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3 11:18:06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1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基层组织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永仁县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引导及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实行集体资产承包经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农村审计监督等办法和措施,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发展力度,树立了一批诸如:小汉坝榨房队、中和村委会、龙头山社区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带动了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巩固了基层组织政权,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集体积累少;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等制约因素。通过对近年来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资源、区位、基础等优势,浅析发展对策与措施。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永仁县位于滇中楚雄州北部,辖6乡2镇60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社区687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县实有农业人口9.22万人,农户2.3万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4万亩。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63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29个,其中:种植业19个;畜牧业6个;农机1个;其他3个。村级集体资产总额51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145万元;在建工程227万元;货币资金31万元;短期投资441万元;应收款项39万元。村级负债总额381万元,其中:短期借款54万元;应付款项97万元;长期借款213万元长期应付款17万元。乡村集体资本金4768万元2004年末,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55万元,比2002年增加91万元,增长154.1万元。其中: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40万元;财政补助收入15万元;其他收入100万元。总支出151万元,比2002年增加98万元,增长184.9%。其中:管理费40万元;其他支出111万元。

2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资源优势全县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海拔高差在925米2884米之间,呈立体气候。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永仁县的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轮耕地和二荒地3亩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实施异地扶贫搬迁以后,新垦土地2000多亩,使现有的1260户搬迁户增加了土地面积。对于在县内搬迁的农户,村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收回原驻地承包土地,实行集体统一规模经营或发包经营。二是水利资源丰富。全县村组集体所有的大小水库有1016件,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行集体承包经营或转让,也可以集体统一经营发展水产养殖业。三是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面积134.7万亩,覆盖率达36.2%,活立木蓄积量达711.4万立方米。已发展各类经济林果13万亩,其中:板栗和核桃已达10万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利用所属的“三荒”发展林果业。四是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松茸、牛肝菌、香菇等名贵食用菌,有茯苓半角、黄芩、龙芽葱木、苦良姜等中药材,有利于村级集体发展协会,实行购销服务,增加集体收入。五是建材原料丰富。通过调查了解很多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有可烧砖、瓦的土质。如:维的村委会有几十万立方的石材可开采,大坝村委会有可烧砖、瓦的土质。随着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乡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对石材等原料需求增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改扩建房增多,对建材原料需求也增大。这些都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门路”

2.2区位优势永仁县位于彝州边陲,与工业城市攀枝花仅一山之隔,距攀枝花市中心只有87公里,随着武永高速公路的开工,永仁与攀枝花的交通更为便利。与其他城市相比,攀枝花是永仁最理想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蔬菜、畜产品等营销协会,创办实体型的村级专业协会提供农产品供、销服务,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双赢的良好效果。攀枝花重工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二、三产业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同时,永仁县境内有108国道和省道南永线穿境而过,距部级商品蔬菜基地元谋县仅有60公里,永仁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开展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由村级组织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发展优质稻产业,为攀枝花、元谋等地提供商品粮。

2.3基础优势首先,有一定经济基础。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集体资产总额达5153万元,其中:银行存款、现金等货币资金有31万元,平均每村集体资产总额达80万元,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取得了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2004年,中和村委会在促农增收工作中,积极争取州、县扶持,投资5万元购买35亩荒山,种植5450棵龙芽葱木和400棵核桃。预计到2010年后,基地400棵核桃将全部挂果,每棵产量按5-10公斤计算,将实现总产量2-4吨,可实现产值2.5-5.5万元,村委会每年可收益至少3万元。苴却社区利用社区建设机遇,购买原县食品厂库房,实行房屋出租与承包,每年收入近万元。小汉坝社区榨房队充分利用好征用集体土地补偿费资金,创办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实体型经济组织—“福海园”年承包收入达6000余元。再次,加大农业推广力度,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措施。永仁县积极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村账乡管”等新的农业科技管理办法和措施,在维的、莲池乡试点取得了成功为村级集体经济科学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3制约因素

3.1发展不平衡,"空壳"现象严重。全县63个村委会(社区)有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的只有20余个,仅占总数的30%。山区、半山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有很多村委会出现赤字现象。出现了“无钱办事”导致“无力办事”“办事难”和“难办事”现象,因无钱而无法实行村级干部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影响基层领导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3.2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2004年末,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155万元,平均每村收入只有2.46万元,而且部分是农业税附加返还,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005年取消农业税后,村级基本无自收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将更加困难,按照当前村组干部设置情况计算,全县有三职干部189人,每年应开支经费80.14万元;计生、卫生、兽医、护林兼治安四大员274人,每年应开支经费48.02万元;村民小组干部893人,每年应开支经费19.37万元;村委会办公经费平均每村每年3000元,每年应开支经费18.9万元;年均供养五保户285人,每年应开支经费5.82万元。综合上述项,每年维持村组运转共需开支经费172.47万元。目前,虽然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是集体经济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若不加快发展集体经济,今后将难以维持村组正常运转。

