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及防治范文

时间:2023-11-14 17:04:57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1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2.1;S43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92

小麦是山东主要粮食作物,是山东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的需求也在增加,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加,带来的是产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大范围的病虫害。研究小麦种植 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是目前需要做的最主要的事。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品种选择

种植环境不同,小麦的营养成分也会不同,所以要根据山东本地实际情况,即土壤条件、气候因素等选择小麦品种,种子的纯度是小麦产量增加的关键。小麦种子抗病性强,适时实行小麦套种也是预防病虫害的主要方法。

1.2 耕作方式

山东的小麦种植面积比较大,所以在生产时要注意轮作,这样可以减小土蝗和蟋蟀的数量,控制病虫害的发病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能在同一地块多次种植小麦,要注意轮作时间的合理性。如果连续多年耕种,会导致土壤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肥力不足,使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少营养,造成小麦减产。

1.3 科学播种

科学播种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与小麦播种时的垄深、地块温度、天气等都有一定关系。要注意温度的控制,通过温度超过10℃最为适宜;控制垄深适当,太深不宜小麦发芽出苗,太浅外界不良因素也会影响小麦发芽;垄与垄之间距离也要控制得当,太密集,会造成小麦高度不够,太宽松,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要严格控制温度、垄深并选择适当天气情况来进行小麦的播种,以保证小麦高产高质。

1.4 科学施肥

肥料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必备的元素,想要小麦健康生长,就要及时施肥、追肥。在小麦种植前要施底肥,保证土壤营养丰富,为小麦种子发芽出苗做助力。在小麦播种过程中也要施肥1次,这样也可以增加小麦出苗率。小小麦生长过程要及时追肥,确保小麦根系有足够营养来健康生长。麦需要的肥料主要是磷肥和有机肥,肥料的施加可以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避免小麦受病虫害的侵蚀。小麦生长过程的肥料有2/3是从土壤中获取地,所以施足底肥对于小麦的正常生长非常必要,追肥可以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和肥力的不流失。

1.5 合理灌溉

小麦对水分的要求也是比较多的,在种植前、种植时和出苗后都要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进行灌溉。水分是小麦生长和鼓粒的必备条件,所以水分要及时,特别对于极干旱天气条件,一定要保证水分的充足。春季降水量会多,但小麦对于水分的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小麦生长时期绝对不能缺水。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科技发展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灾害。近年来气候变暖,使得小麦的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在增加。特别是白粉病、蚜虫等容易常年发生的病症严重的会导致小麦绝收。人们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会导致一些病虫害的变异,非常不利于小麦健康生长。

2.1 化学防治

化W防治是小麦病虫害防治最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来去除病虫害。主要有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农药拌衣,这样可以预防蛴螬;在小麦反青时在其茎部喷洒纹枯净可湿性粉剂等预防治纹枯病,喷洒甲基异柳磷乳油,预防吸浆虫。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比较环保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界食物链的原理对小麦进行保护。蚜虫是小麦最容易发生的病虫害,但是蚜虫的天敌也比较多,利用生物防治来对付蚜虫是比较方便的。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茧蜂、虫蛉、瓢虫等,这些天敌在消灭蚜虫的也有效地保护了小麦,使小麦能健康生长,高质高产。

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法,主要是清除小麦周围杂草,消除病虫害寄生的环境。杂草的生长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因为杂草会和小麦争抢土壤里的营养,出现杂草侵麦田的情况。清除了杂草可以使小麦生长有充足的养分,并保证小麦生长的环境良好、通风、蓄水好,减小病虫害的发生。

3 结束语

小麦是山东主要粮食作物,提高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小麦高产高质的关键。在种植技术方面,要选择优良品种,保证小麦的出芽率、出苗率和存活率。要采取科学种植技术,进行轮作,保证小麦生长过程需要的养分。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对小麦进行适时追肥灌溉,保证土壤里有充足的养分供小麦吸收。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加大科研力度,对于小麦常见病虫害要做到药到病除,要预防为主。

参考文献

[1]曹济红,郭小云.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11):140.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2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94

近几年,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了提高小麦的栽培技术我国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与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还要注重对小麦病虫害防治,保证小麦的生产量,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1 种子处理与播种

1.1 种子处理

在小麦种子种植过程中,一些有条件的农业种植户需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将种子放入药剂中进行搅拌,要掺入70mL的生命素原液再加入5kg水,将50kg的小麦搅拌,并将搅拌完的小麦焖至2h晒干就可以正常播种,这样可以提高小麦的发芽率与出苗率,促进小麦生长[1]。

1.2 播种

在小麦播种时,要选择具有抗寒性质的品种,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上旬进行播种;在播种还要进行适当的数量,对于那些分蘖能力较高的品质,应在每667m2地播种8kg左右,对于那些分蘖能力较低的品种每667m2地就要播种8~12kg左右,同时对于那些地理位置较低的地势需要进行大量播种,位置较高的地需要减少播种数量;最后,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在播种时都采取机械播种,平均行距要控制到25cm左右,同时对于那些撒播土地,应该提高小麦的种植量。

