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1 17:44:58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1

在经合组织(OECD)组织进行的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上海中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方面均排名全球第一。这个测试结果让不少人士感到欢欣鼓舞,使备受诟病的我国基础教育有了信心和更多期待。但也有研究者认为PISA测试的还是知识,这本来就是我国学生的强项,这个测试结果不足为奇,不能由此遮蔽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尤其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不足。探究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至今我们还没有看到系统的测试报告,我国一般是在学科考试中设置几道探究试题,这种小题量显然很难有效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便于国际比较,本研究将用一套国际著名的探究能力测试题进行测试,以了解我国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改善探究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1.测试对象

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把每市的城市、乡镇初中学校按照重点、一般和薄弱进行分类,每类学校随机抽出1所学校,再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出50名九年级学生,共4200名。城乡学生各2100名,男女生各2187名、2013名。

2.数据收集和处理

探究能力采用美国的Burns等人开发的探究测试题进行测试,共36道选择题,分别测试定义变量、识别变量、猜想假设、探究设计和分析数据等探究能力,信度为0.86,区分度为0.55。科学兴趣、探究程度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共15道选择题、3道开放题,信度为0.76。地理、生物、化学和物理成绩采用各学期期考成绩的平均分。使用SPSS18.0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均分差异显著性和相关系数。

三、结果和讨论

1.初中生探究能力的表现水平

从表1看到,本次测试平均得分率是56.5%;而上世纪80年代伯恩斯等人对美国九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平均得分率54.2%[1];早几年又有研究者用这套试题对美国九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平均得分率55.6%[2]。这次测试结果表明受测试的初中生探究能力并不逊色,虽然我国提倡探究教学不过十年光景,但毕竟有后发优势,有很多经验可资借鉴,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已见成效。

下面再逐一分析学生在各个探究要素上的表现水平。

定义变量即把需要操纵的自变量、观测的因变量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例子:一组学生在研究轮子的宽度对滚动难易程度的影响,他们首先把宽轮子和窄轮子安装在两辆相同的小车子上,分别让它们从斜面滚下,并在水平面继续运动。那么,为了比较轮子滚动难易程度,学生们会测量什么呢?A测量两辆小车的运动距离;B测量斜面的倾斜程度;C测量两种轮子的宽度;D测量两辆小车的重力。这道题要求把因变量“轮子滚动难易程度”具体化,正确答案为A,得分率为55.3%。定义变量共9道题,平均得分率54.5%,这个结果说明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较差,或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概念的能力较差,这与学生探究经历不足有关。

识别变量即找出自变量、控制变量和因变量。例子:小华很想知道地球和海洋是不是被太阳同等地加热,于是她用两个相同的桶分别装上相同体积的土壤和水,然后让它们接收同样多的太阳光照射。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小华每隔一小时就测一次土壤和水的温度。该研究的自变量是什么?A放在桶里的水的种类;B水和土壤的温度;C放在桶里的材料的种类;D每个桶在太阳中照射的时间。这道题答案为A,得分率22.3%。识别变量共9道题,平均得分率23.6%,得分率之低也许令人惊讶,但在笔者的意料之中,因为国内现行各个版本的初中理科教材无一出现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这些概念,而大部分教师担心增加学生负担,也没有在教学中涉及这些概念,以致大部分学生答题时凭猜测来揣摩这些概念的意思,接近1/4的得分率也恰好符合猜测规律。

猜想假设即运用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试探性解释或解决。例子:小刚在研究豆类植物的食物含量,他测量了淀粉含量,以此当作豆类植物中的食物含量;他还能改变植物所接收的光量、二氧化碳量和水量。那么,在这个研究中,小刚要检验的假设是什么呢?A豆类植物得到的二氧化碳越多,它产生的淀粉就越多;B豆类植物产生的淀粉越多,它需要的光量就越多;C豆类植物得到的水越多,它需要的二氧化碳就越多;D豆类植物得到的光量越多,它产生的二氧化碳就越多。这道题答案为A,得分率52.3%,答错者多数选了B,因为B是对一些豆类植物成立的书本知识,这些答错者就把书本知识当作正确的猜想假设,以为猜想假设总应该与知识吻合,但本题考查的并非知识,而是能否把欲探究的因果关系找出来,错选B表明潜在的“唯师唯上唯书”思想在作祟,还未建立开放的探究意识,未能区分探究和知识的关系。猜想假设共9道题,平均得分率63.7%,丢分的原因基本与以上类似。