3.3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定一是村级组织无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级组织强有力的自治权力,但是村级负责人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法人资格,从事经营活动受到制约,且在需要资金时无法在金融部门申请贷款扶持。二是管理队伍不稳定。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各级乃至乡镇均赋予了农经部门这项管理职能,但农经部门又是均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性农技推广机构。目前,全县农经管理人员少,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不够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设施条件未能跟上形势的需要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3.4财政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规模。许多村委会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只要有一定的资金扶持就能创办一些经济实体。但是,近年来各级都缺少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各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扶持少之又少,村级的固定资产又基本上都属于乡镇级所有,在金融信贷方面,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村级无法人资格、无质押资产而无法贷款。如:维的乡维的村委会有丰富的石材资源,面临武永高速路的开工和乡村道路建设的机遇,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而无法付诸实现。

3.5村级不良债务大,集体经济包袱沉重。乡村债务沉重,已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固的一大障碍。目前,全县村级债务有743万元,每村负债额高达18.58万元,农民人均集体负债额达8元面对农村税费改革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不断深入,村级靠收提留搞集资摊派取得收入的年景一去不复返,大部分村委会除了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微乎其微,维持正常运转都困难更不用说有钱还债。这种收支矛盾和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要寻找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条捷径。

4对策措施和建议

4.1完善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大对村级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集体兴办二、三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的管理,将专业协会办成实体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将其融入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群策群力,加强领导。把把解决“空壳”村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树立“发展一个带动一方”的思想,切实为基层办实事,并力求取得实效。二是结合实际,健全完善扶持的政策措施。要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和措施。如:对年收入在万元以下的实力较弱的,可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对年收入万元以上的,通过贴息贷款扶持发展二、三产业,创办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村办企业。村委会也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土地等无形资产入股积极招商引资,创办实体型经济组织。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创造条件,抓住时机,积极争取省、州列项扶持。同时也要把该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整合县乡财力,分批分期重点扶持,树立典型,带动全县发展。

4.2健全机构,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抓发展,而且更要抓好管理,以确保其健康发展一是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根据农业部、监察部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建立健全民主理财组织,开展村务公开活动,强化监督管理,做到村务公开与集体经济管理相结合;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相结合。二是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农经部门的工作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搞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结合村务公开搞好农村审计,推动规范化管理。三是推行“村帐乡管”工作。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全县逐步推行“村帐乡管”工作,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积极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版权所有

4.3正确引导,积极创办集体经济实体。目前,村级维持正常运转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农业税附加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取消农业税以后,村级组织经费将更加困难,若不解决好过渡期经费问题,将削弱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甚至引发农民负担反弹,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省、州党委、政府比较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促进与发展工作,2004年颁布的《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将保护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空壳”村问题列为一项工作内容。州委、州政府也在2004年的促农增收工作中,列专项资金扶持解决“空壳”村问题。所以,要抓住机遇,探索、总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树立典型,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49-03

建水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县境东接弥勒县、开远市、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邻石屏县,北与通海、华宁县相连。县境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107公里。总面积3 789平方公里,全县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 181个自然村、1 56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4.7万,占总人口的86%。光热资源丰富,适于水稻、玉米、烤烟、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建水农业根据“农业发展、特色为先”工作要求,支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种植业“4825”、“128”工程和畜牧业“123”规划,着力建设新农村,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当前,建水县已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期,是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人力资源大县向县域经济强县”跨越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一大发展机遇时期,来发展建水农业经济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建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建水县整个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各项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家庭逐步富裕,但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收入普遍增长很慢,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是事实上的“空壳村”。 建水县农村集体到2011年底资产总值53 110.33万元,其中:集体资金总额13 164.97万元,负债7 864.37万元,所有者权益45 245.96万元。2011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有6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7%;有经营性收入的村75个,经营性收入为2 667万元,其中:经营收入1 454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 188万元,投资收益仅为25万元。75个村中经营性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经营性收入1万元~3万元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5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6%。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措施

1.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建水县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始于2005年,建水县委根据云发[2005]8号、红发[2005]9号文件,结合建水县实际及时制定建发[2006]1号文件《中共建水县委、建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下发各乡镇、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认真组织实施。从 2005—2011年,先后按省要求展开工作,共承担建设项目实施单位18个村委会,农业型项目建设9个,占总数56%。项目总投资326.7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76万元,占总投资的53.9%;各级地方财政和项目承担实施的村委会投入资金150.72万元,占总投资的46.1%。目前18个村委会都能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吸纳解决本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1 763人。

如2008年省级扶持的贫困村曲江镇水寨村委会,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申报项目前,货币资金仅为0.8万元,无任何经营收入,全部靠补助工作经费开展工作。通过立项目争取扶持,经过两年运作后,集体经济总收入30 563元、比实施前增22 363元;集体资产总额73.2万元,比实施前增22.37万元,增长44%。同时招聘了4名工作人员管理市场,还杜绝了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现象,保证了广大村民生产生活及道路交通安全,本地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按照“发展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重点培育扶持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果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出口企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时加强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建水县有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州级7家,县级2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3个,专业协会12个。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2 372万元;龙头企业基地面积15.52万亩,并认证了无公害原料基地4.68万亩,绿色原料基地0.7万亩,有机食品原料基地1.02万亩;出口创汇4 360万美元,带动农户近8万户,带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但实际上村组集体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联合很少,只有5~6家村委会与之联合,且增收效益不明显。

