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3 17:25:10

电化教育的定义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1

[关键词]南国农;电化教育人学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人与技术的关系

一引言

何谓入学?韩庆祥认为人学是“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黄楠森在其主编的《入学辞典》将人学解释为“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陈志尚认为“入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之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尽管对于入学的表述有所不同,但都揭示出其研究人之基本问题的本质。对待入学,我们“应站在作为一种世界观,作为一种体察、体认世界的视角的立场上去理解”。何谓教育人学?扈中平等认为“教育入学是在入学世界观的信念指导下,整体地把握与透视教育”,“教育入学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以入学世界观为基点,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刻而生动的描绘,使真实的人、大写的人凸显于教育中,并使这种教育入学世界观深入教育者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内隐的教育观念。”王啸认为,教育入学“是一个重大的文化和思想革命——入学——的产物,同时还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所致”,“是教育得以成立、得以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合法依据。”电化教育入学是教育入学的下位概念,对电化教育入学界定时,除去考虑其在逻辑上继承教育入学的方法和品性外,还必须关注其独特的生境,以及该学科的性质与宗旨。基于此,我们认为电化教育入学是以入学世界观为指导,整体把握电化教育的学问,其在技术特质弥漫的生境中凸显出入的因素,关注入的全面发展。辨证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电化教育入学为电化教育摆脱“技术至上”、“重物轻人”的物化倾向提供哲学方法,为电化教育保持教育性指明回归路径。

作为电化教育界老一辈的专家,南国农先生几乎亲历了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诸多发展。南先生常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丰厚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思想瑰宝,“研究南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南先生八十大寿及九十大寿之际,不少学者对南先生的人生轨迹、人格魅力和学术思想都做了精辟的总结和梳理,这些研究对传承先生的电化教育思想、对促进电化教育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无名小辈,在系统研读南先生论著及诸学者对南先生思想的多视角解读后,斗胆从一个新的视角——入学——且仅从该视角去重新品读先生的思想。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入学思想散述于其等身的著作中,对先生入学思想采撷和整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而此过程也让笔者愈发感受到先生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自己的无知与浅薄,故文中对先生入学思想论述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二南国农电化教育人学思想

南国农先生是电化教育领域较早并持续关注“人”的学者,人学思想贯穿于其学术思想的方方面面,我们将从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关注入的全面发展、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梳理。

1饱含入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

电化教育观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电化教育系统而理性的认识,体现在对电化教育的定义、性质、指导思想等最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南先生对电化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饱含入学意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初,有些人认为“电化教育主要研究的只是卫星电视和计算机”,对此南先生在《我们对电化教育知道多少》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将电化教育定位于教育而非电教媒体。他指出“电教姓‘教’不姓‘电’。因为,电化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定义是对事物的本质反映,给事物所下的定义则反映了主体对客体本质的认识,南先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其“电教姓‘教’”的思想一脉相承,在其主编的《电化教育学》中,他将电化教育定义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先生将教育最优化作为电化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为了进一步澄清大家对电化教育的模糊认识,他对该定义又做如下补充:“电化教育必须遵循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不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要求,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有两个构成,一是现代教育科学,即现代教学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另外一个是现代教育技术。”后来先生又将“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放在该定义的首句加以强调,并给出了电化教育届备受肯定的一个公式“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而定义中的“现代教育思想”,从80年代的现代教学论、教育传播理论,到90年代的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现代人才观、学习时空观等四大教育观,再到21世纪的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四大支柱教育观等六大教育观都有体现。与时俱进是先生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先生思想永葆青春的原因,而在其三十多年的变迁中,教育性一直是其电化教育思想的内核。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性的坚持,便是对“人”的坚持,这是其思想体系中入学意蕴的具体表征。而这种表征近年则更加直接与外露,如在探讨如何重构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新体系时,他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入学意蕴跃然纸上。

2持久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且是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在马克思那里是指“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恩格斯认为是“包括肉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现代学者们则将其解读为“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和潜能,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又包括个性、心理、性格、兴趣、意志、气质等非理性因素””“或“包括体、智、德、美、知、情、意等”。电化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亦是电化教育的逻辑。南先生极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在电化教育的过程中,借助现代教育媒体除去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德育、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而这种思想在其多篇论文中均有体现。南先生在《怎样上电化教学课》中指出,“电教课的准备环节要了解学生”,电教课的评定标准“一定要记住两点:第一点,不要忘记学生。……第二点,不要忘了能力和思维品德的培养。教学的任务有三,(1)传授知识(2)培养能力(3)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只记住(1)或(1)(2),没有(3)不能算是好的教学。””“在分析电教教材编写原则时,南先生首推教育性,并要求电教教材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体力发展,……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南先生在教材建设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教育电视节目’*和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中亦有体现。当谈到电化教育服务时,南先生指出“电教需要为多出人才而服务,而所谓的人才,标准是德、识、才、学兼备”“”,同时指出“电教如果在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常常表现得软弱无力,如此下去,电教自身很难得到发展。…’”“大电教”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大电教”的提出帮助人们跳出“电教服务限定在学校教育这一单一系统”的认识局限,而就在“大电教”思想中亦包含着对人的关照。因为,在南先生看来,“大电教既管第一课堂,也管第二课堂,既重视认知因素,也重视非认知因素(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既重视知识的传授,也重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而先生所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也“同时关注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协调发展”’”。南先生对待电教科研的态度亦渗透着全人发展的思想。他在90年代列举了电教科研需要关注的20个重点课题,其中就有两个与“人”有关:“电化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和“电化教育与优化德育过程”“。另外南国农先生在评价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时曾指出“建构主义在实现认知发展目标时有优势。而在实现情感发展目标和简单技术训练目标时,远不如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育对人的培养上,南先生始终站在教育的立场,关注人的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使人在技术方向“单向度”延伸。

3倡导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定位于教育,但从本体上讲,它又具有明显的技术属性,教育致力于人的发展,而技术却常常以其特有的方式异化着人的发展,作为二者融合的产物,电化教育必须直面如何处理教育(人)与技术的关系这一难题。南先生一直关注电化教育中技术与人的关系,这在南先生的电化教育定义体系中已有深刻反映。“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都不可或缺,且只有当二者都达到最大值时,电化教育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潜件”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南先生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化教育》一文中指出,走向21世纪的我国电化教育,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三件”即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建设,其中潜件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同时,潜件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着,到了信息化教育阶段,潜件已经变为“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理论和方法”,而在教育信息化的语境中,潜件则成了“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在南先生这里,潜件主要指向教育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开宗明义地指向入学,但它较早地跳出硬件、软件的二元思维,将电化教育的建设创造性的引向“第三件”,并将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升到和硬件、软件同等重要的地位,为电化教育实践中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提供思想指南,在技术强势的生境中凸显着人文关怀。南先生除去自己科学地对待人与技术的关系,还积极倡导其他电教人共同面对这一问题。如南先生曾指出“电和教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重与轻的关系、软与硬的问题、中与外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电教要关注的几个重要关系。这一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中又得到了重申,他认为成功的电教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便是“人一机关系”,“办电教必须使用设备,但电教姓教,以人为本,机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电化教育追求的不是教育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南先生在华南师范大学电教系成立2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时曾明确指出华师电教要“多关注现代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在人与技术的博弈中,南先生并没有厚此薄彼,更没有非此即彼,而是以一种睿智的态度引领着二者走向融合。

