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1-23 17:32:23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1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竞技运动的价值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初,以为国争光为主要目的的竞技运动其最主要的价值表现在政治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国情的变化,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逐步显现并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竞技运动的基本结构特征入手,挖掘出竞技运动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潜在价值,使之能更好的被大众所认识、了解和接受。

关键词:

竞技运动;社会;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6801

1竞技运动基本结构特征

1.1竞技运动竞技参赛特征

运动竞赛的层次要素特征和框架结构特征二者相加,就构成了竞技运动竞技参赛特征。如表1所示,运动竞赛是一项包含许多环节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将其分为三个平行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为赛前参赛策划、赛中比赛实战以及赛后参赛评价。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对运动竞赛结果产生影响。赛前参赛策划是对运动竞赛的前期预判,教练员团队要对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状态的诊断,判断运动员此刻的状态是上升期还是下降期,通过调整使其尽快进入比赛状态。除了竞技状态,教练员团队还要考虑比赛环境的影响,设计出最适宜的参赛方案。在实战比赛中,运动员的竞技发挥,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包括参赛环境、竞赛规程以及竞赛保障等客观因素都会对竞赛结果产生影响。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和教练员还要进行赛后总结评价,包括结果评价和工作总结。因此,要想保证运动竞赛的顺利进行并将其价值最大化,就要充分了解运动竞赛结构层次要素,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运动竞赛框架结构是除运动竞赛层次要素以外的另一大竞技运动主体结构,它们一同构成了竞技运动参赛特征。如表2所示,赛前参赛策划、赛中比赛实战和赛后参赛评价这三部分组成了运动竞赛主要的框架结构。赛前参赛策划又包括两方面的性质,一是参赛方案的程序性,二是战略部署的指导性;赛中比赛实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教练指挥的艺术性和选手竞争的激烈性;在赛后的比赛评价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注意总结的导向性和评价的客观性。

1.2竞技运动竞技能力特征

竞技能力是竞技运动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特征,对于竞技能力特征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搜集整理,本文总结归纳出竞技能力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竞技能力最突出的特征是系统性,并通过系统性来引申出竞技能力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竞技能力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能力要素组成,这些能力要素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组成了一个连贯的整体。这些能力要素包括技术能力、心理能力、体能和技能等,对运动员来说竞技能力要素越全面,竞技能力就越强。其二,竞技能力的层次性特征是竞技能力的第二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竞技能力的规律性。竞技能力不但体现在比赛中,更体现在训练中。其三,竞技能力具有鲜明的专项运动特征,不同专项的竞技比赛中所要侧重的竞技能力也不尽相同。

2竞技运动经济价值

2.1竞技运动中的经济价值

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着竞技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关于我国第三产业组成的统计报告中,统计局明确地把体育部门列入第三产业,由此可见,体育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体育用品、体育服装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兴起,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扩大了人们的就业途径。与此同时,数额庞大的体育消费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大型运动会的举办,可以极大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2竞技运动中的经济效益

随着体育职业化的产生和发展,运动竞赛逐步成为了一种经济、绿色、环保的体育产业,它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多的得以凸显。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它注重市场,讲求经济效益。早在2000年,全球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就高达4000亿美元,并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着,在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其总产值已经超过了3000亿美元,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整个体育运动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必将大幅度地增加,体育广告、体育健身以及体育赛事转播等必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全新手段,竞技运动也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竞技运动社会价值

3.1竞技运动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提升

全民族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健康素质,其中健康素质又分为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类。竞技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培养人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竞技运动在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提升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超越其本来意义的更大的社会价值。

3.2竞技运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其隐藏的文化属性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竞技运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旨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它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激励人们不断超越,不断进取,以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形式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正是这些着眼于教育、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使得人们将竞技运动概括为“生活的哲学”,更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3.3竞技运动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体育的个体价值建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并强调要适应人的生理和心理本性。改革开放以来,竞技体育的个体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竞技运动可以促使个体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保证各种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第二,满足情感疏泄与升华的需求。竞技运动不但可以疏泄积累的情感,而且可以使这些情感得到升华,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竞技运动对个体发展的价值。

4结论

竞技体育的价值具有两重性,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综合体现。当我们把竞技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提升,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方面。当我们把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来看待时,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建.关于运动竞赛的系统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12(1):3638.

[2]胡亦海.竞技运动特征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3]胡亦海.对抗项目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2):2528.

[4]覃林.竞技运动的价值观[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812.

[5]曹春雨.竞技运动者价值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35(6):5759.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2

关键词:校园体育竞赛;功能;多元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G812.45;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22-02

大学体育竞赛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教育方式,大学体育竞赛的功能体现为多元化,具有教育性、健身性、文化性、大众性和娱乐性。大学体育竞赛为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体育参与,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活跃了大学生思维,提高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大学校园体育竞赛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体育的重要基础,是大学师生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战术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在学校校园范围内举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文章对大学校园体育竞赛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校园体育竞赛的功能,完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

一、大学校园体育竞赛的教育性

对奥林匹克的诠释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坚强意志和升华精神,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奥林匹克》强调了两点:一是“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还有是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顾拜旦体育思想中首先突出了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人的均衡发展。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校园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一种表现方式,以运动竞赛为手段,激励和教育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努力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其核心理念是“育人”,并突出教育特色,体现为“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

校园体育竞赛能激发大学生参与运动的激情、营造和谐竞争的氛围,同时,在规则的约束下能教育学生遵循规则、遵守法规。例如,在班级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必须遵守《足球竞赛规则》,服从裁判员的判罚。在学校倡导校园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

二、大学校园体育竞赛的健身性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众所周知,增强体质需要有效的体育锻炼,而这个有效性包括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从时间上看,学校体育教学不论如何改革,体育课传授锻炼身体基本知识、技术这些最基本的功能是不会改变的。体育课之所以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达不到体质增强所需要的时间、强度和频次。现阶段,我国大学的公共体育课基本上是每周1次,上课时间为90分钟或者80分钟,大学的公共体育课只在大学的第一、二年级开设,大学的第三、四年级已经没有体育课。因此,大学的公共体育课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增强体质所需要体育锻炼的频次。校园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实现增强体质的重要措施。近十年来,高校一线的体育工作者在研究和探讨学校体育教学的课内课外一体化。其中,校园体育竞赛是重要的手段和杠杆之一。胡小明认为,“没有这种竞争和比赛,所谓运动、所谓体育,都成了丧失活力的躯壳”。校园体育竞赛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校园体育竞赛也是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和普及体育竞赛知识的重要手段。运动竞赛通过主体间激烈的竞争,给参与者以强烈的身体运动体验和参与竞争、获取胜利的心理体验,使参与运动竞赛的主体享受着运动带来的身心满足。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技术和技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它需要一定练习时间、频率和练习强度。校园体育竞赛能反馈大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不足,使他们更加努力地进行练习,从而使大学生在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上多投入,以促进他们的体质健康。校园体育竞赛还能掀起大学生在竞赛前期、竞赛期间、竞赛后期的运动高潮。2014年中国青奥会在南京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南京市民和南京高校大学生的运动狂潮,南京高校大学生的运动人数比往年增加了34.4%。调查发现,每年南京大学田径运动会期间,各班级、各学院的运动人数都会大大增加,甚至是平时运动人数的5倍以上。可见校园体育竞赛能刺激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为大学生增强体质做出基本的保障。

三、大学校园体育竞赛的文化性

《奥林匹克》强调的第一点是“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产生和绵延,对世界产生了全方位的重大影响,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实际效用,这就是体育的价值。体育竞赛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一场竞技比赛,还是一次文化盛会。NFL的超级杯(Super Bowl)就是一场全球的橄榄球文化盛会。NBA全明星比赛,已经不单是一场篮球比赛,而是全世界篮球迷的文化盛会。同样还有CBA全明星周末、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联赛、中超足球联赛、CUBA篮球联赛等等,甚至小到学校班级之间的足球友谊赛都是体育的文化盛会。

校园体育竞赛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校园体育竞赛的举办可以促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譬如,校园的运动雕像、标志性体育场馆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展示着人类的思想、知识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情感和价值观等。例如,南京大学的体育馆、河海大学的运动场、浙江大学的篮球馆等等,都是学校标志性建筑物,是体育竞赛文化的重要部分。