3.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2008年对临安镇城郊23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按照“依法、民主、公正、合理、稳定”的原则,构建起“产权明晰、股权固化、按章管理、按股分红”的管理新框架,实行股份制改革。2009年又与某公司合作投资城陈路上的度假村,到2011年底,集体资产总额1 015万元,比改制时增加了164万元,增加了19%;经营收益总额45.73万元,比改制时增加了12.06万元,增加了35.8%。股份制改革既增大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分配矛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4.推行委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集体资金积累增值。1984年4月,建水县实行村组财务委托村级农经服务站代管的试点工作,到1996年7月止,在全县的12个乡镇建立村级农经服务站93个,代管了1 409个单位的资金和账目。2001年5月,开展村组财务委托乡镇代管试点。2005年4月在临安镇推行农村财务且实行电算化,2009年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到2011年底,14个乡镇已成立农村财务委托中心,已代管125个村委会1 015个村民小组的资金和账目,代管的农村集体资产占全县总额的83.3%,从而理顺了农村经济关系,规范了业务操作,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及时,严把资金支出关,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有效地保障了村集体资金的正确使用,确保集体资金积累增值,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1.收入来源不稳定,收入渠道少。目前,全县村集体除了少数村有机动地承包收入、矿山管理费、房屋出租收入外,其他经营性收入几乎空白。财政转移支付成了那些资源匮乏村的唯一收入来源。如有一个乡辖9个村委会,无经营性收入村委会有5个,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委会有4个,一年的收入分别为5 000元、6 745元、11 970元、29 642.5元。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提留、“两工”被取消,村可用集体资源匮乏,村级集体收入来源趋少。

2.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实行村民自治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大多数干部政治素质好,为民办事的愿望比较突出,但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缺少现代经营理念和商业思维。

3.公益配套项目,债务沉重。部分村委会政绩优先,配套项目工程繁多,不得不举债行事,给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有一个半山区乡镇,辖10个村委会就有8个村委会出现现金红书,拉用其他村民小组资金金额达86.7万元。

4.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社交通不便,网络不灵,信息滞后,资金、人才缺乏。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5.开发投资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由于收入少,大部分村委会把仅有的一些钱投入到基础设施、维持开门办公中,根本拿不出资金用于开发项目及投资。在资金使用上普遍存在重眼前建设、轻发展壮大的现象,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缺乏后劲。

6.实体经济收益缓慢,经济增收不明显。从这些年建水县扶持壮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反映出,从事种植业示范建设项目、创办实体经济收益缓慢,经济增收不明显。

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各级领导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根据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领导成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局面,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各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大开绿灯,要提供宽松、优惠的政策和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良好氛围。

2.强化班子建设,挑好带头人。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1)要选好一把手,要选拔群众信得过,有思想觉悟,有开拓进取精神,善经营、懂管理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要从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实干精神,富有经济头脑的农村专业户、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配村干部,充实村级领导班子。(2)加强培训。要加强村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热心于集体事业的经营技术人才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3)要建立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把村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加、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结合起来,并解决好村干部养老保险等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3.机制创新,发展集体经济。(1)大力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可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按土地、资本以及福利股份相结合的股份制度,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分离,聘请社会经营人才来经营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2)尽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城郊23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11年韩家1组、城郊12组已进行股份改制。积极探索土地资本化的多种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化、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

4.强化服务,增加收入。(1)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各种积极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民间协会等各种村级产业化组织的发展,通过建立各类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架起沟通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实力。同时,通过合作组织为其成员提前、产中、产后各种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要培植一批辐射力强、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与农村产业经营相结合,围绕实施农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示范作用。在培植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村级可以在科技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帮助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3)招商引资促发展。村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广大村民。因此,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应立足于创造环境,可以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措施和最重要的突破口来抓。村自治组织可以以参股和提供服务的形式参与利益分配。(4)开展营销服务。营销组织是农业产业化中联着农户和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需要一支完善、规范、专业的营销队伍,由村委会组建营销队伍,为农户提供专业服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5.加强“三资”管理,构筑资产增值机制。(1)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级财务委托制度。(2)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真正让村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3)村务公开要再透明。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改变目前假公开和半公开的现象;特别是在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上,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4)资产清查要再继续。坚决清理集体资产,采取变卖、租赁、抵账等手段,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增加集体经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达到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村级;集体收入;调查分析

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村级集体收入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为了摸清村级集体收入状况,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谋与服务,我们对内乡县2015年度村级集体收入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状况

2015年度,全县288个行政村集体收入总额为8035.58万元,村均27.9万元,人均128.7元(农业人口624383人)。村级集体收入总额比上年的6945.55万元,增1090.03万元,增15.7%,其中:经营收入1427.31万元,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的17.8%,比上年增47.23万元;投资收益37.26万元,占收入总额的0.4%,比上年增17.53万元;财政补助收入1508.54万元,占收入总额18.8%,比上年增237.62万元;其他收入4380.13万元,占收入总额54.5%,比上年增874.13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682.34万元,占收入总额的8.5%,比上年减86.47万元。

