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安全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7 17:00:23

供水安全措施

供水安全措施篇1

关键词:城市供水;供水技术;水处理成本;生态安全意识

一、城市安全供水现状分析

继年以来,民生问题多次被国家战略发展部门作为重点课题多次提出,倡导坚持贯彻“以民为先“的工作内容。与此同时,城市安全供水在郑州,吉林,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入选为“十大民生问题”。在市政基础计划设施规划中,城市供水系统的技术革新改进与完善也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近来我国生态意识的大范围普及让城市安全用水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与日俱增的关注。

在国家统计网站环保类别中获取到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突发性水污染环境问题仍然占据突发性环境事件类别中较大比例。其中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层出不穷:2004年9月湖北省东北部大悟化工厂突发性液氨泄漏,高浓度液氨流入,造成大面积生化污染;2007年9月武汉危化码头甲醇货轮发生意外燃烧爆炸,汉江下游水厂供水安全不能保障;2008年东荆河“水华”突发,两岸潜江、监利两市县的供水受到威胁。2009年葛洲坝水库集装箱意外落水,相关化学品落入江中,库区水质安全受损;2011年武汉多次水源地污染事故频发,水厂供水中断给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巨大影响和经济损失。从以上突发事故来看,意外频发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水厂中断供水在目前难以有效避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完善,做好供水中断预警,保证城市供水畅通,水源水质安全,也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必要战略。目前,我国各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就围绕该问题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和完善水污染治理和城市安全供水防护技术等工作内容的推进。以下将根据供水厂运营情况和城市供水循环系统做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和措施供有关参考。

二、城市安全供水应对措施

1、科学规划供水水体系统防护净化治理,建立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条例。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落后,过去的企业为获取即时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大多在距离河道较近的地区建立厂房,生产废水经简单加工处理甚至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而目前我国城市供水取水源多来天然地表水系以及人工水库,一旦因为废水排放导致突发性水体污染,供水厂必然采用中断供水以保证用水安全,造成整条供水链瘫痪,挑战居民和企业工厂用水需求。针对高污染性企业,应该采取重点防护措施,建立水体污染预警,全面控制污染源。供水系统必须在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用水之间循环,要保证供水安全必然要将生态有机保护置于首位,摒弃过去落后的“先发展,再治理”的经济理念,坚持治理与发展一致性原则。分层分类开展污水排放和治理工作,将强化城市供水安全防污处理技术与地表水系自身净化力相结合,保证供水链稳定性。

2、在传统净水工艺技术基础上采取多重净化模式。

过去的大部分水厂供水净化技术和净化指标早已落后于国家现在颁布的供水水质标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工厂经济活动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物质中增加许多复杂的化工合成物质而不再单一,若是继续采用过去的单纯的常规化水处理办法难以保证供水安全达标。目前国内水厂水处理净化技术应该按照不同水体水质,不同区域环境,不同的化工分子结构和不同的净化目标有针对性的在传统净水处理上做出技术革新。我国已开发的污水处理革新技术应用有生化预处理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净化技术,深度膜净化技术等。

3、供水水源多元化,保证用水供给,提高水质安全级别。

城市经济收入占据全国地区经济收入中的最大比例,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以城市供水链作为基础之一。突发性供水中断对城市企业工厂运作和人民生产劳动的破坏性不可小觑。因此要提供有力供水保证必须建立多元化取水措施。过去我国供水水体主要来自地下河道,水质优越,由于多年无节制开采和污染浪费,地下水资源日益消耗,我国目前已经关闭地下水源供水,主要以地表水为水厂供水源,将地下水作为临时供水储备。同时,在供水系统中采取多水系,多水厂联网供水等方案都能够促进多元化供水。比如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个多开发水系供水的成功案例。

4、建立高效供水应急机制,保障生活经济临时用水。

供水水系意外污染事故难以杜绝,长时间的的供水中断对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源源不断,只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急供水系统,完善应急设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技术上,我国研发引进的科学应急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应急净化处理,活性炭和活性炭吸附应急净化处理以及强氧化分解应急处理三大工艺,根据不同污染源不同地域特点采用不同的应急净化处理技术。另外,提高水厂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素质,定期供水安全培训,加大安全防护基础设施成本投入,突发性应急供水演练等都是能够有效提高供水应急效率,保证供水的科学办法和措施。

水源污染防范与保护预警的建立是有效可行机制也是解决供水问题的关键。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85%以上水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若是不能及时建立高效的防污预警保护措施,随时将在大范围内爆发环境水污染,对企业工厂生产和居民生活将是不可避免的巨大冲击。水污染预警保护的建立能够根据不同的水系的污染程度及时将详情反馈到水厂技术部门,为水厂争取时间让相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解决方案,制定科学措施实施应急办法。

三、总结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在政府工作内容中被多次强调,企业和政府部门领导对此也应该治污排水问题上感受到迫切性,将工作重心有选择地转移,加大对相关环境治理部门的针对性投入。只有对水资源问题重视起来,加大成本和人力投入,才能根本上遏制水体恶化,从源头上提供供水保证。

参考文献:

[1] 程凯;科学利用雨水资源 缓解运城市水环境恶化[J];山西水利;2006年01期

[2] 张文元;曲宣丞;浅谈水环境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08年01期

供水安全措施篇2

关键词: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供水安全是指城市供水系统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充分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用水、城市生态用水和消防用水, 同时必须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 做到具备充足的水源、足够的取水、净水设施能力和合理的输配水管理, 并力求在运行过程中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一、我国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1、水源短缺, 污染严重

