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配音技巧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2:14

专题配音技巧

专题配音技巧篇1

【关键词】音乐教学;管理;专业技巧

专业技巧课教学管理一直是音乐学院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教学方面最为复杂、最为繁琐的难题之一。音乐学院一般以技巧课为主,技巧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必然直接影响到整个学院教学质量的优劣。本人多年从事音乐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同时结合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实际,对专业技巧课的教学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1 专业技巧课与理论课的区别

音乐学院专业技巧课一般指声乐、键盘、器乐专业技巧课,它与理论课教学有极大的不同,其主要表现在:

1.1 上课课时不同。理论课周学时一般为2学时/周、3学时/周、4学时/周等,是集中上课,每小节课50分钟,2学时100分钟。而专业技巧课不同,音乐表演专业2学时/周,学生每周上二次课,一次课40分钟;音乐学专业0.5学时/周,学生每周上一次课,每节课20分钟。

1.2 上课人数、地点、任课教师不同。理论课上课人数、地点、任课教师对同一个班的学生来讲是固定的。例如周二3、4节02级音乐表演专业配器课,主讲教师是王阳,地点在418教室,就是说02级音乐表演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听王子教师教师讲配器课。而专业技巧课不同,专业技巧课在上课人数、地点、任课教师相对来说是不固定的。例如 02级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声乐课,不同的学生会在不同的时间上课,周一到周五都可能有02级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上课,不会固定在某一特定时间。即使在同一时间上课的学生,也不一定会是同一名教师,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例如:02音乐学某些学生周一上午上声乐技巧课,就会有不同的声乐教师,在不同的上课教室,给02音乐学专业分给自己的学生上课,一名教师在同一时间只能给一名学生上课。

1.3 上课内容不同。理论课是针对所有学生在相同上课时间内讲授相同内容。而专业技巧课不同,不同的学生程度不同,上课的内容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水平程度,不同的学生讲授不同的内容。例如键盘学生,同一年级程度好的学生,在大一就可以学习《车尔尼练习曲599》或《车尔尼练习曲849》;而程度不好的学生,在大一可能就只能学《哈农》或《拜厄》。

2 专业技巧课教学管理的特点

由于专业技巧课的特点,对于专业技巧课的教学管理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

2.1 上课时间分散。同一年级、不同专业,甚至同一年级相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间都是不相同的,不能像理论课,只要是同一年级,至少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上同一门课程,另外,教师连续上课时间相对较长,有些教师上课时间从周一8:00至晚上7:30,这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2 上课地点分散。由于专业方向多,我们学院音乐表演就有声乐、器乐、键盘、舞蹈、作曲、指挥、戏剧表演与主持7个方向,因而任课教师也多,教师及学生上课地点分散、不集中,我们学院上课教室多达四十多个。

2.3 任课教师工作量大。由于学生专业方向多,专业技巧课任课教师人数大大多于理论课教师人数,尽管如此,专业技巧课教师的周学时均达到20节以上,远远超过教师正常的工作量。

3 解决专业技巧课教学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特殊性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难于检查、难于管理,通过对音乐学院专业技巧课特点及规律的了解和掌握,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使专业技巧课的教学管理逐步走上正轨。

3.1 改革技巧课教案、授课计划。多年来,音乐学院专业技巧课使用的教案、授课计划同理论课的相同,这给专业技巧课任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费时、费力效果不好。因为所有的教学授课计划、教案都是针对理论课设计的,它具有通用性,而专业技巧课针对于每一名学生,具有个性特色的特殊性,这样,授课计划及教案应用在专业技巧课上极为不便,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根据专业技巧课的特点,也根据专业技巧课教师上课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授课计划及技巧课教案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如下:

3.1.1 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专业技巧课教师要将自己的学生不分年级划分为几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授课计划,这项工作在期初完成。

3.1.2 期初不用准备专业技巧课的教案。专业技巧课教案重新制定,专业技巧课教师要给每一名学生书写教案,教案的内容及格式如下:

(1)填写好学生入学前专业学习简历。其中包括指导教师情况、所学教材、学习时间、入学考试时演唱、演奏曲目、现有专业水平、存在问题等,此项内容主要是掌握学生专业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2)制定学生学期教学计划。其中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中外乐曲等。这一项需要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学院长审核、检查。

(3)每周记录。其中包括出席情况、教学内容及步骤、小结、上课效果打分。此项根据学期开课的周数及周学时数,按每次上课内容填写。例如:声乐技巧课周学时是2学时,学期开课16周,那就需要记录32次。上课效果打分按学生上课情况给分,分值分别为:18、16、14、12、10、8,对应的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较差。学期累计平均分为该名学生的平时成绩。

(4)期末成绩。期末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期末时由学院统一组织考试,专业技巧课考试组教师(每组5名)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取平均分就是该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项还包括提高率、期末总结、假期作业。

通过对技巧课教案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由于针对每一名学生设置,使教师教学目的明确,真正做到因人而宜,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2 制定专业技巧课管理方案。

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及个别学生行为松散的特点,制定了专业技巧课管理方案。内容如下:

3.2.1 连续无故旷课三次(含三次),取消本学期考试资格。每学期累计旷课五次,取消本学期考试资格。

3.2.2 学生迟到或早退10分钟以上(含10分钟),按旷课处理。

3.2.3 教师根据学生上课的具体表现,确定其平时成绩。

3.2.4 有学工部门所开具的病假、事假单,在平时成绩中根据不同情况扣分,其中:病假扣除1分、事假扣除2分。

专题配音技巧篇2

1.生源现状与课程开设目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为普招中文理兼收学生,与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学院或音乐系招收的专业考生相比,没有相关的艺术经历,专业基础薄弱,但学习热情高、职业理想高尚,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坚定的信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相关音乐课程的开设目的也与音乐学院有所区别,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一定的欣赏和简单的创编能力,对这门特有的听觉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且为胜任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置现状。师范类院校在音乐课程的开设中具有课程细分化、学科专业化、培养形式多样化等特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虽然与师范类音乐学院或音乐系不同,但在课程设置中有诸多相同,例如钢琴、器乐作品鉴定、即兴伴奏等课程,学科专业性很强,虽然是根据幼儿园音乐教育所需的音乐能力(如音乐技能、音乐基础知识等)进行设置,但对于毕业后教学来说,实用性体现不够,不能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忽视了音乐课程内容的相通性、实用性,只注重音乐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专业性。