探究设计即从操作角度把猜想假设具体化、程序化。例子:小明认为篮球内的气压越高,它的弹跳就会越高。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他用几个篮球和一个能充气的气泵来进行探究。小明会怎样检验他的假设呢?A用不同的力把篮球从相同高度丢下;B让内气压不同的篮球从相同高度自由落下;C把内气压相同的篮球从不同角度丢下;D让内气压相同的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这道题答案为B,得分率为85.3%。探究设计共3道题,平均得分率83.4%。这3道题考查的都是能否运用控制变量法判断探究设计的合理性,说明学生对控制变量这个方法掌握较好。

分析数据即分析变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归纳出结论。例子:一个研究人员在研究植物生长需要多少水量时,给5块相同的小块土地施了不同的水量。两个月后,他测量了植物的高度,数据呈现在图中,从图中可看出植物生长与水量有什么关系?A增加水量会增加植物的高度;B增加植物的高度会增加水量;C减少水量会增加植物的高度;D降低植物的高度会减少水量。这道题答案为A,得分率为82.3%。分析数据共6道题,或者给出图形,要求判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给出两个变量的数据表,要求判断哪个图正确描绘变量之间的关系。这6道题的平均得分率85.2%,说明学生能较好地利用已有数据或图形进行推理分析、归纳出结论。

2.不同学生群体的探究能力差异

对于性别差异,表2表明男生总体稍强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在这方面,国内外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差异较大,有的发现男生比女生强,有的发现男女生相当[2]。在本研究中男女生表现相当,是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教育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男女生有了同等教育机会,提高女生学习质量的研究和关照日趋加强,影响性别差异的一些因素逐步消失。但总体表现也许难以反映男女生的探究特点,深入到各探究要素会有助于了解男女生的不同探究特点。从表2看到,在定义变量方面男生更强些,因为男生更喜欢动手探究,有更丰富的探究经历,这些特点有助于男生把抽象变量转换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而在探究设计方面女生更强些,这与男女生的平时探究表现很一致,男生胆子更大,好奇心和动手操作欲望更强,急于动手操作,往往在动手和尝试中调整设计;而女生胆子小些,在动手操作之前更谨慎、细心些,往往是先设计后动手,因此女生形成了良好的探究设计习惯和行为。至于在识别变量、猜想假设和分析数据方面,男女生稍有差异,但不显著。

对于城乡差异,表2表明城市学生总体强于乡镇学生,差异极其显著;在定义变量和探究设计方面,也是城市学生强于乡镇学生,差异显著。这些发现与一些国外研究发现不同,这显然是国情不同造成的。我国城乡教师素质、硬件配备等教育资源差异很大,乡镇学生很少经历完整探究过程,实验探究往往变成“理论探究”,即在嘴上讲探究,在黑板上画探究,在作业本上练探究。纸上谈兵对陈述性知识是奏效的,但对程序性知识却很难奏效,后者需要在具体情境中多次实践,才能内化为一般能力并迁移到复杂情境中去。在识别变量、分析数据方面,城市学生稍强于乡镇学生,但差异不显著,这是因为这两个要素的理论色彩更浓,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即使城市学生有更丰富的探究经历,其优势也无法体现。但是,在猜想假设方面,却是乡镇学生强于城市学生,差异显著,这是因为猜想假设既要用到学科知识也要用到生活经验,而本套试题所需的学科知识很浅显,城市学生的学科知识优势发挥不出来,但是在生活经验方面乡镇学生显然对大自然有更多的接触认识和经验,这些经验优势使其在猜想假设方面略胜一筹。

3.影响初中生探究能力的若干因素

对于探究要素、探究总体与各学科的相关系数,从低到高依次是地理、生物、化学和物理,但只有与物理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这个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发现有异同之处。美国的Lawrenz等人认为,任何科学探究都会涉及一定的学科知识,能否完成每个探究步骤不仅取决于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取决于先前步骤的完成质量,因此探究能力与学科知识有关系[2]。但是,以色列Tamir等人认为,虽然科学探究或多或少会涉及学科知识,但它毕竟与学科知识不同,它是一种类似于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的独特认知能力[3]。那么,在测试探究能力时,如何把嵌入的学科知识分离或剔除呢?Burns的做法是把所需的学科知识难度降到最低程度,使几乎所有学生都具备这些知识,这样测试结果即能代表探究能力水平。本套试题涉及到了地理、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科,测试结果与物理的相关系数最高,进一步证实了探究能力是一种独特的高水平认知能力,因为这些学科的知识容量、知识难度和科学探究不一样,相对而言物理知识容量最多、难度最大、探究时间和机会最多,即需要更高的认知水平。