经过多年坚持不解的努力, 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已得到基本控制, 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但总体水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城市用水量的增加, 直接导致城市排水量的增加, 但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 导致区域性水体污染, 水环境功能退化现象严重, 造成了部分城市的水质型缺水问题。供水水源的污染, 不仅加剧了水源短缺的矛盾, 而且加大了饮用水的处理难度, 致使部分水厂不得不采取更为复杂、处理成本更高的深度净化处理工艺。

2、 输配水系统安全性差

城市供水系统中输配水管网安全性能的好坏, 是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 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材低劣、管网老化、施工技术落后及非正常工况运行等问题, 其中以大中城市中的老城区尤为突出。

目前, 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的输配水管网系统安全性能差问题,导致了较为突出的供水服务压力不足、管网漏损率高、爆管事故频发、管网余氯消耗速率加快、二次污染严重等供水安全问题。

3、净水处理与水质监测手段落后

近年来, 由于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尤其是部分供水水源地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并继续恶化, 微污染水源水比例逐年增加, 严重影响了供水水质。部分城市供水厂的水质监测能力仍然较为薄弱, 水质监测手段落后, 供水水质安全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特别是针对目前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状况, 对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 供水安全应急措施亟待完备近段时期以来, 影响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屡有发生, 不但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还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甚至影响到城市和地区的社会稳定, 以及流域生态安全和国际关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发和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与快速反应处理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备所产生的矛盾,已成为当前城市供水安全所面临的又一挑战。

二、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的应对措施

1、建立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必须建立保障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的部门、多方面的共同协调来完成。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供水安全存在及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从行政、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的综合手段,通过三者的协同作用,解决现在城市供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实现安全供水的目标。

2、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开源与节流并重

(1)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开源与节流并重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举措。通过节约用水,尤其是对工业企业等集中用水大户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一方面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同时减轻了城市供水厂和供水管网系统的运行负荷,减少了城市污水排放量,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这对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2)推行节水措施,提高工业水循环利用率。在工业重复生产方面,必须压缩耗水量大、产出低的行业,重点发展耗水少的高新技术节水产业和服务业,同时,抓好现有企业的节水工作,提高企业的节水意识,引导企业走节水型发展之路。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行节水新技术、新器具、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用循环用水、一水多用、二次用水,以科技促节水,使单位产值耗水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3)研究开发污水资源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中水回用率,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污水管道没有形成完整、封闭的体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甚至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因此,要加快污水处理及其配套设施和污水回用设施建设。在较大幅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污水再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将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增加投资,优先安排污水回用设施建设,铺设再生水利用的管网系统。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以源头治理为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以达到减污增效的双重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加强制水工艺技术改造,提升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能力

净水处理是城市供水系统的核心,是实现源水有天然属性转变为可饮用性质的关键环节,制水过程中净水处理的运行状况,决定了出厂水的水质优劣。进一步加强净水工艺建设与技术改造,采用国外先进的吸附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等净水工艺,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提高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解决原水水质有机物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逐步采用活性炭和臭氧和紫外线等消毒工艺,取代氯消毒,有效提高水处理净化效果和供水水质。广泛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供水系统水量、水质与运行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管理技术现代化,优化净水效果。

4、 推广优质新型管材

镀锌管易锈蚀、结垢严重, 国家已禁止使用。目前推广使用新型管材, 如PE 管、UPVC 管等塑料管材; 不锈钢管、铜管等耐腐蚀金属管; 衬里钢管、铝塑复合管等管材。塑料管耐腐蚀不结垢, 有较好的卫生性能、输水性能, 但强度较低; 金属管耐腐蚀强度较高, 但价格高且对水的稳定程度不如塑料管, 易出现锈水等现象; 复合管既有塑料管和金属管耐腐蚀的优点, 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建议结合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的全面开展, 将各小区内的供水主管道更换成复合管, 并建议用水户将建筑物内管道更换成塑料管或复合管,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使用新型管材监管机制, 防止管材二次污染水。

5、建立严格有效的水污染监督机制

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源, 是向广大市民供应洁净水的前提。一要合理确定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工程管护范围, 制定保护规划和保护办法; 二要实行源头治理, 调整工业布局, 关

停并转污染严重的企业,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 制度, 严格禁止在城市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工业和从事网箱、围栏等水产养殖活动, 有效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三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地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林建设, 严格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和水源保护设施的行为, 要防止乱打井、乱开矿造成的饮用水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 四要加大江河湖库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主要排污口的监测管理, 实行污染单位问责制, 严厉打击超标超量排放污水、污物的违法行为; 五要建立水污染监督机制和饮用水质通报制度, 开展经常性的城市水源、水厂、二次供水和用水点水质卫生监督监测, 完善城市饮用水水质卫生和水性疾病监测系统, 及时掌握城市水源和供水水质状况,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同时, 要全面开展节约用水, 建设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节水就是减污, 节水就是增源。要让每个用水户和每个市民在取得用水权的同时, 必须担负起排污、治污、回用等方面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义务。

综上所述,城市供水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在今天城市供水的水质始终达不到国家要求,这不仅影响了供水企业,也波及了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强化水厂常规处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管理新机制,保证供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睿鸫. 二次供水安全谁来保障[J]. 中国新闻周刊, 2010,(18) .

[2] 万众华. 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监测系统与控制对策[J]. 给水排水动态, 2006,(02) .

[3] 姜芳爱. 加强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J]. 科技资讯, 2010,(17) .