三几点启示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恢复重建至今的这段时间,是南先生电化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而在探寻先生三十多年思想发展脉络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对人的关照这条线索贯穿始终,沿着这条线索进行梳理,便勾勒出南先生电化教育人学思想的框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南先生的入学思想在电化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我们亦有理由相信,在我国教育技术当今和未来的发展中,它仍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它需要教育技术人在入学维度上有所作为。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

教育技术观是指主体对教育技术的根本认识,它是一切教育技术实践的出发点。虽然南先生较早并持续的关注“人”,但遗憾的是,教育技术领域对物或技术的偏爱仍远远大于对“人”的青睐,是以造成了“技术至上”、“重电轻教”、“见物不见人”等诸多偏离入学的现象,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上述偏离现象,必须从认识上入手,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用教育的理念去指引我们的教育技术思维,用人学的思想去匡正我们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正本清源,纲举目张,为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认识上的保障。

2努力探寻认识指导实践的路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后,我们会形成一些饱含入学意蕴的认识、思想、原则等,但这些认识、思想、原则仍属于意识形态,它与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仍有很远的距离。而意识形态只有落实到微观实践中才能彰显其自身价值,因此,如何把人学指导下产生的各种理念、思想作用于教育技术实践将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当然,寻找二者之间的合理路径绝非易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加强一些新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方法论和世界观具有一致性,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观后,我们必须寻找一些与之其相匹配的方法以开展教育技术实践和研究,而提倡“对话、走进现场、关注具体的生活着的人”的叙事研究方法和强调“悬置、还原”的现象学方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对叙事研究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对现象学方法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在实证研究饱受推崇的教育技术界,这些“关注个体、还原事实”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2

多元价值观冲击,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挑战,引入电影艺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探索。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情感教育 (一)大学生爱国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国家命运但当前其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从时代特征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伴随网络充斥大学校园,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扭曲。从教育现状看,传统教育观念和手段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部分高校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枯燥,课外流于形式。如何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情感是对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心灵体验,具有选择功能,动力功能与享用功能。黑格尔作为理性主义哲学流派代表,同样对情感力量予以肯定,“没有激情,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亚里士多德认为:说服是通过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是在痛苦或欢乐、爱或恨的波动中做出不同决定的。如何点燃大学生爱国激情是近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热点难点,电影艺术为其提供了新思路。2006年高群书导演的《东京审判》、2009年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2009年12月上映的《花木兰》等影片,均可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资源,以影片《花木兰》为例。 二、影片《花木兰》爱国主义内涵解读 演绎花木兰的艺术形式多样,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获1952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誉奖,该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已成为家喻户晓经典唱段。1998年6月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动画片《花木兰》,首映三天票房超过1997年7月《大力神》和1996年6月的《巴黎圣母院的驼子》。由马楚成导演,赵薇、陈坤主演的《花木兰》在内地及亚太地区均获高额票房,2010年10月第金鸡百花电影节,该片获优秀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两位主演获得了本届百花影帝影后奖。笔者认为,电影《花木兰》成功的深刻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仁爱之美”与时代共鸣创新文化之美的成功。 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核心为“仁”,儒家思想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公忠”是仁的根本要求。“公忠”如西汉政治家贾宜所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治安策》)。千百年来,“忠孝”已积淀为中国人判定善恶的道德标准、人生追求的价值取向。北魏时为抗敌入侵发生“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以柔美、凄美、壮美、奇美的韵律,讴歌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忠孝”传奇。 影片《花木兰》以父女“喝酒喝药”智慧碰撞的柔情开篇,亦埋下父亲体弱多病的伏笔。军情紧急,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尽孝是她替父从军的朴素出发点。军营“盗窃”事件中,木兰为掩饰身份毅然选择死亡,凄美月色吟唱着木兰孝女之情。次日,文泰趁柔然兵袭来之际放走木兰,她却挥剑骑马返还战场愤然斩杀柔然大将,血刃洗礼中木兰由孝女成长为军人。经历“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李华《吊古战场文》)的战争,木兰逐渐由士兵成长为骁勇善战的将军,书写着军人之壮美。 影片后半部分,在柔然军联合反攻敌我力量悬殊、大将军背弃逃离致使木兰和魏军被困峡谷时,小虎为掩护木兰被敌俘获,胡奎忘身救友被乱箭刺死,战友备受,眼前惨剧考验着木兰将军钢铁意志,为保大部队不能轻举妄动,她忍泪率众唱起战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壮士慷慨悲歌,观众灵魂激荡,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共鸣,是延续千年从未终止的故土深情。誓死卫国的气概“声析江河,势崩雷电”,催生了观众心底的爱国种子。 三、电影艺术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情感教育,强烈情感共鸣是电影艺术核心功能。 美国当代女哲学家、艺术理论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有相似之处,人类情感与人类本性是生命的高级结构形式,这些也正是艺术所要传达的意义。一部优秀影片是人性之美的艺术再现,与观众对生命之美的追求有本源一致性。国产优秀影片表现出中国文化特质的人性之美,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有重要影响。通过电影艺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本文仅对“电影课程”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电影课程”建设含义与课程定位 本文中“电影课程”指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教学目标,以反映爱国主义内涵的优秀影片为教学内容,以“研究+播放+研讨”为教学方式,以教学反馈调查表、教学改进建议书和影评报告为教学评价方式。关于“电影课程”定位,它不是艺术类学生专业课程而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电影课程”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必修课程,亦可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电影课程”如何建设,本文探讨如下。 (二)“电影课程”建设 “电影课程”作为课程建设有四环节,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二是教学内容设计,三是教学方式设计,四是教学评价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电影课程”总目标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丰富性使总目标含若干子目标,例如总目标设计是爱国主义教育,二级子目标设计是“爱国优良传统”教育,三级子目标设计应是“同仇敌忾、反对外侮”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奠定了“电影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p#分页标题#e# 2.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决定教学内容设计,“电影课程”基本标志以电影为教学内容,影片的选择是该设计关键环节。选择形式上,以优秀故事片和记录片为主,不排除优秀动画片。选择内容上,依据教学目标而定,例在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同仇敌忾、反对外侮”的专题中,可选择系列影片,例《林则徐》《甲午风云》《南京!南京!》《花木兰》等,在爱国基本要求“爱灿烂文化”的专题中,可选择《中华文明—英雄时代》《中华文明—青铜的光辉》《中华文明—礼乐与争霸》等,影片诠释的仁爱与文化之美,引导大学生对中国特质的生活之美进行深层次体验与思考。 3.教学方式设计。对“电影课程”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电影是课程特色,研究能力是大学生特点。据此,“电影课程”教学活动可由“研究+播放+研讨”三阶段构成。研究阶段,指教师事先让大学生参与影片史料研究,为从历史大视角观看影片奠定文化基础。播放阶段,指对已具备背景知识和价值导向的大学生播放电影,引导其从娱乐体验升华到文化思考。研讨阶段,是指大学生运用背景知识结合影片内容的研讨,共享研究成果。 4.教学评价设计。此设计是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法、考评学生成绩的最后环节,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教学反馈调查表,二是教学改进建议书,三是影评报告。反馈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建议是对教学方法的完善,影评报告是对大学生进行课程考查、提高其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电影课程”建设过程,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探索过程,道德性、科学性、艺术性互动求一的创新理念,是该课程持续生命力的科学依据。 四、结语 唐朝魏征说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爱国主义是凝聚民心之本,民族复兴之源,个人发展之核心竞争力,素质教育之核心内容,是中国高校永恒的教育主题与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爱国优秀影片系列问世,期待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的“电影课程”成为高校最有影响力的课程之一。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3

