用系统移动端、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等也能较快熟悉使用,而对于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使用应用系统则相对比较困难。

目前,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本身的设计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易用性不高、应用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在今后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只要坚持以统筹集约、实用优先、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一定会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得更好、更R怠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5

汽车修理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化

一、引言

当前时期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开发主要采用的方法为面向对象法。然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由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的发展程度较为低下,发展尚未成熟,目前依旧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主要的存储管理方式。因此,在汽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这就需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能够综合及全面地考虑到对象法以及关系数据模型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汽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为了能够很好地明确区分对象法与关系数据模型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对象的属性值组织到了关系数据库之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每一个无父类地类导出一个关系数据库表模型,类属性作为关系数据库表属性,类主标识属性作为关系数据库表主码。对于关系数据库表模型而言,一般可以用关系表框架加以表示。在汽车修理管理信息系统之中,主要包括车主、修理的汽车、零部件、修理技术人员、修理单、入库单等。按照上述原则,可以导出一个关系表框架。作为示例,给出汽车修理零部件类导出的零件关系表框架,如下表1所示。

2.在泛化关系之中,在继承父类的属性之外要增加特殊属性的子类导出一个关系表框架,子类所增加的属性与其父类关系表地主码可以作为关系表属性,它的父类关系表的主码主要为外码,同时也可以作为它的主码。在实际的案例之中,员工对象类派生出来的修理工子类是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的,可以导出如下表2所示的关系框架。

完全只继承父类属性的子类一般不必导出关系表框架,但在父类关系表中。要有区分不同子类对象的属性。例如,在员工关系表中有职岗属性,就可以区分业务员、采购员、库管员、修理工等子类。

3.一对多关联通过在“多”对象类关系表中增加“l”对象类关系表主码(作为外码)来表示;一对一关联可以将外码添加到任一对象类关系表中。但最好添加到产生外码。空值少的那一边。例如员工主管部门是类图中的一对一关联。相当多的员工不主管任何部门,应该把主管工号加到部门关系表上来表示“员工主管部门”关联。在案例的类图中,汽车与修理单的“检修”关联、业务员与修理单之问的“经办”关联、库管员与修理单之间的“经手出库”关联、修理工与修理单的“维修”关联,通过在修理单关系表中加上对应的“l”对象类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来表示。

三、汽车修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如上三点原则的阐述可知,汽车修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是基于这些原则而存在的,只有很好地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够很好地对汽车修理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设计,最终实现汽车修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之中,使得汽车修理管理更加地智能化、规范化、现代化以及现代化,从而能够很好地促进汽车修理工作的高效进行。目前,VPN技术是构建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信息技术,VPN的意思为“虚拟专用网络”,它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它主要是指一种运用身份验证、密码以及隧道协议等在公共的网络上构建专用性的网络技术。对于VPN所构建的网络,既可以为某一个特定区域之内的局域网,而且又可以为整个因特网(Internet),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各种管理方面的信息。在这样的网络中,大家互相通信。在通信时,并不需要光缆等有线的物理线路的铺设,而是在一种具有动态作用的资源下进行运转和工作。这就使得VPN可以节省很多材料(主要是光缆),创造出高效益,并可以使局域网逐渐扩展为远程网络及远程计算机。一般而言,VPN技术主要存在如下三个特点,即网际互联安全性高;经济实用、管理简化;支持多种应用。正是由于VPN技术存在如上三个优点,才使得VPN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广,使用频率更高。

VPN技术运用于汽车修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具体原理可以概括为:汽车修理数字资源及数字管理系统首先在VPN服务器及路由的作用下,然后通过VPN隧道的信息传递作用,将这些数字信息资源以及汽车修理管理方面的动态消息传递至员工端以及其他修理点的员工端,具体可以用如下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闫辉.汽车修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08,(25).

[2]聂小东,张立厚,莫赞等.汽车修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现代计算机,2008,(2).