2015年,全县村级无收益的村125个,占全县288个行政村的43.4%;村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101个,占全县村数的35.2%;村级收入在5-10万元的村37个,占全县村数12.8%;村级收入在10-50万元的村22个,占全县村数7.6%;村级收入在50-100万元的村1个,占全县村数0.3%;村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占全县村数0.7%。

从村级集体收入状况看,收入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经营性收入,有村办企业,加工经营收入;二是租赁发包收入,靠租赁房屋、土地、四荒等资源带来的收入;三是开发性收入,开发荒滩、河道造林集体经营,间伐或到期采伐收入;四是财政补助收入;五是其他收入。

二、组织村级集体收入所面临的问题

(一)收入结构不优

2015年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中,属于“财政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项总额为5888.67万元,占当年收入总额的73.3%;属于村级主营收入的“经营收入”、“承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三项收入总额仅为2146.91万元,占村级收入总额的26.7%。从收入结构看,村级主营收入占比偏低,说明村级在收入上措施不力。 另据2015年全县收入较高的62个村统计:前两项收入占村级收入总额的48.5%,后三项收入占村级收入总额的51.5%。从前后比值看,村级在前两项收入增长有限的前提下,主营收入组织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一个村的收入结构和收入水平。

(二)收入总量较小

2015年全县村级收入如果扣除财政每年定补给各村3-4万元的收入因素,村级直接组织的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村226个,占全县村级总数的78.5%;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村仅有62个,占全县村级总数的21.5%,收入多的村明显偏少。这种态势表明,村级在收入的功能上非常薄弱。为建设美丽乡村,假如村级要修一条水泥路,按每公里15万元的料费标准计算的话,那么一公里的水泥路就需要村级4-8年的收入积累。照此推算,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扶持和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想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宏伟目标,那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结局。

(三)收入存在不稳定性

2015年度,全县村级经营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4个百分点,财政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和投资收益分别比上年增了18.7、24.93、88.83个百分点;承包及上交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村级注重了其他收入和投资收益的组织,加大了向上争取财政补助收入的力度。但由于受含税作物烟叶种植面积的萎缩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经营收入增长缓慢,承包及上交收入还出现了下滑趋势,村级集体收入不稳定性突出。

三、影响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主因分析

据统计,2015年度全县村级集体收入8035.58万元,集体支出6737.8万元,当年收益1297.78万元,比上年净增收益5.21万元,增长0.4%,说明村级从当年收入转移到集体积累中的份额在提升,但增速甚微。

从村级负债规模看,2015年底全县村级负债总额10206.44万元(占资产总额33432.53万元的30.5%),比上年总负债9478.93万元,增长7.7%。按村平均,每村负债35.44万元;按人平均,每人负债163.46元。从村均、人均负债数额看,数值都比较高,且当年负债增长比净收益增长高出了7.3个百分点。

从村级负债结构看,2015年经营性负债2590.23万元,占总负债10206.44万元的25.3%;办公益事业负债6732.38万元,占总负债的66%;当年新增负债883.83万元,占总负债的8.7%。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我县村级历史负债是沉重的,负债有增长趋势,说明负债是拖累我县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因。

四、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我县村级集体收入增长缓慢,除部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因循守旧、没有创收意识外,绝大多数干部是因为巨额负债压力难于承受,使想干一番事业的干部不想干、不敢干,如果不采取非常措施化解村级债务,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谈何容易,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开展村组清债专项活动

通过专项行动尽快化解村级债务,使村级从债务重压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搞创收。乡村应在区分历欠、债务类型及性质的情况下,统一步调,集中行动,力求在2-5年内将大部分村级债务化解掉。

(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村干部要在主动走出去取经、换脑的同时,充分利用本村的优势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开发集体资源。要综合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集体所有的水面、荒地、山林等资源,未发包或承包到期的集体资源,实行公开招标、竞价发包或拍卖经营权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

(三)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要按照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因地制宜地选择调整产业的路子,下大力气扩大、培植含税农业,创建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要通过引导农民种植、加工和销售,强化服务功能,逐步壮大集体经济。

(四)建立有效的集体资产监督运行机制

通过创新机制,拓展集体资产增值保值的新路子。要加快小型水利设施、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改革,对小型农田水利、机电排灌、水塘水坝、山林、四荒、滩涂等资源,要通过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改革措施,充分调动农民投资的积极性,以实现集体资产的增值保值。

作者简介:

马静芳(1966.08-),女,汉族,河南内乡人,专科学历,农艺师,从事农业教学与技术推广工作。

曹明社,男,汉族,河南内乡人,本科学历,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周长海,男,汉族,河南内乡人,本科学历,经济师,从事扶贫开发管理工作。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4

1、挖掘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

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立服务组织,开发信息经济。税费改革后,村级功能逐渐转移到了服务上来。要逐步建立村级信息网络,积极收集信息,开展有偿服务,寻找与本地种养植特色相适应的公司或加工企业,形成利益联合体,村里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即可以为农户节省费用,增加收入,也可为客户节省时间,还可增加集体收入。