测试结果与科学兴趣、课内探究程度和课外探究程度等因素极其显著相关,这些因素比学科知识更影响探究能力。表明学生对科学具有兴趣,其投入科学和探究的精力会更多、牵涉的认知水平会更高;也表明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增加探究活动程度,会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测试结果与课外探究程度的相关系数最高。毫无疑问,提高课内探究程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机会,同时能得到教师的更多指导,但课内探究毕竟是自上而下的外在要求,并非完全是学生的内在需求。而课外探究不同,主要是发自内在兴趣,兴趣驱使学生把探究迁移到课外,这些兴趣和活动是提高探究能力的可持续原动力。

尽管测试范围仅为广西,但也能窥斑见豹,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可比范围内我国初中生探究能力总体并不逊色于美国初中生,但总体仍属于一般,而且各要素水平不平衡,在与实践相关较大的定义变量和识别变量方面较差,在与逻辑推理相关较大的猜想假设、探究设计和分析数据方面较强;男女生总体相当,但男生在与实践相关较大的定义变量方面较强,女生在需要耐心细致的探究设计方面较强;城市学生总体强于乡镇学生,城市学生主要在需要丰富探究经历的定义变量和探究设计方面较强,乡镇学生主要在需要生活经验的猜想假设方面较强;科学探究能力与地理、生物和化学知识基本不相关,但与需要较高认知水平的物理知识相关,尤其与科学兴趣、课内探究程度和课外探究程度相关。

参考文献

[1] Burns J C,Okey J R,Wise K C.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Process Skill Test:TIPS II.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85,22(2).

[2] Lawrenz F,Huffman D,Welch W. The Science Achievement of Various Subgroups on Alternative Assessment Formats. Science Education,2001,85(3).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2

关键词:学习方式;学习观;课堂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75-06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内容,学生以学习方式作为实现学习结果的主要支撑。某种程度而言,学习方式决定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Marton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基于现象描述学(Phenomenography)理论研究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现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处理大体上可以分为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deep-level and surface-levelprocessing)。在1984年的研究成果中,为了突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加工方式不仅包括具体的加工策略与过程(process),而且还包括意图(inten-tion),Marton将“深层加工与浅层加工”的说法改为“学习方式”(approaches to learning)。自此,学习方式开始被用来描述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特定形式。“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相应转变为深层学习方式(deep learningapproach)和浅层学习方式(surface learningapproach)。深层学习方式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经历或已有的知识基础联系起来,更注重找出文本、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观点,更注重通过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注重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同一个学习内容;浅层学习方式则主要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功利性和现实性都比较强,如为了应付考试等,学习者更关注文本知识点的获取,并且不关注文本背后的深层次内容,也不会刻意将相互关联的内容联系起来,只是关注零散的知识点或基本要点。

众多研究者围绕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分别探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生学习观以及课堂学习环境等因素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已有研究较少探究学生自身因素和环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共同影响。所以,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作为“内因”的学习观和作为最直接“外因”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大学本科生学习方式的共同影响。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

(一)操作性定义量化处理与数据来源

学习观是学习者对学习及其过程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关于学习活动的基本观念系统。本研究中,学习观分为两个因子:因子1为“应用知识”的学习观;因子2为“记忆知识”的学习观。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学习观量表的两个因子之后,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考察量表结构的模型拟合度,发现学习观量表的双因子模型和两个单因子模型都有较为理想的拟合程度和较高的信度。

Fraser提出,课堂环境(classroom environment)义叫班级环境、课堂气氛、班级气氛,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所处班级或课堂的知觉或感受,是决定学生发展的潜在因素,是任何一位希望提高学校质量的教育者都不能忽视的因素。本研究中,课堂学习环境量分为四个因子:因子1为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因子2为师生缺乏交流:因子3为同伴关系;因子4为教学组织。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个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基于学生学习方式是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组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量表的子量表可以构成两个因子。其中内在学习动机和深层学习策略构成一个因子,我们称之为深层学习方式;外在学习动机和浅层学习策略构成一个因子,我们称之为浅层学习方式。整个学习方式量表结构模型的CFI=0.93,SRMK=0.081.RMSEA=0.066,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良好。深层学习方式因子的信度为0.886,浅层学习方式的信度为0.797。这样,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量表就组成了一个双因子的学习方式量表。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库”。本研究抽取数据库中本科生样本数据作为分析数据,样本总量为74687,其中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58%,城乡大学生比例分别为40%和60%,各年级、各学科(不含军事学)学生均包括在内。