2 土地管理

2.1 苗期管理

在播种期间,为了确保小麦达到全苗、壮苗的效果,在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抢栽种植,从而保证在播种过程中深浅一致,从而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对苗期管理时,需要定期对小麦地进行检查,查看缺苗少苗问题,并做出及时填补;加强对弱苗的管理,并及时向小麦地喷洒生命素,定期施肥,并使小麦正常生长;对旺苗早控,对于播种时间较早的小麦,在11月份下旬时主茎就已经快速生长,对此,农业人员要将这些苗进行蹲苗处理,防止麦苗快速生长。

2.2 种植中后期管理

在小麦成熟前,要想增加小麦的成穗率,使小麦粒膨大,籽粒饱满就要在播种前进行早春的翻耕工作,从而抱枕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通风、提高地表温度,促进小麦的增长;在小麦成长阶段要将小麦地进行合理的施肥与灌溉;在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小麦出现早衰现象,需要在每亩地倒入1%的尿素溶液,重量在40~50kg左右,并在阴雨天喷洒,这样可以给到小麦更好的营养成分,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

3 小麦病虫害主要原因与防治对策

3.1 小麦锈病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锈病,锈病会危害小麦的叶片,使小麦的叶鞘、茎干受到严重的影响。锈病在发病过程中主要分为春、夏、秋、冬这4个季节浸染。在对小麦锈病防治过程中,要选择一些抗病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做好农业防治工作,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适当的播种,这样就可以减少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生;在小麦拔节期与孕穗期需要向小麦地喷洒20%的三唑酮从而有效的防治病害发生。

3.2 小麦纹枯病

在小麦种植后如果受到了一定感染,小麦会出现腐烂、枯穗现象。凡是在暖冬或者早起气候较暖的时候就会出现病害对此在播种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晚种,减少疾病的发生。质量纹枯病的方法与治疗锈病的方法是一样的,使用药物治疗可以在小麦八节期间使用5%的井冈霉素或者15%的三唑酮,从而对小麦地进行有效防治。

3.3 小麦蚜虫

蚜虫的出现可以危害小麦的叶片、茎杆、嫩叶,蚜虫主要以吸取小麦汁液生存。蚜虫生长迅速还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对小麦造成的危害也是极大的,同时,蚜虫的出现,小麦还会产生其他疾病。在蚜虫防治过程中,应该将小麦进行晚种,在冬季做好小麦灌溉工作,同时还要保护好蚜虫的天敌,使小麦正常生长。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吡虫啉对小麦地喷洒防治。

3.4 小麦吸浆虫

吸浆虫最大的危害就是幼虫,这些幼虫会危害小麦灌浆期的生长,幼虫进入到麦粒中并将其吃掉,从而减少小麦产量。在防治吸浆虫时,应该选择抗病品种,并积极的适应轮作技术,从而降低小麦的虫害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需要对小麦土壤进行处理,使用2%的甲基异柳磷粉剂,还有4.5%敌马粉对小麦地进行喷洒,从而有效的防治小麦病虫的发生,增加小麦的总产量。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小麦的栽培技术与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本对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防害防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做了对应的解决办法,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专业人员加强对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防害防治措施的研究。

参考文献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3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

1小麦病害

1.1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秆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病害初期叶片表面产生黄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产生1层白粉状霉层,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并伴有许多黑色小点[1]。

该病一般在春季3月底至4月初出现,4月中旬以后气温回升,病害加重。种植易感病品种[2],过早、过量播种,偏施氮肥,田间植株密度大利于发病;冬季气温过高,田间湿度偏大发病早且严重。

防治方法:控制播种量和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的使用量。播种时用15%三唑酮拌种,按照种子重量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用2%立克秀(国外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可有效控制苗期白粉病的发生。在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施药,用15%三唑酮750~1 050 g/hm2,或12.5%烯唑醇300~735 g/hm2,或25%丙环唑乳油450 mL/hm2,对水450 kg均匀喷施,可兼治小麦锈病。

1.2小麦锈病

条锈病主要是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叶片发病初期病害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行,后期出现铁锈色粉状物[3]。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病害为椭圆形、橘红色,排列比较散乱。秆锈病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病害为褐黄色,常连成大斑,散发锈褐色粉末。3种锈病的区别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防治方法:用15%三唑酮60~100 g拌麦种50 kg,或12.5%烯唑醇60~80 g拌麦种50 kg。按每10 kg麦种加1 kg水(10∶1)的数量拌种,拌种后闷种4~6 h播种。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或12.5%烯唑醇1 000~2 000倍液,或25%丙环唑2 000倍液,或80%多菌灵1.2 kg/hm2。

1.3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症状为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在后期形成白穗)。

防治方法:用80%多菌灵1.2 kg/hm2,或70%甲基托布津1.2 kg/hm2喷雾。

1.4小麦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枪杆、乌麦等。初期病穗外面包有1层灰色薄膜,小穗全被病菌破坏,种皮、颖片、子房全部变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病穗抽出前,膜已破裂。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冲散,只剩裸露的穗轴,在穗轴节部可见到残余的黑粉。