供水安全措施篇3

关键词:《13规范》 措施项目 非工程实体项目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88-02

为满足建设市场发展的需要,使计价、计量规范更健全、更完善,国家在《08规范》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计量规范(简称《13规范》)。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措施项目与建设方产生了歧义,如图1,此为设计院出的施工图纸,现甲方要求做如图2更改,两者区别在于檐沟竖向挑板高度误差,图2中增加的虚线部分。实为设计院错误,但甲方认为这个更改属于措施项目,理由是《13规范》措施项目定义删除了非工程实体项目,认为实体项目也应包含在内(备注:双方签的合同明确规定措施费包干,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不另增加费用)。对此双方发生争议,争议焦点在于“非工程实体项目。”

“何为非工程实体项目,一般来说,其费用的发生和金额的大小与使用时间、施工方法或者两个以上工序相关,与实际完成的实体工程量的多少关系不大。”它是为辅助实体项目施工而采取的措施项目。

《13规范》措施项目包含单价措施项目与总价措施项目,单价措施项目包括项目分别为:

建筑与装饰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撑);垂直运输;超高施工增加;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排水、降水。

安装工程:吊装加固;金属抱杆安装、拆除、移位;平台铺设、拆除;顶升、顶升装置安装、拆除;大型设备专用机具安装、拆除;焊接工艺评定;胎(模)具制作、安装、拆除;防护棚制作安装拆除;特殊地区施工增加;安装与生产同时进行施工增加;在有害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增加;工程系统检测、检验;设备、管道施工的安全、防冻和焊接保护;焦炉烘炉、热态工程;管道安拆后的充气保护;隧道内施工的通风、供水、供气、供电、照明及通信设施;脚手架搭拆;高层施工增加;其他措施(工业炉烘炉、设备负荷试运转、联合试运转、生产准备试运转及安装工程设备场外运输);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

市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围堰;便道及便桥;洞内临时设施;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排水、降水;地下交叉管线处理、监测、监控。

仿古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垂直运输;超高施工增加;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降水排水。

园林绿化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树木支撑架、草绳绕树干、搭设遮阴(防寒)棚工程;围堰、排水工程。

房屋修缮工程中土建、加固部分单价措施项目设置同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部分单价措施项目设置同安装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围堰及筑岛;便道及便桥;脚手架;支架;洞内临时设施;临时支撑;施工监测、监控;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排水、降水;设施、处理、干扰及交通导行(混凝土模板及安拆费用包含在分部分项工程中的混凝土清单中)。

总价措施项目包含项目为:安全文明施工;夜间施工;二次搬运;冬雨季施工;地上、地下设施、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临时设施;赶工措施费;工程按质论价;特殊条件下施工增加费;非夜间施工照明;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行车、行人干扰;反季节栽植影响措施。

《08规范》措施项目包含专业措施项目和通用措施项目,专业措施项目包括项目分别为:

建筑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垂直运输;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等。

单独装饰工程:脚手架工程;垂直运输;室内空气污染测试;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等。

安装工程:组装平台;设备、管道施工的安全、防冻和焊接保护措施;压力容器和高压管道的检验;焦炉施工大棚;焦炉供炉、热态工程;管道安装后的充气保护措施;隧道内施工的通风、供水、供气、供电、照明及通信设施;现场施工围栏;长输管道施工措施;格架式抱杆、脚手架费用、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等。

市政工程:围堰、筑岛、便道、便桥、洞内施工的通风、供水、供气、供电、照明及通信设施、驳岸块石清理、地下管线交叉处理、行车、行人干扰增加、轨道交通工程路桥、模板及支架、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监测、监控、保护等。

园林绿化工程:脚手架、模板、支撑、绕杆、假植等。

房屋修缮工程:模板、支架、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费等。

通用措施项目包含项目为:安全文明施工(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夜间施工;二次搬运;冬雨季施工;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排水及降水;地上、地下设施、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企业检验试验;赶工措施;工程按质论价;特殊条件下施工增加。

通过比较,两者措施项目内容基本一致,而且措施项目内容都反映的是“非工程实体项目”。《13规范》为何将措施项目定义中的“非工程实体项目”词句删除?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08规范》条文说明:“3.3.2本规范将实体性项目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非实体性项目划分为措施项目”。也就是说《08规范》是将实体工程与措施项目完全分离考虑的。此时的定义为完成工程项目(实体性项目即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即措施项目)前后是不累述的。

而《13规范》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作内容”中增加了模板及支架的内容。也就是说《13规范》没有完全将实体工程与措施项目完全分离。此时再引用《08规范》关于措施项目的定义,发现定义为完成工程项目(实体性项目即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含措施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即措施项目)前后有点累述。因此《13规范》将措施项目定义中“非工程实体项目”词句去除是比较严谨的。

综上所述:“措施项目”《13规范》与《08规范》的实质含义基本是一致的,都是相对于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而言,都是为完成工程实体性项目在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总称。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供水安全措施篇4

[关键词] 供电系统; 安全控制; 措施; 稳定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5. 044

[中图分类号] F273; U2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5- 0073- 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用电量也开始急剧增加,但是,由于电力生产规模不足,而且投资扩建的周期也较长,使得其并不能跟上用电负荷的增长幅度,有时候环境因素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电力供应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用电负荷的飞速增长、输电网络的老化以及设计的不合理性,给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以及供电的可靠性带来了很多难题。在一个长距离、大容量的超高压供电系统中,保持其稳定性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小小的扰动便可以造成电网解列甚至瓦解,因此,关于供电系统安全稳定的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解决。

1 供电系统运行现状

目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电能的应用,发电厂能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通过变压器或者是不同电压的输电线分配给用户,然后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能够适应用户需求的能量。