校园体育竞赛精神是竞赛文化的核心。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不仅能够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竞赛精神,而且它的最大感染力和最大魅力更是体现在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体育竞赛中成功时的欢呼祝贺、失败时的惋惜安慰,大学生对支持者和班集体的“敲锣打鼓”“击掌加油”的震撼呐喊,CUBA联赛的广东工业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等赛场同学们为主队的呐喊加油声,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在主场比赛时,同学们发出齐刷刷的加油声“北理工加油……加油……”“北理工必胜!”,都感人至深。2016年欧洲杯男子足球锦标赛冰岛淘汰英格兰和1/4决赛中被法国淘汰后,冰岛队员和球迷在体育场发出“有节奏的击掌――沉静――随后就是那令对手胆寒的吼阵声。这声音最夺魄、最鼓舞士气、最震撼人心,成为震慑对手的欧洲杯最强音,这些举动与行为体现出他们极大的国家和民族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校园体育竞赛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拼搏以及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队友、尊重裁判、尊重比赛的道德意识。体育竞赛精神文化由体育竞赛实践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因素构成,是体育竞赛文化的核心部分。体育竞赛最真实地展示了人类之间的竞争、团结、爱国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体育竞赛必须有规则和制度,在体育竞赛规则和制度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其始终遵循着“公平公正”“保护运动员”“有利于项目的发展”和“提高观赏性”这四大原则。校园体育竞赛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提高遵纪守法、公平公正的行为意识。约束着学生的出格行为和不健康的思想,使大学生在校园体育竞赛中体会社会化的公平、规矩、守法、和谐的竞争意识。在体育竞赛中,对手将被看成是与自己共同追求卓越的合作伙伴。胜利与失败这一结果将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参与竞争,不断战胜自己,向自己的怯懦、软弱宣战,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不断向自己的能力发出挑战,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取得成功。体育竞赛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自我表现途径,无论在何种领域,竞争是保持或提高水平、追求卓越的必然手段。

四、大学校园体育竞赛的大众性

奥林匹克精神追求的是“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高度的结合”。校园体育竞赛是以育人为宗旨,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突出大学生的教育特色和综合效益,体现出体育竞赛“团结、协作、奋斗、进取、文明、育人”的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竞赛具有强烈的竞争性、高度的紧张性、环境的适应性、潜能的开发性、良好的观赏性等因素,很容易调动起广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竞赛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强烈的兴趣,因而成为促使其参加体育锻炼的最强有力的内在动力之一。南京大学羽毛球俱乐部每年举办一次全校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调查发现,在举办羽毛球比赛的第一学期中,校园的羽毛球运动出现热潮,学生参加羽毛球锻炼的人数大大增加,羽毛球运动的人数是第二学期的4倍,许多普通学生的羽毛球练习更是多达每周5次。因此,每一次校园体育竞赛的开展,都能掀起大学生锻炼的热潮,大大提高它的大众。

五、校园体育竞赛的娱乐性

作为生命意志的体现形式――运动和竞赛导致了主体对生命的集体享受。首先,即使是竞争中的失败,也会给参与运动竞赛的人在品尝酸苦的征途上,带来各种启迪和激发,振奋起永不言败的精神。其次,运动竞赛以参与者高超的技艺、扣人心弦的对抗、充满人体动感的力与美的展示和特有的文化内涵,给欣赏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美好体验。在校园举办一场势均力敌、扣人心弦的班级或者系别的篮球比赛,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啦啦队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心灵的享受和娱乐。校园体育竞赛不仅仅能够调节广大师生在紧张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体力和脑力,还能够进一步愉悦、熏陶广大师生的身心。快乐是人类独有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体育中的快乐包括知识获取的满足感,技能技术提高后的喜悦、兴奋,集体荣誉感及成就感等愉觉。校园体育竞赛能给大学生带来乐趣和快乐,这种乐趣与快乐是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最本真动力。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毕进杰.学校体育倡导运动竞赛的依据[J].体育学刊,2013(09).

[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颜天民,何荣.论运动竞赛的教育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9).

[5]马景芹.论体育的价值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6.

[6]陈安平,韩风歌.对体育竞赛文化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2012(04).

[7]许宁.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体育竞赛的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6(02).

[8]钱华伟.试论体育竞赛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促进作用[J].三峡大学学报,2009(06).

[9]尹从刚.我国大众体育竞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05).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3

[关键词] 大型赛事 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调研 品牌

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赛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已经催生了一个新的经济领域,即“赛事经济”。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价值取决于赛事组织者、推广商、赞助商和媒体的合作和策划,成功的体育赛事已离不开赛事的运作技术和营销策略。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加强市场调研,整合赛事资源

大型赛事可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冠名权、特许权、赛事项目无形资产开发、赛事广告开发、媒体经营开发、文化活动开发和派生产品开发等等。一般地说,大型赛事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同类赛事以往和未来的市场评估与预测;该赛事的社会知名度及市场知名度调查;该赛事以往的电视转播状况及电视转播权调查;该赛事以往的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调查;该赛事以往的宣传广告方式及媒体对赛事的报道方式调查;该赛事以往的赞助商类型、赞助方式及赞助绩效评估;该赛事的市场营销方案及策略手段调查;该赛事派生文化经济活动对赛事本身的影响调查;赛事与举办城市的政府、商业财团和民众的互动关系分析;赛事出现的意外事件调查及可能采取的规避措施和保障方案;赛事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及财务预算报告。

市场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民意调查和商业调查,民意调查主要是对消费群体的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调查,商业调查则是一项专门的市场研究活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赛事组织者和商业合作伙伴还应做好赛事评估的工作。赛事评估的内容是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前者包括直接收入预测,间接增值收益、经济推动效益、潜在效益。后者包括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赛事对城市发展的直接和间接推动、受众对赛事的认识和熟悉程度、受众对赛事的品牌和价值评价、受众对赛事报道主流媒体的关注度、主流媒体报道赛事的效果评价、主流媒体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评价等。

二、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品牌

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属于服务行业,具有一般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同时性、异质性、时间性、参与性、不可储存性、无所有权转让性和人作为产品的一部分等特征。因此,必须细分市场,针对目标市场的需要,提供满意甚至超值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顾客价值,打造品牌赛事。大型赛事的服务对象和层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为广大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竞赛表演服务,为社会提供满意的竞赛表演衍生产品,使赞助商和商业合作伙伴获得良好的宣传沟通效果及经济利润。体育赛事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赛事组织者和经营者的赛事组织管理,采取措施以提升赛事的观赏价值和竞技价值,提高参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公众影响,形成因大量的观众需求导致门票畅销,门票供不应求导致大量的电视观众,电视观众增加导致电视广告增值,电视广告增值导致场内广告价值提升,场内广告升值导致赛事冠名、体育组织或俱乐部的广告时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肖像权、姓名权和代言人服务等价值提升的筹资与传媒功能互动互利的良性循环态势。我国的体育赛事资源尽管十分丰富,但被公认为具有品牌价值的体育赛事还凤毛麟角,因此,赛事组织者要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品牌,不断提高赛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提高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价值最大化

体育赛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通过对体育赛事的策划、包装和市场经营,以提升赛事的商业价值,从而使赛事的组织者、经营者和赞助商共同获取利润。为此,必须提高整体竞争优势,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首先,竞赛表演具有非物质性和不可储存性的特点,但赛事过程中的动作造型,速度力量和技战术表现等可以作为一种动态的表象储存在记忆中。因此,在促销方面可以利用观众对赛事的美好记忆作为营销沟通的手段。例如,将精彩的瞬间或片断制作成册或声影集锦,在赛场或者相关娱乐设施内供游人随意翻阅,以促进与消费者的沟通,也可将其出版发行,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由于竞赛表演服务具有同时性、参与性,以及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产品的一部分等特点,因此还应该根据赛事的特点,创造观众参与赛事的时机,充分利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个人形象和影响力进行营销。

其次,企业通过赞助、冠名体育赛事等策略,借助所赞助的体育赛事树立企业及其产品在公众中的品牌形象。将体育赛事与商业企业的品牌推广紧密结合属于软性推销,其最大特点是功利性潜藏在公益性之下,容易获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同,从而达到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的目的。赛事赞助行为一旦发生,赞助商与赛事组织者和经营者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结成了一种新型的市场合作伙伴关系,这也是赛事赞助区别于一般广告的显著特征。赛事赞助的基本方案是:赞助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实物、技术或服务给赛事的组织者和经营者,两者通过合同的形式确定市场合作的伙伴关系。获得赞助的赛事组织者和经营者则利用体育赛事的商业平台,将赞助商的企业及产品形象与赛事紧密而巧妙地结合,充分运用体育赛事的现场渲染和媒体报道,创造轰动影响,并通过赛事期间的各种产品促销活动,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使赞助商从赛事赞助中获得的回报效益最大化。

再次,营销城市。这是当今赛事营销最具社会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营销手段。赛事营销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并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外,以体育为依托,借体育赛事的机会引来国内外众多游客,发展体育旅游,亦可给举办赛事的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云开:现代体育组织经营管理赛事的基本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2]张 林 李南筑 何先余 黄 伟: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3)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暴力;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89