防治方法:常年发病较重地区用适乐时药种比1∶500或2%立克秀拌种剂10~15 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液体,与10 kg麦种混匀,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15%~0.20%的20%三唑酮(粉锈宁)或0.2%的80%多菌灵等药剂拌种和闷种,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冬麦不宜播种过迟,播种不宜过深,播种时施用硫铵等速效化肥作种肥,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腥黑穗病的侵染机会。

1.5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主要侵染穗部,症状是穗腐。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气候潮湿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

防治方法:抽穗扬花期进行喷药预防。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喷第1次药,间隔5~7 d,喷第2次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 k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 kg/hm2。

1.6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防治方法:种子用51~54 ℃温水浸种10 min,或用70%甲基托布津按10∶1的比例浸种10 min。

2小麦虫害

2.1小麦吸浆虫

我国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2种,即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均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其中以麦红吸浆虫分布广、为害重。麦黄吸浆虫多发生在高山地带,以及某些特殊生态条件的地区。2种吸浆虫均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地表,4月中下旬大量化蛹,羽化后大量产卵为害。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会引起该虫大发生,成虫盛发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发生重,土壤团粒构造好、土质疏松、保水力强也利其发生。

防治方法:卵期用3%辛硫磷、毒死蜱颗粒剂30.0~37.5 kg/hm2,或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750~900 mL/hm2喷施地表;成虫期用高效氯氰菊酯900 mL/hm2喷施。

2.2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发生的种类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麦黍缢管蚜,均属同翅目蚜科[4]。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危害处初始呈现黄色小斑,后变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亡。蚜虫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

防治方法:用10%吡虫啉、70%吡虫啉、25%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750~900 mL/hm2喷施。

3参考文献

[1] 孟成生,李爱丽,张俊红,等.小麦抗/感白粉病近等基因系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23(1):1-6.

[2] 崔晓卉,赵艳芳.小麦抗白粉病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97-99.

[3] 高应奇,张建立,袁智兴,等.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1):85-86.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4

一、栽培技术

1.播种

播时要求土壤耕深耙透,上无坷垃,下无卧垡,土壤上虚下实,耕深不少于20cm。

2.密植

一类是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型品种,要求群体结构指标195~225万个/hm2,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3~2.5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5~3.0倍,穗数450.0~495万穗/hmz,每穗粒数45~47粒,千粒重48~52g,穗粒重2.3g左右;另一类是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要求群体结构指标105~150万个/hm2,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1.2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1.8~2.0倍,穗数675~750万穗/11m2,每穗粒数33~35粒,千粒重48g左右,穗粒重1.5g以上。

3.田间管理

(1)苗期与分蘖期

小麦出苗至分蘖期是以生长叶片、根系、分蘖为主的时期,小麦出苗后及时疏苗,确保苗全、苗匀,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确保小麦早扎根,早分蘖,形成壮苗,增强小麦抗寒能力。对长势偏弱的小麦田,在越冬期应补施分蘖肥,可施有机肥30~45m3/hm2或尿素75~100kg/hm2,未施肥或施肥少的田块,春季追肥应适当提前,在返青期施尿素60~75kg/hmz,以促进发根及分蘖。

(2)拔节期

小麦生育后期,应重施氮肥,可施尿素150~200kg/hm2,若干旱结合灌溉施肥效果更佳,对群体较大、苗情偏旺的应适当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进行施肥,施肥量适当减少。对于生长过旺的田块,可用600mL/hm2壮丰胺对水450kg/hm2进行叶面喷施,可结合化学除草进行,也可用多效唑或肋壮素等。

(3)后期

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可用1%~2%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缺磷钾田块可加喷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4.除草与防治

(1)就温度而言,麦田除草应以头水后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为好;就作物苗情而言,宜早宜小。一般在小麦2~3片真叶、杂草2~3片叶时施用。除草剂的用量为:6.9%骠马乳油750mL/hm2、75%巨星干悬剂15.0~22,5g/hm2、10%苯黄隆可湿性粉剂225g/hm2,以上药剂均按说明对水喷雾。

(2)一是选净度高、含杂草种子少的麦种。二是对草害重的田块实行轮作换茬。三是对田埂、沟边恶性杂草多的地方,定向喷施农达、克无踪等,净化麦田周围环境。四是土壤墒情差的,适量加大施药量。

二、病虫害防治

1.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秆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

防治方法:控制播种量和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的使用量。播种时用15%三唑酮拌种,按照种子重量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用2%立克秀(国外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可有效控制苗期白粉病的发生。在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施药,用15%三唑酮750~1050g/hm。,或12.5%烯唑醇300~735 g/hm2,或25%丙环唑乳油450mL/1,1m2,对水450kg均匀喷施,可兼治小麦锈病。

2.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症状为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在后期形成白穗)。