3.课程内容现状。首先,在声乐课中,过多注重发声位置、气息控制和咬字吐字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虽然最终目标是让声音通过腔体共鸣更加美妙丰富,但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幼儿演唱需要用最自然的声音表达心中的感受和美,如何引导幼儿用心聆听、感受和实践音乐以及幼儿嗓音运用和保护等问题更加重要。目前,对幼儿唱歌中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嗓音保护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器乐课程,钢琴和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已经被逐渐认识,但对即兴伴奏能力的调查结果是很不乐观的。钢琴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基本的节奏、弹奏技巧到练习速度来安排课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是科学的,但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即兴伴奏要求手、眼、嘴的密切配合,而弹唱脱节一直是学生到幼儿园进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参照音乐院校中技能技巧的课程设置,强调对学生理论、技能、实践的严格培训。而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为毕业后音乐教学工作做好充足准备,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此外,音乐学科之间相通的知识不能根据专业特点编排,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细分化。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乐理与视唱、声乐、钢琴、舞蹈、集体电子琴演奏等课程,这些课程专业特点体现不够明显,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音乐课程中重复讲解,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授课内容简单化。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内容,多以本课程重点知识讲授为中心,围绕重点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讲授。乐理与视唱、钢琴、声乐、舞蹈、即兴伴奏、音乐欣赏等课程分科开设,就重点知识系统性讲解来说效果显著,但就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程度来看,学生的学习难度偏大,效率不高,这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持续保持且日益增温形成很大的挑战。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着音乐院校课程内容简单化的现象:在课程目标上降低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点难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特点不明显。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单一的技能技巧,忽视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构想

音乐课程的设置应在高职学前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原有理论的基础之上,树立正确且符合现有状况的教育观:如依据学生音乐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课时少、学生多、教学任务繁重的特点,对相关的音乐课程进行合理整合。

1.课程整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并且要与新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首先,必修课程要突出综合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结合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对分配过细的必修音乐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时刻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求相一致。第一,声乐课程。声乐课程包含发声技巧与理论基础、歌曲演唱技巧、童声合唱训练等内容,在课程共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相关的资源整合,课程可分为两个重点:一是根据幼儿成长过程中对语言、生活、节奏、兴趣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需求,建立优秀幼儿音乐歌曲库,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增加对音乐风格的了解和不同歌曲题材的大量积累,以适应今后幼儿教育中各个教学环节中对音乐的不同要求。二是声乐教学法。示范演唱和歌曲的情景表演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幼儿有目标地参与活动并演唱,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还应注意幼儿的发声方法、嗓音保护等。第二,器乐课程。器乐课程包括钢琴、即兴伴奏、幼儿歌曲编配与弹唱、乐理与视唱、幼儿打击乐等内容,也可以进行相关整合。自弹自唱在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中应用最多。需要具备以下能力:根据学生不同嗓音条件,进行移调伴奏的能力;视奏能力,即快速地读谱并演唱儿歌;为歌曲配置伴奏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着自弹自唱的效果和水平。当然弹奏钢琴正确的坐姿、手型、放松与手指的独立性以及乐曲演奏的基本技术要领等是自弹自唱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准备。第三,关于乐理中的内容,可以在弹唱课或者鉴赏课中进行实践教学,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可以删去。其次,选修课程应该突出实用性。为了适应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优势、才能,为学生提供具有实用性的选修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电子琴、手风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0~3岁早教课程等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针对有专业基础的同学和对本门课程兴趣相对浓厚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之上,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学习。

2.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实情况,并贴近幼儿教育的职业特点。首先是声乐教材,应该选择不同国家、民族、地区、风格的艺术歌曲,时代感强、现代气息浓厚的歌曲,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展开联想、想象,拥有歌唱欲。增加中外经典歌曲和中外优秀幼儿歌曲,让学生为以后工作积累音乐元素。加入幼儿声乐教学法,了解幼儿的嗓音特点及正确的幼儿发声方法,为以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其次是器乐教材,应该分为乐曲弹奏和歌曲编配两部分。乐曲弹奏涉及坐姿、基本手型、音阶训练、琶音以及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乐曲和相关的乐理知识。歌曲编配涉及简谱、指法设计、伴奏编配以及弹唱的内容,加入幼儿打击乐训练与奥尔夫音乐的节奏训练等。

通过对课程整合和课程结构的调整之后,设置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课程,使所学专业与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更加突出充满艺术人文性的教育。