[3]张立厚.管理信息系统\[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6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管理;重要性;应用

在信息化、数字化不断深入档案管理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迟滞性,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利用全面更新了档案的在线、实时查看和传输保存等内容,更好地实现了对档案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于档案信息的需求。

一、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综述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可以较好地改变档案信息渠道混乱的状态,它可以基于计算机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档案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记录,更好地显示出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使之具有更为可靠的凭证价值和功能。同时,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之中,还可以使档案信息文件保存完整、长久存储、方便查询和利用,可以有效解决档案信息查询和利用中的问题。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操作性。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中,可以转变原有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将原先查找纸质档案的工作量缩减,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对档案资源的随时查找和翻阅。二是媒体的集成性。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中集成了诸多的图像信息、视频信息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通过信息媒体的方式,实现了最优化的集成,使档案信息更为多元化。三是可变性。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是强大的支撑和依托,档案信息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得以修改。同时,也存在管理中的一些漏洞,需要加以安全有效的防护。

二、数字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满足社会对于档案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数字档案管理的模式下,需用户可以极为快捷、便利地使用档案信息资料,无需考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计算机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实现对信息化档案管理资源的利用。(二)提升档案文件管理的质量。在数字档案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成为数字档案管理的有力支撑,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档案文件的采集、整理、归档、分类、存储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升档案文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档案分类整理、归档存储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于对数字档案文件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之中,充分地体现出数字化档案文件的价值和功能。(三)增强对档案信息文件的保密性。由于档案文件信息涉及到单位的诸多事务性内容,具有安全程度不同的保密等级,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之下,可以较好地建构档案文件的防护墙,将不同保密等级的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并实施事后跟踪和责任的追查。(四)确保档案信息文件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在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管理的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查询档案时,要将纸质档案在大量的信息中翻寻出来,这种查询方式在反复的利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原始档案的破损,使原始档案不够完整,使档案信息文件的利用效能下降。而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之中,用户对于档案的查询和利用,只需要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查询方式,在查找到相应的原始档案文件之后,将其进行扫描即可,这样不仅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而且还极大地确保原始档案的完整无损,极大地提升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效能和价值。

三、数字档案管理的关键性技术

(一)图像处理技术。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之中,图像处理技术是基础而关键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实现对原始档案的扫描和图像处理,在数字档案管理的各个子系统模块中,通过数据录入、数据维护时的图像处理模块,实现对原始档案的扫描录入和图像处理,在图像挂接功能的应用前提下,将原始档案与图像文件快速、自动匹配,以实现自动化的、批量的图像扫描和自动处理,具体包括对原始档案的图像扫描、旋转、缩放、幅面调整、纠斜、合并等。(二)档案管理平台技术。这是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它是基于关系数据库应用前提下的自动化管理工具,在这个管理平台之中,有不同的功能管理模块,如:档案全宗管理及类型管理、报表生成及界面生成、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字典管理等,在这些功能不同的系统模块之下,可以快速、自动地实现对业务档案的管理。(三)全文检索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信息文件的自动辨识和扫描,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对档案原文的大面积检索和查询,而不必考虑档案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性问题。同时,全文检索技术还可以实现快速的检索和查询,在用户的使用权限之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

四、数字档案管理体系的应用趋势

(一)档案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和优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极大地推动现代档案管理方式,也替换了原有的档案管理理念,在全新的信息环境和平台之下,数字化、电子化档案管理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纸质、手工档案管理方式,实现了对档案信息资料的快速查询、检索、利用,在智能化、数字化的信息共享平台下,将不断引领现代档案管理走向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方向。(二)现代档案管理制度日趋完备。在现代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更为完善和齐备的档案管理制度,由于现代档案管理体系相对复杂,容易由于遗漏而引发档案管理缺损的现象和问题,导致现代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还需要不断完善现代档案管理制度,并从现代档案管理的不同环节入手,全面调整和规范化,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电子化档案管理趋势和社会需求。(三)实现知识的交叉多元化应用。在现代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电子化建设过程中,还要实现知识的交叉、多元化应用,要将档案管理知识与社会经济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科学知识等相融合和渗透,在交叉、多元化的扩展之中,使现代档案管理更为专业化和多元化,要注重吸纳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知识,更好地丰富和创新数字档案管理体系。(四)提升现代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在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建设进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要不断拓宽和深化,能够全面、专业地运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知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者提供数字化档案服务,以充分彰显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价值。