关键词:电化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少数民族地区;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电化教育的内涵

电化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教育方式。只有正确认识、掌握电化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史,了解其对于教学的作用,才能将其正确、充分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电化教育的定义

“电化教育”是我国的特有名词。1936年,针对当时出现的利用幻灯、电影和广播进行教育传播的方式,并根据当时国外的"视听教育"的称呼,提出了“电化教育”一词并延用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化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电化教育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如:1984年教育部电化教育局组织领导的“全国电化教育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电化教育学》提出的电化教育1985年定义: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1]南国农.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 13年后,国家教委组织和领导的“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委员会”根据90年代卫星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全国电化教育实践的新情况,全面修订了《电化教育学》,于1998年4月推出了《电化教育学》(第二版),提出了电化教育1998年定义: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电优化。”[[2]南国农.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

新定义与原有定义的区别:在文字表述上,增加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将“现代教育媒体”改为“现代教育技术”。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是构成电化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现代教育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灵魂,信息技术是电化教育的利剑,失去这两个支柱,或者两者缺一都不能取得成功的电化教育。

上述定义的演化,是在总结我国十多年来电教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了我国电化教育的新发展。(二)中国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之一的电化教育,最早是以视听教育技术出现的。我国的电化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外来科技的影响下而产生和逐步发展的。电化教育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20世纪初期以来,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依次在中国教育各个领域中得到传播和应用,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化教育的萌芽、初步发展阶段。1920年,人们开始利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萌芽。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了“国光影片公司”,曾拍摄了不少的无声教育影片。如《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这是我国拍摄的最早的教育影片。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唱机、录音机、16毫米电影机、幻灯机、幻灯片、唱片、录音带、教学影片开始进入学校,为电教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一批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开展了电化教育,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第二个阶段,是以广播、电视为主的视听媒介作为电化教育手段。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便是这时期电化教育的集中体现。20世纪50年代末,电视进入中国家庭,并且很快被应用到教育上。20世纪60年代初期,教育电视进一步得到发展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建立,在一些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相继创办了面向本地区的广播电视大学。1978年,中国政府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各种省也陆续建立起广播电视大学。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1个中央广播电视大学,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814所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1472所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以及17076个教学点,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

第三阶段,是中国电化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阶段。在此阶段,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除了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都在原有基础上相继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手段开展课程教学外,各地建起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平台。电化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以下所提及的“电化教育”均特指信息化建设阶段的电化教育。

(三)电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的重要条件。电化教育中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信息的多样性和刺激感官的多重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动态中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直观

电化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把一些抽象、微观、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真实化、形象化,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3.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促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训练技能提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事项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同时通过网络手段打破时间的局限,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交流的氛围中,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讨论、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见解促进个性化发展,全面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4.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电化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新的教育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人民教师,如果不了解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就无力培养符合要求的跨世纪人才。在当前更要看到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挑战,真正认识到现代教师掌握电化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二、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存在的一般问题

电化教育由于具有广泛共享性和方便快捷的优势,在西部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中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也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电化教育的迫切性。然而中国的西部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这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发展程度较低,致使其电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硬件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常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发达省市的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的多媒体电化教学的设施更显得落后。学校电化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投入基本上只能靠政府,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现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电化教育的发展。

2.软件建设

(1)人才缺乏导致技术落后

电教人员除需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外,还要掌握―些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手段。但是许多电教人员的学历偏低,大都半路出家,没有系统地接受电教专业培训,在职进修的机会微乎其微,致使许多电教工作者工作中颇有力不从心之感;另外,电化教育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科班出身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员结构很不合理;再有,民族地区许多电教骨干由于在职称待遇上难尽人意,纷纷跳槽,导致电教骨干队伍青黄不接。由于电化教育人才的缺乏,便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技术的落后,使得适用于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族语言软件、资源缺乏,给教师的应用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便。

(2)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下,教师大多采取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少数民族地区较为闭塞,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网络文化认识不够,产生偏见,导致许多家长让孩子远离网络。老师和家长不能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几率。

(3)教育理论相对落后

教师重实践,轻理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却很少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经验处于较低层次不能升华。而电教人员仅满足于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娴熟,而忽视了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掌握和研究,由于缺乏理论的认识和指导,使得民族地区的电化教育长期在低层上徘徊,致使工作成效不大,阻碍了其作用和优势的发挥。

(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存在问题,抓好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工作,除了要认识到开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确保电教经费落实并加大硬件投入外,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队伍结构,稳定骨干队伍

合理的结构是培养一些高素质电教队伍的基本前提。既要采取分流办法将一些不适合的人员调离电教队伍,又要严把进人关,利用优惠条件吸引人才,鼓励教师献身电教事业,以优化队伍结构。

2.抓好学科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教育现代化教师是关键,要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仅仅依靠少数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或专业电教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有了先进的电化教育装备,如果不会用也只能成为摆设而已。先进的电化教育装备只有在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手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威力,才能派上用场,更主要的是,通过培训、宣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教师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并让他们明白电化教育的巨大作用与必要性,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从而影响、促进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于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观念的转变。