1校园体育暴力的相关概念界限

1.1校园体育暴力

校园体育暴力是指在体育竞赛、体育教育、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活动中,个人或群体有意对他人或财物进行伤害或损坏等违反校规、校纪,造成他人身体、心理或财务上伤害或损失,影响体育活动正常展开的行为。

高校的体育暴力行为多发生于课余他的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活动中,主要的暴力行为有学生之间相互的言语辱骂、推搡和打架斗等互相伤害的行为。

1.2校园体育暴力行为的划分

依据体育暴力行为对社会危害度程度,我们把校园体育暴力行为划分为三种行为。

一是犯罪行为,是一种触犯刑律并要受到刑罚的行为,是严重的越轨行为;二是越轨行为,是一些违反相关法规法纪的行为,没有构成犯罪,对社会的危害不大;三是偏差行为,是指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并赞成的行为,违反有关规章制度,且偏离公众认可的行为标准的行为。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大连旅顺口区高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连科技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校园体育暴力行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和互联网以及相关图书馆书籍、新闻报道等资料,以“高校校园”、“体育暴力”等为检索关键词,查阅有关高校校园体育暴力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以此作为本报告的调查依据。

2.2.2逻辑分析法

运用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逻辑学方法,结合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多学科理论与知识,对高校校园体育暴力的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

2.2.3访谈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学校处理这类事件的相关负责人,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为本报告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2.2.4问卷调查法

根据访谈结果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旅顺口区高校的特点,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四所高校校园体育暴力行为统计

根据暴力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程度,我们把高校校园体育暴力行为分为三种行为――偏差行为、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们对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四所高校的体育场地进行实地观察,共发现暴力行为71次。

高校校园发生的体育暴力行为主要是表现是偏差行为,越轨行为占少数,犯罪行为相对微乎其微但也偶有发生。偏差行为我们或多或少都看见过,主要表现在体育活动或者体育竞赛的赛中和赛后,比赛双方之间的言语冲突。越轨行为主要表现为比赛双方之间轻微的身体侵犯或者干扰赛事正常运行的轻微暴力行为。犯罪行为的主要表现在比赛双方打群架和对体育场地设施等的打砸行为,此类行为多是因为把赛场上的怨气与怒火蔓延到场下,心理动机则多半是报复、找尊严等不成熟心理活动。

3.2四所高校学生对校园体育暴力的认知

经调查数据和访谈记录,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暴力”这个词相当陌生,个别同学对体育暴力的了解也仅限于网络报刊上关于国际足球联赛引发的恶性暴力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多数学生认为校园暴力离自己很远。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分别得身体侵犯行为”、“打砸场地设施”和“群体斗殴”属于校园体育暴力行为;而“组织或自发对特定人员的谩骂行为”则被较少数同学认可为校园体育暴力行为。

3.3校园体育暴力成因分析

3.3.1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偏差

体育价值观指体育价值在我们脑海中的反映,是我们对体育价值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发生体育行为的基本指导。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能够最直接的反映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动机与态度等客观因素。我们认为最直接有效的引导体育价值观的因素是情趣爱好。激发高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直接影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状态等。不成熟或不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统称为价值观偏差,指的是高校学生带有功利性的想法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过于注重比赛的结果而忽略整个比赛过程本身,又或者根本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缺乏正常的体育锻炼。

3.3.2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目的与氛围

当前校园体育活动或者竞赛的举办趋于程序化,缺乏体育精神,从而导致目的越来越功利化。积极的体育竞赛最后演变为班级之间或各学院之间的对垒,在一些身体对抗明显的项目,如篮球和足球等项目,其中的火药味直逼职业赛事。赛前有摩擦的个别学生、班级或者学院往往会把赛下的敌对心理带到赛场上,这很容易把小摩擦转换为敌对情绪。加之个别高校学生有意无意的粗糙动作很容易引爆场观众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会导致越来越多的拉扯冲撞和明显带有恶意的犯规动作。

3.3.3高校体育活动的管理和监管不到位

高校校园体育活动或竞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组织者也可能是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社团等,很多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组织都是由学生团体或协会组织管理。学校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体育竞赛中负责裁判的大多数学生都没受到过专业的裁判员培训,只是熟悉规则而已,他们对竞赛的相关规程和流程安排了解的不甚详细,对于竞赛现场的突发事件处理、现场调度等方面极为欠缺。所以很难保证所有的体育活动或竞赛都公平、公开、公正。很多体育暴力行为多发于小范围组织的体育活动或竞赛。调查问卷中有69.5%的学生认为在参与校内体育活动或竞赛。

3.4遏制校园体育暴力的策略

3.4.1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积极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学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让学生知道体育比赛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调节情绪。同时要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规范自己的体育行为,理性对待体育活动或竞赛,构建和谐安定校园。

3.4.2积极发挥校内体育协会的作用

高校体育协会聚集了广大学生体育爱好者,隶属于学校体育工作部。它在高校体育文化中不可或缺,起到承接作用。它对学生的各种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对学校的体育事业发展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应该重视体育协会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面对广大学生群体,他们可以更有效的宣传体育活动精神、体育道德教育和体育文化教育,丰富高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锻炼、文明竞赛、理智观赛。

3.4.3规范并强化校园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监管工作

高校应该制定关于举办体育活动或竞赛相关制度,规范场所、裁判员等相应的规程设计,做到校园大大小小的体育活动或竞赛都有备案。

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体育社团对体育活动或竞赛的组织管理水平、遇突况的快速处理能力和现场调度场地与人员的能力,培养学生裁判员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裁决技巧,争取在体育活动或竞赛中做到公平、公正,打造出让参与学生满意,让观赛学生满意的校内体育活动或竞赛。

参考文献

[1]李映红,文建传,黄玉保等.大学生发生运动攻击的心理因素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8(21):463464.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5

关键词:行为动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08-03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助推器,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较好地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目标。与此同时,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也成为高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能竞赛的意义、竞赛模式与管理机制、专业技能竞赛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从全局的角度对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深入系统研究并不多。本文从确立正确的职业技能竞赛价值观,为问题评判提供标准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基于教育公益目标的

职业技能竞赛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促进职业技能竞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其目的是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因此,职业技能竞赛的价值观应以教育公益为目标,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提升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高职院校的共识。但因各省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其他因素,当前各院校的职业技能训练条件差距较大,水平参差不齐,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就是要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各地加大对职业技能培养的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2)推广先进的技术标准。科技的不断发展使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日新月异,要求高职学生必须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技能竞赛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推广先进的职业技术标准的重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3)维护公平与公正。公平与公正是任何竞赛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没有公平与公正,竞赛本身就失去了意义。维护公平与公正才能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斗志,推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4)促进交流与合作。因各种原因,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技能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看,发达地区的条件相对完备,而各省区内部重点建设院校的条件相对较好。举办技能竞赛,就是要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各院校相互学习和交流,推动院校合作,引导先进院校帮扶落后院校,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主体动机及其影响

行为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行为与动机的关系密不可分,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动机常常以内在、隐蔽的方式支配着行为。从管理角度看,分析研究个人和组织的动机可以更客观地分析个体或组织的行为,为优化管理提供依据。

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涉及主办机构、承办机构、参赛院校、技术支持企业等四种主体。各主体的动机不同导致其行为差异性,对技能竞赛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同的影响,甚至出现违背技能竞赛正常价值观的行为。现分述如下。

(一)主办机构的动机及其影响

目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主办机构较多,从全国竞赛项目上看,主办机构包括国务院各部委(以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为主)及国家各部委下设机构(主要指各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全国性协会、校企合作机构(指竞赛技术与设备开发商与高职院校联合举办)等,因其动机不同,导致主办竞赛的水平和成效差异也较大。

国务院各部委及下设机构举办竞赛的目的是通过竞赛来引导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由于主办方动机纯正、高度重视,花费了较大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研究论证,在竞赛组织、竞赛项目与内容设计、公平公开等各方面的管理也都较为规范,因此,此类竞赛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竞赛。

全国性协会举办竞赛的动机是多重的,既包括了教育公益的目的,如促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又包括利己的目的,如扩大协会的影响力、获得一定的竞赛收益等。此类机构举办的比赛除了具有社会公益价值取向,还包括扩大主办机构影响力、扩大竞赛软硬件产品销售等市场价值导向动机;在管理上存在竞赛项目设计不够科学、组织不够严谨规范、公平性不足、借助竞赛来销售产品等方面的问题。

