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笔记范文

时间:2023-11-15 17:25:18

专题教育笔记

专题教育笔记篇1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应用型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Appli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ak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SANG Xiaoj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Abstract Management currently applied in succession to open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nstruct a direct impact on classroom teaching appli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I engaged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and continuously manage this branch of appli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common problems that teachers one-way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the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experimental room-base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were analyzed, combined teaching experience, proposed to construct application-orient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pplie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0 引言

关于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新课题,但当前课堂教学效果普遍不乐观,培养的学生不太符合市场需求。以笔者所从事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接受了诸多物流管理课程教育,但实践中却很难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去,动手能力普遍欠缺,理解问题不够深入,课本知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对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反思。

1 当前应用型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学和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不完全一致,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但目前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和其他基础学科教学模式区别不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课堂教学以教师单向教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不够。目前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偶尔请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但以冷场居多,学生有时一问三不知,有时肤浅回答几句就没下文了。学生在座位上听得头昏脑胀,睡大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的不在少数。如此课堂气氛,老师身心俱疲,学生却收获甚微。

(2)学生之间缺乏效果明显的互动。大学阶段学生上课座位由自己随机决定,大家在课堂上只是彼此独立的个体,独自做笔记,独自听老师讲课。同学之间是生活中的伙伴,但很少开展学术探讨,不懂得互相分享各自的观点,学习方面鲜见深入而实质性的交流。

(3)应用型管理专业实践以追求实践操作为主,缺乏学生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高校在应用型管理专业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主要是通过实验操作或到实习单位参观的方式丰富大家的实践经验,学生参与了一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操作,将课本中的操作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消化。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书上的流程、设备、单证等内容具体化,弥补了教学工具的不足。但是,管理学本科生需要把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如何把人、财、物背后涉及的管理内容理解并处理好,才是最根本学习目标,这不是参观实践所能解决的。

以上三个方面是当前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普遍的现象,对于已经习惯从小学到高中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似乎顺理成章。但是,对于应用性要求很高的高等教育而言,这种教育模式与将来的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违背了高等教育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教师课堂单向传授知识模式。

从形式上单向传输知识似乎是比较有效率的,实现了一点(教师)到多点(全体学生)的辐射,然而这种看似有效率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绝对权威为前提的,违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感觉到的教育就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本身丧失了提意见的意愿,参与课堂的渠道无形中被堵塞,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割裂,学生们甚至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理解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关系。部分学生来上课,是摄于教师有权决定其平时成绩,并间接影响其能否按时毕业。被动上课的学生,其上课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这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另外,已经习惯了基础教育模式的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没有学会质问式的反馈,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因为学生缺少了锻炼思考的过程。

没有了学生的配合,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师上课的激情会大打折扣,可以发挥的空间尽失,教学就变成了机械劳动,毫无成就感,这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其次,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就应该乖乖听课,不要讲话、不要开小差、不要睡觉等等。可一堂课50分钟让他们一直集中精神听讲是勉为其难,所以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调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很有必要。我们应当看到,在课堂这样的临时组织中,知识资源其实不应只是老师一个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积累和看法,这种知识来源其实是对老师这个资源的补充,知识互动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西方国家柏拉图式的教育以思辨为主,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穿插着彼此的肯定和否定,激发思考的兴趣,迸发思想的火花,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这比教师简单提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更加有效率。

最后,应用型管理实践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

本科应用型管理专业在研究能力上不能和研究型大学相提并论,在操作技能上又输给了高职毕业,所以要在夹缝中定位教学目标,即学生既要有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修正当前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很多学校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大量建设实验室,采购一些设备供学生操作,让学生参与到以有形的设备或软件操作为标志的实践环节中。

笔者认为这种实践教学的做法没有深入解析本科应用型管理专业背后潜在的管理要求。以物流专业为例,物流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以到就业单位是从事物流管理实务工作居多,了解物流作业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掌握管理实务才是他们工作的根本。本科物流管理实践是以物流作业为基础的管理实务,简单描述就是物流作业实践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物流作业实践基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例如建设实验室、校企合作、企业实习或见习等等,但是这些实践受限于学校既有的条件,实践时间一般不长,实践内容有限。所以管理实务实践从一定程度上应该成为实践教学的补充,这种实践没有特殊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行。

2 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是相辅相成的,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需要通过精心设计,老师秉承教与学交互进行的教学理念,把所教内容选择性地细化成一个个可以让学生参与理解、思考及总结的小模块,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初有收获。与前几年的课堂教学效果相比较,目前所教班级课堂表现明显不同,学生们比较配合笔者设计的教学节奏,认真记笔记,积极思考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为起点,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一些改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结合笔者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构建应用型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严格组织课堂形式,并让学生有认同感

在课堂组织方面,形式是课堂有序的前提。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精神依托了,在大学课堂里,学生玩手机已屡见不鲜,这已成为降低教学效果的诸因素之首。因此,在形式上,笔者严格控制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状况。

大学生们自控力不强,他们上课可以不带笔记本和书本,但是手机肯定要带,而且往往带来就准备从头玩到尾。鉴于此,笔者在形式上首先严格禁止用手机,并且不允许放在桌子上。在严格要求这些纪律时,笔者注重思想教育,让他们对笔者的严苛有认同感,从而保证执行效果。我跟他们说:“因为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事,我们什么事都不做坚持在冷板凳上坐50分钟都是很熬人的,如果手机在桌子上,难免成为我们上课无聊时的精神寄托。当我们同学中有一个人使用手机时,另外一个不想听课的人看到后就自我降低了道德水准,然后也心安理得地使用手机了,也就是第一个使用手机的人会发挥破窗效应,后面的人会有从众心理,结果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有使用手机的理由。”笔者讲到这些道理时话锋一转:“其实我们在座的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同学也要看到这个问题,刚才讲到的破窗效应和从众心理就是我们管理工作中正常存在的现象,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这些效应和作用都会存在……”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跟学生交代课堂纪律往往会把关系弄得僵化,这种情形会不利于教师顺利开展工作,为了不让学生心理上有对立感,笔者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切入,以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为实例,既是一种知识传播又是一次感同身受的教育,效果明显不同。

教师可以像综艺节目主持人一样,只是穿插在课堂中做一些承上启下的工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会有认同感。

2.2 把握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

一首好听的歌需要有好的节奏,一堂课也同样需要有好的节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是普通节奏,时间长了难免会倦怠,对于精力旺盛的年轻学生尤其需要安排环节让他们投入一些精力,在平铺直叙的教学中加入一些诸如记笔记、学生互相讨论等环节就起到调节节奏的作用,让单调的课堂有了一些变化。

笔者严格要求学生做笔记,并告知他们考试内容以笔记为准,教材为辅。这样他们在思想上就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书本为准,以至于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仍然延续着这种思维,在课堂上老师请他们回答问题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翻书,试图从书上找到直接的答案,有了这样的依赖感,他们上课就缺乏动力,认为老师讲的知识是课本上的,自我智力优越性使得他们以为自学也能搞定。要求学生记笔记是必要的环节,一方面是因为笔者讲课不纯粹以课本为主,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记笔记可以调节上课的节奏。当然,学生记笔记的内容要精练,要避开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否则学生会觉得是重复性简单劳动,导致产生排斥心里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调节课堂节奏的另一个环节是设计思考题给学生讨论。笔者认为正襟危坐的听课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倦意,没有强迫思考的压力使得他们脑子处于休眠状态。笔者将教学内容上把枯燥的知识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平均每节课中安排2~3个问题让他们讨论2~3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节奏,缓解一下他们单调的听课模式,而且调动他们的思考力,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让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充分激发彼此的思考灵感,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为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笔者在挑选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也别具一格,基本不会指示到个人,而是变换方式请若干名同时汇报他们讨论结果,例如我会喊姓名中第二个字的声母音序是“Z”的同学,或学号20~30中姓名是2个字的同学,或姓氏首字声母是“L“的男生等等变换提名的方式使课堂有了游戏般的乐趣,也使被请回答问题的学生心里的排斥感弱化,从而冷场的几率大大减少。