总之,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现代档案管理要不断优化其数字化、智能化环境和平台,采用创新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更好地充实和丰富数字现代档案管理的知识交叉运用,使数字档案管理的利用效能达到最优化,并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数字化档案的利用价值。

作者:安伟红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档案局

参考文献:

[1]王婷,段岩.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J].机电兵船档案.2017(1).

[2]林文芹.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3).

[3]张雅萍,孙瑞.浅谈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视界.2015(7).

[4]张晓莹.探析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才智.2015(29).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7

关键词 信息链;信道;安全策略;容灾;访问控制

1 引言

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的不断演化,通信、计算机、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发展与融合,人们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与施用等方面的能力空前提高,信息技术革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信息极度膨胀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紧密,因此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的可靠和信息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本文着重对以计算机、网络传输等为载体的信息链作简要阐述,对如何保证其安全提供一些方法。

2 基本概念

质量、能量和信息是物质的三大基本属性,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和人的意识活动中的。所谓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或运动状态的直接或间接表述。信息具有时效性、寄载性、共享性、可计量性和可控性等特征[1]。

其中信息的可计量性已由信息论奠基人、美国数学家c.e shannon和控制论的鼻祖维纳在上个世纪以概率论为工具从数学上证明了平均信息量,即信息熵h(x)

h(x)=∑p(xi ) h(xi ) (i=1,2,,n)

由一组xi(i=1,2,,n)事件组成的集合为信源,每个事件出现的概率分别是p(x1 )、p(x2 )、p(x3 ) 、p(xn )且

∑p(xi )=1 (i=1,2,,n)。wwW.133229.cOm

定义h(xi) =-p(xi ) (i=1,2,,n),h(xi )称为这一事件xi 的平均信息量。

信息的可控性体现了信息的可操作性,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复杂性。为了更有效地将信息系统应用到不同的任务和需求中去,应运而生了各种信息技术,如信息的搜索技术、信息的传输技术、信息的存储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信息的施用技术等。这些技术广泛运用于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于信源、信道、信宿等几个重要环节。

信源是信息的发源地,信息的获取和产生主要依赖于信源;而信道是信息传递的物理通道或媒介,是衔接信息与信宿的桥梁;信宿是信息传输的终点或目的地,是信息的接受者或利用者,是信息的归宿。信源产生消息,而信宿接受消息,信道用于传递消息,因此信息系统产生了信息链。信息链以其网络化、智能化、并行化、集成化、多媒体化为显著特征,每个环节的信息链中各子系统的侧重点不同。而信息在信息链中快速传递与广泛共享大大加强了需求各方对信息的搜集、传递、处理和施用的能力[2]。

图1 信息系统的流程框图 为了使信息系统内的资源少受或不受自然和人为等有害因素的威胁和危害,必须对信息系统中信息链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加以保护,使其能够正常、稳定、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转。信息系统的流程图可参见图1。

3 信息链中的数据安全策略

以网络与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发生、收集可以采用自动数据采集与人工采集录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具有某些特征的数据进入该系统中,并通过网络等传输媒质将数据送至数据中心,再分发到信息处理系统中,通常是高性能的计算机平台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其运算结果发送到数据中心或需要施用数据的部门中去。