(二)模型使用

本研究一方面探讨在不考虑任何外部环境因素下,学习观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探究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中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变化,使用分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简称HLM)作为研究工具。

1.分层线性模型基本原理

分层线性模型是针对传统统计技术在处理具有多层嵌套结构数据时的局限所提出来的。传统的线性模型如方差分析或回归分析,只能对涉及一层数据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不能将涉及两层或多层数据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教育研究中,更为重要和令人感兴趣的正是关于学生一层的变量与班级或学校一层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在学生数据层,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班级或学校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学生层的差异可以解释为班级或学校层的变量的函数。

2.研究设计

在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分析过程中,本研究将学生作为第一层,学校作为第二层。将学习观作为学生层的变量,将课堂学习环境作为学校层的变量。将学生性别(女生为参照组)、学科类别(分为文理两类,文科为参照组)、父亲文化程度(分为未接受过和接受过高等教育两类,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为参照组)、城乡(农村学生为参照组)等变量作为第一层学生变量的控制变量。

根据分层线性模型对数据的要求,一般要对所有第一层自变量进行依组均值中心化转换,同时也要对第二层自变量进行整体均值中心化转换。使用HLM软件6,08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首先建立零模型,将深层学习方式总方差分解为学生个人和其所在学校两个层次,以检验各层方差(特别是层-2方差)的比例及其是否显著。

1.零模型

根据模型,得出表1的结论。

表1为方差成分分析的参数估计结果,随机效应的方差成分为6.1656,并且达到高显著性;根据运算,模型可靠性的估计比较高,达到了0.978,这就意味着把样本均值视为实际总体均值的可靠性比较高。根据跨级相关公式计算Y的总体变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第二层差异造成的。

p=Var(UO)/「Var(UO)+Var(R)

(1)

根据公式将数值代入计算得,p=4.54%,也就是说学生深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有4.54%来自院校层面的因素。所以,不论是方差成分的显著性还是学生深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院校层面因素所占的比例,都表明具有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的必要性和意义。

2.随机回归模型

在建立两层模型之前,首先要将第一层的预测变量输入模型中,得出第一层各自变量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标准系数,这是建立第二层模型的基础。因变量为学生深层学习方式,自变量为应用知识的学习观和记忆知识的学习观,性别、学科类别、父亲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城乡)为控制变量。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随机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从回归系数来看,应用知识每增加1个单位,则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倾向将增加1.1579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方式的回归系数为0.4914,也就是说,记忆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则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的倾向将增加0.4914个单位。

3.两层回归模型

在第一层模型的基础上,将学校层面的自变量“课堂学习环境”加入第二层模型中。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学校变量对学生水平回归系数的预测结果,见表3。

在对应用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缺乏师生交流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缺乏师生交流每增加1个单位。则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减弱0.1842个单位。在记忆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学生为主体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学生为主体每增加1个单位,则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增加O.1169个单位。

(二)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采用与深层学习方式影响因素分析同样的方法探讨不同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

首先,建立零模型,将浅层学习方式总方差分解为学生和学校两个层次,以检验各层方差(特别是层2方差)的比例及其是否显著。研究发现学生浅层学习方式总的变异中有3.51%来自院校层面的因素。所以,具有建立分层线性模型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此基础上,在建立两层模型之前,将第一层的预测变量输入模型中,得出第一层各自变量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标准系数,见表4。

分析发现,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具有负向预测力,应用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浅层学习方式将减少0.2113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每增加1个单位,则浅层学习方式将增加1.2189个单位。

在第一层模型的基础上,将学校层面的自变量“课堂学习环境”因素加入第二层模型中。利用HLM6.08软件运算得出学校变量对学生水平回归系数的预测结果,见表5。

分析发现,在对应用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缺乏师生交流和同伴互动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缺乏师生交流每增加1个单位,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将增强0.1001个单位;同伴互动每增加1个单位.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将增加0.3248个单位。

在对记忆知识学习观斜率的回归中.学生为主体和同伴互动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学生为主体每增加1个单位,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增加0.1052个单位。同伴互动每增加1个单位,记忆知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影响将减弱0.4514个单位。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且不同的学习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不同。在不考虑任何环境因素的环境下,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具有很高的正向预测力;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具有负向预测力。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和浅层学习方式均具有正向预测力,相比而言,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回归系数为其对深层学习方式回归系数的3倍,所以记忆知识学习观更促使学生倾向于浅层学习方式。

第二,在不同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力的变化是不同的,学习观对学习方式影响的“作用力”会受到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减弱。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增强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同时,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也增强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良好同伴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增强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力。同时,良好同伴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同时,在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下,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负向影响力能够进一步增强;在教学组织较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中,知识记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会被减弱。