防治方法:用80%多菌灵1.2 kg/hm2,或70%甲基托布津1.2kg/hm‘喷雾。

3.小麦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枪杆、乌麦等。初期病穗外面包有1层灰色薄膜,小穗全被病菌破坏,种皮、颖片、子房全部变为黑粉,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病穗抽出前,膜已破裂。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冲散,只剩的穗轴,在穗轴节部可见到残余的黑粉。

防治方法:常年发病较重地区用适乐时药种比1:500或2%立克秀拌种剂10~15 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液体,与10kg麦种混匀,晾干后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15%~0.20%的20%三唑酮(粉锈宁)或0.2%的80%多菌灵等药剂拌种和闷种,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冬麦不宜播种过迟,播种不宜过深,播种时施用硫铵等速效化肥作种肥,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腥黑穗病的侵染机会。

4.小麦吸浆虫

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会引起该虫大发生,成虫盛发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发生重,土壤团粒构造好、土质疏松、保水力强也利其发生。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5

【关键词】小麦种植;管理水平;病虫害;防治技术

0.前言

面食是北方的主食,小麦是面粉的主要材料,近年来,南方的耕作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三熟制向二熟制转变,所以,小麦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了降低种植的成本,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进而改善种植农户的经济收入。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要提高小麦种植管理水平,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

1.小麦种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从当前的情形来看,我国的小麦种植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机械设备水平外,还必须要注意技术的改善,目前,我国小麦种植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精良播种的方式

小麦种植要以选择优良的种子为前提,同时播种要保证均匀,播种的小麦量要低于传统的小麦种植量。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可以采取精良播种可以弥补当前的技术不足,其可以提高麦秆结壮、提高小麦的抗病与抗到水平,促进一定层面上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一些地势较高且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采用精良播种可以提高小麦产量的5%-20%。同时随着播种量的减少,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小麦的成本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一技术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值得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通过有效的分析,采取精良播种的方法要较传统的方法更具有优势,可以节约一定的种子量,麦精量少的播种方式与传统的播种方式相比,大概可以节约5kg/667m2的种子,为农民节省了很多的成本。采用这一方法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进行土地中的肥料检测,土地的肥料及水分要满足种植要求,所含的有机质含量要大于1.5%。磷、氮的含量要在0.1%之下,有效的氮磷含量在 20~40ppm以上。活土层的深厚度以及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等方面的物理状况较优良,在进行播种前要进行土地的整体,保持田面的平整性,改善土壤的松软度,使其更适合种植。

其次,要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在种植前要进行种子的处理,种子的选择要以分蘖能力强、麦穗大、麦粒多的产品为主,最关键的是要选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种子。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物浸泡处理,这对病虫害的防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再次,管理好播种期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恰当的播种期,适当的增加积温,可以适当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分蘖期。同时播种的数量也要适当的降低,控制在6.5~8kg左右,实行精密地播种的方式。

最后,控制好播种期的田间管理,种子在完成播种后,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遵循一定的播种原则,在冬季到来之前,要做好根部的增蘖培育茁壮的麦苗,拥有一定量的壮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的温度,做好冬季大分蘖的准备,可以有效地一直春季小分蘖的生长。另外,要注意肥料水源的管理,保证麦穗的数量,促进增长大粒的麦穗。抽穗成熟的时候要做好防早衰的工作,控制好土壤的水分及养分,使光合作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位置上,改善增强籽粒间的转运,促进农民经济产量的增加。

1.2提高小麦种植的管理工艺

1.2.1选种及播种

要想在北方种植高产的冬小麦,关键要做好选种工作,最好将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尽量选用含有防病或者防虫的药剂,提高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培育壮苗。经过翻耕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要经过耙耢以后才能播种,否则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所以耕翻土地之后要及时耙耢,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在前茬作物收获前的一个星期左右进行浇水,在播种的时候,进来选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保证行距一直,播量精准,播种均匀,掌握好播种的深度,减少弱苗。

1.2.2做好春季的管理工作

过冬后的小麦要划分区域,进行水和肥料的分类管理,促进小麦质量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促进小麦种植产量的提高。

1.2.3后期的控制

所谓的后期是指小麦孕穗期到成熟期的过程,要想增加产量,注意科学的控制,从抽穗到成熟的过程不能忽视,这是保证产量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有高温、多雨、干旱等情况发生病虫害,会导致倒伏、籽粒瘪瘦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这就要求提高田间管理的科学性,促进颗粒饱满。

1.2.4小麦浇灌工作不能忽视

一般在小麦开花后的10天左右进行初期的灌溉,这也谁最后一次灌溉,这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

1.2.5叶面肥的撒施

撒施叶面肥主要是为了养根护叶,保证根的良好活力,延长上部的功能,调节碳氮含量。一般在孕穗的初期要进行磷酸二氢钾的喷洒,促进有机合成积累,避免早衰的问题出现,另外,要强化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光合作业,最终促进产量的提高。