3.重视理论提高,抓紧学科建设

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改变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适应于本民族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另外,强化电化教育理论研究意识,提高研究水平。电教要发展,科研必先行,只有在研究中才能不断提高电教业务水平,只有通过研究活动,才能使电教理论和方法趋于成熟,也只有广泛开展电教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取得了卓越成果之后才能在学术界有一席之地。需要注意的是,电化教育理论体系本身还需要不断的补充、完善,所以要集中优秀专家、学者编写全国统一的电化教育理论书籍以培养合格的电教人才。

(三)对延边地区电化教育发展的建议

朝鲜族是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少数民族,文盲率仅有8.2%[[3]夏仕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3],已经建立了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一整套朝鲜语的教材,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教师。自延边朝鲜族治州成立50多年来,延边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八十年代开始,电化教育在州开展以来[[4]延边州教育局.关于加快发展延边州中小学电化教育工作的意见.延边教育信息资源网.2007年12月25日][4],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了全州教育现代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延边地区自身特点与电化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变思想观念,增强地方交流

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的局限性,信息滞后、闭塞,因此,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加强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

(1)州内交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包括6市2县,各县市经济状况又参差不齐,因此其电化教育的发展既要有统一的规划又要有所差别,因此电教机构应积极开办专题讲座,开展岗位练兵,组织县市之间、兄弟院校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技能比赛,以促进钻研电化教育业务的观念和风气形成。

(2)国际交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面临日本海。朝鲜族以日语作为其主要外国语。由于地理的特征再加上本民族以及所学外国语的语言优势,可以加强向日本这样发达国家的电化教育的借鉴、学习,又可强化与韩国等国家之间的经验交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民族电化教育发展道路。

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发达城市及其他民族间经验交流,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以交流促发展。

2.加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力度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主要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其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过程的外显行为(即刺激―反应);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它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给学生以视觉刺激,引起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可取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的特点。延边地区主要采取“民族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双语教学模式,无论是汉语授课时还是用汉语授课时,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使得汉语讲解或学习汉语更直观、更清晰、更具有吸引力。图画、影音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相互联系,以启发式的生动教学替代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学得快、学得活且印象深刻,有助于第二母语的快速形成。

3.加强信息意识培养,强化资源网站宣传、应用及维护

延边于2008年10月开发并开通了朝鲜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网网站,为朝鲜族中小学师生提供民族语言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平台,为延边地区的电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教师、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拓宽学习者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吸收,以及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结论

随着电化教育的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也同受沐浴、共披恩泽。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共享相同的资源,让学生在兴趣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总之,为了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加强电化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周平儒.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简况拾零.电化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

[2] 夏仕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

[3] 徐亚强.民族地区高校电化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甘肃高校学报, 第7卷第2期.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4

90年代后,特别是1997年、1998年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今世界上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人们还来不及规范和统一某些新的概念,更新的东西又涌现出来了。

在教学中为了向老师和同学们说明什么是“教育信息化”,黎博士是这样解释的:“‘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黎博士在谈到“e-Education”与“教育信息化”这些近年来出现的词汇时说:“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反映在我们这个工作领域中而出现的充分认识中的变化。电化教育的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1978年后得到举世瞩目的发展。电化教育吸取了西方视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回顾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史,电化教育可以说是将引进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性的范例,这对我们今天如何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技术也很有启迪。”

“世纪之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现在各地的教育部门、电教机构、学校都在忙于‘校校通’、‘网络时代的教与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我国电化教育已经迈入网络时代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电化教育再沿用过去视听教育的英文译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1999年底,我建议采用‘e-Education’的译名代替原来‘Audio-VisualEducation’。当时,我研究了电化教育’98定义和AECT’94定义,注意到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译版序言中提到网络时代教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这一领导下一个版本的定义的建构,因而关于e-Education的定义重点在思考未来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并大胆地预言了信息时代的e-Educatio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将电化教育的英文译名改为e-Education,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看就知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化。这是电化教育的观念、内涵、实践、研究等诸方面适应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新发展。”

最近,学术界又提出了e-Learning的概念,黎博士阐述:“e-Learning”的概念来自于国外。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2000年底提出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信息化学习:把世界教育放到每一个儿童的指尖!”,将e-Learning作为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总标题。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5

【关键词】自动化教育;早期教育技术;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21―04

本世纪初,我国教育技术学界在深刻反思后,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的道路。南国农[1]先生明确提出走“中国道路”。而中国道路的探寻,离不开历史的关照。本文对教育技术早期历史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希望能为21世纪的创新提供些许启迪。

一 教育的变革需求与大众传媒 功能的耦合

1 美国:教育变革的反言语需求与大众传媒直观特性的耦合

20世纪初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既需要科技人员和实干家,更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技术、又能动手操作的工人。人们越来越重视实用课程和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反对书本学习。而当时美国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均继承了欧洲大陆和英国旧学校的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传统的教育由于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与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以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在教学方法上,则主要是反对言语主义,因为言语主义的教学方法忽视语言符号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导致学生不甚理解、死记硬背。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强烈需求,教育领域尝试从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当时新生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与广播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是直观特性(形象化),二是规模特性(大众化)。人们发现,以视、听等手段代替言语可以比较迅速、高效地完成社会发展的要求。于是在社会需求和反言语主义教育变革的呼唤下,电影与广播这两种大众传媒作为有效工具进入美国教育,引发了20世纪初的视觉教学以及之后视听教学运动。在此要注意,美国视听教学运动更注重电影与广播的直观特性 。

2 中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与大众传媒规模特性的耦合

19世纪40-5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投资设厂,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到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与此同时,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民族工业和产业工人的兴起,同样对我国艰难进行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不同的是,这种变革要求始终与民族自立、民族自强息息相关,融汇于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洪流中。

中国近现代教育一直处于激烈的变革中。从维新运动中的改革科举、系统学习西学、建立新式学校制度,到结束科举、依照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建立规范全国的学制系统,再到民国时期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系,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近现代教育在借鉴西学与本土化创新之间不断探索的变革主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对教育民主化、平民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因为我国近三分之二的民众都是文盲,这使得新兴的学校系统无法象美国学校一样,仅做出一些必要的改革就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教育成为我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科学与民主的呼唤下,在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在业已兴起的西方视觉教育的影响下,中国近现代教育也关注到电影与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并将之纳入到教育改革的体系中,不同的是,中国更注重电影与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第二个特性,即规模特性与大众性,将新兴媒体主要用于面向民众的社会教育[2],探索出一条与西方不同的早期电化教育之路。

二 耦合论背后的自动化教育及其改造与超越

前文我们从媒介与教育的相向角度论述了媒介与教育的耦合及其历史必然性,但是尚未触及二者耦合的实质。而要进行深层次探索,必须跳出“当事”的视角,从广阔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出发,探寻媒介技术与教育耦合背后的规律与意义。