专题配音技巧篇3

传统的音乐教育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相对滞后,在社会发展和文化更新的形势下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必须加以纠正和改革,本文主要讨论音乐教学中的陈旧观念和改革建议,促进学生完成人才转型。 1对音乐理论知识重视不足,偏向音乐技巧的练习 音乐理论的各个部分就像一条链、环环相扣。通过掌握基础乐理学夯实基础,在进行下一步的和声理论学习时就会游刃有余,随后学习诸如配器、复调、曲式等理论的难度相应降低,否则,无论哪一环节出现偏差和断层,都会导致学习无法继续进行。总的来说,乐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如果只想在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上具备一定的素质,那么,学完乐理已经足够。但如果要进行音乐创作并达到一定的层次,就需要掌握一些包括:旋律写作、和声、配器、复调、曲式在内的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古今中外的音乐发展史,掌握其音乐特征和风格。学生对与音乐技术学习相关的科目感兴趣,而在基础理论课,如史论、音乐美学、和声、配器等科目投入的精力有限。这些科目即便有教师无数次强调重要性,学生也很难全面投入。学生的观点是这些科目对音乐技巧的提高没有帮助,对毕业后的出路关系不大。并且在部分老师重视某些专业技巧课的前提下,使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不断的技巧练习中。即便是有些学生对某门音乐理论课充满兴趣,但仍然没有正确了解,单纯音乐技巧进步,如果音乐理论水平不能随之充实,影响音乐全面素质的提升。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如果音乐技巧与音乐理论学习之间发展失衡,会对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造成不利影响。 2忽视相关专业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很少注意相邻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本专业技能是一条通向事业成功道路的独木桥,学生的眼光通常被限制在这个有限而封闭的空间,难以正确认识参考和掌握相关科目的理论是音乐专业学生更加充实自我,全面发展,不断钻研探索的康庄大道。 3教学实践设置不合理 在教学课程中,音乐技巧课,音乐理论与文化知识的选修课,将近占据90%以上的课时,所以相应的教育实习安排,只能由过去的联合安排、联合指导的集中实习,变为学生自主、教师从旁指导的分散实习,导致学生失去更多锻炼的机会。而且,部分院校不能切实通过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研究发现,高等音乐专业很大部分的毕业生进入教师角色后,由于综合知识不足和艺术修养的浅薄,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希望回到学校继续深造。 以上所谈现象,在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必须从根本上将观念转变过来,才能实现教育创新。为实现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点做出改变。 第一,将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开放式学习。也就是改变只注重表演技巧,单一吸收音乐本学科知识的旧例,开始以音乐为主、多学科充实。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综合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就艺术来讲,虽然都有技术、技艺的因素,但只掌握纯技术只能成为“匠师”,而不是艺术家,艺术作为一种人生观,必须重视形成艺术化的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掘艺术的奥秘,只有正确理解人生,深刻体验生命,才能理解和把握艺术,创造艺术。 第二,将单纯的技能练习转变为思考型、理论型人才观念。这是指转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机械练习变为思辨式、智能式的理论把握和理论指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现如今,高等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技巧课呈现出一味的机械模仿、理论课重复记忆的现象,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心理学观点指出,技巧练习不是单纯的动作练习,而是大脑活动的练习,也就是所谓的对动作的掌握。在练习时出现表演瓶颈,根本上是大脑对动作的调节不到位,基于这个观点,平时在技能练习中,要展开积极的思维并分析造成演唱、演奏动作困难的原因,运用大脑来指挥,克服练习中的困难。由此可见,高等音乐教育的主线是正确指导学生运用有效方法进行练习。所以,教师必须进一步把握现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逐步使音乐专业的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知识与音乐知识、音乐技巧、音乐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促成学生的综合发展。我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所要用到的知识,大多是从实际工作中逐渐吸取的,而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就成为了基础。学生拥有无限的潜力,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掘并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善于选择、获取、吸收新知识和总结新经验。这是高等音乐教育转变传统观念,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最佳途径。 第三,由培养知识型、技巧型向培养能力型人才观念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将对书面知识的把握应用到实际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充分的准备,是实现高等音乐教育的又一重要目标。因此,教学实践不能只是某一教师或者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应规范化、系统化、多样化教学实践,并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兴课程纳入常规教学。 为实现学生音乐实践能力、表演水平、教学开展能力的进步这一目标,需要学生在音乐教师的适当点拨下,进行各种形式(歌唱、乐器演奏、民族舞蹈等)的艺术活动,开展研究性、理论性的“艺术茶座”,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从中得到裨益;不能只重视培养优等生,其他学生靠边看。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将其作为学生素质考核的重要指标。 高等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专业表演能力,音乐教师的任务是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融会贯通,通过准确的语言传达,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由于音乐教育的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事音乐教学时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音乐技能,又要善于将音乐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要想摆脱传统观念对音乐教育带来的种种束缚,我们就必须在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中增强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p#分页标题#e#

专题配音技巧篇4

严格地来讲,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始自1927年成立的上海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而“专业”这个名词,其内涵是十分现代化的。从这个角度来探讨香港的专业音乐教育,本文在时期上的上限应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香港在割让给英国(1941)之后论文直到抗日战争(英国称之为“太平洋战争”)战胜(1945),不仅没有专业音乐教育,连中、小学音乐教育都可有可无。假如“专业音乐教育”是指从音乐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学成后可以在社会里各个音乐行业从事实际工作,如演奏、指挥、作曲、音乐行政管理、主持广播节目、为电影配乐、灌制音乐录音,等等,那么大学音乐系或音乐学院的毕业生算不算“专业音乐”人才?若依照律师、医生、建筑师、会计等专业标准来要求,大学音乐系或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还不能算是合格的专业人员,因为他们没有像律师、医生、建筑师、会计师等专业那样,在大学毕业后经过一两年实习、考牌及格后成为正式、拥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音乐学院毕业的演唱、演奏、指挥、作曲系学生当然可以算是“专业音乐”人才,但音乐学系和大学音乐毕业生则只能算是“学者”,不是“专业音乐”家。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伯恩斯坦、马友友等人读完哈佛大学学位后,还跑去寇蒂斯、朱莉娅音乐学院进修演奏技巧。我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提醒音乐教育界的决策者,在制定高等和专业音乐教育策略上分清学术、理论和技巧等不同领域、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依我个人之见,学作曲、演奏、演唱的用不着去念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大师”(Maestro);学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和理论分析的则需要攻读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做“学者”、“教授”。本文所讨论的“专业音乐教育”,是指香港中学教育以上的音乐教育,包括大学音乐系,演艺学院里的音乐学院、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和私立音乐学院。

一、历史背景专业音乐教育在香港最初是以业余兼时形式出现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一些共产党员音乐工作者于1947年4月初在香港成立“中华音乐院”,院长由着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担任,但实际工作由从上海南下的赵和李凌负责,真正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南方局党委。这所音乐院集中了为数颇多的音乐家任教,也培养了不少的学生,以声乐歌咏为主,电影音乐为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院的部份教师留港发展,大部份则北返大陆,成为中国内地的音乐干部。中华音乐院结束后,另一所夜间“以培养宗教音乐基本人才,促进圣乐布道工作”为宗旨的“基督教中国圣乐院”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毕业的邵光于1950年在香港教育署立案注册“基督教中国圣乐院”为专科音乐学校。这所专科音乐学校于20世纪70年代中自置校舍,并改名为“香港音乐专科学院”,现以培养中级音乐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名继续深造进修,有的则返回东南亚国家工作。上述两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在香港经济非常因难的时期成立的。