2.3 设计教学内容,锻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应用型管理专业一般是融多种学科交叉在一起的综合型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多种专业的知识储备。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应用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学等专业学科理论结合物流实务而形成的专业内容,学生在学物流知识时已经有一些相关知识的铺垫,所以在设计物流专业教学内容时侧重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解决物流问题,这也是应用型专业的基本目的。例如讲解物流管理目标概念时,首先应用一个例子引出物流中普遍存在的二律背反现象,引导学生用系统的理论来思考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入手,最终凝练出这个概念。这种方式的讲解使学生意识到他们之前学的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其实是有利用价值的,也能看到理论层次的问题,即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学这些都是基础理论,而物流管理是应用这些基础理论而形成的应用理论。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后,学生学习一些抽象的理论时就有了动力,要想学好应用知识,要先学好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理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践内容中去,抽象的理论就不会被学死。

2.4 布置适当综合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应用型管理专业以管理为基础,属于社科类学科,需要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文字编辑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操练中体验才能掌握。逻辑思维能力,依赖学生是否掌握思考问题的策略,而策略是需要学生在长时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大家在跟大学生接触后普遍感觉,当今大学生没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是聚焦细节问题,既没有高度,也没有深度,只在具体问题的打圈,这就是没有策略的表现。沟通能力,有人将其归集为情商问题,笔者认为沟通能力可以在具体事务中锻炼提高,在跟人沟通过程中会体会人的本性问题,从而拥有一些解决人和人关系的悟性。文字编辑能力,是大学生最易掌握的问题,但又是学生最易忽视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以幻灯片的形式上交作业,对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就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经常做一些文字编辑的工作后,他们在文字大小、颜色、格式等细节方面的处理会和内容融为一体,整体感觉自然流畅,而没有经过长期训练的学生所做幻灯片明显生涩粗糙,把握不了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组合。

3 总结反思

作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应用型管理专业对专任教师有较高要求。首先任课教师本人要有综合性的知识积累,其次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把握教育规律,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社会需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应用”要不断与时俱进,作为应用型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微课题“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关春燕,关秋燕,黄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项目教学方法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12(4).

[2] 霍伟伟.本科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J].轻工科技,2012(10).

[3] 黄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3(4).

专题教育笔记篇2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育人;耕读会

2010年我国制定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要求,阐述了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明确要求“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2年教育部等多部门共同制定实施《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了新形式下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文件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通过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文件精神,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不断深化实践育人机制,我校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结合第一课堂,以“耕读会”为依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案例概述

“耕读会”于2010年12月组建,是全程化的实践育人平台。“耕”指的是躬耕社会,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强调观察和理解社会,强调分析社会问题;“读”指的是阅读经典,要求学生埋头读书,精读经典名著,强调理论思维,强调理解专业升华认识水平。“耕读会”以“躬耕实践、阅读经典”为宗旨,将激励心志、启迪智慧,培养读书风气,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养成作为最终目标。购置深度专业好书、举办知名学者讲座、开展读书交流会、遴选优秀读后感汇编入《耕读汇》辑,在实践与知识的海洋中提高学子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认知修养。

二、运行机制

本着 “耕”与“读”有机结合,将“耕读”与课程教学有效整合,使“耕读会”平台与集中实习环节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以“全程化教育”理论和“立体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构建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核心,通过“耕读笔记”、“耕读交流会”、“《耕读汇》”等三位一体的“耕读会”实践教学平台,紧抓实践育人这条主线,解决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碎片化、片面化和平面化问题,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全程化和立体化。

在具体运作上,由专业老师负责,放手发动学生,成立了《耕读汇》编辑部、组织部和宣传部。学生自我管理、严格考核、建立长效组织管理机制,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学生组织,动员学生全员参与,通过横向对比、纵向考核,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紧密联系,扎实推进了各班级优良班风学风的建设。

三、过程与方法

作为全程化的实践教学平台,“耕读会”贯穿了理论教学和实践育人两个环节;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专业能力拓展和科研能力提升为核心,结合大学生科创项目,构建社会实践固定观测点,定期撰写读书和实践心得笔记,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与心得体会研讨会,定期凝练出版 “耕读”成果的刊物――《耕读汇》。

(一)实践育人常态化

耕读会自2010年建立至今,通过向毕业生募捐的方式,为在校生共购买200余册专业书籍。不仅缓解了学院专业书籍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在校生与毕业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将书籍发放给大一到大三每位同学,进行定期轮换;撰写读书笔记和实践笔记,每半月上交一次;从学生笔记中筛选优秀稿件编撰“耕读会”刊物――《耕读汇》(半月刊);同时,“耕读会”每半个月在专业老师主持下举办一次经典阅读或社会问题研讨会,每学期不少于20场,目前已举办100余场读书交流会。 “躬耕社会、阅读经典”,既夯实理论基础,又联系社会实际,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实践育人稳固化

为了解决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平面化、不稳定的问题, 耕读会在陕西省武功县聂村构建社会实践固定观测点,定期组织公管学生前往调研和考察,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又结合大学生科创项目,指导学生根据课题,深入基层调研,撰写科研论文。

(三)构建长效组织机制和评价体系

为使“耕读会”能够长期有效运行,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耕读汇》编辑部负责读书笔记的收放、统计、筛选和《耕读汇》的出刊;组织部负责研讨会及耕读会各项活动的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宣传部负责耕读会相关活动的报道及专业书籍的管理工作。通过评选“耕读之星”、“优秀编辑”、“组织能手”等荣誉称号调动学生参与“耕读会”和组织服务工作的热情。

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主编一期“《耕读汇》”,每学期主持两场研讨会;同时将“耕读会”纳入到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活动系列,作为学科评估的亮点。

四、成效与展望

自2010年创办以来,耕读会购置书籍百余册、汇编《耕读汇》60册、举办多场读书交流会,直接受益学生人数已达1000余人。在“躬耕实践,阅读经典”宗旨的引领下,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齐头并进中,广大师生孜孜不倦深究学术、交流思想凝聚友谊,收获颇丰。

一是耕读会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自由阅读、各抒己见的宽松环境,并在电子阅读时代提倡了一种含英咀华、细读经典的慢生活节奏,自由宽容而沉稳内敛。在读书交流会上、在读书笔记中、在学者讲座上,自由的思想随时间流逝带给听众、读者以深刻印记,在经典中领略大师手笔、在交流中完善自我核心价值体系、在探寻中明确人生方向,真正使自我主动成长、自我教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这是耕读会辐射效应的突出贡献。

二是耕读会作为全程化实践教学平台,其创新点在于将学生的“耕”与“读”相结合,贯穿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躬耕社会,加强实践,服务社会;阅读经典,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耕读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深化理论,提升能力。其实践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具有层次性和整体性;同时,通过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实现了该平台的长期化和程式化运作,为人文社科类专业打造全程化实践教学平台走出了一条新路,解决了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平面化、不稳定的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耕读会”将在继承和发扬当前优势的基础上,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更多力量。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使活动开展进一步程式化、规范化;二是加强师生沟通,深化活动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度;三是鼓励创新探索,依据专业需要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育人模式;四是深化主体意识,遵循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基本规律,强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与智慧的合理表达。

参考文献:

[1]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Z2).