2、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

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非生产性开支要再压缩。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报刊费、电话费、招待费等费用的支出总量。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不折不扣的执行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应该合并的村要解决明和暗不和的问题,不然将出现一个村的办公经费两个村分支的现象,严重影响集体资金在生产、生活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结合素质升级,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4、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与监管体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责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对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领导的重要性、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提到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这项工作,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定期作出部署,制定扶持政策,加强组织协调,健全监管体系,要把集体经济发展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列为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变化,紧紧抓住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有效结合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财源建设的重点由生产环节转向加工、流通环节,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养壮大。

6、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整理

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的“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的政策要求,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有效耕地归村农民集体所有和经营。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取的土地整理折抵建设用地指标自用有余部分,辖市、区土地主管部门要优先给予有偿调剂,其收入全额返还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7、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

各级农经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按照民主理财的原则,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今明两年,各地要对村级财务进行一次专项清理,认真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对已发现的贪污、挪用、平调、私分、无偿占用及挥霍浪费集体资产等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或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总之,要进一步认真总结各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经验的做法,不断完善管理的制度和办法,达到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集体经济;长岭县;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27-1

农村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我们就长岭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了专题调查。

1 基本情况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长岭县所辖22个乡镇,232个村,2011年度,全县农村集体总收入为3074万元,其中经营收入446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092万元,补助收入1399万元、其他收入137万元。村级收入组要来源于发包及上交收入,占总收入的35.5%。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年总支出2585.3万元,其中干部报酬789.9万元、报刊费119.6万元。当年有收益的村108个,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56个,5-10万元的村25个,10-50万元的22个,50万-100万元的4个,100万元以上的1个,无收益的124个村;集体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有179个村,占村总数的77%。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106个,占村总数的45%。目前,村集体支出一般包括以下几大项:管理费用,主要用于干部报酬,报刊费支出和其他支出。从调查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农村集体收入承受上述支出已是勉为其难。截止2011年末,在23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务总额为13,327.9万元,其中经营性生产形成的债务429.3万元,占债务总额的3.2%。兴办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2,935万元,占债务总额的22%。如:太平川镇由于2000年以前兴办集体企业、修建道路等形成债务829万元。从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村级债务清查的数据中显示,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环境所限,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潜力也有很大差异。二是农村集体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来源包括机动地发包收入,集体资产(山地林地房屋场地)租赁收入征地补偿费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等,而且大多数村前几年一次性发包年限至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近几年无资金来源。

2 影响和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2.1 增收渠道不宽,增收后劲乏力

从2011年年末报表,全县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直接经营收入比例过低,仅占村级总收入的14.5%,这使得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空间较小,缺乏后劲。

2.2 村级债务过重,严重阻碍集体经济发展

由于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和问题突出等原因,许多村的负债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沉重枷锁。

2.3 干部素质不高,发展人才匮乏

村干部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发展意识不强,缺乏管理能力。特别是近村委会换届选举,有的不是正常渠道产生了村班子,且任职时间短,多数村干部都没有长远目标,只顾个人利益,没有大局意识,导致村级集体经济越来越薄弱。

2.4 缺乏资金

很多村有发展集体经济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原有的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普遍存在着没有资金发展新项目,且贷款困难,没有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3 如何化解村级债务以及避免村级债务形成

村级债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大项:1.垫付税费。2.生产性投资。3.公益性建设。4.配套资金缺口。5.民间高息借贷。村级债务形成以后,大多数采取村级收入、变卖集体资产等方式偿还债务。2009年以后,国家将普九的债务由财政偿还,大大化解了村级债务。从目前看,村级原来形成的债务靠村级自身很难化解,因村级已无资金来源,还需要政府的支持。

要避免村级形成新的债务首先要选好当家人,让一批思想进步有责任心、有能力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做村级的当家人;二是当地政府要负起责任,避免搞一些形象工程,增加村级负担;三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

4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方式和途径

4.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硬件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狠抓落实,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际考核内容,对集体经济长期抓不上去、村级经济长期发展不起来的,乡镇党委书记不能提拔,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物质精神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

4.2 选准班长,配强班子

要把一大批年轻、文化高、观念新、能办事、群众信赖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支部的岗位上。同时加强培训,增强村干部的政策观念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

4.3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开发农业型。就是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村办农场、林场、果园、水产、畜禽养殖等;二是基地农户型。“公司+农户”形式社会化服务实体,走既富村又富农的农业产业化之路。三是资源开发型。四是加工增值型。依据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可以通过召开现场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5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的外部条件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21日

据调查,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城镇化建设为方向,以现代农业为抓手,以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为目的,实行镇村联动、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一些增收的办法,即“四个明确”的做法,可资借鉴。

一、明确主体责任

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目标的完成,村级是主体责任,做到双管齐下、多措并举、众施良策,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有效途径和可行办法。