到了60年代初,德明书院和清华书院也先后建立了音乐系,前者只办了两年(1961~1963),后者则一直坚持到7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岭南书院(后升格为“学院”,再于1997年成为香港政府资助的“大学”)也办了一阵子音乐系,由于过于昂贵,于80年代初结束,部份教师与学生分别分配到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新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此外,香港联合音乐院和海燕艺术学院于1969年成立,前者以报考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香港的公开考试为其主要招生来源,故就读学生不少;后者则难以为继,于90年代末结束。1975年成立的南方艺术学院,后改名为“黄自艺术学院”,现在事实上已变成个别教授的音乐“私塾”。与“官方”关系较密切的一批音乐界人士于1978年7月成立“香港音乐学院”,为不牟利并获慈善捐款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规模远较上述各“音乐院”和“艺术学院”为完善———在香港艺术中心租了近万英尺的地方,可收学生90名、雇用兼职教师20余名。这所音乐学院于1985年合并入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从上述音乐院、艺术学院和下文所叙述的大学音乐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 乐学院看,香港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夜间上课的私立民间学校。2.私立专上学院、书院如清华书院、岭南书院的音乐系。3.香港政府资助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音乐系、浸会大学的音乐及艺术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

二、目前的专业音乐教育目前,香港培训专业音乐人才主力由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大学音乐系、浸会大学音乐艺术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四院系负责。在上文提及的《香港的音乐(1841~1993)》一文里,我已交代了这四个院系从成立到90年代中的教与学以及研究的情况,下面将谈谈他们的近况。

1.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成立于1965年的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是香港专业音乐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学府,目前设有:(1)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2)兼读学士课程。(3)硕士、博士学位课程。现简略介绍如后。修读三年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的本科生,在毕业前至少修毕123学分。除特别注明外,所有科目均为学期学科目:3学分,每周授课3小时。凡属两学期科目,第一学期科目是第二期之先修科目。供选修的科目如下:合唱训练(1)至(8)、音乐术科(1)至(16)、中国戏曲专论、音乐之材料与结构(1)至(3)、音乐学导论、西洋音乐史(1)至(4)、对位法(调性及现代)、曲式及音乐分析(1、2)、配器法、听音训练(1、2)、乐器教学法及作品研究、中国音乐历史及理论(1)至(3)、中国民歌专论、世界音乐导论、中国说唱音乐专论专题研读(1)至(4)、西洋音乐史专题(1、2)、毕业音乐会、音乐讯息科技、室内乐(1)至(8)、电子音乐、当代亚洲音乐、指挥学、20世纪音乐材料与技巧、中国音乐历史专题、圣诗学及比较礼仪音乐、记谱及分析法概论、作曲技巧、中国音乐专题研究(1、2)、对位法(调式)、圣乐专论、作曲(1)至(3)、西洋歌剧专论、中国器乐专论、管弦乐团及管弦乐专论、管弦乐合奏(1)至(8)、记谱法、19世纪前的演奏传统。

专题配音技巧篇5

关键词:即兴伴奏 情趣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指在伴奏者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钢琴上瞬间将钢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等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演唱、演奏旋律进行艺术再创作的伴奏声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即兴”二字,充分体现了其表现手法的重要特征,它要求伴奏者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做到脑、眼、手三快。其中脑快占主导地位,即在钢琴伴奏整个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清晰的头脑,不出现丝毫错误;眼快则是眼睛看乐谱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有一眼而过的感觉;手快则是大脑快速反应出信息,双手立即弹奏出乐谱曲调。它是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是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师资不可或缺的技能课;也是提高音乐教育人才整体水平的修养课。因此,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的地位已日渐突出。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特征

钢琴即兴伴奏由于事先毫无准备,好象“即兴发言”或“即兴演讲”。所以一般说来,钢琴即兴伴奏不大可能完全采用歌曲的钢琴伴奏谱所采用的那样复杂的表现手法与技巧,而更具有实用性、即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即便如此,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是完全可能的的话,如果伴奏需要伴奏者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键盘弹奏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还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手法的处理问题,还应从作品的内容和整体结构出发,经过精心的艺术构思,激情地将它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具备敏捷的即兴创作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虽以“伴”为主,但它与其伴奏对象共同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音乐形象。“牡丹虽美,全赖绿叶扶持”,这句话画龙点睛地衬托出了即兴伴奏的作用。但是,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毕竟是“伴”,所以必须注意以“伴”为主,不能“喧宾夺主”。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艺术综合能力的反应,它不仅需要伴奏者具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手指能力,熟练掌握和声编配的理论知识,将丰富的伴奏音型、织体及各种表现手法储存在大脑中,还要有在键盘上正确的弹奏方法,设计合适的指法,并有在各常用调上移调弹奏等综合能力。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

“情趣”是中职艺术类钢琴教学愉悦化的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观摩、互相评议;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钢琴即兴伴奏进行各种情绪化的练习,做到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

1.用比拟的手法引导学生的情感。

2.用乐曲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

3.用创编的方式点燃学生的情趣。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选用一些实例.总之,巧妙设计与营造好的艺术教育氛围,激发学生情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成为中职艺术类钢琴教学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二)丰富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

当歌曲钢琴伴奏者拿到一首歌曲时,他首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视唱了解歌曲的调式、思想内容、基本情绪、体裁形式,标记一下功能记号,设计一下各段的伴奏音型并稍加练习与合伴奏等,力求在演奏前头脑中构思完成和声的音响效果。如果把调式分析错了,那么所用的和声则会有张冠李戴的错误,直接影响弹奏效果。

(三)以钢琴即兴伴奏为主线,把理论与实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

作为一名中等艺术类钢琴教师,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练习曲,使他们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掌握一些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 然后再让他们涉猎并掌握一些复调乐曲、奏鸣曲以及各类大、中、小型乐曲。大学音乐教育的钢琴课与音乐专业院校的钢琴课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专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专业演奏者,而中等艺术类钢琴课的教学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以及如何掌握即兴伴奏的技能技巧。所以,必须加大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程的课时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在开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之前,音乐学系集钢琴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把各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灵活教学,并突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

1.掌握钢琴弹奏的技术。一般是通过钢琴练习曲来完成。其内容包括断奏、连奏、跳音、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震音及装饰音、踏板等训练。因此,合理安排曲目的难易程度和如何选择曲目很关键。