[2]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专题教育笔记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叙事研究;教师叙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099-05

高校教师的研究者角色,既是现代高校的教学、科研职能使然,也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的研究既包括以培养人和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研究,也包括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本文仅讨论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即教师通过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考察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逐渐成为研究型教师”[1]。近年来,随着“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2],叙事研究已开始成为高校教师的教育研究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因为“叙事研究是针对微观层面的教育存在,由一线教育工作者(尤其适合中小学一线工作者)参与或进行的,适合教育一线工作者阅读,旨在改进教育实践的教育研究”[3]。涉及高校教师的叙事研究,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叙事研究,大致还有三种情形:一是理论研究者以高校教师及其叙事文本为对象开展的“旁观者”叙事研究,是“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二是高校教师作为研究者以其他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所开展的叙事研究;三是高校教师本人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当事人”叙事研究,是“教师的叙事研究”。笔者将第一种、第二种情形统称为“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高校教师的叙事研究主要包括“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与“教师的叙事研究”。正确认识与熟练掌握叙事研究的程序是高校教师有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先决条件,否则会难以开展甚至会导致零叙事研究[4]。本文在借鉴教育叙事研究程序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阐释高校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一、高校教师如何做“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

高校教师除了进行“教师的叙事研究”,能否和有必要从事“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笔者首先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然后阐明“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程序。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意义上的“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发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体,它是由学习者(即教师)及其助学者(包括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共同构成的。”[5]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教师自主、自愿为前提,以合作、共享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使教师凝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因而是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有效组织形式。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追求与愿景,自主自愿、合作共赢的氛围,专家引领、结伴合作的方式使“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成为共同体成员的重要教研活动。对共同体之内的其他教师进行“调查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不仅可行而且必要,这种调查研究不仅对作为调查研究者的教师具有促进专业发展的学习借鉴意义,而且对被调查者本人也具有专业发展的意义,“因为即使在‘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教师本人在叙述自己的教育生活史时,这种叙述将使教师自己进入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将使教师形成教育的‘自我意识’”[6]19。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视角看,“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是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工作、学习、研究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高校的精品课程(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等为“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提供了众多机遇。需要指出的是,在教研的意义上,尽管高校教师既可以而且有必要做“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但应该以“教师的叙事研究”为主,即使是做“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也要服务于教师个人及团队的专业发展,这是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职责所在。

(二)“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程序:笔者的观点

对“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程序,笔者的观点是:叙事研究是一个从叙事准备到经验收集,再到意义诠释的过程,具体流程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收集经验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钟铧:高校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高校教师进行“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首先要根据价值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采用不断聚焦的方法来确定一个值得研究、能够研究的问题,并将问题经过研究设计转化为课题,这需要高校教师对教育研究热心、对教育问题敏感、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关于研究对象的选取,教师需要采用综合抽样策略,即以目的抽样方式为主,兼顾就近和方便的方式选择一个或几个研究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将愿意合作、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丰富信息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意味着走进高校教师活动的时空,与其密切合作、相互对话,以便获得“原汁原味”的现场资料。作为研究者的高校教师可通过同事、朋友等个人关系进入调查现场,凭借与研究对象间的良好个人关系,尽快融入现场生活,这种方式易于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和信任,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在研究现场收集资料,形成现场文本是叙事研究的基础工作。现场文本主要是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共同创造的代表现场经验的各种文本。教育叙事研究现场文本的来源多种多样,如研究对象的教育故事、生活故事、自传、札记、录音(像)材料,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讨论、对话、访谈的文本,研究日记,研究者所做的现场笔记,有关文件、照片、记事簿,研究对象个人或者与他人、家庭、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作品、生活记录以及信件等。整理与分析资料是叙事研究由现场文本向研究文本转换的极为重要、复杂的环节,分析研究资料的过程包括阅读现场文本、编码转录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等三个步骤[7],陈向明教授关于对质性资料进行情境性分析的程序的说明亦有重要指导意义[8]。在这一环节研究者要注意尊重事实,让资料自己说话,避免研究者原有偏见的影响;要重视从所收集的资料中寻找出“本土概念”。研究报告或研究文本既包含研究者对所收集到的“事”的故事性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对“事”的论述性分析,既要细致、详尽的描述又要整体、深刻的分析。“呈献给读者的研究文本可以灵活多样。它的正文一般包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实施过程、研究的结果与分析四个部分。”[9]

二、高校教师如何做“教师的叙事研究”

“教师的叙事研究”包括经验的叙事研究和教师自传研究,下面分别阐释高校教师如何做“教师的叙事研究”。

(一)经验的叙事研究:先做事后叙事

“所谓经验的叙事研究,就是行动者以‘教育自传’的方式提交自己的行动研究报告或经验总结报告。”[10]13从叙事研究的过程来看,“经验的叙事研究”是一个高校教师先做事后叙事的过程。其中的“做事”可理解为高校教师的行动研究。杜威的经验构成观对于分析“经验的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具有启发意义[11]:

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其特有的形式结合着。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了解经验的性质。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这个意义,用实验这个术语来表达就清楚了。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来对我们有所影响,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结合。

……

当一个活动继续深入到承受的结果,当行动所造成的变化回过来反映在我们自身所发生的变化中时,这样的变动就具有意义,我们就学到了一点东西。

因此,高校教师对于自己的行动研究不仅要关注一系列单纯活动,还需要关注活动的结果,以及自己是否有意识地实现这种结果。高校教师为了教育教学实践的完善,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诸如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指导等)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或一次性解决,或经过循环反复,最后解决问题,通过反思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转变了教育理念、增强了专业自信,这就是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如果高校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过程进行资料收集和叙事性分析,形成叙事研究报告,这一过程就是“行动的叙事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

“经验的叙事研究”是以高校教师的行动研究为核心内容、以叙事研究为表达手段的教学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是高校教师叙述自己教育生活中的“经验事实”,亦即叙述具体的、个人化的、生活化的“问题解决”。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要“讲述”自己怎样遇到了教育问题,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是如何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另外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叙说的细节,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什么样的收获,今后遇到类似问题该怎么解决,等等。一些教师在“叙说”故事时,有时感到无话可说。分析其原因,关键是缺少叙说之前的行动(研究),因为“教师能够叙说的与值得叙说的,不过是在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活动之后产生的‘记录’冲动与‘反思’冲动。”[6]19如果高校教师不采取行动(研究),不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习惯、行为,教育教学生活“平平淡淡”、“一如既往”,他(她)自然会感到无话可说,只有当他(她)创造了自己的教育实践,获得了内心的觉悟,才可能创造出自己能够叙说、值得叙说、愿意叙说的教育故事。

有了“事”之后如何叙述呢?刘良华提出叙事研究并非具体的研究方法,“它是质的实证研究的一种写作方式”[12]。撰写“经验的叙事研究”报告既要显示出“教育自传的精神”――“讲故事”的精神,又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形式”――科研报告格式要素。具体而言,高校教师的“经验的叙事研究”报告可参照比较标准的实验研究报告的格式并在这种格式内部保持教育自传讲述个人故事的书写风格。经验的叙事研究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我”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研究的结果与讨论(“我”解决得怎么样)等三个部分。[10]16

(二)高校教师如何做自传研究:以笔者的教育自传为例

教师自传研究是高校教师通过自传叙事的方法描述自己的个人生活史,发现、反思、重塑“自我”,从而促进个体的专业成长。刘良华认为教师的“教育自传”包括“我作为受教育者经历的教育事件”、“我作为教育者经历的教育事件”、“我在教育经历中形成的我的教育信条”等三个部分,这种“教育自传”包含着教师当下的日常生活中的“教学事件”和“生活事件”。[6]19刘良华的《教育自传》[13]是如此框架;在笔者《关于教师面子观的教育叙事》一文中,教师面子观的叙事基本上按照教育自传的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完整框架来展开。[14]尽管如此,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育自传完全可以将他(她)作为受教育者的经历或作为教育者的教育经历作为一段教育(或学习)生活史来进行回顾与反思,不必是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完整叙事框架。例如,笔者曾于2010年对自己20年来的高校教师专业生活进行了自传研究,仅涉及“我作为教育者经历的教育事件”, 笔者在对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学教师的专业生活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中,明确了“通过教学与科研的联姻实现专业成长”的教育信念。