1、严格执行公共资源交易程序,确保村集体资产资源效益最大化。对村集体的房屋、土地、水面等资源,由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村监委会全体成员、老党员老干部代表、部分村民代表参加,公开招标,竞价落实发包上缴指标,杜绝暗箱操作,确保资源保值增值,达到效益最大化。

2、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好集体资源。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引智工作,引进能人流转土地,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管理,在确保农户按二轮承包面积享受土地流转收益外,增加不需要分配到户的村集体路、埂、沟、渠面积的流转收益。

3、广辟镇外税源,增加集体收入。2016年起,不再下达镇外引税任务,继续鼓励村开展镇外引税,镇留成部分按原政策返还到村,增加村集体收入。全力配合项目征地,并按时交地,政府发放到村的征地协调费,按有关规定,不低于征地协调费的40%作为村集体收入。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在园区落户。大力强化村干部的招商引资意识,要争做招商书记、招商主任、招商员,力争引进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和门槛条件的企业落户园区获得税收分成,增加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5、抓好增收节支,增加村级集体资金增值收益。各村在抓好创收的同时,要严控资金支出使用,在落实各类建设项目时,实行竣工验收年底或分年度结算付款,严控预付款,将暂时不用资金参与政府融资,享受年10%的融资增值收益。

6、鼓励村干部牵头组建合作组织建设。村建立合作组织,为万亩农业基地、高效设施农业或建筑企业提供用工服务的组织、协调、牵引,按出工工日提留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作村集体收入;组建各类种植、养殖、加工专业合作社,提前、产中和销售服务,在合作社赢利中按一定比例提留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多途径增加村级其他经营性收入,减去经营性支出后的结余数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

二、明确扶持办法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通过标准厂房产权到村、高速两侧制作高炮广告招租,标房出租租金、高炮广告租金收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根据2015年末民主理财人员审核认定的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对20万元以下的村分五档进行扶持,4万元以下、4~8万元、8~12万元、12~16万元、16~20万元分别扶持10万元、8万元、6万元、4万元、2万元,连续扶持六年,六年后村级自行创收必须达20万元以上。制作高炮广告村,每个广告位另补1.5万元,负责用地矛盾的协调和土地租金结算。

二是加强经营管理,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针对集体资产日益增加、收益较大增长这一情况,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全面提升村级集体资产监管水平,确保村级集体资产安全可靠,使其保值增值。建立村级集体资产台账,努力加强动态管理,强化村级集体资产收益管理,完善规范资产租赁协议,及时下发非农建设土地的租赁指导价,提高出租资产收益,确保租金收缴足额按时到位。

三是建立信息系统,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过程控制为主线,以实时监控为核心,建立了镇、村、组三级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对村级集体经济“三资”的有效监管,适应了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新形势,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水平,促进了村级经济可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三、明确激励措施

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在镇村联动的基础上,必须确保目标完成,与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挂钩,实行联绩计酬。

1、设立“双增收”工作单项奖。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考核为主,按专项考核结果,由高分到低分1~2名一等奖、3~5名二等奖、6~8名三等奖,分别奖励3,000元、2,500元、2,000元,奖金由镇财政列支。

2、设立村级集体创收绩效奖。对享受扶持的村,完成镇交指标,根据到账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含镇扶持资金),与上年实绩相比,20万元以内按新增部分的10%、20万元以上按15%计奖;已超过20万元的村,完成镇交指标,上年基数超过20万元的部分:20~30万元按2%,30~40万元按3%,40万元以上按4%,比上年新增部分按15%计奖。奖金由镇农经站结算,分配方案由村讨论确定,报镇审批后在村级经营收入中列支。

3、对享受镇扶持的村,未完成镇交村级创收指标,取消镇扶持资金,并列入村目标管理综合奖一票否决内容,低于20万元的村,村目标管理综合奖一票否决。

4、与所在村全体村干部工资挂钩。未完成镇交创收指标的村,每低于5%,村党组织书记、正村级干部、副村级干部、一般干部分别下浮工资总额的1%、0.9%、0.8%和0.7%。

5、列入村(居)目标管理考核加分内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首次达到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村分别加1分、2分、3分。

四、明确组织架构

1、建立领导小组。负责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同时在镇农经站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双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扶持项目的实施、村级创收工作的服务指导和督查考核。

2、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负总责,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潜能,努力谋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

3、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运营监督考核体系,落实保值增值责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四代管”财务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收支预决算制度,大力压缩各种非生产性开支,按照“精简、效能、务实、高效”的原则,合理配备村组干部,努力节约开支,增加积累,搞活经营。加大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力度,坚决禁止村级集体盲目举债。

4、推行民主管理。加强民主管理意识、全面推行以“一公开、四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逐步形成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7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按行政村设置的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的企业,以及受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村会计业务的镇处农村财务服务中心。

第三条财政部门是全市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及业务培训。

第二章村级会计委托服务

第四条全市村级组织会计业务实行委托服务。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遵循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保证村委会各项资金的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村委会向镇处财政所申请,并与财政所签订委托协议。

第五条各镇处财政所内设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负责农村集体经济会计业务,集中核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同时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的企业财务进行指导监管。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农村收费票据的发放和核销管理,农村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对农村财务和村集体组织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二)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代管各项资金。