1 美国:自动化教育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垄断式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阶段,与农业社会是用自然力帮助人的体力劳动的分散式生产不同,工业社会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追求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作为大工业生产的一个触角,电影与广播等新兴传媒不可避免地带有大工业生产的印迹,带有自动化的生产取向。这种用机器代替人力、追求自动化的取向,随着媒介与教育的联姻,或多或少地潜入教育领域,形成自动化教育理念 。美国当代哲学家安德鲁•芬伯格[3]认为,“自动化教育被认为在节省传输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还能被包装和推向市场,这样一来,不需追加投资就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收入……这样就使得劳动成本几乎接近于零,因此获得了大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并用低薪的阅卷人代替了专业教师。”他强调,“自动化的战略很早就开始了。有技能的工人太昂贵,而自动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节约成本的战略。自动化的历史是从19世纪早期开始的,当时英国北部的纺织品生产商们发现,他们能通过机械化,用没有技能的劳动代替有技能的劳动。工业革命的整部历史就是由这种战略支配的。”笔者认为,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正是这种自动化教育初期的产物,其核心是教师的去技术化和用机器替代人力。

自动化的最大好处就是节省成本,扩大经济利益。这对教育的权力机构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乃至政府来说都是具有吸引力的。视听教学的初衷亦含有这样的因素。“自动化的关键是将信息的内容与信息的过程分开。少量高薪的内容专家将充当模范的示范者,而传授过程也去除了技能,这样一来,廉价的辅导老师就能处理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4]电影等媒介作为内容专家的产品,使得教育过程去除了需要多年积累和专业训练的技能,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大工业生产的生产线之一,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出产大量的教育成品,实现自动化的低成本和规模绩效。然而,对无生命物质十分有效的机器技术在复杂的教育领域并不一定奏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一时的美国教育电影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电影商宣传用电影取代教师,从而引起了教师对电影的不满和抵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电影商与教育的权力机构与纺织品生产商一样,试图通过电影使教育机械化和自动化,用电影来代替昂贵的专业教师,从而减少教育成本。而教师不是冰冷的生产线,势必抵制带有强烈自动化取向的电影媒介。

自动化教育的表现之一是对物质技术的极度关注,正如工业生产中对机器设备的关注一样。美国教育技术史学家塞特勒[5]在1990年出版的《美国教育技术的演变》中,把视听教学阶段称为自然科学或媒体范式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强调媒体的使用,是物理科学观,而不是行为科学观。对物质技术的关注是后续发展的必备基础,我们不能否认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必然性。自动化教育是大工业生产在教育领域的投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管这种投射业绩如何,但它的的确确从一个侧面把传统而陈旧的教育拉入到迅速旋转的大工业转轮中,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而且在用得其所的时候,自动化教育会发挥巨大作用,如二战期间,美国用视听教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战争急需人才。但是,教育不是冰冷的生产线,是一个由复杂的人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不考量具体情境、具体需求,盲目地实施自动化战略,结果注定是不尽人意的。

2 中国:对自动化教育的改造与超越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不是被动地移植和借鉴美国视听教学运动,而是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进行了本土化的创造。这种创造使得早期电化教育在部分程度上超越了美国替代式的自动化教育理念,酝酿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进步意义的新理念。

早期电化教育分社会制式(主要依托社会教育)和学校制式(在学校系统在进行)两种[6],其中前者在规模与影响等方面都强于后者。在不同的制式中,对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有着不同的认识。

(1)社会制式:对自动化教育的改造

就社会制式而言,我们认为早期电化教育是以自动化教育的形态存在,但在理解与实施过程中与美国有着诸多不同。我们在此做个比较。

相同之处:第一,都是以机器(技术)替代人力,去除教师的技术化。换句话说,就是用媒介技术替代专业教师,使得廉价的、未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或技术操作人员,可以轻易地完成原来必须由专业教师承担的部分教育任务。

第二,这种替代在技能性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着卓越的表现。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通过电影培训出大量战争急需人才,而在学校系统却成绩不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军事培训内容大多是机械操作或装的技能性知识,而学校教育却不局限于这种简单的技能传授。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重心是社会制式,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与学校学生有着巨大差别,他们对复杂的科学技术原理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提高生产技能和自身生活水平的那些简单的技能性知识、卫生常识等等。早期电化教育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的视听教学,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国重点建设社会制式的电化教育,把媒介主要用于针对普通民众的技能性知识传授方面。

不同之处:第一,目的不同。美国替代人力的目的是用机器取代教师,从而节省人力和成本。我国则是以媒介补充师资,因为中国当时没有足够的师资、足够的条件对大批的文盲实施教育,电影与广播等传播媒介正好可以补充这些教职,部分解决师少生众的问题。与美相比,中国把媒介的大众传播特性与规模绩效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

第二,实施的主要场所不同。美国主要是学校教育系统,而中国主要是社会教育领域。也正因为我国早期电化教育主要在社会教育领域进行,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直观特性与规模特性,才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辉煌之路。

为什么社会制式主要遵循了自动化教育的逻辑?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媒介的特性可以满足大规模的文盲群的受教育需求,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媒介的规模绩效;

第二,自动化教育的逻辑正好符合当时中国社会教育“广”而不“深”的发展需求。

(2)学校制式:对自动化教育的超越

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学校制式与社会制式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它超越了自动化教育的囹圄,从替代取向转为支持走向,突出表现为孙明经的“集体教学”观。

孙明经认为:“用电影教学的最大秘诀就是集体教学,一位先生在教书,后面同时有无数的学者专家作他的后盾……教学电影是教师们的一种工具,它是协助教师的,不是代替教师的。”[7]

我们可以看出,孙明经的“集体教学”与夸美纽斯的班组授课制的集体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针对教师,后者针对学生。孙明经的集体教学与现在的团队教学或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也不同,它指的是媒介与教师的整合,把媒介及其负载的信息看成是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知识集合,即媒介的意义不是作为挂图、仪器等教具形式的辅助,而是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辅助和补充,这与现代意义上的人际合作式的团队教学是有差别的。

孙明经“集体教学”的核心是“支持教师”,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支持教师的头脑”。大众传媒不仅是眼和耳的延伸,更是人类大脑的延伸。通过这种延伸,教师扩充了知识领域,增加了专业能力。在这里,媒介功能与教育的耦合不是简单地补充人力,而是补充人的智力;不是去技术化,而是对专业技术与能力的增强和补充,这与自动化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通过下表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早期电化教育的两种取向。

为何学校制式能酝酿出支持式教育的理念,原因至少有:

第一,“集体教学”是我国教育家、教育电影专家与影音技术专家共同酝酿的结果。孙明经是蔡元培、陈裕光、魏学仁、郭有守等专家学者培养的中国第一位电教人才[8],它兼具教育、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修养以及广博高远的视野。正是站在这种巨人肩膀上的优势使得支持式教育理念萌生成为可能。

第二,学校制式电化教育与社会制式相比,在早期并不占主流。正是这种不占主流的状况恰好使得我国学者可以比较清醒地看待媒介的作用,并酝酿出较为先进的理念。

综上所述,早期电化教育是电影、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功能与教育耦合的必然产物;同时,在耦合过程中,我国在依循规律的前提下,在可能的空间范围内,结合自身的情境与需求,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视听教学的电化教育之路。

三 结语:同中有异,求异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社会的发展有规律可循,不随人的意愿而变。合目的性是指人类发展虽然内在地贯穿着规律性,但这种规律性的表现和自然物的规律性的表现存在一定区别,后者一般表现为只要具备了相应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就会呈现出必然的、一定如此的趋势,而前者却表现为虽然大的趋势没变,但却有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个可能性空间内究竟选择哪一种可能,走哪一条道路,是由当事人的意愿、目的确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不是截然二分的,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合规律性表现为合乎人的有目的、有计划行动的规律;合目的性又表现为人的目的的确定、目标的选择、意愿的实现都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9]教育技术亦然。它作为媒介与教育的联姻,必定受媒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影响,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影响,这是其合规律性的表现。但是中美两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需求不同,这导致两国在媒介与教育联姻过程中怀抱的初衷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这是其合目的性的表现。上述两种表现使得中美早期教育技术同中有异,也正是这种同中之异导致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后续发展始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能视而不见,它提醒我们不能盲目跟随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向,而是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特定需求,探索符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在规律与目的统一的内在逻辑中,同中求异,创新发展。这是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结果,亦是本世纪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国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 2006,(1):6-9.

[2] 朱敬.早期电化教育中国特色探源[J].电化教育研究, 2008,(2):92-96.

[3][4] (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2-153.

[5] Paul Saettler.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M].Englewood,CO:libraies Unlimited,1990:45-46.

[6] 陈斯正.现代电化教育[D].武汉:国立武汉大学,1939.

[7] 孙明经.如何利用电影进行教学[J].电影与播音, 1946,(8.9):181.

[8] 朱敬,辛显铭,桑新民.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 69-74.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6

李琪教授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杨坚争教授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使命。2009年12月18日,在第六届网商大会成都论坛开幕式上,马云进一步说:“十年之前,网商还只是一个概念,十年之后,网商已经变成了一个职业。我们相信,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就是‘网商’。”比尔•盖茨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子商务(110209W)属管理学大类(11)工商管理类(1102)专业。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电子商务(620405)属财经大类(62)市场营销类(6204)专业。国家职业标准对电子商务师的职业定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

上述权威观点都充分地说明,“电子”是电子商务的形式和手段,而“商务”才是电子商务的本质和目的。笔者认为,将一种注重交换价值的思维方式和创新习惯融入到信息和通信技术之中,这就是电子商务的“商性”。因此,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应彰显“重商”主义,强化“学电子商务,做网络商人”的人才培养定位,真正培育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人才。“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为了整体性表述对“三商”人才的认识结果,通过企业访谈、行业咨询和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电子商务“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商业头脑是一种对大环境有正确见解、能准确判断市场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智力表现。因此,商业头脑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武装,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练就。商业头脑的微观表现是:懂经济、会管理、识时政、明法律、了解市场、熟悉行业。

商务技能是从事商务活动和商务流程所具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商业策划能力,商务沟通、谈判与签约能力,商品采购与展示能力,商业经营与管理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电子商务能图2商务链的一般框图力,物流配送能力,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会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商人素质是经商者把知识和能力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品质和素养,主要表现为:人格素质(法制思想、民主意识、独立品格等);精神素质(创新精神、意志力、竞争意识等);道德素质(家庭/社会/职业道德、诚信、责任、同情心等);文化素质(科学素养、文化修养、人文关怀、学习习惯等);职业素质(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时效观等);身心素质(生命观、生理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美学等)。从我国职业教育角度来看,尤其是对未来从商人员来说,目前,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人格素质中的法治思想、精神素质中的创新精神、道德素质中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质中的敬业精神和身心素质中的社会适应力。

电子商务链模型电子商务是一般商务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仍应遵照商务活动的一般规律。根据《电子商务概论》(李琪主编)第6章(电子商务链分析)中的相关内容,“商务链与交易链是将商务和交易活动进行联系与划分,并使之有序化的逻辑链条,它们高度抽象地将商务/交易活动表现为不同的节点,每个节点分别代表一定的经济事务,通过将这些节点有效地串连起来,共同形成了一个商务链或交易链。”

商务链可分为狭义商务链和广义商务链。在狭义商务链中,将交易过程划分为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环节。“交易前”包括商品的展示与沟通,“交易中”主要是以价格为核心的谈判与签约,而“交易后”表现为以货币和商品交换为主的支付和配送。狭义商务链是整个商务链的核心所在。广义商务链是狭义商务链的扩展,除了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这三个基本环节之外,还包括两个环节:即交易前的商品与市场的准备和交易后的售后服务环节。广义商务链描述了完整的商务活动的一般过程,如图2所示。电子商务链模型是由商务链的一般框架发展而来,并且从形式上看,与一般的商务链并没有明显差异,根本的区别在于“电子商务链解释的是电子商务或电子交易的相关活动”。

“三商”融合的课程体系基于“三商”人才的概念模型和电子商务链模型,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实际,按照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要求,设计出“三商”融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学分数,其中,包含实践教学学分,为了简便起见,本文不再详细分列。“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维审视———2009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指出:“观照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国际教育界早就提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我国教育界则把“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作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

“知识”需要通过学习去积累,“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素质”是把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因此,培养具有现代商业头脑、商务技能和商人素质的“三商”人才,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国内教育观和“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的国际教育观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实现。“三商”人才培养的教育意义及其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结语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7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科;定义体系

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和系统方法的发展与结合,形成了今天的教育技术领域,它的标志就是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的成立。

AECT成立后,致力于教育技术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分别于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提出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其中以1994年提出的定义,即“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最为简洁、明确,最具有代表性。

AECT’94定义的引进,对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学科的确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定义理解的不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第一,在美国,教育技术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而存在的。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是和教育相关的问题,就应该去研究,而往往不在意教育技术“是什么”。

正如《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的书名所示,’94定义是属于“领域”的定义,而不是学科定义。

第二,尽管从历史上看,美国一直在交替使用“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认为两者是同义语。但从中国人的观点来看,这两个名词显然不属于同一层面。教学技术相对于教育技术来讲是微观层面的,它理所当然地关注“学习”;而教育技术则应更多地关注教育绩效的提高。