供电系统运行的首要要求便是保证发电、供电安全可靠。一般情况下,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突然中断大多是由事故所引起的,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来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完善供电系统的结构,提高供电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供电系统的大力发展以及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的大大增加,使得供电系统输送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通常情况下,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交流远距离输电的输送距离以及输送的能力,因此,应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总体稳定性,进而提高供电系统的输送能力。

2 供电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

2.1 作业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1) 严格安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对于在作业现场中安全风险较大而且较难控制的项目,供电所应该成立专业组进行事前危险性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工作中应该明确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安全措施,落实责任制。在明确技术措施中应该做好各个专业工作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工作程序、作业方法、工艺标准、验收检验方法以及过程的控制措施,此外,还应该做好全面保护劳动者人身免受伤害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专业性的防护与控制的措施。而且作业供电所应该提前向主管部门上报第二天作业的现场布置、内容以及工作负责人和联系电话,主管部门应该在第二日亲临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除此之外,应该对结果进行点评,定期对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不断完善现场作业的安全措施方案。

(2) 作业现场事前危险性分析。首先应该对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的内容进行总结以及分析,对风险等级进行区分,并且根据工作的频率以及造成的危害确定具有重大风险的作业内容。其次应该将供电系统近年来所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与现场的安全监督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且结合现在安全控制的状况,从而广泛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积累经验。最后,在工作中,应该将可能发生误碰的或者是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技术隔离,并且在隔离的同时还应该提示性的信息,根据这一思路,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设备采取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

(3) 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制定。在制定现场安全措施之前,应该对作业人员的习惯性违章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并且根据作业内容将其纳入安全技术措施的范畴。对于一些在气候恶劣以及地理环境恶劣情况下进行的特殊作业,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事前的勘察工作。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应该根据安全控制的资料,对工作组成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的现场过程控制。应该根据施工方案中的作业程序对安全措施进行落实,对作业现场的施工规范进行监督,并且执行“两票、两卡、两单”制度,对所列内容逐一进行核实,工作组成员、安全监督、工作负责人以及安全监护人员应该严格进行责任落实。

2.2 线路设备安全控制措施

应该对线路设备进行经常性的巡视与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应该进行及时处理,并且应该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参数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对于线路设备的缺陷隐患、通讯线路与电力线路交跨的安全距离不合格以及线下的违章建筑所造成的安全风险等,供电系统应该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且应该在安全隐患处张贴通告,要求限期进行整改。

2.3 突发事件的安全控制措施

应该严格执行应急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保证信息交流的畅通,严格执行应急抢险预案与现场指定的抢险安全风险控制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2.4 社会用电安全控制措施

应该对社会成员加强社会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供电系统应该加强对农村配电台区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对农村电机手、专台用户专职电工、水泵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并且加强对抗旱线路、临时用户以及专台用户线路设备的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限期整改与规范。

3 结 语

供水安全措施篇5

发达国家度过重化工业发展期后,深感于工业化进程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饮用水资源污染带来的流行病泛滥的切肤之痛,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在饮用水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纳和利用已经形成的有效做法,对于保护我国的饮用水资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本文选取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样本,对其饮用水保护措施加以分析,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对于我国饮用水保护工作助益的启示。

1 发达国家饮用水保护措施比较

从众多发达国家中选择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样本,对其采用的饮用水资源保护措施进行比较,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所选3个国家分布在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每一个国家在其所在地区都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普遍性,而又有代表性;二是,3个国家在饮用水资源保护方面都有许多成熟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方面都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导地位,其在饮用水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代表了全世界的最先进水平。法国是欧洲的核心国家,有着雄厚的经济、科技基础,法国在饮用水资源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吸纳融合了欧洲各国的先进做法,是欧洲的最佳代表。澳大利亚地处大洋洲这块缺水的陆地,加之国土辽阔、蒸发量大,造成相对缺水,这与我国的国情有相似之处,澳大利亚政府从本国实际出发,对饮用水利用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法国、澳大利亚3个国家所采取的饮用水保护措施,总体上来讲可以分为立法保护措施、行政保护措施、技术保护措施和应急保护措施四大类别。

①立法保护措施。美国于1974年制定了《安全饮用水法》,经多次修改后沿用至今。该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明确规定,保证饮用水安全的最根本方法是对地下水源的保护,主要是贯彻井源保护规划和源水评价规划等4个主要的规划逐步、稳妥地来实现。美国在立法方面所采取的最有特色的工作,就是把饮用水水源地及基础设施的保护写进了《反恐法》,对于能够有效供给3 300人水源的给水系统,专门提出了编写相关危害水源的报告等多项要求。法国没有制定专门的饮用水资源保护法律,主要采用欧盟的水质指令。该指令于1998年颁布,指标比较完整、要求也较高,成为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制订本国水质标准的主要框架。法国围绕这个指令,建立了比较健全的饮用水保护法律调控体系。澳大利亚的饮用水资源由各州分别管理,每个州都设立相关的法律,主要是针对各州的水源地管理,这同时促使澳大利亚将全国的整体水源纳入了管理范围,设立了专门的饮用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为立法不同,协调困难,澳大利亚政府及时吸取教训,在1995年出台了《水分配与水权—实施水权的国家框架》,并于1996年,又出台了《地下水的分配与使用—澳大利亚地下水管理国家框架》,使得国家可以统一管理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规范了饮用水资源保护法律,促进了全国饮用水资源分配及水权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