2.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措施

2.1防治病虫害的注意事项

首先,坚持以物理防治为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病虫害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这是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小麦的安全性,对此,必须要调整理念,坚持物力防治为主,综合防治,提高小麦的绿色与安全性。

其次,农业防治不可少。在最佳时机进行播种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4月5号左右播种可以促进产量的提高。。另外,要适当的消除田间杂草,做好夏季的田间管理,铲除麦田中的杂草。秋播可以提前一个月,进行麦场的清洁,管理好麦田周围的杂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菌的危害,减少小麦锈病的产生。

再次,做好物理防治工作。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仍要坚持物理防治的原则,人工除草要更加彻底,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这都是麦田管理的关键,这些措施相互结合地灭草方式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四是生物防治。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在进行小麦种植时要注意病虫害的天敌保护,便于后期的病虫害管理,这一方法无副作用且彻底。

最后,化学防治。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这一方法在所难免,但是在使用中要坚持以最少的量消灭病虫害,同时要以保护植物的安全为前提。

2.2小麦的奠定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首先,清理杂草。这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哦,在播种前可以采取2d每亩用1%草甘磷水剂300。500g 或20%百草枯水剂100mL兑水40kg喷施封杀稻田杂草;苗期杂草2叶1心, 每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g加6.9%骠马水乳剂5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进行防除。

其次,防治小麦病虫害。

小麦的锈病、白粉病等会在小麦抽穗之前出现,当锈病的普遍率达到5%时,每亩要用粉锈宁也就是三唑酮25%的可湿性粉剂约50 g,用水稀释之后喷洒,整个生育期间只要用药1 次。像小麦蚜虫这种病需要在蚜虫发生时,就立即用用40%的乐果乳油约100g对水稀释,整个生育期也只要一次。

3.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小麦的优质与高产,就需要哦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改善种植管理观念,实现科学种植,尤其是在春季要做好管理工作,防治病虫害的发生,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颖,苏辉.小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05):56-59.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6

关键词 春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青海大通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49-02

春小麦为大通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播种面积达12 133.3 hm2,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6.6%,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也随之日益严重,成为制约该县春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笔者在探索研究中总结出春小麦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供春小麦种植户参考。

1 麦茎蜂

1.1 危害特点

在大通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小麦的根茬内结茧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出土,成虫于小麦拔节后期至孕穗前期在穗下节近节间处产卵。幼虫孵出后,先向下爬至节间处取食幼嫩组织,随虫期增长向上危害,咬穿节间,直吃到穗颈部,老熟时抵达根部,在麦茎与地面接触处,将麦茎内壁组织咬成断茎环。老熟幼虫在地下茎节中越冬,受害小麦造成白穗、倒伏[1-2]。

1.2 防治措施

1.2.1 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秋收时低割麦茬或进行秋深翻,可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和越冬场所。

1.2.2 喷施化学药剂。主要针对麦茎蜂成虫进行喷药防治。第1次喷药应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每百单网成虫密度达4~5头以上)进行,严重田块最少应防治2次,间隔时间7 d。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 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 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300 mL/hm2对水300 kg/hm2进行统防统治,上述药剂任选1种,交替使用。

2 麦蚜

2.1 危害特点

麦蚜以卵在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春暖后,越冬卵孵化成母蚜,孤雌生殖,产生无翅型或有翅型母蚜,先在杂草上危害。麦类作物拔节前后,迁入麦田危害。长管蚜喜光照,多在植株上部特别是穗部危害;二叉蚜则多在植株下部或叶背面危害。蚜虫群集穗部和叶片上,吸食麦株养分,受害部位出现褪绿小斑,严重时扩大为褪绿条斑,可引起叶片变黄早枯。蚜虫排泄蜜露,招致腐生菌滋生,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降低产量,影响品质[3-4]。

2.2 防治措施

2.2.1 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清除田间残株、枯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卵。

2.2.2 化学防治。从小麦孕穗期起在麦田检查,当有蚜株率达15%~20%,或每株平均有蚜虫5头以上时,即应进行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 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 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300 mL/hm2对水300 kg/hm2,或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进行统防统治,上述药剂任选1种,交替使用。

3 麦穗夜蛾

3.1 危害特点

在大通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田间、地埂的土表下,特别是芨芨草墩下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底至5月中旬做薄茧化蛹,成虫于6—7月发生,吸食小麦、油菜、马莲等花朵上的蜜露。卵多产于小麦的第一小穗颖内侧,一般块产。初孵化幼虫先取食穗部的花器和子房,一般1~2头,最多可达9头,聚居于一粒麦种危害食尽后再转移危害。2~3龄幼虫全在籽粒内取食潜伏,4龄后幼虫将小麦旗叶用丝连成卷筒,白天转移潜伏其中,日落后爬出卷叶,在麦穗上危害,每头幼虫一昼夜可食1~2粒麦粒。在幼虫危害处的地面上可见到状如二铵颗粒的虫粪。小麦收获后,幼虫仍可在麦捆中取食或随麦捆转移到场上继续危害。