教育自传研究的成果体现为传主的自我跟踪式叙事,它有两种基本叙事结构:其一,开放式叙事,即叙事主体不变但叙事主题变[15],具体而言,它以传主的经历和发展为线索,由传主的多个故事来表达不同的主题,包括传主不同时期的观念、态度、立场和思想等,典型的研究成果可参阅徐继存的《教学论的自识与反思》[16];其二,封闭式叙事,即叙事主体、叙事主题皆不变,如《关于教师面子观的教育叙事》,它是笔者以教师面子观为主题对自己从小学生到高校教师在不同时期关于教师面子的回顾与反思。

刘良华认为“自传的撰写始于传记事实的收集,终于传记事实的选择和解释。自传的写作过程大体呈现为两个程序:一是收集和整理传记事实;二是选择和解释传记事实。”[10]15李源将教师撰写教育自传的步骤归纳为“回顾(人生经历);关注(重要事件);反思(行为信念);重塑(自我形象)”[17]。比较两种观点,前者的“收集和整理传记事实”与后者的“回顾(人生经历)”词异义同,前者的“选择和解释传记事实”可与后者的“关注 (重要事件)”、“反思 (行为信念)”、“重塑(自我形象)”相匹配。基于上述理解,高校教师的教育自传研究程序包括两阶段(四环节):

首先,“收集和整理传记事实”:“回顾(人生经历)”。这一阶段主要是高校教师采用自由回忆,查阅日志、信件、档案、旧报纸、旧杂志等方式收集自己做孩子、做学生的故事,自己做家长或做老师的故事,用“年谱”的形式整理收集到的传记事实。在笔者的教育自传《在教学与科研的联姻中成长――一个高校教师的教育自传》[18]81-84(下文简称《成长》)中,笔者主要回忆了从教20年来的高校教学生涯、科研生活及外出学习经历等,还查阅了学生所写的评语。需要注意,教育自传的人生经历回溯取决于研究任务的需要,例如高校教师要研究教育见习智慧[19],只需回顾自己在学生时代经历的教育事件足矣,而要研究教育实践智慧、教育信仰智慧,则须追寻自己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足迹,无需追忆学生时代,否则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因此,这一阶段首先需要高校教师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任务。

其次,“选择和解释传记事实”:关注(重要事件)、反思(行为信念)、重塑(自我形象)。第一,要从个人生活史中选择有重大个人意义的事实资料,这些选择出来的资料包括关键事件、重要他人和时代精神。关键事件是高校教师个人生活史中的重要事件,该事件对其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20]寻找影响自己的“重要他人”是教育自传的任务与内在精神,高校教师的教育自传的核心就是回忆自己的亲人、老师、朋友和同事等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在教育自传研究过程中还要回忆、描写相关的时代精神或时代背景,因为它是我们成长的外在环境。在笔者的教育自传《成长》中回忆的关键事件、重要他人有笔者入职失败的教学经历、考研同事的影响,北师大的学者型教师及其影响,实现教学与科研联姻的代课经历,“时代背景”资料有笔者原所在单位的“养老院”气息、北师大的学术精神、升本后学校的科研政策变迁等。[18]81-84第二,要反思重要事件或关键事件。高校教师通过对重大教育事件的分析和反思,了解隐藏在事件后的教育信念,并完善或重新确立自己的教育信念,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一个更有意义和值得努力的方向。高校教师自传中的“自我反思”不仅包括当时的自我认识,还包括“当时的心理感受”和“事后的忏悔”。在笔者的教育自传《成长》中,除了描述关键事件,还呈现了当时的心理感受,如[18]83:

在我的代课获得学生的好评后,十几年来非常想听却从未听到的话,我“听”到了。我还行!虽然很少上过好课,但是今天我就上出了学生欣赏的好课!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事更令人高兴的呢?晚上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就起床写下长达几页的日记。好几天我都处在被学生认可的良好感觉中。

同学们写的那些小纸条我至今保存着,我经常地拿出来看看,重温一下旧日的辉煌与喜悦。这次偶然的成功经历影响深远,它使我走上了以科研改进教学的道路。

刘良华认为“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论、个人教育信仰‘附着’、‘涂抹’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它促使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或转换自己的个人教育理论以及个人教育信仰。”[6]20

第三,高校教师可以在反思“旧我”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发展规划,以图重构一个“新我”。“对于历史上发生了的,我们已经无力改变,而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什么,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行动。在此意义上,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21]由是观之,高校教师在教育自传中规划未来还是有价值的,例如笔者的教育自传在反思科研困境的基础上明晰了今后的科研之路――为解决问题而研究、进行系统的科研规划[22]。当然,教育自传作为叙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在于回顾个人生活史,对于“故我”形成解释性理解,因此,展望未来、构建“新我”当属“锦上添花”,在教育自传意勾画未来有时甚至给人“狗尾续貂”的感受。如何描述自己的专业规划呢?既可以有专门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隐含在自我反思中。

三、结束语

关于研究成果的形式,高校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成果(文章)往往学术味浓重、故事性寡淡,与中小学教师的叙事性文章故事性突出、学术味不足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特点与现实的高校科研政策、发表环境有一定关系,具而言之,高校教师须发表文章,他们撰写“故事性”文本易遭轻视,难以在高档次期刊发表,而具有学术论文格式的叙事研究文章,显得有学术性,易被视为研究成果,并易被高端期刊青睐。

“人类讲述并倾听着故事,我们用叙事进行交流和理解人与事件,在叙事中有我们的思考与梦想。”[23]愿高校教师在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性质、掌握教育叙事研究的程序后,基于“教书育人”的本来职责[24],能够根据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选择特定的程序,通过有效的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唐荣德.论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师,2009(9):4.

[2]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8(1):10.

[3]董美英,金林祥.教育研究范式的探寻:对教育叙事研究热的反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9(2):3.

[4]钟铧.低劣的叙事研究与高等教育叙事研究的条件[J].现代大学教育,2013(3):55.

[5]袁维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与形成机制[J].教育科学,2010(5):59.

[6]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3(4).

[7]王攀峰.教育叙事研究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8-9.

[8]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2-173.

[9]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40.

[10]刘良华.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师,2009(9).

[11]杜威,J.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3.

[12]刘良华.教师研究与专家研究的大同小异[J].上海教育科研,2010(9):8.

[13]刘良华.教育自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14]钟铧.关于教师面子观的教育叙事[J].中国教师,2012(23):50.

[15]这一界定与薛晓阳关于开放式叙事的观点恰恰相反,他将开放式叙事界定为“主题不变但主体变,即围绕一个研究主题,但选用的叙事题材,包括人物、故事或情景不断变化”。参见:薛晓阳.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清理与批判[J].现代大学教育,2012(6):69.

[16]徐继存.教学论的自识与反思(上)[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10-15; 徐继存.教学论的自识与反思(下)[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13-16.

[17]李源.自传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5):66.

[18]钟铧.在教学与科研的联姻中成长――一个高校教师的教育自传[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

[19]李润洲将教育智慧区分为教育见习智慧、教育理性智慧、教育实践智慧与教育信仰智慧等至少四重境界。教育见习智慧是指教师通过学生时代对其教师的经验的社会学习而习得的教育智慧。参见:李润洲.教育智慧的四重境界[J].上海教育科研,2013(5):18.

[20]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4.

[21]刘晖.他们眼中的地方大学治理――珠江三角洲四所地方大学校长叙事探究[J].教育研究,2007(5):46.

[22]钟铧.一名高校教师的科研生活自传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2(1):50.

[23]利布里奇,A.,等.叙事研究:阅读、分析和诠释[M].王红艳,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译者前言.