②行政保护措施。美国《安全饮用水法》明确规定,美国环保署、各州和公共供水系统是饮用水保护的具体负责部门。美国环保署根据法律授权,制定保证人体健康的国家饮用水标准,负责指导、帮助、检查各州饮用水的供给,同时,收集全国饮用水的信息并向公众批露;各州直接监督本州饮用水计划的执行,严格保证本地区饮用水的供给,同时,筹措资金建立专门基金,用来资助公共供水系统的改善;公共供水系统,则可分为社区供水系统、非社区供水系统,具体负责饮用水的直接供给,同时,通过设立公民咨询委员会、价格委员会等,调动全社会力量监督饮用水供给。法国饮用水管理机构从构成上,主要分为国家层面、流域层面以及地区层面等3个层面。国家层面包括设备部、环境部等,其中,环境部起主要作用;流域级,指的是围绕一个河流流域设立流域委员会,同时,下设流域水资源管理局作为执行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批准流域规划以及对相关工程预算审查等。流域委员会采取民主制管理办法,类似于委员会形式,可以吸收用水的居民代表参加会议,参与到相关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地方级,指的是设立市政饮用水管理机构,对于较大的地区,相关的水处理问题,包括供水和污水处理的管理就放在该地区内进行;而对于较小的城市,采取的是集中几个较小的城市,集中进行水务的管理。澳大利亚的水源管理分为国家、州和地方城镇等3个层级,但是不像其他国家以国家为主,而是以第二层级为主,采取流域和地区相融合进行管理,在水源管理上,水资源委员会是最高管理机构,人员包括三个层级的部长,国家开发部长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在州一层面,水务的管理是显现出自治状态,各个州都有自己的类似委员会进行管理,功能与国家层面一样,负责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和监督等,也包括和水资源相关的一些工程项目管理。流域管理是澳大利亚的水务管理的特色。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墨累—达令河流域设立委员会,负责分水协议的制定和执行。而流域将职能分解成各州政府机构协助执行,同时,为了保证具体执行有效,还与灌溉协会或供水公司加强联络。

③技术保护措施。美国政府依托其发达的科学和信息技术,采取技术手段严格保护饮用水资源。一是,编制“基本威胁报告”,向公共供水管理部门提供危险评价方法,用来评估本部门供水安全隐患,并在几千个供水系统内开展脆弱性评价培训,为供水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开发饮用水保护的信息和技术支持系统,主要是有关计算机安全硬件技术。三是,建立水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为供水管理部门提供一个安全信息通道,使得全国范围内交流危及供水安全的各种信息。法国政府在技术层面,严格规定水源保护、污染预防等内容,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哪些区域属于必须严格保护的饮用水源地,对这些保护区域进行严格科学的考察,并进行包括卫生健康认证在内的相关认证,从而对饮用水生产的各个流程都实施保护。法国政府还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饮用水资源信息公开,使公民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有关饮用水水质的信息,及时向政府反映饮用水资源状况、建议等。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大力发展高科技节水技术,不断提高饮用水资源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按照供求关系,界定水源相关权利,同时,设立相关交易的市场,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大力加强饮用水资源保护的总体研究和利用规划,注重发展饮用水资源保护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

④应急保护措施。在饮用水应急保护方面,做的最好的是美国。“9.11”之前,美国主要围绕飓风、龙卷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制定饮用水应急保护对策计划;“9.11”之后,主要针对恐怖突发事件,提出新的对策计划。鉴于恐怖事件对饮用水安全的损害与传统的自然灾害对饮用水安全的危胁不尽相同,美国政府在制定紧急应对策略时,不仅要对突发的恐怖事件有相关的预案,还需要对非突发事件作出相关的经济应对措施。法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都没有制定单独的饮用水应急保护计划。但法国在1998年颁布的《公共健康监督与产品安全性控制法》中,对饮用水安全的应急保护作了规定,主要由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牵头,具体承担饮用水监督、警戒、预防和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反映的功能。澳政府在国家紧急救援法案中,针对突发事件,就饮用水安全提出了应急保护方案,规定了各级政府和有关机构在突发事件中保护饮用水安全的职能。

2 我国饮用水资源现状

当前我国饮用水资源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描述:一是,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淡水资源丰富,总量为为28 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 2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此外,由于分布空间不均匀,使得饮用水的特点是季节性缺乏。在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二是,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物,这些污染物如果没有经过净化,直接排入水体,将会污染水环境。目前,在我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珠江等七大水系中,有40%的河段已经不适合做饮用水源,在城市水域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水源的河段竟然达到78%。三是,局部水生态系统失衡。由于很多地区超规模用水,使得水资源发生极大的短缺。据统计,全国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达到19万km2。可以说,我国的饮用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3 发达国家饮用水保护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认真借鉴发达国家的有效措施和有益做法,立即着手开展基础性的调查、研究和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把饮用水保护好。

一是,加强立法,为饮用水资源保护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已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要加大执法力度,目前,饮用水保护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法律规范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法律执行力度,真正把法律落到实处;要细化应急保护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只有原则要求,没有详细的规定,突发性事故的种类也没有详细划分,今后要逐条细化这些条款,使之更易于操作。

二是,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积极采用信息技术,研究制定全国性饮用水资源利用指标,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制定饮用水实施建设方案,确保饮水安全的可持续,尤其要加快解决农村地区各种水问题。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监管的管理制度,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鼓励研发污水处理技术,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地管理,明确保护水体的目标,审核相应水域的污染容量,采取分时段的处理办法。强化饮用水源地监督,进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加大水污染严重的江河湖库的治理力度,实施污染河流流域综合治理。

供水安全措施篇6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中国;安全问题

前 言

饮水安全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国家相关组织对饮用水安全的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确保国民饮用安全的水,我国也制定了相关计划和实施措施以保证我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在我国,仍然有一些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有效提高饮用水的安全度,从而为人民提供健康的水。