(三)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为各村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收支和往来明细分类账,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分户记账,定期与村报账会计和银行核对账款,做到账账、账款、账实相符。

(四)负责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档案整理立卷,装订成册,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一定年限后,移交给村委会。

(五)定期向村委会提供各项资金的收、支、结存明细情况及相关会计资料,供村委会按规定向村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六)取消村委会银行账户,由中心集中开户代管村级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按规定分配核算到村。

第六条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第三章会计人员管理

第七条会计人员配置。中心配备总会计1名,资金会计1名,票据会计1名,根据所辖村委会数量设立记账会计2-5名,分片负责管理农村会计工作。村委会只设置1名报账会计。

第八条会计人员业务要求。总会计、资金会计、记账会计由熟悉业务、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担任。票据会计由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第九条岗位职责。

总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计、核对记账会计与银行(信用社)之间业务往来;核对资金会计所管的村存入专户资金与银行(信用社)之间业务往来;审核村级发生的各项支出;汇总记账会计的财务月报、季报表,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并及时编写财务分析报告和资金运行报告。

资金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按规定设置村银行存款账户,核算代管现金和存款以及与村级的资金往来,并及时向记账会计和总会计上报资金流量报表。

记账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分村设置会计帐簿,核算与村报账会计的业务往来,编制各村财务月报、季报表、财务分析及资金运行报告,并及时反馈到村,督促村每季实行财务公开。

票据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设置票据登记账簿,负责票据的领用、发放和保管工作,定期对中心会计人员领用收据予以缴销。

村报账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备用金领取与核销,村级收入、支出计划及收支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及时与中心办理收支结算,以及村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库存物资统计台账、“一事一议”筹资等分户台账和资料上报等工作。

第十条财政所(中心)应实行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会计人员确定后报市财政部门备案。村报账会计原则上保持相对稳定,因换届发生会计人员变动,或因不适应财会工作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换的,经村两委研究,报镇处财政所,按程序办理离任审计移交手续,除此外不得随意撤换。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中心的会计、村报账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会计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四章财务预决算

第十二条村级财务实行预决算制度。村级财务预算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年初在镇处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按规定编制,并经村民会议审议通过。村级财务决算在每年年终根据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会计核算资料编制,经村民会议审议通过后张榜公布。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严禁赤字预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收入预算要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一年度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测算年度取得的各项收入。支出预算主要是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支出。

第十四条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方案,必须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镇处政府和财政所(中心)审批后才能对原预算作适当调整。

第十五条财政所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定期检查各村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对问题比较突出的,要及时向镇处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财务预决算执行情况及时公开,定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村级集体资金包括:“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发包及上交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土地补偿款、扶贫救济款、上级部门拨款、各种代收和借贷的款项、清收的村提留历年欠款及村委会按规定应统一管理的其他资金。

第十七条凡属村级集体资金必须由中心统一核算和管理。中心应将村集体各项资金全部存入中心涉农专用账户,不得擅自调入其他银行账户,更不得转借、挪用。

第十八条村级集体资金的收缴:

1、村级组织收取的各项收入,必须使用由市财政部门监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票据,及时将资金存入中心涉农专用账户,并由村报账会计与中心办理收入报账手续。

2、“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款,按市减负办审批的方案,使用《农村经济组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专用收款凭证》,由各村自行收取,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及时报账、张榜公布”的原则执行。

3、村组发包收入以合同签订金额为依据,其它各项收入按收入实现制原则,及时将资金存入中心涉农专户。

第十九条村级支出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日常支出实行审批审核制,各镇处根据村规模大小和村级经营收入实际,依据本办法确定本镇处内各村支出审批审核限额。

第二十条中心根据村级经营收入规模,向村委会发放500元-3000元的备用金用于零星开支。

村级经营收入(含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核定备用金500元;村级经营收入(含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在3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的,核定备用金1000元;村级经营收入(含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在5万元以上的,核定备用金最高不能超过3000元。

第二十一条村委会的各项支出由村报账会计将经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向中心报账,中心根据村财务收支计划和资金结存情况办理支出结算。对零星支出,由中心向报账会计补足备用金;对涉农补助款、民政优抚款、村干部工资、农户拆迁补偿费等涉及个人的支出,由中心按有关规定直达个人帐户;对“一事一议”项目等专项建设资金,由中心根据施工合同、项目预决算报告直达施工单位或个人账户。

第六章资产管理

第二十二条全市各村应建立资产、资源台账或登记簿、专人负责。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增减变动时入账核算、做到账实相符。

第二十三条凡更新、购置、新建固定资产,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镇处财政所审核。变卖或核销集体固定资产须经村委会集体研究,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镇处财政所审核后方可核销资产及时调整账目。

第二十四条集体土地、房屋、设施、设备等发生产权转移时,应经过具有评估资质的单位评估,财政部门审核并按照市场规则运作。集体土地、企业、设施、设备出租时,出租方案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镇处财政所审核。集体建设项目、购置大型或大批设备,应公开招标。