2.学生一定要掌握好断奏、连奏、跳音、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等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术。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难易搭配的方法,使技巧训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钢琴练习曲与钢琴技巧训练,可占整个钢琴教学的30%。

3.复调作品难度太大,耗时耗力,可适当选择,不可作为主要内容。复调作品占整个钢琴教学的15%即可。

4.中外中、小型作品可以作为主要内容,因为学生可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各个时期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手法与演奏风格,这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

5.中外大型作品具有较强的可听性,能使学生所掌握的钢琴基本技术得到有效运用,并且对培养他们音乐整体结构感等方面很有帮助,因此,应加大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中外大、中、小型音乐作品(含奏鸣曲)可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50%左右。

6.在钢琴教学中,除了应开设伴奏课程以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为日后的即兴伴奏储备大量的感性知识。伴奏曲目应占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50%左右。目前,根据已就业学生的统计数据来看,他们参加独奏的机会很少,基本上都是以弹钢琴伴奏为主。因此,大学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需加大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内容的比例,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面对钢琴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重点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即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弹奏程度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同时,系领导也可采取定期检查与抽查的方式,随时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执行情况以及学生掌握的状况,以此来促进教学。

(四)丰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即兴伴奏是建立在良好音乐素质和良好的钢琴演奏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演奏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到现代音乐教育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钢琴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学生的钢琴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采取小组课的形式,把程度相近的放在一起“回课”,进度统一。这既可及时纠正错误,小组成员又可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在实践中,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辨别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然后再进行各小组之间的竞赛。如共同性的问题、理论性的问题,可直接采取大课集中讲授,这样可讲得全面、透彻,也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也可不定期举行一些小型交流性学习观摩或演奏会,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

(1).对于钢琴程度较差的学生,必须要让他们的弹奏达到即兴伴奏的起码要求,即能熟练掌握几个常用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的连接,并能快速地移调。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几首篇幅较短、具有典型特点且编配好的歌曲让学生在几个常用的调上反复进行练习,其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演唱者在不能以原调演唱的情况下临时升高或者降底音调时弹奏的需要。

(2)对于钢琴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增加难度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的连接,然后对各种伴奏音型进行反复练习,并能快速地移调。再就是要学会如何分析钢琴作品与伴奏正谱,并弹奏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如古典时期的贝多芬与莫扎特、浪漫时期的肖邦与舒曼、印象派音乐代表德彪西等作曲家的作品,以此提高他们的钢琴即兴伴奏技巧。

2、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

要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分析作品很关键。只有真正理解作曲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了解乐谱的曲式结构,才能准确地编配出符合音乐作品内容与风格的伴奏织体与伴奏音型,使音乐更具感染力。

(1)打好专业基础。

(2)正确处理好伴奏音型的音乐表现力以及伴奏音型与即兴伴奏基础的关系。

(3)注重即兴编配能力、即兴应变能力和即兴综合能力的培养。

3、掌握即兴伴奏中的各种对比方法

(1)旋律方面的弹奏与对比.

(2)音型与节奏方面的对比。

4、重视大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技能技巧练习,提高演奏水平

钢琴即兴伴奏是集钢琴演奏技术、键盘和声技术及伴奏造型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首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否则谈不上以钢琴为伴奏乐器。其次,和声知识在键盘上的实际应用十分关键,因为伴奏是一种以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部的组织形式,缺乏这种基础也谈不上伴奏的问题。再者,创造性地运用声部的造型形式即特定的音型与旋律相配合,伴奏的艺术效果便由此产生。

参考文献:

[1]吕屹,徐文正.钢琴即兴伴奏[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刘聪,韩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专题配音技巧篇6