(二)建议

首先,转变学生知识记忆为主的学习观。一方面,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生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认真听讲为主要方式;在课程内容上,也以系统的书本知识和理论为主;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以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察为主。基于此“惯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倾向于知识本身,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倾向于获取知识。所以,要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来营造一种利于学生积极探索、自主探究的环境,为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提供适宜的“场域”。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综观已有的高等质量保证措施与手段,更多立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很少着眼于学生本身。从而使得学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模式等只是一种外在的人才培养平台,只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资源和条件。所以,高校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平台和资源,从而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

其次,构建注重交流互动、强调学生学习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一方面,构建有助于生生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同伴互动总是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深层学习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力。另一方面,从师生交流互动对学习方式的影响来看,缺乏师生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减弱应用知识学习观对深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从而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构建课堂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根据研究结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了记忆知识学习观对浅层学习方式的正向影响力。通过深入访谈发现,过分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放任”与“偷懒”的机会,而真正促使学生深层学习的核心因子是“参与其中”。所以,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强调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是促使学生倾向于深层学习方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Biggs,J.The Role of Metalearning inStudy Processe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1985,(55):185-212.

[2]Marton,F.,saljo,R.Approaches tolearning[A].F Marton et al.(eds,).The Experienceof Learning[c].Edinburgh:Scottish AcademicPress,1984.36-55.

[3]迈克尔・普罗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育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9-111.

[4]陆根书,于德弘.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26.

[5][7][8][9]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2,(2):109-121.

[6]Fraser,B.J.Classroom Environment[M].London:Croom Helm.1986.70.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3

关键词: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信息处理;知识迁移;探究能力;复习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9–006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为基本原则,在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过程与分析,强调方法运用,力求体现考生化学思维能力、化学探究能力等思维品质[1,2]。

1 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设问方式有一定的变化

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但也有少量的变化。试卷仍然分11个大题,由于考纲中有机化学的比重由去年约占15%增加至18%,化学计算比重由约占15%减少至12%,因此今年有机化学大题的分值从20分增加为22分,计算题分值由16分减少为14分,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试卷总题量也有略微的减少,由60题减少为57题。除计算题外,非选择题的每个小题的分值由相对固定的2分一题变为每题1~5分不等。由于各个小题分值的调整,相应试题的设问方式,也从以往的以填空形式为主,逐渐增加一定的简答和设计,对考生的应答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2013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以大量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较新颖材料为背景,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重点考查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2.1 选材关注化学的实用性

试题背景保持以往上海化学卷的特点,选材注重社会热点,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让考生感受到化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例如地沟油与矿物油的鉴别方法,超临界水的性质,糕点包装中的脱氧剂,在国防工业有非常重要应用的金属铝,工业制备溴,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镍的提纯,可用作阻燃剂、制冷剂溴化钙的制备,烟气脱硫的方案设计,祛痰药沐舒坦的合成,有关工业制备小苏打的计算等等。这些试题的背景取材旨在引导考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传播化学学科的正能量,体现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2 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所涉及的原理都是考生熟悉的,所考查的知识仍然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反应热效应、电离平衡、元素周期律等。试题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以及实验探究等。试题考查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的理解;索尔维制碱法和侯德榜制碱法的特点;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操作过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阿伏加德罗常数;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和电子的运动状态;卤素的有关性质;化学平衡的应用等。

2.3 立足于能力考查

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考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演绎、归纳、发散和迁移应用等思维能力。对更高层次的探究能力的考查,仍然以能制定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对探究过程或结果作出评价等方面为主。

2.3.1 信息处理能力

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指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的信息。2013年高考试题信息量较往年有所增加,要求考生对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

如第1题,通过题干信息地沟油是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可知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因此区分地沟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可分别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如第5题,通过题干信息“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等信息可推导出超临界水显中性,但pH小于7,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

如第9题,由“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第20题,“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s) 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由于B的状态未知,因此考生需要先由“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判断”来判断B的状态可能为固态、液态或气态,然后才能分析平衡的移动方向。

2.3.2 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灵活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够体现考生的内在潜质,可达到考查考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知识迁移应用,不仅包括对已掌握知识的迁移应用,还应能够结合题干信息所给的新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应用。