校企合作机构主办的竞赛具有显明的市场利益倾向,一般是由教育技术产品开发商组织开展,以购买了其产品的某所院校作为承办院校,校企联合邀请其他院校参加竞赛。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竞赛平台来推广企业的软硬件产品。在强烈的市场利益导向下,此类竞赛内容设计上以开发商的产品性能为标准,很难做到科学设计和符合职业岗位标准,也很难在组织评审环节实现公平与公正。

(二)承办机构的动机及其影响

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全国性竞赛,还是区域性竞赛,都是由指定的高职院校来承办。而言,承办院校具备较好的实训条件,为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一般要对竞赛项目进行预先的设计和测试,而这些试验和测试都是由承办院校来完成的。所以,承办院校在项目竞赛中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优势。正因为如此,承办院校夺冠的压力也特别大。为保证优势地位,承办院校有排除其他竞赛单位获取竞赛内部信息的动机,一般不对外开展相应的开放培训业务。其结果导致竞赛的不公平性较为明显,使其他参赛单位对竞赛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团结、交流与合作,也不利于提高技能竞赛的整体水平。

(三)参赛院校的动机及其影响

参加竞赛,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指导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为学校声誉而战的压力,其主要动机是获取好的名次。此外,还包括与其他竞赛院校学习交流的动机。竞赛之前,学校各级领导会给指导教师下达等次目标任务。完不成任务,会对指导教师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导向容易导致一系列的短期行为,如只重视尖子生的培训,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培训指导参加竞赛的学生选手身上,未能使多数学生受益,违背了举办竞赛的初衷。

(四)技术支持企业的动机及其影响

技术支持企业参与技能竞赛的意义和作用 技术支持企业对技能竞赛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一,为竞赛带来行业技术标准。技术支持企业本身来自行业,作为技术研发和推广单位,掌握行业发展的技术标准,对技术发展趋势敏感度高,代表行业技术的先进水平,能够指导技能竞赛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其二,为竞赛提供技术平台。技术支持企业为竞赛提供必要的程序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支持,使不同院校能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开展公平竞赛。其三,为竞赛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技术支持企业为扩大其影响力,会参与竞赛冠名等各种赞助活动,为竞赛活动提供经费支持。根据高职高专网公布的信息,截止到2012年4月25日,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1个统筹赛项中,就有18个赛项已确定了合作企业并签署了合作协议,落实意向赞助经费约1000万元。

技术支持企业的动机对竞赛的影响 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技术支持企业参与技能竞赛的最终诉求。就具体动机而言,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开拓市场、增加产品销量;二是扩大影响、提升品牌知名度;三是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从总体上看,以前两种动机为主导,部分企业则是以增加产品销量为主要目标,将技能竞赛平台作为推销企业软硬设备的目标市场。

基于上述动机,同时为弥补获得竞赛技术支持资格而支付的成本,企业会想方设法通过竞赛项目增加产品销量。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种手段:一是不提供免费试用版软件或是在竞赛前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免费试用,以迫使参赛院校购买产品;二是每年对竞赛项目进行部分调整,以促进新软件或硬件设备销售;三是提高竞赛专用软件排他性,只与特定的硬件兼容。这些行为会导致以下几种不良后果:一是增加了参赛院校的经费负担;二是因竞赛设备的专用障碍造成类似软硬件设备的重复购买,浪费了宝贵的教育经费;三是部分院校因为设备和经费问题而无法参加竞赛。

对完善职业院校技能

竞赛管理机制的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技能竞赛的各参加主体的大多数机动都是源于自己的立场或利益,这些动机虽然有合理的成分,但多数与教育公益的价值观有冲突。要改变这一情况,应以激励为主要手段,根据不同主体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完善竞赛管理机制。

(一)加强对竞赛主办机构的审核和管理

第一,出台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对举办竞赛主体的资格、竞赛环节管理,特别是公平、公开等要求进行规定。

第二,成立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公室,负责审核各主办机构的竞赛章程,协调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收集参与单位和社会人士对技能竞赛的建议和意见,负责对举办机构进行评估。一方面,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机构进行核查,责令其整改或是停办;另一方面,对成绩突出的主办机构进行表彰。

(二)对技术支持企业进行管理约束

第一,成立竞赛命题委员会,由专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保证技能竞赛的科学性与职业性,纠正设备提供商为增进企业收益而进行的不必要的技术标准调整,在保持先进性的同时兼顾稳定性,有效降低参赛单位的竞赛成本。

第二,对竞赛技术与设备商的定价行为进行约束。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标准被竞赛指定支持后,由于部分设备在技术上的不可替代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垄断性。企业因追求高利润的天性在排除竞争的条件下很容易出现不合理的高定价,因此,应由价格审核机构在对比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对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定价给出合理的最高定价限定意见,以保护参赛单位的利益。

(三)完善对竞赛技术开发与共享的管理

根据竞赛项目发展的成熟程度对竞赛技术开发与共享实施分类管理。对刚起步的竞赛项目,由于竞赛内容、竞赛技术等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可采用现行的以市场化为主导的运作方式,允许技术支持企业以商业化的形式参与竞赛项目的技术开发,以培育完善技术标准。对技术标准已相对成熟的竞赛项目,建议由国家财政出资购买软件版权和技术服务,或者由民间公益助学基金购买产权后捐赠给政府部门,免费为各参竞赛院校使用,以促进先进技术的普及和技能竞赛整体水平的提高。

此外,建议各省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布普及技能竞赛的指导文件,号召、鼓励各高职院校开展校内竞赛和校际竞赛,对广泛开展技能竞赛的院校和省区给予更多的入围国家级决赛的名额,以推动技能竞赛的全面深入开展。各省区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管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功能,要求获中央和省区财政支持的示范性实训基地按标准建立区域性、共享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负责按国家标准承办相应项目的技能竞赛,并为本省区不具备参赛条件的院校培训参赛教师和学生,以解决院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对贯彻政策意见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院校,在省区级实训基地立项及经费支持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参考文献:

[1]刘丽芳.论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2]李媛媛.对当前高职教育技能竞赛热的“冷”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3]韩庆.我国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行为动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6

关键词: 径赛 健身跑 健身价值

1.问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但有许多现实问题制约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普及和实施,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使得田径课遭受冷落、挤压、削减甚至排除;另外,在众多体育健身项目中,人们对田径运动的选择率很低,以田径运动作为首选锻炼手段的人数只占5%左右。基于以上的事实,笔者试图通过拓展径赛的项目,探索其价值,为径赛在高校开展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为使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广大体育工作者特别是田径专业人士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2.径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径赛的现状

径赛项目有竞走、短跑、中长跑、超长跑、跨栏、障碍跑和越野跑等项目。

传统径赛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径赛具有传统性、长期性、固定性。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接受的径赛的教学与比赛几乎一成不变,技术动作单一,缺乏新鲜感、趣味性。从校田径运动会到奥运会,径赛项目变化很小。第二,径赛项目都是人体正面向前的运动,运动方向单一、缺乏随机变化。第三,径赛具有个人竞赛项目多、集体项目少的特点。由于径赛运动的单一性、局限性,使得乐意从事径赛运动的人越来越少。从我校近年来体育选项课报名统计的情况看,学生自愿上田径课的不足百分之五,其他选项明显高于田径;从有关资料信息看,在学校体育中田径运动已处于低潮。如何激发人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改进田径运动的方式、方法,弥补田径运动的局限性,是当前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当前径赛存在的问题

2.2.1对径赛运动概念的认知停留在竞技体育上: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对径赛运动体系的认识基本都停留在竞技体系的概念上,但是这样的理解忽略径赛的健身功能与价值,导致径赛运动的畸形发展,成为标准的精英体育。

2.2.2对径赛项目的方式方法等选择不当: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环境的人们从事径赛运动锻炼时,选择适当的项目、方法、运动时间、适当的运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传统的径赛运动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虽然他们经常参加传统的径赛活动,但所达到的锻炼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伴有运动性损伤的出现反而给自己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所以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后就放弃。

2.2.3学校师生对径赛项目的认知狭窄:由于径赛运动的比赛程序简单易懂,锻炼形式多样,在空地、道路和跑道上都可以练习,它不受人数、年龄、性别、季节、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广泛开展,因此是人们最熟悉、开展最普遍的项目之一;然而,学生对径赛运动的认识不同,多数大学生认为径赛运动是训练加比赛,它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

2.2.3.1学生对径赛的认知不足是导致径赛课遭冷落的原因

学生不喜欢径赛,其主要原因是忽视径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径赛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单一、运动负荷过大,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是一些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反应,使径赛教学成为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学生学习完全是被动接受,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很难对它产生兴趣。