上述系统中存在着信息链,存在着若干个模块或子系统。每个模块或子系统又由更小粒度的模块或子系统构成,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若干个输入/输出、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等模块。因此,需要建立多级安全模型,把系统中所有的主体和客体分别设置需要的登记和范畴,并按照确定的规则设置访问监督器。每当信息链中的一个主体要访问一个客体时,访问监督器根据该主体的安全属性和其要访问客体的安全属性,按照规则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建立安全的信息防护体系时,必须考虑到危及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它包括信息系统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和来自系统内、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威胁。

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为特征的信息系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脆弱性,如果利用这些弱点,信息系统中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可以被不留痕迹地窃取,非法访问可以造成系统内信息受到侵害,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①电磁辐射泄漏;

②存储媒质失控;

③数据可访问性;

④磁性介质的剩余磁效应;

⑤通信和网络的弱点等。

而对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两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信息系统的健壮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等。

信息链中的系统安全遵循“木桶原理”,任何一个子系统或模块出现问题,则会殃及全系统的安全。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可靠、完整、安全,必须对系统进行分层安全设计[3]。根据该思想我们可将系统的安全策略分为环境安全策略、子系统内部安全策略和子系统间的安全策略等。

3.1 环境安全策略

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来自多方面,有信息的泄漏,如击键窥探、电磁泄漏窥探、内存空间窥探、磁盘缓存窥探等等,有信息的伪造与篡改,有资源的窃取,有系统遭受蓄意破坏等。为保证系统安全必须首要考虑环境安全,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兼顾,做到:

①物理实体的选址考虑;

②应急措施与路径冗余;

③防电磁辐射泄漏;

④媒质的安全如介质的保存、保护与备份等;

⑤防止线路截获,如线路的短路、断路,并联盗窃,感应窃取以及通信干扰等。

3.2 系统内部安全策略

信息系统内部常用的安全策略有:

①信息系统容灾技术;

②安全操作系统及访问控制技术;

③数据备份与加密技术等。

3.2.1 容灾基本概念

在考虑信息系统容灾策略时,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按照数据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地位进行级别的划分,按照划分结果对数据采用不同的备份方法。划分时一般要考虑几个因素:

bwo(backup window objective):备份窗口目标,主要是指创建备份数据时所耗费的时间;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即数据恢复点目标,主要指的是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针对的是数据丢失;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恢复时间目标,指的是能够忍受的服务停止的最长时间,也就是从灾难发生到系统恢复服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针对的是服务丢失。rpo和rto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图2 容灾系统的七层架构

容灾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采用不同的容灾方法,具有不同的数据恢复能力,即rto与rpo的差别。 图3 容灾系统处理能力与代价 而当恢复策略转向更高层时,cost参数将呈指数增长。图3说明了这种关系。因此在选择容灾方案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三个参数之间综合考虑。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容灾系统处于share中的第2层,仅有少数系统具有“零数据丢失”的能力。

3.2.2 信息系统容灾策略

除了环境安全策略外需要考虑的是信息系统的数据容灾技术。它包括本地容灾策略、异地容灾策略、系统管理和系统恢复策略等[3]。

3.2.2.1 本地容灾系统

本地容灾的主要手段是容错,容错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体系结构上精心设计,利用外加资源的冗余技术来达到掩蔽故障的影响,从而自动地恢复系统或达到安全停机的目的。容错是依靠外加资源的方法来换取可靠性的,附加资源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附加硬件,附加信息,附加时间和附加软件[4]。

硬件冗余是指通过硬件的重复使用而提高可靠性的方式,包括:硬件堆积冗余,待命存储冗余,及混合冗余等。时间冗余是通过消耗时间资源来达到容错目的的,例如:程序卷回,指令复执等。信息冗余是靠增加信息的多余度来提高可靠性的,附加的信息应具有如下功能:当代码中某些信息位发生错误(包括附加位本身的错误)时能及时发现错误或恢复原来的信息,一般来说,附加的信息位越多,其检错纠错能力越强[5]。软件冗余包括两个方向:研究无错软件,研究容错软件。