专题教育笔记篇4

关键词:就业;公共英语;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颁布实施了针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应进一步脱离本科教学的模式,把“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语言去处理业务工作中的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然而,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依然没有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忽略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的要求。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对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问题

以平顶山教育学院为例,各专业的公共英语教材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高职高专版)》的1-4册,教材的职业导向性不强,内容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很少或基本没有,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教学和评价模式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鉴于学生的基础差,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纠正读音、语句的讲解和课后练习上,认为学生词汇量少不适合进行口语实践,在学生进行的极少数的口语练习中,也是“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这一类能在课本中找出答案的,不需要学生进行太多的思考和创新。教学过程没有贯彻和体现公共英语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共识。

评价模式也没有摆脱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应试倾向,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3.学生的问题

笔者在平顶山教育学院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谈话等方式,调查结果显示:(1)43%的学生喜欢英语,57%的学生对英语的感觉是一般甚至是不喜欢。在课堂上学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讲话,有的玩手机,有的睡觉,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2)78%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多数学生的学习还纯粹是为了考试过关,顺利地拿到毕业证。(3)92%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是公共课,没必要购买相关的英语书籍,课堂笔记情况也比较差:学生都有记笔记的占5.5%,一般有记笔记的占17%,较少记笔记的占67.5%,10%的学生从未记过笔记。这说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积极,缺少长期个性化的学习规划。

二、应对策略

1.教材建设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是教材建设。它的基本任务是服务于高职专业教学,最终目标是满足就业需求。而现行的公共英语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和专业教学内容是两条线,互相没有辅助互动,更不用说服务于专业教学了。因此,引进与各专业知识紧密相连且难度适中的优质教材,以及各高职院校集中优势力量开发适合自身学生水平的校本教材刻不容缓。

2.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从入校新生的高考成绩看,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成绩从20多分到100多分,跨度很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意味着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不同。

新生入学后,遵循“学生自愿、学校遴选”的原则,学校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和学校组织的分级摸底考试成绩,确定分级教学班学生名单,成绩优秀者进入A级(快班)、成绩中等的学生进入B级(普通班)和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C级(基础班)三个层次进行组合,分级编班。在学习过程中,英语成绩优秀者可申请跳级修读。分级时还应该把握比例均衡,一般来说,英语A级班(快班)和C级班(基础班)学生应各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25%左右,B级班(普通班)占50%。由此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教学格局,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种级别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3.进一步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专业差异中求同存异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希望掌握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也会因为其职业兴趣存在共同需要与个别需要,如涉及求职用途的英语,涉及办公用途的英语是大多数学生都需要的,而涉及具体行业的专业交流英语则是由毕业生就业的行业规则、岗位要求各有差异。因此,各职业院校应把工作细化,在教学过程中,调查各专业的共性和特性,尽量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需要与个别需要。

4.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公共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将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地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完成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可以结合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任务,用项目导向或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我们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把及时解决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从而促进公共英语乃至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定逸.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14).

专题教育笔记篇5

1972年生,汉族,浔阳彭泽人。祖辈世代书香,雅好文玩书画。好书法和古物鉴赏。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0年07月,羁旅杭州,在杭州塑料泡沫材料厂工作两年有余。199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本科。1997年分配至浙江宁波大学美术系任教。1998年至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结业。2000年调上海朵云轩(上海书画出版社)任编辑,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学任教。2004年09月调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工作,任教古代艺术品鉴藏与保护专业。

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项:《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和鉴藏家印鉴》(2007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域外浙瓷》(2008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著述有《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及鉴藏家印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11月);《域外浙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艺术品市场研究与管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上下册,执行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越窑青瓷文化史》(合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浙瓷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艺术概论新编》(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文物收藏鉴定必备丛书・陶瓷》(12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海派绘画识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近现代书画家市场行情速查》(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钱镜塘常用印》(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等。

在《文物月刊》、《陶瓷研究》、《景德镇陶瓷》、《中国陶瓷》、《佛山陶瓷》、《南方文物》、《荣宝斋》、《世界美术》、《美术观察》、《艺术当代》、《书与画》、《收藏家》、《典藏》、《收藏》、《艺术市场》、《艺术探索》等专业杂志40余篇。

采访时间:2013年4月

采访地点:浙江杭州

引言:

《中国教育报》2013年02月08日第1版报道:教育部今天《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纲要对硬笔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在毛笔学习方面,纲要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个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小学三至四年级要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五至六年级要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学习欣赏书法作品。初中阶段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高中阶段可以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发展特长。根据教育部工作要求,书法课开设情况要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但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

沈磊鸿(以下简称沈):何老师,您好!今年春季,教育部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形成纲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何鸿(以下简称何):首先,我认为书法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这个“行为”本身是好事,关键是执行者的力度和用心。对目前的中国教育现状来讲,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应试教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要打破它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魄力。我记得80年代的我们,那时有书法课,早上上课前读读唐诗宋词,接下来一个小时的书法练习,而且是自觉的,就像日常生活需要一样。对古人来讲,那就是生活方式。书法纳入中小学教育系统,看似是书法的问题,其实是人文教育的系统工程。他涉及到文字、书写技巧、传统文化、人格修养等诸多问题,这不仅是书法本身的问题。所以教育部的纲要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会写字,二是写好字。会写是技巧,写好是涵养。书法说到底是修养,也是培养良好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书法学习是“以技入道”的过程,技为书写方式、书写技巧等表象,道为境界、哲学、思维方式等。要做到这点,需要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做铺垫。

我去日本,在日本的机场能看到“书道”的玩偶陈列,这是一种民族文化意识和世界眼光,书法源于中国,“书道”却在日本。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与空海从中国带回“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法帖,日本皇室将他们供奉,尊为“大王”和“小王”。书法已经成为日本的民族文化,但根是在中国。日本人从实践角度完成了清代思想家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策略。从历史上的“遣唐使”、“陶瓷战争”、“明治维新”等行为,我们能很清楚看到日本文化强国之路,“明治”和“维新”这两个词也源于中国的典籍。“明治”源于《易经》“圣人面南听天下,向明而治。”“维新”取自《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我们现在很多东西在向海外学习,将流失出去的精神捡拾回来,这样往往有一种自卑的情怀和失落感,与其这样,就该有重拾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决心。书法渗透到教育中,不应是口号,更应该是修炼。这一点,日本做得比我们好。重读儒家经典,汲取营养,也是我们教育迫切需要的。我记得1988年,世界上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宣言:人类在21世纪还要谋求发展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孔子身上去汲取智慧。全球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

沈:您谈到书法和修养的关系,能再具体谈谈吗?

何:我认同文化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包含衣食住行等;二是精神,包括学术、文艺等;三是灵魂,包括宗教等。书法包含在第二层次。我们总在强调艺术修养,中国的诗学、书学、画学等蕴含着哲学,祖先留给我们很多的智慧著作,《诗经》、《离骚》、《论语》、《颜氏家训》、《道德经》、《易经》、《文心雕龙》等,这些离我们现在已经很远了。应该捡回来,这是我们的“文根”。捡回来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求中小学生人人都去啃这些“经典”原著,至少老师在教育中要传播这些观念,先埋下这些“智慧的种子”,从佛教文化的角度讲,这叫“慧根”。

艺术是一种修为,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很高的要求。做作不是艺术,是造假。艺术需要孤独,这种孤独是一种内炼、静修、面壁和悟道。君子慎独,艺术不需要热闹,她会自发给人以力量和温暖。每个民族的艺术都有自己的根和支脉,自己的根就是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基因,支脉就是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开出的“奇花异卉”。我们谈文化,文化有一脉相承的“文脉”,这个“根”就是民族的文化灵魂――从中国文化来讲,诗性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中国书法和中国画是哲学,尤其中国书法,一点一线包蕴了一切,她包含了宇宙意识,她是“易”化的符号,她蕴含阴阳、虚实、曲直、刚柔、长短、黑白等观念。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诗是排第一位的,其次是书法。这些蕴含哲学思维的中国优秀文化真的需要回归。这些也是触动我们灵魂的文化载体,需要好好传承和播扬。现在书法纳入教育体系中,至少表象上看很多人已经开始在思考我们的文化问题。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字“阅历”,阅者读也,历者行也。阅历形成哲学头脑,产生智慧。鲁迅先生说: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

毕加索说,如果我生活在中国,我不想成为画家,更想成为一位诗人。毕加索了解中国文化,书法在中国诗学和画学间找到价值归位。书法是文字的情感表现方式,它承载的是诗的情怀,史的智慧,文的表象,同时又是绘画的根,书画同源,源于“线”,而“线”正是中国艺术的精神表象。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先生2008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谈到书法:如果我没有退学,我永远不会想到去学习书法。在当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学习书法的价值,但实际上乔布斯正是通过学习书法掌握了不同的字体,这也正是Mac计算机的最大优势之一。

沈:我看您平时也写写书法,而且很多备课笔记都是用毛笔书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吗?