关键词:声乐;艺术表现;演唱技巧

一、浅谈声乐艺术中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也称为歌唱技巧,即唱如演。是通过长期不断的反复磨练而巩固起来的动作方式,一种比较复杂的动作方式达到完善化的技能。熟练的掌握演唱技巧,不只是靠专门时间单独练习,更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歌唱时的呼吸技巧与平时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呼吸都不一样。生活中的呼吸比较肤浅。而歌唱中的呼吸要求比较严格、比较具体化。如果把生活中肤浅的气息习惯运用到歌唱当中,那就无法获得歌唱的呼吸技巧。因此,必须要改正生活中的呼吸方法,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就不至于在歌唱时分散精力去想呼吸了。当你熟练的掌握歌唱的发声技巧,在演唱中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说明你在声乐技术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能力。因为演唱技巧是为艺术表现内容服务的,高超的演唱技巧,它的技术内容要求更高,处理更细致、更复杂、更精确,因此难度也就越大。演唱技巧越高超,歌唱的艺术表现力也就越精湛。但是,高超的演唱技巧一定要与艺术所表达的内容相结合,不要单独炫耀技巧,只有遵循艺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结合,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声乐技巧。(一)演唱中的呼吸是歌唱的根本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发音的动力、声音的生命力。有气才有声,有声必有气,如果没有正确、自然的深呼吸,就没有正确的发音。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运用声音能力大小,效率高低以及表达力的强弱。所以说呼吸问题在演唱技巧中占主要地位。1.演唱中的吸气和呼气(1)歌唱时的吸气是以“说话吸气”为基础的,是很自然、无声、有感情的。吸气时无论是站、是坐、是躺都要保持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让呼吸肌能与歌唱腔体积极配合,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状态。然而正确的吸气方法会让演唱技巧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以情引气,以情运气”,感情始终贯穿支配着呼吸,这样的声音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2)歌唱时的呼气亦称叹气。若情绪不佳时,气息就不能够顺畅的叹出来。因为人的紧张神经在干扰整个发声系统,造成气息僵、不流畅、不自然、深不下去。这样会影响到歌唱者对作品的表现力,只有真正体会呼气时精神的放松、身体放松的状态,各共鸣腔体才会全部用上,获得好的音色。总之,为了使发声能够连贯持久,并掌握轻松自如地支配变化声音的本领,就要培养好相对松弛的呼气状态和均匀有节制的呼气能力。2.演唱中的吐字和咬字音唱中除了要掌握好呼吸的技巧还要注意歌唱时的吐字归音技巧。只有咬字清楚发音准确,声音才会具有穿透力,才能够充分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它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吐字有所不同。前者比较夸张,在空间和时间上要求有一定的扩大和延伸,后者开口度不大,持续时间短。因而,我们要不断的了解认识歌唱时的发声吐字规律和要求,认真吸取专业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努力钻研,掌握其中的技巧。完成此吐字归音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字头要咬住:(2)字身要拉开,因为它是字音的中心和主体。气息的支持与控制,共鸣腔体的协调运用等基本技巧,通常是靠字身体现的。字音的定形叫响,也主要靠字身来完成。因此,字身是与发声结合最紧密环节,也是最能发挥人体共鸣腔体作用的关键部分。(3)字尾要收准,它是完成字音、直接影响字义正确表达的重要部分。简单的叙述演唱中的咬字过程:找准字头成阻的部位用力合拢,使气息形成较大的阻力;然后突然张开,一触即发,使气息短促有力,灵活干脆的冲破阻力以形成爆破式的磨擦声,之后立即借助字头“引力”的惯性过渡到字身。一擦即亮,能更好的加大语音共鸣,发出好听的音色。3.演唱中气息的控制与运用演唱艺术实践证明,演唱技巧首先取决于气息的控制与灵活运用,只有掌握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才能使气、字、音结合为一体,形成声区的统一。从而使演唱者的歌唱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唱气息的控制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有意志力的训练,需要学生与教师的相互配合。气息的控制,首先是吸气的控制,要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将喉咙和气管打开,同时横隔膜下降,为肺腾出足够的空间。第二,要想气息保持住,就要有意识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根据歌曲内容的用气量,慢慢往外送。实际上是靠自己调理,自动供给。如果此项技能掌握好,以后在演唱中对作品的处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演唱中身体的协调,喉咙的打开,喉咙的稳定。1.演唱中身体的协调(1)简单的说演唱中的身体协调。所谓身体的协调,按我个人的了解,就是要有正确的姿势,只有正确的歌唱状态,腔体才会正常工作。①脚的放置,一前一后,与肩宽度一样。身体直立,要有稳定的重心,稍微前倾点,肩部放松,目视正前方。②面部肌肉放松,下巴放松,口形正确,才能与腔体正常配合。③身体的状态要精神饱满,各个腔体才会自然协调,情绪兴奋。④心理状态舒展。这四项也是演唱技巧必备的训练练习。2.演唱中喉咙的打开简单的说,呼吸技巧是打开喉咙的一把钥匙。打开喉咙要采用元音a,它可以解决喉咙的打开问题,让舌肌放松,是一门必须要专门训练的技巧性问题。打开了喉咙并不等于能保持住这种位置,还需要注意控制的艺术。歌唱状态是一瞬间的变化,都要依靠大脑的支配。譬如:吐完气后再深呼吸时,喉部都是受大脑神经自然调节,为气息进入肺部而活动的,这时的状态就是喉咙打开的状态。深呼吸时,咽腔自然打开,喉结下沉,下鄂也略有点下放,此时是打开喉咙的最佳状态。3.演唱中喉头的稳定在演唱中,喉头的稳定是每个学唱人必须掌握的技巧。喉头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歌唱方法的正确问题。简单地说,喉头位置的稳定能使歌唱者获得优美、洪亮、完整的声音:能获得正确的歌唱状态;对初学歌唱者的嗓子起到保护作用。喉头的稳定能产生优美,起伏规律正常的颤音,解决不规律的抖音。所以说,喉头的稳定对歌唱技巧的展现有重要作用。

二、浅谈声乐艺术中声乐艺术的表现意义及有关的内容

演唱是一门声乐表演艺术。歌曲的表演,不仅要通过听觉表象(就是内心凝聚着的一个完整的视觉图象。)如声音运运图象等,而且是通过视觉表象(就是依赖于演唱者的视觉感受和生活经验而产生)。换言之,观众既要听声音,又要观其表演。歌曲作家的词句和音符只有通过演唱者演唱,才能使其变成优美动听的旋律,加上歌唱者对歌曲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现实生活经验的体会,把歌曲进行再创作,让观众得到美的感受。所以说离开了再创作,歌曲没有任何的生命力,又无感染力。声乐艺术的表演是为其内容服务的,是一项艺术的处理,它包含的内容有:1、音乐处理,其中它包括:①力度处理;②速度处理;③音色处理;④风格处理等。2、情感处理,其中它包括:①艺术修养;②道德修养:③美学修养等。它是声乐艺术表现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一)对歌曲的分析演唱时要对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歌曲的背景与情感是歌唱者表演至关重要的因素,欲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分析作品可以加深自己对歌词意境的理解,然后用自己内心的一切感受去表现作品深层含义。例如《松花江上》它的社会背景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却把东北军调到陕北剿共。当时的西安城里,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流落街头,他们有仇难报,有家难归,多少悲苦怨愤郁积心头要倾吐,要喷发,所以境况很苦涩。演唱时脑里要有此视觉图象,情绪要激昂,烘托出当时的凄惨气愤。(二)对歌唱时歌曲的处理演唱时对歌曲的所有内部结构要了解清楚,仔细品味,精心琢磨,要在每个字、每个乐句,甚至每一个装饰音上,都要下苦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总体把握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要提出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就是声音的变化速度,节奏风格变化的对比。以此些变化来感化观众的听觉。1.力度变化处理演唱一首歌曲不能从头到尾都使用相同的力度,歌曲有规定的力度标记,而每一种力度与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关,力度要靠演唱者控制。例如演唱《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要十分注意力度的科学使用。首先,它开头是叙述的情节,所以要用中弱(mp)的声音,委婉倾诉,到第二部分“九一八”,要用稍强(mf)、激昂的声音唱出对外来强者蹂躏祖国的悲愤以及鱼肉同胞的痛苦。然后又进入到第三部分宣泄人们对残酷现实的控诉和对收复祖国、亲人团聚的渴望,直接把歌曲推向高潮,由强(f)到弱(p)收。2.音色变化处理不同的歌曲用不同的音色演唱。“民歌”需要嘹亮昂扬的音色演唱,同一首歌曲当中也有不同的人物角色,可以用不同的音色表达。例如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里头就有两个不同的人物,即母亲和女儿,母亲要用扎实的、浑厚的中声区音色和高亢的高声区混合音色唱出。女儿要用甜美清脆的音色应答,形成角色的鲜明对比,让歌曲作品戏剧味更浓。3.速度变化处理演唱时,歌唱者内心要有一个正确的速度,演唱速度与情境有关。欢乐的歌曲速度欢快;哀伤的歌曲情绪忧伤要用沉重而缓慢的速度等。演唱者要对作品速度进行明显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心声。根据速语要求变更,例如《松花江上》“那年那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是把歌曲推向高潮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有如一声一泪的控拆,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4.曲调风格一首好的歌曲,总是具有某种鲜明的风格特征,而鲜明的风格特征,应该是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聚合的产物。例如《槐花几时开》是一首四川民歌,歌曲当中也运用到了一些戏剧性的手法,它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更具地方风格,同时也采用了川剧中的高腔,使歌曲带有浓厚的情趣,吸引观众。所以在学习当中要对各民族或地方音乐语言有所了解,借鉴别人的创作方法,多听、多看、多想,吸取养料。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综合上述,声乐的演唱技巧和声乐艺术的表现在声乐中占重要地位,上面所述只是本人在学习声乐过程中的一点体会,简单的概要。声乐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是需要时间不断积累新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创新。所以要掌握好基础的演唱技巧,为声乐艺术的表现内容服务。使自己的演唱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许讲真著.《语言与歌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2]藩乃宪著.《声乐实用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