如第七大题,以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13+、Fe3+等杂质)制备溴化钙的主要流程为背景,考查实验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通过所掌握的有关粗盐提纯的整个过程和除杂的核心思想,迁移应用于解析该题。由于要制得的产物为溴化钙,要除去A13+、Fe3+,步骤Ⅱ加入的试剂应为氢氧化钙,且氢氧化钙必须过量,而不能加入氢氧化钠等其他碱;同理,要除去加入的过量氢氧化钙,应加入过量氢溴酸,而不能加入盐酸或硫酸等其他酸;最后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可得到较纯的产物。

如第25题,要推导钙长石的化学式,可通过题干“长石是铝硅酸盐,不同类长石其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钠长石化学式为NaAlSi3O8”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由于O原子个数为8,而原子总数为13,因此Ca、Al、Si的原子总数为5,结合电荷守恒,能比较容易推导出钙长石的化学式是CaAl2Si2O8。

如第九大题,引入Diels-Alder反应的概念,再加以举例说明,要求考生临场学习新知识,通过结合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反应类型及物质的结构简式。

2.3.3 探究能力

为了体现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今年的试题继续加强过程与方法、体验与探究的考查,展现考生的思维品质。全卷中不仅有针对单个科学探究能力组成要素进行考查的试题,也有综合考查考生探究能力的试题,期望通过此类试题能对中学化学教学有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如第21题,通过这样一个实验过程“一定条件下,将0.1 L CO、0.2 L CO2、0.1 L NO、0.2 L NO2和0.2 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来探究尾气的成分及与洗气瓶排列顺序的关系。

如第六大题,通过提纯羰基镍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的热效应,要求考生推测和概括羰基法提纯粗镍的操作过程。

如第题的第42、43题,以工业烟气脱硫为背景,通过对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相关反应和流程的阅读分析,要求考生对比两种吸收方法的工艺和价格,分析、评价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要求在两种吸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

3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教学和复习建议

总体而言,今年的高考试题各个板块的考查方式与往年相比有不少变化,如氧化还原、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实验题等,更关注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注重考查考生的表达、评价能力,对考生的应答方式和能力要求较往年更高。根据试卷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考生的答题情况,教学和复习时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夯实“双基”

“双基”是考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考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每年高考化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知识,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究问题。通过分析今年高考试题考试情况,发现考生在有关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阿伏加德罗常数、电子云的伸展方向等有关知识还需加强。

3.2 重视有机化学的复习

由于考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时间较短,而历年来有机化学总是考生薄弱的环节,复习和备考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不仅要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基本概念,同时还应加强对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2)加强对重要有机反应类型的理解和掌握,如取代、加成、消去、酯化、氧化、还原、加聚、缩聚等常见反应类型。(3)熟练掌握几个不同单体生成某一聚合物的书写,特别要注意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4)要注意规范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注意有机物结构简式及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反应条件、氢、碳原子个数等细节。(5)以某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设计。(6)对有机框图的合成路线中各种物质的推断,结合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变化逆向或正向推导,注意分析合成路线中各反应先后顺序以及采取该反应顺序的原因,了解保护基的作用等。

3.3 注重能力的培养

高考信息题往往给出的信息不止一条,可能是比较明确的显性信息,也可能是需要深入挖掘和转换的隐含信息,所需的信息可能出现在总题干,也可能在具体的小题中,因此考生必须对众多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同时要注意联系试题前后,很多考生往往在回答较后面的小题时会忽视主题干的信息。另外,有些信息需要考生在阅读全题和应答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和掌握。教师可将了解和掌握的化学学科发展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熟悉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事例,引导学生多阅读、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在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考生的评价能力。要引导考生认真对待课本中出现的实验,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主动的思考,重视归纳与概括、分析与解释、反思与评价。在探究性实验中,结合教师的演示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将实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置于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验中培养质疑能力和批判能力,使学生不仅能为解决某一问题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能对过程或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4

进入五年级,一定要明确这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因为六年级的学习任务就是小升初复习,因此五年级时如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话,那到小升初时也会力不从心。

从五年级开始,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逐渐和孩子们见面,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历年来小升初考察的重点,更是孩子展现实力的最好证明。较之四年级,五年级的专题增加了很多问题, 这些知识点使得有的孩子开始对学习力不从心,拿不出学习该有的节奏。另外,难度上的加深,梯度也十分明显,孩子一定要在学习上花更多的工夫。

五年级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重点不同

在五年级上学期,这是一个完全接纳新知识的阶段,重点、难点内容的增加,对这个阶段的要求就是总结知识点,而不是传统的“听课,完成作业”。面对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内容,留下的问题会很多,题目的变化也会多种多样。因此要总结老师讲的知识点,总结做过的题型,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的联系、找出不同。总结越多,思考越多,超越也就会越多。