2.2.3.2体育教师对径赛的认知不足

大部分教师只看到传统径赛课的弊端,只看到素质练习的项目与径赛项目的相近,而对径赛的健身价值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对径赛课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健身价值认识不足。

2.2.4对径赛健身价值的认识不够:每当谈及径赛运动的价值,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竞技性的比赛价值。对径赛运动的健身价值少有人提及,人们接触的径赛运动,大多数是以竞技性的形式出现,很多人认为径赛运动是训练加比赛,它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虽然人们知道径赛运动可以用来进行身体锻炼,但是对径赛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不够。

2.2.5对径赛的康复与价值开发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中的机械化、自动化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上班守仪表、网上购物、坐车外出游玩等造成一系列的“运动缺乏症”,体弱多病、肥胖等“文明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同时一些现代病开始蔓延,如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的脑中风、脑栓塞等都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针对这些疾病虽然医学上可以对其表面进行控制,但是对其根本还是不能彻底治愈。因此,运动康复治疗法应运而生,但是径赛项目在运动性康复价值方面的开发较少。

3.径赛拓展项目――健身跑的开发

许多高校径赛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广大的学生参与径赛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走和慢跑开展得相对普及外,其他的径赛项目已很难在高校体育活动中见到,笔者开发了以下健身跑项目供健身跑爱好者参考。

3.1健身跑项目

3.1.1不同方向、方式的健身走:散步;快走;后退走;侧向走;交叉步走;北欧走;以结伴、团队形式的快走。

3.1.2不同方法的健身跑:慢跑;后退跑;交叉步跑;侧向滑步;高抬腿跑;车轮跑;以结伴、团队形式的慢跑。

3.1.3不同方式的健身跳:(1)原地跳;(2)立定跳;(3)多级跳;4)兔子跳等。

3.2趣味性健身跑项目

3.2.1趣味运球:运球走、运球跑、运球起跳。

3.2.2趣味跳绳:单人跳绳;双人跳绳;跳大绳;跳绳跑。

3.3集体趣味性健身跑项目

3.3.1 10×30米趣味接力。

3.3.2 4×100米趣味接力:其中1人鸭步行进,1人后退跑,1人交叉步跑,1人袋鼠跳。比赛方法及规则(略)。

3.3.3 “蛇爬”趣味健身比赛。比赛方法及规则(略)。

3.3.4 职业趣味径赛:如农民选手趣味径赛有100米滚轮胎、“袋鼠”跳、负重跑、推车抢险送物资、男女混合有抱球接力、回娘家、齐心协力奔小康等项目。

3.4对径赛的康复与价值开发

3.4.1在中国古代五禽戏对患者有很好的医疗作用,但对健康者来说,亦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强身健体锻炼项目。武术界有句行话,叫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一口气”,指的是精、气、神,“筋骨皮”指的是肌肉、关节、筋骨,长久练之,使人筋骨强健,肢体丰满,精力充沛,身手敏捷。许多年老体弱的人通过五禽戏的锻炼,治愈了疾病,增强了体质,焕发了青春,甚至有人白发重新变黑,落牙重新萌冉,高寿而无老态。

3.4.2后退走对腰酸腰痛病有一定的疗效。

3.4.3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走、康复跑、康复跳等。

4.健身跑的健身价值

4.1健身跑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竞技性较弱,大众易于接受。

4.2由于健身跑技术来源于人体基本运动方式,是自然本能的动作,大部分项目简单、易学,便于广泛开展与普及,适合普通人群参加。

4.3健身跑由于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人们不必拘泥于特定的项目,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大。同时这个特点为径赛运动的进一步拓展和开发提供了可能。

4.4开展健身跑可以不受场地、器材和规则的严格要求和限制。在空旷的田野、房前屋后、公园空地、公路、沙滩或是山地,甚至在家里都可进行快走、慢跑、跳跃等练习,使得拓展径赛运动易于在群众中开展。

4.5由于健身跑包括了走、跑、跳等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是提高身体素质、自然适应能力的基础性健身项目。健身跑的练习强度和运动量,可根据练习者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以适宜的运动状态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健身跑的恢复,对于普通健身者来说,只需自然饮食和简单易行的恢复方法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

5.结语

5.1人们对健身跑概念及健身价值等还了解不够,学校体育教学还不够完善,人们选择健身跑项目的方法不够科学,健身跑的康复性价值有待开发。

5.2通过健身跑项目的开发,改变人们对健身跑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掘健身跑运动的健身价值,采用科学合理的实施途径指导人们科学选择健身跑项目,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健身跑的潜在价值。

5.3对健身跑的康复与价值开发,有利于人们对健身跑运动的开展,同时,加强对健身跑的康复与价值开发有待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深入研究。

总之,健身跑具有全面健身的价值。在原始径赛运动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更新、更受大众欢迎、更有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文普,王丙振.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开发[J].体育学刊,2003(5).

[2]张强,曹玉荣,徐宝权.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重塑[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8).

[3]周新华,李勤.建立田径健身课程体系的探讨[J].体育函授通讯,2001,17(3):11-12.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7

关键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学科属性;研究领域

中图分类号:G87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1-0106-08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reasoning, this paper has combed China's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textbook system evolution in recent 30 years. Studies suggest that multi-object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compiling principles of uncertainty have all lead to the "fuzzy" status of textbook system. It has proposed 4 principles to optimize the textbook system: concept being the thinking cell; seeking clarity from fuzziness; application of divergent thinking; comprehensiveness and integration as the top-level design principle; Under the context of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culture consumption, the new system of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will make up for the previous limitations in the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textbooks that the participating objects (the audience) are in lack of human care.

Key words:sports competitions science; textbook system; subject property; field of study

学科是具有同一属性、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知识体系集合。学科知识体系集合体主要通过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来完成。对于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而言,最早对其内容体系设想和构思的是郑继庆、盛琦(1983)《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随后,成都体育学院学者刘建和及其科研团队开展了运动竞赛学学科的研究,于1990年出版了《运动竞赛学》(刘建和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学界较认同该著作开创了《运动竞赛学》的先河,而1994年的《运动竞赛学》(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则标志着我国运动竞赛理论探究开始走向系统化。伴随着运动竞赛学科发展,随后陆续出版了一些运动竞赛学教材。如: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1999、2003、2005、2009、2011年),王家宏等的《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2000,2005年),汪玮琳的《运动竞赛学》(2004年),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2008年),王亚琼的《运动竞赛学》(2009、2012年),陆红的《运动竞赛学》(2005、2010年),曹冰、回军的《运动竞赛学》(2012年)等。综观不同时期我国出版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其内容涵盖了运动竞赛学的认识、运动竞赛概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战术、运动竞赛方法、运动训练过程中竞赛安排、竞技体育赛事赛事运作、各类型大型运动会赛事简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运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内容也多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运动竞赛与竞技体育难以剥离的依附性特征,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凸显运动竞赛本身的实践操作性特征。但《运动竞赛学》学科所采借的内容和体系其人为性较强,凸显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教材体系的“模糊”性特征。采用列举法对已编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运动竞赛学的编写原则,梳理出符合学科特点和时代韵味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清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近30年来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演变

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可追溯到1983年郑继庆、盛琦的《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该文简要阐释了建构《运动竞赛学》的前瞻性价值和意义,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借助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吸收训练学、裁判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诸学科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尤其与训练学、裁判学有着更为密切关联知识集合体,并从十二个命题中圈定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理论部分和实践应用部分[12](见表1)。该文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认识到了《运动竞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运用学科,认识到运动竞赛参与主客体的重要性、特殊体育赛事组织的差异性(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竞赛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运动竞赛效应对运动竞赛发展等诸多问题,对后续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作者的研究知识体系显得庞杂,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多目标性和多元取向,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构思,其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符合教材编写原则,其后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在取舍中扬弃,在无序中寻求秩序。

《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思提出后,其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主要有199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版[5]、1994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1]、1999年北京体育大学版(《运动竞赛学》讲义)、200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0]、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200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版[9]、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200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版[6]、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8]、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1]、2012年东北大学出版社版等版本[2]。经过调查,目前高校采用比较普遍的是刘建和2008年主编的《运动竞赛学》,目前尚属于《运动竞赛学》的较为权威的教材,在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大学体育院(系)使用较为普遍。但各学校担任《运动竞赛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在上课时,却依据各学校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在多方采集和筛选各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内容却呈现出较大的自由选择性。进一步与上课教师进行访谈时,认为李少丹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在内容体系架构上略强于其他版本。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教材内容体系列表进行比较(见表2),以便探求《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优势和局限。