3.2 防治措施

3.2.1 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清除田间残株、枯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3.2.2 喷施化学药剂。在幼虫4龄前喷雾防治,幼虫4龄后应在黄昏时分喷雾,重点喷防小麦叶背面防治。可用50%氰戊·三唑酮乳油600 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 mL/hm2对水喷雾。

4 小麦条锈病

4.1 危害特点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上,其次是叶鞘、茎秆、穗部,严重时在颖壳上也有发生。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疮及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象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鲜黄色的粉末,即夏孢子[5]。到小麦生长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

4.2 防治措施

4.2.1 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如青春38号、通麦1号、通麦2号等。二是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能力,速效氮肥施用不宜多。三是秋季深翻土地。秋天深翻20 cm左右,消灭越冬幼虫,降低虫口基数。

4.2.2 药剂防治。当全田叶发病普遍率达1%~2%时(发病初期)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用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25%百里通可湿性粉剂300 g/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 mL/hm2,或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150 g/hm2对水300 kg/hm2喷雾。以上药剂应交替喷雾,7~10 d后再喷1次,连喷2~3次。

5 小麦白秆病

5.1 危害特点

小麦被侵染后大多在拔节期或孕穗期开始出现症状。病斑首先出现在下部叶鞘和叶上,其次由茎秆而上至穗部。茎上条斑一般从第3、4节间起和穗颈节间向上下延伸,然后至穗轴及麦粒。同一植株的所有分蘖往往都表现症状。叶部受害后,在基部小叶片上病症不显,但在2、3叶时,病症显著。先在叶鞘再到叶片呈条状,条斑多从叶基沿叶脉平行向叶尖延伸。条斑初期水渍状绿色,稍后边缘呈黄褐色至紫褐色,中心为干草黄色。一般宽3~4 mm,有时稍宽些,每叶有条斑1~4个,一般2~3个。最后几个条斑愈合成更宽的条带,从而使叶片干枯。茎秆发病后,严重的多从茎基第3、4节和穗颈节间发生2~3条宽2~4 mm、长达50~60 cm的长条斑,罹病轻的条斑也长达18 cm。这是小麦白秆病极突出而又极明显的症状。叶鞘包被的茎秆部的条斑呈灰色或灰白色,穗颈节上的条斑可延伸至穗轴,但穗轴的节和多数茎秆的节不表现症状。茎上条斑中心出现宽2~4 mm干草黄色,边缘为深褐色至紫褐色的细线所限。几个条斑愈合则呈曲型的白秆症状。穗部发病轻时尚显绿色,但多受茎秆罹病严重的影响而使小穗和芒早期变成干黄,以致种子发育停止而成皱缩瘪粒。罹病重者穗花而不实,呈灰褐色,早期干枯,芒变弯曲,后期穗似成熟但直立田间而不下垂[6]。

5.2 防治措施

小麦白秆病属于种子带菌造成的病害,因此其主要防治方法是播前进行药剂拌种。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量的0.3%拌种。

6 参考文献

[1] 王霞,梁小平,李碧霞.“十一五”期间宁夏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89-91.

[2] 韦伟,许业全,孙善教.无为县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40,142.

[3] 吴燕,杨荣明,朱先敏,等.近年来江苏省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4):119-121

[4] 郭春强,靳文奎,廖平安,等.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4):737.

[5] 李南.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及预防[J].种业导刊,2011(8):24-25.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7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895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植保工作者针对小麦生产中各类病虫草害进行了生物学分类,研究了它们的生活史、传播途径侵染方式、生理小种的消长变化、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对化学药剂的抗耐性和小麦感病的原因发病后生理代谢活动、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外部形态所变化,以及与小麦有关害虫与益虫的特征特性发生发展规律、寄生的被害状、麦田主要草害分布与消长规律等。同时还研究了环境因素对病虫草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利用益菌、益虫防治病虫草害的策略及措施等。

麦田常发生病害有: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根腐病;虫害有:地下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蚜、麦蜘蛛、吸浆虫;草害主要有:野燕麦等。一般为春季及中后期发生较重。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管理原则。

2 常见病害防治

2.1 纹枯病

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发生严重田避免连作;②药剂防治:指标是病株率达20%时必须抓紧防治。有两个防治适期,第一次在返青至起身期喷药,第二次,在抽穗前后喷药,667m2每次用粉锈宁75g或禾果利20g,兑水50kg喷雾。用井岗霉素在小麦返青后喷药,隔10-14天喷第二次,50%井岗霉素667 m2每次100-150g兑水60-70kg。

2.2 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疽”,是真菌引起的病害,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其中以条锈危害最重,叶锈次之。锈病是流行性强、发生广、损失重的病害。小麦发生锈病时,在叶或秆上产生许多黄色或褐色的粉泡状物,即夏孢子堆。在每个孢子堆内含有上千夏孢子,它们随风传播,落在不抗病的小麦叶上或秆上,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孢子萌发,侵入小麦体内危害小麦,使小麦粒重显著下降。①农业防治法:选用抗病品种;调节播期,适期晚播;发生病害后增加灌水次数。②药剂防治;每地块内5点取样,当病叶率达1-2%时,即开始防治。用20%粉锈宁乳剂,667 m2用药40-50g兑水60kg,叶面喷雾,间隔7天再喷一次。