专题配音技巧篇7

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蕴藏的艺术气息使世界各国的音乐艺术爱好者都深受感染与触动。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音乐素养,尤其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我国很多高校都引进了俄罗斯音乐专业。俄罗斯音乐专业的引进为我国音乐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向,这有利于我们的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也为中俄两国之间的音乐交流与互相借鉴提供了可能性。俄罗斯音乐教育作为世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音乐;现状;教学方法

我国与俄罗斯在音乐上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我国的很多艺术家都到俄罗斯去进修与学习,不得不说俄罗斯音乐的艺术成果影响了我国几代人在音乐上的造诣与发展。当时我国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都是在吸收借鉴俄罗斯音乐的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俄罗斯音乐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国而言,我们不仅要学习俄罗斯的音乐教学成果,更要把它“引进来”,拓宽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领域,推动我国音乐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为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国际化的音乐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俄罗斯音乐教学的特色

(一)练声曲目系统完备

俄罗斯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音乐教学的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拥有系统完备的练声曲目。在我国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体系中,练声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每个教师教学关注的重点。当前在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练声曲目有《柴可夫斯基练声曲集》《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集》《格林卡练声曲集》等,这些练声曲目都较为经典。在练习这些练声曲目时,教师一般会结合不同学生的音色特点、练习情况等予以不同的指导,为每个同学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练声曲目。同时,在演唱这些练声曲目之前,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就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的含义、人物形象的刻画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与理解,使学生在提高歌唱技巧的同时也提高自己音乐的领悟力与理解力。

(二)重视钢琴伴奏的作用

与我国音乐教学不同,俄罗斯音乐教学特别重视钢琴伴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钢琴伴奏工作通常是由专业的钢琴伴奏老师来完成的,声乐老师只负责教学,两者的完美配合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钢琴伴奏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对于俄罗斯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伴奏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对于俄罗斯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是与钢琴伴奏的配合更是决定一首歌曲演唱成功的关键。他们学习钢琴伴奏的主要内容包括和声配合和乐器配合,所以配合才是学习精华所在。钢琴伴奏的效果是对歌曲氛围与背景的最好诠释,所以对于钢琴伴奏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展示其高超的技巧,而是对作品基调与背景的把握和与演唱者的配合。

(三)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俄罗斯音乐在艺术实践活动上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在我国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活动中,相比于其他音乐教学,艺术实践活动比较丰富多彩。为了增加学生的音乐实践,学校在尽力为学生建造演出和排练的地方,动员学生参加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或实习演出,演出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独唱音乐会、室内音乐会或歌剧演出等,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和演唱技巧。

二、我国高校俄罗斯音乐教学现状

(一)课堂音乐教学的现状

1.课堂音乐教学的形式

对于我国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来说,课堂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最重要的手段。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对演唱技巧的讲解和音乐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就目前我国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情况来说,基本采用“一对一”的上课方式,音乐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讲授新课、布置作业、检查作业等内容。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教师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所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是音乐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2.课堂音乐教学的内容

课堂音乐教学的内容首先就是教授科学有效的歌唱技巧和科学的发声方法,培养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一直以来都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歌唱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十分综合的概念,技巧不等同于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不断地学习,逐步地培养和锻炼,具体来说,包括音准、节奏、音乐记忆、音乐修养及音乐感受能力等。其次,就是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这些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道德情操和学习的意志不断得到熏陶与培养,逐步形成独有的艺术气质和人格魅力,在艺术的陶冶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分析音乐作品也是俄罗斯音乐教学的重点,所有技巧的习得、所有能力的提升最后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演唱,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要演唱俄罗斯歌曲本身在语言上就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演唱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含义、思想感情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演唱和情感的融入。

3.课堂音乐教学的特点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俄罗斯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发现,高校俄罗斯音乐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具有创作性。由中国的老师来教授俄罗斯音乐,这本身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第二,具有个体性。在教学活动中,高校的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培养计划和方案。第三,具有主导性。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

(二)艺术实践活动的概况

艺术实践活动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它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为学生创造了接触社会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艺术创作源泉和灵感,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追求更高的艺术造诣。对于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来说,艺术实践活动更为重要,俄罗斯音乐对于舞台实践表演有更高的要求。可是,纵观当前我国高校俄罗斯音乐专业教学的艺术实践情况,我们会发现虽然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还多一些,但总体来说艺术实践活动较少,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乏善可陈,很多学生的专业学习就停止在课堂的学习。艺术实践平台的缺乏使得学生很难完成从课堂到舞台的质的蜕变,学生的表演能力、演唱能力、心理素质、舞台自信都很难得到较大的提升。这极大地阻碍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三、我国高校中俄罗斯音乐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一)更新音乐教学理念