从以上9个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和筛选的教材内容所构成的体系来看,围绕和把握“人类为什么需要竞赛”“怎样在竞赛中获胜”“怎样合理地组织竞赛”三个基本问题及其走向趋势[7],教材内容体系呈现出以下现状。其一,《运动竞赛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或者说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是运动竞赛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编者在把握这一研究对象时,在各版本的教材内容体系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基本得到了认同;其二,将项目“制胜问题”,或称为运动竞赛的博弈制胜原理纳入教材内容,凸显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又一重点[4];其三,契合各运动时期社会发展对运动竞赛文化的需求,将国际、国内各类型重大运动会以“文化符号”形式纳入教材,凸显了运动竞赛研究对象的拓展性;其四,将运动竞赛中的等级制度纳入教材,体现出运动竞赛制度研究领域的延伸性;其五,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武术)运动竞赛方法纳入到《运动竞赛学》的研究领域,体现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研究目的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却又反映出《运动竞赛学》自身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力等现象。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无序,筛选、采集内容的随意性,编写原则的缺失,体现出《运动竞赛学》学科特征的科学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进行探讨。

2 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

2.1 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理论体系

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是竞技体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马特维也夫(1994)认为竞技体育是一种多功能的社会现象,它包括竞赛活动和针对竞赛活动的专门训练,以及在这一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从狭义上看,竞技体育实质是以直接针对运动成绩的竞赛形式形成的,并成为揭示、比较和客观评价人的某种可能性的统一方式的活动。竞技体育的功能性、价值取向,科学整合出《竞技体育学》当属于必然,而《竞技体育学》的分支学科必然由《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和《竞技体育管理学》来承担。对《运动选材学》而言,主要探究如何结合项目文化特征科学地进行运动员选拔等问题;对《竞技体育管理学》而言,则主要研究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动态过程的管理问题。对《运动训练学》而言,田麦久(1993)针对一般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就运动训练的实践问题和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架构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运动竞赛学》而言,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如何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组织和实施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获取优异运动名次,以达到公众对竞赛结果的认同,因此其研究的内容和体系应围绕实践层面“为什么赛”“赛事的级别如何”“赛什么运动项目”“怎样赛”“如何保证竞赛的成功”“ 怎样科学公正评定竞赛效果”“公众的竞赛价值认同”等问题展开(如图1)。

从图1就运动竞赛实践提出的问题和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来看,关注了运动竞赛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这一系统。亦即运动竞赛除关注竞赛本身的发展外(运动竞赛是检测运动员在保证公平合理的竞赛制度、公开透明的运动竞赛方法情况下,挖掘运动员竞技能力),应增加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研究内容,关注公众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便成了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而这一研究内容的中介应由运动项目的文化属性(文化特点)、公众对项目理解的文化素养来完成。这样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便契合了身体文化消费背景下运动竞赛研究的又一重点,凸出了运动竞赛研究内容的创新,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关注运动竞赛自身,而忽略公众对竞赛结果价值认同的局限,并进一步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基层运动会(生态运动竞赛)的开展奠定了运动竞赛学学理基础。因此,《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的整个理论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由图2进一步分析可知道,运动竞赛学是竞技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运动选材学、竞技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具有难以剥离的依附性关系。它是以各类型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实践应用性学科。其研究的重点可以划分为职业运动竞赛学和“生态运动”竞赛学(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组织、实施等运作过程),其重点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赛事的属性和各运动项目文化属性(特点)下竞技博弈制胜规律等。这样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确定,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对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不力的局限,通过项目文化这一中介搭建竞赛主体和竞赛客体对竞赛本身的价值认同,符合身体文化展演背景下《运动竞赛学》本身的研究诉求,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性。

2.2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表现

既然《运动竞赛学》具有了自身独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其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体系就应该得到逐步的规范和完善。但事实上,目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采集和筛选所构建的体系似乎具有“模糊”的表现(见表3)。表中除《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竞赛制度和竞赛方法得到通识外,尚存在以下模糊现况。其一,过度采借和关注了项群训练理论,力求运用项群理论搭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运动训练理论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来撰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这样,其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会弱化,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很难得到挖掘、独有运动项目的竞赛效果就很难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其二,各大型体育运动会竞赛简介列入教材,凸显出教材内容体系的庞杂性,使得教材内容体系“泾渭”难以分明;其三,尚属于运动训练学重点的研究内容,如涉及运动员竞技能力培育问题、运动员竞技比赛战术等诸多问题进入运动竞赛学教材,让运动竞赛学研究重难点难以把握;其四,尚属于竞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如运动竞赛裁判员的培养与管理纳入教材,凸显出运动竞赛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模糊现况。最后,对选择的项目运动竞赛方法编排、组织显得随意而缺乏逻辑和系统。总之,明晰《运动竞赛学》的学科属性,明确《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深刻理解《运动竞赛学》的人性和为人性,《运动竞赛学》就能更好地展演其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3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由模糊走向“清晰”的原则

3.1 把握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原则

为什么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其一,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人类认识发展中由感性跨入到理性的门槛和基本标志。其二,概念具有两个层次,即内涵――事物的基本属性,区分标志,反映着对象的本原与本质;外延――反映对象的范围、数量、发展与变化、功能、作用和意义等。把握了概念就能了解事物与问题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其三,各门科学的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律等都是概念的简要说明,浓缩与量化。其四,概念同细胞一样具有繁衍性,概念会随时空条件的变化、个人的出发点和认知的差异会有所不同。综上对“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的延伸阐释,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有序、科学和清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运动竞赛学》学科里其核心的概念是运动竞赛,而其关联性最为密切的概念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运动竞赛是一种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可认为运动竞赛是特定的身体文化的展演;从狭义层面上看,运动竞赛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争取优胜而专门组织实施的竞技能力之间相互较量的方式。运动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者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组织实施的过程。竞技体育也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3]。因此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的采借必须围绕运动竞赛这一核心概念及其重要关联概念进行。但运动竞赛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便衍生出对运动竞赛内核与外延的关系,就逻辑学而言,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内核越清晰;外延越大,则内核越小,而外延的无限延伸,内核便模糊不清。因此,把控运动竞赛的内核与外延关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教材内容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采集便是一头雾水,其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便无从谈起,并表现出严重的拼凑痕迹。

3.2 在模糊中追求清晰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需经历模糊性、或然性和探索性的发展历程。经过模糊认识,最终达到清晰化或精确化是最终的归宿。从思维的共性规律上看,清晰化或精确化的评价要素应当由标的明确、思路清楚、层序推进构成。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清晰化或精确化而言,其标的明确是指明白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出发点什么,运动竞赛学研究运动竞赛应达到什么目的。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思路清楚而言,是指《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内容所采借的理论、观点的运用和研究方法如何。如,运动竞赛学善于运用“博弈”一词,并在重点章节列为“运动竞赛博弈”,若不理解博弈特征的谋略性、满意性和宜斯性深刻文化内涵,编写的章节就显得勉强而含糊。又如,不了解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中国的“竞技举国体制”就盲从批判,而带有反思性的改革思路就采集于教材,或许会酿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增长极优势的负面影响,造成对我国整体体育发展的阻碍和限制。目前,学者普遍认同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也越发关注运动竞赛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各类型竞赛活动呈多元文化态势,抢占人们参与和观赏的机会成本,在消费时代场域下,身体文化展演也正步入休闲时代人们的消费快车道,在这样的大场域和大背景下,运动竞赛是满足人们的时代诉求而衍生的特殊消费品。时代的诉求,运动竞赛类型的多元化,需要在模糊中寻求清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把控运动竞赛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传统运动竞赛学的知识体系具有调整和修补的必要。

3.3 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原则

著名创造学家吉尔福特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开放思维,它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和联想,以求得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思路、多途径中选择最好方法,谋求最佳答案。对于《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而言,其研究内容的多角度、研究目的多层次(对运动竞赛的参与主体、参与客体、生产者、对运动竞赛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的跨学科采借(采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应用哲学与系统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方法、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等),多思路(研究运动竞赛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运动竞赛的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问题、运动竞赛的制度化、运动竞赛引发的社会问题等等),多途径(研究运动竞赛本身的社会变迁、研究运动竞赛规则的嬗变与项目技术、战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比赛规则与人们的时代诉求的关系、研究人们对运动竞赛结果的价值认同等)均能运用到发散性思维。但研究对象的一个中心(运动竞赛)和运动竞赛的价值取向,为人性是采集和筛选教材内容的根本,这样学科的学术性和科学性才能得到凸显,学科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3.4 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