何:我印象中,小时候祖父在教私塾,我给他送饭去,总看到他拿着毛笔在写字,耳濡目染,也就习惯了。加上父亲也经常用毛笔写些诗文贴在家里的墙壁上,觉得很好看,有一种墨香。我想,“书香”可能很大层面上和这些有关,我们家算到现在,应该也是“五代书香”。小时候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记得那时练书法“欧体”,爷爷站在身后,若能把笔杆抽走,便要受罚站马步,一站就是一小时,满头大汗,颇似现在的体罚。而我考上浙江美院,则是两个因素促成的。一个是高中毕业后,无心再考文科,受到教美术的叔叔的启发,开始了绘画。其次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而那时考美术是不考数学的。我侧重喜欢文科,所以考美术史也就成了必然。现在,从事教育,尤其是艺术品鉴赏专业任教,我总是要求学生要多练练书法,包括寒暑假作业、平时的作业也要用毛笔完成,这样坚持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书法不仅是让你把字写好,更主要的是让你安静,人安静的时候会思考。

古代文人,写信、日记、书札、记账等都是用毛笔完成的,从早期的竹木简、缯帛书、到后来的尺牍等没有一样可以离开毛笔,这种东西丢掉了确实可惜。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的确摧毁了很多古代的思维方式,但这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关键是要有教育的良性引导方向。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对儒家文化的重视程度,韩国的首尔在2004年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孔子学院。

沈:最后,请您谈谈艺术品鉴赏专业你所开设的课程和您对书法美术教育的期待?

何:我是2004年从上海朵云轩调回中国美术学院工作,那时艺术鉴赏专业还在起步阶段,我主持的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如《国学基础》、《艺术品市场研究与管理》、《古籍善本》、《陶瓷鉴赏》、《艺术教育与美学》等。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鉴赏专业是全国高校比较早创办的新专业。该专业比较重视传统文化基础,如大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第一门课是《国学基础》,这门课我已经上了8年,实践证明是很有必要的。艺术品鉴赏,包含有两个层次:鉴,即鉴定,鉴别,辨别真伪也。赏,即欣赏,品评高下。真品,即是原创真迹。伪作的含义则有很多,如赝品、仿品、临本、摹本、复制本等,这个要细加区别,鉴定非一日之功。鉴定可以从材料、技法、风格、图像、文献等角度去分析比较,现在的作假手段越来越高明,难度很大。欣赏也是必须具备很多知识架构,不仅仅需要艺术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哲学、社会学、文学、宗教、历史、经济学、地理学等,甚至物理、化学等知识。艺术品评的标准也多种多样,比如说古代对书画的品评标准就有逸品、神品、妙品、能品等。

教育是很高尚的事业,也是很艰难的人类灵魂塑造工程。它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就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希望从事美术教育专业的同学,首先要热爱它,一定要沉得住心境,耐得住寂寞,鉴赏一件艺术品的过程,需要很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艺术实践,多去图书馆走走,多出去游历,“阅历形成哲学头脑”,你在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你未来教育别人的过程,这便是教育的特质。

专题教育笔记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简笔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84-0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弱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在对其进行简笔画知识传授时,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授之以鱼”是由观赏临摹绘画成品获得认知记忆的过程,是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临摹优秀简笔画作品,通过大量的临摹可以快速熟悉各种物象的体貌特征,通过对线条的体味,感悟各种线条的表现力。“授之以鱼”主要提升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幼儿园岗位上基本能力要求。“授之以渔”则是教给学生进行简笔画造型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进行简笔画创作的能力。仅凭对形象的记忆和直接照搬是不可能满足幼儿园美术教育工作需求的,只有掌握了应对突发命题任务的造型技巧和方法,才能使学生符合幼儿园工作既要有基本知识和技能储备,又要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很明显,注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为重要。

笔者本身是美术专业毕业,起初认为简笔画课实在是太“小儿科”了,这种观点导致在最初的简笔画教学过程中出现过诸如“这么简单的外形学生怎么就画不出来”“对学生来说画一根有弹性的弧线怎么这么困难”等迷茫,而且相信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从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美术教师身上都出现过。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接受过简笔画的专业训练,接触到的大多是简笔画完成品,不了解作品创作的过程,“得鱼”而不“得渔”[1]。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简笔画造型技巧训练的时候,强调其形成性过程尤为重要,这个过程基本上包括观察、写生、提炼、表现。

简笔画是眼、脑、手三者结合的产物,因为简笔画所表述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存在,不去观察就不能获得物象的基本信息,即:不知道这个东西长什么样子,没见过,怎么画?所以说“目识”是前提。面对高职院校零基础的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怎么看、看什么。比如:通过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看教学楼基本的形体比例关系,是大是小,是高是矮,矮的到高的什么位置;到校园里面捡几片不同种的树叶,辨别其生长特征是单生还是互生,看看各种花的花瓣是长的椭圆还是扁的椭圆,有没有尖角;对比长颈鹿和斑马图片,找出除了脖子很长之外,长颈鹿还有什么其他的形体特征;等等。将“目识”的基点定在物象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上,这两个基点也是达成共识的简笔画造型创作的两大要素。

接着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去“写生”,通过“写生”记录所要表现物象的形体比例关系和个体化特征。对个体化特征的区别和形状的变化观察得越细致,画得就会越准确。曾经在画植物的课堂练习中出现过这种现象,很多学生对初开的荷花与郁金香区分不开,笔者把二者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引导他们仔细对荷花花瓣和郁金香花瓣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它们有相似性,即两种花瓣顶端都有尖角且长度都远大于宽度呈瘦长形。它们有区别:荷花花瓣的尖角向下的弧度比较柔和,郁金香花瓣的尖角向下的弧度则有较清晰的转角;前者花瓣整体中间宽两端窄且弧度变化均匀,后者花瓣则是从尖角弧度转折处到花瓣底部转折之间的宽窄几乎没有明显的弧度变化,整体相对方整。”然后通过眼、脑、手的结合对其进行“写生”记录。这个过程本身也提高了学生对这两种花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的表现能力,再次画时就能既迅速又准确。

可能有人会提出“这种做法和专业美术生‘速写’的难度要求差不多,对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太难,而且这也不是简笔画”的质疑。对此,笔者认为,首先,专业美术生学习“速写”也是从零基础开始的,这种情况和高职院校零基础的学前美术教育学生学习简笔画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写生”在这里作为一种练习方法没有什么问题。其次,就是二者的目标和要求是有区别的。针对简笔画造型创作技能进行的写生,是为简笔画创作中的“简”做铺垫的,是由繁到简,以生动概括物象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为目的的写生,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是必须要做到的。与专业美术生的“速写”的高要求相比,前者的难度要求要低得多。

而且笔者始终坚持认为:不能因为幼儿园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儿童,其欣赏水平和表现能力有限,就降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相反,学前期的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极大,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高低和教学理念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想象力、自主性、创造性。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授课时,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标准和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展示一些简笔画作品让学生去记忆,或者直接填鸭式地教给学生怎样去画,那只会让学生失去对绘画的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幼儿园岗位进行教学时也会不自觉地采用这种方式让儿童依葫芦画瓢,这对幼儿的想象力、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会带来不利影响[2]。

第三部分是提炼。提炼为提取、凝练之意,是文艺创作和语言艺术等弃芜求精的过程,也是一个“简”的过程,通过摒弃不必要的细节,提炼出物象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这里强调的“简”是依托前面的观察和写生内容进行“简”的处理,它以删繁就简为原则,对所描绘的人和物进行概括和简化,用常见的点、线、面等基本要素组合成所描绘的对象,如同中国写意画的“减笔画”,形简意赅,作画快捷。