五年级上半学期的建议:有自己的错题归纳整理本,坚持每日做一题、懂一题,将错题滚动练习,将知识点网状化,不懂就问,举一反三。

五年级下半学期的建议:应当主动去接触各类考试题目,分析每个竞赛的特点,滚动做不会的题目,善于总结,在重点和热点上多花工夫,加深难度,找到适合的复习方法。

总之,五年级学习有一句话送给同学与家长们:巩固基础,把握变化。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随着新的五年级学生陆续入学,很多家长开始关心小升初各学校招生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学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要尽早准备,留心各种信息。

当然,提高孩子真实水平才是硬道理。 要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去做题,注意查漏补缺,避免学得“浮”。

到了五年级,学过的内容已经非常多,做过的题目也非常多,可是真正考试时有些学生成绩却不理想。原因何在?对于比较好的学生,建议按照老师安排,学完五年级新有知识,同时查漏补缺很重要。因为五年级的新知识不多,最多在秋季课程结束时就应该把新知识结束。以前的知识,有些学生当时可能学得比较“浮”,当时是会了,过了这么长时间,难免有遗漏,所以一定要把以前的知识弥补上。

对于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建议秋季入学的时候在五年级的新知识上尽量找到感觉,大致跟上学习进度,并在需要原有知识的时候根据情况尽量补一些。在寒假争取跟大部分学生一样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虽然这样看起来寒假任务很多,但是如果学生入了门,以前的知识还是比较容易补的。

备考技巧很重要。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平常学得还可以,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平时学得比较“浮”,题目经常是有人提醒,或者听老师讲懂得,平常看起来还可以,其实恰恰缺少了考试时最重要的东西:独立思考和平时的训练。这样的孩子考试时经常找不到解题思路,出来别人一说又恍然大悟;二是平常比较马虎,做题态度一直不认真,经常得出一个答案,然后错了又赶忙改一个,这样的孩子考试时没有人告诉对错,就往往做错题目了;三是考试缺乏技巧,一上来一个难题一下就懵了,以后会的也不会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自己一步步调整改正,如果得到改正,水平自然就发挥出来了。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5

关键词: 化学; 复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36-01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高三化学总复习只有灵通信息、瞅准方向、抓纲务本、注重能力,运用科学的复习方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高考的新突破、新跨越。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多思善想。

(一)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二)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6

【关键词】 课堂 总结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00-01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记忆包括三个以上的一组知识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知识只受一次干扰,即第一个知识受后面知识的一次干扰,而当中的知识却受前、后知识的两次干扰,这种前、后两头的知识因受干扰少而容易巩固的现象,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心理学关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总是把重点的知识放在授课的前、后两个位置。根据这个理论,一堂课最后做个总结,可以突出重点,而且无知识进行干扰,总结的内容容易巩固,这就发挥了近因效应。因而课堂教学的总结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在教学中也发现我们有时的课堂总结只重视形式,只是“总结了总结”,这样反而起不到点睛的作用,还让学生无所适从,一头雾水。笔者就化学课堂总结的几个误区在此讨论一下。

误区一:过分重视教学计划,总结一笔带过

在教学中每一节课我们事前做了充分准备,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但是到了课堂会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打乱了计划,不能如我们所愿,从容结束教学。这时不少教师就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匆匆结束课堂教学,将课堂的总结一笔带过,这样看视完成了教学内容,但没有课堂总结是不完整的课堂,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会流于虎头蛇尾的稀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放一放,先进行课堂总结,将没有完成的内容作为设疑激趣,让学生有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这样既总结了本节内容,又为下节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浓厚的问题离开课堂,这无疑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

误区二:照本宣科,没有重点

在课堂总结时,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本节我们学习了某某物质,其物理性质是什么什么,它的化学性质:一能和某某物质,其方程式是……,二能和某某物质反应,是什么什么现象,三又是一大堆。看上去把本节知识都总结了一下,让学生又过了一遍,达到总结的目的,其实这就是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面面俱到。常言说的好,都是重点就是没有重点。学生也不知道本节的重点是什么,每个知识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是教师对考纲没有吃透的结果,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本节的每个知识点具体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吃透考纲,同时对课堂总结也要充分准备,什么知识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心中有数,该背诵的要求背诵,该理解的要求理解。