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思维学倡导的整合建构(顶层设计)是指围绕某一目标,把分散因子甚至对立因子,按照有序适度原则调整、组合、配置、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思维活动。整合取向目标性和建设性,综合则取向于整体性和理论性。对现有《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的教材内容知识体系而言,由于《运动竞赛学》在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尚未列入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诸多学校仅将《运动竞赛学》列为专业限选课程,学科地位决定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筛选的综合性和整合性诉求,若教材内容过于庞杂,就只能成为教学的参考书目,其学科的理论性、整体性、目标性和建设性就会大打折扣。善于运用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将《运动竞赛学》中运动竞赛的取向定义为丰富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需求作为整体和目标,将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引领和导向作为建设的路径,将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军事理论、博弈理论等转化再生为指导休闲时代下人们对竞赛文化的生活方式、观念和主张,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共同价值认同,这样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就具有既综合又整合的前瞻性价值及意义。

4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清晰化构思设计

对于运动竞赛学应该解决竞赛实践的哪些问题,学者们具有比较共性的看法,但也表现出研究对象范围的个性特征。如,刘建和(1990)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特点和规律”。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1994)认为:“研究运动竞赛如何促进运动训练的发展,同时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总结和论述运动竞赛的组织方式、应用及科学安排、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并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面界定了其研究范围。李少丹(1999)认为:“运动竞赛学是在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其他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和阐明运动竞赛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及运动竞赛方法总称的应用学科。”王压琼(2012)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以体育竞技学、体育法学、运筹学、体育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去研究体育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组织与筹划、实施方案与方法,以及竞赛规程规则的制定和竞赛裁判队伍的管理手段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上述对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罗列来看,出现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模糊情况难以避免,其研究内容略显散乱也属必然,研究中其他学科的采借和依附性过强,其运动竞赛学学科特色难以突出,呈现容易被其他学科所取代的动态和趋势。这样,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提出的运动竞赛学的三大学科特点(涉及范围的巨大性、研究对象之一――运动员主体的深层复杂性、研究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就值得商榷了。但值得采借的是刘建和(2008)所提出的运动竞赛现象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一,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其二,怎样才能在运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其三,如何科学地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管理问题。围绕刘先生的思路,将运动竞赛学圈定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学科。其运动竞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应该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运动竞赛博弈。而拓展章节应围绕消费时代人们对身体文化展演的时代诉求,将现代奥运项目、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现代休闲时尚运动项目,站在运动竞赛学的学科独有视角下去进行项目文化的叙述、运动观赛的文化素养下去进行鉴赏。对此,现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式构建如下,力求引起对运动竞赛学科研究的争鸣,促进运动竞赛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诚然,在选择具体的章节内容时,应把控运动竞赛学科理论采借的可驾驭性、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操作措施的可推广性、项目文化符号的可辐射性。

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最大耦合,是体育得到极大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考虑人这一特殊的中介和载体,架构运动参与者和观赏者的桥梁理应成为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以往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筛选过多考虑了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而忽略了参与者对项目文化特点的深层次理解和身体文化消费问题。表4所列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构思体系,或许会引致更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但诸多学科的成熟均是学者在把握本学科核心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从不同视域进行探究,以至于产生不同的流派,学科的发展才在兼容并蓄中不断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5 结语

判断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标准,其一是看该门学科有无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二是看在相同领域内,有无独立的研究视角。具有自我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的《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完善,是这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的思辨范式,力求运用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追求模糊中清晰、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既综合又整合的思辨方式筛选《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建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是这门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优化路径。在运动员的身体文化展演越来越成为消费时代的重要产品的大背景下,在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联系紧密而又日益分化的大背景下,运动竞赛理论的发展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运动竞赛理论体系,促使运动竞赛理论满足运动竞赛实践的现实需要,尚需要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和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2]曹冰,回军.运动竞赛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5.

[4]刘建和.运动竞赛学:现状与重点关注问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62-1263转1273.

[5]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6]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刘建和.运动竞赛学发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16(4):82-86.

[8]陆红,王志勇.运动竞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汪玮琳.运动竞赛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王家宏,金健秋,等.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王亚琼.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篇8

关键词 运动价值观 运动道德 大学 体育教育 运动员精神

长期以来,学生的品德教育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运动更常被强调为年轻人学习有利于社会的行为的地方,这涵盖了良好运动行为的承诺;而很多学者也认为运动会塑造人格。因此,各种运动应以公平竞争为最高原则,如同奥林匹克精神在追求更快、更高、更远的同时,也要在公平竞争的立基点上,一切活动才具有意义。过去对于运动员精神的定义并没有一致的概念,近来却有越趋重视的取向。以篮球最高殿堂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为例,每年年终除了颁发技术水平类的奖项外,自1996年起开始颁发最佳运动员精神奖项,目的在奖励最能够在球场上展现运动员精神的球员。而国内在各项体育运动中,也均设置了最佳运动员精神奖项,可见运动员精神已受到国内外体坛的高度重视。

一、运动道德与运动价值观

过去在探讨运动员精神时,常因为一些类似的名词,混淆了运动员精神的定义与内涵。其中最常见的即为运动道德及运动价值观,这三者间的关系直至目前为止并未有明确的答案,作者希望借助相关文献的搜集,做深入的剖析,以厘清不同的概念,并提供体育教师、运动员及教练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及训练上的参考。

(一)运动道德

“道德”的定义为某人品格是否高尚,或者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规范的用语。有学者将道德视为行为的准则,也就是众人应遵循的法理人情,即为道德。国内在运动道德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在了解运动道德对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参与动机与运动目的的影响,及如何提升高竞技水平比赛中运动员的运动道德。

Kohlberg修订了Piaget(1965)的道德成长发展阶段,提出三层六段论的道德判断顺序,主要分为:第一,前规则期层次:对和错的判断是根据在某些行动的预期结果(仅有被捉到才算是犯规)。第二,规则期层次:以成为一位好人或取悦和帮助他人的概念为代表(做出法律许可的行为以及所谓的金科玉律)。第三,后规则层次:个体的理念是不会被束缚在特定社会规范下的一种普世价值。个体会依据自己的原则界定价值,这种自己的原则出自于个人的良心,而不会受到规则或法律的限制。然而,运动道德除了外显行为外,还需探讨其内在道德的情感层面及道德的思考与判断层面。目前竞技运动领域中的道德相关研究,多数采用结构发展理论,也证实道德推理可作为道德发展的指标。早期Kohlberg在评量道德发展时,是针对生活中的两难困境,发展“道德判断面谈”,来探测受试者的道德阶段。而Hall虽然编制了运动的两难议题进行研究,但却无法描绘出运动员面对竞赛时的道德选择,以致后续的相关研究受到一些限制。

(二)运动价值观

Rokeach将价值观定义为一种持久的信念,是个人或社会对某种行为模式或某种存在的终极状态之偏好;并将价值观分为目的价值观(terminal value)和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两类。目的价值观意指生存的目标,注重人对于生命意义及生活目标的信念,即有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类的看法。工具价值观属于“行为的方式”,注重在人对于生活手段及行为方法的信念,即有关“何种特质和条件为优”、“如何实现生活目标”之类的想法。

如果价值观决定人们如何修正生活中的决定,同时也应该会影响运动中的态度和行为。以运动而言,运动价值观是运动行为的准则与评估运动的标准,且为人们用以衡量、判断运动事务和行为的信念和标准。自1950年起,价值观成为主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不过在运动心理学却未得到太多关注。主因是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明确,以及缺乏合适的运动价值观测量工具。

国内有关运动价值观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曾以运动价值观为预测变项,探讨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的动机,结果发现运动价值观的身心健全、个人成就与完整人格等三个因素,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对休闲运动的参与动机。还有学者以Rokeach的价值观分类使用在运动的特定情境,并将归纳的运动价值项目发展出的测量工具,应用于高中生的研究中。还有学者以大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发现运动价值观能有效预测运动道德判断与层次。综观国内的研究,大多着重在探讨运动价值观不同变量间的差异。

二、运动员精神的内涵与测量

(一)运动员精神的内涵

(1)社会学习观。社会学习理论(socail learning theory)假设模仿和增强的经验,会形成年轻运动员对于运动环境中,什么是适当和不适当行为的看法。Bandura认为某种特定类似运动员精神的态度和行为,是经由模仿或观察学习(根据看到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学习)、增强(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增强或处罚)以及社会比较(展示某些行为让自己能融入自己的同侪或比较团体)而来的。在习得的行为过程中,家长、教练、裁判与同事扮演着品格行为发展的重要角色。

(2)结构发展观。结构发展理论(structural development theory)主要专注于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的改变,如何与环境经验互动而雕塑其道德推理;该理论和青少年运动员发展运动员精神的道德发展有关。支持该论点的学者均指出,更成熟的道德推论有助于减少攻击倾向。因此,认为行为的习性和运动员精神类似。