以简笔画植物课程为例,笔者在上课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几朵月季花拿给学生让他们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在每位学生都接触过之后,让他们选出一幅画得较为具体和逼真的月季花白描作品;对这件白描作品进行三次简化、概括、整合、变形,并且依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一次“简化”处理时有哪些地方进行了删减,哪些地方得以保留;对比最终的简笔画月季花和白描月季花,提问:通过哪些特征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这是一幅月季花的简笔画?通过这种最直观的形成性过程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对形象做简笔处理的时候,首先要提炼物象的基本形状,然后根据特定的物象和角度提炼自己感兴趣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表现做准备。

往往学生在看到教师在黑板上信手拈来地作画时羡慕不已,看到视频里从一片树叶或者一只眼睛开始,一气呵成地完成复杂绘画作品时感慨惊叹,那是因为学生看到的只是反复修改和练习了无数遍的最终完成品。使学生认识到观察、写生、提炼三部分是对物象进行简笔画造型创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简笔画造型的前提,更是那些令他们感慨不已的完成品所必须要经历的形成性过程,这一点很重要。

最后一步是对物象进行简笔画造型创作,也是将通过观察、写生、提炼的信息进行表现的一个过程。可以简单概括成“把握基本形,强化特征相,先画大面积,再添小细节,由外向内按步走,简笔形象不用愁”几句话[3]。

以简笔画动物长颈鹿为例,通过观察、写生、提炼,可以得出长颈鹿的基本形状由椭圆形、圆柱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形组成,显著性特征有脖子长、腿长,全身有不规则的花纹,小细节有耳朵、眼睛、嘴和尾巴的形状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分解记录。按照由大到小、由外向内的方式进行绘制就是先画身子,再画脖子,接着是头和长腿。在画脖子和腿的时候需要通过适当夸张来凸显长颈鹿的特征,完成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之后的形态就应该具有可辨识性了。如果看不出画的是什么,说明这些基本形的比例关系没有画正确,这需要反复修改直至正确为止,然后再画耳朵、眼睛、嘴巴、尾巴这些小的细节来完善形象。这些细节画的位置是否正确,大小是否合适,也是需要学生反复调整的,最后再画身体上这些装饰性的花纹。当这个形象确定后,就可以按简笔画“笔法简练、快捷、一目了然、一气呵成”等要求去练习了。

在表现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些美术素养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了解一些用线条使画面产生美感的因素,如线条的力度、点线面的组合、线条的疏密节奏、形状的大小变化等。如在画长颈鹿的时候,腿部的线条要干脆有力,身体、脖子的线条要流畅有弹性,身上和脖子上花纹的面积要有大小和多少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作品的线条有疏密和大小长短等节奏变化,看上去才好看。这些基本的艺术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优秀简笔画作品,然后有针对性地去临摹练习,体味线条的节奏变化、形状的大大小小、线条的多多少少等,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4]。

综上所述,简笔画造型是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主要技能之一。简笔画作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一门课程,虽然重要,但课时总量有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不可能完全应对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涉及简笔画的新问题。比如在语言教育课时,需要运用简笔画边讲边画的方式来认识“曲项向天歌”的鹅等,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对新的命题或形象进行简笔画造型创作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简笔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同时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要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记录和表现的能力,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简笔画是源于生活的,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现成作品图形,到生活中通过细心观察、体验去对新事物进行简笔画造型创作。只有学生本身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技巧,才有资格承担幼儿美术教育工作。探索简笔画学习和教学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学习任务,只有不断努力地学习,未来幼儿美术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涧.简笔画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莫树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简笔画教学探析[J].美与时代,2015(4):58-59.

[3]武新文.教学简笔画在教师教育中的意义及有效训练方法[J].学理论,2009(29):140-142.

专题教育笔记篇7

3月11日至13日,司法局专项督导组莅临我所,对我所开展“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我所立即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一:学习时间不足,深度不够,学习笔记不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不扎实,党员学习笔记混乱。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组织全体律师、实习律师就必学内容重新进行了集中学习,并按照每个专题不少于30页的要求,重新抄写了笔记;全体律师、实习律师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重新抄写了党史学习教育笔记,统一了集中学习时间。

存在问题二:学习心得撰写过于简单,且未上墙。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组织全体律师、实习律师重新撰写了心得体会,要求六个专题,每篇心得不少于六页;制作学习园地,张贴了每名律师学习心得。

存在问题三:未认真落实受案登记制度;用章登记制度;案件回访制度。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统计了今年以来每名律师受案情况,统一进行了登记;制作了用章登记本,对公章使用人、审批人、用途、时间等进行严格登记;制作了案件回访登记本,对前期案件及时进行不定期回访212起,通过电话方式,就当事人对律师执业满意度、有无违规执业等问题进行了回访。

存在问题四:学习台账资料目录不全,未单独、保密存放。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已重新整理了档案资料,补全了目录,细化了分类,统一存放在带锁保密柜中。

存在问题五:为民办实事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不扎实,开展形式单一。

整改情况:已整改。我所及时借鉴其他律所好的做法,开展志愿法律服务宣传125次、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服务123人次。另外,我所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计划表,每周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经过这次督导、检查,我所将举一反三,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注重党性修养,强化党纪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把“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强化社会主义法制、形势政策、基本国情、执业规范教育,强化律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律师队伍拒腐防变能力。

二是强化律师事务所内部监管,坚持重大案件集体讨论,严格律师执业利益冲突审查,加强对律师办案的事前提醒和全程监督,完善卷宗归档、证据保管、客户资料保密等制度,进一步加大执业公示力度,接受行业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在自我监督与组织监督的工作中将执业风险防范在事前,从严自律,营造依法执业、规范执业的环境。

我所将严格按照《律师法》及律师工作管理的规章、律师事务所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律师的执业行为,端正行风行纪和执业思想,以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能力、严明的执业纪律开展各项工作,为师市法治建设贡献我所力量。

此报告。

广西**律师事务所

专题教育笔记篇8

无可否认,目前高校学业考试尤其是专业课考查的形式化弊病日益凸显。这不仅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而且还误导了大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的熏陶下,把专业学习简单地等同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无论任课教师多么苦口婆心地引导或劝诫,都难以引起学生对于文献资料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视。显然,教师除了积极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外,更重要的问题则在于专业课考核内容的改革。事实上,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学和考核的最大弊病莫过于导致学生一旦脱离书本便“无话可说”的状况。这具体表现在学业考试的试卷中,因为学生只能依照书本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回答形式各异的考题。即无论学生如何作答,其思维模式甚至于语言组织及表达方式都难以摆脱书本的束缚。简言之,大学生在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模式的桎梏下,已经表现出一种“无话可说”或“集体失语”的状态。事实上,这也是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演变为中小学作文的主要根源之一[1]。而大学生在接受了四年的专业教育的情况下,一旦“无话可说”则势必被培养成一种工具型的人才,其很难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这恰恰是主体教育理念所极力反对的。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专业课的教学与考核又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多年来,笔者在任教专业课程时,积极地引入主体教育理念,大胆地进行教学与考试内容及其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理性地回答上述问题奠定了必要的实践基础。

一、对于书本知识了解程度的日常检测(15%)