第二十五条建立集体资源管理增效责任制,各镇处财政所要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对集体资源性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定期检查,对造成集体资产和集体资源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者追究赔偿责任,损失较大的,除负责赔偿外,还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对集体资产和资源采取发包、租赁经营和拍卖经营权等方式,以发挥其效益,增加集体收入。承包者损坏固定资产要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按价赔偿。

第七章合同管理

第二十六条村级集体企业、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和各项工程的招标,由村委会提议,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报镇处政府审核,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规定程序签订标准书面承包合同,合同由甲、乙双方和鉴证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严禁口头约定。所有承包合同一式三份,村、承包(租)方和鉴证方(财政所)各执一份。

第二十七条承包合同确定的承包上交收入不得随意变更和减免,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和减免时,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将通过决议报镇政府、办事处审核。

第二十八条工程类承包合同的履行,必须凭发包方验收合格报告单及工程完工结算单,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第二十九条财政所要督促配合村级组织定期检查承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做好承包合同的结算工作。

第八章财务监督

第三十条建立财务监控制度。中心应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加强对票据和账务处理的审核监督,季末必须向市财政部门汇总报送村级财务报表。市财政部门及时掌握各镇(处)村级财务运转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镇处中心和村级财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予以制止和纠正。

第三十一条建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集体土地征用、变卖、出租,集体企业改制,干部报酬,大额举债,大、中型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方可列入财务计划,各村必须将表决结果报镇处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备案,作为财务的审核依据。

第三十二条实行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按照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村民主理财小组由一定数量的村民组成,成员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民主理财小组对全体村民负责,并对村财务有知情权、监督权,对村财务收支有审核权,对不合理开支有否决权。

第三十三条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中心每季度向村委会提供财务收支明细账,供村委会按程序公开,公开的财务资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村委会每年年终应按有关规定,将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等情况向村民公示。村民对财务公开内容有异议的,可以通过村民主理财小组提出质询,由中心在一定时限内予以解答。

第三十四条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由市财政局、审计局负责指导和监督。财政部门负责村级年度财务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工作。审计部门负责村主要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工作,可以委托基层财政所进行审计,必要时,市审计局每年选择部分村对主要干部开展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抄送镇政府、办事处、市财政局,并向村民公开。

第九章票证及档案管理

第三十五条村级组织各项收入的收取,除按规定必须使用税务收据外,一律统一使用由市财政部门监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票据。村级取得收入时确需使用税务收据的,必须到中心登记备案,所取得的收入全额存入中心银行账户。

第三十六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票据分为《农村经济组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专用收款凭证》和《农村经济组织专用收款凭证》两种。其中《农村经济组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专用收款凭证》只适用于村集体在经本村代表通过、经市减负办审批后,向本村村民收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款项,不能用于其它款项的收取。《农村经济组织专用收款凭证》适用于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经营性收入和各种往来结算款项。

第三十七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票据实行“限量领用、以旧换新、定期缴销”的管理制度。

第三十八条村级组织和中心要妥善保管村级的各种经济合同和承包合同或协议、各种财务计划及收益分配方案、各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会计人员交接清单、会计档案销毁清单等会计档案资料,做好村级经济活动的资料保存工作。

第三十九条严格档案查阅使用手续。除业务主管部门、执法机关履行公务需查阅档案之外,其他单位和个人凡查阅村级会计档案,须经中心同意后方可查阅。

第十章违规责任

第四十条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其成员凡有平调、截留集体资产,改变集体资产产权,非法以集体资产抵押或作经济担保,违规低价处理、转让集体资产等行为之一的,依据《湖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由市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处以200至500元罚款。上述各项行为造成集体资产损失的,还应当赔偿损失。

挪用、侵占集体资金三个月以内的,由镇处财政所责令限期归还,并处以挪用、侵占金额10%至30%的罚款。造成集体资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其成员凡不执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违反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告诫;情节严重的,建议依法罢免其职务;构成违纪的,予以纪律处分。有违反《会计法》行为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篇8

排楼屋村位于桐山街道西北面、舂水河下游,毗邻省道216线宁中公路,距县城12公里。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89人,613户,设一个党总支,两个网格支部,有共产党员61人(其中女党员10人)。村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务工、经商,村民富裕度出现两极分化现情况。为更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加强班子建设,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着力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针对村干部的素质现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在村干部当中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农村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配强村级班子和素质能力的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和健全村级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承包、租货、出让、公开协商和招投标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因地制宜,开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因本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土地大量荒废,我村水利设施便利,并有舂水河贯穿其中,农田均为优质水田。为集中整治抛荒问题,并增加集体收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始终把调整种植结构和盘活土地资源作为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思路.实行了责任制,完善了各种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把100余亩荒山出租由县委发改委牵头用于光伏发电;把适合种植沃柑的荒山地承包给农户发展经济果林做到农户和集体收入"双赢";把适合茶树生长的林地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战略;将村里闲置水塘进行集中鱼苗放养,目前已经开始产生经济效益,每年仅靠光伏发电一项,集体经济收入平均不少于5万元。

三、规范民主管理,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上一篇:广播电视廉政风险点范文 下一篇: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