第三,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是两个相关的不同概念,如果把它们混为一谈,则会引起理论和实践的混乱。而在我国,恰恰把’94定义既当作教育技术的定义,又作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因而引起了很多困惑。

鉴于上述原因,为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和正确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必要对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作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应该由不同层面的定义分别来表述,然后由它们共同组成定义体系,对教育技术学科作出完整的阐释。

一、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

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是解决“教育技术是什么”问题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的本质,我们首先需要对教育和技术的概念分别进行讨论。

1.关于“什么是教育”的讨论

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入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

以往,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大多定位在学校教育的层面上,认为人受教育的时间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等学校(包括成人院校)毕业为止,实际上这是一种狭义的教育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被提到日程之上,受教育的时间延长至人的一生,而受教育的空间则延伸至工作单位、家庭和社区,包括你所在的任何地方。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今后我们应该以广义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工作。

2.关于“什么是技术”的讨论

英文“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与logos(词、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工艺和技能进行论述。最初,它仅指各种应用技艺,与直接的操作联系在一起。“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技术一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导致了对它的理解和表述的多样(性)。”[3]

到目前为止,对“什么是技术”的论述不下几十种,要想给技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显然是困难的。

刘大椿先生在《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把技术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分别引用了戴沙沃、R·麦基、G·罗波尔、C·米切姆、M·邦格、埃吕尔、H·马尔库塞等学者的观点来进行说明。同时,他还论述了技术的要素和结构,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的本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把它节录如下:

(1)技术要素的分类。

①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②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主要是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③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主要是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

(2)技术的结构。

①经验型技术结构。就是由经验知识、手工工具和手工性经验技能等技术要素形态组成的,而且以手工性经验技能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

②实体型技术结构。就是由机器、机械性经验技能和半经验、半理论的技术知识等要素形态组成的,而且以机器等技术手段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

③知识型技术结构。就是由理论知识、自控装置和知识性经验技能等要素形态组成的,而且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大要素,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技术结构。实体形态的技术与具体的物质(工具、设备、材料)有关,我们把它称为物化技术(即一般狭义理解的技术);经验形态和知识形态的技术与人的智力有关而与物质无关,我们把它称为智能技术(简称方法)。因此可以认为:技术由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两部分所组成。

据此,可以对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技术包括在解决某一问题时涉及到的所有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有机整合;狭义的技术是强调其中一部分技术而并非全部。并且,“技术的本质决定了它具有双重属性,其自然属性表现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其社会属性则表现在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5]

3.关于教育技术本质的讨论

近年来,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发表了不少,但是能够真正说清楚“教育技术是什么”的却不多。在这里,我们引用尹俊华先生的论述:“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及相应的软件;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6]

我们把上述论述加以简化,可得出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在上述定义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1)定义中提到的“技术与方法”,分别指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而且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而采用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

(2)根据定义可以将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如图1所示。

对教育作广义理解,并认为技术包括一切(即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采用的所有可能得到的)物化技术(简称技术)和智能技术(简称方法),此时称为广义教育技术(如图中D);对教育作广义理解;而对技术作狭义理解(如只理解为现代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或对教育作狭义理解(如只限定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而对技术作广义理解,此时的教育技术都属于狭义的范畴(如图中C和B);如果不仅对教育作狭义理解,对技术也作狭义理解(甚至把技术只理解为媒体技术),这时的教育技术理念就更狭窄了(如图中A)。

(3)“技术与方法”必须经过有机整合,共同作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绩效。

根据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所包含的技术层次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李克东先生“教育技术的层次图”改编

从图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由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组成。由于教育技术中的物化技术和教学媒体有关,因此又称为媒体技术。

媒体技术(简称技术)包含硬件技术(Hardware Technology)和软件技术(Software Technology)两个层次;智能技术(简称方法)包含系统技术(Systematic Technology)和整体技术(Systemic Technology)两个层次。

硬件技术指与设备、工具相关的使用、维护和开发的能力;软件技术指对相应软件的使用、管理、评价以及设计、开发的能力。

系统技术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目标,设计解决方案,试行并评价其结果,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的一种方法体系。

整体技术强调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如教学系统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的整体性是由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来保证的。如果只注重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机关联而忽略了教学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的有机关联,只注意教育中教学方面的问题而不注意非教学方面的问题,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可以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对教育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如新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会对原教学系统的“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会产生什么积极的效果?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把“新物种”整合到原有的系统中或如何改变原有的系统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等等。这是整体技术的具体应用,将会有效地帮助我们建立全面的教育技术观。

二、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

从上述有关技术定义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方法,一种知识,还是一种活动过程。这一特点,在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我国,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整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体系,它不单单是一门学科专业,而且还是一项事业,同时又是一种产业。除了现有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以外,从中央电教馆到各省、市、地、县电教馆(站),从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中心到中小学电教组(室),建有一套完整的电教机构;全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职人员队伍达几十万人,他们带领、指导和帮助千万学科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这是我们教育技术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转贴于 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是什么”,但它并没有回答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来指导实践,笔者把它称为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仔细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

(1)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效果的优化,回答了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的问题。

(2)运用教育技术时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在当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相关的理论(包括教育观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不能盲目实践;二是要采用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相关的技术和方法,而不是只考虑技术的新颖和高低,更不是先确定所使用的技术而后再到教学中去找可用之处。这一条回答了教育技术“如何做”的问题。

对于教育技术实践工作者和普通学科教师,他们不容易理解AECT’94定义的全部含义,或者即使有所了解,也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实践相联系。掌握上述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对他们来说就比较容易,而且能够把定义和他们的工作联系起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

三、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已经得到认可,这反映在“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分别列入了国家学位委员会研究生专业目录(1986年)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3年)。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特别记住顾明远先生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到目前为止,教育技术学科在全国已经有5个博士点、20多个硕士点和上百个本、专科专业,它们遍布于师范院校、综合大学、文理工科院校和军队院校,数量仍在继续增加之中。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和不安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作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它应该有几个最基本的条件:明确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有一批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以下几项要求:研究对象不但明确,而且要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学科;有属于自己的、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明确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定位;有明确具体的哲学思想的指导。

根据上述条件,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得到确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上得到确认并将跻身于学科之林,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事情要做,恐怕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本学科趋于成熟。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最根本的、最迫切的任务是需要初步构建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它包括学科的定义、定位、基本理论框架、实践领域构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内容。在这篇文章中只探讨学科定义的问题,其他的内容放在后续文章中进行讨论。

1.有关学科定义的论述

关于什么是教育技术学,有不少专家、学者都论述过,现摘录有代表性的几种:

(1)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它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学研究方法,在确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与方法。[7]

(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群体中一门新学科,它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方法。[8]