专业课的考核内容无论如何改革,都不能不关注最为基本的书本内容。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存在着过度考查书本知识的弊病。换言之,无论是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还是名词解释、正误辨析题、简答题,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考查书本内容。甚至于就连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其答题所需要的思维以及语言组织或表达方式都早已在书本内容的范围之中,这也是学生在考试前早已“心知肚明”的。这种学业考试模式势必误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即在这种奉书本内容为考试圭臬的管理实践中,学生?榱饲蟮每际怨?关甚至于为了获得奖学金以及入党所需要的分数条件,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书本内容或课堂笔记的识记上。事实上,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大量的课外时间中居然“无暇顾及”图书馆或没有时间深入社会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主体教育需要最终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但是也需要首先学习书本内容,这是自主建构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主体教育视角下,高校学业考试也应该引导大学生去主动了解学习书本内容。不过和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不同的地方在于:主体教育视角下,书本知识仅仅在高校学业考试中占据一定的比重,而非绝对比重。在相关课程的日常考试中,这部分内容仅仅占15%的比重。换句话说,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日常考试的内容之一,满分为15分。教师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所提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具体地评定分数,期末综合该生在课堂上所回答问题的整体表现,即为其日常考试成绩。显然,这就需要设置必要的课堂提问环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随机提问或追问的方式来测试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随堂检测书本内容相关文献的查阅情况(15%)

当前,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内容几乎不关注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简言之,学生有没有查阅文献的意识以及查阅文献能力的强弱,学业考试无法进行测评与衡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本科教育与高校学业考试中存在着忽视培养与考查学生查阅文献能力的缺陷。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参考文献的数量过少与质量太差。为了不至于出现参考文献数量过少的弊病,一些意识较强的高等院校做出了不少于10个的硬性规定。客观地说,文献查阅、参考、引用的数量与质量是确保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现实情况是学生普遍缺失此项能力,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不清楚如何运用文献,以为鼓励引用别人的文献就是允许抄袭,甚至于就连论文抄袭严重被抓后也连连叫屈。因此,在学生并不具备查阅文献能力的情况下,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所谓参考文献存在着数量过少、标注格式混乱、准确率偏低、随意引用低质量的出版物文献(交出版费或版面费就肆意出版专著或滥发论文的书刊)等诸多问题。为此,笔者曾在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公开质问学生:为什么不查阅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为什么在十余个文献中竟然没有一本专业著作?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学业考试中排除了文献查阅能力存在的可能性,再加上教师日常课堂教学中也没有意识到对学生查阅文献能力进行训练的重要性,最后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及其答辩的严重形式化[2]。从专业学习与成长的角度而言,专业文献的查阅能力是本科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在主体教育的视角下,笔者认为本科生的文献查阅能力是高校学业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这种能力,就需要专业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落实。笔者在自己执教的《政治社会学》课程的日常考试中,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名著,并且进行相关研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初步梳理出该名著的学术研究现状,并且明确地罗列出文献查阅的情况。这其中需要在专业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专著等方面进行重点查阅。笔者希望以此初步培养本科生的文献查阅能力。这部分内容作为书本知识的必要补充,能够拓展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通过对于相关文献的查阅,不仅会发现许多学者会在不同视角下来探讨同一问题,而且就连同一视角下的不同论文也可能会提出观点迥异的见解。显然,通过这样的文献查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方式和效果可能就会产生一种质的改变。此外,文献查阅还能够激发部分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批判精神。故而,它在高校学业考试中理所当然地占有一席之地。在笔者的考核方式中,此部分的比重为15%。依据学生查阅文献的基本情况给予一定分数。

三、重点考查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感悟或心得体会(30%)

主体教育理念旨在激发受教育者的一种自我教育意识,使得学生在接受专业学习或训练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个性化的知识。笔者认为,在本科的四年专业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莫过于专业学习中的感悟或心得体会――这是真正属于大学生自己的东西,也是自主建构个性化知识的基础。但非常遗憾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几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于书本内容的识记以及程序化的运用上。换句话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试题,它的标准答案或评分标准几乎都离不开书本既定思维的束缚。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个性化知识被极度边缘化的考试弊病。

主体教育的视角下,高校学业考试务必把大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感悟或心得体会纳入重点考查内容之列。在笔者的日常考试中,这部分的成绩比重占到30%。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与鼓励学生重点阐释专业学习感悟或心得体会。即在书本内容学习和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必要的社会实践调研后,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感悟或心得体会的梳理与研讨,最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或汇报。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可以要求学生尽可能地阐释该内容对于目前专业学习的借鉴或启示。譬如,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内容时,建议学生课前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最好能够结合本专业(中学教育)学习的实际状况来较为详尽地探讨对于从事未来职业(中学教师)的借鉴之处。

四、期末论文写作形式的综合检测(40%)

上述三个环节的项目考查仅仅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初步地进行,至于其在经历教师讲解、师生讨论和教师点评后的专业收获,则需要进一步地综合检测。即需要经过期末的论文考试来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文献查阅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实践中的感悟或心得体会的系统梳理。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在期末绝大多数采用闭卷或开卷的方式,考试内容或范围也常常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的识记以及程序化的运用方面。即便是有部分高校或少数教师采用论文考试方式,其中的形式化问题也较为严重。譬如,学生在论文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其中书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何?参考文献的查阅数量与质量如何?是否运用得当?论文中除了引用别人观点外,自己的见解有多少?事实上,诸如此类的考核内容以及试卷反思,与学生是毫不相关的。教师进行试题和阅卷分析,充其量也是为了应对现行高校学业考试制度的形式化需要。因此,能够把学业考试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的几乎微乎其微。

主体教育视角下,高校学业考试可以有多种改革途径,但需要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亟待归还高校教师在学业考试中的自主权。同时上述三项内容也成为高校学业考试中不可或缺的必考项目。而且还需要在期末通过论文或随堂汇报等形式进行综合性的检验。笔者在此部分采用的是论文考试形式,尤其是对于考查专业课而言,这是一种较好的期末考核方式。即各同学在教材范围内自主选择一个专业问题,进行期末的学术论文写作。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论文写作时间,笔者在学期之初就对此项测验项目的形式和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限)以及注意事项(遵循学术规范和严禁抄袭)进行公布。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充分地准备期末论文写作所需要的资料。这就使得期末的论文考试变得更加具有实质性的专业教育意义和学术价值。

五、?椎惴此?

从实践改革情况来看,大学生进行文献查阅的意识与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这不仅需要高校学业考核内容的改革,更需要各专业课教师日常教学的鼎力配合,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应有的文献查阅意识和专业感悟能力。

首先,文献资料的查阅问题。文献查阅的数量存在着过少的问题,甚至于其中还没有学位论文的文献。文献查阅的质量也存在着值得注意的问题,即不少学生随意查阅一些质量难以保障的期刊(即只要交付版面费就的所谓学术期刊)。显然,这其中既有学术期刊质量不高的问题[3],又有教师日常教学中对于期刊文献质量问题的相对忽视。事实上,笔者在课上曾就文献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专题讲述,但从实践来看,效果非常有限。此外,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也使得教师的精力难以面面俱到。客观地说,在原本极度缺失查阅参考文献能力的日常课堂教学中,要想在短时间内针对性地弥补这个短板存在相当程度的困难。因此,需要所有的专业课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来适当地进行补救。当然,最为根本的还在于彻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业考试中书本内容一统天下的弊端,把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查阅文献能力增列于专业能力的必考之列。

其次,专业感悟的总结与发表。就笔者实践的情况来看,这一部分的问题相当严重,即绝大多数学生在谈及感悟或心得时要么是寥寥数语,要么几乎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见解,缺失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实事求是地说,本科四年的专业教育结果绝不能仅仅或单纯是背诵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充其量这只能说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之一,而真正意味着专业成长的专业感悟或学习心得才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成果。至于学生普遍存在着在此环节无话可说或重复别人观点的问题,其原因很多,最为根本的莫过于对于高校学业考试概念和性质的认识不清以及考试功能异化[4]。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了高校学业考试对于专业感悟或心得体会制度的忽视甚至于人为刻意地排斥。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学业考试中的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尽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在评分标准上为学生设置了种种几乎难以逾越的思维甚至于话语组织及表达方式的关卡,学生在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考试心态下,只能依靠对于书本相关内容的追忆来按部就班地答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扭转高校学业考试的管理思维弊病,彻底地摒弃所谓的评分标准所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障碍,尤其是人文学科更应如此,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专业感悟或心得体会。

上一篇: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范文 下一篇:农村污水处理设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