误区三:练习不精选,没有针对性

用练习来结束一节课的教学是许多老师特别是理科老师常用的方法,这样既巩固了本节知识,又能对学生的学情及时反馈,是非常实用的课堂总结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正在教学过分地强调所谓的与中高考结轨,直接把中高考原题拿来作为课堂总结。很多时候这是不合适,因为高考强调的是综合能力,它的每一个题目都有很强的综合性,把它来做为新授课的反馈练习不容易考察出学生究竟是本节知识出问题还是综合能力出问题。例如:在讲解阿伏加德罗定律时不少老师都会选用形如: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0.5mol/LFe2(SO4)3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1.5N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这样的高考题作为课堂总结,但这题考察的知识点太多,很难考察出学生究竟是什么不懂,是物质的量计算有问题,还是阿伏加德罗定律不理解,还是原子结构没弄清。所以,我们在编写总结练习时要精选,一定要选出能考察本节知识点的题目,而且每问题尽量只考察一个知识点,即使是高考题我们也不一定原题拿来就用,可以只用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学情。

另外,常见的误区还有拖堂总结,板书代替总结等等。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7

关键词: 守恒法 粒子浓度 巧妙应用

一、引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化工科学提供的动力一直占据目前人类发展的位置,所以为了研究微观粒子的浓度,本文应用守恒法对于粒子的浓度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简单的剖析给予大家一定的启示。

二、守恒法的分类及特征

1.守恒法的分类

(1)电子守恒规律及表现

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物质同时存在,物质的化合价相应的升高与降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数量对应相等,得失电子数的数目不发生变化。其化学表现如下:得到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失去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在电解池中,通过阴极电子数=通过阳极电子数;在原电池中,通过正极电子数=通过负极电子数。

(2)质量守恒规律及表现

其具体内容为化学反应前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其化学表现如下:宏观表现: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微观表现:在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电子数不存在改变。

(3)物料守恒规律及表现

在电解质溶液中守恒规律称为物料守恒,其内容表示如下: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元素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2.守恒法的特征

(1)内容的概括

守恒法不存在具体的知识内容,其是化学各个知识点的概括总结。化学反应的守恒是化学中的核心,是联系化学各个知识点的综合。

(2)观念的持久

化学守恒观念的变化性不大,观念形成后就对在学生心中进行固化,其变化程度不高,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3)形成具有阶级性

在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对守恒关系的认识会逐步提高,原有的守恒观念不断进行补充,最后形成全面、深刻的守恒法观念。

三、粒子浓度问题

1.基本知识

(3)混合溶液中的比较,其离子浓度的大小依据为各个离子的电离、水解程度的不同。

2.对粒子浓度进行比较的步骤

(1)确定混合溶液是否发生反应,若混合溶液中的各个粒子进行化学反应,我们则计算出反应后各种溶质及其物质的量。

(2)判断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并以此判断其电离与水解的相对强弱。

(3)在进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我们应注意的两点,一是溶液中粒子电力与水解程度十分微弱,二是在分析离子进行反应时水的电离反应。

四、运用守恒法解决浓度问题

1.守恒法的选取

依据所学知识掌握守恒关系的不同特点,正确选择题目中涉及的守恒关系,从而准确迅速解答题目。以下便为对题目中守恒法的选择方法。

(1)选择电荷守恒法与物料守恒法的依据:题目考查的是溶液(特别是混合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2)选择电子守恒法的依据:题目考查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及反应前后化合价。

(3)选择质量守恒法的依据: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反应中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

五、结语

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有了一定的调整,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程度更高。用守恒法解决粒子浓度问题,因其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考查方式多样化。所以对此考查点的解析,使得学生能够较快掌握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实践证明,守恒法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答的切入点,有效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效率,提高解题正确率。

参考文献:

[1]于荣华.运用守恒法巧解化学题[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10).

[2]于力游.化学方法的学习之守恒法[J].科学教育,2010(1).

[3]严颜.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的思考与总结,2014(8).

[4]侯涛.中学教与学天津师范大学,2006(10).

[5]杨立江.高中数理化,2004(2).

量子力学知识总结篇8

知识使人愚蠢,知识会使人们的敏感度迟钝。知识会填塞他们、会变成他们身上的重担、会强化他们的自我,却不会给他们光明、不会为他们指出道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1常见物质的颜色

1、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

2、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末)

3、无色气体单质:N2、O2、H2、希有气体单质

4、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5、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

7、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8、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或蓝矾)化学式:

9、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化学式:

10、紫黑色固体:KMnO4、碘单质。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离子(溶液)Cu2+(浓溶液为绿色,稀溶液为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Fe(SCN)2+(血红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AgI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2化学的基本守恒关系

质量守恒:

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化合价守恒:

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

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电子守恒:

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能量守恒:

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

电荷守恒:

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3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4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

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5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上一篇: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运动医学的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