2.3 白粉病

此病在20℃左右条件下发生最快,凡生长衰弱的麦田,抗病力弱,发病严重。发病后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在叶鞘、茎秆、穗颈上发生。一般叶片正面多,背面少;下部叶片多,上部少。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灰白色丝状小霉点,逐渐扩大,成近似圆形灰白色粉状霉斑。以后霉斑变成灰褐色,叶片枯黄,最后枯死。①选用抗病良种;落粒自生麦苗是白粉病菌越夏寄主,麦收后,及时中耕除去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合理施肥,灌水,精耕细作,可增强小麦抗病性;②病叶率达20%左右即可喷药防治。可选用药品种有:5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20%粉锈宁乳剂1000倍液。

2.4 赤霉病

①选用抗病品种;精选无病种子,适期早播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抵抗力;清除初期侵染源,播种过程要精耕细作,深埋玉米、高梁、棉花等前茬作物残体,消除病源寄主。②药剂防治:在齐穗至始花期是防治适期,可用50%多菌灵胶悬剂667 m2100ml,1000倍液喷洒一次,3-5天后再喷一次。③在小麦齐穗至始花期是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多发期,可根据田间各种病、虫情况合理选择药剂,配合叶面喷肥,补充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搞好一喷三防。

2.5 根腐病

根腐病在我市麦田呈逐年蔓延扩大趋势,发病田减产严重,其主要防治方法为农业防治。①轮作倒茬,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二年,特别是豆科作物轮作效果好。②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抗病品种。③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用禾果利按种子重量的万分之四拌种,同时667 m2用50%的福美双2-3kg拌细干土10kg撒垡头,混耙入土可减轻发病率。④深翻土地,减少田间病残体带菌量;精耕细作,土壤通气性好,使一播全苗,苗壮可增强抗病力。

3 小麦常见虫害防治

3.1 地下虫,主要是蛴螬、金针虫、蝼蛄。

①农业防治:播前深翻细耙,不施用未腐熟厩肥,防止招引多种地下虫危害。②生物防治,利用白僵菌、绿僵菌、乳状菌等防治。③利用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期可利用黑光灯或其它灯光在田间、地头、虫口密度大多挂灯,虫口密度小少挂灯。一般3hm2左右一盏。④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出苗后及早春田间调查,按5点或10点取样,每点查1m2,统计样点内的受害苗数和健壮苗数,求出受害率。平均每平方米有虫1.5头以上,应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土壤处理,对于地下虫重发生田,即每平方米有虫5头以上,应结合土壤处理杀灭幼虫,可667m2用3%地害清2-3kg均匀撒于垡头耙平,或翻地前撒入;药剂诱杀成虫,对于蛴螬类可于七月份成虫出土盛期用40%氧化乐果1份兑水1份稀释后涂在田边树干上;药液灌根,在玉米、大豆田苗期或小麦田分蘖前,返青后,如发现大量为害状,可用50%辛硫磷乳剂0.5kg兑水250kg,喷雾器取喷头,顺垄灌根;药剂拌种,选用包衣剂种子,可减轻危害。

3.2 麦蚜

①充分利用天敌,发挥自然控制作用,注意施药方式和时期,避免杀死天敌。蚜虫天敌种类繁多,如: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草蛉、小花蝽、横纹蓟马、大眼长蝽、姬猎蝽等,这些天敌又是苗期棉蚜、棉红蜘蛛的天敌。同时注意浇好封冻水、返青水、拔节水,减少越冬虫基数;清除田边杂草和自生麦,消灭虫源。②药剂防治:防治指标为:苗期百株蚜量10头,小麦生长中后期有蚜株率15%,百株蚜达500头,即可用药,使用克蚜螟、百蚜净或大灭灵均可,也可结合一喷三防综合防治。

3.3 麦蜘蛛

①农业防治:麦收后浅耕灭茬,消灭根茬上的越夏卵;清除田边杂草,减少麦田虫源;浇水结合拉绳扫动麦株能淹死栖息在土表和落叶上的害虫。②药剂防治:早春百茎有虫200头以上应药剂防治,药物可用10%吡虫磷1500倍液喷雾。

3.4 草害的防治

①以中耕除草及麦田中后期人工拔除为主,以化学除草为辅。②对于野燕麦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燕麦畏进行土壤处理,于播前地整好后667m2用40%野麦畏乳油150-200ml加水30-40kg,均匀喷洒于地表,并随即用耙混土,深度为8-10cm,以防挥发。其它杂草结合返青期的化学除草管理办法。

4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4.1 播种至冬前期

选育、推广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用小麦拌种剂拌种,进行种子消毒,同时防治蛴螬、小麦吸浆虫等害虫。