(3)教育技术学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开发人以及人以外的学习资源,以求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的知识体系……[9]

(4)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及评价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学科。[10]

(5)教育技术学是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开发人及人以外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体系。[11]

(6)教育工艺学是对关系到教育的所有操作因素加以分析、选择、组合和控制,然后进行实验的实际研究,以便取得最大教育效果的一门工艺科学。关系到教育的所有操作因素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材教具、教育媒体、教育方法、教授方法、教育环境、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师生编组以及上述因素的相互关系。最终目标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12]

以上的论述从不同的侧面对教育技术学进行了准确的描述。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展开分析了。能不能用一句简单、明确的话阐明教育技术学是什么呢?笔者试着给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个规定性定义,也就是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

2.教育技术学规定性定义

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对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教育绩效的提高。

通过对上述定义及其描述条文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

(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绩效。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优化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要提高其效率和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构成“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过程(智能)技术和资源(媒体)技术。

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层次如图3所示。

教育资源是指人在接受终身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出,教育资源包括了学习资源在内;而学习资源又包括了教学资源在内。同样,教育过程包括了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又包括了教学过程。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应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给以更多的关注。在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资源的作用和继续普及基于“教”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同时,加快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进行基于“学”的教学设计的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创造条件,加速教育改革的进程。

(3)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是总结、提出运用技术提高教育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并由此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

(4)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领域。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

B.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的建立。

C.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D.媒体理论与开发研究。

E.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F.远程教育理论的研究。

G.教育技术的管理与评价。

H. 绩效技术及其支持系统。

②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也就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应用领域,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

A. 学校教育系统: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B.远程教育系统:三网统筹;开展远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开发网络课程和教学软件,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积极、稳妥地进行网络教学试点。

C.社会其他系统: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科教兴国、企事业业务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绩效技术的应用。

(5)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对相关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设计范畴主要指针对教学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绩效设计。

开发范畴主要指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加以整合,用于教学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的开发研究。

利用范畴主要指将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以及相关系统中,以提高它们的绩效。

管理范畴主要指对相关系统、资源、信息以及研究项目的管理。

评价范畴主要指对相关系统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测量,给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以使各相关系统达到优化。

(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科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基础,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积极开展实验研究。

四、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和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规定性定义,共同组成了教育技术学科完整的定义体系。

1.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2. 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和“如何做”,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三者组成的教育技术学科定义体系,完整地阐明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

上述定义体系为我们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的各项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共同的基础与交流的平台。当需要论述和了解教育技术本身是什么的时候,应该以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为准;当从事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实际工作时,应以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为指导,既简明又易于理解和操作;当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科专业建设时,则应以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为准,它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科所研究的“目的、对象、任务、领域、范畴和方法”,不仅包含了美国AECT’94定义的主要内容,而且更为明确和全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五、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讨论

“教育技术”名称进入我国不久,便产生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提法,这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对“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认为它和教育技术是同义语;有的认为过去的教育技术是传统教育技术,现在所从事的教育技术才是现代教育技术;有的把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还有的干脆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认识上的混乱导致实践中的偏颇,影响了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作用,同时也影响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在当今时代的一种表述,是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现在时段,它所依据的理论仍然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

1.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思想、理论,有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我们根据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可以导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如下: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详细分析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现代教育技术包含了两个要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2)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学习观和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理论包括现代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传播理论。

(3)现代信息技术指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合其他现代教学媒体,下同)环境下,对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创新和分析、评价的能力,包括了对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操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两部分;系统方法是指系统科学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它的代表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4)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效果的优化。

2.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1998年,南国农先生曾经给电化教育赋予了新的定义:“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13]并认为: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

“(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

“(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14]

如果把我们给出的现代教育技术定义和电化教育1998定义及其解释相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所表达的实质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参考文献]

[1][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2]董纯才,刘佛年,张焕庭。教育[A].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5]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7]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8]顾明远。教育技术学和二十一世纪教育[A].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9]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李文光,杨开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01,(2).

[11]冯秀琪。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与专业建设[A].北京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2.

[12] [日]坂元昂。现代社会的教育工艺学[M].东京:大日本图书公司,1971..

电化教育的定义篇8

摘 要 “两学一做”是落实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党内教育常态化、强化党建思想政治成效的重要部署。本文在阐述“两学一做”的深刻价值意义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电力企业利用“两学一做”提升党建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 两学一做 电力企业 党建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2016 年 2 月提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两学一做”是针对全体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也是党内教育从集中性教育转向常态性教育的重要实践,有助于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4讲4有”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夯定组织基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对于正处在转型发展时期的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两学一做”的内涵解析

理解“两学一做”的深刻内涵,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坚持学习党规。党规是我党执政的基石,集中体现了党的思想性与政治性,是指引共产党人前进的明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多元思潮不断激荡及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党员干部因为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性和党员意识淡化,导致工作懈怠、行为失范。坚持学习党规,有助于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指导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使党员干部针对对党规做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二是要深入领会学习同志系列讲话的意义。同志的系列讲话,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刻阐释了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形势,提出了契合实际的新的战略构想与治国方略。学习同志的系列讲话,将能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明确自身的位置、价值和职责,从而坚定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其次,要忠诚于党,热爱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再则,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践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实践中,并为之勇往直前。

二、以“两学一做”促进电力企业党建实效提升的策略

(一)坚持学习党规,强化电力企业党建工作

党规是准绳,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电力企业应坚持党规学习为先导,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建设、工作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加强党规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立典型、树榜样,奖先进、惩落后,将党规学习落在实处,强化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加强党规学习,才能保持电力企业党员干部世界观不偏差、人生观不迷失、价值观不错位。因此,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主动地学习、学党规,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三个自信”,铸牢“党性之魂”。

(二)坚持学习同志系列讲话,强化电力企业党组织建设

电力企业应通过“两学一做”活动,在电力企业内部,积极开展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活动,并将学习党规和系列讲话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对于广大电力企业党员干部来说,学习讲话的意义在于加强政治思想和理论修养,强化理想信念,在面对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的时候,能做到与党组织同心同力。系列重要讲话,也深刻剖析了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学习系列讲话,将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在电力企业中的影响力、作用力。

(三)以“两学一做”为抓手,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的组成基础,也是党的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核心工作之一。在电力企业中,党员干部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是确保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思想导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和关键点在做,在开展“两学一做”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可以严肃党风党纪、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两学一做”中,党员干部要敢为人先,成为本岗位的表率。其次,要主动关心爱护群众,走入电力企业广大职工中,和职工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为其提供帮助、疏忧解惑。再则,要有忧患意识,自觉解放思想,在不断创新中锤炼过硬真本领,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做好广大职工群众的表率。

四、结语

上一篇:工艺美术概念范文 下一篇: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