受中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基本还是秉持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理念。这种教育理念虽然在短期内教学效率较高,但是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和个人特色,甚至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对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师来说,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更新音乐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音乐研讨会,举行音乐会比赛等,通过这些灵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歌唱技巧的提升和个人风格的形成。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与辅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的知识走向,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改进课程设计体系

通过对我国高校俄罗斯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观察发现,我国的课程设计体系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当然,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对音乐理论基础与理论素养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对社会的影响力,为学生更高的艺术造诣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这些课程设置中,有大量的必修课,而它们又并非全是专业课,也就是说学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精力都花在了与所学的专业无关的课程上。这明显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悖。而且,在课程设置中,教学实践明显太少,学生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与艺术实践活动,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也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对于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来说,必须改进课程设计体系,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培养出全方位、高素质、综合发展的音乐人才。

(三)革新音乐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学的内容很多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与创新。对于俄罗斯音乐专业的教师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通过严格的甄别与筛选,积极引进俄文版的音乐教材。这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靠近俄罗斯本土的音乐教学,促进我国高校俄罗斯音乐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学校还应该开展积极的中俄音乐学术交流会与研讨会,使两国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从而碰撞出更多的音乐火花和创作灵感,并且为中俄教师就教学的难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创造了机会,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四)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我国高校的俄罗斯音乐教师来说,他们的专业素养普遍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培训,比如可以与俄罗斯的高等院校合作,定期派一些教师去进行进修与学习。此外,我们也可以大胆启用来自俄罗斯的外教,他们在教学中更具有专业优势和本土特色,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培养的层次。

四、结语

本文开篇论述了俄罗斯音乐教学的特色,进而对我国高校俄罗斯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俄罗斯音乐教学主要存在着音乐课堂效率低下与艺术实践活动较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我国高校中俄罗斯音乐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主要包括更新音乐教学理念、改进课程设计体系、革新音乐教学内容、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等四个方面。

作者:王琦 单位:黑河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静.浅析俄罗斯的音乐教育[J].戏剧之家,2012,(11):70.

专题配音技巧篇8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巧》;《指尖下的音乐》;对比

《钢琴演奏技巧》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由匈牙利的约瑟夫伽特所写,该书作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演奏经验,对演奏及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及难题进行归纳总结,方便钢琴爱好者及钢琴家等进行学习及找到自己的缺点,进行改进和提高,富有大量的图片以直观的表达方式让读者一目了然。书中着重介绍的是钢琴技巧的解决,如八度、震音、连奏、断奏等。对肩膀手臂手指及人体的肌肉进行剖析,针对不同钢琴家的演奏习惯,提出了正确的坐姿,手势及如何练习一般性及特殊性的技术难点。也详细说明了每个练琴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来供后人学习以及选取适合自己的一种练习方法。

《指尖下的音乐》由美国的露丝史兰倩所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着重对钢琴演奏这门艺术进行了完整而透彻地讲述,主要是为初级钢琴学生所写。书中都是钢琴家写下的演奏心得和建言。由于没有良好而有效的练习习惯,因此在音乐演奏上无法得到最理想的成就,故书中着重对如何在相同时间内有效练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如介绍如何有效的背谱,怎样的练习时间最为有效。对形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及提高练琴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钢琴演奏技巧》对手的各个部位进行了理性的剖析,包括手指技能、肌肉及各个关节弹琴时的感觉,书中还配有详细的配图,比如上臂下臂手掌手指的骨骼,对不同的骨骼的人适合弹奏怎样的音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书中写上了鲁宾斯坦,肖邦,李斯特等各大音乐家的手,让人一目了然对自己的身体机能有了解,明白自己适合演奏什么样的音乐,有助于琴童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指部分练琴,不易走弯路,对各种装饰音(震音,八度,音阶,连奏,断奏等)进行了深刻的微观分析,具体到对制约和重量效果在力度形成中的比例关系,在演奏中不同音符应该用多少的重量。还有演奏中肌肉的活动,手臂是否需要倾斜等众多理性问题都进行了很深刻很独到地解析。

《指尖下的音乐》则是从宏观角度对钢琴演奏艺术进行分析,作者通过三十年个人经验的积累,对音乐及钢琴演奏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作者自己的教学经验来与大家分享,给大家提出参考。该书着重对如何有效练习钢琴及有效的提高练琴效率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包括录音机的使用,无声练习,耳朵的听觉艺术,上台演奏的一些形体动作。也对每个阶段不同学习钢琴的人应该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和说明。书中介绍的内容贯穿于钢琴艺术家的一生。记录了许多音乐家演及练琴时的亲身感受,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方法。这就让许多读书的人更容易感同身受,从中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对今后的学习钢琴之路有更好地规划。对于各个阶段的琴童,无论是初级还是高级,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两本书虽然都是对钢琴演奏进行指导,都是为演奏水平的提高做充分的分析及方法的介绍,但是两书侧重点不一样,《钢琴演奏之道》进行的则是人体机能及细化到每个步骤的分析,着重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指导,对手指每个关节进行描述,手指长的对速度型的曲子把握的不如手指短的,而手指长的弹八度却比手指短的要轻松。例如对八度的分析,手臂的发力,手指触键要求,手掌的牢靠性。这样详细的说明虽然细致但是一般的普通琴童却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很难理解其含义就做不到书中所提到的要求。必须要是专业钢琴学生及钢琴家或者对在钢琴上有一定造诣的人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一般的琴童很难看得懂书中的内容,及练习的方法,所以书中提到的各种联系方法看来只适合少部分的专业人士,在我刚买这本书的时候也对书中的很多内容不太理解,而需要自己细细在钢琴上做出一系列尝试后才能慢慢读懂书中的内容,这时候才能感受到这边书的价值。这就对此书产生的局限性。音乐毕竟还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如果离开了钢琴,就很难感受到书中所写的内容,如果都凭书中所写的,也很容易使音乐机械化,让钢琴演奏仅仅局限于演奏技巧,而没有了丰富的钢琴,那演奏出来的音乐是不能打动人的。因为音乐在每一个演奏家的演奏中,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个演奏家的每次演奏也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精神病人康复指导范文 下一篇:电磁的磁效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