3.2.2.2 异地容灾系统

异地容灾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当主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备用系统可以接替工作,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异地容灾中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数据复制,数据复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异地间各个系统关键数据和状态参数的一致。它可分为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同步复制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主系统主机向本地的存储设备发送一个i/o请求时,这个请求同时被传送到备份系统的存储设备中,等到两个存储设备都处理完成后,才向主系统主机返回确认信号。这样确保两个存储设备中数据的一致性。但是,当两个系统距离较远或者通讯效率不够时,向容灾系统发送i/o请求,会造成主系统明显的延迟,甚至会使主机无法正常工作。

异步复制是指主系统内主机与存储设备间的i/o处理与数据复制过程无关,即主机无须等待远端存储设备完成数据复制就开始下一次i/o操作。这样主系统与备份系统之间数据复制的通讯效率高,不会影响到主系统内部的处理能力,但是这样可能产生两系统中数据不一致问题。

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广域网范围的远程故障切换和故障诊断。当故障发生时,确保快速的反应和迅速的业务接管。在管理软件的控制下,广域网范围的高可用能力与本地系统的高可用能力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多级的故障切换和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在各个范围的可靠与安全。

3.2.2.3 容灾系统运行过程

一个完整的容灾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在正常情况下,主系统和备份系统都处于运行状态,但业务处理程序只在主系统中进行;而数据的任何修改,都会同步地复制到备份系统。当主系统的某些部件发生故障,冗余部件将接替工作,直到损坏部件修复,在整个过程中,系统不受影响正常运行。当自然灾难发生,主系统瘫痪时,备份系统将启动业务应用系统,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主系统修复后,将备份系统的当前数据复制回主系统,然后将应用系统切回到主系统,备份系统重新回到备份状态;或者主系统修复后,作为备份系统使用,而备份系统作为主系统。这样能够很好应付各种软硬件故障、人为或自然灾害对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影响,保护业务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3.2.3 安全操作系统及访问控制技术

操作系统的安全与健壮是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基础,只有这样它才能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并为所管理的资源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设计一个安全操作系统通常采用下列关键技术:

①隔离性设计;

②核心设计;

③结构设计。

一个安全操作系统必须保证系统控制和管理数据的存取、程序的运行、i/o设备的正常运转时以最小的负载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对系统中的数据库也可以采用安全策略,如安全管理策略、存储控制策略、库内加密、整个数据库加密、硬件加密等方法,来实现数据库的安全与保密。

为了有效地管理所属资源,实施访问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访问控制是对处理状态下的信息进行保护,是系统安全机制的核心之一,它保护被访问的客体,并对访问权限进行确定、授予和实施,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一般访问控制机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最小特权原则;

②对存取访问的监督检查原则;

③实体权限的实效性原则;

④访问控制的可靠性原则;

⑤存取权分离原则;

⑥最小共享存取原则;

⑦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⑧用户的承受能力与经济性原则等。

访问控制可以保护系统信息,保证重要信息的机密性,维护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延缓病毒的传染时间。

3.2.4 系统备份与数据加密策略

备份技术与故障恢复技术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信息系统在遇到各种不测事件、遭到破坏时能尽快投入再使用的保证。备份技术包括全系统备份技术和部分系统备份技术,备份方式有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分备份等,另外对系统数据加密和加密数据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3.3 系统间的安全策略

由于自身的安全缺陷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极大的挑战,人们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改善其弱点,在系统间也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讯双方必须有身份验证机制才能保证彼此的信任,否则通讯就失去了真实性。

为了保证系统间的安全机制,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可用性等,其安全信息传输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安全功能:

①身份及信息验证;

②网络的访问控制;

③通信信息的加密;

④鉴别技术;

⑤安全审计技术等。

系统间的安全策略可以采用加密技术,如链路-链路加密和端-端加密等方式;也可以采用防火墙技术,如基于分组过滤的防火墙、基于服务的防火墙、基于vpn的防火墙等;还可以采用智能卡技术。另外系统间还必须十分注重抵御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病毒,注意管理预防与技术防范相结合。