4.2 返青至孕穗期

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5%,麦蜘蛛虫量单行米达300头时,用粉锈宁、克蚜威、虫螨克等喷施茎基部,防治白粉病、锈病和麦蚜。

4.3 抽穗至灌浆期

在4月中旬和5月下旬,当一代、二代瓢虫进入幼虫和卵盛期时,麦田浇水,保护天敌。

当小麦100穗蚜量达500头或瓢蚜比小于1:150,粘虫(或麦叶蜂)达15头/ m2,同时白粉病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5%时,采用“一喷三防”技术。

参考文献

小麦病虫害及防治篇8

关键词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为对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麦类病虫为害的目的。

1返青拔节期

此期主要是防治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麦螨(麦蜘蛛)等[1]。在抓好麦田肥水管理、杂草防除等措施的基础上,及时用药控制早期为害。近年来,以纹枯病为主的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适期划锄可铲除杂草,同时抓住2月下旬至3月中旬小麦返青后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防治指标:纹枯病为病株率15%~20%,地下害虫为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秋播密度大,加上秋季气温偏高,冬前生长量大,有利于冬后发病。防治该病可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每10kg小麦种子用2%立克秀粉剂15~20g加水500g拌种;也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4 500mL/hm2在生长期间喷雾,也可加水泼浇,对高产、重发田块,一般在第1次喷药后10~15d再喷1次药;或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喷雾,还可兼治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防治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还可兼治其他病害。此外,12.5%烯唑醇(特普唑)可湿性粉剂,不仅防效高,而且持效期长,有效量为45~75g/hm2。防治白粉病,在生长期间用15%粉锈宁300~450g/hm2,或33%纹霉净750g/hm2,或12.5%禾果利(烯唑醇)300~450g/hm2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用15%扫螨净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螨克乳油等对水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于苗期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每株50~100mL;或用48%毒死蜱乳油6.0~7.5 L/hm2处理土壤或随水流大水漫灌,或用2.25~3.00L/hm2对水顺根定向浇灌,特别是对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效较好。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600~750mL/hm2喷麦茎基部。

2孕穗至扬花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急速上升为害期,是综防的关键阶段。除防治锈病、白粉病外,还要注重防治赤霉病、吸浆虫、麦蚜等多种病虫。同时,该时期天敌种群数量也急剧上升,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保护麦田天敌[2]。孕穗至扬花期的防治重点是麦蜘蛛,监测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当田间麦圆蜘蛛或麦长腿蜘蛛分别达到600头/hm2或300头/hm2时进行防治。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流行的关键是扬花期出现阴雨天气。防治麦类赤霉病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在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如果花期遇阴雨天,应抓紧齐穗至盛花期喷药预防,一般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2.5%治萎灵对水喷雾或低容量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阴雨,第1次用药后7d,趁下雨间隙再喷1次药。小麦吸浆虫虽是穗期为害的害虫,但防治适期在4月中下旬,应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25~3.00L/hm2对细沙或细沙土450~600kg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mL/hm2喷雾防治。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扬花期补治成虫,或用80%敌敌畏乳油对水,搅匀后喷在麦糠或干细土上,下午撒入麦田熏杀或用48%乐斯本乳油对水喷雾。当小麦蚜量达到500头/百株、益害比小于1∶150、近期又无大的风雨时,及时喷药防治穗蚜。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225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2.5%溴氰菊酯乳油750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750 mL/hm2,或25%辛·氰乳油600mL/hm2,对水喷雾防治。防治麦叶螨,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mL/hm2,或25%哒螨酮(扫螨净)乳油600mL/hm2,或73%克螨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黏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mL/hm2,或2.5%溴氰菊酯乳油750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750 mL/hm2,对水750kg喷雾。小麦穗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为保护天敌,减少用药次数及用工,可选用对锈病、白粉病及麦蚜、黏虫等效果好的粉锈宁、灭幼脲、抗蚜威等药剂混用,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也可使用低毒、高效的复配农药防治。在防治上述病虫时,还可结合根外追肥,既防病虫又增产。

3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害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病虫害、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时期[3]。此期防治的重点是麦穗蚜、白粉病、锈病等。小麦灌浆期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麦蚜为500头/百穗,1代黏虫为25头/m2,吸浆虫蛹期2 500头/m2、成虫期为5 000~12 500头/hm2,条锈病病叶率2%~5%,叶锈病病叶率5%~10%,白粉病病叶率10%。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或25%快杀灵乳油375~525mL/hm2对水600~750kg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穗蚜。防治白粉病、锈病的方法同上,同时可兼治小麦叶枯病。若田间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大于1∶120,不必再用防治蚜虫的杀虫剂。对于优势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做好病虫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4]。

4参考文献

[1] 樊丽侠.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要点[J].河南农业,2008(7):16.

[2] 陈承亿.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J].种业导刊,2008(4):34-35.

[3] 刘健美.小麦不同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8):25.

上一篇:加强资金保障措施范文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步骤范文