(3)社会心理学观点。社会心理学方法(social-psychological view)是由Vallerand和其同事提出,他们认为观察道德品格时,应同时考虑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及结构发展理论的个人因素,所以在决定运动员精神时,应考虑个人与情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包括文化态度、价值、特定的个人与团体规范及道德推理的阶段。

(二)运动员精神的测量

近年来,许多运动员因为无法接受“输”,而衍生出打群架,甚至常以裁判判决不公而中断比赛。Shields等人探讨运动员精神时,指出,“为成功所涉入的激烈奋斗,但是受到对比赛精神的承诺所调和,这个精神是当两者有冲突时,道德标准会比战术的利益做更优先的考虑”。换而言之,即使可能会输,还是应坚持公平竞争(fair play)。2009年天津市举办的拔河竞赛项目中,在男子640公斤组的比赛中,白队有运动员受伤无法上场,对手红队自愿撤下一人与其公平对战,真正展现出运动员精神。其实,运动员精神本来就应落实在生活中轻松以对的活动,一旦变成高规格的竞赛后,有时就会失去了原来的精神,并增加其定义的困难度。

国外有很多学者对于运动员精神的定义有不同的见解。Shea认为运动员精神可用来解释运动中理想的道德标准,它应该包含多种因素,像是比赛中展现礼貌、个人品德表现、人格的发展等。而Keating则认为运动员精神已经被普遍的定义为“竞争者展现他们举止和用词的态度和行为”。另有学者认为,运动员精神可以定义为运动中的行为及某人的性格,包含诚实、正直、公平、慷慨、礼貌和有礼的接受比赛结果。Allison指出,要成为一个有运动品德的人,应按照规则比赛和尊重对手。也有学者尝试询问运动运动员,何谓运动员精神的定义。Stoll调查了20位足球运动员对运动员精神的看法,运动员们认为帮助队伍击败对手、帮队伍出声(支持队伍)即为运动员精神;全部的运动员都没有提到“成为有礼貌的人”,甚至问到为什么要对敌人有礼貌。早期研究运动员精神的工具的学者,主要以设计比赛及练习中的两难情境,来探讨运动员精神分数的高低,以决定运动员精神的好坏;但其测验的信、效度问题,并没有得到适切的解决。最早将运动员精神概念形成量表的是Laike所提的竞赛态度量表(competitive attitude scale,CAS),内容包含好的运动员精神行为(如尊敬对手等)和不好的运动员精神(如不礼貌的对待对手、不尊重裁判等)。Johnson也根据Crawford的数据进行分析,发展出运动员精神量表(sportsmanship attitude scales,SAS)。然而,Hopkins却认为CAS及SAS的信度不足,同时也缺乏对于运动员精神的明确定义及内涵。

Vallerand等人提出社会心理学方法,进行运动员精神的定义及其内涵的探讨,发展出多向度运动员精神量表 (multidimensional sportspersonship orientations scale, MSOS)。该量表主要将运动员精神分为五个向度:第一,对参与的完全承诺。第二,尊重且关照规则与裁判工作人员。第三,尊重且关照社交传统。第四,尊重且关照对手。第五,避免以不好的态度参与竞技运动。同时也将运动员精神定义为“关心与尊重规则和裁判工作人员、社交传统、对手,对自己运动的完全承诺,以及以较低的负面态度参与运动”。虽然Vallerand所提的运动员精神定义及量表的研发,有助于后续许多相关的研究,但仍有学者对该测量工具存有疑问。包括该量表的受试对象均为法裔的加拿大籍运动员,年龄层为10岁至18岁,竞争程度较低;且在建构因素及定义时,访谈对象仅为运动员,并未考虑教练、家长及裁判等。

Stornes将Vallerand所研发出的MSOS加上“工具攻击”的特性,构建成为EMSOS(extended vers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sportspersonship orientation scale)。因为仅有一个负面手段,对于整体运动员精神而言似乎太过薄弱,加入“工具攻击”这个因素,可让运动员精神更加完整。Knortz以325位美国大学运动员(含不同运动项目)为对象,检测EMSOS的信、效度,结果发现加入“工具攻击”成为六个因素的运动员精神,的确具有可接受的信、效度。过去曾有研究探讨运动员精神和运动攻击的关系,结果发现运动员精神可正向预测工具攻击,负向预测敌意攻击。除了探讨运动员精神外,最近也有诸多研究开始探讨非运动员精神。在非运动员精神的测量方面,研究尝试将教练、裁判、家长及观众都一并列入研究范畴中。

综合以上相关文献,作者认为运动道德、运动价值观及运动员精神三者之间有些模糊的共同点,也有一些相异点。其中,运动道德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因素,经过运动社会化的过程,分析运动涉入的价值、态度或行为的结果。运动价值观比较倾向经由运动学习的介入,而产生不同的参与运动目的与价值,包含健身因素、情绪的放松、健康、个人成就、运动员精神、公平、包容、忍耐、享乐及关怀等。而运动员精神如同一把坚固的雨伞般,骨架支撑着各个伞片,即支撑运动员精神的内涵,包括:第一,坚持到底,无论对手实力如何,比赛过程领先或落后,在比赛尚未结束前,会全力以赴,不会轻易放弃。第二,尊重规则与判决,恪遵大会所制定的相关规则,并且服从裁判的判决。第三,尊重比赛礼仪,比赛过程中落实运动员应有的礼节,且欣然接受比赛结果。第四,负面手段,运动员在参与竞赛中的负面表现。第五,情绪管理,比赛过程中,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乱发脾气与出现不合理的行为。

三、大学体育中运动员精神的体现与应用

(一)运动员体育精神的体现

(1)展现意志力。国内运动员曾多次展现高度的运动员精神行为于国际赛场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参加剧终项目,因为被判违规,让到手的金牌飞了;在抗议无效后,我国运动员只能苦笑拿到银牌,但现场观众并没有因此失态。我国一名超级马拉松运动员顶着超过摄氏40度的高温,忍住脚上水泡的疼痛,花了111天的时间,跑了7300公里,创下史上第一个成功横跨撒哈拉沙漠的纪录,显示出不放弃及过人意志力的运动员精神。我国一名跆拳道运动员于2008年北京奥运跆拳道比赛中,虽然膝盖受伤仍坚持完成比赛,展现出不服输的毅力,运动员精神在她身上表露无遗。

(2)遵从比赛规则。将运动员精神实际应用在竞技运动中,还有比赛规则的制定。以篮球比赛为例,国际篮球规则中,将运动道德列入“犯规”的考虑范畴。第36条中,违反运动道德犯规的定义为:“依据裁判的判断,球员并非在规则的精神与含义内致力于对球做攻守,而造成身体接触的犯规,即为违反运动道德犯规”。而罚则为被犯规的球员罚球,罚球之后还拥有一次进攻球权。若一名球员被判两次违反运动道德犯规时,应取消该场比赛资格。该条例有助于提升比赛当中球员的运动员精神。

(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长期以来,在体育成绩的给分上,总有一部分分数是以学生的出席率与上课参与情形作为依据,包括参与体育课程是否迟到或早退、服装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对整个课程的投入程度与学习态度等。体育课除了希望提升学生的参与动机,以便于日后养成规律运动习惯外,同时也应注重品格教育的培养。因此,单纯只靠上、下课点名,无法达到上述的目的。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发现学生展现出好的运动员精神时,应立即公开表扬;当出现不好的运动员精神时,则可单独与学生沟通,并适时地举例说明分析,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员精神概念,这样则可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及参与体育课的动机。

另外,体育教师在讲授某些专项运动规则时,应举例介绍好的或不好的运动员精神行为,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该项运动。为了增进学生对规则的熟悉程度,体育教师常会安排小型比赛或对抗赛,不论学生落败或获胜,都应强调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过程中,则应教导学生重视比赛礼仪、尊重对手;遇到对裁判的判决有疑义时,应礼貌的询问裁判,而非大声吼骂。这样可让学生实际体验运动员精神的实践与展现。除了实际的体验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利用运动赏析的课程,提供国内外具有争议的比赛,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两难的情境中学会判断;同时也将运动员精神的概念融入议题中,让学生更能理解运动员精神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为安康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 陈友民.试论现代大学体育精神[J].江苏高教,2010(5):123-125.

[2] 谭刚.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体育道德的回归[J].中国证券期货,2010(8):56-58.

[3] 马景卫,蔡艺,池斌.我国竞技体育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0(4):141-146.

[4] 赵霖.弘扬体育精神与法律传播的关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77-79.

[5] 郭春玲.论体育精神与法的精神[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96-99.

上一篇:伦理学的特征范文 下一篇:对证券市场监管的主要任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