一、我国农村总体饮水安全状况

根据不完全统计可知,我国农村饮用不安全水的人民占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些人群中,有70%以上的人饮用不安全水是因为水质不达标。根据这些数据显示可知,我国虽然已经加强了对人们用水安全的措施,但是仍然还存在一些人群在饮用不安全水。

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用水不安全比重最大,中部地区其次,而东部地区则相对较好一些。地区的差异,也使地区农村的饮水不安全比例有所偏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由东向西递减,使西部水资源严重匮乏;二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较平稳,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为落后;第三,地理因素以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优越,而且人口分布也比西部地区密集。总之,我国地区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凸出,需要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1]。

二、我国农村存在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分布

首先,天然水质超标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的分布地区。第一,高氟水。人类如果长期饮用高氟水,则容易引起氟中毒,不仅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危及生命安全。例如:我国的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农村饮用水为高氟水,尤其是天津地区更为严重。第二,高砷水。不仅短期内引用高砷水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若是长时间饮用高砷水,甚至会引起人体的恶性改变,如癌变等,目前我国的内蒙古、江西、吉林等地区的农村存在饮用高砷水的现象,湖南、内蒙古等地区较为严重。第三,苦咸水。人类长期饮用苦咸水,容易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而在我国的华北、华东、西北等地区都有苦咸水的存在,宁夏、新疆、甘肃等地区的农村饮用苦咸水问题较为严重[2]。

其次,人为原因引起的污染导致水质超标,这类水则属于污染水,对人体危害非常大。我国的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要属淮河以南地区,许多农村的村民饮用的水都是污染地表水,所以这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存在极大的隐患。我国饮用污染地下水的地区大多分布在华北的部分地区以及中南地区,例如: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区饮用污染水的人民较多。总之,饮用污染水较多的地区多数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快速,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以水污染较为严重。

最后,部分地区缺水现象严重。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高原地区的水资源较为匮乏,所以这些地区的农村在水量、方便程度等方面都得不到较好的保障,除了这些高原地区之外,我国的辽宁、广西等地区的用水量也达不到充足的标准。

(二)关于饮水安全问题的分析

首先,地区间饮水安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造成用水不安全的因素有许多。我国饮水安全问题在空间的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造成饮水安全主要源于气候、资源多少、经济条件、水文条件等多个因素引起的。例如:我国的高氟水地区,多数是因为氟盐的溶解;高砷水地区,主要是与地质构造的结构有关,有色金属的矿体多有砷元素的伴生,而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砷元素就会溶解,渗入到地下水中,形成高砷水;苦咸水可能因为海水倒灌形成,也可能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3]。

其次,水污染是比较常见的影响饮水安全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排污能力不断加强,但是我国并未对排污做出有效处理,所以导致我国的水资源等受到严重的污染。

最后,我国缺乏相对较为完善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供水过程中,对水质进行及时监测,有利于发现水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人们饮用不安全水的概率。

三、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供水的设施。国家应加强对地区间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供水设施,以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国家多给予政策的支持,对地区实行特殊的制度和措施。国家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建设,从而确保地区人民饮用健康安全的水[4]。

第二,治理水污染,加强对水源地区的保护。水源头对于供水来说十分重要,保证源头不受污染是供水安全的保障。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忽略了污染对水资源的破坏,所以我国要想保证人民饮用健康的水,需要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有效做到防治结合。

第三,对雨水要加强集蓄和利用。我国许多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量不足现象,导致村民用水困难,并且饮水的安全性更得不到保障,所以加强对雨水的集蓄,可以使需要水资源时合理运用,但是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保证满足饮用水安全的标准,从而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第四,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质超标的现象,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促进这些超标用水达到安全的指标。在我国农村地区,有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这些水质不符合安全用水的标准,所以国家对水源采取技术性的措施,使之能够达到安全的用水标准[5]。

第五,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系统,并且制定紧急预案。通过对水质的监测,能够使饮水指标达到安全标准,人们使用后,对人体没有危害。如果一旦发现水质有问题,要实施紧急预案,有效的保证供水过程中,人们的用水是安全的。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用水安全问题最为严重,中部次之,而东部地区相对较好一些。根据我国地区用水安全隐患的问题,我国应对各个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更加适应改善地区饮水安全的现状。水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应该针对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制定不同的措施,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我国还需要保护水资源、拒绝水污染,以保障我国用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颜营营.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D].山东大学,2013.

[2]胡廷安.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148-149.

[3]张新和,邓岚,徐小飞,徐敬华.广东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广东水利水电,2009,8(25):57-58.

[4]李亮,冯国庆,时绿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市场周刊,2011,9(15):54-55.

供水安全措施篇7

【关键词】供水管道;安全性;因素分析;措施

1 保证供水管道的安全性的目的

城市供水管道,多指城区内的配水管网,所处位置有城区街道下面,有小区广场,甚至有的在用户建筑物附近或下面,这就对供水管道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供水管道的安全性一方面是指要保证用户的水量、水压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证用户用水的时间连续性,更重要的是不能因管道的破损给管道所处位置的周围设施造成破坏及损失。

2 影响供水管道安全性因素

城市和企业的车间、装置工艺复杂,管道密集。地下埋设着各类不同的综合管线,如供水管线、循环水管线、排水管线、排油管线、物料管线等,就像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形成各自的网络。供水管线长期埋设于地下,会造成地下管线泄漏现象。造成地下管线泄漏的安全性因素有很多,具体有以下方面:

2.1 管道材质的优劣及寿命问题,在20世纪建国后建设的供水管道中以灰口铸铁管和钢管居多,灰口铸铁管虽然耐腐蚀、寿命高,但质脆、受气温变化和地壳变化的影响大,柔韧性不足,而钢管虽然易维护,柔韧性高,但抗腐蚀性差,即使采取了一定的防腐措施,钢管也很容易在局部微小区域受到腐蚀而出现漏点,降低使用寿命。