4 结束语

目前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制度上的保障外,技术保障是基础。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策略着重研究信息系统间、信息系统内部以及数据链的诸多环节的容错、容灾、访问控制等问题。对于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安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投资保护原则、实用性原则等,既要保证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安全性,也要保证系统间的友善性和互联、互通、互操作性,避免有价值信息的泄漏,避免己方受到外界的恶意攻击。

参考文献

[1] 赵战生,冯登国,戴英侠,等.信息安全技术浅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顾锦旗,胡苏太,朱平.实用网络存储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 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袁由光,陈以农.容错与避错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篇8

由于离退休职工群体的特殊性和离退休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开发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时,要基于下述设计原则。1.1全局性和整体性原则从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全局考虑系统的建设,把整个数据库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管理与决策的核心工具,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和数据)的共享。1.2实用性和稳定性原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从实用原则出发,以管理部门的需求为基础,开发与应用相接合,使系统的使用特性符合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性质、内容及习惯等方面的需要,便于各种基础信息的查询、使用、更新及输出,确保建立的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1.3人机界面友好原则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界面、菜单的布局以及布局内容,以鼠标为主要操作工具,使人机界面友好、简单易学、操作方便。1.4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采用当前最新和最通用的软硬件平台,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成熟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先进性,以保证建成的数据库能为信息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1.5开放性与兼容性原则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发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与离退休工作关系密切的党务管理系统,需要及时更新各管理区的党员名单,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力求系统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开放性。1.6可理解性和易使用性原则系统提供的信息应直观、清晰、准确、易懂,并且机关单位办公所配备的通用计算机就能安装应用。

2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按不同条件统计报表、福利品发放、基本信息查找等。系统如下图1,根据人员变动等具体管理需要,可分别对以上各库进行信息添加、浏览、查询、统计、修改、删除、备份等操作。主要实现下述功能:(1)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职工、家属党员的信息管理,人员添加、信息变动、所属地区的调整等;(2)离世人员的信息管理,人员增加;(3)军人信息的管理,人员添加、信息修改、所属地区的调整,报给军人信息统计部门;(4)属于北京办事处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的管理,属于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的管理;(5)各管理区全体人员或党员信息的查询及输出,报给党员信息管理部门;(6)根据日常管理工作需要,能够接收重要文件、资料的存储、查阅;(7)提供局域网查询功能,设置管理权限:学校领导及离退休工作部门可对全体离退休职工情况进行查询,离退休工作部门有查询及修改权,其他用户仅可查询信息,无权进行修改(图2)。系统作为一个网络MIS系统,主要模块有:用户验证、用户管理、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离退休类型管理、政治面貌类型管理、退休前部门信息管理、地区信息管理、管理部门信息管理、管理区信息管理、军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离退休职工各类信息及相关电子文档的添加、查询、修改、人数汇总统计、网络、下载等功能。

3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的特点

3.1拥有高精度的信息数据库。可及时将掌握的人员信息添加入库,防止信息遗漏或丢失;3.2数据的输出应带有很大的灵活性。允许用户对查询条件进行动态组合,系统通过用户权限管理等手段,满足学校领导、离退休管理部门等不同层次用户的应用需求。3.3现势性。在属性信息的存储中,实现数据的随时间变更的增量存储,并在使用中能随时反映现势信息和历史变更信息;3.4安全性。提供局域网查询功能,设置管理权限:只有一个超级用户——离退休管理部门的管理员有修改权,学校领导及其他人员等一般用户可对全校离退休职工情况进行查询,无权进行修改;3.5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管理员可以根据发生的变动,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分考虑软硬件平台的可扩展性及软硬件的负载平衡机制。

4结语

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发的计算机系统,为管理和决策部门及时提供有关离退休职工准确和动态的信息查询及人数统计功能,可以加速实现学校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上一篇:烹饪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母婴护理相关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