2.2 供水压力的升高也对供水管道的安全有很大影响,目前供水管道的漏水主要体现在管道接口处漏水,管道破损点漏水及管道爆裂跑水等。其中尤以管道爆裂跑水为最大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周围设施的破坏性很大,供水基本上都是由供水企业一次性向用户提供用水压力。因此供水管道根据地形的差异,用户的差异,各地区的供水管网压力差别很大,较高的地区甚至达到0.8―0.9MPa,较低的地区有0.2MPa,同样的管道在不同压力下漏水或损坏的程度就不同,压力越高就越容易出现漏水,并且漏水量也大。

2.3 用户用水不均也是供水管道安全性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不管是居民用户还是工业生产用户,能够24h连续、均匀用水的用户几乎没有,而靠净水场出口泵站用水泵来调节供水量的范围又相当有限,因此,出现白天用水压力不足或紧张的局面,而夜晚管道压力急剧升高,调节不了时,只能停泵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频繁的倒泵,甚至开停泵,也极易由于操作过快造成管道排气不畅而损坏。

2.4 供水管道老化:一方面,一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敷设的石棉水泥供水管道仍在继续使用;另一方面,2001年以前敷设的管径在DN50以下的供水管道多为镀锌管,其中很多供水管道属于超期服役。超期服役的供水管道老化严重,容易造成漏水。

2.5 施工安装质量问题:①给水管道在施工中管子承插口转角超过

2.6 管网复杂,且由于种种原因,图纸、资料不全,只能采取被动检漏。明漏易查,暗漏难以及时发现,造成自来水损耗较大。

3 保证供水管道安全性的几点措施

不仅在水质上,同时在水量、水压上,更要保证用户的使用需要,由于各地区用水性质的差别,用量大小的变化不同,对供水管道的运行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确保供水管道安全性。具体措施有:

3.1 在寒冷地区,气温变化大,随之而来的地壳变动也很明显,经常出现春季管道折断的情况,目前我们在抢修方面应用的管道快速抢修接头,不仅维修快捷,同时其自身的柔韧性也对铸铁管道起了缓冲作用,另外在应用新管材方面,目前应向耐腐蚀、流阻系数小、柔韧性好的给水塑料管材发展。

3.2 管网低压运行不仅是会降低供水管道的压力负荷,同时也会减少漏水量,管网干线阀门的适量控制在满足用户用水的同时,应尽最大可能地限量供水,甚至是定时给水。

3.3 平衡调节用户的用水时间,尤其对用水量较大,对管道供水影响较大的用户,应协调其躲峰用水,避免与民用水争嘴,或者自建调节水池,设二次加压设施,这样也会大大降低管道因超压造成的损坏。

3.4 合理地选择管材。供水管道设计人员必须深人调查、了解供水管线与其他管线之间的关系。根据管径、供水压力、接口方式、管道承受外部压力、管沟的故障及管道可能遭受的腐蚀等因素,参照

3.5 正确处理好新管线与老用户的新老接口问题。

首先,管道接头漏水占总修漏次数的比例较大,设计中应注意给水管道尽量采用柔性化接口,并降低管网的管道配件密度,从而达到降低漏耗的目的。同时,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按

3.6 加强管道内外防腐是防止管道因腐蚀而漏水的有效措施。对新敷设的金属管道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内防腐材料主要为水泥砂浆,小口径管道也可使用环氧树脂涂料,外防腐材料可采用煤沥青等

3.7 加强检漏及修漏工作。可以采用区域装表法加强检漏,即通过区域装表,对区域内夜间用水量进行监测,从而确定该区域内有无漏水现象或漏水现象是否严重,便于及时修漏。同时,对漏水机率较高的供水管道,必要时进行更新改造。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水资源贫乏和环境污染是制约城镇供水的主要因素。而在城市中供水管道漏水又是对宝贵水源的浪费,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供水管道的安全性。城市供水管道的安全性涉及到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切身利益。供水管道不可能不坏、不漏,但通过我们细致、严谨、务实的工作,将供水管道损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这对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86.

[3] 方丹霞, 陈明. 基于GIS的供水管道爆管因素空间分析

[4] 马乐宁,刘文君,徐洪福;供水管道爆漏事故影响因素实例分析 给水排水 2006年第32卷第9期

供水安全措施篇8

(一)目的。为做好区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处置反应机制,指导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城市供水安全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分工合作、长效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及应急工作程序,同时明确主管部门、管理机构、供水企业等相应职责,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2、统筹安排,分工合作。以城市为主体,统筹安排主管部门、管理机构、供水企业的应急工作任务。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城市供水突发事件预防工作。

3、长效管理,落实责任。城市供水以保障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强化政府监管、企业规范经营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城市供水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人口、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情况报告、预案启动、相应应急程序,落实城市供水重大事故应急责任机制。

(三)编制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水利部年月日《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的紧急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9号)、《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6号)、《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市城市供水行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城区范围内发生突发性事件致使大范围或长时间不能正常供水的应急处置,主要指造成1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或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

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

1、城市饮用水源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以及不明原因的污染;

2、取水涵管等发生垮塌、断裂致使水源枯竭;

3、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取水受阻,泵房(站)淹没,机电设备毁损;

4、消毒、输配电、净化构筑物等设施设备发生火灾、爆炸、倒塌、严重泄漏事故;

5、城市主要输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统管网大面积爆管或发生灾害影响大面积及区域供水;

6、调度、自动控制、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7、传染性疾病爆发;

8、战争、恐怖活动导致水厂停产、供水区域减压等。

二、应急组织领导体系与职责

为有效应对我区城市供水可能出现的重大事故,及时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区政府成立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在区政府领导下,处置城区供水重大事故应急工作;落实区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城市供水事故情况及对市民生活影响,向区政府和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城市供水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和监督自来水厂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及落实;组织开展技术研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区自来水厂应急救援人员、设备档案;按照区政府要求,调集人员、设备赴外地开展救援抢险;建立健全全区供水信息传递制度,完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机制,提高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区住建局应当了解城市供水水质情况,定期研究城市供水抢险应急工作,指导城市建立健全供水抢险应急组织和队伍,检查区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加强供水安全的监督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定期检查应急抢险预案、通讯、仪器、抢险工具和专业人员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并由专人负责对抢险器材、设备等做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状态良好,能随时投入使用。

本预案以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站为主的检测网络,按《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城市供水水质进行每月不少于1次的检测。源水检测项目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出厂水和管网水检测项目按照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

四、应急响应

(一)总体要求

城市供水发生事故后,应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优先保障群众生活和重点工业用水。必要时可采取分片分区供水或降低供水压力等措施,并加强节水工作,暂停或减少洗车、桑拿、洗浴等特殊行业用水,暂停绿化、园林、环卫行业使用自来水,减少工业用水。

城市供水重大事故发生后,按照业务处置为主的原则,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立即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并于1小时内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区住建局报告。有关部门要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当发生人员伤亡突发事故时,可越级上报。灾情严重、抢险救灾力量有限时,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求支援。接到报告后,区住建局应负责组织实施抢险、排险、抢修、快速修复、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供水发生事故后,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区住建或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预警,通知居民、企事业单位做好储备应急用水的准备。

(二)情况报告

1、基本原则

(1)迅速:最先接到事故信息的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告。

(2)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3)直报:发生特大、重大事故,要直报领导小组,并根据情况报区政府总值班室和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2、报告程序

(1)供水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立即拨打应急处理电话向区自来水公司报告。区自来水公司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确认事故情况,及时做好现场保护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2)重大事故一经确认,区自来水公司须立即向区住建局和区应急办报告。

(3)发生重大事故后,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区政府、区住建局和有关应急组织。若系水源、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同时报区农林水局、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

(三)响应行动

1、重大事故发生后,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召开工作会议,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开展证据收集工作。

(4)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协调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5)因人员抢救、防止事态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通知各有关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到位并开展应急抢险工作;迅速与事故发生单位建立联系,了解并核实有关事故和应急情况,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及时向区应急委员会报告。

3、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召开小组成员和专家工作组会议,根据事故和应急情况提出城市供水系统的抢险、抢修、临时供水等建议方案,讨论应急工作建议,并组织现场工作组赴现场协助、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4、应急通讯。应急响应期间,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安排专人值班,值班人员应保证随时接收区应急委员会的指示和事故发生地的事故信息;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应24小时保持通讯渠道畅通。

5、应急救援。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派出现场工作组,由副组长带队,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事故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事故调查,选派专家对事故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技术支援,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区政府报告。

区第三水厂、湄丰供水公司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全力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并通知供水影响地区的群众和单位。同时协助有关部门保护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妥善保管有关物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和收集证据。

6、主要救援措施和处置工作

(1)水源污染及水源水质安全事故,应立即停用现有水源,及时启用备用水源。区环保局对水库汇水区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调查,对违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关停,对环境恢复、生态修复提出整改措施,防止原水继续污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源头水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加强对水源水质及水源地环境的检测,跟踪水质动态情况。区住建局要严格督促两家水厂做好水质监测和相关应急处置措施工作,确保城市供水正常运行和水质安全,并配合相关部门对问题原因进行调查。区农林水局负责向市水利局沟通协调原水切换的调度工作,联系市防汛部门及水利局调度周边原水供应,配合相关部门对水源水质污染的摸底排查和原因分析;区卫生局、卫监所要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掌握城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涂岭镇负责泗州水库汇水区内污染源进行初步排查,发动各工作片、各自然村配合区直部门进行详细调查。泗州水库管理处要建立长效机制,委托区环境监测站对泗州水库原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定期向相关部门、单位通报水源和水质情况;加强日常安全巡查管理,监控水库水质,控制污染源,及时汇报水质险情。湄丰供水公司、第三水厂加大原水安全跟踪力度,把好进厂原水关,加强制水工艺流程管理和水质安全监测工作,保证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安全。

(2)因旱情等原因造成水源取水不足时,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水源问题,可采取围、堵、拦、截等措施保持水源取水,必要时启动备用水源。

(3)因洪涝灾害或其它原因造成供水设施损毁,导致大面积停水事故,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或者采取临时供水措施,安排应急送水车等,确保群众生活用水。

(4)因供水生产,输送过程中遭受化学、毒性、病毒等因素造成饮用水污染的,应对所发生水质事故的性质与严重性尽早尽快的给予评估,及时关停部分供水设施,开启各种管网末梢放水,并调配好各种管道装、拆、卸、堵所需设备随时备用;受污染的设施应进行清洗消毒,加强水质化验。

(5)供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的,应先抢救受伤人员,及时、有序、高效地清理现场,搜寻、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7、信息。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城市供水重大事故信息稿件的审查和新闻报道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新闻工作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的规定执行。

五、应急终止

(一)终止程序。应急结束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由区城市供水应急领导小组作出决定,并通知相关单位和公众。特殊情况下,报区应急委员会决定。

上一篇:创新思维基本方法范文 下一篇:课题研究特色及创新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